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神笔马良教案反思(通用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7 06:55:50 页码:13
神笔马良教案反思(通用16篇)
2023-11-27 06:55:50    小编:zdfb

教案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进行具体教学活动的详细计划。为了编写一份完美的教案,教师应该事先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精选教案范例,仅供参考,希望能给您带来启示。

神笔马良教案反思篇一

《神笔马良》是一个流传很广、深受人们喜爱的童话。课文写了马良用神笔为穷苦人作画。只要是穷人需要的,他都给他们画,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生产上的困难,受到了穷苦人民的赞扬。但是,当大官想方设法要马良给他们画金山时,马良不怕威胁,坚决不给他们画。马良用神笔和智慧,与大官作斗争,使他们受到惩罚。全文故事情节曲折生动,让读者感受到马良的聪慧、善良和正直、勇敢。课文内容通俗易懂,富有童趣,学生们会在读中分辨善恶,受到教育。

我在教学中重点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把文本看成是一个开放的信息源,通过教师设置的集约型专题,获取文本中相关的信息,加以分析、综合,结合自身的经验最终获得有用的信息,这样做充分调动了学生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重构新的认知结构。如《神笔马良》要让学生练习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知道马良学画画的目的,了解神笔“神”在哪里。我在教学中就设置了神笔神在哪里?的学习专题。学生初学课文之后,马上得出:这是要什么就画什么,画什么就有什么的神笔。这是学生通过筛选信息后得到的。教师引导之后,学生细致阅读发现:画师取画笔画摇钱树,摇钱树并没有变真的。于是又将上述结论改为:马良要什么就画什么,画什么就有什么。教师再引导大家交流讨论,发现马良所画的物品都是老百姓所需要的,而不是马良自己所要的,于是又把结论表述为:老百姓要什么马良就画什么,马良画什么老百姓就有什么。至此,学生已调集了课文蕴含的信息,并通过整合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在学生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我还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说说如果自己有一支像马良一样的神笔,会怎样用。目的是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畅所欲言。凡是反映学生纯朴善良的美好愿望的都应予以肯定。

神笔马良教案反思篇二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个特别热爱画画的孩子叫马良,但他和咱们同学们不一样,他没有一只笔,但热爱画画的热情丝豪没有减弱,而是更加爱画画了,哪位同学能描述一下马良是怎样刻苦学画画的?(他到山上去打柴,用树枝在沙地上画天上的鸟,他到河边去割草,用草根在河滩上画水中的鱼,他见什么就画什么)所以他有一个愿望就是(自己能拥有一只笔)也就是(盼笔),他的愿望实现了吗?本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神笔马良)。

1、复习生字。

2、到底马良的愿望实没实现呢?请同学们和老师共同翻开语文书97页。

二、学习课文。

1、找同学读第6自然段,其它同学边听边想: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马良得到一支笔,而且是一只神笔,他用这支笔画一头耕牛帮助农民耕地)用两个字来概括(得笔、用笔——第一次画画:画一头耕牛帮助农民耕地)那么马良得到一支笔特别高兴,后还发现是一只神笔,此时他是什么心情?谁来读一读。

2、很快马良得到神笔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传遍了每个人的耳朵,变成了从皆之,自然而然也传到了大官那里,那么大官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读第7、8自然段,(大官带兵把马良捉去要他画金元宝)那么马良是不是得到了笔就随便给别人画画,那马良是怎么做的呢?也就是马良画了第二次画(画门和马帮助牢里的穷人逃跑)。

4、大官铲除了,他又回到村里,又开始为穷人们画画,穷人们更加爱戴他了。为什么穷人们更加爱戴他了呢?(爱憎分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善良淳朴)。

5、同学们看马良为人们做的这4件事,有哪几件是帮助穷人的,哪件事是惩罚大官的?下面有哪位同学能用马良画(什么)帮助(谁)(做什么)句式简单地把马良画画这几件事说清楚?出示小黑板:1马良用神笔画了一头耕牛,帮助老农耕地。2马良在监牢里画展了一扇门和马帮助穷人们逃跑。3马良画水车,帮助农民浇地。4马良画海、画风、把大官们的船弄到海里去了帮助穷人们除了害。

6、质疑:学到这里你认为你还有哪里不懂或新的看法提出来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讨论。

7、带着对马良的敬佩我找一位同学再来读一遍课文,我们再重新感受一下马良的.善良和马良惩罚大官后的快感。

8、下面有哪位同学能为大家讲一讲神笔马良这个故事。

9、那么此时你想对神笔马良说些什么呢?

三、拓展如果你是神笔马良你会拿着神笔做些什么呢?

四、小结。

同学们一个个不是马良,却胜似马良,老师相信你们美好的愿望一定会实现的,让我们把马良的言行牢记在心间,去给身边的一切要帮助的人带去关怀和帮助,有一首歌唱的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

五、作业。

1、把马良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把马良这个故事设计好表情和动作表演。

3、课下准备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白雪公主、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灰姑娘,这些故事,下节课我们来一个讲故事比赛。并评选出表演之星和故事大王。

神笔马良教案反思篇三

1、通过看动画、听故事理解故事的内容,学习欣赏民间文学作品。

2、大胆用语言进行表述,积极体验小主人公的行为与情感。

1、多媒体课件;

2、作画纸、笔人手一份。

一、出示“马良”形象,引出主题。

1、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谁?是什么时候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他的名字叫马良,你们看马良在干什么?用什么画画?真奇怪,画画不是应该用笔吗,怎么用树枝呢?二、边看动画边讲故事,理解故事内容(一)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流传在民间的故事《神笔马良》。

“从前……他见到什么就画什么。”(看动画)。

2、对于马良的做法,你是怎么想的?你觉得马良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原来老爷爷给他的.是一支神笔。”

1、马良终于有了一支笔,这个愿望是怎么实现的?

2、这是一支什么笔?有什么神奇的地方?

3、马良有了这样一支神笔,他要去给谁画画?

师:好,我们一起来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1、(画小羊)发生了什么事?猜猜马良会怎么做?

2、(画耕牛)同上。

3、(画水车)同上。

4、马良用神笔帮助了谁?你觉得马良做得怎么样?

5、小结:马良用自己的本领和神笔帮助了有困难的人,真是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

2、幼儿作画。

现在请你们把自己刚才想的东西,像马良一样,把它画下来,让大家看看你都想出了什么好办法。

3、幼儿讲述。

三、迁移幼儿生活经验,引导幼儿大胆讲述。

2、好,现在老师请你们想一想,你们都有那些本领,可以用它怎样帮助别人呢?

3、让我们一起出去帮助有需要的人吧!民间传说欣赏——《神笔马良》。

神笔马良教案反思篇四

从前,有个叫马良的孩子。他很喜欢画画,可是家里穷,连一支笔也没有。一天,他放牛回来,路过学馆,看见里面有个画师,拿着笔在给大官画画。

马良看得出神,不知不觉地走了进去。他对大官和画师说:“请给我一支笔?我也想画画。”

“穷孩子还想画什么画?”大官和画师嘲笑着把马良赶了出来。

马良心里不服,从此就更用心地学画画。他到山上去打柴,用树枝在沙地上画天上的鸟。他到河边去割草,用草根在河滩上画水中的鱼。他见到什么就画什么。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马良的画进步很快。他多盼望能有一支笔啊!

一天晚上,他躺在床上。一位白胡子老头出现在他面前,给了他一支笔,叫他去给穷人画画。马良高兴地拿起笔,在墙上画了一只公鸡。公鸡活了,从墙上跳下来,喔喔地叫起来。原来白胡子老头给他的是一支神笔。马良有了这支神笔,天天给村里的穷人画画。画什么就有什么。

大官听说马良有一支神笔,带兵把他捉去,要他画金元宝。马良不给画,就被关在监牢里。

到了半夜,看守睡熟了,马良用神笔在墙上画了一扇门,一推门就开了,马良就和牢里的穷人逃走了。官兵追来,马良画了一匹快马,骑上马跑远了。

一天,马良正在一个干旱的地方画水车,帮助那里的人们汲水灌溉。忽然钻出几个官兵又把他抓去了。这回大官叫马良给他画一座金山。马良用神笔在墙上画了一个无边无际的大海。又用笔点了几点,海中央出现了一座金山,满山都是金子。大官高兴地叫道:“快画一艘大船,我要上金山去运金子!”

马良就画了一艘大船。大官带了许多兵,跳上船,就说:“快开船!”马良画了几笔风,桅杆上的帆鼓起来,船直向海中央驶去。大官嫌船慢,马良又加上粗粗的几笔风,大海涌起了波涛,大船有点倾斜了。大官心里害怕了,着急地说:“风够了!风够了!”马良不理他,还是画风。风更猛了,海水咆哮起来,山一样的海浪,把大船掀翻,大官们沉到海底去了。

马良回到村里,又开始给穷人画画,穷人们更加爱戴他了。

神笔马良教案反思篇五

知识与能力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方法与过程

通过聆听感受、自读自悟、品读深入等阅读活动过程

中理解文本,掌握“读——品——背”的学习方法,并在句式练说、朗读表演中得到能力的培养和情感的熏陶。态度、情感、价值观激发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的真情实感,培养儿童博大而纯真的心。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学习方法,试背课文。

教学难点

在充分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续编诗歌,训练语言。产生关爱他人,关爱生命,爱护环境的愿望。

教学前提

1、了解故事《神笔马良》

2、在第一课时已初读课文,学会认9个生字,并练习写8个生字。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猜猜老师要画什么?(毛笔)

——太阳小鸟——

——谷粒西西——

——好腿

4、小结:瞧,我们周围不仅有需要帮助的人,还有很多需要帮助的植物和小动物。

学习第一节诗歌读

1、刚才,你们能发现老师的优点和不足,下面该轮到你们读了,给自己提点要求吧。

3、品读“快活”一词:想象:如果这个时候,天空中出现了一个红红的暖和的太阳,小树又会说什么呢?这时候的小树感到怎样?用书上的一个词来形容——快活。谁能快活地把这一段读一读?(个别读)谁能比他读得更快活?(齐读)

5、背诵指导:这节诗歌的顺序是,先提出“假如有一枝马良的神笔”——再讲给谁画什么——最后讲画的理由。小结6、学法:读——品——背(品的方法:找出你喜欢的词语,理解它的意思;还可以拿别的词语替换一下,比较表达效果的不同……)

1、小组内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读,可以自由读或轮流读。

2、你最喜欢这一节诗里的哪几个词印象特别深?为什么?和组内的同学交流交流;你还能用表演的形式让组内的小朋友也喜欢这些词。

3、轮换不同的方式多读几遍,根据“假如……——给谁画什么——为什么画”的句式,试着背诵这一诗节。

1、觉得自己读得特别好的小组起来读。

2、愿意说说诗中的好词语的小组有吗?

3、哪个小组能背下这一节诗?小结同学们,刚才我们是四人小组内用了“读——品——背”的方法来学习第二节诗歌的。在读中品味词语,在背中积累语言。你们说这个学习方法好不好?那么,接下来就请你们用这个方法自学第三小节诗歌。

1、根据“读——品——背”的方法来自学第三节诗歌的。

2、个别读。

3、品好词。

4、试背诵。

1、诗歌的末尾出现的六个小圆点儿,是什么标点符号?

2、省略号代表什么意思?

3、为什么作者要在这里使用省略号呢?

1、我想作者一定是想让我们也来说一说“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会画什么,为什么要画。”

2、说一说

3、四人小组合作创作一篇更新版本的。

1、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在这动听的旋律中,我们这堂课也要结束了,但是希望人们相互之间的关心和爱心永远不会结束,只要人人付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神笔马良教案反思篇六

这首诗从语言特点上看,每段的句式相对一致,尤其是“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这句话在诗中反复出现。适合对学生进行仿写的练习。而且这篇课文的内容也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此学了这首诗,学生产生了许多共鸣,产生了许多新的“假如”,萌发了写诗的冲动。我抓住时机,通过对省略号含义的挖掘,让学生认识到身边需要关注的事物还有很多。让学生把自己的愿望说出来,写下来。读写结合,让学生把自己独特的体验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让体验在学生写话中升华。儿童充满了想象力,创造力,虽然他们往往只能“假如”,但是这些“假如”都是他们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独特认识,是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总之,整个设计我注意把学习的自主性交给学生,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的保持,做到乐学,主动地学,学有所得,在轻松愉悦中掌握知识,发展语言。

神笔马良教案反思篇七

《神笔马良》是一篇深受儿童喜爱、脍炙人口的故事。讲述了贫苦人家的孩子马良历经坎坷,最后用自己的画笔战胜邪恶,得到穷苦人民爱戴的故事。表达了我国劳动人民对美好事物和理想生活的向往和不懈追求。

全文故事情节生动,通过设计自由讨论的环节让学生走近主人公马良。问:“你们读了这个故事认为马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学生的回答是多元的,从不同角度出发的。看来之前的发散思维训练对学生来说奏效了。

学生能够抓住文章的主要故事情节表达自己的'想法,如通过马良不直接给官员画金山,而是先画汪洋大海能够体会到马良是个聪明智慧的孩子。他在牢里等看守睡熟后在墙上画门解救无辜百姓、官兵追击,马良迅速在岩石上画马机智逃脱,这些都能表现他的聪明和智慧。学生抓住马良没有笔在沙地上画画,在河滩上画画体会到马良做事执着,热爱绘画,持之以恒。通过他只为穷人画画,毫不考虑自己体会他的大公无私和善良,以及诚实守信。

学生多元的解读,逐渐让马良这个人物形象丰满起来,不再是躺在纸面上的人物,而是有呼吸、有情感的立体的有血有肉人。语文教学应该还原作品人物本身的特点,让主要人物的艺术风格和人格魅力得以彰显。这是学习此类文章的一个重要方法。

本课结束之前,引导学生说一说:“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会画些什么呢?”再次启发学生创意表达,把自己的奇思妙想通过文字记录下来。这样学生的语言文字训练落到了实处,同时本课的德育目标通过写话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儿童的爱心在笔尖流淌,智慧在字里行间闪烁。

神笔马良教案反思篇八

抓题眼,带动对整篇课文的阅读,也是长文短教的一种惯用做法。本课的“神”就是全文的一个圆心、轴心,做到“语语悟其神”、“步步悟其神”、“处处悟其神”。

1学懂课文生字新词,读懂课文。

2体会马良神笔之“神”。

3懂得心地善良、一心为穷人着想的人才会创造奇迹。

1. 揭题:神笔马良

看了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

马良的笔 “神”在哪里?

2 .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3 带着课后问题读懂课文。

4 连起来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紧扣“神”字品读重点词句。

让我们再读课文,课文的哪些语句让我们感受到了马良的神笔之神?

1. 他立刻拿起笔……叫起来。

2. 马良拿出神笔……“哞”……耕牛。

3. 马良……一推,门开了。

4. 马良说:“……”

自由练读 ,读出神笔之神。

小结:马良想什么画什么,画什么就有什么,这笔可真神呀!

神笔之神还表现在哪里?

1. 大官让画师画摇钱树,没有变成真的摇钱树。

2. 马良用神笔居然让大官葬送海底,神笔真是助善除恶呀1

如果要把课文编成课本剧,哪一部分是高潮部分?

有声有色的练读课文最后部分,“马良给大官画金山,最后使他们沉入海底”。

1. 找伙伴表演读。

2. 分组上台表演。

1. 神笔之神不光是画什么就有什么,而在于它能助善除恶。

2. 补充阅读《七色花》等民间故事。

3. 阅读诗歌《假如》第一段,续写诗歌。

假如

假如我有一枝

马良的神笔,

我要给窗前的小树,

画一个红红的太阳。

让小树在冬天,

也能快活地成长。

不会在寒冷的北风里,

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假如我有一枝

马良的神笔,

我要——

神笔马良

神 神 神

神笔马良教案反思篇九

1、 通过看动画、听故事理解故事的内容,学习欣赏民间文学作品。

2、大胆用语言进行表述,积极体验小主人公的行为与情感。

1、多媒体课件;

2、作画纸、笔人手一份。

一、出示“马良”形象,引出主题

1、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谁?是什么时候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二、边看动画边讲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一)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流传在民间的故事《神笔马良》。

“从前……他见到什么就画什么。”(看动画)

2、对于马良的做法,你是怎么想的?你觉得马良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二)继续讲故事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原来老爷爷给他的是一支神笔。”

1、马良终于有了一支笔,这个愿望是怎么实现的?

2、这是一支什么笔?有什么神奇的地方?

3、马良有了这样一支神笔,他要去给谁画画?

师:好,我们一起来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1、(画小羊)发生了什么事?猜猜马良会怎么做?

2、(画耕牛)同上

3、(画水车)同上

4、马良用神笔帮助了谁?你觉得马良做得怎么样?

5、小结:马良用自己的本领和神笔帮助了有困难的人,真是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

(四)学生画画续编故事结局

2、学生作画

现在请你们把自己刚才想的东西,像马良一样,把它画下来,让大家看看你都想出了什么好办法。

3、指名学生讲述

三、拓展:迁移学生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大胆实践

2、好,现在老师请你们想一想,你们都有哪些本领,可以用它怎样帮助别人呢?

3、让我们一起出去帮助有需要的人吧!

神笔马良教案反思篇十

我适时地引导小组讨论:马良为什么开始的时候不为大官画,后来又画了?是他怕大官吗?有的回答:“是的。”有的反应快说:“不是的。”并从书中或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找到依据。他当时的心里是怎样想的?抓住马良为大官画金山、画海、画船、画风的那一段引导学生理清层次并结合课件用“首先、然后、接着、最后”这样的句式复述故事片断,达到重点段重点理解的目的。

在课的结尾,我又回归到“神”字上来。变相的总结课文:马良的笔“神”在哪里?不仅要引导学生答出“画什么有什么”,还要结合实际说出马良是通过对画画的执着、刻苦的锻炼才得到的能力。达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目的。还要抓住这个机会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假如你也有一支神笔”,你想做些什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

当然,在教学中个别学生对讨论的问题积极性不够高;对马良的这些做法是体现马良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渗透的还不够完善;在板书的设计上还需精炼!

神笔马良教案反思篇十一

1、理解重点词句、读懂课文内容。

2、了解马良用神笔做了哪些事情?哪件事最让你感兴趣?

马良用神笔做了哪些事情?哪些事最让你感兴趣?为什么?

投影幻灯、录音磁带

什么是童话呢?

童话是通过非常丰富的想像、强烈的夸张、神奇的幻想等手法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的儿童故事。

今天,我们学的课文《神笔马良》就是这样一篇童话故事。作者运用了超现实的夸张和幻想,给马良除恶安良的言行增加了新奇神秘的色彩,使故事的情节更加曲折离奇,全文充满了儿童情趣。使我们阅读时,更觉得亲切、生动、有趣。

1、哪些语句描写马良喜欢画画,找出来读一读。

学生说。

教师引导:大官和画师是怎样表现的?他们说了些什么?采取了什么行动?读读课文。

学生说。

学生说。

2、马良怎样得到一枝笔?读读课文。

学生说。

教师引导:马良得到一枝笔,他的表现怎么样?他怎样做的呢?

学生说。

3、马良有了这枝神笔,他又是怎么做的呢?(分小组讨论讨论)

学生讨论。

学生说。

教师讲:“假装”是故意作出某种动作和姿态来掩饰真相的意思。大官亲自给马良松绑,这是一种假象,他真正的目的是什么?请同学们想一想。而马良又是怎样对待大官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从“马良想夺回神笔”到“山一样的海浪不断地向大船压去。”(放录音)

学生说。

4、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一说你的体会是什么?

学生说。

神笔马良

喜欢画画画耕牛

刻苦练习用神笔为穷人画水车

盼望有笔要什么有什么

对大官画大海

1、朗读喜欢的自然段。

2、填量词

一()神笔一()金山一()摇钱树

一()公鸡一()画一()老爷爷

3、积累四个字的词语

神笔马良教案反思篇十二

1、 通过看动画、听故事理解故事的内容,学习欣赏民间文学作品。

2、大胆用语言进行表述,积极体验小主人公的行为与情感。

3、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自己的想法。

1、多媒体课件;

2、作画纸、笔人手一份。

1、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谁?是什么时候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从前……他见到什么就画什么。”(看动画)

2、对于马良的做法,你是怎么想的?你觉得马良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原来老爷爷给他的是一支神笔。”

1、马良终于有了一支笔,这个愿望是怎么实现的?

2、这是一支什么笔?有什么神奇的地方?

3、马良有了这样一支神笔,他要去给谁画画?

师:好,我们一起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1、发生了什么事?猜猜马良会怎么做?(画小羊)

2、同上(画耕牛)

3、同上(画水车)

4、马良用神笔帮助了谁?你觉得马良做得怎么样?

5、反思:马良用自己的本领和神笔帮助了有困难的人,真是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

2、幼儿作画

现在请你们把自己刚才想的东西,像马良一样,把它画下来,让大家看看你都想出了什么好办法。

3、幼儿讲述

2、好,现在老师请你们想一想,你们都有那些本领,可以用它怎样帮助别人呢?

3、让我们一起出去帮助有需要的人吧!

神笔马良教案反思篇十三

抓题眼,带动对整篇课文的阅读,也是长文短教的一种惯用做法。本课的“神”就是全文的一个圆心、轴心,做到“语语悟其神”、“步步悟其神”、“处处悟其神”。

1学懂课文生字新词,读懂课文。

2体会马良神笔之“神”。

3懂得心地善良、一心为穷人着想的人才会创造奇迹。

看了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

马良的笔“神”在哪里?

2.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3带着课后问题读懂课文。

4连起来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紧扣“神”字品读重点词句。

让我们再读课文,课文的哪些语句让我们感受到了马良的神笔之神?

1.他立刻拿起笔……叫起来。

2.马良拿出神笔……“哞”……耕牛。

3.马良……一推,门开了。

4.马良说:“……”

自由练读,读出神笔之神。

小结:马良想什么画什么,画什么就有什么,这笔可真神呀!

神笔之神还表现在哪里?

1.大官让画师画摇钱树,没有变成真的`摇钱树。

2.马良用神笔居然让大官葬送海底,神笔真是助善除恶呀1。

如果要把课文编成课本剧,哪一部分是高潮部分?

有声有色的练读课文最后部分,“马良给大官画金山,最后使他们沉入海底”。

1.找伙伴表演读。

2.分组上台表演。

1.神笔之神不光是画什么就有什么,而在于它能助善除恶。

2.补充阅读《七色花》等民间故事。

3.阅读诗歌《假如》第一段,续写诗歌。

假如。

假如我有一枝。

马良的神笔,

我要给窗前的小树,

画一个红红的太阳。

让小树在冬天,

也能快活地成长。

不会在寒冷的北风里,

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假如我有一枝。

马良的神笔,

我要——。

神神神。

神笔马良教案反思篇十四

《神笔马良》是长春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11版块第三课的内容,本版块的主题是奇思妙想。我们都知道想象是创造的开始,可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多么重要。本文充满了童趣和想象,是一篇深受儿童喜爱、脍炙人口的童话故事,主要讲述了穷苦人家的孩子马良历经坎坷、最后用画笔战胜邪恶,得到穷苦人民爱戴的故事。全篇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内容浅显易懂,可读性强,是训练学生想象能力、语言能力的好教材。

由于本篇课文篇幅较长,学生年龄又小,并且三年级是由识字教学向阅读教学转变的转折期。况且农村的学生在素质方面也与城里的学生有一定的差别,给予本班实际情况,以及教材的特色,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以下几点:

1、能有感情、分角色朗读课文,能根据提示复述马良巧惩大官的过程。

2、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文章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 借助语言文字训练学生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价值观:学习马良不畏威胁诱惑,一心为穷苦人民做好事的品质,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渗透爱憎分明的情感。

1、能有感情、分角色朗读课文,能根据提示复述马良巧惩大官德过程。

2、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文章的内容。

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渗透爱憎分明的情感。

说教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本着这一教学思想,我采用以下两种方法教学。

(1)情境教学法: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和运用音乐渲染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感悟能力。

(2)以读促悟法:采用多种形式的读,感悟文章内容。

学法:我贯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的指导思想,本着教是为了学服务,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方法。《语文课标》也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讲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本课学法主要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读中学,思中悟。

在课的伊始。我播放《神笔马良》的动画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动画片,做到学有目的。这一环节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受本文的语言美,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唤起心中美好的情感,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这也充分体现了情境教学法的恰到好处。

这一环节通过复习,让学生获得整体感知,分清层次。

首先让学生分角色读文,然后用:“因为——所以——”句式回答:白胡子老爷爷为什么将神笔送给马良。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概括能力。然后用笔分别画出马良喜欢画画的句子和用心画画的句子,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感受马良的刻苦学习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从而为下文马良学画目的做了良好铺垫,也为突破重难点做了准备。

首先让学生默读课文,想:马良的神笔神在哪?他用神笔为人民做了那些事情?这样让学生携疑读文,有目的读文,目的在训练学生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根据学生的回答我顺势提出问题:这么神奇的笔,大官早就垂涎三尺,想法设法想得到神笔,那么马良是怎样巧妙惩罚大官的呢?请同学用:马良“先——然后——接着—— 最后——终于——”说一说马良巧惩大官的过程。这样的设计,既降低了难度,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使学生说话有条理性。

在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说说:“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会用它做什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学习马良的思想品质,而不是羡慕那支神笔。然后出示诗歌,让学生仿写诗歌,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想象能力。

通过学习,希望同学们在以后做人做事时,要明辨是非、爱憎分明。因为只有这样才会收到别人的喜爱。

1、让学生阅读我给他们事先搜集的故事,从故事中感悟人物美好心灵。

2、让学生课后搜集表现人物美好心灵的童话故事和神话故事,为下周故事会做准备。

通过这两个作业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好的板书是一个微型教案,在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此板书设计清晰直观,力求全面而简明地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便于学生理解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神笔马良

为穷人(1)画耕牛 (2)画牢门 (3)画水牛(爱穷人)

为大官(4)画大海 画 船 画 风 (憎恶人) 爱憎分明

以上是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做的说明,总之本节课我力求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让学生有本可依,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渗透爱憎分明的情感。

神笔马良教案反思篇十五

想象是思维的特殊形式,是发展学生创造力,陶冶高尚情操的重要智力因素。有些课文的情感可以向文外延伸,抓住伸展点发挥想象,可以使学生的情感进一步升华。在教学第一小节时,让学生发挥想象在红红的太阳下小树有什么感觉?会说些什么呢?让学生仿佛自己就是那太阳下的小树,学生展开了自己的想象,体会小树有了太阳以后再也不觉得冷,而是感觉非常的暖活,这样的想象让学生更能溶入情感,更好地体会小树在阳光下享受的温暖,感受小树内心的开心。

本课结束之前,引导学生说一说:“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会画些什么呢?”再次启发学生创意表达,把自己的奇思妙想通过文字记录下来。这样学生的语言文字训练落到了实处,同时本课的德育目标通过写话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儿童的爱心在笔尖流淌,智慧在字里行间闪烁。

文档为doc格式。

神笔马良教案反思篇十六

1、 通过看动画、听故事理解故事的内容,学习欣赏民间文学作品。

2、大胆用语言进行表述,积极体验小主人公的行为与情感。

1、多媒体课件;

2、作画纸、笔人手一份。

一、出示“马良”形象,引出主题

1、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谁?是什么时候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他的名字叫马良,你们看马良在干什么?用什么画画?真奇怪,画画不是应该用笔吗,怎么用树枝呢? 二、边看动画边讲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一)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流传在民间的故事《神笔马良》。

“从前……他见到什么就画什么。”(看动画)

2、对于马良的做法,你是怎么想的?你觉得马良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原来老爷爷给他的是一支神笔。”

1、马良终于有了一支笔,这个愿望是怎么实现的?

2、这是一支什么笔?有什么神奇的地方?

3、马良有了这样一支神笔,他要去给谁画画?

师:好,我们一起来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1、(画小羊)发生了什么事?猜猜马良会怎么做?

2、(画耕牛)同上

3、(画水车)同上

4、马良用神笔帮助了谁?你觉得马良做得怎么样?

5、小结:马良用自己的本领和神笔帮助了有困难的人,真是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

2、幼儿作画

现在请你们把自己刚才想的东西,像马良一样,把它画下来,让大家看看你都想出了什么好办法。

3、幼儿讲述

三、迁移幼儿生活经验,引导幼儿大胆讲述

2、好,现在老师请你们想一想,你们都有那些本领,可以用它怎样帮助别人呢?

3、让我们一起出去帮助有需要的人吧!民间传说欣赏——《神笔马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