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过年日记字优秀(实用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13:50:42 页码:14
过年日记字优秀(实用14篇)
2023-11-11 13:50:42    小编:夜紫

文言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和理解其中的意义。为了写一篇完美的总结,我们要先梳理好思路,将重点进行归纳。这是一些精选的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参考。

过年日记字优秀篇一

今天是我盼望已久的农历大年三十,一整天,全家人都在忙着买东西,为年夜饭做准备,尤其是爸爸和奶奶,忙得不亦乐乎。

晚上8时许,我们全家坐在了饭桌旁,一边看春节联欢晚会,一边津津有味地吃起了年夜饭。今晚的菜肴可真丰富啊!有象征着“年年有余”的红烧鱼,我最爱吃的糖醋排骨,南京人过年少不了的素什锦,充满春天气息的春卷,还有代表“明年交好运”的饺子……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也是丰富多彩:有歌曲表演、相声、舞蹈、朗诵……每一个节目都令人不由自主地鼓掌叫绝,特别是赵本山的小品语言滑稽、语调奇特,滑稽,我们笑得简直是前仰后合。

12点整。春节的钟声敲响了。我站在阳台上一看,南京城到处华灯齐放,鞭炮声此起彼伏,五颜六色的礼花漫天飞舞,眼前一片辉煌。

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鼠年离我们远了,牛年真的来了。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国家遇到了雪灾、大地震、金融风暴,也成功地举办了北京奥运会,这一年真是不平凡的一年!

爆竹声中,我不禁由衷地祈祷:狗年我们国家风调雨顺、欣欣向荣;我们家人平平安安、幸福健康;我自己要学习进步、天天向上!

过年日记字优秀篇二

过年,对于70年代出生的我来说,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穿新衣服了。小时候,母亲体弱多病,家里条件差,供我们姐妹读书已是非常艰难。因此,我们两姐妹都是穿着母亲从亲戚家四处搜罗来的旧衣长大的。记得那一年冬天,我穿着一件棉袄去上学。那是表姐的一件棉袄,加上姐姐已穿过几年,棉袄越发变旧变大了,穿在我身上,就象一个小丑。一整天,同学们都望着我笑,那种讥讽的表情让我很是难受。回到家,我气恼地脱下棉袄,再也不肯穿上身。母亲见状,只得哄我,说过年时给我做一件新棉袄,先将就着穿旧的,别冻坏了身子。见母亲这样说,我就穿上了旧棉袄,心里却时时在想着新棉袄的样子。那个冬天,为了实现给我做新棉袄的愿望,父亲到处跟着别人做小工。母亲呢,则走村串户捡些鸡毛,做成鸡毛禅子卖。

那年由于父母的辛勤劳作,年底手边有了一点余钱。加上那年棉花也丰收了,母亲原计划给家里每人做一件新棉袄。可父亲看了看我和姐姐身上穿的衣服,就说他的不要做了,给我们两姐妹一人做一条棉裤,读书穿着暖和。见父亲这样说,母亲也改变了给她自己做件新棉袄的计划,决定给我和姐姐做一件棉袄、一条棉裤。

那时候,每到过年,家家都会把裁缝请进家做新衣服,因此那几天裁缝师傅非常忙。母亲去请本村的张师傅时,张师傅已经接了几个家里的活。见母亲第一次请他,他便把另外几家的活放在了后边,先给我们家做。张师傅进家门时,我和姐姐非常高兴,不住地围着他的缝纫机转。我很好奇,问张师傅,这个机子真能帮我做出漂亮的新衣服吗?张师傅则笑眯眯地摸着我的头说:能呢,保准你穿了很漂亮。

等到过年的那天,我和姐姐非常高兴,很早就起来穿上了新衣服。吃完年饭后,我们又满村到处乱跑,去找小伙伴玩,比谁的新衣服最好看。这时的我,骄傲的像个小公主,总觉得自己穿的新衣服最漂亮、最好看。

这以后,随着家庭条件的好转,每年过年时母亲都给我们做了新衣服。于是,过年就成了我们穿新衣服的企盼。到如今,这个习俗我还改不了。不管平时买了多少新衣服,过年前几天,我准会给自己买上一身新衣服,过年那天再穿。以示对儿时艰难岁月的怀念。

过年日记字优秀篇三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把我从美梦中叫醒,啊,终于过年了。

我迫不及待的拿出鞭炮,拉着爸爸在门口放起来,一串串鞭炮在我们的手中点燃,声音可真大呀,四处飞溅,仿佛要把每一个祝福送到千家万户。这时,天空中,马路上,到处响起鞭炮的声音,震耳欲聋。

在鞭炮声中,我们迎来了祖国最大的.节日春节,家家都喜气洋洋的挂上了红红的大灯笼,贴上了又吉祥又喜气的红红的春联。

到了中午,妈妈准备了一顿丰盛的午餐,有炒鱼,鸡腿,凉菜,饮料让我一见就馋延欲滴,一家人高高兴兴围坐在一起开始吃丰盛的团圆饭,我们边吃边聊,有说有笑,这时,叔叔问我考得咋样,明年要怎没做。我站起来严肃的回答道:今年我的成绩考得不是很好,明年我一定要好好学习,考出一个好成绩。叔叔听我说完后,拍着我的肩膀,高兴的说:我相信你,明年你一定能考好,加油。

在这里我忠心的祝福全世界的小朋友们兔年快乐,学业有成。

过年日记字优秀篇四

人生中最难忘、最珍贵的记忆是童年的时光。无论是幸福还是悲伤,都值得我们一生去回味。而那时能带给我们更多欢乐的并是一年一度的过新年。

小时候生长在农村,那时的.日子很贫穷,靠父母微薄的收入养育我们兄弟姐妹七人,可想而知是多么的艰难。只有过年时父母才会很奢侈,买回鸡鸭鱼肉和各种好吃的零食。我也可以吵着要漂亮的头饰和崭新的衣服。

那时过年的气氛很浓,年前一个月时,街头就人来人往,热闹起来。卖的东西花样繁多,更多的是春联、鞭炮、红烛和年画。那些年画对我有极强的诱惑力。每天我都要跑到街头,一个摊、一个摊逐个儿看,那么痴迷、那么执着!过了小年后,交易所门口卖鸡鸭鹅和鱼的多了起来。动物鸣叫声此起彼伏。手持杆称的工作人员也马不停蹄地来回称重。我家隔壁食品站的门口更是挤得水泄不通,天没亮就站满了排队买猪肉的人。我喜欢这种热闹的气氛,泥鳅似的在人堆里钻来钻去,乐此不疲。

我读小学时,大哥和二哥都参加了工作,家里的生活条件有了改善,我盼过年的意义又多了一重。一放寒假,就经常扳着指头算哥哥回家的日子。盼他们带回我信中交代要买的小人书。当然也想着能有好吃的和好玩的。每到年三十的晚上,附近吃过年饭的小伙伴们,就聚集我家,等着看哥哥放烟花。我和弟弟也颐指气使,一脸的自豪!年初一的早上,我们一行七人穿戴整齐出门拜年时,爸爸妈妈一再嘱咐:“家家都要到,不能丢了一家,要称呼别人......”哥哥姐姐一一答应着。我只担心着四个口袋够不够装,另外准备着一条大手帕备用。一条街道走下来,我的口袋就满了。有糖、瓜子、花生、麻饼......回到家和弟弟比比谁的多,互换一下对方没有的,然后找个地方藏好,留着慢慢享用。

后来家里的人口在增多,有了嫂嫂,侄儿、侄女。我爱我的家,爱家里的每一个成员。我盼着过年,盼着他们回来。因为只有过年的时候,全家人才能聚集到一起。吃年夜饭的时候,一张桌子不够用了,就两张桌子合并到一起。家里充满了欢声笑语,那温馨快乐的场面时时刻刻激动着我的心。我们的大家庭也是一个让别人羡慕的幸福家庭。那时的我巴不得天天过年,每年正月十五一过,意犹未尽的我又进入下一轮的企盼和等待中!

随着年龄的增长,姐姐的远嫁,父母的相继离世。年在我的心里渐渐地淡了、直至厌了。母亲去世后,父亲第二年跟着离世。那年春节,兄弟姐妹在一起过了一次没有父母参与,因为年的最后一次团聚。曾经那个喜气洋洋,充满温馨的过年气氛永远的留存在记忆深处,因为父母的离去而曲终人散。

婚后每次过年都是回老公的老家过。每年都重复着同样的一幕:觥筹交错之后就是男人们围坐在桌前,烟雾缭绕、唾沫横飞,忙着为钞票搬家。女人们捧着茶杯,嗑着瓜子,端坐在电视前闲谈。烦躁的我那一刻思绪就飘得好远,想爸爸、想妈妈、想我儿时的那个家,想我如今自己的家。好想蜷缩在自己那暖暖的被窝里,安安静静的、完完全全的看一回春晚。或者品一杯香茗,放一段音乐,独享一份属于自己的空间。厌烦了为年的奔波、劳累和敷衍。

还有几天又是新的一年到来了。很想留在自己的家里过年,但终究没有说出口。城里缺少过年的气氛,家家大门紧闭,人与人之间缺少沟通,甚至于门对门,彼此还不相熟。回老家对于整日忙碌的老公来说是一种放松。那里有他的亲人,有他熟知的朋友,有他童年的记忆。我没有理由去剥夺他的这份快乐。每次回老家,对于女儿就如同放飞了一只鸟儿。回老家过年更是她的一种期盼,一如从前的我。她在日记里记载着她的乐趣,玩烟花把羽绒服烧了几个洞。立在寒风中,用石块砸池塘里的冰块。和伙伴们追逐嬉闹,踩了一脚的烂泥......她也更喜欢去拜年,她不在乎拜到多少吃的、喝的,和压岁钱。她在乎的是和伙伴们拎着购物袋争先恐后、挨家挨户拜年的那份乐趣。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快乐的童年更是记忆中的珍宝!为了满足女儿的心愿,为了让她能拥有一个意义久远、色彩斑斓的童年,明天就去超市购置礼品,回老家过年去!

过年日记字优秀篇五

今天,我和外婆去老家。

晚上,我们吃完饭,就在家门口开始放烟花了。我们来到门外,抬头仰望,今晚的月色好美啊!只见一轮皎洁的月亮和大红灯笼的光芒照射在大地上,这样的一幕,多么令人觉得回味呀!准备就绪,我们就开始放烟花了。舅舅率先抱了一个超大号的烟花放在马路边上,一只手捂住耳朵,另一只手中的打火机点燃了导火线之后,迅速跑了回来。“砰”,绚烂的烟花犹如花朵一般在天空绽放了。霎时,整个天空都被烟花占据了,五彩缤纷,像春天的繁花那么艳丽,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光彩夺目!真是美不胜收!可弟弟却躲进了屋子里面,怎么拉也拉不出来,我心想:这个胆小鬼,听到烟花爆炸的声音就吓成这样,呵呵!

正当我看得入迷的时候,舅舅把弟弟请出来了,又给他点燃了另一种烟花棒。迷离的光点,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闪烁着,也不错!我赶紧又给自己点了一种连炮,一边伸出手点,一边捂住耳朵,告诫大家说:“快。离我远点……”“噼里啪啦”,一个个烟花相继点燃,让我不禁想起了一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是啊,烟花响起,温暖了大地,辞去了冬天又迎来了春天,祝大家在龙年红红火火,平平安安。导师絮语:春节,是一年一度的寒假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隆重节日。在全国各地,甚至许多西方国家,也慢慢掀起了一股“春节风”。

在这样的节日里,诸如出团圆饭、燃放烟花爆竹、派发红包等习俗也慢慢地得到传承。我们相信,中国年会慢慢地走进千家万户,走进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过年日记字优秀篇六

我盼望已久的过年到了。我很早就起了床,吃罢早餐,爸爸把买鞭炮的任务交给了我,我兴冲冲地走出家门,去了街上临时搭建的漂亮棚子里买鞭炮,只见人们争先恐后地买着鞭炮,过了好一会儿,我才买到了适合我放的鞭炮。

到了家里,我看着时钟,期盼着早点可以吃年夜饭,早点可以大放鞭炮,但是,时间像是和我作对,这一天,白天好像特别长似的。到了五点,我等得有点不耐烦了,于是,我拿起“大地红”,绑在了一根大约二米多长的竹竿上,用打火机点燃导火线,我匆忙地举着竹竿,“大地红”马上“霹雳啪啦”有节奏地响起来,“大地红”越放越响,节奏也越来越快,也许是受到了我的鞭炮声的影响,小区的四周突然之间也纷纷地响起了鞭炮声。

相传在远古时代,有一种凶猛的怪兽叫“年”,一年四季都在深海里,每逢年末岁首之际,它便出来糟踏壮稼,伤害人畜,百姓叫苦连天。有一次它又跑到村庄里为非作歹,被一家门口晾的大红衣服吓跑了。到了另一处,又被灯光吓得抱头鼠窜。于是人们掌握了“年”怕声音、怕红色、怕火光的弱点。每至年末岁首,人们就在家门口贴红联、放鞭炮、挂红灯,院子里烧柴禾、拢旺火,用菜刀剁菜肉,发出声音,后来“年”就再也不敢出来了,过去放鞭炮是为了赶走“年”,而现在过年放鞭炮那是为了节日的喜庆,因此,放鞭炮也就成为过年的一种传统习俗。欢欢喜喜闹新春,家家户户放鞭炮,这是过年最为传统的庆祝方式,也是我在寒假里玩得最过瘾的事了。

吃罢年夜饭,这是家家户户放鞭炮的时候,楼下空地上满脸喜气的大人和孩子们在放烟花,鞭炮,一箱箱鞭炮腾空而起,缤纷的烟花如花绽放,宛如流星,“孔雀开屏”,“百鸟朝凤”,“千年富贵”十几种礼花在夜空中争奇斗妍,把整个天空映得五彩斑斓,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爆竹声声辞旧岁,欢天喜地迎新年。随着零点的钟声敲响,万炮齐鸣的`再次高潮来到了......

过年日记字优秀篇七

大年初二是女婿节,也是各家各户嫁出去的闺女回娘家的日子。我和村里的几位邻居在路边闲聊,远远看到一个衣着很时尚的姑娘带着孩子和丈夫向我们这边走来,邻居大嫂说:“这是谁呀?怎么看着不是我们村的呢?”等他们越走越近,一位大嫂说:“原来是前面那家的宁宁,带着蒸馍篮子去看她奶奶。”她走到我们身边,和我们热情地打着招呼。

这时候一位大嫂说:“宁宁还真不错,还给她奶奶掂两个篮子四箱礼物呢!”“还别说,宁宁奶奶还真是有福,四个闺女都很孝顺,特别是大闺女最孝顺。她家也不是很富有,但是她就是孝顺。她娘自己也说,如果香芝有一毛钱,也会买一毛钱的东西给我送来。她娘说的不假,这不,前段时间,香芝家的大闺女定媒了,男方家给他们送一个羊,她一点都不舍得吃,都给她娘送过来了。她娘经常说,其他三个姑娘加在一起给她买的东西还没有这一个大姑娘买的多。其实闺女嫁出门之后,养家养儿之后都知道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了,都懂得孝敬爹娘了。”

“你们看,她家最小的一个姑娘来了!”只见他们一家开着车带着两个孩子来看父母,从车上搬来很多东西,心细的大嫂还认真数一数,发现他们带了六箱礼物,还带了苹果和果子,还有一箱酒。这时候嫂子说:“他们家姑娘多,拿得少一点也没关系,其他家拿得多也一样,但是如果只有一个闺女的家庭就不一样,只有自己给娘拿礼物,就要拿得更多一些,要不然做娘的该多失落呀!”真是不知道农村还有这样的规矩。走亲戚不仅比谁家的女婿有本事,还要比谁家的女婿长得好,还要比谁家女儿给自己娘带的礼物最多。

现在生活条件好多了,各个村庄里都通上了柏油马路,而且家庭富裕的都开上了自己家的私家车,开着车带着孩子回娘家看父母,真是让人感到温馨又幸福。条件不好的,也能开着电动三轮车,或者骑着电动车、摩托车去看父母,再也不用过去骑着自行车,走着泥泞的土路走亲戚了。

生活好了,路也好了,各家各户看父母走亲戚就变得方便多了,这么便利的条件,多回家看看父母,多陪陪父母聊聊天,说说知心话,替年迈的父母干点力所能及的体力活,让年迈的父母能够心里温暖一点,晚年能够幸福一点。这才是做儿女的最大孝心,不要只顾忙碌自己的孩子而忽略了自己的父母,让父母在大年夜独守孤院伤心落泪。

你看,除夕之夜,多少父母都盼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带着孙子来陪着自己吃年夜饭,过一个团圆年。大年初二,有闺女的父母总会早早起床,然后梳洗干净,打扫院子,收拾好之后就在村头翘首企盼,总是盼望自己的女儿能够早点来到自己身边。现在条件好了,有手机了,可以互相先通个电话。父母也不用大老远去村头远远地望眼欲穿了,只要接到女儿要来电话,就会急急忙忙杀鸡宰鱼,准备一桌丰盛的饭菜等待女儿一家的到来。过年走亲戚真是快乐又幸福!

过年日记字优秀篇八

新年终于到来啦!我观察到妈妈买了许多食物和春节装饰品,我忍不住诱惑,就想尝一尝糖果的味道,正要吃的'时候,却被妈妈拦住了,妈妈笑着对我说:“你这个小馋猫,给我停手,这些糖果等一下才能吃。”

过了一会儿,门铃响了,妈妈赶紧去开门,邻居家的叔叔阿姨来拜年了,他们给我和爸爸妈妈送上了礼物。

接着,爸爸带着姐姐和我一起去买书。我选了两本有趣的故事书,这些书籍可真有趣啊!

忙了一天,妈妈让我去洗个澡,穿上新衣服。我穿着妈妈买的新衣服,心里美滋滋的!

我真高兴啊!

过年日记字优秀篇九

快过年了,大家走街串巷,忙着办年货。街上货物琳琅满目,购物者是多之又多,你看,一些女士们正在商店选购“新年礼服”呢,周围围着一群可爱的“小天使”,笑嘻嘻地吵着闹着要买新衣服、新玩具。

这些妈妈被吵得没办法,只好放下手中已看好的衣物,先带“宝贝们”一阵狂购后,再来为自己添置。

“对不起,不好意思,把你的衣服弄脏了。”

这时突然传来一句道歉。怎么回事?原来一位大伯刚买完鱼出来,不小心将正在购买年画的几位小姑娘的衣服弄脏了。

过年日记字优秀篇十

今年是大年三十过年,是小孩子最期望和最开心的日子。穿新衣、放鞭炮、贴春联、挂灯笼、买年货、还可以看春节联欢晚会。

早上,妈妈带我去“好又多”超市去买年货,超市里人山人海,非常热闹。我们推了一辆购物车挑选了满满一车的年货,有鸡腿、牛排、冰淇淋。

回到家,我帮爸爸贴春联、挂灯笼,姐姐帮妈妈洗菜,妈妈一直在厨房忙着煮菜。时间过真快到了晚上,桌子上摆着一桌满满的年夜饭,爸爸开了一瓶进口的红酒,庆祝过年快乐。

我们一边吃年夜饭,一边看春节联欢晚会,联欢晚会有小品、相声、歌舞、魔术。我最喜欢魔术,因为它可以变出外国的钱。

到了十二点钟,大街小巷一下子热闹非凡。爸爸搬出烟花在家门口放,把黑暗的天空变得绚丽多彩,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我和姐姐玩着各种各样的烟花有:流星烟花、蝴蝶烟花、火炮烟花等等好玩极了。

过年可真开心啊!

过年日记字优秀篇十一

“啪,啪,啪,啪”,烟花的声音把我从梦乡里拉了出来。

过年了,今天是春节,我早早地起了床。我跑向爸爸妈妈的房间,“爸爸妈妈新年快乐!”一声甜甜的祝福传入了爸爸妈妈的耳朵,也许是他们心情好,早早地准备了红包,一下子就从枕头底下拿出来给我了!我跑回了自己的房间,数也没数红包,就放进了枕头底下,听说在枕头底下放几天就可以多几张100元。我又跑到了爷爷奶奶的房间,“爷爷奶奶新年快乐”爷爷奶奶也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红包,我也放进了枕头底下。我这才去洗脸刷牙了。

晚上,姑姑、姑丈、姐姐、妹妹、外公、外婆都来了!我们开始吃年夜饭了!哇,年夜饭可真丰盛呀!有鱼、甲鱼、鸡、青菜、虾……哇,看得我口水也流出来了。我给家人们倒上了果汁、老酒,就开始狂吃了。后来又由爷爷开始祝福:祝大家新年快乐,全家团团圆圆。之后就是爸爸、妈妈、奶奶、外公、外婆……纷纷送上美好的祝福!

吃完了年夜饭,爸爸就带着我和姐姐、妹妹出去放烟花了,我们就先放大的。由爸爸用打火机点燃树枝,再用树枝去点燃烟花的引火线,就可以了。“啪,啪”的声音真好听,烟花在天空中的图形也很美。放完了大的我们来放小的,这个小烟花可真奇怪,真像一个钻石,爸爸还是用老办法来点燃,只听“呯”的这个烟花就像爆炸了一样炸开了,哈哈,真好玩!

新年又来到了,我又长大一岁了!

过年日记字优秀篇十二

当20xx年的春节即将来临时,我就会不自觉地想起20xx除夕时的热闹场景。

我们家一直有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在除夕这天晚上,全家一定要进行“守岁”这个传统习俗。

除夕这天,我早早做好作业练完琴,守在电视机旁,等待春节联欢晚会的到来。在漫长的广告过后,响起了喜庆的音乐,春节联欢晚会来了!一开始我便怀着激动的心情看起了节目。可是,过了一会儿,习惯了早睡的爷爷奶奶便熬不住就睡觉去了。我呢,却没有一丝睡意,反而更加兴奋地等待着午夜钟声的敲响。一个小时、两个小时过去了,爸爸妈妈的眼皮儿也开始打架,不一会儿,他们俩竟在沙发上睡着了!不过,这时的我也开始接连不断地打着一个又一个哈欠。哼,我可不会这么容易睡着的,我坚定了决心,用手把眼皮使劲儿撑起来。终于,离零点还有十分钟了,我睁大了眼睛,九分钟、八分钟、七分钟、六分钟……我滔滔不绝地数着倒计时,像一个和尚在念着经。

“当当”钟声敲响了!我好像一下恢复了精神,在客厅里跳来跳去。爸爸妈妈醒了,爷爷奶奶从房间里走出来,我们跑到阳台上,观看四周绽开的烟花,美妙极了。这时的大街上可热闹了:人们在欢呼、在跳舞,喜庆的呼声伴着鞭炮声响彻云霄。小卖部的阿姨、服装店的老板、街上逗留的行人、放烟花的大哥哥姐姐们,此时全都望着天,手作成喇叭状放在嘴边,大喊着:“春节快乐!”渐渐地人们的喊声盖过了烟花绽放的声音,好像如此的呐喊也表达不完他们心中的喜悦、激动和兴奋。这时,不知是谁弄来了大型烟花在空旷的地面向天空发射,看着散开的壮丽烟花,人们更加欣喜了。呐喊声、烟花声、电视里的歌声、远处汽车的喇叭声融合在一起,别提多热闹了。

这个夜晚,灯火通明。

过年日记字优秀篇十三

还有一个多月,就又要过年了,看着为生活穿梭不停的人们,感觉人生真是辛苦,而我的心里对过年。也没有了原来的期盼。

是啊,过一年,长一岁。看着一天天即将走向老去的我们,盼过年岂不是在盼自己变老。可是,不盼过年,年就不会来吗?人啊,有时真是矛盾。

记得小时候,可喜欢过年了。过年有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还有好的衣服穿。那年境,家里条件不是很好,靠父亲一人工资,养活我们一家八口。母亲没有正式工作,我们姊妹六个要吃饭,要上学,父亲只能是更辛苦地工作。

一到过年,很少有新衣服穿,开始,是姐姐穿过的衣服小了,母亲洗一洗,父亲熨一熨,穿上就算过年了。后来,父亲就将给别人裁过衣服的碎布头,拼成一件衣服给我穿。花花绿绿,有点像人们所说的百家衣。

真正穿第一件新衣服的时候,我已经开始上学了。那天,母亲扯回一块淡蓝色带碎黄花的布头,由父亲亲自裁剪亲自做。头一次穿上带花的全新衣服,那种喜悦感难以言表。

在镇上住的时候,一过年,母亲就忙着做些菜,炒点肉,蒸几锅馒头。大年初一,早早的把我们叫起来吃饺子。过年包饺子。母亲总爱在饺子里包上水果糖,分分钱或者辣子面。要是吃上糖块,就表示一年甜甜蜜蜜,要是吃上分分钱,就表示来年有钱花,最有运气,要是吃上辣子面,那可就要注意了,不要生事,少说话,省得辣嘴。

那个时代,买肉要肉票,买面要粮票,买布要布票。还有油票盐票糖票等等。父亲工资不高,东西也还算便宜,过年买个二三斤肉吃还是可以。家里我最小,经常跟着哥哥姐姐,为家里跑去排队卖肉,最早的肉价是八毛多钱一斤,肉店挨着照相馆。排累了就告诉排在前后边的人一声,跑到照相馆去看照片,看照相,感觉时间也蛮快的,一会功夫就轮到我家了。

大年三十的晚上,母亲在堂屋摆上小桌子,端上菜和馒头。先让我们每个人许愿,当然是保证学习好,身体好,然后开吃。过年前后,孩子再不对,做父母的一般是不会训孩子的,为的是孩子有个好的开头。父母也尽可能让我们吃得惬意,玩得开心。到了临睡觉前,再吃一顿饺子,给父母磕头,拿上压岁钱。趁着我们睡觉,父母把做好的新衣裳放在我们枕头前。早晨一睁眼,就有新衣服穿了,那时感觉过年真好,也总瞅着盼着过年。

随母亲下放农村的时候,过年村里是分肉吃,集体杀猪。最喜欢去看热闹,村里场上围着好些人。有几人把猪摁住,屠夫一刀下去,猪嗷嗷只叫,叫的人背后直冒凉气。等到猪不动了,就有人烧好一大锅水,把猪放进去烫毛,再提出来扔到大案板上拔毛,进行割制,论斤论两分到各家各户。

还有就是分粉条,快过节的时候,村里派好些人,聚在在一个院里做粉条。他们把红薯或者洋芋也叫土豆,收拾干净磨成粉,由妇女们把他们放在大铁锅里,兑上水打成糊糊,要不干不稀的那种,尽量不出疙瘩。再由人在锅底点火,拉风箱熬,男劳力在锅边,用棍子使劲搅啊搅的,搅到一定程度,便把糊糊装进一个磨具里使劲压,压出来一条一条的,挂在杆子上晾嗮,干了后发红的就成了红薯粉,发白的就是洋芋粉。

印象最深的就是,有一次热粉条刚出锅,就由几个能干的妇女,调了一大盆调料,把粉条放进去一拌,一人小半碗,滋流滋流吃进嘴里,咽进肚里,那个味道就别提有多好吃了。

队里分了肉,母亲就把它切成小块,做成臊子或红烧,粉条呢,则和白菜豆腐一起,做成大烩菜。那时粗粮多,细粮少。母亲在厨房忙碌,把麦面和玉米面搅在一块,做成馒头。或者把高粱面和麦面卷成一层一层,做成金裹银。姐姐们帮母亲烧火,我则搬个小凳,坐在门前听队里的广播。母亲的厨艺还是不错的,臊子面,拌凉菜,炖菜,都让我们馋延欲滴,爱不释手。

高中的时候,母亲不在了,过年就和父亲一起过。当时父亲的单位,就给父亲分了一间房,我和姐姐把院里的'厨房,改成了一间小屋子,我和姐姐在里面住。房子四面透风,到了冬天风嗖嗖的,冻得我们只打颤,只好相互抱着取暖。

没有了厨房,就在门口支张大锅做饭。等单位放假了,其他姊妹回家来,我们就一起,挤在父亲工作的缝纫铺里住几天,刚好也算是替父亲值班了。吃饭就在缝纫铺里,临时搭张台子,饭好了,一盘一盘的往铺子里端,旁边放一台小收音机。那是的日子虽苦,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感觉挺温馨。

父亲退下来后,跟了三姐一起生活,到过年就去三姐家团聚。父亲是个闲不住的人,做冻肉有一绝。我们很爱吃父亲做的冻肉,筋道,滑润,爽口。拌上辣椒,油盐醋,加上蒜苗香菜,吃一口终生难忘。

还有三姐夫,地道的汉中人,经常带点汉中的特产回来,什么熏肉,豆腐干,还有干菜,腊肠,都很美味。和父亲姊妹,在三姐家围坐在一起,看着黑白电视,吃着美味的饭菜,温暖祥和。年味浓,家味也浓,亲情更浓。

结婚后,我有了自己的小家,过年呢,就上婆婆公公家过。婆婆公公是地道的四川人,很会做吃的,卤啊炒啊更是一套一套。麻的辣的吃得人满口流香。

自己是北方人,到了婆婆家,做饭基本上帮不上忙,就是打打下手,帮忙摘摘菜啊,洗洗碗什么的。再说了,婆婆家人多,三十晚上,一大家子人围坐在一起,吃啊喝啊笑啊,很是热闹。酒足饭饱,再吃点水果瓜子,看着彩色电视,拉拉家常,到了十二点,一大家跑下楼去看烟火,放鞭炮。看着孩子们开心地笑脸,自己的心里,也乐开了花。

后来,父亲,婆婆公公相继走了。每每过年,大伯哥两口子,都邀我们上他家过三十,大伯哥两口子也能干,心地好。做一大桌子的菜,让我们敞开了吃。

吃着菜,品着酒,谈谈工作的情况,孩子的学习,再围在电脑前,拿起爱派,手机,向远方的亲戚拜个年,问个好,其乐融融。

但在没有老人的情况下,过年就变得有些冷清了。再说,老人不在了,孩子也慢慢大了,当我们突然意识到,我们在孩子面前已成了老人时,我们只有感叹,岁月的无情。

现在,大伯哥的孩子已经娶亲,也添了小孙女,想着就不去打扰他们了,今年我们也想自己,一家三口好好过一个年。可前两天,大伯哥两口子,又在邀请我们去过年了,看着他们满脸的笑容和真情,有点盛情难却,最后决定还是和大伯哥家一起过年,过一个开心的,热热闹闹的年。

也希望今年的过年,比往年更加锦上添花。我衷心地希望,所有的亲人身体健健康康,孩子们的事业蒸蒸日上,大家无论做什么都能顺顺利利,平平安安。更希望等到我们三代同堂的时候,大家的日子更上一层楼,快乐平安每一天。

过年日记字优秀篇十四

过年是温暖的黄色。妈妈和爸爸都在家里忙碌地收拾着东西,终于可以回老家啦,脸上洋溢着难以形容的快乐。我也不闲着,美滋滋的拿着钱去超市买了很多平时不舍得买的好吃的好看的好玩的,等一切都置办完了,叔叔来接我们了,我们坐在车上高高兴兴地出发了。

一路上我们都热热闹闹的聊着家长里短,愉快的心情冲淡了路途漫长带来的无聊。下车后,妹妹就激动的冲过来抱着我,就像我们几百年没见过似的。

过年是绚烂的彩色。回到老家没几天就正式过大年了。我们全家人穿着新衣来到我姐姐家吃年夜饭,不过再吃年夜饭以前我们可少不了一件事儿——放爆竹。听姥爷说着放爆竹可还有一番意义呢:这那个爆竹不仅是为了增添气氛,而且还能把过去的一年的坏运气都赶走,让来年心想事成,一切好事顺顺利利。

吃过年夜饭,大人们好久没在一起聚聚了,摆好牌桌,打打牌、搓搓麻将……我们小孩也不闲着,我们拿着烟花、爆竹到小区里去放,我妹妹胆子小,就只能玩玩烟花之类的。我弟弟可就不同了,他玩的可都是会飞的、会炸的……他玩“冲天炮”,如果不是别人把窗关的紧紧的,我弟可就又要完蛋了。再说说我,我在一旁看着他们玩的不亦乐乎,脸上也乐开了花。

很快八点了,我们要回家看春晚了,走进家门,看到桌上好多红包,我们马上一个个“见钱眼开”,朝着红包飞奔过去,哇,好多钱啊!真是一个大大的惊喜呢。压轴大戏当然是一年一度的春晚了,那美妙的音乐赶走了我们一年的疲劳,有趣的相声小品让我们在笑声中忘记了一年的不快。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过了除夕夜,大家又长大了一岁,大人们又得回到忙碌的工作中,孩子们也回到了艰苦的学习中了,真希望每一天都像过年一样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