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小岛教学设计(优质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14 01:41:37 页码:12
小岛教学设计(优质5篇)
2023-09-14 01:41:37    小编:XY字客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小岛教学设计篇一

1、初步了解设问及其作用。

2、读课文,了解内容,把文章分成两部分。知道星鱼是造成南太平洋上有些小岛神秘失踪的罪魁祸首,感受大千世界的奇妙,受到科普教育。

一、读课题,提出自己的疑惑或者自己想了解的问题。

学生可能问:小岛还有失踪的,那么真正的谜底是什么?

二、浏览课文,自己寻找答案。

三、这两种说法你觉得哪种更科学?找出理由谈一谈。

舒尔茨的观点什么地方让你怀疑?读,说一说。

四、默读课文。从课文中画出描写星鱼的语句,先读一读,再说说小岛失踪的真正原因。

读,找,画下来,一起来看一看,投影出示:

生活在南太平洋中的巨大的星鱼,直径超过1米,样子就享年一只大圆盘。它们的身体四周长有16条攫取食物用的腕足,每条腕足上都布满了。

读了这段话你感觉到了什么?(大 厉害 能吃)

作者怎样介绍星鱼大,用什么方法?

把你感受到的读出来。

这种星鱼以珊瑚和珊瑚礁为口粮,而且胃口极好,一条星鱼一昼夜能够噬食掉2平方米面积的珊瑚礁。

抓住2平方米和胃口极好理解星鱼是造成岛屿失踪的罪魁祸首。

有语气地读这段,把星鱼的能吃读出来。

因此,当它们对珊瑚礁小岛群起而攻之时,常常会使那些小岛在不长的时间内瓦解消失。有一些大的珊瑚岛则因为根部被咬断而成为无根之岛,在强大的海流冲击下,漂离了原来的位置。

用自己的话告诉大家大岛和小岛是怎样失踪的。

五、再次默读课文,看看哪些自然段写了岛屿失踪的真正原因。说说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

引导学生处理第三自然段

1、事情果真是这样的吗?(什么事情?哪样呢?这句话是接着哪句话来说的?这句话放在这起什么作用?)

2、澳大利亚的科学家经过多年周密的研究作出了科学的回答。(这句话与上面的句子有什么关系?)前面那句话提出了问题,这句话作出了回答。

3、再读这段话,你觉得这段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过渡)

4、小结:过渡段主要是承上启下,但是引起下文的作用更大一些,所以应该把第三自然段与4—7段放在一起,讲的是岛屿失踪之谜。

5、课文的1、2 段讲了什么呢?

6、全文可以分成几部分呢?按两部分读课文。

六、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呢?

七、有感情地读全文。向你的同学说一说岛屿失踪的真正原因。

小岛教学设计篇二

1、学会11个生字(含1个多音字“漂”)及新词。

2、按要求积累词语,有选择的写一写。

3、初步了解课文大概内容

读课文,了解内容,把文章分成两部分。知道星鱼是造成南太平洋上有些小岛神秘失踪的罪魁祸首,感受大千世界的奇妙,受到科普教育。

生字,积累词语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地球上最大的海洋是谁吗?

提到海洋,你们会想到什么呢?

1、自由读课文,划出不懂的字和词

2、利用工具书自学解答不懂的字和词

3、教师指导重点字的读和写

4、默读课文

课文给我们揭示了一个什么自然现象。 划出课文中描写星鱼的句子,在想一想自己有什么感受。

生字,生词

小岛教学设计篇三

1、 认读三个字,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得到了画师的称赞,在讨论中,感受学习小徒弟“想别人没想到”的思维方法。

2、 讨论、阅读、联系生活实际等相结合。

3、 感受学习小徒弟“想别人没想到”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得到了画师的称赞。

教学难点: 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得到了画师的称赞。

教学要求:认读三个字,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得到了画师的称赞,在讨论中,感受学习小徒弟“想别人没想到”的思维方法。

1、(出示一张白纸)同学们,如果要让你们在这么大一张纸上画尽可能多的骆驼,你会怎样画?(学生自由作答)

2、大家说的都有道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画师的三个徒弟是怎么画的。(板书课题:想别人没想到的,齐读课题。)

1、提示: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画出好词。

2、说说你找到了哪些好词和好句子?

3、提示:和你前后位的同学合作进行读课文,要读正确流利。

4、引导: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其余同学边听边用笔画出三个徒弟各是怎样画的句子。

5、再读课文,分组讨论:

(1)三个徒弟的画分别是什么样的?

(2)你觉得谁画得最棒?为什么?

(3)从三个徒弟的画中,你体会到什么?

引导:谁能读好师傅说的话语和读好三徒弟各是怎么画的?

一张纸,即使画满了骆驼,也是有数的,两小徒弟不但画法简洁,而且利用山路转弯,只画了两头行走的骆驼,意味深长,给人无限想象。这就是想别人没想到的,只有这样,才会把事情做得更好,才能创新。

举例:(《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爱迪生救妈妈》

提示:看看谁想别人没有想到的?

1、画“藏”——深山藏古寺

2、画“声”——蛙声十里出山泉

3、画“香”——踏花归来马蹄香

文本分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一位画师考查3个徒弟,看谁能在一张同样大小的纸上,画出的骆驼最多。课文虽然篇幅短小,讲述的道理却很有现实意义,学生读后能从文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小岛教学设计篇四

1、学会11个生字(含1个多音字“漂”)及新词。

2、按要求积累词语,有选择的写一写。

3、初步了解课文大概内容

读课文,了解内容,把文章分成两部分。知道星鱼是造成南太平洋上有些小岛神秘失踪的罪魁祸首,感受大千世界的奇妙,受到科普教育。

生字,积累词语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地球上最大的海洋是谁吗?

提到海洋,你们会想到什么呢?

1、自由读课文,划出不懂的字和词

2、利用工具书自学解答不懂的字和词

3、教师指导重点字的读和写

4、默读课文

课文给我们揭示了一个什么自然现象。 划出课文中描写星鱼的句子,在想一想自己有什么感受。

生字,生词

1、再读课文的基础上,初步了解设问及其作用。

2、读课文,了解内容,把课文分为两部分。知道星鱼是造成南太平洋上有些小岛神秘失踪的罪魁祸首,感受大千世界的奇妙,受到科普教育。

读课文,了解内容,把课文分为两部分。知道星鱼是造成南太平洋上有些小岛神秘失踪的罪魁祸首,感受大千世界的奇妙,受到科普教育。

初步了解设问及其作用。

一、默读课文,小组讨论,谈谈小岛失踪的真正原因。

读读有关的句子,再说说自己的感受。

二、重点体会第五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

三、引导学生在默读课文,当学生对第三自然段提出疑问时,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学习设问。

“事情果真是这样的吗?澳大利亚的科学家经过多年周密研究作出了科学的回答。”先让学生了解前一句是提出问题,后一句自己作出解答,这就是设问。

让学生自己举出几个例子,加深理解设问。

引导学生将课文分段,分别说说段意。

小岛教学设计篇五

1、练习跨跳动作,锻炼幼儿跳跃的能力。

2、培养幼儿合作能力。

3、了解吃饭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能按时吃饭,不挑食。

4、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椅子、圆圈

1、开始部分。

队列队形练习并玩“开火车”游戏。

玩法:幼儿分六组,各组排头幼儿手持圈作火车方向盘,其余幼儿拉住前面幼儿的衣服后摆,有节奏地一起绕场慢跑。

2、基本部分。

(1)请幼儿3~5人一起玩圈,看哪组玩法多,合作好,请个别组玩给大家看。

(2)教师讲解、示范圈的新玩法:将圈放一排当小岛,在小岛上跳者行进,保持平衡。

(3)幼儿按自然组进行练习,教师指导个别幼儿或小组,检查幼儿跨跳的动作是否正确。

(4)幼儿成四路纵队进行比赛,依次游戏,待游戏完成后略作小结。

(5)比赛进行三组,先结束组为胜利组。

3、结束部分。

根据本班幼儿情况自选或玩三人套圈游戏。

教后感:幼儿在在跨跳过程中既锻炼了跳跃能力,又锻炼了幼儿的胆量。让幼儿在共同合作中建立友好的感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