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人物形象设计 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心得体会(汇总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9 07:15:15 页码:8
人物形象设计 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心得体会(汇总8篇)
2023-11-29 07:15:15    小编:雁落霞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人物形象设计篇一

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是当代的新兴专业之一,随着动画、游戏等娱乐产业的兴盛,人物形象设计师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作为一名正在学习这一专业的学生,我深感人物形象设计的重要性,也对这个专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下面将分享我在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技能培养与掌握。

人物形象设计专业需要掌握多方面的技能,包括素描、动画、数码绘画等。在我刚开始学习人物形象设计时,我意识到自己的素描基础较为薄弱,于是我通过反复练习提高了我的素描技巧,熟练掌握了构图技巧、光影处理等基本要素。同时,我还学习了动画制作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尽可能地提高了自己的绘画技术水平。通过这些培养和掌握,我能够更加准确地表达人物形象所要表达的特点和情感。

第三段:理论知识的学习。

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技能,还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我注重理论知识的积累,并在实践中运用。我学习了人体比例、人体结构、肌肉解剖学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对我构建一个合理的人物形象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我还学习了色彩理论和情绪表达等相关知识,这让我能够更好地表现人物形象的特点和情感。

第四段: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往往需要与其他团队成员共同合作完成一个作品,因此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在我的专业学习中,我主动参加团队合作项目,例如动画制作和游戏角色设计等。通过与其他专业的学生合作,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协作,互相倾听和尊重对方的意见。同时,我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团队提供帮助,这不仅提高了我在团队中的地位,也培养了我的领导才能。

第五段:实践与总结。

在我的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学习中,我不仅注重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还积极参与各类实践活动。我参加了多个社团,进行了人物形象设计的实践活动,并积极参与了一些比赛和展览。这些实践活动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专业的要求和市场的需求,也让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在实践过程中,我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反思自己的不足,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总结:

通过自己在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学习中的体会和心得,我明确了专业要求和发展方向。人物形象设计专业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掌握理论知识,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并进行实践和总结。只有不断努力和提高,我们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人物形象设计师,为动画、游戏等娱乐产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人物形象设计篇二

尼摩艇长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中的主要人物,他是一个神秘莫测的角色,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与他的故事中,我对尼摩艇长这一人物形象有了一些心得体会。尼摩艇长的个性既充满魅力又复杂,他的无私和自由精神让人敬佩,同样他的孤独和自我封闭也令人惋惜。通过与他相处,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一个有着高尚理念的梦想家,更能从中感悟到人性的复杂和深沉。

首先,尼摩艇长充满魅力,他的聪明才智和勇敢气概深入人心。他不仅是一名杰出的科学家和探险家,还是一位出色的船长。他驾驶着“鹦鹉螺号”科学船在海底探险,展示了他的众多技能和丰富知识。他的聪明才智在面对千钧重负时表现得淋漓尽致,他总能从困境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此外,他勇敢无畏,敢于冒险,乐于与邪恶势力作斗争。他和他的船员们在海底遭遇各种神秘的生物和巨大的风险,但他们从未退缩。这种魅力和勇气是尼摩艇长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令人叹服。

然而,尼摩艇长的个性也是复杂的。尽管他有着崇高的理想和价值观,但他却被孤独所包围。他选择独自一人生活在海底,远离人类世界。这种自我封闭的行为让人感到惋惜,同时也发人深省。尼摩艇长看透了人类的丑恶和自私,他对人类的愤怒和失望使他现在选择与世隔绝。他丢掉了人类身份,成为了一个浩渺宇宙中的孤独灵魂。尼摩艇长的复杂性让人们琢磨不透,但也让我们思考人性的边界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尼摩艇长的无私和自由精神也是他人物形象中令人敬佩的部分。尽管他与人类社会切割,但他却拥有一颗善良的心。他把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付诸于人类的事业,帮助了那些迷失在海洋深处的罪犯幸存者。他拯救了那些在海上事故中遇难的渔民,将被淹死的农民送回岸上,这种豁达的行为展示了他的人如其名。尼摩艇长拥有着无视约束的自由精神,他无拘无束地生活在海底,没有规则和限制。他不受社会准则束缚,抛弃了金钱和地位的追求。他的自由和无私精神引发了读者对人类社会的反思。

最后,尼摩艇长的形象给了我一种潜在的感觉,即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尼摩艇长。虽然我们不可能像他一样生活在海底,但我们可以像他一样,追求梦想,勇往直前。尼摩艇长的存在启示我们要保持独立思考和智慧,不被传统和规范所束缚。他的形象给予了我对自由和勇敢的启示,激励我追求内心真正的自由和热爱。

综上所述,尼摩艇长这一人物形象是一个丰富而复杂的形象。他既充满魅力和勇气,又有着悲剧性的孤独和自我封闭。他的无私和自由精神令人敬佩,同时也给予了我们对人性的反思。与尼摩艇长的相处使我明白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尼摩艇长。尼摩艇长的形象告诉我,勇往直前,追求自由和理想,将是我永远的动力。

人物形象设计篇三

世界赋予了小说以人物,小说赋予了人物以形象。优秀的小说作品总是擅于塑造形象的。它们刻画人物,抽丝剥茧,剥离出其抽象性的那一部分,使之更具概括性和典型性。它们通过描写人物动作来丰满形象,通过营构关系来揭示因缘,从而写出命运感,使之深刻。它们塑造典型形象,并借助它们的生命隐秘地思考现世的存在,揭露社会,反映生活。冉阿让正是这样一个“媒介”。

冉阿让是一位具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和悲剧色彩的人物,他出自法国浪漫主义诗人、散文家、剧作家、小说家维克多·果的代表作《悲惨世界》。文中以冉阿让的的传奇式命运为主线,通过纵横交错的写作手法,将整个小说放在了法国大革命后资本主义制度的大背景下,描绘出了当时法国人民的真实的悲惨的生活。

在海滨城市蒙特勒伊,冉阿让化名马德兰,拥有了崭新的“第二人生”——他通过自己的善行与努力被推举为市长,又兴建工厂,使自己成为了当地首富的同时还解决了当地的就业问题。昔日的罪犯一去不返,摇身一变成为了远近皆知的好人,他为了回报主教的恩情,广施钱财,改善医院设施、兴办学校、盖了法国第一家养老院,他甚至收容了一个素不相识的“女罪犯”,为她洗脱罪名,救治伤病,寻找女儿,在她死后还亲自抚养起了他的女儿,将她视如己出……正当过去的阴霾消弭殆尽之际,新的阴影又又开始穷追不舍——巡查官沙威——一个资本主义法律的走狗发现了一切,决心将他送回牢笼。为了保护和他相貌相似的替罪羊,他主动自首;为了保护他的女儿,他一次次逃亡。长达20年的流亡生活,沙威始终如影随形,他像一个执着的幽灵,一个前世的梦魇,随时威胁着冉阿让“父女”的人生,挥之不去。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冉阿让也坚决地坚守着自己的良心,他似一个绵绵不绝的光源普照着周围的人世,他甚至挽救了沙威的性命,却没能拦住他的死。一场持久的追击终于结束,他将女儿托付给她心的人,选择回归曾经的名姓,直至终老。

冉阿让这看似颠沛传奇的命运充分验证了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所提到的可然律与必然律(可然律即可能性,指事物包含的种种发展趋势,在一定的内外条件下,其中的一种可能转变为事实;必然律即必然性,指客观事物不可避免的现实发展趋势)。而若要研究哪些是可然的部分,哪些又是必然的部分,则免不了要分析其中的因果关系,即不断地问为什么?在小说的开头显示出这是主人公冉阿让弥留之际写给自己女儿的一封信,为什么要写信呢?因为他想证明自己是一个好人。为什么需要证明呢?因为他曾经是一个罪犯。为什么要犯罪呢?因为家人需要食物。为什么没有食物呢?因为没有工作。为什么没有工作呢?因为很难找到。为什么……?为什么?归根结底都要归因于社会存在的种种不合理之处。《悲惨世界》的序言为我们解答了这一点:“只要法律和习俗所造成的社会压迫还存在一天,在文明鼎盛时期人为地把人间变成地狱并使人类与生俱来的幸运遭受不可避免的灾祸;只要本世纪的三个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还得不到解决;只要在某些地区还可能发生社会的毒害,换句话说,同时也是从更广的意义来说,只要这个世界上还有愚昧和困苦,那么,和本书同一性质的作品都不会是无益的。”由此看来,在看似由冉阿让自由支配的行为背后其实掩藏着一股不可逆转的操纵力,它属于冉阿让的意志,同时也属于命运的意志。雨果正是用这样的强制力来使人物形象体现出无力感,从而显示出整部作品浓郁的悲剧气氛,为我们展现出真实的悲惨世界。

毫无疑问,冉阿让是一个好人,至少是一个有良心的人。只是诺亚方舟载不动那许多的良心,因此有良心也成为了一种美德,最难能可贵的那一种。

他善良,仁慈,博爱,富于人道主义精神。他经历过短暂的迷失,最终得以被温暖感化,他用温柔地对待冰冷的世界,用仁慈宽恕自己的敌人,用博爱分享自己的财富,用关怀温暖绝望的心灵。他冲进熊熊烈焰挽救了两个小孩的性命,在有可能会招来嫌疑的情况下依旧踩进泥坑顶起马车救出不喜欢自己的法谢门勒,明知将重回监狱依旧出面自首解救无辜嫌犯,跳下汪洋大海救起失足落水的水手,在对沙威执行枪决时悄悄放跑了这个纠缠了自己20年的噩梦,在“抢走”自己心爱的女儿的马吕斯身受重伤时不顾一切的救治他……他的功绩足以让自己享有十几枚军功章,而他的初衷都仅仅是因为“无法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死去”。“评价一个人依靠的是目的和冲动,是未成事实的意向。”尽管冉阿让的盗窃入狱看似自作自受,然而他的动机是“看够了姐姐的孩子们饱受饥饿之苦”,并非是贪图享乐,他“心里已经不管是不是有人已经看到我了”,“不管怎么样都要为孩子们带一些食物回去”。只有被逼到绝路的人和有坚定信仰的人才能完全抛却个人的安危铤而走险,冉阿让显然是前者。早在他冒着被法律制裁和给自己的人生留下污点的`代价,只是奢望在这场博弈中能够侥幸获得些许的食物,“却无法把它带回家给他们”时,悲剧已经悄然开始。

他信守承诺。为了履行与方汀的承诺,让他们母女团圆,冉阿让一再给恶人汇款,以至于惹火烧身遭受绑架之灾。他一边与恶人斡旋,一边安慰方汀,支撑住她奄奄一息的生命。直至方汀死去,他依旧逃狱出来搜救她的女儿,并终其一生地呵护着她,感受奇妙的温情。他的承诺,掷地有声。

他强壮、勇敢、机智。尽管冉阿让以弱者的形象出场,然而事实证明他不仅不是弱者,更是一个有能力的强者。他比一般人都要强壮有力,身手也更为矫健,无论在商场还是战场上,他似乎永远是胜利的那一方。面对凶残的绑匪,他也能临危不乱,用智谋为自己争取宝贵的时间。换做是其他人,带着一个小女孩逃亡20年还能躲避各种危机,实在是难以想象的。

在整部作品中,冉阿让的形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的一生道路坎坷,几乎具有了各种非凡的活力,是一个浪漫主义色彩浓厚的传奇性的主人公,他的精神历程也像史诗一样可歌可泣。首先是主教的感化使其在心态和灵魂上都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他被美好所净化,最终自己也归于美好,随着人物经历地不断丰富,他的灵魂也升华到更高的层次,他更像是一个“神”,拥有一切美好与光明的成分,由人修炼而成,又反过来庇护着人。从前那个不计代价、不顾后果的饥饿男孩渐渐被思维清晰、深谋远虑的“父亲”所取代,随着不同阶段的遭遇不同,思想和认识也随之不断完善。

此外,冉阿让的形象之所以像神而不是神,是因为他还有人类所特有的我们称之为人性的狭隘的那一部分。这也使得冉阿让的浪漫主义色彩得以恰当的削弱,使他虽抽象,却具体;虽概括,却个性,保证了其典型形象的复杂性。冉阿让爱自己的女儿胜于一切,他的信是那样慈爱,令人动容,然而当女儿的心上人出现时,冉阿让表现出了极大地抗拒性。“我的心都碎了。……我害怕因为这个年轻人而让我失去我的女儿。因为我害怕会失去我仅有的快乐。”他承认,他嫉妒,嫉妒的没有理由,嫉妒的无可救药。他利用搬家来拆散他们,甚至有一瞬间希望那个男孩能在动乱中死去。然而当他真的快要死在自己的面前,他又选择了让他活过来。虽然这并不容易,但是他还是选择了退出,退出他们的家,退出这本不属于他的亲情。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血有肉,人有感情,人会受伤,会死,会孤独。人有理性,也有感性;人有良心,也有私欲,所以才会挣扎。唐僧那样的完美主义不是人性,连一只蚂蚁都不忍踩死也不是人道主义。冉阿让以其深厚宽容的爱征服了一个多世纪的读者,就在于他的真实可信。在人的维度内概括出最活生生的典型,这就是雨果通过冉阿让告诉我们的。

诚然,冉阿让是一个传奇人物。然而无论是从出身、经历、品德、习性各方面来说,他都是一个劳动者。他体现了劳动人民各种优秀的品质,他是被压迫、被损害、被侮辱的劳苦人民的代表。他的全部经历与命运,都具有一种崇高的悲怆性,这种有社会代表意义的悲怆性,使得《悲惨世界》成为劳苦大众在黑暗社会里挣扎与奋斗的悲怆的史诗。

作者利用冉阿让和沙威的特殊身份,扭转了人们关于正、邪的思维定式,他将法律和良心摆在了天平的两端,再借冉阿让之口呼告出“最高的法律是良心”,深刻的反思了当下法律与良心相悖的社会命题。冉阿让和沙威长达20年的艰难逐鹿,正象征了人类与邪恶之间不懈的斗争,而斗争的结果定将如人所愿,因为人类本性是纯洁善良的,只是要坚守必要经过苦难的历程。冉阿让的一生正是坚守的一生,他悲壮的“胜利”既批判了那个社会“把人间变为地狱”的罪恶,又寄托了人们希望社会充满爱的美好愿望。

正如典型人物必须放置在特定的典型环境之下才能显示出其意义,典型人物在展开行动时也能为渲染典型环境服务。小说利用冉阿让的所见所闻将法国近半个世纪历史过程中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都一一展现了出来,对当时法国社会的很多细节也都有所提及,比如1832年的巴黎动乱、外省偏僻的小城,滨海的新兴工业城镇,可怕的法庭,黑暗的监狱,巴黎悲惨的贫民窟,阴暗的修道院……无不为我们展现出了真实的法国。

冉阿让,一个“悲惨世界”的呈现者。

人物形象设计篇四

《寒夜》是巴金1944年开始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作者在小说中成功地塑造了汪文宣、曾树生、汪母这三个人物形象,深刻地写出了抗战时期勤恳、忠厚、善良的小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寒夜人物形象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汪文宣:善良、胆小、懦弱。是一个被不合理的社会所压垮的知识分子。当年他也是一位意气风发的青年,读大学时雄心勃勃地希望通过办教育来改造社会,树有教育救国理想。之后他与同学曾树生恋爱、同居,可以想见他当年追求个性解放、蔑视传统礼俗的热情与勇敢。但是,现实生活彻底改变了他,使他成为一个唯唯诺诺,畏首畏尾的庸人。他的性格和心理已经具有了某种病态。他对周围世界充满惊惧,反应高度敏感,总是没有根据地胡思乱想和猜测。例如,他看见上级注视的目光,便疑心上司对他不满,听到上司说话,他也要琢磨半天,甚至连上级轻声咳嗽,他也要疑心是否有怪罪自己的意思。同样,他对自己与妻子的感情也是充满了担心,时常为猜测所苦恼,但却没有勇气与妻子交流。当他发现妻子在跟一个年轻男子一起走进咖啡厅时,他想问个究竟,却又“不敢迎着他们走去”,想等他们出来再说,又怕妻子难堪,也使自己难堪,最后犹豫再三,“只有垂头扫兴地走回自己的办公地方去了”。

曾树生:年轻美丽、思想开放、富有活力,内心孤独苦闷;意识与潜意识的矛盾与冲突。

青春的消失、理想的破灭、人生的扭曲,还有中年成熟背后的`悲哀等,使人物带有浓浓的悲剧色调;他们的精神煎熬既来自社会,更来自家庭中的婆媳“战争”。

《寒夜》描写的是凡人小事,既无重大事件的惊险曲折、复杂离奇,又无众多的人物、阔大的场面,但却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艺术感染力,令人读来心潮起伏,感叹不已。这与作者卓越的艺术技巧是分不开得。

首先在于真实。作品所写的人和事,都是作者耳闻目睹非常熟悉的。

其次,精巧的艺术构思。整个小说紧扣“寒夜”的命题,开始是汪文宣在寒夜中寻找树生,结尾是树生在寒夜中回到旧居。其中人物的活动,情节的展开也大都在寒夜,首尾贯串,意境悲凉,以点染烘托的手法,使平淡的故事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富有魅力。结局加深了读者的悬念,强化了作品的悲剧气氛,从而取得了更大的艺术效果。

《寒夜》代表了巴金在小说写作上的最高艺术成就,尤其是在心理描写上达到很高的境界。如果说,巴金在早期作品里常常直接向读者一泻无余地倾吐其奔放热情的话,那么,在后期作品中,他则是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来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情感。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称赞托尔斯泰能够掌握“心灵的辩证法”,其实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巴金的《寒夜》。巴金在小说中紧扣人物的独特个性,较多地采用了心理分析的方法来揭示人物的内心矛盾,充分发掘和描写了人物内心情感的丰富性和深刻性,尤其是常常抓住人物内心世界中两种对立的因素,从动态中加以剖析,写出它们的起伏消长。例如,对曾树生在赴兰州前夕内心“去”与“不去”两种心理因素,作者就写得真实、细腻、深刻,通过对人物内心两种心理因素反复碰撞的描写,把人物内心的痛苦表现得非常感人。

小说主人公汪文宣和曾树生是一对大学教育系毕业的夫妇。年轻时曾经编织过许多美丽的理想,希望能用自己的知识和力量办一所“乡村化、家庭化”的学堂,为国家为人民做点有益的事情。但抗战爆发后,他们逃难到重庆,汪文宣在一家半官半商的图书文具公司当校对,曾树生在大川银行当“花瓶”。汪文宣的母亲为了减轻儿子的生活负担,赶来操持家务,但汪母与曾树生婆媳关系不和,汪文宣夹在中间两头受气,且又患上肺病,家庭经济非常拮据。最后曾树生跟随银行年轻的经理乘飞机去了兰州,汪文宣在抗战胜利的鞭炮声中病死,汪母带着孙子小宣回了昆明老家。两个月后,曾树生从兰州回到重庆,但已物是人非,伤感不已。

人物形象设计篇五

觉醒年代是目前中国影视剧中备受瞩目的一部作品,展现了20世纪初期中国知识分子的觉醒与探索。而其中的人物形象更是给予了观众深刻的触动和启示。作为一部以历史为背景的电视剧,觉醒年代通过对主人公们的刻画,呈现了那个时代积极进取、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而观看这些角色的成长历程,也让我产生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觉醒年代中的人物形象呈现了一种不断追求进步的奋斗精神。在这个时代,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困境,社会的混乱和国家的落后成为了社会各个阶层的共同痛点。而在这个困境之中,觉醒年代的主人公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表现出了对自身和社会的不满,并且不断努力寻求个人和国家的进步。例如,聂远饰演的曹聚仁从一个盲目追随传统观念的人变成了追求科学进步和民主理念的领导者,这一成长过程正象征着知识分子们的觉醒和嬗变。观看这些人物在逆境中奋发向上的精神,让我深受鼓舞。

其次,觉醒年代中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一种追求正义与公平的价值观。在这个时代,社会的不公平现象愈发凸显,贫富差距和等级制度的存在使得许多人无法公平地享受到社会资源。然而,觉醒年代的人物们并没有袖手旁观,相反他们用自己的言行和行动来挑战这一制度,追求真正的平等和正义。例如,吴秀波饰演的朱自清通过运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才智,不仅成功地获得了进一步的学术发展,还在对待学生和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时持有公正公平的态度。观察到这些人物追求公平正义的价值观,让我深入思考了人的尊严和社会道德的普遍性。

再次,觉醒年代中的人物形象体现了一种追求自由和人权的意识。在这个时代,封建思想和权力的腐败制约着人们的自由发展和个性张扬。然而,觉醒年代的主人公们通过自己的奋斗和努力,不仅为自己争取了更多的自由权利,还促使了更广泛的社会变革。例如,陈坤饰演的胡适不仅在追求自身思想觉醒的过程中,顺利地完成了留学归国,还以自己的学问和言行激发了更多知识分子的觉醒,引领了社会文化的进步。透过这些人物形象,我认识到追求自由和人权是每个人的天性,也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

最后,觉醒年代中的人物形象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觉醒年代的人物们或者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应对,或者以一种乐观的态度挑战。他们从自身出发,勇于梦想,追求自己心中的理想,并不断努力朝着目标前进。例如,杨烁饰演的鲁迅青年时代通过接触外界的知识和文化,对社会的不公平和个体的苦难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在自己的作品中表达了对于社会改革的呼吁。这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让我思考到一个人只要拥有理想和信念,就能够在任何环境中保持积极和向上的力量。

总之,觉醒年代中的人物形象给予了观众深刻的触动和启示。从不断追求进步的奋斗精神,到追求正义和公平的价值观,再到追求自由和人权的意识,以及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这些人物形象都反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通过观看他们的成长历程,我深刻地认识到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和奋斗,参与到社会的进步和改革中来,为自己和社会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同时,这也唤醒了我对于个人成长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的思考,希望自己能够在自身的努力中,寻找到更多的存在感和价值。

人物形象设计篇六

一、的外貌描写要成功塑造一个人物形象,首先要对人物进行准确传神的外貌描写。外貌描写不仅能真实地表现人物的面貌长相,还能反映出人物的年龄、身材、穿戴、性格、经历、处境与思想感情。

孙莹是我的同桌,也是我的好朋友。她爱穿一身洁白的连衣裙,戴一条鲜艳的红领巾,脚上穿一双黑色的皮鞋。她留着乌黑的长发,时常在脑袋两侧扎两根小辫,两只蝴蝶结一会儿飞向东,一会儿飞向西,真可爱!她的脸色很好看,总是红红的。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透着倔强、聪慧的目光,如夜空中闪烁的星星。高高的鼻子微微翘起,一张红润的小嘴讲起话来轻声细语。有时她笑一笑,嘴角露出两个浅浅的酒窝,总能吸引大家的目光。

二、逼真的言行描写。我们在写文章时,要想生动地表现一个人物形象,最重要的是要选择“生动的事件”,通过人物在“事件”中富有个性的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最突出的个性特征。同时还要注意,人物的`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

跳绳比赛就要开始了,我们班参加比赛的王小婷突然惊慌地叫了起来:“哎呀,我的鞋带断了,怎么办呢?”(教学论文)封珊珊迅速答道:“我的鞋带解给你用吧。”王小婷焦急地说“还要穿鞋带,来不及了!”文体委员李萍果断地脱鞋子说:“你穿我的鞋子跳吧!”“你的鞋太小了,我穿不上啊!”王小婷哭丧着脸说道。这时,好几个同学都脱下自己的鞋,让王小婷选。王小婷终于穿上了合适的鞋,及时地参加了比赛,并且获得了第一名。王小婷十分感激地对大家说:“谢谢大家,我的第一名是大家支持的结果。”

三、的心理描写要成功塑造一个人物形象,还要对人物进行准确到位的心理描写。心理描写必须紧扣人物形象的塑造,服从情节发展和深化主题的需要,不能为心理描写而心理描写。

“张华同学这次作文写得很好。他观察细致,把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描写得活灵活现。同学们应该向他学习。”老师表扬我的几句话使我感到很不自在。同学们都用羡慕的目光看着我,可我的脸上却火辣辣的。同桌推了我一下,说:“张华,你还害羞啊!作文写得这么好,还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又不是抄来的!”听了他的话,我简直希望地下有个洞,能让我钻进去躲开大家。我真后悔当初为什么要抄袭别人的作文。我当时明知抄袭是不对的,但我还是干了。我深深地谴责自己。忽然,一个念头闪过:向老师说明这篇文章是我抄来的。但是,我这么一说,同学们会怎么看我,老师又怎么看我呢?我害怕,我迷茫。最后,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我终于站了起来,对老师说:“老师,我不该受表扬。”老师和同学们都楞住了,我边哭边说出了事情的原委。

人物形象设计篇七

曹操的人物形象是:曹操是一个天赋极高,谋略极高的人,他好忌,没有安全感,非常容易不理智,因此 创造了他敏感多疑,恶毒残酷的性情。曹操敏感多疑这一性格特点,在忌杀杨修这一事情上体现得酣畅淋漓。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曹操人物形象分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首先,作为一代霸主,他雄才大略、见识高超。这一方面在与同为奸雄的袁绍的外宽内忌、多谋少决的对比中突出得更为鲜明。如曹操入冀州后,有须发皆白的父老数人跪于地,说袁绍“重敛于民,民皆生怨”,歌颂曹操“官渡一战,破袁绍百万之众”,使百姓“可望太平矣”。

其次,虽然曹操奸诈巧伪,但同时也具有仁德之心,争取民心,爱惜百姓。他虽然知道刘备胸怀大志,久为必患,但是他认为“方今用英雄之时,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为也。”在关羽挂印封金离去时,曹操又认为“彼各为其主,勿追也。”裴松之赞扬曹操有王霸之度,休美之心。

再次,曹操礼贤下士,知人善任,唯才是举。他领州牧之后,就急忙“招纳贤才”,荀彧来投奔,他认为是“吾之子房”;郭嘉应聘,曹操以为是“使吾成大事者,必此人也。”荀彧与郭嘉后来果然成为曹操智囊团的核心人物。典韦、张辽、庞德等人,或是自来投奔,或是被俘的降将,曹操都十分信任,委以重任,后来均成为曹操手下冲锋陷阵的猛将。

但另一方面,曹操信封的人生原则又是:“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当争取民心与自己的切身利益相抵触时,她就会视民命如草芥。如杀吕伯奢、血洗徐州。同时,对待部下,他是阴险和残酷的,如借仓官的头来稳定军心,割发代首、梦中杀人等。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种假名借势之举,确实是一种明智的表现,是他成就霸业的一个重要策略和手段。但从道德的角度来看,这又是一种“欺君罔上”的行为,因之小说一再骂他“名为汉相,实为汉贼”。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东汉末年分三国,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在这个特殊的年代,便正是英雄辈出的时候。在这些英雄中,有贬有褒,对他们的评价也是众说纷纭。其中意见分歧最大的,便是魏的丞相——曹操。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更是主张“亲刘贬曹”,把曹操写的奸诈狡猾、无恶不作。但是,在我眼中曹操并不是这样的一个人。

汉末时期,土地兼并剧烈、地主剥削残酷、官府徭役繁重、政府腐败不堪,董卓、吕布、袁绍等一干狼豺虎豹更加使老百姓民不聊生。此刻,平时那些所谓英雄或默不出声或献媚与袁绍等人。而曹操,一个小小的宦官之子却抱着为天下除害、国家分忧的宏伟大志,到处招兵,搜寻人才,在官渡之战中,一举大破袁绍,使对方溃不成军,无力反击。难怪后来曹操曾说过:“这天下若不是我曹孟德,不知道有多少人称王称帝啊!”

曹操不但有勇、有志,而且有谋。

曹操爱人才是自古有名的,官渡之战时,曹操和袁绍进入持久战,两方都暗自不动,曹方粮草就要耗尽,士兵们士气低落。这时,袁绍的某士徐攸因不满袁绍而投奔曹操,据《三国演义》的记载:“操跣足而出。”“跣足”就是光着脚的意思,且不说曹操的用意如何,他的样子,就足够让人明白他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了。

曹操曾请求许邵给自己做一评价,许邵便答:“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是的,曹操是一个奸雄,但也是一个强人,他有巧取豪夺的能力,横冲直闯的勇气,抑强扶弱的智慧。他的出现,正是这个时代所必需的选择。 一,怀不臣之心,生性多疑,残酷好杀,奸诈多的曹操。

《三国演义》的人物面目清楚,忠就忠得义薄云天,奸就奸得狠毒无比。读者一翻开书就见到每一个人物的立场分明,爱憎清楚。在众多的人物中,曹操的性格最具有典型性,不仅鲜明独特,而且反差巨大。

作品一开始,作者便借用汝南许劭之口规定了这一人物的"主导情感":"乱世之奸雄"。可贵的是,作者并没有停留在概念的抽象描述,而是用大量生动的具体描写赋予这一概念以丰满可感的血肉。"颍川之战",曹操对义军不分青红皂白,"大杀一阵,斩首万余级",充当了一个朝廷刽子手的角色。此后,他又跟随皇甫嵩讨张梁,"斩张梁于曲阳","发张角之棺,戮尸枭首",残酷得连死人也不放过。替父复仇进攻徐州时,曹操传令三军"但得城池,将城中百姓,尽行杀戮","大军所到之处,杀戮人民,发掘坟墓",失去了理智的曹操近乎疯狂,滥杀无辜,显得特别残暴不仁,更是让人触目惊心。

"刺卓逃难",曹操明知自己错杀了吕伯奢全家,还要一错再错,耍弄阴谋手段将沽酒归来的吕伯奢挥剑砍死。"杀吉平",曹操更加显得无比残暴,先是将吉平打得体无完肤,然后截去吉平的九个手指,割掉吉平的舌头,吉平撞阶而死后,曹操仍不解恨,还要"分其肢体号令"。"顺我者倡,逆我者亡",成了曹操最大的人生信条。

曹操在奉迎献帝迁都许昌,"挟天子而令诸侯"之后,个人野心和权势欲望不断膨胀,最终完全把持了朝堂,控制了汉末中央政权。所有的朝廷大事,从军事征伐到人事任免,从内政事务到外交联系,曹操根本不听献帝和朝臣的意见,都是个人说了算。献帝在曹操的眼里,不过是一个傀儡,一个"儿皇帝";朝臣在曹操的眼里,不过是一个装饰"门面"的可供自己利用的工具。

曹操把权诈,奸猾,多疑用到了极至。在同窗好友亦是如此。最典型的事例莫过于官渡大战的许攸前来投奔。"曹操不及穿履,跣足出迎,遥见许攸,抚掌欢笑,携手共入"然后他"愿即教我以破绍之计","可支一年","有半年耳",直到许攸一下子拆穿粮食已尽,曹操这才愕然不已。许攸以诚相投,而曹操这一本正经的真言竟是满口假话,这就是奸雄之奸。

在赤壁大战被烧得焦头烂额,慌忙逃跑来到华容道,曹操发现一大道与一羊肠小道,曰:"实则虚之,虚则实之,我今天非要反其道而行。奔有烽火的道路走,结果中了诸葛亮的圈套。之前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也是如此,正是由于曹操多疑的一面,成就了诸葛亮。曹操不急于求成,知道韬光养晦,不挣一时之得,深谋远虑,可是智者千滤必有一失,他的多疑之心无疑是他吃败仗之原因。正如诸葛亮在"智取汉中"时对曹操的评价:"操平生为人多疑,虽能用兵,疑则多败"。

重视人才,以诚待人,有胆有识的曹操。

凡是伟大的作品,总带给读者许多的想象。《三国演义》在现代也同样发挥着作用,给予读者们各种各样的思索和精神粮食。《三国演义》一书中花了很大的笔墨去描写魏,蜀,吴三国争取人才的斗争。可以说曹操,孙权,刘备他们在争取人才这点上,都是不遗余力的。

曹操是一个懂得识别人才且重视人才的政治家。作者充分表现了曹操所具有的这方面的性格优点,他能够识别人才,且又能使用小恩小惠的方法收拢人才,为他的政治野心服务。一开始就实施其长期的人才发展战略,在起兵创业阶段,他有这样的观点:"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这里的"智"是指谋臣泛指谋略,智慧,"力"是指武将,泛指军事力量。可见,初露头角的曹操就把人才作为自己剪灭群雄的保证,而且对人力资源的认识也非常人所能比拟的。比如曹操在以袁绍为盟主的讨伐董卓的大会上,很早就已看出了刘备与关公均非等闲之辈,刘备可以说是曹操的心腹之患了,对于熟谙时势的曹操来说这一点无一不清楚,但刘备二次投靠曹操且都受到厚待便可见其重视人才,以诚待人:

因而百般优待,以动其心。但关公终挂印封金而去,这时曹操力排众议,不但不派重兵追他,迫其就范,反传令一路放行,并亲自为关公送行。这一事件的描写主要是为了表明曹操爱才的优点。正如文中曹操所言:"吾者已许之(指曾答应关公在其得知刘备去向时,准其离去),岂可失信,彼各为其主,勿追之。"并告诉张辽:"云长挂印封金财贿不足以动心,爵禄不足以移其志,此等人吾深敬之。想他去此不远,我结识他做个人情。汝可先去请住他,待我与他送行,更以路费,征袍赠之,为日后纪念。"

除此之外,曹操对自己的武将的态度亦是如此。在和张绣的战斗中,典韦舍身救了曹操。操自祭之,哭着对部下说道:"吾所长子,爱侄,俱无深痛,独是泣典韦也!"后来再过襄阳时,想到此事,操又于马上大哭,即下马设祭筵,吊亡魂,亲三拜墓前;连那匹被射死的典韦的马也一道祭了,三军将士无不为之感动。

虽然有刘备"泣送徐庶","三顾茅庐",孙权抚周泰的故事,并传以千百年的佳话,但若除去扩大了的拥刘反曹的偏见,与曹操之两祭典韦,三哭郭嘉,痛悼庞恐可差比肩。曹操是识人才,爱人才的。并且曹操的爱是真诚的爱,不象周瑜那样爱孔明之才,其爱便是杀,形似杀了孔明,天下就太平了,东吴就太平了。也正是由于曹操能谦恭下士,广招天下英杰,他的帐下才集中了许多的谋臣武将,其人数之多,能力之强,都远远超过了刘备,孙权。

才华横溢,狡诈多变,胸怀大志的`曹操。

曹操其实也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如文中所描述的在曹操征战张绣的途中,天气炎热,道上严重缺水,将士们都口渴难耐,军心涣散。此时曹操心生一计,用鞭策指前方说:"前面有梅林,可取来解渴。"军士们听了无不口内生津,便不知渴了,征战得以胜利。

官渡之战是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正由于曹操的人才政策救了他。在这场战役中,他全赖三个人——刘晔,荀攸,许攸。曹操能接纳能人之言,取得最终胜利,这全在于他的用人之道。我们可以细分来看:刘晔,荀攸,许攸都是人才,献计献策,有化险为夷之功,可以说一计敌万人,能接纳他人之言。故袁绍兵多也不足为惧,正所谓兵不在多,在乎能!

曹操的形象基本上达到了艺术真实性。文学需要再现真实的生活和真实的性格生命,而且允许艺术上的夸张;它不能像历史家所要求的那样,只能按历史事实来描写人物。而且文学艺术中的历史真实,又并非这是指的个别的历史事实,而是特定历史时代的历史生活,历史精神的本质真实;特别是对传统文艺作品来说,它甚至更为广泛地包含着作者本人生活时代的历史内容。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多侧面地再现了历史人物曹操的复杂性格,而又寓以作者的想象,夸张和褒贬。尽管其中某些内容同历史人物曹操有出入,但其性格却和千百个同类型的封建统治者的品质一样,因而具有更大的历史真实性。在中国文学史上,很难找到第二个被表现得像《三国演义》中的曹操这样深刻,这样充分,这样成功的反面典型。

作为一名政治家,曹操具有大气,实在,慷慨多情的性格特点。

曹操的不臣之心,残酷好杀,狡诈多变这些劣迹演义已有大的渲染。但文中亦表现曹操正面之处,如曹操的政治,军事方面上的才能和成就。小说中也肯定了曹操在历史中的作用,他最大的成绩就是统一了北方,消灭了那里诸侯割据的局面,发展了经济,人民得以修养生息。在小说中曹操的形象给人以大气,实在,慷慨多情的一面。作者为了表现其大气的一面,在对他的一些小事上的描写也是花了不少笔墨的。另外,曹操的慷慨多情是他的人格魅力的又一条,曹操虽然残酷但并不暴虐,冷酷但并非无情。他虽然杀了不少人但也未必想多杀,他原本是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也非常重感情的人,但残酷的政治军事斗争又是你死我活的,面对一个个凶险的敌人,他不得不抢先一步要了别人的性命,甚至不惜错杀无辜。但热爱生命重感情还是他的本性。他杀人不眨眼但并不以杀人为乐。执法不讲情面但又通情达理,慷慨多情真豪杰。文中描写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如他对为袁谭,孔融哭尸的王修,习脂就很放了一马,甚至还送去了礼物。对部嘉的英年早逝悲痛的死去活来的描写就更别提了。所有的这些描写都是作者为了表现曹操作为伟人而不同于别的伟人的一面,塑造出曹操这一有血有肉,奸诈阴险而又富有人情味的人物形象的需要一部三国小说,浓缩了许多的社会思想进去,也包含了作者的个人感情-色彩,但这些都是跟当时的社会背景所分不开的。文化是经济的产物,文化必须为社会服务。不可否认,作者在塑造曹操这一人物形象时是受到了当时的社会环境的影响。罗贯中运用艺术的手法,描绘了复杂的诸侯割据,军阀争雄,天下大乱的时代。艺术成就及社会影响力极大的《三国演义》给了我们许多的益处。

综上所述,《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他是一位有作为的封建统治者。他既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又是一个阴谋家和野心家。作者把曹操奸诈阴险而富有人情味的性格特征描述得丰满而又深刻,令人信服。至于历史上的曹操,历来众说纷纭,由于篇幅和本人的水平有限,故不再作赘述。

曹操刚满20岁就被举为孝廉,不久又被任命为洛阳北都尉,从此正式跨进仕途门槛。进了官家门,他做的第一件事是请人看相,汉太尉乔玄对他说:天下大乱,命世之才方能济世,将来安天下之人非你莫属。许劭也信誓旦旦地说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年轻气盛的曹操和大多数人一样,发誓此生一定要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来。

初入职场,曹操就显示了其雷厉风行的干练作风。他找来能工巧匠,把破破烂烂的办公楼装饰一新,又让人赶制出许多五色棒(一种刑具)悬挂在衙门两侧,以震慑四方。接着,又在街巷紧要处张贴告示:“各等人家,无论老幼,一律严禁夜行。凡有犯者,不论豪强,皆棒杀之。”此举显示了他严打犯罪、整顿治安的决心。虽然前期工作做得到位,但一个地区长期形成的积习不是你喊喊口号、贴贴标语、做做样子就能改掉的。曹操的下属们战斗在第一线,心里都有一本明白账,谁有根有梢惹不起、谁逞强一方动不得,全都一清二楚。所以尽管曹操弄得动静挺大,可是数月来,市井街面上一如往昔,各种犯罪活动没个消停。原因正是这帮属下在和稀泥,逢案就躲,遇事就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等曹操知道了事情真相,那些案子早已不了了之。曹操很生气,他决定亲自出马,刹一刹此地戾气。

还真让他逮着了一个混蛋。一天,曹操带着人马到有名的富人区白马寺巡视,碰见两个家丁正在踹一户人家的门,然后数人拥着一个糟老头子呼啸而进。不一会儿,里面传出了女人和孩子的啼哭。看到这一幕,曹操很生气,立即下令抓捕。这时下面的人报告说,老头儿是当今天子汉灵帝的红人,宦官蹇硕的叔父蹇图,曹操态度强硬:不管是谁,一律带走。

这可是条大新闻,人们从四面八方跑来看这毛头小官儿的笑话。审讯时,老头儿很嚣张,喝问曹操“知罪否”。曹操命令“开打”。一时棍棒交加,不一会儿,老头儿一命呜呼。小小都尉棒杀了皇帝大红人的叔父,顷刻,四邻八乡都知道了这条消息。汉灵帝很没辙:一边是蹇图的侄子蹇硕,一边是曹操的祖父曹腾,还有曹操的父亲朝官曹嵩,两边都是红人。他绝不能容忍自己的左右手在自己眼皮底下掐架。于是,汉灵帝玩起了躲猫猫,不接见、不表态,往死里拖。

平时耀武扬威的地主乡绅们恨透了曹操:这小子真不知天高地厚,敢挡着咱们吃喝玩乐!他们密谋的结果达成了高度默契:既然动不了曹操,就干脆让他滚蛋。

作恶时花样百出,作起秀来也是天下无双。地主们各显神通,在汉灵帝面前轮番轰炸,对曹操歌颂赞美大加追捧,什么年轻有为、大有前途啊,把曹操夸了个天花乱坠。他们一致建议,这样的人应该到更广阔的天地施展拳脚,待在洛阳这个小地方,是浪费人才,是国家的损失呀。大腹便便的寄生虫们齐齐跪倒,乞求皇帝将曹操升职。

熹平六年(177年),23岁的曹操被调到远离洛阳的顿丘当了县令。高调进入职场的曹操,还没有展开翅膀,就被扔进了“井底”。

三国中在选人方面,被称为“儒将”周瑜与“枭雄”曹操均为善于拾得“千里马”的人才,但在对人方面,两位的做法却迥乎不同。

曹操的一身经历了多种磨难,最后才能做到“皇帝”的宝座,选人方面无可挑剔,郭嘉、戏志才、典韦、张辽……哪个不是赫赫有名的参谋和将领,却有一个坏毛病,也是掌权者的通病,猜疑!

也许“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这句鲜为人知,但换成“宁教我负天下人,休要天下人负我”这句赫赫威名的话想必世人皆知了吧。在史记记载,当时是因为猜疑吕伯奢一家欲杀他才先行下手,后来知道杀错了才后悔说出这句安慰自己的话。又好比“吾好梦中杀人”,因为害怕有刺客来晚上暗杀他,以一位士卒的生命为代价,将自己晚上有人靠近会不自主杀人的事情传出去防止有人暗杀。在用人方面也会留一手以保自身。

周瑜,选人用人方面可是当时的一位能人,且赋有风度与忠诚。虽然身为将领,但也做着参谋的事情,十年时间助孙权建立吴国,在赤壁之战下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正是他的手笔,不愧于“儒将”之称,气度上更是如此。

你们或许觉得我说的是错误的,用什么诸葛亮三气周瑜、草船借箭之类的典故来贬低周瑜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论其心胸狭隘,哪来的什么风度翩翩,“儒将”之称。三国演义听听就得了,别把内容当真了。就好比诸葛亮三气周瑜的事,史记中因为地位的差异过大,他们两基本没碰过面,最终给周瑜送终的是庞统,不是他诸葛亮。还有草船借箭那本来就是周瑜的功劳,三国演义直接按到诸葛亮的身上去了,不由得对周瑜惋惜。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句用在周瑜合身又完美,典型例子便是赤壁之战,火烧赤壁便由此而来。

双方有共点,也有异点,这正是如此,人物的刻画才得以入微。因为位置不同,所站的角度也不同,周瑜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魄力,引用邓小平爷爷的语录:“黑猫白猫,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周瑜有着包容纳垢的气度,但别忘了,他只是个都尉,立场上的不同也是一个因果。曹操,从忠于朝廷的曹丞相再到“挟天子以令诸侯”,他害怕背叛,因为他也是背叛出身,由此猜疑心便会很重。问道于盲,气度与猜疑,归根结底便是背景与地位的同罢了。

三国乱世出英雄,这就是我对周瑜与曹操的理解,也是我对二位“儒将”与“枭雄”的诠释。

人物形象设计篇八

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虽然一生仕途不顺,屡试不第,但却才华盖世,以其独特的艺术想象创造了一个奇幻瑰丽、美不胜收的鬼狐世界,留下一部《聊斋志异》传于后世。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一生的呕心血之作,书中写的是一个花妖鬼狐的世界,既有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又有对怀才不遇、仕途难攀的不平;既有对贪宫污吏狼狈为奸的鞭笞,又有对勇于反抗,敢于复仇的平民的称赞。而这当中数量最多、质量最高、写得最美最动人的是那些描写人与狐妖、人与鬼神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纯真感情的篇章。小说虽然是通过幻想的形式谈狐说鬼,但内容却深深地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曲折地反映了蒲松龄所处时代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的思想愿望,熔铸了作家对生活的独特的感受和理性认识。蒲松龄在《聊斋自志》中说:“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可见在这部小说集中,作者是寄托了他从现实生活中产生的深沉的孤愤的,是作者愤懑中的呐喊,绝望中的希望。可以说《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用心血写就的一部愤书。

《聊斋志异》中创造了众多的狐女形象,她们是被高度理想化和审美化的艺术形象,是美和爱的象征。深受中国悠久的狐女文化的滋养,尤其是在唐传奇《任氏传》中任氏原型的直接启示下,《聊斋志异》塑造了一批具有人性美和人情美的美狐形象,如美丽多情、行动拘谨的青风,娇俏聪慧、无私助人的娇娜,诙谐风趣、善于属对的狐女,侠肝义胆的红玉、舜华,“百折千磨、之死靡他”的鸦头,慧眼识人、见识超卓的青梅、封三娘,大智大勇的小翠,宽宏大度的`莲香等等,数不胜数。《聊斋志异》对狐女的描写与以前小说最大的不同就是把她们寓言式地人格化,使她们充分具有人的思想感情,使读者感到她们是一个个可近可信、活生生的真实的人。婴宁笑声不断,似无心肝,至凄恋鬼母,反笑为哭,令人动容;青凤既感耿生知己之情,又念叔父抚育之恩,情深意重;娇娜见孔生为救自己而死,大哭曰:“孔郎为我而死,我何生矣”,与孔生结下矢共生死的情谊,但她也忠于自己的丈夫吴郎;舜华见张生是风雅之士,便推扉自荐,备极欢好。当张生提出离家三年,想念妻子,求舜华携归时,舜华立即微露不悦,她与世俗女子一样,也有嫉妒之心,然而虽有私心,她最后还是选择携张生回家与妻子团聚;小翠终日嬉闹,虽多次遭到翁姑的诃责,但惟憨笑,并不置一词。她以开玩笑的方式帮助公公挫败了官场宿敌,又用瓮蒸衾蒙之术使痴呆的丈夫得以治愈。最后因失手打碎了玉瓶,受到公婆责骂,不堪侮辱,负气出走。她善良聪明,情深而独立。这些虚诞的超现实的狐女都具有人类社会的感情,她们的爱憎和追求都具有现实生活中人的性格特征,象现实社会中的人一样充满着矛盾,具备了丰富多彩的人性。正因为如此,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读者才能在她们的故事中体尝到一些现实世界的人间烟火味,才能与她们产生共鸣。蒲公笔下的狐女,不仅美丽、善良,而且还能"棋洒谈燕",得此女子,何尝不是读书人苦难中的美梦,不是累入科场而不仕的蒲公梦寐以求的慰藉。但是在清冷的现实生活中,蒲公只能浮白载笔,为千万个同在青灯黄卷下砥砺心志的士子提供精神的幻想和安慰。

在这众多的狐女形象中,婴宁也许不是最美的,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一定是最真的那一个。蒲松龄称婴宁是“我婴宁”,爱惜之情溢于言表,口吻之亲密真像是称呼自己最心爱的小女儿。

婴宁是蒲松龄心目中的理想人物,是他着力渲染的宁馨儿。首先看“婴宁”的命名,这个名字没有“云翠仙”的神话色彩,也没有“娇娜”的巧俏艳丽,也不没有“莲香”、“胭脂”的世俗风情,但是这个名字简约而不简单,单从名字上就可看出作者对这个人物的偏爱。婴宁二字语出《庄子·大宗师》:“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其名为撄宁。攖宁也者,撄而后成者也。”何谓攖宁?历来各家对于这段话都有不同的解释。综合各家之说,攖宁大约是“扰乱中保持安宁”[1]的意思。那么,有着这样一个非凡的名字的人物,必然是倾注了作者深沉的感情的,婴宁是作者理想的化身,凝聚了作者心中理想女性的特质,是纷繁世界中作者留给自己心灵的最后一方净土。

文章中,婴宁一出场就不同凡响,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她超脱凡俗的艺术形象,她“容华绝代”,手捻一支梅花,走在上元节如云的游人当中,是那么的与众不同。生生的看痴了的王子服,竟不顾封建礼教之大防的露出“灼灼似贼”的目光。当婴宁发现王子服不合礼仪的盯着她的时候,不怒反笑,并把手中梅花像一方香帕一样遗于地上,这对于一个封建时代的未字少女是大不检点的行为。文章开篇,作者就用寥寥数语对婴宁的形象进行了一个轮廓的勾画,她美丽、纯真、爱笑、爱花,确是一个“出于幻境,顿入人间”的精灵。这之后写王子服对婴宁茶饭不思的痴恋也是对婴宁的侧面烘托,正是婴宁的卓然独有的美和魅力,才使得王子服“忽忽若迷”,也为后来王子服按照吴生的话到西南山中寻找婴宁埋下伏笔。在王子服归家后的一大段描写中,王子服的辗转反侧,吴生的奔走,王母的忧心,字里行间都有婴宁的存在,虽然没有正面描写,但也从侧面烘托了婴宁的美好形象。

当王子服终于不耐相思决定只身去寻所爱,文章就写到了婴宁的住处,“空翠肌爽”、“丛花乱树”,“墙内桃杏尤繁,间以修竹”,全然一副世外桃源的景象,住在这样清雅脱俗的所在的女孩子,也该是不染红尘的仙子吧。把他的“我婴宁”安排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所在,作者对婴宁的偏爱可见一斑。描写完住处,女主角再次出场,“一女郎由东而西,执杏花一朵,俯首自簪;举头见生,遂不复簪,含笑拈花而入”,又是花,又是笑,婴宁的出场总是和这两样东西分不开。转回头看婴宁初见王子服的“顾”而笑,这颇具挑逗性的回眸一笑使得王子服一介书生痴痴地走了三十里路来寻婴宁。这次的“含笑”又使王子服生出了无限的希望,在门外傻傻的从日出等到日落。簪花一节也值得推敲,本是要“俯首自簪”的,看到生来却把簪花的动作停了下来,“含笑捻花而入”,这个举动是羞怯么?应该不是。所以我想这可以算作再一次的暗示,簪花人已来,又何必自己动手呢。王子服的精诚终于有所致,鬼母扶杖出门来询问来意,并由此得以认亲,还得到小住的机会。

直到这时王子服才第一次和婴宁正面相见,不是初见的顾而笑,也不是再见的捻花含笑,这次婴宁还未进门就“嗤嗤笑不已”,进门后更是“笑不可遏”,王子服刚开口她就又笑的不能自制,最后终于忍不住以袖遮口,出门大笑去了。婴宁在笑什么呢?大约是在笑这呆头小子情深如许吧,也欣喜自己果然看对了人,这“贼腔未改”的青年,终于是找上门来了。心中的快乐全化作串串笑声,终于借着“视碧桃开未”的理由大笑而去。次日花园又见,王子服向婴宁出示他所珍藏的上元节婴宁遗落地上的那支梅花,花已然萎谢,但情依然炙热,婴宁却又装作不知,说是若是喜欢改天可送王子服一巨捆。看似憨痴懵懂的问话,却使得王子服一步步坦白说出了自己的真情。同样是古典小说里常见的小心的试探、不安的揣测、恋情即将明朗前的难熬而美好的一段,婴宁的试探具有更多的喜剧色彩,既不像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十八相送咿咿呀呀的唱段使人不耐,也不像红楼梦里宝哥哥和林妹妹般让人揪着一颗心替他们洒泪,但却取得了异曲同工的妙处。婴宁的试探是诙谐轻松的,好像轻喜剧般的让人愉悦。尤其是王子服说出了略带轻薄色彩“夜共枕席”之后,婴宁巧妙地在耳聋的鬼母跟前转述了他的话,令王子服非常难堪。略施惩罚,却也不至于太过,谁说婴宁是一个只懂得嗤嗤憨笑的无心之人,这一连串的试探都显示了婴宁的聪慧和有心。婴宁是个该笑时则笑,不该笑时不笑,该痴时则痴,不该痴时则不痴的聪明姑娘。她在保持一颗婴儿般明净的心的同时,也是个聪慧有见识的姑娘。

历来研究婴宁形象地学者大多把婴宁的性格归纳为天真和狡黠,或认为她浑不知事,终日憨笑而已,或认为她表面天真,却是个工于心计的利害角色。笔者认为,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的观点都过于偏颇,蒲松龄在前人的基础上所塑造出来的狐女形象,已不是简单的害人的狐魅,勾搭男人吸其精血的妖怪,或者报恩穷书生的添香红袖,破庙里的一场邂逅,而是立体丰满的有着人的情感和个性的新的狐女形象,婴宁即是这当中的一个。她终日嗤嗤不已似全无心肝,但实际上却是一个识大体的聪慧的好姑娘。如果单方面的说她天真或狡黠,都是失之偏颇,不够公允的。

作者蒲松龄在《婴宁》一文中所构建的自然纯真富于智慧的人性美,正是蕴含在具体人性中的带有一般共同性特征的优美的人性素质。这种人性素质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大多数人的一种人性理想和审美追求,这也是婴宁形象仍在今天读者心中产生审美愉悦的原因。蒲松龄并没有写过关于人的本质或人性问题的理论著作,但他在《婴宁》等一系列小说中对人的本质和人性问题进行的艰苦探索和深刻思考。他用文学艺术的手法,以人物形象塑造为载体,生动形象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统治下人异化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当时包括他自己在内的善良人们的人性理想和对美好人性的追求,这正是蒲松龄的天才贡献。

如果我们去寻求蒲松龄思考人性问题的动因,不难发现,明代中叶兴起的左派王学对蒲松龄自然、纯真、智慧的审美取向的形成产生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左派王学代表人物王艮、李贽等人大力宣扬人的性情,反对程朱理学以理杀人,泯灭人性,大声疾呼“以情抗理”,积极推崇个性解放,主张“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者也,童心者,真心也”,主张还人以本来面目,充分肯定人的物质精神需求以及情爱的合理性。这种观点在当时及其明清之际的思想文化领域,尤其是文学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作为一种重要文化思潮,它所蕴含的审美理想和对人性问题的见解必然引发和影响蒲松龄对人性问题的思考,并对蒲松龄审美取向的形成发生作用,进而在作品中折射了出来,婴宁就是这样一个寄托了作者理想应运而生的人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