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观看第一书记心得 第一书记观看心得体会(大全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29 02:02:06 页码:12
观看第一书记心得 第一书记观看心得体会(大全14篇)
2023-09-29 02:02:06    小编:XY字客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观看第一书记心得篇一

根据小岗村支部书记沈浩同志事迹改编的电影《第一书记》已经在全国上映了,下面是本站带来的观看第一书记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很早就听说过沈浩同志的事迹,所以当单位组织观看电影《第一书记》时,我便早早地赶到影院观看这部电影。这部影片采用写实的手法,记录了沈浩同志从安徽省财政厅到小岗村任职6年来的点滴岁月和心路历程。

为了解民情民意,沈浩同志用一个多月时间就将全村跑了两遍。谁家缺粮,谁家少柴,谁家收入低,谁家有困难,他都一一记在心里,并想方设法给予帮助。小岗人说:“他眼皮不往上翻,跟咱亲近”,小岗人最喜欢他“嗓门大,老远就跟人打招呼”。6年时间,小岗村处处留下了他的足迹,他熟悉小岗村的一草一木,知道乡亲们在想什么,怕什么,要什么。

沈浩的事迹告诉我们,一个领导干部,不论职务高低,权力大小,都要始终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都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去了解民情,扎扎实实、充满感情地去读懂民意,进而用是否“真为群众办好事、真为基层办实事”的标准衡量工作的得与失,不断用群众“答不答应、满不满意、喜不喜欢”来校正工作标准。

平心而论,有些干部也想把工作干好,也想为群众多办实事,也想当沈浩那样的好公仆,但往往苦于不了解民情民意,不知道群众最关心的是什么,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是什么,群众最需要解决的是什么,所以,常常是工作不知从何处下手,分不清主次矛盾,干了不少出力不讨好的事情,虽然自我感觉汗没少流,心思没少用,可群众还是不满意。症结所在,就是因为没有沈浩那样的调查研究,没有沈浩的“民情日记”,没有沈浩那七双满是基层泥土的鞋。

斯人已逝,精神长存。我们每个领导干部,都应像沈浩那样,用心体察民情,时时刻刻想着群众,多做顺民心得民意的好事,只有这样,群众心里才会真正有你的位置。

安徽凤阳小岗村优秀村干部沈浩,在小岗村工作6年时间,写下了厚厚29本民情日记,每一页都记载着他对群众的深情厚意,每一页都流露着他情系人民的拳拳之心。在其中一篇日记里,沈浩这样写道:“作为一名选派干部又身在名村小岗,更应该满怀信心,充满热情,努力工作,切实为老百姓办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小岗贡献自己的力量。”

坦率地说,观影过程中我数次潸然落泪,为沈浩,为沈浩精神,更为无数像沈浩一样的好干部。

7月,根据小岗村支部书记沈浩同志事迹改编的电影《第一书记》已经在全国上映了,我们由单位组织去电影院看了这部电影。我做为一名共产党员在看完《第一书记》后,心中感慨良多。

小岗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从那时起,他就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小岗村的经济建设工作中,这一干就是六年。

在影片中,导演没有刻意的去素造人物,也没有弄的很煽情,电影从一始就没定位在“苦哈哈”上,而是以真实的角度记录了一个真实的沈浩同志,优秀的剧本,经验丰富的导演,和具有深后演艺经验的男演员,通过这些影视人员的努力,我们在大银幕上又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沈浩同志,发现他还活在人们的心中,沈浩同志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想做实事,并不在乎人们是否知道。他是典范,但不应该被神化。沈浩在小岗生活的六年,不只有苦,也有成功和收获的喜悦。电影把这些真实地情况呈现出来,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观众能够接受的真实的人。

当片头音乐响起时,凤阳县的古城墙在一个长长的写意镜头中出现时,电影院里的观众非常安静的在观看,沈浩故居、房东家的厨房、小岗村的牌坊、大包干纪念馆、红手印……这些符号,很快勾引了回忆。而修路、建房、迁坟等等情节,也是熟悉的故事。然而也有全新的感受。相对于在采访过程中听人描述、查看资料而想象的场景,电影的画面、声音等等带来的,是更直观具象的冲击力。比如,影片所呈现的没有修路、建新房之前的小岗村,与我所见到现在的小岗村的巨大反差,更让人感到沈浩工作的意义,他所付出心血的意义。

电影《第一书记》以沈浩的猝然长逝开头,以女儿的一段深情而坚强的告白结尾。在另人感动的同时,一些细节的处理却又非常幽默,引发了观众的会心一笑。通过这部电影,我了解到,中国基层工作者的艰辛与不易,对于沈浩勇于改变小岗村面貌的精神十分钦佩。

这或许就是真实的力量。真实引起了共鸣,引发了思考。回想起在安徽采访结束准备返程的那一天,我们一群媒体同仁抓紧最后的时间,聚在一起交流对沈浩的理解和看法。没有人要求我们这样做,只是在知道许许多多关于他的真实后,心底里受到了触动。这种触动,已在采访者的生命中打下烙印;相信,会带给更多人一些精神上的力量。

电影里,没有脸谱化的高大全英模形象,也不是观众印象中的模式化人物,而是力求拍摄出一个为当今社会树立时代精神的典型人物,希望以此将新时代农村基层干部的典范形象永远定格在胶片之上。饰演沈浩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一级演员杨立新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饰演沈浩,自己深受感动并且倍感荣幸,“起初,沈浩和我们身边的普通人并无不同,他是一位在省财政厅一干十几年的科级干部,生活安康、工作稳定、与妻子女儿过着平凡幸福的生活。但是,他之后的道路却开始不平凡,我也一度猜想,究竟是什么促使他离开家人,放弃安逸前往农村成就一番事业,又感动了村里朴实的农民3次按下红手印留他?在深入到角色内心后,我寻求到了答案——因为沈浩是农民的孩子,他对农民有着最深沉的感情,对土地是发自肺腑的热爱;因为他有理想和抱负,不愿在机关里度过余生,希望来到基层为农民们做一些实事;小岗村给沈浩提供了一个舞台,党和国家的农村政策给了他一个实施理想抱负的机会和最强有力的支持。”

《第一书记》着重挖掘了沈浩内心最真实的想法、重现了他最感人的生活细节,记者在观看影片时发现,导演没有故意把沈浩塑造成高大全的英模形象,而是把他塑造成了一个会在每个人身边出现的普通人,片中他遇到困难时也会有激烈的思想斗争、面对家人和工作的矛盾时也会焦虑,这些都让观众看到了一个形象丰满的沈浩。此外,片中表现的沈浩访贫问苦、招商引资、建纪念馆、修自来水、新村规划、经济种植、土地流转、迁坟建厂等事迹让在场的观众无不为之动容,当看到小岗村村民为了挽留沈浩三次集体摁下红手印的情节时,一些女观众开始悄悄抹泪。影片的最后,年仅45岁的“第一书记”沈浩因积劳成疾突发心脏病,倒在工作岗位上,小岗村人伤心欲绝,第四次摁下红手印把沈浩的骨灰留在了小岗村。

7月号,单位组织我们去看根据沈浩同志事迹改编的电影《第一书记》,这部片子属于主旋律影片,看完电影后,我被沈浩同志的事迹深深感动的同时,又发现这部影片与以往主旋律电影有很大的不同,不刻意的去煽情,真实的去塑造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个符号,通过导演与演员专业的表演,沈浩同志的真实形象展现在了我们眼前,让人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实随和。

《第一书记》的原型就是国优秀共产党员沈浩同志,2月,沈浩同志积极响应省委号召,作为全省第二批选派到农村任职干部来到凤阳县小岗村,任小溪河镇党委副书记,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在小岗村任职近6年来,沈浩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干事创业,勤奋务实,勇于创新,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忠实履行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直到11月6日去世,沈浩同志在广大干部群众心中竖起了一座巍峨的丰碑。

虽然很多人已经看过很多沈浩同志的事迹,但是当片头的音乐响起,凤阳县的古城墙在一个长长的写意镜头中出现时,那所有观影的人们都安静了。沈浩故居、房东家的厨房、小岗村的牌坊、大包干纪念馆、红手印这些符号,很快勾引了回忆。而修路、建房、迁坟等等情节,也是熟悉的故事。

与以往的宣传资料不同的是,电影真实客观的记录了沈浩在小岗村的工作与生活,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基层工作者的形象。从电影的序幕一拉开,我已觉不出自己是在电影院看电影,就好似走进凤阳小岗,和沈浩的心一同起伏,和小岗村干部百姓的喜怒衰乐一同起伏。

这是一好电影,一个由好演员、好导演、好团队用心演出的好电影。我为沈浩自豪,为正在奋战在农村基层的人们自豪;为自己曾是一名基层干部而自豪,也为没能用更执着的行动留在需要的农村而深思。

安徽凤阳小岗村优秀村干部沈浩,在小岗村工作6年时间,写下了厚厚29本民情日记,每一页都记载着他对群众的深情厚意,每一页都流露着他情系人民的拳拳之心。在其中一篇日记里,沈浩这样写道:“作为一名选派干部又身在名村小岗,更应该满怀信心,充满热情,努力工作,切实为老百姓办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小岗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了解民情,沈浩初到小岗村一个多月时间就对全村108户跑了两遍,男女老少他没有不认识的。谁家缺粮,谁家少柴,谁家收入低,谁家有困难,他都一一记在心里,并想方设法给予帮助。小岗人说:“他眼皮不往上翻,跟咱亲近”,小岗人最喜欢他“嗓门大,老远就跟人打招呼”。6年时间,小岗村处处留下他的足迹,他熟悉小岗村的一草一木,知道乡亲们在想什么,怕什么,爱什么。

沈浩的点点滴滴再次告诉我们,一个领导干部,不论职务高低,权力大小,都要始终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都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去了解民情,扎扎实实、充满感情地去读懂民意,进而用是否“真为群众办好事、真为基层办实事”的标准衡量工作的得与失,不断用群众“答不答应、满不满意、喜不喜欢”来校正工作标准。

平心而论,有些干部也想把工作干好,也想为群众多办实事,也想当沈浩那样的好公仆,但往往苦于不了解民情民意,不知道群众最关心的是什么,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是什么,群众最需要解决的是什么,所以,常常是工作不知从何处下手,分不清主次矛盾,干了不少出力不讨好的事情,虽然自我感觉汗没少流,心思没少用,可群众还是不满意。症结所在,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沈浩那样的调查研究,没有沈浩的“民情日记”,没有沈浩那七双满是基层泥土的鞋。

斯人已逝,精神长存。我们每个领导干部,都应像沈浩那样,用心体察民情,时时刻刻想着群众,多做顺民心得民意的好事,只有这样,群众心里才会真正有你的位置。

沈浩在个人生活上一点也“不讲究”,却在履职尽责上一丝也不含糊。他殚精竭虑、夙兴夜寐,心里装的全是群众,他在小岗的6年,是村里发展最快的6年,是村民受益最大的6年,也是小岗村树立新形象的6年。他说,党员干部不把自己当“客人”,群众才不把你当“外人”。

方志敏在《清贫》一文中写道:“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沈浩的“不讲究”启示我们:越是在个人生活有条件“讲究”一点的今天,广大党员干部越是要保持艰苦简朴的作风、淳朴的本色,与群众唇齿相依、冷暖同心。

观看第一书记心得篇二

走进电影院看《第一书记》,沈浩那件件感人小事则似给浑身大汗的我洗了一个透心凉的冷水浴,让我彻底走出聒噪爽遍全身;也似醍醐灌顶,让我走出一个个疑惑,明白了些许事理。

在沈浩没去小岗任书记时,我就知道小岗村了,那是万里副总理的试点,是一个很成功的试点。粮食问题是中国作为人口最多的国家的首要问题,如电影镜头中原明中都皇古城城门上朱元璋亲笔题写的那四个大字:万世根本。有着“东方巴比伦”之称的明中都皇古城,在公元1369年由朱元璋下令修建。朱元璋都知道粮食的重要性,更何况700年后今天的政府。也如小岗村民说吃饱肚子时那开心的笑脸。

后来听说沈浩去了,知道他是从省一级的财政厅挂职选派到小岗村任村书记。听到有关他的事情很多,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后来我还专门到网上查找过,当然网上的东西更虚,有说他在村里不得志、人际关系紧张、经常借酒消愁。昨天,我带着各种想法走进电影院,从屏幕上我看到一个真实的沈浩,一个感人的沈浩,一个无愧共产党员称号的沈浩。

20__年底,沈浩在小岗村任职三年届满,小岗村民强烈要求把沈浩留下来,20多年前集体按下手印的故事再次在小岗村发生。村民派了10个代表,按下手印到安徽省组织部、财政厅要求沈浩留在小岗村,再带领他们干3年。

作为一名选派干部,他能在一个偏远的农村一呆就是六年,而且实实在在地在那里干事创业。我深深被他执着着自己的理想、忠于组织和人民感动了,被他为了农村离家六载顾不上亲人感动了,也被他把最后的时间捧给农村感动了。

了一个新天地、有了用武之地、出了名。君不见后来者争先恐后地报名,要接沈浩的班。

当小岗村的农民们踌躇满志的期待来年的春天时,一声惊雷,将所有村民震呆了,整个村子顿时陷入一种悲怆的气氛中。20__年11月6日,江河含悲、小岗村动容。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沈浩在小岗村临时租住的房子内去世,年仅46岁。

沈浩一心为公,服务基层,用行动实践科学发展观。他忘我工作、不懈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群众在干部心里的分量有多重,干部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

友情出演的名角虽不及电影建国大业多,但能有如此众多的名角给一个村党支部书记捧场,可以说明沈浩的地位和他代表着的几十万村党支部书记的形象。

电影结束了,沈浩的事迹留在我心中。在我脑子里还冒出两个事。第一个事是,人到了中年以后其实就不会再事儿兮兮的,因为中年以后不会再热泪盈眶、不会再问为什么活着这种问题。第二个事是,中国确实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因为人多事多。我作为一名老百姓,应该在沈浩身上学些什么呢?学习他无私奉献、任劳任怨的实干精神,学习他把群众的事挂在心上。话有些大了吧,说点实际的,我希望这样的官多些,希望已经当官的官们向沈浩学习,不管在什么岗位上,居庙堂之高則忧其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还希望有机会到凤阳去看看,一来看看朱元璋的老家明中都皇古城;二来看看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小岗村。

观看第一书记心得篇三

7月,根据小岗村支部书记沈浩同志事迹改编的电影《第一书记》已经在全国上映了,我们由单位组织去电影院看了这部电影。我做为一名共产党员在看完《第一书记》后,心中感慨良多。

小岗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从那时起,他就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小岗村的经济建设工作中,这一干就是六年。

在影片中,导演没有刻意的去素造人物,也没有弄的很煽情,电影从一始就没定位在“苦哈哈”上,而是以真实的角度记录了一个真实的沈浩同志,优秀的剧本,经验丰富的导演,和具有深后演艺经验的男演员,通过这些影视人员的努力,我们在大银幕上又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沈浩同志,发现他还活在人们的心中,沈浩同志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想做实事,并不在乎人们是否知道。他是典范,但不应该被神化。沈浩在小岗生活的六年,不只有苦,也有成功和收获的喜悦。电影把这些真实地情况呈现出来,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观众能够接受的真实的人。

当片头音乐响起时,凤阳县的古城墙在一个长长的写意镜头中出现时,电影院里的观众非常安静的在观看,沈浩故居、房东家的厨房、小岗村的牌坊、大包干纪念馆、红手印……这些符号,很快勾引了回忆。而修路、建房、迁坟等等情节,也是熟悉的故事。然而也有全新的感受。相对于在采访过程中听人描述、查看资料而想象的场景,电影的画面、声音等等带来的,是更直观具象的冲击力。比如,影片所呈现的没有修路、建新房之前的小岗村,与我所见到现在的小岗村的巨大反差,更让人感到沈浩工作的意义,他所付出心血的意义。

电影《第一书记》以沈浩的猝然长逝开头,以女儿的一段深情而坚强的告白结尾。在另人感动的同时,一些细节的处理却又非常幽默,引发了观众的会心一笑。通过这部电影,我了解到,中国基层工作者的艰辛与不易,对于沈浩勇于改变小岗村面貌的精神十分钦佩。

这或许就是真实的力量。真实引起了共鸣,引发了思考。回想起在安徽采访结束准备返程的那一天,我们一群媒体同仁抓紧最后的时间,聚在一起交流对沈浩的理解和看法。没有人要求我们这样做,只是在知道许许多多关于他的真实后,心底里受到了触动。这种触动,已在采访者的生命中打下烙印;相信,会带给更多人一些精神上的力量。

电影里,没有脸谱化的高大全英模形象,也不是观众印象中的模式化人物,而是力求拍摄出一个为当今社会树立时代精神的典型人物,希望以此将新时代农村基层干部的典范形象永远定格在胶片之上。饰演沈浩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一级演员杨立新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饰演沈浩,自己深受感动并且倍感荣幸,“起初,沈浩和我们身边的普通人并无不同,他是一位在省财政厅一干十几年的科级干部,生活安康、工作稳定、与妻子女儿过着平凡幸福的生活。但是,他之后的道路却开始不平凡,我也一度猜想,究竟是什么促使他离开家人,放弃安逸前往农村成就一番事业,又感动了村里朴实的农民3次按下红手印留他?在深入到角色内心后,我寻求到了答案——因为沈浩是农民的孩子,他对农民有着最深沉的感情,对土地是发自肺腑的热爱;因为他有理想和抱负,不愿在机关里度过余生,希望来到基层为农民们做一些实事;小岗村给沈浩提供了一个舞台,党和国家的农村政策给了他一个实施理想抱负的机会和最强有力的支持。”

《第一书记》着重挖掘了沈浩内心最真实的想法、重现了他最感人的生活细节,记者在观看影片时发现,导演没有故意把沈浩塑造成高大全的英模形象,而是把他塑造成了一个会在每个人身边出现的普通人,片中他遇到困难时也会有激烈的思想斗争、面对家人和工作的矛盾时也会焦虑,这些都让观众看到了一个形象丰满的沈浩。此外,片中表现的沈浩访贫问苦、招商引资、建纪念馆、修自来水、新村规划、经济种植、土地流转、迁坟建厂等事迹让在场的观众无不为之动容,当看到小岗村村民为了挽留沈浩三次集体摁下红手印的情节时,一些女观众开始悄悄抹泪。影片的最后,年仅45岁的“第一书记”沈浩因积劳成疾突发心脏病,倒在工作岗位上,小岗村人伤心欲绝,第四次摁下红手印把沈浩的骨灰留在了小岗村。

观看第一书记心得篇四

看完了《第一书记》中沈浩同志的先进事迹,我感慨良多。在感动和钦佩的同时,我也开始认真思索,同为基层支部书记,我的思想、素质和工作状况怎么样,我要学习沈浩同志的哪些精神品质,基层支部书记应具备的素质有哪些,通过对沈浩同志事迹的回忆,我的理解如下:

我们学习“第一书记”,首先要学习他的精神。我党在近一百年的历史沉淀后,留给我们去继承的优良品质很多,这些都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地去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素质。优秀的个人素养是党员的基本要求,这个是我们今后做好工作的基础,沈浩同志在任职小岗村第一书记以前,这样的素质就已具备,尤其是他那种强烈的为人民服务的愿望,是他做好基层支部书记的强大动力。这里我理解为基层支部书记要有强大的“精神力”,引用雷锋同志的话就是:“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获得精神力的源泉。

基层支部书记要善于学习,我们要时刻关注所处环境的实际情况,深入学习党的科学发展观,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用科学技术武装自己,并且应用于实践,沈浩同志在到小岗村前是在省财政厅工作的,但是他在刚到小岗村村民大会上表现出的对农业科技的认识,征服了村民,这些都是在沈浩同志善于学习的基础上的;基层支部书记要善于创新,善于探索,要敢于“摸着石头过河”,这样我们才能在不断地工作中,不断提高整体的实力,如果我们因循守旧,畏缩不前,其结果一定是固步自封,缺乏生命力,为了解决小岗村“出行难”的问题,沈浩同志敢想敢做,硬是在京沪铁路线上架起了一座高架桥,正是沈浩同志的这种敢于创新的精神,小岗村才真正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基层支部书记要睿智,要善于洞察问题的主要矛盾,要在工作中能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用智慧、敏锐的眼光找出问题的关键,外企落户小岗村,给小岗村带来了无限的发展良机,在这期间遇到很多问题,沈浩同志抓住了问题的主要矛盾,问题也最终得到了妥善的解决。

基层支部书记的能力要求有哪些呢?

基层支部书记的特征要求我们必须具备以下的能力:领导与合作能力,创新能力,沟通与协调能力。

领导能力必须建立在明确、清晰地政治工作理念,扎实的政治素养,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理论水平驾驭全局,用自己的工作热情和先进理念去打动党内外同志;同时,还要和群众密切合作,通过合理的方法,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发挥集体的力量,这样才能达到整体大于局部的效果。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创新来源于强烈的进取意识,我们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努力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地在党内融入新鲜血液,这样,我们的改革之路才能有不竭的动力。

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在基层组织中,需要支部书记的沟通与协调。支部书记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深入调查群众面临的困难处境,通过与政府或者是企业的协调,为大家解决难题。沈浩同志在这方面无疑是非常突出的,他出任“第一书记”的每一天都是在沟通与协调,可见做好这一点的重要性。

拿自己和“第一书记”来对比,我深感自己工作上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进一步学习沈浩同志的事迹,提高自己的素质,完善基层支部建设,为我们生科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观看第一书记心得篇五

前两天,社区组织党员干部观看根据沈浩同志先进事迹改编的电影《第一书记》,沈浩作为"中国第一村"的村支部书记,他的一生为我们每个党员作出了光辉的榜样,他是以生命诠释了一个大写"人"的真正含义。

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当安徽省财政厅党组决定委派沈浩去小岗村任支部书记的时候,当工作条件的极大反差使他无法顾及家庭的时候,他并没有考虑自己的利益,而是毅然前往,义无反顾地来到了小岗村。沈浩在日记里写下自己的心声:"人的生命是伟大的,但人的生命也十分脆弱。作为一个人活在世上,官是当不到头的,钱也是难以挣尽的。那么更应该考虑的是怎样活得有价值。就拿自己到小岗村来说吧,虽然吃苦、受累,但作为丰富人生的一个平台,使自己得到锻炼,这是花钱也难以实现的。"这些豪言壮语表达了一个共产党人的本色。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我们应该要象沈浩一样,以党的事业为重,无怨无悔地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也要象他那样不辞辛苦、埋头苦干,有任劳任怨的勇气和气魄。只有不怕艰苦、任劳任怨,把自己的知识和智慧真正用到所在的工作岗位上,才会不断地积累,才能真正找到一个共产党人的归属感,才能担当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任。

作为一个平实的人,沈浩不怕苦不怕累,走在前面,干在前面。他是为了村民的发展而到小岗来的,但要谈发展并非那么容易,尤其是在小岗这种环境、风土、人情都极其特殊的村子。但事实一如他的心声:"是啊!小岗肯定难搞,既然来了,还怕吗?要退缩吗?绝不!要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就必须融入小岗,踏踏实实干几件事,让村民了解自己、认识自己。"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为了给并不富裕的村里节约资金,他亲自上阵带头修路,在修路的日子,沈浩天天泡在工地上,和大家一起撒石子、扛水泥、拌砂浆。还在找不到使用工具的时候,全不顾及被灼伤的危险而用双手去捧水泥......他以自己的平实,使小岗人彻底改变了对他最初的看法;他以务实的作风书写了一个大写"人"的实在。他的这种做人的平实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的,也是我们这个社会需要提倡的。

在小岗村的6年里,沈浩一心扑在工作上,为村民想所想,为村民急所急,他的所作所为让群众心服,相信他能带领大家使小岗迅速发展起来,他们以纯朴的手印方式来挽留他。2016观看第一书记心得体会650字3篇2016观看第一书记心得体会650字3篇。没想到的是,他们的书记为了小岗村的尽快发展而劳累过度,英年早逝。他的去世,使小岗村民失去了一位他们最信任的支部书记,悲痛的村民又以相同的方式,第三次请求上级让自己敬爱的书记永远的留在小岗村——这些滚烫的红手印,是小岗村民意志最真实、最坚决的表达。他们在以最真诚的形式将敬爱的书记永远的留住、以最朴素的方式让书记的精神永远的定格。

沈浩,已经成为小岗人心目中的一座永远的高山。

这座高山,在小岗人心目中无可比拟的分量,是他6年来在小岗村"做人"做出来的。是做为一个共产党人、做为一个村官干部踏踏实实为人民工作做出来的。沈浩同志是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群众在干部心里的分量有多重,干部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

他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这样的。在这个深刻嬗变的时代,共产党人的本色是永远不能变的,我们要学习他这种做好一个党员,一个党的干部的踏实与负责的精神,时代需要这种精神、这种奉献、这种坚守,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基层干部的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学习沈浩,以平凡书写一个党员的伟大!

学习沈浩,用生命诠释"做人"的精彩!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如火如荼的在进行着,我们有机会观看电影《焦裕禄》和第一书记,电影《焦裕禄》中,那几段感人的画面,自此深深地打动了自己,撞击着灵魂,升华了思想,净化了心灵。焦裕禄同志的身上,呈现一种崇高而不朽的精神: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心里装着人民,唯独没有自己"的公仆精神;勤俭节约、艰苦创业,"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实事求是调查研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求实精神;不怕困难,不畏风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打大无畏精神;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体现出来了。

最使我印象深刻的应该是影片《第一书记》,因为它离百姓最近,离群众最近,片中讲述了安徽省财政厅干部沈浩被选派到凤阳县小岗村任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在任职期间,他工作出色、群众信服,小岗村群众两度在他三年任期届满时集体摁手印将他留任的感人事迹。

可能由于我自幼生长在农村,对农村风土人情的熟悉,当影片片头音乐响起时,一张张纯真质朴的脸、一条条泥泞的小路、一群群牛羊、一片片清新湿润的土地下的广阔天地那种泥土的芬芳以及落日余晖炊烟缭绕时人们悠哉的懒散状态。这种感觉早已不是看电影,而是身临其境,仿佛我又回到了那个年少的小村庄与沈浩一起进入了小岗村。那种真实,那种亲切,那种目无组织、无纪律的"刁民"自由派仿佛就生活在我们的身边。

作为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基层社区工作者,干点事业不难,难在坚持。,此链接!。既然选择了,就要把这个事业干好,这需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付出全部的心血,舍小家为大家,只有这样才能取信于民,才能赢得群众的拥护和爱戴。沈浩同志连续多次按手印的挽留信,就是对他最大的肯定,沈浩同志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也是我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应当追求的。

我们的党从诞生到现在涌现出无数英雄和模范,从焦裕禄到孔繁森......他们都代表着那个时代的价值观,从远到近,从工业学大庆的王铁人、农业学大寨的陈永贵、郭凤莲,全国学人民解放军的中的张思德、邱少云、董存瑞、雷锋,到我们身边的大白楼村支书王国福,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节约意识,百货大楼张秉贵,劳动模范时传祥等等,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示范的楷模。我们从他们身上感受到共产党人的价值观。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心系群众,服务为民,以沈浩事迹为榜样,以沈浩精神为动力,始终保持一股迎难而上的勇气,始终保持一股敢为人先的锐气,始终保持一股干不上去誓不罢休的志气,振奋精神、凝聚发展合力,努力构建和谐,积极争做优秀共产党员。为社区为社会的发展进步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个村支书,他有一颗朴实创业的心,面对困难他没有退缩,用真情、干劲去感染周围的人,他一步步改变了小岗村的面貌。对我的内心影响很大,做事、做人要有自己的信念,并坚持不懈努力的去做,不是做给别人看,是让自己活得更有意义,能帮助更多的人。做为一名社区工作者,如何服务好居民,那就要改进工作作风,群众满意不满意要看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这就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用心用情真诚为群众服务。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要走千家、进万户,深入居民群众家中去多了解、多调查、多研究,真正从居民群众当中了解到他们想什么、干什么,需要我们帮助什么,了解到他们的所想、所需、所盼。真正起到党和人民群众的纽带作用。妥善处理和化解群众的矛盾,纠纷及各类诉求,切实解决居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用心为群众服务,社区工作者只有当好居民群众的贴心人,才能真心实意为居民群众搞好服务,把居民群众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来解决。群众利益无小事,能解决的事情要现场解决,不能解决的事情要及时收集并向上及反映。做到真正意义上为居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我曾在年初的《新闻联播》节目中看到过沈浩同志的先进事迹,并为他的事迹所感动。今天单位组织观看电影《第一书记》,我再次被沈书记所感动。

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三十年前,以包产到户,大包干的"小岗精神"文明全国。现如今,时代先锋、优秀共产党员、模范基层干部、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沈浩同志的先进事迹,再一次传遍全国。沈浩同志一个无限忠诚于党的事业的基层干部,一个视村民为亲人、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的支部书记,一个为改变乡村面貌呕心沥血英年早逝的普通党员,一个舍小家顾大家,带头奋斗在一线可歌可泣的好模范。为了顺利架桥,他大胆地"先斩后奏",三番五次跑铁道部恳求火车停运45分钟;为了让glg落户小岗村,沈浩想尽办法让村民满意并同意集体迁坟;为了能让村民住上新房,村里通上公路,他亲自上阵刷油漆,背沙袋。2016观看第一书记心得体会650字3篇心得体会,学习心得。就是这样的一位普普通通的党员,在基层平凡的岗位上踏踏实实、轰轰烈烈,用自己的满腔热血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的赞歌。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同时强调:坚持科学发展观,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为指导的,是在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沈浩的先进事迹正是一个共产党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励精图治,为小岗村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殚精竭虑、鞠躬尽瘁的真实写照。这是一个在这个新时代,在这个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共产党员的真实故事;这是一个生活在中国国度上千千万万个这样的平凡的基层干部中的一例。沈浩同志的事迹,感动了大江南北,感动了全中国。他为新时期的共产党人树立了榜样,为新时代的党员树立了巍峨不朽的丰碑。

他是平凡岗位工作者中的楷模,他是农村基层干部的榜样。三十年前的小岗村以农村改革发源地为骄傲,三十年后的小岗村以能有这样一个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好书记为自豪。学习沈浩同志先进事迹,弘扬沈浩精神,引导我们的基层广大党员把沈浩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立足岗位作贡献,把创先争优活动不断引向深入。沈浩精神激励着我,引导着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我要脚踏实地,积极进取,敢于争先,要用自己满腔的青春热血,奉献在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工作岗位中。

观看第一书记心得篇六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如火如荼的在进行着,我们有机会观看电影《焦裕禄》和第一书记,电影《焦裕禄》中,那几段感人的画面,自此深深地打动了自己,撞击着灵魂,升华了思想,净化了心灵。焦裕禄同志的身上,呈现一种崇高而不朽的精神: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心里装着人民,唯独没有自己”的公仆精神;勤俭节约、艰苦创业,“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实事求是调查研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求实精神;不怕困难,不畏风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打大无畏精神;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体现出来了。

最使我印象深刻的应该是影片《第一书记》,因为它离百姓最近,离群众最近,片中讲述了安徽省财政厅干部沈浩被选派到凤阳县小岗村任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在任职期间,他工作出色、群众信服,小岗村群众两度在他三年任期届满时集体摁手印将他留任的感人事迹。

可能由于我自幼生长在农村,对农村风土人情的熟悉,当影片片头音乐响起时,一张张纯真质朴的脸、一条条泥泞的小路、一群群牛羊、一片片清新湿润的土地下的广阔天地那种泥土的芬芳以及落日余晖炊烟缭绕时人们悠哉的懒散状态。这种感觉早已不是看电影,而是身临其境,仿佛我又回到了那个年少的小村庄与沈浩一起进入了小岗村。那种真实,那种亲切,那种目无组织、无纪律的“刁民”自由派仿佛就生活在我们的身边。

作为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基层社区工作者,干点事业不难,难在坚持。既然选择了,就要把这个事业干好,这需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付出全部的心血,舍小家为大家,只有这样才能取信于民,才能赢得群众的拥护和爱戴。沈浩同志连续多次按手印的挽留信,就是对他最大的肯定,沈浩同志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也是我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应当追求的。

我们的党从诞生到现在涌现出无数英雄和模范,从焦裕禄到孔繁森……他们都代表着那个时代的价值观,从远到近,从工业学大庆的王铁人、农业学大寨的陈永贵、郭凤莲,全国学人民解放军的中的张思德、邱少云、董存瑞、雷锋,到我们身边的大白楼村支书王国福,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节约意识,百货大楼张秉贵,劳动模范时传祥等等,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示范的楷模。我们从他们身上感受到共产党人的价值观。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心系群众,服务为民,以沈浩事迹为榜样,以沈浩精神为动力,始终保持一股迎难而上的勇气,始终保持一股敢为人先的锐气,始终保持一股干不上去誓不罢休的志气,振奋精神、凝聚发展合力,努力构建和谐,积极争做优秀共产党员。为社区为社会的发展进步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观看第一书记心得篇七

市农业局派驻我县龙门镇塘田村第一书记陈献萍开始在广西卫视大型公益扶贫节目《第一书记》展风采。这是我县第一书记第一次上广西卫视《第一书记》,作为同样身份的我,能第一时间现场目睹陈献萍书记的先进事迹,能不激动吗?这是我盼望已久的事情。

当晚,陈献萍书记带去了她“养殖大草鱼、塘田村改造”等扶贫项目计划,帮扶、延续了蔡紫阳、蔡子营同学等贫困孩子的读书梦。第一书记的产业扶贫行动和贫困孩子们的坚强好学品质,感动了在场的观众和全家老少,爱心企业家、热心公益事业人士通过捐赠、鱼苗扶持、项目资助等形式,对塘田村进行捐赠和帮助。

电视画面上,陈献萍书记“身怀六甲仍驻村”、“‘风水先生’养大鱼”、“我的儿子叫‘基层’”等实际举动和驻村的点点滴滴,表明第一书记是真心为贫困村办实事、谋发展、留下足迹的,在群众心目中树立了第一书记的良好形象。陈献萍书记一心为民的爱村情怀,赢得了上至百岁老人、下至小学生们的爱护和好评。她在为我县“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扶贫)工作队员赢得了荣誉的同时,也为我县顺利完成“十二五”扶贫攻坚发展规划弘扬了正能量。

通过学习陈献萍书记的先进事迹,对比驻村一年多来所做工作,深深感受到自己作为马朗村的第一书记,还远远不够。日后仍然得结合马朗村的村情村貌,充分利用、整合好扶贫、水利、发改、教育、农机等部门力量,在上半年已种植200亩软枝油茶、270亩超级水稻、建设马朗村儿童家园等基础上,加快马朗新村排水沟、旧供销社至二级公路路口、福全村文化楼、灯草村环村道路规划、灯草村三面光水利灌溉工程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进而坚定全村3320名村民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观看第一书记心得篇八

前两天,社区组织党员干部观看根据沈浩同志先进事迹改编的电影《第一书记》,沈浩作为“中国第一村”的村支部书记,他的一生为我们每个党员作出了光辉的榜样,他是以生命诠释了一个大写“人”的真正含义。

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当安徽省财政厅党组决定委派沈浩去小岗村任支部书记的时候,当工作条件的极大反差使他无法顾及家庭的时候,他并没有考虑自己的利益,而是毅然前往,义无反顾地来到了小岗村。沈浩在日记里写下自己的心声:“人的生命是伟大的,但人的生命也十分脆弱。作为一个人活在世上,官是当不到头的,钱也是难以挣尽的。那么更应该考虑的是怎样活得有价值。就拿自己到小岗村来说吧,虽然吃苦、受累,但作为丰富人生的一个平台,使自己得到锻炼,这是花钱也难以实现的。”这些豪言壮语表达了一个共产党人的本色。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我们应该要象沈浩一样,以党的事业为重,无怨无悔地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也要象他那样不辞辛苦、埋头苦干,有任劳任怨的勇气和气魄。只有不怕艰苦、任劳任怨,把自己的知识和智慧真正用到所在的工作岗位上,才会不断地积累,才能真正找到一个共产党人的归属感,才能担当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任。

作为一个平实的人,沈浩不怕苦不怕累,走在前面,干在前面。他是为了村民的发展而到小岗来的,但要谈发展并非那么容易,尤其是在小岗这种环境、风土、人情都极其特殊的村子。但事实一如他的心声:“是啊!小岗肯定难搞,既然来了,还怕吗?要退缩吗?绝不!要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就必须融入小岗,踏踏实实干几件事,让村民了解自己、认识自己。”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为了给并不富裕的村里节约资金,他亲自上阵带头修路,在修路的日子,沈浩天天泡在工地上,和大家一起撒石子、扛水泥、拌砂浆。还在找不到使用工具的时候,全不顾及被灼伤的危险而用双手去捧水泥……他以自己的平实,使小岗人彻底改变了对他最初的看法;他以务实的作风书写了一个大写“人”的实在。他的这种做人的平实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的,也是我们这个社会需要提倡的。

在小岗村的6年里,沈浩一心扑在工作上,为村民想所想,为村民急所急,他的所作所为让群众心服,相信他能带领大家使小岗迅速发展起来,他们以纯朴的手印方式来挽留他。没想到的是,他们的书记为了小岗村的尽快发展而劳累过度,英年早逝。他的去世,使小岗村民失去了一位他们最信任的支部书记,悲痛的村民又以相同的方式,第三次请求上级让自己敬爱的书记永远的留在小岗村——这些滚烫的红手印,是小岗村民意志最真实、最坚决的表达。他们在以最真诚的形式将敬爱的书记永远的留住、以最朴素的方式让书记的精神永远的定格。

沈浩,已经成为小岗人心目中的一座永远的高山。

这座高山,在小岗人心目中无可比拟的分量,是他6年来在小岗村“做人”做出来的。是做为一个共产党人、做为一个村官干部踏踏实实为人民工作做出来的。沈浩同志是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群众在干部心里的分量有多重,干部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

他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这样的。在这个深刻嬗变的时代,共产党人的本色是永远不能变的,我们要学习他这种做好一个党员,一个党的干部的踏实与负责的精神,时代需要这种精神、这种奉献、这种坚守,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基层干部的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学习沈浩,以平凡书写一个党员的伟大!

学习沈浩,用生命诠释“做人”的精彩!

观看第一书记心得篇九

7月号,单位组织我们去看根据沈浩同志事迹改编的电影《第一书记》,这部片子属于主旋律影片,看完电影后,我被沈浩同志的事迹深深感动的同时,又发现这部影片与以往主旋律电影有很大的不同,不刻意的去煽情,真实的去塑造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个符号,通过导演与演员专业的表演,沈浩同志的真实形象展现在了我们眼前,让人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实随和。

《第一书记》的原型就是国优秀共产党员沈浩同志,2月,沈浩同志积极响应省委号召,作为全省第二批选派到农村任职干部来到凤阳县小岗村,任小溪河镇党委副书记,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在小岗村任职近6年来,沈浩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干事创业,勤奋务实,勇于创新,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忠实履行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直到11月6日去世,沈浩同志在广大干部群众心中竖起了一座巍峨的丰碑。

虽然很多人已经看过很多沈浩同志的事迹,但是当片头的音乐响起,凤阳县的古城墙在一个长长的写意镜头中出现时,那所有观影的人们都安静了。沈浩故居、房东家的厨房、小岗村的牌坊、大包干纪念馆、红手印这些符号,很快勾引了回忆。而修路、建房、迁坟等等情节,也是熟悉的故事。

与以往的宣传资料不同的是,电影真实客观的记录了沈浩在小岗村的工作与生活,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基层工作者的形象。从电影的序幕一拉开,我已觉不出自己是在电影院看电影,就好似走进凤阳小岗,和沈浩的心一同起伏,和小岗村干部百姓的喜怒衰乐一同起伏。

这是一好电影,一个由好演员、好导演、好团队用心演出的好电影。我为沈浩自豪,为正在奋战在农村基层的人们自豪;为自己曾是一名基层干部而自豪,也为没能用更执着的行动留在需要的农村而深思。

安徽凤阳小岗村优秀村干部沈浩,在小岗村工作6年时间,写下了厚厚29本民情日记,每一页都记载着他对群众的深情厚意,每一页都流露着他情系人民的拳拳之心。在其中一篇日记里,沈浩这样写道:“作为一名选派干部又身在名村小岗,更应该满怀信心,充满热情,努力工作,切实为老百姓办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小岗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了解民情,沈浩初到小岗村一个多月时间就对全村108户跑了两遍,男女老少他没有不认识的。谁家缺粮,谁家少柴,谁家收入低,谁家有困难,他都一一记在心里,并想方设法给予帮助。小岗人说:“他眼皮不往上翻,跟咱亲近”,小岗人最喜欢他“嗓门大,老远就跟人打招呼”。6年时间,小岗村处处留下他的足迹,他熟悉小岗村的一草一木,知道乡亲们在想什么,怕什么,爱什么。

沈浩的点点滴滴再次告诉我们,一个领导干部,不论职务高低,权力大小,都要始终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都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去了解民情,扎扎实实、充满感情地去读懂民意,进而用是否“真为群众办好事、真为基层办实事”的标准衡量工作的得与失,不断用群众“答不答应、满不满意、喜不喜欢”来校正工作标准。

平心而论,有些干部也想把工作干好,也想为群众多办实事,也想当沈浩那样的好公仆,但往往苦于不了解民情民意,不知道群众最关心的是什么,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是什么,群众最需要解决的是什么,所以,常常是工作不知从何处下手,分不清主次矛盾,干了不少出力不讨好的事情,虽然自我感觉汗没少流,心思没少用,可群众还是不满意。症结所在,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沈浩那样的调查研究,没有沈浩的“民情日记”,没有沈浩那七双满是基层泥土的鞋。

斯人已逝,精神长存。我们每个领导干部,都应像沈浩那样,用心体察民情,时时刻刻想着群众,多做顺民心得民意的好事,只有这样,群众心里才会真正有你的位置。

沈浩在个人生活上一点也“不讲究”,却在履职尽责上一丝也不含糊。他殚精竭虑、夙兴夜寐,心里装的全是群众,他在小岗的6年,是村里发展最快的6年,是村民受益最大的6年,也是小岗村树立新形象的6年。他说,党员干部不把自己当“客人”,群众才不把你当“外人”。

方志敏在《清贫》一文中写道:“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沈浩的“不讲究”启示我们:越是在个人生活有条件“讲究”一点的今天,广大党员干部越是要保持艰苦简朴的作风、淳朴的本色,与群众唇齿相依、冷暖同心。

观看第一书记心得篇十

全体职工和学生去看了《第一书记》,由于很早就知道第一书记的沈浩的事迹,所以大家都对这部片子报以极大的期待,电影还没开演就已经坐无虚席了。影片以沈浩的猝然长逝开头,以女儿的一段深情而坚强的告白结尾。

影片最后以女儿的一段告白为结尾。影片结尾时悄悄在看了一下周围,多数人都有抹眼泪的动作,这不是导演的功劳,也不是编剧或者演员,这就是真实的力量!因为真实引起了观众们的共鸣。当然,看完电影后,也会引发大家更深的思考。这就是导演的魅力所在,我想,这部影片对我的教育目的已经达到了。

在120分钟的时间里,事先准备的纸巾并没有派上用场。有落泪却没有失声痛哭,某些细节的处理甚至是幽默的,引发观者的会心一笑。

电影制片人张旸的观点印证了我的这一感受。他说,这个电影从一开始创作,就没有定位在“苦哈哈”上,而是希望记录一个真实的人生。沈浩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想做实事,并不在乎人们是否知道。他是典范,但不应该被神化。沈浩在小岗生活的六年,不只有苦,也有成功和收获的喜悦。把这些真实地通过电影呈现出来,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观众能够接受的真实的人。因此,电影没有走苦情的路线,而是一种平实的纪录风格。这就是真实的力量。真实引起了共鸣,引发了思考。从屏幕上我看到一个真实的沈浩,一个感人的沈浩,一个无愧共产党员称号的沈浩。

2006年底,沈浩在小岗村任职三年届满,小岗村民强烈要求把沈浩留下来,20多年前集体按下手印的故事再次在小岗村发生。村民派了10个代表,按下手印到安徽省组织部、财政厅要求沈浩留在小岗村,再带领他们干3年。

作为一名选派干部,他能在一个偏远的农村一呆就是六年,而且实实在在地在那里干事创业。我深深被他执着着自己的理想、忠于组织和人民感动了,被他为了农村离家六载顾不上亲人感动了,也被他把最后的时间捧给农村感动了。

当我还回味沈浩媳妇徐帆一句听似可笑、实际寓意很深的经典台词“没坑时萝卜在,有坑时萝卜不在了”,沈浩回到省财政厅联系业务,他的同事升任省财政厅副厅长,而沈浩感慨“当官的不一定做事,做事的不一定当官”。这句感慨不是他无奈也不是不平;不是自嘲也不是不屑。是他真真正正意识到当官的意义不是居高位,不是谋私利,而是为人民做实事。而且如果所有人都做守着坑等着官位的萝卜,把精力用在邀功争权,专门比空洞的政绩的话,这对社会资源是一种巨大的浪费,而沈浩到了小岗,开辟了一个新天地、有了用武之地,这样才是真正实现了自己的个人价值,也为村民带去了万世福音。

当小岗村的农民们踌躇满志的期待来年的春天时,一声惊雷将所有村民震呆了,整个村子顿时陷入悲怆的气氛中。2009年冬天,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沈浩在小岗村临时租住的房子内去世,年仅46岁。

纵观全剧,友情出演的名角虽不及电影《建国大业》多,但能有如此众多的名角给一个小小的村党支部书记捧场,可以说明沈浩的形象和他代表着的100多万村党支部书记的形象。

银幕上打出演员表,放映厅里的灯渐渐亮了,有些观众大概公务在身,匆匆起来快步退场。我等到银幕全白才站起来,其间我想,中国确实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因为太多的人太多的事。我希望有一天,我有机会到凤阳去看看,一来看看朱元璋的老家明中都皇古城;二来看看沈浩带领小岗人建设了6年的小岗村。

我作为一名渴望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青年,应该在沈浩身上学些什么呢?学习他无私奉献、任劳任怨的实干精神,学习他把群众的事挂在心上。虽然我也只是一名刚工作不久普普通通的青年职工,不能为群众谋福造利,但是我认为不管在什么岗位上,这种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是我们每个共产党员必须要有的。

观看第一书记心得篇十一

后来听说沈浩去了,知道他是从省一级的财政厅挂职选派到小岗村任村书记。听到有关他的事情很多,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后来我还专门到网上查找过,当然网上的东西更虚,有说他在村里不得志、人际关系紧张、经常借酒消愁。昨天,我带着各种想法走进电影院,从屏幕上我看到一个真实的沈浩,一个感人的沈浩,一个无愧共产党员称号的沈浩。

2006年底,沈浩在小岗村任职三年届满,小岗村民强烈要求把沈浩留下来,20多年前集体按下手印的故事再次在小岗村发生。村民派了10个代表,按下手印到安徽省组织部、财政厅要求沈浩留在小岗村,再带领他们干3年。

作为一名选派干部,他能在一个偏远的农村一呆就是六年,而且实实在在地在那里干事创业。我深深被他执着着自己的理想、忠于组织和人民感动了,被他为了农村离家六载顾不上亲人感动了,也被他把最后的时间捧给农村感动了。

沈浩回到省财政厅联系业务。他的同事在有坑时顺利跳进坑里、升任省财政厅副厅长,没坑时难道他不想坑不争坑。我以为他会的,因为他感慨“当官的不一定做事,做事的不一定当官”,不是无奈也不是不平;不是自嘲也不是不屑。当这位已经跳进坑里的萝卜站在陵前神道上的32对石象生中文官前,学着文官的样子双手交叉平放在胸前,摆出一副要继续当官的架子,给人们出了一个当官好,还是当沈浩好的问题。这个问题一万个人有一万个回答。我凑凑热闹回答这个问题。有坑时就应该跳进去,否则萝卜长不大,甚至窝囊枯死。只要是萝卜就行,成熟了能吃,能在老百姓的餐桌上加一道菜。在鸡鸭鱼肉油水偏多,老百姓火气旺盛、普遍“三高”、体重超标的今天,有一道素菜缓缓火气、平平“三高”、降降体重,好事,大大的好事。更主要的是萝卜可以通气顺气,我衷心希望这样的萝卜官多些。没坑时寻找其它出路,沈浩到小岗,开辟了一个新天地、有了用武之地、出了名。君不见后来者争先恐后地报名,要接沈浩的班。

当小岗村的农民们踌躇满志的期待来年的春天时,一声惊雷,将所有村民震呆了,整个村子顿时陷入一种悲怆的气氛中。2009年11月6日,江河含悲、小岗村动容。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沈浩在小岗村临时租住的房子内去世,年仅46岁。

沈浩一心为公,服务基层,用行动实践科学发展观。他忘我工作、不懈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群众在干部心里的分量有多重,干部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

友情出演的名角虽不及电影建国大业多,但能有如此众多的名角给一个村党支部书记捧场,可以说明沈浩的地位和他代表着的几十万村党支部书记的形象。

电影结束了,沈浩的事迹留在我心中。在我脑子里还冒出两个事。第一个事是,人到了中年以后其实就不会再事儿兮兮的,因为中年以后不会再热泪盈眶、不会再问为什么活着这种问题。第二个事是,中国确实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因为人多事多。我作为一名老百姓,应该在沈浩身上学些什么呢?学习他无私奉献、任劳任怨的实干精神,学习他把群众的事挂在心上。话有些大了吧,说点实际的,我希望这样的官多些,希望已经当官的官们向沈浩学习,不管在什么岗位上,居庙堂之高則忧其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还希望有机会到凤阳去看看,一来看看朱元璋的老家明中都皇古城;二来看看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小岗村。

观看第一书记心得篇十二

7月号,单位组织我们去看根据沈浩同志事迹改编的电影《第一书记》,这部片子属于主旋律影片,看完电影后,我被沈浩同志的事迹深深感动的同时,又发现这部影片与以往主旋律电影有很大的不同,不刻意的去煽情,真实的去塑造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个符号,通过导演与演员专业的表演,沈浩同志的真实形象展现在了我们眼前,让人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实随和。

《第一书记》的原型就是国优秀共产党员沈浩同志,2月,沈浩同志积极响应省委号召,作为全省第二批选派到农村任职干部来到凤阳县小岗村,任小溪河镇党委副书记,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在小岗村任职近6年来,沈浩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干事创业,勤奋务实,勇于创新,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忠实履行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直到11月6日去世,沈浩同志在广大干部群众心中竖起了一座巍峨的丰碑。

虽然很多人已经看过很多沈浩同志的事迹,但是当片头的音乐响起,凤阳县的古城墙在一个长长的写意镜头中出现时,那所有观影的人们都安静了。沈浩故居、房东家的厨房、小岗村的牌坊、大包干纪念馆、红手印这些符号,很快勾引了回忆。而修路、建房、迁坟等等情节,也是熟悉的故事。

与以往的宣传资料不同的是,电影真实客观的记录了沈浩在小岗村的工作与生活,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基层工作者的形象。从电影的序幕一拉开,我已觉不出自己是在电影院看电影,就好似走进凤阳小岗,和沈浩的心一同起伏,和小岗村干部百姓的喜怒衰乐一同起伏。

这是一好电影,一个由好演员、好导演、好团队用心演出的好电影。我为沈浩自豪,为正在奋战在农村基层的人们自豪;为自己曾是一名基层干部而自豪,也为没能用更执着的行动留在需要的农村而深思。

安徽凤阳小岗村优秀村干部沈浩,在小岗村工作6年时间,写下了厚厚29本民情日记,每一页都记载着他对群众的深情厚意,每一页都流露着他情系人民的拳拳之心。在其中一篇日记里,沈浩这样写道:“作为一名选派干部又身在名村小岗,更应该满怀信心,充满热情,努力工作,切实为老百姓办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小岗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了解民情,沈浩初到小岗村一个多月时间就对全村108户跑了两遍,男女老少他没有不认识的。谁家缺粮,谁家少柴,谁家收入低,谁家有困难,他都一一记在心里,并想方设法给予帮助。小岗人说:“他眼皮不往上翻,跟咱亲近”,小岗人最喜欢他“嗓门大,老远就跟人打招呼”。6年时间,小岗村处处留下他的足迹,他熟悉小岗村的一草一木,知道乡亲们在想什么,怕什么,爱什么。

沈浩的点点滴滴再次告诉我们,一个领导干部,不论职务高低,权力大小,都要始终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都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去了解民情,扎扎实实、充满感情地去读懂民意,进而用是否“真为群众办好事、真为基层办实事”的标准衡量工作的得与失,不断用群众“答不答应、满不满意、喜不喜欢”来校正工作标准。

平心而论,有些干部也想把工作干好,也想为群众多办实事,也想当沈浩那样的好公仆,但往往苦于不了解民情民意,不知道群众最关心的是什么,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是什么,群众最需要解决的是什么,所以,常常是工作不知从何处下手,分不清主次矛盾,干了不少出力不讨好的事情,虽然自我感觉汗没少流,心思没少用,可群众还是不满意。症结所在,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沈浩那样的调查研究,没有沈浩的“民情日记”,没有沈浩那七双满是基层泥土的鞋。

斯人已逝,精神长存。我们每个领导干部,都应像沈浩那样,用心体察民情,时时刻刻想着群众,多做顺民心得民意的好事,只有这样,群众心里才会真正有你的位置。

沈浩在个人生活上一点也“不讲究”,却在履职尽责上一丝也不含糊。他殚精竭虑、夙兴夜寐,心里装的全是群众,他在小岗的6年,是村里发展最快的6年,是村民受益最大的6年,也是小岗村树立新形象的6年。他说,党员干部不把自己当“客人”,群众才不把你当“外人”。

__在《清贫》一文中写道:“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沈浩的“不讲究”启示我们:越是在个人生活有条件“讲究”一点的今天,广大党员干部越是要保持艰苦简朴的作风、淳朴的本色,与群众唇齿相依、冷暖同心。

观看第一书记心得篇十三

影片《第一书记》真实、客观地记录了沈浩同志在小岗村近6年的工作、生活经历,故事本身并没有什么跌宕起伏的情节,但平淡中给人一种震撼,这种震撼的感觉来自沈浩同志一言一行中透出的职责感,------一个共产党员强烈的职责感和事业心。

沈浩是安徽省财政厅的普通干部,2004年2月,他用心响应安徽省委号召,作为全省第二批选派到农村任职干部来到凤阳县小岗村,任小溪河镇党委副书记,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在小岗村一干就是6年。按照现代人的标准,他有车有房,有一个好的工作,生活安定、舒适,本能够随波逐流,按部就班地享受他的小康生活,但沈浩同志义无返顾地选取了小岗,这种选取意味着压力,承担着职责。他把下乡挂职锻炼,看成是人生"干点事业"的一个机会,他把小岗村作为一个新的创业舞台,要利用"小岗村这张名片",既实现自身的价值,也同时创造社会的价值。

作为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干点事业不难,难在选取。既然选取了,就要把这个事业干好,这需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职责感,并付出全部的心血,舍小家为大家,只有这样才能取信于民,才能赢得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小岗村对沈浩同志连续多次按手印的挽留信,就是对他最大的肯定,沈浩同志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

在创优争先活动中,我们要学习沈浩的精神,以沈浩同志为榜样,做好本职工作,以人为本,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观看第一书记心得篇十四

我们是不畏艰险的战士;我们是风雨无阻的骑兵;我们是青春无悔的誓言;我们是千山万水的使者;我们是田间地头的旗帜;我们是风雨同舟的亲人——我们是第一书记。

一、学习第一书记公而忘私、扎实工作的奉献精神。影片用一个个真实故事生动刻画第一书记们扎根扶贫一线,用热血挥洒青春、用行动诠释奉献的动人事迹,勾勒出一幅有关青春、奉献、责任、勇气的时代画卷,这是共产党员奉献精神、牺牲精神的真实写照。

二、学习第一书记勤勤恳恳、脚踏实地的敬业精神。他们来自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却把办公室搬到了田间地头,进村入户,精准识别,抓党建,促脱贫。书记们头脑里琢磨的是富民强村,心里惦记的是民情冷暖,为村庄发展做了不少实事,帮助村民解决了许多难题,赢得了村民们的一致认可与称赞,及时付诸行动,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心系百姓干实事的工作作风,爱岗敬业,赢得村里广大村民爱戴。

三、学习第一书记不畏困难、知难而上的奋斗精神。不畏困难、知难而上,才能时刻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和工作动力,他们入村驻村锻炼,在干事创业的第一线,练就了十八般武艺。第一书记以行动作了生动诠释:奇迹是干出来的,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正如第一书记歌曲里所唱:第一书记,第一书记,对待乡亲,情深意长,攻坚克难,意志如钢,你在哪里,哪里就有花果飘香。第一书记,第一书记,带领致富,斗志昂扬,以苦为乐,无上荣光,你在哪里,哪里就有笑容绽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