手机阅读

2023年古诗劝学教案(精选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6 15:34:07 页码:10
2023年古诗劝学教案(精选16篇)
2023-11-26 15:34:07    小编:zdfb

教案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和评价标准,对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规范和指导。编写教案时可以参考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改进和创新。这些教案范文可以帮助教师拓展教学思路,提升教学水平。

古诗劝学教案篇一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古诗劝学教案篇二

【导语】本站的会员“沉研闭戊”为你整理了““劝学”古诗词”范文,希望对你有参考作用。

【唐】韩愈。

读书不破费,读书利万倍。

窗前读古书,灯下寻书义。

贫者因书富,富者因书贵。

【简析】这首诗的.意思是读书不用花钱,却可以使自己学识渊博;读书还要刻苦钻研;贫穷的人读书后就以知识而富足,富有的人读书后就以书而高贵。

2、少年行赠袁养直。

【元】戴表元。

我昔如君初冠时,见君垂角儿童嬉。

君今长大一如我,但少头上斑斑丝。

诵书如流日千纸,更出清言洗纨绮。

明珠在侧真自失,挟册茫洋吾老矣!

人言四十当著书,春风半负黄公垆。

童奴哂笑妻子骂,一字不给饥寒躯。

儒学无成农已惰,履穷始悔知无奈。

人生少年还易过,请君努力无如我。

【简析】黄公垆:亦作“黄公罏”。“黄公酒垆”的略称。魏晋时王戎与阮籍、嵇康等竹林七贤会饮之处。(个人励志)后诗文常下“黄公酒垆”指朋友聚饮之所,抒发物是人非的感叹。黄公:泛指卖酒者。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简析】这首诗的意思是劝人要从小努力、刻苦学习,如果年轻时不知道趁早勤奋学习,年纪大了学业无成,就会后悔读书太晚。

4、书院。

【宋】刘过。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简析】这首诗的意思是勤奋读书如农夫种地,勤劳懒惰自己知道;如果多读书有了知识,就等于在农业上有了大丰收。也体现了几分耕耘,几分收获。

5、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简析】这首诗的意思是,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

古诗劝学教案篇三

3、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工夫兴味长。《读书》。

4、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病起》。

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6、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

7、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8、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题弟侄书堂》。

9、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冬夜读书示子聿》。

10、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卜居》。

11、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诚廉》。

12、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诗》。

13、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书院》。

14、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男儿欲画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言志诗》。

古诗劝学教案篇四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

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更:古时夜间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为两小时。午夜11点到1点为三更。

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

黑发:年少时期,指少年。

白首:头发白了,这里指老年。方:才。

颜真卿3岁丧父,家道中落,母亲殷氏对他寄予厚望,实行严格的家庭教育,亲自督学。颜真卿也格外勤奋好学,每日苦读。这首诗正是颜真卿为了勉励后人所作。

《劝学》中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劝”解释为“勉励”的意思。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的诗歌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三更灯火五更鸡”是指勤劳的人、勤奋学习的学生在三更半夜时还在工作、学习,三更时灯还亮着,熄灯躺下稍稍歇息不久,五更的鸡就叫了,这些勤劳的人又得起床忙碌开了。第一句用客观现象写时间早,引出第二句学习要勤奋,要早起。第二句为第一句作补充,表达了年少学习时应该不分昼夜学习,通过努力学习才能报家报国,建功立业。

第三、四句写的是年轻的时候不好好学习到了年纪大了,在想要学习也晚了。句子中“黑发”,“白首”是采用借代的修辞方法,借指青年和老年。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读书学习要趁早,不要到了老了后悔了才去学习。从结构上看,三、四句为对偶句,“黑发”与“白首”前后呼应,互相映衬,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首诗深入浅出,自然流畅,富含哲理。核心是“黑发早勤学,白首读书迟”。作为有志气的人,要注意抓紧时间读书学习修身养性,最好的读书时间是在三更五更,晨读不息;而且只有年年月月刻苦坚持,才能真正学到报国兴家立业的本领。从学习的时间这一角度立意,劝勉年轻人不要虚度光阴,要及早努力学习,免得将来后悔。诗人是从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的态度方法等角度立意,希望人们重视后天学习,以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

古诗劝学教案篇五

1、通过《劝学》这首古诗的学习,体会读书、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初步理解诗意。

3、在识字、写字过程中,进一步巩固识字与写字的方法。

4、认识9个生字,会写“更、书、劝、学、首、迟、发”7个生字,掌握一个新部首。

1、认识9个要求会认的字,会写7个要求会写的字。学会新部首。

2、关于读书、学习的名人名言。

3、生字卡片。

4、学生提前查阅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以及颜真卿的资料。

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教师也找到了一些这们的名人名言。出示:学而不厌;天才出于勤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学过书法的同学都知道,颜真卿是唐代著名的大书法家,他创造的书法具有雄伟刚劲、大气磅礴的独特风格,被称为颜体。但是大家也许不知道,他所有的这些成绩都来自于他从少的勤奋好学,后来他把自己的学习经历和体会写了出来,为后人留下《劝学》这首诗。

1、教师示范读诗,诗的节奏为: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教师领读。

3、学生自由读诗。

4、个别学生读诗,教师纠正字音。

5、学生齐读古诗。

6、学生自由读诗,同时找出要求会写的字。

2、学习“学”:朗读诗的前两句。

3、学习“更”:指导发音。

4、学习“书”:前两句诗的意思是晚上要挑灯夜读,早上鸡叫就要起订读书。

5、学习“发”:“发”是多音字。

6、学习“首”。

7、学习“迟”:后两名诗的意思是有的人青少年时期不勤奋,等到白头时再想学习,恐怕已经晚了。

8、认读要求会认的字:学习“灯”“读”“勤”“悔”。

诗的用意是勉励青少年及早努力,不虚度光阴。

1、送字宝宝回家。将诗文抄在黑板上,学生将生字卡片贴到正确的位置。

2、多音字练习。

3、字理识字练习。

出示“道”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练习讲述。

熟练背诵古诗。

可按字形结构分类。

1、读一读。

生自由读、开火车读。学生选择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体会背景图的作用:小蜜蜂非常勤劳,我们要向它们学习。

2、写一写。指导学生把这些词写在虚宫格里,写美观。

3、背一背。指导学生熟练背诵《惜时》和三句名言,不必强调理解诗意。

1、书写生字。

2、书写词语:劝学、头发、学生、迟早、首长。

古诗劝学教案篇六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以其深沉的意境、高尚的情感和简练的语言形式,吸引着世人的目光。在现代社会,虽然人们对古诗的兴趣可能有所减退,但学习古诗对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学修养和人生感悟的提升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在我多年的学习过程中,劝学古诗对我有着深远的影响。下面我将结合自身体验,从语言感悟、情感锻炼和文化传承三个方面,谈谈劝学古诗的心得体会。

首先,古诗可以增加我们的语言感悟。古诗的表达方式经过多年的时间沉淀,已成为人们能够共同理解和接受的语言形式。从《诗经》的“枯藁之言不可数也”到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每一篇古诗都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经由这些古诗的学习,我们可以触摸到深处,感悟到其中的含义。例如,李白的《静夜思》中写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句简短而充满意境的描述,让我感受到古人对大自然的敏锐观察和独辟蹊径的表达方式。这样的语言感悟不仅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能力,还能够增加我们对文字的敏感度,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其次,古诗可以锻炼我们的情感。古诗中常常表达了古人对生活、世界和人性的思考和感悟,它们以简洁的语言激发了读者的情感共鸣。当我们学习古诗时,往往需要将自己的情感与古人的情感相融合,这种情感融合是一种思想上的交流和心灵上的碰撞。在阅读《木兰辞》时,我感受到女儿对家国情怀的坚守和无畏傲然的精神。而在读到白居易的《琵琶行》时,我仿佛看到他真切而悲凉的心情。通过这样的情感锻炼,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古人的思想和情感,同时也可以学会在文学作品中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最后,学习古诗可以帮助我们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古诗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财富。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我们接触到了古人的智慧和思想,了解了他们的生活和历史。这些古诗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风俗,折射出了古人的情感、哲理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古诗,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提高我们的文化自信。同时,学习古诗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综上所述,劝学古诗对我们的语言感悟、情感锻炼和文化传承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锻炼自己的情感,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因此,我坚信劝学古诗是一种值得推崇和坚持的行为,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提高个人素养,还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和心灵。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的殿堂,感受那些陌生而熟悉的旋律,用心去理解,用笔去纪录,让古诗的力量在我们的心灵中绽放。

古诗劝学教案篇七

读书不破费,读书利万倍。

窗前读古书,灯下寻书义。

贫者因书富,富者因书贵。

【勤学感悟】:

这首诗的意思是读书不用花钱,却可以使自己学识渊博;读书还要刻苦钻研;贫穷的人读书后就以知识而富足,富有的人读书后就以书而高贵。

古诗劝学教案篇八

3、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孟郊《劝学》。

4、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柏学士茅屋》。

6、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诗》。

7、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

8、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古今贤文》。

9、书中有女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劝学诗》。

10、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咏史·其一》。

11、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刘过《书院》。

12、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读书》。

14、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诗》。

15、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16、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傅玄《杂诗》。

17、年小从他爱梨栗,长成须读五年书。——王安石《赠外孙》。

18、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19、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工夫兴味长。——陆九渊《读书》。

20、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二首·其一》。

21、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杜荀鹤《题弟侄书堂》。

23、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24、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刘过《书院》。

2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

26、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27、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诗》。

28、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29、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诗》。

30、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咏史·其一》。

3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3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诗集《长歌行》。

33、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孟郊《劝学》。

古诗劝学教案篇九

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5、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7、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8、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9、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列传》。

10、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1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1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15、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诚廉》。

16、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17、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18、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19、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20、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陆游《病起》。

2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卜居》。

22、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学《蜀中广记上川南道彭山县》。

2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鹤林玉露》。

24、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格言联璧处事》。

25、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出师表》。

26、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

27、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儒效》。

28、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训俗遗规》。

29、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练兵实纪刚复害》。

30、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

3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32、丈夫不报国,终为愚贱人.——陈恭尹《射虎射石头》。

33、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3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戎登程口占示家人》。

35、不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吕坤《呻吟语应务》。

36、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夫》。

古诗劝学教案篇十

【唐】韩愈。

读书不破费,读书利万倍。

窗前读古书,灯下寻书义。

贫者因书富,富者因书贵。

【简析】这首诗的.意思是读书不用花钱,却可以使自己学识渊博;读书还要刻苦钻研;贫穷的人读书后就以知识而富足,富有的人读书后就以书而高贵。

2、少年行赠袁养直。

【元】戴表元。

我昔如君初冠时,见君垂角儿童嬉。

君今长大一如我,但少头上斑斑丝。

诵书如流日千纸,更出清言洗纨绮。

明珠在侧真自失,挟册茫洋吾老矣!

人言四十当著书,春风半负黄公垆。

童奴哂笑妻子骂,一字不给饥寒躯。

儒学无成农已惰,履穷始悔知无奈。

人生少年还易过,请君努力无如我。

【简析】黄公垆:亦作“黄公罏”。“黄公酒垆”的略称。魏晋时王戎与阮籍、嵇康等竹林七贤会饮之处。(个人励志)后诗文常下“黄公酒垆”指朋友聚饮之所,抒发物是人非的感叹。黄公:泛指卖酒者。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简析】这首诗的意思是劝人要从小努力、刻苦学习,如果年轻时不知道趁早勤奋学习,年纪大了学业无成,就会后悔读书太晚。

4、书院。

【宋】刘过。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简析】这首诗的意思是勤奋读书如农夫种地,勤劳懒惰自己知道;如果多读书有了知识,就等于在农业上有了大丰收。也体现了几分耕耘,几分收获。

5、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简析】这首诗的意思是,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

古诗劝学教案篇十一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译文翻译。

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

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注释解释。

更:古时夜间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为两小时。午夜11点到1点为三更。

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

黑发:年少时期,指少年。

白首:头发白了,这里指老年。方:才。

创作背景。

颜真卿3岁丧父,家道中落,母亲殷氏对他寄予厚望,实行严格的家庭教育,亲自督学。颜真卿也格外勤奋好学,每日苦读。这首诗正是颜真卿为了勉励后人所作。

诗文赏析。

《劝学》中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劝”解释为“勉励”的意思。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的诗歌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三更灯火五更鸡”是指勤劳的人、勤奋学习的学生在三更半夜时还在工作、学习,三更时灯还亮着,熄灯躺下稍稍歇息不久,五更的鸡就叫了,这些勤劳的人又得起床忙碌开了。第一句用客观现象写时间早,引出第二句学习要勤奋,要早起。第二句为第一句作补充,表达了年少学习时应该不分昼夜学习,通过努力学习才能报家报国,建功立业。

第三、四句写的是年轻的.时候不好好学习到了年纪大了,在想要学习也晚了。句子中“黑发”,“白首”是采用借代的修辞方法,借指青年和老年。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读书学习要趁早,不要到了老了后悔了才去学习。从结构上看,三、四句为对偶句,“黑发”与“白首”前后呼应,互相映衬,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首诗深入浅出,自然流畅,富含哲理。核心是“黑发早勤学,白首读书迟”。作为有志气的人,要注意抓紧时间读书学习修身养性,最好的读书时间是在三更五更,晨读不息;而且只有年年月月刻苦坚持,才能真正学到报国兴家立业的本领。从学习的时间这一角度立意,劝勉年轻人不要虚度光阴,要及早努力学习,免得将来后悔。诗人是从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的态度方法等角度立意,希望人们重视后天学习,以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

古诗劝学教案篇十二

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志士(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注释。

1、初:当初,起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2、权:指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浙江富阳)人,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229年称帝。

3、谓……曰:谓,告诉;连用表示“对……说”。

4、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省阜南县东南)人。

5、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古诗劝学教案篇十三

3、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始作镇军参军经曲》。

4、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学《蜀中广记·上川南道彭山县》。

5、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鹤林玉露》。

6、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淮南子》。

7、学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杜牧《留诲曹师等诗》。

8、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绝句》。

9、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陆游《冬夜示子聿》。

10、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贾岛《剑客》。

11、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刘过《书院》。

12、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读书》。

14、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诗》。

15、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16、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傅玄《杂诗》。

17、年小从他爱梨栗,长成须读五年书。——王安石《赠外孙》。

18、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

19、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20、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21、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工夫兴味长。——陆九渊《读书》。

22、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二首·其一》。

23、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杜荀鹤《题弟侄书堂》。

25、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26、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刘过《书院》。

2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

28、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29、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诗》。

30、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咏史·其一》。

3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3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诗集《长歌行》。

33、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孟郊《劝学》。

34、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柏学士茅屋》。

36、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诗》。

37、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

38、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古今贤文》。

39、书中有女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劝学诗》。

古诗劝学教案篇十四

3、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出师表》。

4、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5、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6、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7、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格言联璧处事》。

8、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学《蜀中广记上川南道彭山县》。

9、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鹤林玉露》。

10、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诚廉》。

11、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

12、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陆游《病起》。

1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古诗劝学教案篇十五

七闽四海东南曲,自有天地惟篁竹。

无诸曾拥汉入秦,归来依旧蛮夷俗。

未央长乐不诗书,何怪天涯构板屋。

人民稀少禽兽多,云盘雾结成烜燠。

楼船横海未入境,淮南早为愁蛇蝮。

自从居股徙江淮,鸟飞千里惟溪谷。

经历两世至孙氏,始闻种杏匝庐麓。

依然未识孔圣书,徒能使虎为收谷。

异端神怪非正学,但可出野惊麋鹿。

三分南北又几年,匹士单夫无或录。

开元天宝唐欲中,阑干始见盘中蓿。

日南韶石出名公,新罗二士非碌碌。

七闽转海即洙泗,仅有令孜与思勗。

令人不忍读唐书,不胜林壑溪山辱。

天心地气信有时,二三百年渐堪目。

述古大年创发迹,义理文章相接续。

蔡襄风任獬廌司,陈烈气压龙虎伏。

介夫当仁意不让,了翁守义穷弥笃。

天开道统游杨胡,一气北来若兰馥。

了翁责沈先识程,子容闻风亦知肃。

剑龙化作李延平,道理益明仁益熟。

遂生考亭子朱子,撑拓三才开{左亻右上亡下一}育。

植立纲常鳌戴地,开发蒙昧龙衔烛。

三胡三蔡与五刘,新安建安知一族。

直卿幸作东床客,照耀乾坤两冰玉。

四书才老多有见,楚辞全甫尤能读。

正叔安卿亲闻道,稍后景元亦私淑。

礼书身后得直卿,遗经未了留杨复。

奎宿分野忽在兹,神光秀气相追随。

灯窗眉宇辙不同,金玉满堂珠万斛。

遂令四书满天下,西被东渐出九服。

方将相与作齐鲁,迩微觉忘南梳沐。

贤良文学偶未设,墙角短檠充何速。

相看一一皆凤麟,相薰渐渐随鸡鹜。

古今最重是习气,圣贤为此多颦蹙。

一落千丈不可回,坚冰都在坤初六。

诗书自古不误人,明经不但为干禄。

聪明才智万景春,家国子孙千百福。

古诗劝学教案篇十六

1、和王适炙背读书(宋代—苏辙)。

少年读书处,寒夜冷无火。

老来百事慵,炙背但空坐。

眼昏愁细书,把卷惟恐卧。

寒衣补故褐,家酿熟新糯。

微微窗影斜,暧暧云阴过。

昏然偶成寐,鼻息已无奈。

儿童更笑呼,书册正前堕。

衰懒今自由,不复问冬课。

2、茅斋读书(唐代—宋之问)。

清轩临夕池,微径入寒树。暝还探旧史,颇知古人趣。

明一诱道心,吹万成世务。猎精自补阙,安能守章句?

3、张仲读书吴山(明代—皇甫汸)。

辍养辞南陔,驾言迈西郭。

问子将何之,避喧谢羁缚。

堂闾岂不怀,云林谅有托。

风叩支关清,月鉴董帷薄。

披帙就长明,静夜灵花落。

羊亡屏意筌,猿定启心籥。

幽谷闻鸟鸣,澄湖眺鱼乐。

霞绮杂烟丝,桃柳互纷灼。

时枉塘上篇,日积丘中作。

焉得奋羽翰,因君适寥廓。

4、宫女读书(明代—怀让)。

院院烧香礼月星,笙歌一派隔银屏。垂帘正诵周南什,不省羊车过后庭。

5、春日延荔浦寿邀余读书西坪赋此二首其一(清代—张晋)。

素有林泉癖,劳劳愧未能。饥寒余傲骨,风雨得良朋。

燕坐挥长麈,宵吟共一灯。知君善谈艺,为我辨淄渑。

6、寄雷震东读书塾湖并寄震场诸昆弟其二(明代—庄昶)。

白沙为役两年留,杖屦朝昏不暂投。胆内齑盐无世味,案头萤火共书谋。

功名堪折中郎屐,鼎鼐终函上帝牛。弟子尔家佳且众,东头住好接西头。

7、洪休上人少年读书以多病出家居泐潭为马祖修(宋代—苏辙)。

早除郎将少年狂,祖塔结缘归故乡。

习气未消余业在,逢人依旧琢诗章。

8、铜陵县访谪仙读书台(明代—黎贞)。

太白骑鲸天上游,空馀台榭倚山丘。开元风月诗千首,万丈豪光射斗牛。

9、县斋读书(唐代—韩愈)。

出宰山水县,读书松桂林。萧条捐末事,邂逅得初心。

哀狖醒俗耳,清泉洁尘襟。诗成有共赋,酒熟无孤斟。

青竹时默钓,白云日幽寻。南方本多毒,北客恒惧侵。

谪谴甘自守,滞留愧难任。投章类缟带,伫答逾兼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