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事迹简介文章 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事迹简介(优秀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14 14:55:29 页码:11
最新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事迹简介文章 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事迹简介(优秀8篇)
2023-09-14 14:55:29    小编:影墨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事迹简介文章篇一

今年32岁的杨晓帅出生在乡村教师之家。2013年,从山西师范大学毕业后,杨晓帅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怀安县特岗教师,并自愿留在当时全县条件较差的太平庄中心学校任教。

尽管有心理准备,学校的环境还是有些出乎她的意料:老师的宿舍是废弃教室改造的;饮用水是井水,需要等泥沙沉底了才能用;买菜得步行半个多小时到最近的供销社……然而,杨晓帅没有退缩,这反而激发了她的斗志,坚定了她扎根基层的决心。

杨晓帅所在的一年级,全班共有51名学生,其中39名都是留守儿童。经打听得知,怀安县的青壮年群体大部分在外打工,孩子多数留给家里的老人照看。对于这些留守儿童来说,杨晓帅不仅是他们的老师,也是家长。

当时,班上有一个小名叫星龙的孩子,总是沉默寡言,不认真听课,聪明但学习成绩很差。星龙的爸爸常年在外务工,妈妈忙于农活,孩子吃饭都无法按时保证。

杨晓帅决定每周进行一次家访,为他辅导功课的同时,在生活上给予他更多关心和照顾。渐渐地,星龙变得活泼开朗起来,成绩也提高了不少。一年后的“六一”儿童节,星龙以优异的成绩第一次站上了领奖台,他拿着奖状开心地向杨晓帅说:“老师,谢谢您。”杨晓帅瞬间红了眼眶。

还有一个学生名叫伟伟,父母离异,姥爷多病,姥姥患有癫痫,全家仅靠几亩薄田维持生计……得知伟伟的家庭情况后,杨晓帅悄悄承担起孩子的书本费用,并为他申请了贫困补助。

伟伟的妈妈身高不到一米五,每天用一辆特别破旧的二八自行车推伟伟上学,自己再从车架下面掏着腿半圈半圈蹬着回家。娘儿俩在马路上扭来晃去的情景,让杨晓帅心里很不是滋味。

冬日的一个周末,杨晓帅独自跑到怀安县城,买了一辆全新的自行车送到伟伟家。不善言辞的伟伟妈妈不停地说“谢谢”,一直抹着眼泪。

“爱,是最好的教育,我要用真情守护他们,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陪伴。”杨晓帅说。九年来,她总是第一个坐到教室里等待孩子们到来,聊天、辅导作业、帮他们给在外的父母打电话……每日近距离的陪伴,让孩子们和杨晓帅格外亲近。

2017年的教师节,学生们将教室布置一新,给杨晓帅送上了一份节日惊喜。2018年,杨晓帅不慎摔下楼梯造成严重脚伤,在宿舍一边养伤一边办公的日子里,学生们每天都来陪伴她,家长们不时送来热腾腾的饭菜和保养品。2019年的“六一”儿童节,杨晓帅送给每位学生一件t恤,t恤上印着孩子们自己设计的图案,当年6月末,杨晓帅成功送走第一届毕业生,学生们在校门口和老师深情相拥,去了又返。

杨晓帅在每一个孩子心上播撒了爱的种子,静候着生根、发芽、开花。

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事迹简介文章篇二

学以致用、实现价值,是广大学子的人生追求,也是他们走出校门后的努力方向。一批高校毕业生带着知识专长来到基层,在解决问题中积累经验,在为民服务中升华自我,让自己的所学发挥更大作用,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

用仁心医术守护群众健康,用无私奉献带领村民摆脱贫困,她就是四川白玉县麻邛乡卫生院院长沈富琼。2009年,从医学院毕业的她来到海拔4000多米的麻邛乡卫生院。高原农牧民看病不方便,沈富琼就和同事们进村送诊。高原天气恶劣,遇到暴雨暴雪或泥石流,沈富琼骑不了摩托,就步行送医;路程遥远,她就带着饼干糌粑,一去就是一整天;遇到农牧民家里困难,她还自掏腰包,免费送药。2017年以来,沈富琼兼任麻邛乡安章村第一书记,白天挨家挨户走访,晚上研究惠民政策,为群众排忧解难。十几年如一日,沈富琼以真心换真情,得到了牧民群众的认可。

2020年2月4日,贵州组建第二批援鄂抗疫医疗队,现任贵州毕节市织金县中医医院内分泌科护士长的雍朝斌第一时间写下申请书。雍朝斌没来得及回家,也没来得及告诉家人,就奔赴武汉。在方舱医院,衣服被汗水浸湿,雍朝斌昼夜奋战,有时长达10个小时不能进食、喝水、上厕所。雍朝斌觉得,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能用专业所学尽一份力,感到无比自豪。

如何结合专业优势,把茶产业做大做强?这是云南农业大学茶学专业研究生毕业的张可开始担任第一书记时萦绕心头的问题。现任陕西汉中市南郑区农产品质检中心主任的张可,2015年以来两次担任第一书记,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汉中市南郑区法镇沙坝村经济基础薄弱,张可经过调查研究,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动员村民种植茶叶和猕猴桃,并引入企业帮扶。6年时间,村民从不看好不支持,到主动加入,开展茶叶和猕猴桃大规模种植并发展养殖业,沙坝村建成了黑毛茶产业扶贫示范园、茶叶扦插产业园、猕猴桃产业示范园及大闸蟹稻田综合养殖基地,2018年实现了整村脱贫。如今,张可带领村民在乡村振兴的路上继续阔步向前。

提供法律援助,在高承龙看来,再难也值得。2012年,高承龙来到甘肃兰州市红古区法律援助中心工作。多年来,高承龙四处奔走,田间地头、工地现场、医院病房,常常能见到高承龙和律师团队的身影。从接待申请、受理案件录入系统,到指派案件、跟踪案件办理过程,再到回访受援人结案归档、发放案件补助等,对高承龙而言,加班是平常事。10年来,高承龙办结各类法律援助案件近2000件,为近6000名各类受援人提供法律援助,累计挽回损失约3000万元。2018年,高承龙被司法部授予“新时代最美法律服务人”荣誉称号。

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事迹简介文章篇三

王海洋,2016年毕业于江苏海洋大学,现任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尼木县吞巴镇人民政府四级主任科员、扶贫专干。他先后两次进藏,从保家卫国的优秀士兵,到藏区百姓的贴心人,从扎根基层脱贫攻坚一线,到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前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是王海洋始终坚守的初心。近日,他先后被评为“2020江苏省大学生就业创业年度人物”“2019-2020全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年度新闻人物”。

披上戎装,他是保家卫国的好儿郎

2009年12月,王海洋响应国家号召在校入伍,成为了一名大学生士兵。在部队中他敢于吃苦、勇于奉献、作风严谨、表现优异,成为连队尖子兵,奔赴西藏开展维稳任务,在条件艰苦的西藏圆满完成了各项艰巨的维稳处突任务,因为出色的表现,2011年他在西藏立功入党,充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风采。

2011年,他戴着军功章重返大学,2年时间读完4年的主干课程,他是师生眼里退伍不褪色的 “兵哥哥”。2016年7月,恰逢江苏高校内开展进藏大学生专招工作,他深刻了解西藏环境的艰苦,也深刻地知道西藏人才的稀缺。作为一名军人、一名共产党员,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他义无反顾地再次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来到了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第二次进入西藏绽放自己的青春。

扎根基层,他是脱贫攻坚的“排头兵”

作为一名退伍军人,进藏工作后,王海洋被委以重任,从事精准扶贫工作,成为吞巴镇扶贫工作的排头兵。扶贫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他充分发扬了部队“掉皮掉肉不掉队”的钢铁毅力,吃透每一项扶贫政策,掌握每一个贫困户家庭状况,将每一项扶贫政策及资金精准落到实处。

在近三年的扶贫工作中,他走遍了吞巴镇所有村组,入户次数达300余次;共整理出2万多页的建档立卡户档资料,起草完善700余份20多万字文字材料;利用摄影摄像特长,共拍摄记录基层工作照片2万多张,视频拍摄600多段,制作脱贫攻坚宣传片共3部;利用平面设计特长,参与设计脱贫攻坚展板画册100余个。

2018年7月份,因为久坐和连续的加班加点工作,他的臀部出现了囊肿,为了不耽误手头重要的扶贫工作,直至囊肿达到鹅蛋大小不能行走和坐立,才向单位请假到医院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康复期未过,他又进入脱贫攻坚战斗状态,为此,过了半年多反复发炎的伤口才得以完全愈合。

2019年,王海洋因为表现优异被县委组织部抽调至尼木县净土公司(国有独资企业)负责开展全县净土健康产业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统筹工作,当年4月底,尼木县高原种植业航天育种及产业化推广应用项目投运,由太空种子培育出的蔬菜瓜果具有口感好、抗病力强、营养价值高等特点,一进入市场就深受青睐。

带着女友,打开藏香产业发展新局面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重点在于发展特色产业。在深入调研吞巴藏香产业后,王海洋动员远在家乡连云港的女友魏娜来到西藏自主创业,经营起一家藏香药材店。他将自己的建档立卡结对户达珍吸纳到该店铺实现了转移就业,每年为其增收2万余元。药材店从全国各地找到最正宗的藏香药材,以最低的价格销售给藏香制作户,既方便了藏香制作户,又降低了成本保证了质量。

随着电商时代的来临,吞巴藏香亟需扩大线上销售渠道,但是因为藏香制作户文化水平有限,没有人会去尝试电商平台,王海洋鼓励女友魏娜主动尝试,通过努力学习,魏娜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电商技能,成为吞巴藏香网络营销员,开起了网店,自己当“麻豆”,自己拍产品图片,藏香销量迅速增长,小店也在某知名电商平台逐渐占据封面位置。

两个年轻人还在江苏援藏指挥部的帮助支持下,组织了电商培训,通过帮带培养更多的本地电商从业人员,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事迹简介文章篇四

沈富琼存在手机里的照片中,有好几张是麻邛乡卫生院儿童预防接种的资料。这些资料按不同的村名和不同的年龄段分类,整整齐齐挂在墙上,每份资料的右上角,还细心地贴着孩子的照片。

原来,在当地由于习俗等原因,有很多孩子的名字是一样的。虽然每名家长都有一本孩子的预防接种手册,但是医务人员叫到名字时,还是容易出现因名字相同分不清楚人的情况。2016年,沈富琼被提拔为麻邛乡卫生院院长后,她着手进行对儿童预防接种资料进行精细化管理。

卫生院给全乡每名儿童建立了接种档案,并在档案上贴上孩子的照片,即使家长不识字,只要看照片就会知道这份档案是自己孩子的。这份档案和家长手中的预防接种手册配合一起使用,即使名字相同的孩子在同一天同一时间来接种,也不会弄错对象。

麻邛乡地域宽广,群众居住分散,由于看病难看病远,以前牧民们生病找医生时,病情常常已经很危重了。为防患于未然,沈富琼和同事们一起,对全乡人健康情况进行摸底,为所有慢病患者建立起了健康情况表。

每名慢病患者家中,都有一张贴着患者本人照片的“明白卡”,上面注明了姓名、病名、用药名称、用药量等信息。这样即使在巡诊时不是沈富琼本人上门服务,别的工作人员也能一眼就了解情况。

13年来,沈富琼和同事们一起,定期开展“送医药下村”活动,把糖尿病、高血压等常用药品主动送到群众家中,送到牧民手中,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远问题。

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事迹简介文章篇五

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时代,无数大学生立志扎根基层、决战脱贫攻坚,用新时代青年的梦想和担当,绘就无悔青春的美丽画卷。

2008年,刚毕业的吴书香响应国家号召,到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八一镇官立堡村担任村主任助理。刚到村里时,吴书香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提了很多建议,但村民却不以为然。对没有农村工作生活经历的她来说,“融入”不仅仅是熟悉农村工作方法和生活习俗,更重要的是理解乡亲们的所思所想。于是,她决定“先做村民,再做村官”。做村民,她和农民一起下田、一起插秧;做村官,她立志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产模式。

2012年,辽宁省出台了一系列农业机械化扶持政策,在吴书香的倡导下,一辆辆农机开进了官立堡村。与农机一起“开进村”的还有新观念,在她的带领下,官立堡村把增收的视角从土地转向经营,成立了物业公司,发展电商和农贸大集。同时,官立堡村建立了合作社,推动生产标准化,积极打造“苏家屯”大米品牌。12年时间,她用务实创新实现了“做一名村官、富一方百姓”的夙愿,村民人均收入超过3万元。

青春就是要坚守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1992年出生的山东姑娘崔久秀,从小受家乡红色革命精神的熏陶,牢记爷爷“做对祖国有用的人”的教诲。2014年,她大学一毕业,便义无反顾进疆,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成为一名南疆基层干部、一名新时代支边青年。

7年多来,崔久秀一直在基层坚守。她为下岗职工办起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各族孩子办起了“红领巾小课堂”,为老年人办起了“幸福养老苑”,在和基层群众朝夕相处中,她拥有了愿意送她出嫁、给她准备嫁妆的维吾尔族“妈妈”,有了让山东父母放心的“新疆爸爸”,一群又一群的少数民族孩子称呼她为“书记阿恰”。

不到30岁的崔久秀,如今已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疏附县乌帕尔镇党委副书记,成了一名基层“老干部”。她把新疆当家乡,把老乡当家人,像一粒胡杨种子深深地扎根在南疆大地上。

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事迹简介文章篇六

沈富琼出生于甘孜州丹巴县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从小就深知医生对涉藏地区群众的重要。牧民群众尤其是那名肺结核患者的眼神,让她的心平静下来。她向男同事学习骑摩托,向老医生学习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技术和能力。“三支一扶”两年服务期满时,沈富琼已经与麻邛乡的老百姓产生了深厚的情谊。这一次,她没有犹豫,主动选择继续留下来。

这一留,就是13年。

“巡诊是个辛苦活。好多地方汽车去不了,摩托也去不到,只有走路。”沈富琼记得,有一次骑摩托车出诊,路上又遇上下暴雨。路上没有躲雨的地方,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赶。后来摩托车也没法骑了,她就走路,走了3个多小时,摔了十几次,终于到达病人家中。

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事迹简介文章篇七

“儿时的梦想就是当一名警察。”戴贝贝是汉寿县人,2011年考入西南政法大学,选择刑事科学技术专业。

大学毕业前,戴贝贝曾在重庆市公安局渝北分局实习。有一次参与现场勘查,面对未知名尸体,戴贝贝没有一丝怯懦。勘查现场后,尸检、提取物证、走访,确认尸源、联系家属,戴贝贝按照所学知识,一步步操作,当天完成刑侦报告,很快锁定犯罪嫌疑人。

2015年,戴贝贝大学毕业,考入常德市鼎城区公安局斗姆湖派出所,成为一名警察。

在斗姆湖派出所工作期间,戴贝贝主动请求承担辖区现场勘查任务。初入职场,不论狂风暴雨、酷暑严寒,白天、黑夜,哪里有案发现场,她就出现在哪里。

每次出警,戴贝贝都会发挥专业优势,确保现场“零破坏”、涉案证据“零灭失”、信息录入“零遗漏”,协助上级公安刑侦大队破获30多起系列入室盗窃案。

凭借敏锐的现场保护、证据保全、检材提取意识,加上表现突出,入职第二年,戴贝贝便被调入鼎城区公安局刑侦大队刑事技术室工作。

在刑侦大队,戴贝贝是年纪最小,也是唯一的女痕迹技术员,但她坚持与同事同岗同责。“年纪小、经验少,就笨鸟先飞。”每次接到勘查任务,她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面对复杂案件,不达目的不罢休。

2019年3月,鼎城区孔家溶社区发生一起入室抢劫、强奸案。在使用各种刑侦手段后,案件侦破陷入僵局。当年4月,鼎城区阳明安置小区又发生一起盗窃案,通过提取现场足迹、视频资料,比对dna、指纹,戴贝贝确定两起案件作案手法一致。锁定犯罪嫌疑人涂某后,其拒不交代犯罪事实。因证据扎实,戴贝贝以“零口供”办结案件,涂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

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事迹简介文章篇八

从警7年多来,戴贝贝一直在刑事技术一线,她辛勤耕耘、刻苦钻研,屡建功绩。

2020年,公安部部署开展“云剑2020”命案积案攻坚专项行动。戴贝贝主动清理本局物证保管室物证时,发现“鼎城1996.12.31罗某被杀案”相关物证具有送检价值。她将该案物证送至常德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检验鉴定,获取关键证据。重新研究案卷后,戴贝贝和同事围绕案发地点展开排查,经一个月搜集比对,终于抓获犯罪嫌疑人郭某,使一起24年的积案告破。

“雁过留声,风过留痕。”戴贝贝坚信,凡行过必留痕迹,一根头发、一滴唾液、一只脚印,都能成为侦破案件的关键。凭着这份责任感和执着,戴贝贝和同事获得很多荣誉。

在工作上埋头苦干、精益求精,在业余时间仍不忘钻研业务,戴贝贝结合多年实践总结出“痕迹现勘法”。“每次现勘,把这些方法在脑海刷一遍,思维上就不会留下死角。”她将这些方法整理成学术论文,先后在国家级期刊发表《利用立体足迹进行人身识别新方法研究》《穿鞋足迹鞋底花纹与足底部位相关性研究》等数篇文章。

通过自学,戴贝贝于2018年通过公安部高级执法资格考试,2019年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2020年取得公职律师工作证,入选全国刑事技术青年人才库、鼎城区法学人才库。

因成绩突出,戴贝贝被公安部、团中央评为“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青年民警”,被省委宣传部、省公安厅评为“最美基层民警”,被省公安厅、人社厅评为“全省百佳优秀公安民警”,被团省委、省妇联分别授予“湖南省青年岗位能手”“湖南省巾帼建功标兵”称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