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安妮日记读后感网 安妮日记读后感安妮日记读后感(优秀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27 05:02:18 页码:14
安妮日记读后感网 安妮日记读后感安妮日记读后感(优秀15篇)
2023-09-27 05:02:18    小编:FS文字使者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知道读后感怎么写才比较好吗?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读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安妮日记读后感网篇一

《安妮日记》是安妮·弗兰克的第一本日记,安妮是一个很有自己的独特思想、也很有自己主见的女孩。这本书所廛的,是安妮在世界大战中写出了自己在藏身之地发生的事情。

在这本书中,主要说的是安妮在秘密小屋发生的`一些事。比如说有人生病了,要知道生病就会难受,一难受附近的荷兰居民就会告密,对于安妮他们来说,生病可是件麻烦事。我最喜欢安妮所说他们是怎么样过节,在过节时,安妮他们总会互相交换礼物,或者一起去楼下听广播。每次听广播,安妮心中都抱着希望,因为广播是他们知道外面事情的唯一工具。

读了《安妮日记》这本书,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管你受了委屈还是遇到困难,都要乐观勇敢微笑地面对生活,就像桑兰、张海迪一样,虽然她们的身体不健康了,但是她们的心灵是健康的!要相信,美好就在不远处!

安妮日记读后感网篇二

去年暑假,我读了世界名著《安妮日记》这本书,它的作者是犹太女孩安妮·弗兰克。安妮·弗兰克曾被世界人民称作——永远的天使。她也是我最崇拜的作家。

《安妮日记》这本书是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十三岁的犹太女孩安妮·弗兰克随着家人躲藏到父亲公司的顶楼上,他们在密室里生活了二十五个月之久。这段时间,安妮用她的笔,记录下在狭窄的空间里自己的成长。在面对死亡的恐惧中,她开始思考战争、自然、宗教等等,逐渐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对生命有很深感悟的人。

大家为了纪念这位永远的天使——安妮·弗兰克,特意拍了《安妮日记》这本书,《安妮日记》这部电影,造了安妮·弗兰克的纪念馆。

安妮·弗兰克在写完《安妮日记》这本书后,留下了一句话,她说:“我能感受到百万人所遭到的苦难,我常常沮丧,但从不绝望,我把这段生活看做是有趣的冒险。它仅仅是趣味生活的美丽开端。”这句话已经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令我一生受用不尽。

这本书令人的泪水流个不停,但却让我有了对生命的感悟。

现在,看了我介绍的《安妮日记》,大家一定也喜欢上了这本书了吧,也很想读它了吧!找个机会一定要读!

安妮日记读后感网篇三

《安妮日记》中安妮·弗兰克假借给朋友吉蒂的写信形式,真实的记录自己的生活和情感的日志。在日记中,安妮用细腻的笔触,记录了成长中的困惑、期待及对和平年代的向往。她不畏强敌,勇敢的用笔墨控诉了法西斯战争的邪恶。讲述了战争带给人民深深的灾难。这本《安妮日记》不仅仅是安妮这位成长中的少女的内心独白,也是德军占领区的人民苦难生活的目击报道,是对人性和平与安宁的迫切呼唤。

读着这本安妮用生命写就的日记,我深深的感受到法国人对犹太人的不公平:犹太人必须佩戴一颗金色六角星;犹太人必须上交自行车;犹太人不能乘坐一切交通工具;犹太人只许在下午3~5时出行买东西;犹太人只能上犹太人开的商店、理发店;犹太人禁止到娱乐场所、体育场去……如此种种,简直是把犹太人整天关在家里!我还了解了历史,战争与种族迫害。真是太不公平了!大家都是地球妈妈的孩子,何必互相残杀呢!

安妮,我敬佩你。我敬佩你的勇敢和坚强,尤其是你身处逆境不气馁、不屈服,永远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安妮日记读后感网篇四

第一次写笔记,关于读完一本书的笔记,以前没有这习惯,在于没有真正去触碰文字的美感,心中无限惊叹,只能止于惊叹了。我会觉得,最好的读后感,就是心中那份敬意,文字表述出来,都会显得乏力。但今天为什么要写了,其实没有太精确的理由,但有一点,会是其中一个“文字的温度,需要靠写下来去感受。”这对于把握和文字的分寸感,会更加拿捏得当。就像爱,如果去尝试,便会找到爱的力量,不至于害怕去爱,等到下一次,会勇敢去表达。而文字的力量,就是要去表达。

《安妮日记》不用一口气看完,也不像大部头作品需要读很长时间,而是慢慢读完,只需要每天翻开,就像三餐一样,按时进餐,吃饱就行。开始的日记,安妮记录了进“密室”之前的生活,玩耍、上学、学习,安妮以为生活每天都会如此。直到搬到了“密室”。

读《安妮日记》不仅仅是读日记,还读故事,读成长,但最令我惊喜的是,读希望。这种希望不是经历磨难得到的,而是自小就生在骨子里,自小就看到希望。而事实上,日记里的安妮确实给了我这个印象,她一直都是一个对世界看到希望的安妮,她写道:“只要一切还存在,只要我还有一丝生命气息,能够让我看到它们,享受到这温暖的阳光,这飘着白云的天空,只要所有的这一切都在延续,我就应该感到幸福。”这简直是给沉闷生活带来欢快的安妮啊。

当然,《安妮日记》不仅仅是这些,不仅仅是读希望,读性格饱满,还读青春,其实青春也只是一部分而已,总之,《安妮日记》有很多力量。只是青春似乎好写一点,好表达一些,因为我们都经历过,比如青春里的爱,你会跟着安妮感受爱的悸动,体验荷尔蒙分泌的感觉,体验那全新而来的新鲜,使你脑袋里胡思乱想,又使你停不下来;使你享受,又使你惊慌。还有安妮说要冷静下来,可我怎么不信呢,她写道:“两个人终日搂在一起并不能解决问题,交流思想才能够向对方表明彼此的信心和信念,我相信我们一定会因此而收益的。”事实上,安妮照样每天都会有段时间和她的彼得在一起,那真是美极了。

如果安妮不是犹太人,我想她肯定会如她日记所说:“我有着一颗充满希望的心,等到战后我要到世界各地去生活,巴黎生活一年,伦敦生活一年,我还要学习各种语言,学习艺术。”可没有如果,后来盖世太保冲进了“密室”,一切像安妮说的:“这就是成长岁月中的艰难:在我们内心深处油然升起种种理想、梦幻和希望,最终只能够在残酷的现实考验下变为粉末。”

最后安妮也因斑疹死在了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那天,安妮还不到十六岁。

安妮日记读后感网篇五

我经过朋友的介绍读了 《安妮的日记》,这是安妮·弗兰克留下来的日记 ,安妮的日记读后感。她的日记成为二次大战期间纳粹消灭犹太人的最佳见证,日记中展现了惊人的勇气与毅力。

一个正值花季的少女,若是成天被关在密室里苟且偷生,或许她的生活就从此黯淡无光,然而安妮就是这样一个不服命运的人。

安妮,犹太人,身处二战时期,为躲避纳税的迫害,躲进父亲公司大楼的几间密室。在密室生活,必须保持绝对的安静,甚至不能开窗,密室里暗无天日,夏日里灼热的空气令人窒息,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安妮一脸阳光,将内心的从容保持到了最后。

最可怕的不是知道自己下一刻就要面临死亡,而是时时刻刻都在死亡的阴影下生存。人们往往面临困境便轻言放弃,在绝境下失去信念,他们竟然都不如一个13岁的小女孩。有的时候,我们知道最坏的结局,迷茫着不知所错,在困境中迷失了自己,被软弱蛊惑了信念,便丧失了判断的能力。有的时候,我们并不知道结局,却自以为看透了一切,在胡猜乱想中沦陷……信念便是最好的良药,有信念的人会在黑暗中看见希望,在孤岛上看见船只,在寒冷中触摸温暖,他们不会无所事事,而是想着如何让生命更有意义,他们会充满理想,不会在悲伤里沉沦。

人一生最重要的三个品德便是:尊严,志向,信念。浮华一生,人生如梦,谁愿意寄人篱下,在挫折与自卑中度过一生,倘若失去信念,便不再有追梦的力量,失去了志向和尊严,生命的意义又何在?人生苦短,信念也显得尤为重要。

安妮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都在密室中度过,而她生命的华彩乐章便在一本日记上奏响。她没有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出多远,却通过日记在成长道路上走得这么远,她的年龄很容易让人想成一个不懂人事的孩子,可是她的内心世界早已超脱她的年龄,她内心的温柔,从容,淡定谱写了一曲压抑下绽放阳光的青春歌谣……更重要的是,她凭借心中那坚定的信念,走过了看似两年,实际如一生般的时光。

她的梦很美,她的微笑从来没有消失……

要知道,信念在,阳光也在,幸福尾随。

安妮日记读后感网篇六

因为读之前就知道作者安妮的命运结局,所以跟着日记上的日期一天一天往前走,就有死亡一步一步逼近的压迫感。在安妮的日记里看到了密室中生活的八个犹太人鲜明的性格特点,凡。丹太太的爱慕虚荣、自私、爱出风头、爱挑拨是非,但是也会妥协;凡。丹夫妇爱吵架,皮特性格安静、不善表达、孤独、不独立,爱上了安妮;玛格特善良、优秀、上进,爱每一个家人;弗兰克太太总是不理解安妮,和女儿交谈的语言不恰当导致母女关系不亲密;弗兰克先生善良、谦虚、寡言,照顾每一个人;杜塞尔是个牙医,自私,自大、总是违反密室规则。安妮在别人的眼中是个话痨,没有规矩,但是在内心她有自己对于命运、人类、战争、和平、政治、民族和宗教的思考。

还有一些帮助他们的善良的人们,虽然这些人都饱受生活困难和身体疾病的困扰,但他们总是竭尽全力满足密室中人们物质和精神的需求,并为密室中的人带来外面世界的空气。

在《安妮日记》这本书中所有这些与她密室生活接触的人们都使用的是真名。真实的姓名让这些生命更鲜活更亲近,所以当他们被惨绝人寰的夺去生命时,心里会有阵阵痛袭来。这就是时代的一粒尘,落在每一个具体人身上都是一座山一样沉重的感觉。当他们距离与我们越近,我们就越能感受到历史悲剧带来的撕裂般的痛苦和恐惧。

但安妮日记中还是让我看到了安妮在灾难恐慌和恐怖的生活中仍然奋力追求生命的火光和激情,她探索如何改善和周围人的关系,如何站在旁观者角度反思自己的说话方式。同时她思索人类为什么要把大量的财富花在战争和破坏中,而不是花在艺术、科学、教育和改善穷人的生活中?她思索如何在危险中将这种苦难的生活当作有趣人生的开始,如何带给自己和周围的人快乐、坚强和幸福?她思索犹太民族为何如此多难?如何拯救犹太民族?同时又为自己的民族和宗教自豪。这些都是日记黑暗压顶氛围中的那一缕阳光,密闭空间中那一丝新鲜空气。

安妮的日记中很清晰看到犹太人在如此黑暗和恐怖的环境中一直坚持学习,坚持读书的韧性。外面帮助他们的人除了带给他们食物外,一直源源不断的给他们运送书籍,就单从这一点就让我们感受到犹太民族的优秀。安妮整理了密室八个成员的兴趣,几乎都与学习和阅读有关。

安妮的日记还通过记录收听广播记载了二战1942—1944年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例如墨索里尼政府倒台,意大利投降,苏联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联军的诺曼底登陆等,他们感受到胜利曙光的临近,但是他们还是没有看到最后解放的光明,他们在黎明到来前最黑暗的时刻逝去了,安妮的日记也戛然而止,没有任何征兆,没有任何感知,但似乎这一天的到来在无数日记的伏笔中早已预言。

“我的建议则是:走出去,走进乡间田园,享受阳光、自然美景;走出去,试着重新寻找幸福;想想你内心的美、周遭蕴藏的美,高兴起来吧。”

“美丽一直存在,即使在苦难之中也有美的踪影。如果你寻找它,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快乐,从而找回内心的和谐。一个快乐的人,会将快乐传递给周围的人;一个勇敢的人,永远不会在苦难中死去”

读完安妮日记,再回想方方日记,纽约蓝蓝日记,这些日记的价值是什么呢?日记描述的都是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人物,他们既不崇高也不伟大,但是他们有血有肉鲜活的在我们的眼前,他们像我们的邻里朋友,他们的音容笑貌是真实、伸手可以触及的感觉。只有当这些人写进历史,我们的历史才是有温度有感情的,才不是冰冷冷的数字和文字,只有这些真实能触动我们悲恸心情的生命才会让我们彻底反思历史,真正从历史中汲取教训,不再让人间悲剧重演。

安妮日记读后感网篇七

读了《安妮日记》这本书我深受启发。

安妮。弗拉克是个犹太少女,他的父亲奥托。弗兰克经营这一家公司,一家四口过着富裕安宁的生活。

1933年希特勒法西斯政权执政以后,开始对犹太人进行残酷的迫害。

1942年6月12日,是安妮13岁生日,他受到了一个礼物是一本日记。这是德国法西斯已经侵占拉荷兰。为了避免遭受警察的逮捕和屠杀,安妮的父亲带着一家人,躲进拉公司大楼的一间隐秘的房屋。

安妮。在与世隔绝的密室里度过了花季少年最重要的两年时间,没有享受到花季的幸福,快乐,只有日记本陪伴着她。她向他诉说心中苦闷,讲述身边发生的事情,描写各种感受和幸福。她衣少女特有的青春和语言,记录了成长中的困惑和好奇以及青春的萌动和期待。同时,她以勇敢的笔墨,控诉了法西斯邪恶的战争,谴责了毫无人性的种族歧视,描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安妮对在这个特殊的环境中扭曲的人际关系的不适应。

我还要学习安妮善于思考,认真反省自己,看清自己的缺点,不断提升自己的品格的精神。

安妮日记读后感网篇八

今天,我读完安妮的日记了,老师让我们写读后感,我今天才动笔,是最晚一个写的。

安妮的日记里写了她的生活和经历,我非常同情她,但是战乱时期同情是没有用的,因为她已经过世了。战乱真的非常不幸,因为战乱使安妮和他人成了要被捕的人,他们四处逃走,他们找了一个十分安宁的地方住了下来。

关于《安妮日记》的读后感范文5

《安妮日记》是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在世界大战中遗留下来的一本私人日记,真实记录了安妮与家人等八个人躲避。

纳粹迫害而度过的长达两年的密室生活。

1942年6月12日,是安妮十三岁生日,她收到一个日记本,从此开始写日记。一直写到1944年8月,他们的密室被德国卫军查抄。不久,这个不满十六岁的女孩便被伤寒。

夺去了生命。这本日记成为人们对那场残酷的战争进行深刻。

安妮日记读后感网篇九

对于小时的我来说,美丽的梦想似乎是那样的遥不可及。记得有一次,我在作画,一群女生突然走到我身边,冷嘲讥讽道:“咦?这是什么玩意儿?”“秋千”“什么,我看这是砖块吧!”说着她们都仰头大笑,还说我不是画画的料。我立刻红着脸,低下了头,我感觉我的心都碎了,这是我的梦想,却这样被侮辱。于是,我放弃了。因此在那时候,我眼中的梦想就像一个漂亮而又透明的泡泡,在广阔的太空中飘来飘去。可正当停留在自己眼前的那一刻,正想用手去触碰的它的那一刻,美丽的泡泡就这样————破了。因此,我从不相信梦想的存在。直至有一次品读完《安妮日记》,这才让我感受到梦想的伟大。

安妮生活在“秘密小屋”25个月。在漫长的日子里,唯有13岁的安妮用她富有生活气息的笔,用她要做个作家的梦想,让她记录下小楼内每一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长。真的很难想象,当犹太人们因生活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感到痛苦时,安妮却仍然能够以乐观的心态将这一切化为了自己理想而努力、奋斗的动力。安妮说:“我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也许有朝一日我能够实现所有的梦想:我最大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记者并最终成为享誉盛名的作家。我仍然坚信,人们的内心是善良而美好的。”就是这样的一段话,却让我感慨万千。安妮把写作当成心灵的支柱,即使常为这样的生活而沮丧,但从没有绝望过。她乐观地认为这是趣味生活的美丽开端。我在想,她在这样残酷的战争中都能够坚持梦想,为理想努力、奋斗。那对于身在和平与宁静中的我们来说,为何不像她一样,勇敢而又坚定地放飞梦想、追逐梦想、实现梦想。

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中国依然存在。

安妮日记读后感网篇十

1942年—1944年,战争与种族灭绝的阴云布满了天空,盖世太保的铁瓜伸向每一个无辜的犹太人,在历史上上演了一场惨绝人寰的浩劫。

安妮是位犹太少女,1942年7月,由于压迫犹太人的风声紧急,他们家和另外四名犹太人到她父亲公司的“密室”躲藏。密室的生活十分枯燥,单调的饭菜、性格怪癖的居伴、几年不能出门、用水和去卫生间都有非常严格的限制。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她所经历的一切并没有使她的心田荒芜,那里已经成为一片生机勃勃的希望的田野!安妮想成为作家和记者,可这个美丽的愿望在当时那股势不可挡的黑暗洪流下显得那么脆弱,像闪着彩光的泡沫。但是安妮仍写道:“这场残酷也会告终和平与安详会重新回来。在此同时,我必须执着我的理想。也许有一天,我能实现我这些理想!”读到此我仿佛看到一个不屈的灵魂在黑暗的密室中呐喊!经过密室中无数个漫漫日夜,安妮由一个任性、少不更事的女孩蜕变为一名成熟的少女。

在安妮的15岁生日时,安妮有了惊人的成长。她已将自己的反省提高到了社会层次,开始思考男女平等等问题了:“现代妇女要争取完全独立的权利了!”“但独立也不够,妇女还应该获得尊重!”“我谴责的是我们的价值系统,和不承认女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多伟大、多困难,同时也多美的男人!”……实现在让人难以想象的那样一个战火蔓延、人人自危、无数人倒在血泊中的时代,身居密室接近两年的十五岁少女安妮居然能真知灼见地谈起了男女平等这个深刻的社会问题!

读到此处,我不禁感叹,战争能摧毁一切,唯独不能侵占一颗坚强、勇敢、自由的心!我相信《安妮日记》会一直流传下去,控诉战争与丑恶,宣扬和平与友善,用她真挚的文笔,感动和启迪一代又一代人!感动和启迪一代又一代人!

安妮日记读后感网篇十一

她是个活泼好动的女孩儿,上课的.时候喜欢和别的同学叽叽喳喳;她是个充满想象力的女孩儿,以后的梦想是当一个记者;她是好学的,尤其喜欢研究古代贵族家谱和读书……就这样的一个她,与我们普通的女孩子没有区别的她,引起了我的思绪。

老师给我们上了一篇课文,有关纳粹二战时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我无法想象,一个笑容明艳的美丽的小姑娘会和这样残暴的集中营有任何关系……她是安妮弗兰克,一个多话不安分的小女孩,她在“后屋”藏了好几年不见天日,直到纳粹发现了她。

身影,另一方面,我又非常不想找到她,我不相信她真的被关在了这种地方。我心里祈祷着不要找到她。可是,除了这张照片上的人,还有400万人死于这个集中营,死去的人太多了,安妮的母亲,姐姐玛戈,范丹一家,杜瑟尔医生……我忍不住来回想着,这太残忍了!我有点受不了了,纳粹的行为令人发指,是平常人不敢想的。

有很多像安妮一样的女孩儿,她们聪明乖巧,勇敢无畏地追求梦想。可是在集中营她们受到了什么样的折磨呢?怎样的死去呢?没有人知道,只有安妮把自己的一切记录了下来。我们应该感激安妮,如果没有她,她在后屋的日子,对纳粹的控诉,就不可能被记录下来。

荷兰人特意在安妮住的后屋设置了一个旅游景点,去的人络绎不绝。我可以想象窗中一双明亮的眸子,那是安妮在向外面张望,我永远都不会忘记她,安妮。

安妮日记读后感网篇十二

战争是一个令人听到会感到毛骨悚然的词。

战争让《柑橘与柠檬啊》的小托失去了他的哥哥,战争同样也让安妮失去了自由,失去了她如花般年轻的'生命。

战争是无情的、痛苦的、绝望的,可是安妮面对战争依然存有的那颗乐观的心如同星星的火种散落到每一个角落,温暖着周围的每一个人。

隐匿终日不见天日的生活、发了芽变黑的土豆午餐、寂寞难熬的时间、没日没夜的担惊受怕让每一个生活在小密室里人都给弄得神经兮兮的。虽然安妮同样也感受到不安、恐惧,可是她却用一颗乐观的心去泰然处之,她常常说:“我常常沮丧,但从不绝望。我把这段隐藏的生活看作是有趣的冒险,它仅仅是趣味生活的魅力开端。”。她的心灵一直保持着平静与真挚,她渴望用年轻的激情、勇气和天性的善良去领略生活、感悟大自然、拥抱美丽的世界,她最大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记者并且最终成为享誉盛名的作家,为全人类做出贡献。一个如此天真浪漫乐观的犹太小女孩,她的存在让人在黑暗时看到灯光,在寒冷时感受到暖阳的温暖。

可是战争是如此的残酷,它毫无犹豫地带走了安妮鲜活的生命。她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离开了这个世界。每当我想再次翻看《安妮日记》时,可是只要一想起战争所带的悲剧、带来的伤痛,颤动的双手却再也无法翻动书本,久久地停滞在书的页角。唯有再次想起安妮所说的:“我常常沮丧,但从不绝望……”那句话时,安妮似乎又回到了我的身边,她那娇小的身影似乎再一次的在我脑海里浮现,她那乐观的精神又再一次地鼓舞着我继续前进。

战争是寒冷的,可是安妮的存在让战争不再那么的冰冷……

安妮日记读后感网篇十三

举期里,跟妈妈一起去书店买回了老师推荐的《安妮日记》,看完后,我心情十分沉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有八个人为了躲避德国人的逮捕和屠杀,在朋友的帮助下躲进了一家公司大楼的一处密室,做了“隐匿者”。其中就有安妮一家。安妮是一个13岁的犹太少女,本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过着富裕、舒适的生活。可是,由于战争的爆发,她不得不生活在与外界隔离的小屋里,过着无聊、寂寞、充满恐惧的日子。这时安妮得到一个日记本,从此开始记日记。正是这个日记本陪伴安妮度过了最困难的时光。

从安妮的日记中,我感受到安妮是一个爱学习、爱思考的女孩。在那样恶劣的生活环境里,她还坚持学习英语、代数、历史等知识。从安妮的日记中,我感受到安妮是一个非常坚强、非常有个性的女孩,她能在痛苦的时候调整自己的心态,从容面对现实,不屈服于失败。从安妮的日记中,我还感受到安妮对生活的热爱,她用精神上的充实来弥补肉体上饥饿,从不抱怨。从她的日记中,我看到了一个拥有超强想象力、创作力的安妮,正像“译本前言”中说的“假如不是黑暗势力扼杀了这个弱小生命,今天,世界上可能会多了一位出色的作家。 ”

当我合上《安妮日记》这本书,我为安妮的悲惨命运而惋惜,我痛恨战争,痛恨侵略者。

亲爱的安妮,你已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安妮日记读后感网篇十四

读《安妮日记》此书时,想到这首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可是若没有生命,又何谈自由呢。

一个十四岁的女孩,正当青春烂漫的好年华,正是对万事万物好奇,好动而又贪玩的年纪,却为了能够在纳粹的铁蹄下存活,在密室里度过了两年暗无天日的时光。不仅日常生活都受到限制,还得忍受着随时被发现的恐惧。还好,安妮有着乐观的心态,她向往着美丽的大自然,享受着偶尔阳光的恩赐,憧憬着得到自由时的幸福生活。

虽然密室里的生活单调的乏味,但是安妮有书做陪,有日记这个不离不弃的好朋友相伴,以致她的每一天不那么死板而苦闷,还有彼德——这个似朋友又似恋人的相知相守,让失去自由的她偶尔能够开心快乐。

一场没来由的战争,让很多无辜的犹太人失去了自由和生命。对活着的向往让他们忍受着非人的生活和折磨,却也难保的住生命。

眼看解放在望,安妮和她的亲人还是失去了她们宝贵的生命。

人类的野心和欲望一旦膨胀,得多少人的生命付出代价,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人有权利去剥夺别人的生命。

但愿人世间不再风起云涌,永保太平,永少杀戮。

安妮日记读后感网篇十五

读完《安妮日记》,安妮,这个比我大几岁的小姐姐,给了我太多的震撼。

为了躲避德国的追杀,他们一家住进了狭小的“秘密后屋”。他们整天生活在恐惧之中,小心翼翼地活动在没有阳光、没有自由、没有足够食物的几十平方米的小天地里,时刻担心被人发现,被纳粹抓走。这样的生活安妮足足过了25个月。面对这样的生活,安妮从来没有绝望过,她坚持读书学习,希望将来能成为一名记者和作家,盼望着有一天能在一个和平的世界里施展自己的才能,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我关掉灯,想象着我的小房间就是安妮曾经呆过的“秘密后屋”,在这儿住上25个月,那该有多可怕!——我得整天面对恐惧,在黑暗中摸索着行走,不能大声说话,甚至连上厕所冲水都要胆战心惊……我每天都提心吊胆,死亡会随时降临。我渴望自由,渴望和平,渴望见到湛蓝的天空,渴望美丽的大自然,可是,我都不能!我一定会绝望,我想我甚至会发疯。

这时,我才感到,我是多么幸福!生活在党的阳光下的我,从小就在爸爸妈妈呵护下长大,好似一个美丽的泡泡,灿烂夺目,却经不起一丁点风吹草动。我常常会因为一点点小小的困难而苦恼,比起安妮,我所谓的“困难”根本不值得一提。

让我们一起勇敢地面对困难,把自己磨练得更加坚强!有一天能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安妮,一个不曾绝望的女孩,一个永远乐观的女孩,一个不愿低头的女孩,她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不断地激励着我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