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石榴教学设计(汇总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14 04:26:45 页码:9
最新石榴教学设计(汇总5篇)
2023-09-14 04:26:45    小编:ZS文王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石榴教学设计篇一

《石榴》是小学语文国标本苏教版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石榴》一文语言清晰,颇有美感。课文按季节变化的顺序,描写了石榴的生产过程。第一节用简练的语言引出了文章的主人公——闻名中外的石榴园。第二节写石榴抽枝、长叶、开花的过程。第三节写石榴结果,渐渐成熟。第四节写石榴内部的状况,以及子儿的滋味。

1.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优美的词句,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和感悟能力。

2.学习本文作者的观察方法,拟人等描写方法。

3.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写水果特点的方法。

4.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以及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多媒体课件

一、整体导入

(二)请大家打开课文,让我们踏着季节的脚步,跟随作者,去山东枣庄,

一起走进驰名中外的石榴园。

二、精读训练

(一)师:快速阅读课文2——4自然段,说说你喜欢哪一个季节的石榴圆。喜欢它的什么?(为什么喜欢)

学生读后交流,老师提炼板书——春叶绿;夏花美;秋果趣(如果学生一下子概括不出来,就打个?说:待会儿,我们学习这一段课文的时候再来想这个词)

师评价:我们班同学读书的本领真大,读了一遍就能抓住每一段的主要内容了!

(二)师:我们先来欣赏一下夏天的石榴花好不好?(课件图片欣赏)

1.怎么样?说说你的感受?(学生说,太美了)

3.读得正确、流利,声音响亮,谁还想读?

4.读了这几句,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石榴花?(让学生多说一些)

(1)我看到了火红的石榴花。

(2)我看到了密密麻麻的石榴花。

(3)我看到了像小喇叭一样的石榴花。

……

5.师:你觉得什么样的石榴花最美?

生:火红的石榴。

出示句子:

6.师:看一看,这两句话什么地方不同?读一读,你觉得哪句话写得更

美?为什么?

生:火红是像火一样红,红得都快燃烧起来了。如果只是红的,就没那

么红,那么美了。

师:你真是个爱思考的孩子,“火红”这个词用得真好。请你把书上的

这一句读一读。

谁能够读得再红一点?(再指名读这句话。)

师引读:这些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

师: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生自由想象说。)

师:请大家再到书上去看一看,你还觉得什么样的石榴花很美?

生:像小喇叭一样的石榴花很美。

出示句子,请你读一读。

师:你们喜欢这些小喇叭吗?现在你们就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让我

们一起来吹一吹吧!你吹的是什么曲子?(全班吹喇叭)

师:哇,多可爱的石榴花呀,好热闹的石榴园呀,我们再来读一读。

捧起书,让我们一起把夏天的石榴花连起来读一读!

(三)师: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地谢了。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

秋天的石榴园,请大家轻声朗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秋天的石榴园什么最吸引你?(生自由轻声朗读。)

生:小石榴。

师:为什么呢?

生:很有趣。(板书:趣)

生:“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

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

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生想象说话。

[课件出示]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熟透了的石榴裂开了,露出了满满的子儿。

师:请大家读一读这两句话,哪句写得更有趣?为什么?

生自由比较说。指名读。读好。

师:为什么读了这一句我们会觉得这么有趣?小作者是用了什么方法呢?

生自由说。

师:原来作者是把石榴当成人来写的,才写得这么生动,这么有趣。我们

再来体会一下(齐读)。

师:还有哪一句也是把石榴当作人来写的?

生过来表演。

师:多有趣多快乐的石榴娃娃呀,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石榴成熟了是这么的可爱,这么的有趣。它是怎样长成的?

[课件出示]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师:请把这句话中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找出来。

[课件出示]先是逐渐最后

师:原来作者是根据石榴成熟的顺序来写的,不能随意调换。谁能把这种成长的变化读出来呢?指名读,齐读。

师:石榴的果实真是太可爱,太有趣了,我们一起把这小节读一读吧。

(四)欣赏了石榴花,看了石榴果,想不想尝一尝?作者是怎样品尝石榴的呢?请大家默读第四自然段。(生默读。)

师:谁来说一说?

生说清楚顺序。可以用上表示顺序的关联词“先……然后……最后……”

生:先剥开外皮,然后看看子儿,最后取几粒放入口中嚼嚼,尝尝味道。

师:小作者剥开石榴的外皮,就开始仔细地观察,(板书:看)

我们看!

[课件出示石榴子图]

师:你看到的石榴子儿是怎样的?

师:说得真好!下面就要尝尝它的味道了!(板书:尝)

请生品尝。

师:什么味道?

师:这就是酸溜溜,甜津津。

师:感觉怎样?

生:很爽口,很清爽。

师:作者也写出了自己品尝后的感受。(板书:感)现在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品尝一下美味的石榴。[出示图文]请大家大声地自由朗读这一段。

生自由读。

师:谁能带着自己的感受把这段话有滋有味地读出来?个别读,齐读。

三、小节全文。

师: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石榴在你脑海里留下了什么印象。最后,让

我们再一次地欣赏全文!捧起书,老师给大家配上音乐!石榴,齐——

(欣赏课文。)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

《石榴》是苏教版第五册教材中的一篇课文。作者以季节变化为线索,描写了石榴抽枝长叶、开花、结果的情景。最后一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石榴子儿的样子、颜色与滋味,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在教学时,我努力运用直观效应,引导学生用眼、用口等形式去理解词语,感悟课文内容,从而更好地进行朗读与说写训练。

一、朗读中感知:

朗读训练是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和重要手段,我在教学《石榴》这课时,没有用繁琐的串问让学生被动地去回答,而是通过精当的提问,多媒体的演示等方法引导学生多读书,在有层次、有形式、一遍一遍的朗读过程中感悟文章所描述的事物的特征。首先,我让学生自由阅读2至4自然段,设计了一个简短、精当的提问,帮助学生理清课文思路:想想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接着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边听同学读,边看画面,视听结合,使学生对石榴花的样子有形象、直观的感受,对石榴果的有趣能身同感受;第三次是通过情境的演示,教师引谈,师生互动的方法,让学生体会石榴娃娃的心情,并意会到其中的乐趣。

二、表达中领悟:

在学生通过多读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表达,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领悟,如课文中写花时有这么一段话“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枝头。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在教学这部分时,我不急着告诉学生这是一句打比方的句子,而是让学生读中领悟,“你看到了什么?”一双双小手如林般树起,有的同学说:“像小喇叭一样的石榴花”。有的同学说:“正鼓着劲儿在吹呢。”这时,我趁热打铁,让同学们边读边表演,同学用手做出了喇叭的形状,涨红了脸,摇摆着头,多么像一朵朵活泼可爱的石榴花,学生对这样形式的表达、领悟非常感兴趣,同时也让老师感受到孩子们在课堂上有一颗灵动的心。

三、观察中学法:

最后一个自然段中一些词语用得生动形象,如“玛瑙般”、“一颗颗紧偎”、“红白相间”、“晶莹透亮”等。这些词单靠想象是不能真正理解的。教学时,我利用多媒体出示石榴子儿的样子,给学生直观形象的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石榴子儿,观后交流感受。有学生说:“石榴子一头红,一头白,这就叫‘红白相间’”。有学生说:“它们一粒一粒靠在一起,一颗紧挨着一颗,这就是‘紧偎’”。还有学生说:“我看到了石榴子儿很亮,看上去就像是宝玉一样,好看极了,这就是‘晶莹透亮’”……接着,我联系学生们的生活体验,问他们吃过石榴的说说味道怎么样?学生们纷纷举手,有说酸酸的,有说酸中带点甜,吃完还觉得清爽无比。通过观察和体验,学生不仅理解了描写石榴样子、颜色和滋味的词语,而且加深了对石榴的喜爱之情。在此基础上加深朗读。另外,本自然段为学生写水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于是,我拿出一个桔子,请学生仿照作者写第四自然段的方法:先看再尝最后写下感受,介绍桔子果肉的样子、颜色和味道,学生说得很精彩,并当堂写了一段话,真正做到了读写结合。

石榴教学设计篇二

读了这个填空,你知道了什么?

(石榴的生长顺序:春天抽枝长叶,夏天开花,秋天结果。)

二、读中悟情:叶的生机,花的热闹,果的可爱。

过渡:下面,让我们跟随着季节的变换一起去欣赏石榴吧!

叶:春天,我们走进石榴园,看到了什么,谁来读?

听了他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也想读吗?试试看!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一切都欣欣然张开了眼,你读出了新生的感觉。)

你喜欢这夏天绽放的石榴花吗?说说看,什么地方让你特别喜欢?

火红:鲜艳夺目的色彩好像把人们的心都给点燃了。

越开越密,越开越盛,挂满:争先恐后,竞相开放,像是在比赛呢!

小喇叭,鼓着劲儿吹:好可爱呀,你能读出这股劲吗?

作者也和你们一样,非常喜欢这盛开的石榴花。请大家快速到课文中去找一找,有一个词表达了作者对石榴花的感觉。(热闹)

你觉得“热闹”这个词用的好不好?为什么?

想不想亲眼看看石榴花的绽放?好,看哪-----视频播放

师配音:到了夏天,石榴树上开出了一个个小花骨朵儿。它舒展开柔嫩的花瓣,越开越密,越开越盛,直到挂满枝头。看,多像活泼的小喇叭呀!

看到了石榴花的绽放,你想说什么?把你的喜欢带进去,美美地读给我们听吧。

惋惜:那是因为你太喜欢这美丽的石榴花了,不忍心让她凋零,是吗?

不惋惜:因为你知道,石榴花的凋谢是为了孕育新的生命,对吗?

请同学们看图,谁能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说说石榴外皮颜色的变化。

这些石榴娃娃可着急了,迫不及待的要报告喜讯呢。如果你就是成熟的石榴娃娃,你会说什么呀?)

你们都是可爱的石榴娃娃,加上你喜欢的动作,把成熟的喜悦带给我们一同分享吧!边表演边读课文。

三、读出味道:石榴子儿的样子及滋味

(玛瑙是一种珍贵的玉石,在作者眼中,石榴子儿红白相间,晶莹透亮,不就像那颗颗玛瑙吗?好美的石榴子儿,好诱人的石榴子儿呀。)

看到这么好看的石榴子儿,你最想干嘛?好,老师请你们伸出手来到抽屉里去摸摸,你会有个惊喜。

(组织学生品尝石榴子儿,并交流味道。)

四、回顾石榴,诵读全文:

多么惹人喜爱的石榴呀,让我们和着音乐,把课文再美美地读一遍,好吗?(师生配乐诵读全文)

五、课外拓展,练习说话:

石榴教学设计篇三

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应该是以语言基础知识奠基的语感训练为中心,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人文情怀。这里的中心——语感的培养,正应该让真正的语言主体——学生在其语言的吸纳与倾吐或曰“内化”与“外化”中积极主动地进行实践活动,从而切实地提升语文素养与文化品位。

因此,小学语文课堂首先得书声琅琅。第一课时的教学致力于读准、读顺课文,本案通过以读为中心、利用形式多样的语言感知方式,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参与到听、说、读、写的语言训练之中。

在反复的朗读练习中,让学生用自己的感觉去感知字里行间所流露出来的对石榴的喜爱之情,并努力用自己的朗读表现出来。

有意识强化听的训练,训练学生听的专注品质和敏感性,培养其学会倾听的个人素质。

字词教学充分服务于阅读教学,并有机整合进读书训练,在反复的亲近语言文字过程中,学会9个一类生字和读会4个二类生字,并初步学会“抽出、仿佛、甚至、肚皮、扒开、喜讯、驰名中外、红白相间”等词语,朗读中关注“一朵朵、一个个”“越…越…”“…中带…”“一半儿…一半儿…”“酸溜溜、甜津津”等词型、句式。

一、 谜语导入,齐读儿歌

1、猜谜语。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请看屏幕,听老师来读一读。

《石榴子儿》

闷又热,气难喘,兄弟姐妹有意见。

老大挤老二,老二挤老三,大家齐努力,挤开门一扇。

哈哈哈,外面的空气真新鲜,外面的风景真好看。

引导猜谜,揭题并板书,指导“榴”的写法。

二、教师范读,学生说话

1、老师范背,向学生提明确要求。

师:请同学们不要打开课本,听老师朗诵《石榴》,比一比谁的耳朵灵!等老师读完了,请你们谈一谈,听了课文之后都知道了什么。

2、学生交流听读收获。

三、自由读书,致力读准

慢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边动笔:

(1)读准课文,有不会读的,翻下书后注意,在课文中注上拼音,读三遍。

(2)标出小节号。

(3)有什么不懂的在词语或者句子旁边打上“?”

四、交流读书,致力读顺

1、交流读书。

师:全文一共几小节?将你最愿意读的小节读给大家听听,好吗?

[相机板书:抽枝 长叶 开花 结果 成熟 味美]

2、词语检查

师:同学们,通过近一节课的朗读,你们读会了哪些生字新词呢?跟大家交流一下。

[屏幕出示四组词语:石榴 郁郁葱葱 肚皮 红白相间

抽出 仿佛 喇叭 扒开 晶莹 透亮石榴

嫩绿 活泼 可爱 喜讯 驰名中外]

3、质疑问难

师:在读书过程中有哪些不懂的吗?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课时重点是引导学生披文入境,入境明象,感受石榴的生长过程和特点;在理解的基础上感情朗读,培养学生更加准确、鲜明的语感能力。借助实物、图像等具象化媒介,引领学生进行语言的内化与倾吐,借助想象、观察、品尝等手段,通过读说写结合的方式,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温故知新

1、描述新朋友。

老师带来一个新朋友,是谁?石榴。

请学生用课文中的词句描述老师手中的石榴。

2、朗读词块,回顾层次。

屏幕出示四组词语:石榴 郁郁葱葱 肚皮 红白相间

抽出 仿佛 喇叭 扒开 晶莹 透亮

嫩绿 活泼 可爱 喜讯 驰名中外

[相机板书:抽枝 长叶 开花 结果 成熟 味美]

二、精读课文,感悟特点

[课件呈示课文和图片]

1、自由读第二小节,交流读出了什么?

重点句:

引导学生读出石榴的美丽可爱。

2、交流第三节,你读出了什么?

重点句:

引导学生读出石榴成熟的顺序和可爱。

三、赏读课文,想象味情

通读全文,划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谈一谈为什么喜欢。

重点句:

(1) 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

引导学生读出石榴的开心和急切的心理。

四、仿写迁移,读写结合

1、再次出示实物,你看到了什么?尝出了什么?

观看掰开的石榴,体会“玛瑙般的子儿一颗颗紧偎在一起,红白相间,晶莹透亮”;品尝石榴子儿,体会“酸溜溜、甜津津”。有感情朗读第四节。

2、将事先带来的水果取出,观察品尝,说话写文。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朗读将石榴花的美丽、石榴的可爱以及作者对石榴由衷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

2、学会9个一类生字和读会4个二类生字,并学会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以及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陶冶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1、本课的重点是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中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及其特点。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本课的难点。

3、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运用本文的写法,写一种水果,也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石榴教学设计篇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石榴果实成熟的特点,激发学生对石榴的热爱。

3、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写法,品尝一种水果,写一段话。

解石榴果实成熟的特点;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

课前让学生仔细观察一种水果,品尝味道。

投影片,石榴、橘子、香蕉等水果。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山东的枣庄,有——(驰名中外的石榴园)。

二.精读课文

第2小节

1.春天来了,想不想到这驰名中外的石榴园去看一看呢?请小朋友们读课文的第2小节,边读边用横线画出描写石榴叶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描写石榴花的句子。

2.交流

石榴叶(指名回答,谁能读好,齐读)

石榴花(指名回答)

3.同学们,你们喜欢石榴花吗?说说石榴花什么地方吸引着你的。

火红,密,茂盛(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形状

同学们,你们见过石榴花了吗?石榴花像小喇叭,你瞧,他正吹着乐曲呢!

4.这么美丽的石榴花,这么活泼的小喇叭,让我们停下脚步来细细欣赏吧,让我们一起美美的读一读。(齐读)

过渡:石榴花真美啊!美得让人不忍迈开脚步!不要着急,石榴园里的美景多着呢!让我们赶快去看看石榴的形态吧。

第3小节

1. 引读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终于......

2.我能不能颠倒?

4.熟透的石榴高兴地笑了......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呢。(引读)

5.看课件,理解“咧开嘴,笑破肚皮”

6.理解“扒开”“张望”学生做动作。

8.多可爱的石榴娃娃啊,让我们再来感受这些可爱的石榴。(读)

第4小节

1.漫步在这美丽的石榴园里真是让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特别是这可爱诱人的石榴,我们真是情不自禁想摘一个尝一尝。

2.(老师剥开石榴)请同学们看课文的第4小节,看看石榴的里面是什么

3.你看到了什么?闻味道,品尝

4.书上是怎么写的呢,出示:

让我们捧起书一起在朗读中品尝吧。

三.仿写

课前,老师发给大家的橘子,请大家现在把它拿出来,刚才我们品尝到了酸甜可口的橘子,现在想不想来尝尝橘子的味道。

1.看橘子的外皮,颜色,手感,闻闻

2.剥开后像什么?形态 味道,品尝

3.指导

剥开橘子外皮观察、品尝,仿照课文完成填空。

出示:……,剥开( ),只见( ),取下其中一个橘瓣( ),( )的。顿时感到( )。

4.提出要求

可以仿写橘子,也可以写自己尝过的其他水果。

5.学生练习写,教师巡视。

6..反馈

(1)指名读一读

(2)师生共同根据实际情况对所读片段的用词、用句进行评价,提出修改意见。

石榴教学设计篇五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引入新课,介绍作者郭沫若

朗读课文:

二、美文美读,把握感情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找出本文的中心句。

——石榴便是这少数树木中的最可爱的一种。

2、学生朗读课文,要求勾画出作者笔下石榴的可爱之处的内容。

3、学生轮流将自己标出的段或者句读给大家听,教师及时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

方面来写的吗?表现了石榴什么特征?

三、质疑问难,明确主旨

学生讨论后各抒己见,对石榴精神美的分析,明确:面对赤日炎炎的夏日,石榴以它的形态色泽美和精神美独领风骚,成为夏天的中心。

2、把握主旨:让学生找出体现石榴精神美的句子,引导学生明确所表现的精神实质。

3、学生再读课文,要求读出对石榴的赞美之情。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设计:

1、摘抄词语。

2、熟读课文,品读文中描写石榴的优美句子。

第二课时

一、感情朗读课文。

学生读课文,要求读出对石榴的赞美之情。

二、品味语言:

1、体会形象生动、准确凝练的语言。

找出文中运用比喻、拟人、反问、对偶等修辞方法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例句:

“你看它逐渐翻红,逐渐从顶端裂为四瓣……谁用红玛瑙琢成了那样多的花瓶儿,而且还精巧地插上了花?”用花瓶比喻石榴花前期逐渐翻红、逐渐从顶端裂为四个厚实花瓣的成长过程,用插花的花瓶比喻花后期的形状,连续用比喻写出了石榴花开放成长过程中形态色彩的变化,巧妙赞誉了它的形态美和灵秀美,使读者由衷地产生喜爱和赞美石榴花的感情。

学生阅读勾画相关句子,讨论其表达效果。

明确使用多种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语言具有极强的表现力。

三师生共同小结本文内容。

四、课堂反思:

思考:

这节课你的表现怎样?你有怎样的收获?

五、作业设计:

1、摘录文中状物形神兼备的语句并背诵。

2、学习使用文中的手法,写一个200左右的片断,描绘一种植物。

板书设计

石榴

形美枝叶、花朵、果实生动形象

神美敢于抗争、不屈不挠立意深远

情美有坚定的信念、美好的情操热爱生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