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曾国藩语录400句(模板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15:45:24 页码:12
最新曾国藩语录400句(模板13篇)
2023-11-11 15:45:24    小编:zdfb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不足之处,从而更好地改进和提高。总结时可以适当运用概括性的词语和短语,提升表达效果。这里有一些有用的写作提示

曾国藩语录400句篇一

《养晦堂记》:凡民有血气之性*,则翘然而思有以上人。恶卑而就高,恶贫而觊富,恶寂寂而。

思赫赫之名。此世人之恒情。而凡民之中有君子人者,率常终身幽默,暗然退藏。彼岂与人异性*?诚见乎其大,而知众人所争者之不足深较也。

国藩之称林翼,则曰:“润公聪明,本可霸术。而讲求平实,从日常行一事以见至理,开口皆正大之语,举笔则正大之文,不意朋辈中进德之猛,有如此者。其于朋友,纯用奖借,而箴规即寓乎其中。有权术而不屑用,有才智而不自用,有如此襟怀气局,岂与仓猝成功名权宜就事会者比哉!”

大抵平日非至稳之兵,必不可轻用险著;平日非至正之道,必不可轻用奇谋。稳也,正也,人事之力行于平日者也;险也,奇也,天机之凑泊于临时者也。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求变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

居业:“古者立事,必有基业。如高祖之关中,光武之河内,魏之克州,唐之晋陽,皆先据此为基,然后进可以战,退可以守。君子之学道也,亦必有所谓基业者。大抵以规模宏大、言辞诚信为本。如居室然,宏大则所宅者广,托庇者众;诚信则置趾甚固,结构甚牢。”

古之英雄,意量恢拓,规模宏远,而其训诫子弟,恒有恭谨敛退之象。

天下之事,有其功必有其效;功未至而求效之遽臻则妄矣。未施敬于民,而欲民之敬我;未施信于民,而欲民之信我。卤莽而耕,灭裂而耘,而欲收丰穰十倍之利,此必不得之数也。

至于倔强二字,却不可少。功业文章,皆须有此二字贯注其中,否则柔一靡一,不能成一事。孟子所谓至刚,孔子所谓贞固,皆从倔强二字做出。吾兄弟皆禀母德居多,其好处亦正在倔强。若能去忿欲以养体,存倔强以励志,则日进无疆矣。

大抵任天下之大事以气,气之郁积于中者厚,故倔强之极,不能不流为忿激。以后吾兄弟动气之时,彼此互相劝诫,存其倔强,而去其忿激,斯可耳。

总要养得有胸次博大活泼,此后更当有长进也。

尔禀气太清,清则易柔,推志趣高坚,则可变柔为刚;清则易刻,惟襟怀闲远,则可化刻为厚。余字汝曰(口念)刚,恐其稍涉柔一弱也。教汝读书须具大量,看陆诗以导闲适之抱,恐其稍涉刻薄也。尔天性*淡于莱利,再从此二事用功,则终身受用不尽矣。

曾国藩语录400句篇二

另起炉灶,重开世界。

心至苦,事至盛也。

何必择时,何必择地,但自问。

立志。

真不真耳。

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尽人事以听天,吾唯日日谨慎而已。

须有拧拙勿巧之志,而后可以持久。

米已成饭,木已成舟,只好听之而已。

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以爱妻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怒己之心怒人,则全交。

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维正己可以化人,维尽己可以服人。

遇诡诈之人而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之心待之,彼术自穷。

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用意不如平心。

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尽人谋之后,却需泰然处之。

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胸怀豁达为第一义。

禁大言以务实。

省事是清心之法,

读书。

是省事之法。

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智慧愈苦而愈明。

常常提起朝气而要。

天下事未有不从艰苦中来。

不可轻率评讥古人。

自其外者而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而得之而谦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

凡天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为谋之贵,众断之读贵。

无好小利。

今日所说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

责己厚而责人薄耳。

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之时。

胸德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

誉望一损,远近滋疑。

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

无实力而就大名者必有其祸。

遇棘手之际,须从耐烦二字痛下工夫。

不随众之喜惧而喜惧。

处事贵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

一身精神,具乎两目。

胸怀广大,需从平淡二字用功。

宁可数日不开仗,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

42.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当,又要简捷。

神正其人正,神邪其人奸。

人必诚,然后业可大可久。

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

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

责过太直,使人渐恨,在我便是一过。

勿因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男儿自立,须有倔强之气。

有才干,定要表现之。

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

励志。

蓄其气而长其志。

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

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

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者,虽世家宦族必败。

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

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为人不可过于聪明。

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涵容是贵相,事物归著是护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

特患业之不精耳。

百种弊端,皆从懒生。

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守务实,戒机巧,守强毅,戒刚愎。

劝人不可指其过,须美其长,人喜则言语易入,怒则言语难入,怒胜和故也。

君子能扶人之危,周人之急,故是美事,能不自己夸,则善矣。

好便宜不可与共财,狐疑者不可与共事。

国家之强,以得人为强。

人以气为主。

吾辈读书,只有两件事,一者进德之事,而这修业之事。

人苟能自立,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

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

须先立坚卓之志。

家和则福自生。

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夫知之而不用,与不知同。用之而不尽,与不用同。

古之成大事者,多自克勤小务而来。

有其功必有其效。

艰难险阻,可以验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操。

凡行公事,须深谋远虑。

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于综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

长存冰川惴惴之心。

勿扬人过,反躬默省焉,有或类是,丞思悔而速攻也。

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状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机。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凡读无用之书,皆是玩物丧志。

处有事当无事,处大事当如小事。

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

勿过多怜悯。

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治军之道,总以能战为第一义,能爱民为第二义,能和上协下为第三义。

寡言养气,寡视养神,寡欲养精。

未有根本不正,而枝叶发生,能自畅茂者。

既有定识,又有定力。

人不可无缺陷。

受非分之情,恐办非分之事。

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居心平,然后可以历世路之险。

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不可见异思迁。

总宜奖其所长,而兼规其短。

凡事有盛必有衰,不可预为之计。

知足天地宽。

曾国藩语录400句篇三

6、爱民乃行军第一义。——曾国藩

7、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曾国藩

8、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曾国藩

9、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人间哪有空闲的光阴。曾国藩

10、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时,不可趋时。曾国藩

11、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曾国藩

13、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引自《曾国藩家书》

16、天道忌巧,谦退不争,不伎不求。——曾国藩

17、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曾国藩

18、人若一味见人不是,则到处可憎,终日落嗔。曾国藩

19、爱民乃行军第一义。曾国藩

20、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曾国藩

21、省事是清心之法,读书是省事之法。曾国藩

24、坚其志,苦其心,勤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曾国藩

25、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只问耕耘。——曾国藩名言

26、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曾国藩

27、君子出则忠,入则孝,用则知,舍则愚。曾国藩

28、忿怒二字,圣贤亦有之特能少忍须央,便不伤生。(中国古代大臣)曾国藩

30、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曾国藩

31、去山中贼易,去心中贼难。——曾国藩

32、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曾国藩

34、观人法讲信用无官气有条理少大话。——曾国藩

35、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曾国藩

37、君子多思不若养志,多言不若守静,多才不若蓄德。曾国藩

39、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曾国藩

41、好饰者,作非之渐。偏听者,启争之端。曾国藩

44、信算命,信风水,皆妄念所致。读书明理人以义命自安,便不信也。曾国藩

曾国藩语录400句篇四

2. 外重者内轻,故保富贵而丧名。节内重者外轻,故守道德而乐贫贱。

3. 宁可忍耐而死,不可向利而生。

4. 贵视其所举,富视其所兴,贫视其所不取,穷视其所不为。

5. 见人有得意事,便当生欢喜心。见人有失意事,便当生怜悯心。皆自己真实受用处。忌成乐败,何预人事,自坏心术耳。

6. 世不若不求利,即无害。若不求福,即无祸。 ―― 曾国藩名句

7. 名节之于人,不金帛而富,不轩冕而贵。士无名节,犹女不贞,虽有他美,亦不足赎。故前辈谓爵禄易得,名节难保。

8. 处有事当无事,处大事当如小事。

9. 处事贵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

10. 术字亦有不可少处,但必不得已而后用。专意利人而用,谓之圣贤。可不必用而用,专意利己而用,谓之奸雄。

11. 轻信人不一定多疑,而多疑的人每易轻信。 ―― 曾国藩名句

12. 阴,小人者。阳,君子也。进君子而退小人,燮理之能事毕矣。

13. 嘲戏人自事恶事,尤不可入一二壮语,入壮语则戏者皆真,每令人恨。若规人过失,不可入一二戏语,入戏语则真者毕戏。每令人玩,失规人之旨矣。

14. 勿以人负我而隳为善之心,当其施德,第自行吾心所不忍耳。未尝责报也。纵遇险徒,止付一笑。

15. 有一种人以姑息匪人市宽厚名,有一种人以毛举细故市精明名,皆偏也。圣人之厚宽,不使人有所恃。圣人之精明,不使人无所容。

17. 人有求于我,如不能应,当直告以故。切莫含糊,致误乃事。

18. 有必不可行之事,不必妄自轻营。有必不可劝之人,不必多费唇舌。

19. 优娼辈好嗤笑人,而敢为无礼,此自不贱本色。其趋奉不足喜,怠慢不足怒也。

20. 遇疾恶太严之人,不可轻意在他前道人短处,此便是浇油入火,其害与助恶一般。

22. 吾不如者,吾不与处,累我者也。与我齐者,吾不与处,无益我者也。惟贤者,必与贤于己者处,贤者之可得与处也,礼之。主贤世治,则贤者在上。主不肖世乱,则贤者在下。

23. 善自是士人常事,今乃邀身后福报,若市道,吾实耻之。

24. 任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25. 人有过喜谈之,存一恕心者少。己有过恶,闻之漫无悔心者多。若以恕己之心恕人,是谓大公,以责人之心责己,是谓大勇。

27. 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 曾国藩名句

28. 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用意不如平心。

29. 非望之福,祸必继之。急当恐惧修省,多行善事,若一骄则不可救矣。

30. 人遇逆境,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是见识超群。然君子用以力学,借困衡为砥砺,不但顺受而已。

31. 恭而无礼,遇君子固所深恶,即小人亦未尝不非笑之,枉自卑诌耳。

32. 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 曾国藩名言

33. 好便宜不可与共财,狐疑者不可与共事。

34. 此四条为余数十年人世之得,汝兄弟记之行之,并传之于子子孙孙。则余曾家可长盛不衰,代有人才。

35. “从古帝王将相,无人不由自强自立做出”

36. 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天怀。 ―― 曾国藩语录

37. 希望同事们都能功成名就,曾的立身处世之道由此可以览见。

38. 日中则昃,月盈则亏

39. 时贤一石雨水;古法二祖六宗。

40. 世事多因忙里错;好人半自苦中来。

曾国藩语录400句篇五

4、凡人皆不可侮,无用人尤不可侮。——曾国藩。

5、科技世界深如海,正如曾国藩所说的.,必须有智有识,当你懂得一门技艺,并引以为荣,便愈知道深如海,而我根本未到深如海的境界,我只知道别人走快我们几十年,我们现在才起步追,有很多东西要学习。

6、千古圣贤豪杰,既奸雄欲有立志者,不外乎一个“勤”字。——曾国藩。

7、忿怒二字,圣贤亦有之特能少忍须央,便不伤生。(中国古代大臣)曾国藩。

8、读书不独变人气质,且能养人精神,盖理义收摄故也。曾国藩。

10、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曾国藩。

11、居高位者,以知人晓事二者为职。曾国藩。

13、制造船炮,为中国自强之本。曾国藩。

14、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曾国藩。

15、君子出则忠,入则孝,用则知,舍则愚。曾国藩。

16、莫惧少年贫。(清)曾国藩。

17、忿怒二字,圣贤亦有之特能少忍须臾,便不伤生。曾国藩。

20、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曾国藩。

21、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曾国藩。

22、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曾国藩)。

23、人生莫惧少时贫。曾国藩。

24、人之精神,贵藏而用之,苟炫于外,鲜有不败者。——曾国藩。

25、傲人不如者必浅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曾国藩。

26、居高位者,以知人晓事者为职。清曾国藩。

27、凡事皆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曾国藩。

28、观人法讲信用无官气有条理少大话。——曾国藩。

29、信算命,信风水,皆妄念所致。读书明理人以义命自安,便不信也。曾国藩。

30、作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曾国藩。

33、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清曾国藩)。

34、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引自《曾国藩家书》。

35、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曾国藩。

36、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曾国藩。

38、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人间哪有空闲的光阴。曾国藩。

39、学贵初有决定不移之志,中有勇猛精进之心,末有坚贞永固之力。曾国藩。

40、士人第一要有志,第要有识,第要有恒。——曾国藩。

42、天下大事当于大处著眼,小处下手。曾国藩。

43、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曾国藩。

44、去山中贼易,去心中贼难。曾国藩。

曾国藩语录400句篇六

1、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则神钦。

2、读经有一耐字诀。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不特写字,凡事都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3、诸弟在家教子侄,总须有勤敬二字。无论治世乱世,凡一家之中。能勤能敬未有不兴,不勤不敬未有不败者。

4、吾家祖父教人,亦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5、诸弟在家读书,不审每日如何用功?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虽懒惰如故,而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此三事未尝一日间断。十月二十一日立誓永戒吃水烟,洎今已两月不吃烟,已习惯成自然矣。予自立课程甚多,惟记茶余偶谈、读史十面、写日记楷本,此三事者誓终身不间断也。

6、凡人之情,莫不好逸而恶劳,无论贵贱智愚老少,皆贪于逸而惮于劳,古今之所同也。

7、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若全无一分,未有不败。和字能守几分,未有不兴;不和未有不败者。诸弟试在乡间将此三字于族戚人家历历验之,必以吾言为不谬也。

8、三乐:勤劳而且憩息,一乐也;至淡以消嫉妒之心,二乐也;读书声出金石,三乐也。

9、思古圣人之道莫大乎与人为善。以言诲人,是以善教人也;以德薰人,是以善养人也,皆与人为善之事也。君相之道,莫大乎此;师儒之道,亦莫大乎此。仲尼之无常师,即取人为善也;无行不与,即与人为善也。为之不厌,即取人为善也;诲人不倦,即与人为善也。

10、八德:勤、俭、刚、明、忠、恕、谦、浑。

11、读书如譬若掘井,掘数十井而不及泉,不如掘一井而见泉。读书总以背熟经书,常讲史鉴为要,每日有常,自有进境,万不可厌常喜新,此书未完,勿换彼书耳。

12、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

13、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14、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玉汝于成。李申夫尝谓余怄气从不说出,一味忍耐,徐图自强。因引谚曰:“好汉打脱牙,和血吞。”此二语,是余生平咬牙立志之诀。

15、谚云吃一暂长一智,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务须明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戡恭然自馁也。

16、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17、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18、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19、大约军事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巨室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

20、读经、读史、读专集、讲义理之学,此有志者万不可易者也。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然此亦仅为有大志者言之。

21、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22、戒骄字,以不轻易笑人为第一义,戒惰字,以不晏起为第一义。

23、我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所谓立也。我要处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谓达也。今日我处顺境,预想他日也有处逆境之时;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有以盛气凌我之身,或凌我之子孙。常以“恕”字自惕,常留余地处人,则荆棘少矣。

24、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观密微,二者阙一不可。

25、静中,细思古今亿万年无有穷期,人生其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耳;大地数万里无有纪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耳,夜仅一榻耳;古人书籍,近人著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过九牛之一毛耳;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能办者,不过太仓之一粒耳。

26、习字临《千字文》亦可,但须有恒。每日临帖一百字,万万无间断,则数年必成书家矣。

27、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遇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知书籍之多而吾所见者寡,则不敢以一得自喜,而当思择善而约守之;知事变之多而吾所办者少,则不敢以功名自矜,而当思举贤而共图之。夫如是,则自私自满之见可渐渐蠲除矣。

28、吾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秀才者,读书之种子也,世家之招牌也。礼义之旗帜也。

29、以耕读二字为本,乃是长久之计。

30、家中兄弟子侄,惟当记祖父之八个字,曰:“考、宝、早、扫、书、蔬、鱼、猪”。余日记册中又有八本之说,曰:“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此八本者,皆余阅历而确把握之论,弟亦当教诸子侄谨记之,无论世之治乱,家之贫富,但能守星冈公之八字与余之八本,总不失为上等人家。

曾国藩语录400句篇七

2、君子之道,以知命为第一要务。

3、因循二事,误尽一生,鼓舞精神,方破此弊。

4、人的一生,蹉跎跌宕,难免会有过失。当别人对我们提出意见的时候,我们可能羞于面对自己的缺点而恼羞成怒。倒不如采取这样的态度:如果别人说得对,确实指出了自己的不足,则要虚心改正;哪怕别人说错了,也可以把它当成是一种提醒,以此警示自己。

6、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7、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8、放开手,使开胆,不复瞻前顾后。——曾国藩。

9、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

11、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

12、而古代的圣君贤相,也无不以勤劳自勉。

13、富贵气太重,亦非佳象耳。

14、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智风味。

15、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16、勤能补拙是良训,一份辛苦一份才。天赋固然重要,但是后天的勤奋完全可以补足这一点。曾国藩自己小时候也曾经因为愚笨被老师羞辱,但是后来凭借自己手不释卷的勤奋,终究还是出将入相,位极人臣。

17、人与人也是如此。论语里讲,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8、慎,谨也。——《说文》。

19、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曾国藩。

20、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22、名节至大,不可妄交非类。

23、如果你能说一句话,为别人发声,就可以解决别人的纷扰,纠纷。那么如果是这样,也不要太过退缩,但是如果想用这种方式谋得一定利益,那么就如同交易一样了,和重利忘义又有什么区别呢。

24、法者,天讨也,以公守之,以仁行之。——曾国藩。

25、患在略识世态而又怀一肚皮不合适宜,既不能硬,又不能软,所以到处寡合。

26、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曾国藩。

27、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

28、所谓的“慎独”,也就是能够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之下遵守住其道德规范,做到真正的言行一致,而这也就是所谓的自律。当一个人能够在没有人看管的地方,做到思想、言行、行为等各个方面的绝对谨慎,这样无论是他面对任何事情都会心安理得。而在现如今的社会中,能够做到自律才是真正能够经得起诱惑的人,才能够在这个错综复杂、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

曾国藩语录400句篇八

1、凡人言及非人非理事,我虽不与谋,若从旁附和一句,便自有罪。故处此有三道,以至诚感悟之,上也。去其太甚,次也。漠然不置是非于其间,又其次也。

2、君子贵通天下之志,疾恶太严则伤公明之体。

3、将古人心信今人,真是信不过。若以古人至诚之道感今人,今人未必在豚鱼下也。

4、君子多思不若养志,多言不若守静,多才不若蓄德。

5、古人爱人之意多,今人恶人之意多。爱人,故人易于改过,而视我也常亲,我之教益易行。恶人,故人甘于自弃,而视我也常仇,我之言必不入。

6、凡处事但自家踏得田地稳,一任间言语。

7、一念之善,吉神随之。一念之恶,厉鬼随之。知此可以役使鬼神。

8、将事而能弭,遇事而能捄,既事而能挽,此之谓达权。此之谓才。未事而知其来,始事而要其终,定事而要其变,此之谓长虑,此之谓识。

9、凡遇事须安祥和缓以处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错。盖天下何事不从忙中错了。故从容安祥,为处事第一法。

10、或谓才子多傲,余曰傲便是不才。

11、小人如虎狼蛇蝎,殆又甚焉。虎狼之威,蛇蝎之状,皆知其足以害己,深避而预防之。小人则心如虎狼,其貌驺虞,念如蛇蝎,其言鸾和,人不知其将害己而狎之,鲜弗及矣。

12、称人之善,我有一善,又何妒焉?称人一恶,我有一恶,又何毁焉?

13、事莫待来时忍,欲莫待动时防。即来思隐,即动思防,如火炽水溢,障之甚难。

14、事涉刻薄者,即所持甚正,亦不可自我开端。

15、君子称人之善而非誉也,折人之过而非毁也,毁其劝善而改过也。小人不然,善则忌之,过则扬之。

16、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

17、水激逆流,火激横发,人激乱作,君子慎其所以激之者。愧之则小人可使为君子,激之则君子可使为小人。

18、天下第一好事,莫如诱人为善。圣贤所以为圣贤,只是欲引天下后世之人皆入于善。

19、闻人善则疑之,闻人恶则信之,此满腔杀机也。

20、君子不可以不忍也,忍欲则不屈于物,忍剧则不扰于事,忍挠则不折于势,忍穷则不苟于进,故曰,必有忍乃有济。

21、闻人之善而掩覆之,或文致以诬其心。闻人之过而播扬之,或枝叶以多其罪,此皆得罪于鬼神者也,吾党戒之。

22、高才能文章,善居之,足以成名,不善居之,足以致祸。

23、能庇人便是大人,受人庇便是小人。

25、论人情只往薄处求说,人心只往恶边想,此是私而该底念头,自家便是个小人。古人责人,每于有过中求无过。此是长厚心,盛德事。学者熟思,自有滋味。

26、人生至愚是恶闻己过。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

27、得失有定数,求而不得者多矣,纵求而得,亦是命所应有。安然则受,未必不得,自多营营耳。

28、君子满腹天理,故以顺理为乐。小人满腹人欲,故以得欲为乐。欲无时可足,故乐不胜忧。理无时不存,故随在皆乐。至乐顺理。纵欲之乐,忧患随焉。

29、凡权要人声势赫然时,我不可犯其锋,亦不可与之狎,敬而远之,全身全名之道也。

30、衣冠之族,以清白遗世为本,务要恬穆省事,凡贪戾刻薄之夫,皆不宜与之相接。

31、人若一味见人不是,则到处可憎,终日落嗔。

32、人生一日或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行一善事,此日方不虚生。遇富贵人,宜劝他宽,见聪明人宜劝他厚。

33、善人固可亲,未能知,不可急合。恶人固可疏,未能远,不可急去。

34、小人专望人恩,恩过不感。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难忘。

35、伤化毁俗者,虽亲虽贵,必疏而远之。清公贞修者,虽微虽践,必亲而近之。

36、两君子无争,相让故也。一君子一小人无争,有容故也。争者两小人也,有识者奈何自处于小人。

曾国藩语录400句篇九

9、将来不迎,当下不杂,过往不念。——曾国藩

11、俭以养廉,直而能忍。清.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

12、忿怒字,圣贤亦有之;特能少忍须臾,便不伤生。曾国藩

13、勤则兴,懒则败,一字之理。曾国藩

14、信算命,信风水,皆妄念所致。读书明理人以义命自安,便不信也。曾国藩

15、只是一个见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尽堕。曾国藩

16、好饰者,作非之渐。偏听者,启争之端。曾国藩

17、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曾国藩

18、爱民乃行军第一义。——曾国藩

19、人才何常?褒之则如甘雨之兴苗,贬之则如严霜之凋物。——曾国藩

20、人才何常?褒之则如甘雨之兴苗,贬之则如严霜之凋物。曾国藩

21、观人法讲信用无官气有条理少大话。——曾国藩

22、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曾国藩

25、如果您喜欢《曾国藩的名言》记得分享给更多好友噢!

26、制造船炮,为中国自强之本。曾国藩

27、居官四败曰昏惰任下者败,傲狠妄为者败,贪鄙无忌者败,反覆多诈者败。曾国藩

28、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曾国藩

29、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曾国藩

31、谦则不招人忌,恭则不招人侮。曾国藩

32、俭以养廉,直而能忍。——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

33、科技世界深如海,正如曾国藩所说的,必须有智有识,当你懂得一门技艺,并引以为荣,便愈知道深如海,而我根本未到深如海的境界,我只知道别人走快我们几十年,我们现在才起步追,有很多东西要学习。

35、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曾国藩

36、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曾国藩

37、俭以养廉,直而能忍。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

38、小人专望人恩,恩过不感。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难忘。曾国藩

40、无恒者,见异思迁也,欲求长进难矣。——曾国藩

41、制造船炮,为中国自强之本。曾国藩

42、人生莫惧少时贫。曾国藩

46、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曾国藩

48、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曾国藩

49、静坐自我妄为,读书即是立德。曾国藩

50、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自柔出,柔能克刚。——曾国藩

曾国藩语录400句篇十

1、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2、富贵气太重,亦非佳象耳。

3、有理义以养其心,则虽老而神明不衰。苟为不然,则昏于豢养,败于戕贼,未老而志衰矣。励志之士,可不戒诸。

4、得意而喜,失意而怒,便被顺逆差遣,何曾作得主。马牛为人穿着鼻孔,要行则行,要止则止,不知世上一切差遣得我者,皆是穿我鼻孔者也。自朝至暮,自少至老,其不为马牛者几何?哀哉!

5、弟处在这种百事都不顺利的时候,也只有采取逆来顺受的法子,依旧不外乎悔字诀、硬字诀而已。

6、凡是专注于一桩事业的人,必定有自己的心得,也必定会有疑惑之处。

7、想起天道有三恶外,又觉得好表现太精明而不能含浑,也是天道所恶的。

8、先哲说利益不十倍不变法,我说人员不十倍不改变旧制。

9、人才不遭遇困厄则不能激发潜力,不心存戒惧深怀忧虑则不能发达。

10、兵勇劳苦,须时时存体恤之念,然营规则不可不严。——《曾国藩书信》。

11、位愈高则言日增,箴言日寡;望愈重则责之者多,恕之者少。——《曾国藩书信》。

12、军行战胜,尤须坚明约束,无令骚扰地方。——《曾国藩书信》。

13、未有平日不早起,而临敌忽能早起者;未有平日不习劳,而临敌忽能习劳者;未有平日不能忍饥耐寒,而临敌能忍饥耐寒者。——《曾国藩书信》。

14、宜多用活兵,少用呆兵;多用轻兵,少用重兵。进退开合,变化不测,活兵也;屯宿一处,师老人顽,呆兵也。——《曾国藩书信》。

15、我不越境,则我常为主,所谓致人而不致于人也。稳守稳打,彼(敌)自意兴索然。——《曾国藩书信》。

16、于"畏慎"二字之中养出一种刚气来。——《曾国藩家书》。

17、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曾国藩家书》。

19、凡居官不可有清名,若名清而实不清,尤为造物所怒。——《曾国藩家书》。

21、如能救焚拯溺,何难嘘枯回生。——《曾国藩家书》。

22、君子有高世独立之志,而不与人以易窥;有藐万乘却三军之气,而未常轻于一发。——《曾国藩家书》。

23、挺然特立,做第一等人物。——《曾国藩家书》。

24、挺身入局,敢于担当,才有成事希望。——《曾国藩日记》。

25、天地之所以不息,国之所以立,圣贤之德业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之也。故日:"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曾国藩书信》。

26、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曾国藩日记》。

28、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曾国藩。

29、既有定识,又有定力。——曾国藩。

30、百种弊病,皆从懒生。——曾国藩。

32、人之所学,不可为人所容,为人所容则下矣。——曾国藩。

33、举世惟一真字难得。——曾国藩。

34、小人其心,君子其饰,名是而实非,其天下之大害乎?

35、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恕己则皆。尔曹但常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圣贤地位也。

37、务须咬牙厉志,蓄其气而长其志,切不可恭然自馁也。——曾国藩。

38、心至苦,事至盛也。——曾国藩。

39、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则神钦。

40、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

41、读经、读史、读专集、讲义理之学,此有志者万不可易者也。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然此亦仅为有大志者言之。

42、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43、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

44、"大柔非柔,至刚无刚"。"家勤则兴,人勤则健"。"侍亲以得欢为本"。

45、不怨不尤,但反身争个一壁静;勿忘勿助,看平地长得万丈高。

46、苍天不忍没斯楼,全仗那国手神工,再造千秋名胜;黄鹤依然来此地,愿借得仙人玉笛,长吹一片承平。

47、荷气竹风宜永日;花光楼影倒晴天。

48、入孝出忠,光大门第;亲师取友,教育后昆。

49、把所有人都得罪了,也就谁都不得罪了。

51、居心不净,动辄疑人。人自无心,我徒烦扰。——曾国藩。

52、"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曾国藩"。

54、提出良心,自作主宰,决不令为邪欲所胜,方是功夫。——曾国藩。

55、寡言者可以杜忌,寡行者可以藏拙,寡智者可以习静,寡能者可以节劳。——曾国藩。

56、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着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曾国藩。

57、凡遇事须安详和缓以处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错。盖天下何事不从忙中错了。故从容安详,为处事第一法。

58、概天下无无瑕之才、无隙之交。大过改之,微瑕涵之,则可。

59、闻过而不改,谓之丧心。思过而不改,谓之失体。——曾国藩名言。

61、那些告诫子弟的谆谆家教,都会成为后世训子的`反面教材,一生抱负,千秋名节,绝对不允许曾国藩生出丝毫的不臣之念,而且他出身翰林,长期埋首于经史子籍,吟诗作赋,也认为著书立说才是心中真正向往的帝王之业,带兵打仗安营扎寨,本是不得已才为的事,又岂能当作立身之本呢。

62、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曾国藩。

64、服金石酷烈之药,必致损命。即坐功服气,往往损人,人能清心寡欲,自然血气和平,却疾多寿。

66、人人料必胜者,中即伏败机,人人料必挫者,中即伏朝气。

67、遇诡骗财人幻化百端,不行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68、责过太直,使人惭恨,在我即是一过。

69、好自制不行与共财,困惑者不行与共事。

70、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念书则可变革气质。

曾国藩语录400句篇十一

择友乃人生每一要义。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贤否,不可不慎也。下面是关于曾国藩的语录30条,供各位参考。

1、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拯民溺,救民饥之责;读书学古,粗知大义,即有觉后知觉之责。

2、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励志咬牙,蓄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忝然自馁也。予当此百端拂逆之时,亦只有逆来顺受之法,仍不外悔字诀、硬字诀而已。百种弊病皆从懒生,懒则迟缓,迟缓则治人不严,而趣功不敏,一处迟则百处懈矣。

3、人之所资,须自挣而勿待人予。成大事者须善用时机,借梯而上。

4、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做事。做人一定要像人,做官不可像官。

5、读书如譬若掘井,掘数十井而不及泉,不如掘一井而见泉。读书总以背熟经书,常讲史鉴为要,每日有常,自有进境,万不可厌常喜新,此书未完,勿换彼书耳。

6、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玉汝于成。李申夫尝谓余怄气从不说出,一味忍耐,徐图自强。因引谚曰:"好汉打脱牙,和血吞。"此二语,是余生平咬牙立志之诀。

7、谚云吃一暂长一智,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务须明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戡恭然自馁也。

8、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9、大约军事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巨室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

10、戒骄字,以不轻易笑人为第一义,戒惰字,以不晏起为第一义。

11、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观密微,二者阙一不可。

12、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遇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知书籍之多而吾所见者寡,则不敢以一得自喜,而当思择善而约守之;知事变之多而吾所办者少,则不敢以功名自矜,而当思举贤而共图之。夫如是,则自私自满之见可渐渐蠲除矣。

13、人初做事,如鸡伏卵,不舍而生气渐充;如燕营巢,不息而结构渐牢;如滋培之木,不见其长,有时大;如有本之泉,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

14、把所有人都得罪了,也就谁都不得罪了。

15、沉默是一种态度,拖也是一种方法。

16、不可轻率评讥古人。

17、我在军中多年,难道没有一点可取,只因一个傲字,百无一成,所以谆谆教各位弟弟引以为戒。

18、精神越用就越多,阳气越提就越盛。每天做的事情越多,晚上睡眠就越轻松。

19、尝自虑执德不宏,量既隘而不足以采天下之善,矿不敢执一律求之。虽偏长薄善,敬其有裨于吾,示尝不博取焉以自资益;其有以谠言急论陈于前者,既不必有当于吾,未尝不深感其意,以为彼之所以爱我者,异于众人泛然相遇情也。

20、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

21、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

22、气能挟理以行,而后虽言理而不厌。

24、想到三十多年前,自己本是荷叶塘乡下一个农家子弟,如今贵为中候,权绾两江,节制四省,名重五岳,这固然与自己的`努力息息相关,却也是源于皇家,借助它得到了一些之后,又去背叛它,良心何在呢。失败了,遗臭万年,就算成功了,过去自己所说的那些忠诚敬上的话,都成了欺天瞒地的谎言假话。

25、"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历史常以惊人的相似重复上演过去的一幕幕悲喜剧,达到事业顶峰的曾国藩同样不得不面临中国古代历史的盲点与困局。

26、人之精神有限,过用则竭。

27、凡仁心之发,必一鼓作气,尽吾力之所能为。稍有转念,则疑心生,私心亦生。疑心生则计较多,而出纳吝矣;私心生则好恶偏,则轻重乖发。

28、古之学者为己,其终至于成物。今之学者为物,其终至于丧己。(古代学习的人为了完善自我而学习,最终成为知名人物;今天学习的人为了知为知名人物而学习,最终丧失了自己)

29、教之而信,必先有令人爱者。禁之而畏,必先有令人敬者。

30、曾国藩经典人生哲理语录2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律己则寡过,绳人则寡和。寡合则非涉世之道。故君子责己,小人责人。德有余而为不足者谦,财有余而为不足者鄙。

曾国藩语录400句篇十二

1、刚柔并济——“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

2、有志有识(既博且专)有恒,治学之三要素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3、治学之法:“身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4、曾国藩曰“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

5、讲求清廉——“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者,自然鬼伏神钦,到处人皆敬重”“盖凡带勇之人,皆不免稍肥私囊余不能禁人之苟取,但求吾身不苟取以此风示僚属,即以此仰达圣主”。

6、事事谨慎——三实:不说大话务虚名,不行驾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

7、三忌:天道忌巧,天道忌盈,天道忌贰。

8、三薄:幸灾乐祸,一薄德也;逆命亿数,二薄德也;臆断皂白,三薄德也。

9、三知:知命,知礼,知言。

10、三乐:读书声出金石,飘飘意远,一乐也;宏奖人才,诱人日进,二乐也;勤劳而后憩息,三乐也。

11、三寡:寡言养气,寡视养神,寡欲养精。

12、三致祥: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

13、正确对待做官发财——“功成身退”,“大约世家子弟,钱不可多,衣不可多,事虽至小,关系颇大”。

14、俭以养廉,俭以保家——“家败,离不得个‘奢’字”。

15、勤以养生,勤以致富——“人败,离不得个‘逸’字”“天下百病,生于懒也”“人不勤则万事俱废”“千古之圣贤豪杰,即奸雄欲有立于世者,不外一个勤字”。

16、谦以保泰,谦以进德——“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劳而逸,谦而不傲,万善皆从此生矣”“千古有道自得之士,不外一个谦字”。

17、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财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18、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不以昨日耽搁而今日补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预做。

19、无恒者,见异思迁也,欲求长进难矣。

20、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

21、可见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畜养,日见其大而不觉耳。

22、尔不必求记,却宜求个明白。

23、若事事勤思善问,何患不一日千里?

24、步步前进,日日不止,自有到期,不必计算远近而徒长吁短叹也。

25、心常用则活,不用则窒常用则细,不用则粗。

26、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欲求变之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曾国藩一生追求“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以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道路,“立德立功立言”是他一生追求的“三不朽”目标,其道德词章文治武功皆有可观者。

27、为学之首要在立坚卓之志(今有几何?我做不到,甚至想都不敢);其二,“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谚曰‘艺多不养生’,谓之不专也”(虽有心博学而精深,却总是浅尝辄止);第三,“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

28、克己之学——反省自己。

曾国藩语录400句篇十三

1、仁术并用,以仁爱人;仁礼并施,稳聚人心。

2、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3、凡事皆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4、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5、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

6、家勤则兴,人勤则健。

7、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8、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9、废志无以成学,废学无以成才。

10、才智英敏者,宜加浑厚学问。

11、寡言养气,寡视养神,寡欲养精。

12、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13、集众人之私,成天下之公。

14、心至苦,事至盛也。

15、勤俭节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16、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17、见异思迁,欲求长进难矣。

18、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

19、危急之际,莫靠他人,专靠自己,乃是稳着。

20、忠实处事,忠诚为人;忠孝持家,忠心敬人。

21、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

22、惟忘机可以消众机,惟懵懂可以祓不祥。

23、事以急败,思因缓得。

24、有其功,必有其效。

25、甘让君子其志卑,不让小人其量浅。

26、事缓乃圆,好从慢得;从缓待变,应对自如。

27、居高位者,以知人晓事二者为职。

28、遇有不测,自查反省;汲取教训;以利再战。

29、既爱其才,宜略其小节。

30、脚踏实地,不敢一毫欺人。

31、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

32、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33、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34、买书不可不多,而看书不可不知所择。

35、带兵之道,用恩莫如用仁,用威莫如用礼。

36、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

37、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38、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39、有气则有势,有识则有度,有情则有韵,有趣则有味。

40、仁言不如仁心之诚,利近不如利远之博,仁言或失于口惠,利近或失于姑息。

41、洁身自好,严于律己;节欲莫贪,克己复礼。

42、绮语背道,杂学乱性。

43、越自尊大,越见器小。

44、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预为之计。

45、棘手事,需耐烦。千万忍耐,忍耐千万。

46、银钱则量力资助,办事则竭力经营。

47、清则易柔,惟志趣高坚,则可变柔为刚。

48、凡家道所以持久者,不恃一时之官爵,而恃长远之家规,不恃一二人之骤发,而恃大众之维持。

49、人贵自知,自知则明;偏信则暗,兼听则明。

50、刚正不阿,铁骨正之;迎难勇进,雄壮豪迈。

51、凡为一事,事皆贵专;以专而精,以纷而散。

52、凡畏人,不敢妄议论者,谦谨者也;凡好讥评人短者,骄傲者也。

53、无故而怨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

54、疑心生则计较多,而出纳吝矣;私心生则好恶偏,而轻重乖矣。

55、惟正己可以化人,惟尽己可以服人。

56、好便宜不可与共财,狐疑者不可与共事。

57、处有事当无事,处大事当如小事。

58、责过太直,使人惭恨,在我便是一过。

59、见得天下皆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皆是好人。

60、遇忧患横逆之来,当稍忍以待其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