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论文文献收集法(通用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6 05:53:16 页码:14
论文文献收集法(通用13篇)
2023-11-26 05:53:16    小编:

总结不仅可以提升我们的学习和工作能力,还可以帮助我们理清生活中的思绪,提升自我认知能力。建筑总结时应注意哪些关键点?有没有一些实用的技巧和经验可以分享?下面是一些关于写作的名人名言,希望对你的写作有所启发。

论文文献收集法篇一

地方文献对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作用不可低估。各地对地方文献的收集、利用都做了很多工作。但是,不少地方对革命文献特别是抗日反法西斯文献的收集、利用力度却显得不够,为此,笔者拟谈一点补遗意见。

一、发生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华大地上的抗日战争,波澜壮阔殊惊世界,留下了极其丰富、弥足珍贵的地方文献资料。千百万人抛头颅洒热血的八年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进行爱国教育的恒世典籍。按说,我们这个优秀的民族是不会忘记历史伤痛的,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在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后,我国综合国力已跨入世界强国之列,人民身心健康生活富裕的时候,却刮起了一股有失国格人格的媚日风。尽管只是少数人兴风作浪,此风断不可长,此风有损我大国地位形象,更有悖中华民族爱国风骨。我们到底哪里出了问题?仔细深刻挖掘,就会发现我们的爱国教育不是加强而是削弱了,20多年的经济改革,国门洞开,各种不健康思想浸入,人们政治免疫力在不知不觉中降低,根子就出在这里。笔者以为,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所需史料,尤以抗日战争为要。

二、收集抗日战争方面的地方文献,要克服两个误区。

1、重古轻今。近些年来,受经济利益驱动,各地利用当地历史名人、名胜古迹搞旅游景点,圈地占地大兴土木,比富斗阔如火如荼。然而,对革命人物或战斗场所却着墨不多,冷热界限分明。视地方文献越久远古老越有价值,这分明是实用主义,且步入地方文献收集利用误区。其实,现实最需要的才是最有价值的。

2、重藏轻用。大量革命文献至今仍散逸在社会各个角落里。昔日流行忆苦思甜的,许多村子摆出日寇刺刀、钢盔、破烂膏药旗、日伪催逼粮款文告等等,曾深受铁蹄蹂躏的村民振臂控诉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行。现在随着忆苦思甜的消失,这些珍贵的地方文献也多藏民众家里,改重藏轻用为重藏重用,散逸民间的珍贵文献才会最终显身露面。

如何利用地方文献为爱国主义教育服务?笔者馆的做法如下。

1、利用当地事教育当地人。博兴县是我省较早建立平原抗日根据地的地方,1939年杨(国富)刘(其人)首长带领抗日三支队穿过胶济铁路,挺进鲁北平原,在极端恶劣的`形势下与敌人对峙,建立起铜墙铁壁般的抗日根据地。期间,青年参加抗日队伍,仅战死在沙场上的烈士就有2195名,发生在博兴境内的大小战斗百余次,英烈捐躯事迹举不胜举。我馆抗日地方文献比较齐全,在采用何种方式、选择哪些文献资料配合爱国教育上,进行了充分研究,决定利用较有影响的几次战斗教育当代人。

王文战斗。1940年3月,敌伪2000余人,在敌指挥官糟谷指挥下,将我驻王文村部队约70人团团包围。我武器低劣、弹药缺乏,且兵力仅及敌人l/30,但为了保卫人民利益,我八路健儿与敌伪血战昼夜,在弹尽粮绝及大部分受伤的情况下,仍然以土块瓦片与敌厮杀。是役,我21名战士殉国。

抗日战争期间发生在博兴大地上的王文、陈户、裴袁、冯高、王桥等战斗,人民没有忘记,1946年抗日政府就在这些地方建起了烈士纪念塔、亭,以示永世纪念。只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沧桑,这些塔、亭变化不大,有的周围环境还很荒凉,与现代化的城镇相比并不匹配。我们向民政部门提出建议,筹集足够资金,改造塔亭周围环境。在烈士战斗过的地方,也要建起和城里一样的公园、文化广场,也要安装和城里那样的霓虹灯,把远远近近的观众吸引来,默诵碑文,倾听松涛。

2、利用当地人介绍外地事。博兴县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著书立说的文化名人遍及全国。部队老作家黎汝清久负盛名,他写的《海岛女民兵》、《万山红遍》、《皖南事变》等深受人们欢迎。人是同乡亲人们大都喜欢听老乡讲外地故事,黎汝清回乡探亲时,我们曾两次请他讲述革命战争小说创作生涯。老作家的拿手戏是叙述皖南事变,他曾实地深入云岭,访问新四军老战士,查阅档案资料,得出新四军副军长项英在突围前线曾临阵出走,而且也不是牺牲在前线,他是被副官打死在山洞里的结论。这个结论与历史教科书相左,引起学术界震撼和领导层关切,让乡亲们好奇和担忧。老作家坚持要冒险秉笔直书,这在改革开放之初的八十年代,极左文艺创作路线还没彻底肃清时,是需要何等胆量和勇气。后来《皖南事变》出版,和老作家讲述的如出一辙,博兴人纷纷购买,如获至宝。2003年电视剧《新四军》在央视播出,重大事件与《皖南事变》吻合,残害项英的枪声就响在山洞里,他也成了一个有战功、有错误、血肉丰满的新四军军长,从而否定了历史教科书有关他牺牲在前线的记载。

我馆设立博兴籍名人捐书专柜,将黎汝清捐赠的十几种版本和其他博兴籍名人捐书一并珍藏,定期对外借阅,引起读者极大兴趣。

3、利用馆藏新闻史料,沸腾爱国热血。我馆珍藏着1939―1945年的《渤海日报》,该报是抗日战争时的渤海军区机关报。当年的渤海军区辖40多个县,北起天津卫、南到胶济线;西自平原、禹城,东至益、寿、临、广。在这广袤的平原上,抗日军民每天每夜都与日伪进行着生死较量,爱国热血洒遍了这片土地。《渤海日报》就像录像机一样,把当年的实况记录了下来,如今翻阅半个世纪前的报纸,那枪炮声、呐喊声仿佛如雷贯耳。发生在博兴大地上的大大小小战斗,军民鱼水情,几乎全部在报纸上有报道。老百姓最相信党报,读读这些报纸,爱国热血就要沸腾。我馆采取各种方式,为查阅资料者,为纪念展览活动,为学校传统教育等提供极为珍贵的历史新闻资料,配合爱国教育,受到各界欢迎。

参考文献。

(1)邹彩芬等.论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山东图书馆季刊,2002(2)。

(2)曹淑斌.浅谈地方文献的收集与利用.山东图书馆季刊.2003(1)。

(3)胡怀美.艺苑散论.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12。

(4)张瑁.试论地方文献的搜集与利用.山东图书馆季刊。2003(2)。

(5)杨卫东等.济宁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回顾与思考.山东图书馆季刊,2003(3)。

(王刚明魏晓辉王舰三博兴县图书馆)。

〔出处〕山东图书馆季刊2005年第2期。

论文文献收集法篇二

[摘要]本文指出地方文献的有效收集、开发和利用的关键是为经济建设提供信息,探讨了地方文献工作发展的方向。

地方文献是记述地方情况或具有地方特点的文献,包括方志、地方史料、地方人士著作与地方出版物,是了解与研究地方状况及地方人物的重要资料,在公共图书馆藏书体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这是由它的地域性特征与数量上的稀少决定的。

1.1价值的地域性。地方文献是多侧面反映一定区域范围内多方面内容的文献资料。由于地方文献的产生方式是主要靠当地人士编撰,就使地方文献有了一个最大的特色:详细、准确。若与地域的惟一性相结合,又决定了它有“独一无二”的权威性。

1.2收集的特殊性。从地方文献的形式看,大多数文献都是非正式出版物(正式出版的数量极少)。通过一般的采购方式不可能有效地收集。必须采用订购、捐赠、交换等独特的方式,才能建立地方文献的藏书体系。

1.3使用的专指性。地方文献是了解地方历史与现状、社会与人文的基础文献,掌握它是进行各类区域性研究与决策的前提。它的.地域性特征构成了使用的专指性;它内容的广泛性(政治、文化均要涉及)又形成了使用的多样性。这就使地方文献在使用时具有了极强的专业特征。这样各类研究者从中能探寻出许多具有独特价值的内涵,为他们研究决策提供最直接、最原始的材料。

1.4管理的针对性。由于地方文献的上述特点,如果立足于充分使用的目的,就必须对它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便于利用。许多读者在使用地方文献的内容时,专指度一般都非常高,这就要求对地方文献的管理必须以揭示文献的内在信息、充分展示文献的内在信息、充分展示文献的使用价值为目的,采用分析著录、主题标引、专题汇编,并辅之以多种索引、目录等手段来最大限度地反映地方文献的隐含信息。

2积极开发和利用地方文献,为经济建设提供有效信息。

面对新形势。我们如何最大限度地去开发文献资源以迎接市场的挑战。笔者就本馆地方文献工作的实际,谈如何开发和利用地方文献资源为本地的经济建设服务。

2.1配合编史修志来进行开发。多年来,我们接待了来自省、市各党政机关、厂矿及外地区的众多编史修志工作者,为他们提供了大量的地方文献,发挥了地方文献的作用,深受读者和有关部门的好评。如:《辽宁省水利志》、《辽宁省财政志》、《市人民银行金融志》、《沈阳市园林志》等等都已出版。

2.2根据社会需要编印有关书目和索引。近几年来,我馆先后编印了《东北日报索引》、《东北地方文献题录》、《沈阳日报索引》、《馆藏古籍目录》等,这些都为本地区课题调研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3编辑型开发。将分散在各种类型、各个类目、各种文种的文献,经科学组合而成为读者特定需要的知识系统;也就是对文献进行深入的挖掘与科学整理,并编辑出一种新的文献。

2.4积极参与科研人员的课题研究。与科研人员相结合,深入到有关的课题中,直接参与科研活动,共同承担和完成某项科研课题。近几年来,我馆与市科委合作,承担软科学课题研究,共同研究撰写《沈阳“百亿工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1995年获沈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省科技成果二等奖。

2.5以咨询室为阵地,充分发挥利用馆藏图书资源为读者服务。沈阳市图书馆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较突出的事例有:

(1)论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再造微观经济基础》,这是为市委书记张国光服务的课题,荣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在《沈阳日报》、《新华日报》内参刊登,得到朱f基总理的批示和肯定。针对这篇论文。我们根据课题需要为其收集、检索、揭示、提供文献,使读者顺利完成课题。

(2)长春电影制片厂拍电视剧《努尔哈赤》,急需查找当时的有关历史图片史料、服装等方面的资料,都是到我馆查阅参考了有关的第一手资料,最终获得“飞天奖”的殊荣。

(3)市文联组织一个写作班子,撰写电视脚本《远东阴谋》。该剧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描写“九・一八”事变。我馆结合本专题,经过周密思考,确定检索途径,提供中日文资料50多份,读者摘录30余万字。

(4)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与中央档案馆合办“九・一八”事变资料专题展。我们为其提供了系统、珍贵的历史图书和史料.如:“张学良官邸(又称大帅府)被日占据”、“日军在大街上检查行人”、“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的领导人物”等70余幅珍贵的历史图片。

(5)沈阳鲁迅美术学院的二位老师为绘制大型壁画《盛京风貌》,到我图书馆查找有关当时的市井风情和社会风俗等各方面资料。我们提供《盛京通志》、《陪京杂述》、《沈阳县志》、《奉天市要览》等历史文献。为其全面介绍和深入了解沈阳的历史风貌提供了可靠的历史依据和丰富的形象素材。使其所绘制的大型壁画《盛京风貌》受到好评并获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馆要生存发展,就要不断更新观念,树立现代服务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利用地方文献优势,最大限度地开发文献资源。今后应努力的方向是:

3.1努力挖掘馆藏文献资源,探索信息服务新路。长期以来,地方文献部读者服务主要以整体出版物为中介,开展借阅活动。工作人员往往不想翻阅出版物中的具体内容.读者对其所包括的各种信息不甚了解。在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要求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者应由传统的“文献服务型”转变为“文献资源开发型”.在馆藏文献的开发利用方面,一是要加强对文献进行一般整序的书目、索引的揭示和宣传;二是加强对文献信息资源加工的专题报刊剪辑、信息综述等。并利用馆内图书、报刊优势,从现有的书报当中筛选出涉及本地的文献资料,加以剪辑、制作卡片、编制索引、分类归档立卷,使其内容充分被揭示,以便读者查询利用,使图书馆真正成为有效的中介,成为信息市场中活跃的一员。

3.2应立足进入信息网络的目的,加强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研究力度。地方文献是图书馆进入信息网络的利器,但现在的管理方式不但效率低而且无法与信息网络联结,必须立足未来,尽快研究出由手工整理向机编方式过渡的办法,集中人力、物力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3.3大量积累数据。采用先分散后集中的方式,尝试性地建立起综合网络要求的地方文献数据库。并以此来培训人才,总结经验。

3.4采取多种形式,制作各种专题性的地方文献产品(如缩微磁盘、光盘等),以丰富文献类型,既作为网络基础产品,也能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5加强用户培训。图书馆收藏、整理和开发文献资源的目的是提供给读者利用.因此,要使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得到深度挖掘,还必须加强用户培训工作。比如举行“文献检索讲座”。向读者介绍馆藏情况及编制书目、索引等,引导读者更好地利用图书馆。

〔出处〕图书馆学研究(2)。

论文文献收集法篇三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展,文献收集对于撰写论文来说显得越发重要。文献收集是收集、整理和利用各种相关文献和资料,以支持论文的论证和研究。在撰写论文过程中,做好文献收集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下面将从文献搜索的方式、筛选文献的方法、合理利用文献、注意事项以及心得体会几个方面,论述一下自己的文献收集心得体会。

一、文献搜索的方式。

文献搜索是文献收集的重要环节。在进行文献搜索时,我们可以采用几种方式进行。首先,传统的文献检索方式是利用图书馆的图书、期刊等资源来进行。这种方式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查找和筛选。其次,互联网的普及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文献资源。我们可以通过使用学术搜索引擎,如Google学术、百度学术等,快速方便地找到所需的文献信息。此外,还有一些专业的学术数据库,如维普、万方等,可以提供各个学科领域的专业文献。这些方式可以相互结合使用,使文献搜索更加高效和全面。

二、筛选文献的方法。

在进行文献搜索后,我们还需要进行筛选,选择适合自己研究方向的文献。首先,要根据文章的摘要和关键词来判断其是否与自己的研究主题相关。对于不相关的文献,可以直接筛掉。其次,要看文献的作者、期刊以及发表时间等信息,以评估其学术价值和权威性。还可以通过查看引用文献以及相关论文等方式,进一步评估文献的重要性和可靠性。最后,如果面对大量文献,我们可以利用文献管理软件进行整理和管理,如EndNote、NoteExpress等。这些软件可以帮助我们方便地保存和引用文献,提高筛选效率。

三、合理利用文献。

收集到合适的文献后,我们需要学会合理地利用这些文献。首先,要认真阅读文献的内容,理解作者的研究方法和论证过程。可以将关键信息摘录下来,方便后续的引用和整理。其次,可以根据文献内容提取出一些相关词语和概念,扩展自己的研究视野。可以利用这些词语在相关文献中再次进行搜索,进一步深入了解和研究。最后,文献中的数据和研究结果可以作为自己的支撑证据,用于论文的论证和事实证明。但是,在利用文献的过程中,要注意引用的准确与规范,避免出现抄袭和剽窃的问题。

四、注意事项。

在进行文献收集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注意文献的时效性,选择近几年的文献,以保证研究前沿性。其次,要防止重复引用相同的文献,避免论文出现重复和冗余的问题。此外,还要关注文献的语言和风格,尽量选择自己研究领域的主流期刊和会议的文献,以提高论文的可信度。最后,要关注文献的版权问题,避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应遵循合理引用原则。

通过进行文献收集的学习和实践,我深刻体会到文献收集对于撰写论文的重要性。文献可以为我们提供大量的相关资料和研究成果,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证依据。同时,文献收集也需要耐心和技巧。要善于利用各种搜索工具和数据库,提高搜索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在筛选文献时,需要有鉴别能力和批判思维,选择高水平的文献进行引用和参考。合理利用文献不仅可以提高论文的可信度和学术价值,也有助于培养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总之,文献收集是撰写高质量论文的重要步骤,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研究素养和学术能力。

论文文献收集法篇四

第一段:引言(字数:100字)。

文献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知识的载体,既有丰富的信息,又有深远的意义。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要学会如何收集文献,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智慧财富。通过收集文献,我们可以开阔视野、提高专业知识的水平、创新思维,更好地应对工作和学习中的各种挑战。

第二段:收集文献的意义(字数:200字)。

收集文献是获取知识的一种重要途径。文献中蕴含着前人的研究成果、经验和观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一个领域的发展历程。通过对文献的收集,我们可以及时了解到最新的研究动态,把握前沿和趋势。同时,文献的收集也能够让我们对问题有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拓宽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另外,文献的收集还可以帮助我们发掘新的研究方向和问题,激发创新思维,为我们的研究工作提供更多的灵感和借鉴。

收集文献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图书馆、文献数据库、网络等渠道来获取文献。图书馆是我们最常用的资源之一,可以提供丰富的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而文献数据库和网络则提供了更广泛和便捷的文献资源,可以通过检索关键词、作者、标题等方式来筛选所需文献。其次,在收集文献时,我们要学会善于整理和分类。可以建立自己的文献数据库,标记和分类已收集到的文献,以便于日后查阅和引用。此外,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分享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参加学术会议、与导师、同行进行讨论,借鉴他人的观点和经验,丰富自己的文献收集范围。

通过收集文献,我们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文献中包含了世界各地各领域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可以让我们了解到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所持的观点和解决方式。这种多元化的视角可以帮助我们拓宽思维,促使我们对问题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入。同时,收集文献也可以激发我们的创新思维。在阅读和研究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些新的问题和未经探索的领域,这些可以成为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切入点。另外,通过阅读相关文献,我们还能够提高自己的文献综述和写作能力,为学术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五段:总结(字数:200字)。

收集文献是一个积极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不仅能够提高专业素养和学术水平,也是一种对前人贡献的尊重和承继。通过良好的文献收集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工作和学习的挑战,持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因此,我们要学会善于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收集文献,及时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拓宽思维和视野,并将其应用于实践中。只有不断积累和学习新的知识,才能不断向前迈进,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论文文献收集法篇五

1、对象不同。报复陷害罪的对象必须是与自己有利害关系的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4种人;而诬告陷害罪的对象可以是任何人,包括犯人。

2、客观行为不同。报复陷害罪表现为滥用职权、假公济私进行报复陷害,即是以利用职权或国家权力为前提条件,而诬告陷害罪是捏造他人犯罪事实,进行告发,且行为的实施不要求必须利用职权进行。而且,国家工作人员如果利用职权诬陷他人的,则要从重处罚。

3、手段方法不同。报复陷害的手段,既可以用捏造事实(不能是犯罪事实)的方式进行报复,也可以利用客观存在的某种对被害人不利的事实进行报复,而诬告陷害罪必须是以捏造犯罪事实的方式进行。

4、犯罪主体不同。报复陷害罪的主体只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而诬告陷害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二、袁广林的观点。袁广林在《诬告陷害罪若干问题探析》中认为两罪的差异在于:“。

1、犯罪主体不同。诬告陷害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是年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成为该罪主体,可以使国家工作人员,也可以是一般公民,比报复陷害罪广。报复陷害罪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靠职务实施的犯罪,具有职务性,其主体只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犯罪客体不同。诬告陷害罪的客体包括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而报复陷害罪的客体仅仅是公民的民主权利。

3、犯罪行为内容不同。诬告陷害罪和报复陷害罪虽然都是凭借国家权力进行的犯罪,但诬告陷害罪是通过捏造犯罪事实,虚假告发的方式借助司法机关的权利达到侵害被害人的目的,行为人本人没有司法权,不能直接追究被害人的刑事责任。报复陷害罪则是行为人本人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能够利用自身职权、假公济私直接对被害人进行政治、经济、行政等方面的整治。

4、犯罪行为侵害对象不同。诬告陷害罪侵害的对象是任何人,对身份、地位等没有任何要求,而报复陷害罪的对象则是特定的,必须是对行为人提出张国斌、宋志伟的人。

1、不同:报复陷害罪侵犯的是公民的人身权利;诬告陷害罪侵犯的是公民的民主权利。

2、对象不同:报复陷害罪的对象是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和举报人;诬告陷害罪的对象是一切公民。

3、主体不同。报复陷害罪只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诬告陷害罪是一般主体。

4、行为表现不同。报复陷害罪表现为滥用职权、假公济私,进行报复陷害;诬告陷害罪表现为捏造犯罪事实,作虚假告发。

1、主体不同。诬告陷害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可以是国家工作人员,也可是一般公民。而报复陷害罪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犯罪的主体只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国家工作人员不能成为报复陷害的主体。

2、犯罪行为侵害的对象不同。诬告陷害罪侵害的对象是任何人。可以是国家干部,也可以是一般公民。而报复陷害罪侵害的对象是特定的,依刑法规定,必须是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检举人以及举报人、执法人、证人。

3、告陷害的最终目的能否实现,不取决于诬告陷害行为人的主观意愿和行为,而报复陷害罪的目的可以直接通过行为人自己的行为来实现。

4、犯罪行为的具体内容不同。诬告陷害罪和报复陷害最虽然都是凭借国家权力的犯罪行为,但是其犯罪手段是不同的,主要体现在运用国家权力的方式不同。诬告陷害罪的行为人本人没有司法权,不能直接对诬告人进行刑事追究,只能假借司法机关的权力来实现自己的犯罪目的。因此,诬告陷害罪的行为人是以捏造犯罪事实,作虚假告发的办法企图借助于司法机关的权力,达到使被害人受到刑事追究的目的。报复陷害罪则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假公济私,在自己职权范围内或者利用职权之便指使要挟他人利用职权直接对被害人进行政治上、经济上的、行政上的整治。

五、王敏的观点。王敏在《报复陷害罪若干问题探析》中认为两罪的区别在于:“。

1、犯罪手段不同。报复陷害罪必须是基于职务,滥用职权或者假公济私;诬告陷害罪则不需要利用职权。

2、目的不同。报复陷害罪的目的是打击报复陷害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和举报人;诬告陷害罪的目的是使他人枉受刑事追究。

3、报复陷害罪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靠职务实施的犯罪,具有职务性,其主体只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诬告陷害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成为该罪主体,可以是国家工作人员,也可以是一般公民,比报复陷害罪广。

关于报复陷害罪与诬告陷害罪的区别的讨论.,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专家对两罪的区别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是两罪都同时具有陷害的渊源,容易产生混淆,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加以区分:

一、两罪客体的界限。

依据刑法的规定,两罪侵犯的都是复杂客体,其中都侵犯了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但是报复陷害罪侵害的客体是我国公民的民主权利,即公民依法享有的控告权、申诉权、批评权和举报权;诬告陷害罪侵犯的是包括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从侵犯的对象看:报复陷害罪侵害的对象则是特定的,必须是对行为人提出控告、申诉、批评、举报的人;诬告陷害罪侵害的对象是任何人,对身份、地位等没有任何要求。

二、两罪客观方面的界限。

两罪在客观方面都表现为行为人对被害人实施了陷害行为,但报复陷害罪的客观方面要求行为人是利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批评人、举报人和申诉人等侵害对象进行打击报复,其中行为人滥用自己的职权是必不少的要件;诬告陷害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故意捏造犯罪事实,向国家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单位告发。

三、两罪主体的界限。

报复陷害罪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靠职务实施的犯罪,具有职务性,其主体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诬告陷害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是年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成为该罪的主体,可以是国家工作人员,也可以是一般公民,比报复陷害罪广。

四、主观方面的界限。

两罪都是故意犯罪,且是直接故意,行为人在主观上都有陷害他人的目的,但是行为人产生陷害目的的内心起因不同。报复陷害罪的行为人是因为被害人依法行使控告、申诉、批评、举报等民主权利,直接或者间接的涉及行为人的利益而产生报复意图;诬告陷害罪的起因则多种多样,有的是为了实现某种经济的、生活的目的,有的是出于政治斗争之目的等。

五、两罪构成要件的界限。

犯罪的构成对行为结果的要求不同。诬告陷害罪只要行为人捏造的犯罪事实为司法机关知晓就构成即遂,而不论被害人是否受到刑事处罚。也就是说,报复陷害罪并不是情节犯;报复陷害罪则要求行为人的报复陷害行为必须造成了一定后果,才能成立,如果没造成危害后果或后果不严重不构成犯罪。

六、行为表现不同:报复陷害罪表现为滥用职权、假公济私,进行报复陷害;诬告陷害罪表现为捏造犯罪事实,作虚假告发。

七、犯罪行为内容不同。诬告陷害罪和报复陷害罪虽然都是凭借国家权力进行的犯罪,但报复陷害罪是行为人本人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能够利用自身职权、假公济私直接对被害人进行政治、经济、行政等方面的整治;诬告陷害罪则是通过捏造犯罪事实,虚假告发的方式借助司法机关的权利达到侵害被害人的目的,行为人本人没有司法权,不能直接追究被害人的刑事责任。

八、目的不同。报复陷害罪的目的是打击报复陷害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和举报人;诬告陷害罪的目的是使他人枉受刑事追究。

九、犯罪手段不同。报复陷害罪必须是基于职务,滥用职权或者假公济私;诬告陷害罪则不需要利用职权。

综上,国内学者对报复陷害罪与诬告陷害罪的区别尚未达成共识。在建设社会主义法制社会的今天,正确区分罪与非罪、明确此罪与彼罪对于法学理论研究和具体的司法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文献收集法篇六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互联网的普及,我们在研究论文时往往会依赖于大量的文献来支持我们的观点和论证。而文献收集是研究论文的一项重要工作,它直接关系到论文的质量和深度。在我进行论文文献收集的过程中,我总结出了一些心得体会。下面我将从准备工作、文献筛选、学术搜索引擎使用、论文数据库的利用以及文献管理工具的选择等五个方面来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准备工作十分重要。在进行文献收集之前,我们应该对自己的研究主题进行明确的定位和界定,并明确自己的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只有明确了研究的方向,我们才能更加有目标地进行文献搜索和筛选,提高文献的相关性和有效性。此外,我们还需要对研究领域的前沿动态进行了解,以便能够找到有关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观点来支持自己的研究。

其次,文献筛选是文献收集的关键环节。在众多的文献中,我们需要筛选出与研究主题相关性强、权威性高、可信度大的文献。在进行筛选时,我们可以先筛选出与自己研究主题相关的关键词,并利用学术搜索引擎进行搜索。在搜索结果中,我们可以参考标题、摘要和关键词等信息来初步判断文献的相关性。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引文索引或者参考文献的引用情况来评估文献的权威性和重要性。

第三,学术搜索引擎是我们进行文献搜索的重要工具。学术搜索引擎通过收录和整理各种学术资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文献库。在使用学术搜索引擎时,我们可以使用一些高级搜索技巧来提高搜索的效果。比如,我们可以使用引号来精确匹配一些短语或者专有名词,还可以使用布尔运算符来组合多个搜索条件。此外,学术搜索引擎还可以支持相关性排序、年份筛选、作者筛选等功能,这些功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找到所需的文献。

第四,论文数据库也是一个重要的文献收集工具。与学术搜索引擎不同的是,论文数据库更加专业化和专精化,它们通常涵盖了某个特定学科的相关文献。因此,当我们在进行深入研究时,应该使用特定领域的论文数据库来进行文献收集。此外,论文数据库还可以提供各种高级搜索功能,比如按照作者、期刊、机构、关键词等进行搜索和筛选。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文献,我们还可以通过论文数据库查看其全文或者下载PDF版本,以便于更详细地阅读和理解。

最后,文献管理工具是我们进行文献收集的重要助手。在进行大量文献收集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面临一大堆的文献资料,而如何有效地管理这些文献成为了一个问题。这时,我们就可以使用一些文献管理工具来帮助我们整理和管理文献。比如,我们可以使用EndNote、Zotero等软件来进行文献的分类、标注和整理,并生成符合格式要求的参考文献列表。文献管理工具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还可以避免由于文献整理不当而造成的疏漏和错误。

综上所述,论文文献收集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论文的质量和深度。在进行文献收集时,我们应该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明确研究的方向和目的。在文献筛选时,我们应该重点关注文献的相关性和可信度。在使用学术搜索引擎时,我们可以利用高级搜索技巧来提高搜索的效果。在使用论文数据库时,我们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研究领域的数据库。在进行文献管理时,我们可以使用文献管理工具来进行整理和管理。通过良好的文献收集工作,我们可以为自己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和证明,从而提升论文的质量和价值。

论文文献收集法篇七

第一段:引言(大约200字)。

文献收集是科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通过查找文献,我们可以了解到前人的研究成果和思路,为我们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然而,在收集文献的过程中,很容易陷入过度收集或盲目收集的陷阱中。为了提高文献收集的效率和质量,我们需要有一些心得体会来指导我们的工作。

第二段:合理选择检索关键词(大约200字)。

在进行文献收集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研究的主题和目标。根据研究的特点,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相关的关键词进行检索。关键词的选择应当具有代表性和针对性,能够涵盖到我们所关注的内容。同时,我们也可以结合主题词、同义词和相关词来进行细致的筛选和搜索。合理的关键词选择能够缩小搜索范围,提高搜索效率。

第三段:使用专业的文献检索工具(大约300字)。

在进行文献收集时,我们可以借助专业的文献检索工具来提高检索的准确性和覆盖范围。比如,科学引文索引(SCI)、PubMed等。这些工具可以提供高质量的学术期刊和论文,能够满足我们的研究需求。同时,这些工具也提供了一系列的搜索策略和高级检索功能,能够更好地满足我们的搜索需求。在使用这些工具时,我们需要熟悉其使用规则和操作方法,以便更好地利用其功能和优势。

第四段:进行筛选和整理(大约300字)。

经过检索,我们可以获得大量的文献资料。然而,其中并不是每一篇文献都对我们的研究有益。因此,我们需要进行筛选和整理,将对研究有参考价值的文献挑选出来。在进行筛选时,我们可以根据标题、摘要等信息进行初步的判断。同时,我们也可以阅读文献的引言和结论部分,了解其研究目的和结论是否与我们的研究相符。在整理文献时,我们可以利用文献管理软件,如EndNote、NoteExpress等,方便地进行分类和归档。这些软件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管理文献,快速找到所需的文献。

第五段:定期更新和扩充(大约200字)。

文献收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初始的收集工作。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需要不断更新和扩充我们的文献库,以便及时了解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发现潜在的研究领域。因此,我们需要定期关注相关期刊和学术会议,以及一些研究机构和学者的研究成果。同时,我们也可以利用一些专业的文献提醒工具,如GoogleScholarAlerts等,定期获取最新的文献进展。

总结(大约100字)。

通过合理选择检索关键词、使用专业的文献检索工具、进行筛选和整理,并定期更新和扩充,我们可以提高文献收集的效率和质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需要培养有效的阅读和写作技能,提高对文献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文献收集虽然是一项繁琐的工作,但只有我们不断积累和更新文献,才能在科研道路上不断前行。

论文文献收集法篇八

第一段:引言(字数约200字)。

文献收集是撰写论文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关文献,研究者可以获取前人的研究成果和观点,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然而,文献收集也是一个需要耐心和技巧的过程。本文将分享我在文献收集中获得的心得体会,并探讨一些有效的文献收集策略。

第二段:确定研究课题和关键词(字数约200字)。

在开始文献收集之前,首先要明确研究课题,并确定相关的关键词。这有助于我快速定位和筛选出与研究课题相关的文献。在确定关键词时,要尽量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广泛适用性的词汇,以确保能够涵盖到大部分相关文献。此外,可以通过调整关键词的组合方式或添加一些特定的描述词语来拓宽或缩小搜索范围。通过不断试错和优化关键词的选择,我不断提高了文献收集的效率和准确性。

第三段:运用不同的搜索工具(字数约300字)。

文献的数量庞大,单一一种搜索工具可能无法覆盖全部文献资源。因此,我尝试了多种不同的搜索工具来进行文献收集。首先,可以利用学术搜索引擎如Google学术、百度学术等进行全面和系统的搜索。这些学术搜索引擎通过提供具备学术资格的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等资源,能够快速找到与研究课题相关的文献。除了学术搜索引擎,一些专业的文献数据库如WebofScience、Scopus等也是搜索文献的重要途径。这些文献数据库提供了更加精准和丰富的文献资源,能够满足对高质量文献的需求。不仅如此,我还尝试了利用期刊论文的引文索引和参考文献查找相关文献。这种方法能够追溯到经典文献和前人的研究成果,为我提供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研究材料。

第四段:筛选和整理文献(字数约300字)。

在文献收集过程中,需要从众多的文献中筛选出与研究课题相关且优质的文献。为了提高筛选的效率和准确性,我采取了如下策略。首先,先仔细阅读文献的摘要以及关键词,以判断其是否与研究课题相关。如果摘要能够满足研究需求,我会进一步查看全文进行更加详细的了解。其次,还需要关注文献的来源和发布时间。在选择文献时,优先选择权威期刊或学术机构发表的文献,尽量避免引用低质量或非学术性的文献。此外,我还将收集到的文献按照研究主题或相关性进行分类和整理,以方便后续的文献综述和引用。

第五段:综合分析和撰写论文(字数约200字)。

通过系统的文献收集和筛选,我成功搜集到了大量与研究课题相关的文献,为我的论文提供了充分的理论支持和依据。在撰写论文时,我能够综合和分析这些文献中的观点和研究成果,并将其巧妙地融入到我的论文中。通过引用和参考文献,我不仅能够加强论文的学术性和权威性,还能够向读者显示自己对前人研究的尊重和深入理解。因此,文献收集是我论文撰写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成功的文献收集不仅让我在研究中充分受益,还提高了我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

总结:通过本文,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文献收集是论文撰写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确定研究课题和关键词、运用不同的搜索工具、筛选和整理文献,我们能够获得丰富、准确且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文献。通过综合分析和撰写论文,我们能够将文献中的观点和研究成果有效地融入到自己的论文中,为论文增加学术性和权威性。因此,我们应该学会运用合适的策略和工具进行文献收集,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研究中。

论文文献收集法篇九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离不开信息的获取和利用。在面对大量信息时,我们要学会筛选、整理和收集,以便更好地应对各种问题和需求。而学术研究中,文献的收集更是一个极为重要和常见的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同时也应该有一些心得体会。本文将以收集文献心得体会为主题,探讨在文献收集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目标,依据自己的研究课题或者问题的具体要求,明确需要收集哪些文献,这样可以避免迷失在茫茫文献海洋中。例如,在撰写一篇文献综述时,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关注点,选择相关的研究领域、关键词等进行检索和收集。同时,我们也可以利用一些学术搜索引擎或者数据库来快速找到相关的文献,如谷歌学术、PubMed等。此外,我们还可以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和专家学者的推荐,以提高文献收集的效果和质量。

其次,我们还应该善用工具,利用一些专业的文献管理软件进行文献收集和整理。比如,常见的EndNote、Zotero等软件可以帮助我们方便地保存、管理和导出文献,避免了繁琐的手工操作。这些软件还可以自动生成文献格式和文献目录,方便我们在撰写论文时进行引用和参考。同时,互联网上也有许多在线文献管理工具和平台,如Mendeley、ResearchGate等,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文献收集和管理。这些工具不仅提供了文献收集和管理的功能,还可以通过推荐、分享和交流等方式,帮助我们获取更多的研究资源和信息。

除了善用工具,我们还应该学习合理利用各种渠道,拓宽文献收集的路径。在传统的文献馆藏方面,我们可以利用图书馆、文献馆和学术期刊等资源进行文献检索和借阅,这些机构和平台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和信息。而在现代科技的帮助下,我们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文献检索和下载。例如,许多大学和机构都提供了电子图书馆和数据库,我们可以通过学校或者单位的账号获取相关文献。此外,我们还可以关注学术论坛、专业协会和学术交流会等活动,从中获取一手的学术信息和文献资源。利用这些渠道,我们可以更全面地进行文献收集,拓宽研究的视野。

最后,我们还要注重文献的质量和可靠性。在文献收集过程中,我们应该审慎选择文献,尽可能选择那些经过同行评议、被广泛引用或者出版在权威学术期刊上的文献。避免引用和参考那些内容重复、数据不准确或者缺乏可信度的文献。在评价文献的质量时,我们还可以了解研究方法、样本规模、统计分析等相关信息,从而判断文献的可靠性和学术价值。此外,我们还可以参考各个学科的权威指南和制度,了解相关领域的学术规范和科研伦理,以规范自己的文献收集和引用行为。

综上所述,收集文献是一项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工作。在进行文献收集时,我们应该明确目标,善用工具,学习利用各种渠道,注重文献的质量和可靠性。通过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我们可以提高文献收集的效率和质量,为自己的研究工作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希望本文所述的收集文献心得体会能够对读者在进行文献收集过程中有所帮助。

论文文献收集法篇十

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毕业生所写的用来表述研究成果和阐述学术观点的论说性文章。是一项综合性的、实践性的教学活动。毕业论文可分为研究型、探索型和应用型。研究型的毕业论文主要从理论上对某一学术观点加以研究,学术性比较强,比较接近学术论文;探索型的毕业论文主要是抓住实践中产生的典型问题,运用一定的理论加以详尽而全面的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作尝试性地探索,以供解决问题的参考,因而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应用型的毕业论文是指学生用已学到的理论和知识,来分析和解决自身实践中遇到的事件或者发生的问题。无论哪一类选题,要完成毕业论文这一教学环节,资料的收集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因为当确定了选题后,还必须对课题进行研究,即对课题所涉及的领域作理性认识,从而了解事物对象内在的关系,寻找依托和支撑论文的观点。而课题的研究与资料的收集往往是连在一起的,因为研究是一种行为、一个过程,而作为这种行为过程的终结往往表现为对课题资料的充分掌握。所以也可这样说,课题研究的过程也就是资料积累的过程。

资料根据收集方法上的区别可分为原始资料和二手资料两类。

所谓二手资料就是非课题研究者本人亲自收集,而是已存放的资料或为某一目的已收集的资料。二手资料的来源包括:

第一,内部来源。泛指由组织制作、制订、加工、整理、保管的所有文献资料,包括企业的报表总结资料、销售数字、销售访问报告、发票、库存记录和以前的研究报告等。

第二,政府刊物。泛指由国家立法部门和行政机关依法公布的文献资料,包括各种法律、法规、政策、条例以及各类年鉴等。如《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经济年鉴》、《上海市2002年年鉴》、《公司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

第三,报刊书籍。包括国内外报刊目录、索引以及有关的图书、杂志等。与经济管理类课题有关的刊物包括:

2-975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839经济管理。

在收集信息时,二手资料是最理想的收集对象,或者说是首先对象,因为总体而言,二手资料快捷、高效而且成本低廉。通过对二手资料的收集,可以了解和大致掌握研究课题的价值、目前研究的现状以及完成该课题的客观可能性,找到许多能直接运用于研究的、有价值的资料。

那么如何收集二手资料?

第一,目录搜寻法。就是借助已有的图书目录系统查找出版物,包括报刊、图书。目前现代化图书馆都建有计算机信息查询系统。

第二,网上搜索法。

近几年来,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都有自己的网站,企业信息都在网上公布;同时各种网上信息咨询机构也不断涌现出来,所以二手资料的收集也变得非常简单,不必再像以前那样,奔波于图书馆、资料室、档案局之间,而只需用鼠标轻轻点击一下,便可进入想去的任何地方。而且由于计算机可以根据关键字来挑选所需信息,所以解决了所收集信息的“恰当性”问题。这里我们推荐几个网址:

所谓原始资料就是由课题研究者亲自收集、加工、整理出来的材料。要完成一个研究课题,仅有二手资料是不够的,必须亲自去收集相关的原始资料。原始资料广泛存在于现实生活和实践中,但往往是不系统,不全面、和不典型的,必须进行再加工后才能使用。当我们在收集原始资料时,首先应收集与课题直接相关的资料,其次可以对课题周边事物情况以及相互的关系变化等资料进行收集,这样我们对问题的研究才可能全面深入。

1、原始资料收集的方法原始资料的收集方法很多,常用的主要有:

(1)访谈法。

访谈法是收集资料时运用最广泛和普及的一种方法,访谈法是访谈者与被访者通过面谈口问的形式来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访谈可分为集体访谈和个别访谈。

个别访谈是仅指访谈对象是单个人情况下的访谈,也就是专访法。一般来说,选择这样的访谈对象要考虑其典型意义和特殊意义,即普遍性和特殊性。访谈者一般事先要做好比较充分的准备,如向被访者了解哪些问题?哪些需要核实?哪些可以引用等。个别访谈是限于访谈人与被访者之间的信息传递,回答者不会受到访谈外的第三人的直接影响。在使用这种方法收集资料时,要注意一次访问时间不宜太长,有时可能要反复若干次,访谈时内容可以宽些,不要局限在既定的课题上,在谈话过程中,要一边记、一边想、一边判断。谈一次,总结一次,分析一次,指出新问题,这样就越谈越深,材料也就越来越多,便于分析、提炼、概括。

集体访谈则是多人同时作为被访对象参与访谈,由访谈者收集资料的方法,即座谈会法,它是收集资料的最简单易行又最可靠的方法。实践证明,运用座谈会法收集资料时,参加的人数不宜太多,一般7-10人较合适。座谈前访谈者应事先将所有参加座谈的人员名单、座谈的具体内容、要求、举办时间、地点等通知参加座谈的所有对象。由座谈会法是访谈者与被访谈者之间,被访谈者相互之间的多层次互动,因此它所获得的资料较其他访谈方式获得的信息更广泛,而且由于相互启发、相互核对、相互修正,使获得的资料更完整准确。

(2)问卷法。

问卷法是最常用的资料收集方法。它的形式是一份精心设计的问题表格。由于研究者有着不同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式,因此,所采用的问卷也都不是完全相同的。通常可把问卷分为两种,即自填问卷和访问问卷,自填问卷即由被研究者自己填答的问卷,而访问问卷则是由研究者根据被研究对象的口头回答来填写的问卷。

问题和答案是问卷的主体。问题从形式上看,可分成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两类;从内容上看,可分成有关行为的问题、有关态度的问题和有关个人背景资料的问题等。

开放式问题就是不为回答者提供具体答案,而由回答者自由填答的问题。比如;

(1)您对企业的奖金制度还有什么想法?

(2)您经常看哪一类书籍?

开放式问题的主要优点是,被研究者可以充分自由地按自己的方式发表意见,不受什么限制。因而开放式问题所得的资料往往比较生动、比较丰富。但是,开放式问题也有很大的缺点,它往往要求回答者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回答者填写开放式问题所花的时间和精力也比较多。同时,开放式问题所得的答案往往只能进行定性分析,而难于进行定量的处理和分析。

封闭式问题就是在提出问题的同时,还给出若干个答案,要求被研究者选择一个作为回答。封闭式回答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

两项式。它是提供两个答案,让被研究者从中选择一个答案的回答方式。

例:您的性别?_______(l)男_______(2)女。

并列式。是对两个以上互相并列的答案的选择方式,即在问题后提供三个或更多个备选答案,让被研究者在其中选择符合他实际情况的答案。说明只能选一个或几个答案的回答,属于限制性回答;任选答案的回答,属非限制性回答。并列式回答方式,包括限制性回答与非限制性回答两种类型。

限制性并列式回答方式。

等级式。是对两个以上分成等级的答案的选择方式。等级式回答方式,只能从中选择一个答案。

排序式。是对所选答案进行顺序排列的一种回答方式。即让被研究者从备选答案中选出部分答案,并对它们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顺序排列,或者让被研究者对全部答案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顺序排列。前者叫部分排序式,后者叫全面排序式。

例:您认为,哪些因素对人们选择职业比较重要?(最重要,填9;次重要,填8;以此类推,最次要,填1)。

()(1)工资收入。

()(2)福利待遇。

()(3)离家远近。

()(4)劳动强度。

()(5)工作环境。

()(6)晋升调级的机会。

()(7)社会贡献。

()(8)社会声望。

()(9)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后续式。是对于选择某一种答案的人们再次提供备选答案的填答方式。

例:您是否经常看电视广告节目?

封闭式问题的优缺点正好同开放式问题相反,其优点是被研究者填写十分方便,对文字表达能力也没有过高的要求,花的时间也少得多,所得资料特别适于进行定量分析。其缺点则是失去了开放式问题的那种生动丰富的回答,同时,填答中的一些偏误也难以发现。

由于问卷大多是由封闭式问题构成,问题和答案的设计就自然成为问卷法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在问题设计时要注意问题的语言和提问方式,语言要尽量简单,问题的陈述要尽可能简短,避免问题带有双重含义、倾向性。在设计答案时,要做到具有穷尽性和互斥性。所谓穷尽性,指的是答案包括了所有可能的情况。答案中必有一个符合实践对象。所谓互斥性,指的是答案相互之间不能相互重叠或相互包含。

(3)观察法。

观察法是直接感知与纪录正在发生的一切同研究对象与研究目标有关的社会事实的一种调查方法。这种方法要求研究者使用眼睛注视特定的社会现象与环境因素,以及通过听觉等收集与课题有关的资料,同时还包括通过拍照、摄像、录音等视觉和听觉的延长手段,获取周围的信息。

观察也是收集一手资料的基本方法之一。它的最大优点在于可以实地观察现象和行为的发生,收集到既原始又真实的资料。而且简便易行,灵活性较大,观察时间可长可短,观察者由于处于“局外旁观”的地位,不易被人注意。

观察的方式分为非标准化观察和标准化观察。

非标准化观察是根据研究目的对观察对象进行扩散性观察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不使用专门的观察表格、观察仪器,只直接观察社会现象,然后根据回忆记录下来。这种方法预先没有严格的计划,只要求对事物做一个大概的观察。

例如,观察目的是为了了解某企业人际关系,则观察对象即是企业中的普通工人、班组长、车间主任、厂长等。观察者可进行非标准化观察。非标准化观察对于观察的精确度、观察内容没有严格的要求。因而,它往往用于探索性研究。

我们无论是用问卷法收集资料还是用访谈法收集资料,都会涉及这样一个问题,即向哪些对象去获取资料。我们可以将符合实践目的和要求的所有个体作为研究对象,但更多的情况下,我们只将其中一部分作为研究对象,这就涉及到用什么方法选择对象的问题。常用的手段就是抽样,即由总体中选取一部分代表的过程。被选取的这部分代表称为样本。抽样的设计包括三个内容:一是抽样对象,二是样本大小,三是如何抽样。

选取样本的方法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依据研究任务的要求和对调查对象的分析,主观地、有意识地在研究对象的总体中进行选择,称为非概率抽样。另一类是依据概率理论,按照随机原则选择样本,完全不带研究者的主观意识。也称为概率抽样。概率抽样又可以分为简单随机抽样(即整体中所有个体都有均等的机会被选作样本)、分层抽样(即对总体按某种特征,如年龄、性别、职业等分组,然后从各组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整群抽样(即将总体按某种标准,如单位、地段等分为若干个部分,随机抽取其中一个部分作为样本)。概率抽样是目前用得最多、也是最有用处的抽样类型。

三、原始资料收集的要求。

资料收集既然是一个过程,那它就应该有各个方面的不同要求。

第一资料收集的数量要求。要完成一篇好的研究论文,相关数据资料的全面占有是基本条件之一,因此在收集资料时,与课题有关的资料占有越详尽越好,要贪多务得、细大不捐。只有具备了足够的资料储备,才有可能对实践课题作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和分析。

第二资料收集的内容要求。仅有资料的量上要求是不够的,还必须对所收集的资料在质量上提出要求,概括地说就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内容上应该对所收集的材料是否真实、可靠、是否完整、全面逐一鉴定。

尤其是对二手资料,要认真评估其质量,因为这种资料是在过去出于不同目的或在不同条件下收集来的,其实用性会受到限制。因此研究者应从资料的公正性、有效性和可靠性三方面对资料进行评估,所谓公正性是指提供资料的人员或组织不怀有偏见或恶意。所谓有效性是指资料是否是利用了某一特定的相关测量方法来收集的。所谓可靠性是指资料是否能准确反映实际情况。

第三收集资料的管理要求。资料收集以后要随时整理归类。这里没有一个整齐统一的标准,对资料管理的最好方法是分类。分类的益处是随时可以快速检索、快速使用。其具体的方法是因人而异的,有人喜欢将文献资料制成单张卡片,将卡片按类别、按需要整理;有人喜欢在书籍(文献)中夹书签、夹条子,平时书籍照样放在书柜中,到用时随手一翻就找到;这些方法都是个人习惯的问题,无所谓正误优劣。管理资料的目的不外乎二,其一为方便,其二为有条理。

总之,资料的收集是毕业论文写作不可或缺的环节,资料收集的方法很多,对于一个具体的课题而言到底应采用什么方法,应以能最有效地完成课题的目的和要求为依据进行选定。

论文文献收集法篇十一

地方图书馆应为地方开发建设服务。海西图书馆是代表海西全州图书收录的机构,所收录图书的数量、质量及类型,将决定向社会开放的效益和读者服务的质量。根据实际工作的情况,我们在接待读者时,不少人反映我们馆藏的地方文献较少,说青海的尤其是海西的地方书籍文献奇缺,从文学作品到志史著述缺录很多。读者反映的文献收录中厚彼薄此的现象,致使地方研究工作的读者得不到有效服务,也相应的减弱了图书馆服务地方开发建设的作用,我们应予注意。

地方文献是我国历史文化宝库中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包括地方史、地方档案、地方丛书,也包括地方人士文集、笔记、日记、信札等,涉及一个地区的历史、现状、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历史遗留等各个方面,是了解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因此有人说,地方文献是历史的沉淀和缩影。

以说各领风骚几百年,漂泊游牧的生活,使留给后人的历史文献不多。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柴达木的开发建设,用文字、图表、声音、图像等记录和反映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山川河流、气候灾异、建置沿革、物产资源、语言文字、风俗人情、名胜古迹、政治军事、经济生活、文化艺术、科学教育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的文献,在逐渐增多。

地方文献是稀有的东西,它应视为地方特色资源,地方文献的整理和收录已经成为我们对外开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涉及面广、点多、线长,无所不在。日常所用的主要表现的有。

一是地方史志方面。地方志是一方区域修史之志,是某个地域专门性的原始记录文件,是州情的活化石。因为这些地方志史中,保存了大量有关各个时期的社会经济、自然现象、风土人情、文化传统工艺等资料。有能力的地方图书馆重视地方史志的收藏与保护。海西州州志编篡取得阶段性成果,州志及市县级志书已经基本出齐,蒙古族和藏族的旗志、部落志也出了不少,有些地方志目前开始编续。根据地方志的编篡进展及时收录,还有必要收录周边地区的方志。

二是地方人士著作。所谓地方人士,是指对海西社会历史发展有影响的'人物,这种影响可以说成起过某种推动或阻碍作用。地方人士的著作,包括记述和歌咏山川、风土、人情的游记诗文著作,也包括了集体创作的如戏剧、曲艺、纪念文集等作品,只要有价值就该收录。那些本地区的外地人士,或在本地从政为官,或寓居此间从事某种职业,或来本地游历考察,只要他们的内容涉及海西、地方特色较为突出的论著,都应收录。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本地涌现出了一批有文学成就的作家,也吸引了不少内地知名的记者作家,他们创作的反映海西建设成就和风土人情的著作,是历史的最好纪录。像这些著作有必要收录。

三是地方出版物。凡内容涉及本地、有特色的地方出版物,都应予以收录。海西在过去特别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创办了不少报刊,有地方党政部门办的,也有大型企业办的,这些报刊为地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至少有八种,这在青海来说构成了一道闪光的风景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报刊作为对外宣传、引进智力的窗口平台,也作为稀缺的经济资源,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地方出版物不仅记录着历史进程,也积累着历史厚度,有保存开放的价值。

四是民族宗教文献。海西历史上是个民族的地区,古有羌、吐谷浑、吐蕃、蒙古族,今有蒙古、藏、汉、哈萨克等民族,各民族的人民在这里致力开拓,建设家园。所以,海西的民族发展史纵横开阔,内容丰富,其中的民族习俗、民族交往乃至民族斗争值得研究。在收录民族文献的同时,还对有关的宗教史、宗教活动、地方宗教人物一类的文献,也应注意采录。因为,海西历史上是藏传佛教向内地渗透发展的必经之地,而且蒙古族、藏族信奉佛教。

现在,有些图书馆把地方文献视作的第一要务,很重视地方文献的收录与整理工作。我们认为,这种发展的观点和做法是正确的。笔者认同这种看法,主要是接受很多读者的现实需要而产生的。图书馆建设必须在与时俱进的思想指导下,加大硬件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建立不同内容的地方文献专题库,以满足资源共享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图书馆事业为完整而全面地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提供服务。

(杨帆青海海西州图书馆)。

〔出处〕柴达木开发研究第2期。

论文文献收集法篇十二

[7]刘勇.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研究[d].西北大学20xx.

[8]周新颖.我国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研究[d].南华大学20xx.

[10]金曼.我国社会责任会计核算体系的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xx.

[11]秦荣生.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审计与我国国家审计改革[j].审计研究,20xx(06):

[14]文硕着.世界审计史(第二版)[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6。

[17]尹平.国家审计理论与实务[m].北京:北京时代经济出版社,20xx。

论文文献收集法篇十三

[7]薛晨冉,王帆.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收益质量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xx,40(19):7-9.

[15]崔学贤,岳洋.研发投入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以长春长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xx,40(21):107-109.

[21]沈炎方.我国乡镇政府内部控制问题与改进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xx.

[22]董浩.不同动因下杠杆收购模式及目标企业绩效[d].浙江工商大学,20xx.

[23]唐剑波.高校预算支出标准体系构建研究[j].智库时代,20xx(25):27+34.

[24]范卫东.论大数据时代财务会计如何向管理会计转型[j].智库时代,20xx(25):51+58.

[57]欧阳剑宇.电力工程监理预算与成本控制管理[j].中国市场,20xx(17):118+127.

[64]刘斌.新财务会计制度对医院会计核算的影响[j].中国市场,20xx(17):155+164.

[68]孟杰.会计制度改革对政府预算审计的影响分析[j].中国市场,20xx(18):53+55.

文档为doc格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