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元宵节的教案小学实用网(优秀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17 07:20:18 页码:13
2023年元宵节的教案小学实用网(优秀8篇)
2023-09-17 07:20:18    小编:念青松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元宵节的教案小学实用网篇一

1、抄写6个单韵母。

2、学习填写《偏旁表》。

3、鼓励学生了解更多有关元宵节的知识和习俗。

1、学过了元宵节这一单元的两首儿歌,能说一说你对元宵节的了解吗?

2、元宵节还有一个有趣的活动就是猜灯谜,灯谜就写在各种五彩的花灯上,它可以供人们观赏、猜测,可有趣了。看花灯时,你发现这些灯谜了吗?请大家猜一猜。

3、老师这里就有几条谜语,(课件出示花灯,上面有灯谜)聪明的小朋友,准能猜中。

小鱼花灯:一群小孩排成队,手拉手儿臂挽臂。碰上火星就散开,噼噼啪啪叫声脆。(谜底:鞭炮)

山羊花灯:一群小白鹅,纷纷跳下河。个个能浮水,全都上餐桌。(谜底:水饺)

4、我们的好朋友丁丁也喜欢猜谜语,你想知道丁丁猜的谜语是什么吗?借助拼音自己来读读课文《猜灯谜》。

5、和小组内同学合作读文章,订正读音。并找到丁丁猜的谜语,想想为什么是元宵。

6、(课件再出示一个花灯,上面写着课文中的谜语。)请知道的学生或教师讲讲元宵的制作过程。

7、齐读谜语,争取记住它,回家说给小伙伴或爸爸妈妈听。

8、像丁丁那样也编个谜语。小组合作,全班交流。

元宵节的晚上,丁丁的全家人在一起看电视、猜灯谜。你能像他这样也来说一说吗?(课件同时出示例句:元宵节的晚上,全家人一起看电视。)

2、你要怎样招待他呢?(学生各抒己见)

3、和小组内同学演一演。

4、全班汇报。其他同学做小评委评一评,请扮演小客人的同学来谈谈感受。

评出最热情的小主人,最有礼貌的小客人。

元宵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关于它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和传说。课后同学们可以多收集一些资料,讲给大家听。

元宵节的教案小学实用网篇二

1、学习用湿糯米粉搓元宵并能团得较圆。

2、能感受到元宵节的快乐。

1、 请小学生收集花灯,布置活动室。

2、用湿糯米粉适量,消毒过的盘子一组一个。

3、 小学生用肥皂洗净双手。

一、观赏花灯,感知元宵节。

1、小学生自由观赏花灯,相互欣赏。

2、引发小学生讨论:为什么现在要玩花灯?

3、小结:元宵节这一天,大家都要看花灯、玩花灯、做元宵、吃元宵。

二、引导小学生搓元宵。

1、老师介绍做元宵的材料,湿糯米粉。

2、讨论制作方法引导小学生将湿糯米粉搓成长条,再分成一段一段的,最后将每一段搓圆。

三、小学生操作。

老师将湿糯米粉分给小学生,让小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提醒小学生不能把元宵掉到地上,以免弄脏。然后将小学生做好的元宵送到厨房请师傅帮助煮沸熟。

元宵节的教案小学实用网篇三

1.抄写6个单韵母。

2.学习填写《偏旁表》。

3.鼓励学生了解更多有关元宵节的知识和习俗。

1.上学期,我们认识了许多汉语拼音朋友,这几个单韵母你一定很熟悉,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3.看书第3页,抄一抄,认真观察单韵母在四线格的位置。(认识中格)

4.照样子,抄一抄。

1.以“方框儿”为例,指导学生看明白三竖行表示哪三项。

2.师生共同完成第二行“火字旁”的填写。

3.学生独立填写第三行,教师给予指导。

可以是有关元宵节的传说,对联的由来,相关的诗句、或对联等。

1.学过了元宵节这一单元的两首儿歌,能说一说你对元宵节的了解吗?

2.元宵节还有一个有趣的活动就是猜灯谜,灯谜就写在各种五彩的花灯上,它可以供人们观赏、猜测,可有趣了。看花灯时,你发现这些灯谜了吗?请大家猜一猜。

3.老师这里就有几条谜语,(课件出示花灯,上面有灯谜)聪明的小朋友,准能猜中。

小鱼花灯:一群小孩排成队,手拉手儿臂挽臂。碰上火星就散开,噼噼啪啪叫声脆。(谜底:鞭炮)

山羊花灯:一群小白鹅,纷纷跳下河。个个能浮水,全都上餐桌。(谜底:水饺)

4.我们的好朋友丁丁也喜欢猜谜语,你想知道丁丁猜的谜语是什么吗?借助拼音自己来读读课文《猜灯谜》。

5.和小组内同学合作读文章,订正读音。并找到丁丁猜的谜语,想想为什么是元宵。

6.(课件再出示一个花灯,上面写着课文中的谜语。)请知道的学生或教师讲讲元宵的制作过程。

7.齐读谜语,争取记住它,回家说给小伙伴或爸爸妈妈听。

8.像丁丁那样也编个谜语。小组合作,全班交流。

1.元宵节的晚上,丁丁的全家人在一起看电视、猜灯谜。你能像他这样也来说一说吗?(课件同时出示例句:元宵节的晚上,全家人一起看电视。)

1.元宵节的晚上,______在一起______。

2.换个时间,再来说一说。______,______在一起_____。

2.你要怎样招待他呢?(学生各抒己见)

3.和小组内同学演一演。

4.全班汇报。其他同学做小评委评一评,请扮演小客人的同学来谈谈感受。

评出最热情的小主人,最有礼貌的小客人。

元宵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关于它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和传说。课后同学们可以多收集一些资料,讲给大家听。

元宵节的教案小学实用网篇四

1.抄写6个单韵母。

2.学习填写《偏旁表》。

3.鼓励学生了解更多有关元宵节的知识和习俗。

一、了解灯谜、自读课文《元宵节》,试编谜语

1.学过了元宵节这一单元的两首儿歌,能说一说你对元宵节的了解吗?

2.元宵节还有一个有趣的活动就是猜灯谜,灯谜就写在各种五彩的花灯上,它可以供人们观赏、猜测,可有趣了。看花灯时,你发现这些灯谜了吗?请大家猜一猜。

3.老师这里就有几条谜语,(课件出示花灯,上面有灯谜)聪明的小朋友,准能猜中。

小鱼花灯:一群小孩排成队,手拉手儿臂挽臂。碰上火星就散开,噼噼啪啪叫声脆。(谜底:鞭炮)

山羊花灯:一群小白鹅,纷纷跳下河。个个能浮水,全都上餐桌。(谜底:水饺)

4.我们的好朋友丁丁也喜欢猜谜语,你想知道丁丁猜的谜语是什么吗?借助拼音自己来读读课文 《猜灯谜》。

5.和小组内同学合作读文章,订正读音。并找到丁丁猜的谜语,想想为什么是元宵。

6.(课件再出示一个花灯,上面写着课文中的谜语。)请知道的学生或教师讲讲元宵的制作过程。

7.齐读谜语,争取记住它,回家说给小伙伴或爸爸妈妈听。

8.像丁丁那样也编个谜语。小组合作,全班交流。

二、仿造句子说一说

1.元宵节的晚上,丁丁的全家人在一起看电视、猜灯谜。你能像他这样也来说一说吗?(课件同时出示例句:元宵节的晚上,全家人一起看电视。)

2.元宵节的晚上,xx在一起xx。

3.换个时间,再来说一说。xx,xx在一起xx。

三、口语交际

2.你要怎样招待他呢?(学生各抒己见)

3.和小组内同学演一演。

4.全班汇报。其他同学做小评委评一评,请扮演小客人的同学来谈谈感受。

评出最热情的小主人,最有礼貌的小客人。

四、作业

元宵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关于它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和传说。课后同学们可以多收集一些资料,讲给大家听。

元宵节的教案小学实用网篇五

1、引导学生了解元宵节的风俗习惯,并通过欣赏,感受元宵节热烈的气氛,培养热爱中华民族文化的情感。

2、引导学生进行彩灯的设计制作,并布置展示。

了解元宵节习俗,欣赏彩灯并学习设计制作彩灯。

引导学生掌握彩灯的基本制作方法并能较好地完成作品。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激趣导入:

1、引导学生欣赏各种花灯图片,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1)花灯美吗?为什么美?

(2)各有什么特点?

(3)你还见过什么样的花灯?

2、请学生说说元宵节的来历及有关元宵节的传说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3、让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花灯,引导他们观察:

(1)花灯的制作材料

(2)花灯的基本结构

(3)花灯的几种制作方法,不同材料有不同的制作方法

第二课时

一、与学生一起探讨、演示菱形花灯的制作过程和方法

1、演示制作方法、过程

2、你认为还可以怎样制作更漂亮或更简便?

二、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设计,合作

三、课堂小结

1、请学生谈谈本组制作思路

2、互相参观提看法:造型色彩设计理念

3、交流好的制作放

四、继续制作完成

五、作品展览,评议

六、课堂延伸

除了用纸质来做,还可以用什么材料来做?比如:釉子皮、废弃物等

欣赏国外的各种灯饰作品.

施教时间:

课后记

元宵节的教案小学实用网篇六

1、引导学生了解元宵节的风俗习惯,并通过欣赏,感受元宵节热烈的气氛,培养热爱中华民族文化的情感。

2、引导学生进行彩灯的设计制作,并布置展示。

了解元宵节习俗,欣赏彩灯并学习设计制作彩灯。

引导学生掌握彩灯的基本制作方法并能较好地完成作品。

一、组织教学

二、激趣导入:

1、引导学生欣赏各种花灯图片,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1)花灯美吗?为什么美?

(2)各有什么特点?

(3)你还见过什么样的花灯?

2、请学生说说元宵节的来历及有关元宵节的传说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3、让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花灯,引导他们观察:

(1)花灯的制作材料

(2)花灯的基本结构

(3)花灯的几种制作方法,不同材料有不同的制作方法

二、与学生一起探讨、演示花灯的制作过程和方法

1、演示制作方法、过程

2、你认为还可以怎样制作更漂亮或更简便?

三、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设计,合作

四、课堂小结

教学过程:

一、请学生谈谈本组制作思路

二、互相参观提看法

三、交流好的制作放

四、继续制作完成

五、作品展览,评议

六、课堂延伸:除了用纸质来做,还可以用什么材料来做?

比如:釉子皮、废弃物等

七、教后反思

元宵节的教案小学实用网篇七

长见识,看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适当小结: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这一天,全家人齐聚一堂,一起赏月、吃汤圆。还有元宵灯会,猜灯谜等传统游艺活动。元宵节还叫灯节、上元节。(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收集资料的能力;感悟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家人团聚的亲情可贵;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

读课文,说说自己是怎么理解课文的,里面不认识的字是怎么学会的。

1交流学习方法。认识新偏旁:方框儿。与团、圆二字相结合,说明其表示围起来的意思。

2把自己认得不熟的字挑出来,记一记,再请同桌帮忙考一考,熟练识记。

3小组长当小老师,考考本组同学,抢答,抗税认得熟练。

4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请学生快速认读,然后练习组词。

5多音字分辨。读一读这些话,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1)正月十五是元宵节。2)他正在吃早饭。

师:大家这么快就认了这么多字,还能组那么多词,真了不起。我们再来比一比,看谁能把课文读得特别好听,有感情。

1自己试着读一读。再指名读,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读的时候心情怎样?想到了什么?(说一说元宵节全家团圆的情景)(教给学生边读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学习读得绘声绘色)

2同桌互相听对方朗读,评价,说说哪里读得好,哪里还需要改进。(学习用心倾听别人的朗诵、正确评价别人。)

3试着背诵儿歌,同样要有感情。分小组、男女生背诵。

学完课文,你还想知道些什么?你想知道世界上还有那些国家的人过元宵节吗?你还知道那些节日?回家在日历上找一找,和同学交流。

一、词语接龙游戏。

如:团团圆圆球皮球——

二、说说自己了解到的节日及其含义。

三、认读生字,主要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加强复习。

四、指导学生写生字。

五、作业:收集灯谜、对联,小组合作,办一份手抄报。

元宵节的教案小学实用网篇八

正月十五后,虽说春节已经走近尾声,但各各地方却仍然洋溢着浓厚的春节气息和喜洋洋的氛围。而对学生来说,元宵节亦余味犹存。值此佳迹,教学《元宵节》再适合不过了。

众所周知,元宵节是中国全家人欢聚一堂赏月、吃汤圆的传统节日。在教学过程中,我能正确把握基本的流程和环节,做到不脱节,在课文引入上也颇费心思,以激趣为主,让孩子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孩子能够在这个“小家庭里”感受到节日的喜庆。学生在《元宵节》这课上“过”足了瘾,“吃”元宵“吃”得津津有味,整个课堂上喜庆气息韵味十足。甭说学生学得怎么样,我认为这种快乐学习的模式就是自己本节课用得最成功的地方。

但也因为学生对识字、写字教学过程谙熟于心,写字教学课略显枯燥,课堂气氛较为呆板,不够活跃,以致有些学生课上注意力焕散。在今后的写字教学上,应力求形式的多样性来改善枯燥的写字课堂。

《元宵节》教学反思2

开学第一天,就上了两节连堂课——《元宵节》。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1、认字25个,写字16个。2.复习看拼音识字。学习方框、火字旁、目字旁。学填常用偏旁表。3.用“圆、灯、年”组词。用“觉得”造句。续编灯谜。4.背诵《元宵节》,初步认识对联。5.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地习俗,体会亲情、友情,更加热爱生活。教学重点:加强朗读训练,初步建立生字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教学难点:了解农历正月十五的中国的传统习俗,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具体结合到本课来讲,教学目标:认识10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得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教学重点:认识10个生字。教学难点:认识10个生字,并能正确流利得朗读课文。 学习偏旁“方框”。在教学过程中,我能正确把握基本的流程和环节,做到不脱节,在课文引入上也颇费心思,以激趣为主,让孩子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第一课时效果比较理想,除了完成教学任务以外,还带着孩子了解了春联以及元宵的来历,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面;第二课时写字教学显得较为枯燥,孩子都已经对识字、写字的教学过程谙熟于心了,所以在课堂上,气氛不是太活跃,有点呆板,以后要在写字教学这一块儿狠下功夫,力求形式的多样性。

《元宵节》教学反思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欢”字教学,可以说是很好地体现了这一教学新理念。在本课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自主识字,生动活泼地识字,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地说从两个方面着手:

1.联系已有知识。结构主义学习理论十分强调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的作用,认为学习者的“前理解”“前结构”会对新知识的学习产生影响。只有学习者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与新知识发生相互作用时,才能产生理解。就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来说,已经认识了一些基本字,掌握了“猜字谜”“加一加”“减一减”“组词” 等常用的识字方法,这就成为他们识字的先前“认识模块”,是独立、自主识字的宝贵的学习资源,不可忽视。

2.联系生活经验。语文是母语教育,汉字在学生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开始学习汉字之前,小学生已通过口语积累了相当数量的口语词汇,这些都为识字奠定了基础。在本课的识字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调动已有积累,学生才纷纷说出“欢乐”、“欢心”、“喜欢”等积累的词语。既强化了识字效果又拓宽了识字途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