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教案的设计思路(实用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12:03:48 页码:10
最新教案的设计思路(实用17篇)
2023-11-11 12:03:48    小编:zxfb

教案应包含明确的教学目标和相应的教学步骤。教案应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下是一些优秀校本教研成果的展示教案,值得广大教师借鉴和学习。

教案的设计思路篇一

根据镇党委、县教育局、镇中心学校教育实践活动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制定如下谈心谈话活动方案:

谈心活动分两轮进行,我校总体时间从5月10至5月中旬完成。第一轮谈心,从5月10日起,至5月20前完成;第二轮谈心,在时间上可与第一轮谈心适当进行交叉,至5月25日前完成。

(一)第一轮谈心的对象范围是:

1、主要负责人分别与班子成员进行谈心,根据需要,可扩大谈心范围。

2、班子成员之间进行谈心。

3、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可与校务委员、中层干部、教代会代表、教学骨干、学生家长、所在村(社区)主要负责人等进行谈心。

(二)第二轮谈心,主要是在参加专题组织生活会的人员之间进行。

谈心活动一般采取双向互动、一对一、面对面的方式进行。

1、第一轮谈心的主要内容。主谈对象首先通报自身前期“四风”征求意见的梳理情况;听取被谈对象对自身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有关规定的意见建议,进一步找准“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及其具体表现;对照“三严三实”要求和“四面镜子”,进一步改进作风的意见建议。同时,对班子成员,按照“上级点”和“互相帮”的要求,还要进一步指出被谈对象在“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和整改建议。

2、第二轮谈心的主要内容。主要是主谈对象与被谈对象,就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问题,进行充分沟通和交换意见,取得共识或基本共识,为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做好前期准备。

1、前期准备工作。谈心前,要制定谈心计划,列出谈心日程安排表,在征求班子成员意见的基础上,报经主要负责人审定。同时,要对前期梳理归类的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征求意见进行汇编成册,谈心前分发给每位班子成员,并准备好谈心专用记录纸。

2、开展谈心活动。开展谈心活动时,要负责将谈心时间、地点、主谈人及有关要求,提前通知谈心对象。谈心双方按照谈心内容和要求,开展好谈心活动,谈心双方都要做好谈心记录。

3、整理谈心内容。谈心活动结束后,谈心对象双方自行整理或委托专人及时对谈心记录进行梳理、分析、汇总,在此基础上,对本人的征求意见和对照检查材料作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1、要高度重视。开展谈心活动既是教育实践活动的规定动作,更是召开好专题组织生活会的基础和关键。要把谈心活动摆上重要日程,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谋划、亲自部署,带头开展谈心活动。

2、要真谈实谈。谈心双方要敞开心扉、坦诚相见,既要敢于揭短亮丑,不遮掩问题、不回避矛盾,又要实事求是、以人为本、以诚相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有的放矢,勇于指出问题,真诚帮助提高,力求谈深谈透,从而达到交换意见、消除隔阂,化解矛盾、增进团结的目的,不让谈心活动流于形式。

3、要坚持“四个必谈”。“四风”问题必谈,主要对照中央八项规定和上级有关要求,相互指出“四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问题根源必谈,主要从理想信念、党性修养、价值追求、作风养成等方面,相互分析存在问题的思想根源;整改措施必谈,主要互谈解决“四风”问题的方法和措施;意见建议必谈,重点从解决“四风”,履职尽责,服务群众等方面,互谈建议,明确努力方向。

4、要做好资料归档工作。学校谈心活动安排、个人谈心活动计划、谈心记录各复印三份(一份学校存档备查,一份报镇中心学校活动办存档备查,一份报镇活动办存档备查)。第一轮谈心记录5月20前报中心学校,第二轮谈心记录及相关材料5月25日前报中心学校。

5、要加强督查和活动。中心学校将适时开展暗访、督查,对工作推动不力、安排落实不到位、走过场的,将召开会议进行调度、通报,确保谈心活动有序开展、取得实效。

附:1、白山镇中领导班子谈心谈话活动安排。

3、白山镇中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谈心活动专用记录纸。

教案的设计思路篇二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在这种活动进程中,师生不仅存在知识的传递,而且还存在着人的情感交流。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今时代的需要。如何做到师生互动,合作交流,我尝试新的“四步”教学模式,讲究课堂教学环节的艺术性,做好题型设计,把握好知识量和难易层次,处理好师生的地位与作用,讲究板书的艺术性,将德育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它犹如一条纽带,将师生间、同学间的认识和感情紧密联系起来,创设信息传递的桥梁,使教与学和谐发展。既可以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让学生心情愉快地进入知识新领域,又可以形成课堂教学活跃、轻松、和谐的良好氛围,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学习中不断审视自己,改进自己的学习态度、方式等,使自己后继的学习活动更富有成效。通过师生、同学间互动来完成一节课的教学目标。

新时代新形势下,再也不能“穿新鞋、走老路”。近年来,第1页课堂教改虽然不断推陈出新,也初有成效,而如今面对“90后”和即将到来的“00”后的初中学生,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教改还要迈大步伐,开拓课堂教学新思路,新方法,发挥个人优势,增强合作意识,表扬先进,鼓励落后,将竞争机制、网络资源引入课堂教学,以适应现今中学生的要求和社会的需要。几年来我尝试“四步”课堂教学模式:即“自学---讨论---释疑----达标”。

自学:老师出示“自学指导”给学生指明本节学习内容和导学题目,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探求新知,也就是老师给学生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开辟课堂前进的道路。讨论: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对本节知识初步认知和理解,对基础知识有所掌握,对于存在疑惑问题再进行小组讨论,合作交流,达到对本节知识基本掌握,全组学生达成共识。以小组长为代表将全组性疑难问题汇集于老师。

释疑:老师将各组汇总的疑难问题再进一步讲解,在此环节,若其它小组学生有会的就让学生解答,切忌与学生“抢上风”,慷慨地把讲台交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展示自我。只有学生都不能解决的问题,老师才做解答。达标:达标检测是检验本节效果的重要环节,命题既要注重“双基”,又要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达标的形式要灵活多样,达标的结果一定要及时检查、纠错、总结,对于成绩优秀的要及时表扬。

第2页二.做好组织教学,开创课堂教学新局面。

第3页所学知识很快就能说出答:,老师接着问,还有更简单的表示方式吗?这样就扣人心弦,引入课题。这样导入课题就会给学生探求新知,设置悬念,带着兴趣和问题进入课堂教学。

四.题型设计要有代表性,层次性。

在进行自学指导、讨论分析、释疑、达标各阶段,首先题目和题型的设计要有层次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创设拓展空间,让不同层次的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感知探求新知的乐趣。其次题目和题型的设计还要有代表性,精选精炼,建立网络资源平台,习题库。如七年级代数2.9《有理数的乘法》第三课时,若有这样的练习:1.(-1)(-1)=---__2.(-1)(-1)(-1)=-__3.(-1)(-1)(-1)...(-1)=__4.(-x)(-x)(-x)...(-x)=-__.并对4题进行讨论。这些问题的设计,就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将为学习下一节《有理数的乘方》打下良好的基础、做好铺垫,并能启动学生的发散思维,通过这样巧妙的题型设计就能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五.把握适度的知识量。

第4页过程,课堂上知识量溶入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学生获取情况,影响着课堂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认真做好课前准备,把握好知识量和难易度,以免造成学生“吃不饱”或“吃不消”的情况出现,既要顾全整体学生基本技能的掌握,又要注意尖子生的知识面拓展空间,和发散思维的开发。六.正确处理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是组织者。教师不能是“主演”,而应是“导演”,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当然教师也要给学生参与的时间、空间、氛围等以及指导学生参与的方法。因此学生的参与意识与我们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和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有着直接的关系。现代的教师不能仅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者,严守“师道尊严”的观念,而无法摆脱“教”为中心的思想,与学生在心理上有一定的距离。相反现代中学数学教师应是一个明智的导演,在不同的时间、情况下,指导学生扮演好演员的角色。教师既是模特、评论员又是欣赏者。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是新课程数学教学的趋势。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参与意识,尽发挥其所能,展示其才华。

总之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能让学生受益一生,课堂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一种知识,更是让学生拥有一种精神,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不懈的追求,在新课标下,我们应在课堂教学上多探索,多创新,让学生在身、心、智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我们每一个初中数学教师,在新时代走在改革的大道上,必须转变观念,积极探索勇于创新,顺应时代发展规律,适时自我调节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与步骤,把握课堂师生互动的艺术性,不断进行自我完善,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大胆尝试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为实现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而努力。

第6页。

教案的设计思路篇三

本篇课文是我们语文新教材第三单元第三篇自读课文,是一篇演说词。旨在培养学生能进行自主鉴赏,善于思考,敢于和善于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能力。

在本堂课中,我采用指导互动的教学模式。教师应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学进程也应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所以在这节课中,我期望贯穿一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充分、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在课前让学生自主查阅有关资料和预习质疑,在课上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并组织小组讨论,进行全班交流,让学生充分展现他们的个性和思维,给学生以充分的发挥空间,让他们畅所欲言,使他们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期课改告诉我们,我们教师不仅要以学生为主体,更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语文作为一门学科,自然有它的工具性的特点,让学生了解一些语文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是必须的,但我认为我们教师教给学生的不应该仅仅是这些基础知识与技能,我们还应该让学生通过学习这篇文章,领悟点什么,对于他们的学习甚至生活上还有哪些实际的好处,这是我们老师应该要教育与培养的。就这篇文章而言,我觉得是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情感体验的绝佳途径,现代的学生,特别是高中的学生,相对封闭的生活学习方式已使他们身心俱疲,本文涌动的激情正是唤起他们蓬勃生机的很好媒介。

教给学生知识固然重要,但教会他们如何学习、如何真正的生活、思索则同样可贵。所以在课上我意图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领会作者倾注在所述梦想中的真切情感和实现梦想的坚定新念,在诵读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学得有针对性,有实用性。

教案的设计思路篇四

湖北省公安县向群中学何方军。

上好一节语文课,教师备课是根本,教学设计是关键。整个教学过程是不是衔接有序,是不是张弛有度,是不是游刃有余,自然重点体现在每个环节的设计上。具体到一份语文教案的基本内容和设计思路,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针对不同类型的文章进行选择,做到量体裁衣,恰如其分,做到可操作性强,课堂自由度高,学习效果显著。

一、了解全文内容大多数文章的教学都可以设计这一环节,理解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我们进行下一步学习的基本前提,设计此步骤主要是让学生对全文内容有一个初步认识。在形式上,有让学生进行概括、复述等多种方式。例如,像记叙文,我们可以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也可以让学生复述故事情节;像说明文,我们可以要求学生找出全文的说明对象和其主要特征;像议论文我们可以要学生找出作者的观点和看法或者全文的中心论点等。

二、理清文章思路设计这一步骤,就是要透过文章表面形式来弄清其句、段、节是怎样互相联系组合构成一个整体从而有效地表达主旨的。作者组织材料是不是有“路”可寻,怎样理出文章的思路,有哪些方法?在形式上,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从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关系、开头、结尾、铺垫、过渡、照应、层次、线索、顺序、作者的思想感情等方面去探寻和发现。

三、归纳文章要点这是训练学生处理庞杂、繁琐材料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去粗取精,化零为整,化繁为简,有效地驾驭语言材料,这也是适应我们这个信息化时代提高工作效率的客观需要。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设计了这一步,在具体的方法上,我们可以指导学生通过找中心句,提炼梗概,去枝取干,找核心段落等形式来展开。

四、品评重要词句它是训练学生感知语言的有效手段,在有限的时间里,如果对文中所有语言材料来分析鉴赏不可取也不可能,所以只有选取精当的词句进行品味。在方法上,可以让学生通过对词语的添加、删除、替换、颠倒等进行比较鉴赏,反复咀嚼和感悟,从而发现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和匠心。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发动学生的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让他们各抒己见,来表达自己对某个词句品析心得,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又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发挥。

五、探究文章难点每篇文章学生学得透不透彻,可以从他们对其中难点的把握程度来评判。把这样的内容可以让给学生,教他们主动探索研究,这样做不仅比老师片面的讲解让他们更容易接受,而且使学生从发现中获得成功的快乐,产生成就感,这样会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方式上,这个环节的设置一般是在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气氛达到高潮,时机成熟之时。同时,老师点拨和启发要适可而止,更要倡导发散思维,特别鼓励学生创新。

六、交流阅读感受如果两个人一人有一种思想,交流之后,他们每人就有了两种思想,所以课堂上的自由交流对提高学习质量非常重要。可以说,封闭的课堂违背了教育的根本规律,让学生大胆的开放的交流、讨论甚至是争辩,比他们心安理得地一味接受要有益得多。在操作方式上,可以让学生就文章中某一点谈一谈他个人的感触和看法,不拘形式,不拘内容,不拘对错。此外,使这一环节要达到预期目的,教师可敞开心扉,营造轻松氛围,使学生敢自由交谈。

七、欣赏文章美点不可否认,语文是语言的艺术,文章则是语言艺术家的审美创造,它当然就包含着艺术美的成分,所以,我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忽视对文章艺术美的欣赏。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因此只要我们引导得法,将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教学中怎样设计和定位这一步骤的具体内容?不妨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语言美:从句式、修辞、词汇、节奏、音韵等角度;人性美:从真、善、美、假、丑、恶等角度;情节美:或一波三折环环相扣,或起伏跌宕扑朔迷离,或扣人心弦出人意料,或巧布疑阵妙趣横生;意境美:或优美,或壮美,或凄美;形象美:或崇高,或卑劣;结构美:或层层铺垫,或一线串珠,或开合回环,或一笔带过,或首尾照应,或一脉贯通等等。

八、感悟作者情感好文章从来都是文情并茂,翻开语文课本,我们不难发现,喜、怒、哀、乐、爱、憎、褒、贬种种情感随处可见。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忽略了情感因素,不仅陶冶学生情操的目的没有达到,甚至还不利学生的整体学习,所以有必要在有些文章的教学过程中设计这一环节,来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例从《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们要体味到作者爱的真挚爱的深沉;从《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我们要感受到作者的壮志豪情和胜利的'喜悦;从《纪念白求恩》我们要领悟到作者的痛惜与敬仰。有情有理,而且通情才能达理,这样理解文章与作者就可以更为便捷。

九、积累经典词句新老教学大纲都不约而同强调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积累,只有有充足的知识储备才能有丰富的产出,所以抓积累是我们始终不渝的重要教学手段。积累的方面可以是多方面的,或知识,或情感,或方法。设计这一环节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背诵式积累:精彩段落、句子、古诗文等都可采用这一方法;运用式积累:对于特别有用的句式、典雅的词汇,让学生或仿写或造句。达到掌握的目的;摘录式积累:让学生对其比较喜欢的文段进行摘录,以备反复阅读。

十、精读重点段落如果老师对一篇文章的讲析从头至尾泛泛而谈,不在重点进行突破,这不仅没有提高学课堂效率,而且还慢慢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可以从精读重点段落的角度有取舍地进行阅读训练,会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掌握阅读规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设计这一环节,将使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落在了实处,把课堂教学变得紧凑而高效,要求就是精读的段落要典型,训练的方式要巧妙,选择的角度要新颖,不然就变成了纯粹的课堂练习了。

十一、揣摩写作方法一篇文章,值得学习的地方很多,其中对写作方法的提炼和总结是指导我们学生习作的有效途径,我们把具体的知识上升到一般原理,然后教给学生一些规律性的认识,使学生对创作方法有路可循,有法可鉴。且我们用课文篇目作例子,现身说法,这样更具有说服力,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便于他们借鉴和摹仿。例如,我们学习《纪念白求恩》这一课时,就可以让学生深入体会文中对比写法和夹叙夹议写法的妙处;学《小橘灯》这一课,学生会熟悉象征写法和以小见大写法等。

十二、迁移写作训练学习教材,更重要的是要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而我们在教学时,有意设计这一环节,让学生既巩固学习成果,又拓展思维。所谓迁移,其实就是以已有的教学材料作为支点,让学生走向新知和独立的过程。现有的教学材料其实是一块跳板,一个支点,一根拐杖,让学生进行摹仿,进行创造,从而增长能力。在形式上,可以让学生就课文内容续写,扩写,仿写,进行想象创造。例如,在教郑振铎的《猫》这一课后,让学生假想自己就是第三只猫,来向主人倾述自己内心的冤屈,表达自己的清白,从而达到训练学生情智的目的。(全文共2749字)。

作者:何方军。

地址:湖北省公安县向群中学。

邮编:434318。

作者邮箱:hefj5817770@163.c0m。

教案的设计思路篇五

1、初步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和主要生活习性。

2、通过观察、交流、讨论等,发现蚂蚁的基本特征。

3、愿意参加探索活动,知道要爱护蚂蚁。

活动准备。

1、ppt课件:蚂蚁的特征。

2、小蚂蚁若干,小昆虫盒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观察蚂蚁,引起幼儿的讨论兴趣。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小客人,它长得很小很小,仔细看一看,会是谁呢?

二、展开。

1、课件演示:

幼儿有序地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观察,认识蚂蚁的外形特征。

2、教师:看清楚了吗,蚂蚁长得什么样子?

3、提问:

(1)头上有什么呀?触角是直直的吗?(触角、眼睛、嘴巴)。

(2)蚂蚁的触角有什么用呢?

(3)蚂蚁的身体分成几个部分啊?(头、胸、腹)。

(4)蚂蚁有几条腿?长在哪里?

4、教师蚂蚁的外形特征。

蚂蚁由头、胸、腹组成,头上长着一对触角,一双眼睛和嘴巴,身上长着六条腿。

三、观看课件,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1、讨论:小蚂蚁的家在哪儿?

2、引导幼儿观察了解蚂蚁的主要生活习性。

四、拓展经验观察各种各样的蚂蚁,比较不同。(大小、颜色、花纹)。

教师:蚂蚁的种类可多啦,我们就有600多种。

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呢?

(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自由讨论。)。

教案的设计思路篇六

1、根据生活中物体的形状,通过丰富的想象进行创意绘画。

2、鼓励幼儿大胆表现,采用多种作画形式,创作与众不同的画面。

3、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发散性思维和良好的绘画习惯。

1、课件:利用西餐具小刀、小叉、小勺子添画为爸爸、妈妈和孩子。

2、蜡笔、水彩色、水粉色、水粉纸、水粉笔、卡纸、沙纸、碟子、水桶等。

3、供幼儿想象的各种各样的物体若干。

一、激发幼儿的兴趣,导入活动。

出示实物西餐具小刀、小叉和小勺子,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这些小刀小叉还可以变成另外的东西,你们想看吗?

二、示范创意绘画的方法。

1、出示课件制作,示范创意绘画的过程,让幼儿懂得根据物体的形状进行创意绘画,激发幼儿对物体创意绘画的兴趣和愿望。

2、总结创意绘画的方法:根据物体的.形状,发挥想象和创意,确立一个主题,添加适当的内容,创作出一幅图画来。

三、启发幼儿想象、引导构思、创意绘画。

1、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物体。

2、引导幼儿根据自己选择的物体的形状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想象造型、构思,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师:看到这些东西,你们想到了什么?

3、幼儿自由创意绘画。

a、充分允许幼儿按自己的构思需求进行添加,一笔一笔地创意画出丰富的事物和图画,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大胆创造。

b、引导幼儿完整构思画面、丰富画面,组成一个完整的主题。

c、幼儿创造绘画过程中,针对个别幼儿实际,在想象和技能上,教师给予幼儿适当的指导。

四、欣赏评析作品、

1、鼓励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表述,介绍自己的作品是根据什么物体进行创意绘画的,并评定幼儿作品的创意指数。

五、活动延伸:

1、评定其他幼儿作品的创意指数。

2、幼儿互相欣赏作品。

教案的设计思路篇七

1、认识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懂得只有掌握例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才能把事物做得更好。

2、学习作者是怎样用具体事物说明事物间的联系。

3、通过理解重点词、句、段,练习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4、学会本科生字、新词。

通过课文所举的具体事例,理解事物之间既有简单练习又有复杂联系,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通过课文所举的具体事例,理解事物之间既有简单练习又有复杂联系,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自制幻灯片。

2课时。

一、阅读“导读”部分,弄懂本组内容及要求。

二、检查预习。

1、幻灯出示生字:(开火车读、指导读音)。

2、说说预习课文后,你懂得了什么?

3、预习时还有那些不懂得问题?(讲课文时讲解)。

三、讲读课文:

(一)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幻灯出示:这一段主要讲什么?

是分几层意思来讲的?

2、同位讨论、集体订正。

3、指导理解每层的意思。

重点理解词语:海啸风调雨顺说破了起色。

4、用自己的话说说蛇与庄稼的关系。

5、练习朗读本段。

(二)讲读第二段。

1、默读思考:(幻灯出示)这一段讲的是什么?

猫与苜蓿是什么关系?

为什么猫养的多苜蓿就长得好?

2、讨论解答思考题。

3、用简图表示“猫”、“苜蓿”、“土蜂”、“田鼠”之间的关系。

(三)激活练习。

1、默读课文提出不懂得问题,看谁提得好。

2、教师指导解答疑难问题。

3、用见图表示“猫”与“苜蓿”、“蛇”与“庄稼”的关系。

洪水来了—蛇被淹死---田鼠逃命。

洪水退了—蛇没有了---田鼠糟踏庄稼—歉收。

买了蛇—田鼠少了—粮食丰收。

捉吃传播花粉。

猫-----田鼠----土蜂--------苜蓿。

(四)朗读课文理清联系。

(五)作业 :

1、抄写生字。

3、预习课文第三段。

(一)复习巩固:

1、笑声读一、二段说说每段主要讲了什么?

(二)、讲解第三段:

1、出示自学提纲:

1)、本段讲了几层意思?

2)、课文讲了那些事物之间的简单联系?为什么说这些联系是简单的?

3)、课文是怎样由简单联系过渡到复杂联系的?

4)、课文具了那些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为什么说是复杂的联系?

5)、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2、学生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3、讨论解答以上问题弄懂词语:显而易见甚至呻吟。

4、前面讲的“猫与苜蓿”、“蛇与庄稼”的联系是简单联系还是复杂联系?为什么?

5、你还能举出复杂联系的事例吗?

(三)、概括中心思想。

1、齐读第三段。

思考:课文那些句子试点命中新的?

2、讨论:

指名说出中心句。

“规律”?这两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用上“因为……所以”、“只有……才……”把句子换个说法。

3、最后两句话与前面的内容有什么关系?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4、概括中心思想:

(四)、完成课后第三题。

1、读词语说说带点词的意思。

2、指导学生抄写词语。

(五)、作业 :

1、联系写生字、词。

2、预习《跳水》。

吃糟踏。

蛇———田鼠————庄稼。

捉吃传播花粉。

猫———田鼠———土蜂————苜蓿。

本文所指的规律是指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明白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不可人为改变的。讲授课文时,学生对课文中所讲的关系都能弄懂,个别学生因充分预习课文,理解时有些困难。

教案的设计思路篇八

1认读词语。

2认读生字。

学习跟车有关系的词语、生字。

启发:上节课大家交流了各种车的知识,也认识了很多车的名字你在上街观察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其他跟车有关系的事物呢?比如,十字路口上有红绿灯,交通警察,路边有站牌等等。鼓励学生说说所见所闻,认读相应的词语,学习生字:交、通、警、察、司、售、票、道、员(复习,以前学过)。

游戏《马路上真热闹》:学生分别拿上写有各种车名的卡片(也可以识字卡,临时组合成车名)以及交通警察、人行横道线、站牌、司机、车站、乘客、售票员的卡片,做情景游戏。根据人数分组进行。

只写部分,其余放到第三课时)。

教案的设计思路篇九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难点:是通过诵读体会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现代诗的基本朗读技巧,学会划分节奏、重音,能有感情地朗读。

2、学习诗歌中借物抒情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欣赏、联想等方法,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具准备:自制课件(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实录:。

一、导入新课。

生1:我搜集的诗句是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生2:我搜集的诗句是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生3:我搜集的诗句是王湾的“乡书何由达,归雁洛阳边”

生4:我搜集的诗句是杜甫的“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

二、作者简介。

生2:我补充一下,余光中着有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白玉苦瓜》。

三、朗读吟诵。

师:在二00四年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上,余光中亲自朗诵了这首诗,那么,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笔下的《乡愁》抒发的是怎样的浓愁呢?我们来听一下.

(播放春节晚会片段)。

师:那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

生:思念家乡。

师:那么你看作者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生:忧郁深沉。

师:通过听你觉得读时语速应该是什么样呢?

生:稍慢。

师:对,忧郁深沉的感情基调决定了我们所选择的应该是稍慢且舒缓.

教案的设计思路篇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开展第七届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的通知》(合教秘【2013】575号)文件精神,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为宗旨,以宣传实施《全民健身条例》为契机,通过开展冬季长跑活动,培养青少年热爱体育、崇尚运动的健康观念和良好习惯,逐步形成强身健体、阳光运动的校园长跑活动氛围和文化,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

励志从长跑开始。

学校全体师生。

自20**年11月起至20xx年4月。

1、举行白山镇初级中学阳光体育冬季长跑起跑仪式。

2、每天坚持一小时,每天长跑距离不少于1500米,每天以班为单位,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完成跑步里程(不得在公路上跑)。每周五下午5点前,将各班级每天参加人数、活动内容、长跑里程报领导小组办公室(教导处),节假日和寒假要做好每日长跑活动记录。在冬季长跑活动结束时,统计每名学生冬季长跑里程。教导处、团委将对各班冬季长跑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活动按要求实施。

3、教导处、团委以及班主任、体育教师是长跑活动的组织者、推动者。每个班级要成立组织机构,有专人负责。组织、指导并带动广大学生积极参加冬季长跑活动,让长跑活动覆盖到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学生,形成强身健体、阳光运动的校园冬季长跑活动氛围,在活动中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使冬季长跑运动“人人踊跃参加、班班积极组织。”冬季长跑活动将与体育课、两操、《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有机结合。凡身体健康的学生在阳光体育长跑活动中没有按要求完成长跑里程的,体育成绩在综合素质评价中按d等评定。

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将设立“优秀组织奖”,对开展好的班级进行表彰。对在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中表现突出的班级、学生和教师进行奖励。

1、实施方案完整,措施具体,及时报送活动内容和工作总结。

2、认真组织,广泛宣传,宣传教育活动有创意,参与范围广。

3、冬季长跑普及率高,学生普遍完成长跑里程,锻炼效果显著。

4、活动期间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教案的设计思路篇十一

1、初步掌握小海星和贝壳的基本特征。

2、尝试用深浅对比的颜色配色,使画面色彩鲜明。

3、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4、愿意参加美术活动,感受绘画活动的快乐。

范例一张;教具:小海星、贝壳各一;幼儿人手一份:绘画纸、油画棒、记号笔。

掌握小海星和贝壳的基本特征。

用深浅对比的颜色配色。

一、欣赏重现。

1、(出示海星)提问: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它生活在什么地方?它的好朋友有谁?(出示贝壳)看!这是谁呀?贝壳长什么样子的?小海星最喜欢和贝壳一起玩了(出示范例)。

2、示范讲解。

一天小海星醒来了,它展开了身体,伸出5条腿:1、2、3、4、5,穿上漂亮的外衣(画上与范例的花纹),去叫妹妹起床,妹妹也醒来了,它展开了身体,伸出5条腿:1、2、3、4、5,穿上漂亮的外衣,它们可喜欢用深浅对比的颜色配色的衣服了。

它们找到了它们漂亮的朋友——也喜欢穿用深浅对比的颜色配色的衣服的贝壳,一起玩躲猫猫的游戏,看贝壳躲在哪里?(躲在小海星后面)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还有一个贝壳躲在了海星妹妹后面,它会穿什么花纹的衣服呢?(请一个幼儿上来演示)。

它们玩着、笑着吐出了许多的泡泡,玩得多高兴呀。

二、联想创作。

1、鼓励幼儿画出小海星和贝壳一起玩的.游戏。

2、引导幼儿合理布局。

3、提醒幼儿用深浅对比的颜色配色,使画面色彩鲜明。

三展示交流。

1、看看谁的小海星和贝壳玩躲猫猫玩得最开心。(引导幼儿观察重叠的位置)。

2、比比谁的小海星和贝壳的衣服最漂亮。(引导幼儿发现用不同深浅对比的颜色配色,和一些与众不同的花纹)。

价值分析:

第一环节,通过欣赏、提问可以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以及了解小海星和贝壳的基本特征。

以边讲故事,边示范可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明确绘画的方法和过程。

第二环节,教师在幼儿创作过程中的指导,可以直接影响幼儿的作品。

第三环节,引导幼儿如何评价作品,鼓励幼儿在以后的绘画中有自己。

教案的设计思路篇十二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的了解蛇与庄稼、猫和苜蓿之间联系。

2、能正确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掌握正确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回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这一部分,并思考写了什么内容。

2、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表现出蛇与庄稼之间的关系。

3、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懂得,田鼠与庄稼是直接关系,蛇是通过田鼠与庄稼产生关系的,因而是一种复杂关系。

4、请出几名学生用合适的关联词把蛇与庄稼的关系概括出来。

三、学习第二段。

1、请学生根据第一段的学习方法自学第二段,用简单的方法清晰地表现出猫和苜蓿的关系。

2、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学习成果。适时的引导学生明确在这个故事中的直接关系和复杂关系。

3、谈感受。

四、学习第四段。

1、请同学谈谈从这一段中你了解到了哪些知识?

2、出示最后一段话。学生自由谈自己的理解。

五、总结全文。

大家谈本节课收获。

六、课堂练习。

想一想,议一议自己身边的事物,有没有存在复杂联系的,可用简单的文字将其写出来,也可以用图示法表现出来。

教案的设计思路篇十三

同学们最近和家长一起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那就是走进《车的世界》板书课题。今天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学习的成果,说说你们都收获了什么。

1 交流汽车图片或模型。大家相互补充,说说展示的车的用途、特征,引导孩子仔细观察。认识相应的车的名字中包含的生字。

2 交流录音,听声音判断是什么车,出示相应的词语卡片。

3 说说你还知道什么车?见过但是我们没有找到资料的,可以给大家描述一下。

4 复习巩固识字成果。多媒体出示生字词语。师:你们真能干,不用老师教自己上街认了这么多字,现在,把它再复习复习,同桌或者小组内大家互相考一考,把不太熟练的字再记一记。

多媒体出示新型研制中的太阳能汽车等图片,鼓励学生讨论汽车的优缺点,展开想象,说说心目中的汽车。

教案的设计思路篇十四

1、综合运用搓、压、盘、手捏等多种方法表现海星的形态。

2、会利用多种废旧材料进行装饰。

3、能充分想象、尽情创作。

1、幼儿已欣赏过“海星”视频。

2、师幼共同收集各种废旧材料。

3、音乐《水族馆》。

4、陶泥及操作工具人手一份。

1、谈话活动。

教师:我们一起欣赏过奇妙的海星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呢?(鼓励幼儿大胆交流)。

2、分组讨论:用学过的多种方法塑造奇妙的海星。

(1)引导幼儿思考自己制作的内容及方法。

教师:你想制作些什么?准备怎么做?

(2)幼儿分小组讨论。

(3)请小组代表交流作品构思。

3、幼儿分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播放背景音乐)。

(1)鼓励幼儿运用搓、压、盘、手捏以及各种废旧材料来制作和装饰。

(2)教师适时帮助有困难的幼儿。

4、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相互评价。

(1)鼓励幼儿将本组的作品编成一个故事。

教师:请每组的代表来讲讲你们的海底世界里发生的故事吧。

教案的设计思路篇十五

目的要求:分析人物命运变化的原因,探讨小说的主题,陶冶学生情感;初步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重点难点:1、对比分析闰土命运的变化及其变化的原因,探讨小说的主题是重点。

2、引导学生理解、体验作品中“我”的情感经历是本课要突破的难点。

教学方法:1、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综合运用讲述,设问、启发、讨论等法。

2、在各环节中,渗透审美体验。

总教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分析闰土命运的变化及其变化的原因,探讨小说主题,渗透情感体验。

教学步骤:

一、渲染气氛,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同学们,一提到故乡,我们的心中便会涌起许多温馨而美好的回忆:有童年的欢声笑语,有熟悉的山山水水,有难忘的父老乡亲……终生相伴,魂牵梦绕。是的,我们常怀恋故乡的昨日,但我们更应关注故乡的今日和未来。因为这是一个变革的时代,一切都在变,人在变,生活在变,我们的故乡也在变,我们应以深情的目光关注故乡的`变化。古往今来,许多文人都曾以深沉的笔调表达对故乡的爱恋、忧伤和希望。

《故乡》就是这样的一篇小说。它写出了作者在一个巨变、动荡的时代中对故乡的关注。小说中有父老乡亲的艰辛苦难,有作者无尽的孤独、悲哀和忧伤。作品中的我回到了久别的故乡,但“我”并没有什么好心绪,因为这次回故乡却是为了永别故乡而来的。由于母亲的提醒,我想起了童年时代的好友――闰土。于是,“我”便沉浸在往日的回忆中……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感悟、体验少年闰土带给我的欢乐和中年闰土带给我的悲哀和忧伤。

二、分析少年闰土的形象,学生阅读。

(一)整体感知:母亲提起闰土时,我想起了那些情景?

明确:海边月夜图、快乐的童年。

(二)激发情感,深入体验。

激发点(1):从“我盼”到“相处”,我的心情如何?我们相处如何?

[4]。

教案的设计思路篇十六

教学目标:

1、能读懂例文,知道作者是抓住鸽子的外形和动作两个方面的特点,把鸽子写得很有情趣的。

2、模仿例文的写法,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把动物的外形和动作写下来。

教学重点:

读懂例文,掌握写作方法,能按要求完成习作。

教学难点:

模仿例文的写法,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把动物的外形和动作写下来。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明确训练要求。

1.谈话激情。

(1)同学们,你们肯定有很多朋友。谁能说一说,你交了哪些朋友?

(2)除了这些人以外,你们还有什么特别的朋友吗?(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家禽野兽)。

这些有生命的动植物,和人类共同生存在这个地球上。我们应当像看待老朋友一样,与它们和谐、友好地相处,甚至还要保护它们。

(3)说一说,你们喜欢哪些动物朋友,对于它,你知道些什么。

2.交流归纳。

教师小结:只要是你喜爱的,或者你感兴趣的动物,你都可以把它当作是自己的好朋友,去了解它,去爱护它。

3.明确要求。

引导学生读懂习作提示,弄清习作的训练目标。

二、师生互动,描摹观察体验。

1.画一画。

选择你喜爱的一种动物,把它的外形简要画下来。

1.说一说。

你画的动物有什么特点,能介绍一下吗?(要注意动物的特征,可以采用与其他动物进行比较的方法,还可以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3.师生归纳。

(1)写一种动物的外形、脾气等特点,要按一定的顺序,如从上到下、从整体到部分、先分别叙述再归纳总体感觉等。

(2)可以写动物怎样吃食、嬉戏、活动、休息等习性。

(3)要写出自己和动物之间的联系。

4.小组交流。

5.交流体验,表达情感。

同学们那么喜爱动物,一定和动物有过动人的有趣的故事。我们可以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的。

6、学生自由选材、定题目,自行拟稿成篇。

三、评改延伸,深化习作感受。

1.小组评改。

2.班级交流。

小组推选优秀习作在班级宣读。

2.提出修改意见。

3.学生修改。

板书设计:

写一种动物。

(1)写一种动物的外形、脾气等特点,要按一定的顺序,如从上到下、从整体到部分、先分别叙述再归纳总体感觉等。

(2)可以写动物怎样吃食、嬉戏、活动、休息等习性。

(3)要写出自己和动物之间的联系。

练习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歇后语并练习使用。

2.熟记有关“观察”的重要性的三段名言。

教学重点:

学习歇后语并练习使用。

教学难点:

学会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要求学生自读五个歇后语,让学生知道这种形式叫歇后语。(本题中的歇后语前半部分是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后半部分是这个故事要告诉人们的意思,而且往往还有深层次的意义)。

(2)让学生把课前通过查工具书和请教别人学会的歇后语小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可以说自己最喜欢的,教师注意引导。

(3)引导学生了解歇后语前后两个部分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自己体会出歇后语的特点。

2.教学第二部分。

(1)要求学生再读五个歇后语,进一步了解它们的意思。

(2)让学生仔细阅读第二部分,尝试在空白处填上最恰当的歇后语。(学生交流,教师指导、订正)。

(3)要求学生读两个填写完整的句子,体会歇后语在句中的作用和好。

3.教学第三部分。

(1)鼓励学生想想平时在生活和课外学习中还见到过哪些歇后语,然后说出来,看谁说得多。

(2)要求学生用知道的歇后语说一句话。教师评议,看句子是否贴切、生动、准确、通顺。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积累)。

1.读背。

(1)学生看书,自由朗读,要求渎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试读,相机正音。

(3)学生继续朗读,做到熟读成诵。

(4)在熟读成诵的情况下,学生试着理解句子的意思。

(5)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2.拓展。

(1)引导学生选择自己体会最深的一句,说出大意和自己的看法。

(2)让学生联系具体事例来说说自己的体会。

板书设计:

练习2。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

2.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

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

教学难点:

学写毛笔字。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装满昆虫的衣袋》。

(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在一行中的位置。

(4)教师重点指导“雕、塞”等字和整体布局。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3)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训练。。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审题。,

明确本次学写的部首:四点底、心字底。两个范字是:点、思。

2.指导。

(1)学生细心观察偏旁和范字的写法以及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边范写边讲解书写方法。

(3)学生初练,教师及时指导。

3.练习。

(1)学生临摹,教师巡视,帮助写字有困难的学生。

(2)练习“点、思”的写法。(注意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1)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教案的设计思路篇十七

教学目标 :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的了解蛇与庄稼、猫和苜蓿之间联系。

2、能正确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掌握正确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导入  。

回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这一部分,并思考写了什么内容。

2、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表现出蛇与庄稼之间的关系。

3、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懂得,田鼠与庄稼是直接关系,蛇是通过田鼠与庄稼产生关系的,因而是一种复杂关系。

4、请出几名学生用合适的关联词把蛇与庄稼的关系概括出来。

三、学习第二段。

1、请学生根据第一段的学习方法自学第二段,用简单的方法清晰地表现出猫和苜蓿的关系。

2、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学习成果。适时的引导学生明确在这个故事中的直接关系和复杂关系。

3、谈感受。

四、学习第四段。

1、请同学谈谈从这一段中你了解到了哪些知识?

2、出示最后一段话。学生自由谈自己的理解。

五、总结全文。

大家谈本节课收获。

六、课堂练习。

想一想,议一议自己身边的事物,有没有存在复杂联系的,可用简单的文字将其写出来,也可以用图示法表现出来。

板书设计 :

本站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自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