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湖南天门山作文(优质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7 03:20:00 页码:9
2023年湖南天门山作文(优质16篇)
2023-11-27 03:20:00    小编:夜紫

一个博大精深的领域,我们还有很多需要总结的事情。总结要注重结构和逻辑,要有一个明确的开头、中间和结尾。请大家参考这些总结范文,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思路和技巧。

湖南天门山作文篇一

要离开武陵源回张家界市区了,我实在是不舍得。正闷闷不乐,突然听到导游说今晚还能去天门山看大型音乐剧:天门狐仙。我听得乐开了花。

晚上七点半,车来接我们去天门山。去天门山要一个多小时,我等得有些不耐烦,开始胡思乱想。想:狐仙会不会是人插上一根尾巴,带上耳朵,再带上一个尖鼻子。到了剧场坐下来,不到一会儿演出就开始了。哇,小狐仙好可爱,尖鼻子,母的穿裙子,公的尾巴长。还有九尾白狐仙。她已在天门山修炼了千年,都几乎变成仙女了!

天门狐仙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只狐狸王想娶九尾白狐,还送了一颗宝珠给她。狐仙比人还聪明,她不喜欢狐王,把宝珠还给了狐王。狐仙喜欢樵夫刘海哥,她就想方设法嫁给了刘海哥,从此他们过得很幸福。

音乐剧的歌非常好听,我到睡觉了还在唱:飞过千年,飞过万年,飞到你……我在梦中还在咯咯笑。

湖南天门山作文篇二

今天,我满怀憧憬地来到了美丽的天门山前。

呈现在我面前的,是一片翠绿的荷塘。哦——不,是绿色的海洋。海面上冒出一些淘气的荷花,有黄色的,有白色的,正低着头,害羞地躲在荷叶下面。荷叶的边缘呈波浪形,薄薄的,朝四周垂下去,仿佛就要挨到水面上,可它最终还是没有,仍昂着叶子。叶面看起来很娇嫩,轻轻一碰,就会挤出水来。一片片叶子像个男子汉,用宽大的身体保护着隐藏在下面的荷花。

荷塘的对岸,是一个尖尖的大土坡,如同一顶大账篷罩在我跟前。大账篷穿着一条彩色的格子裙,深绿色、土黄色、褐色、灰色,各种颜色嵌在裙子上。那大土坡后面的小土坡,山顶很平坦,不像大土坡的山顶那样尖,颜色是嫩绿色的,中间夹着一些歪歪扭扭的黄色,特别好看。

沿着土坡往上看,一排排光秃秃的灰色山石矗立在半空中,把太阳的光芒反射过来,格外耀眼。山石上披着一层深绿色的青苔,给单调的山石增添了一抹色彩。山石上有一个小眼儿,叫天石。天石很显眼,洁白无瑕,好像真的跟传说中的一样,穿过去就到了天堂。

山石头顶的天空,像一片厚棉被,湛蓝湛蓝的,中间印着几朵软得不能再软、白的不能再白的云朵,白到透明,白到闪闪发光,白到比灯光还亮。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我眼前的天门山真美,比这首诗形容的还要美!

湖南天门山作文篇三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体会古诗的意境美。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

二、读解诗意,感受诗的语言美。

1、学生自由朗读,指名读。(指导学生读准,读出节奏。)。

2、读懂诗意。请默读诗,借助注释,读懂诗的意思。

三、理解诗人,感悟诗情之美。

1、读到这里你觉得诗人对西湖有着怎样的思想感情?

介绍诗人与西湖的故事,加深学生对诗的感情的理解。

2、让我们带着这种深情来朗诵《饮湖上初晴后雨》。

四、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美1、配乐朗诵,学生听后讨论。

2、南方的天总会下雨,下怎样的雨?微雨,轻雨,蒙蒙雨,牛毛细雨;也许是大雨,骤雨;大雨也好,小雨也罢都没有浇灭诗人的游兴,在他眼里,雨中的西湖如此美妙,你听他说:“山色空蒙雨亦奇”。带着你的想象再一次朗诵这首诗。

五、拓展学习,感受诗的魅力。

1、让我们在苏轼的诗的魅力中感受西湖之美。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上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一)。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2、总结:苏轼与西湖是密不可分的,西湖诗情画意只有苏轼的才思豪情才能写出她的美妙,而苏轼的才情只有遇到西湖的诗情画意才能尽展出来。让我们在音乐中再次朗诵《饮湖上初晴后雨》。

六、作业:(任选一题)。

1、做一张苏轼的诗词手抄报。或有关西湖的诗词手抄报。

2、写一篇学习本课的感想。

湖南天门山作文篇四

天门山是张家界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景观之一。长久以来天门山不仅以其神奇独特的地质外貌、秀美无比的自然风景令人瞩目,更因为其深远博大的文化内涵,异彩纷呈的人文胜迹闻名遐迩,被尊称为张家界的文化之魂、精神之魂。今年暑假,我有幸亲临其中感受其神韵。其中让印象最深的是天门山索道、通天大道、天门洞。

世界最长的高山客运索道——天门山索道,共有轿厢98个,索道支架57个,索道全长7455米,落差1279米。坐在轿厢里用一种说不说的欢快。往下望屋子都成了小积木,好像自己成了一个巨人,中途隐隐约约看到了天门洞,我想:2002年,飞机飞越天门洞,但天门洞这么小怎么飞机怎么飞的过去呢?我们来到了中转站,在这里下了轿厢,准备欣赏第二个景点:通天大道。

我一听说这个名就感觉到很奇怪,有什么公路可能通到天上去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上了车。哦!原来天门洞很高,有一种说法:天门山,离天三尺三,而通天大道又是唯一能到达山顶的公路,所以人称“通天大道”。远远望去,通天大道如一条巨龙翔起。似玉带斜挂,一百八十度急弯回峦盘绕,堪称天下第一公路奇观。经此通天大道,即可直达上天梯,壮观天界气象近在眼前。可见能开上这条通天大道都是些眼疾手快之人。下了车,来到了天门洞下,天门洞为南对穿,门高131.5米,宽57米,深60米。拔地依天态、势崔嵬,吸引了不少游人前来参观。我心里叹道,“大自然的力量真神奇呀!”分别的时刻终于到了,我恋恋不舍的离开了这里。

湖南天门山作文篇五

导游词。

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湖南张家界天门山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天门山是张家界海拔最高的山,距城区仅8公里,因自然奇观天门洞而得名。天门山古称嵩梁山,又名云梦山、方壶山,是张家界最早载入史册的名山,主峰1518.6米,1992年7月被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

井冈山自公元前220xx年秦代设群县制起,即为九江群庐陵县属地,但茨坪的开发是在公元668年以后,大小五井则是在公元1644年以后才建村立寨,并分属永新县、龙泉县(今逐川县)。直至井冈山斗争时期的1920xx年,这里才设独立的行政建制dd新遂边陲特别区。1955年成立江西省井冈山管理局,1984年改为井冈山市。

(天子阁)朋友们,登楼之前,不妨先读读门口这块《天子阁赋》。大家注意,这块匾额是国画大师关山月先生书写的,1998年5月20日,年过九旬的关山月先生登上天子阁后,神思飞越,笑不绝口,欣然为阁题字。以后,他作了幅张家界长卷图,在香港展开,轰动香港。有人评价说:关山月晚年艺术辉煌是在张家界完成的。

朋友们:

相信大家对天门山并不陌生。1999年11月举行的世界特技飞行大奖赛,完成了人类首次驾机穿越自然溶洞的壮举,天门山的名字一下子走进了世人的视野。多少人希望能一睹天门山的风采,今天,你们终于如愿以偿!

樱桃谷景区全长2千米,因其遍布了樱桃等名贵野生植物而得名。初春时分,桃花盛开,姹紫嫣红;盛夏季节,硕果累累,芳香迷人。樱桃谷是由造山运动产生,谷地景色与山脊风光迥然不同,尤其是“一线天”、“双狮峰”、“飞来石”等景点,充分体现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无穷魅力。从这儿拾级而上,那色彩斑斓的奇花异草、甘甜爽口的樱桃山杏、曲径通幽的林间小道,都会使你感受到大自然与人类是那么的亲近、和谐。

天门山距张家界市区南侧约8公里,山顶南北宽1.93公里,东西长1.96公里,面积2.2平方公里,海拔1518.6,它以发育较齐全的岩溶地貌区别于武陵源的砂岩峰林景观,是一座四周绝壁的台形孤山。

天门山东汉时称嵩梁山,三国时因山壁洞开一门,吴王孙休认为是吉祥之兆而更名为天门山,并拆武陵郡置天门郡。天门山是大自然的杰作,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它经历海相沉积上升为陆相沉积,形成高山,并经受亿万年风雨剥蚀,尤以三迭纪燕山运动为最甚。白垩纪末,大规模的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使天门山进一步抬升,分别被两条断层峡谷切为孤山,使高山与谷地拉开极大高差,几公里之内高差达1300多米,从而造就了天门山孤峰高耸、临空独尊的雄伟气势。

天门山气象独特,门洞奇绝,植被丰富,历史悠久,是历史文化与佛道文化的神秘载体,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

为了加快张家界旅游开发的进程,天门山正处在规模的开发建设中。有的景点尚未正式开放;世界最长的天门山索道以及天门山寺正在筹建之中。

(天门洞)在天门山1264米高的绝壁之上,生出一个南北洞穿的天然门洞,洞底至洞顶131.5米,宽37米,纵深30米。洞北面顶部边缘,有倒垂的龙头竹,它的根像龙头,树叶像凤尾,因此又叫凤尾竹。东侧是高约200多米的沟槽,有泉水从上面飘散,落下点点梅花雨。据说谁能张口接下48滴梅花雨,便可羽化成仙。天门洞口,经常能看到岩燕飞舞,山鹰盘旋。随着天气的变化,天门洞有时候吞云吐雾,有时候明朗似镜,构成循环往复、瞬息万变的气象景观。

那么,天门洞是怎样形成的呢?地质学家覃功炯先生认为是“漏斗”溶蚀作用的结果。他认为,天门洞东侧地形微向西倾,西侧地形微向东倾,向斜的核部正对天门洞道。东西两壁为两条走向320度左右节理所切,同时有一条走向40度的节理在天门洞处与其相交。洞顶的两处岩溶漏斗也对岩溶过程起了重要作用。雨水落下后,地表水顺地面斜坡向漏斗流动,一部分涌入土中的水,顺着地层的层间裂隙朝着向斜的核部汇集下流,长期不断的溶蚀过程使局部崩塌,最终使两组溶洞并为一体,形成了天门洞。

但是,也有人对此产生异议:天门洞照此理形成,为什么洞的底座是一块巨大的平台,这些岩石能平展展地“崩”出洞外吗?所以说,天门洞的形成至今还是未解之谜。

(天门山寺)天门山寺最早建于唐代,古称云钵庵、灵泉院、嵩梁堂,明代时,因择址不当而屡遭风摧又常遭水荒,才将天门山寺从东部山顶迁移至此。以前这里古木参天,浓荫蔽日。古寺门楣上刻有“天门仙山”四字,大门两边的。

对联。

是:“天外有天天不夜,山上无山山独尊”,传为李自成部将野拂撰书。进门为大佛殿后面有观音堂,两边六间平房,最后一栋是祖师殿,规模宏大。民间概括为“三进堂、六耳房,砖墙铁瓦锅如圹”。山寺原建筑十分讲究,飞檐翘角,雕龙画凤,并塑有佛道神像菩萨等。还有大鼓一面,千斤大钟一口,一座七级石塔和一个大化钱炉。据碑刻记载,自清乾隆至民国五年的163年间,天门山寺共修葺过七次,香火曾盛极一时,湘鄂川黔边境十多个县的信徒络绎不绝,都来这里进香拜佛。现天门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大规模地修复天门山寺,昔日的繁华又将重现。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北龙潭景区的一个景点北天门,大家望这里看,这是祖山的迎客松(指迎客松),他虽然小了点,但他代表着纯朴、热情的青龙人民欢迎各位的光临,在迎客松后面的这块突兀的石柱叫无字碑,千百年来风吹雨打,但它初衷不改,操守如一,默默镂刻着人间的是非功过,诗人刘章游完此景做诗道:“祖山雄奇而著名,山花野草唤文宗。高碑无字云间立,留着诗家写不平”。

出寺向东走,我们来到了观澜阁乾隆行宫。乾隆曾六下江南,三上焦山,这座两层楼阁的行宫建于他第三次下江南的前一年(1761年),是一座精致小巧的古雅庭院,50多年前阁前还未形成沙滩,阁外惊涛拍岸,波澜起伏,潮声震天,所以称它为观澜阁。楼上东、南、西三面明窗若镜。在楼上长廊可纵观浩瀚的江景,相传乾隆皇帝曾在阁上检阅水师。

(龙头岩)这叫龙头岩。以前在石塌上安有石雕的可以转动的龙头。龙头岩面临百丈悬崖。据说过去有不少香客为表示求神拜佛的诚意,手抱龙头绕悬崖转一个圈,只要心诚,保你无事。后来,龙头被人掀下悬崖,现只能看到安放龙头的石坑。龙头岩是观日出去海的最佳观景台。明代岳州知府李镜有天门山唱和诗咏赞:

小山历尽到高峰,万仞天门咫尺通。

仰望蓬莱红日下,远瞻庐阜白云中。

苍崖突兀松杉古,曲经迢遥马迹空。

(百鸟乐园)大家往前方看,那条溪就是沙刀沟,其中有个“百鸟乐园”的景点,每到冬天,外面冰天雪地,寒气袭人,这里却水草葱茏,鸟语花草,四处的鸟儿都来这里会集,直到来年立春之后才陆续散云。这一期间,就成了鸟族交流狂欢的盛大节日。据说它们还定期不定期举办“服装节”、“模特表演”和各种唱腔、流派的“歌手大奖赛”呢。冬游张家界,建议各位去“百鸟乐园”与百鸟同乐!

从伏羲洞观赏完一线天,沿石罅前行数十步,就可折入风洞,进入风洞,大家会感觉到凉风从石罅中习习吹来,即便是盛夏酷暑时节到此,只要稍坐片刻,就会感到肌骨透凉。洞口石壁上的“风洞”二字,系宋景定元年廿六日建安郡人省斋徐自强所书。出风洞,再绕过一道石廊,就是灵岩洞。相传先前有个性葛的仙人曾在此降妖,故此洞又称葛仙洞。洞内这口古井,叫圣水井。

欲造最高峰上立,飞腾须是仗天风。

(赤松峰金水池)这个小水池,长约1.3米,宽0.6米,深仅几公分,无论怎样干旱,池水终年不涸,据说这是远古时期神农皇帝的雨师赤松子炼丹的金水池。北面绝壁下有一形如丹灶的山峰叫丹灶峰,峰顶时有云雾缭绕,像灶膛升起的青烟,相传是赤松子炼丹用的灶。前人有诗:“荒烟杳露处,昔有仙人处。遗迹留丹灶,还疑常来去。”丹灶峰下有雷洞和电洞,传说赤松子炼丹,除了用金水池的水,还要借助雷、电才能达到一定的火候。

(野佛藏宝处)天门山有许多稀奇古怪的事儿,说不清道不明,其中有四大古谜,代代相传,没有人破解。一是天门洞开之谜,二是鬼谷子显影之谜,三是山顶翻水之谜,四是野佛藏宝之谜。传说这大榉树下就是当年野佛藏宝处。清光绪《永定县乡土志》“天门山”篇有这段文字“明季野佛自夹山寺飞锡此山。野佛为闯贼余党,事发,削发为僧,竟逃天诛。”

(鬼谷洞)相传李自成部将野拂当年上山时,带了100多人马和许多金银财宝,雇乘九只木船逆澧水秘密潜入大庸境内,神不知鬼不觉上了天门山。野拂这次出家,并非真正要“立地成佛”。而是每日“枕戈待旦”,“拔剑登坛”,准备有朝一日“恢复中原”、“扫平寰宇”。但形势急转直下,农民军土崩瓦解,清廷建立,野拂终于忧患成疾而逝。据说,临死前,他将带来的财宝全部分散秘藏于天门山中几个秘密去处。并用毒酒将藏宝民工全部毒死。数百年来,不知有多少江洋大盗、香客和天门山的神秘僧人都借故上天门朝拜,实际上是为偷窥地形,寻找宝藏,但都空手而归。财宝究竟藏在哪里?始终是个谜。

宗教现象之所以能伴随着人类历史长期地存在着,并将继续存在下去,就在于宗教自身有着为人们所需要的特定功能及其社会作用。南美州是陌生而新奇的,但宗教的信仰却是我们熟悉的。在世界各地行走,参观考察的景点、文化遗产地似乎都渗透着宗教的影子,无论是天主教、基督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庐山这座世界名山也离不开,“一座山头六个教,走遍世界找不到”这句电视风光片里的伴音已成为庐山导游的。

解说词。

;庐山的东林寺、仙人洞、天主教堂、基督教堂、清真寺、白鹿洞都已成为世界遗产地庐山的重要构成内容。

朋友们:相信大家对天门山并不陌生。1999年11月举行的世界特技飞行大奖赛,完成了人类首次驾机穿越自然溶洞的壮举,天门山的名字一下子走进了世人的视野。多少人希望能一睹天门山的风采,今天,你们终于如愿以偿!

天门山东汉时称嵩梁山,三国时因山壁洞开一门,吴王孙休认为是吉祥之兆而更名为天门山,并拆武陵郡置天门郡。天门山是大自然的杰作,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它经历海相沉积上升为陆相沉积,形成高山,并经受亿万年风雨剥蚀,尤以三迭纪燕山运动为最甚。白垩纪末,大规模的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使天门山进一步抬升,分别被两条断层峡谷切为孤山,使高山与谷地拉开极大高差,几公里之内高差达1300多米,从而造就了天门山孤峰高耸、临空独尊的雄伟气势。

天门山气象独特,门洞奇绝,植被丰富,历史悠久,是历史文化与佛道文化的神秘载体,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

为了加快张家界旅游开发的进程,天门山正处在规模的开发建设中。有的景点尚未正式开放;世界最长的天门山索道以及天门山寺正在筹建之中。

那么,天门洞是怎样形成的呢?地质学家覃功炯先生认为是“漏斗”溶蚀作用的结果。他认为,天门洞东侧地形微向西倾,西侧地形微向东倾,向斜的核部正对天门洞道。东西两壁为两条走向320度左右节理所切,同时有一条走向40度的节理在天门洞处与其相交。洞顶的两处岩溶漏斗也对岩溶过程起了重要作用。雨水落下后,地表水顺地面斜坡向漏斗流动,一部分涌入土中的水,顺着地层的层间裂隙朝着向斜的核部汇集下流,长期不断的溶蚀过程使局部崩塌,最终使两组溶洞并为一体,形成了天门洞。但是,也有人对此产生异议:天门洞照此理形成,为什么洞的底座是一块巨大的平台,这些岩石能平展展地“崩”出洞外吗?所以说,天门洞的形成至今还是未解之谜。(天门山寺)天门山寺最早建于唐代,古称云钵庵、灵泉院、嵩梁堂,明代时,因择址不当而屡遭风摧又常遭水荒,才将天门山寺从东部山顶迁移至此。以前这里古木参天,浓荫蔽日。古寺门楣上刻有“天门仙山”四字,大门两边的对联是:“天外有天天不夜,山上无山山独尊”,传为李自成部将野拂撰书。进门为大佛殿后面有观音堂,两边六间平房,最后一栋是祖师殿,规模宏大。民间概括为“三进堂、六耳房,砖墙铁瓦锅如圹”。山寺原建筑十分讲究,飞檐翘角,雕龙画凤,并塑有佛道神像菩萨等。还有大鼓一面,千斤大钟一口,一座七级石塔和一个大化钱炉。据碑刻记载,自清乾隆至民国五年的163年间,天门山寺共修葺过七次,香火曾盛极一时,湘鄂川黔边境十多个县的信徒络绎不绝,都来这里进香拜佛。现天门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大规模地修复天门山寺,昔日的繁华又将重现。(龙头岩)这叫龙头岩。以前在石塌上安有石雕的可以转动的龙头。龙头岩面临百丈悬崖。据说过去有不少香客为表示求神拜佛的诚意,手抱龙头绕悬崖转一个圈,只要心诚,保你无事。后来,龙头被人掀下悬崖,现只能看到安放龙头的石坑。龙头岩是观日出去海的最佳观景台。明代岳州知府李镜有天门山唱和诗咏赞:小山历尽到高峰,万仞天门咫尺通。仰望蓬莱红日下,远瞻庐阜白云中。苍崖突兀松杉古,曲经迢遥马迹空。欲造最高峰上立,飞腾须是仗天风。(赤松峰金水池)这个小水池,长约1.3米,宽0.6米,深仅几公分,无论怎样干旱,池水终年不涸,据说这是远古时期神农皇帝的雨师赤松子炼丹的金水池。北面绝壁下有一形如丹灶的山峰叫丹灶峰,峰顶时有云雾缭绕,像灶膛升起的青烟,相传是赤松子炼丹用的灶。前人有诗:“荒烟杳露处,昔有仙人处。遗迹留丹灶,还疑常来去。”丹灶峰下有雷洞和电洞,传说赤松子炼丹,除了用金水池的水,还要借助雷、电才能达到一定的火候。(野佛藏宝处)天门山有许多稀奇古怪的事儿,说不清道不明,其中有四大古谜,代代相传,没有人破解。一是天门洞开之谜,二是鬼谷子显影之谜,三是山顶翻水之谜,四是野佛藏宝之谜。传说这大榉树下就是当年野佛藏宝处。清光绪《永定县乡土志》“天门山”篇有这段文字“明季野佛自夹山寺飞锡此山。野佛为闯贼余党,事发,削发为僧,竟逃天诛。”(鬼谷洞)相传李自成部将野拂当年上山时,带了100多人马和许多金银财宝,雇乘九只木船逆澧水秘密潜入大庸境内,神不知鬼不觉上了天门山。野拂这次出家,并非真正要“立地成佛”。而是每日“枕戈待旦”,“拔剑登坛”,准备有朝一日“恢复中原”、“扫平寰宇”。但形势急转直下,农民军土崩瓦解,清廷建立,野拂终于忧患成疾而逝。据说,临死前,他将带来的财宝全部分散秘藏于天门山中几个秘密去处。并用毒酒将藏宝民工全部毒死。数百年来,不知有多少江洋大盗、香客和天门山的神秘僧人都借故上天门朝拜,实际上是为偷窥地形,寻找宝藏,但都空手而归。财宝究竟藏在哪里?始终是个谜。

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首先代表张家界xx旅行社全体同仁对大家的远到而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欢迎大家来到奇山异水的张家界欢迎大家来到神奇瑰丽的湘西.我是大家此次张家界之行的地接导游员,我叫王芬芬,大家可以叫我小王,王导或者按照我们湘西本地的称呼方式,也可以称呼我为王阿妹.在接下来的这x天以内,就由小王带着大家导来导去,希望王导旗不倒大家都玩得好.接下来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一位重量级人物,就是前面给我们开车的x师傅.为什么要称他为重量级人物呢?一会下车的时候,大家看看他的大肚子就知道了.x师傅是跟我们旅行社经常合作的一位老师傅了,有着x多年旅游团队车辆的驾龄,尤其对我们湘西的山路十八弯每一弯每一拐都非常熟悉.相信,有他的保驾护航,我们的行程会更加顺利.同时也请各位注意车内的环境卫生,这x天我们在车上的时间也会比较多,汽车就是我们另一个流动的家.

那么,在接来x天的接待任务就由王导和x师傅负责完成,我们会用十二分的热情服务于大家,竭尽所能的解决大家旅程当中的每一个问题.同时,旅游活动也是一个可变性较大的团体活动,大家如果在期间给予陈导更多理解信任支持的话,将更有助于整个团队顺利有序的进行.陈导在这里谢谢各位了!(鞠躬)。

各位朋友,刚刚我们上车的地方就是张家界市新建的火车站.张家界新火车建设工程是国家“十五”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于20xx年3月动工建设,工程总投资达3亿元,到20xx年1月18号正式竣工通车.车行至现在这个位置我们可以回头望一下,整个火车站设计新颖,建筑错落有致,在青山绿树的掩映下显得极具时代气息.它是张家界城市非常亮丽的一道风景,也被誉为湖南省最美的火车站.

我们的车子转弯后,大家可以注意一下,在我们的右前方有一个索道站.这个索道站就是闻名遐迩的天门山景区上山索道站.天门山是张家界海拔最高的山,主峰1518.6米,它距城区仅8公里,因自然奇观天门洞而得名。天门山古称嵩梁山,又名云梦山,是张家界最早载入史册的名山,它于1992年7月被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三国吴永安六年(公元263年),嵩梁山顶部之处峭壁忽然洞开,玄朗如门,吴帝孙休视之为吉兆,天门洞开之说流传天下,嵩梁山也由此更名为天门山。1999年12月8日至11日,张家界市举办的“穿越天门”99世界特技飞行大奖赛就是在这里举行,世界顶级的飞员表演师驾机从天门山洞中穿过去,当时由中央电视台同步直播,全世界大概有8亿人观看了实况直播,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效应。自此以后天门山景区闻名海内外。

天门山景区以三大看点彰显特色。一是索道,刚才我们看到的位置就是天门山景区索道起始点,它总投资2.26亿元,全长7455米,在世界同类型的索道中,亚洲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二位。总条索道有98个吊厢,其中两个vip吊厢单个吊厢的造价是20万元人民币。二是上山盘山公路。整条公路全长仅10.77公里,但就在这么短的距离内,它的海拔却从200米急剧提升到了1300米,大道两侧绝壁千仞,空谷幽深,180度的急弯此消彼长,层层叠起,“堪称天下第一公路奇观”。从山顶俯瞰这条公路,又似一条玉带缠绵在群山之间,极为壮观。中国书法协会常务副会长沈鹏先生走过后欣然为其题字“曲道通天”。第三大看点是动植物。作为国家森林公园,天门山顶拥有完整的原始森林,布满青苔的奇石随处可见,珍稀树种、珍贵药材也时有发现,甚至还能看到整片整片有着“植物活化石”之称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世界著名观赏植物——珙桐。由于相对独立,这里还是动物的乐土,野生动物有麝、狐狸、猕猴、豪猪、穿山甲、飞虎、岩鸡、岩鹰、锦鸡等。

湖南天门山作文篇六

“张家界看山,猛洞河玩水”。漂流完了,当然得看山了,今天我们一早就跟着导游来到了天门山。导游说,天门山是张家界永定区海拔最高的山,因为山上有一个自然形成的洞而出名,据说这个洞曾有一架飞机穿过呢!好想赶快看到呀!我们先坐索道,这种大索道我还是第一次坐呢,就像是坐在一节车厢里,不过四周和顶部有通风的窗户,低头看下面,还真有点害怕。爸爸说:“看看外面风景,就不怕了。”于是,我坐稳了看着四周各种形状的山,看着山上的大树,心里放松多了。加上山间吹来一阵阵的风,感觉好惬意呀!坐到半山腰后,沿着山间小路欣赏风景,中途有一观景台,是由玻璃做成的,我小心翼翼地走上去,下面就是悬崖峭壁,好险呀!不过我还是勇敢地在上面摆了个pose让爸爸拍照。

之后我们又坐小索道来到了有名的天门洞下,得爬999级台阶才能到洞口,不过由于太累了,我爬到一半,爸爸便让我下来,真是有点遗憾。天门山还有一奇特景象,就是它的盘山公路,有99道弯,我们坐着环保车时,跟着转来转去。听导游讲,这山路可是修路工人花了8年时间才造成的呢,真不简单呀!

湖南天门山作文篇七

说起那张家界的天门山,那可是直插云霄、巍然屹立,山顶风光迷人。听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迫不及待想看看呢?走,我们一起去领略这“空中花园”的无限风光吧!

缆车风景。

天门山索道是全世界最长的索道,全长可达7455米呢!两条索道如巨龙一般,盘旋在空中,十分壮观。登上缆车,我内心激动万分。缆车加速,冲出了站台,徐徐向山顶“飞”去。缆车驶进了一团云雾中,顿时,车窗外白茫茫一片。妈妈开玩笑说:“呀,我们真的成仙啦!”不一会儿,缆车驶出了云团,周围的景色清晰可见。向上看去,郁郁葱葱的树林,还有那层峦叠嶂。透过窗外,向下看,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我们正处于几百米的高空呢!从缆车上看,层层叠叠的盘山公路,如仙女的水袖,飘落人间。过了一会儿,缆车终于到站了。

云梦仙顶。

下了缆车,我们登上了一个观景台,俯瞰山下景色。由于下起了濛濛细雨,景物有些模糊,我只见空中飘着一朵朵云彩,把我们团团围住,使这里,更有了“仙顶”的奇妙风光啊!

栈道惊魂。

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鬼谷栈道”。狭窄的栈道,建于悬崖峭壁边,此处海拔1400多米。趴在栏杆上,向下看,妈呀!真高!我还真佩服这些工匠的勇气。我一步一步向前走去,来到了最惊悚的地段——“玻璃栈道”,它也属于“鬼谷栈道”的一部分。“玻璃栈道”全长50多米,它是最考验人的胆量和勇气的。我一脚踏上了“玻璃栈道”,开始了“玻璃历险”。先开始,我们周围云雾缭绕,透明的脚下也被云雾封得严严实实,并不可怕,反而这种置身云海的感觉,使人感到飘飘欲仙。我大步流星,可刚走了一半,便云开雾散。我瞄了一眼脚下,天哪,好高!好恐怖!我的心里开始发虚。突然,我看到一个大姐姐由于害怕,开始爬着向前。我可不能爬,我给自己打气:加油!杨鲁齐!我小心翼翼地向前走着,心想:我得慢着点,悠着点。我又往脚下看看,我脚下就是万丈深渊,掉下去,必然粉身碎骨、尸骨无存呐!想到这儿,我又开始冒冷汗……最终,我以蜗速,走完了栈道。

谁知,前面还是“鬼谷栈道”,又有一个透明的观景台,伸出崖壁五、六米啊!站上去,仿佛有点摇摇欲坠。

坐着缆车下来,来到中站(索道分上、中、下三站)。然后坐着环保车,一路颠簸,来到天梯下。天梯共有999级台阶,从下往上看,呀,真高,真陡。可我毫不畏惧,一鼓作气,登上了顶峰。天门洞真可谓是自然界的一大奇观啊!缕缕轻烟从洞中飘过,万分迷人。接着,我坐在玄武“神龟”的背上,拍了一张照片。

……。

这次,真是不虚此行!我领略了天门山的无限风光,天门山的奇妙无穷,真是一顿视觉盛宴!

湖南天门山作文篇八

今天,是我在张家界的第一天,父亲母亲打算带我去游天门山。我高兴极了,不禁想起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写的“望天门山”。

我们先坐了半个多小时的电缆车,我原先以为电缆车很好坐呢!没想到一会儿后,我们被缆车吊到空中了,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了。一路尽看见悬崖峭壁,我感觉好像一直是直线上升,往上往下看都觉得那么可怕,我只好闭着眼睛,心里盼着快点到终点。

到了山顶,我们游玩了很多景点,有鬼谷栈道,鬼谷洞,天门山寺等。一路上,我看到很多悬崖峭壁,真是刺激。那鬼谷栈道弯弯曲曲,往下一看,是万丈深渊。可怕极了。

最使人难忘的要数天门洞了。她被尊为“张家界之魂”。我们吃过午饭以后就向天门洞进军了,我们乘缆车到“通天大道”脚下,再乘汽车往上爬,在车上听别人说它全长10.77公里,从标志门直达天门洞脚下,海拔从200米急剧提升至1300米,共有九十九个弯。然后还要走九百九十九级台阶才能都天门洞。我愣住了,“这么高啊!”

我一边登一边数:“一、二、三……”数到500才走了一半呢,而我已经累的气喘吁吁了,真不想走了,“呜呜呜,什么时候才能到啊!”我想哭。这时很多游览完往下走的游客都鼓励我,其中有一位老爷爷还说,“看那小女孩,多厉害啊,看那小女孩穿着多漂亮的凉鞋,她肯定很快就爬上去的。”

过不了多久,我终于登上去了,我高兴极了,一边跳一边说:“我登上来了!我登上来了!”

哇,天门洞可真凉快,洞口被云雾缠绕着,像天堂一样,无比美丽,我被惊呆了,我也陶醉了,因为我仿佛已经置身天上了,身边都是云。极目远看,真是一览众山小啊。

“滴答滴答”哇,石缝中的天水滴落下来了,我忙跑去接,然后喝掉,这水珠可真大,像一粒粒珍珠。我说这可是天水啊,喝了会变神仙的!

“回家了,”父亲说。我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天门山真好玩,我以后还要来。

湖南天门山作文篇九

天门山,古称云梦山、嵩梁山,是张家界永定区海拔最高的山,北距城区8公里,因自然奇观天门洞而得名,最早被记入史册的名山。主峰1518.6米,1992年7月被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精选5篇湖南天门山。

导游词。

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朋友们:相信大家对天门山并不陌生。1999年11月举行的世界特技飞行大奖赛,完成了人类首次驾机穿越自然溶洞的壮举,天门山的名字一下子走进了世人的视野。多少人希望能一睹天门山的风采,今天,你们终于如愿以偿!

天门山距张家界市区南侧约8公里,山顶南北宽1.93公里,东西长1.96公里,面积2.2平方公里,海拔1518.6,它以发育较齐全的岩溶地貌区别于武陵源的砂岩峰林景观,是一座四周绝壁的台形孤山。

天门山东汉时称嵩梁山,三国时因山壁洞开一门,吴王孙休认为是吉祥之兆而更名为天门山,并拆武陵郡置天门郡。天门山是大自然的杰作,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它经历海相沉积上升为陆相沉积,形成高山,并经受亿万年风雨剥蚀,尤以三迭纪燕山运动为最甚。白垩纪末,大规模的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使天门山进一步抬升,分别被两条断层峡谷切为孤山,使高山与谷地拉开极大高差,几公里之内高差达1300多米,从而造就了天门山孤峰高耸、临空独尊的雄伟气势。

天门山气象独特,门洞奇绝,植被丰富,历史悠久,是历史文化与佛道文化的神秘载体,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

为了加快张家界旅游开发的进程,天门山正处在规模的开发建设中。有的景点尚未正式开放;世界最长的天门山索道以及天门山寺正在筹建之中。

(天门洞)在天门山1264米高的绝壁之上,生出一个南北洞穿的天然门洞,洞底至洞顶131.5米,宽37米,纵深30米。洞北面顶部边缘,有倒垂的龙头竹,它的根像龙头,树叶像凤尾,因此又叫凤尾竹。东侧是高约200多米的沟槽,有泉水从上面飘散,落下点点梅花雨。据说谁能张口接下48滴梅花雨,便可羽化成仙。天门洞口,经常能看到岩燕飞舞,山鹰盘旋。随着天气的变化,天门洞有时候吞云吐雾,有时候明朗似镜,构成循环往复、瞬息万变的气象景观。

那么,天门洞是怎样形成的呢?地质学家覃功炯先生认为是“漏斗”溶蚀作用的结果。他认为,天门洞东侧地形微向西倾,西侧地形微向东倾,向斜的核部正对天门洞道。东西两壁为两条走向320度左右节理所切,同时有一条走向40度的节理在天门洞处与其相交。洞顶的两处岩溶漏斗也对岩溶过程起了重要作用。雨水落下后,地表水顺地面斜坡向漏斗流动,一部分涌入土中的水,顺着地层的层间裂隙朝着向斜的核部汇集下流,长期不断的溶蚀过程使局部崩塌,最终使两组溶洞并为一体,形成了天门洞。

但是,也有人对此产生异议:天门洞照此理形成,为什么洞的底座是一块巨大的平台,这些岩石能平展展地“崩”出洞外吗?所以说,天门洞的形成至今还是未解之谜。

(天门山寺)天门山寺最早建于唐代,古称云钵庵、灵泉院、嵩梁堂,明代时,因择址不当而屡遭风摧又常遭水荒,才将天门山寺从东部山顶迁移至此。以前这里古木参天,浓荫蔽日。古寺门楣上刻有“天门仙山”四字,大门两边的。

对联。

是:“天外有天天不夜,山上无山山独尊”,传为李自成部将野拂撰书。进门为大佛殿后面有观音堂,两边六间平房,最后一栋是祖师殿,规模宏大。民间概括为“三进堂、六耳房,砖墙铁瓦锅如圹”。山寺原建筑十分讲究,飞檐翘角,雕龙画凤,并塑有佛道神像菩萨等。还有大鼓一面,千斤大钟一口,一座七级石塔和一个大化钱炉。据碑刻记载,自清乾隆至民国五年的163年间,天门山寺共修葺过七次,香火曾盛极一时,湘鄂川黔边境十多个县的信徒络绎不绝,都来这里进香拜佛。现天门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大规模地修复天门山寺,昔日的繁华又将重现。

(龙头岩)这叫龙头岩。以前在石塌上安有石雕的可以转动的龙头。龙头岩面临百丈悬崖。据说过去有不少香客为表示求神拜佛的诚意,手抱龙头绕悬崖转一个圈,只要心诚,保你无事。后来,龙头被人掀下悬崖,现只能看到安放龙头的石坑。龙头岩售日出去海的最佳观景台。明代岳州知府李镜有天门山唱和诗咏赞:

小山历尽到高峰,万仞天门咫尺通。

仰望蓬莱红日下,远瞻庐阜白云中。

苍崖突兀松杉古,曲经迢遥马迹空。

欲造最高峰上立,飞腾须是仗天风。

(赤松峰金水池)这个小水池,长约1.3米,宽0.6米,深仅几公分,无论怎样干旱,池水终年不涸,据说这是远古时期神农皇帝的雨师赤松子炼丹的金水池。北面绝壁下有一形如丹灶的山峰叫丹灶峰,峰顶时有云雾缭绕,像灶膛升起的青烟,相传是赤松子炼丹用的灶。前人有诗:“荒烟杳露处,昔有仙人处。遗迹留丹灶,还疑常来去。”丹灶峰下有雷洞和电洞,传说赤松子炼丹,除了用金水池的水,还要借助雷、电才能达到一定的火候。

(野佛藏宝处)天门山有许多稀奇古怪的事儿,说不清道不明,其中有四大古谜,代代相传,没有人。一是天门洞开之谜,二薯谷子显影之谜,三是山顶翻水之谜,四是野佛藏宝之谜。传说这大榉树下就是当年野佛藏宝处。清光绪《永定县乡土志》“天门山”篇有这段文字“明季野佛自夹山寺飞锡此山。野佛为闯贼余党,事发,削发为僧,竟逃天诛。”

(鬼谷洞)相传李自成部将野拂当年上山时,带了100多人马和许多金银财宝,雇乘九只木船逆澧水秘密潜入大庸境内,神不知鬼不觉上了天门山。野拂这次出家,并非真正要“立地成佛”。而是每日“枕戈待旦”,“拔剑登坛”,准备有朝一日“恢复中原”、“扫平寰宇”。但形势急转直下,农民军土崩瓦解,清廷建立,野拂终于忧患成疾而逝。据说,临死前,他将带来的财宝全部分散秘藏于天门山中几个秘密去处。并用毒酒将藏宝民工全部毒死。数百年来,不知有多少江洋大盗、香客和天门山的神秘僧人都借故上天门朝拜,实际上是为偷窥地形,寻找宝藏,但都空手而归。财宝究竟藏在哪里?始终是个谜。

站在这里远望300米开外的百丈绝壁上,有个倒梯形的山洞,洞口有树,并有瀑布向洞外飞洒,飘渺如烟。相传战国名士鬼谷子曾在洞里面壁学《易》,潜心练功,创立闻名天下的“鬼谷神功”。又藏有武林秘笈《天门三十六量天尺》,后人就叫此洞为鬼谷洞。鬼谷子是战国时期纵横术的创始人。其主要著作《捭阖策》被称为奇书,是研究从政治上、外交上运用联合或分化手段搞垮对方的学问。史学界评论说,一部战国乱史就是从鬼谷洞演绎出去的,足见鬼谷子其人了得。清人罗福海有《鬼谷洞》诗一首:“桃花流水去飘然,笑入云深访洞天。隐逸流多埋姓宇,纵横术竟出神仙。道书壁上文留篆,丹决炉中火化铅。满耳恍闻钧奏乐,一条瀑泻万峰巅。”得鬼谷神功真谛的山脚西溪坪、官黎坪一带,是有名的硬气功之乡,气功大师赵继书曾多次随国家领导人出访欧洲各国,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从古到今,闯荡鬼谷洞的勇士不知多少,都没有探出个名堂来,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天门山南麓赤松村有位退伍军人李光玉曾先后六次缒索下洞考察,一次探洞时他偶尔用相机拍到了鬼谷子面壁学《易》的头像。这是一个侧面像,五官轮廊,清晰可辨,与至今流传甚广的鬼谷子画像有异曲同工之妙。鬼谷子的影像如此维妙维肖,是偶然还是巧合,抑或是上苍有意的安排,又成为天门山的一个难解之谜。

(空中园林)请大家留意,游道两边有许多裸露出地面的石芽和石林,高高低低,形态各异,像是列队欢迎我们的到来。这是天门山岩溶地貌的又一显著特征。山顶有多处成片的石芽和石林,分布于密林中间,形成独特而又原始的空中园林,它们像一座座迷宫,又像是朴朔迷离、变化万千的八阵图。游人穿行其增,情趣无限。民间相传,谁要是能顺利地穿过这些迷宫,也就能畅通无阻地闯过佛家所谓的四十八道众生关。朋友们,不妨现在就试一试,我祝大家的人生之路畅通无阻。

八仙塞天门眼。

天门洞右侧有一个石柱,它的形状酷似一位贴着绝壁站立的老人,这就薯谷先师的化身石。

传说八仙在天门山云游的时候,觉得天门洞走露了天地灵气,此地出不了大人物,所以决定把它堵上。大家各显神通,合力将一块大石推向天门洞,眼见那块巨石飘悠悠地嵌向洞口,将要密合的时候,却忽然定在了半空,无论众人怎样发力,那石头也不动分毫。大家正奇怪,巨石却飞腾而起,直落到山脚之下。八仙朝天门洞口一望,见鬼谷先师正捋着胡子微笑。这时,鬼谷先师开口说话了:“众位仙友,你们游历凡间,何曾见过这样接地通天的所在?这天门洞拔地依天,和合阴阳,正是一处为天地守神的绝妙门户,仙风激荡,有利民生啊。各位要堵上这天地之门,岂不是与天意相违背了吗?”八仙顿时领悟,于是放弃了这个念头。

可薯谷先师多了个心眼,怕其他的神仙云游至此的时候动了和八仙一样的心思,于是脱了一窍化身为石,永远镇守天门洞。

仙人峰脚迹。

仙人峰在当地的传说中,是七仙女的化身。在我们天门山脚下,有个历史悠久的村庄,叫做董家村,那里就是“天仙配”里董永的家乡。孝顺善良的董永感动了天上的七仙女,两人结为夫妻,不久又被狠心的玉皇大帝拆散,这个故事大家都知道,但是有情有意的七仙女人回到了天宫,却在凡间悄悄留下了自己的化身,变为仙人峰陪伴着董永,保佑着董家村。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天,玄武祖师爷兴致十分高昂,就跑到七星山去找其他菩萨下棋。那天对弈十分激烈,许久都未分出胜负。祖师爷一看急了,这天都快黑了,怎么还没战出个结果来呢?他们下棋订的是“赢者上,输者下”的规矩,直到在场的每个人都上场下了盘棋,最后那盘的赢家才是真正的赢家。而正巧当天这最后一盘,就是由祖师爷和另外一位棋艺也蛮高超的菩萨对弈。正所谓棋逢对手,厮杀的是难分难解啊;其他看场的菩萨见天黑拉都纷纷散场说不下了,再来。祖师爷就是不肯罢手,这盘棋几乎都成了经典的残局了。正在这时,对弈菩萨的小童来请菩萨回去,说有要事急着要办。菩萨不能不走,祖师爷却拖着不肯走,那菩萨没法,只好一挥衣袖,拂乱了那盘残局,说:“你要是不愿承认这是个平局,那就算你赢好拉。我真的有事,反正我得走了。”说罢,起身就走。祖师爷没有战完最后那局棋,也就不算他赢拉,所以心头甚觉郁闷。想想就去天门山上溜溜,散散心吧!

想完祖师爷就朝天门山走去,一边走,一边还在揣摩着那盘残局。他从天门山南麓上山,途中要经过一个叫马鬃岭的地方。那地方中间有一道很宽的峡谷,一般行人都绕道而行,因为一直想着那盘棋,祖师爷走到谷口了,也没注意。突然,他感觉自己好像一脚悬空,迎面一阵阵阴风扑来,寒气逼人,那种凉凉的感觉,让他突然一个机灵。因为心里憋了一肚子的闷气,正好无处发泄,他便借势往前狠狠的一跃。祖师爷这一跃可是非同小可的,那力度真不小,最后重重的落在了岭上一块约四平方米的石板上,当时就震的地动山摇。传说中祖师爷身材魁梧,体形高大,脚板也是惊人的大。结果就在石板上留下了一双深数厘米,长1米左右,宽约50厘米的大脚印儿。因为这个传说,人们就管它叫祖师岩脚迹。

天门遇仙。

清光绪《永定县乡土志》上有载,很久以前,有一天,有一个孩童在天门洞口玩耍,玩累了就靠着洞口的石壁边躺着休息。忽然,他觉得自己被一团云彩托起,慢慢往上升,升到了一个地方,一下子就停住了。只见一个白胡子老叟正在整理棋局,见到他出现也不奇怪,随手拈起一个白玉棋子就塞到了他的手里,然后朝他挥了一把手,他就一下子又回到了原来躺卧的地方。如果不是那颗棋子还真真切切的握在手里,晶莹剔透,留有余温,就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小孩童就攥着这颗棋子回家了,回家后才发现与他出来玩耍的日子已经过了三日。这个孩童就是易嘉德,大家也都叫他云童。后来他大了些,就跑去山上去学仙术,学成后下山来,便变得非常好酒,几乎每日必要烂醉一场。有时候,他在市井中游荡,碰到一些人偶尔问及个人隐私,灾祸运道方面的事,他一般都不多言。而一旦开口,便每言必中,奇准无比。见过的人都惊呼他为天仙,后来便不见踪迹了。是去云游四方,或隐居了山野,还是真的得到成仙了,却无人得知。

秦始皇赶山填海。

天门山东南方有48座马头山,相传是秦始皇赶山填海时座下的48匹天马的化身。传说秦始皇在位的时候,有一次到蜀地,也就是的四川一带去巡视,他看到大片的山脉,忽然突发奇想:“我要是将这里的山分出一部分,填平东海,我的疆域不就又扩大了吗?”于是,秦始皇挥起神鞭,将峨眉山从金顶向下一劈两半,随后驾起天马,沿着蜀道就将山向东海赶去。那个时候,我们张家界地区还是一片平原,秦始皇将山赶到这里,感觉有点累了,就停车小憩。由于他赶山的动静太大了,早惊动了东海的龙女,龙女当然不肯让他赶山填海,抢夺自己的地盘,看他睡了,于是趁机偷走了那根神鞭。鞭子不见了,山自然也就没法赶了,于是这片从蜀地赶来的山也就只好长久地留在这里,变成了武陵山脉。当初劈开的半个金顶,也就变成了我们的云梦仙顶。

天门山是张家界海拔最高的山,距城区仅8公里,因自然奇观天门洞而得名。天门山古称嵩梁山,又名云梦山、方壶山,是张家界最早载入史册的名山,主峰1518.6米,1992年7月被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

井冈山自公元前220xx年秦代设群县制起,即为九江群庐陵县属地,但茨坪的开发是在公元668年以后,大小五井则是在公元1644年以后才建村立寨,并分属永新县、龙泉县(今逐川县)。直至井冈山斗争时期的1920xx年,这里才设独立的行政建制dd新遂边陲特别区。1955年成立江西省井冈山管理局,1984年改为井冈山市。

(天子阁)朋友们,登楼之前,不妨先读读门口这块《天子阁赋》。大家注意,这块匾额竖画大师关山月先生书写的,1998年5月20日,年过九旬的关山月先生登上天子阁后,神思飞越,笑不绝口,欣然为阁题字。以后,他作了幅张家界长卷图,在香港展开,轰动香港。有人评价说:关山月晚年艺术辉煌是在张家界完成的。

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首先代表张家界xx旅行社全体同仁对大家的远到而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欢迎大家来到奇山异水的张家界欢迎大家来到神奇瑰丽的湘西.我是大家此次张家界之行的地接导游员,我叫王芬芬,大家可以叫我小王,王导或者按照我们湘西本地的称呼方式,也可以称呼我为王阿妹.在接下来的这x天以内,就由小王带着大家导来导去,希望王导旗不倒大家都玩得好.接下来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一位重量级人物,就是前面给我们开车的x师傅.为什么要称他为重量级人物呢?一会下车的时候,大家看看他的大肚子就知道了.x师傅是跟我们旅行社经常合作的一位老师傅了,有着x多年旅游团队车辆的驾龄,尤其对我们湘西的山路十八弯每一弯每一拐都非常熟悉.相信,有他的保驾护航,我们的行程会更加顺利.同时也请各位注意车内的环境卫生,这x天我们在车上的时间也会比较多,汽车就是我们另一个流动的家.

那么,在接来x天的接待任务就由王导和x师傅负责完成,我们会用十二分的热情服务于大家,竭尽所能的解决大家旅程当中的每一个问题.同时,旅游活动也是一个可变性较大的团体活动,大家如果在期间给予陈导更多理解信任支持的话,将更有助于整个团队顺利有序的进行.陈导在这里谢谢各位了!(鞠躬)。

各位朋友,刚刚我们上车的地方就是张家界市新建的火车站.张家界新火车建设工程竖家“十五”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于20xx年3月动工建设,工程总投资达3亿元,到20xx年1月18号正式竣工通车.车行至现在这个位置我们可以回头望一下,整个火车站设计新颖,建筑错落有致,在青山绿树的掩映下显得极具时代气息.它是张家界城市非常亮丽的一道风景,也被誉为湖南省最美的火车站.

我们的车子转弯后,大家可以注意一下,在我们的右前方有一个索道站.这个索道站就是闻名遐迩的天门山景区上山索道站.天门山是张家界海拔最高的山,主峰1518.6米,它距城区仅8公里,因自然奇观天门洞而得名。天门山古称嵩梁山,又名云梦山,是张家界最早载入史册的名山,它于1992年7月被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三国吴永安六年(公元263年),嵩梁山顶部之处峭壁忽然洞开,玄朗如门,吴帝孙休视之为吉兆,天门洞开之说流传天下,嵩梁山也由此更名为天门山。1999年12月8日至11日,张家界市举办的“穿越天门”99世界特技飞行大奖赛就是在这里举行,世界顶级的飞员表演师驾机从天门山洞中穿过去,当时由中央电视台同步直播,全世界大概有8亿人观看了实况直播,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效应。自此以后天门山景区闻名海内外。

天门山景区以三大看点彰显特色。一是索道,刚才我们看到的位置就是天门山景区索道起始点,它总投资2.26亿元,全长7455米,在世界同类型的索道中,亚洲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二位。总条索道有98个吊厢,其中两个vip吊厢单个吊厢的造价是20万元人民币。二是上山盘山公路。整条公路全长仅10.77公里,但就在这么短的距离内,它的海拔却从200米急剧提升到了1300米,大道两侧绝壁千仞,空谷幽深,180度的急弯此消彼长,层层叠起,“堪称天下第一公路奇观”。从山顶俯瞰这条公路,又似一条玉带缠绵在群山之间,极为壮观。中国书法协会常务副会长沈鹏先生走过后欣然为其题字“曲道通天”。第三大看点是动植物。作为国家森林公园,天门山顶拥有完整的原始森林,布满青苔的奇石随处可见,珍稀树种、珍贵药材也时有发现,甚至还能看到整片整片有着“植物活化石”之称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世界著名观赏植物——珙桐。由于相对独立,这里还是动物的乐土,野生动物有麝、狐狸、猕猴、豪猪、穿山甲、飞虎、岩鸡、岩鹰、锦鸡等。

天门山东汉时称嵩梁山,三国时因山壁洞开一门,吴王孙休认为是吉祥之兆而更名为天门山,并拆武陵郡置天门郡。天门山是大自然的杰作,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它经历海相沉积上升为陆相沉积,形成高山,并经受亿万年风雨剥蚀,尤以三迭纪燕山运动为最甚。白垩纪末,大规模的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使天门山进一步抬升,分别被两条断层峡谷切为孤山,使高山与谷地拉开极大高差,几公里之内高差达1300多米,从而造就了天门山孤峰高耸、临空独尊的雄伟气势。

天门山气象独特,门洞奇绝,植被丰富,历史悠久,是历史文化与佛道文化的神秘载体,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

为了加快张家界旅游开发的进程,天门山正处在规模的开发建设中。有的景点尚未正式开放;世界最长的天门山索道以及天门山寺正在筹建之中。

那么,天门洞是怎样形成的呢?地质学家覃功炯先生认为是“漏斗”溶蚀作用的结果。他认为,天门洞东侧地形微向西倾,西侧地形微向东倾,向斜的核部正对天门洞道。东西两壁为两条走向320度左右节理所切,同时有一条走向40度的节理在天门洞处与其相交。洞顶的两处岩溶漏斗也对岩溶过程起了重要作用。雨水落下后,地表水顺地面斜坡向漏斗流动,一部分涌入土中的水,顺着地层的层间裂隙朝着向斜的核部汇集下流,长期不断的溶蚀过程使局部崩塌,最终使两组溶洞并为一体,形成了天门洞。但是,也有人对此产生异议:天门洞照此理形成,为什么洞的底座是一块巨大的平台,这些岩石能平展展地“崩”出洞外吗?所以说,天门洞的形成至今还是未解之谜。(天门山寺)天门山寺最早建于唐代,古称云钵庵、灵泉院、嵩梁堂,明代时,因择址不当而屡遭风摧又常遭水荒,才将天门山寺从东部山顶迁移至此。以前这里古木参天,浓荫蔽日。古寺门楣上刻有“天门仙山”四字,大门两边的对联是:“天外有天天不夜,山上无山山独尊”,传为李自成部将野拂撰书。进门为大佛殿后面有观音堂,两边六间平房,最后一栋是祖师殿,规模宏大。民间概括为“三进堂、六耳房,砖墙铁瓦锅如圹”。山寺原建筑十分讲究,飞檐翘角,雕龙画凤,并塑有佛道神像菩萨等。还有大鼓一面,千斤大钟一口,一座七级石塔和一个大化钱炉。据碑刻记载,自清乾隆至民国五年的163年间,天门山寺共修葺过七次,香火曾盛极一时,湘鄂川黔边境十多个县的信徒络绎不绝,都来这里进香拜佛。现天门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大规模地修复天门山寺,昔日的繁华又将重现。(龙头岩)这叫龙头岩。以前在石塌上安有石雕的可以转动的龙头。龙头岩面临百丈悬崖。据说过去有不少香客为表示求神拜佛的诚意,手抱龙头绕悬崖转一个圈,只要心诚,保你无事。后来,龙头被人掀下悬崖,现只能看到安放龙头的石坑。龙头岩售日出去海的最佳观景台。明代岳州知府李镜有天门山唱和诗咏赞:小山历尽到高峰,万仞天门咫尺通。仰望蓬莱红日下,远瞻庐阜白云中。苍崖突兀松杉古,曲经迢遥马迹空。欲造最高峰上立,飞腾须是仗天风。(赤松峰金水池)这个小水池,长约1.3米,宽0.6米,深仅几公分,无论怎样干旱,池水终年不涸,据说这是远古时期神农皇帝的雨师赤松子炼丹的金水池。北面绝壁下有一形如丹灶的山峰叫丹灶峰,峰顶时有云雾缭绕,像灶膛升起的青烟,相传是赤松子炼丹用的灶。前人有诗:“荒烟杳露处,昔有仙人处。遗迹留丹灶,还疑常来去。”丹灶峰下有雷洞和电洞,传说赤松子炼丹,除了用金水池的水,还要借助雷、电才能达到一定的火候。(野佛藏宝处)天门山有许多稀奇古怪的事儿,说不清道不明,其中有四大古谜,代代相传,没有人。一是天门洞开之谜,二薯谷子显影之谜,三是山顶翻水之谜,四是野佛藏宝之谜。传说这大榉树下就是当年野佛藏宝处。清光绪《永定县乡土志》“天门山”篇有这段文字“明季野佛自夹山寺飞锡此山。野佛为闯贼余党,事发,削发为僧,竟逃天诛。”(鬼谷洞)相传李自成部将野拂当年上山时,带了100多人马和许多金银财宝,雇乘九只木船逆澧水秘密潜入大庸境内,神不知鬼不觉上了天门山。野拂这次出家,并非真正要“立地成佛”。而是每日“枕戈待旦”,“拔剑登坛”,准备有朝一日“恢复中原”、“扫平寰宇”。但形势急转直下,农民军土崩瓦解,清廷建立,野拂终于忧患成疾而逝。据说,临死前,他将带来的财宝全部分散秘藏于天门山中几个秘密去处。并用毒酒将藏宝民工全部毒死。数百年来,不知有多少江洋大盗、香客和天门山的神秘僧人都借故上天门朝拜,实际上是为偷窥地形,寻找宝藏,但都空手而归。财宝究竟藏在哪里?始终是个谜。

湖南天门山作文篇十

我去过美丽的南岳衡山,去过举世闻名的黄山,也去过风景优美的岳麓山,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张家界的天门山。

暑假,爸爸、妈妈、舅舅、舅妈和我一起去张家界游玩。

我们坐车到天门山,那盘山路弯弯典曲,像一条小蛇,从上面看,真是万丈深渊啊!我一口气爬了20分钟,可脚在不停地发抖,仰望着那还看不到头的阶梯,开始有些泄气,我想:“啊!这么高,我怎么爬得上去呢?”妈妈鼓励我说:“爬到上面,可以看到天门洞,可以走玻璃栈道!”我听了,一下子又充满了活力,一口气爬到了山顶。爬上999级阶梯我再回首,真陡呀!山顶上的景色真的像妈妈说的那样美,有水雾在空中飘动,遮住了大树,遮住了道路,也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上了玻璃栈道,我非常害怕,因为我的脚下就是悬崖,吓得我心脏都要跳出来了。舅妈一直胆战心惊,一直扶着墙慢慢向前挪。有人比舅妈还害怕还胆小,居然有的人夸张地爬着走,有的人闭着眼睛走。我一直扶着墙走,慢慢的,我不怕了。终于走过了玻璃栈道。

下山时太阳出来了,我再回头看一下天门洞,看到旁边的山峰有的像乌龟,有的像蘑菇,还有的像柱子。在山下看天门洞,就是一个拱形大门。妈妈告诉我,1999年12月,世界飞行特技大师以超凡的勇气成功驾驶飞机穿越天门洞,创造出人类首次驾机穿越自然山洞的飞行奇迹。“穿越天门洞”的壮举一时轰动世界,神奇的天门洞也因此声名远扬。

陡峭的天门山,留下了我美好的回忆。

湖南天门山作文篇十一

天门山是张家界海拔最高的'山,主峰1518.6米,因自然奇观,天门洞而得名,天门山古称嵩梁山,又名云梦山,方壶山。

站在山下看天门山,高耸入云,巍然屹立,好像一个巨人威武地站在地上巡视四方。之后我就和妈妈做缆车上山,欣赏着美丽的景色。到了半山腰时,石壁上天然形成的图案好像是人工雕刻一般,再看下面,已经深不见底,看得我毛孔悚然。缆车继续前行,进入云层,云层里什么也看不见,只能感受到外面丝丝的凉意直往身上袭,没有方向感,就这样我们到了山顶。

我们来到了山上的鬼谷栈道里最有趣的地方-玻璃栈道,相信你也听说过,就是在悬崖峭壁上建造的,而且是用玻璃铺设的。走上玻璃栈道的那一刻,心里忐忑不安,脚下是上千米的悬崖,你和它之间只有一层玻璃相隔,我们不敢停留太久,也不敢往脚下看,沿着峭壁小心翼翼地走完了。往远处看,只能看见白茫茫的,已经分不清是雾还是云。

这风景秀丽的天门山给张家界添上了五彩缤纷的一笔。

湖南天门山作文篇十二

2.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诗,背诵本诗。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本诗。

:1课时。

一、导入。

(明确: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使他们能在头脑中出现直观的印象,同时锻炼他们对自然景物描写的口头表达能力)。

湖南天门山作文篇十三

一说起天门山,我就会想起李白的那首诗,《望天门山》。

我们乘坐世界最长的缆车上天门山顶。这缆车是从市区直通天门山顶的,足足有七千多米长,很惊人!坐在缆车里,我既兴奋又忐忑,当缆车越行越高时,我感觉整个人都被掏空了,吓得一身冷汗。越来越高时,周围变得云雾缭绕,我们在云中穿梭,好似人间仙境。低头看看下面的万丈深渊,我们惊叹不已,觉得自己无比渺小。

来到云梦天顶观景台,我就像一位神仙正俯视着凡间。我一览四周的连绵群山,云在山中,山在云中,简直美极了!大家都在感叹着大自然的馈赠。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弄得我们狼狈不堪,害我们都淋成了落汤鸡。山间得雨来去匆匆,天一下就转晴了,我们继续前往玻璃栈道,目睹下面得万丈深渊,我的腿直打哆嗦。我内心很恐惧,慌张地走到了尽头。

我们乘坐很长的山洞扶梯,到达了震撼的景点——天门洞。天门洞这一大奇观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还有那九百九十九梯的上天梯,它跟天门洞简直是完美组合,就像神仙通往凡间的结界。走下上天梯,大家腿发软,从下仰望天门洞,就像人间通往仙界的大门。

湖南天门山作文篇十四

朋友们:相信大家对天门山并不陌生。11月举行的世界特技飞行大奖赛,完成了人类首次驾机穿越自然溶洞的壮举,天门山的名字一下子走进了世人的视野。多少人希望能一睹天门山的风采,今天,你们终于如愿以偿!

天门山距张家界市区南侧约8公里,山顶南北宽1.93公里,东西长1.96公里,面积2.2平方公里,海拔1518.6,它以发育较齐全的岩溶地貌区别于武陵源的砂岩峰林景观,是一座四周绝壁的台形孤山。

天门山东汉时称嵩梁山,三国时因山壁洞开一门,吴王孙休认为是吉祥之兆而更名为天门山,并拆武陵郡置天门郡。天门山是大自然的杰作,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它经历海相沉积上升为陆相沉积,形成高山,并经受亿万年风雨剥蚀,尤以三迭纪燕山运动为最甚。白垩纪末,大规模的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使天门山进一步抬升,分别被两条断层峡谷切为孤山,使高山与谷地拉开极大高差,几公里之内高差达1300多米,从而造就了天门山孤峰高耸、临空独尊的雄伟气势。

天门山气象独特,门洞奇绝,植被丰富,历史悠久,是历史文化与佛道文化的神秘载体,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

为了加快张家界旅游开发的进程,天门山正处在规模的开发建设中。有的景点尚未正式开放;世界最长的天门山索道以及天门山寺正在筹建之中。

(天门洞)在天门山1264米高的绝壁之上,生出一个南北洞穿的天然门洞,洞底至洞顶131.5米,宽37米,纵深30米。洞北面顶部边缘,有倒垂的龙头竹,它的根像龙头,树叶像凤尾,因此又叫凤尾竹。东侧是高约200多米的沟槽,有泉水从上面飘散,落下点点梅花雨。据说谁能张口接下48滴梅花雨,便可羽化成仙。天门洞口,经常能看到岩燕飞舞,山鹰盘旋。随着天气的变化,天门洞有时候吞云吐雾,有时候明朗似镜,构成循环往复、瞬息万变的气象景观。

那么,天门洞是怎样形成的呢?地质学家覃功炯先生认为是“漏斗”溶蚀作用的结果。他认为,天门洞东侧地形微向西倾,西侧地形微向东倾,向斜的核部正对天门洞道。东西两壁为两条走向320度左右节理所切,同时有一条走向40度的节理在天门洞处与其相交。洞顶的两处岩溶漏斗也对岩溶过程起了重要作用。雨水落下后,地表水顺地面斜坡向漏斗流动,一部分涌入土中的水,顺着地层的层间裂隙朝着向斜的核部汇集下流,长期不断的溶蚀过程使局部崩塌,最终使两组溶洞并为一体,形成了天门洞。

但是,也有人对此产生异议:天门洞照此理形成,为什么洞的底座是一块巨大的平台,这些岩石能平展展地“崩”出洞外吗?所以说,天门洞的形成至今还是未解之谜。

(天门山寺)天门山寺最早建于唐代,古称云钵庵、灵泉院、嵩梁堂,明代时,因择址不当而屡遭风摧又常遭水荒,才将天门山寺从东部山顶迁移至此。以前这里古木参天,浓荫蔽日。古寺门楣上刻有“天门仙山”四字,大门两边的对联是:“天外有天天不夜,山上无山山独尊”,传为李自成部将野拂撰书。进门为大佛殿后面有观音堂,两边六间平房,最后一栋是祖师殿,规模宏大。民间概括为“三进堂、六耳房,砖墙铁瓦锅如圹”。山寺原建筑十分讲究,飞檐翘角,雕龙画凤,并塑有佛道神像菩萨等。还有大鼓一面,千斤大钟一口,一座七级石塔和一个大化钱炉。据碑刻记载,自清乾隆至民国五年的163年间,天门山寺共修葺过七次,香火曾盛极一时,湘鄂川黔边境十多个县的信徒络绎不绝,都来这里进香拜佛。现天门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大规模地修复天门山寺,昔日的繁华又将重现。

(龙头岩)这叫龙头岩。以前在石塌上安有石雕的可以转动的龙头。龙头岩面临百丈悬崖。据说过去有不少香客为表示求神拜佛的诚意,手抱龙头绕悬崖转一个圈,只要心诚,保你无事。后来,龙头被人掀下悬崖,现只能看到安放龙头的石坑。龙头岩售日出去海的最佳观景台。明代岳州知府李镜有天门山唱和诗咏赞:

小山历尽到高峰,万仞天门咫尺通。

仰望蓬莱红日下,远瞻庐阜白云中。

苍崖突兀松杉古,曲经迢遥马迹空。

欲造最高峰上立,飞腾须是仗天风。

(赤松峰金水池)这个小水池,长约1.3米,宽0.6米,深仅几公分,无论怎样干旱,池水终年不涸,据说这是远古时期神农皇帝的雨师赤松子炼丹的金水池。北面绝壁下有一形如丹灶的山峰叫丹灶峰,峰顶时有云雾缭绕,像灶膛升起的青烟,相传是赤松子炼丹用的灶。前人有诗:“荒烟杳露处,昔有仙人处。遗迹留丹灶,还疑常来去。”丹灶峰下有雷洞和电洞,传说赤松子炼丹,除了用金水池的水,还要借助雷、电才能达到一定的火候。

(野佛藏宝处)天门山有许多稀奇古怪的事儿,说不清道不明,其中有四大古谜,代代相传,没有人。一是天门洞开之谜,二薯谷子显影之谜,三是山顶翻水之谜,四是野佛藏宝之谜。传说这大榉树下就是当年野佛藏宝处。清光绪《永定县乡土志》“天门山”篇有这段文字“明季野佛自夹山寺飞锡此山。野佛为闯贼余党,事发,削发为僧,竟逃天诛。”

(鬼谷洞)相传李自成部将野拂当年上山时,带了100多人马和许多金银财宝,雇乘九只木船逆澧水秘密潜入大庸境内,神不知鬼不觉上了天门山。野拂这次出家,并非真正要“立地成佛”。而是每日“枕戈待旦”,“拔剑登坛”,准备有朝一日“恢复中原”、“扫平寰宇”。但形势急转直下,农民军土崩瓦解,清廷建立,野拂终于忧患成疾而逝。据说,临死前,他将带来的财宝全部分散秘藏于天门山中几个秘密去处。并用毒酒将藏宝民工全部毒死。数百年来,不知有多少江洋大盗、香客和天门山的神秘僧人都借故上天门朝拜,实际上是为偷窥地形,寻找宝藏,但都空手而归。财宝究竟藏在哪里?始终是个谜。

站在这里远望300米开外的百丈绝壁上,有个倒梯形的山洞,洞口有树,并有瀑布向洞外飞洒,飘渺如烟。相传战国名士鬼谷子曾在洞里面壁学《易》,潜心练功,创立闻名天下的“鬼谷神功”。又藏有武林秘笈《天门三十六量天尺》,后人就叫此洞为鬼谷洞。鬼谷子是战国时期纵横术的创始人。其主要著作《捭阖策》被称为奇书,是研究从政治上、外交上运用联合或分化手段搞垮对方的学问。史学界评论说,一部战国乱史就是从鬼谷洞演绎出去的,足见鬼谷子其人了得。清人罗福海有《鬼谷洞》诗一首:“桃花流水去飘然,笑入云深访洞天。隐逸流多埋姓宇,纵横术竟出神仙。道书壁上文留篆,丹决炉中火化铅。满耳恍闻钧奏乐,一条瀑泻万峰巅。”得鬼谷神功真谛的山脚西溪坪、官黎坪一带,是有名的硬气功之乡,气功大师赵继书曾多次随国家领导人出访欧洲各国,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从古到今,闯荡鬼谷洞的勇士不知多少,都没有探出个名堂来,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天门山南麓赤松村有位退伍军人李光玉曾先后六次缒索下洞考察,一次探洞时他偶尔用相机拍到了鬼谷子面壁学《易》的头像。这是一个侧面像,五官轮廊,清晰可辨,与至今流传甚广的鬼谷子画像有异曲同工之妙。鬼谷子的影像如此维妙维肖,是偶然还是巧合,抑或是上苍有意的安排,又成为天门山的一个难解之谜。

(空中园林)请大家留意,游道两边有许多裸露出地面的石芽和石林,高高低低,形态各异,像是列队欢迎我们的到来。这是天门山岩溶地貌的又一显著特征。山顶有多处成片的石芽和石林,分布于密林中间,形成独特而又原始的空中园林,它们像一座座迷宫,又像是朴朔迷离、变化万千的八阵图。游人穿行其增,情趣无限。民间相传,谁要是能顺利地穿过这些迷宫,也就能畅通无阻地闯过佛家所谓的四十八道众生关。朋友们,不妨现在就试一试,我祝大家的人生之路畅通无阻。

湖南天门山作文篇十五

1.能够背诵、默写全诗。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感情,感受晴雨西湖变化的美。

3.联系生活,发现晴雨生态城不同的美。

1.朗诵古诗,读出情感,读出韵味;

2.能够背诵诗句,体会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

感受西湖晴雨浓淡相宜的变化之美。

创设情境法;引导法;点拨法;读中求悟法。

1.制作多媒体课件。

湖南天门山作文篇十六

我去过许多美丽的地方,可最令我难忘的是迷人的张家界天门山。

今年春节,我们全家前往张家界天门山游玩。顺着公路盘旋而上,许多地方的弯度极大,惊险骇人,怪不得这里被人们称为“十八盘”呢。

其中,最惊险的便是天门山的玻璃栈道。刚到栈道时,我的心中一阵恐慌。要知道,这里可是山顶啊,掉下去可不是开玩笑的。再说,玻璃栈道毕竟是用玻璃做成的,而玻璃是很容易碎的。我怀着这样的想法,忐忑不安地走进栈道。一进栈道,我顿时觉得自己之前的恐慌是多余的。这种玻璃十分坚固,即使承受一吨的重物也不会破碎。透过脚下的玻璃向下望,我看到下面是万丈深渊,吓得我两腿发软。然而,栈道周围的景致美不胜收。山崖上的树木都是倾斜着生长的,在峭壁断崖上,瀑布结成了冰。那些冰柱有的像离弦之箭,有的像盛开的白莲花。

朋友们,张家界还有许多盛景,您可以到那里细细观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