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试点工作方案(优质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2 02:31:13 页码:14
2023年试点工作方案(优质9篇)
2023-12-12 02:31:13    小编:雁落霞

“方”即方子、方法。“方案”,即在案前得出的方法,将方法呈于案前,即为“方案”。方案的制定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包括资源的利用、风险的评估以及市场的需求等,以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成功实施。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方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试点工作方案篇一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围绕国务院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总体目标,按照xx观光酒店“健全标准化管理体系,提升酒店服务质量”的目标,进一步加快xx观光酒店旅游标准的实施和推广步伐,提高酒店服务服务水平,促进酒店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发展质量的提升,提高广大游客满意度,把xx观光酒店品牌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成立xx观光酒店旅游标准化试点单位领导小组,对试点工作进行统一领导、统一组织、统一协调、统一实施。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

领导小组下设标准化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行政部办公室,由李学耿任办公室主任,负责xx观光酒店旅游标准化试点具体工作事项,并担任联络员职责.办公室工作人员为和继红、程朝兵,不足人员从相关部门抽调。

领导小组的主要任务是:确定试点工作的具体目标,组织编制试点实施方案,结合实际制定试点工作的规划计划、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协调部门分工,分解目标和任务,督促任务落实;组织标准的宣传培训,开展标准的实施和实施效果的评价;各阶段工作。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建立健全标准体系。根据自身实际构建科学合理、层次分明、满足需要的标准体系框架,编制标准体系表。标准体系应在组织内部有效运行。

(二)组织旅游标准实施。确保纳入标准体系表的所有标准得到实施,尤其是全面采用现行的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用标准化手段,用心促进旅游服务和市场秩序规范化。

(三)开展标准宣传培训。有计划地开展旅游标准化专业知识培训,重点加强对领导层、管理层和标准化工作层干部职工的培训,提高标准化意识,增强执行标准的自觉性。

(四)开展标准实施评价。建立标准实施状况的检查、考核机制,定期组织内部检查和自我评价,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标准实施评价。

(五)制定持续改善措施。建立持续改善的工作机制,定期总结试点工作中的方法、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推广应用,对标准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提出修订标准的推荐,在不断完善标准中改善和提升旅游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六)建立行业品牌。以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为手段,以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为目的,争创旅游行业品牌。

四、工作目标。

(一)宏观目标。

1、加强现有旅游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实施力度,扩大其实施范围和影响力,规范和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产品质量。

2、建立贴合本地旅游业发展特点的旅游标准化体系,提高旅游吸引力和竞争力,全面提升试点旅游整体发展水平。

3、培养运作规范、管理先进、服务优质、具有高水平企业标准的旅游示范部门,引导酒店向标准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

4、创新旅游标准实施方法和评价机制。坚持标准实施与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探索标准实施及评价的新方法。

(二)微观目标。

1、旅游服务标准体系一体化。

贯彻实施《星级访查规范》,认真实施国家四星级酒店标准等行业规范。结合酒店,制定和完善酒店产品和旅游服务质量标准,完善质量手册,完善服务流程,用心推进旅游服务标准体系一体化。努力建立完善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相互衔接的旅游标准化体系,进一步发挥旅游标准在旅游企业服务质量提高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旅游服务从业人员服务素质一体化。

大力贯彻酒店服务标准,规范酒店旅游服务从业人员的服务行为。维护标准的权威性,确保服务质量整体水平不下滑。从内部看,要从组织、人员、措施和制度等方面保证服务人员的服务素质。从外部看,要制定旅游标准服务承诺制度,明确服务人员的服务标准。

3、旅游服务质量培训一体化。

实施“金字塔”式培训方法,以一人带十人,十人带百人,全面开展酒店服务人员培训工作。酒店培训和部门培训相结合,持续对服务从业人员开展培训,适时开展“旅游服务技能比赛”、标准化知识竞赛等活动,推进酒店服务从业人员素质一体化。

4、旅游安全生产一体化。

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和“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的工作格局为实施纲要,全面推进酒店安全生产工作,制定行动方案、加强监管考核,层层发动,层层分解,层层考核,明确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工作措施,认真履行职责,上下联动,抓好、抓实、抓细安全生产工作,推进酒店安全生产工作一体化。

5、旅游服务质量监督一体化。

强化对酒店各岗位服务质量的监督管理,实施服务质量量化考核管理,纳入对各部门的绩效考核工作中,推进酒店服务质量监管的一体化。充分发挥质量监督小组的服务质量监督管理功能,实行投诉信息公开制度,建立专职质监员和兼职质监员相结合的服务质量监管体系。强化一线服务质量检查力度,大力推进部门联合的旅游服务质量监管机制。加强旅游投诉处理机制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投诉处理程序、制度和信息发布制度。结合四星酒店评定性复核标准,加大对酒店各区域个部门的复核和检查力度,确保四星复核达标。做好质量信息分析,建设酒店自我改善、自我循环的质监工作体系。

(一)贯彻实施相关标准。

1、确定旅游标准化发展规划或计划,并按步骤实施。

2、大力推广实施旅游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3、制定和实施贴合本地实际和旅游发展特点的旅游业地方标准。

4、在执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基础上,制定实施具有本单位特色、高水平、高标准的企业标准。

5、实施与旅游业相关的其它公共服务标准。

(二)培养旅游标准化人才。

1、培养旅游标准化行政管理人才。

2、培养旅游企业标准化管理人才。

六、工作步骤。

(一)启动阶段(20xx年6月)。

市旅游局下发《xx市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推进饭店、餐饮标准化工作的通知》后,启动试点工作。

(二)试点阶段(20xx年6月-20xx年11月)。

试点工作为半年,试点单位制定试点工作方案,明确目标和任务,落实各项措施,对照试点评分标准开展建立、自检工作。并透过工作简报等形式,及时向xx市游局报送试点工作进展状况。

(三)评估验收(20xx年12月)。

试点后期,按照相关评估计分标准自查合格后,向xx市旅游局提出评估,由国家旅游局委托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评估验收。

(五)总结表彰阶段(20xx年1月)。

透过评估后,对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进行总结,同时表彰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

全面推进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是国家旅游局贯彻落实国发[20xx]41号文件精神的重要举措。酒店各部门应高度重视、认真落实,按照《xx市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推进饭店、餐饮标准化工作的通知》关于全面推进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做好组织领导和协调动员工作,确保全面推进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试点工作方案篇二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区纠风办关于“建立健全防治不正之风的长效机制”的有关要求,提高我区纠风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__大关于“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的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方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健全和落实纠风工作职责制为核心,以加强制度建设为重点,以及时防止和纠正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为目标,建立集预防、发现、解决不正之风问题为主要功能的防治不正之风长效机制,从源头上防止和遏制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的发生。

二、工作原则。

建立健全防治不正之风长效机制,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把纠风工作寓于改革发展的各个方面,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在实践中应坚持以下五种原则,即: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原则;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原则;坚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原则;坚持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原则;坚持发扬民主、依靠群众原则。

三、工作任务。

这次试点工作,确定区教科局、区卫生局、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等为首批试点单位,可选择与本单位工作相对应的2-4个课题,其他各相关部门及有关行业单位,根据本部门的实际情景开展试点工作,总结试点经验,依据相关的1-2个课题,进取参加全区建立健全防治不正之风长效机制经验交流活动。参加试点工作的主要任务如下:

(一)职责落实机制。

1、建立纠风工作职责制;2、建立专项治理联席会议制度3、建立纠风工作考核办法;4、建立纠风职责追究办法。

(二)建立预防机制。

1、建立政风行风教育制度;2、建立从政从业行为规范;3、建立公开办事制度;4、建立行政审批管理规范;5、建立不正之风处罚办法。

(三)发现问题机制。

1、建立专项举报制度;2、建立不正之风问题举报受理和分析通报制度;3、建立纠风监测制度;4、建立热线受理制度。

(四)解决问题机制。

1、建立不正之风问题和查处违规违纪案件的程序规范;2、建立案件转办制度;3、建立案件督办制度;4、建立案件通报制度;5、建立纠风办案考核制度。

(五)监督制约机制。

1、建立明察暗访制度;2、建立行风监督员制度;3、建立舆论监督制度;4、建立纠风工作情景通报制度。

(六)建立民主评议机制。

1、建立规范民主评议办法;2、建立社会承诺制度;3、建立问卷测评制度;4、建立工作考核制度;5、建立评议工作纪律。

四、时间划分。

(一)5月初至5月中旬,学习调研,搭建制度框架。

(二)5月下旬至7月初,完成制度建设初稿。

(四)7月初至8月初,对制度初稿征求意见,修订完善。

(五)8月初至9月初,对制定的有关制度试行。

(六)9月初至10月上旬,进一步修订完善相关制度。

(七)10月中旬,进行总结、验收。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明确职责。建立健全防治不正之风长效机制,是贯彻落实__大确定的“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反腐倡廉建设方针的实际步骤,是推动纠风工作深入、健康、规范、有效运行的重大举措,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必须要提高认识,切实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日程。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突出重点,明确目标,落实职责,搞好组织协调;要定期听取工作进展情景汇报,为建立健全防治不正之风长效机制供给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建立健全防治不正之风长效机制,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任务繁重,必须统筹兼顾,整体推进,进取稳妥、逐步深入。一方面抓好确定的建立健全防治不正之风长效机制的规划、重点和目标,在重点纠风项目和重点领域实现突破,一方面,要统筹兼顾整体工作的全面推进。一是抓好现有制度的清理完善工作,搭建起本单位本部门防治不正之风长效机制的框架。二是抓好新制度的创立工作,针对新形势下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发生、发展、变化的特点和规律,及时建立新的更加管用的制度。三是抓好督促检查工作。注重对制度建设的科学性、严密性和实用性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保证长效机制建设工作扎扎实实推进。

(三)加强指导,及时总结经验。要切实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督促检查,及时研究解决试点工作中的问题,保证试点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效率地进行;要坚持改革创新,对试点工作过程中涌现出来的新思路、新做法、新经验及时进行总结、宣传和推广,指导和促进试点工作不断深入。

试点工作方案篇三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增强企业自主创新潜力,根据科学技术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华全国总工会(以下简称三部门)《关于印发“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国科发政字[20xx]31号)的要求,决定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作为“技术创新引导工程”的重点任务之一,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潜力为核心,探索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有效模式和措施,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引导和支持,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构成各种类型具有示范性的创新型企业,引导更多企业走创新发展之路,为增强自主创新潜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建设创新型国家带给支撑。

(一)突出引导。突出政府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促进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提高企业的持续创新潜力。

(二)注重集成。把扶持企业技术创新的科技计划、基地建设、人才培养以及试点推动等措施有效地集成起来,整合资源、构成合力,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

(三)分类指导。选取不一样类型的企业开展试点工作,根据各自特点探索具有针对性的支持措施和相应的评价办法;区别不一样地方状况,指导其根据各自特点开展试点工作。分期分批推进试点和评估命名工作。

(四)重点推进。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开展试点工作,进行重点引导和支持,发挥其对各类企业的辐射和示范作用。试点工作重点支持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提升自主创新潜力。

选取一批在技术创新、品牌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经营管理创新、理念和文化创新等方面成效突出的企业进行试点。试点企业要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基本条件:

(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掌握企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整体技术水平在同行业居于领先地位。用心主导或参与国际、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的制定工作。

(二)具有持续创新潜力。在同类企业中,研发投入占年销售收入比例较高,有健全的研发机构或与国内外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领先的技术领域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重视科技人员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吸引和使用。

(三)具有行业带动性和自主品牌。在行业发展中具有较强的带动性或带动潜力。注重自主品牌的管理和创新,透过竞争发展,构成了企业独特的品牌,并在市场中享有相当知名度。

(四)具有较强的盈利潜力和较高的管理水平。企业近三年连续盈利,整体财务状况良好,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呈稳定上升势头。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

(五)具有创新发展战略和文化。重视企业经营发展战略创新,努力营造并构成企业的创新文化,把技术创新和自主品牌创新作为经营发展战略的重要资料。

试点企业主要在国有骨干企业、转制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和其他主要依靠技术创新发展的企业中选取。国有骨干企业是指中央和地方国资委分别监管的企业;转制院所是指中央和地方已实施企业化转制的应用开发类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是指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他企业主要是指除上述三类企业之外主要依靠技术创新发展的企业,包括科技型中小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等等。在满足上述五个方面要求的基础上,各类企业还应满足以下条件:

———国有骨干企业。有明确的技术创新战略并贯彻实施,主导产品具有明显的国际竞争优势,拥有国际或国内著名的自主品牌产品等。

———转制院所。在转制改革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承担国家和企业科研任务较多,自身科研投入较大,科研仪器设备条件比较先进,有较强的面向行业开展技术研发服务和推广应用的潜力等。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5%以上,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专职科研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分别不低于30%和10%,创新产品及技术性收入占销售收入的50%以上,具有较强的技术储备潜力和发展后劲等。

———其他企业。具有自主创新成果;不断创新企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企业成长性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在行业技术发展中能够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等。

三部门根据上述条件选取试点企业。各地方应参照上述条件并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本地区试点企业的选取条件。

对三部门联合确定的试点企业,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在以下方面有选取地给予支持:

(一)国家科技计划给予重点支持。支持企业参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对试点企业申报的科技计划项目,优先予以立项支持;科技计划中有产业化前景的项目,优先支持试点企业承担。科技金融工作对试点企业给予重点支持。

(二)加大创新基地建设力度。支持有条件的试点企业独立或联合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等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类)、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以及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等。

(三)支持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对试点企业管理人员的技术创新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等培训,组织对试点企业的标准化培训,组织开展试点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的人员交流与合作,支持试点企业培养国际化人才。

(四)支持企业加强标准和知识产权工作。支持试点企业成为技术标准制定的牵头单位,并优先支持试点企业参与企业标准试点工作。支持试点企业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自主品牌战略等。

(五)强化业绩考核对技术创新的导向。对国有试点企业,明确企业负责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领导职责,将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和创新潜力建设作为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资料。

(六)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表彰和奖励。对成绩个性突出且贴合条件的试点企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设立国家科技提高奖企业技术创新工程项目,加强对企业科技提高与创新的奖励,对创新业绩突出的试点企业给予优先奖励。

各地方参照上述措施并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相应的支持措施,对本地区的试点企业给予支持。三部门对地方试点工作择优给予支持,推动试点工作扎实开展。

1.选取确定试点企业。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和全国总工会首批共同选取100家企业进行试点:

国务院国资委负责初选10家国有骨干企业;

科技部负责初选10家转制院所;

科技部负责在地方科技部门推荐的基础上初选80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其他依靠技术创新发展的企业。各省、自治区科技厅、直辖市科委、计划单列市科技局按照本方案提出的要求,各推荐2家企业,于20xx年4月30日前报科技部火炬中心。首批试点企业经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和全国总工会共同审议后于5月下旬确定。

2.试点企业上报试点方案。进入试点的各类企业要制定本企业的具体试点方案,明确试点任务、具体措施、工作进度以及年度目标。地方推荐的企业试点方案在报送企业名单时一并报送。试点方案经三部门联席会议批准后实施。

各地方科技管理部门商国资监管部门和工会组织等负责本地区试点工作的组织实施。

1.制定试点工作方案。各地方根据本《通知》制定本地区的试点工作方案,确定试点企业条件、试点资料和支持措施等。

2.选取确定试点企业。各地方科技管理部门商国资监管部门和工会组织按照本地区试点工作方案选取试点企业。各地方要根据本地区实际状况合理确定首批试点企业的数量,并兼顾不一样行业和不一样类型的企业。

3.组织开展试点工作。各地方于5月下旬将本地区的试点工作方案和试点企业名单一式三份报科技部备案,开展试点工作。

4.三部门加强对地方试点工作的指导。及时组织试点状况的调研和交流,各地方在试点工作中遇到的状况和问题要及时报告。

(三)评估命名“创新型企业”。

在中央和地方开展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制定“创新型企业”的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办法。组织开展对中央和地方两级试点企业的评估工作,对其中贴合条件的企业,命名为“创新型企业”。研究制定支持创新型企业的政策措施。

创新型企业试点方案主要资料要求。

试点企业应着重围绕以下主要资料制定试点方案。

1.加强研发潜力建设。加强研发机构建设,增强技术研发潜力,提高成果产业化潜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发起或参与技术标准制定。

2.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增加自身研发投入,用心承担国家及行业科研任务,改善科研仪器设备及中试装置,提高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

品友互动。

3.培养创新人才队伍。加强管理人员科技培训、职工技能培训。加强科技人员继续教育。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重视发挥职工技术协会的作用,不断总结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操作法,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提高职工创新意识。

4.推进创新基地开放共享。对于财政性资金支持建设的试点企业研发机构,建立和完善向行业和社会开放共享的机制,把面向行业和社会带给服务,作为运行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

5.完善创新战略和管理制度。制定并实施企业科技创新战略、知识产权战略和自主品牌战略等。建立并完善企业技术标准和质量保证体系。

6.完善创新机制政策。完善激励创新的机制,推动技术要素参与分配,建立内部员工股权激励机制,鼓励职工开展技术革新、技术攻关、技术发明等创新活动,营造创新氛围,建设创新文化等。

试点工作方案篇四

为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维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预防各种违法犯罪,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提出“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在全国实行居住证制度”的精神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办法》、《伊犁州推行居住证试点工作方案》、《奎屯市推行居住证试点工作方案》的要求,从8月1日-10月30日在全市开展居住证试点工作,为切实抓好此项工作,确保辖区居住证试点工作有序顺利开展,我社区特制订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需要,加强创新社会管理,改革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方式,积极推行以居住证为核心的“一证通”制度,全力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试点任务

1、启明里社区设立专门的办理工作站。按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办法》、《伊犁州流动人口和房屋租凭服务管理办法暂行办法》、相关要求,对申请办理居住证人员提供的相关材料核实,开展居住登记、居住变更登记和居住受理,证件发放等具体工作。

2、发放流程

发放采取个人领取和集中发放相结合的方式。

3、证件使用

居住证按照“一证多能的要求,各相关部门在服务于履行职责时,赋予流动人各项社会保障待遇和引进人才各项优惠政策,是流动人口融入当地的政治、经济、文明社会的建设之中,无需在到各个部门办-理-证-件。

居住证“一卡-通”通过居住证的信息签注服务,信息自动完成储存。无需重新申请新证。

4、信息共享

利用利用流动人口管理平台,将流动人口信息和办理居住证信息储存,按照相关,管理部门职能,工作需求实现各职能部门的信息共享。

三、工作职责

1、按照本辖区实际开展居住证受理工作,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根据下达指标任务,结合实际,量化分解,保证按时完成办证任务。

四、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居住证试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政策性强,充分利用基层组织工作人员、楼栋长、单元长、十户长、协管员等社会力量,搞好居住证试点工作。

2、广泛宣传,营造气氛。利用资源,采取多种形式,在辖区广泛开展宣传活动。要大力宣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办法》和居住证试点工作重大意义,宣传户籍管理政策、法规和便民利民措施,最大程度的取得群众的理解和配合。

3、强化监督,确保质量。根据市推进居住试点工作总体安排,加强监督检查,及时掌握工作动态和进展情况,确保试点工作质量。

五、工作实施步骤

居住证试点工作从8月1日开始到8月30日结束,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 筹备动员阶段(8月1日至10日)

1、根据奎屯市推居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掀起开展调查摸 底工作,确定启明里社区配臵必要的微机、互联网。

2、根据团结街街道办事处的居住证试点工作机构,制 订本社区试点工作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责任,确定联络员,人在组织居住证试点的各项筹备工作。

3、社区确定一名联络人员,并于2011年8月5日报市 推行居住证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 组织培训阶段(8月11日至13日)

根据市推行居住证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试点工

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启明里社区通过采取分层分级培训办法,集中对选定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熟悉户籍管理的政策、法规和业务,熟练掌握居住证的工作流程、工作方法和相关知识。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工作任务和奖惩制度,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

(三) 证件的办理应用阶段(8月14日至26日)

1、 采集流动人口基础信息。根据我辖区实际情况,对 各类流动人口进行登记、汇总、造册,摸清人口底数,晚上户籍管理,做到五个一致,掌握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现状。

2、申请居住证人员持第二段居民身份证或其他合法身 份证明和符合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标准的数码照片,居住处所证明,就业、经商相关证明到所在居住地居住证工作站申请。

3、审核、信息上传、比对。居住证工作站审核身份证件和相关材料。符合条件的予以受理,通过互联网利用流动人口管理平台正确录入申请人居住登记信息和人像信息。

(四)验收总结阶段(8月26日至30日)

居住证试点工作结束后,社区将认真比对核实资料,考评工作质量,及时复核修正,研究制定解决办法和措施,健全、完善各项管理制定。做好迎接市推行居住证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检查工作准备。

阔纳巴扎社区推行居住证工作方案

为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维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根据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提出的“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在全国实行居住证制度”的精神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办法》、《自治区推行居住证试点工作方案》以及《疏勒县疏勒镇》的要求,为确保社区居住证试点工作顺利开展,现结合社区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以推进喀什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政治稳定为目标,创新社会管理,改革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方式,积极推行以居住证为核心的“一证通”制度。

二、工作目标

按照“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管理规范、统一高效”的要求,于2012年1月中旬完成社区居住证制发准备工作和流动人口综合信息平台的搭建,积极推行以居住证为核心的“一证通”制度,努力完成“最大限度地解决流动人口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最大限度地调动流动人口积极性,最大限度地保障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减少和降低流动人口违法犯罪率”的目标任务。

三、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社区居住证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经社区党总支研究决定成立推行居住证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具体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曹坤 (阔纳巴扎社区党总支书记)

副组长:阿依努尔〃阿卜杜如苏力

(阔纳巴扎社区居委会主任)

成 员:社区所有干部

四、工作任务

(一)开展基础工作。按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对申请办理居住证人员提供的相关材料进行核实,并开展居住登记、居住变更登记和居住证受理、证件发放等具体工作。

(二)证件的使用。按照“一证多能”的要求,社区流管、社保、教育、计生、司法等相关部门在履行流动人口管理职责的同时,为其提供居住、就业、计划生育、法律服务、子女入学等相应的社会服务保障。

(三)信息共享。将辖区流动人口所有信息和办理居住证信息录入流动人口管理平台,按照相关管理部门职能、工作需求实现各职能部门的信息共享。

(四)经验推介。紧抓居住证试点工作契机,进一步规范社区居住证采集工作流程,完善工作机制,积极探索配套的便民措施,总结工作经验,推动居住证工作的全面开展。

五、工作职责

(一)阔纳巴扎社区受理点开展居住证受理工作,严格落实受理点办公场所和工作人员、办公设备、办证耗材等,建立和完善工作责任制。

(二)认真做好宣传,落实居住证制度相关政策、优惠措施的宣传报道工作,组织集中开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办法》的宣传。 按照工作要求,设立居住证服务办证点。根据下达指标任务,结合实际,量化分解,保证按时完成办证任务。

六、工作步骤

试点工作自2012年1月2日起至2月8日结束,分四个阶段实施。

(一)筹备动员阶段 1、由社区推行居住证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召开动员大会,开展调查摸底工作。抽调工作人员,确定联络员,并制定具体试点工作方案。

2、结合推行居住证制度赋予流动人口享受社会的基本权益和服务保障等内容,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和便民利民措施。

(二)组织培训阶段 社区推行居住证工作人员参加由市推行居住证领导小组组织的相关业务培训,熟悉户籍管理的政策、法规和业务,熟练掌握居住证的工作流程、工作方法和相关知识,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责分工、工作任务和奖惩制度,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

(三)证件的办理应用阶段 根据工作要求,对辖区各类流动人口进行登记、汇总、造册,摸清人口底数,认真填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流动人口信息登记表》,准确、完整的采集流动人口的各项基本信息;按照办理程序,将申请居住证人员的基本信息和人像信息及时录入流动人口管理平台并上传至公安网,通过信息检验甄别、比对,制作完成后将居住证分发至申请人;通过持证人反馈和定期召开联系会议等方式调研居住证的使用效果,进一步检验流动人口以持居住证为前提的服务和管理各种举措,并举办居住证首发仪式。

(四)验收总结阶段

社区推行居住证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社区推行居住证制度工作进行抽查,比对核实资料,考评工作质量,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复核修正,研究制定解决办法和措施,健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七、工作要求

(一)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推行居住证制度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政策性强,社区根据街道推行居住证制度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把推行居住证制度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摆上重要日程,社区书记要亲自抓,确保居住证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落实责任,明确任务。社区要把居住证试点工作作为当前的一项中心工作,要从实际出发,合理安排人员,明确责任分工和任务,把工作落实到人,确保每项工作、每个环节都有专人抓,防止工作出现死角,保证居住证工作和其他工作的同步协调开展。

(三)全面展开,注重实效。结合实际,科学合理选择信息采集点,提高覆盖率。通过开展居住证推广工作,努力夯实人口管理根基,为保障权益,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发挥新的更大作用。

(四)广泛宣传,营造氛围。社区动员辖区相关单位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采取多种形式,在辖区内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并利用社区宣传栏等设施广泛宣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办法》和居住证工作重要意义,宣传户籍管理政策、法规和便民利民措施,最大程度的取得群众的理解和配合。

(五)强化督导,确保质量。社区推行居住证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要及时掌握工作动态和进展情况,确保居住证工作质量,对组织不力、措施不落实、工作走过场的,坚决要求返工;对推进居住证工作不力的干部,将上报街道进行严肃处理。

阔纳巴扎社区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三十日

试点工作方案篇五

为发展我县安宁疗护服务,提高疾病终末期患者生命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需求,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批安宁疗护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卫办老龄函〔2019〕483号)和《吉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吉安市安宁疗护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吉府办字〔2019〕93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坚持政府引导、多方参与、保障基本、统筹发展的原则,合理配置并整合医疗机构医疗、基本公共卫生、慢病健康管理、养老服务等各项服务功能。探索研究符合我县实际的安宁疗护相关政策和工作机制,结合医养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工作,推动安宁疗护工作发展,为疾病终末期患者在临终前控制痛苦和不适症状,提供生理、心理、情感、精神等方面的照护服务,改善患者生命质量,维护患者尊严,减轻家属痛苦,促进社会和谐。

(一)构建服务体系。将安宁疗护工作纳入县级区域卫生规划。鼓励人民医院、中医院、医养结合机构、民营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等机构,根据自身实际,增设安宁疗护床位和开展居家安宁疗护服务,探索政府购买服务形式,通过“民办公助”等多种模式推动形成举办主体多元、服务形式多样的安宁疗护体系。

(二)明确服务内容。参照国家《安宁疗护中心基本标准(试行)》《安宁疗护中心管理规范(试行)》《安宁疗护实践指南(试行)》,进行安宁疗护服务准入、服务规范、监督评估和质量评价等研究,探索符合安福实际的安宁疗护体系和运行模式。以“提高临终患者生命质量”为目标,为疾病终末期患者提供切实有效的减轻身心痛苦的诊疗、护理服务,并对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相应的人文关怀。

(三)探索制度保障。一是构建价格体系。探索制定安宁服务收费项目及标准,推动心理疏导、上门服务等项目纳入收费范围。逐步将居家和机构安宁疗护服务费用纳入其他补充医疗保险范畴。二是保障药物配备。对安宁疗护服务中所需的止痛、镇痛、麻醉等药物给予政策支持,并加强监管。建立科学合理的药物配送流程。三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落实安宁疗护试点专项经费。县财政统筹安排安宁疗护专项经费,对试点完成评估达标单位给予奖补。四是建立畅通的转介机制。鼓励试点机构与其他医院肿瘤科、老年科、急诊科等相关临床科室加强业务联系、建立医疗联合体,为符合安宁疗护进入标准的患者建立畅通的转诊通道,使安宁疗护患者能在医院病床、老年护理床位、安宁疗护床位、居家病床之间合理转介。五是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拓宽融资渠道,提供政策支持,改进政府服务,鼓励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安宁疗护服务机构,提供安宁疗护服务。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做好安宁疗护岗位培训及继续医学教育。在继续医学教育上,应充分考虑安宁疗护从业人员的需求,增加安宁疗护有关知识技能的内容,保障人才供应。探索建立完备的安宁疗护服务团队,成立安福县安宁疗护专家组,推进医务人员多点执业和退休医师执业注册工作,鼓励其投身安宁疗护事业,引导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积极参与安宁疗护志愿工作。

(五)加强宣传教育。广泛开展舆论宣传和科普教育,通过制作宣传片、教育讲座等多种形式,宣传普及安宁疗护的知识和理念,提高社会公众对安宁疗护的认知度、接受度,积极营造文明的社会舆论氛围。

1.试点启动阶段(2019年10月底前)。

一是制定试点方案。研究制定安福县安宁疗护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安排部署试点任务。二是开展基线调查。县卫健委、县医保局和试点医疗机构要对安宁疗护机构服务现状开展基线调查,重点摸清机构和居家提供安宁疗护服务情况、相关政策措施、安宁疗护服务提供者的认知和服务情况、患者及家属的需求、社会舆论情况等。三是确定试点机构。我县安排县人民医院为试点医院,试点单位要按照试点工作内容和要求尽快确定科室及工作人员,在12月底前启动试点、开展服务。

2.探索推进阶段(2019年10月至2020年5月)。

一是加强学习。试点单位要认真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特别是国家第一批安宁疗护试点地区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二是强化业务指导。加大对医疗机构安宁疗护试点工作分类指导力度,督促试点单位严格落实安宁疗护有关要求,扎实开展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创新安宁疗护模式和运行机制。三是召开推进会。根据试点单位工作开展情况,适时召开工作推进会、现场会,深入推进试点工作。

3.总结推广阶段(2020年6月至7月)。

县政府将适时组织对试点工作进行评估,召开。

工作总结。

交流会,对试点工作推进有力、成效显著的工作经验进行总结推广,并建立示范基地。

县卫健委:牵头推进安宁疗护试点工作,明确目标任务和实施进度,组织开展全县性培训、质控、督导、验收和调研。结合安福实际,积极探索安宁疗护服务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

县财政局:落实县直医疗机构安宁疗护试点专项经费。

县民政局:加大福利彩票公益金支持力度,对医养结合机构建设护理型养老床位,按相关政策进行奖补。

县医保局:合理确定试点单位医保总额。将部分安宁疗护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畴;探索将安宁疗护服务与长期护理保险有效衔接;协调制定安宁疗护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对符合本县医疗救助政策的疾病终末期患者给予救助。

县市场监管局:对开展安宁疗护服务的机构加强药物监管。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由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县卫健委主任为副组长,县财政局、县民政局、县医保局、县市监局、县卫健委分管负责同志和县人民医院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安宁疗护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详见附件)。积极推进安宁疗护试点工作有序开展。

(二)强化宣传教育。各相关部门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加强安宁疗护知识理念宣传教育,向社会各界传播舒缓医疗、临终关怀等方面的理念,积极推动安宁疗护及生命教育的推广与发展,营造良好的安宁疗护试点工作氛围。

(三)落实工作保障。要积极探索促进安宁疗护服务发展的有效形式,积累工作经验;要充分发挥先行先试的特点和优势,找准制约发展的关键点,集中力量,争取有所突破;要把安宁疗护试点作为健康安福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推进,在人、财、物上给予优先保障。

(四)严格督查考核。试点机构要认真总结安宁疗护试点工作情况,定期向安宁疗护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卫健委)报告试点工作进展情况。县卫健委要把该项工作纳入医疗机构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加强检查考核和效果评价,确保试点工作落到实处。

试点工作方案篇六

按照《关于认真做好全市、社区(居)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通知》(筑组通2015127号)要求,全镇第八届村、社区(居)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在全面实行“两推一选”换届选举方式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在条件成熟的双山村党组织推行“公推直选”,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等党内法规的规定,深入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维护城乡社会稳定,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巩固党在城乡的执政基础,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和城乡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全面健康协调发展,积极稳妥地在条件成熟的村党组织推行“公推直选”,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群众公认原则,依法办事原则。

三、实施范围

在双山村党组织推行。

四、工作重点

(一)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要求,坚持好中选优,通过公推直选方式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拓宽村干部来源渠道,推进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居)

任职工作,鼓励转业退伍军人、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中的党员到村工作。

(二)优化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结构。以公推直选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为契机,进一步优化班子结构、提升班子整体能力,使基层一线战斗堡垒更加牢固,更加符合建设生态文明县的需要。按照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公推直选的领导班子成员一般以45岁左右为主体,并具备相应的政治素质、文化水平和业务能力,使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在年龄上形成梯次,经历、专长、性格上形成互补。

(三)积极探索和扩大党内基层民主。把发扬民主贯穿公推直选的全过程,尊重党员民主权利和群众意愿,广泛听取党员和群众意见,注重群众参与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坚持党内推荐和群众推荐相结合,通过党组织推荐、党员群众联名推荐、党员自荐等方式产生候选人。建立竞争性选人用人机制,从公推到直选,差额确定候选人初步人选、差额确定候选人、直接差额选举基层党组织委员书记。

(四)严格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职数配备。严格按照有关规定配备基层党组织委员书记。支部委员会设委员5人,其中书记1人。

五、实施步骤和有关要求

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公推直选工作从11月份开始,到12月底基本完成。主要程序是:通过民主推荐、组织考察、上级党组织决定的方式,产生候选人,由党员大会直接差额选举委员书记。

(一)实施步骤

1、制订工作方案,确定公推直选具体时间。(11月1日——9日)领导小组根据公推直选的总体要求,结合实际制订工作方案,明确公推直选的职数职位、任职资格条件、公推直选具体时间、工作步骤等。

2、宣传发动。(11月11日——11月14日)通过召开动员会或

公告、通知等方式,向党员和群众广泛宣传公推直选的目的意义、职位职数、任职资格条件、推荐和选举的办法等。

3、报名和资格审查。(11月15日——11月21日)采取党组织推荐、党员和群众联名推荐、党员自荐等方式产生报名人选。党组织推荐包括上级党组织推荐、本级党组织推荐和下级党组织推荐。党员人数较少的,经本人同意,可直接将村党组织符合条件的党员列入报名人选。领导小组根据公推直选的职位要求、任职资格条件等,对报名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并发布公告。资格审查工作贯穿于公推直接的全过程。

4、公开推荐。(11月22日——11月28日)组织党员、群众通过无记名投票的方式,从通过资格审查的报名人员中公开推荐党组织委员书记、副书记候选人提名人选。参加公开推荐的人员范围是:村党组织全体党员、群众代表、驻村其他党组织代表以及驻村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等。领导小组根据公开推荐得票情况和班子结构要求,按照多于应选人数20%的差额比例提出党组织委员候选人初步人选,按照1:3的差额比例提出党组织书记候选人初步人选,并发布公告。

5、组织考察,确定候选人。(11月29日——12月20日)领导小组派出考察组对候选人初步人选进行考察,全面考察其德、能、勤、绩、廉情况,特别注重考察工作实绩和群众公认度情况,镇党委根据考察结果,按照应选人数20%的差额比例确定党组织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按照1:2的差额比例确定党组织书记候选人预备人选。对候选人预备人选进行公示(公示期7天)。公示期满后未发现影响任职相关问题的即确定为正式候选人。

级党代表、人大代表等列席。

7、选举结果报批。(12月17日前)选出的委员,报镇党委备案;选出的书记报镇党委批准。

8、报送公推直选有关情况统计表、工作总结。

(二)有关要求:在村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公推直选中要坚持选任标准,把思想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一好双强”优秀党员选进村党组织领导班子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岗位上来。要积极拓宽选人视野,注意动员农村致富能手、农民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复员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的农民党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参加公推直选;鼓励县直部门和乡镇机关党员干部、县乡机关改任非领导职务的党员干部、优秀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以及县乡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退居二线、提前离岗或退休的干部职工中的党员回村参加公推直选,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加大推行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和村“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力度。

六、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一)落实工作责任。要加强组织领导,制订公推直选具体的.工作方案,把好职数设置和程序关,报组织部审批;要认真研究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公推直选可控、有序进行。

(二)严肃工作纪律。加强监督,严肃党风党纪,严格按照党内规定和程序开展工作。防止以欺骗、拉票、贿选等违法手段干扰推荐和选举,或妨碍党员、群众行使民主权利。对公推直选过程中的违纪违规行为将依照党内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对采取不正当手段当选的,取消其选任资格,并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义、程序办法、经验成效等,使公推直选工作家喻户晓,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四)及时报送信息。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公推直选信息报送工作,及时反映在公推直选工作中的亮点、反响、成效、经验、存在问题等情况。

高台县教育体育局关于公开推荐选拔

校园、学区管理人员及储备后备干部的通知

各直校园、农村初中、学区:

《高台县教育系统公推直选中小学管理人员及储备后备干部工作方案》已经教体局局务会议研究通过,现予以印发,请认真组织学习、宣传,抓好落实。

附件:1.高台县教育系统公推直选中小学管理人员及储

备后备干部工作方案

2.公推直选中小学管理人员及储备后备干部报名

二〇一一年三月八日

教育系统正式在编在岗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凡符合本次报名条件的,均可参加。

2.岗位

罗城乡初级中学校长1名,教导主任1名;

光彩幼儿园副园长1名,后备干部1名;

宣化学区、黑泉学区后备干部各1名。

四、选拔条件

报名参加公推直选的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基本条件

1.具有履行职责所需要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水平,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能用科学的方法、辩证的思维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热爱教育事业,自觉投身教育改革,勤政务实,开拓创新,教育教学业绩突出。

3.有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善于做群众工作、能妥善应对复杂局面、具备一定的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4.坚持和维护集体利益,具有较强的全局观念,遵纪守法,作风民主,善于团结同志,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并有一定的培养前途和发展潜力。

5.身体健康。

(二)资格条件

(1)中学校长、教导主任

1.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五年(含5年)以上,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和管理能力。

2.本科及以上学历,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3.有中小学管理岗位任职经历或连续任年级组长、学科教研组长以及群团组织任职经历。

4.近五年年度考核成绩有一次优秀或两次良好及以上。

5.胜任初中相应专业教育教学工作,且教学成绩突出。

6.参加教导主任岗位竞聘的人员年龄在40岁以下,须获得过县级及以上优质课奖励或承担县级及以上课题研究。

(2)学区后备干部

1.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五年(含5年)以上,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和管理能力。

2.专科及以上学历,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3.近五年年度考核成绩有一次优秀或两次良好及以上。

4.有学校管理岗位任职经历或年级组长、学科教研组长以及团、队等组织任职经历。

(3)幼儿园管理及后备干部

1.从事幼儿教育、教学工作五年(含5年)以上,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和管理能力。

2.专科及以上学历,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3.近五年年度考核成绩有一次优秀或两次良好及以上。

4.有学校管理岗位任职经历或年级组长、学科教研组长以及团、队等组织任职经历。

5.参加副园长岗位竞聘的人员年龄在40岁以下,须参加过县级及以上优质课评选并获得奖励,参与县级及以上课题研究;后备干部年龄在35岁以下。

五、程序和方法

1.宣传发动

采取召开会议、下发文件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

2.报名

采取组织推荐或个人报名的方式进行,每位报名者限报一个岗位。符合选拔条件的人员持毕业证、身份证、教师资格证、专业技术聘任证、县级及以上荣誉证等有关证件的原件和复印件,于2011年3月8日-12日到教体局人事股报名,报名时交近期免冠正面彩色照片三张,并交报名表。

3.资格审查

由教体局公推直选工作领导小组对报名人员的资格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人员进行公示。

4.竞岗演讲

符合条件的人员在所竞岗位单位全体教职工大会上进行演讲,演讲内容包括个人履历、竞岗优势、治校方略等内容,时间不超过15分钟。

5.测评推荐

领导小组召开局机关、校园长、支部书记以及有关学校、学区全体教职工大会,对符合条件的人员通过民主测评、个别谈话等方式和程序,由全体教职工进行民主测评、推荐。

6.征求意见建议

对确定的管理干部人选,分别征求所在乡镇党委政府、村社基层组织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学生家长的意见建议。

7.成绩核算

分别为“1、0”。局机关干部和校园长、支部书记测评中“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的分值比例分别为“1、0.8、0.6、0.5”。家长测评中“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的分值比例分别为“1、0.8、0.6、0.5”。

总分为100分。其中学校教职工测评成绩占40%,年度考核占20%,局机关干部、校园长书记测评占20%,乡镇党委政府、村社等意见建议占10%,家长测评占10%。

8. 人选确定

领导小组依据各单位测评推荐及意见建议征求结果,经过严格筛选,择优确定人选。管理人员按照所竞岗位1:2的比例确定;后备干部的数量原则上不超过本校园、学区总人数的2%。根据总成绩高低,经教体局局务会议讨论,经公示无异议后,按照有关程序和权限,报组织部审批、备案。确定的管理人员试用期为一年,期满后经组织考核合格者正式履行任职手续,不胜任者回原单位工作。

六、组织领导

为确保公推直选工作顺利进行,成立公推直选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林永和 教育体育局局长 副组长:张永杰 教育体育局党总支书记

殷得虎 教育体育局党总支副书记、政府教育

督导室督学

冯国杰 教育体育局副局长 张新虎 教育体育局副局长 周平邦 教育体育局副局长

单国成 教育体育局副局长

成 员:王尚裕 教育体育局教育教研室主任

殷长斌 教育体育局人事股股长 王吉斌 教育体育局办公室副主任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体局人事股,负责公推直选及后备干部储备的具体工作。

六、有关要求

1.高度重视,统一思想。各单位要召开班子会,认真部署,统一安排,本着对党的事业负责、对学校可持续发展负责、对干部负责的高度责任感,积极做好选拔推荐后备干部工作。

2.严密组织,加强领导。各单位要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本通知,宣传、组织、安排、落实好本次选拔储备教育系统后备干部工作,避免疏漏。

3.遵守纪律,落实责任。各单位及有关人员要严格按照工作要求,公正、公平开展工作,若在工作中出现徇私舞弊、弄虚作假、泄露机密等违纪行为,将严肃查处。

4.本次公推直选工作由县纪检部门全程监督。

公推直选中小学管理人员及储备后备干部报名表

为进一步推进学校党组织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及教育局党委《关于在学校党组织换届中试行公推直选的实施意见》(华教委发[号)相关精神,结合学校工作实际,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公推直选”,进一步扩大学校党组织领导班子的群众基础,提高群众的信任度和认同感,进一步扩大党内民主,充分尊重和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体现党员意志,同时提高党支部领导班子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服务意识。

二、组织机构

1.“公推直选”指导小组

组长:

组员:

负责学校“公推直选”工作的指导和组织领导。

2.“公推直选”工作小组

组长:

组员:

负责相关工作的实施,向教育局党委报告情况,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等工作。

三、人员设置

华蓥市高兴小学党支部设支部委员3名,其中书记1名。

四、方法步骤

“公推直选”工作按以下六个阶段进行。

1.宣传发动阶段(10月26日-11月1日)

党支部结合学校实际,研究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交学校党员大会讨论通过。通过召开教职工会议和广播、标语宣传等方式,组织教职工学习相关的党内选举条例、宣传“公推直选”的目的意义、程序办法,宣传学校党支部成员的任职条件等,使广大教职工充分认识实施“公推直选”的重要性,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参与,选好配强学校党支部领导班子。

2.组织推荐阶段(11月1日-11月3日)

被推荐对象的范围为全校符合条件的党员,一般应推荐在职在岗党员。可采取教职工会议或教职工代表会议推荐、群众联名推荐、党员推荐、个人自荐等方式产生学校及支部委员初提候选人。支部书记和委员推荐人选必须是党组织关系在所在支部的、2年以上党龄的正式党员。以会议无记名推荐的,参加推荐的群众和党员应不少于总人数的60%。推荐结束后,要当场开箱计票。根据推荐得票数,按正式候选人数的120%-150%确定出初提候选人(支部书记的初提候选人不少于3名)。推荐出的人数不足正式候选人的120%的,可采取会议推荐,以无记名方式推荐候选人,补足120%。推荐结果报市教育局党委审查。

3.资格审查 阶段(11月3日-11月4日)

市教育局党委对学校党支部上报的初提候选人名单,进行资格审查。审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是否是正式党员、是否有被选举权、是否符合任职条件、本人是否愿意担任学校党支部成员等事项。如有不符合任职条件的或自己不愿意担任学校党支部成员的,可从群众推荐的人选中按得票数顺延上报。

4.公示阶段(11月5日-11月9日)

将资格审查后符合任职条件的初提候选人的基本情况通过校务公开栏、广播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向广大群众进行公示,公示时间3-5天。公示期间,如有举报,学校党支部和局党委要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公示期满,符合任职条件的即为初提候选人。

5.正式候选人确定阶段(11月10日-11月15日)

学校组织召开党员和教职工会议,由公示期满符合任职条件的初提候选人在党员和教职工会议上进行竞职演讲,然后由全体教职工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对支部书记、委员初提候选人投信任票。参加会议的党员数应超过党员总数的五分之四,教职工代表数至少应过半,方能进行投票。每位参会人员按正式候选人数等额投信任票。监票员从不是初提候选人的参会人员中产生,计票员在工作人员或不是初提候选人的参会人员中指定。

按得票多少确定2名支部书记正式候选人,差额1-2名确定支部委员正式候选人。支部书记、委员正式候选人的得票必须超过到会人数的半数。若超过半数的支部书记初提候选人多于正式候选人数的,按得票多少由高到低确定;若超过半数的支部书记初提候选人少于正式候选人,则对未超过半数的初提候选人再次进行投票,等额补足;若出现得票相等,不能确定正式候选人的,则对得票相等的初提候选人再次进行投票。信任投票落选的支部书记初提候选人直接作为委员候选人,参加选举,产生委员正式候选人。落选的支部书记正式候选人直接作为委员正式候选人,参加委员的正式选举。

6.正式选举阶段(11月10日-11月15日)

全体教职工大会进行信任投票,产生正式候选人后,庚即召开党员大会,按《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差额直接选举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若出现不能确定当选人,按投信任票的办法,重新投票选举。选举结果报市教育局党委审批。审批确认后,选举出的支部书记要与市教育局党委签订任期目标责任书。

五、工作要求

真正把推荐权、选举权、监督权交给党员和群众。

严格纪律:学校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这次换届选举工作,既要严格按照党内相关规定,积极支持选举,认真做好组织工作,本人又要以坦荡的襟怀,公开公平参与竞争,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严禁任何人贿选、拉票、恶意干扰甚至破坏选举以及阻碍他人正常行使推荐权、选举权等,否则,将予以严肃处理。

试点工作方案篇七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社会救助城乡统筹,完善最低生活保障等各项救助制度,有效发挥社会救助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兜底保障作用,自治区民政厅研究决定在全区开展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从四个方面做了部署。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部署,以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增强兜底保障能力为目标,以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创新社会救助体制机制为重点,着力打造统筹衔接、政社互补、高效便捷、兜底有力的多层次综合救助新格局,进一步提高社会救助体系的科学性、规范性、系统性和有效性,切实兜住兜牢兜好民生保障底线。

  (二)基本原则。

  坚持问题导向。瞄准困难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制约社会救助发展的瓶颈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难点问题开展试点,探索**方法,通过试点有效解决问题。

  坚持因地制宜。从当地社会救助发展实际和困难群众需求出发,大胆探索适应基层特点、符合本地区实际的改革办法。

  坚持重点突破。选取本地区社会救助工作最需要解决的体制机制问题和社会普遍关注的事项,聚合政策资源,聚焦重点,力求有所突破。

  坚持统筹兼顾。统筹城乡、区域社会救助发展,使社会救助标准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社会救助制度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形成整体合力。

  (三)试点目标。

  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政策措施和创新成果,为我区社会救助综合改革提供经验。

  (一)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探索完善社会救助标准量化确定机制、社会救助对象认定办法、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办法、社会救助金核算办法、低收入家庭救助办法,推进社会救助城乡统筹发展,开展非物质类社会救助服务等。

  (二)强化社会救助资源统筹。通过统筹部门资源,着力解决“急难”个案;健全主动发现机制,完善乡镇“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平台,形成救助合力。

  (三)优化社会救助流程。以高效便捷为目标,进一步简化社会救助审核审批流程的办法措施;建立“一门受理-综合评估”制度。

  (四)加强社会救助能力建设。建立困难群众基本信息数据库,开发运用社会救助信息综合管理平台,汇聚各部门社会救助信息。

  (五)创新社会救助监督检查机制。进一步明确县、乡、村三级在社会救助工作中的职责定位;探索解决基层人情保、关系保问题的有效办法和措施、建立社会救助容错、纠错机制、解决骗保问题的有效办法等。

  (一)确定试点。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以旗县(市、区)为单位开展,试点时间为期一年。根据各地申报情况,确定呼和浩特新城区等15个旗县(市、区)为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地区。

  (二)制定方案。各试点单位根据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要求,制定试点方案。

  (三)组织实施。各试点单位要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按照试点要求,迅速开展工作,确保试点有序推进。盟市民政部门要加强对试点单位的统筹协调、督促指导,帮助解决试点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四)评估总结。试点过程中,各试点单位要采取多种方式对试点进展、受益人群、资金投入、救助效率、救助效果等进行监测。试点结束后,要对照试点方案、试点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对主要做法逐项作出说明,形成试点工作报告。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试点地区要高度重视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精心组织实施;加强经费保障和工作力量保障,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实施。

  (二)强化部门配合。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涉及部门多,要充分发挥县级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作用,协同解决试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形成试点工作合力。

  (三)鼓励探索创新。探索建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基层干部努力改革创新、攻坚克难,不断锐意进取、担当作为。

  (四)坚持统筹推进。各级民政部门将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与2018年度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活动相结合,及时总结试点经验,积极申报创新实践成果。

试点工作方案篇八

为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高旅游-行业服务水平,实现旅游服务标准化,提高旅游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促进旅游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发展质量的提升,提高广大游客满意度,上海xxxxxxxxxx旅行社有限公司计划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申请开展国家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活动。

一、指导思想

本着以提高旅游产品质量,提高广大游客满意度,提升旅游管理服务标准化水平为目标,建立“以规范操作为核心、以提升服务为重点、以强化管理为目的”的服务标准化体系;以人为本,以点带面,加快旅游服务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企业内部标准的实施和推广;积极探索旅游服务标准化管理运行的新模式,实现企业从制度化管理向标准化管理和操作的提升,全面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总体目标和任务

1、制定和完善旅游服务基础标准体系、提供标准体系、保障标准体系,建立健全符合科学发展规律、满足企业实际发展需要的旅游管理服务标准体系并加以持续改进。使旅游服务的各个环节标准齐全、有标可依。

2、加大标准的推广实施力度,在企业内部深入实施旅游服务标准体系中的各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内部标准;覆盖企业的各个管理、操作和服务环节,实现用标准化手段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预期效果。

3、通过积极开展“以标准提升服务质量”的行动,达到管理有

序,职责明确,行为规范,服务优秀的目标,使顾客满意度达到90%以上。提升企业在旅游-行业中的影响,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三、工作步骤和阶段目标

(一)试点启动阶段(2015年1月—2015年2月)

1、建立健全标准化机构(2015年1月)

成立上海xxxxxxxxxx旅行社有限公司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公司各部门及营业部配备兼职标准化工作人员。

2、开展宣传动员和培训(2015年2月)

对公司各部门、各营业部进行服务标准化试点的动员,做到人人知晓,人人投入到标准化试点的建设之中。

(二)组织推广阶段(2015年3月至2015年5月)

1、旅行社服务标准体系建设(2015年3月至4月)

对企业原有的服务标准进行修改和完善,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与企业发展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旅游管理服务标准体系。

3、深入贯彻落实标准化服务工作,推进标准的实施(2015年5月至2015年5月)

(3)在服务标准化试点期间,积极推进与旅游相关的国家标准、行

业标准、地方标准的贯彻和实施,加强企业旅游服务品牌的建设。

(三)试点总结阶段(2015年8月至2015年12月)

1、整改提高持续改进阶段(2015年8月至10月)

(1)建立企业服务标准化工作持续改进的程序和制度;

(2)根据标准实施情况的反馈,对服务标准进行修改和完善;

(3)对标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加以纠正和改进,提高服务标准化工作的有效性。

(4)定期开展顾客满意度调查,对旅游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照服务标准进行改进。

2、自查自评阶段(2015年10月)

对照试点任务书和《服务业标准化试点评估计分表》进行认真自查、自评,根据自查、自评情况进行相应的整改和完善。

3、申请验收阶段(2015年11月至12月)

根据验收要求,向有关部门提出评估申请,做好工作总结、准备验收材料,完成服务试点验收工作。

四、保障措施

1、试点单位组织和技术保障

为保障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已成立上海xxxxxxxxxx旅行社有限公司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为公司旅游服务标准体系的建立和有效运行提供组织保证,同时拟邀请标准化专业部门对试点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2、专项标准化经费投入

上海xxxxxxxxxx旅行社将设立标准化试点工作的专项经费,专款专用,确保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

3、加强标准化宣传培训

加强标准化宣传培训,提高企业全体员工对标准化工作重要性的

认识;

4、形成标准化工作检查考核和激励机制

公司标准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将按照试点工作开展情况,由试点工作小组定期对标准化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在试点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员工给予表彰奖励,充分调动员工开展标准化工作的积极性。

五、工作要求

1、统一思想,合力推进。开展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是提高公司旅游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公司相关部门(营业部)要统一思想、加强协作、合力推进,解决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确保旅游服务标准化创建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

2、明确任务,强化责任。公司各部门(营业部)要根据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要求,明确职责,将任务目标分解到人,做到全员参与,人人为创建旅游服务标准贡献力量。

3、长效管理,持续改进。建立公司旅游服务标准持续改进机制,采取长效管理措施,解决试点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

4、培养人才,锻炼队伍。

大力开展旅游服务标准化的基础教育培训工作,加强标准化管理人员的培养,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上海xxxxxxx旅行社有限公司

2015年8月20日

xx[2015]9号

xx服务业标准化试点

项目实施方案

——建立完善便民服务标准体系,提升连锁便利商店服务水平

为全面贯彻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2015年块状产业标准化项目和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的通知》精神,深入实施浙江省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管理办法,提升公司的整体服务水平和标准化建设,在江山市质监局的领导和支持下,根据省局实施服务业质量提升的要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项目背景

xx便利商店有限公司自2015年4月1日开始,开展xx服务业标准化建设,2015年10月14日获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回复:确认公司“xx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立项,成为“浙江省服务业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11月,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下发任务书,项目编号为浙标f-20151057。本项目由xx便利商店有限公司承担,由江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监督管理。

二、工作目标

整理现有标准体系,完成工业标准体系向服务业体系的过渡,从而推动门店形象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使企业健康发展和提升,具体目标如下:

1、基本理顺企业的标准体系,推动企业管理、服务、品牌等软实力的提升;

3、争创浙江服务业名牌;

4、试点门店顾客满意率达到95%以上;

5、通过试点和服务水平提升,加快门店扩张,争取在项目验收前新增门店300家。

三、主要内容

xx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主要通过以下内容展开实施:

1、根据sb/t10334《连锁超级市场、便利店管理通用要求 总部管理规范》、sb/t10335《连锁超级市场、便利店管理通用要求 门店管理规范》、db33/t621《超市服务管理规范》等行业标准及相关企业标准和内部规章制度,做好门店管理工作。

2、完善企业原有标准体系,制(修)订《加盟店准入规范》、《新店开业操作规范》、《门店装修规范》、《门店管理规范》、《门店便民服务规范》等企业标准,并颁布实施。

3、为进一步落实上述标准,提升门店形象和服务质量,选择有代表性的九家门店进行试点,并分层次逐步推广至其他门店。

四、工作计划

本标准示范项目实施方案时间为20个月,从2015年4月1日起至2011年12月31日结束。

(一)试点启动阶段(2015年4月-2015年9月)

1、广泛动员公司中高层及各部门骨干队伍,并成立标准化推进领导小组,成员包括:

组 长:xx

副组长:xx

公司各职能部门经理为成员。

2、召开项目启动功员大会,利用oa系统、企业报等方式加大公司标准化工作的宣传力度,使公司员工和加盟商认识到开展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认真梳理现有的标准体系,为工业标准体系转化为服务业标准体系做好准备。

3、对企业现存的问题和加盟商的服务水平进行专门摸底调研,为下一步试点门店的选择掌握第一手资料。

4、收集与所制订的标准相关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并做好平时服务过程的资料搜集工作,为标准的制度提供依据。

5、申请创建省级服务名牌;

6、做好质量体系第一次监督审核的迎检工作。

(二)试点运行阶段(2015年10月—2011年9月)

1、标准制定阶段(2015年10月—2011年3月)

(1)完成《加盟店准入规范》、《新店开业操作规范》、《门店装修规范》、《门店管理规范》、《门店便民服务规范》等标准草案的制(修)订。

(2)开通xx平台;

(4)选定九家加盟店进行动员试点;

(5)对新加盟商做好上岗前培训;

(10)做好新标准的培训宣贯工作等。

(一)加强对服务标准化示范项目的组织领导。成立公司领导和相关人员组成的服务标准化示范项目领导小组,在项目的组织实施中做到“三个结合”,即开展xx服务标准化与学习科学发展观相结合,与构建和谐社会相结合,与服务企业转型升级相结合。

实施服务标准,建立起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的服务标准化实施推广网络。

(三)增加服务标准化人财物的投入。加大公司人才引进和资金扶持力度,确保示范项目保质保量按时完成。

(四)培养服务标准化人才队伍。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办法,大力开展服务标准化的教育培训工作,重点开展对管理人员和加盟商的培训,形成一支既有标准化专业知识、又具备行业服务水平的标准化实施推广队伍。

(五)广泛开展服务标准化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大力宣传xx服务标准化的意义,重点宣传和普及服务标准化知识,增强加内部职工和广大加盟商的服务标准化意识,营造开展xx服务标准化工作的良好氛围。

附件:一、xx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工作计划

附件一:

xx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工作计划

试点工作方案篇九

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信息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倍增效应。县域经济信息化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加快小康进程具有重要作用。县域经济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具有开创性、探索性的工作,根据“试点先行、逐步推广”的工作思路,我们按照“经济基础条件好、市场需求迫切、应用创造实效”的原则,选定安平县开展国家县域经济信息化试点建设。

县域经济是一种区域经济,它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产户为单元的城乡兼容、农工贸兼容的经济形态。县域经济既是城镇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又是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交汇点,也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衔接处。县域经济作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其活动涉及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农工贸产业各部门,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县域经济也是河北省经济发展的“两大支撑”之一。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切入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载体,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信息化是指社会经济结构从以物质与能量为中心向以信息与知识为中心转变的过程。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信息技术被更多地应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各领域,信息活动在人们生产和生活中占越来越大的比重,社会劳动生产力得到不断提高,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越来越好。信息化代表着当今人类社会最先进的生产力,信息化已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人类进步的新标志。

县域经济信息化就是紧紧围绕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行信息化建设,从而提升县域经济实力,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县域经济信息化建设是贯彻落实“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具体体现,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壮大的一项重要措施。

推进县域经济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加强城乡信息沟通,缩短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县域经济市场化程度,全面提升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有利于整合信息资源服务农村、农业、农民,从根本上解决农民信息闭塞问题,通过信息引领农民致富,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有利于引进发达地区先进的管理理念、高新技术和大量的信息,引发思想观念的转变,促进公民素质的提高,加速县域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发展;有利于强化政府服务职能,提高服务经济的能力,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因此,加快推进县域经济信息化,对提高县域经济实力、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加快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安平县隶属河北省衡水市,辖3镇5乡,230个行政村,32万人口,总面积505平方公里.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和河北省第一个县委诞生在这里;上世纪五十年代南王庄三户贫农办合作社被毛泽东主席誉为“全国五亿农民的方向”。

(一)经济基础条件好

近年来,安平县大力实施“丝网强县”、“生猪富民”工程,拉动了全县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被国家命名为“中国丝网之乡”、“中国丝网产业基地”、“中国丝网产销基地”和“国家生猪活体储备基地”,连续多年被省评为“实绩突出县”。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50.2亿元,同比增长16.%,是2000年的2.1倍;全部财政收入2.4亿元,同比增长37.9%,是2000年的2.2倍;农民人均纯收入4052元,同比增长15%,是2000年的1.5倍.2005年被确定为全省首批扩权县之一、全省首批县域经济信息化试点单位之一。

(二)特色产业突出

丝网业和生猪业是安平两大支柱产业。特色产业优势突出,民营经济十分活跃。

丝网生产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现从业人员占全县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多。在全国各大中城市设有固定销售门店6800多个,产品远销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汇1亿多美元。2005年丝网产业实现产值70亿元,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达到了70%以上。形成“五大”:占有世界上最大的丝网市场份额。丝网产量、销量和出口量均占中国的80%以上;中国最大的丝网产品集散地;世界上最大的国际丝网产业基地;世界上最大的国际丝网专业营销网络。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国际丝网专业展会? 每年一届的中国安平国际丝网博览会。安平正逐步成为国际丝网制造中心、国际丝网产品技术研发中心、国际丝网质量监控中心、国际丝网信息发布中心和国际丝网人才培训中心。

生猪业不仅是安平的强县富民产业,还是全国生猪养殖业的排头兵,全国养猪业高层论坛曾先后三次在安平举办。多次完成全国“两个会议”等国家的'特供特需任务,销量全国第一。2005年全县生猪出栏70万头,实现销售收入5.25亿元。全县拥有年出栏商品猪10万头以上规模猪场1个,万头以上规模猪场16个,养猪专业村80多个,养殖小区34个,形成“一龙、十强、百村、万户”生产格局。2005年为农民人均增收400多元。龙头企业京安集团是全国最大的现代化瘦肉型猪产业化集团,被农业部等八部委列为全国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与衡水老白干集团捆绑上市融资,与江苏银燕食品有限公司共同投资1亿元建设的肉类食品综合加工项目已投入运营,进一步延伸了生猪产业链。

(三)信息基础设施比较完善

截止2005年底,安平县光缆建设总长度已达1100公里,互联网宽带接入能力已覆盖全县所有乡镇,全县拥有计算机数量18000多台;固定电话用户68900户,移动电话用户131550户,小灵通用户10200户;广播电视发展迅速,覆盖率达100%。有线电视网已覆盖全县8个乡镇120个村,拥有有线电视用户14000多户。

(四)信息化应用初见成效

政务信息化建设了以信息化为支撑的集“一站式”、“一网式”、“一线式”为一体的政务服务系统;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已经起步,丝网行业生产设备数字化水平达36%,建设企业网站900多个,其中向百度、搜狐、雅虎、阿里巴巴、3721等商业网站注册推广的企业达600多家,中国丝网网被确定为“河北省县域经济特色网站”;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工作已初步开展;教育和卫生信息化已经起步,初见成效。

(五)安平县经济信息化发展需求

安平县县域经济信息化建设虽然有了初步发展,但与安平县域经济发展的需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建设县域经济信息化是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是破解三农问题的迫切需求。当前农村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还未得到有效解决,农村信息相对闭塞、农民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反应迟钝,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

二是提升特色经济的迫切需求。安平特色产业虽然突出,但行业管理失位,资源不能共享,市场反应迟缓,素质提升不够,这些问题束缚着安平特色产业的“第二次创业”。

三是德政惠民的迫切需求。政务信息化虽然有了初步应用,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行政审批环节还不畅通,政府服务经济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与服务型、敏捷型政府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四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迫切需求。面对日益激烈的国内外竞争,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县域经济的质量和速度。目前,职工队伍、企业家队伍、农民群众的观念依然落后,技术文化素质有待提高,尤其是信息化知识匮乏,劳动技能已不适应县域经济信息化进一步更快更好发展的要求。

五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看病难、养老难、增收难是农民面临的三大难题。

因此,研究如何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方针政策,围绕安平“丝网强县、生猪富民”经济发展战略,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手段,通过电子商务引领、政务服务推动、社会服务加力、运行机制创新,充分发挥信息化在服务“三农”、提升特色产业、构建和谐社会的助推作用和倍增效应,促进以特色经济为主的县域经济整体发展,实现小康目标,探索出县域经济信息化建设模式。

(二)基本原则

思路创新,特色突破。打破传统的创新方式,在理念和思路层面上寻求创新,通过信息化在县域经济特色产业中的应用寻求县域经济的新突破,以此拉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需求主导,突出应用。以县域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确定信息化建设的方向和重点,立足安平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突出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直接满足县域经济发展的要求。

整合资源,信息共享。充分挖掘利用整合已有的信息资源,实现基础数据信息在多领域、跨部门之间的应用共享,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以政府投入少量资金为引导,通过争取国家、省、市有关部门的支持,调动通信运营商和企业投资的热情,解决项目资金难题,同时建立安全、稳定、长效的运行机制。

按照“一产突出生猪业、二产突出丝网业、三产突出特色产品贸易”的经济发展思路,依托产业,提升产业,找准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切入点,重点实施六大信息化工程,推进农业产业化、产业特色化、特色国际化,凸显信息化在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小康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等深层次的作用和地位。

(一)三农信息进村入户工程

通过对全县农业信息资源的整合,建立“三电一站”农业信息综合服务系统:一是利用电脑,建立计算机信息服务网络。以安平农业信息网为平台,以农业综合信息数据库为基础,通过互联网及时向农民发布生猪养殖、种子改良、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信息。二是利用电视,建立信息传播渠道。建立农业制片中心,在电视台开辟专栏,播放生产技术、市场动态、价格行情、供求信息、惠农政策等节目,引导农民科技致富和发展产业化经营。三是利用电话,开通信息查询热线。大力推广使用农业信息机、建立农业声讯台,与电信部门合作推广农业手机短信服务。通过市场引导机制,利用信息网络紧盯市场“指挥棒”,使全县生猪、种子、农副产品等形成网上销售格局。四是利用农业科技进村服务站,开展农业综合服务。根据农村自然区域特点,建立区域农业科技进村服务站,在进行农资经营的同时,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市场信息、生产资料、农村文化等服务,带动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发展,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区域农业科技进村服务站配备一套音响设备(有线电视、dvd、高音喇叭等),一部热线电话,一台电脑,一辆服务车,经营场地达到1000平方米,达到“五个一”标准。

2006年主要任务:“三电一站”工程主要包括建设完善安平农业信息网、完善安平粮食在线网、开发农业综合数据库;建设农业资讯声讯台、完善农业节目制作中心;按照“五个一”标准建设40个区域农业科技进村服务站,辐射全县8个乡镇, 230个行政村。

在有线电视网络、电话网络和计算机宽带网络覆盖较好的乡镇,选择1-2个村,开展“三电合一”试点,将有线电视、计算机服务和电话通讯网络和信息资源整合,建立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网。利用有线电视加装机顶盒,接收有线电视视频信号、接受安平农业信息网信息,进行远程党员教育;利用电话信息机,在保证通讯的同时接受安平农业信息网信息。

(二)“数字商会”工程

围绕安平丝网、生猪两大立县特色主导产业,发挥丝网商会和生猪协会等行业协会的作用,依托网络,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搭建企业电子商务和服务平台,开展行业信用评估,进行企业情报研究,举办行业展销会,提供技术咨询和行业服务,为企业、农户提供及时、准确、急需的信息。

2006年的主要任务:一是突出抓好丝网行业数字商会建设。依托中国丝网网,建设丝网企业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建立网上贸易洽谈室,开设丝网电子超市,提供行业资讯,进行产品宣传,推介名企名牌等服务。依托安平现代物流公司,建立丝网物流配送中心,开发物流企业管理系统,加强对物流企业的规范、监督,开发物流配送管理系统,对物流实行动态管理,初步实现物流企业和物流管理的现代化。二是建设生猪产业综合服务系统,形成快捷、方便、系统的信息交流反馈通道,提供网上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供应种猪、统一防疫灭病、统一饲料配方、统一销售商品猪的“五统一”服务,进行行业数据统计分析,发布生猪品种改良、市场需求等信息,优化集约式联合养殖群的内部管理;举办网上多媒体生猪展会,推行网上订单、网上贸易等网络营销方式,建立网络化生猪交易市场。

(三)政府综合服务工程

联合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建立统一的政府综合服务平台,面向中小企业开展政务服务、纳税服务、市场监管、信用评估等综合服务,架设企业与政府交流与办事的绿色通道,将政府服务直接延伸到企业,为企业排忧解难,全面提高政府围绕经济中心进行公共服务的能力。

2006年主要建设任务,一是充分利用河北省企业基础信息数据库,建立县级企业信息交换平台,实现跨部门信息共享。二是开发政务服务系统平台,将政务公开、联合审批、网上办事等项服务集成一个门户平台办理,搭建企业办事绿色通道。三是建立税务服务系统,利用企业基础数据库,进行数据比对,全面、准确、及时掌握企业的各种信息,监督企业纳税情况,指导企业合法经营。四是建立市场监管系统,加强生产流通领域的监督检查,引导企业开展产品质量监测,为安平特色产业提供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五是建立企业信用服务体系,利用县级企业信息交换平台,多部门联合进行企业信用评估,开展信用信息服务。

(四)劳动者素质提升服务工程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借助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以农技进村服务站、农业信息网、生产企业和县电视台为载体,对劳动者实施基本劳动素质提升培养和劳动岗位培训等,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文化修养、劳动安全、文明意识、信息技术、丝网生产工艺与技术、生猪养殖、农作物种植、企业经营与管理等。

农技进村服务站以生猪养殖、丝网生产工艺与技术、农作物种植等内容为主,实行区域性集中培训。农业信息网以网络信息资源的形式提供所有相关内容,供农民学习浏览。企业以在岗培训的形式培训员工岗位生产技能和劳动安全知识。县电视台开办专题节目宣教普及所有内容。

劳动者素质提升服务工程还需借助省农业信息网、远程教育网等信息资源网站的内容,结合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党员教育”、科技卫生教育等教育培训活动,综合利用科技、文化、教育资源,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

2006年的主要任务:制作完成劳动者素质提升服务所有相关内容的网上资源、视频光盘和电视节目,开展三个层次的提升培训和信息技术专项培训:一是劳动者基本素质提升培训;二是劳动岗位与技能培训;三是企业家素质提升培训;四是信息化管理培训。

选择1-2个村,利用农村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和远程教育网的资源,充分发挥中小学多媒体教室的作用,开展农民远程培训、农村基层党员远程教育,探索教育信息资源与农业信息资源融合机制。

(五)农村社保及劳动力资源管理工程

以建设缩小城乡差别,创建和谐社会为切入点,实施农村社保及劳动力资源管理系统工程。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资源管理、农村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管理,促进农村经济和谐、阶层和谐、文化和谐等整个农村社会的和谐进步。

2006年的主要任务:一是建设完善安平县农村社会保障及劳动力就业服务系统,与安平政府公众信息网连接,方便农民网上查询、网上信访、网上办事等业务。在已建成的县、乡、村三级劳动保障服务站点基础上,纵向搭建县、乡两级网络平台,横向与各中介机构、各企业、各有关劳务服务机构之间的横向网络连接,采集、处理、存储用人单位、农村劳动者个人和其他相关数据,通过多种宣传媒体和公众网络等手段发布各种劳动用工信息和分析报告,为务工农民和企业服务。二是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业务系统,处理有关业务,进行信息分析、资金监督与控制,为农村社会保险信息网上发布提供数据支持,实现农村社会保障的信息化。

(六)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围绕县域经济发展重点,分析县域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的需求,实施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发挥政府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组织协调的作用,深入挖掘政务信息资源,合理利用,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在微观上通过对全县各部门内部、部门之间的业务流程进行梳理,从而对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利用进行全面的规划,对县域电子政务建设进行总体设计。在宏观上通过分析全县的社会发展、经济建设、文化教育等社会各方面的信息化需求,对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利用进行全面的规划,形成县域整体的信息规划成果,勾勒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重点、组织架构以及重点数据库等建设内容,描绘出若干年内的县域信息化建设蓝图,逐步实现县域信息资源的共享。

2006年的主要任务:组织政府部门梳理本部门、本系统的业务流程、工作流程,总结其现有优势,分析存在的问题,优化管理结构,利用相关的规划工具,建立数据模型和应用系统结构模型,对于已有的信息资源标准进行完善,形成完整的以国家、省、市标准为基础,县级标准为补充的信息资源基础标准,为搞好系统应用和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保障。由政府组织,社会参与,成果共享,建设企业基础、农业服务信息、政务信息三大基础数据库,为县域经济信息化提供全面的数据资源。

项目建设期9个月。自2006年3月20日开始,12月20日结束。项目建设分调研、制定方案、组织实施、验收、绩效评估五个阶段。自2006年3月20日开始调研阶段,4月30日完成建设方案,5月开始组织招标,10月项目试运行,12月组织验收。2007年6月,进行项目的绩效评估。

本次县域经济信息化试点工程建设资金采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筹措方式。预计投入政府引导资金500万元,引导资金除请求国家支持外,剩余部分由省、市、县三级配套解决。项目主体资金由市场运作解决,采取“政府监管,社会参与,投资与受益结合,建设与运管结合,责权利统一”的建设资金和运行资金的筹措机制。

(一)加强组织保障。为确保试点工作圆满成功,成立由省的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主任陈国鹰任组长,省信息办副主任甘中达、衡水市常务副市长孙志人任副组长,省信息办处长李双溪、省信息产业厅处长胡克、衡水市区政府副秘书长信息办主任陈希春、安平县县长刘永军任执行副组长的县域经济信息化试点工作协调指导小组。

下设三个专门机构,一是综合协调组,安平县县长刘永军任组长,省信息办处长李双溪、衡水市区政府副秘书长、信息办主任陈希春任副组长,成员由省、市、县三级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落实县域经济信息化项目实施工作。二是项目管理组,由安平县常务副县长张彦宗任组长,安平县政府办公室主任王海涛、信息办主任王xx任副组长,负责制订计划、组织实施、检查监督等具体事宜。三是专家咨询组,充分发挥其在制定发展计划、政策法规及工程建设中的咨询指导作用。成员拟聘请国家、省、市、县有关专业人士组成。

(二)落实任务目标。县域经济信息化试点项目实行项目责任人负责制,将县域经济信息化项目的各项工程分解,具体到部门、乡镇,明确牵头单位和配合部门,由牵头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做第一责任人,按照建设要求,分头把关。安平县政府县长刘永军是项目的总责任人。

(三)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多种手段、多种形式全方位宣传做好县域经济信息化试点工作的重大意义,不仅使领导干部认识到位,更要使全县人民认识到位,强化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学习意识、参与意识,使信息化工作家喻户晓,人人关心、热爱信息化工作,主动投入到信息化工作中来。

(四)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和考核。把做好县域经济信息化工作作为评价广大党员干部是否保持先进性的重要标准来对待,加强学习培训、拉练考核,强化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信息化素质,增强做好信息化工作的本领。

(五)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从战略的高度抓好人才的培训、培养、引进和使用工作。通过聘请专家培训、输送人才到外地深造等形式,打造本地高级信息化人才队伍;通过全员培训,普及信息技术知识。切实加强与国内外著名企业、学校、科研单位的联系和合作,吸引国内外各类信息化人才为安平服务。

(六)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机制。结合行政监督考核,制定切合实际的绩效评估规程、量化标准、激励手段与方法,建立行之有效的信息化建设绩效评估机制,实现资金、资源的合理配置,力求以最小的投入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