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灯笼散文吴伯箫(优秀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2 10:04:06 页码:10
灯笼散文吴伯箫(优秀9篇)
2023-12-02 10:04:06    小编:曼珠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灯笼散文吴伯箫篇一

栾树栽培管理较为简单,移植时适当剪短主根及粗侧根,这样可以促进多发须根,容易成活。

繁殖:用播种法。

栽培要点:栽培土质以深厚,湿润的土壤最为适宜。喜光,能耐半阴,耐寒。具深根性,产生萌蘖的能力强,耐干旱、瘠薄,能耐短期积水,对烟尘有较强的抗性。

苗期管理。

(1)遮荫。

遮荫时间、遮荫度应视当时当地的气温和气候条件而定,以保证其幼苗不受日灼危害为度。进入秋季要逐步延长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直至接受全光,以提高幼苗的木质化程度。

(2)间苗、补苗。

幼苗长到5~10cm高时要间苗,以株距10~15cm间苗后结合浇水施追肥,每平方米留苗12株左右。间苗要求间小留大,去劣留优,间密留稀,全苗等距,并在阴雨天进行为好。结合间苗,对缺株进行补苗处理,以保证幼苗分布均匀。

(3)日常管理。

要经常松土、除草、浇水,保持床面湿润,秋末落叶后大部分苗木可高达2m,地径粗在2cm左右。将苗子掘起分级,第二年春移植,移植前将根稍剪短一些,移植结束后从根茎处截去苗干,即从地表处平茬,随即浇透水。发芽后要经常抹芽,只留最强壮的一芽培养成主干。生长期经常松土、锄草、浇水、追肥,至秋季就可养成通直的树干。

(4)移植。

芽苗移栽能促使苗木根系发达,一年生苗高50~70cm。栾树属深根性树种,宜多次移植以形成良好的有效根系。播种苗于当年秋季落叶后即可掘起入沟假植,翌春分栽。

由于栾树树干不易长直,第一次移植时要平茬截干,并加强肥水管理。春季从基部萌蘖出枝条,选留通直、健壮者培养成主干,则主干生长快速、通直。第一次截干达不到要求的,第二年春季可再行截干处理。以后每隔3年左右移植一次,移植时要适当剪短主根和粗侧根,以促发新根。栾树幼树生长缓慢,前两次移植宜适当密植,利于培养通直的主干,节省土地。此后应适当稀疏,培养完好的树冠。

(5)施肥。

施肥是培育壮苗的重要措施。幼苗出土长根后,宜结合浇水勤施肥。在年生长旺期,应施以氮为主的速效性肥料,促进植株的营养生长。入秋,要停施氮肥,增施磷、钾肥,以提高植株的木质化程度,提高苗木的抗寒能力。冬季,宜施农家有机肥料作为基肥,既为苗木生长提供持效性养分,又起到保温、改良土壤的作用。随着苗木的生长,要逐步加大施肥量,以满足苗木生长对养分的需求。第一次追肥量应少,每亩2500g至3000g氮素化肥,以后隔15天施一次肥,肥量可稍大。

大苗培育一般当树干高度达到分枝点高度时,留主枝,3年至4年可出圃。一年生苗干不直或达不到定干标准的,翌年平茬后重新培养。一般经两次移植,培养3年至6年,胸径就可达到4~8cm。

定植密度。

胸径4~5cm的每亩600棵左右,胸径6~8cm的每亩200至300棵,选留3至5个主枝,短截至40cm,每个主枝留2至3个侧枝,冠高比1∶3。

培育干径8~12cm的全冠苗,每亩栽植160~170株,即株行距2m×2m;培育干径12cm以上大苗,每亩栽植130株,即株行距2m×2.5m。结合抚育管理,修剪干高1.5m以下的萌芽枝,以促进主干通直生长。

苗木整形与修剪栾树树冠近圆球形,树形端正,一般采用自然式树形。因用途不同,其整形要求也有所差异。行道树用苗要求主干通直,第一分枝高度为2.5~3.5m,树冠完整丰满,枝条分布均匀、开展。庭荫树要求树冠庞大、密集,第一分枝高度比行道树低。在培养过程中,应围绕上述要求采取相应的修剪措施。一般可在冬季或移植时进行。

养护管理。

修剪要注意。

1.栾树在栽植时一般都做截干处理,干高根据需求定为2.5米至3.5米。种植当年冬季,在分枝点以上萌发出的枝条中,选留3至5个生长健壮且分布均匀的枝条做主枝,其余全部疏除。

2.保留下的枝条短截留45厘米左右,第二季夏季在选定的主枝上保留6至9个芽,芽的分布方向要合理,不可交叉,且要分布均匀,由此形成侧枝。

3.待初冬修剪时再对侧枝进行短截,短截长度50厘米左右。按此法进行修剪,3年后即可形成基本树形,以后要及时疏除干枯枝、病虫枝、内膛枝、交叉枝、徒长枝即可。

浇水与施肥。

栾树喜湿润环境,除在栽植时要浇足浇透三水外,此后应在5、6、9、10、11月各浇一两次透水,以土壤保持湿润为宜,12月初应浇足封冻水。翌年3月初要及时浇返青水,4、5、6、9、10、11月浇一次透水,7、8两个月为降水丰沛期,如天气不是过于干旱,则可不浇水,12月初也应浇足防冻水。第三年按第二年方法进行浇灌。从第四年后可于早春、初冬浇足返青水和封冻水即可,其余时节如不是过于干旱可不浇水,靠自然降水生长。夏天雨季大雨后还应及时排除积水,防止水大烂根。

灯笼散文吴伯箫篇二

我很喜欢在春晚上街看大红灯笼,它总能勾起我对那段岁月的怀想――仿佛又回到童年时代的村庄。

童年时代,村庄的春节之夜是夜黑风高,除了偶尔的狗叫和爆竹声划破村庄的沉寂,很少有人家挂起大红灯笼。伙伴大银和连杰因有老爸在信阳县城里工作,给她们捎回来的大红灯笼,让整个村庄里的孩子们一饱眼福。

春节之夜,大银和连杰俩提着大红灯笼在村庄里摇摆,招来整个村庄里的孩子们聚在一起凑热闹。我们都想提提大红灯笼,大银和连杰要求我们从小孩到大孩按顺序排队,他们提着大红灯笼一下儿也不敢动。就要轮到我了,大姐来喊“三儿,快回来睡觉。”

我不理会大姐一遍又一遍的呼喊。

我从伙伴手里接过大红灯笼高高挑起,看着小蜡烛在红色透明的油蜡纸里跳跃的火苗,感觉大红灯笼真是奇妙。我挑着大红灯笼开始旋转,耳畔是呼呼的风声,阵阵的掌声、欢快的笑声。我更加得意忘形,不知旋转多久,重重地摔在地上,大红灯笼在我眼前燃烧起来,瞬间化为灰烬,伙伴们的笑声嘎然而止。大银哭着要我陪她的大红灯笼。我像哑巴一样静静地站在那儿,还眼巴巴地望着连杰手里的大红灯笼。

二姐跑来喊道:“三儿,咱妈叫我来喊你回家睡觉。”

“好。”我应着,脚却抬不动,二姐上来扯起我的衣袖,把我拉回家。

第二年岁末,乡邻给我家送来很多红纸,要我老爸帮忙裁写春联。上等的红纸3毛钱一张,下等的红纸2毛5分钱一张。红纸如血一样殷红,老爸裁时很[慎,写得很认真,生怕弄坏了还得赔。

大姐收集老爸给乡邻裁写春联用剩下的红纸,还偷偷地用老爸给学生改作业用的红钢笔水染了白纸,晾干后,一道道地折叠着,又去屋后的竹园砍了竹子,劈出竹篾条子泡在水里。

大年三十的夜晚。大姐变戏法似的从房屋里提出几盏大红灯笼递给我们,还有红纸捏成的大红花。我们提起大红灯笼,大姐划着火柴点燃,大红灯笼亮起来了,清晰地看见红纸是一片片的碎红纸,大姐用面粉打成浆糊,然后,把碎片红纸粘在一起,贴在竹篾上的。红纸里的竹篾底盘托举着个碗碴里放着母亲纳鞋底儿用的白棉线,长长的白棉线泡足了棉油就能燃着。我和弟弟为能拥有大红灯笼欣喜若狂,激动无比。

春晚之夜。零晨的钟声敲响,老爸带着我们燃放鞭炮迎接过新年。天还是黑暗的,我和弟弟欢天喜地提着大红灯笼去给村东头的小爷和二爹拜年。朝阳,国丽听说这是大姐给我们做的大红灯笼,他们惊喜之情溢于言表,非要提着我们的红灯笼在村庄里走一圈。伙伴们见了个个赞叹不已,都纷纷效仿制作大红灯笼。

正月十六的夜晚,我和伙伴们提着大红灯笼在大门口轻轻晃悠,黑夜中,大红灯笼的光亮把我们的身影投映在土坯墙上,忽大忽小,忽高忽矮,形状跟距离的不一,照出来的影子也是奇形怪异。我们叽叽喳喳如雀儿如蝶地快活着。村里的老爷爷和老奶奶们望着我们提着大红灯笼,喜欢得咧开掉了门牙的嘴巴说:“闹发,闹发,来年日子就好过咯!”

我们提着大红灯笼,自觉地排成队伍在村庄里游走,走到村庄最西头的池塘埂上,我被眼前的景致惊愣了,二爷家后院的篱笆门上挂着四盏可大的大红灯笼,那四盏大红灯笼上还分别写着一个金黄色的大字。上过学的大孩们子说那四个字和起来念是“辞旧迎新。”

我奶奶说:“你二爷家的大姑娘好命,上中学毕业,有文化,长得好,嫁进了信阳县城,大红灯笼是二爷家大女婿腊月26开车来送的节礼,除了肉、点心、果子、糖这四样礼,余之外还给二爷五十块钱和四盏大红灯笼,咱湾儿最数他家的大女婿孝心。”

二爷家大女婿从县城里给二爷家送来丰厚的节礼,很快在村庄里传开了,九爷说:“一个女婿半拉儿,你二爷家的女婿顶个亲儿。”

六奶也说“他那个大女婿心真细,比儿还强,照这瞧,养妞儿也没啥不好,就怕妞儿没上学,长大了,光有孝心没本事。”

我欣喜于村庄里老年人重男轻女的思想从此淡了很多,去上学的女孩渐渐变多了。

自从二爷家后院篱笆门上挂起大红灯笼,村庄的日子渐入佳境。年年春节,村庄的'空气里都洋溢着腊月的米流酒和爆竹醉人的味道。

每逢春晚,我都会挑着自己制做的大红灯笼站在村头的池塘埂上,听二爷家茅草屋后院的竹风。看,那篱笆门上挂着四盏大红灯笼,依旧写着四个金黄色的大字,不过,那金黄色的四个大字,年年都会更新变换,村庄因此显得吉祥喜庆。

燃着火苗的大红灯笼照耀着摇曳的竹和刚睡醒的柳,还有那几棵光裸无叶却结满苞蕾的杏树,倒影在清粼粼的池塘水里,随风漾起微波的景象和着流水声响,煞是美妙好看,真是浓浓的乡土韵味,悠远而清纯。村庄真像唐诗里写的《杏花村》。

多少年以后,我行走于信阳城市大年三十之夜的街,看大红灯笼。我喜欢的大红灯笼温暖而亮丽,传递着一种思想,才发现,大红灯笼是中华古色古香的景致;大红灯笼是中华不朽的文化传统。

我喜欢在春晚上街看大红灯笼,缘于童年春节时,不小心烧毁了伙伴心爱的大红灯笼;缘于童年春节时,二爷家后院篱笆门上挂的那四盏大红灯笼;缘于童年春节时,大姐给我做的那盏大红灯笼。

灯笼散文吴伯箫篇三

那年我六岁,元宵节,我很想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灯笼。就是那种能上下折叠到一起的有着美丽图案的细纸灯笼。退一步,哪怕仅仅是一毛钱一个的被我们戏称为马糊蛋(当年豫东大街上随处可见的大路货,为一些人所不齿)的灯笼也可以。但是,一直盼到正月十五晚上,我还是没有灯笼。我不好意思管妈妈张口,妈妈说我长大了,不该玩灯笼了。

那晚的月亮格外的明,也不显得很冷。我没有灯笼,就不想去大街上疯跑,一个人站在俺家的大门楼外边发呆。我甚至都有些愤懑,我极想看到有人因灯笼的起火而捶胸顿足的大哭。然而没有,大街上灯笼的人群满满当当,欢声笑语一直不断。我终于忍受不了那种热闹的诱惑,磨磨唧唧的上去了。

灯笼种类不是很多,大抵是因了色彩的不同而略有区别。最为高级的,就是那种生肖灯笼,其惟妙惟肖的外观最能吸引人们的眼球。不过能挑起这种灯笼的也真是不太多,这就让灯笼的小主人们出尽了风头。甚至让他们一旁围观的父母也似乎变作神气活现了,女人们就刻意的要孩子们小心脚下,以免绊倒而弄毁了灯,男人们悠闲自得的站立一旁,他们不开口说话,他们视乎都凝聚了一种力量,也或者说是在张扬一种神圣的庄严。总之,这一切都令我倏然起敬了。我甚至都有些不敢多看他们一眼,我溜到人群的后面,透过密集的缝隙,看灯笼的五彩闪光,听他们开心快乐的说笑。我想加入,我没有勇气,我感觉我没有参与的资格,应为我没有一只哪怕是叫做马糊蛋的灯笼。

我终于有了机会,就是我的一个极要好的伙伴的出现。他是有灯笼的,就是那种自制的以细麻杆做支架以白油光纸做衬面的灯笼。外形不很美观,但绝对泼皮坚实。我就满怀了希望的迎上去,小伙伴也丝毫没流露一丝不悦的表情,这就让我更加的放肆了。我甚至不自觉的用一只手抓住了灯笼杆子,我感觉灯笼已经是完全属于我的。我们便一起飞快的走,穿过人群,很快加入到灯笼的海洋里。

试想一个孩子的所对于快乐开心的理解度。当了压抑的突然解脱,当了热望的缺失一旦成为拥有,他视乎都变做了张狂。他就在人群里疯癫,他甚至都有点恶作剧了。那种想看到因一只灯笼的起火而嚎啕大哭的念想越发的来得迫切,这作为一种小小的成就的讯息,很快的传达给他的同伴并为之愉快接受。于是,一只美丽的不可一世的生肖灯笼首先倒了大霉,三碰两碰就瘪了肚子,进而变作了一团火球。我的那位极要好的伙伴在哭声还没有高昂时便逃之夭夭了,而我却成了一个没有灯笼的罪魁祸首。我被一群灯笼做了严实的包围,我感觉到我极大的触犯了高贵人群的利益,特别是那位被毁掉的生肖灯笼之母亲,感觉她一定受到了莫大的侮辱,她好几次都要跳到了我的身上,她想把我碎尸万段。我不敢动一动,我感觉到我周身的燥热和刺痒,我不停的用一只脚的脚尖子旋转了坚硬的地面。只是我没有哭。我不想哭,我不觉得委屈。倒是有一种叛逆的情绪,我感觉这里所发生的一切都是我没有灯笼造成的结果,而我的没有灯笼,却源于我的妈妈。我便打心里怨恨起我的妈妈了!

当人群散尽的时候,我仍是不动一动。我不敢回家,我听见那女人大喊了要去找我的妈妈,她要让妈妈狠狠的揍我,我还听到人群里充满善意的附和,那该是一种很大的力量,预示我一顿毒打的在所难免。不过,我倒是很希望妈妈尽快的打我一顿,借以抵消那种因莫大的羞怯和愧疚引起的不自在。街上只剩我一个人了,就连头顶的星星也变得很少,月亮正像一只硕大的灯笼高高的挂着。不知道啥时间,我睡了,睡在了大街上,只是我不曾哭出一声。

后来是妈妈把我弄醒,她没有打我。而是用温热的嘴唇亲吻我的脸,她的泪花打在我的脸上。我搞不懂我的妈妈为啥会哭,因为那年我才六岁。

灯笼散文吴伯箫篇四

打我记事起,我家小南屋里就停放着一口漆得油光闪亮的大红棺材。我从心里腻歪这大红棺材。

这大红棺材,是曾祖母生前很早为自己置备下的寿材。祖母说,她这寿材非比寻常,是托人花很多钱从很远地方买来的柏木独板,请南院高木匠用了好几天时间精心打成的,独帮独底独盖,坚固异常,又油漆了好几遍,埋到地下八辈子也烂不了。我听了惊讶得半天说不出话来。想想吧,五尺多长的大棺材板,底和盖都一寸多厚两尺多宽,那锯成板的老柏树该有多粗!柏树是名贵之树,长得极慢,木质极坚实,这么粗树还不得生长成百上千年!如此好的木料做棺材,岂不可惜?我有些怨恨曾祖母。她奢侈讲究得不是地方!

家境好的老人准备寿材,是那年代的习俗。由于“棺材情结”所使,人们都希望自己生前住房宽敞亮丽,身后得一个好棺木在另一世界寝处也牢固安适。可是乡村有寿材的人家并不多,用柏木独板棺材的更罕见。那时候我不懂,人活得好好的,无病无灾又不老,为何早早给自己准备那么个憋闷丧气的东西。摆在屋里占地方不说,白天看着也疹人,晚上进屋取物件都怵得慌。看见它,便想到死,想到死人,想到人们穿着孝服围着棺材哭得昏天暗地发丧骇人的悲惨情景大红棺材,在我眼里是个不祥之物,叫我反感、生厌。

可是曾祖母的“棺材情结”非常强。我老见她默默走进小南屋,伸出瘦骨嶙峋的老手轻轻抚摩她的大红棺材,对着棺材端详一阵儿,寻思一阵儿,像审视品味一件宝物,呆呆站立许久许久才慢慢走开。这时候,可看到她一向少露笑容的脸漾出一层淡淡的欣慰的笑意。曾祖母这么喜欢大红棺材,我诧异而不解。

真的,大红棺材简直是曾祖母的命根子。记得土改那年冬天一个午间,我们全家正关门围桌吃饭。忽听街上人声吵嚷脚步杂乱,旋即人们呼着口号潮水似的涌进我家院子全家人感到不好,蒙了。只见曾祖母一阵颤抖,手里碗啪地掉到地上碎了,她面如土灰,站起身“咯噔”着一双小脚冲出门去,迎着一院子举拳头喊口号的人群咕咚跪下就磕头。贫农团的“大子”急忙弯腰搀扶她说:“老嫂子别这样!别这样!有话你尽管说!”曾祖母眼泪汪汪地说:“把南屋那口棺材给我留下吧!别的我不要。”“好!好!”大倮子欣然答应。”于是我们全家被“扫地出门”,到东院爷爷家去住。后来知道因雇工“有剥削”,才成了“被斗户”。过些日子分给些衣被粮食又让回了家。人家言而有信,家中拾掇一空,唯有那口大红棺材依旧原模原样静静躺在小南屋里。这遂了曾祖母的心愿。我却恼恨大倮子没把这可恶的家伙抬走。

曾祖母让我搀着匆匆忙忙回家直奔小南屋,进门就扑到棺材上大哭起来。我从没见过一个老人这样哭的。她哭声哀痛伤惨,撕心裂肺:初起像洪水决堤滔滔滚滚势不可挡;许久过去,哭声渐缓渐小似弱水流淌潺潺不止;直到哭哑了嗓子泪痕满面有气无力地抽搭,祖母和父亲上前一边一个拉着她劝半天方止住声;然后她被架着倒在炕上,不吃不喝死死睡了两天两夜。那时候我小想不通,偌大年纪怎么哭到那份儿上?就因为那么个笨重晦气的怪物?后来晓得,她哭的哪是棺材,她哭的是败家啊!

我家曾经高祖母、曾祖母和祖母三代寡妇同堂治家。到祖母无后就从东院一个穷本家叫父亲来过继。由于几代省吃俭用,勤谨苦干,开始小富。曾祖母出身于一个有“功名”的书香门第,常以此为荣并向往高家也兴旺。岂料家业初兴又遭突变,她的.满腔期望和内心世界全然崩溃。一个自尊极强的持家老人,如何压抑得住自己余生的痛苦、悲愤和无奈?我理解了曾祖母,有些怜悯她、同情她。扶棺而哭,当是她触景生情痛快淋漓地借机宣泄吧。

令人厌恶的是,她这哭棺宣泄竟然一年一度一直持续到她离开人世前。她不近人情,太过分了!

记得那些年,每年总在旧历年底一个黎明,人们还在梦乡,猛然从小南屋传出曾祖母火山爆发似的哭嚎,声音怪异、凄厉。我们悚然惊醒。家里顷刻塌了天人们手忙脚乱,惊惶失措,谁去劝说也不听。请来本家几位长辈相劝仍不管用。没办法,只好任她豁着劲哭,哭到太阳升高又近中午哭哑嗓子哭不出声来再抽泣一阵筋疲力尽为止,然后躺到睡去,不吃不喝绝食一天。这天也仿佛成了我家的“忌日”,全家人无心思吃饭无心思做活熄火停灶阴阴郁郁熬过一天。接着整个大年缓不过心劲来。人家过年兴高采烈欢天喜地,我家过年如过关家里笼罩着阴沉凄冷的愁云惨雾。今天想来还叫人心有余悸。我以后慢慢明白,是曾祖母心里“郁结”太深,平日一忍再忍,到年终再忍不住,就由着性子周期性大发作一回。她不敢对外,就在家里施威,只管自己发泄,哪顾别人苦乐!我可怜她,也厌烦她。她叫人心疼,又叫人嫌弃。

曾祖母很有“派头”,性情古怪暴躁,家里事事得依着她,稍不如意便使性子发脾气。晚年她性格更孤僻心理更变态,赌气从宽敞亮堂的正房搬到阴暗破陋早已不养牲口的牲口棚去住,每天三顿饭由我或父亲用托盘给她端过去吃。她身体极好,从不生病。可她八十岁那年春天,突然躺下,再没起来。小南屋放了十余年之久的大红棺材,终于等来了它归宿的主人。

大红棺材,装殓了曾祖母的遗体,装配上彩饰华丽的龙杠棺罩,戏班吹奏开道,我们同族男女老少二十余口打着灵幡举着纸人纸马抬着它哭声震天浩浩荡荡把老人送到村西高家坟地埋葬了。

小南屋里空了。我心里也空落落的,虽然我巴不得大红棺材早点快点消失。

大红棺材消失于农业合作化初期好时刻。它带走了曾祖母,也带走了那个时代。我心里很矛盾,既悲痛又高兴。悲痛的是我失去了一个老人;高兴的是,每年过大年的沮丧日子终于过去了。

人的感情是复杂的。大红棺材记录了我一段童年经历,它紧紧连系着我的感情,它在时我心里讨厌,它走了我又有一丝留恋它深深刻印在我的心灵史上。

宇宙茫茫,时光匆匆。转瞬大红棺材携主人和主人的“棺材情结”已经远去了半个世纪。

灯笼散文吴伯箫篇五

闲的时候,其实我也没有什么正事可干,所以应该说大部分时间,我喜欢在小区弯曲的小路上溜达,然后找一个凉爽宜人、视野开阔的角落蹲下,摆一个无视云卷云舒的淡然表情看人来人往。当然,我是随意的,自然不受时间控制了,只要适宜,肯定有我的身影。

夏天总是给人困惑的,炙热的氛围到处都是,树上的知了也懒惰起来,没了踪迹,一点儿情窦的意思都没有了。就连我这闲人也开始抱怨,有可人儿的时间,没有了可人的天。选地儿我还是有水平的,面对一条幽暗而又延伸不算太远的小路,视野比较起来还算开阔。人是很有意思的,都向往热闹,就是仅仅少了孤单。不一会儿,身边又蹲下了好几个人,当然他们的屁股下都会携一个小马扎的。

临近中午,路上开始有了人的影子,都是裙角飞扬,步履匆匆,一闪而过。胡侃八拉的唾沫星儿轻易不会减的,几乎不考虑饭食的。我常常以为自己是有点特别的,不会卷入那无稽的争吵的,只是默默地听着,顺便还欣赏着路上人影儿。

午饭的时间已经过来,周围的气氛依旧热烈。我有点懒散起来,就在起身回转的时候,远处来了一辆黄色的三轮清洁车。我开始注意起来。前面蹬车的.是一个少年,后面跟着一位老人,每到一处垃圾收集点,男孩就停下车,帮老人把众多的垃圾袋装进清洁车。小小的清洁车不用多长时间就会装得满满当当的,于是,换做了老人在前面吃力地蹬着,少年在后面使劲地推着,艰难地运往小区外面的垃圾回收站。

不长时间,同样的一幕又出现在小区的路上。看我看得关注,旁边的人会自然而然送来信息,老太太不容易,儿子儿媳在外打工,一个人艰难地拉扯孙子生活。这孩子也仁义,从小懂事,每天放学帮奶奶打扫小区卫生。我感慨,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劳动强度面前,孩子显得太渺小了,只见那偌大的小区中有一个模糊的影子在移动。我也时刻关注着他,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他低着头,一双枯瘦的小手紧握着扫把,默默无言地扫着,还不时传来一阵阵咳嗽声。他那沾满灰尘的小脸上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紧紧盯着地上的垃圾,不时弯下腰认真地捡拾。当其它的孩子放学后,回家在温暖的被窝里看电视时,街上除了风声外,就是祖孙俩扫地的声音了。他们永远都是这个小区里下班最晚、上班最早的人。无论春夏秋冬,无论晴天还是雨天,无论是在毒辣的太阳下,还是在风雨中,祖孙俩一直都坚守在岗位上。我相信,在那点的微薄的工资下,他们绝对是默默无闻的奉献者,由于他们的辛苦,换来了我们居所的美丽和我们生活的舒适。

我特意路过祖孙俩的身旁,看到一双慈祥和善的眼睛,一张苍老、布满皱纹、饱经风霜的脸。此时,老人也正专注地扫着垃圾和尘土,是那样的经心,是那样的认真。他先把垃圾和尘土扫成一堆一堆的,再一堆堆地撮起来,然后再脚步蹒跚地倒进垃圾堆去。

灯笼散文吴伯箫篇六

我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花,也不知道别人叫它什么花。就姑且取其形态,叫它灯笼花吧。

此时,我的眼前又现出一种景象:淡白的、极其微小的小花缀在那攀援着的绿色藤蔓上面,那是一种流动着的绿,满盛着一种生命的东西。花凋之后,就结出了一个个绿色的小灯笼,里面包着的是绿色的、圆圆的种子。这种花一直开到深秋,当所有的花都凋零了,它还在倔强地谱写着绿的篇章。

它很安静地开在那个角落里,很安静地生长,然后直至某天把一种绿漾在你的眼前。那时,你会感叹一种生命的传奇。然而,尽管它是那么美好,会在一个不经意间用一种绿来感染你,可是它就在某一天突然静静地消失了,消失得干脆,消失得彻底,消失得让你感到一种虚无。

好多年过去了,灯笼花也就渐渐活在了我记忆的尘埃里,被回忆的风吹得支离破碎。好多年了,这场景已没在我脑海里浮现了。直到有一天,一个不经意的一瞥,我看到了一棵棵树上开满了花,风一吹,像鼓着绿色的帆,又像一个个被击打的小绿鼓,在枝头上招摇着。放眼望去,一条绿色的长龙盘踞在这些树顶。

我的泪一下子来了。“灯笼花,这就是曾经的'灯笼花。”我想跑过去,吻她,抱她。然而我只是呆呆地站着,凝视着,用一种回忆来征服另一种记忆。记忆中的灯笼花绿得妖娆,绿得妩媚。它很柔弱地系在那爬着墙的藤蔓上,然后它又挟着秋风荡秋千,时时发出很厚重的撞击声。而此时的灯笼花却又完全是另一种形态。它不是藤蔓形的,而是缀在高高的树上,像满树的绿灯笼。尽管和记忆中的相差甚远,但能再次见到状如灯笼的花已着实让我感动了。

就这样守着心中那个绿色的梦很安静的过了些日子。那段日子确实是安静的,常常会觉得周围的空气都是绿的。起风了,有开始飘秋雨了。好一个“一场秋雨一场寒”啊。似乎周围的绿被冻结了,灯笼花便开始泛黄。翻翻日历,才刚过中秋。灯笼花竟然是如此得脆弱了。

没有几天,灯笼花便完全泛黄了,像裹着一张张毛宣纸似的。我不禁怅惘了。它终究不是灯笼花,尽管上面挂着的是绿色的小灯笼。然而它们骨子里散发着的味道永远是不同的。世界上又有多少形似神迥的东西啊!它们在以另一种面貌示人的时候,它已经不再是它了。

灯笼散文吴伯箫篇七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经常看到散文的身影吧?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才能完成一篇优秀的散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外甥打灯笼照舅经典散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提起“外甥打灯笼——照舅(旧)”这句歇后语,全中国的男女老少,差不多人人都会知道;但要问起这句歇后语的来历,恐怕就鲜为人知了。其实,这句歇后语就来源于东汉初年的河内郡怀县(今河南省武陟县)。究竟是什么来龙去脉,我一说你就会明白了。

按照武陟县农村传统老习俗,在正月初六到初九(初六或初九居多),当舅舅的要给外甥送两个大红灯笼,还有十支蜡烛,寓意好事成双,十全十美。舅舅通常是用整根甘蔗把灯笼挑在两头,担在肩上送给外甥,寓意外甥未来的日子节节甜。若没有甘蔗则用竹篙代替,寓意节节高。“送灯”习俗,是寓意前途光明、幸福美好,以此表达舅舅的衷心祝福。正月十五傍晚,外甥要恭请舅舅到外甥家中赴宴谢恩,打着灯笼远道迎接舅舅上门。外甥在前面打着灯笼照着舅舅走路,以表示对舅舅的孝敬。所以就有了一句歇后语:外甥打灯笼——照舅。外甥把舅舅接到家后,便把灯笼挂到自家大门上,以示吉祥。俗话说:“娘亲舅大”,舅舅的地位是很尊贵的。在武陟县,舅舅的的权力非常大,外甥们的分家析产、外甥母亲的养老待遇以及后事处理都是舅舅说了算。在甥舅团圆的谢恩宴上,外甥要给舅舅行三跪九叩的大礼,舅舅方才动筷子。

那么,这个打灯笼照舅舅的民俗又是何时起源的呢?这就要从东汉初年的河内郡怀县说起。

刘秀在南阳起兵反王莽,屡战屡败,后来在怀县城扎下根据地,建有怀宫和宗庙,还在此设立工官,制造铜钱等贵重物品,各种作坊应有尽有,作为战时首都,称为怀都(定都洛阳后改为陪都)。怀都成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要地和手工业制造中心。由此为转折点,刘秀才由弱变强,灭了群雄,坐了天下。直到今天,武陟大地上还到处珍存着刘秀当时的遗迹和故事。

据史书记载,建武元年(公元25年)8月,光武帝于怀宫祭社稷,并祭高祖刘邦、文帝刘恒、武帝刘彻,后进洛阳定都。怀县城在建武初期仍然是刘秀最重要的军事后方基地,建武元年至建武八年,刘秀曾经九次幸怀,在全国没统一之前,每次重大军事行动都是在此运筹决策。

东汉建武年间,强项令董宣曾在怀县(今武陟县)任县令多年。他为官正直廉洁,秉公执法,不畏权势,除暴安良,惩恶扬善,为民造福,深受武陟老百姓世世代代颂扬。因此,在武陟县民间至今仍然流传着董宣的很多传说故事。对于董宣的故事,人们津津乐道,有口皆碑。

据《后汉书》记载:董宣,字少平,陈留圉县(今河南杞县圉镇)人。他早年豪爽直率,爱打抱不平。为官后克己奉公,政绩显著,没几年就升任为北海(今山东昌乐县西)相。在北海,他不畏强权,依法处斩了残害无辜百姓的武官公孙丹父子及其朋党三十多人,董宣以“酷吏滥杀”的罪名被押送京城判为死刑。临斩前,汉光武帝刘秀得知董宣实属秉公执法,被杀的公孙丹等人罪有应得,遂派人飞马传诏,刀下留人,赦免了董宣,并把其调任为怀县县令。后来董宣又升任洛阳令,不畏权势,执法如山,当面斩决了皇帝姐姐湖阳公主包庇的犯了死罪的心爱男仆,不怕皇帝棒杀,据理死谏,拒不低头向公主认错,被光武帝刘秀誉为“强项令”。董宣死后,光武帝很悲痛,派专人前去吊唁,只见到董宣遗体上仅盖着一块破布被头,家中除了一辆破车和几斗大麦,别无他物。光武帝闻奏后感慨地说:“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下令以大夫之礼厚葬董宣。

首都洛阳至怀都之间二百余里,建有直达驰道,每隔三十里设一驿站,交通非常快捷,当天能打个来回。刘秀经常来怀宫居住与听政,并定期来此宗庙祭祖,皇亲国戚和文武大臣更是常来常往。有的皇亲国戚、文武高官依仗权势,在怀都城中恣意妄为,巧取豪夺,把怀都搞得乌烟瘴气。地方官员对此装聋作哑,不敢去管。城中民众有冤难诉,怨声载道。刘秀得知这种态势愈演愈烈,感到非常头疼,生怕发展下去危害自己的江山社稷,于是就点名叫秉公执法、不畏权势的董宣当上了怀县县令。

董宣一当上怀县县令,就深入民间,了解百姓呼声,贴出了“王法面前人人平等,王子犯法与民同罪”的通令,违法乱纪者顿时收敛了许多,社会秩序空前好转。但是,也有的皇亲国戚认为这个通令对于他们来说,只不过是一纸空文,丝毫不把他这个小小的怀县县令放在眼里,阴国舅就是其中的“挑尖人”。阴国舅是皇后阴丽华的弟弟,姐姐阴丽华从小就特别疼爱他。他仗着立有战功,在姐夫刘秀面前也很受宠爱。因此,他依仗权势,横行霸道,欺男霸女,巧取豪夺,成了怀都城里的臭名远扬的“贪钱太岁”。他嗜钱如命,只恨自己的钱少,就开了一家大赌坊,千方百计引诱平民百姓前来参赌。大赌坊只凭权势,无本万利,日进斗金;参赌百姓不少人倾家荡产、寻死上吊,妻离子散。

且说怀都城里有一户人家,户主赵有财,开有怀药商铺,家中富有钱财。娶妻董氏,单生一子赵登,年方七岁,长得甚是聪明可爱,一家三口,日子幸福美满。没料想赵有财深受大赌坊“大发横财,一夜暴富”的诱惑,越赌越输,越陷越深,不但落了个倾家荡产,而且债台高筑,无法偿还。正月初六,赌坊开市大吉。阴国舅带领赌坊打手武力逼债,赵有财上吊自尽。阴国舅连孤儿寡母也不放过,声言“父债子还”,又从母亲怀中抢走儿子赵登抵债。董氏寡妇呼天抢地,大呼救命。引来了众多乡亲围观。乡亲们摄于阴国舅权势,人人义愤填膺,敢怒而不敢言。

怀县令董宣微服私访,体察民情,恰巧路过此地,听到人声喧哗,哭声凄惨,就急步入内观看。当他从围观群众中详细了解到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也感到棘手难管。一边是当朝国舅,位高势大,自己是个小小的县令根本就不在他的话下。阴国舅手里拿着赵有财亲笔立下的借据和还债承诺书,表面上冠冕堂皇,理直气壮。另一边是孤儿寡母,处境凄惨,实在可怜,于心不忍,不可不管。董宣急得不停转圈行走,一时束手无策。众乡亲纷纷议论阴国舅,阴国舅的“舅”字充满了董宣的耳朵。有的乡亲直叹息董寡妇可怜,董寡妇的“董”字也开始在董宣的脑海里回旋。这两个字让董宣豁然开朗,急中生智,计上心来。他假戏真唱,挤入人群的中心,嚎啕大哭:“我的姐夫呀,兄弟我来迟了,你死得好惨呀!”他趁众打手一时发愣,没做防备,就把儿童赵登抢了过来,交到了董寡妇的怀中。众打手恼羞成怒,纷纷上前要打董宣。董宣挺身大喊:“我是县令董宣,谁敢打我!”众打手不敢再动。阴国舅走上前来,辨认确是董宣,就手里扬着借据和还债承诺书开口言道:“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这笔账如何了结?”董宣把这两张字据抢到手中,朗声答道:“董氏是我董宣的姐姐,这个赵登是我的外甥,这账由我董宣了结。”阴国舅一时真假难辨,不好下台,只好敷衍几句,领着打手悻悻而去。

董寡妇拉着小赵登对董宣千恩万谢。董宣说道:“咱们一个董字掰不开,你就是我的亲姐姐,这孩子就是我的亲外甥,咱们亲如一家,不必感谢,不要外气。”

董寡妇害怕阴国舅再来讨债。董宣笑道:“字据在我手中,赌债乃不义之财,谅他也不敢再来。”董寡妇不信,仍然惶惶不安。董宣回到县衙,正值正月初六之夜,就拿了自己的官衔灯笼送到赵登家,将灯笼挂到了赵登家的大门之上,只见灯笼上“怀县令董宣”五个大字格外醒目耀眼。从此之后,无人敢来再找董寡妇的麻烦,赵登家平安无事,小赵登前途光明。此等好事,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怀县,老百姓纷纷效仿,当舅舅的都学董宣的样子在正月初六给外甥送灯笼,以此表达舅舅的美好祝愿。而当外甥的则要学小赵登那样在正月十五打着灯笼迎接舅舅上门谢恩,外甥在前头打着灯笼照着舅舅走路,以表示对舅舅的格外孝敬。在甥舅团圆的谢恩宴上,外甥要给舅舅行三跪九叩的大礼,感谢舅舅的天大恩情。约定俗成,“外甥打灯笼——照舅”这句古语,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这个民间习俗传到了怀宫,光武帝刘秀听了很感兴趣,心想自己也是当舅舅的,也想得到外甥的这种特殊孝敬,欲下令推广全国。阴国舅从姐姐阴丽华皇后那里得知了这个消息后,就极力阻碍刘秀的这个英明决策。刘秀经多方了解,得知了这个民俗产生的根源,就对阴国舅严厉斥责,对董宣大加褒奖。阴国舅从此对董宣怀恨在心,蓄意报复。以后董宣和阴国舅多次斗智斗勇,“董宣智囚阴国舅”(见江山网微型小说栏目2017.12.23我的另文)最终董宣取得了胜利。此是后话,在此不表。由于阴皇后的从中作弊,刘秀将这个民俗推广到全国的想法没有得到完全实现。因此,现在有的地方保留了这个民俗,有的地方不流行这个民俗,但“外甥打灯笼——照舅”这句古语却在全国留传了下来。

在老社会的武陟县,“外甥打灯笼照舅舅”这个民俗根深蒂固,无论贫富,一概遵行。贫穷人家,哪怕舅舅只送个纸糊的小灯笼,也不得不送。外甥就是请舅舅喝碗稀汤,也不敢不请。至于富贵人家,那就排场大得很了。清代的武陟县毛昶熙家就是典型的范例。

毛昶熙,武陟县木栾店人,生于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卒于光绪八年(1882年)。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考中进士,咸丰十年(1860年)以左副都御史衔,在籍办团练,次年任内阁学士。同治元年(1862年)授礼部侍郎,先后调吏部、户部,授左都御史。光绪八年(1882年),任兵部尚书。在清代后期,毛昶熙是一位极其重要的人物,与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张之洞几位同等重要,深为慈禧和光绪皇帝所倚重。

毛昶熙的舅舅姜镐宜,是修武县五里源村人,为修武县的高门望族。姜镐宜在宗谱中名姜栗,字镐宜,虽为武生,但官授卫千总之职。毛昶熙之母姜氏,在家里四兄妹中最小,十六岁就嫁给了毛昶熙之父毛树堂做填房。

武陟县至今还流传着关于姜氏的民间传说。传说姜氏麻脸大脚,有一次,毛昶熙和他娘一起去拜访亲友,姜氏不小心把脚从轿中露了出来。毛昶熙看到娘的大脚,怕路人笑话,就轻声说:“娘啊,快把你的脚藏进去吧!”姜氏大怒:“恁爹还不嫌我的脚大,你倒嫌了?”说完,故意把脚伸出轿外,一摇一晃地招摇过市。

据传说,毛昶熙的舅舅姜镐宜给外甥毛昶熙送灯笼时,五里长街,马车从街头排到街尾,车上满载士兵,放铳震天动地,鞭炮响声不绝,大红灯笼开路,六班唢呐锣鼓,一路吹吹打打。四条清、白、黄、黑长龙,蜿蜒飞舞。涌动的人群络绎不绝,人山人海,推挤不动,都来观赏这个豪华的送灯场面。

外甥毛昶熙“打灯笼照舅舅”的时候,因官居极品,打十三棒锣开道,仪仗扈从,前拥后簇,车乘相衔,旌旗招展。朝廷恩典,动用了半幅銮驾,有对旗、对锣、对牌、对伞、对扇、金瓜、月斧、朝天镫。对旗上面绣有龙凤,是按照官阶做的`。对牌上面写有官阶名和“回避”、“肃静”等。对扇有二米高,把儿长一米,扇子上嵌有小镜子,闪闪发光。对伞有一丈多高。金瓜、月斧、朝天镫,也是成对的,一丈多长。顶上的金瓜,跟现在的香瓜差不多。月斧就是月牙形的斧子。朝天镫就是马镫,但在杆子的顶部朝向天空。

毛昶熙手提灯笼照舅舅,跪请舅舅坐上八抬大轿,抬轿人穿着特制的红色缎子马褂,步伐一致,优雅缓行。毛昶熙手提灯笼徒步前领。到了大门口,舅舅象征性地高举外甥门头挂灯。感恩宴上,毛昶熙向舅舅三跪九叩,恭请舅舅开席。宴会是满汉全席,歌舞演唱,热闹非凡。各地官员,争相祝贺,所送礼物,堆积如山。

俗话说:“甥舅亲,骨血亲,打断骨头连着筋。”因母亲与舅舅是同胞手足,遗传基因相近,所以许多外甥长得很像舅舅。

我也长得很像舅舅,舅舅待我比亲儿子还亲。我五岁的时候有个寒天住在舅家,和表哥并肩躺在一起睡觉,舅舅逼着表哥下床撒尿。我也要下床,舅舅却把我按在床上不让下来,叫我盖着被子尿在草褥上,生怕我受凉感冒。舅舅家很穷,平时没有盐吃。只要我去他家吃饭,他必定把我当成最尊贵的客人对待,想方设法也要借回一点盐来只让我一个人吃,生怕我受到一点委屈。我1963年考上初中时,因无钱交十二元的书籍学杂费,母亲就不让我上学了。我的舅舅得知这个消息后,就来俺家和我母亲吵了一架,又耐心说服她同意我继续上学。他回去变卖了家中仅有的口粮,替我交上了学杂费。因为我的父亲下世早,所以俺家的大事都是舅舅替我的母亲最后拍板。

我从小就特别喜爱舅舅,对舅舅有着特殊的感情。童谣说:“二月二,剃孩头,大仓满,小仓流,儿孝女孝日子甜,吃喝穿戴不用愁。男孩才高中状元,女孩富贵住高楼。小孩们,不剃头,生疙瘩,长虱虮。肿得头象大灯笼,一年四季黄水流。父母打骂不停息,十冬腊月死他舅。”我怕舅舅死在十冬腊月,必定在二月二乖乖剃头。童谣还说:“小外甥,打灯笼,正月十五照舅舅。请来舅舅吃宴席,扑通扑通磕响头。”这首童谣我铭记在心,每年都按时“照舅舅”。虽然舅舅很穷,只是送我一个纸糊的小灯笼,我也感到特别珍贵;虽然我家也不富裕,只是请舅舅吃一顿家常便饭,舅舅也感到非常开心。

我当兵退伍回到家中,口袋里第一次有了一百五十元钱的“巨大财富”,我拿出了一百元举办“打灯笼,照舅舅”的隆重仪式,以报答舅舅对我的天大恩情。我在宴席上对舅舅长跪不起,舅舅把我紧紧地搂在怀里,甥舅俩抱头痛哭,在场的人也都随着流下了眼泪,一切真情实感都化在了没有语言的行动之中。

如今有的年轻人连父母都不想孝敬,更别提孝敬舅舅了,对“打灯笼,照舅舅”这个传统习俗更是不屑一顾,嗤之以鼻。

现在过年过节时打灯笼的也很少见到了,纸糊的灯笼也被各种造型的塑料灯笼所取代,灯笼里用的蜡烛也换成了电池、灯泡。不过,我个人认为,有些传统美德若是丢掉了实在可惜。我真的不希望“打灯笼照舅舅”这种表达尊老敬老的传统民俗烟消云散,只是成为老人们的遥远记忆。

灯笼散文吴伯箫篇八

随着元宵节的逼近,街上的大红灯笼越来越多,一串串高高地悬挂在道路两旁,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

集市上,更是一街两行地布满了形形色色的灯笼。这些灯笼,有古朴的纸质灯笼,也有纱灯笼,塑料灯笼。造型也一改过去单调的圆形,圆筒形,既有心形的、多角形的。更多的,就是以各种动物的造型制作的。孩子喜欢的兔子,公鸡,龙凤,挂满一个个摊位。其手柄上都安装了电池,一打开开关,就闪烁不停。引逗得孩子们牵着大人的手,久久不肯离开。

来这里的人们,也是慷慨的,带着孩子来的,孩子要什么样的',就买什么样的。独自来,打算买了送给外孙和外甥的,则根据个人喜好,挑选几个。这时候,卖得最快的,还是那种主色调为大红的灯笼。

中国人对红色真是情有独钟。结婚要穿红,过节更要张贴各式各样的红色装饰,元宵节,挂一盏红红火火的灯笼,仿佛一年的时光都红火了。

记得小时候,一过了正月十二,各人的外爷舅舅就来送灯笼。家里孩子少的,送一两个就行,孩子多的,就得送四五个。那时的灯笼都是皴皱的圆罐形的红纸灯笼。人们为了携带方便,就找一根高粱杆,把一串灯笼穿进去,两头各插一根小木棒固定。那样红红的一串灯笼举在手里,煞是好看。

到了晚上,人们就把一支支红蜡烛点燃,插在屋内的角角落落,把每一处都照得红彤彤的(人们相信,元宵节让屋子里每个地方,都被红色的光芒照得亮亮的,这一年日子就会过得很好)。

孩子们更是成群地点上灯笼,一起挑到街上,村头村尾地奔跑,幽暗的村街上,一串串灯笼忽东忽西地飘来飘去,或者形成一条长龙,真是太迷人了,孩子们挑着灯笼,来来去去的转悠着,快乐无比。这时候,假若有那个孩子的灯笼,不慎着了火,那孩子哭得真够伤心的。因为每个孩子就那么一个灯笼,失去了,他今年再也不能挑着灯笼开心地玩耍了。

如今的生活很好了,谁也不会为了失去一个灯笼,感到痛惜了。一到元宵节,屋里屋外都挂满红红的灯笼。每个庭院的大门上,还挂上一盏很大的灯笼。城市的街道上,更是满眼都是灯笼。连街道的树木上,都是一串串不停闪烁的霓虹灯影。把公园,街道装扮的火树银花的。人们快乐地走在街上、流连忘返地欣赏着,不时还举起手机、相机拍照留影。孩子们穿着会发光的鞋子,踏着滑板车哗笑着来去。这一切,让人感概:生活好美啊!

灯笼散文吴伯箫篇九

大概是1972年,柬埔寨国国王西哈努克亲王访沈阳,为了欢迎西哈努克亲王,沈阳举行大规模的欢迎仪式,男孩穿上了白衣服,蓝裤子,女孩子也穿上了花衣裳,在那个摧残人性的年代,好久没有看到女孩穿花衣裳了。人们的生活逐步走向正轨,虽然戏匣子还是只唱着那几段样板戏,但大胆的人们也开始在平淡枯燥的生活中寻求美了,在自家的窗台上摆上几盆花,这在那个年代真是有点不同凡响。

我的老姨夫会养花,老姨家里住平房院子也不大,可家的前后院养满了花,让童年的我好不羡慕。那时外祖母还健在,外祖母常住咱家,偶尔也住我姨家,我也时常去我姨家去看外祖母。正值盛夏,灯笼花开得正旺,煞是好看,(灯笼花生长的花总是整齐、对称的而且很像灯笼,就像贴在灯笼上的剪纸。贴在宫灯、纱灯、笼式灯上的灯花一样具有对称性。而灯笼在中国代表的是吉祥、安宁)。

外祖母见我也喜欢灯笼花,就偷偷地剪下一个杈,让我回家压在花盆里,可过了半个多月,灯笼花还是蔫蔫的没活,我有点失望。母亲看看蔫蔫的灯笼花长长地叹息一声。父亲安慰我们娘俩说:这是盛夏,花是不爱活,春天栽花花,爱活!春天,我期盼春天!

四月的天,天气说暖就暖和起来了,父母决定把花苗挪到花架上,外边的阳光足,再加上浇些发酵的豆饼子水,花苗长得快,二十几天就长出了花蕾,让父母喜之不尽。一天,细心的我发现灯笼花开了,我把这件事第一个告诉母亲:是吗?母亲半信半疑,赶紧拉着我的手去窗外看,可不灯笼花已经开出了好几个花了,在夕阳的映衬下格外美丽典雅。母亲乐得嘴都合不拢了,让我去告诉正在忙碌晚饭的`父亲。栽种的希望终于开出了美丽的花蕾,父母喜之不尽。

到了深秋,父亲会把灯笼花挪到屋里,长得高大的也被剪枝,灯笼花会在室内越冬这时的灯笼花也不会开花,会长出小杈,到了来年的春天,父亲依旧会栽上灯笼花花苗,热心肠的父母还把花苗送给邻里同事也让大家一起感受灯笼花的美,夏天依旧会看到美丽的灯笼花,就这样,年年如此,父母年年栽种美丽的灯笼花,栽种美好,栽种希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