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勤学苦读的成语 勤学苦读的名言(汇总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7 07:23:17 页码:8
2023年勤学苦读的成语 勤学苦读的名言(汇总9篇)
2023-12-07 07:23:17    小编:文轩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勤学苦读的成语篇一

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4.我们读书越多,就越发现我们是无知的。——雪莱。

5.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章学诚。

6.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7.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8.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曾国藩。

9.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10.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勤学苦读的成语篇二

勤学苦读是通向成功的必要途径,是每个有追求的人的必修课。但如何才能把学习和读书做好呢?这是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反思的问题。今天我将分享自己的一些心得和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第二段:认真听讲。

在学习过程中,认真听讲是相当重要的。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们要避免分心,要时常检查自己的注意力是否在老师身上。同时,要积极主动地思考,把零散的知识点联系在一起,并在课下加深理解。有针对性的思考和提问,都是提高理解和记忆能力的好方法。

第三段:自习复习。

在课余时间,我们要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并进行自习复习。自习时,可以通过阅读课本、练习题、做笔记等方式来加深理解。复习时,我们要有计划地复习,不要盲目地死记硬背,而是要注重理解和巩固。无论是自习还是复习,都要及时弥补自己的不足,不要拖延学习计划。

第四段:多方面获取知识。

除了学校的教育,我们还应该积极地获取其他方面的知识。可以通过阅读书籍、听课、参加讲座、参观博物馆等方式获取兴趣爱好所涉及领域的知识,也可以了解其他领域的知识。多方面获取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这个世界,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

第五段:总结。

勤学苦读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需要不断地反思和总结。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在今后的竞争中获得更大的机会。因此,我们要打牢自己的基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地自我调整和完善。只有在不断地学习和成长中,我们才能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

勤学苦读的成语篇三

唐朝有个写诗很多的少年天才——白居易。

白居易五六岁便开始作诗,九岁时对诗的声韵就非常熟悉了。母亲是个慈爱、严格又有文化的'妇女,充当白居易的启蒙教师。

不论白天还是黑夜,她总是拿着诗书教导儿子,不过,孩子毕竟是孩子也有偷懒的时候。这时,母亲不去打骂他,而是讲道理,督促他把漏下的学习任务一点一点补上。

就这样,白居易渐渐养成了勤奋学习的好习惯。

有一次,他拿着自己的几首新作,来到在当时很有名望的诗人顾况俯前,顾况漫不经心地瞟了一下名帖,等他一翻开,眼神就像被磁石吸住了,禁不住韵味十足的吟诵起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好哇,好!能写出这样诗句的人,想在任何地方住下去,都不是难事!快请进!快请进!”

看到写诗的人竟然是一位少年,就高兴的与他谈起作诗来,不知不觉的就谈到了天黑!这一年白居易才16岁。

从此这个会写诗的少年天才的名字,一下子在长安城传开了。

白居易写的诗,生动流畅,连没有什么文化的老婆婆都能明白。可是谁能想到,他那里是什“天才”,他学写诗花了多大的心血啊。

成名后,白居易对自己的要求更严格了。他还是一天天不停的读了写写了读......白居易给后世留下了3千多首诗歌,成为唐代写诗最多的诗人之一。

勤学苦读的成语篇四

1、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2、棉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3、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得读书灯。

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5、寒窗苦读十二载,素琴轻弹三两声。

6、卖却屋边三亩地,添成窗下一床书。

7、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8、读书贫里乐,搜句静中忙。

9、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10、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11、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

12、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13、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来任侠非。

14、窗间白发催愁境,烛底苍头劝读书。

15、田中读书慕尧舜,坐待四海升平年。

16、驿亭幽绝堪垂钓,岩石虚明可读书。

17、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18、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勤学苦读的成语篇五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一个人的度量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股强大的文明力量。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知识上的富有可以享受心灵上的满足。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掉进知识情网中的人,时时品尝着知识的甜蜜。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语言是心灵和文化教养的反映。高尚的语言包含着真诚的动机。

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不努力学习,不明白真理。

读书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养心。

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作者不一定能写到老,但是他一定应该学到老。再高深的学问也是从字母学起的。

劳动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生活的指南。

臧克家能够摄取必要营养的人要比吃得很多的人更健康,同样地,真正的学者往往不是读了很多书的人,而是读了有用的书的人。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读书就应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勤学苦读的成语篇六

1、努力学习,勤奋工作,让青春更加光彩。

2、勤奋将驱除心中的阴影,迎来向往的光明。

3、任何惊人的成就,都是勤奋的结果。

4、心坚石也穿,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勤勉是成功之母。

5、勤奋是你生命的密码,能译出你一部壮丽的史诗。

6、每一次的考验,都有一份的收获。

7、心专才能绣得花,心静才能织得麻。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8、人这一生能力有限,但是努力无限。

9、大部分的人都没能熬得过今天晚上,所以输是必然。

10、坚持不懈,不慌不忙!

11、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

12、不是想成为,而是要成为。

13、没人给你台阶下,还是自己搬把椅子吧。

14、吃起饭来像个贼,干起活来像个蛇。

15、勤奋是生命的密码,能译出最壮丽的史诗。

16、正因为生命有限,时光匆匆,所以才要加倍努力,不然以后拿什么来回忆。

17、人生,就是磨难在枝头上,被晾晒成了坚强。

18、你有多努力,就有多幸运。

19、别让自己心乱了,否则一切就都乱了。

20、只有在心灵的考场上战胜自己,才能在人生的考场上战胜别人。

21、作为女人,要么丽质,要么励志。

22、背负着过去的痛苦,夹杂着现实的烦恼,这对于人的.心灵而言是无任何益处。

23、一个成功者所知道的,除了勤奋,便是谦逊。

24、每一次的打击,都是坚强的后盾。

25、做一个坚强的女子,飞更高的天空!

26、勤奋者总感到夜长日短,安逸者总认为夜短日长。

27、姑娘,你要努力,你想要的,只能你自己给,别人给的,你要问问自己,拿得起么!

28、我只有奋力奔跑,才能看见光亮、认知方向。

29、信心来自于实力,实力来自于勤奋。

30、不该看的不看,不该说的不说,不该听的不听,不该想的不想,该干什么干什么去。

31、有毅力的人,能从磐石里挤出水满。

32、一做出成绩来,全世界都会和颜悦色,人贵在自己争气。

33、勤奋者多动手少动口,懒惰者之动口不动手。

34、光说不干,事事落空;又说又干,马到成功。

35、人生成功的秘诀是当好机会来临时,立刻抓住它。

36、天赋之手若不举起勤奋的利斧,也劈不开成功的道路。

37、焰火下的孤独,是每一个梦想必须经过的地方,每一个人都一样。

38、当你渴望成功就象在水中渴望空气一样,你就一定会成功。

39、坚持到底,才能笑到最后。

40、做一个心灵丰富而勤奋的人,一路向前。

41、世上就算是再难的事情,只要勤奋努力,任何困难也都不是困难了。

42、哪怕是最没有希望的事情,只要坚持去做,到最后就会拥有希望。

43、即使渺小,也要努力。

44、即使做不了伟大的男人,也要做一个负责任的男人。

45、你受的苦,吃的亏,担的责,扛的罪,忍的痛,到最后都会变成光,照亮你的路。

46、人若被富人影响,就会有赚钱的欲望。

47、如果要飞得高,就该把地平线忘掉。

48、只要够坚强,就没有什么能把自己打垮!

49、我们总是对陌生人太客气,而对亲密的人太苛刻。

50、趁着年轻,不怕多吃一些苦。

勤学苦读的成语篇七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吃一堑,长一智。(古谚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汉书)。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

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礼记》)。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陈子昂)。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宋·叶适)。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古诗诗话)。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见义不为,非勇也。(论语)。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曲·争报恩)。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罗梅坡)。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刘禹锡)。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王安石)。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

勤学苦读的成语篇八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渐渐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开始发奋读书。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起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一天半夜,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

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善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勤学苦读的成语篇九

故事是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人苦读勤学的励志故事,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囊萤是指晋代的车胤由于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抓很多萤火虫来当灯读书;映雪是指晋代的孙康在冬天的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来看书。

车胤就很爱学习,但由于家庭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也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学习。因此,他只能利用白天的时间背诵诗文。

夏天的一个晚上,车胤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突然见到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光芒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他猛然想出了一个办法: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找来一个白绢口袋,然后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是很明亮,但勉强可以用来看书了。

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些来当作灯用。由于他勤学苦练,终于有所作为。

同是晋代的孙康情况也是如此。由于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每天只能早早睡觉。他觉得这样让时间白白跑掉,非常可惜。

一天半夜,他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

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

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

东汉时期,有个著名的政治家叫孙敬。他年轻时十分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一个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读到晚,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的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地绑在房梁上,另一头系在头发上。当他打盹的时候,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这就是孙敬悬梁的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是有名的政治家。苏秦年轻时,由于学问不深,曾到很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为了不让自己打瞌睡,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渐渐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开始发奋读书。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起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一天半夜,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

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善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非常调皮,不喜欢读书,经常逃学跑到街上闲逛。

一天,趁老师不在,李白又悄悄溜出门,在街上东瞧瞧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

走着走着,他来到山下小河边,在一个破茅屋门口,见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很纳闷,上前问道:

“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根绣花针。”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惊奇地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他转身跑回了学堂。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奋读书,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