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三年级学期教学计划数学 三年级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实用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5 02:18:06 页码:9
三年级学期教学计划数学 三年级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实用18篇)
2023-11-15 02:18:06    小编:笔舞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请一起努力,写一份计划吧。计划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方向,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和管理时间、资源和任务。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计划书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三年级学期教学计划数学篇一

本学期我任三年级6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制定了数学教学计划,大胆的创新、研究,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主要目的为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成绩。

一、指导思想:

严格遵守教育方针,爱岗敬业,正确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在教学中切实落实“三维目标”,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使学生形成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主获取、构建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使用了两年半的人教版实验教材,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本学期除了要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以外,还要加强对后进孩子的个别辅导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力争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三、实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与方向;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统计;年、月、日;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小数的初步认识;解决问题;数学广角。

1、数与计算方面:

本册教材安排的数与计算方面的内容主要有“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三个单元。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步子,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间。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认识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逐步形成——面对具体问题,先确定是否需要计算,再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口算、估算、笔算等),最后应用计算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样一种思维方法。

2、空间与图形方面:

本册教材安排的空间与图形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位置与方向”、“面积”两个单元。

3、量的计量方面:

本册教材进一步扩大了计量的知识范围,除了面积(地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

4、统计知识方面:

在这一册中,教材一方面注意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的统计知识——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介绍平均数的概念以及求平均数的方法;另一方面注意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推断。

5、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

本册教材安排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两个单元。一个是“解决问题”单元,专门教学解决用所学的乘、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连乘和连除计算的问题;另一个是“数学广角”单元,这一单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习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6、实践方面:

本册教材安排了“年历制作”和“设计校园”两个数学实践活动。

四、实验目标:这一册的实验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使学生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使学生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使学生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位置与方向

面积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

教学难点:年月日、面积及解决问题

六、课标对本学期的基本要求: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

2.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 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5.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6.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7.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8.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9.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10.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3.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七、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9、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10、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11、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八、数学课外活动计划:

活动课程的教学目标则是根据学生的爱好和需要出发,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为学生提供灵活而丰富多彩的学习空间,达到激发学生的潜在智能,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具体地说,活动课的教学目标应是: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

2.?扩大数学视野,拓宽认知领域;

3.?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合理的思维习惯;

4.?发展个性特长,激发潜在智能;

5.?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小学数学活动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活动课的教学应以体现教育性、科学性、实践性、思考性、趣味性、自主性、开放性、层次性去渗透国情意识、科技意识、竞争意识、经济意识、民主意识、合作意识和培养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创造能力、应变能力、交往能力、组织能力为特点,来实现它的教学目标。

九、教学进度:

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6课时

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5课时

三单元:统计图 4课时

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15课时

五单元:面积 12课时

六单元:年、月、日 6课时

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10课时

八单元:数学广角 6课时

总复习:6课时

三年级学期教学计划数学篇二

复习的目的既要帮助学生整理知识,使知识条理化,形成体系,又要适当进行技能的训练,以培养学生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在此过程中,重点是帮扶学困生,查漏补缺,解决他们在知识与技能上的缺失。

三年级学生整体看,大部分学生学习较为主动,具有较好的学习习惯。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两个班都有两极分化比较明显,整体较为浮躁,特别是在计算方面,粗心现象普遍存在,经常出现抄错数,写错符号,忘记进位等情况。每班均存在4至5名学生对于独立解决两步应用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不能很好的理解题意导致。另外还有少部分学生学习状态不稳定,还需要老师和家长做好思想引导工作。

以书本为主,训练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解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题和解题能力。

内容 措施 目标

第一课: 1、小数的初步意义及读、写、大小比较

3、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解决相关简单生活问题

1、 听写小数;

2、 “翻译”小数:读、写法之间互换;

3、 用小数表示物品的价格;

4、 回顾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5、 巩固练习

6、 准确进行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计算,注意整数与小数的加减法。

1、熟练、正确读写小数

2、正确进行小数大小比较

3、准确把握问题情境,正确解决问题。

第二课时 对称、平移和旋转

1、判断生活中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

2、在方格纸中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数出平移后图形的移动距离

4、在方格纸中画出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1、能正确判断生活中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

2、能正确画出指定形的轴对称图形式平移后的图形

第三课时 统计与可能性

(1)回顾平均数的意义,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并作简单分析;

(2)回顾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并列举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1、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及作用

2、 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并作简单分析;

3、 对一些简单生活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判断,并列举出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1、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并能作简单合理的分析

2、能对一些简单生活事件的发生与否作出判断,并列举出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第四课时 乘法

(1)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练习

(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

1、口算练习:抢答,并说算理;

2、说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

3、巩固练习 1、能正确进行口算

2、能正确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

第五课时 乘法

运用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生活问题

1、结合实例:说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中,每一步的含义。

2、解决相关的简单生活实际问题 准确把握问题情境,正确解决问题。

第六课时

面积

面积的含义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与周长的比较

1、什么是面积。

2、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3、什么是周长

4、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5、运用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生活实际问题 能正确求出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

能正确区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与周长,并能正确解决问题。

第七课时 认识分数

(1)分数的意义,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2)分数的大小比较及简单分数的加减法计算

(3)相关的简单生活问题

1、 结合实例,说说分数各部分的意义;

2、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3、说说同分母分数和同分子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4、说说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计算方法

5、巩固练习

1、能用分数正确表示物品的数量

2、能正确进行简单分数的大小比较及加减运算

3、准确把握问题情境并解决问题。

第八课时 查漏补缺

1、在复习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主动获取知识,领悟方法,促进思维。

2注意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着重进行“双基”的训练,分层推进,课堂作业、课后作业分层次。

3、要从重视记忆转向重视思维。

4、复习方法多样化。

5、注意精选练习作业,不机械式重复,减轻学生负担。

6、逐单元、有重点进行复习

7、抓薄弱环节,进行集中练习

8、作综合试卷,形成综合处理能力。

9、抓住个别落后生,采取一对一的复习。

抓住落后面较大,在逐一复习和集中复习效果不好的个别学生,采取一对一式的复习。让落后生也能跟上步伐,巩固知识,缩小落后面。

三年级学期教学计划数学篇三

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新课程理论为指导,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中心,全面落实新课程的要求;关注课堂教学效率,努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1、本学期承担着三年级一班数学的教学任务。

2、每周6课时,学期累计总课时数为120节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除法、认数、千克与克、加和减、24时记时法、长方形和正方形、乘法、观察物体、统计与可能性及认识分数。

1.基础知识目标:

认识“万”,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整百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

了解24时记时法,能进行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的换算;

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和其他简单两面图形的周长;

能用比较有效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初步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时相等,有时不等。

2.能力培养目标:

能应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解决这些问题过程中初步体会到现实生活中蕴含大量的数学信息。

3.情感与态度目标:

进一步感受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与形都能用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逐步产生对数学的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学习客观地评价自己与评价他人。

四、具体措施:

1、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25人,经过低年级两年的学习,大多数学生能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了解加、减、乘、除的意义,掌握简单的运算方法。能够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初步感受到不确定现象。学生能够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绝少部分学生知识基础比较薄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层面,对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较差,计算技能较差,尤其是估算方面的能力较差。在这学期中加强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辅导,力求他们的学习成绩有一个新的提高,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落实常规教学各环节的措施:

作业批改要求:(一、)作业批改做到三个有:有批改符号(逐题批改),有评估成绩,有评估日期。(二)、数学作业有口算、作业本写书上的作业、练习册,有错及时找出并及时要求学生订正。(三)、批改作业要及时、认真,当天的作业尽量当天批改完,批改一般要有针对性评语,提倡面批面改。(四)、采用等级评价作业成绩,用“优”、“良”、“合格”、“有待提高”,进行总评,也可用其它激励方式评价。(五)、关心和指导全体学生做好作业,作业要求要严格,对困难生的作业,教师尽量做到面批面改。(六)、批改符号要清楚明白(符号附后),批改文字要端正。(七)、每次批改,批字、日期要书写规范。认真做好作业批改.教师的作业批改是学生运用知识技能解决知识问题的能力的显露和培养的信息反馈,同时也是教师授课效果的展观,也是教师取长补短,查漏补缺的有效途径之一,更是了解每一位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最有说服力的第一手材料.所以教师一定要认真的批改作业,敏锐的发现问题,找出问题的共性与特殊性,及时对症下药,纠正不足,及时辅导好后进生.做到改有所获,改有实效,改有提高.(做的好这也是一个小小的"质"变不单是量变,是量变的结果.针对一节课而言)唯此而不至于功亏一篑,成绩才能有明显提高.

抓常规:仍要以“备课、上课”为重点,提高备课质量。课堂教学要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积极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基本理念。、优化备课设计、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站在学生的立场设计教案,让学生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如自学、研究、讨论、探索、实践的学习活动。同时还要设计出教师在学生活动时怎样组织、怎样指导等内容。提倡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集体备课,进一步提高备课的质量。

3、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中,学习内容的选择上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出发,选择一些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场景作为素材,有意识地让学生将现实问题数学化,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选择学生十分熟悉的生活里的题材,必然会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应在激发兴趣,动机,形成良好的自我观念,陶冶情操,塑造个性,培养记忆、观察、思维、想象等方面有所作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因为这有利于学生思维和个性的解放,可借鉴愉快教育,情景教育,和谐教育,其次要动用恰当的教学模式即讲授—接受式,示范—模仿式,指导—自学式,提问—讨论式,引导—探究式.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教材内容以及学生实际、灵活运用教学模式,并有所创新.再次是要充分挖掘教材,寻找知识渗透点,并考虑在哪个环节采用什么方法和手段去训练.

(1).重视基本口算和笔算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a)讲清算理,揭示规律。(b)加强基本训练,打好计算基础。(c)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2).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a)加强基础训练(b)教给学生解题思路(c)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

(3).结合教学内容,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4).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5).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5、 首先树立素质教育的整体观念,一是认为学生的素质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必须全面发展不可偏颇.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未开发的潜力,都能成为有用之才.要运用素质教育方法:a,从教学方法看,强调学生自学,想学, 会学,会探究,会发现,会创造,打破传统的"灌"和"死记".b,从教学的形式看,强调因材施教,要按能力实行分层次教学.c,从教学媒体看,则要求采用现代教学设备,引进多媒体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各种器官,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益.d,从师生关系看,强调建立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关系,强调学生互动,强调在课堂中增加情趣,信息交流和反馈渠道。e、从评价方式看,评价应注重学生发展的进程,强调学生个体过去与现在的比较,要通过评价使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真正体验到自己的进步。f、切实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教师要善于捕捉后进生的"闪光点",激发"兴趣点",每学期设立"后进生进步奖".教师要舍得感情投入,精力投入,持之以恒以"诚"感人,以"情"动人,不讲讽刺挖苦话,多激励,巧表扬,从而树立起后进生自尊,自信,自强之坚强意念,为素质教育增添光彩.

五、学习理论,转变观念。

1、深入学习新课程理论,切实转变教学观念。关注课改,主动学习,集思广益,提高对课程改革的认识,寻求提高教学效益的最佳途径和方法,并用于教学实践之中。在理论学习和实践中,确立“以人为本”的新评价观念:通过参加各种教学培训,到校外听课,阅读一些教育教学的书籍和杂志,网上查资料等,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业务。

2、本学期的科研小课题是:数学源于生活倡导探究注重实践

三年级学期教学计划数学篇四

(一)班级情况分析: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这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数与代数”领域以万以内的认数和四则计算(笔算和估算两位数除以一位、三位数乘一位数以及两位数的加和减)为主线,结合安排了认识常量单位(克与千克、24时记时法)以及直观认识分数(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得到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重点:认数与四则计算;难点:24时记时法。

“空间与图形”领域在二年级观察物体基础上,进一步教学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安排了从这三个角度观察一些简单的物体和由三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三视图);在一年级直观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基础上,教学这两种平面图形的特点以及计算周长的方法。重点:周长意义与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方法;难点:观察物体。

“统计与概率”领域,在学生初步理解了“可能”“一定”“不可能”的基础上,教学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时大些、有时小些,学会用“经常”“偶尔”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重点:把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能用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呈现;难点:正确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共安排了五次实践活动,其中《称一称》、《周末一天的安排》、《周长是多少》、《摸牌与下棋》都是操作型的活动,而《农村新貌》是场景型的活动。重点让学生知道独立探索的同时要加强合作交流,明白“倾听”、“尊重”、“互补”会让问题解决得更好;难点:如何有效地组织活动。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

第一单元

1、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的质量观念。

2、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3、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

4、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

第二单元

1、学生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增进行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3、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

4、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第三单元

1、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2、学生知道周长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3、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4、通过多种活动,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和估算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第四单元

1、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2、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与笔算有余数的除法。

3、学生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五单元

1、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第六单元

1、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4、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七单元

1、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

2、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的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

第八单元

1、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学生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学生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第九单元

1、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产意识。

3、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4、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第十单元

通过总复习,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安排了61课时的教学内容。全学期大约有15%左右的教学时间可以留作机动,便于教师创造性地安排教学。在学生独立探索、合作交流方面,在组织学生进行练习以及知识的拓展、应用等方面,都可以使用机动的教学时间,这需要教师要精心组织安排。

三年级学期教学计划数学篇五

三年级共有学生34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方面除了重视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注意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客观的把全班同学分为好、中、差三个层次。好学生的智力较好,很容易学会新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但缺乏问题意识。中等生学习知识比较扎实,能够自主学习,但思维不够灵活,缺乏创新意识。差生接受知识比较慢,学习兴趣不高,不善于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习成绩不佳。在教学中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三年级上册教材包括四大方面的内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应用、统计与概率。

数与代数:克、千克、吨的认识; 除法的口算、估算 ;简单的、稍复杂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及验算;混合运算;口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混合运算;分数的初步认识与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空间与图形: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在东、西、南、倍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辨别其余七个方向。初步认识平移、旋转现象;认识周长和周长单位,会进行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实践与综合运用:感知影子长短与时刻变化的关系;合理安排双休日。

统计与概率:可能性的大小

(一)知识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会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即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意识。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3、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4、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和操作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5、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6、结合实例,进一步感知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

7、在东、西、南、倍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辨别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8、通过具体的情境,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流想法。

9、应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计测量等知识解决问题。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分析、研究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10、 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情感与态度目标:

1、在他人的指导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3、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乘法、除法的口算、估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笔算,这些内容是“数与代数”部分的教学重点。

“空间与图形”的内容比较抽象,是教学难点。

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与策略

1、创造性的使用和处理教材。教学选取的素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新颖有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教学中,要注重利用“

信息窗”“情境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创设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能充分体验,把主动权放给学生。重视有效的小组研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验合作的快乐。

3、尽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口算和计算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计算的能力。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4、应用题的教学要重视学生理解题意,分析题意的过程,准确的把握数量关系,逐步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

5、要充分利用数学学具,重视学生操作,让学生积极的动手、动脑、动口。

6、作业布置力求少而精,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区别对待。作业批改要及时,并努力做好批改记录,以便进行有的放矢的反馈和矫正。

7、对后进生要多给与关心和帮助,多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激发其上进心。鼓励学生间的相互帮助,使后进生乐于接受。

8、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多读书,多查阅资料,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多听课,多评课,汲取先进教师的教学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三年级学期教学计划数学篇六

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元、角、分与小数”

2.第三单元“乘法”

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3.第五单元“分数”

能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感受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分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二)空间与图形1.第二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

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第四单元“面积”

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厘米2、米2、千米2、公顷),会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算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除了安排“森林旅游”“旅游中的数学”和“体育中的数学”等3个较大的实践活动外,还在正文或练习中提供了如下的实践活动:

1.到商店调查3种商品的价格,并做好记录。

2.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并与同伴说一说。

3.调查自己家两个月水、电费开支情况,并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数据把你的感受与同伴说一说。

4.收集一些对称图形、图案和照片在班里展览。

5.用纸剪出一个喜欢的图形,通过对称、平移或旋转绘制一幅图案。

6.设计旅游计划。

7.厨房铺地砖的设计方案。

8.制作七巧板。

9.调查你和同学的身高,计算你们组的平均身高约是多少。

10.在报刊上找出与平均数有关的信息,并与同伴交流。

经历以上一系列观察、操作、制作、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获得并积累更多的数学活动的初步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色:

第一单元“元、角、分与与小数”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感受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会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三年级学期教学计划数学篇七

以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为指导,引导学生继续入数学之门,依据教育学、心理学有关知识,针对低龄聋生特点,采用多种手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建立数的概念,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们班的学生经过三年多的学习,智力正常的孩子已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都有很大的进步,特别是邱敏星、孙星宇、沈高阳数学进步很大。当然也有一些学生到目前为止仍然不会十以内的加减法,如几个智力障碍的等同学。因此在这一学期,不但要使好学生有更大的进步,而且使智障孩子也能有所提高。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1.掌握一位数乘除多位数的笔算法则,比较熟练地笔算一位数乘、除多位数。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以及相应的除法;会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被除数的各位都能被整除)。会用乘法验算除法(包括有余数的除法)。

2.初步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能够正确的计算两步算式。

3.初步学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初步学会解答连续两问的应用题,初步血液会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4.初步认识直线和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会画整厘米的线段;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角和直角。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三年级学期教学计划数学篇八

为了全版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更好的完成本册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本册的具体内容及班级情况,特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三年级一班现有学生43人,二班现有学生48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方面除了重视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注意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虽已发展了有意注意,但还是容易受其他事物的影响而分心。这个年龄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还较差。上课不专心听讲,有其自身的年龄特点。

2、学生一般对上课所讲的内容不容易感兴趣。如果教师讲得有趣,学生肯定会全神贯注。

3、学生虽然已上了三年级,但有的学生还未养成上课听讲的良好习惯。

4、有的学生不适应教师的讲课形式或不喜欢任课教师,而“迁怒”于听课。

5、有的差生平时受到教师的关注少一些,而教师的批评正是一种关注,潜意识想得到教师的关注,所以不认真听讲。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分析:

(一)知识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熟练的进行相关的口算,会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以及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理解积变化的规律以及商不变的性质。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意识。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3、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知道24时计时法。

4、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了解从不同方位观察同一组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了解平面内两条直线平行与相交的位置关系,会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在测量活动中,体会“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点到直线的垂线段最短”,理解两点间的距离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和操作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5、结合实例,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经过。

(二)情感与态度目标:

1、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在他人的指导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3、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年级学期教学计划数学篇九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本学期我任教3年级数学。总体来说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多数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技巧,具备初步的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但是还有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尚缺少主动与同学交流的习惯。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一是个别学生的计算还没有过关。二是理解题意的能力不强。三是学生的表达能力还有待于加强,课堂上讨论不起来。四是课堂学习习惯方面,有一部分学生的习惯很差,表现为作业马虎、插嘴、课堂活动缺少主动性和对活动的专注。五是一部分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同伴间缺乏合作与竞争。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习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和1吨的质量观念。使学生学会单位间的换算。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发展测量的技能,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

2、使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使学生结合具体情景进行估算,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体验验算的意义,学会加、减法演算,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3、使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会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平行四边形。

4、使学生了解周长的概念,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通过长度和周长的估算,培养学生的长度观念。

5、使学生会用口算和笔算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初步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6、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时间的简单计算,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7、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8、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和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9、使学生初步体验事情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学会列出简单实验所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不同的,能对一些事件可能性大小进行比较。

10、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验证等活动,找出简单事件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有续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9、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周次日期教学内容课时

1-29.2------9.11测量、复习9

3-59.14----9.30加法、减法15

610.1----10.8国庆放假

710.9---10.16四边形8

8—1010.19--10.30有余数的除法15

1110.30---11.6期中复习5

15——1711.30——12.18分数的初步认识6

1812.21--12.25可能性5

1912.28--12.31数学广角

201.4-----1.13期末复习、检测

三年级学期教学计划数学篇十

1、使学生掌握加、减的`笔算法则,比较熟练地笔算万以内的加、减法,会用竖式计算比较简单的连加试题,初步学会加、减法的验算方法,培养学生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2、使学生熟记7、8、9的乘法口决,能够正确、迅速地计算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学会乘、除法竖式的写法,会用竖式熟练地计算。

3、使学生学会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初步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倍”的概念,学会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

4、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克、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重量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5、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1、竖式加法连续进位。

2、竖式减法连续退位。

3、建立“倍“的概念。

4、“比多”“比少”的应用题。

(一)、万以内加减法笔算。(28课时)

1、笔算加法 14课时

2、笔算减法 13课时

3、整理和复习 1课时

(二)、千克的初步认识 3课时

(三)、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 39课时

1、7的乘法口决和用口决求商 9课时

2、8的乘法口决和用口决求商 9课时

3、9的乘法口决和用口决求商 15课时

4、有余数的除法6课时

整理和复习 3课时

(四)、是、分、秒的认识 5课时

(五)、总复习 5课时

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笔算能力;继续加强简单应用题的教学;注意发展聋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加强直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三年级学期教学计划数学篇十一

我两个班共有学生80人,其中男生41人,女生39人。学生分布比较散,有路口的、也有中塘那边等,部分学生家离学校较远。根据上学期成绩检测情况分析,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平均分达80。6分,但仍有部分学生成绩不够理想,其原因主要是父母工作比较忙,顾不上孩子的学习,根本没有心思管理。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业经常性的不完成。因此,本学期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以外,还要加强对学困生的个别课外辅导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力争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与方向;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统计;年、月、日;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小数的初步认识;解决问题;数学广角。

(1)数与计算方面的

(2)空间与图形方面的

本册教材安排的空间与图形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位置与方向”、“面积”两个单元。

(3)量的计量方面的

本册教材进一步扩大了计量的知识范围,除了面积(地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

(4)统计知识方面的

在这一册中,教材一方面注意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的统计知识——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介绍平均数的概念以及求平均数的方法;另一方面注意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推断。

(5)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的

本册教材安排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两个单元。一个是“解决问题”单元,专门教学解决用所学的乘、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连乘和连除计算的问题;另一个是“数学广角”单元,这一单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习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6)实践方面的

本册教材安排了“年历制作”和“设计校园”两个数学实践活动。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数与计算的教学,要算用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空间与图形的教学,要注重实践与探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统计知识的教学,要结合实际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4、要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5、要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1、上课时多关注学困生的学习过程,多用鼓励的语言表扬他们。

2、利用课余时间为他们补缺补差。

3、作业和试卷当面批改。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计数器、小棒、简易的指南针、年历卡、24时计时法的钟面模型、面积单位卡片、简易天平等。

周次

起止日期

计划进度

课时安排

三年级学期教学计划数学篇十二

我班共有学生**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绝大部分学生家*村、*村等行政村,有一部分学生家离学校较远。根据上学年成绩检测情况分析,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仍有部分学生成绩不够理想,其原因主要是父母在外地打工,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管教,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本学期重点工作除了继续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以外,还要加强对学困生的个别辅导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力争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1.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1.会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乘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初步知道分数是平均分的含义,会读、写分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些分数的加减法。

4.认识时、分、秒三个时间名词,能够很准确的说出三者之间的进制关系及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

5.认识周长的含义,会计算四边形的周长,提醒学生注意漏写周长的单位名称。

6.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每小时是多少分钟、每分钟是多少秒组成的;并学会准确认识时间。

7.了解不同形式的可能性,知道哪些事情发生是一定的、可能的还是不可能的,进一步体会可能性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按时、按质完成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从本册开始引入分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分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分数及分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1、对学困生教师要多倾注些关心和爱心,耐心辅导循循善诱,给他们创造表现机会,鼓励他们。

2、经常家访,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把学生在校表现告诉家长。

3、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学会提出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培养他们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积极学习新课程标准,把握课标要求。

2、积极开展学生互帮互学活动。

3、充分发挥小组长的指导作用。

(一)测量(课时)9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2) 12课时左右

(三)四边形9课时左右

(四)有余数的除法7课时左右

(五)时、分、秒6课时左右

(六)多位数成一位数15课时左右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8课时左右

(八)可能性5课时左右

(九)数学广角5课时左右

(十)整理和复习6课时左右

三年级学期教学计划数学篇十三

(一)班级情况分析:

1、本班共有学生39人,其中男生21 人,女生18人,从上学年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掌握还算牢固,口算及乘法口诀掌握还好。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较差。但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但接受能力不强,学习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2、本班级有些同学自觉性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总想偷懒,不做作业或者抄别人的`作业。今后首先还是加强学习习惯培养,如学前的预习、课后的复习等。在书写上还要继续提高要求,只有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认真思考。因此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习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数学广角—集合(重叠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等。

这学期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能力。最后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使他们乐学,愿学。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正确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4、会区分和辨认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理解“倍”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

问题的方法。

7.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数学思考方面

1、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集合思维,逐步形成空间的观念。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三年级学期教学计划数学篇十四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安排4次操作型活动与1次场景型活动。重点让学生知道独立探索的同时要加强合作交流,明白“倾听”、“尊重”、“互补”会让问题解决得更好;难点:如何有效地组织活动。

1、教学内容的选择

“数与代数”领域以万以内的认数和四则计算(笔算和估算两位数除以一位、三位数乘一位数以及两位数的加和减)为主线,结合安排了认识常量单位(克与千克、24时记时法)以及直观认识分数(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得到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

“空间与图形”领域在二年级观察物体基础上,进一步教学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安排了从这三个角度观察一些简单的物体和由三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三视图);在一年级直观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基础上,教学这两种平面图形的特点以及计算周长的方法。

“统计与概率”领域,在学生初步理解了“可能”“一定”“不可能”的基础上,教学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时大些、有时小些,学会用“经常”“偶尔”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共安排了五次实践活动,其中《称一称》、《周末一天的安排》、《周长是多少》、《摸牌与下棋》都是操作型的活动,而《农村新貌》是场景型的活动。

2、教学内容安排

这册教材的教学内容里,把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解决实际问题密切结合,并没有明显的区分。尽量把数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力求让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培养目标在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中得以落实,让教学内容更加有利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把几个领域的教学内容交叉安排,有利于各领域的教学互相支持,形成有机体,这是个亮点,也是我们教学中所追求的。例如,数与代数领域中的许多数学活动方法,应用到其他领域的学习中同样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条形图与线段恰当地应用到数与代数领域,能直观地显示数量间的关系,有助于发现规律;统计与概率中对“可能性”的理解与把握,则有利于学生在学习其他领域的内容时,思考更全面。

3、教材的编写

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富有数学内容的事情作为教学材料,并以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方式呈现在教材中,让学生知道数学源于生活,就在我们身边,并不陌生,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愿望与热情,激活学生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让学生主动获取数学知识。例题的编写着力于安排教学活动的内容、线索与呈现方式,给创造性地“教”与“学”留出了必要的空间。例题一般不直接呈现和现成的解题方法,而是突出情景中的数学内容、指向解决问题的操作与实践活动,以及学生独立探索后的相互交流。练习的编写注意到学生掌握和巩固新知识需要适当的练习量,同时避免机械地模仿、记忆与重复训练。经常设计一些题组,让学生对同组的几道题进行比较,分析异同,自主构建认知结构;教材中还出现不少的开放性题目,提高学生灵活思考问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从本册教材开始,教材增设了“你知道吗”栏目,结合教学内容,适当介绍一些数学史料,以及和数学有关的科普知识,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首先源于人类生活的需要,体会数学在人类发展历史中的作用,感受现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本册中,出现了适量的提高题,体现教材的弹性,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

1、紧扣学生实际,从学生已有经验入手

学生运用已有的学习经验容易实现有效的迁移。教学时,教师不必呈现具体的计算过程,可以提出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再如在教学除法验算时,也不把知识直接告诉学生,而是通过例题的教学让学生想到:乘法可以验算除法。这样把除法验算的教学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不但有利于他们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理解乘法可以验算除法,而且有利于学生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2、关注学生探索与合作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数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转变角色,依据学生的认识特点,创造性地设计一些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放手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的创新得以落实。如在教学口算整千数加、减整千数,整千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时,不出示例题,而是在认数后的“想想做做”中出示相应的练习,教师给学生充分探索的时间与空间,通过让学生算一算、比一比、说一说等方式,让学生探索算法,交流体会。在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方法时,让学生先尝试口算出结果,再在小组中交流自己是怎样算的,使自己的算法得到确认或修正;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把长方形、正方形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探究长方形、正方形和角的特点,在认识周长的基础上,探索和交流一般平面图形周长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去思考,学生可以运用自己的思考方式和知识经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

3、培养学生“数感”,发展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数感”是对数和数的关系的一种良好的直觉,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用较长的时间逐步培养,学生“数感”的发展需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估算可以发展学生对数的认识,同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说明这一点。因此,在教学中,应着力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算能力。例如为了让学生能够体验万以内这些较大的数的实际含义,可以通过数正方体上的小方块、拨计数器等方法来理解数的组成,让学生感受不同方式表示的万以内数的实际意义和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地方需要估计。如购买一些物品用100元或用200元够不够等等。教学中,应结合有关教学内容或开发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问题或习题让学生去估计。如第40页的第6题,先估计谁走的路近,再算一算;第42页的第5、6题,都是让学生先估计结果,再计算。有了这样的安排,特别是通过估计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估算能力,也让学生觉得估算有用。

4、重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过程,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活动中,首先应让学生获得从“数学”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时善于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其次,让学生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与技能,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发展多样化的解题方法。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结合所学的内容,在“想想做做”、练习及复习中适当安排了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发展应用意识。如教学用“连乘”解决的实际问题时,可创设有趣的场景,让学生收集有效信息,由学生自由地提出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买6袋球一共要用多少元?”然后组织学生交流明确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在单元的最后,安排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根据情境中提供的各种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孩子对自然与社会现象的好奇心、求知欲是一种重要的素质。要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身边的事物,培养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意志力,感受数学的严谨,形成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组织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如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操作和观观察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中有成功的体验,让学生合作交流的机会,分享同学的活动成果。

6、让教学评价的方式多样化

在课堂观察时,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还要关注学生其它方面的表现。例如,既要评价学生对乘法、除法计算方法等知识技能方面的理解和掌握,也要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

三年级学期教学计划数学篇十五

新学期工作又拉开序幕了,为了让班级充满活力与创新,为了能更好地塑造孩子们的心灵,让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也为了使新学期班级上能有更新的气息,特制定班主任计划如下: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63名,男生36人,女生27人。大部分孩子活泼可爱,有着很强的上进心和集体荣誉感。他们纯洁善良,好奇心强,求知欲高。经过上一学期的教育管理,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课堂上能够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生活中尊敬师长,热爱劳动,能够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为班级建设出自己的一份力。但是由于年龄小,自制能力差,仍有些学生时常不能控制自己,上课时爱随便说话或者做小动作。很多行为习惯有待进一步培养。

二、具体教育措施

1、常规教育方面:

三年级的学生,对于学校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已经比较适应,每一项规章制度对于他们来说也是比较熟悉的。但是他们正处在由低年级向高年级转化的阶段,许多地方还需要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能有序的引导,并且内容要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时时处处向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常规教育。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并对表现不够好的学生,及时进行点拨、指导,加强教育。合理利用升旗仪式、班会,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感。同时,让学生在各种活动和劳动中学会合作,学会生活。充分发挥各项活动中的教育阵地的作用,增强学生的荣誉感,使学生心中有他人、有集体。

2、班级纪律方面:

一个班级,要想有良好的班风,必须要有良好的纪律才行。首先,师生共同制定班规班纪,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办法。由于是孩子们自己制定的,这样变被动的各种要求为主动的行为,有助于学生将文字内化为行为。我们班的宗旨是“说到就要做到”。在班级开展"路队小标兵"评比活动,使学生不仅做到快、静、齐,而且能够进行自主管理。每一个路队将分别设立一个小队长,每天定时向班级汇报路队情况,及时监督,及时管理。

要求衣着整洁,做好"三勤",桌洞勤清,物品勤摆,两操勤做。每天早、中、晚分派值日生清扫,设立卫生监督岗,进行检查与监督。对于主动、及时打扫卫生的同学或小组,进行奖励。

3、班干部的培养方面:

班级管理光靠班主任一人来管理是不够的,而班干部却是班级管理的小助手。这学期我将采取班干部轮流制(包括班长和组长),使班级管理再上新台阶,让每个孩子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挖掘,培养有个性的人,使孩子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和学会管理。

4、后进生的转化方面:

对后进生,教师要多倾注些关心和爱心,耐心辅导,谆谆善诱。给他们创造表现机会,鼓励他们的信心和勇气。采取“一帮一”,“众帮一”等措施,给后进生创造一个温暖的集体氛围。

三、做好家长工作

与家长做到及时联系,有问题共同解决。开好家长会,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到班级工作中来,努力使其成为教育教学的有益补充和助手。引导家长多关心子女的学习和心理健康,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习惯,以求双向了解,双向教育,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总之,本学期我将在实、细、严上下工夫,让班级管理有序进行,更上一个台阶,使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年级学期教学计划数学篇十六

这是我从事教学工作的第一年,本学期我新任教三(1)、(2)两个班的数学。由于学校体制的改革,整体三年级打乱以后重新分班。三(1)班共有学生50人,三(2)班共有学生49人,在两个班中都有原先的五个班的老生,和新进的学生两种类型。学生的情况多样,比较复杂。因为是新教师,很多情况不了解,在课间没事时就向原二年级的教师请教,再加上自己对学生的一些了解,获得了不少信息.如学习非常好但也调皮的石宇,严子俊等等.其中也有已经知道的学习上有些落后的,就更需要老师的关心,这些同学的学习能力稍弱,学习上想进步不是一时的。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和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究,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这册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进行估算;能熟练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算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提高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提供丰富的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素材。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

3、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

4、笔算和估算教学相结合,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

5、让学生通过具体的、现实的活动进行感受获得体验。

6、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获得有关量与计量知识应用的感性体验。

7、注重发展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第一周班级常规教育

第二周第一单元千米的认识

第三周吨的认识

第四周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二)加法

第五周减法

第六周加法和减法的验算整理和复习

第七周四边形

第八周有余数的除法

第九周时、分、秒填一填、说一说

第十周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

第十一周一位数乘二、三位数

第十二周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第十三周整理和复习

第十四周分数的初步认识

第十四周可能性

第十五周数学广角掷一掷

第十六周总复习

第十七周复习迎考

三年级学期教学计划数学篇十七

从上学期成绩分析看, 成绩较理想但还需继续努力,本学期要因材施教,分别对待。对于自己认为聪明得很,平时懒读、懒写、懒做题,成绩也不会好到哪儿去的学生,可以引导多自学,自己悟出道理,小组展开讨论,比教师苦口婆心的说教会更有效。对于基础很差、干劲更差,上课不遵守纪律,作业叮嘱再三都不能完成的同学,更要认真对待,发现他们思想、学习中的闪光点,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与家长联系沟通,与优生结对子,力争使他们成为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三班共有学生38名,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掌握基础知识比较牢固,学习目的明确,上课专心听讲,遇到不懂的问题能主动问老师。有部分学生在课堂只停留在认真、专心听,缺少主动参与的意识和习惯。但也有小部分学生基础比较差,上课听到的知识,课后又不会运用,作业的正确率低,个别学生不肯及时完成,喜欢拖拉作业。所以在本学期的数学课上,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善于思考,乐于思考,不怕错误,具有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快乐学数学的心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册内容包括万以上数的认识;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能进行一位数乘、除两位数和简单的两位数乘、除三位数的口算,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及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能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能结合实际进行估算;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24时计时法;认识直线、线段、射线,了解平面上两直线的平行和相交的位置关系,会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能通过实例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结合生活经验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组合物体的形状,能根据看到的形状摆放物体。

本册教材通过优化单元知识结构,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乘除法的口算、笔算、估算有机结合在一起,便于学生理解计算策略的多样性;通过解决问题学习新知识,体现知识的生成性,在学习“平行与相交”中,由“怎样画设计图”问题引入,通过探索实践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倡导多样化的教与学方式,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空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获取知识。

三、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能认、读、写小数,能比较小数的大小,并能进行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能认、读、写万以上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对较大的数进行估计。

2、在现实的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会进行一位数乘、除两位数和简单的两位数乘、除三位数的口算;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及两、三位数除一两位数的除法;会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斯则混合式题;能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在探索、交流的过程中,了解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多样的。

3、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知道24时计时法。

4、结合实例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条直线相交确定一个点;区分直线、线段和射线;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及点到直线的距离;了解平面上两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位置关系,会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能综合运用平等与相交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5、结合生活经验,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组合物体的形状;能根据看到的形状摆放物体。

6、通过实例,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多个单位)。能初步用数和形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7、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分析研究问题的方法。在探索、解决具有一定挑战性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表达自己思考的大致过程和结果,积累与同伴合作的经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 教学措施:

1、在活动情景中发现大数的过程,能用大数表示具体的事物,发展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数感。

2、经历探索两位数乘除两、三位数计算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结合具体情景,在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3、在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4、在探索平行与相交的过程中,提高初步的观察、想象和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5、通过实验,初步体会统计的工具性,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

6、 课前做好备课工作,不但备教材,还认真备学生,做到有的放矢。主动学习新课程标准,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和学生实际情况展开教学工作.

7、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吃不饱”的学生向更高的层次迈进,可以做一些有难度的题。

8、充分利用教材的特点,将计算融于解决问题的情境当中,让数学知识变得有味,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让他们感到学有所用,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多列举一些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事例,比如:买东西和卖东西的例子,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会算账,但出现在课本上时就不知道如何处理了。

9、补差内容:有些内容是难点,但教材中安排的习题与课时明显不足,在课后要及时反馈,让学生多做相应的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达到预测的目标。培养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五、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 课时数

一、大数知多少——万以上数的认识 8课时

二、走进天文馆——年、月、日 5课时

三、家居中的学问——小数的初步认识 5课时

四、泰山黄金周——计算器 2课时

五、扬帆奥运——三位数乘两位数 12课时

六、走进商场——观察物体 3课时

七、农田里的数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12课时

综合应用——纸与我们的生活 1课时

八、我跟爸爸学设计——平行与相交 4课时

九、长大了我也去航天——统计 3课时

回顾整理——总复习 5课时

三年级学期教学计划数学篇十八

这是我从事教学工作的第一年,本学期我新任教三(1)、(2)两个班的数学。由于学校体制的改革,整体三年级打乱以后重新分班。三(1)班共有学生50人,三(2)班共有学生49人,在两个班中都有原先的五个班的老生,和新进的学生两种类型。学生的情况多样,比较复杂。因为是新教师,很多情况不了解,在课间没事时就向原二年级的教师请教,再加上自己对学生的一些了解,获得了不少信息。如学习非常好但也调皮的石宇,严子俊等等。其中也有已经知道的学习上有些落后的,就更需要老师的关心,这些同学的学习能力稍弱,学习上想进步不是一时的。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和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究,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这册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进行估算;能熟练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算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提高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提供丰富的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素材。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

3、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

4、笔算和估算教学相结合,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

5、让学生通过具体的、现实的活动进行感受获得体验。

6、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获得有关量与计量知识应用的感性体验。

7、注重发展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第一周班级常规教育

第二周第一单元千米的认识

第三周吨的认识

第四周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二)加法

第五周减法

第六周加法和减法的验算整理和复习

第七周四边形

第八周有余数的除法

第九周时、分、秒填一填、说一说

第十周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

第十一周一位数乘二、三位数

第十二周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第十三周整理和复习

第十四周分数的初步认识

第十四周可能性

第十五周数学广角掷一掷

第十六周总复习

第十七周复习迎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