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对可可西里的感悟(实用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5 05:55:55 页码:7
最新对可可西里的感悟(实用14篇)
2023-11-25 05:55:55    小编:zdfb

感悟是在感悟一些事物、现象或者人生道理时的一种瞬间燃起的灵感和体验。在写感悟时,我们应该关注读者的感受和需求,力求让读者通过阅读感悟到一些有益的东西。以下是一些关于感悟的哲理和道理,希望能够引导大家去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对可可西里的感悟篇一

失望、气愤、恼怒、充血……激动的情感充斥着巡山队员们,具具铮铮血淋淋的藏羚羊骨架横卧戈壁,刺痛着他们的心。心在滴血。一跺脚,心一定,又奔赴追逐的沙场。这战场没有硝烟,却令人惊悸。

奔跑,奔跑,奔跑……无尽中,追逐着为生命平反、保护珍惜动物的星辰。

队长和记者前行着。他们遇到了怒火的源泉——盗列者。盗列者摆出了丰厚的晚餐——金钱、房子……却被队长坚持地拒绝了,那般坚定不移。“嘣”一声,无情、丑陋的子弹飞出了罪恶的抢口,射向毫无准备的队长——正义的化身。

哦,队长,我的队长!

哭,诉不尽泪;叹,感不尽情。

他永远地静静地躺着,躺在向正义看齐的征程上……。

对可可西里的感悟篇二

在那里,你留下的每个脚印都有可能是人类留下的第一个脚印。

——题记。

镜头一:一只老鹰飞临,紧之后一群老鹰,然后是强巴干净赤裸的背,天葬师挥刀……。

镜头三:天,静静无边,刘栋缓慢陷入流沙,恐慌抑或镇定,一切都无法阻止生命无情的下陷,唯一能做的只能是眼睁睁看着流沙一点一点把自己吞嗜。一个人以及他的七情六欲他的善善恶恶就这样消失于荒漠,没有求救,没有哀号。

以天葬的仪式开场,以天葬的仪式结束,无可辩驳的证明,这是一部关注死亡的作品,也是一部见证死亡的作品。不论是谕示生命的不断转世,还是象征着生死的无尽轮回,它已然将焦点锁定在人类永恒的死亡主题。这是一部关于信仰的史诗,一个戈壁滩上铁骨铮铮的男子汉的绝唱。

没有歌颂,没有讽刺,没有批判,没有鞭笞,充斥全片的只有绝境中的挣扎,与自然抗争,与盗猎者抗争,与自己抗争。李敬泽说陆川的这部电影是中国电影美学的一次革命----审慎的支持,感觉影片最主要的倒不必须是美学好处上的革命,重要的是让人感觉到了生命和存在的巨大张力。

“砰”,一个生命结束了,死前的最后一个要求:“放下枪,跟我走。”生命的结束能够如此的简单。

白衣的少女,天葬师的刀,盘旋的神鹰,颂经的喇嘛。一切纪念只是对生命存在的提示,纪念是虚无的,而存在本身偏偏又要籍虚无证明,因为存在总是那么容易被忽略。

当那些藏羚羊挣扎的身躯、抽搐的四肢残酷而真实的出此刻眼前的时候我的心是痛的,而当那些血红的骨架、遍野的羊皮以及为了5元钱而剥羊皮的麻木牧民的镜头出现时我已经出离愤怒了!然而只是愤怒而已,现实不因为一个旁观者的愤怒而改变!

悖论。

荒诞。

透过影片我们看到一群悲壮的英雄和他们荒谬的生活现状;我们看到一群理想主义者的弱小和悲哀,我们欲哭无泪!一群连几百元工资都不能按拿到的英雄在为了保护藏羚羊而奔波卖命,可他们自身却没有得到政府应有的保护和支持;他们或饿死,或被盗猎者打死,或被流沙淹没,他们并不如一只藏羚羊活的简单,但是他们却背负者崇高的理想沉重的职责艰难的生活!之后他们幸存下来的竟然有8人被政府起诉,判刑,理由是他们私自卖了从盗猎者手中缴获的藏羚羊皮。

《可可西里》中的谁是真正的理想主义者是日泰吗他是领袖,是父亲,是雷厉风行的行动者,他的行为清晰,但给我们带来的身份认同感却是--模糊,他的身上混杂了英雄和现实,事实上整个电影都混杂了复杂矛盾的心态。它是一个在荒诞境遇中已经放逐了自我,已经把自我的位置和好处完全抵消、异化掉的人物。他不是警察,只是以西部工委的名义行动的自愿巡山队成员,他对在冰上抓住的捕鱼的人罚款,现场开条子并从口袋里把公章拿出来盖章;他指示队员卖皮子;他不顾队员和自己的性命去追那个老板;似乎这一切都会让我们对人物的正义性和纯洁性产生怀疑。而后,日泰单身遭遇老板被打死。似乎日泰的牺牲时对他银幕形象的升华,或者说是一种保全。这样,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非典型化的英雄,甚至非英雄。他是一个在沙漠花自然环境和在艰难、充满无力感、荒诞感的社会环境中枯萎、坍塌的人物。

片中最浑厚也最丰满的一个人物叫刘栋,他作为巡山队员被队长日泰呼来唤去左右驱使不但毫无怨言,同时他也有自我猛烈的生命本能情性追求,而最惊人的一笔,却是他毫不脸红地伸手向三陪女友要钱,然后再转身用最底层女性的血肉钱,赶去i卫一群志愿者的崇高使命。也就是这寥寥几个镜头的事先铺垫,所以当刘栋转身疯狂回到荒漠腹地抢救战友,而被流沙一寸一寸埋没于灭顶之灾时,我们才会在可怕的静默中被人文温度深深震撼!

可可西里,我们沿用多年简单明了的好坏评判标准彻底失效。好与坏能够在瞬间转换,一如生死。

一个队员在风雪绝境中扎寨三年则象征了一份坚守:为了我们自己的羊子!而藏羚羊猎杀者的同谋马占林的叹息却也不自觉地击中了我们的自然生态也包括整个人文处境:“草地变成了沙漠,牛羊都死光了!”因此应对生存无奈却也觉生命无辜的马占林一家数口,就只得为国际时尚去层层残忍刀剥藏羚羊的血肉与毛皮。

追马占林与他儿子的巡山队员因肺水肿倒地,救他的却偏偏是马占林的儿子。最后,救下尕玉也是那个盗猎者的帮凶。

盗猎者为了生存而盗猎藏羚羊,而巡山队员为了给队友治病也卖羚羊皮。

……。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善恶,恶人会在某些状况下选取善,马占林也会在最后告诉幸存的记者沿着抢手们的脚印走就能够走到公路。

随着物质一天天的丰沛,满世界充斥着华车鲜服和莺歌燕语。“转山的人的手和脸很脏,但他们的心是很干净的”。人们习惯用灵魂的高贵来衡量人,然后习惯于笑之骂之。在座的还有几人能拍着胸脯说自己的心比那个马占林干净呢----“扒一张皮子5元钱!”也许区分真的就在有无“衣冠”这两个字上。

现实中,“好”与“坏”无法泾渭分明,更多的时候是道德屈从于生存。

导演陆川说:“可可西里,是天堂,是地狱,还是见证生命与信仰的圣地!”

可可西里在蒙古语里的意思是美丽的少女,这大抵又是一个意淫者起的名字,这也是一个不详的名字。

美丽少女是悲哀的,从古自今多是被财富和权势占有,沦为玩物或者花瓶,而财富和权势的背后又有太多的罪恶,所以美丽的少女从古自今多是和罪恶共存;在道德和法律失去约束力的时候,美丽少女又会被普通如你我的男人凌辱,被老女人丑女人的嫉妒眼神杀死唾沫淹死,这样的故事在《狗镇》里被拉斯。冯提尔用放大镜赤裸裸的展示出来;即便是《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美丽少妇也一样难逃厄运。总之美丽的少女的命运多是凄惨的,这也印证了“自古红颜多薄命”的这句古语。

所以,当一个地域被人用“美丽的少女”命名的时候,那里必须是危险的,是注定要被欲望、罪恶、死亡笼罩的地方!对于可可西里,我宁愿把他翻译成“美丽的藏羚羊”,因为哪里几万年来一向是藏羚羊的天堂乐土;而如今这美丽的藏羚羊的家园被人类肆意践踏,她们也被人类残酷蹂躏。

那么人类为什要蹂躏这篇美丽的土地,为什么要残害这些藏羚羊呢因为有些女人要用羊毛装扮的更美丽、于是有些人便透过猎杀藏羚羊以满足金钱欲望、还有一些人只是为了生存!

可可西里,生死,善恶,暴力,血腥。那里不属于人类,更不属于女性。一句“好姑娘多的很”,说得多么可笑,却让我笑不出来。可可西里,他们用最坚定的毅力奋斗在生命的禁区,唯信仰作伴,用我们无法想像的意志生存。应对着枪口,日泰还能够挥出他最后那一拳,然后,随着“砰”一声枪响,倒地,抽搐,再一颗子弹,不再抽搐。强巴走了;刘栋走了;连坚强的洛桑也会在雪地里挣扎的哭着说:“我们走不出去了”,队员一个一个的消失,最后是日泰队长也躺在那片土地上。

我们思考,然后我们理解,然后我们恍然:这个世界不是只有车水马龙,不是每个人都能够那么安逸的品着咖啡。精神一天天委顿,一个缺乏信仰的时代,一个四处唯利的世俗社会,我们去何处寻找精神的丰满。

关于生命,关于信仰,我们知之甚少,而且向来如此。

但此刻,我最后能够说一句了:“印在衬衫上格瓦拉头像过时了!”

一个非洲小难民濒死前嗫嚅着“面包会有的”,作为听众的我们是该唱挽歌,还是祈祷——就此刻,你说!

对可可西里的感悟篇三

《可可西里》主要讲了因挣钱而犯罪去打羊子的猎人和历尽艰辛维护正义巡山队残杀所发生的事情。

那一支支枪口对准了藏羚羊开了枪,当一只又一只藏羚羊倒下时它们就成为了猎人们最开心快乐的时刻,当剥皮的人把羚羊皮剥下时羊皮就成为了猎人们向往的金钱。

是那可怕的贫穷使巡山队队员们冒险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是那诱人的金钱使猎人们冒险去打羊子。

片中,有人问过巴丁唉“有几张皮子啊”而回答的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数目“五百四十七只羊皮!!!”可想而知,猎人们有多么的可恶、贪婪。

一个又一个的巡山队员们被害倒下,一股又一股的鲜血从他们的心脏流出,这也更看出了猎人们的心有那么的狠。

再看看日泰队长在片子里也说过“我知道卖皮子是犯法的”“我卖过皮子,可我没办法”让观众们知道,在经济的压迫下,日泰队长也这样明知故犯。

当然,有的猎人却是愈味无知的,如:马占林。他只知道一味随从,只知道钱有多少,忽略了去思考犯罪不犯罪,眼中只有钱。

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悲伤的结局啊!

最后,所有贩卖羊皮的人都被捕。

这是一个多么令人盼望的结局啊!

是啊,不止是老板和猎人,在我们的身边也有着许许多多这样的人。他们也是在金钱的面前,做出了要钱不要命的选择。

我有一个伯伯,他如今还在监狱里,因为,每天他看都到公司大批大批的货物,梦想自己也能拥有那么多钱,所以犯了盗窃罪。现在,叔叔的家人正在酬钱把叔叔搞出来。

只有钱……钱……钱……。

从小时候起,我一直为人类感到自豪。我以为每个人都会有一颗同情心,都有一颗爱护生命的爱心。可当我看到动物灭绝,而人类却熟目无睹时。我才知道我错了!我才知道世上真有真样冷酷无情的人!

人类啊人类,积点儿德吧!不要再做一个无能为力的废物了!摘下你们虚伪的面具,去维持动物的权利,保护动物吧!

对可可西里的感悟篇四

可可西里,美丽的青山,美丽的少女,一个神圣的地方,藏羚羊满山奔跑在青草地上撒下欢快的脚印。

美丽神圣的可可西里安睡在宁静中。巡山车队开到了离藏羚羊最近的地方,他们拦下第一辆车便发现了藏民的棉衣夹层里藏着藏羚羊绒。然而这只是序曲,更加激烈的冲突正在上演。

巡山队员在遍布危险的茫茫大戈壁上奋力追踪,终于,盗猎者出现在冰河对岸,队员们不顾一切的冲入湍急的冰河之中。一场生死搏斗之后,只捕获了一些盗猎分子,狡猾的盗猎老大再次落网。于是他们带着俘虏继续追寻。然而意外发生了,俘虏马占林跟他的三个儿子逃走了。在抓获马占林及他的儿子的过程中,其中一名队员病倒了。队长让刘栋去买点食物。然而钱不够,为了救自己的队员有粮食不够,队长让刘栋卖缴获到的羚羊皮。

又追踪了几天,恶劣的现实摆在巡山队面前。由于带着太多俘虏,车上备有的粮食快吃光了。无奈之下,巡山队只能抛下俘虏让他们自己走出雪山。追捕行动在继续。可是卡车抛锚了,汽油也快用完了。队长再一次面对着艰难的选择,他让三名队员在原地等待刘栋,自己则与记者等继续追踪。

整个影片都是那么地震撼人的心灵!其实巡山队的队员们他们的脸和手都是很黑很脏的,但是他们的心灵是非常纯洁干净的!简单、纯朴、执着、勇敢的巡山队员让人看着是那么有冲击力。让我们为那些为了保护可可西里而牺牲的巡山队员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对可可西里的感悟篇五

刚看完《可可西里》,心里很不是滋味。这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用真实的镜头讲述了一个生与死的故事。

日泰队长无疑是一个英雄人物,虽然他也卖藏羚羊皮,但那只是一种使巡山队生存下去的方法——“用死去的羊保护活着的羊”。

获藏羚羊皮近9000张的辉煌战绩相并存的是,近7000张的藏羚羊皮不知去向……4月,时任西部工委办公室主任的靳炎祖带领7名队员在巡逻中,抓获了一个盗猎团伙。在押解途中,他们放走了盗猎人员和一辆车,又把收缴来的藏羚羊皮卖掉,每人分了4000多元。对此,靳炎祖对这一事实毫无异议:“是我主张卖的,哪怕是杀头,我也要担这个职责。”那么,是什么使这位传奇队长说出了如此“豪言壮语”。

透过影片,我们也能够看到巡山队员的生活状况:大部分人都是临时凑来的,他们凭微薄的工资进行着自认为是养家糊口而非英雄的工作。队员刘栋甚至要向妓女借钱来救自己的队友……而实际状况又是如何?青海是在全国数得上的穷省,野牦牛队所在的治多县更是国家级贫困县,至今还未通电。野牦牛队的大部分队员是临时工,家属没有工作,每月200多块元工资是他们的全部生活来源。在面积8万多平方公里的无人区巡逻,野牦牛队每次消耗汽油近万元,加上维修、四十多名职工工资的开支,绝大部分都要由自己筹集。野牦牛队于是和盗猎者们构成了一种微妙的关系:他们抓捕盗猎者,但这种行为要靠卖藏羚羊皮来维持。扎书记生前的解释是,“用已经死的藏羚羊来保护活着的藏羚羊”……这就是他们卖羊皮的原因。

回到电影中来,我想,日泰就应算个英雄,他善良,勇敢,执着。他的死像一把刀子,深深刺入我的心,仅仅两声轻轻的枪响,一个生命就瞬间结束了,在可可西里的荒漠中,一个名字被永远地埋葬。

第二个让我感动的人是队员刘栋,这个退伍军人流露出了最自然的感情,他不像日泰那样伟大和严肃,他有一种平凡的美,他对妓女有感情,对藏羚羊有感情,对队友有感情。然而他最后依然消失在无人的荒漠中,流沙像一个魔鬼,平静地吞掉了他。在我的印象中,似乎此时主人公都会大喊救命,然而,刘冻没有喊,他们又发出任何声音,很简单,因为不会有人听见的,他深知这一点。随着镜头一点点地拉远,我感到了整个画面安静地令人窒息,无人区的孤寂被表现的淋漓尽致。

事实上,就连“十恶不赦”的枪手也不是随便杀人的。根据事实报道,这些所谓的枪手,只是用低廉的价格买吉普车和冲锋枪,猎杀藏羚羊。他们对“野牦牛队”的巡山队员恨之入骨,但是跟普通百姓却没有纠葛。这在电影中也有体现——他们放走了记者尕玉。

对可可西里的感悟篇六

今天下午上《思想道德修养课时,老师放了影片《可可西里》.

早在高二还是高三时,就看过对《可可西里》的一篇评述,把这部影片批驳的一无是处。我特别记得里面的一句,可可西里让人看了都不知道在讲什么,主题模糊得可以。我不知道写此评述者,是毫无理解力还是白痴一个,主题如此鲜明的一部影片他竟然说不知所云!!

《可可西里》我个人觉得是很震撼人心的,虽然,也许让你哭不出来,却能让你的心情郁郁很久,仿佛心里一直压着一块大石头,让人时常凭空的难过。

因欧美市场对藏羚羊皮的大量需求,某些人为谋取暴利而到可可西里猎杀藏羚羊,致使藏羚羊数量剧减。而另一些有良知,有责任心,心底纯洁如天使的人们,自愿组成志愿巡山队,每年进山巡查追捕盗猎者。然而,他们人数不多,武器即不精良也不够多。

但盗猎者每年都会射杀一万左右的`藏羚羊。雇人剥皮,扔其尸骨。每猎杀一次,定是尸横便野,血流成河,惨不忍睹。而志愿巡山队员也是一个接一个被残忍杀害!

可是,可是结局,让我久久不能释然。

看到这,怎能不叫我难过!!

对可可西里的感悟篇七

我会在哪里。

也许会一个人在可可西里的索南达杰保护站的守候藏羚羊。

你又会如何。

不要找我不要找我。

随着时间一切都会淡化。

这里没有繁华的的都市。

这里只有一个寂寞的人在这里赎罪。

在这个尴尬的年纪里。

我一个人去可可西里默默守候。

不要思念不要牵挂。

在这里才会找到真是的自我。

在这里不必担心世俗的眼光。

在这里会得到心灵的洗涤。

在这里会得到心灵的升华。

孤独一人才会知道自己想要的。

也许哪天知道了自己懂了自己也许会离开。

思贤是我们在楚玛尔河东岸一个保护站里认识的一位少年,他来自河北廊坊,17岁,是保护站里志愿者中年龄最小的。他虽然小,但眼里有一种与他年龄不符的成熟。他凝望磅礴的雪山和青青的草地时的眼神,是那么忧郁而辽远,仿佛那一眼的浩瀚足以令人神往。

去年,我们从格尔木顺着青藏公路去那曲,到楚玛尔河附近的时候,听到了前方路段出现坍塌的消息。于是,我们在保护站停了下来,这样便认识了他。

在保护站里休息时,思贤看到了我胸前挂的单反相机,于是过来找我照相。他告诉我,他的老凤凰相机途中摔坏了,所以每天只能望景兴叹。他对我有格外的亲切感,他告诉我这里的生活。每天,志愿者在藏羚羊出现的地方静静守候,如果这些藏羚羊来到马路旁,他们就远远地站起来,在马路上扯一条横幅提示来往的车辆,横幅上面写着“藏羚羊过公路,请停车熄火”。然后人们就停车、熄火,等待藏羚羊犹豫着慢慢地走过公路,去可可西里的西部腹地繁衍后代。

他说,虽然我们干的事情很简单,但总是莫名其妙地被彼此感动。

我问他:“你这么小,怎么就想到来这里当志愿者呢?你的父母不担心吗?”

他听后,头一低,然后淡然地笑道:“我其实是离家出走的。”

原来,他是一名高中生,学习成绩非常差,但爱好摄影,每天都沉迷其中。他父母对他的“不务正业”极为不满,经常指责他,父亲气得抽他耳光,他从来没有反抗过。就在两个月前,他最心爱的老相机被愤怒的父亲摔了,他一气之下便离家出走了。修好相机后,他便和一伙在网上认识的志愿者来到了这里,他梦想了好久的目的地。这里有世间最壮美的风景,他想一一拍下,有一天,能把照片交到父母手中,告诉他们,自己不是个“不务正业”的人,只是有着更确切的人生目标而已。可途中他的相机又摔了一下,彻底报废了。他想不到能交一份怎样的答卷给自己,也不知道该拿什么去反抗父亲对他梦想的“压迫”。同时,他也在为藏羚羊开路的过程中产生了更深的使命感,于是他便决定再停留一段时间,留到9月,藏羚羊迁徙期过去为止。

听完他的故事,我不再相劝,就拉着他拍照去了。第二天,公路通了,我们离开保护站,驱车去那曲。

他送我们上路,然后亲切地和我拥抱、挥手。我和他挥手时,眼睛竟然有些湿润,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大概是为他那年少执著的梦想吧。我路上一直在想,这个坚强的孩子应该回家,家长应该接纳、认可并鼓励他。或许这样,他才能活得快乐,才能走近梦想。

半个月后,我们从那曲回格尔木,又途经了那个保护站。车还没有到的时候,我就远远地看到保护站有个人在挥手。不是别人,正是思贤。

思贤看上去神情有些伤感,像是哭过,眼睛又红又肿。他要我们带他回格尔木,我们就带着他上路了。

我问他,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他告诉我说,三天前,他们在路上为藏羚羊开路的时候,一个鲁莽的司机为了赶路,不顾他们的阻拦,闯关而过,直接撞飞了一只小羊羔,羊群被切割成两半跑散了。他们为此悲愤不已,然后,捧着那幼小的羊羔埋在了保护站特意为羊羔挖的坟墓里。他们正心意难平时,看到有一只母羊在公路旁徘徊哀号,整整一个下午都在呼唤。他们知道那是羊羔的母亲,于是,又含泪把羊羔给挖出来,放到母羊的面前。母羊悲伤的神情令每一个人心碎。直到母羊绝望地离开,他们才再次埋葬了羊羔。

说完后,思贤的眼中有泪光泛起。我们听了也义愤填膺,却没有人多语。

我试图转移话题,来驱散一下悲伤的气氛,于是搂着思贤的肩膀问:“你接下来准备去哪里?”

思贤忽然泪水直冒,然后握住我的手哭道:“大哥,我要回家!我妈妈一定找我都快找疯了!”

我一把抱住他,将他的哭声捂在怀里,我的眼泪忽然也涌了出来。这个迷失在世界边缘的少年,在见证了真正的忧伤之后,深深地明白了一种爱,终于在美丽的可可西里回头了。

削石悬戈,冰寒高原,黑眸精灵,珠泪成冰。

羚羊的眼眸,凝望天空,白云映在它乌黑的眼眸里,为何渗出了点点晶莹?

那雪,可是看见了人间的悲剧,忧伤地掉下眼泪,哭泣在昏暗的天幕中。

空旷的荒原上,时有寻山队的幽歌传来,袅袅的在荒原回荡,使荒凉更添荒凉。

一声枪响犹如惊雷划过天际,羚羊能感觉到死神的呼吸。它们四散奔逃,可怎奈,还是被那人类的一颗颗随子弹而来的贪妄的心所吞噬。

骚乱过后是宁静,天空的白云停滞寻山队的歌声也悠然凝固。

羚羊的灵魂看着自己沾满血液的毛皮,不由得沉沉地呜咽。

“呜——呜——”听到了吗?那山谷间精灵的哭泣。

若不是那雪般的绒毛上的血迹,恐怕还分不清,到底下面铺满白云的地是天,还是上面万里无云的天是地。

那精灵的守护者,深渊般的眼睛里映着秃鹫的轨迹,心底突然泵出无边的怒火,却被这无边的寒冷浇熄。

悲矣,悲矣……。

余下的几只羚羊相互偎依,顶着瑟瑟的寒风,在这无尽的荒原上,深深地注视着北方扬起的白绒,兀然高啸。

白绒如雪般飘落,每一片的落地,都像是天使的翅羽,融化在这,污浊不堪的大地!

我会在哪里。

也许会一个人在可可西里的索南达杰保护站的守候藏羚羊。

你又会如何。

不要找我不要找我。

随着时间一切都会淡化。

这里没有繁华的的都市。

这里只有一个寂寞的人在这里赎罪。

在这个尴尬的年纪里。

我一个人去可可西里默默守候。

不要思念不要牵挂。

在这里才会找到真是的自我美文。

在这里不必担心世俗的眼光。

在这里会得到心灵的洗涤。

在这里会得到心灵的升华。

孤独一人才会知道自己想要的。

也许哪天知道了自己懂了自己也许会离开。

看电影随笔感受【第五篇】:可可西里随笔。

总是感慨时间过得太快,却少有对时间有意义的记忆。没有坚持日志的决心,但至少每个月都留有自己的心情在这里,开心的,不开心的日子,打包寄存。

今天陪同事去闵行车管所换驾照,从浦东过去,公车地铁出租车,花了很大的力气。在人民广场换线的时候,他拍了人山人海的照片。没有上的了第一班,不是特别赶时间,就和大家一起等。车里的气氛感觉好多了,有一农民朋友在半路问莘庄站是不是到了,很多人都一起回答说,没呢,是终点站。。。让我有点点感动,城市不再冷漠。

漂在这个城市,因为有朋友,所以没有感觉过孤单,以前以为在乎自己的亲人朋友,认识的人,就足够,别的人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突然有一天觉得,看到老人在垃圾箱里找寻着希望时,心里很酸酸的,他们应该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还在为自己的生计无所适从,到什么时候我们的街头不再有流浪的人?看到小孩子沿街乞讨,被遗弃的流浪的小狗。。。都会问自己,能做什么,却什么也没有做,最多在网上捐助边远山区学校几本书,寄希望于同一片蓝天下的孩子,都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文明人。

有时候挣不脱自己迂回的思绪,满腔热情地规划自己的明天,却没有执著地去坚持身体力行,不知道在顾虑什么,也不为自己再去辩解,就是找不到一个勤劳的动力吧,呵呵。

想去天南地北地体会这个世界不一样的风情,却担心自己半路就没了继续下去的经济能力。。于是想象一下电影里很多人去非洲探索生命之源的意义,回忆一下冰天雪地里北欧人不一样的生活,开始再接再厉了。。。

重新整理自己的思绪,更好地更精致的生活。。。。

对可可西里的感悟篇八

电影的引导那里,一开始藏羚羊在自由的奔跑,它们发现偷猎者之后它们准备逃跑,可没有用子弹真的很快,当时打得很激烈,那个巡山队的人,努力的帮助藏羚羊,让他们活下去,他用头顶两边的人,结果被揍了一顿。后感受到了巡山队的人对藏羚羊的感情,而且照藏羚羊眼睛那一段,看着它的眼睛含着一层薄薄泪水,而且它的眼睛好像很有灵性似的,让我觉得它在无助的望着。

电影里的第二天让我很感动:一个人孤苦伶仃的住在一个没有人这有偷猎者的地方三年,三年要是他不想干早就不干了,而他却没有后悔自己之前的选择,他真的很来不起。

令我印象最深的一面是:巡山队到达卓乃湖时,那里到处都是藏羚羊带血的白骨,骨头的旁边还有几只秃鹫在啄腐烂的肉,当时,大家都静静的看着这一切,但这一切都晚了,偷猎者已经夺取了藏羚羊的性命,后来巡山队一只只埋葬了它们。他们围着那些藏羚羊的尸体,()念着什么东西为他们祈祷。

我听见他们说一年有一万多藏羚羊被偷猎者杀害,觉得很吃惊,我知道藏羚羊每年都有被杀害的,但没有想到有这么多。都是我们人类的所作所为,现在我突然觉得偷猎者并不是缺钱,因为钱可以靠自己的劳动去赚,他们而是缺心,缺一颗纯洁的、红色的心,因为他们的心是黑色的,甚至他们没有心。而和他们相对的是巡山队的队员们,像他们这样的完全可以找一份安稳的工作,平平安安的度过一生,可他们却去保护藏羚羊。

大家一起来保护藏羚羊吧,让藏羚羊也有一个“温暖”的家。

对可可西里的感悟篇九

读了《魂归可可西里》这篇文章后,我感动极了。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在一个叫可可西里的地方,有一个叫索南达杰的人,他十二次进入可可西里无人区,为可可西里野生动物保护第一人。

可是,那么好的一个人,竟然在一次与亡命之徒的搏斗中,再也没有回来。

那是1月8日,天气非常寒冷,足足有零下三四十度。那天,索南达杰带着四名工作人员进入了可可西里,因为他们要去抓捕20个偷猎者。经过几乎两天两夜没吃没喝的追捕,在可可西里泉水附近,他们终于抓获了二十个偷猎者,缴获了一千八百多张藏羚羊皮。由于天气寒冷,为防止偷猎者冻伤,善良的索南达杰没有对抓到的偷猎者进行捆绑,而只是将他们集中关押在一辆车上,索南达杰留在最后一辆车上压阵。

下午,索南达杰的车子爆掉了两个轮子,他下车补胎。一个工作人员押着偷猎者就地休息。狡猾的偷猎者乘机反扑,先是借口要喝水,将前车带路的工作人员击昏并抢夺了武器。之后,他们将六辆车排成弧形,对着索南达杰来的方向。当索南达杰补好胎赶过来时,六辆车同时打开大灯,雪亮的灯光照射着他。在眩目的一瞬,十几支枪同时开火。索南达杰一直手中握着枪,保持着卧射的姿势,嫉恶如仇的眼睛在戈壁的风沙中圆睁着。最后,他多处中弹,倒在血泊中。偷猎者又用惨无人道地捕杀藏羚羊的方法残忍地杀害了索南达杰。

就这样,索南达杰离开了他热爱的可可西里,离开了他热爱的藏羚羊,但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他――中国第一位为保护藏羚羊,在鲜为人知的可可西里献出生命的政府官员――索南达杰。

你们说这个故事感不感人?

读了这篇文章后,我想我一定要好好读书,长大后当一名警察,为祖国做贡献,也为人民做贡献。

对可可西里的感悟篇十

电影中有两场营火晚会,其中,如果有一次能听到日泰或他的队员唱起这首歌,或许,你更能明白在这片「无情荒地」中,就是有这么些深情人,默默地捍卫着他们的梦,他们的根。

========。

一部绝对能够让人倒抽一口气的片。

姑且不论片头一开始巡山队员意外地”迸”一声脑浆四溢的画面、藏羚羊一只只被剥皮、骨头能够堆成山的景象,《可可西里》真的是一部能够让观众的心灵随着壮阔、真实的画面而震撼的电影。

由真实情节改编的的《可可西里》,叙述了一个北京记者实地采访了巡山队员保护藏羚羊、追捕盗猎者的经过。

想讲一下,片中的情节让石小石所联想到的一些东西。

首先想讲一下记者葛玉。

当然没有要探究他身份的意思,也不想像抨击台湾媒体一般猜疑他是否真正地表现出了事实。

身为一个记者,北京的记者,能够说得上是”娇贵”的身分,竟愿意跟着巡山队员四处追寻盗猎者、帮忙推车、看守人犯、渡过雪山、目睹一桩桩生离死别,即使这只是一项报社交派的任务,石小石仍然相当佩服葛玉的勇气跟行动。

片尾最后提到了:葛玉将他所见到的这段事写成了震惊世界的报导,使得外界知晓了可可西里的情形,促成了自然保护区的成立跟藏羚羊的复育。

为什么?

为什么非得等到有人牺牲、有人深入去探究这件事,世界才愿意去正视这件事呢?

为什么要等到发出的悲鸣是如此沉痛,世界才愿意去倾听呢?

因为人们都习惯地去忽略某些事情吧?

因为习惯,所以更觉得这理所当然。

有没有人在穿上毛皮时想到,这些毛皮是从一大群被冲锋枪击毙的羚羊身上残忍地剥下的?

有人会在拥着毛皮享受温暖时想像起羚羊的骨骸被秃鹰啃食的只剩下骨头的画面吗?

当然没有。

因为这些东西都离我们太遥远了。

因为距离是如此的远,所以能够被视作不存在。

因为被屠杀的,不是后院里可爱的猫狗,而是几千几百里外那些没见过面的自然生命们。

不论是西方或是东方,只要是人,连石小石也不例外,必须会做出这种事。

这就是人类可悲的习性吧…。

之后想讲的,是对于电影表现手法的浅薄想法。

观赏《可可西里》算是石小石第一次看了不是由西方导演掌镜的环保议题片,觉得是个相当珍贵的经验。

至于观赏西方环保议题片的经验可多了,不管是威鲸闯天关三部曲、跟中国有关的熊猫片、保育海豚…等等,这种片子其实只要你待在电视前看个一星期,好歹能够看个两三部(前提是要愿意浪费这个时间…)。

西方的动物保育片,最让人受不了的就是永远是由西方人来主导这个保育行动、以及永远不灭的理想主义。

再说到熊猫为题材的片,这就更扯了…。

要是保育动物这么简单,那为什么还有濒临绝种的动物?呸!

而且不可免俗地,西方小鬼在拯救动物时必须会遇到困难(但是跟《可可西里》比起来根本就是小儿科)。到了最后的紧要关头,周遭的群众就会因为受到感动而群起共同守护动物的生命……………再呸!

最好会是这样啦!

西方电影就是十分喜欢这一套,虽然很容易感动观众,却更容易让观众忽略感动的背后所代表的好处。

何况这根本就是一种对人性本善的过高期望,到底是真的对人性有过多幻想,还是想藉此对其他地区的民众洗脑,以洗脱西方强势国家对其他地区剥削的丑恶事实,目的便不得而知了。

说到底,人类还是种就应灭绝才会对其他生命有所助益的生物。

再谈一下为了可可西里这一块美丽的高原,自愿组织起来的巡山队员。

没有英雄史诗般的剧情,也没有故意赚人热泪的矫作演出,真实地呈现了这些人的生活:他们共同吃饭、一齐欢笑歌唱、乘上卡车追赶盗猎者。

最后,有人死去,有人活着并为死去的同伴哀悼。

他们卑微,他们不是光明磊落的英雄。

看他们拿着枪,急吼吼地冲向盗猎者,拳打脚踢地对盗猎者动粗只为问出情报,忘掉他们巡山队员的身分,会觉得他们跟盗匪几乎没有两样;甚至,为了维持开支、为了维护性命,他们务必把没收的藏羊皮拿到黑市出售。令人想起某些官吏,虽然带着官的头衔,做的却是盗贼的行为。迫于情势而不得不做出这种行为,却是一个更令人心痛的状况。

生命的矛盾、一个我们很难遇上的矛盾,就这样活生生地上演在中国的青海地区。

见过朝圣的人吗?他们的手和脸肮脏的很,但他们的心却个性干净!

见过的。

在这群人身上,见到了人性的矛盾跟冲突,也见到了为了保护心中最重要的事物而愿意脏了双手的情绪。

不论是一个人住到人烟罕至的野外三年的阿旺、片头的一开始就被盗猎者枪杀的擎巴、求救无门陷入流沙中默默死去的刘栋,还是最后被盗猎者像杀羚羊一般杀死的队长,他们都只是一般的藏民。

为了可可西里~代表着美丽的青山、美丽的少女的这块土地~付出所有。

上天无眼,让他们如同被舍弃的刍狗般,随着被捕杀的藏羚羊一同消逝在他们所爱的土地上。

他们卑微,却很伟大。

在可可西里,能够看见壮阔、看见人性、看见生命!

对可可西里的感悟篇十一

可可西里,在我的心中那边有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彩、美丽的雪山、美丽的少女。乃至想象得到透过我的窗棂能够瞥见外窗上的美丽窗花,和外面白皑皑的冰雪天下。

可可西里,在蒙语中的意思一为“美丽的少女”又或是“青色的山梁”。

可可西里,一个去过的朋侪口中:那是远离城市浮华喧嚣的末了净土。能够伴着窗外奇幻般的可可西里纯净的蓝天映衬下的雪色,山坡上不时出现的大片的牧羊,湿漉漉的公路闪着亮光在车轮下飞驰,我的心真的陶醉了,如许的美此生没有体味过,它是一种情境,一种抱负。

此时,我已有力再次掀开《可可西里》这本让人心碎的书了,震撼!我同时感到悲伤、贪心!那么美丽的中央,那么美丽的动物,那么憨厚仗义的人,就在另一些人的贪心中慢慢溶解了。

几百张羊皮在巡山队员恼怒的目光里悄然默默的、躺的无边无边,像是在控诉人类的贪心横暴,无情无义!

人!这天下上唯一的高等动物,具有无边的智慧,但是由于贪心,我们毁灭了大片丛林,由于贪心,我们每年纪以万记的物种在消失,也是贪心几百万藏羚羊锐减到一万只。我悲伤,悲伤于人们的无知。

可可西里,在藏语中的意思是“美丽的少女”。看完影片,我想可可西里的美丽,不但表此刻她广袤浩瀚、奇丽壮观的景色之中,她,还蕴涵着生对去世的抗争精力。可可西里,这是藏羚羊末了的栖息地。当那些被金钱长处勾引的人,罪过地抠入枪时,我为他们的举动感到无耻和恼怒,同时,对倒在血泊中的藏羚羊感有深深的负罪感。当看到颠末本地当局的发奋藏羚羊的数量有所回升时,或许,我们能得到一丝慰藉,但却决不是对人类的宽容。影片竣事后,有人问我:“你以为这些人去世得值吗?”我没有立刻答复。我想,实在在这些保护藏羚羊的志愿者中,没有任何人比他们本身要更明白进入可可西里意味着什么,他们面临的不但仅是稀薄的空气,险恶的流沙,另有盗猎者罪过的枪弹,这些都可能随时吞噬人的生命。

对可可西里的感悟篇十二

《可可西里》的开头就以冷峻的色彩记叙了强巴的被杀。谁也不会忘记颠簸的破烂吉普车内,被一群盗猎者操起枪托捣得左右摇摆的强巴。同时,从黑洞洞的车窗内探出的一排黑洞洞的枪口,对着逃窜的藏羚羊疯狂地扫射。像每个生长在这片圣洁之地上的人一样,强巴是善良单纯的,当盗猎者向一只无助的羚羊下毒手,长枪对准已扑蹦的羚羊的头颅“嘣”的又是一枪时,强巴真的懵了,藏羚羊侧身卧在地上不停地抽搐,四条腿打在地上“叭哒叭哒……”凶手迫不及待地按住它们,开始剥皮子了。皮肉分离的画面是真实而血腥的,留下一语不发的强巴,眼眶瞠裂似了地瞪着双眼。

巡山队员全是可可西里人,对于生长在这片荒原上的生物由衷地热爱,尤其他们是藏族人,信仰宗教的民族内心是无比圣洁的,他们原本的生存方式与自然到达了良好的交融平衡,他们活着时靠水草牧羊,死后也把自己交给雪山,等待老鹰的到来——“天葬”是人与自然融合的最好证明。“我们藏族人吃肉刀口对着自己。”日泰的这句话道出了这个民族的敦厚善良的本质:他们对人,对生命是最为尊重的。所以巡山队才会像保护儿女一样保护藏羚羊,于是有了这一幕:卓乃湖荒原上遍地羊骨,不时有秃鹰下来食……队员们垒起泛红的骨架山,点燃,围着惨惨烈烈的火光,缓缓行走念诵经文。这正是影片开头天葬一幕遥相呼应,那个人死的时候,僧侣们念的是一样的经文。所以我们开始理解他们为此付出的代价了,有些理解他们的执著了。

《可可西里》没有为了塑造一个典型的人物而费胶片,陆川的意图是在展现群像。可可西里本是有着自身的平衡的即人与自然的融合,而外部发达世界力量的侵入打破了这种平衡:欧美市场需要羊皮,原始荒原可可西里无力保护自己的羊,经济利益驱使下它的羊群必遭屠渎;而发达世界因其自身发展又将污染漫延到可可西里,从另一个方面破坏了平衡,迫使牧羊人开始了剥羊皮的营生。于此同时,坚韧的当地人与入侵势力展开斗争,然而自发的非政府的级织力量弱小无法自救,以尕玉为先导的国家国量此时才着手介入,这就是背景环境,剧中的每个人都能够归至上述四个类型。

唱跳舞的这会儿也深恨自己不是个藏族人,不能自然地原始地伸开双臂放开歌喉踏歌起舞,敬献天地万物,绽放我们的生命。这组镜头和之后在帐中同唱那首思念妈妈的歌的镜头,是两组直抒胸臆的镜头,导演用这种方式来抒发对巡山队员的爱和关怀。在情节发展上来看是两个小停顿,这样不透过情节对人物的静态展现呈现了人物的生存状态,把观者直接拉入了人物的世界,这比动态的情节展现更能让我们了解他们。

这样一支无编制的队伍支撑下来是十分艰难的。导演用影像和语言两种途径交待了这一点。(1)我们几次看到在可可西里连绵高耸壮阔雄浑的山脉包围下,两辆小小的破烂吉普车颠簸而行;两者的强力反差象征他们的路很艰难;(2)日泰在与尕玉的问答中主要就是讲自发组织的难处。他们内心也很矛盾,保护羊的人却不得不靠贩羊皮维持。这一笔很真实,非但没有损害到队员纯正的人格,更让人们看到了他们坚毅的性格:在险恶环境中他们不仅仅不屈服,不怕一年没工资,更不惜自我污染,为了让活着的羊能继续活下去,他们像磕长头的人弄脏手和脸。用爱岗敬业无法解释他们的执执著和殒身不恤,这是对家园的保卫。

以马占林为代表的一群剥皮子的人是当地人的另一种形态。不同的是,他们在商业大潮下成了绝对的无产者。本为牧民的他们天性是善良的,城市污染和城市的扩张欲望使草地沙漠化了,牛羊死了,人也活不成了,他们甚至不知向谁抗议和谁斗争,一无所有的牧民只得使自己被盗猎者雇佣。相比之下,他们没有巡山队员的职责感,他们在环境巨变之下成为了金钱的奴隶。日泰对这些不幸同胞的无奈大于恨,导演及观众对他们也是报以同情的,他们同样是受害者,是最直接的受害者,透过影片交待,马占林一邦已是屡抓屡犯,他们失去肥美的水草,只能四处游走使自己成为廉价劳力。他们代表了可可西里以及广大农村的一个社会层面,他们的问题是经济侵略、环境污染带来的社会问题,导演沉痛地呈现这一切。

盗猎分子是西方畸型市场需求的催化剂,是其爪牙。一头一尾两次出场杀了两个人,显示了他们的残暴和嚣张。这是一群唯利是图的叛徒,是环境(社会环境)巨变下最邪恶的一股势力。

对可可西里的感悟篇十三

可可西里,地处我国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完美。对藏羚羊这种高原珍稀动物而言,可可西里是它们的天堂。然而,随着藏羚羊绒在欧美市场需求的增加而价格高涨,“怀璧其罪”的藏羚羊便成为盗猎者眼中的目标。从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各地盗猎分子纷纷涌入可可西里,短短几年间,原有的上百万只藏羚羊锐减到不足两万只。在盗猎行为日趋猖獗的时刻,一支名为野牦牛队的志愿组织在1993年成立并与盗猎分子展开了无数次浴血奋战,两任队长索南达杰和扎巴多杰先后牺牲,志愿者们用自己的满腔热血书写着这段高原传奇并最终促成了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成立。

青年导演陆川的第二部作品《可可西里》,用简洁而朴素的电影语言再现了发生在可可西里的这场斗争。影片中一幕幕不加渲染却震撼人心的场景深深地感动了我,同时,这部纪实色彩浓厚的影片所展现的部分细节也让我有了一些与法律有关的思考。

影片中有这样一个场面,一群可疑分子被巡山队员拦获,但没有发现武器和赃物。通过简单的盘问,巡山队员怀疑其中一名男子是枪手。两名队员立刻将该男子架到一旁,让他交代问题,可该男子表示自己只是司机,对盗猎一事毫不知情,两名队员二话不说便对他一顿拳打脚踢,其中一名队员朝天放了几枪后,把枪口对准了疑犯并断然呵斥:“不说就打死你!”在这一过程中,随队采访的北京记者几次想冲上前干涉,都被队长日泰坚决地制止了。最后,那名男子吐露了实情,队员们据此找到了被猎取的藏羚羊皮和部分武器。

在笔者看来,盗猎与反盗猎,从表现形式上看似乎是警察追小偷的都市故事在高山峻岭中的情景再现,然而,这种环境的置换带来的变化决不仅仅体现为追捕难度上的增加,更为重要的是,某些在都市生活中为人们一体遵循的行为规则乃至法律规则会在特殊的环境条件下“合理的”失效。

以影片反映的情况为例,可可西里,这块巡山队员与盗猎者间展开生死博弈的舞台是世界上自然条件最为恶劣的地区之一,严重缺氧、瞬息而至的风暴、表面平整的土地下隐伏的可怕流沙……无论对巡山人员还是盗猎分子,这些足以致命的环境因素的存在使生存的价值显得更加可贵,不同的仅仅在于两者的信仰,后者是为了攫取财富,而前者是为了守护他们心目中的神圣秩序。在这块以生命为砝码的竞斗场上,只有生存法则才是至高无上的信条,普通的法律规则只能选择悄然隐退。我们无法想象巡山队员们会无视自己有限的物资储备而循循善诱式地向疑犯“合法的”套取口供,我们更加无法想象巡山队员们会无视随时变化的恶劣环境而宁愿在与嫌疑人员的对峙中消磨时间。我们之所以认为这些法律规则的失效是“合理的”,是因为在这样的特殊场景下普通法律规则的失效却恰恰体现出对生命价值的尊重,我们有什么理由要求这些为了驱逐邪恶而忘我战斗的勇士们以可能的牺牲为代价来遵循某些既定的规则呢?况且,制定这些规则的社会背景与这种特殊环境相去甚远。

在我看来,影片所反映的可可西里不仅仅是“生命的禁区”,更是一片法律的荒漠,一般的法律规则不再运转自如甚至可能成为一种不必要的束缚。当然,我们并不是要倡导一种“以暴制暴”的简单模式,更不是将该类地区视为法律禁区而让法治活动就此划上终止符,相反,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对法律功能的认识,摆脱“法律万能”的错误观念,运用多种社会调节工具来解决特殊地区的既有问题以保障其正常秩序。

影片中还有这样一个情节,一名巡山队员在追捕疑犯的过程中旧病复发急需救治,队员们身上所有的钱凑在一起也不够支付药费,队长日泰只好命令一名队员将缴获的部分藏羚羊皮变卖,才缴清了医疗费用。日泰队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坦言,为了补充装备以保证反盗猎活动的顺利开展,自己也曾让队员变卖缴获的藏羚羊皮。根据我国现行刑法的规定,日泰及其队员的行为属于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业已构成犯罪。然而,面对这样一群舍生忘死、无私无畏的汉子,面对这样一个坚持信念、捍卫正义的集体,如果我们为他们送上的不是属于英雄的花环而是属于罪犯的镣铐,可能所有知悉真相的人们都会迷茫地追问:什么才是法律追求的最终价值?所幸这部沉重的电影给了一个让我们稍感欣慰的结局:四名参与贩卖藏羚羊皮的队员被逮捕,随后被免于起诉;一年后可可西里设立了自然保护区并成立了森林公安机关,志愿巡山队自此解散。

通过影片反映的情况及一系列真实报道可以看到,随着国家权力的有力介入,可可西里地区已经走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昔日的法律荒原如今处处绿洲,例如,可可西里管理局成立以来没有将一张藏羚羊皮再次流入市场,而是通过公开销毁的方式表明政府保护和拯救濒危物种、杜绝珍贵动物产品非法贸易的决心,民间志愿组织也在管理局的统一部署下开展着各项活动。

我国著名刑法学者陈忠林教授断言:“现代法治,归根到底应该是人性之治、良心之治,而绝不应归结为机械的规则之治。”只有散发着人性光芒的法律才能真正为人们自觉遵循和维护,而这样的法律能够得以产生又必须以社会整体调控系统的和谐运转、彼此配合为前提。行走在法律的荒漠,让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法律的局限性,更深刻地感受到法律的重要性;行走在法律的荒漠,是为了最终走出荒漠、消灭荒漠!

对可可西里的感悟篇十四

如果说《寻枪》里的陆川还是一个仰仗姜文的力量才得以实现电影抱负并时时受到掣肘的新晋导演,那么在《可可西里》中,作为编剧兼导演的他已经完全获得了对电影创作的控制权,并使之印上了强烈的个人色彩。

李泽厚评价《可可西里》“是中国电影美学的革命”,美国“元哲学”名家罗蒂(rorty)称其为“十年来看过的最好的电影”,为其充满力量感的真实所震动。中国哲学家赵汀阳在《可可西里的最后一枪》里也将《可可西里》的品质归结为“真实,且有力量”。

《可可西里》受到当代中外哲学家的热捧与其营造的独特美学意境相关。陆川将目前中国大陆电影少见的纯自然主义的“冷酷美学”贯穿《可可西里》全片始终,“表达了一种可以分析的美学观点”。(赵汀阳,)。

1.镜头语言:

如果将电影分为分析性的电影和描述性的电影两种(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那么《可可西里》无疑是属于后者。它的反心理分析的立场如此鲜明,以致于导演将人物本身作为坚实封闭的固体,大量镜头所关注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场域,而不是人的自省或自审。

在片头和片尾两个表现死亡的镜头里,陆川都选择让摄像机在较远的位置拍摄全景(甚至大全景)。观众看到的是,枪响,有个身影倒下,抽搐,开枪的人离开,仅此而已。在影片的几个主要叙事段落,镜头下的人始终处于弱势(或者故意被漠视)地位,相反雪山、草地、高原、甚至大面积的藏羚羊尸体占据了画面主要位置。在大面积的冷色调映衬下,人的力量被压缩、挤迫。无论是日泰带领的巡山队员淌过冰河追捕非法剥皮者,还是这些剥皮者被日泰放逐,在风雪中独自走出山地,人的活动本身总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人的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因此就算是表现单个的人物刘栋陷入流沙直至被吞没这一场景,即便有全片最密集的一段特写,镜头也始终不强调面部表情,在陆川的镜头里,人物的脸并不比其他活动部位具有更高的表现价值。

这种冷酷甚至残酷的旁观视角为《可可西里》营造出纪录片似的质感,以致于部分观众直接将《可可西里》当成了纪录片。幸运的是此种误会在《南京!南京!》中没有再上演。与《可可西里》较为单一的镜头语言和场景调度相比,《南京!南京!》中陆川对镜头语言的运用更加积极且多元。大量对人物面部尤其是眼睛的长时间特写,呈现出了导演细致入微的心理描绘。

不幸的是,对于部分镜头“过于真实,无法接受”的类似言论却组成了对《南京!南京》最受观众认同的批评。此时观众们可能忽视了,“真实”及其带来的粗砺、雄浑、冷峻正是《可可西里》广受好评的重要原因。

2.人物:

《可可西里》中,陆川对演员的要求是既非布莱希特式的表演,也非“方法派”的体验,而是要“成为”。因此即算《可可西里》中队员们或有口齿不清、动作不灵、神情木讷等,也丝毫不会为其演出招致“不像”的批评,事实上这正是影片所要达到的效果,一旦演员“成为”角色,所追求的就不再是“形似与神似”,而是“形是与神是”。没有人会考虑现实生活中可可西里的`巡山队长是否如同多不杰饰演的日泰队长一般沉默且冷酷,在电影所营造的叙事氛围里,多不杰就是日泰,就是巡山队长,他的唯一性不容置疑,以致于直接造成了角色先在于电影的错觉。

在《南京!南京!》拍摄过程中,陆川也经历了“角色领着电影跑“的尴尬。刘烨饰演的陆健雄起初设定为穿针引线的一个人物,导演企图将陆健雄的个人遭遇撑满全场,使之成为一条清晰且完整的叙事线。在陆健雄的戏份拍摄完几个月后,陆川逐渐感到此种安排的不合情理。“刘烨长得高,在人堆里很显眼,怎么日本兵就把他漏了?怎么相信他不是军人?之前故事还编得比较美好,真正拍摄的时候才发现太残酷了,面对历史,不敢瞎编。”(胡斐,《难以走出的南京:南京!南京!五主演自述》,新周刊,.4.15)。在陆川的心里,“灵魂附体”的神话再一次应验,作为陆健雄的刘烨必须一死。

有趣的是,在筹拍《可可西里》时陆川就打算让刘烨出演日泰队长一角,后来因为刘烨档期原因而没能实现。现在来看,刘烨过于闪耀的银幕形象和视觉风格强烈的肢体动作是有可能危及到《可可西里》的冷静压抑,成为一道“过犹不及”的瑕疵。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无心或有意,《可可西里》与《南京!南京!》在人物设置上出现了多处暗合。如作为事件旁观者\叙述者的第三人(前者是张磊饰演的记者尕玉,后者则是日本兵角川),普罗米修斯式的男性悲剧英雄(前者是多泰饰演的队长日泰,后者则是刘烨饰演的军官陆健雄),具有不正当职业身份却选择自我牺牲的女性(前者是赵雪莹饰演的陪酒女冷雪,后者则是江一燕饰演的妓女江香君),正邪难分为保全自身而跨越人伦道德的灰色小人物(前者是被逼无奈的剥羊皮贩子,后者则是范伟饰演的唐先生)。

当然,最明显的是两部影片以群像代替个体的选择上出现了惊人的一致性与延续性。唯一不同的是,前者的群像塑造遵循极简的美学原则,以凝炼的雕塑质感追求“物质现实的复原”(高力,《纪录本性与影像生态——关于电影可可西里的话题,《电影文学》02期),而后者的群像则犹如油画一般厚重,以浓墨重彩追求精神风格的复原。有评论说《可可西里》的群像塑造颇受《一个和八个》的影响(林嘉维,《生命力的震撼传达——可可西里的主题内涵和人物造型分析》,西华大学学报,2005.12),不如说《南京!南京!》更接近“第五代”前辈们的美学风格。

3.纪实与戏剧的错位:

具有哲学价值的主题与风格化的视听语言也无法掩盖《可可西里》在叙事动力上的不足与叙事逻辑的暧昧。陆川擅长于选择一个特殊封闭的环境营造影片特有的叙事空间(不管是之前的《寻枪》还是之后的《南京!南京!》都将人物置于无路可走的困境中),但在这个空间内部却缺乏使人物前后活动取得逻辑化连贯性的力量。全片不乏震撼人心的场景,它们或者会一幕幕犹如雕塑矗立在观众心中,却难以以某种有机的顺序流动于胶片上。《可可西里》中的叙事动力与其说是“巡山队追捕狩猎者”这一故事的核心结构,不如说是高山上瞬息万变的气象。在原本起伏不大的情节中,几个重要的转折,如巡山队员放走抓获的剥羊皮者,队员在抓捕途中分成两路,都是由天气变化推动并完成的。正如队长日泰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愿不要下雪”向观众暗示了“一定会下雪”,否则观众无法想象如果真的不下雪,这部电影要如何在散落的片段中继续下去。应该看到的是,刻意引入的“第三人”(北京来的记者尕玉)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原有叙事空间内矛盾的平衡,为影片加入了某种动感,同时也减少了观众与人物的疏离。但很难看到,“第三人”除了在使事件“被看到”之外更多叙事上的合法性。从尕玉进入藏区,到成为巡山队一员,直至亲眼目睹日泰死于非命,其人物性格是否有所转变、有什么样的转变都缺乏交代。对环境的过分强调架空了人的感受,使得影片“无情可循”。

在《南京!南京!》中,陆川对角川这一人物的塑造很好的弥补了《可可西里》叙事逻辑的模糊。但是在以陆健雄、姜淑云(高圆圆)、唐先生为代表的中国人物的命运叙述上,却更显零乱与碎裂,几个主要人物各有其代表意义,但相互之间却各成篇章缺乏关联,使得影片被批评为“历史景观片”。

当《可可西里》收获国内外好评如潮时,有人将青年导演彭辉花费三年时间拍摄的同一题材纪录片《平衡》作为参照对象(该片在拍摄期间亲历了“野牦牛队”队长扎巴多杰的意外身亡),称《平衡》因其对现实的在场性而更具有真实的力量。而在《南京!南京!》上映引起观看热潮时,又有人重提姜文的《鬼子来了》,认为同是借战争表现人性,姜文以荒诞表现生命的无力胜于《南京!南京!》“主体被客体压倒从而激发起来的崇高感受”(康德)。

从《可可西里》到《南京!南京!》,陆川一直在拍纪录片一般的故事片,或者故事片一般的纪录片,这种纪实与戏剧的错位既为陆川关照生命内部打开了大门,也变成了一处左右为难的尴尬缺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