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书籍里的中国手抄报(模板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03 18:22:25 页码:10
最新书籍里的中国手抄报(模板12篇)
2023-10-03 18:22:25    小编:影墨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书籍里的中国手抄报篇一

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女排以其顽强拼搏的精神和非凡实力赢得了全球人们的赞扬和尊重。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这支中国女排,很多人选择阅读相关书籍。在若干本中国女排书籍中,我读到了一些令人深思的内容,这些内容让我对中国女排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提供了一些对生活和事业的启示。

第二段:骨干精神的力量

阅读中国女排相关书籍,我深刻感受到骨干精神的力量。中国女排在困难、艰苦的情况下,齐心协力,不畏艰难,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胜利。这种团队精神和拼搏精神深深地触动了我,并启发了我在生活和事业中的努力。无论面对什么困境,只要有团队的力量和每个人的努力,我们都能够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第三段:奋斗精神的重要性

中国女排书籍中还有很多关于奋斗精神的描写和描述。中国女排一直以来都保持着脚踏实地、不断追求进步的态度。她们不仅在训练和比赛中努力拼搏,而且在平时的生活中也没有停止努力。这种奋斗精神让我明白,在人的一生中,只有通过不断地付出努力才能收获成功。无论我们从事什么行业,只要我们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第四段:团队合作精神的意义

书籍中对于团队合作精神的描写也让我深受启发。中国女排之所以能够在国际舞台上一次次取得辉煌成绩,离不开每个队员的合作。在集体主义的观念下,每个人都愿意为集体付出,为大家共同的目标而努力。这种团队合作精神在我看来,不仅仅在体育比赛中起作用,更在生活和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只有通过团队合作,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个人的优势,取得更好的成绩。

第五段:坚持不懈的信念

中国女排的成功之路充满了荆棘和坎坷,然而她们始终保持着坚持不懈的信念。无论遇到多大的挫折,中国女排总是能够在困境中找到希望,不放弃不言败。阅读中国女排书籍,我了解到坚持不懈的信念在我们的人生中也非常重要。当我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只有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坚持努力,才能最终取得成功。

结尾:

通过阅读中国女排书籍,我对中国女排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她们骨干和奋斗的精神、团队合作和坚持的信念给了我很多启示。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以中国女排为榜样,努力拼搏,追求自己的梦想。我相信,只要我们保持决心和勇往直前的信念,就能够取得自己的成功。

书籍里的中国手抄报篇二

郑振铎的这套书写于1930年代,所以整体上,有着明显的时代感,措辞、情绪,生发着“五四”后的感觉,用词新颖又古典,不经意地流露着除旧迎新的热烈,不太同于现代的书写方式。

上卷读完,极能感受到“郑氏风格”的特点,正如作者所说,有的文学史的写作是多人完成的,可能体例纷杂不统一,而一个人完成的作品会明显带有个人风格,体现个人学识态度。是的,透过他这本书,感受很深。

不知别人写文学史是否都会如此布置,但郑振铎的铺陈实在是过于全面摊开了,基本上是按人来一个个陈述,此人生平,代表词句,有名的人多说点,没什么名气的三两句带过,一个一个又一个人地这么平铺直叙着,颇有堆砌之感,看久了,会觉得累,觉得这些人都差不多,各人的代表性词句也都差不多的样子,作者怎么也不嫌累,还是在絮絮地介绍着。

但他并不是无自己喜好的,遇到喜爱的作家和文体风格,一连串的排比倾泻而下,反复比喻,言辞轻快,喜爱之情满溢而出。他是抒情的、个人化的,能感受到他对陶渊明、杜甫、新乐府、变文等作者和形式的喜爱,比如他单拎出杜甫成一个小章节,详写他的遭际和不同时期的诗,在别的作者是没有这个待遇的,比如他用了快一页的奔腾不息的各种新奇美好比喻来表现新乐府的清新自然,滔滔不绝不加修整的情感铺面而来。这些时候的他是从漫无边际的陈列里蹦跳出来歌唱着的。

对大大小小诗人、词人、文章作者和作品,历来有很多的评论集囊括点评,所以郑振铎几乎是博采古代的评论来评价一个人,左一句诗品右一句诗话,文白夹杂,细碎分裂,而不是全然地出于他自己的感想。可以看得出他很下工夫,搜集了不同朝代的人的评述相互参照,当然,有时他也会对前人的定论持不同意见,直言他自己的见解。

只是,述那么多作者的生平,他的表达方式几乎都是凝结史书记载的“官位变迁”,三两句讲完一个人都做了哪些官,卒于什么官位和地方,什么谥号,有的会摘一点逸事趣闻讲一下。遇到一大串不太有名的作者,每个人都这么讲,连篇累牍的,读过以后,满脑子都是“著作郎、知制诰、吏部员外郎、翰林学士、左拾遗、编修、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一点都不文学,也不具美感。只能说,古代的文人作者大都是官僚体系内的,但实在看不出把他们的官位罗列一遍的必要。

虽是吐槽,不过还是很惊叹郑振铎的博学与深厚造诣,他能将不同典籍不同的人诗句、评论信手拈来,将中外的文学历程随心作对比,还费心搜集了一些插图作参照,信息量很大,对于我这个不熟悉文学史的人来说,那么多的没听说过的古代作者的出现,让人发觉在文学的世界里,存在更多的其实是不知名的人物,这让文学史看起来更真实丰腴。

在郑振铎写这本书的年代,战火已起,或是出于强烈的感同身受,他在叙述那些亡国、流亡的作者写的诗词文章时,格外着力,细推和同情他们的飘零之感,如他所述,本书成书不易,他以及友人已然尽了最大的努力,我这无知小辈这样随意点评他的心血之作当是有愧,这份盛在青瓷碗里食材丰富但有点寡味的“羹汤”,已是他能飨客的最宝贵的珍馐了。感佩之极。

书籍里的中国手抄报篇三

1、只有全力以赴,梦想才能起飞。

2、领导力不是训练人,是选对人。

3、一个公司最大的成本是没有训练过的业务员。

4、最好的人才是免费的,因为他赚取的利润早就把他的薪水给盖住了。

5、顾客不是买产品,他更买做事认真的态度服务态度和服务精神。

6、世界级的竟争,一律以结果为导向,市场以结果论英雄。

7、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然后把它做到最好!

8、要以成为行业中的世界顶尖为目标!

9、成功者要有远大的理想,但要有合理的'目标!

10、没有退路时潜能就发挥出来了。

11、决定可以克服不可能的事情。

12、每天只看目标,别老想障碍。

13、用心观察成功者,别老是关注失败者。

14、付出才会杰出;为别人创造价值,别人才愿意和你交往。

15、只向最顶端的人学习,只和最棒的人交往,只做最棒的人做的事。

16、书本也是好老师,活用才能成功。

17、行动才能成功,教练改变人生。

18、过去不等于未来,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

19、要成功,需要跟成功者在一起。

20、每一分私下的努力,都会有倍增的回收,在公众面前被表扬出来。

21、要成功,不要与马赛跑,要骑在马上,马上成功。

22、要跟成功者有同样的结果,就必须采取同样的行动。

23、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不断地重复做。

24、成功者不是比你聪明,只是在最短的时间采取最大的行动。

25、成功者,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别人不敢做的事情,做不到的事情。

书籍里的中国手抄报篇四

中国文学作品推荐书目有《红楼梦》、《四世同堂》、《天龙八部》、《白鹿原》、《亮剑》。

1、《红楼梦》

《红楼梦》,中国古代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一部《红楼梦》,半部晚清史。《红楼梦》道不尽到悲欢离合,写不完的人间百态。

2、《四世同堂》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北平沦陷。中国广大平民在日寇铁蹄下命运悲惨、苟延残喘。《四世同堂》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为主线,形象真实地描绘了以小羊圈胡同住户为代表的小人物们的荣辱浮沉、生死存亡。占领区北平小人物的故事虽然没有惊涛骇浪,只有不温不火的煎熬。

3、《天龙八部》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作者金庸,侠之大者,曾经是无数武侠迷的偶像。或许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看武侠小说了。《天龙八部》作为金庸先生的经典之作,以北宋末年动荡的社会环境为背景,塑造了乔峰、段誉、虚竹等形象鲜明的人物,成为武侠史上的经典之作。如果你还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挥霍,不妨去跟随大侠们,一起在平行时空中感受他们的快意人生。

4、《白鹿原》

《白鹿原》以陕西关中地区白鹿原的时代变迁与政治运动为缩影,讲述了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活剧。这堪称一部把中国半个世纪的沧桑,都纳入其中的波澜壮阔的史诗巨著。

5、《亮剑》

关于抗日战争的小说、电视剧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但是也有很多能让人动容的优秀作品,特别是《亮剑》。李云龙等大批在战争中成长起来的草根英雄,打起仗来简直像拼命一样嗷嗷叫。他们看似莽夫,实则有勇有谋,更关键的是有信念。那就是: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

读书的人可以经历一千种人生,不读书的人只能活一次。一个人生活中若没有读书,就像做菜没有盐一样,寡淡无味。上面那些推荐都是名师大家们一生沉淀之作,是自身思想与人生体验的结晶,代表了中国文学最高的水平。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大家分享的6篇中国文学书籍排行榜100名,中国文学书籍排行榜100名作家就到这里了,希望在中国小说排行榜100名的写作方面给予您相应的帮助。

书籍里的中国手抄报篇五

1.《钱穆作品系列:论语新解》(第3版)

钱穆著

出版单位: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推荐语:

所谓“新解”,是钱穆先生“备采众说,折衷求是,而特以时代之语言观念加以申述而已”,旨在“为一部人人可读之注”。此书原为白话,后因白话阐释义理较为罗嗦,改为文言。全书体例简要,词语明净,又亲切温润,创获颇多,是初读《论语》的良助。

2.《中国古典名著译注丛书:论语译注》

杨伯峻译注

出版单位:中华书局

推荐语:

本书是当代最负盛誉的《论语》入门读本,注释准确,翻译平实,初识文字者既可读懂。但是通俗而不浅薄浮夸,几可达到无一字无来历,确为读者初习《论语》的可靠读本。

3.《十三经清人注疏:论语正义》(上下册)

【清】刘宝楠撰,高流水点校

出版单位:中华书局

推荐语:

清代考据学大盛,江苏宝应人刘宝楠初治《毛诗》、《郑礼》,后专治《论语》。他为学谨严,先作《论语》资料长编,然后荟萃折衷,充分吸收并疏解了自汉以来的研究成果,在文字训诂,史实考订、阐释经义等方面都达到了传统注疏中的最高水平。文字较为繁琐,虽初学者视为畏途,但为研究者不可缺少之参考。

4.《论语今读》(布脊精装)

李泽厚著

出版单位:中华书局

推荐语:

经典需要对话,对话需要思想和高度。李泽厚先生立足于当代文化视野,引入西方哲学对《论语》进行了既解构又重建的阐释,重点在于培育人性情感、区别宗教性私德与社会性公德、重视和把握个体命运的偶然。阐释也许难免主观色彩,但使经典焕发了新的活力。

5.《新编诸子集成:论语集释》(1-4册)

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

出版单位:中华书局

推荐语:

该书为《论语》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征引文献达到680种,不仅汇集了历来的《论语》注解,还旁涉文集、笔记、杂考、碑志等,资料之广博堪称历来研究《论语》之最。又条理明晰,各种资料分门别类,一目了然。作者还超脱了传统学者的门户之见,立论公允,兼收并蓄。该书为研究《论语》的基础文献。

6.《大学经典:论语》

【宋】朱熹集注

出版单位:上海古籍出版社

推荐语:

该书为朱熹耗尽一生心力撰写的《四书集注》之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论语》注释之作,更为重塑孔子形象、构建理学思想体系的奠基之作。该书文字训诂、史实考订简明准确,义理阐释精锐透彻、富有创造性,至今依然是重要的普及读本。自元代理学成为官方哲学以后,该书就成为科举教材,深刻地影响了统社会后期八百多年的思想和文化。

中国优秀书籍

1.《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论语义疏》

【梁】皇侃著高尚榘整理

出版单位:中华书局

推荐语:

该书为萧梁时期皇侃在何晏《论语集解》基础上做的义疏,集六朝玄学《论语》注释之大成。《论语义疏》流行于隋唐时期,元代以后中土逐渐失传,乾隆时期又从日本传回。该书虽有玄学家的率性发挥,但是在一些具体的文字训诂、经义解释上不无参考价值,亦为研究六朝思想史的重要资料。

2.《丧家狗:我读论语》

李零著

出版单位:山西人民出版社

推荐语:

人生必看的书籍

1.《上学记》

何兆武(著)

它叙述的尽管只是1920xx年代-1940年代末不足30年间他学生时期的陈年往事,却蕴含着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对整个20世纪历史的反思,对我们重新认识过往、观察现在以及展望未来都有着重要的启迪,这大概是这本书能够激起读者广泛共鸣的原因。

这本书同时又是很个性化的,何先生不惮于表露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忌讳议论先贤的道德文章,既树立了理性的尊严,又使自己的性情展露无遗。在目前这个功利滔滔的的世界上,何先生对知识与真理的热诚仿佛一股清泉,可以冲洗那些被免得熏染的心灵,使其复现润泽。这也是老一代知识分子风范的存照。

2.《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奥]斯蒂芬·茨威格(著)

《人类群星闪耀时》是斯蒂芬·茨威格的传记名作。本书共收入他的历史特写12篇,分别向我们展现了12个决定世界历史的瞬间:千年帝国拜占庭的陷落、巴尔沃亚眺望水天一色的太平洋、亨德尔奇迹的精神复活、老年歌德热恋的悲歌、滑铁卢的一分钟,英雄的瞬间,南极探险的斗争,西塞罗,威尔逊的梦想与失败以及马赛曲神佑般的创作。

而这12个历史瞬间神奇地降临到12位传主的身上,他们或是被命运高高举起,送入英雄们的殿堂;或是被狠狠嘲弄,抛入千秋遗恨的行列。当强烈的个人意志与历史宿命碰撞之际,火花闪烁,那样的时刻从此照耀着人类文明的天空。

书籍里的中国手抄报篇六

明代最出色的历史琐闻掌故类笔记之一,沈德符撰。沈德符(1578—1642),字景倩,一字景伯,又字虎臣,号他子。秀水(今浙江嘉兴)人。明代文学家。其父沈自邠系万历五年(1577)进士,授翰林院检讨,是一位史官,曾参与编修《明会典》。沈德符深受其父影响,自幼喜闻朝野故事,同当时士大夫及故家遗老、中官勋戚多有交往,近搜博览,博洽多闻,尤明于时事和朝章典故。沈德符十二岁时其父辞世,乃随母回乡,终日读书于祖父所建的藏书楼“芳润楼”。《万历野获编》三十卷首次编成于明朝万历三十四、三十五年间(1606~1607),即其入国子监为贡生前后,书名寓“野之所获”之意。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沈德符考中举人。次年应礼部会试落第,中年南返,沈氏又操笔续录,于是年冬编成续编十二卷。正续编前后间隔十二年。沈德符逝于崇祯十五年(1642),享年六十五岁。他生前未能看到《万历野获编》的刊行。作者另著有《万历前三朝朝章国故里巷琐语》、《靡不备战》、《飞凫语略》一卷、《清权堂集》、《敝帚轩剩语》四卷、《顾曲杂言》一卷及《秦玺始末》一卷,均列《四库总目》。其中《顾曲杂言》对于杂剧南北曲之考证,颇见详赅,为现代研究戏剧者所重视。

《万历野获编》为研究明代史的重要参考书。此书原未分类,直至清康熙年间,桐乡人钱枋才分类编排为30卷、48门,另有《补遗》4卷。此书内容上记朝章掌故,下及风土人情、琐事轶闻,举凡内阁原委、词林雅故,以及词曲技艺、士女谐谑,无不毕陈。有明一代,尤其是世宗、神宗两朝的掌故,此编所记,最为详赡,是资料十分丰富的明代笔记。

书中所记,皆得之其祖父、父亲所述或作者目睹见闻,所以叙述有些史事较《明史》为详。特别是所提供的朝廷种.种情况,足以补苴史阙。如嘉靖二十一年,部分宫女拟勒死世宗,失败被杀,《明史·世宗记》中只有“冬十月丁酉,宫人谋逆伏诛。磔瑞妃曹氏、宁妃王氏于市”数语。《万历野获编》卷十八“刑部”门“宫婢肆逆”条,叙述极为详尽,列出了十八位宫女姓名,附录刑部等衙门处理此案的奏疏,还揭露了皇帝与宫妃之间大多矛盾。另外记世宗朝张璁、桂萼的横肆,霍文敏的险忮,汪荣和(铉)邪谄,徐文贞的献媚;穆宗朝高文襄的纵恣;神宗朝言语的嚣张,给事中王元翰的贪戾,以及废辽府、勘楚狱二事等等,都叙述详备,可补史阙。此外,作者所述内阁诸事的原委,亦考证切实,议论平允。清代编修《明史》,有不少传中所载的事实,其来源皆出于此书。此书对正史少叙或不叙的社会见闻、民间情状、大小统治者的卑劣行径记述颇多。如卷二“列朝”门记载嘉靖死了一只狮子猫,竟制金棺埋葬,并命诸臣作文超度。礼侍学士袁炜祭文中有“化狮成龙”等语,合了嘉靖心意,不久便改少宰,升宗伯,加一品入内阁。补遗卷三记西苑豹房养豹一只,设勇士二百四十名保护,岁廪二千八百石,占地十顷,岁租七百金。作者感叹这些野兽是“啖大官之奉,皆民膏血”,这些都是官修史书中所没有的。书中描述士风日下、邪谄滔天的情状也非常具体,比如“为博严世蕃欢笑,光录寺少卿白肇常至以粉墨涂面”;“江陵公卧病邸等,大小臣工莫不公醮私醮,竭诚祈祷。御史朱琏暑月马上首顶香炉,暴赤日中,行部畿内,以祷祝奉斋”。书中还提供了嘉靖、万历时期上至皇帝、首辅,下至按院、和尚、塾师、士兵淫风甚盛的普遍情况。这些都是研究嘉靖、万历以来出现《金瓶梅》等小说、《东郭记》等戏剧的可贵的旁证资料。另外,书中关于道释荣耀,妖妄之说盛行亦有详细记载,这对探讨明代中叶以后神魔小说大量出现的原因也有助益。这些记载也为研究明代万历以来的文学思潮的某个侧面提供了背景材料。此书对民歌、戏曲、小说的演变及其创作情况的记载和有关议论,大多比较中肯稳妥。作者论述民歌从宣德、成化年间有〔锁南枝〕、〔傍妆台〕、〔山坡羊〕三曲盛行于中原,到嘉靖时兴起〔闹五更〕、〔寄生草〕、〔罗江怨〕、〔哭皇天〕、〔乾荷叶〕、〔粉红莲〕、〔桐城歌〕、〔银纽丝〕等,再到万历年间又出现〔打枣竿〕、〔挂枝儿〕的发展过程,提供了明代民歌发展状况的重要依据。他对南北散套、弦索入曲、笛曲俚语、戏旦俗乐的考索,更为戏曲研究者称道。此外,他评论邱浚《五伦全备记》是“俚浅”,《钟情丽集》“亦学究腐谭,无一俊语”,较有见地;他批评郑若庸戏剧“所乏者生动之色”,讥议张伯起暮年所作传奇“以侈其勋,润笔稍溢,不免过于张大”,也比较精当。书中对《金瓶梅》、《玉娇李》的创作情况的记载,提供了对有关问题进一步探讨的线索。

由于明朝嘉靖、万历时期不少作家是作者父祖及自己的知交、朋友,所以关于他们的记述都颇真切生动。比如,作者写在自己邸中与袁中郎论诗,十分形象地描绘了袁中郎攻讥王世贞、李攀龙,推奖徐文长的情状。又记作者朋友张幼予的怪癖,竟在“常庑间挂十数牌,署名张幼予卖诗或卖文,以及卖浆、卖痴、卖呆之属”,写出了当时一部分文人玩世不恭的处世态度。书中关于“以诗卷遍贽达官”的“正人”愚妄可笑事迹的记载,关于高僧达观生平事迹的介绍,为考察嘉靖、万历时期明代诗人的状况和研究著名戏曲作家汤显祖也提供了重要材料。

今有:《万历野获篇》中华书局“元明史料笔记丛刊”1959年版;《万历野获篇》上海古籍出版社,《明清笔记丛书》2007年版;山东友谊出版社2000年版;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年版。

书籍里的中国手抄报篇七

作者:野夫

如果说诗歌是面对天空的话,那么散文就是面对大地了。野夫的作品正是由哭泣的大地孕育出来的。微风漾水,淡霭凄林,有着很丰富的人生意味。他的写法,很传统。我说的传统是指他的胸襟、意绪、文思以及相对应的句式、布局和节奏。每一篇,都像块状物那般结实。情感浓烈,但有控制。文字朴素,又带着优雅。对人的描写采用线性白描法,对事物的思考也是东方式的,围绕着主脉一路探究、追述下去。作品是简单里有复杂;文字是平实中有华采。中国文学传统深厚,而非落后。能继承下来,真是要下些工夫的!

书籍里的中国手抄报篇八

明代最出色的历史琐闻掌故类笔记之一,十八卷,余继登撰。余继登(1544-1600),字世用,号云衢,北直隶交河县(今河北交河)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检讨,参加纂修《大明会典》,进修撰,直讲经筵。不久,进右中允,充日讲官。再历少詹事兼侍读学士、詹事、礼部右侍郎。万历二十六年(1598),以礼部左侍郎署部事,上疏请罢一切诛求开采害民之矿税,撤回税使,又请明神宗亲临御政、册封皇太子,皆不用其言。为此,余继登郁郁成疾,万历二十八年七月十五日卒于官,年五十七,赠太子少保,谥文恪。余继登为人忠诚,遇事不挠。勤奋好学,熟悉朝章典故。有《典故纪闻》、《淡然轩集》,均采入《四库全书》并传于世。

余继登曾参与修撰《明会典》明代典籍和列朝实录皆较为熟悉,《典故纪闻》就是他摘抄诸实录和起居注而成。作者摘抄的原则是:“凡关国家大政大本则书,非大事而于世为急则书,非大非急而为异闻则书,非异而事所从起则书”。为研究明代的政治、经济,尤其是关于典章制度等方面提供了有用的史料,有些史料不见于它书记载,或它书记载不详,如卷二记载“让役法”的颁发:“国初,中书省让役法,每田一顷出丁夫一人,不及顷者,以别田足之,民力劳困,岂能独安?自今凡有兴作,不得已者,暂借其力,至于不急之务,浮泛之役,宜为之”;卷十五记载官吏俸禄将粮食折合成布匹计算:每阔布一匹,折合米四十石。成化十六年户部议减,改折为三十石,还相当白银三十两之数;卷十八记嘉靖初年边费,每年二十九万两白银,以后竟递增到二百五十一万两。明中叶以后吏治的腐败,边防的吃紧,于此可见一斑。

《典故纪闻》初刻于明万历时。通行本有:《畿辅丛书》本,《丛书集成》本等。

今有:《典故纪闻》中华书局“元明史料笔记丛刊”1981年版;典故纪闻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典故纪闻》上海古籍出版社《明代笔记小说大观》2007年版。

书籍里的中国手抄报篇九

元代考据辨证类笔记,一卷,元代黄溍撰。黄溍(1277—1357),字晋卿,一字文潜,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一生著作颇丰,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被称为元代“儒林四杰”。他的门人金涓、王袆、宋濂、傅藻等皆有名于世。元大德五年(1301),25岁的黄溍,被举为教官。两年后,又举为宪吏。可是不久,黄溍仍退隐于家,沉湎于写诗作文。元延祐二年(1315),赐同进士出身,授将仕郎。同年四月二十二日,授官台州路宁海县丞。提升他为两浙都转运盐使司石堰西场监运改任绍兴路诸暨州判官,后又奉省撤监税杭州。黄溍任州县官,历时20余年能廉洁自律。至正十年(1350)四月,黄溍年已七十有四,终于告老还乡。他南归故里后,悠然生活在稠州乡村田野间。但他依然勤治学,严修身,到老不懈怠,尤其是吟诗作赋,意趣不减当年。“遇佳山水则觞咏其间,终日忘去”。其间所作之《秋怀五首》,借景抒情,表达了黄溍迟暮之年的心情,也反映出忧国忧民的情怀。黄溍一生勤奋好学,笔耕不辍,著作颇丰。据《元史》记载,有《日损斋稿》33卷、《义乌县志》7卷、《日损斋笔记》1卷。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书中皆考证经史子集异同得失,其‘辨史‘十六则尤精于‘辨经’,如:引《史记》‘沛公左司马得泗川守壮,杀之’之文,证颜师古《汉书注》之误;又引《宋实録》‘李继迁赐姓名不在真宗时,证僧文莹《湘山野録》之误,引据尤极明确,非束书不观而实仅臆断者也”、清人陈晋又对此书逐条加以考证,更为详明扎实。

明代最出色的历史琐闻掌故类笔记之一,沈德符撰。沈德符(1578—1642),字景倩,一字景伯,又字虎臣,号他子。秀水(今浙江嘉兴)人。明代文学家。其父沈自邠系万历五年(1577)进士,授翰林院检讨,是一位史官,曾参与编修《明会典》。沈德符深受其父影响,自幼喜闻朝野故事,同当时士大夫及故家遗老、中官勋戚多有交往,近搜博览,博洽多闻,尤明于时事和朝章典故。沈德符十二岁时其父辞世,乃随母回乡,终日读书于祖父所建的藏书楼“芳润楼”。《万历野获编》三十卷首次编成于明朝万历三十四、三十五年间(1606~1607),即其入国子监为贡生前后,书名寓“野之所获”之意。万历四十六年(1620xx年)沈德符考中举人。次年应礼部会试落第,中年南返,沈氏又操笔续录,于是年冬编成续编十二卷。正续编前后间隔十二年。沈德符逝于崇祯十五年(1642),享年六十五岁。他生前未能看到《万历野获编》的刊行。作者另著有《万历前三朝朝章国故里巷琐语》、《靡不备战》、《飞凫语略》一卷、《清权堂集》、《敝帚轩剩语》四卷、《顾曲杂言》一卷及《秦玺始末》一卷,均列《四库总目》。其中《顾曲杂言》对于杂剧南北曲之考证,颇见详赅,为现代研究戏剧者所重视。

《万历野获编》为研究明代史的重要参考书。此书原未分类,直至清康熙年间,桐乡人钱枋才分类编排为30卷、48门,另有《补遗》4卷。此书内容上记朝章掌故,下及风土人情、琐事轶闻,举凡内阁原委、词林雅故,以及词曲技艺、士女谐谑,无不毕陈。有明一代,尤其是世宗、神宗两朝的掌故,此编所记,最为详赡,是资料十分丰富的明代笔记。

书中所记,皆得之其祖父、父亲所述或作者目睹见闻,所以叙述有些史事较《明史》为详。特别是所提供的朝廷种种情况,足以补苴史阙。如嘉靖二十一年,部分宫女拟勒死世宗,失败被杀,《明史·世宗记》中只有“冬十月丁酉,宫人谋逆伏诛。磔瑞妃曹氏、宁妃王氏于市”数语。《万历野获编》卷十八“刑部”门“宫婢肆逆”条,叙述极为详尽,列出了十八位宫女姓名,附录刑部等衙门处理此案的奏疏,还揭露了皇帝与宫妃之间大多矛盾。另外记世宗朝张璁、桂萼的横肆,霍文敏的险忮,汪荣和(铉)邪谄,徐文贞的献媚;穆宗朝高文襄的纵恣;神宗朝言语的嚣张,给事中王元翰的贪戾,以及废辽府、勘楚狱二事等等,都叙述详备,可补史阙。此外,作者所述内阁诸事的原委,亦考证切实,议论平允。清代编修《明史》,有不少传中所载的事实,其来源皆出于此书。此书对正史少叙或不叙的社会见闻、民间情状、大小统治者的卑劣行径记述颇多。如卷二“列朝”门记载嘉靖死了一只狮子猫,竟制金棺埋葬,并命诸臣作文超度。礼侍学士袁炜祭文中有“化狮成龙”等语,合了嘉靖心意,不久便改少宰,升宗伯,加一品入内阁。补遗卷三记西苑豹房养豹一只,设勇士二百四十名保护,岁廪二千八百石,占地十顷,岁租七百金。作者感叹这些野兽是“啖大官之奉,皆民膏血”,这些都是官修史书中所没有的。书中描述士风日下、邪谄滔天的情状也非常具体,比如“为博严世蕃欢笑,光录寺少卿白肇常至以粉墨涂面”;“江陵公卧病邸等,大小臣工莫不公醮私醮,竭诚祈祷。御史朱琏暑月马上首顶香炉,暴赤日中,行部畿内,以祷祝奉斋”。书中还提供了嘉靖、万历时期上至皇帝、首辅,下至按院、和尚、塾师、士兵淫风甚盛的普遍情况。这些都是研究嘉靖、万历以来出现《金瓶梅》等小说、《东郭记》等戏剧的可贵的旁证资料。另外,书中关于道释荣耀,妖妄之说盛行亦有详细记载,这对探讨明代中叶以后神魔小说大量出现的原因也有助益。这些记载也为研究明代万历以来的文学思潮的某个侧面提供了背景材料。此书对民歌、戏曲、小说的演变及其创作情况的记载和有关议论,大多比较中肯稳妥。作者论述民歌从宣德、成化年间有〔锁南枝〕、〔傍妆台〕、〔山坡羊〕三曲盛行于中原,到嘉靖时兴起〔闹五更〕、〔寄生草〕、〔罗江怨〕、〔哭皇天〕、〔乾荷叶〕、〔粉红莲〕、〔桐城歌〕、〔银纽丝〕等,再到万历年间又出现〔打枣竿〕、〔挂枝儿〕的发展过程,提供了明代民歌发展状况的重要依据。他对南北散套、弦索入曲、笛曲俚语、戏旦俗乐的考索,更为戏曲研究者称道。此外,他评论邱浚《五伦全备记》是“俚浅”,《钟情丽集》“亦学究腐谭,无一俊语”,较有见地;他批评郑若庸戏剧“所乏者生动之色”,讥议张伯起暮年所作传奇“以侈其勋,润笔稍溢,不免过于张大”,也比较精当。书中对《金瓶梅》、《玉娇李》的创作情况的记载,提供了对有关问题进一步探讨的线索。

由于明朝嘉靖、万历时期不少作家是作者父祖及自己的知交、朋友,所以关于他们的记述都颇真切生动。比如,作者写在自己邸中与袁中郎论诗,十分形象地描绘了袁中郎攻讥王世贞、李攀龙,推奖徐文长的情状。又记作者朋友张幼予的怪癖,竟在“常庑间挂十数牌,署名张幼予卖诗或卖文,以及卖浆、卖痴、卖呆之属”,写出了当时一部分文人玩世不恭的处世态度。书中关于“以诗卷遍贽达官”的“正人”愚妄可笑事迹的记载,关于高僧达观生平事迹的介绍,为考察嘉靖、万历时期明代诗人的状况和研究著名戏曲作家汤显祖也提供了重要材料。

今有:《万历野获篇》中华书局“元明史料笔记丛刊”1959年版;《万历野获篇》上海古籍出版社,《明清笔记丛书》20xx年版;山东友谊出版社20xx年版;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年版。

元代历史轶事类笔记,一卷,元代蒋子正撰。蒋正子,生卒年不详。自称曾做过溧阳县学官。《山房随笔》中有“穆陵在御”、“至元戊寅己卯间”等语,可见此人生活在由宋入元之际。书中多记宋末元初时事。书名“随笔”,实类似於诗话,谈论了许多宋元人的诗。所记宋朝亡国时夏贵﹑贾似道﹑张世杰﹑赵淮等人事迹,以及杜善夫﹑聂碧窗等人的诗作,对于研究宋史和宋诗颇有参考价值。如记僧本真《吴门上元》诗:“村翁看了上元归,正是西楼月落时。夸道官衙好灯火,不知浑尔点膏脂。”对於地方官吏贪财好货的劣迹,有所揭露得入木三分。书中也有记载失实处,如陆秀夫挽张世杰诗,其实陆秀夫死在张世杰前,《宋史·忠义传》记载甚清楚。至于书中所云:“云中见金甲神人,且云:‘今天亡我,关系不轻,後身当出恢复矣。’”此等语本属虚妄,只是表现亡国遗民的一点愿望而已。

通行本有:《百川学海》本(明代重辑)一卷;《藕香拾零》本,有拾遗1卷,清光绪20xx年(1890)刻本。

今有:《山房随笔》上海古籍出版社,宋元笔记小说大观,20xx年版;《山房随笔》中华再造善本,《历代诗话统编》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xx年版。

明代最出色的历史琐闻掌故类笔记之一,十五卷,陆容撰。陆容(1436—1497)字文量,号式斋,南直隶苏州府太仓(今属江苏)人。官至浙江右参政,与张泰、陸釴齐名,时号“娄东三凤”。史称其诗才不及泰、釴,而博学过之。性至孝,嗜书籍。成化二年(1466)进士,授南京主事,进兵部职方郎中。西番进狮子,请大臣往迎,容谏止之。迁浙江右参政,后以忤权贵罢归,卒。著有《菽园杂记》十五卷,《式斋集》。事蹟见《明史·文苑传》。

《菽园杂记》对明代朝野故实敘述颇详,而且较少抄袭旧文,论史事、叙掌故、谈韵书、说文字,皆大多为自己的见解,被他同时代的王鏊称为明朝记事书第一。其中所记的明代典制、故事,多为《明史》所未详,卷四如谈将军之名号,其中有亲王子孙应授官职之名,各边挂印总兵官之名号等非熟悉官制者不能言;卷五记洪武、永乐、成化三朝京营之致,卷九记成化以前巡抚、总督设置均可以补正史职官制之阙。书中最为宝贵的还记载了许多明中叶手工业生产和民情风俗等方面材料,如卷十四记勘察五金矿苗和提炼银、铜的方法以及刘田之制青花瓷,龙泉制烧瓷的原料韶粉的情况,卷十三记衢州造纸的方法,皆具体而细致。卷七记“掉包儿”、“拿殃儿”俗语的来历:“京师有妇女嫁外地为妻妾者,初看时以美者出拜。及临娶,以丑老换之,名为‘掉包儿‘。有过门信宿,盗其所有者逃去,名曰‘拿殃儿’”。又记吴中风俗中的忌讳:船家忌讳“住”和“翻”,因而称“箸”为“筷子”,称“帆布”为“抹布”;民间忌讳“离”,因而称“梨子”为“圆果”;忌讳“散”,因而称“伞”为“竖笠”;忌讳说“恼躁”,因而称“谢灶”为“谢欢喜”,对研究明俗,词语的变迁皆有一定的价值。

《菽园笔记》通行本有:《墨海金壶》本,《守山阁丛书》本等,以《墨海金壶》本为最完备。

今有:《菽园笔记》佚之点校,中华书局“元明史料笔记丛刊”1985年版,1997年再版;《菽园笔记》上海古籍出版社《明清笔记丛书》20xx年版。

明代最出色的历史琐闻掌故类笔记之一,十八卷,余继登撰。余继登(1544-1600),字世用,号云衢,北直隶交河县(今河北交河)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检讨,参加纂修《大明会典》,进修撰,直讲经筵。不久,进右中允,充日讲官。再历少詹事兼侍读学士、詹事、礼部右侍郎。万历二十六年(1598),以礼部左侍郎署部事,上疏请罢一切诛求开采害民之矿税,撤回税使,又请明神宗亲临御政、册封皇太子,皆不用其言。为此,余继登郁郁成疾,万历二十八年七月十五日卒于官,年五十七,赠太子少保,谥文恪。余继登为人忠诚,遇事不挠。勤奋好学,熟悉朝章典故。有《典故纪闻》、《淡然轩集》,均采入《四库全书》并传于世。

余继登曾参与修撰《明会典》明代典籍和列朝实录皆较为熟悉,《典故纪闻》就是他摘抄诸实录和起居注而成。作者摘抄的原则是:“凡关国家大政大本则书,非大事而于世为急则书,非大非急而为异闻则书,非异而事所从起则书”。为研究明代的政治、经济,尤其是关于典章制度等方面提供了有用的史料,有些史料不见于它书记载,或它书记载不详,如卷二记载“让役法”的颁发:“国初,中书省让役法,每田一顷出丁夫一人,不及顷者,以别田足之,民力劳困,岂能独安?自今凡有兴作,不得已者,暂借其力,至于不急之务,浮泛之役,宜为之”;卷十五记载官吏俸禄将粮食折合成布匹计算:每阔布一匹,折合米四十石。成化十六年户部议减,改折为三十石,还相当白银三十两之数;卷十八记嘉靖初年边费,每年二十九万两白银,以后竟递增到二百五十一万两。明中叶以后吏治的腐败,边防的吃紧,于此可见一斑。

《典故纪闻》初刻于明万历时。通行本有:《畿辅丛书》本,《丛书集成》本等。

今有:《典故纪闻》中华书局“元明史料笔记丛刊”1981年版;典故纪闻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典故纪闻》上海古籍出版社《明代笔记小说大观》20xx年版。

书籍里的中国手抄报篇十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多看看我们中国的的传统文化,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下面是由本站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中国人必读的经典书籍有哪些,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作者:余秋雨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文化苦旅》一书于1992年首次出版,是余秋雨先生1980年代在海内外讲学和考察途中写下的作品,是他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全书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历史、文化散文,另一部分为回忆散文。书一面世,该书就以文采飞扬、知识丰厚、见解独到而备受万千读者喜爱。由此开创“历史大散文”一代文风,令世人重拾中华文化价值。他的散文别具一格,见常人所未见,思常人所未思,善于在美妙的文字中一步步将读者带入历史文化长河,启迪哲思,引发情致,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史学、文化价值。书中多篇文章后入选中学教材。但由于此书的重大影响,在为余秋雨先生带来无数光环和拥趸的同时,也带来了数之不尽的麻烦和盗版。誉满天下,“谤”亦随身。

作者: 王国维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周振甫先生曾评价《人间词话》:“是晚晴以来论词的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人间词话(精)》字数虽少,却字字珠玑,王国维先生在传统的论词基础上,提出了具有完整理论结构和丰富内容的“境界” 说,这是他在接受了西方美学的洗礼后,将其运用于中国旧文学的完美典范,代表了王国维先生文艺思想的精髓。

作者: 老舍

出版社:南海出版社

老舍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京派文学的代表人物,其作品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本书收录多部作品,分为话剧卷、小说卷和散文卷。

三幕话剧《茶馆》是中国话剧史上的经典,每个人物的台词都设计得非常生动传神、富于个性,同时又简洁凝练,意蕴深长,至今仍是现代剧院的常备剧目。

老舍先生的短篇小说睿智精炼,散文朴素幽默,本书中所选的篇目均是受到专家和读者交口称誉的代表作品,可以让广大读者领略到作家独具一格的文学特色。

作者:蒋勋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五千多年前,象征黎明曙光的第一个汉字出现了,文字在天地之间被创造出来,在动物骨骸、金属、石头、竹简、纸帛上被记录下来,在各个朝代以或沉重朴厚,或飞扬婉转,或森严宏大,或肆意狂放的书写线条,完成了每个时代美学最集中的表现。到了现代,汉字不曾消失、不肯遗忘,更将拥有悠长丰沛的活力。

汉字书法之美,不仅在指腕之间,而且“是呼吸,是养生,是身体的运动,是性情的表达,是做人处事的学习,是安定保佑的力量”,最终成为“与自己相处最真实的一种仪式”。花一下午,徜徉于汉字的时光长廊;用一辈子,体味书写的敬意与喜悦。 读者交口称誉的代表作品,可以让广大读者领略到作家独具一格的文学特色。

作者:苏静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全书从山水这个词汇本身出发,用较大篇幅讲了塑造山水概念最为突出贡献的山水画,同时,又将山水和园林,盆景,诗词和风水等概念并置在一起讨论解析。整本特集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如下:

重水墨渍染的「米氏云山」:米氏父子独创山水画样式?;以人带史:访《中国古代山水画二十讲》;流转的繁花:盛期中国山水画的审美演变;读画构造:用建筑语言读懂山水画;执西之道,以鉴中之有:用西方视角看中国山水画;胸中山水 : 茶道大家的山水观;日本「画圣」雪舟与中国山水之缘;山水画的流亡:传世山水从北京到台北;中国山水皴法表现;书以字,诵于口:诗词中的「山水」;立体的「山水画」:移天缩地,盆中美学;中国式盆景:赴日之后,再无山水;山水与园林:直接追求及画意呈现;点染山水:「写意为魂」的造园传统;无石无水不成园:造园术之掇山理水;当山水文化投射到枯山水 : 枡野俊明在现代枯山水庭院的设计表达;山水城市:在现实的粗暴中安放情感;当山水演生为一种古老的玄妙: 子风水?母山水,用于人?为人用;「山」之形态:是自然天成,也是人丁投射;「水」之利害:愈环绕屈曲,愈情意绵长;城市山水:三地风水法则;取材天地间:弹指一瞬,山水和鸣。

书籍里的中国手抄报篇十一

书籍发展到现在,中国有很多优秀的书籍是值得我们去细细品读的,你知道有哪些吗?下面本站小编就来为大家推荐的人生必读的中国励志书籍,欢迎参阅!

1.《钱穆作品系列:论语新解》(第3版)

钱穆 著

出版单位: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推荐语:

所谓“新解”,是钱穆先生“备采众说,折衷求是,而特以时代之语言观念加以申述而已”,旨在“为一部人人可读之注”。此书原为白话,后因白话阐释义理较为罗嗦,改为文言。全书体例简要,词语明净,又亲切温润,创获颇多,是初读《论语》的良助。

2.《中国古典名著译注丛书:论语译注》

杨伯峻 译注

出版单位:中华书局

推荐语:

本书是当代最负盛誉的《论语》入门读本,注释准确,翻译平实,初识文字者既可读懂。但是通俗而不浅薄浮夸,几可达到无一字无来历,确为读者初习《论语》的可靠读本。

3.《十三经清人注疏:论语正义》(上下册)

【清】刘宝楠 撰,高流水 点校

出版单位:中华书局

推荐语:

清代考据学大盛,江苏宝应人刘宝楠初治《毛诗》、《郑礼》,后专治《论语》。他为学谨严,先作《论语》资料长编,然后荟萃折衷,充分吸收并疏解了自汉以来的研究成果,在文字训诂,史实考订、阐释经义等方面都达到了传统注疏中的最高水平。文字较为繁琐,虽初学者视为畏途,但为研究者不可缺少之参考。

4.《论语今读》(布脊精装)

李泽厚 著

出版单位:中华书局

推荐语:

经典需要对话,对话需要思想和高度。李泽厚先生立足于当代文化视野,引入西方哲学对《论语》进行了既解构又重建的阐释,重点在于培育人性情感、区别宗教性私德与社会性公德、重视和把握个体命运的偶然。阐释也许难免主观色彩,但使经典焕发了新的活力。

5.《新编诸子集成:论语集释》(1-4册)

程树德 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

出版单位:中华书局

推荐语:

该书为《论语》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征引文献达到680种,不仅汇集了历来的《论语》注解,还旁涉文集、笔记、杂考、碑志等,资料之广博堪称历来研究《论语》之最。又条理明晰,各种资料分门别类,一目了然。作者还超脱了传统学者的门户之见,立论公允,兼收并蓄。该书为研究《论语》的基础文献。

6.《大学经典:论语》

【宋】朱熹集注

出版单位:上海古籍出版社

推荐语:

该书为朱熹耗尽一生心力撰写的《四书集注》之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论语》注释之作,更为重塑孔子形象、构建理学思想体系的奠基之作。该书文字训诂、史实考订简明准确,义理阐释精锐透彻、富有创造性,至今依然是重要的普及读本。自元代理学成为官方哲学以后,该书就成为科举教材,深刻地影响了统社会后期八百多年的思想和文化。

1.《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论语义疏》

【梁】 皇侃 著 高尚榘 整理

出版单位:中华书局

推荐语:

该书为萧梁时期皇侃在何晏《论语集解》基础上做的义疏,集六朝玄学《论语》注释之大成。《论语义疏》流行于隋唐时期,元代以后中土逐渐失传,乾隆时期又从日本传回。该书虽有玄学家的率性发挥,但是在一些具体的文字训诂、经义解释上不无参考价值,亦为研究六朝思想史的重要资料。

2.《丧家狗:我读论语》

李零 著

出版单位:山西人民出版社

推荐语:

1.《上学记》

何兆武(著)

它叙述的尽管只是1920xx年代-1940年代末不足30年间他学生时期的陈年往事,却蕴含着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对整个20世纪历史的反思,对我们重新认识过往、观察现在以及展望未来都有着重要的启迪,这大概是这本书能够激起读者广泛共鸣的原因。

这本书同时又是很个性化的,何先生不惮于表露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忌讳议论先贤的道德文章,既树立了理性的尊严,又使自己的性情展露无遗。在目前这个功利滔滔的的世界上,何先生对知识与真理的热诚仿佛一股清泉,可以冲洗那些被免得熏染的心灵,使其复现润泽。这也是老一代知识分子风范的存照。

2.《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奥] 斯蒂芬·茨威格(著)

《人类群星闪耀时》是斯蒂芬·茨威格的传记名作。本书共收入他的历史特写12篇,分别向我们展现了12个决定世界历史的瞬间:千年帝国拜占庭的陷落、巴尔沃亚眺望水天一色的太平洋、亨德尔奇迹的精神复活、老年歌德热恋的悲歌、滑铁卢的一分钟, 英雄的瞬间, 南极探险的斗争,西塞罗,威尔逊的梦想与失败以及马赛曲神佑般的创作。

而这12个历史瞬间神奇地降临到12位传主的身上,他们或是被命运高高举起,送入英雄们的殿堂;或是被狠狠嘲弄,抛入千秋遗恨的行列。当强烈的个人意志与历史宿命碰撞之际,火花闪烁,那样的时刻从此照耀着人类文明的天空。

书籍里的中国手抄报篇十二

国学经典伴我成长,如黑夜中的一颗明星,点缀了夜空。它又如沙漠中的一颗小草,点染了沙土。而在当今,他好似一个知识宝库,点亮了我们的心灵。

刚读小学时,我就一直跟着老师读国学,国学就和普通的书没什么两样。老师一直告诉我们读国学很好,而且初中以后也要考这些问题。那时我特别不耐烦。心里想:反正初中还早呢!再说了,读国学有什么好的,不就是叽里呱啦地读下去吗?为什么老师还强烈我们去读国学呢?算了,还是听老师的话去读国学吧,可能真的对我们有帮助。随着读国学的次数越来越多,我对国学有点了解,对国学的看法也有了些改变。

奶奶正和楼下几位邻居聊天,其中一位邻居说:“现在国家的政策真是越来越好了,什么东西都干得有模有样。”听了她的话,我心里想:国家这些年为了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不断推出和改进各项政策,让人民拥有更大的权利,使我们收到了更好的教育。奶奶突然说道:“真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啊!”我听后连忙纠正道:“奶奶,现在这句话不适合了,现在流行说: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她们听了我的话,便哈哈大笑了起来。

国学,是你让我的知识一天天充实,是你让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我要大声对你说:“谢谢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