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中药学常用歌诀(通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7 10:16:01 页码:10
2023年中药学常用歌诀(通用8篇)
2023-11-27 10:16:01    小编:zdfb

总结是一种对自己进行成长评价的方式。在写总结时要注意语言的简练和准确,避免使用模糊和抽象的词汇。在下面将呈现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总结示例,以供大家参考。

中药学常用歌诀篇一

中药学是中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为数千年来的中医药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学习中药学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其中的博大精深。通过整理总结中药学的知识,我深入理解了其中的原理和应用,同时也领悟到了一些学习方法和心得体会。下面将从中药学的总结与归纳、中药学理论的歌诀学习、中药学的实践应用、中药学的挑战与前景等方面进行论述。

在学习中药学的过程中,我发现总结与归纳是非常关键的。中药学涵盖了大量的中药材的分类、功能、应用等内容,这些知识点非常繁杂。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我总结归纳了一些常见的中药分类法,如按照性味归纳、按照功效归纳等。通过整理总结,我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中药材的共同特点和不同之处,从而更好地把握其应用和配伍规律。

在中药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也深刻体会到了歌诀学习的重要性。中药学理论非常繁杂,光靠记忆是远远不够的。而歌诀则是中药学理论的精炼和概括,通过歌诀的学习,我可以快速又准确地掌握中药学的重点和难点。例如,《丹溪心法》是中医药领域的一部重要著作,其通过押韵的方式概括了中药材的名称、性味归经和主治功效,帮助人们记忆和理解中药学的知识点。通过学习歌诀,我不仅能够记住众多的中药材名称和属性,还能够更好地理解其作用和用途。

中药学不仅仅停留在理论上,还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实践应用,我深刻体会到了中药的疗效和适应症。中药有着独特的药效和疗效,可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在实践中,我亲眼见证了许多中药的神奇疗效,如柴胡疏肝理气汤可以缓解肝郁气滞引起的疼痛,人参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抗疲劳能力等。通过实践应用,我更加坚信了中药学的价值和意义,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我将更加积极地推广和应用中药。

当然,在中药学的学习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挑战。目前,中药学的研究还存在诸多争议和困惑,如中药鉴定的标准化、中药疗效的科学性等问题。此外,现代医学的发展也对中药学提出了一些挑战。然而,我相信,在我们国家的传统医学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中药学必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中药学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下去。

总之,通过对中药学知识的总结与归纳、歌诀学习、实践应用和面对挑战与前景的思考,我对中药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领悟。中药学不仅是中医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和学习中药学知识,将其传承和发扬下去,为人类的健康和福祉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药学常用歌诀篇二

记忆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有些很看起来很简单,但就是记不住,原因在于死记硬背,没有把记忆对象形象化,所以很难有助于记忆。掌握口诀记忆知识,把互不关联的记忆对象编成口诀有利于记忆,学会整理和分类,适当的分散记忆,有时比集中记忆效果好。

中药主有几性能?四气五味及归经,

还有升降与浮沉,有毒无毒统而称。

四气寒热与温凉,寒凉属阴温热阳,

温热补火助阳气,温里散寒功效彰

寒凉清热并泻火,解毒助阴又抑阳,

寒者热之热者寒,治疗大法此为纲

五味辛甘苦咸酸,治疗作用不同焉,

辛行气血主发散,甘和补中急能缓,

苦燥降泄能坚阴,咸能润下且软坚,

酸能固涩又收敛,淡渗利水要全。

相使一药助一药,相须互用功效添;

相杀能制它药毒,相畏毒性被制限;

相反增毒要记牢,相恶配伍功效减;

单行无须它药配,七情配伍奥妙显。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

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本草言明十八反,逐一从头说与听:

人参沙参与芍药,玄参紫参及细辛;

苦参丹参共八味,一见藜芦便杀人。

白芨白蔹并半夏,瓜蒌贝母五般真,

莫与乌头与乌逐,逢之一反极如神。

大戟芫花兼海藻,却与甘遂四般并,

若遇甘草同煎服,纵有良医活不成。

外有六般相反物,切需避忌认之真:

蜜蜡莫与葱相见,藜芦勿使酒来浸;

石决明休见云母,犯了之时祸不轻。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荆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顺逆,制药配方莫相依。

中药学常用歌诀篇三

在我学习中药学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中药学的广博和深奥。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中药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中药的来源、性味归经、功效及应用以及中药制剂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为了记忆中药的属性和禁忌等内容,我也学会了许多关于中药歌诀的记忆方法。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总结中药学的要点并分享我对中药学及歌诀的体会。

首先,中药学的核心是认识中药的来源、性味归经、功效及应用。中药的来源十分丰富,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等。其中植物性药物占据了绝大多数,不同的植物药物有着不同的性味和功效。性味归经则是中药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它通过归纳总结,将药物的性质归类,以便于记忆和应用。对于中药学的初学者来说,熟记各种药物的性味归经是非常关键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药学的相关知识。

其次,中药学的歌诀是记忆中药知识的重要工具。在学习中药学的过程中,我发现中药学的歌诀成为我学习的利器。通过歌诀的记忆,我能够更加轻松地掌握中药的属性和应用。例如,我曾经学过一首记忆百味草药的歌诀,通过这首歌诀,我可以快速地回忆起各种药物的属性和应用,这在考试和实际运用中都非常有帮助。因此,我认为歌诀是学习中药学的一种有效的辅助工具。

此外,复习是巩固中药学知识的必要步骤。中药学的知识内容非常丰富,很容易遗忘。因此,及时进行复习是巩固中药学知识的关键。个人经验是,在学习和复习过程中做好笔记,并进行总结,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中药学的知识。同时,结合实际生活例子,将中药学的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也是复习的一种有效方法。

最后,我认为学习中药学还需要保持兴趣和积极性。由于中药学的知识较多且复杂,容易让人感到乏味。因此,我们应该保持对中药学充满兴趣,积极主动地探索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些困难,但通过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我成功地克服了这些困难。

总而言之,中药学是一门涉及广泛的学科,它的核心是认识中药的来源、性味归经、功效及应用。为了更好地记忆中药的相关知识,中药学歌诀成为了一种很有帮助的记忆方式。同时,复习和保持兴趣和积极性也是学习中药学的重要步骤。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相信我能够更好地掌握中药学的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践中。

中药学常用歌诀篇四

中西医结合是中、西医学的.交叉领域,也是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一项工作方针。接下来应届毕业生考试网小编为大家编辑整理了2017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中药学歌诀,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麻黄辛温,解表发汗。利水消肿,宣肺平喘。

2桂枝辛甘,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

3紫苏辛温,表寒可用。解毒安胎,行气宽中。

4生姜解毒,温中止呕。解表散寒,温肺止嗽。

5香薷味辛,化湿和中。解表发汗,利水消肿。

6荆芥辛温,透疹止痒。祛风解毒,止血消疮。

7防风辛甘,胜湿止痛。祛风解表,止痉可用。

8羌活辛温,祛风胜湿。解表散寒,头痛更适。

9白芷解表,祛风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10细辛解表,祛风止痛。温肺化饮,鼻窍能通。

11藁本辛温,除湿止痛。祛风散寒,头痛常用。

12苍耳子温,宣痹止痛。发散风寒,鼻窍亦通。

13辛夷性温,发散风寒。性能通窍,善治鼻渊。

14薄荷辛凉,风热疏散。头目咽疹,行气舒肝。

15牛蒡苦寒,宣肺祛痰。利咽透疹,毒解肿散。

16蝉蜕透疹,利咽开音。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17桑叶苦寒,风热疏散。清肺润燥,明目清肝。

18菊花平甘,风热疏散。清热解毒,明目清肝。

19蔓荆子苦,风热疏散。清利头目,头痛能安。

20柴胡苦辛,疏肝解郁。解表退热,阳升陷举。

21升麻解表,透疹力强。清热解毒,举陷升阳。

22葛根透疹,解肌退热。升阳止泄,生津止渴。

23石膏甘寒,止渴除烦。清热泄火,敛疮宜煅。

24知母甘苦,泻火清热。生津润燥,止咳止渴。

25芦根利尿,止呕止咳。泻火除烦,生津止渴。

26天花粉寒,泻火清热。消肿排脓,生津止渴。

27竹叶平淡,利尿除烦。清热泻火,上下焦安。

28栀子解毒,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出血能安。

29夏枯明目,眩晕头痛。清热泻火,散结消肿。

30决明子寒,眩晕可煎。明目清肝,润肠通便。

31黄芩止血,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安胎亦适。

32黄连苦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消渴疮适。

33黄柏苦寒,解毒疗疮。清热燥湿,带下称王。

34龙胆苦寒,泻火肝胆。清热燥湿,目赤黄疸。

35苦参味苦,清热燥湿。杀虫利尿,带下尤适。

36银花苦寒,疏散风热。清热解毒,疮痈能克。

37连翘苦寒,热清毒解。疏散风热,消肿散结。

38穿心凉血,消肿燥湿。清热解毒,虚寒不适。

39大青叶寒,清热解毒。喉痹口疮,温斑宜服。

40青黛定惊,泻火清肝。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41贯中杀虫,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感冒宜服。

42蒲公清热,解毒力劲。消肿散结,利湿通淋。

43紫花地丁,蛇伤常用。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44土茯苓平,梅毒克星。除湿解毒,关节通行。

45鱼腥草辛,肺痈妙品。排脓解毒,利尿通淋。

46射干利咽,清热化痰。咽喉肿痛,痰盛咳喘。

47山豆根苦,喉痹常用。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48白头翁苦,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疮痈肿服。

49马齿苋酸,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泻痢能服。

50鸦胆子苦,截疟功殊,腐蚀赘疣,止痢解毒。

51生地甘寒,心甘肾经。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52玄参甘咸,泻火解毒。清热凉血,滋阴可服。

53丹皮甘苦,清热凉血。祛瘀活血,骨蒸热歇。

54赤芍疗伤,经闭不通。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55紫草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紫斑消却。

56青蒿截疟,除蒸凉血。清透虚热,暑热可却。

57白薇凉血,虚热消尽。解毒疗疮,利尿通淋。

58地骨凉血,骨蒸潮热。清肺降火,生津止渴。

59银柴胡甘,一退虚热。二除疳热,儿疾可克。

60胡黄连苦,一退虚热。二除疳热,湿热亦克。

61大黄泻火,凉血解毒。泻下攻积,经痛瘀逐。

62芒硝味咸,润燥软坚。泻下攻积,消肿通便。

63番泻叶寒,泻下通便。孕妇忌用,泡服后煎。

64芦荟性寒,清肝杀虫。泻下通便,孕妇勿用。

65麻仁甘平,大肠脾经。润肠通便,热秘通行。

66郁李仁平,利水消肿。润肠通便,养神有功。

67松子仁甘,药性平和。润肠通便,润肺止咳。

68甘遂有毒,水饮泻逐。消肿散结,孕妇勿服。

69牵牛子寒,去积杀虫。泻下逐水,水肿推崇。

70巴豆逐水,峻下冷积。祛痰利咽,蚀疮攻杰。

71独活辛苦,风湿能除。善治痛痹,解表宜服。

72威灵仙咸,通络止痛。祛除风湿,消鲠力宏。

73川乌有毒,温经止痛。祛除风湿,麻醉力宏。

74蕲蛇甘咸,入归肝经。祛风通络,定惊止痉。

75木瓜酸温,归肝脾经,和胃化湿,活络舒筋。

76秦艽苦辛,止痛通经。虚热湿热,风湿皆清。

77防己治痹,亦能止痛。祛除风湿,利水消肿。

78豨签草苦,疮痈毒解。祛除风湿,疏利关节。

79五加利水,能强筋骨。祛除风湿,肝肾尤补。

80寄生安胎,能强筋骨。祛除风湿,肝肾尤补。

81狗脊止血,风湿祛除。能强腰膝,肝肾尤补。

中药学常用歌诀篇五

解表剂:

疏散风热小儿热速清口服液清热解毒、泻火利咽小儿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症见高热、头痛、咽喉肿痛、鼻塞流涕、咳嗽、大便干结。

儿感清口服液解表清热、宣肺化痰小儿外感风寒、肺胃蕴热证、症见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咳嗽有痰、咽喉肿痛、口渴。

发散风寒解肌宁嗽丸解表宣肺、止咳化痰外感风寒、痰浊阻肺所致的小儿感冒发热、咳嗽痰多。

清热剂:

清热解毒消肿小儿咽扁颗粒清热利咽、解毒止痛小儿肺卫热盛所致的喉痹、乳蛾、症见咽喉肿痛、咳嗽痰盛、口舌糜烂;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见上述证候者。

小儿化毒散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热毒内蕴、毒邪未尽所致的口疮肿痛、疮疡溃烂、烦躁口渴、大便秘结。

a.敛疮生肌。

b.活血消肿。

c.消肿散结。

d.拔毒消肿。

e.去腐生肌。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小儿化毒散【功能】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止泻剂:

清利止泻小儿泻速停颗粒清热利湿、健脾止泻、缓急止痛小儿湿热蕴结大肠所致的泄泻、症见大便稀薄如水样、腹痛、纳差;小儿秋季腹泻及迁延性、慢性腹泻见上述证候者。

健脾止泻止泻灵颗粒健脾益气、渗湿止泻脾胃虚弱所致泄泻、大便溏泄、饮食减少、腹胀、倦怠懒言;慢性肠炎见上述证候者。

健脾康儿片健脾养胃、消食止泻脾胃气虚所致的泄泻、症见腹胀便泻、面黄肌瘦、食少倦怠、小便短少。

2015a.小儿泻速停颗粒的主治是。

a.脾虚泄泻。

b.食积泄泻。

c.湿热泄泻。

d.寒湿泄泻。

e.五更泄泻。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小儿泻速停颗粒主治小儿湿热蕴结大肠所致的泄泻。

消导剂:

消食导滞小儿消食片消食化滞、健胃和脾食滞肠胃所致的积滞、症见食少、便秘、脘腹胀满、面黄肌瘦。

小儿化食丸消食化滞、泻火通便2016b2010b食滞化热所致的积滞、症见厌食、烦躁、恶心呕吐、口渴、脘腹胀满、大便干燥。

一捻金消食导滞、祛痰通便脾胃不和、痰食阻滞所致的积滞、症见停食停乳、腹胀便秘、痰盛喘咳。

健脾消食健脾消食丸健脾、和胃、消食、化滞脾胃气虚所致的疳证、症见小儿乳食停滞、脘腹胀满、食欲不振、面黄肌瘦、大便不调。

肥儿丸健胃消积、驱虫小儿消化不良、虫积腹痛、面黄肌瘦、食少腹胀泄泻。

a.一捻金。

b.鹭鸶咯丸。

c.解肌宁嗽丸。

d.儿童清肺丸。

e.清宣止咳颗粒。

『正确答案』b、a、e。

『答案解析』鹭鸶喀丸【功能】宣肺、化痰、止咳。

一捻金【功能】消食导滞、祛痰通便。

清宣止咳颗粒【功能】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a.驱虫b.清燥润肺。

c.清热肃肺d.清热凉肝。

e.泻火通便。

2016b.肥儿丸除健脾消积外,又能。

2016b.小儿化食丸除消食化滞外,又能。

2016b.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除消积止咳外,又能。

『正确答案』a、e、c。

『答案解析』肥儿丸【功能】健胃消积、驱虫。

小儿化食丸【功能】消食化滞、泻火通便。

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功能】清热肃肺、消积止咳。

中药学常用歌诀篇六

中药即中医用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应届毕业生考试网小编为大家编辑整理了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常用单味中药要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类中成药

主要具有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胆湿热、开窍或滋阴平肝等作用。

适用于肝火上扰、肝胆湿热或肝肾亏虚等引发的耳聋耳鸣等。

1.耳聋丸

【功能】清肝泻火,利湿通窍。

【主治】肝胆湿热所致的头晕头痛、耳聋耳鸣、耳内流脓。

【注意事项】孕妇及脾胃虚寒者慎用。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之物。

1.耳聋左慈丸

【功能】滋肾平肝。

【主治】肝肾阴虚所致的耳鸣耳聋、头晕目眩。

【注意事项】痰瘀阻滞者慎用。服药期间,注意饮食调理,忌食或少食辛辣刺激及油腻之物。

1.鼻炎康片

【功能】清热解毒,宣肺通窍,消肿止痛。

【主治】风邪蕴肺所致的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

【注意事项】过敏性鼻炎属虚寒症者慎用。肺脾气虚或气滞血瘀者慎用。运动员慎用。服药期问,戒烟酒,忌辛辣食物。所含苍耳子有小毒,故不宜过量或持久服用。又含马来酸氯苯那敏,易引起嗜睡,服药期间不得驾驶车、船,不得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等;又因其对hl受体阻断作用,故膀胱颈梗阻、甲状腺功能亢进、青光眼、高血压和前列腺肥大者慎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2.千柏鼻炎片

【功能】清热解毒,活血祛风,宣肺通窍。

【主治】风热犯肺、内郁化火、凝滞气血所致的鼻塞鼻痒气热、流涕黄稠、或持续鼻塞、嗅觉迟钝;急慢性鼻炎、急慢性鼻窦炎见上述证候者。

【注意事项】外感风寒、肺脾气虚者慎用。高血压、青光眼患者慎用。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厚味、油腻、鱼腥发物,戒烟酒。因含千里光,故不宜过量或持久服用。

藿胆丸

【功能】芳香化浊,清热通窍。

【主治】湿浊内蕴、胆经郁火所致的'鼻塞、流清涕或浊涕、前额头痛。

【注意事项】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脾虚便溏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1.鼻渊舒胶囊(口服液)

【功能】疏风清热,祛湿通窍。

【主治】鼻炎、鼻窦炎属肺经风热及胆腑郁热证者。

【注意事项】孕妇、肺脾气虚或气滞血瘀者慎用。对本品过敏者忌用。服药期间,戒烟酒,忌辛辣油腻食物。所含细辛、苍耳子均有小毒,故不宜过量或持久服用。

2.辛芩颗粒

【功能】益气固表,祛风通窍。

【主治】肺气不足、风邪外袭所致的鼻痒、喷嚏、流清涕、易感冒;过敏性鼻炎见上述证候者。

【注意事项】外感风热或风寒化热者慎用。服药期间戒烟酒,忌食辛辣之物。含有小毒的苍耳子与细辛,故不宜过量或持久服用。

本类中成药

主要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化腐消肿、化痰散结利咽开音等作用,

适用于风热或火毒上攻,或阴虚火旺、虚火上炎,或火毒蕴结、腐脓烂喉,或风热外束、痰热结喉所致的咽喉肿痛、声音嘶哑等。

1.冰硼散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热毒蕴结所致的咽喉疼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

据报道,因使用本品曾导致严重过敏性口腔炎1例、腹部剧痛2例,用当注意。

2.桂林西瓜霜(胶囊、含片)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风热上攻、肺胃热盛所致的乳蛾、喉痹口糜

【注意事项】孕妇禁用。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鱼腥食物,戒烟酒。老人、儿童及素体脾胃虚弱者慎用。不宜与滋补性中药同时服用。内含有山豆根与煅硼砂,故不宜过量服用或长期服用。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外用时,应首先清洁患处,取适量药粉敷于患处。如口腔用药,先漱口清除口腔食物残渣,用药后禁食30~60分钟。

3.复方鱼腥草片

【功能】清热解毒。

【主治】外感风热所致的急喉痹、急乳蛾。

【注意事项】虚火喉痹、乳蛾者慎用。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鱼腥食物,戒烟酒。

4.六神丸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利咽,化腐止痛。

【主治】烂喉丹痧,咽喉肿痛,喉风喉痈,单双乳蛾小儿热疖,痈疡疔疮,乳痈发背,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口服。一日3次,温开水吞服;一岁一次服1粒,二岁一次服2粒,三岁一次服3~4粒,四岁至八岁一次服5~6粒,九岁至十岁一次服8~9粒,成人一次服10粒。另可外敷在皮肤红肿处,以丸十数粒,用冷开水或米醋少许,盛食匙中化散,敷搽四周,每日数次,常保潮湿,直至肿退为止。如红肿已将出脓或已穿烂,切勿再敷。

【注意事项】孕妇及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及阴虚火旺者慎用。服药期问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忌食辛辣、油腻、鱼腥食物,戒烟酒。老人、儿童及素体脾胃虚弱者慎用。因含有毒的蟾酥、雄黄、朱砂等,故不能过量或持久服用。外用不可入眼。

有文献报道,六神丸可引起喉头水肿及药物性肝炎等。

1.玄麦甘桔含片(颗粒)

【功能】清热滋阴,祛痰利咽。

【主治】阴虚火旺,虚火上浮,口鼻干燥,咽喉肿痛

【注意事项】喉痹、乳蛾属风热者慎用。脾虚便溏者慎用。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鱼腥之物,戒烟酒。儿童用药应遵医嘱。

2.清音丸

【功能】清热利咽,生津润燥。

【主治】肺热津亏,咽喉不利,口舌干燥,声哑失音

【用法用量】口服。温开水送服或噙化。水蜜丸一次2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注意事项】孕妇禁用。急喉痹证属实热者慎用。服药期问,忌食辛辣油腻食物,忌烟酒。

1.锡类散

【功能】解毒化腐,敛疮。

【主治】心胃火盛所致的咽喉糜烂肿痛。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吹敷患处,一日1~2次。

【注意事项】孕妇、老人、儿童、虚火上炎及素体脾胃虚弱者慎用。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2.珠黄散

【功能】清热解毒,祛腐生肌。

【主治】热毒内蕴所致的咽痛、咽部红肿、糜烂、口腔溃疡久不收敛。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虚火喉痹、口疮慎用。素体脾胃虚弱者慎用。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1.黄氏响声丸

【功能】疏风清热,化痰散结,利咽开音。

【注意事项】阴虚火旺、素体脾胃虚弱或胃寒便溏者慎用。老人、儿童慎用。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鱼腥食物,戒烟酒。儿童服用该药应遵医嘱。

2.清咽滴丸

【功能】疏风清热,解毒利咽。

【主治】外感风热所致的急喉痹,

【注意事项】孕妇、虚火喉痹及素体脾胃虚弱者慎用老人、儿童慎服。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之物。

中药学常用歌诀篇七

《中药学》有哪些内容要学的呢?下面跟小编一起来学习中药学歌诀大全,仅供参考!

中药主有几性能?四气五味及归经,

还有升降与浮沉,有毒无毒统而称。

四气寒热与温凉,寒凉属阴温热阳,

温热补火助阳气,温里散寒功效彰,

寒凉清热并泻火,解毒助阴又抑阳,

寒者热之热者寒,治疗大法此为纲。

五味辛甘苦咸酸,治疗作用不同焉,

辛行气血主发散,甘和补中急能缓,

苦燥降泄能坚阴,咸能润下且软坚,

酸能固涩又收敛,淡渗利水要记全。

相使一药助一药,相须互用功效添,

相杀能制它药毒,相畏毒性被制限,

相反增毒要记牢,相恶配伍功效减,

单行无须它药配,七情配伍奥妙显。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

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荆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顺逆,制药配方莫相依。

相使一药助一药,相须互用功效添,

相杀能制它药毒,相畏毒性被制限,

相反增毒要记牢,相恶配伍功效减,

单行无须它药配,七情配伍奥妙显。

斑蝥水蛭及虻虫,乌头附子配天雄,

野葛水银并巴豆,牛膝薏苡与蜈蚣,

三棱芫花代赭麝,大戟蝉蜕黄雌雄,

牙硝芒硝牡丹桂,槐花牵牛皂角同,

半夏南星及通草,瞿麦干姜桃仁通,

硇砂干漆蟹爪甲,地胆茅根都失中。

枳壳陈皮半夏齐,麻黄狼毒及吴萸,

六般之药宜陈久,入药方知奏效奇。

解表辛散肌表邪,性温散寒凉散热。

发散风寒桂麻黄,香薷白芷苏荆防,

苍耳辛荑藁本羌,细辛胡荽柽葱姜。

发散风热蝉薄荷,牛蒡桑菊蔓荆葛,

柴胡升麻淡豆豉,浮萍木贼风热瘥。

麻黄发汗治伤寒,风水痹痛与咳喘。

桂枝温卫善解肌,温经通脉化水气。

紫苏散寒兼理气,风寒气滞两相宜。

荆芥辛散肌表邪,感冒痒疹及出血。

防风辛散表里风,胜湿疗痹止风痉。

羌活祛风寒湿奇,外感头疼上肢痹。

白芷通窍止额痛,燥湿止带消痈脓。

细辛散寒通鼻窍,诸般寒痛肺饮消。

薄荷清利头目咽,散热透疹又疏肝。

牛蒡透疹散风热,解毒利咽疗痄腮。

桑叶清肺兼平肝,风热燥咳目昏眩。

菊花疏散外感热,明目平肝热毒解。

柴胡解热又疏肝,升举阳气治下陷。

葛根解肌治项强,透疹生津升清阳。

性寒清解虚实热,湿热疮毒及气血。

清热泻火治气热,膏知寒石枯草决,

鸭跖芦根密蒙葙,栀子花粉二竹叶。

清热燥湿连柏芩,胆草苦参秦白椿。

清热解毒银花翘,野菊公英鱼腥草,

青叶板蓝黛贯众,荞麦红藤败酱草,

射干豆根穿心莲,白头齿苋地锦草,

蚤拳慈姑土茯苓,熊胆漏芦白蔹勃,

绿豆鸦蛋四季青,半边地丁蛇舌草。

清热凉血生地玄,赤芍牛角紫牡丹。

清虚热药地骨皮,银柴胡连青蒿薇。

石膏解肌清肺胃,除烦止渴高热退;

知母清胃又润肺,滋阴降火虚热退;

栀子泻火除烦躁,凉血通淋衄疸瘥;

夏枯草清肝散结,消瘿瘰乌珠疼解;

黄芩清肺除湿热,解毒凉血又安胎;

黄连燥湿清心火,胃火痢疾疮毒瘥;

黄柏入肾主下焦,燥湿泻火虚热疗;

胆草燥湿泻肝胆,下焦湿热肝火炎;

银花解毒散风热,痈肿毒痢卫营邪;

连翘解毒散肿结,清心透散营卫邪;

公英解毒消痈肿,乳痈肿痛功尤胜;

板蓝根凉血解毒,尤善治毒壅咽喉;

鱼腥草解毒排脓,尤善治痰热肺痈;

射干解毒善祛痰,咽喉肿痛痰壅喘;

白头翁解毒凉血,热毒血痢效尤捷;

生地凉血养阴津,吐衄崩中热伤阴;

玄参凉血且滋阴,解毒散结功效真;

丹皮凉血散瘀血,内外痈肿骨蒸热;

赤芍凉血兼清肝,瘀滞肿痛经闭痊;

青蒿透散阴分热,除蒸解暑截疟邪;

地骨皮凉血退蒸,清肺热止血妄行。

泻下苦降通大肠,积热水饮力能攘。

攻下硝黄番芦荟,润肠火麻仁郁李。

逐水遂芫牵商陆,巴豆千金子大戟。

大黄荡涤积与瘀,火毒湿热一并驱。

芒硝软化便燥结,咽痛口疮及痈结。

甘遂峻泻逐水猛,风痰痈肿亦有功。

巴豆峻下冷积水,祛痰利咽除癥癖。

中药学常用歌诀篇八

提起中药学,人们常常想到的是千百年来积累的宝贵经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中药学作为中华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人类健康、治疗疾病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学习中药学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大量的中药名字和功效,令人眼花缭乱。然而,通过对中药学的总结,我们可以找到其中的规律和奥秘,让中药学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有趣。

中药学是一门涵盖广泛的学科,它不仅仅涉及中药的名称和功效,还包括中药的来源、制备、配伍等内容。在学习中药学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对中药的基本知识进行掌握,了解每种中药的名称、来源、药用部位以及常见功效等。这样可以帮助我们迅速记忆和理解中药的特点,并在实际运用中更加得心应手。例如,当我们学习到黄芩和黄连这两种中药时,可以通过比较它们的名字和外观,来记忆它们的不同特点,黄芩来自于黄山,呈黄色,可清热解毒;而黄连来自于四川,呈黄褐色,可清热燥湿。

在学习中药学的过程中,记忆中药的名称和功效常常是一项枯燥且困难的任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许多前辈总结出了一些简洁明了的中药学歌诀,通过朗朗上口的歌诀来帮助我们记忆。例如,“五轻六峻,除湿六苦陈皮,改善六臭六薄草乌为菟丝子先酸厚,润肠石可水为乌梅转凉花果寒,子肺杏仁轻生者,百广海亏者黄芩茯苓马来六一陈皮莲心―百广”,这个歌诀通过押韵和排列的方式,简明地表达了中药学中常见中药的功效和应用规律。通过歌诀的记忆,我们可以迅速掌握中药的特点,提高学习效率。

然而,中药学歌诀虽然方便记忆,但是在实际运用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更多的挑战和复杂情况。中药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对中药的学习和理解,来运用于临床实践中,保护人类健康。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进行合理的调配和应用中药。这就需要我们对于中药的性味、归经、功能作用等方面有深入的理解。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摸索,才能真正掌握中药的应用技巧,取得满意的效果。

通过对中药学的总结和歌诀的记忆,我们可以更加轻松、有趣地学习中药学。中药学的歌诀是中药学长期总结的经验和智慧,通过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记忆中药的名称和功效。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加深对于中药学的理解和运用。只有不断总结经验和摸索,才能真正成为中药学的行家。

总之,中药学作为中华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人类健康、治疗疾病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中药学的总结和歌诀的记忆,我们可以更好地学习和理解中药学,在实践中取得满意的效果。但是,我们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加深对于中药学的理解和运用,成为中药学的行家。只有这样,中药学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为人类的健康和幸福做出更大的贡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