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精神病管理工作总结(大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3 14:12:05 页码:13
最新精神病管理工作总结(大全8篇)
2023-11-23 14:12:05    小编:XY字客

总结的选材不能求全贪多、主次不分,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总结的目的,把那些既能显示本单位、本地区特点,又有一定普遍性的材料作为重点选用,写得详细、具体。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总结书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精神病管理工作总结篇一

一是把好排查关,确保辖区内所有精神障碍患者纳入服务管理。由综治中心牵头,每季度组织派出所、卫生院和村委会,对辖区内的精神障碍患者进行摸排走访,登记造册,完善三级以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档案,及时掌控患者动态信息。对于新发现的精神障碍患者,及时纳入管理台账,实时掌握动向。

二是把好处置关,及时消除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隐患。落实日常管控责任。坚持以村为主的原则,镇政府与村、村与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签订责任书,村干部不定期与精神障碍患者的监护人、村民组长对接联系,落实监管责任,实现应控尽控。完善应急处置机制。派出所制定严格的应急处置预案,将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应急处置纳入警务技能培训,加强演练。针对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一旦接到报警,派出所立即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行为的社会危害。

三是把好救治关,切实解决精神障碍患者的救治问题。严格按照要求设立精神障碍患者救治基金,凡我镇户籍、精神残疾在县精神病医院治疗的患者,家庭生活确实困难的,可以申请由政府代为支付治疗费用,同时,镇政府积极与民政、残联等部门对接,及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纳入低保补助和残疾补助范围。

四是把好回访关,时刻掌握精神障碍患者的动向。对病情稳定的精神障碍患者和有肇事肇祸既往史、可能造成现实危害的隐性精神障碍患者,由责任区民警、村卫生室医生等定期逐一上门回访走访,了解患者的家庭情况和现实表现,督促其监护人做好平时的监管工作,一旦出现症状,及时送医治疗。针对春季精神疾病易反复的情况,责任区民警、村医和村干部增加回访次数,密切关注其动态,出现异常及时处置。

精神病管理工作总结篇二

截止20xx年7月2日全镇发现重性精神病患者176例,在管x例、死亡x例、失访x例。

督导管理是精神病防治工作的重点,除了通过电话对病人进行服药指导和督促外,还定期组织人员到病人家里和监护人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指导病人进行治疗和服药。病人服药情况的督导管理,由村卫生室人员负责其所属区域内的精神病病人督导及定期进行随访,有效地提高了病人的服药依从性和随访配合度。

中心加强对精神病病隔发现和督导情况检查力度,根据制定的考核办法和标准,每季度开展一次对村医的日常督查,每半年开展一次评分考核。病人服药情况管理方面,首先组织对乡村医生进行督导培训,对辖区的每一例新入项病人,中心工作人员都带领乡村医生到病人家中给他们进行现场指导。

1.工作基础精神病防治工作基础较为薄弱,这不仅严重影响精神病病人的发现率,也严重制约了整体的精神病防治工作。

2.培训指导与精神病培训指导力度及乡村医生配合度不足,培训指导的内容、频次和力度上还须加大,乡村医生工作的主观能动性不高,缺乏求真意识。

不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水平,无精神科医师,工作队员没有系统的精神科专业知识,涉及患者的疾病诊断、危险度分级、药物治疗康复指导等都缺乏系统及规范的指导知识。

精神病管理工作总结篇三

为进一步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工作,及时发现、掌握具有肇事肇祸倾向的重度精神疾病患者的相关信息,有效防范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事件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豆公镇多措并举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和管理工作。

一、传达精神,提高认识。豆公镇召开由派出所、司法所、卫生院和各村负责人参加的严防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专项行动安排部署会,传达上级文件精神,层层压实责任,安排部署严防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专项行动。

二、进一步压实管控责任。镇政府与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签订《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有奖监护协议》,督促监护人落实日常看管、监督服药、送诊救治、动态报告等监护责任,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肇事肇祸事件发生;实行包保责任制,机关包村干部、派出所经办民警、村干部、精防医生、患者监护人等五位包保人共同签订《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包保责任书》,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建立四方包保责任人定期走访制度,加强对患者的服务和管理,保证完成包保目标。

三、全面开展摸排。对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逐一上门走访,摸清精神障碍患者情况,认定监护人履责情况;各村对本村群众,特别精神残疾人员进行全面摸排,摸清辖区内精神病人情况,做到精神障碍患者底数清、情况明,并建立工作台帐,将重点人员纳入管控视线,为全镇稳控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文档为doc格式。

精神病管理工作总结篇四

截止20xx年7月2日全镇发现重性精神病患者xx6例,在管x例、死亡x例、失访x例。

督导管理是精神病防治工作的重点,除了通过电话对病人进行服药指导和督促外,还定期组织人员到病人家里和监护人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指导病人进行治疗和服药。病人服药情况的督导管理,由村卫生室人员负责其所属区域内的精神病病人督导及定期进行随访,有效地提高了病人的服药依从性和随访配合度。

中心加强对精神病病隔发现和督导情况检查力度,根据制定的考核办法和标准,每季度开展一次对村医的日常督查,每半年开展一次评分考核。病人服药情况管理方面,首先组织对乡村医生进行督导培训,对辖区的每一例新入项病人,中心工作人员都带领乡村医生到病人家中给他们进行现场指导。

1.工作基础精神病防治工作基础较为薄弱,这不仅严重影响精神病病人的发现率,也严重制约了整体的精神病防治工作。

2.培训指导与精神病培训指导力度及乡村医生配合度不足,培训指导的内容、频次和力度上还须加大,乡村医生工作的主观能动性不高,缺乏求真意识。

不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水平,无精神科医师,工作队员没有系统的精神科专业知识,涉及患者的疾病诊断、危险度分级、药物治疗康复指导等都缺乏系统及规范的指导知识。

精神病管理工作总结篇五

截止7月2日全镇发现重性精神病患者176例,在管x例、死亡x例、失访x例。

督导管理是精神病防治工作的重点,除了通过电话对病人进行服药指导和督促外,还定期组织人员到病人家里和监护人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指导病人进行治疗和服药。病人服药情况的督导管理,由村卫生室人员负责其所属区域内的精神病病人督导及定期进行随访,有效地提高了病人的服药依从性和随访配合度。

中心加强对精神病病隔发现和督导情况检查力度,根据制定的考核办法和标准,每季度开展一次对村医的日常督查,每半年开展一次评分考核。病人服药情况管理方面,首先组织对乡村医生进行督导培训,对辖区的每一例新入项病人,中心工作人员都带领乡村医生到病人家中给他们进行现场指导。

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工作基础精神病防治工作基础较为薄弱,这不仅严重影响精神病病人的发现率,也严重制约了整体的精神病防治工作。

2.培训指导与精神病培训指导力度及乡村医生配合度不足,培训指导的内容、频次和力度上还须加大,乡村医生工作的主观能动性不高,缺乏求真意识。

四、专业技术相关管理工作不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水平,无精神科医师,工作队员没有系统的精神科专业知识,涉及患者的疾病诊断、危险度分级、药物治疗康复指导等都缺乏系统及规范的指导知识。

精神病管理工作总结篇六

据中国有关权威部门的保守估计:中国的精神病的患病率大概是千分之十三点四七,中国的精神病患者已达到1600余万人,其中有160余万对社会治安构成危害。精神疾病已成为中国人最易患的疾病之一。遗憾的是,他们并没有得到统一的管理和有效的治疗。我院是民政局所属精神病专科医院,从建院起,就一直承担着收治常武地区流浪精神病人的救助任务,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交通的日益便利,人口流动性的增大,流浪精神病人呈现显著增长的趋势,自2004年至今4年时间,我院共收治734例救助病人,经过多年的实践,在城市流浪精神病人管理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些经验,同时对遇到的问题也提出了一些建议,现探讨如下对流浪精神病人的管理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目前主流流浪精神病人管理状况的调查研究,针对救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对我市流浪精神病人管理体系下一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至残害邻里和亲人,一个社区、一个村如果有一个精神病人,尤其是重性精神病人,整个社区和村子的群众都会为之恐惧。

一、精神病人管控存在的问题。

精神病患者作为一种特殊的疾病,对他们的治疗和管理直接关系到其他公民的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目前精神病人的治疗、日常管控主要以家庭为主,而这种管理却存在许多问题。

精神病人接受治疗情况差。

随着交通的日益便利,人口流动性的增大,流浪精神病人也呈现显著增长的趋势。据统计,我院04年收治流浪精神病人128例,05年收治142例,06年收治202例,07年收治262例,上涨比例依次为、42%、29%。虽然经过数次调整,目前收容病区床位已增至93张,但仍然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病人的需要,目前病房收治病人达116位。精神病人的治疗费用根据不同病情,每人每月在1000-3000元,无监护人和优抚对象精神病人所需的基本治疗,费用由县民政局和镇街政府解决。对于“武疯子”,因其监护人不愿管理,在病情较重时,由于其社会危害性大,便由镇街政府出面处置,其治疗费用基本也由镇街财政解决。对于镇街财政来说,这笔资金负担起来十分困难。有监护人的精神病人,由于大多数家庭经济状况差,难以保证病人能得到长期正规的治疗,难以保证治疗效果,多数只能找点土方来用,或断断续续在医院买些药,民政、残联方面也没有单独的精神病人医疗救助政策。

监护人监护责任落实差。

虽然法律在精神病人的监护上对家庭成员、村(居)委会、地方政府都做了一些规定,但因精神病人发病时间长、治疗费用高、难以控制其行为等原因,加上多数家庭早已因此陷入贫困,无力监管,大多数监护人失去了信心和耐心,基本上没有进行有效监护。村(居)委会的收入来源少,没有必要的设施和资金,也难以落实对无监护人精神病人的监护。地方政府没有专项资金,也难以落实监护责任,只在“武疯子”肇事时才采取一些强制控制、治疗措施。

监管机制不完善。

目前涉及精神病人管理的牵头协调、经费渠道、救助机制、治疗管控、医疗保险、应急处置等问题,在一些法律法规中有一些规定,但是操作性不强。如定点医疗、强制收治、监护责任等没有有力措施来保证落实,没有统一的组织协调机构和人员,没有保障经费,没有纳入医疗保险病种等。一些精神病人经过医院治疗后,自知力恢复,可以出院,却找不到接纳的地方。

精神病人难以控制自身行为,经常脱离掌控,经常有精神病人到处流浪,为了不影响城市文明形象和市容市貌,一些地方将本城的流浪精神病人收集装车,转移到相邻省市区。流出通道不畅,病人积压。

疏通流出通道是搞好流浪精神病人救治工作的重要环节,它必须要有准确的家庭、社会资料作保障,现有的问题是:(1)伴有聋哑、重度智能低下的精神病人根本无法说出家庭地址,只能在医院滞留下来,目前尚无有效的分流通道。(2)一部分病人经过治疗,病情缓解,能够搞清家庭地址,与家庭和当地政府联系后,对方却一直不愿来接,甚至拒接。(3)找到家庭住址需要护送返乡的病人,救助方式也发生了转变,首先必须与病人所在地的民政部门取得联系,确认人员信息,对方同意接收该病人,才能根据苏福民[2005]56号文件规定,将其移送至跨省救助站(苏州)转送返乡,这样就造成了病人来不及转送。由于出口不畅,使滞留的病人逐渐增加,最后必然成为政府的沉重包袱。

救治对象概念不清,家属监护不力。

流浪街头的精神病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无着的精神病人;另一类是有着的精神病人。公安等机关发现流浪街头的精神病人护送到救助站,由救助站进行甄别、鉴定,对有着的精神病人通知其家属或者所在单位接回监护、治疗,家属、单位拒绝接回的通知流出地的民政部门接回;对无着的精神病人,再送我院收治。

属对病人基本不承担监护责任,致使病人屡次被送入我院,这无形中增加了工作量。

治愈病人何去何从,缺乏相应的法规指引。

经过治疗,一部分自知力恢复、临床全愈的救助病人,由于各种原因滞留我院,无法流出。我们能否让病人自主出院?目前尚无可依据的法规指引。还有一部分病人,虽然已达临床全愈,但精神病有其特殊性,有些病人需要长期服药,或残留一些如失眠、寡语、懒散等不影响其他人的症状,这些病人回归社会是最好的办法,有利于社会功能的康复,对于流浪的无着的这部分病人,本该移送相关福利机构或敬老院,但由于对精神疾病的不理解或恐惧,其他福利机构都拒绝接收此类病人,或即使暂时接收了,一旦发现其稍有睡眠差或异常举动不问原因就又立即返送回院,造成康复期病人长期积压在治疗病房内。针对这种情况,是否有更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病人来源复杂,诊治困难。

签字制度无法落实,有时会影响治疗,还有的病人躯体情况复杂,需要仔细检查、甄别等。

救治资金不足,难以保障。

首先,流浪精神病人大多无法提供病史,缺乏用药记录,为了控制精神症状,常使用一些价格相对较高的、不良反应小、较为安全的新型抗精神病药;第二,流浪精神病人伴有躯体疾病的比例较高,本文资料显示占34%,在治疗精神疾病的同时必须治疗伴发的躯体疾病;第三,近年我院在收治流浪精神病人工作中,曾收到伴有艾滋病、xxx、肺结核、肝炎等传染性疾病的病人,故为了保障医护人员及其他病人的健康安全,以防交叉感染,同时为病人负责,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辅助检查。另外,每个病人收治后,都要提供衣服、日用品、伙食等服务,这些大大增加了医院的开支,加上目前物价飞涨,每人每月560元的补助只是杯水车薪。

二、精神病人管控措施。

精神病人问题已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救治不及时或看管不严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可预知的危险。精神病人特别是重性精神病人的救治和监管仅靠亲属远远不够,需要政府将这一群体的救治纳入国家公共卫生安全投入的范围,从政策上、经济资助上提高家庭监护能力。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我院的具体情况,提出以下建议与对策。

增开病区,政策向收容病区倾斜。

管,必要时我们也会通过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舆论的力量加以约束。

完善告知制度,同救助站加强联系。

病人的飞速增多及物价的上涨等各种原因导致救治经费严重欠缺,而目前采用的办法是年终按每月核定一个基数统一下拨救治经费,这种方式制约了我院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救治的越多,经费开支越大,经费更加入不敷出。对于外地涌入的精神病人的救助救治,国家没有专项拨款,救治费用无法落实。因此,应将救治流浪无主的精神病人的经费纳入救助的总盘子,政府财政也应给予大力支持。救治费用应采用实报实销的办法,这样才更有利于救治工作的开展。

精神病管理工作总结篇七

精神残疾的社会防治工作是关系到病人的健康,家庭安宁,社会和谐稳定的工作,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街办事处及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为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建档183人,并为其管理。每季度定期进行一次跟踪随访。

在这管理的183人中,其中精神分裂症113人,老年痴呆6人,情感性精神病7人,偏执型精神障碍1人,抑郁症14人,癫痫性精神障碍1人,强迫症3人,精神发育迟滞33人,恐惧症3人,其他精神疾患2人。今年我中心应管理估算精神疾患166人,实际管理183人,精神疾病患者的健康管理率为110.24%。年内要求规范管理率80%,实际规范管理率为100%。重性精神病患者要求管理稳定率达到50%,我中心管理的患者稳定率达到173人稳定率为74.68%。

在管理工作过程中,发现患者症状有轻有重,我们根据其症状进行指导用药,对患者病情较重又不稳定的两周进行一次追踪随访,待其症状稳定后仍每季度进行一次随访。对老年痴呆,精神发育迟滞的病人。在做好其生活护理的同时,多与其交流,做一些简单的劳动。对经常服药的病人,告其家属药物的副作用,并征得家属同意参与中心组织的年度体检,为精神病患者进行心电图、生化、血常规、尿常规等辅助检查。今年我中心为109名精神病患者进行了年度体检。对于不配合的我们要耐心解释宣传政府及上级规定及管理意义争取合作,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免费公共卫生服务。

1、精神疾患人群存在包括死亡、搬迁、户在人不在、长期外出、住院等客观因素、所以此人群为特殊人群,导致管理上变动性和难度较大。

(1)档案书写仍存在不规范的问题、药品化学名书写不符合要求。

(2)慢病系统管理中,有的患者随访后未调整用药,或对未用药者没有措施。

(3)精神学科专业性较强,社区责任医生技术水平不平衡,部分责任医生专业技术水平仍有待于提高。

(4)仍有部分居民对接受公益性服务有误解,出于对患者和医生的保护而不能配合,虽然多次电话、上门预约项目检查,明确表示不接受服务。

1、进一步完善档案输入,增加内涵,保证档案的质和量。

2、将项目检查时间和随访时间科学分配,使工作科学、合理,有计划性。

3、及时调整用药,强化控制效果。对未用药患者和不遵医嘱的患者提出建议,采取措施,使其得到真正管理。

4、增加专业培训频次,加强责任医生队伍素质建设,加强责任医生技术技能的提升,提高工作水平。

5、加强宣传力度和增加宣传方法方法,让居民了解我们的服务内容和次数,提高服务满意度。

我们在以往的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不断完善,使工作更加科学合理,档案做的更加完善,努力提高服务质量。

精神病管理工作总结篇八

精神残疾的社会防治工作是关系到病人的健康,家庭安宁,社会和谐稳定的工作,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街办事处及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为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建档183人,并为其管理。每季度定期进行一次跟踪随访。

在这管理的183人中,其中精神分裂症113人,老年痴呆6人,情感性精神病7人,偏执型精神障碍1人,抑郁症14人,癫痫性精神障碍1人,强迫症3人,精神发育迟滞33人,恐惧症3人,其他精神疾患2人。今年我中心应管理估算精神疾患166人,实际管理183人,精神疾病患者的健康管理率为110.24%。年内要求规范管理率80%,实际规范管理率为100%。重性精神病患者要求管理稳定率达到50%,我中心管理的患者稳定率达到173人稳定率为74.68%。

在管理工作过程中,发现患者症状有轻有重,我们根据其症状进行指导用药,对患者病情较重又不稳定的两周进行一次追踪随访,待其症状稳定后仍每季度进行一次随访。对老年痴呆,精神发育迟滞的病人。在做好其生活护理的同时,多与其交流,做一些简单的劳动。对经常服药的病人,告其家属药物的副作用,并征得家属同意参与中心组织的体检,为精神病患者进行心电图、生化、血常规、尿常规等辅助检查。今年我中心为109名精神病患者进行了体检。对于不配合的我们要耐心解释宣传政府及上级规定及管理意义争取合作,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免费公共卫生服务。

二、管理分析。

1、精神疾患人群存在包括死亡、搬迁、户在人不在、长期外出、住院等客观因素、所以此人群为特殊人群,导致管理上变动性和难度较大。

2、病情好转率、稳定率大致相符,管理上仍然存在较大难度。针对各社区站的情况,我们发现;(1)档案书写仍存在不规范的问题、药品化学名书写不符合要求。

(2)慢病系统管理中,有的患者随访后未调整用药,或对未用药者没有措施。

(3)精神学科专业性较强,社区责任医生技术水平不平衡,部分责任医生专业技术水平仍有待于提高。

(4)仍有部分居民对接受公益性服务有误解,出于对患者和医生的保护。

而不能配合,虽然多次电话、上门预约项目检查,明确表示不接受服务。

(5)输机工作已完成,但由于系统的频繁升级,使数据统计表不能打开,汇总工作不能及时完成。

三、整改措施。

1、进一步完善档案输入,增加内涵,保证档案的质和量。

2、将项目检查时间和随访时间科学分配,使工作科学、合理,有计划性。

3、及时调整用药,强化控制效果。对未用药患者和不遵医嘱的患者提出建议,采取措施,使其得到真正管理。

4、增加专业培训频次,加强责任医生队伍素质建设,加强责任医生技术技能的提升,提高工作水平。

5、加强宣传力度和增加宣传方法方法,让居民了解我们的服务内容和次数,提高服务满意度。

我们在以往的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不断完善,使工作更加科学合理,档案做的更加完善,努力提高服务质量。

x中心。

2011年12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