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一只狼教案中班(通用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6 17:58:16 页码:8
最新一只狼教案中班(通用10篇)
2023-12-06 17:58:16    小编:曼珠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只狼教案中班篇一

《一只小鸟》是小学语文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鸟儿”中的一篇主体课文。在这篇课文中,作者冰心以清新柔美的笔触,写一只羽翼未丰的小鸟每天在树枝上唱歌,孩子们用弹子打中了小鸟,两只老鸟接住小鸟把它带回巢里,从此孩子们再也没有听到小鸟的歌声。文章批评了人类伤害鸟类的行为,引导学生要爱护鸟类,同时歌颂了亲情的伟大。

本篇课文表现了冰心对小鸟的爱。课文里的情景对于基层小学的学生来说是习以为常的,但学生在生活中却很少关注。因而在本课时教学过程中,试图通过课件加强孩子们直观的感受,再结合课文中的重点词,让孩子感受小鸟的可爱、可怜。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语句,感受小鸟的快乐和不幸,从而让学生懂得鸟儿是人类的朋友,应该保护它们,同时也感受亲情的伟大。

3、试着续写一段话。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小鸟的快乐和不幸,体会亲情的伟大。

1、抓住重点语句,让学生感受小鸟的快乐和不幸,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

2、试着续写一段话。

课件。

2课时(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同学们,你们喜欢什么动物?说说它的特征或者本领。

1、直接导入:学了上节课,我们已经对冰心奶奶笔下的那《一只小鸟》有了初步的认识。

2、聆听鸟的叫声。

听,它又飞来了。

出示课件:这是一只()的小鸟。

板书:快乐可怜不幸无辜。

(教学意图:聆听鸟的叫声,唤醒孩子们对小鸟的回忆,从而引导学生说出这是一只的小鸟,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

1、出示自学要求,学习课文(幻灯片)。

自学要求:同桌合作,小声地朗读课文,用“—”划出让你感受到小鸟快乐的语句。

2、学生汇报。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出示句子:它的羽毛还未丰满,不能远飞,每天只能在巢里啁啾着,和两只老鸟说着话儿。它们都觉得非常的快乐。

1、用“……不能……只能……”说一句话。

2、想想它们会说些什么快乐的事情呢?生答。

3、指导朗读。

(教学意图: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畅谈小鸟一家的对话,再移情体验,充分朗读,让学生积淀语感,理解语言,品味情感,小鸟一家其乐融融的幸福生活自然会跃入学生的视野。)。

过渡:小鸟在老鸟的'关爱中快乐地生活。孩子们,你们还能从哪里感受到小鸟的快乐呢?

(2)学习第二自然段。

出示句子:

它的小脑子里忽然充满了新意,抖刷抖刷翎毛,飞到枝子上,放出那赞美“自然”

的歌声来。它的声音里满含着清脆和柔美。唱的时候,好像“自然”也含笑着倾听一般。

1、你从这句话中怎么感受到小鸟的快乐呢?为什么它想唱歌呢?

2、生答。

出示句子。

它探出头来一望,看见了那烂灿的阳光,葱绿的树林,大地一片好景致。

1、小鸟看到什么好景致?

2、欣赏大自然清晨的图片。

3、给“景致”换个意思相近的词语。

4、个别朗读。

小结:是呀,快乐是可以相互感染的,我相信同学们也感受到了小鸟的快乐。现在,你们就是这只小鸟,把你的心情读出来吧!

(教学意图:在教学“景致”一词时,我先引导学生抓住“景致”这一词进行初步理解,接着让学生丰富对小鸟生活的环境-----“好景致”的想象,以感悟小鸟的幸福快乐,引导学生美读课文,真正把亲密无间的小鸟一家镶嵌在精美的画卷里。画卷美仑美奂,鸟儿快乐自在,学生兴致盎然,真是“鸟在画中乐,情随歌声流”。)。

(二)感受小鸟的“不幸”,与伟大的亲情。

过渡:刚才我们感受到了一只多么快乐的小鸟呀。但是,从这个故事里我们还看到了一只不一样的小鸟,它是多么的()!(指黑板)。

1、学生按要求学习第3-8自然段。

引:是呀!现在,请大家默读第3-8自然段,找到相对应的词语或句子。

2、学生汇报。

a、出示句子。

“它的血从树上一滴一滴落到地上来”

(1)从哪个词知道小鸟受了严重的伤?说说你的感受。

(2)学生朗读。

b、学习第5自然段。

过渡:让我们来看看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吧!

出示第四、五自然段。

1、找出小鸟动作的词语,并说说你的感受。

2、生回答。

3、个别朗读。

c、学习第6自然段。

过渡:在这个千钧一发的时刻,老鸟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句子。

斜刺里两只老鸟箭也似的飞来,接住了它,衔上巢去。

1、拿起笔,找出老鸟动作的词,说说你的感受?

2、学生汇报。

3、指导朗读。

(教学意图:本环节的教学,我抓住重点词“跌”、“一滴一滴”、“箭也似的”,分别采用不同的形式让学生逐步去体会小鸟伤势严重,从而在关键时刻凸显出亲情的伟大。)。

(三)、体会孩子对小鸟的这份错爱。

过渡:多么甜蜜、幸福的一家子呀!是谁打破了这份温馨呢?

过渡:当孩子们听到小鸟那清脆、柔美的歌声时,他们的心里对小鸟充满了()。

1、从哪些词语看出小朋友们对小鸟的喜爱?

2、生回答。

3、孩子们对小鸟的这种爱,和老鸟对小鸟的爱有什么不同呢?

5、现在,这歌声已经()了,为什么?

(教学意图: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每一个学习个体自然对所阅读的文本都会有自己不同的感受,都会有自己的一个想象的空间。因此,学完课文后,我让学生展开想象:那只小鸟后来怎样了?你想对孩子们说些什么?歌声为什么会消失?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体会到什么样的行为才是真正的喜爱,什么才是真正的大爱。)。

故事还没有讲完,当孩子们想要仰望着它,听它的歌声时,却不能了。小鸟的命运将会是如何呢?孩子们又将会怎么做呢?请你来写写故事的结尾吧!

(教学意图:创编故事结局时,让孩子们对小鸟未知的命运展开大胆的想象从学生们的描述中可以体会到孩子们各自心中那份独特的想象力;紧接着我问“如果你是这孩子,你会如何弥补自己的过错?让学生们有感而发,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1、积累一首古诗《鸟》。

孩子们,这里有一首白居易的诗——《鸟》,是老师想送给大家的。

2、总结:孩子们,喜爱并不是占有。更不是破坏呀!而是让美丽的事物更加的美丽,让美丽的世界更加的美丽!

1、修改故事的结尾。

2、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

板书: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二、学习生字、词语。

1、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识记字形。

2、交流汇报。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鸟、老鸟、小朋友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指名读课文。

四、联系巩固。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执教者:钱头小学张施婷。

一只狼教案中班篇二

1、乐意听故事,知道故事的名字,体会故事中的幽默。

2、能够复述故事的内容

故事及相关挂图、一只手套。

1、出示一只手套,引起幼儿兴趣。

提问:“小朋友们这是什么呀?”

幼儿:“手套。”

老师:“手套戴在哪里的呀?”

幼儿:“戴在手上。”

老师:“森林里有两只小动物不知道手套戴在哪里,怎么戴的,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他们的故事吧!”

2、结合挂图讲故事《森林故事一只手套》

3、提出问题,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问题:

(1)大灰狼把手套当成了什么?这样走起路来方便吗?

请幼儿模仿大灰狼把手套戴在脚上,走路的姿态。引导幼儿说出这样走路很不方便。

(2)小狗把手套戴在了哪里?

请幼儿模仿小狗把手套戴在头上的样子。幼儿体会到戴在头上手套老是往下掉。

4、再次讲述故事

老师:“真有趣,手套应该戴在哪里呀?”

幼儿:“手上。”

老师:“书中宝宝是如何告诉大灰狼和小花狗的?我们来学一学书中的宝宝,告诉他们‘大灰狼、小花狗手套是戴在手上的’。”

5、现在,大灰狼和小花狗知道手套是戴在手上的,这样他们就可以带着手套度过寒冷的冬天了,他们非常感谢我们班的宝宝!

一只狼教案中班篇三

教学目标:

1、理解童话故事的内容,学习讲述句子“我们喜欢大轮子”,感知车轮带给小动物的快乐。

2、探索轮子的玩法,感知体验轮子游戏的快乐。

教学准备:

汽车轮子一个,呼啦圈与幼儿人数一样;大故事图片。

教学过程:

1、出示轮子,引出主题。

(1)教师:宝宝们瞧,这是什么呀?(轮子)你在哪里见过轮子呢?(汽车、电瓶车、卡车等)那你们知道轮子有什么用?(幼儿自由说说)。

(2)教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只大轮子》的故事,一起来听一听吧。

2、教师用图片讲述故事,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图片里有谁呀?小熊发现了什么?

教师:森林里的'小动物的得到了大轮子,它们用大轮子做什么?

教师:后来谁想要轮子?小动物是怎么样说的?

带领幼儿一起学说:“不给,不给,我们喜欢大轮子。”

教师:最后,小动物将轮子给谁了?

使幼儿明白别人丢了东西,拣到了应该还给别人,轮子是汽车上的零件,汽车更需要轮子等道理。

4、游戏活动:转转转。

(2)教师(出示大圈):这个大圈象个大轮子,你想用这个轮子做方向盘吗?

(3)教师带领幼儿没人手上拿一个轮子方向盘,开着小汽车走出教室。

一只狼教案中班篇四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注意理解重点的字、词、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本课要求认识的字有:咸、涨、虹、泽、稀;要求会写的字有:咸、拢。漂、虹、案、荣、稀、罕;要求掌握的词语有:围拢、长虹、漂亮、图案、荣耀、稀罕。

1、字词教学;

2、感情朗读,体会贝的可怜和可敬。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贝的可怜和可敬。

1、准备贝壳和珍珠的图片。

2、小黑板、教学挂图、课文朗读录音或者课件。

第一课时。

1、学会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初步理解内容。

一、情景渲染,导入新课。

我们在欣赏这些色彩斑斓的贝壳的同时,也来认识一只独特的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3课《一只贝》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自读课文,同桌互助合作地自学课文。

(我让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孩子有的大声读,有的轻声读,有的边读边用铅笔在划着什么,还有的读完后就与同桌交流着什么。对于这些方式,我都表示许可。在我看来,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读书的方式更是不同,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能调动学生读的积极性,充分感知课文,学生无拘无束地展示读的个性,体验着语文实践带来的快乐。)。

2、认读难字及相关词语。

3、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作业。

1、写生字词。

2、课外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1、深入体会课文内容,领悟包涵思想。

2、有感情朗读课文。

(2)同桌交流。

2、集体分享精彩之处,相机讨论理解。

(1)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

(提示:可怜是说这只贝不漂亮,没人要;可敬是说这只贝默默无闻,备受责磨,为人们奉献出一颗闪亮的宝贵的珍珠。

(2)你认为这只贝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提示:坚强、可敬、乐于奉献)。

这是一只坚强、可敬而又乐于奉献的贝,从这只贝身上,你会想到一些什么样的人?接龙说,小组说,指名说。

(提示:引导学生联想理解到那些不惜牺牲,默默无私奉献精神的人。)。

1、小结,过渡:同学们刚才所提到的这些人物,不管他们离我们远还是近,也不管他们生活在古代还是生活在我们身边,他们都拥有非常美好的品质,就像这只贝一样。我深深地感觉到:磨难或许会让人变得丑陋,但只要坚忍不拔,磨难过后就会拥有丰收的果实!

2、学完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可以用三言两语来表达,也可以自创名言或借用名人名言来概括。

3、指名说、接龙说。

小朋友们刚才都说得非常精彩,我相信,假如将来你们遭受了磨难,只要想起这只坚强、有毅力的贝,你也会变得坚强起来,历经风雨而见彩虹;你也一定会像这只贝一样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板书设计:

一只贝。

血可怜。

肉可敬。

一只狼教案中班篇五

1、喜欢听故事,感受故事的幽默,知道故事名称。

2、愿意用普通话说出自己听到的故事内容。

“今天,我给小朋友带了一件小礼物,你们想不想看啊?”

“哦,这是什么?(手套)手套应该戴在哪儿?(手上)”

“可是森林里有两个小动物却不知道手套是怎么戴的。你们想不想听有听他们的故事?”

2、教师结合挂图讲述故事《一只手套》。(大灰狼捡到了……这到底。

是什么?)。

提问: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故事里听到了谁、看到了谁?

(3)他们捡到了什么东西?

大灰狼和小花狗把手套当成了什么、戴在什么地方呢。我们再听一边。

3、体态、神情再次讲述故事(大灰狼捡到了……这到底是什么?)。

提问:

(1)“大灰狼把手套当成了什么?”请幼儿学一学大灰狼脚上穿手套走路的样子。(活动中问一问托儿“这样走路方便吗?”会说“这样走路太不方便了”)。

(2)“小花狗把手套当成了什么?”请幼儿学一学小花狗头。

上戴上手套的`样子。(活动中会说“手套直往下掉”)。

4、教师:“真有意思,手套是戴在哪儿的?(手套是戴在手上的)书上的宝宝是怎么告诉大灰狼、小花狗的呀,我们学宝宝那样大家一起大声地告诉大灰狼和小花狗‘大灰狼、小花狗手套是戴在手上的’。”

5、今天,大灰狼和小花狗真要谢谢托班的宝宝了,你们让他们知道手套是戴在手上的,这样大灰狼和小花狗就可以戴着手套暖和和的过冬了。

一只狼教案中班篇六

1、学会本课8个生字,认识5个字,掌握“围拢、漂亮、长虹、荣耀、稀罕”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抓住课文重点部分,读懂文章内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体会“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这句话的含义。

生字卡片,搜集珍珠形成的资料,以及珍珠的价值。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自主识记生字词,理解“围拢、荣耀、稀罕”等词语的意思。

2、自由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说“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

1、激情谈话,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整体感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认识了一只怎样的贝?

3、引导学生找到文中这一中心句,齐读。

4、引导探究:从这句话中你有什么发现?为什么既说它可怜又说它可敬呢?

(一)探究贝的“可怜”

1、为什么说它是一只可怜的贝呢?从哪些语句中你能深切感受到这只贝的可怜?默读课文3—4自然段,画出相关的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

2、班内交流,

a、有感情读出相关句子,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b、同学补充,再有感情读,展示自己内心的感受。

c、重点指导理解第三自然段。

第三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段,具体描写了贝的可怜。要引导学生抓住这段话中的坚硬、棱角、折磨、无论如何、只好、越来越、默默的等词语,通过多形式的朗读,去帮助学生理解,贝在忍受皮肉之苦的同时,还忍受着失去荣誉,受尽冷淡,独自面对孤独和寂寞等一系列的精神折磨,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对贝的同情之情。

3、抓住课文中对一只贝丑陋的描写,引导学生找出课文1、2自然段中。

描写贝壳漂亮的句子,有感情地汇报读,通过对比,强化学生对一只贝可怜的认识。

4、教师小结:是的,这是一只多么可怜,多么不幸的贝呀!它(失去生命失去荣誉受尽折磨丑陋让人讨厌有苦说不出……)。

(二)探究贝的“可敬”

1这是一只可怜的贝,那么从哪里又看出它是一只可敬的贝呢?贝是怎样面对磨难的呢?顺着这个问题,带领学生一起去挖掘文本中,贝对待痛苦的态度。

2、学生讨论、交流。

“用血与肉磨制,它默默地忍受着,它说不出来”

3、、配合学生回答,拓展练习:

一年又一年,这只贝,周而复始地在用自己的血与肉磨制珍珠。

即使,即使,即使,他都没有停止努力,

他从不埋怨,从不退缩,默默承受,直至磨制出稀罕的珍珠。

这真是一只。

(三)升华情感。

1、同学们,此时,你还觉得它可怜吗?学生自由说。

师总结:是的,在它对待不幸中,我们更是感受到它的'可敬。现在我们再来齐读第三自然段,感受贝可怜背后的可敬。

2、是的,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那么你们是觉得更可怜还是更可敬呢?让我们再来深情地读一读这句话。

齐读句子: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

1、你喜欢这只不漂亮的贝壳吗?为什么?有什么话想对这只贝说吗?

2、同学们,贝都如此,更何况人呢?在生活中,你是否发现如同这只贝。

一样的人呢?

3、师总结:凡是像这只贝那样不惜牺牲自己,默默地做出奉献的人,都是可敬的人。同学们,老师相信,假如有一天你们遭受了什么磨难,只要想起这只坚强的贝,想起那些可敬的人,你们一定会经历风雨重见彩虹,做一个坚强勇敢的人,做一个对社会对祖国有用的人。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一只狼教案中班篇七

我是一只塑料袋,已经有上百岁的年龄了。从我出生的时候,就被送往一个被人们称作超级市场的地方,我静静地躺在收银员的抽屉内。看着一个个兄弟姐妹们都被人取走,我心里面也非常向往外面的世界,盼望着能到外面去看一看。

有一天,一个胖胖的男人把我的身体内装满蔬菜提走了,我心里十分激动,终于可以到外面去看一看了!可是他使用完毕后,却把我随手一扔,自顾自地走了。正好有一阵风吹过来,我问他愿不愿意载我去旅行一段,风儿很乐意,于是我就踏上了正式的旅途。

我在风儿的背上看到了草木茂盛的.森林、灯火通明的城市、清澈见底的小溪......在我飘到波涛汹涌的大海上时,风儿突然不见了,我就晃晃悠悠地摔了下去,落在了海面上,随着波浪起起伏伏,感觉舒服极了。有一天一只黑色的大鱼发现了我,它好奇地围着我转来转去,我也伸出“双手”表示友好。不想他竟然把我给吞了下去,在小鱼的胃里面,起初我看到了一些绿色的,散发着酸味的液体,我禁不住有些担心――我会不会被小鱼消化掉呢?不过我很快就发现我的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我毫发无损。我就在小鱼的胃里面兴风作浪,过了一段时间,我的“房子”突然抖了抖不动了,经过一段时间,在我的房子散架后,我又漂浮在大海上。忽然我发现身边多了很多同类,通过对话,我得知他们也是和我一样被人类丢弃的塑料袋,我们就在海上漫无目地飘着。慢慢地,我们随着海浪漂浮到了陆地旁边,海浪和沙子把我掩埋起来,但我仍顽强的活着。几十年过去了,我的身体仍然很棒,没有受到任何损伤。

随着时间的推移,陪伴在我周围的小蚯蚓,小蚂蚁等都一个个地死去了,我仍然顽强地活着。有一天,一群宣传环保的志愿者在沙滩中发现了我,他们把我清洗干净,装在了汽车内,重新把我带回了热闹的都市给人们重复使用。志愿者们在很多地方宣传塑料袋不容易被分解的危害,倡导大家减少使用塑料袋的数量,使塑料袋重复利用。

我就是那只小小的塑料袋,在给人类带来方便的同时,我也不容易分解,从而造成环境污染,希望人类能够合理的利用我,让我发挥最大的价值,也把对人类的伤害降到最低。这便是我最大的心愿!

一只狼教案中班篇八

1.引导幼儿感受a—b—a’乐曲的风格,理解小老鼠历险的故事情节,并建立音乐与故事情节相匹配的概念。

2.鼓励幼儿大胆创编,表现小老鼠找东西吃的动作,感受猫捉老鼠的刺激和老鼠躲猫的紧张。

3.引导幼儿在游戏中避免与同伴相碰撞。

4.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5.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一只狼教案中班篇九

1、会写“尿、净、屎、幸、使、劲”6个生字。

2、体会当一只小虫子的快乐。

3、能和同学交流感兴趣的部分。

重点

会写“尿、净、屎、幸、使、劲”6个生字。

难点

1、体会当一只小虫子的快乐。

2、能和同学交流感兴趣的部分。

1、“开火车”读生字。

2、出示词语,学生齐读。

1、出示第3自然段。

(1)问:你认为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提示:这句话之前的'内容在写当小虫子不好,这句话之后的内容会写什么呢?

(3)教师小结: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承上启下,告诉我们下面要写的是当小虫子很好。

2、自读第4~7自然段,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讲给同桌听。

3、交流第4自然段。

(1)(出示相关动画)同学们,现在你们就是一只只小虫子。早上太阳出来了,你在草叶上伸懒腰,来,和老师一起伸伸懒腰吧!舒服吗?现在有一只小狗过来了,快,让我们跳上它的身子,轻轻地,小心地,让小狗毫无察觉。噢,我们上去了,现在我们坐在特快列车上,去周游世界了。

(2)边想象边读课文。

(3)现在,你们觉得当一只小虫子美妙吗?

4、交流第5、6自然段。

(1)“特别有意思”中的“特别”可以用什么词来代替?(非常)从哪里看出“我的小伙伴特别有意思”呢?(指名说)

(2)自读第5、6自然段,思考:这两个自然段讲了“我”会遇上谁?会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

(3)课件展示“屎壳郎、螳螂、天牛”图片,引导学生认识这些小昆虫。

(4)在与这些小昆虫相遇的过程中,小虫子要做好什么准备?

(不要撞到屎壳郎;碰上螳螂时要跳着逃走;天牛的脾气不太好,不要招惹她。)

(5)读了这两段话,你可以看出这是一只怎样的虫子?(小心、乐观、讲礼貌)

5、交流第7自然段。

(1)齐读第7自然段。

(2)小虫子快乐的时候会做什么呢?

(3)“草地里的歌声”是谁发出来的?

1、教师示范。

我最喜欢第6自然段,你看小虫子知道怎样避免被撞倒,怎样避免被螳螂吃掉,还非常有礼貌呢!小作者的想象真丰富!

2、小组内同学互相交流。

3、小组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

4、师生评议。

1、出示汉字“尿、净、屎、幸、使、劲”。

2、学生自读生字,给生字组词。

3、观察这些生字,说一说在书写这些生字时要注意什么。

4、跟随“电脑小博士”书空。

5、在书中田字格里描红、临摹、书写,教师提醒书写习惯:头正、身直、肩平、臂开、足安。

同学们,神奇的想象力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编出这样美妙的故事,请回家以后以《我是一只________》为题,来编个故事吧。

我是一只小虫子

一只狼教案中班篇十

教学理念:

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当一只小虫子的快乐,给学生大胆交流的平台,努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通过引领学生感受本课轻松幽默的语言文字风格,进而从课内阅读走向课外阅读,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在阅读中成长。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写“使、劲”两个生字。

2、能力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能大胆交流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感受轻松幽默的语言风格,增强阅读兴趣,爱上读书。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能大胆交流自己感兴趣的部分,爱上阅读。

难点:体会当一只小虫子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导入:“大家都知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同学们打开课本11课,这里没有颜如玉,也没有黄金屋,有的是一只”,学生补充,引出课题,并板书。

2、复习本课生字词:

(1)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

(2)小组开火车认读词语,其余学生跟读词语,注意读准红色生字字音。

二、品读课文,理解交流:

1、提问:当一只小虫子好不好?文中有几种观点?学生整体感知文本。

学生默读课文、阐述个人观点。

(把自己印象最深、最感兴趣的地方与大家说说。请用上“因为小虫子,所以我认为当一只小虫子。”)。

预设:当学生普遍觉得当一只小虫子好时,老师适时引导说:“大家都觉得当一只小虫子很好,那谁觉得不好呢?”引到第二段的学习。

2、提问:当一只小虫子,有哪些不好呢?

(1)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

(2)师生合作读(老师读黑色字部分、学生读蓝色部分),每读到红色句号的地方停下来,引导学生说说感受。

(3)请用上“因为小虫子会被,所以伙伴们认为。”

3、提问:当一只小虫子真不错,又体现在哪里?

a、出示第四自然段:

(1)男女合作读,相机引导学生体会当一只小虫子的快乐、自在。

(2)提问:你能看出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虫子吗?

b、学习第六自然段:

(1)自读第六自然段,思考:文中介绍哪几个伙伴?用、﹏﹏、﹍﹍分别画出与它们有关的语句。

(2)展示读相关语句,相互评价,相机指导朗读,并引导说这是一只的小虫子。

(预设:学生说这是一只有礼貌的小虫子要及时肯定。)。

三、表演读4、6两段,体会当一只小虫子的快乐:

1、老师引领着“一只小虫子”表演,其余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

2、相遇小伙伴:

“小虫子”遇到“屎壳郎”、“螳螂”、“天牛”,引导表演相遇时的场景。

3、交流:

你觉得小虫子的生活有意思吗?哪部分最吸引你?自由交流。

4、“小虫子是如此满足自己现有的生活、并且快乐地过着每一天,它多么喜欢当一只小虫子。”出示第7自然段。

四、学习第7段:

1、齐读。

2、它怎样叫?使劲,相机指导书写:

(1)学生发现其书写规律;

(2)师范写,并作补充讲解,生随师书空;

(3)生练写,自评。

3、猜猜这只小虫子是谁?

五、课外阅读,由课内走向课外。

1、出示文段;

2、师生一起阅读;

3、从读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4、总结。

六、作业:

1、写好、写会本课生字。

教学理念:

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当一只小虫子的快乐,给学生大胆交流的平台,努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通过引领学生感受本课轻松幽默的语言文字风格,进而从课内阅读走向课外阅读,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在阅读中成长。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写“使、劲”两个生字。

2、能力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能大胆交流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感受轻松幽默的语言风格,增强阅读兴趣,爱上读书。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能大胆交流自己感兴趣的部分,爱上阅读。

难点:体会当一只小虫子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导入:“大家都知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同学们打开课本11课,这里没有颜如玉,也没有黄金屋,有的是一只——”,学生补充,引出课题,并板书。

2、复习本课生字词:

(1)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

(2)小组开火车认读词语,其余学生跟读词语,注意读准红色生字字音。

二、品读课文,理解交流:

1、提问:当一只小虫子好不好?文中有几种观点?学生整体感知文本。

学生默读课文、阐述个人观点。

(把自己印象最深、最感兴趣的地方与大家说说。请用上“因为小虫子————,所以我认为当一只小虫子——————。”)。

预设:当学生普遍觉得当一只小虫子好时,老师适时引导说:“大家都觉得当一只小虫子很好,那谁觉得不好呢?”引到第二段的学习。

2、提问:当一只小虫子,有哪些不好呢?

(1)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

(2)师生合作读(老师读黑色字部分、学生读蓝色部分),每读到红色句号的地方停下来,引导学生说说感受。

(3)请用上“因为小虫子会被————,所以伙伴们认为——————。”

3、提问:当一只小虫子真不错,又体现在哪里?、

a、出示第四自然段:

(1)男女合作读,相机引导学生体会当一只小虫子的快乐、自在。

(2)提问:你能看出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虫子吗?

b、学习第六自然段:

(1)自读第六自然段,思考:文中介绍哪几个伙伴?用——、﹏﹏、﹍﹍分别画出与它们有关的语句。

(2)展示读相关语句,相互评价,相机指导朗读,并引导说这是一只——的小虫子。

(预设:学生说这是一只有礼貌的小虫子要及时肯定。)。

三、表演读4、6两段,体会当一只小虫子的快乐:

1、老师引领着“一只小虫子”表演,其余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

2、相遇小伙伴:

“小虫子”遇到“屎壳郎”、“螳螂”、“天牛”,引导表演相遇时的场景。

3、交流:

你觉得小虫子的生活有意思吗?哪部分最吸引你?自由交流。

4、“小虫子是如此满足自己现有的生活、并且快乐地过着每一天,它多么喜欢当一只小虫子。”——出示第7自然段。

四、学习第7段:

1、齐读。

2、它怎样叫?——使劲,相机指导书写:

(1)学生发现其书写规律;

(2)师范写,并作补充讲解,生随师书空;

(3)生练写,自评。

3、猜猜这只小虫子是谁?

五、课外阅读,由课内走向课外。

1、出示文段;

2、师生一起阅读;

3、从读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4、总结。

六、作业:

1、写好、写会本课生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