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重阳节赏菊花(通用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22:02:51 页码:12
重阳节赏菊花(通用9篇)
2023-11-10 22:02:51    小编:夜紫

每一个总结都是一个成长的机会,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发现自己的潜力和突破自己的局限。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清晰度,避免模糊和歧义,以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培养有效的阅读习惯,对个人的学习和成长大有裨益。

重阳节赏菊花篇一

雨是我昂扬的战鼓,风是我激情的号角,月亮代表我真诚的心声,太阳代表我燃烧的热情。无论你身在何时何地,我的祝福如影随行:重阳节快乐!

愿友情像秋日的红叶那样美丽,愿你心情像秋日的蓝天那样爽朗,愿爱情像秋日的果实一样丰硕,愿老朋友重阳节开心快乐!

我轻呵出一团气,将满天飘舞的思绪,凝结成一朵白云,用心把它绘的五彩斑斓,载上沉淀的祝福,带去来自远方的重阳节的问候——送给永远开心的你!

岁月流逝,流不走我心中的你!将万千思念托付那吉祥鸟,带去我深深的问候;时间阻挡不了那份执著,不管未来之路多么崎岖,今天给你送上重阳祝福!重阳节快乐!

当天空阴暗的时候,我愿化作一缕阳光为你照亮忧愁,当秋风萧瑟的时候,我愿送去一份关怀为你抚平心中的寂寞。重阳节快乐!

蓝天作信封,白云作信纸,流星是我的特快专递。送你清风让你心旷神怡,送你细雨洗去你疲惫的汗迹,送你彩虹通向梦想之旅,祝你重阳节快乐!

九月九日望遥空,秋水秋天生夕风。寒雁一向南飞远,游人几度菊花丛。现在正是菊花争艳的季节,愿你的心情也和菊花那样清爽、淡雅!重阳快乐!

一帆风顺的日子里,我默默地为你祝福,坎坷起伏的日子里,我静静的为你歌唱,重阳佳节的日子里,我悄悄的为你送去祝福。重阳快乐!

送一缕阳光给你,在秋日的萧瑟中为你带去温暖,送一份祝福给你,在重阳的佳节里为你带来关怀,重阳节快乐,天天快乐。

一杯菊花酒带来我最真的问候,希望远方的你能够开心健康。一句简单的问候代表我最真心的祝福,希望你事事如意。重阳节快乐!

漂泊是一种乡愁,闲赋时偶尔发作;祝福是一剂良方,佳节时如期而至。重阳至,问候到:一声问长辈福气安康,两句祝同辈万事吉祥,三言愿后辈学有所长!

秋风徐徐,重阳九九,一起遥望;菊糕软软,口感甜甜,一起品尝;香醇菊酒,香气飘飘,一起分享;问候暖暖,祝福连连,一起祝愿重阳节快乐!

我用彩云编织缱绻的梦境,收集心中每一份感动,许下星空每一个祝愿,记载心头每一丝企盼,交织成一首幸福美丽的乐章,在这重阳佳节伴随你!

重阳重阳万事不难,在这个和平幸福的年代里,祝你们全家节日快乐!身体健康!

赐福祈福祝福福福传到,亲情友情爱情情情相系,思念想念挂念念念不忘,官运财运鸿运运运亨通,短信真心诚心衷心祝愿你,重阳节欢乐喜乐快乐乐此不疲。

在气中弥漫着欢乐,在树梢上飘落着祝福,重阳的温馨在招手,节日的激情在喷薄。我愿化作清风、阳光、白云,给你载来如意、健康、财富。重阳节快乐!

工作需要多点激情,生活需要多点快乐,爱情需要多点甜蜜,友情需要多点联系,假日需要多点休息。享受生活,欢度重阳,朋友记得常联系!

重阳节赏菊花篇二

我从未见过这么多的野菊花,像天上无数的繁星,微风徐徐吹来,好像起伏的波浪晃动着,像是点头欢迎着我的.到来。

一、此生只是偿诗债,白菊开时最不眠。——司空图《白菊杂书四首》。

二、时节是重阳,菊花牵恨长。——徐灿《菩萨蛮秋闺》。

是节东篱菊,纷披为谁秀。——杜甫《九日寄岑参》。

四、涧松寒转直,山菊秋自香。唐王绩《赠李征君大寿》。

五、栽成五柳吟归去,漉酒巾边伴菊闲。——汪遵《彭泽》。

六、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刘禹锡《始闻秋风》。

七、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杨炎正《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八、槛菊愁烟兰泣露。——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九、羞与春花艳冶同,殷勤培溉待西风。不须牵引渊明此,随分篱边要几丛。(刘克庄《菊》)。

十、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欧阳修《秋怀》。

十一、未追赤松子,且泛黄菊英。——李泌《奉和圣制重阳赐会聊示所怀》。

十二、台高不尽看枫叶,院净何须坐菊花。——沈辂《九日登高台寺》。

十三、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唐刘禹锡《和令狐相公玩白菊》。

十四、黄花本是无情物,也共先生晚节香。——于谦《过菊江亭》。

十五、绮席象床寒玉枕,美人何处醉黄花。——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

十六、桂白发幽岩,菊黄开灞涘。——李世民《度秋》。

十七、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十八、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唐杜甫《宿赞公房》。

十九、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曹雪芹《咏菊》。

二十、黄菊散芳丛,清泉凝白雪。——德隐《新秋晚眺》。

二十一、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文森《九日》。

二十二、夭红过眼随荣谢,菊秀兰香自占春。——王汝舟《咏归堂隐鳞洞》。

二十三、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二十四、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二十五、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唐寅《菊花》。

26.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____杨炎正《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27.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____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29.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____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30.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____黄巢《题菊花》。

31.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____张抡《踏莎行·秋入云山》。

32.黄华自与西风约,白发先从远客生。____元好问《秋怀》。

33.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____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35.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____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36.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____陶渊明《饮酒·其四》。

37.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____欧阳修《秋怀》。

38.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____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39.对兹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____曹雪芹《螃蟹咏》。

40.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____杜甫《九日寄岑参》。

41.金风飘菊蕊,玉露泫萸枝。____韦安石《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枝字》。

42.菊花信待重阳久,桂子香闻上界留。____慧霖《闰中秋玩月》。

43.是节东篱菊,纷披为谁秀。____杜甫《九日寄岑参》。

44.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____黄巢《题菊花》。

45.临行挽衫袖,更尝折残菊。____苏轼《送顿起》。

47.紫菊宜新寿,丹萸辟旧邪。____赵彦昭《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

48.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____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49.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开。____顾太清《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

50.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____苏轼《赵昌寒菊》。

51.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____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52.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____苏轼《赵昌寒菊》。

53.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___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54.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____陶渊明《和郭主簿·其二》。

55.几度白衣虚令节,致疑黄菊是孤芳。____序灯《九日吴山宴集值雨次韵》。

重阳节赏菊花篇三

九月的天气很好,秋高气爽、菊花飘香,我们又一次迎来了一个特殊的节日——重阳节。

重阳节是在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举办,那时候,许多老奶奶们跳舞、唱歌为自己过重阳。九九重阳正赶“九”,又代表着中华人民的喜悦、兴奋。

重阳节的种种风俗习惯,不辜负这大好光景,增添了这个秋天的快乐,有多少人画上了这个秋天的快乐,为多少人画上了一丝微笑,它看不见,摸不着,要发自内心去感受。秋天是野游的好季节,可到郊外去“采青”啊,登山啊,或者再搞搞对身体有益的活动,这是对身体非常好的哦。我国已经把九九重阳节定为老年人的节日。同学们,九月初九时,你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了什么,怎样让他们过得难忘,快乐呢?听听我的亲身经历吧。

又一次九月初九了,天上、屋顶上……到处是秋天的身影,大地都披上了一层厚而蓬松的金沙,金灿灿的,亮晶晶的。我看了看日历,原来今天是九月初九,九九是重阳节呀,是长辈们的节日,我怎么会忘了呢,应该向她送什么礼物呀。我想了好一会儿,想不好呀。正当我心情烦躁时,我随手拿了一张报纸,看见了“重阳节”这三个字,喜出望外,认真地阅读起报纸来,报上清楚地写着每当重阳节时,做子孙的应该陪自己的长辈出去到郊外。散散心,吃吃糕点,看看菊花,这就是最好的礼物,体验这个秋天带来的幸福。看了这张报纸,我的'心里有了小算盘。

我走到奶奶跟前,想考考外婆的记性就笑着说:“外婆,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外婆疑惑地说:“哦……哦……哦,是你的生日吧?”“不是,不是,我生日早过了好几个月了。”外婆又思索起来,“难道今天是你妈妈的生日?”“更不是了,今天是重阳节,是你们的节日。”外婆恍然大悟,笑了。我又继续说:“我陪您出去玩玩吧!”我和外婆出发了。我和外婆一边说,一边走,走得更远了。我们看着清澈的池水,饱览壮丽的山色,顿时感觉神清气爽。和外婆不知不觉度过了一天可爱的重阳节。

重阳节赏菊花篇四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天高气爽,一叶知秋。在百花折尽百草竭的秋天,惟有那丛丛秀菊,披着晶莹的露珠,顶着飒飒的秋风,昂首怒放。它绚丽多姿:牙白、嫩黄、朱红,举不胜举;它花姿万千:有的端庄典雅,有的雍容华贵,有的狂舞豪放,有的摇摇欲坠。为此,它得天独厚地受到了历史文人骚客的偏爱。

对于菊,我和它有一段奇妙的故事。小时候,经常到农村去玩,那里有一池清亮的水。在池塘边,有一堆烂石。一天我惊奇地发现,在烂石中,居然冒出点点星绿,奇崛而清新。哇!那不正是秋天的使者——“菊”吗?那醉人的绿呀!它不染尘滓,宛如一块温润的碧玉。我曾见过杨柳的新叶,脱不了鹅黄,似乎太淡了;我曾见过“绿壁”,似乎太浓了。而这绿,无法用语言来说明。在嫩绿的包围中,有点点金黄,如一个高贵的妇人,昂首挺胸。那纤细的根牢牢地抓住土地,一捧贫瘠的土地铸就了它的百折不挠。当天晚上,滂沱大雨由天而降。雷声、闪电声、雨声汇成了一曲强烈的交响。然而,在我的脑里,时时刻刻都浮现出那株小小的菊。那小小的生灵能经受得住这暴风疾雨吗?雨后天晴,我奔了过去。然而,我沮丧了,我失望了。那株小小的菊,耷拉着脑袋,无力地趴在石头上,啊!它来得如此匆匆,去得也如此匆匆。

几天后的一天,我诧异了,它又一次站了起来,顶着那参差不齐的花瓣的花盘,那次的挫折,并没有打消它的信心,反而增加了它战胜困难的勇气。望着这株小小的菊花我思绪万千,我们人生何尝不是这样呢?遇到挫折,努力拼搏,刻苦奋斗,胜利的曙光终会向你微笑的。如果,从此沧落,那么,生活就好比落入了无底的深渊。

我们要以菊花的精神为榜样,勇于挑战挫折,活出一个全新的自我来。

唐朝诗人元稹,曾写过《菊花》诗一首:"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大意是说,宅院周围遍植菊花,浓香随风飘满家舍,好似爱菊的陶渊明家。篱笆边的菊花在夕阳照耀下,金辉耀眼,不是偏爱菊花,因为菊花不畏严寒,迎风傲雪,菊花在一年当中开花最晚,菊花开罢大自然中已无鲜花开放了。

是啊,菊花是秋日的精灵,是花中的仙子。菊花,又名菊华、秋菊、九华、黄花、帝女花。菊花之美,不象牡丹那样富丽,也没有兰花那样名贵,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受人偏爱。菊花的种类繁多,据说有一千多种,可以算是一个大家庭了。菊花原产中国,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别以为菊花只能赏玩,其实它的作用可大着呢?菊花的叶、瓣可以泡茶、入药、酿酒,也是民间小吃必备的一味。早晨起来喝一杯加了菊花的绿茶,可以提神醒脑,清肝明目。用菊花作的枕头,还有许多医用价值呢!

在众多菊花里,我最爱的当属“金绣球”了。这种菊花因形状酷似绣球而得名,它的花瓣呈香蕉形,一层一层地把花蕊裹起来,重重叠叠,所以花朵很饱满。整个花朵呈金色,又是圆的,因此得名“金绣球”,给人一种雍容华贵的感觉,又让人觉得喜庆、祥和。金绣球的花是黄色的,花瓣紧紧地抱在一起,好似一张张孩子的笑脸,用好奇的大眼睛四处张望,有的还是一个小花蕊,正躲在绿色的大伞下面乘凉,又好像是害羞的小姑娘,不敢露出那圆圆的小脑袋。至于它的香气嘛,清醇浓郁,那一团团的香气,真让人心醉。

我爱菊花,我更爱它那坚贞不屈的精神!古人将梅、兰、竹、菊合称为花中“四君子”,赋予它们很深的文化内涵:梅花独步早春,不染世尘;兰花清心似水,高雅脱俗;青竹挺拔刚健,有节有气;菊花凌霜不凋,气韵高洁,菊花被誉为“花中君子”当之无愧。

每逢秋风来临,露水成霜时,树叶脱落了,群花萎缩了,唯有菊花迎风而立,傲霜怒放。在这金秋时节,我们闻名来到中山公园赏菊。

一踏上中山公园,我们仿佛置身于菊花的海洋。公园里开满了“绿牡丹”、“绿云”、“墨荷”、“凤凰振羽”、“帅旗”、“西湖柳月”……等两万多盆各式各样的菊花。瞧!那些五颜六色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儿,白的清新,黄的典雅,紫的凝重,红的奔放,它们含情默默地绽成一簇簇,融成一团团,凝成一块块,连成一片片。站在这秋风吹拂的花海里,你会觉得那层层花浪扑向你,那缕缕清香袭向你,那阵阵诗意涌向你,你一定会被这一幅幅生机勃勃的花海图所深深陶醉!那些花绽放的菊花,争芳斗艳,红的似火,黄的如金,绿的似翡翠,白的像雪花,粉的如彩霞,深红的似绸子……真是五光十色,应有尽有,它那纤细的花瓣上配上丝丝花蕊,再加上那翠绿的茎,多么美丽,多么淳朴!

菊花土生土长,无所需求,却默默无私地向人们奉献着……它不仅可以供人们观赏,还可以保健身体,只要将它加上冰糖、枸杞和红枣,再泡上一些热水,一道香气怡人,美味无比的菊花茶会让你顿时精神焕发,神清气爽,回味无穷。当你心情烦躁时,只要望望那淳朴的菊花,仿佛到了花的海洋,歌的世界,令你心旷神怡。所以,它美得并不空洞,令人感到亲切与舒服。

我爱你,秋天的使者——菊花。

重阳节赏菊花篇五

重阳佳节,正值菊花盛开,所以古代曾经把重阳节称之为“菊花节”。而在重阳节饮菊花酒,也是古代流行过的一种民间风俗。九九与“久久”谐音,与“酒”也同音,因此派生出九九要喝菊花酒的这一说法。

我国酿制菊花酒,早在汉魏时期就已盛行。据《西京杂记》载称“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为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传说喝了这种“菊花酒”可延年益寿。秋天菊花盛开,边赏菊边饮菊花酒的雅兴起源于晋朝诗人陶渊明。

据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沂己载,汉高祖时,宫中“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莲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后来饮菊花酒逐渐成了民间的一种风俗习惯,尤其是在重阳时节,更要饮菊花酒。据南朝梁关均撰《续齐谐记》记载,“九月九日……,饮菊酒,祸可消”。这是旧俗重九为重阳节,需饮菊花酒的开始。

《续齐谐记》说,东汉桓景随费长房学道多年。有一天,费长房告诉桓景,九月九日这一天,你家中会有大灾难,你快速赶回家里,让全家人各做一个装茱萸的绰袋系在手臂上,登高饮菊花酒,可以消灾避难。桓景依其言,全家人得以免于疫病。这个近乎神话的故事,反映了人们希望避瘟疫,求健康的殷切愿望,同时也说明了菊花酒在古人心中的地位。

至于饮菊花酒的习俗也与养生保健有关。菊是应时花草,在“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从中药理论来说,菊花的性味与归经应属“甘、苦、微寒,归肺、肝经”,其功能与主治为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治疗风热感冒、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等。

古人甚至把菊花酒称之为“不老方”。《太清记》中就记述了一种“不老方”谓:“九月九日采菊花与茯苓松脂久服之令人不老。”而在《本草纲目》中则更具体的记载:“九月九日采白菊花,名曰金精菊二斤,茯苓一斤,捣罗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日三服,或以炼过松脂和丸鸡子(鸡蛋)大,每服一丸。主头眩,久服令人好颜色,不老。”

重阳节赏菊花篇六

重阳节到了!在这个丰收的季节里,祝愿你:事业丰收,薪水丰收,爱情丰收,欢乐永相随!

老年只是青年的开花时节,是一个更成熟、更卓越的青年。

九九两相逢,采菊东篱下,节酒千杯少,情谊无限意,登高望远处,重阳共聚首,祝君福与寿,健康长久存!

有一种问候可以让你忘却孤单,有一种友谊可以让你感受到快乐,那就是我在重阳为你送出的祝福:重阳节快乐。

飘过一朵云,落下幸运雨;呵出一团气,结成快乐冰;吹来一阵风,送出吉祥雪;奉上一信儿,道来永恒心。重阳了,祝你幸运快乐吉祥“九九”。

九月重阳节,开门见菊花;虽然我们没有菊花赏,但我却有一瓶菊花酒,请你和我一起享用。邀你共品九月九的酒,能赏光吗?重阳节快乐!

九月初九重阳节到了,虽然繁忙的你我没有时间去赏菊登高,但是还是要送一份真切的关怀给年,希望老朋友一切顺利。

重阳菊花黄,正是佳节好时光;重阳桂花香,香气扑鼻满庭芳;重阳糕点甜,甜香迷人乐开颜;重阳祝福美,声声问候暖心扉!提前祝你重阳快乐,美好心情!

重阳节赏菊花篇七

古往今来,菊花曾被世人所赞许。它没有过高的`要求,只要扎根于土壤之中,它就能茁壮地成长着。它的枝干挺拔直立,叶片郁郁苍苍,足能给人美的享受。

1、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金·元好问《赋十月菊》。

2、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3、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唐刘禹锡《和令狐相公玩白菊》。

4、黄花金兽眼,红叶火龙鳞。

5、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宋·苏轼《赵昌寒菊》。

6、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唐·杜甫《云安九日》。

7、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唐·白居易《咏菊》。

8、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

9、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唐·赵嘏《长安晚秋》。

10、秋风有意染黄花,下几点凄凉雨。——宋·吕渭老《一落索》。

11、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题菊花》。

12、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

13、吾家颇有东篱菊,归去秋风耐岁寒。——郑板桥在《画菊与某官留别》。

14、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宋·杨万里《咏菊》。

15、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16、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明·沈周《菊》。

17、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味浓。——郑思肖《寒菊》。

18、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菊花》。

19、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20、瘦菊依阶砌,檐深承露难。——陈佩《瘦菊为小婢作》。

21、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明·唐寅《菊花》。

22、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王如亭《菊城吟》。

《菊花》:“桓景登高事可寻,黄花开处绿畦深。消灾辟恶君须采,冷露寒霜我自禁。篱物早荣还早谢,涧松同德复同心。陶公岂是居贫者,剩有东篱万朵金。”(元稹)。

《菊花》:“桓景登高事可寻,黄花开处绿畦深。消灾辟恶君须采,冷露寒霜我自禁。篱物早荣还早谢,涧松同德复同心。陶公岂是居贫者,剩有东篱万朵金。”(徐夤)。

《菊》:“玉律三秋暮,金精九日开。荣舒洛媛浦,香泛野人杯。靃靡寒潭侧,丰茸晓岸隈。黄花今日晚,无复白衣来。”(李峤)。

《菊》:“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李商隐)。

《菊》:“篱落岁云暮,数枝聊自芳。雪裁纤蕊密,金拆小苞香。千载白衣酒,一生青女霜。春丛莫轻薄,彼此有行藏。”(罗隐)。

《菊》:“日日池边载酒行,黄昏犹自绕黄英。重阳过后频来此,甚觉多情胜薄情。”(郑谷)。

《菊》:“王孙莫把比荆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郑谷)。

《菊》:“东篱摇落后,密艳被寒催。夹雨惊新拆,经霜忽尽开。野香盈客袖,禁蕊泛天杯。不共春兰并,悠扬远蝶来。”(无可)。

《菊》:“细丽披金彩,氛氲散远馨。泛杯频奉赐,缘解制颓龄。”(徐铉)。

《白菊》三首(司空图):

“不疑陶令是狂生,作赋其如有定情。犹胜江南隐居士,诗魔终袅负孤名”;。

“自古诗人少显荣,逃名何用更题名。诗中有虑犹须戒,莫向诗中著不平”;。

“登高可羡少年场,白菊堆边鬓似霜。益算更希沾上药,今朝第七十重阳”。

《白菊》三首(司空图):

“人间万恨已难平,栽得垂杨更系情。犹喜闰前霜未下,菊边依旧舞身轻。

莫惜西风又起来,犹能婀娜傍池台。不辞暂被霜寒挫,舞袖招香即却回。

为报繁霜且莫催,穷秋须到自低垂。横拖长袖招人别,只待春风却舞来。”

《白菊》:“所尚雪霜姿,非关落帽期。香飘风外别,影到月中疑。发在林凋后,繁当露冷时。人间稀有此,自古乃无诗。”(许棠)。

《白菊》:“秋天木叶干,犹有白花残。举世稀栽得,豪家却画看。片苔相应绿,诸卉独宜寒。几度携佳客,登高欲折难。”(张蠙)。

《对菊》:“九日不出门,十日见黄菊。灼灼尚繁英,美人无消息。”(贾岛)。

《对菊》:“无艳无妖别有香,栽多不为待重阳。莫嫌醒眼相看过,却是真心爱澹黄。”(齐己)。

《对菊》:“蝶醉风狂半折时,冷烟清露压离披。欲倾琥珀杯浮尔,好把茱萸朵配伊。孔雀毛衣应者是,凤凰金翠更无之。何因栽向僧园里,门外重阳过不知。”(齐己)。

《咏菊》:“霜间开紫蒂,露下发金英。但令逢采摘,宁辞独晚荣。”(陈淑达)。

《秋菊》:“擢秀三秋晚,开芳十步中。分黄俱笑日,含翠共摇风。碎影涵流动,浮香隔岸通。金翘徒可泛,玉斝竟谁同。”(骆宾王)。

《霜菊》:“素萼迎寒秀,金英带露香。繁华照旄钺,荣盛对银黄。琮璧交辉映,衣裳杂彩章。晴云遥盖覆,秋蝶近悠扬。空想逢九日,何由陪一觞。满丛佳色在,未肯委严霜。”(席夔)。

《霜菊》:“秋尽北风去,律移寒气肃。淅沥降繁霜,离披委残菊。华滋尚照灼,幽气含纷郁。的的冒空园,萋萋被幽谷。骚人有遗咏,陶令曾盈掬。傥使怀袖中,犹堪袭余馥。”(无名氏)。

《野菊》:“晚艳出荒篱,冷香著秋水。忆向山中见,伴蛩石壁里。”(王健)。

《野菊》:“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紫云新苑移花处,不敢霜栽近御筵。”(李商隐)。

《采菊》:“簇簇竟相鲜,一枝开几番。味甘资麹糵,香好胜兰荪。古道风摇远,荒篱露压繁。盈筐时采得,服饵近知门。”(李建业)。

《折菊》:“篱东菊径深,折得自孤吟。雨中衣半湿,拥鼻自知心。”(杜牧)。

《咏新菊》:“黄金色未足,摘取且尝新。若待重阳日,何曾异众人。”(姚合)。

《咏白菊》:“虽被风霜竞欲催,皎然颜色不低摧。已疑素手能妆出,又似金钱未染来。香散自宜飘渌酒,叶交仍得荫香苔。寻思闭户中宵见,应认寒窗雪一堆。”(罗隐)。

《题菊花》:“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

《忆白菊》:“稚子书传白菊开,西成相滞未容回。月明阶下窗纱薄,多少清香透入来。”(陆龟蒙)。

重阳节赏菊花篇八

中国人爱重一种植物,绝不仅仅是贪图它的芳姿本身,而是看重植物承载的文化内涵,是爱那一层贴给了某种植物专属的文化标签。比如“梅兰竹菊”四君子:

爱梅,是爱它“寒梅傲雪”的“傲”骨;。

爱兰,是爱它“空谷幽兰”的“幽”情;。

爱竹,是爱它“咬定青山”的“坚”劲;。

爱菊,是爱它“人淡如菊”的“淡”然。

1)。

所以,菊花的第一个文化标签、人格属性,就是人淡如菊的君子之风。如同元稹的唐诗说:

《菊花》。

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诗人将居所周边都种满菊花,在黄昏时分格外香舞金秋。他说,不是我毫无理由地偏爱菊花这一种,而是因为,它是大自然的最后一丛收官之作啊,菊花是最后一捧盛放的芬芳。

菊花,不争于百花之前、礼让于春夏之后,正如是一位“温良恭俭让”的谦谦君子。人们重阳赏菊,是赏那一份高洁淡雅的君子风范。

“此花开尽更无花”,亦有一种先抑后扬、后来居上的稳中求胜,“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清静无为,有时候是一种更为智慧的“有为”。中国古代为政讲究的“垂衣而治”、“无为而治”,正是这种道理。

2)。

其实人们爱菊,皆从陶渊明爱菊而来。在陶渊明的意象传递中,菊花,是一种隐逸出世的人格形象,是一种世外桃源的理想代表,是一种道法自然的天性象征。所以他的《饮酒》诗里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的《归去来兮辞》里说“三径就荒,松菊犹存”,菊花,是他远离功名利禄的远山、是他陶冶天然真性的田园。

因此,菊的第二重身份属性、人格标签,就是隐者之风,菊花,寄托着人们的一种出世情怀。

而每一个中国文人的内心深处,也都有一片桃花源是存放出世精神的沃土,是盛开在心田中独属于自我调养性情的后花园,在那里,他们也向往做一个无忧无虑、不理尘俗的隐士,可以自得其乐、可以抱朴怀素。

人生前方奋进有为、担当天下的入世情怀,与心灵后方清静无为、超越社会的出世精神,共同支撑起了中国人完整而丰富的文化人格,也协调平衡着中国人的得失进退,健康着中国人的心理构成。

3)。

而菊花的第三重形象标签,就是王者之风。

这层意象,来自黄巢对菊花的描写:

《不第后赋菊》。

唐·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屡试不第、最终反唐称霸,这首落榜后的诗,就隐隐流露出了他此时的不甘心性和日后必当卷土出来的气势,可以说,这是一首属于黄巢本人的诗谶之作。

同样是叙述“此花开尽更无花”的意思,元稹一介文人的笔调清淡,而黄巢的霸气十足称“我花开后百花杀”,就带着浓浓的凛然冷冽的气韵。

而“满城尽带黄金甲”这一句,本来在描写满城都是金黄色的菊花,喻示金黄色的秋收,人们在重阳节经常会将菊花穿戴在身上,既应景好看又祛邪保健,但在黄巢眼中俯望而去,却像是金甲武士一样冲入长安、为我独尊。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思路,也是由此诗句而来。

不提黄巢,单看菊花:独立秋霜,独对秋风,独占秋景,独舞秋阳,确实有一种霸气逼人的王者气劲!在寒秋时节里,唯有菊花孤清冷傲,王者形象,从来都是寂寞而出尘,从来都是孤独而无畏!

秋风瑟起,冷肃寒流;唯菊凌霜,群芳残柔;试问谁与,天命风流!

菊,是在秋阳残照里独揽了秋光的唯一一张名片,丛中已无其他芳菲的喧闹打扰,菊瓣带霜,清寂而傲然地为天地送上这一份红妆。

按捺一春的桃红柳绿、退让一夏的鸟语花香,是为了在盛秋寒阳独舞天下。

隐忍后的爆发,无人能挡。

秋风里,残阳下,红满天,金漫地,无人比肩,谁与争锋!

孤独是我一个人的狂欢,清冷而傲岸的姿态,永远都属于王者之风。

而重阳把盏、不语对菊的人,可能正是因为志存高远、静水流深,才独独钟爱菊的凛然凌霜。

重阳节,这个仿佛黄昏色调、染尽秋意菊香的节日,是祭祖节、是登高节、是敬老节、是菊花节。

在祭祖心理和敬老意识中,有“人间重晚晴”的生命情怀,在登高望远和菊韵秋香里,“有暗香盈袖”的生活诗意,而在“我言秋日胜春朝”的重阳节,更可以有一份“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壮志豪情与天高地阔。

明代,在《陶庵梦忆》中记载有:“兖州绍绅家风气袭王府。赏菊之日,其桌、其炕、其灯、其炉、其盘、其盒、其盆盎、其看器、其杯盘大觥、其壶、其帏、其褥、其酒;其面食、其衣服花样,无不菊者夜烧烛照之,蒸蒸烘染,较日色更浮出数层。席散,撤苇帘以受繁露。”

清代赏菊,如《燕京岁时记》:“九花者,菊花也。每届重阳,富贵之家,以九花数百盆,架度广厦中前轩后轻(轩轾,车前高后低叫轩,前低后高叫轩,比喻高低优劣),望之若山,曰‘九花山子’。四面堆积者,曰‘九花塔’。”在《清嘉录》中记苏州赏菊活动说:“畦菊乍放,虎阜花农,已干盎(古代腹大口小的器皿)百盂担入城市。居人买为瓶洗供赏者,或五器七器为一台,梗中置熟铁丝,偃仰能如人意。或于广庭大厦堆垒千百盆为玩者,绉纸为山,号菊花山。而茶肆尤盛。”另如《金瓶梅》、《浮生六记》等书中也有赏菊之记载。至今,重阳节期间,各大公园也仍组织大型菊展,并将菊缚扎成各类动植物,人物等造型,十分美观。

《续齐谐记》说,东汉桓景随费长房学道多年。有一天,费长房告诉桓景,九月九日这一天,你家中会有大灾难,你快速赶回家里,让全家人各做一个装茱萸的绰袋系在手臂上,登高饮菊花酒,可以消灾避难。桓景依其言,全家人得以免于疫病。这个近乎神话的故事,反映了人们希望避瘟疫,求健康的殷切愿望,同时也说明了菊花酒在古人心中的地位。

至于饮菊花酒的习俗也与养生保健有关。菊是应时花草,在“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从中药理论来说,菊花的性味与归经应属“甘、苦、微寒,归肺、肝经”,其功能与主治为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治疗风热感冒、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等。

古人甚至把菊花酒称之为“不老方”。《太清记》中就记述了一种“不老方”谓:“九月九日采菊花与茯苓松脂久服之令人不老。”而在《本草纲目》中则更具体的记载:“九月九日采白菊花,名曰金精菊二斤,茯苓一斤,捣罗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日三服,或以炼过松脂和丸鸡子(鸡蛋)大,每服一丸。主头眩,久服令人好颜色,不老。”

重阳节赏菊花篇九

在重阳节饮菊花酒,是古代重阳节的一种民间习俗,其寓意是强身健体求长寿。古人把菊花酒称之为“不老方”,《太清记》中就记述了一种“不老方”谓:“九月九日采菊花与茯苓松脂久服之令人不老。”

在《本草纲目》中则有更具体的记载:“九月九日采白菊花,名曰金精菊,取二斤,茯苓一斤,捣罗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日三服,或以炼过松脂和丸鸡子(鸡蛋)大,每服一丸。主头眩,久服令人好颜色,不老。”

饮菊花酒的习俗,其实与节气养生保健有关。菊是重阳节期的应时花草,所谓“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从中药理论来说,菊花的性味与归经应属“甘、苦、微寒,归肺、肝经”,其功能与主治为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治疗风热感冒、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等。

然而古人所饮的菊花酒,究竟是一种怎样的酒呢?古书上也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用菊花为原料制成的酒,称之为“菊花酒”。另一种说法是在重阳节新酿的酒,统统称之为“菊花酒”,因为这个节令正是菊花盛开的季节。

如此看来,只要是在重阳节酿制的酒,其原料不一定是菊花,其他稻麦、高粱等五谷酿制而成的酒,都可以称之为“菊花酒”。推而论之,重阳节的宴会,也可以称之为“菊花宴”了。

不过大多数的资料,都是说用菊花酿制的酒,才能称之为菊花酒。高濂《遵生八笺》中记述菊花酒的酿制方法是:“菊花酒,十月采甘菊花,去蒂,只取花二斤,择净入醅(尚未定型的酒)内搅匀。次早榨,则味香清洌。”

另外在《西京杂记》中也记述了菊花酒的制法:“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这两种制法虽有不同,但都要用菊花为原料,而《遵生八笺》的制法更为简便一些。

还有在《直隶志书。南皮县》中,则又有一种说法:“重阳新酿黍酒,谓之菊花酒。”这就是从时令的观念来理解了,那么只要在九月九日菊花盛开时饮的酒,不管黍酒、米酒,都可以称之为“菊花酒”了,意思就是赏菊花时节饮的酒。所以我们还是根据这种说法,在重阳佳节到来的时候,大家来一边赏菊花,一边饮“菊花酒”。

提醒,孕妇必须忌菊花酒。由于菊花酒精对治儿有潜伏的危险,孕妇假如经常饮用含菊花酒精浓度较高的菊花酒,其中的乙醇等物质就会浸入胎儿体内,使胎儿发生急性或慢性中毒,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以致使胎儿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