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中药制药调研报告(优质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5 06:28:44 页码:7
中药制药调研报告(优质12篇)
2023-11-25 06:28:44    小编:zdfb

报告的读者需要明确,根据读者的需求来确定报告的内容和结构。报告的结论应该准确、明确地回答研究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建议。如果你需要进一步了解报告写作,可以参考以下这些优秀的报告样本。

中药制药调研报告篇一

为了推动xxx试点和两年提速发展,促进xxx县中药材产业的快速发展,xxx对全县xx个乡镇的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我县地处xx西北部,东经xx,北纬xx之间,属于高寒山区,是xxx省的交通要道,境内有xxx和xxx国道。全县##个乡(镇)都通公路及都架通电网。其西北部、南部分别与xxx的xx县接壤,东北、东南与本省xx为邻,总面积xx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约为xx%。境内中部为高原丘陵,地势平坦开阔,四周地形破碎,沟谷深峻,最高海拔xx米,最低海拔为xx米,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环境宜人,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是xx省三大中药材区域之一,以得天独厚的环境和中药材资源丰富而著称。随着国家中药材现代产业化的发展和全国中药材现代化第x个基地省的建设,我县中药材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县xx个乡镇由于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环境,为生物多样性生存繁衍提供了较好自然空间,适宜种植多种中药材。

1、近两年发展较快,出现了一些新的产区。

我县有良好的中药材种植传统和基础,中药材生产主要分布在具有传统种植的乡镇,如xx镇种植的鱼腥草、百合、半夏;xx乡种植的党参;xx乡种植的半夏、天麻;xx镇种植的xxx、板兰根;xx种植的续断等,这些地方中药材生产自然条件优越,农民有一定的种植经验。随着种植结构调整和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药材市场需求加快,近两年面积不断增加,出现了一些新的基地。

2、逐步形成了具有一定种植规模的乡镇或基地。

我县种植中药材的地方较多,相对分散,但随着中医药市场的拉动,逐步形成了xx等在万亩以上的乡镇,具有了一定规模和影响,通过xxx和相关部门的组织培训,农民掌握了一定的种植技术,进入了稳定发展阶段。

3、立足当地实际,形成多种生产运营模式。

我县中药材生产传统上主要以农民个体种植,小商贩收购为主。随着xxx公司等的参与,各地立足当地,因地制宜,纷纷成立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仅去年就成立了xxx多个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同时,正在形成: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种植大户+农户等多种生产运营模式发展中药材产业。

4、品种多样,并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的优势品种。

我县中药材自然资源丰富,适应种植品种较多,主要种植品种有20种以上,同时也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优势品种。

5、中药材种植效益高,发展势头良好。

中药材种植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一般每亩年产值在xxxxxx元之间,个别效益在万元以上。因此,农民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很高,公司也正在积极参与。大部分乡镇政府因势利导,制定政策,加快发展。

6、具备了产业化发展的基础条件。

目前,我县中药材生产有了一定规模,但产业化水平不高,而从技术、认识、效益、政策、规模等方面和趋势来看,正处于一个规模发展的初级阶段,基本具备了产业化发展的基础。

1、中药材生产的潜力远远没有发挥。

虽然我县中药材发展趋势良好,但是中药材生产的潜力远远没有发挥。如品种资源潜力、地理交通环境潜力、科技潜力等,如何把这些潜力转化为市场优势和经济效益是重要问题。

2、技术水平不高,规范化生产严重不足。

虽然通过xxx部门的组织培训,种植基地农民有一定种植经验,但是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种植不规范,盲目施用农药和化肥等问题严重。在一些新种植区,生产管理和技术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3、政府引导作用还未完全发挥。

县委、政府近年来对中药材产业发展高度重视,制定了相关的优惠政策,但一时还未能发挥出较强的的.引导作用,在生产指导、技术服务、行业监管等方面力度不够,对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投入不足,从而造成了农民生产上的盲目性以及销售上的无序性。

5、企业带动力不强。

虽然现在有xxx公司等参与我县的中药材产业发展,但在品种、收购、生产加工、基地建设等诸多方面存在缺陷,没有形成严格的中药材种植品种指导、产中监督、规范收购等机制,而且生产加工能力滞后,科研开发能力有限,带动力差,因此造成了农民信息不灵,种植品种不对路,种植技术差,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上得不到有效保障,种植规模小、效益差、抗风险能力弱,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

6、销售环节薄弱。

农民最担心的核心问题是销售环节薄弱。xxx在销售环节上,仅靠小商贩收购,价格不稳定,风险值大。农户希望政府引导,药业公司参与。农户与药业公司签订合同,实行订单种植,保护价收购,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

1、提高认识,明确中药材生产在xxx的地位和意义随着国际化发展和人类健康的要求,天然药物发展潜力巨大。从国际国内市场及国家的配套政策来看,中药材产业正处在良好的发展时期,作为源头的中药材生产也遇到难得的发展机遇。xxx中药材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和现代的社会资源优势,中药材发展理应为我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提高农民收入、为喀斯特试点县建设做出贡献。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县中药材生产确实为农民增收、地方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农民发展中药材的积极性高,我县中药材产业完全能够发展壮大起来,逐步成为我县的重要特色支柱产业。

2、加强领导,积极营造中药材发展的良好环境。

中药制药调研报告篇二

甘肃中药材生产主要集中于中南部的高寒阴湿贫困区,是甘肃变自然条件劣势为特色优势的主导产业之一,种植中药材也是贫困地区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最具潜力的发展之路。全省有70个县区种植中药材,其中10个县种植面积在5万亩以上,3个县种植面积20万亩以上,尤其以当归之乡岷县,黄芪之乡陇西县,党参之乡渭源县最为著名。在我省中药材主产区,中药材产值占农业产值相当大的比例。如xx年当归、党参、黄芪的产值占岷县农业产值的%,占渭源县农业产值的%,占陇西县农业产值的%,占漳县农业产值的%,占临潭县农业产值的%,占康乐县农业产值的%。

的%,xx年中药材种植情况与上年基本相同。因此,这次中药材种植调查,我们以民乐县为主,对民乐种植中药材比较集中的乡镇,民联、三堡、六坝、顺化、新天、丰乐、南古进行了种植情况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涉及种植面积较大的柴胡、板蓝根、孜然、黄芪、甘草、王不留行等。

中药材作为民乐县重点培育发展的六大特色农产品之一,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民乐县成功引进试种板蓝根、甘草、柴胡、孜然等中药材以来,中药材就以效益好的优势,迅速得到农民群众认可,种植面积快速膨胀。到xx年高峰时,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万亩,占全县总播种面积的近20%,总产量达到万吨。此后,受市场供求影响及新型高效作物替代,面积逐步回落并稳定在5万亩左右。目前,全县形成了以新天镇、六坝镇、南古镇、民联乡为主的万亩种植乡镇4个,以林山村、马均村、太和村等为主的千亩种植村10个。

贩销大户先后成立了茂红中药材产销协会、三堡镇中药材协会、新天镇中药材协会、六坝中药材合作社等,也有一些企业加入了中药材产业的行列:青海永正公司一期投资3000万元,建成药材加工厂房8000平方米、仓库8000平方米;锦世农业科技公司,中药材通过了药监局gmp认证,中药材加工厂年生产能力xx吨。中药材产业链条上,初步建起了种子种苗供应、市场营销为一体的协会+农户+基地的产业化生产格局。

民乐种植中药材一般都是浇1水,相对农作物而言,比较节水;特别是,很多地方都是用的秋水,避开了农作物种植用水高峰期,很好的解决了灌水的矛盾。

肥料使用量各种中药材要求不同,但投入都比种植农作物少,一般1亩地投入磷肥50公斤,复合肥20公斤,尿素10公斤;中药材由于是特殊的用途,有很多药材,如黄芪等,按照gap标准要少用或不用农药与化肥,地块规模区域应选择没有污染源的地区,因此,很多中药材的农药与化肥使用量很少(但也相应影响产量)。

30004000元,是平常年份的34倍。以667平方米(1亩)种植板蓝根为例,投入:种子用量2公斤,种款为200元,肥料200元,农药、除草剂等30元,合计430元。收入:板蓝根常年产块根250~300公斤,目前市场收购价为6元/公斤,按最低产量和价格计算,产值为250公斤*6元/公斤=1500元。大青叶片亩产100公斤左右,收购价元,100*=60元。纯收益1560430=1130元。板蓝根的价格波动很大,xx年价格在12元/公斤左右,因此收益比今年要高1倍,今年板蓝根价格低,而且有价无市。

其他作物如甘草、黄芪、孜然等种植收益与板蓝根相似,都存在类似现象,收益的波动很大。

栽培技术不配套:中草药的人工种植历史很短,很多中草药目前仍然采用野生药材,已经驯化的中草药也因为种植时间短,驯化程度不够高,科技人员对中草药的药物机理与种植间的相互作用,尚没有非常深入的`研究,因此,目前的中草药种植尚停留在试验与摸索阶段,存在产量在年份间不稳定、药效与产量间的矛盾等等很多问题。因此,中药材的栽培技术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假劣种子问题严重:中药材是一种特殊的经济植物,大多数中药材的地域性很强,种植方法、地域、气候、年份都会影响种子质量,种子培育需要专门的种植技术,在种植方法上、化肥、农药使用方面有很多特殊性,以保障中药材的药效、产量。中药材种子、种苗从外地引进,往往出现水土不符的现象;农户自己留种,在种植、收获方面欠缺必要的技术条件,对产量、质量都有一定影响。假种子、劣质种子目前常在市面上出现,严重影响中药材产业的正常发展。

价格波动大,种植面积不稳定:我市在中药材种植方面,种植历史较短。1995年左右,中药材种植才在民乐李寨林山村试种,并获得成功,在良种良法上还需要不断的摸索。

中药材自身的原因,价格波动大,导致种植面积波动巨大。中药材由于药用的特殊性,和当年的疾病发生情况、气候情况、销售与存储情况等紧密相关,价格波动本身就比较大,而中药材与种植的农作物有本质区别,除了加工中药材,难以有其他用途。以中药材王不留行为例,我们可以看到中药材种植的波动情况,年份间全国种植面积波动达20xx%,最高可达70%。其他中药材也有类似情况。

张掖市中药材产业也刚刚起步,而中药材行情不稳定,从而导致种植面积上的大幅度波动,在一定程度上考验着张掖市中药材产业能否健康的发展。

中药制药调研报告篇三

的87.6%,20xx年中药材种植情况与上年基本相同。因此,这次中药材种植调查,我们以民乐县为主,对民乐种植中药材比较集中的乡镇,民联、三堡、六坝、顺化、新天、丰乐、南古进行了种植情况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涉及种植面积较大的柴胡、板蓝根、孜然、黄芪、甘草、王不留行等。

中药材作为民乐县重点培育发展的六大特色农产品之一,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民乐县成功引进试种板蓝根、甘草、柴胡、孜然等中药材以来,中药材就以效益好的优势,迅速得到农民群众认可,种植面积快速膨胀。到20xx年高峰时,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7.2万亩,占全县总播种面积的近20%,总产量达到4.5万吨。此后,受市场供求影响及新型高效作物替代,面积逐步回落并稳定在5万亩左右。目前,全县形成了以新天镇、六坝镇、南古镇、民联乡为主的万亩种植乡镇4个,以林山村、马均村、太和村等为主的千亩种植村10个。

贩销大户先后成立了茂红中药材产销协会、三堡镇中药材协会、新天镇中药材协会、六坝中药材合作社等,也有一些企业加入了中药材产业的行列:青海永正公司一期投资3000万元,建成药材加工厂房8000平方米、仓库8000平方米;锦世农业科技公司,中药材通过了药监局gmp认证,中药材加工厂年生产能力20xx吨。中药材产业链条上,初步建起了种子种苗供应、市场营销为一体的协会+农户+基地的产业化生产格局。

民乐种植中药材一般都是浇1水,相对农作物而言,比较节水;特别是,很多地方都是用的秋水,避开了农作物种植用水高峰期,很好的解决了灌水的矛盾。

肥料使用量各种中药材要求不同,但投入都比种植农作物少,一般1亩地投入磷肥50公斤,复合肥20公斤,尿素10公斤;中药材由于是特殊的用途,有很多药材,如黄芪等,按照gap标准要少用或不用农药与化肥,地块规模区域应选择没有污染源的地区,因此,很多中药材的农药与化肥使用量很少(但也相应影响产量)。

3000---4000元,是平常年份的3---4倍。以667平方米(1亩)种植板蓝根为例,投入:种子用量2公斤,种款为200元,肥料200元,农药、除草剂等30元,合计430元。收入:板蓝根常年产块根250~300公斤,目前市场收购价为6元/公斤,按最低产量和价格计算,产值为250公斤*6元/公斤=1500元。大青叶片亩产100公斤左右,收购价0.6---0.8元,100*0.6=60元。纯收益1560-430=1130元。板蓝根的价格波动很大,20xx年价格在12元/公斤左右,因此收益比今年要高1倍,今年板蓝根价格低,而且有价无市。

其他作物如甘草、黄芪、孜然等种植收益与板蓝根相似,都存在类似现象,收益的波动很大。

栽培技术不配套:中草药的人工种植历史很短,很多中草药目前仍然采用野生药材,已经驯化的中草药也因为种植时间短,驯化程度不够高,科技人员对中草药的药物机理与种植间的相互作用,尚没有非常深入的研究,因此,目前的中草药种植尚停留在试验与摸索阶段,存在产量在年份间不稳定、药效与产量间的矛盾等等很多问题。因此,中药材的栽培技术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假劣种子问题严重:中药材是一种特殊的经济植物,大多数中药材的地域性很强,种植方法、地域、气候、年份都会影响种子质量,种子培育需要专门的种植技术,在种植方法上、化肥、农药使用方面有很多特殊性,以保障中药材的药效、产量。中药材种子、种苗从外地引进,往往出现水土不符的现象;农户自己留种,在种植、收获方面欠缺必要的技术条件,对产量、质量都有一定影响。假种子、劣质种子目前常在市面上出现,严重影响中药材产业的正常发展。

价格波动大,种植面积不稳定:我市在中药材种植方面,种植历史较短。1995年左右,中药材种植才在民乐李寨林山村试种,并获得成功,在良种良法上还需要不断的摸索。

中药材自身的原因,价格波动大,导致种植面积波动巨大。中药材由于药用的特殊性,和当年的疾病发生情况、气候情况、销售与存储情况等紧密相关,价格波动本身就比较大,而中药材与种植的农作物有本质区别,除了加工中药材,难以有其他用途。以中药材王不留行为例,我们可以看到中药材种植的波动情况,年份间全国种植面积波动达20---40%,最高可达70%。其他中药材也有类似情况。

张掖市中药材产业也刚刚起步,而中药材行情不稳定,从而导致种植面积上的大幅度波动,在一定程度上考验着张掖市中药材产业能否健康的发展。

中药制药调研报告篇四

全市目前共有餐饮服务单位1457家,其中,大型以上餐饮企业41家,中型餐馆247家,小型餐馆432家,快餐店108家,小吃店397家,饮品店48家,机关、学校、企业食堂184家。

涉药械单位共有1021家,其中药品生产企业2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8家、药包材生产企业5家、药品批发企业2家、医疗器械批发企业8家、医疗器械零售专营企业12家、零售药店217家、医疗机构(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6家、社区卫生服务站614家、持证个体诊所97家。餐饮食品药品监管覆盖全市35个乡镇(包括开发区),614个行政村。

近年来,在兴化市委、市政府和泰州市局的正确领导下,我局紧紧围绕保障全市人民饮食用药安全这条主线,坚持整体推进,突出重点,不断提升工作效能,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

(一)以健全体系为核心,全面夯实监管工作基础

1.餐饮食品安全责任体系进一步完善。我局充分发挥餐饮服务放心工程创建办的组织协调作用,与各乡镇、各相关部门及餐饮服务单位签订创建责任状和食品安全承诺书,进一步完善了一级抓一级,政府、部门和企业三方负责的餐饮食品安全责任体系。明确乡镇(社区)协管员54名、村级信息员614名,建立了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全覆盖的网络体系。出台了《兴化市乡镇餐饮食品安全协管员考核奖励办法》,加大考核奖励力度,充分调动了基层监管力量的工作积极性。

2.药品质量诚信体系进一步完善。一是进一步完善城区零售药店诚信星级管理和农村零售药店安全信用分级管理机制,提高运行质态。二是奖惩结合,狠抓药师在岗管理。一方面,我们树立先进典型,评选出19名“爱岗敬业好药师”,予以公开表彰;另一方面,坚持实行药师“黑名单”制度。20xx年因被列入“黑名单”而被拒绝聘用的药师增加了6 名,对挂证经营的行为起到了很好的威慑作用。三是强化对医疗单位的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对辖区内一、二级医疗机构开展了药品安全信用等级现场检查评定,就检查中发现的缺陷项目提出了明确的整改意见。20xx年共有53家医疗机构通过信用等级评定。

3.药品远程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对已安装“药管家”远程监管软件的零售药店,通过强化督查促进其规范使用和维护;对新开办的零售药店,以安装“药管家”软件为硬性要求,同时加强业务培训和现场指导,全面规范零售药店的经营行为,实现了零售药店药品质量远程监管100%全覆盖。

4.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进一步完善。建立了覆盖全市所有涉药单位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以人员培训为突破口,着力提高不良反应报告的质量和水平,20xx年共收集上报医疗器械不良反应41例、药品不良反应830例,其中新的药品不良反应 254 例,在线呈报单位98家。

(二)以专项整治为抓手,全力解决食药安全难题

1.开展餐饮食品重点品种和重点行业专项整治。以食品添加剂、肉类、酒类、食用油等为重点品种,以学校食堂、小餐饮等为重点行业,共检查餐饮单位2000多户次,发放承诺书、张贴公告和宣传画报共1000多份。先后联合市教育局、建工局组织开展了两次学校食堂大检查和工地食堂集中检查,其中对全市学校食堂的检查率大于200%。

2.开展餐饮单位无证经营专项整治。20xx年共查处以无证经营为主的违法违规案件 50多起,累计罚没金额达18万元。督促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334份,培训从业人员4000多人次。通过整治,全市餐饮单位持证经营率由原来的47%提高到85%以上。

(三)以科学防控为关键,大力提高日常监管水平

1.严格审核抓准入。加强对拟新办药店的准入管理,把好“两关”。一是把好“资格关”。凡是新开办企业的负责人以及质量负责人必须通过培训考试,不及格者不得进入下一程序。二是把好“现场关”。严格按规定程序进行现场验收,逐项检查,确保把关严格,不留死角。全年依法办理药品各类许可73件、医疗器械许可9件、餐饮服务许可312件,发放餐饮从业人员培训合格证4142份、小餐馆小摊贩备案证569份。所有许可事项无一起被提起复议、诉讼,群众满意度达100%。

2.量化分级抓基础。在餐饮食品监管方面,一是对城乡1400多家餐饮单位实施了量化分级管理,占各类餐饮单位总数的98%以上,其中中型以上餐饮单位,企事业单位、机关及学校食堂量化分级管理率达100%。同时,督促各餐饮单位将量化等级结果及时公示上墙,引导公众树立寻找笑脸就餐的消费理念,强化社会监督。二是着力抓好重大活动保障。先后对两会、小高考、菜花旅游节等重大活动实施全程餐饮安全监督保障,实现了零失误、零事故和零投诉。三是加强对食品摊贩餐饮服务备案管理和农家宴备案管理,分别实现了100%和98%的覆盖率。

3.抽验监测抓案源。一是积极开展餐饮环节食品抽检。以凉菜、熟卤菜、食用油等为重点品种,实施抽检100多批次,全面完成了泰州市下达我市的抽检任务。二是积极开展药品和保健食品抽检。完成基本药物评价性抽验120批次、药品监督性抽验120批次,通过抽验发现假劣药品24批次。先后对大型超市、化妆品店、保健食品批发单位、药店进行保健食品监督抽样,通过抽样发现不合格保健食品8种次。三是加强违法违规药械广告监测与移送。20xx年共录制非法药品广告22个、非法医疗器械广告6个、保健食品非法广告5个、其他类4个,所有非法广告均已依法移送工商部门。

4.典型示范抓提高。积极开展餐饮食品示范创建工作,创建成1家省级餐饮示范单位、3家泰州市级示范乡镇和8家泰州市级示范单位,并建成14家达标乡镇和106家合格单位,顺利完成了餐饮放心工程第一周期的创建任务,有力促进了我市餐饮食品行业安全水平的整体升格。

近年来,市政府和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餐饮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尤其是药品生产、流通各环节运行较为规范有序。总体看,药品好于食品,大餐饮好于小吃店。但食品药品安全特别是餐饮食品安全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亟待引起重视和解决。

(一)监管工作面临巨大挑战

面对食品药品监管形势和体制的新变化, 食药监部门监管理念、监管能力、监管方式与监管任务不相适应的矛盾显得尤为突出。同时,监管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也有待进一步增强。

(二)监管执法队伍势单力薄

我局虽然整合成立了监督稽查大队,但餐饮监督核定编制仅16人(目前仅8人到位,还有8人待招录)。基层餐饮食品药品安全监督体系尚未形成。(原卫生系统在各乡镇都有防保所,而食药监系统在乡镇未设办事机构)我局承担着全市城乡2000多家餐饮服务单位,近千家涉药单位和近千家保健品、化妆品生产经营单位的日常监督、专项整治和每年一系列重大活动的餐饮监督保障任务,监管力量明显不足,难以实现监管的全覆盖。

(三)餐饮安全经费严重不足

与过去我局承担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能相比,餐饮环节监管执法半径长,监管工作面广量大,执法成本明显提高,更需要财力、物力等多方面的支撑,因此,我局在监管执法车辆与经费上常常感到捉襟见肘,有心无力。

(四)监管对象素质有待提高

一方面,监管对象“企业是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缺失,法律意识和自律意识差,违法违规现象时有发生,餐饮食品药品安全存在主观方面的隐患。另一方面,食品药品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也有待提高,餐饮食品药品安全存在客观能力方面的隐患。

(五)技术装备支撑明显不足

监管部门缺乏必要的检测设备和配套设施,检测技术落后且资源分散,不能为食品药品监管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一)健全食品药品监管保障机制

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建议市政府能在将餐饮食品药品监管专项经费已纳入财政预算经费基础上保证逐年增加,以便今后的'各项食品监管工作举措能够在必要的经费保障下得以顺利实施。二是尽快配齐配强餐饮食品药品监督执法人员,同时要对现有的执法人员加强培训和进修,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三是完善监管网络。加快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步伐,建议在各乡镇配备专职的食品药品监督协管员,通过有效整合现有监管资源和监管力量,把分散的监管集中起来,把具体的监管统一起来,切实使现有监管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和发挥,形成统一、权威、高效的监管体系,真正实现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全覆盖。

(二)强化餐饮食品安全监管责任

进一步加大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创建的支持力度,强化责任落实,确保创建成效。在新一轮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调整到位之前,由市政府牵头,定期召开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联席会议,加强沟通,统筹协调,研究解决食品安全存在的相关问题。对照《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进一步明确监管部门之间的权限,对监管职责进行明确的分工,各负其责,切实加强食品各个环节的监管,避免出现监管空白,维护好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三)大力扶持食品医药产业发展

加强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将食品安全的管理延伸到农户。通过政策扶持、市场引导,发展一批技术先进、标准化程度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食品龙头企业,逐步提高名牌产品企业和质量认证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从源头上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要坚持规模发展、集约发展理念,积极为企业牵线搭桥,支持食品、医药企业兼并、联合、重组,帮扶企业做大做强。同时充分利用泰州医药城的辐射效应,发挥我市医疗器械及药包材生产的优势,以张郭镇药包材特色生产园区为依托,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投资办厂,发挥园区的聚集效应,形成医药规模经济。

(四)强化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教育

食品药品监管关系到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为此,各级政府及监管部门要继续加大对《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共同营造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要加强对餐饮食品药品从业人员的法律、业务培训和社会公德教育,使之熟悉并掌握必要的餐饮食品药品知识和技能,知晓本行业科学发展的动态和信息,加强自身规范化管理。要加大媒体对违法行为的曝光力度,促进依法、诚信经营。要采取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分期分批对不同人群进行餐饮食品药品安全健康教育,让食品药品安全知识进入千家万户,增强广大消费者自我保护的能力,提高对假冒、伪劣食品药品的鉴别能力,自觉抵制不安全食品药品,积极举报违法违规行为,形成全社会重视、关心、参与餐饮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良好局面。

中药制药调研报告篇五

长岭县是从20xx年1月份开始启动农村“两网”建设工作的,此项工作开展以来,长岭县政府十分重视,多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两网”建设工作,长岭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按照自身工作职责认真开展这项工作,三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农民群众用药更加方便及时和安全有效,通过调查,我们掌握了该县药品市场基本情况和“两网”建设的基本做法,具体如下:

长岭县共有22个乡镇,2个开发区,1个农业园区,1个牧业园区,共有210个行政村,1066个自然屯,全县总面积5728.4平方公里,总人口64.04万人。该县在未开展“两网”建设前,全县药品经营企业只有120家左右,并且多集中在县城和乡镇政府所在地,村屯药店仅1家,药品批发企业为零,而且药品购进渠道紊乱,药品质量得不到应有的保证,群众用药安全存在较大隐患。20xx年以来,长岭县按照省市局文件精神,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药品“两网建设,截止到20xx年4月,该县药品经营企业已经达到265家,其中1家药品批发企业,农村药品经营企业达到202家,药品供应网覆盖率达到了95%,药品监督网覆盖率达到了98%,药品同意配送率达到了100%,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民群众购药难、购药贵的问题。

一、进一步规范了农村药品流通秩序,净化了药品市场环境,畅通了药品流通渠道。

二、减少了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药品采购的环节,降低了采购成本和药品价格,给广大农民带来了实惠。

三、为药品供应网配送的药品都是由通过gsp认证的合法药品批发企业提供的,药品质量得到了有效保证。

四、村村有药店使农民不出村就能买到质量好、价格廉的药品,农民购药更加快捷方便。

五、由县、乡、村构成的三个层面的药品监督网络,极大地遏制了农村“黑诊所”、“地下药铺”、“游医药贩”活动猖獗的局面,药品市场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

六、为农民开辟了很好的就业渠道,使部分学医学药未分配工作人员有了合法的“用武之地”。

一、由于个别村屯药店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客观上形成了点多,线长、面广的'局面,致使药品监管工作出现了鞭长莫及的现象。

二、由于未能做到责、权、利相统一,致使聘请的药品监督协管员和信息员未能充分发挥作用,乡镇村屯中的涉药违法违规行为不能得到及时举报和有效打击。

三、由于药品供应网络尚不完全健全,在村屯的覆盖率未能达到100%,使部分偏远地区农民采购药品仍不方便,个别村屯中“黑诊所”、“地下药铺”仍然存在,农民群众用药安全仍存在隐患。

四、由于村级药店资金有限,经营规模小,销售额低,政府没有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村级药店承受了过高的税费,导致大部分村级药店负债经营,部分村级药店面临倒闭的局面,而同级村卫生所的费用还不及村级药店的一半,村级药品经营企业的经营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

五、由于村级药店的人员对药品法律法规了解的不够,又缺乏药学专业知识,不能很好的为群众用药提供咨询服务。

二、中央和地方都应当加大投入,增加中央补助地方“两网”建设专项经费的投入,地方政府应当尽量从财政预算中拨出适当的经费支持“两网”建设工作。

三、药品信息员举报奖励措施应当落实到位,并列入在给予县级食品药品监督部门划拨的日常经费中。

四、加大对无证经营药品特别是“游医药贩”的打击力度,切实保证合法企业的利益,同时建立农村药品市场定期巡查制度和县、乡、村三级监管联动机制,定期组织药品监督员和农村药品信息员对农村药品市场进行联合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五、加强对农村药品供应网点从业人员的培训,在每年的农闲季节组织学习,提高药品从业人员的素质,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同时,药品主管部门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定期在新闻媒体公布有关药品法律法规和监管动态,促进农村药品供应网点向规范化发展,杜绝非法药品流入农村。

中药制药调研报告篇六

石家庄市是国务院批准的我国重要的医药工业生产基地。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医药企业58家,占全国医药工业总量的80%,是全国最大的原料药基地。石家庄医药产业已成为全市第一优势产业,其生产规模,经济实力,固定资产,出口创汇,全员劳动生产率产业关联带动能力均居全市各行业第一。

据石家庄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统计,全市共有零售药店2191家,其中连锁门店共179家,其中市辖6区共有178家,市辖区以外仅1家连锁门店,全市药店连锁率仅为8%。全市179家连锁门店基本被几家本土连锁企业所占据,其中新兴药房以68家门店排名第一,神威大药房则有53家门店,乐仁堂集团旗下有41家门店(不含9家药妆店中店),石家庄益康药房则有10家左右的门店。外来连锁企业在石家庄发展速度不快,老百姓大药房在石家庄市目前仅有8家门店。据业内人士的保守估计,目前石家庄市的药品零售市场规模大概在10亿元左右。虽然整个市场单体药店数量占绝对优势,但是从销售额上来看,连锁药店占有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乐仁堂集团石家庄医药连锁和石家庄新兴药房2019年的销售额均达到2.1亿元,河北神威大药房为1.8亿元,这三家企业就瓜分了60%的市场份额,而外来连锁企业的老百姓大药房,以6000多万的销售额排名第四。

截至2019年底,石家庄市共有独立核算的医药制造企业51家,拥有资产总额292.3亿元,从业人数51003人,实现工业总产值、销售产值、增加值、利润和利税总额分别为142.6亿元、135.9亿元、45.7亿元、20.1亿元和26.9亿元,医药制造业的固定资产、从业人数、工业总产值、销售产值、增加值和利润分别占到当年全市全部工业的14.2%、11.9%、11.5%、12.4%、22.6%和10%。

但在调查中也发现石家庄医药连锁企业也存在许多不乐观的现状。

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缺乏,医药企业技术创新不足,专利申请数量少,水平低,专利与研发不够密切,企业专利人才整体素质偏低,专利信息利用水平低下等许多问题普遍存在。

1:优化企业创新机制,促进企业专利创造质量的提高。企业要加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医学研究结合的集成技术,增强市场竞争意识,优化创新机制,提高企业的科技研发能力,实现科技与专利协调发展。

2:增强企业知识战略实施过程中产权战略意识,加快医药企业专利战略实施。必须以观念创新为先导,强化企业知识产权意识,切实认识医药企业实施专利战略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市场强制性。在推进医药企业专利,应加强分类指导,重点突破,协作互动。要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观念创新为前提,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环境创新为保障,实行技术专家,经济分析专家和法律专家相结合。采取“市场导向,产业聚集,企业互动”为主要特征的虚拟化舰队推进模式。

3: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努力营造激励创新的市场环境。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杆作用,支持和激励企业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引导企业逐步提高研发投入比重。重点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抓好专利创新示范企业和专利技术参与试点。科技部门要加大知识产权导向,提高政府科技创新成果取得的专利数量和质量。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尽快落实和促进医药行业技术创新提供有力保障。

21世纪将是我国流通业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发展特许连锁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为使特许连锁尽快驶入发展的快车道,还需要作好以下工作:

1:积极培养连锁事业的专门人才。连锁是一种商业知识产权的许可,它涉及到商业、工业、科技、法律、管理,有时甚至包括农业等诸多领域,亟需连锁的专门人才。

2加快连锁管理规范化、制度手册化建设,提高经营组织化程度。连锁科学发展的关键在于建立一套高效率的商流和物流系统实行规范化管理和标准化服务,特别是在特许企业内部形成规范化管理,是连锁发展的基础,离开规范,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连锁经营,不可能产生规模优势和规模效益。因此,特许连锁企业在扩大组织规模,发展加盟店,开展日常经营活动当中,无论是企业的决策层、管理层,还是一般的业务操作人员,都要坚持规范化管理。

总之:石家庄医药连锁企业的发展有很好的前景。

中药制药调研报告篇七

创新药物指的是企业或研究机构独创,具备新型化学结构以及新的治疗用途,并具备自主知识产权专利的药物,针对特定疾病疗效显著,提升治疗率,延长患者存活期。

一、医药上市公司研发投入稳步增长。

随着医改的稳步推进,传统的以销售为主的扩张模式难以为继,国内药企面临创新转型。-,医药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十年复合增长率40%,20规模达到661亿元。前三季度医药板块研发支出合计290亿元,同比增长26%。

二、化学制药研发支出比例最高。

从具体板块来看,20前三季度化学制药研发支出为114亿元,占总体研发支出的39.18%;医疗器械研发支出为52亿元,占总体研发支出的17.87%;中药板块研发支出为44亿元,占总体研发支出的15.12%;生物制品研发支出为32亿元,占11%;化学原料药研发支出为27亿元,占9.28%;医药商业和医疗服务研发支出均为11亿元,均占总体研发支出的3.78%。

三、创新药主要分为首创新药和仿制创新药两类。

综合创新程度和最终效用,国际惯例一般将创新药分为了首创新药和仿制创新药两类,其中首创新药主要指的是fic(firstinclass)药物,而仿制创新药则包括了me-too、me-better、bestinclass等数种药物。

四、年nmpa共批准53个新药。

据nmpa统计,截止年12月31日,全年共有48个创新药在我国获批上市(不包括新增适应证、更换剂型)。2019年,nmpa共批准53个新药,包括39个进口新药和14个国产新药。其中有33个化药、14个生物药、4个疫苗和2个中药。

五、2029创新药销售额有望超过7000亿。

2018年中国创新药(以化药、生物药为主)销售额占所有药物比例约为2.5%,占非中药比例为4.17%,远低于美国和日本的水平。前瞻预计到2024年,中国创新药销售额占非中药的比例有望达到10%,2029年有望达到30%。创新药销售额有望达到7000亿元以上,年复合增速近30%。

制药行业完全可以享受到工业物联网技术的众多好处。在制造厂、供应链、交付路线以及患者本身,有许多种数据来源,以及越来越广泛的利用数据的工具。患者、制药公司和供应链运营商都可以从大规模采用物联网中获益良多。原因如下。

使设备维护具有预测性。

在制药行业工作的人必须不惜一切代价避免资产故障,因为质量控制直接影响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但是还有其他问题,比如机器寿命。制造工厂中可能出现各种潜在问题,如电压过高、磨损或设备冲击损坏、化学品腐蚀或变质或泄漏等。

保护消费者安全和提高机器寿命是制药公司选择物联网的两个主要原因。借助内置传感器和数字维护仪表板,公司可以深入了解机器的健康和效率,并在机器故障前发现并修复问题,并帮助保护消费者的安全。

哪些设备可以从预测性维护中获益?

杀菌设备。

压力表。

空气压缩机。

泵和真空设备。

温度和酸度探头。

物料搬运设备。

转向更主动的机器维护模式有很多好处。首先,这可以消除意外的停机时间,并且可以在运营时间内轻松规划机器维护服务。此外,监测机器和单个零件的磨损情况也有助于尽可能延长其使用寿命。(来源:物联之家iothome)。

在这个行业,机器健康、效率、性能和缺陷率方面的失误会带来严重后果,同时,剂量不当的药物胶囊或质量标准不佳或不安全的医疗设备,是不使用操作数据创建预测性维护系统的两个潜在结果。即使在诉讼和和解之前,召回药物、医疗设备或假肢的成本也能达到数亿美元。

监控供应链。

供应链是我们经济的命脉。任何时候,只要产品使用公路、水路或航空运输,就会有许多合作伙伴参与其中,并且可能出现各种问题。在制药领域,情况更是如此。

在运输药物和医疗设备时,需要监测湿度、温度甚至气压的参数,以确保药物不会变质,医疗设备不会受损。

冷却器、储存区域和运输纸箱中的温度和其他参数需要自动、即时监测和报告,以避免潜在的灾难。而这就是物联网的用武之地。

连网技术不仅能让医生安心,而且还能在药品运输过程中提供持续的记录或报告,并指示药品是否存在可能变质情况。许多制药商转向海运,因为船只的碳排放是飞机的25分之一。然而,海上运输药品可能需要几周时间——而且这个时间是不可预测的。物联网还可以节省检查过程的时间。

基于位置的物联网运输跟踪和基于云的监控还可以在交通、天气或其他因素可能延迟车辆时向公司发出警告提醒。

开发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物联网在两个主要领域为患者护理提供新的工具:

针对个体患者的生理和病情,开发量身定制的药物。

部署患者监测设备和可穿戴设备,为护理人员提供自动警报、服药提醒以及远程向护士、医生和专家沟通的方式。

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了解物联网如何帮助我们设计更有效的患者治疗方案,并提高患者对药物治疗和恢复方案的依从性。

coherohealth公司的breathesmart设备是一种适配器,可连接患者的吸入器并提供远程连接和报告。根据一项研究该设备有效性的提议,研究人员发现哮喘患者的药物依从性很差,60%的哮喘相关住院治疗归因于患者拒绝或忘记用药。

breathesmart是一种物联网设备,患者每次使用吸入器时都会创建一个日志条目,并在患者懈怠时向患者和护理人员发出警报。(来源:物联之家网)该设备还能捕捉并分析患者肺部和呼吸道功能的数据,这为医生提供了一种详细而及时的方法,以查看患者的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病是否正在恶化、改善或保持稳定。其结果是更个性化的治疗方法,更少的医院就诊,并且由于来自许多患者数据的积累,持续对产品进行改进。

在以上三个领域中的每一个,物联网、数据收集和分析都为管理、监控和改善更广泛的医疗保健行业中一些最重要流程提供了新的方法。更好的消息是,我们已经开始意识到将数字技术应用于患者护理的巨大潜力。

菲律宾制药和医疗保健行业正处于加速增长的阶段,由于该国强劲的经济表现,使国民获得医疗保健更为容易。此外,菲律宾政府致力于提供全民医疗服务,于是吸引了对制药和医疗保健行业的更多投资。然而,由于缺乏可用的熟练专业人员,这一行业的增长依然受到阻碍。

行业概览:

20菲律宾的医疗保健总支出为7123亿比索,与的医疗支出(6593亿比索)同比增长8.0%。尽管菲律宾政府努力扩大国民的医疗融资(通过philhealth),其目的是为国民提供全民医疗服务,年约54.5%(3727亿菲律宾比索)的现有医疗支出是个人oop支付。政府支付的份额仅为33.0%(2259亿菲律宾比索),而包括私营保险公司和健康维护组织(“hmos”)在内的自愿性个人来源占当前卫生支出总额的12.5%(857亿菲律宾比索),卫生支出总额为2889亿菲律宾比索,另外还有1888亿比索(27.6%)用于药房。

政府在扩大医疗保健服务范围方面的重点是针对那些位于菲律宾农村地区的贫困人口。政府主要为较贫穷的民众提供更多的初级和二级护理设施。私人部门在提供三级保健服务方面发挥着突出的作用。这种商业模式允许一些私立医院在菲律宾投资采购一些先进的医疗设备。这些三级医疗机构大多位于马尼拉大都会或吕宋岛中部,近年来医院集团一直在扩大其在菲律宾其他地方的能力,以满足其他地区人口的需求。

行业展望:

bmiresearch预测菲律宾的总医疗支出将在2018年至2022年期间以8.8%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卫生支出的大部分增长很可能是由政府推动的,政府卫生支出预计将从2018年占总支出的35.5%增长到2022年底占总支出的39.1%。例如,2019年预算方面,政府为philhealth拨款674亿菲律宾比索,与2018年预算拨款606.3亿比索同比增长11.2%。这标志着政府致力于为所有菲律宾国民实现全民医疗保健。然而,制药和医疗保健行业潜在制约增长的一个严重因素是符合标准的医疗保健工作者的持续流失。例如,菲律宾是世界上最大的护士输出国之一,除非政府采取一致行动提高国内医务人员的工资,否则这种情况在可预见的情况下不太可能发生变化。药品和医疗器械子行业将预期随着卫生支出的增长而增长,医疗器械和药品的国内市场在2018年至2022年期间将会分别以11.2%和4.2%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中药制药调研报告篇八

投资要点:

1、中药配方颗粒概念源自国外,生产技术国人自主研发,已进入工业化大生产阶段:中药配方颗粒是将中药饮片经浸提、浓缩、干燥等工艺精制而成的单味中药产品。日本、韩国、台湾地区在70年代便开始研制颗粒剂,并以中药配方颗粒产品成功赢得国际市场,我国经历了20余年自主研发,于2001年我国药监局正式命名中药配方颗粒,到2010年中药配方颗粒高层论坛公布,已完成600余味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规范,预计2011年市场规模达到23亿元。

2、国内中医药接受度逐步提高,中药材需求日益扩大,推动中医药服务高端化发展,配方颗粒有望受益:中药在国内具有强大的消费基础,中国患者对于中医认知度在不断提升,到中医院就诊的患者人数不断增长,中药材需求量与日俱增,2011年全国中药饮片产业营业收入达853.72亿元,与2006年相比,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5%以上。在目前的中药材种植技术条件下,随着中药材需求规模不断扩大,中药资源必将出现较明显的供需不平衡,为部分中医药资源跟随市场定价创造客观条件,更重要的是中医药“治未病”理念的不断提升,在主观上推动了中医逐步成为高端医疗市场的重要部分,中药配方颗粒凭借诸多优点将成为受益者。

3、国际中药地位提升,中药国际贸易我国尚处于幼稚期,中药配方颗粒有望成为国际贸易的桥梁:有报道称中草药在国际市场上越来越受到关注,其市场规模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据who统计,目前全世界约有40亿人使用植物药治疗,据gia估算,到2015年国际植物药市场规模将达到931.5亿美元。尽管如此,在国际贸易中我们仍处于幼稚期,以日本为例,其210个汉方药制剂处方均来源于中国,生产所用原料的70%来自中国,在国际中药制剂市场中却占有80%的份额,其复方颗粒远销欧美等国家,而我国5%的市场份额中以初级中药饮片形式的产品占比达70%,我们认为,中药配方颗粒有望成为拓展国际中药贸易的桥梁。

4、我国中药配方颗粒处于“试生产”阶段,产品优势明显市场不断扩容,未来三年市场规模将翻倍:国家药监局共批准了六家中药配方颗粒试生产企业,1200种商品中药材中超过一半的品种已经实现单方颗粒工业化大生产,预计11年实现营收23亿元,与06年相比,年复合增长率达58.77%,是医药产业最具活力的细分市场之一。目前配方颗粒销售规模小、市场潜力大、各生产企业均着手产能扩增,我们预计未来三年中药配方颗粒仍将保持30%以上增速,到2014年市场整体规模有望突破50亿元。

5、投资建议:我们认为中药配方颗粒市场前景好、尚处于待开发状态,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从需方看,我国中医药市场日益繁荣,在中药饮片需求快速增长的背景下,中药配方颗粒可能成为下一片蓝海;从供方看,目前我国仅批准六家企业进行中药配方颗粒的“试生产”,政策壁垒使得六家公司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技术壁垒建设与市场销售布局,推荐关注:红日药业、华润三九。

1中药行业整体情况1.1国内市场欣欣向荣。

1.1.1中药行业受政策支持,增长势头明显。

中医药学理论体系是在春秋战国至东汉末随着《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典籍的相继问世,全面。

总结。

了古代医学、药物学知识的基础上确立的。其后,经历代医家的反复时间与检验,而得以充实提高。

中医凭借其积累深厚的经验优势,建国以后一直是重点发展与扶持对象,多为国家领导人对中医药持肯定态度,2003年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成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里程碑,中医药行业发展正式进入快速成长通道;十二五规划中也对中医药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着力于人才建设与中药学术科研领域,加快中药现代化步伐,与国际接轨。

我国中医药产业发展迅速,以中成药为例,2011年实现产量242.6万吨,相比于2003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8.78%,尽管中医药在西医学的冲击下,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1.1.2中医认知度逐步提高,个性化治疗促进饮片快速增长。

中药在国内具有强大的消费基础,中国患者对于中医认知度在不断提升,到中医院就诊的患者人数不断增长,其中还没有考虑到综合医院中医科就诊的患者人数,从增速上看,近三年中医院就诊患者增速保持在9-10%水平,高于综合医院。

由于中医药个性化治疗的优越性,中药治疗逐渐成为高端人群乐于接受的医疗渠道,所谓个性化治疗更看重通过中药饮片组方并以特定方式进行煎熬处理的汤药,尽管组方成分相对固定,但是在有经验的中医师手上,将对患者进行综合评判,在药量上对组方进行调整,使之成为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中药饮片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根据辨证论治和调剂、制剂的需要,对中药材进行特殊加工炮制后的制成品,自2006年始随着中草药的紧缺、游资炒作,中药材价格节节攀升,2011年全国中药饮片产业营业收入达853.72亿元,与2006年相比,复合增长率达到35%以上。

1.2我国在国际市场处于幼稚期1.2.1国际中药消费处于上升期。

有报道称中草药在国际市场上越来越受到关注,其市场规模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据who统计,目前全世界约有40亿人使用植物药治疗,据gia估算,到2015年国际植物药市场规模将达到931.5亿美元。

美国是世界植物药市场第一大国,75%的美国居民用过植物药或草药补品,植物药相比于化学药、生物药等,具有更少的毒副作用,逐渐被人们所接受,据美国草药咨询组织数据,10年美国药草保健品市场规模达到52亿美元。

欧洲是第二大消费地区,其中德国1961年在第一部药品法令中正式列入植物药,目前德国是欧盟国家中使用植物药最多的国家,约占欧洲草药市场的70%,德国卫生部批准的可供使用的植物药有300种(大部分为颗粒剂),并有3.5万名医生使用过草药提供治疗。

1.2.2我国中医药国际市场份额有待提升。

上世纪50年代,我国将中药饮片炮制技术列入保密技术范畴并制定出相关政策法规,《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明确规定:“中药饮片炮制技术”中的“毒理中药的炮制工艺和产地加工技术”以及“常用大宗中药的炮制工艺和产地加工技术”禁止出口;《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也指出“传统中药饮片炮制技术的应用及中成药秘方产品的生产”禁止外商投资。

尽管国外企业未能获得中药饮片炮制的保密技术,但通过购买我国的中药饮片进行二次加工,日本等国外企业成为拉动国际中药市场快速发展的主力军。以日本为例,自1976年开始210种汉方制剂逐步被纳入日本的国民健康保险体系,随之日本的药用植物栽培业、汉方制药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虽然日本只有210个汉方药制剂,处方来源于中国,生产所用原料的70%来自中国,但在国际中药制剂市场中却占有80%的份额,其复方颗粒远销欧美等国家。而我国5%的市场份额中以初级中药饮片形式的产品占比达70%。

单纯以初级产品进行国际贸易的道路已经在多个行业被证实走不通,我国中医药产业有待于大幅提升,我国政府也意识到这方面的问题,在十二五规划中着重对中药国际化短板问题进行剖析并加以要求,未来我国企业有望在国际市场上推出更多含有更高附加值的产品。

2中药配方颗粒概况2.1发展历程。

中药配方颗粒是采用现代科学技术,仿照传统中药汤剂煎煮的方式,将中药饮片经浸提、浓缩、干燥等工艺精制而成的单味中药产品。产品保持了中药饮片的性味与功效,质量稳定可靠,应用于中医临诊处方的调配,适应辨证施治、处方变化的需要,且有不需煎煮,服用方便、吸收快捷、剂量准确、安全清洁、携带便利等优点。

汤剂是我国应用最早、最广泛的一种剂型,金代李杲曾指出:“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汤剂是适应中医辨证论治,随证加减原则的剂型,具有吸收快,迅速发挥药效的特点,至今仍然是中医的主要用药方式。当随着时代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对中医药提出了新的要求,许多患者因不愿意煎中药,而放弃了中医治疗,中医门诊量呈现下降趋势,进而影响了中医的发展。

日本、韩国、台湾地区在70年代便开始研制颗粒剂,在日本因掌握中医理论辩证论治的汉方医生不多,故大多生产使用复方颗粒剂,并以传统经典方命名组方;台湾采用复方加减、单味浓缩中药等形式,国际市场上参与中药贸易流通的除中成药、饮片外,主要见到的是台湾各“浓缩中药厂”数百种复方、单味系列品种。

我国大陆浓缩颗粒起步较晚,50年代初期,广东丘晨波教授等发起过这一项工作,因各方面时机不成熟未能成功,直到七五期间,江西中医学院周异群教授等完成101味单味中药工艺小试,并组方进行共、分煎药理、化学、临床等方面研究,获得专家鉴定。80年代末,江苏江阴的中医药研究员在总结前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国内外浓缩颗粒的工艺、设备、质量标准、生产管理、市场等方面展开了历时三年的调研,于92年正式成立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专门从事研究生产“中药配方颗粒”,从此,饮片改革的一项重要实践在江苏拉开了序幕,通过多年实践,2001年我国药监局正式命名中药配方颗粒,到2010年中药配方颗粒高层论坛公布,已完成600余味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规范。

2.2中药配方颗粒安全有效,优点突出。

多项临床研究实验证实,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在脑血管病、心血管病、消化道疾病、免疫力调节等多个领域应用效用相当;同时,根据李淑霞等人对中药配方颗粒的研究,配方颗粒优点突出,集中体现在保障疗效、易于服用等方面。

2.2.1机械化大生产保障药物品质。

中药配方颗粒代替中药饮片用于临床,从而根本改变了几千年来中药饮片以根、茎、叶、花、果实等直接入药煎煮的方法,同时患者即冲即服,回避了煎煮过程,在这个工序中,操作者对加水量、浸泡时间、火候、煎煮时间、先煎、后下等技术操作不当时可能影响疗效。通过机械化大生产,按照统一的质量标准,有效地保障了中药配方颗粒的药物品质,大大降低了因为煎熬操作不当引起疗效损失的几率。

2.2.2统一质量标准保障疗效。

虽然目前大部分中药配方颗粒尚未形成统一的质量标准,但卫生行政部门已经着手这方面工作,将对每一种药材根据其有效成分的性质,制定生产工艺、质量标准以及检测方法,制定出免煎饮片与中药饮片两者之间的用量换算关系,以确保临床疗效。

2.2.3便于服用、携带。

中药配方颗粒经科学处理,服用时不需煎煮,只需按医师处方以开水冲服即可,从而减少人力,节省了时间,方便病人服用。又由于体积小,携带更方便,最适于旅途服用和工作繁忙、无时间煎煮的患者、急重症患者服用。

2.2.4便于保管、调配中药配方颗粒采用铝泊袋包装,不易吸潮,避免了中药贮藏、保管不当带来的走油、变色、虫蛀、霉变等质量问题,减少了污染,方便保管。由于其包装袋上都标明了与原生药的换算关系,调配更加方便、卫生快捷,可避免传统中药手抓、秤称带来的分剂量误差,也改观了传统中药房给人脏、乱、累的现象。

2.3地方医保政策催化配方颗粒快速发展。

按规格折算后,配方颗粒比饮片的价格约高出30~40%左右。生产配方颗粒的原料全部采用符合药典标准的中药饮片,再经过一系列的工业化生产过程和全过程质量控制,因此,中药配方颗粒的价格在一定范围内高出饮片是正常的。

目前中药配方颗粒尚未进入国家医保范围,主要原因在于目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中药配方颗粒定位于原料药,纳入中药饮片范围管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认为中药配方颗粒是一种新的剂型,价格偏高,由于各地发展不平衡,各地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医保规范,目前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将中药配方颗粒归入中药饮片管理系统,属于医保范围。

在多项临床研究中,研究者结果显示,中药配方颗粒处方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使用量明显增长,其中在浙江省中医院09年配方颗粒处方比例达到7.15%,同比增长达75%,这与我们11年底在东直门中医院调研结果的趋势相符,与3名中医院医师交流处方习惯,我们发现他们11年开据的配方颗粒处方量同比10年增长接近一倍。

同时患者中更多年轻患者及儿童趋向选择调配中药颗粒处方,尤其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的白领阶层更加青睐中药配方颗粒,相关调研显示,71%的人有意愿尝试这一新鲜事物,且62%的人愿意多付30%的费用使用配方颗粒。

我们认为,中药配方颗粒凭借其简便的使用方式,临床应用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逐步取代传统饮片汤剂。

3.2中药配方颗粒市场规模。

目前我国国内中药配方颗粒市场规模尚小,有统计称2009年国内配方颗粒市场销售规模达到10.9亿元,06-09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达68.46%,预计11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3亿元。

同时中药配方颗粒毛利率可达60%以上,根据红日药业11年年报披露,其配方颗粒业务毛利率达69.99%,已经成为公司盈利的主力产品。

4主要配方颗粒生产企业。

天江药业通过多年实践,配方颗粒在小范围内使用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于2001年我国药监局正式命名中药配方颗粒,并于02-04年先后通过一方药业、康仁堂、三九药业、绿色药业、培力药业等5家企业,连同天江药业共计6家配方颗粒试点厂家,行业集中度较高,由于天江药业实践时间长、行业龙头地位稳固,近年来市场占有率达到50%以上,三九药业紧随其后,市场占有率约15-20%,康仁堂近两年发展迅速,11年市场占有率达到11.7%(10年为7.1%)。

此外,国内地区性垄断局面较为明显,天江药业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地区销售,三九药业集中在山东、广东销售,康仁堂集中在京津地区。

4.1天江药业。

天江药业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首批“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生产企业”、首个通过国家gmp认证的中药配方颗粒生产企业。

相关资料显示,天江药业创建于1992年,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定,最早从事中药配方颗粒的试点企业,创始人周嘉琳曾在江阴中医院工作十几年,深切了解中药在临床应用上,相比于西药在用药及时性上的劣势。她担任江阴中医院副院长的6年间,曾经将江阴中医院药房的煎药服务改为24小时全天不间断,但在用药及时性上仍不能与西药媲美。

周嘉琳受日本、台湾的中药配方颗粒应用的启发,从1985年开始,便在国内开展中药配方颗粒生产的前期调研,恰巧此时国内探讨中药现代化问题方兴未艾,周嘉琳的想法受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认可,于是在医药产业发展和个人愿望的双重推动下,周嘉琳从银行贷款50万加上自有资金,创建了天江药业。

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试点企业,其生产与销售都在严格的管理下进行。1993年,天江药业生产的中药配方颗粒已经在江苏省一些中医院开始试点销售,完成了中国中药配方颗粒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记录。

1998年是天江药业的转折点,在周嘉琳的带领下,天江药业已经初步建立了300多个单味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且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指导下,销售范围已经扩大到全国十多个省。市场销售的成倍增长,使得天江药业不得不扩建新厂以满足市场需求,但前5年的所有销售收入都用于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研发与技术改进,再建新厂已无能力。此时,周嘉琳引入了如今天江药业的第一大股东财务投资者上海家化,天江药业改制为股份制公司,之后天江药业稳步发展,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0%左右,11年中药配方颗粒营收预计达到12.5亿元。

4.2北京康仁堂(红日药业)。

北京康仁堂药业有限公司全成分中药配方颗粒于1998年正式立题,是北京医药行业唯一一个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2010年4月22日,北京康仁堂药业有限公司通过股东会决议,同意北京康仁堂药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1500万元增加到2586.21万元,新增注册资本1086.21万元由新增股东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货币形式投入,成为康仁堂股东。

2011年8月1日,北京康仁堂药业有限公司通过股东会决议,同意新疆力利记投资有限公司将所持北京康仁堂药业有限公司全部货币出资562.55万元转让给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红日药业股权占比扩大至63.752%。

2012年3月29日,红日药业股东大会通过决议,通过向持股康仁堂36.248%股权的13名自然人以定向增发及现金支付等方式完成公司对康仁堂100%控股,康仁堂成为红日药业全资子公司。

公司与国家大型的中药科研院所合作,提出中药配方颗粒“全成分”概念,创新使用中药指纹图谱标准技术,并应用此项技术对常用中药配方颗粒400余种“全成分”工艺进行研究,解决了中药配方颗粒与中药汤剂“单煎、共煎”的等同性问题,产生专利100余项,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中药配方颗粒的工艺和质量标准,形成了行业内第一个质量控制体系,建立了中药药材、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填补了国家的空白,满足了工业化生产及临床的需求。公司产品在京津地区得到了广泛认可,09-11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31.5%,11年实现营收2.68亿元,预计未来三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0%以上。

4.3华润三九。

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是大型国有控股医药上市公司,前身为深圳南方制药厂。1999年4月21日,由三九企业集团、三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发起设立股份制公司。

公司药业于2002年获得sfda批准生产中药配方颗粒,参与单味中药浓缩颗粒剂技术改造项目,被列入国家第三批重点技改造项目之列,获得国家2037万元人民币的专项资金补助。2008年公司“单味中药浓缩颗粒剂技术改造”项目获得深圳市贸易工业局下发的“项目竣工验收结果通知书”。

公司着力发展广东、山东市场,目前已经是市场占有率第二的配方颗粒生产企业,仅次于天江药业,近年来保持较快增速,06-11年复合增长率达39.86%,11年由于产能受限增速放缓,全年实现营收3.8亿元,同比增长28%,预计产能短板进一步解决后,未来三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25%以上。

4.4其他。

另外三家试生产配方颗粒的企业有:一方制药、新绿色药业、培力(南宁)药业。

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中国以现代植物提取技术改革中医中药传统汤剂的先行者,是首批国家级“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生产企业”、“中药饮片剂型改革生产基地”。2008年,一方制药的三家股东分别为广东科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中医研究所和自然人谭登平,三方将分别以各自持有的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的股权做价,对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增资,增资完成后,天江药业注册资本变更为7400万元,上海家化的持股比例由60.92%降至30.46%,但仍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广东科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持股27.63%;广东省中医研究所持股16.23%;周嘉琳持股12.52%;江阴市天江集团公司持股7.02%;谭登平持股6.14%,一方制药成为天江药业的全资子公司。

四川绿色药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89年,是集中药材种植、加工、科研、贸易为一体的专业型股份制企业,2002年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生产中药配方颗粒;2009年在绿色药业基础上进行资源优化整合重组建立四川新绿色药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新绿色药业)。2012年新绿色药业斥资6.9亿元在彭州工业开发区建设中药配方颗粒及川穹系列提取物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际上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基地,预计投产后三年内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0亿元。

purapharmcorporation(培力集团)于1998年在香港成立,在中国,台湾,新加坡,泰国,菲律宾,美国及加拿大设有分公司。purapharm致力于现代化中药及保健食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分销及推广,旗下拥有多个保健品、中药知名品牌。1998年培力(香港)集团投资5000万港币研发成功“农本方”中药配方颗粒,1999年实现单方颗粒出口香港,2000年“农本方”复方产品成功投入市场,是国内首个获准的复方中药配方颗粒,2001年“农本方”系列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浓缩颗粒科研项目,2003年“农本方”系列成功出口美国、加拿大、菲律宾等地,2004年培力获得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生产企业,成为全国六家试点生产企业中唯一一家外资企业,2005年香港市场“农本方”中药配方颗粒全港占有率达到65%,同时开始进入国内市场,目前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共200余家医院使用公司产品。

从销售规模上看,这三家生产企业相对较小,预计11年三家配方颗粒合计营收4亿元,近年来保持30%左右增速,我们预计,随着产能扩大和市场增容,这三家企业未来三年有望保持30%左右增速。

5未来市场前景分析。

5.1中医有望领导高端高端医疗市场人口老龄化在中国未来40年内将呈现加速趋势,老龄人口疾病发病率高,且以重病、慢性病为主,有统计称我国占比11%的60岁以上老龄人口的药品消费接近全国药品消费总量的50%。此外,亚健康状态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近期的健康情况调研中,结果显示主流城市的白领亚健康比例达76%。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和人们健康状况的恶化,成为医疗保健需求大增的核心源动力。

随着人们保健、治未病意识的不断增强,中医在医疗市场的地位与日俱增,据卫生部门数据统计,我国中医医院就诊患者每年以接近10%的增速上升,而综合医院增速则保持在5%左右,我们认为患者对于中医的信任度保持向好方向发展,未来中医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大,同时随着中医药国际化的步伐加快,中药材的需求量将进一步加大。

据统计,我国传统中药资源总数多达1.3万种,包括动物、植物和矿物三大类,以植物类药物居多,约为11146种,其中商品中药材1200种,已研究成功可栽培药用植物400多种,目前栽培药材仅占商品中药材品种的30%。随着对中药材需求的急剧增加,野生中药资源,尤其是道地药材资源受到严重破坏,我国目前共有169种药用植物被列入《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条例》、《濒危动植物国际公约》和《国家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在贸易和利用上受到相应的管制和限制,在我国处于濒危状态的近3000种植物中,用于中药或具有药用价值的约占60-70%。

我们认为,在目前的中药材种植技术条件下,随着中药材需求规模不断扩大,中药资源必将出现较明显的供需不平衡,为部分中医药资源跟随市场定价创造客观条件,更重要的是中医药治未病理念的不断提升,在主观上推动了中医逐步成为高端医疗市场的重要部分。

5.2中药配方颗粒市场规模未来三年翻一番。

中药配方颗粒是传统中药饮片的替代产品,在生产、储存、流通环节更能够保障质量,更重要的是在患者使用过程中操作简便,对传统饮片冲击很大,但是由于目前国内没有统一的质量监督标准,6家生产企业各自为政,每家都在使用自己的制药技术,这样在客观上给配方颗粒市场发展带来了一些不利因素,尽管如此,近年来中药配方颗粒仍保持的高速发展,增速高于传统中药饮片,表明市场在逐步接受和推动配方颗粒的发展。

一、脱掉“试生产”帽子、市场充分竞争等因素催化,配方颗粒有望进入国家医保范畴。鉴于目前配方颗粒市场规模小、潜力市场大、各生产企业着手产能扩增等因素,我们预计未来三年中药配方颗粒仍将保持30%左右增速,成为医药行业中最具活力的细分行业之一,到2014年市场整体规模有望突破50亿元。

5.3配方颗粒是中药国际化、国际市场竞争的必经之路。

日本、韩国及台湾地区医药企业的实践证明,单方中药配方颗粒已经被欧美等多个国家所接受,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执业医师对于中草药的认识越来越深,患者对于中草药治疗的信心越来越强,中药配方颗粒已经成为中医药国际化的桥梁。由于国内制药企业出口形式以中草药原料为主,目前我国在国际中医药市场上毫无竞争实力,仅仅作为原料供给商,再由日本、韩国进一步加工出口到国际市场,随着国内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完善,我国配方颗粒有望成为重磅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药配方颗粒有望成为中药国际化、国际市场竞争的必经之路。

6投资标的与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中药配方颗粒市场前景好、尚处于待开发状态,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从需方看,我国中医药市场日益繁荣,中医受众与日俱增,需求将进一步加大,而中药配方颗粒具有较好的质量保障和便于使用的优点,在中药饮片需求快速增长的背景下,配方颗粒可能成为下一片蓝海;从供方看,目前我国仅批准六家企业进行中药配方颗粒的“试生产”,政策壁垒使得这几家公司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技术壁垒建设与市场销售布局,六家企业均为受益者。

六家企业中有红日药业、华润三九为上市公司,我们认为:

结合以上分析,我们推荐关注红日药业、华润三九。

7风险提示。

(1)中药配方颗粒治疗标准建设不达预期;(2)产品进入医保进度不达预期;(3)产品学术推广不达预期。

中药制药调研报告篇九

近年来,随着省委“一产抓特色”战略部署和省级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示范园创建活动的开展,青龙县立足土地资源和农业生产环境优势,将中药材作为特色优势产业来培育,并纳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经过几年的努力,中药材产业的发展规模日益壮大,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经营方式不断创新。目前,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的框架已具雏形,已初步向基地标准、品种多元、产品优质化方向发展。

(一)种植规模及效益:到目前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8。5万亩,产量6。5万余吨,产值2。5亿元。其中枸杞面积1。5万亩,黄芪、黄芩、丹参、知母等中药材6万亩,苍术、药用牡丹、赤芍等稀有中药材1万亩。20xx年—20xx年,共有20个500亩以上规模的中药材种植示范园完成创建任务,争取省级财政资金一千余万元。省级中药材种植示范园创建活动的开展,对推动中药材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主要品种及模式:中药材主要种植品种有枸杞、黄芪、黄芩、北苍术、丹参、远志、知母、板蓝根、防风、药用牡丹、赤芍等20多个品种。尤其以发展北苍术、黄芩、黄芪、丹参等道地药材为主。栽培模式:一是平地有水浇条件的乡镇种植枸杞、黄芪、板蓝根;二是在丘陵山地推广“果药间作”、“林药间作”等“防野生”立体种植模式。目前青龙县根据产地区域特点形成了四大中药材产业示范带:一是以木头凳、三星口为中心的枸杞、五味子示范带;二是以龙王庙、大巫岚为中心的黄芩、丹参、柴胡为主的“仿野生种植”、“果药间作”、“林药间作”产业示范带;三是以土门子、大石岭为中心的苦参、黄芪示范带;四是以七道河、草碾为中心的苍术示范带。

(三)生产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农民单家独户自发组织生产。二是订单生产,以国内大药企中药材基地发展为后盾,县域中药材企业、合作社与农户签订种植协议,根据订单组织生产,避免了中药材生产的盲目性。三是合作社或中药材企业直接承包或组织社员承包农民土地及山场连片种植,形成基地规模化生产。

(四)对农民增收的作用:经走访调查,种植中药材的亩产值明显高于玉米及其它大田作物。如种植黄芪,平均亩产值在6000元左右。苍术种植后三年出土后,平均每年亩产值在10000元左右,经济效益显著。今年来,通过省级中药材种植示范园创建活动的开展,推广了规范化栽培及生态防控技术,引入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式及观念,提高了中药材产品质量,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改善了生态环境。对培育主导产业,调整产业经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积极的作用。

(五)品牌建设:青龙县依托燕山山脉的地理优势,所产中药材品质优良,都山人参、都山党参、金丝黄芩、燕山黄芪、青龙山杏仁、青龙小枸杞、老岭柴胡、都岭葛根等道地药材被称为“燕山八味”。黄芪被称为“燕山黄芪”,黄芩被誉为“金丝黄芩”,党参被称为“都山党参”,枸杞被称为“塞外红宝”。近年来,为做大做强做中药材产业,提升产品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县委、县政府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生产经营主体增强商标意识,鼓励、支持中药材产品商标注册,促进品牌农产品包装上市,促进农产品的品牌销售。目前已注册了“关北”、“苍野”、“漫山香”、“北苍珠”、“祖山红”等商标。20xx年青龙县的3万亩枸杞被农业部批准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枸杞)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单位。中药材品牌建设的发展,为加快农业产业升级、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六)产品加工及流通:到目前共兴建了5家中药材初加工企业,注册26家中药材生产专业合作社,成立了20余家枸杞烘干企业,青龙全县统一成立了中药材协会,20xx年12月成立了秦皇岛中药材商会,保定安国中药材市场、石家庄神威药业、以岭药业及韩国外商是我市发展中药材的主要市场载体。安国中药材市场是国内较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神威药业是我省最大的中成药厂家,青龙县的烘干枸杞享誉韩国市场,他们都把青龙看成药源基地。正是这几大市场载体,对推动中药材产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尽管青龙中药材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并已步入省级中药材种植大县行列,但与省内中药材产业大县特别是滦平县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种植分散、规模较小。大多数农户都是利用边角地、瘦地和一些旱地、山坡地、果园慢慢地发展起来。尽管近年来通过省级中药材种植示范园创建活动的带动涌现了一些中药材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的典型,但整体连片种植的还不是很多,且连片面积规模不大,能连成千亩一片的规模基地目前更少,规模化程度较低。二是标准化种植程度较低。农民对中药材gap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种植、管理、施肥、施药、采收都比较随意,种植的不规范,这将成为制约中药材生产的“瓶颈”。三是缺乏中药材专业批发市场。全县无中药材交易市场,多数产品靠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牵线搭桥,寻找客商,组织化程度低。四是品牌建设不强。青龙有多种中药材品质优良,地道药材也很多,但一直没有叫得响的品牌,正式商标较少,道地药材产品被冠以别人的名号,处于为人作嫁衣的尴尬境地。五是缺乏精深加工的龙头企业。青龙县是药材种植大县,但至今没有一家制药企业,现有的药材企业也只限于对于药材的简单烘干、清洗等初加工,缺乏精深加工。直接出售初级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短,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发展新型绿色产业成为必然趋势,十三五期间,青龙县将抓住国家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有利时机,按照市委孟书记、主管副市长王亚洲关于“学习借鉴承德滦平经验”的批示精神,查找问题与不足,结合青龙县产业种植结构调整的实际,充分挖掘资源和产业优势,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围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开发等项目,实现中药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一)指导思想。

以生态水源涵养地建设为切入点,以打造青龙“道地药材”品牌为目标,以发展大宗道地中药材为主要内容,以集中优势力量、整合绿色资源为手段,按照生态优先、突出特色、科技引领的要求,发展大宗道地中药材的高效立体及仿野生种植;强化龙头企业服务功能建设,开发深加工产品,延长产业链条,推广“互联网+中药材”新的运行模式。全面实现中药材“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模式立体化、产品品牌化、质量可控化、技术智能化”,全力打造可学习、可复制、可推广的青龙燕山中药材核心示范区。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

(二)发展目标。

计划到20xx年底,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打造1个中药材万亩示范区;建成1个500亩多功能核心示范区;发展2个标准化生产专业乡镇;完成1—2个青龙道地药材的地理标准认证及绿色食品认证;培育1——2家5000万元以上产值的中药材生产加工龙头企业。计划到20xx年,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打造2个万亩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示范区;建成5个标准化生产专业乡镇;通过招商引资及政策扶持,培育2家以上亿元产值的中药材生产加工龙头企业;健全标准化生产及质量管理体系;全县中药材产业实现产值突破8亿元。

(三)重点工作。

根据目前青龙中药材发展的现状,要进一步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按照“调结构、转方式’的要求,今后重点工作应以围绕青龙中药材核心示范区建设为突破口,打造四大板块(试验示范板块、标准化种植板块、产地加工板块、旅游观光板块),构建四大体系(科技研发体系、标准化生产体系、质量可追溯体系、市场营销体系),实现青龙中药材产业“升级版”。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抓好基地建设,加快中药材生产基地规模化、标准化发展。以省级中药材产业发展为契机,发展标准化基地,基地建设可采取不同的模式。一是企业自建基地。采取承包、租赁等形式,在农村适宜地片建立规模化种植基地,实施封闭式、规范化管理,安排技术人员到现场指导,把基地建成优质无公害中药材种植基地。二是企业带农户。由龙头企业按照市场要求向药农提供种子种苗、栽培技术和销路,与农民签订种植合同,确定中药材保护价,统一组织药材生产,降低药农的种植风险,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三是合作社联农户。利用已有的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民参加,负责技术培训、现场指导和提供市场信息,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在中药材核心示范区要建立完整的药材田间生产档案,准确记录每批药材的种植信息。应用电子信息技术,通过摄像监控体系对种植施肥管理、初加工等中药材种植园的全景形态,进行全程数字监控,实现产品质量全程可追溯。

(二)发展区域特色优势品种。中药材生产强调其道地性,道地的药材才能被市场认可。经过几年的发展及专家认可,结合市场实际,20xx年在示范区重点推广黄芩、苍术、丹参、枸杞、五味子等品种。利用省级中药材产业发展补贴资金,结合青龙扶贫开发项目,全力打造中药材基地建设。

(三)依托科技支撑,搞好试验示范。依托科研、教学及大型药企,建立科技示范点,引进新品种,应用新技术,在繁种育苗上谋出路。搞好区域试验,开展品比试验,播期、密度试验,为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改单种为间套种,提高土地利用率,适度发展繁种、育苗,有效降低成本,增加收入。

(四)培育品牌,提高中药材市场竞争力。加强中药材商标品牌建设及地理标识认证等工作。在此基础上,对示范区的几个优势中药材品种,联系专业权威机构进行化验、认定,明确其有效成分含量,确定其优质等级,取得鉴定证书。帮助企业或商会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及商标注册工作,打造青龙中药材产品品牌。

(五)主动对接京津,加强与国内药企合作。鼓励秦皇岛满药本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和秦皇岛市同盛中医药有限公司积极接洽神威药业,以岭药业,邯郸制药,美威制药等国内知名药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争取投资意向,尽快签订投资协议。开发保健茶、保健饮品、中药饮片及中药制剂等深加工产品。依托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在青龙建设中药材生产和研发基地,开发新产品,使中药材产业链条向纵深发展。推动中药材产业发展壮大。

(六)注重市场销售体系建设。加快培育以农民为主体的中药材营销经纪人队伍,在政策、资金上给予大力扶持和奖励。同时,大力扶持和发展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努力拓宽中药材流通渠道。组织实施中药材网上购销。通过拓展市场,以此刺激农民种药,促进产业的发展。利用“互联网+中药材”营销模式,将中药材产业做大做强。

中药制药调研报告篇十

制药行业被认为是资金雄厚的行业,但同时也是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行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制药企业。

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制药行业被认为是资金雄厚的行业,但同时也是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行业。对外,在我国加入wto的承诺下,跨国制药企业正虎视眈眈,包括世界排名前20位的跨国医药企业,已相继在我国抢滩设点。对内,改制以及gmp认证等问题又使当前的医药企业忙得不亦乐乎。如何在内外夹击的环境中占据优势地位,已成为摆在制药企业面前至关重要的一道坎。而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与服务手段、降低成本正是成功的医药企业得以制胜的“名医良方”。

制药企业一般包括四大类:药品、医疗器械、化学制剂和玻璃仪器。作为典型的连续型生产制造型医药企业,由于生产药品和化学试剂等特殊商品,制药企业有着自己独特的行业特征:如药品类别繁多;编码无规律,有效期须进行严格控制;对专利(配方)有较强的依赖性;销售范围广,各销售片区、各品种的销售情况不易从总体上把握;药品定价影响因素多而复杂,销售终端资源(医院、药店)难以控制;药品更新快,但新品的研发周期长等。

另外,以药医分离、连锁经营、gsp达标为标志,封闭了近50年的医药产品流通四级批发制被完全打破。在沉重的市场压力下,如何把药品卖出去,成了各家企业经营的核心。因此,机制创新、优化流程、强化管理成了各大制药企业的重头戏。面临一个全新的市场竞争环境,势必要启用新的营销模式。因此,从根本上改革管理手段已经刻不容缓,经营和管理必须依托于一套完善的信息系统来开展。

医药信息化涉及到哪些软件呢?从药品流通角度来说目前有几个环节。第一个是生产厂家的内部管理,主要涉及到erp系统;从生产厂家到批发企业、配送企业、医院的过程,则涉及到物流系统、网上交易系统和crm系统等;医院里还有his系统,即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据介绍,目前大约20%的大中型制药企业已经实施完成erp的实施,并主要是集中在进、销、存及财务等模块;而大约有50%的制药企业正在推进和实施erp,也基本上集中在供应链、分销、资金管理等领域。从当前一些制药企业实施erp的可以看到,几乎所有企业都是从营销做起。

随着医药流通体制、医药卫生体制和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深入发展,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的全面推行和定点药店的实施,医药领域的信息化开始有较大的发展,但呈现很大的不平衡性,如医院信息化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而制药企业、医药零售企业的信息化相对于医院落差较大。目前,制药行业信息化还存在以下不足。

一是信息化管理机制陈旧。有待建立标准化的信息系统管理数据,来解决企业的信息化机制问题。

二是配送中心与计算机系统不健全。现代制药企业一般都形成了以药品研发生产销售一体的生态链模式,涵盖的终端包括药品零售商、医院等,有的制药企业还有专门的药店零售连锁终端,因此连锁对中国药企来讲是一个非常新的课题,不健全的配送模式跟信息化系统结合的时候不能很好地融合。

三是扩展规模时不顾信息化的能力。在国家宣布扶持组建制药企业百强和销售终端50强的政策下,出现了盲目扩张,而管理系统并没有跟上的现象。

五是连锁企业缺乏有效的连锁化业务管理系统。尤其是供应链管理系统与分销物流系统缺乏。六是医药企业选择系统的时候,重表面轻内核、重产品轻实施、重产品初期运行轻维护和服务。

东软金算盘营销副总经理杨汉东认为,企业需要的管理软件有九种,中国制药企业最需要物流管理,这是中国企业要走的第一步。物流管理软件可以使企业决策人非常清楚原材料、零配件、成品的采购成本、运输成本、销售毛利及流转录用等情况。物流管理也可以延伸到业务管理,对药店来讲就是药店连锁。

建立了物流管理以后第二步是生产管理,生产管理一定是在解决了物流管理的基础上进行。

第三是人力资源管理。在解决了物流管理、生产管理以后,企业需要在生产和流通的环节中对工作人员的参与时间、实施成本、人员素质、技能需求以及所需的培训项目等进行管理。

第四是产品设计管理。企业到了一定的规模,非常需要把产品从创意开始,到产品调研、产品设计、产品设置、产品工艺等过程都用计算机管理起来。

第五是财务成本核算。管理会计是企业最需要的,只有在对物流成本管理很清楚,对人力成本的分析也很清楚的情况下,才能出现财务成本核算。产品设计管理软件也要在财务成本核算软件之前实行,这样就使企业的每一项投入都可以非常精确地计量。财务成本核算不仅需要对具体的物品、生产、人员进行管理,还要对市场调研、市场开拓、资金成本、固定资产管理等企业相关成本进行管理。

第六是财务报告。中国加入wto以后对财务报告有很大需求,因为各个国家的会计制度完全不一样,同样一张票在各个国家的财务属性可能完全不一样。现在香港就有这种企业,它会花几百万港币把凭证在香港重新做,因为内地的情况根本不符合香港财务制度的要求。

第七是财务报告分析。企业通过财务报告分析软件,使企业领导对企业的运营情况和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等单位的财务情况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第八是企业决策分析。企业领导需要经常对企业的经营进行决策分析,决策分析的数据必须及时、准确,分析手段也需要不断创新。

第九是企业资源管理软件,即erp,然后进行电子商务建设,建立健全的医药生态链信息化系统,这是最后一步建设系统。

石家庄市是国务院批准的我国重要的医药工业生产基地。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医药企业58家,占全国医药工业总量的80%,是全国最大的原料药基地。石家庄医药产业已成为全市第一优势产业,其生产规模,经济实力,固定资产,出口创汇,全员劳动生产率产业关联带动能力均居全市各行业第一。

据石家庄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统计,全市共有零售药店2191家,其中连锁门店共179家,其中市辖6区共有178家,市辖区以外仅1家连锁门店,全市药店连锁率仅为8%。全市179家连锁门店基本被几家本土连锁企业所占据,其中新兴药房以68家门店排名第一,神威大药房则有53家门店,乐仁堂集团旗下有41家门店(不含9家药妆店中店),石家庄益康药房则有10家左右的门店。外来连锁企业在石家庄发展速度不快,老百姓大药房在石家庄市目前仅有8家门店。据业内人士的保守估计,目前石家庄市的药品零售市场规模大概在10亿元左右。虽然整个市场单体药店数量占绝对优势,但是从销售额上来看,连锁药店占有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乐仁堂集团石家庄医药连锁和石家庄新兴药房2019年的销售额均达到2.1亿元,河北神威大药房为1.8亿元,这三家企业就瓜分了60%的市场份额,而外来连锁企业的老百姓大药房,以6000多万的销售额排名第四。

截至2019年底,石家庄市共有独立核算的医药制造企业51家,拥有资产总额292.3亿元,从业人数51003人,实现工业总产值、销售产值、增加值、利润和利税总额分别为142.6亿元、135.9亿元、45.7亿元、20.1亿元和26.9亿元,医药制造业的固定资产、从业人数、工业总产值、销售产值、增加值和利润分别占到当年全市全部工业的14.2%、11.9%、11.5%、12.4%、22.6%和10%。

但在调查中也发现石家庄医药连锁企业也存在许多不乐观的现状。

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缺乏,医药企业技术创新不足,专利申请数量少,水平低,专利与研发不够密切,企业专利人才整体素质偏低,专利信息利用水平低下等许多问题普遍存在。

1:优化企业创新机制,促进企业专利创造质量的提高。企业要加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医学研究结合的集成技术,增强市场竞争意识,优化创新机制,提高企业的科技研发能力,实现科技与专利协调发展。

2:增强企业知识战略实施过程中产权战略意识,加快医药企业专利战略实施。必须以观念创新为先导,强化企业知识产权意识,切实认识医药企业实施专利战略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市场强制性。在推进医药企业专利,应加强分类指导,重点突破,协作互动。要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观念创新为前提,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环境创新为保障,实行技术专家,经济分析专家和法律专家相结合。采取“市场导向,产业聚集,企业互动”为主要特征的虚拟化舰队推进模式。

3: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努力营造激励创新的市场环境。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杆作用,支持和激励企业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引导企业逐步提高研发投入比重。重点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抓好专利创新示范企业和专利技术参与试点。科技部门要加大知识产权导向,提高政府科技创新成果取得的专利数量和质量。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尽快落实和促进医药行业技术创新提供有力保障。

21世纪将是我国流通业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发展特许连锁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为使特许连锁尽快驶入发展的快车道,还需要作好以下工作:

1:积极培养连锁事业的专门人才。连锁是一种商业知识产权的许可,它涉及到商业、工业、科技、法律、管理,有时甚至包括农业等诸多领域,亟需连锁的专门人才。

2加快连锁管理规范化、制度手册化建设,提高经营组织化程度。连锁科学发展的关键在于建立一套高效率的商流和物流系统实行规范化管理和标准化服务,特别是在特许企业内部形成规范化管理,是连锁发展的基础,离开规范,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连锁经营,不可能产生规模优势和规模效益。因此,特许连锁企业在扩大组织规模,发展加盟店,开展日常经营活动当中,无论是企业的决策层、管理层,还是一般的业务操作人员,都要坚持规范化管理。

总之:石家庄医药连锁企业的发展有很好的前景。

中药制药调研报告篇十一

甘肃中药材生产主要集中于中南部的高寒阴湿贫困区,是甘肃变自然条件劣势为特色资源优势的主导产业之一,种植中药材也是贫困地区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最具潜力的发展之路。全省有70个县区种植中药材,其中10个县种植面积在5万亩以上,3个县种植面积20万亩以上,尤其以中国当归之乡岷县,中国黄芪之乡陇西县,中国党参之乡渭源县最为著名。在我省中药材主产区,中药材产值占农业产值相当大的比例。如20xx年当归、党参、黄芪的产值占岷县农业产值的60.7%,占渭源县农业产值的39.25%,占陇西县农业产值的20.87%,占漳县农业产值的21.86%,占临潭县农业产值的22.47%,占康乐县农业产值的19.62%。

张掖市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发展中药材种植。中药材种植除民乐作为六大支柱产业之一有了一定的发展外,其他各县的面积都较小,张掖甘州区、山丹县每年的面积在1000---5000亩间浮动,其他县也有零星种植,年份间差异很大,种植区域大都分布在安阳、花寨、陈户乡等干旱缺水山区。20xx年,张掖市中药材种植面积6.63万亩,比上年增长0.77万亩。其中,民乐县种植面积5.81万亩,占全市的87.6%,20xx年中药材种植情况与上年基本相同。因此,这次中药材种植调查,我们以民乐县为主,对民乐种植中药材比较集中的乡镇,民联、三堡、六坝、顺化、新天、丰乐、南古进行了种植情况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涉及种植面积较大的柴胡、板蓝根、孜然、黄芪、甘草、王不留行等。

1、形成了一定的区域优势:中药材作为民乐县重点培育发展的六大特色农产品之一,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民乐县成功引进试种板蓝根、甘草、柴胡、孜然等中药材以来,中药材就以效益好的优势,迅速得到农民群众认可,种植面积快速膨胀。到20xx年高峰时,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7.2万亩,占全县总播种面积的近20%,总产量达到4.5万吨。此后,受市场供求影响及新型高效作物替代,面积逐步回落并稳定在5万亩左右。目前,全县形成了以新天镇、六坝镇、南古镇、民联乡为主的万亩种植乡镇4个,以林山村、马均村、太和村等为主的千亩种植村10个。

2、初步形成产业链条:中药材较其他农作物而言,水肥土壤条件等要求不甚苛刻,近年来,由于受非典、禽流感和入世后市场开放的影响,作为医药和保健原料的中药材价格不断上升,市场行情看好,各种药材每斤均价均在4元左右;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产业链条,种植大户、贩销大户先后成立了茂红中药材产销协会、三堡镇中药材协会、新天镇中药材协会、六坝中药材合作社等,也有一些企业加入了中药材产业的行列:青海永正公司一期投资3000万元,建成药材加工厂房8000平方米、仓库8000平方米;锦世农业科技公司,中药材通过了药监局gmp认证,中药材加工厂年生产能力20xx吨。中药材产业链条上,初步建起了种子种苗供应、市场营销为一体的协会+农户+基地的产业化生产格局。

3、种植投入少、能节水、易调茬、效益高。

民乐种植中药材一般都是浇1水,相对农作物而言,比较节水;特别是,很多地方都是用的秋水,避开了农作物种植用水高峰期,很好的解决了灌水的矛盾。

肥料使用量各种中药材要求不同,但投入都比种植农作物少,一般1亩地投入磷肥50公斤,复合肥20公斤,尿素10公斤;中药材由于是特殊的用途,有很多药材,如黄芪等,按照gap标准要少用或不用农药与化肥,地块规模区域应选择没有污染源的地区,因此,很多中药材的农药与化肥使用量很少(但也相应影响产量)。

中药材的收益一般都比较高,在正常年份,防风、板蓝根、甘草、柴胡、孜然的纯收入可达1000多元,在中药材紧俏的年份,一般在1500元以上,有时甚至可达到3000---4000元,是平常年份的3---4倍。以667平方米(1亩)种植板蓝根为例,投入:种子用量2公斤,种款为200元,肥料200元,农药、除草剂等30元,合计430元。收入:板蓝根常年产块根250~300公斤,目前市场收购价为6元/公斤,按最低产量和价格计算,产值为250公斤*6元/公斤=1500元。大青叶片亩产100公斤左右,收购价0.6---0.8元,100*0.6=60元。纯收益1560-430=1130元。板蓝根的价格波动很大,20xx年价格在12元/公斤左右,因此收益比今年要高1倍,今年板蓝根价格低,而且有价无市。

其他作物如甘草、黄芪、孜然等种植收益与板蓝根相似,都存在类似现象,收益的`波动很大。

1、种植方面的问题。

栽培技术不配套:中草药的人工种植历史很短,很多中草药目前仍然采用野生药材,已经驯化的中草药也因为种植时间短,驯化程度不够高,科技人员对中草药的药物机理与种植间的相互作用,尚没有非常深入的研究,因此,目前的中草药种植尚停留在试验与摸索阶段,存在产量在年份间不稳定、药效与产量间的矛盾等等很多问题。因此,中药材的栽培技术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假劣种子问题严重:中药材是一种特殊的经济植物,大多数中药材的地域性很强,种植方法、地域、气候、年份都会影响种子质量,种子培育需要专门的种植技术,在种植方法上、化肥、农药使用方面有很多特殊性,以保障中药材的药效、产量。中药材种子、种苗从外地引进,往往出现水土不符的现象;农户自己留种,在种植、收获方面欠缺必要的技术条件,对产量、质量都有一定影响。假种子、劣质种子目前常在市面上出现,严重影响中药材产业的正常发展。

价格波动大,种植面积不稳定:我市在中药材种植方面,种植历史较短。1995年左右,中药材种植才在民乐李寨林山村试种,并获得成功,在良种良法上还需要不断的摸索。

中药材自身的原因,价格波动大,导致种植面积波动巨大。中药材由于药用的特殊性,和当年的疾病发生情况、气候情况、销售与存储情况等紧密相关,价格波动本身就比较大,而中药材与种植的农作物有本质区别,除了加工中药材,难以有其他用途。以中药材王不留行为例,我们可以看到中药材种植的波动情况,年份间全国种植面积波动达20---40%,最高可达70%。其他中药材也有类似情况。

张掖市中药材产业也刚刚起步,而中药材行情不稳定,从而导致种植面积上的大幅度波动,在一定程度上考验着张掖市中药材产业能否健康的发展。

中药制药调研报告篇十二

根据市卫生局的要求,近日我局组织人力对我县中药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认真调研。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瓜州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县境东西长185公里,南北宽220公里,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流、沙漠、绿洲类型齐全,交错分布;地势南北高,中间由东向西渐低,海拔在1100—1500米之间;占县境面积8.5%的绿洲被戈壁、山地、丘陵分割为东、西、南三大块,西热东凉和南山地区多泉眼湿地的特点;境内少雨、干旱,平均年降雨量不足50mm,蒸发量却高达4000mm以上,昼夜温差较大,是典型的荒漠、半荒漠气候,境内拥有各类植物资源60余种,其中野生中药材植物约40余种,主要有甘草、锁阳、苁蓉、麻黄、苍耳子、苦豆子、艾叶、青蒿、茵陈、枸杞、蒲公英、车钱子、地肤子、芦根等,人工种植的药材有红花、板蓝根等。由于我县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特殊气候,我县适合中药材种植,种植的药材质量稳定,有效成分高,成本低,易加工,无污染,疗效好,在全国各地中药材市场和制药厂享有较好的声誉和影响,产品供应省内外制药厂,国内外市场需求十分广阔,市场需求日益旺盛。

由于长期过度采集,使野生植物药材资源日益减少,部分濒临枯竭,呈现原料供应严重不足的局面。尤其野生甘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产区农、牧民追求短期经济利益,野生甘草被大量采挖,一方面造成甘草种子遭到严重破坏,天然下种量剧减,野生甘草数量减少,造成野生甘草越挖越少,产量锐减,甚至从局部地区灭绝;另一方面,由于每采挖一株野生甘草要毁坏一株或几株沙生植被,造成我县生态环境恶化。从九十年代后期开始,我县从保护生态环境出发,禁止采挖野生甘草。

麻黄、苍耳子、苦豆子、艾叶、青蒿、茵陈等野生中药材由于数量有限,无法形成规模,仅被群众作为医用或保健时利用。

随着近年来市场对甘草、红花、枸杞需求的不断增加,我县部分农户开始尝试种植具较高经济价值的甘草、红花、枸杞几种中药材,现已有了较为成熟的.人工种植技术。实验数据表明,人工种植甘草亩产均在1.5—1.8吨,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我县把甘草等中药材种植作为加快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农民扩大种植面积,使我县中药材种植已形成一定规模。

目前我县大面积人工种植的中药材主要有甘草、红花、枸杞,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约12万亩,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已发展成为我县的一个十万亩特色产业。主要分布在三道沟、河东、布隆吉、腰站子、七墩,沙河、双塔、梁湖、广至等乡镇。其中甘草种植7.2万亩,红花1.59万亩,枸杞3.35万亩,每年甘草产出总量为7200万斤、红花产量为477万斤、1005万斤,至目前我县中药材种植已形成一定规模。

目前我县围绕本地药材进行深加工的企业有2家,全部以锁阳的精深加工为主,主要产品是锁阳系列的保健品。完全消化了本县所采挖的锁阳。由于我县再没有其它药材加工企业,我县所种植的甘草、红花、枸杞等中药材除极少部分在本地被消费使用外,大部分被外地制药企业和药材商收购。

总之,充分利用本地土地、气候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已成为我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长期政策,广大农民种植甘草等中药材的积极性也逐年高涨,有力促进我县中药产业的发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