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通用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1-03 07:32:02 页码:11
2023年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通用12篇)
2024-01-03 07:32:02    小编:HT书生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一

阿德勒心理学明确否定心理创伤。在阿德勒看来,人的不幸与烦恼,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而感到痛苦。决定我们自身的烦恼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人生不是由别人或者过去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打个比方,有人陷入了某种不幸,会把这些都归结于自己出生在某种国家、某个时代、某个家庭等等这些外部环境的影响,但是问题并不仅仅于此。因为问题不在于过去或者外部环境,而在于现在,在于你面对这些生活方式接下来自己所采取的行动。你可以选择继续之前一样的生活方式还是重新选择新的生活方式,这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大多数人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潜意识里下了“不改变”的决心。改变现状意味着打破现有的条件或规则,意味着旧的问题或烦恼未必解决,新的问题或挑战的不断产生让人陷入不安和恐慌。在这种两难的选择下,人们往往选择了对自己来说比较容易的那条道路,也因此陷入了想改变又害怕改变的死循环中,周而复始,烦恼不断。

阿德勒指出:这种矛盾的心理源自于缺乏勇气,想改变生活方式需要很大的“勇气”。面对变化产生的“不安”与不变带来的“不满”,我们选择了后者。归根结底,人之所以不幸正是因为他自己亲手选择了“不幸”。

一切的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

我们会自卑,是我们太害怕被他人讨厌,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我们会因此讨厌或者不喜欢自己,把自己放在一个很低的位置,这样说不定就可以避免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受伤。

我们会孤独,体会孤独也需要有他人的存在,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会体会到人的孤独,如果一开始全宇宙就你一个人,孤独根本就不存在。

我们会骄傲自大,有时候会表现出虚假的优越感,以超越别人为荣。但是人生不是与他人比赛,在同一个平面上永远都是有人走在前面也有人走在后面,走在前面不代表高人一等,走在后面也不需要自卑。

最重要的是不与其他人竞争,只要自己不断前进即可。你所在的位置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你如何看待自己的位置以及赋予它什么样的意义。

学会课题分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课题要完成。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别人妄加干涉。作者的建议是:首先思考一下“这是谁的课题”,然后进行课题分离,区分清楚到底是自己的课题还是别人的课题,并冷静地划清界限,同时做到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

说白了,所谓的课题分离,就是能够分清楚别人的事和我的事,别人的情感和我的情感。也就是说对自己负责,而不是对别人的事或者情感负责。

如果你的孩子没那么爱读书,不认真听课不做作业,作为家长的你会怎么做呢?你可能会说,我让孩子学习是为了他好,为了他将来怎么怎么样。但从课题分离的角度出发,要不要好好学习,这是孩子自己的课题。家长命令孩子要好好学习,事实上是对孩子课题妄加干涉。家长的这种行为实际上是为了满足自己目的、面子或者是自己的支配欲望。也正是因为洞察了这种谎言和欺骗,孩子们才变得叛逆。所以面对孩子不学习的情况,家长在一旁看着就好,告诉孩子这是他自己的人生课题,选择怎么做,由他自己决定就行,并且要对自己做出的选择承担相应的结果。

所谓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大部分人都不想被任何人讨厌。如果你不想被人讨厌,你会怎么做呢?是否会时常看别人脸色并发誓忠诚于任何人呢?是否会做不到的事情也承诺“能做到”,负不起的责任也一起包揽?是否会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活,以及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别人?显然,这种对自己撒谎也不断对周围人撒谎的行为是一种多么大的“不自由”!

招人讨厌是件痛苦的事。我们都想不被讨厌,但这是不可能的事也是最大的不自由。要想自由,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做不到上述这些代价,那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不能获得所谓的自由。

“是否怕被别人讨厌”是我自己的课题,我有权利自己选择;“别人是否讨厌我”是别人的课题,我没办法左右。即使有人讨厌我,这是别人的事,我不能干涉,也不用干涉。如果你看清了这一点,相信你的人际关系会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

世界很简单,人生也是一样。最后送大家一句阿德勒的话:必须有人开始。即使别人不合作,那也与你无关。我的意见就是这样。应该由你开始,不用去考虑别人是否合作。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二

去年九月份偶然遇到这本书,断断续续读到现在终于读完了。如果说一本书能够影响一个人,那《被讨厌的勇气》于我的意义应该就是如此。遇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正处于一个低谷期,对自己失去信心、不想说话、不愿社交、将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只想逃离外部世界。幸而读到这本书,让我逐渐打开自己,重新获得拥抱世界的勇气。

《被讨厌的勇气》是一本阐述阿德勒心理学的哲学课,第一次接触到心理学和哲学竟然还存在联系,属实有点震惊了。在本书中,阿德勒强调:一切烦恼皆来自人际关系。我们和自己、家人、朋友、陌生人之间的关系都属于人际关系。努力做到“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人生的色彩会更加丰富多样。

“现在的人生还不叫“人生”,只能算是在通往人生的路上。当我们这么想的时候,我们就把现在贬低成了实现未来的工具。但现在确实是我们唯一真正经历和拥有的。”我似乎一直秉持的观点是:我现在还小,我的人生还没走入正轨。我还需要不断努力才能攀爬到山顶。殊不知,通往山顶的沿途风景,才是我真正经历和拥有的。假如无法攀顶,那我的人生就没有开始过吗,沿途的风光又算什么?摆正自己的态度,立足当下,珍惜眼前,活出风采,足矣!

“你之所以不幸并不是因为过去或者环境,更不是因为能力不足,你只不过是缺乏“勇气”,可以说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经历一次次失败之后,我开始怀疑自我,否定自我,总感觉有股阴影笼罩在头上挥之不去。直到拿起这本书,我才逐渐意识到,我缺少的只是正视自己的勇气。敢于承认自己的平凡普通,认真生活,经营好自己的人生,这就是一种幸福。

感谢这本书的出现,让我重拾拥抱生活的勇气。天气渐暖,春暖花开,打开房门出去走一走吧,沐浴一下阳光,感受生活的美好!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三

《被讨厌的勇气》是我关注的一位穿搭博主推荐的,最开始看到书名你会觉得它应该是一本心灵鸡汤,于是我只是把它加入了购物车迟迟没有付款,后来陆续看到很多人说这本书不错,于是决定入手看看。

这是一本心理学书,是日本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整理阿德勒的心理学思想编撰的心理学书。它是通过青年与哲人对话的形式来逐渐解答青年对人生的种种疑惑,从中阐释阿德勒的思想。与弗洛伊德等传统心理学的观点不同,阿德勒心理学提出“目的论”,即人们所考虑的不应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

“原生家庭”这个词相信大家都或多或少有听过,曾经跟朋友也一直探讨过这个问题,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究竟是不是终其一生的,前几天微博热搜也出现过类似话题“原生家庭能不能决定一生”,20多万人的投票有15万人认为能决定一生。按照阿德勒的观点,一定不是,阿德勒心理学明确否定心理创伤的存在。他认为任何经历本身并不一定是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过去的经历的确会对我们的人格形成有一定影响,但经历本身不会决定什么,我们给过去的经历“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这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活,也就是说,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的生活。

众所周知,今年赣榆有一名城头中学的高考生姜同学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他考了368分本可以选择一所更好的本一院校,但他却毅然选择了盐城师范学院定向培养乡村教师的英语专业,选择四年后回到赣榆做一名乡村教师。说实话,刚开始看到新闻我也不是很能理解他的做法,但后来想想,他的行为似乎可以理解。他父母年迈,从小家境贫困,母亲患有精神智力障碍,父亲患有肝病,按照原因论的观点,生在这样的家庭,他应该是抱怨父母,抱怨命运不公,堕落度日,觉得自己这辈子毫无出路。尤其在这样一个拼爹的时代,可是他没有。我不能肯定他私下里没有抱怨过自己的原生家庭,但是事实证明他并没有自暴自弃,自怨自艾,即便在仅有的一盏不知道几十瓦暗黄的灯光下依然努力奋斗,并最终取得了368的高分。他不仅成绩优异,还是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他说他喜爱英语,希望做一个乡村教师,可以帮助更多像他一样的农村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说实话,我不相信他那样的家庭环境及患病的父母能带给他什么样优质的甚至正常的家庭教育,但他很棒,他虽满脸成熟,没有看上去像18岁的同龄少年,但他没有被生活打垮,他有自己的追求和选择,我相信他的未来不会差。

书中还谈到人生的三大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以及爱的课题。他认为我们必须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点出发,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课题分离不是人际关系的出口而是入口。

其实我觉得不太能苟同。我认可学习是孩子的课题。但不认可父母及老师应该将课题分离出来,放任孩子的学习。我现在任教一年级,我们班有些孩子已经展现出不爱学习,不听课这一面。接照阿德勒的课题应该分离理论,此时的父母老师都不该干涉,任由孩子自行发展,告诉他你需要我帮助的时候你告诉我,我会伸出援手。我不认为是这样,这个年纪的孩子说实话还没有形成自己相对成熟理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现。他们还没有明确判断是非的能力,甚至可以说许多孩子尤其是农村娃还没有从幼儿园那种自由自在的环境中清醒过来,还没有“我是一名小学生”了的概念,没有我要“学习”的意识,如果此时老师和父母任由他发展,不进行干涉、放任自流。孩子可能就此毁掉,难道家长、老师这时候不该及时主动参与孩子的课题,与他进行有效沟通,帮助他树立学习的意识吗?我所谓的干涉不是要打要骂,只是因为孩子还不懂甚至不清楚“学习“这一行为的重要性,作为成人的我们有义务和责任让其了解。

书中还有许多现点让人读来醒醐灌,阿德勒心理学是个人的心理学,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好自己,把握此时此刻,获得人生之自由与幸福。(朱小记)。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四

最近在读一本书《被讨厌的勇气》深有体会,书中讲到了“自卑”,它说:自卑都是与别人比较产生的,一切烦恼均来源于人际关系,假使这个世界只存在你一个人,便不会有任何烦恼了,处在群居性的人类社会中,谁都无法置身事外。成长不是成王败寇,不是成功了就万事大吉,不是失败了就一无是处,而是一种与世无争、将世人都视为在同一个平面上、并且努力向前进的过程。

人们往往是活在过去的影子里,无法从过去的影子里走出来,认为当下的处境都是因为过去的某种原因造成的,因而形成了自卑感。过去的事情是已经发生了的过去了的,我们无法改变事情的结果,而我们能做的只有活在当下,过好当下的每一分钟。人要往前看而不是一直的活在过去的阴影里。

关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够做的就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另一方面,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莫把原本是别人课题看成自己的课题,也莫把原本是自己的课题看成别人的课题,学会课题分离,“在意你的脸的只有你自己而已”。

人应该有自己的预期,有自己的评判标准,应该活给自己看,而不是活给别人看。得不到别人认可的自由之路,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相反,相互干涉才是“以自我为中心”,干涉等同于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招人讨厌是件痛苦的事情,如果可能的话,我们都想毫不讨人嫌地活着,想着尽力满足自己的认可欲求。但是,八面玲珑地讨好所有人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极其不自由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如果想要行使自由,那就需要付出代价。而在人际关系中,自由的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

解决人际关系烦恼的阿德勒方式:哪些是自己的课题,那些是别人的课题,要冷静地划清界限。而且,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具体而且可能彻底改变人际关系烦恼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观点。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五

《被讨厌的勇气》终于读完了,在读它的过程里,我写了好几个万历的事儿,看了好几个电影并写了观后感,还写了好几个随笔。历时两个多月,才读完。

是它不好看吗?

不是的。《被讨厌的勇气》属于那种让我无法一口气读完,但也无法放下的书。

这本书一开篇提出了“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的主张。

说真的,开篇的很多内容,并不能一下子让人产生共鸣,虽然难以说对阿德勒的主张不认可,但也难以立马就融会贯通的说认可。

然而,随着阅读的进度,书中的内容越来越深入,当论点浅显时,反而难以理解,待论点越来越深,反而越来越容易理解了。

特别是,遇到这本书的时候,恰逢我父亲脑出血术后恢复阶段。

我从起初满怀信心的认为父亲完全可以恢复到能够自理,到现在父亲的身体完全没有起色,我渐渐接受了父亲很可能会瘫痪卧床的结果的心理过程。这本《被讨厌的勇气》给我对生活重新建立信心,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特别是当书中提出“课题分离”的论点。那一刻,我真的明白了,无论如何,无论我多么爱我的父亲,他所受的苦所遇到的难题,我其实根本就无法替他承受,那些都是他的课题。

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会有恨不得替自己爱的人去受苦的心情。读了《被讨厌的勇气》一书,我明白了,无论我的心情如何,他们的困难是现实发生了的,那些都是他们课题,不会因为我的苦闷而改变,于是我想与其我一直纠结在他们的课题里,导致我自己陷入苦闷的心情里,不如我先从我做起,把让自己平静下来,把遇到的困难做弱化处理,就当做普普通通的一件事,把生活尽量的往岁月静好的样态去转变,把让自己高兴起来幸福起来当做自己的课题,这样困难即使还存在,生活的味道也不显得那样苦了。

果然,我们的生活又重新步入了正轨。即使父亲的身体与健康时完全不一样了,但是至少我们的生活又进入到了一个正常运转的状态,父亲也并没有表现出悲观的样子,很多时候还会开一开玩笑。

《被讨厌的勇气》里提出把关注点放到宇宙中去,这个论点尽管看起来很虚,但其实正像书里说的,眼前的困难不过是“杯中风暴”,把关注点放到宇宙中,曾经的风暴不过就是微风。就像我父亲的病,在眼前,它确实是一场风暴,但其实把关注点放在未来,它真的是一场微风,因为无论如何,不管是为了父亲,为了母亲、弟弟,还是为了我自己,我们都应该继续好好的生活下去,不能被眼前的风暴打败,既然父亲可以乐观的开玩笑,我更应该拿出轻松的姿态,不可以被眼前的风暴所困住。我知道,我父母最想看到的,其实是我们做孩子的能够幸福。

《被讨厌的勇气》看过半的时候,就已经非常让人放不下了,越来越想一口气读完。

书中后来的论点越来越像佛教中放下“我执”的观点,不再执着于“我相”,不在意别人如何评价自己,而是自己去接受平凡的自己,而自己也放下对别人的控制欲念,放下对别人的课题的干涉。

几年前,大约从做了妈妈开始,我逐渐明白了一件事:我其实是一个特别平凡且平庸的人。

不会的,没有人会去选什么天选大米,米的位置就是电饭锅,能被幸运的吃下去,而不是成为剩饭粒子被扫进垃圾桶或者冲进下水道就已经是米尽其用了!

当我接受了自己的平凡,我发现我的生活越来越不一样,我越来越容易遇到各种小确幸,哪怕仅仅是拍照的时候遇到了飞鸟,也觉得开心的不得了。

所以说,接受自己,不迎合任何人而活,也不干涉任何人而活,不陷在任何人的课题里纠结,就会发现生活真的很简单。而生活的简单,会让人哪怕在困境中亦能体会到幸福感。就像父亲虽然生病了,但是每周都能够看到他,随时可以和他通话或者视频,这依然很让我觉得幸福呀。我发现父亲虽然消瘦了,但他略有胡茬的脸其实非常帅气,显得很年轻呢!所以,幸福感真的在于自己的主观感受。

《被讨厌的勇气》里面虽然没有直接提到梦想这件事,但我觉得关于人生是一条直线还是一个点一个点的刹那的问题,其实就是在说梦想。

书里提到,人生是一个点一个点的刹那,而不是一条直线的“在路上”,它让人“活在当下”,其实活在当下听起来是一件很空的概念,但书里面论述的其实非常好。

对于人生目标这件事,根本不在于什么远大计划,因为人生其实充满了不确定性,所以把每一个当下都用尽全力的过好,也就无所谓什么远大不远大的目标了,因为毕竟“越努力,越幸运”,往往好的结果常常会与有准备的人不期而遇。

任何的眼高手低都不配谈远大目标,而真正的脚踏实地又不需要谈远大目标。所以,远大目标在我看来,本身就是一个伪概念。

我想大约,目前而言,《被讨厌的勇气》确实是改变我的一本书。

我记得9月15号中午才写了匆匆那年的那种小感叹,傍晚就接到了父亲病发的通知。然后我整个人在之后的时间里,陷入了一种消沉悲观的情绪里,我突然意识到今后的人生将都是减法,我不知道如何去调节自己,更不知道如何去帮助我的家人。

我想,我不能奢求生活温柔待我,但我可以温柔待她,常常微笑,常常感恩,幸福感总不会离我而去的。

《被讨厌的勇气》不是一本故事书,甚至看起来非常像一本鸡汤书,但其实它自有其深刻处,我很喜欢亦非常感谢这本书,就算它是鸡汤,我也要先干为敬!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六

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世上或浅或深的行走。在我因为恐惧而只能躲藏时,在我被难过压得不敢迈步时,它是我珍贵的救赎。它助我走出荆棘,并向更远的未来开战!

那份珍贵的救赎,是一本书——《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从一个平凡的情景入手,由小事引出了一个个让人顿悟的道理。

青年有位朋友,多年躲在自己房间中闭门不出,他很希望到外面去拥有和正常人一样的工作,很想改变目前的自己,但是他害怕踏出房间,只要他踏出房间一步,马上就会心悸不已,手脚发抖,青年认为,朋友可能是曾经遭受过心灵创伤而造成这样的现状。

哲人却认为,这与过去没有关系。“如果一味地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仅仅靠原因去解释事物,那就会陷入“决定论”。也就是说,最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全部都有过去的事情所决定,而且根本无法改变。是这样吧?”哲人的观点基于阿德勒心理学。

《被讨厌的勇气》用一位青年和一位哲人对话的形式,探讨如何接纳自己、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获得幸福等人生话题,作者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都是心理学家阿德勒的忠实追随者,因此这本书也被称为“阿德勒的哲学课”。

人往往缺乏“被讨厌的勇气”——当对方没有回复你的请求,你担心是对方讨厌你;当对方向你借钱,你担心拒绝让对方生厌而违心同意;你在陌生场合害怕表现,担心别人的指指点点……这些表现的本质都是惧怕在社交关系中被讨厌,但事实上,我们都应该学会“被讨厌的勇气”。我们常常与他人比较,形成对自己不必要的期待,但就像哲人所说:“我们要像跳舞一样认真过好作为刹那的“此时此刻”,既不看过去也不看未来,只需要过好每一个完结的刹那。没必要与谁竞争,也不需要目的地,只要跳着,就一定会到达某一个地方。”

当你不敢接受,不敢拒绝,不敢面对,害怕再次被别人讨厌时,请记住这句话:“必须有人开始。即使别人不合作,那也与你无关。我的意见就是这样。应该由你开始,不用去考虑别人是否合作。”

读完这本书,我好像一下子顿悟,满心欣喜与畅快。我会永远记住这些真理,我将做到“不惧黑暗,开战未来”!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七

这本书最受用的第一个道理是“目的论”:不再纠结于过去,学会从过去中抽离出来,不让过去发生的事情过多的影响自己。阿德勒甚至大胆地否认“心理创伤”,他认为,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客观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这句话就像一声棒喝,令人豁然开朗。我们的精神世界本来就不是完全客观的,每个人对世界的解读都不一样。对于过去一些伤害我们的事情,必须要学会放手,向前看,这其实也是放过自己,放过那个纠结于过去的拧巴的自己。应当聚焦于当下,当下的要做什么,希望未来是一个怎样的走势,为了这个“蓝图”应该有什么样的行动。

第二个道理是“尊重自己”:阿德勒认为,如果一个人真想改变,那改变就一定能发生。有时候我们嘴上说想,身体却往另一个方向行动,心口不一,是因为我们潜意识还不想改。其实“心口如一”就是对我们自身内心的尊重,当然,这需要坦荡的勇气,因为改变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风险,比惨淡的现状更可怕的是未知。所以,阿德勒的心理学是关于“勇气”的心理学。

第三个道理是拒绝“自卑情结”:自卑来源于“比较”,一定程度的自卑感可以促进进步,但自卑情结则是有害的,自卑情结把自卑当成了止步不前的挡箭牌,有自卑情结的人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因为有a才做不到b。这是一种自我麻痹的借口。哪里不自信,就努力去改变,如果一些不能改变的客观因素(比如先天性的因素),我们要换角度去看待,不要急于否定自己,相信自己还有进步空间。justdoit。去做去改变去超越那个不自信的自己,将自卑感作为前进的动力,但不要将它变成自卑情结。阿德勒认为,健全的自卑感来自和“理想自我”的比较,我们的自信应该来自不断地超越自我,只要超越了过去的自己,都值得骄傲。

第四个道理是“专注当下”,曾经发生的一切都对你今后没有影响,决定人生的是当下的自己。这种过分夸大主观能动性的调调似乎很像心灵鸡汤,还是炖了很多年,都快被熬干的那种,不过,我觉得过分强调主观能动性,总比过分强调“心理创伤”更有现实意义吧。

以上,过去的已经过去,将来的还未到来。不忘初心,专注当下,去完善更美好的自己!共勉!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八

对于8型来说,一本好书应该是钥匙到锁开的那种直接。如果磨磨叽叽,半天让我不知道他到底在说什么,那我的选择一定是放下他,没有兴趣再读下去。这本《被讨厌的勇气》是一本让我捧起来,就不想放下的书。

这本书是以对话的方式来解答问题、阐述观点的。正如序一里说的:对话体使得我们阅读时感到亲切,有"如师在临"的体验。

读这本书之前,先认识一下阿尔弗雷德。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由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向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学,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书的观点很多,我依然选择让我感触很深、我能够理解分析透彻并且和我自己有连接的部分来分享。

心理创伤并不存在:

弗洛伊德认为:你今天的不幸,都是你过去心灵受到创伤的原因。而阿德勒认为: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你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一场大的灾难或幼年受到虐待对人格是会有影响,但死抱着过去不撒手,拿过去当借口,认为我现在所有的不幸都是因为我过去心灵受过伤害所造成,让自己深陷于一种悲伤不能自拔的情节当中,那只会让你停滞不前,起不到任何的积极作用。只有我们给过去的经历赋予积极意义,让我们正视我们的创伤,才会起到积极作用。你自己过怎样的生活,都是你自己选择的。

这让我想起去年看过毕淑敏的一篇文章——《谁是你的重要他人》中有这样一段精彩的文字,可以简单直白的告诉你,应该怎样用一种积极的态度对待幼年的伤害,摘抄下来跟大家分享:我们的某些性格和反应模式,由于这些"重要他人"的影响,而被打上深深的烙印。那时你还小,你受了伤,那不是你的错。但你的伤口至今还在流血,你却要自己想法包扎。如果它还象下水道的出口一样嗖嗖地冒着污浊的`气味,还对你的今天、明天继续发挥着强烈的影响,那是你仍在听之任之。童年的记忆无法改写,但对一个成年人来说,却可以循着"重要他人"这条缆绳重新梳理,重新审视我们的规则和模式。如果它是合理的,就变成金色风帆,成为理智的一部分。如果它是晦暗的荆棘,就用成年人有力的双手把他粉碎。语言犀利,一针见血。

自卑感来自主观臆造:

阿德勒说"无论是追求优越性还是自卑感,都不是病态,而是一种能够促进健康、正常的努力和成长的刺激"。只要处理得当,自卑感也可以成为努力和成长的催化剂。

一直不愿意承认和接受自己有自卑感。但心理学上说,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那么一点自卑。了解了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后,发现无论追求优越性还是自卑感,都要看你赋予他什么样的意义。如果赋予他积极意义,你的自卑感,也会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你的自卑感,其实是你不满足于现状。所以不断要求自己进步,让自己变的更优秀的一种推动力。被赋予了积极意义的自卑感,是会起到积极作用的。

而完全沉浸在自卑中,让自己变的越来越消极,便进入了自卑情结。自卑情结,也被阿德勒认为是一种借口,一种停滞不前安于现状的借口。其实安于现状也是一种选择,无关对错,只要能够符合自我满足、自我接受的前提条件。但是,那是因为你愿意并且接受,与其他无关。如果你已经区分了自卑感和自卑情结,请审视一下自己,你是有一点点自卑感,还是深陷于自卑情结之中不能自拔?还是阿德勒的观点:是你自己主动选择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

如果在人际关系中存在"竞争"那人就不能摆脱人际关系带来的烦恼,也就不可能摆脱不幸。

如果有了竞争,不知不觉中就会把他人乃至整个世界都看成"敌人"一个人跟一群"敌人"生活在一起,怎么会轻松快乐?不与任何人竞争,只要自己不断的前进即可。这句话很好理解,但是真正做到还是有难度的。时刻提醒自己,你的外面只有自己,没有别人。总与他人比较,产生嫉妒、怨恨等心理是不可避免的,那种感觉不但产生不了什么积极作用,同时会让自己很苦恼。没有一个人希望自己或看到自己是嫉妒与怨恨的。可是在与他人的竞争中,这种情绪很难避免。所以,努力让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努力让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进步一点点,向着理想中的自己努力,你会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离理想中的自己越来越近。这种感觉会让你更加自信,而且你相信,不断在超越自己的自己,会越来越优秀,这种感觉真的很好。

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

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我们没有必要去满足别人的期待。过于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就会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也就是舍弃了真正的自我,活在别人的人生之中。

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

终于到了这一章节了,这是最近我一直在自己身上实验运用的课题。他真的可以帮助你解决生活中、人际关系中的很多问题。简直就是生活中的"万能膏"。

先摘抄书中一些比较有力量的字眼儿:

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点出发,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

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我对课题分离的理解是这样的:比如生活中经常有人需要你给予建议。那么,你的建议就是你的课题。而是否接受你的建议就是他的课题,你不能干涉他是否接受你的建议。他的课题,他可以自己做来做决定。当你没做好课题分离时,你会觉得,我在帮他,可他不但不接受还不领情,多么令人气愤。可是课题分离清楚了,事情也一下就变的清晰明了了。

再举个例子:我需要你帮忙,是我的课题。你决定帮不帮忙是你的课题。你帮与不帮都是你的决定,我只能接受,不能干涉。如果我对你的不帮忙,横加指责,我就干涉了你的课题。课题分清楚了,然后互不干涉,自然会减少矛盾,人际关系也和谐了。即使你们是母子关系、你们是亲密的伴侣关系、你们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但是,他是他,你是你。

上述的课题分离还算容易,对于我而言,怎样面对我跟孩子的课题分离?比如我怎样认识学习是他的课题,哪些是干涉,哪些是帮助?虽然有难度,但是这个课题分离是一定要做的。

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共同体感觉。

把他人看做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就叫共同体感觉。

一直以来,共同体感觉这个词都让我感觉到很抽象,我想拼命的把他具体化?可是难度很大,必须找到一个切入点,直入内心去认识他,把抽象的具体化。那就从一个特别具体的名词————伙伴作为切入点,来尽量把共同体感觉具体化吧。

生活中我最可以称之为伙伴的人,就是我们家沈先生。家庭,是共同体中的一部分,一个点。从这个点,放射开来,再从家庭到学校、单位、国家、人类等一切,甚至包括宇宙。

在家庭中,我和大小两位沈先生,是合作伙伴。我们各司其责,分工不同,自己有自己的位置。在这样的关系中,我们不能一味的索取:你一定要来关心我,认同我,包容我。而更重要的是,我能为家人做什么?我可以为他们做准备可口的饭菜、有干净衣服、储备一定的知识为你们解答困惑。

在平时,不断的积累、进步,把一个积极的、充满能量的、能够给伙伴们提供帮助的自己准备好,这便有了共同体感觉。继续展开说,走出家庭,来到社会,我能够为社会做什么,能为社会中的伙伴们做什么?一样的,我已经把一个积极的、充满能量的、能够给伙伴们提供帮助的自己准备好了。在我能量低下的时候,我的伙伴也准备好了一个可以为我提供能量和帮助的他自己。这样,大家都能在这个共同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能从付出中获得归属感,无论你所处的天地有多广阔,你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就能体会到自己的价值,这就是共同体感觉。

只要存在就有价值。

其实写完共同体感觉,我就不想写了。可这样就留给别人了一个错误观念,对别人有帮助的,才是有价值的。

书中举了个例子:假如某人的母亲遇到交通事故,而且陷入昏迷甚至有生命危险。这个时候,他能活下来,该就谢天谢地了。这个时候,她只要存在对他的至亲而言就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了。所以说:请用存在的标准去看待他人,而不用行为标准。如果按照存在标准来看待他人,存在于这里就已经对他人有用、有价值了。

当你有了共同体感觉,你存在就是有价值的。

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刻"。

不要将灯光打向人生整体,去关注根本不存在的过于与未来,而忽略的此时此刻。人生,正是由每一个此时此刻组成。认真的过好每一个此时此刻,你现在这一刻就能幸福。

人生的意义,由你自己决定。

这是一本心灵层面的书,有点曲高和寡,不太容易读懂。读书会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大家各自把自己的观点和理解分享出来,让彼此在一个一个抽象的名词中,找到了具体化的意思。

书中的内容很实用,他就象开出一剂剂心灵处方,把身边很浅显易懂,而你却被深深陷入其中,不能理解的问题罗列出来,给你提供解决办法。是一本值得推荐的好书,谢谢年妈推荐。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九

提起心理学家,知名度最广的是弗洛伊德吧,《梦的解析》是各大必读书目里的常客,精神分析法在文学电影评论上被广泛采用。相比之下,阿德勒远没有弗洛伊德出名,有些观点正好是弗洛伊德的对立面。这本书并非阿德勒所著,而是两位作者基于他的理论撰写而成的通俗类心理自助读物。

阿德勒理论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反常识”,颠覆之前的认知,从一个新的角度去看待人生中的各种基本问题。

本书语言非常通俗,因此阅读感非常好,阅读速度快的人,1小时就能读完第一遍。第一遍阅读时我习惯划出每篇文章的中心主旨以及经典的例子,以后翻阅的时候只要看勾画出来的重点就足够了。

本书论述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如何摆脱过去的创伤:我们的不幸是由自己选择的,否定弗洛伊德的心灵创伤论,要从目的去看待现在的行为,而不是从过去的经历找原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

二人际关系是一切烦恼的源头:追求别人的认可,害怕被别人讨厌,对他人抱有期待,是人机关系痛苦的原因,采用“课题分离”让人际关系变得非常简单,达到“共同体感觉”能得到幸福的人际关系。

三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刻”,而不是过去和未来。

写下对我启发最大的几个理论:

目的论与“原因论”正好相反。原因论认为,人生是线性发展的。我们的现在由过去决定,是过去的心理创伤导致了现在的自己,也就有了现在常被社会舆论提及的“原生家庭”祸害论、“父母皆祸害”。

而阿德勒的目的论否认心灵创伤的存在,一个人目前采取什么行动、有什么样的行为,不是过去的“原因”造成,而是现在他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所形成的。

高三有找过一个心理咨询师,那时我第一次听到原生家庭和精神创伤理论,这种原生家庭原因论很长一段时间都沉浸在“一切都是宿命难以改变”的消极心态中。第一次听到目的论的时候,我是相当难以接受的。但是从这个角度去看问题,“改变”看起来又容易多了。心理学有很多派别,各家理论都了解一些,是有益的。

一个足不出户、无法工作、无法回归社会的年轻人,是为了此刻“不出门”,为了不出门也能得到父母提供的衣食住资源,所以才“制造出对出门的恐惧情绪”。

不是因为被对方的行为激怒,而是因为未掌握其他沟通方式,只知道用怒气去震慑对方,所以才产生了“愤怒”情绪。

不是因为过去的心灵创伤,所以导致现在的抑郁,而是因为想获得关注,想得到关心,想成为人群中特殊的人,所以选择了抑郁情绪。

不是因为有一个无能的上司,所以做不好工作。而是因为自己无法提出更好的建议,也没有拒绝命令的勇气,才把责任全都推在上司身上,制造出一个无能的上司。

这和初高中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切事物皆有其因果,原因在前,结果在后”是一个颠覆。

目的论对常规思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也让我从一个新的角度看待事物。很多事情,要先被“看到”,才能有改变的可能。

如果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生就简单到让人无法相信。

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我们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他人也不是为了满足我的期待而活。因此当别人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想法时,不应该愤怒。

辨别一件事是谁的课题的方法非常简单:某种行为所带来的结果最终的承担者是谁?

孩子不愿意学习,最终的后果是孩子来承担。也就是说,学习是孩子的课题。而所谓“为了你着想,你必须好好学习”,为的其实不是孩子,而是为了满足父母自身对孩子的期待,是为了满足父母的需求。

阿德勒理论建议采取的方法是:

在了解孩子想干什么的基础上,对他进行守护。我们只要告诉孩子,学习是他自己的课题,在他想要学习的时候,父母时刻准备着提供应有的资源和帮助,但绝不对孩子的课题进行干涉。不去命令孩子,而是帮助孩子建立起“我能够好好学习”的自信以及能力。

我们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是不能强迫它喝水。能够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

回报思想的束缚。

回报思想就是对他人课题的一种干涉,如果在人际关系中被回报思想束缚,就会产生“因为我为你做了什么,所以你就应该给与相应的回报”。

我选择为你做了什么,这是我自己的课题。至于你如何对待我为你做的事情,则是你的课题。

我和父亲的关系非常糟糕,当我下定决心要修复和父亲的.关系时,父亲如何看待我对他的靠近,这是父亲的课题,与我毫无关系,我也无法左右。发生改变的只是我自己,不应该抱着“我改变了,你就必须有所改变”的期待,不把“改变自己”当做操纵他人的手段。

必须有人先开始,由我来开始,即使对方不合作,那也是对方的课题。

把他人当做伙伴,并能从中感觉到“有自己的位置”的状态,就是共同体感觉。

共同体感觉是把对自己的执着(selfinterest)转移到对他人的关心(socialinterest),是对伙伴持有无条件的信任。不去想“别人可以给我带来什么”,而是专注于“我能给别人带来什么”。

启示1不评价他人,不表扬也不批评,而是去鼓励。

“你画得很好。”“你做菜的手艺很好”。

“表扬”也是一种评判行为。这个行为透露了位高者对位低者的俯视视角,不自觉地营造出一种“我比对方高一等”的视角。表扬和批评这种赏罚教育,背后的目的都是操纵。很容易让对方形成“我为了得到表扬,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所以去做某事”。

如果把反馈换成:

“我很喜欢你的画,它的色彩让我想到xxxx,画里的场景让我联想起xxxx,产生xxx的感觉。”

“我很喜欢吃你做的菜,偏甜的口味让我想到我妈妈的手艺。”

不去评判他人,而是说出更加真诚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感激、尊敬和喜悦。

对方也会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是有用的、有价值的,从而感到自己的价值。

这里也就回到了最开始的“共同体感觉”提到的:关注自己能给对方带来什么。

不是想听到对方对自己的表扬,不是为了赢得对方的认可,所以才去做这些事情。

而是为了给对方带去幸福感、带去帮助,为了让对方感到开心,所以才去做这些事情。

启示2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

无条件地相信就是信赖。虽然有可能会遭遇背叛,但还是选择相信,这就是信赖。

如果把人际关系都建立在“怀疑”之上,生活中处处充满怀疑,这样必定建立不起积极的的人际关系。

只有选择了无条件的信赖,才可以拥有更加深厚的关系。

信赖是自己的课题,至于对方要不要去背叛,则是对方的课题。我只需要考虑“我该怎么做”。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十

《被讨厌的勇气》描述了一位失意的青年与日本哲人的一系列对话。日本的哲人重点向青年讲述了阿德勒心理学的核心要义,告诉人们:“世界及其简单,人们随时可以获得幸福。”现在很多人都不会完全认可这种观点,大家都生活中充斥着竞争、压力和烦恼,复杂的人际关系总会把人们压的喘不过气。我想也正是这样一种极具争议的观点才让这本书变得更具魅力。这本书的笔记我整理了两遍,写下这些文字也仅仅是要对这本书的内容再次梳理而已。其实每一章都值得去吸收和消化,我仅仅是粗浅地记录一下主线供大家参考:阿德勒心理学概要、自我接纳、他者依赖—课题分离、他者贡献、关于幸福的总结。

阿德勒心理学简单的理解是:“个体心理学”、“使用心理学”也可以看作是“勇气心理学”。他不同于大名鼎鼎心理学家佛洛依德的地方在于,阿德勒否定“心理创伤学”。佛洛依德认为很多成年人的烦恼和痛苦来自于成长过程中的创伤,也就是每个人都背负着曾经经历过的种种阴影。而阿德勒认为:“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也就是说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他认为我们每个人都为了某种“目的”而活。比方说,一个人形容自己说话总是脸红,他不敢去与人沟通。那么按照佛洛依德的观点也许要探究这个人小时候是否收到过某些“伤害”从而不敢表达自己。而按照阿德勒的理论来说,这个人也许是因为”害怕被他人拒绝“这个目的从而选择了”脸红“这个自我逃避的手段。又比方说有的人经常挂在嘴边说自己脾气不好,那么按照此理论,他只是为了”震慑“住别人或者用更少的沟通控制别人这个目的,利用”发脾气“这个手段去大发雷霆。脸红也好,发脾气也好都是可以改变的,关键在于这个人是否有勇气去改变。

“如果一味地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仅仅靠原因去解释事物,那就会陷入”决定论“。也就是说,最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全部都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而且根本无法改变。”阿德勒心理学告诉我们:“如果我们一直依赖原因论,就会永远止步不前。”所以想获得幸福的关键也在于我们是否有勇气承认我们是有能力改变的,并真切的付诸行动改变。很多人都知道自己的不足,比起用”儿时阴影“、”外界因素“为自己找借口来说,改变其实是很难的。对大多数人来说保持现状都是更加安心,更加简单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都会觉得自己不幸福。改变难同等于幸福难。

很多人都有羡慕别人的时候,那么这个时候要真的问问自己:“你想成为别人吗?”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成为别人,这件事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所以获得幸福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做到—自我接纳。我们要知道“我”这个容器不可以更换,但是可以更新。”某人如何看世界,又如何看自己,把这些赋予意义的方式汇集起来的概念就可以理解为生活方式。生活方式也可以看作是人的性格,广义来说也是一个人的世界观或者人生观。阿德勒鼓励人们分清“可以改变的事情”和“不可以改变的事情”。当然我们的出身、父母、家庭、国籍等因素都是无法改变的,但是我们可以自由的对可改变的事情进行“重新选择“。我们要告诉自己:”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自己。“如果想获得幸福就要拥有改变自己的勇气,学会更新自己的生活方式。

说到他人的问题就不得不的提到烦恼二字。书中提到一切的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我觉得这样的烦恼在我们国家就更为明显。因为中国的文化里有一种“耻文化”,人们都十分在意自己的“面子”。在过去的农村就更为明显,就像李银河老师说提到过的,在过去的农村人们会花很多钱去办“红白喜事”也不会投资钱在改善生活和教育子女上。这种落后都在于人们太在意别人的评价,在意自己所谓的“面子”。阿德勒心理学也提到所有的烦恼都是来自于人际关系,但是人们又不得不面对人际关系这个课题,这就好比是每一个人的义务一样无法逃避。所以切断烦恼的根源也在于如何去处理人际关系。书中提到了一种方法那就是做好—课题分离。我们要做到不去妄加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要让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判断是谁的课题的方法很简单,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如果不需要你承担的结果那就是他人的课题,也就真的不需要你去妄加干涉了。书中阿德勒举例说,心理咨询辅导认为,被辅导者是否改变并不是辅导顾问的课题,最后还是要被辅导人自己去下决定做决定,辅导顾问师不能干涉的。正如一句谚语所说:“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

课题分离很容易被消极化,其实他并不是让我们对他人放任不管,而是帮助他人找到自己的课题,让自己和他人由自己处理课题的自信和能力。尤其在亲子关系中更是如此,作为父母更要让孩子认识到哪些是自己的课题,如何把自己的课题做好,为自己做好。

人际关系按照距离和深度大致分为工作课题、交友课题、爱课题。这三个课题的分离难度是递增的,给人们带来的烦恼也是递增的。其实人生这三大课题中工作课题是相对简单的,倘若有人不喜欢这个工作大多都是因为在工作中受到了批评、被贴上了无能的标签、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而当你离开这个工作的时候,这个烦恼也被剪断了,工作课题是很容易被处理的。再者就是交友课题,在这样一个”友船翻“的时代,很容易瞬间失去一个所谓的闺蜜或者知己。爱的课题其实最难的,按照深度来看亲子关系又难于夫妻关系。因为亲子关系是不会被任何因素割裂的。因此父母对孩子做好课题分离也是帮助自己和孩子获得幸福的关键。

以最难的亲子关系为例,父母和孩子也要做好课题分离。这种分离和放任完全不同,放任是指:“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孩子在做什么的态度。”相反阿德勒主张:“在了解孩子干什么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守护。如果就学习而言,告诉孩子这是他自己的课题,在他想学习的时候父母要随时准备给予帮助,但绝不对孩子的课题妄加干涉。在孩子没有向你求助的时候不可以指手画脚。”能做到亲子关系的课题分离是一个相对较大的课题,这样是帮助父母减少生活的烦恼和负担更是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课题,给他们独立和自信的能力,更是给予孩子获得幸福的勇气。只有接纳自己,过好此时此刻的自己才是幸福的开始。

做好课题分离,幸福的人际关系是幸福的重要指标。

做好课题分离只是人际关系的一个入口,只需要我们记住:”在意我们脸的只有我们自己。“那么人际关系的终点在于:“共同体感觉”即“把他人看做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就叫做“共同体感觉”。阿德勒告诉我们要把对自己的执着变成对他人的关心。这一点其实是让我们找到幸福的导航,我们要按照这样的方向去生活,不去向外寻求认可和肯定(那是他人的课题不是自己的课题)只需要从心底信赖别人,相信别人是自己的伙伴(至于别人怎么对待我们也是他人的课题),从我们自己做起不去计较别人的反馈,由内而外的获得自由的幸福。比如工作也是一种他者贡献,我们工作更多的是要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归属感,而非单纯的满足,在我们做好自己对集体贡献的同时,收获了归属感从而回归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即自我接纳)。

共同体的概念无限大,可以让我们用宇宙观的.视角看问题从而也可以化解一切问题。你不在这里工作,也会在家庭中找到归属感,离开家庭你还有国家,离开国家还有世界......有无限大的共同体让你找到自己的归属和价值,因此每个人都无需活在害怕关系破裂的恐惧之中,那是为他人而活的一种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在实践中阿德勒提出了“横向关系”的概念,我们在使用语言的时候要做到“不表扬”也“不批评”,因为这样的表达方式都来自于你对他人的不平等关系。比如你表扬别人,那一定认为那个人的位置比你低,一定有等级产生。批评就更是如此。这样有等级对对话都是一种“操纵比自己能力低的对方”的纵向关系。阿德勒心理学强烈否定赏罚教育也是因为它是为了操纵孩子。我们只需记住无论是老板、公司职员、家庭主妇、同性恋、异性恋都跟人的价值毫无关系。人与人之间“虽不同但平等”。学会用鼓励性的语言去表达,尤其是一句”谢谢“真的足够表达你对他人的感谢和肯定了。这也让我想起《零极限》那本书中提到的四句箴言:”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这些都是横向关系的很好的展示也是获得幸福的人际关系的核心。

还有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用”存在标准“代替”行为标准“,每个人的意义在于他的存在而非他的行为。这一点特别能够帮助老人和失业的人找到幸福的坐标。很多”工作狂“都只能狭隘的靠”行为标准“来认可自己的价值,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家庭的不和谐来自于“生产者”。他们很容易因为自己是生产者来以不平等的方式对待其他家庭成员。比如很多父亲会以挣钱养家为由拒绝陪伴孩子、对妻子动怒、支配家人等等。书中提到每个人都有不是生产者的时候,退休的人、重病的人等等。我们要有勇气用“存在标准”来接受自己从而不再需要他人的认可。比如妈妈是一名家庭主妇,她做的美味可口的饭菜就是对他者的贡献,这种贡献就是一种幸福。很多贡献都是看不见的,而我们自己要感受这种“贡献感”,这种感受就是幸福。甚至是重病在床的老人,他即使无法做事,全家也因为他还活着而倍感幸福和喜悦,这也是一种贡献感,更是一种“存在标准”下带来的幸福和自我接纳。

“世界及其简单,人们随时都可以获得幸福。”人生不是一条设定好终点的线而是点的连接。我们只要此时此刻充实就可以获得当下的完整和幸福。你的世界只属于你自己,不能靠他人改变而智能靠“我”来改变。阿德勒说:“必须有人开始。即使别人不合作,那也与你无关。”从接纳自己开始不去妄加干涉他人的课题也不被他人妄加干涉;信赖他人,无条件的相信他人视他人为自己的伙伴而非敌人;从我开始进行他者贡献,体会贡献感带来的幸福感,最后找到自我的价值和归属;最后再次回归到对自我的接纳。

哲人说:“认真过好此时此刻,这本身就是跳舞。不要把人生弄得太深刻。请不要把认真和深刻混为一谈。人生很简单,并不是什么深刻的事情。如果认真过好每一个刹那,就没有什么必要令其过于深刻。并且还要记住一点。站在现实性角度的时候,人生总是处于完结状态。”

愿我们每个人可以认真但不深刻地过好每一个幸福的当下......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十一

带着好奇读完这本书,读了之后才发现,这本书简直就要被书名埋没了,非常值得一读,没有所谓尬吹,有的是满满的分享。这本书通过青年和哲学家对方对话的讲述方式,一层层铺展开问题,将阿德勒错综复杂的心理学与实际相结合,通俗的讲解了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很多困惑,有些观点是相当棒的,打通了我原本闭塞的思路,心灵思绪也变得敞亮起来了。

我们经常说活着好难,世界好复杂。但事实上有可能是我们看到的并非世界原有的样子。如果我们觉得世界复杂,完全是因为我们把世界看得复杂了。我们永远也不可能活在客观的世界里,而只会活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世界上的种种东西都是与我们有关联才有其价值的)。如果感觉目前眼前的世界是无比复杂的一团乱麻,我们其实是有可能改变自身让世界恢复其简单的样子的。因为根本不在于这个世界怎么样,而在于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就如同书中所提到的,同样是18度的井水,在夏天感觉是清凉,在冬天却感觉是温热一样,水的温度并没变,改变的只是我们的主观感受。

非常值得注意的是,活在当下绝不是享乐注意的享受现在,而是聚焦此时此刻,认真而谨慎的做好现在能做的事情!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十二

本书最重要的一个关键词就是勇气。勇气是获得自由的前提,是获得幸福的基础。

在我看来,把别人的课题跟自己的课题分离开来,就是会让别人讨厌,不被别人认可,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是获得自由的代价。

说说本书对我来说有几个重要的启发。

第一,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这和弗洛伊德和荣格的思想是最大的区别。

他只考虑目的,针对此时此刻的情景去创造未来,也不存在心理创伤,过去的经历就是过去的经历,至于过去的经历是什么?是事实,但是不同的人会赋予它不同的意义。

如果我们一直依赖以前的创伤,那么我们就会止步前(我倾向于相信这种观点,过去皆是序章,过去已是资源,至于创伤和痛苦,某种情况也可以转化成资源和天赋)。

第二,情绪,感情是我们捏造的。

有的时候是为了我们做出某种行为,而且创造出来这种情绪(这个对我而言还是有些震撼的,为了发怒而愤怒,不过事实好像也是如此,哈哈)。

第三,我们觉得自己不幸,不是因为生来就不幸,而是我们选择了不幸。

选择不幸,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好的选择,尽管改变可能会发生很奇妙的事情,但相比于现在的情况,不改变仍然是更为舒心,更为安心的选择。

(这些内容我反复读了好多遍,觉得如果只要改变自己选择的话,那是不是就可以幸福了?

但事实上好像也没有这么简单,自己认知的这种模式不太容易改变,在趋利避害的本能下,只有发生了比较大的变故,才会主动的寻求改变。

但如果知道了自己拥有这种选择的主动权,还是蛮幸福的,虽然有些沉甸甸)。

第四,人的烦恼都是来源于人际关系的烦恼。

如果不如别人,我们就会讨厌自己,厌恶逃避人际关系,会自卑。

人际关系的矛盾都起源于对别人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干涉,如果能够分离开这种课题,烦恼也就放下了。

但如果换一种角度来看,人际关系并不是权力斗争,人们都是自己的伙伴,我们处于一个共同体。

我是共同体的一份子,我并不是自世界的中心只是其中一部分,这样就解决了这样的烦恼,不存在比较。

(课题分离的这个概念,比较容易理解,但是生活中做的时候不是特别容易,干涉和被干涉是永远存在的,上下级的关系,公司的关系,权力斗争的关系,会导致我们倾向于发展一种纵向关系,就是控制与被控制,平等尊重的这种横向关系,不太容易发展,但是值得尝试,不管是父母与孩子,老师与学生,亲密关系都可以尽量发展成为一种横向的关系,把彼此的课题分离开,我做好我的,你的由你自己决定)。

第五,活在当下,接纳自我,信赖别人,甘于平凡。

(这个世界上最简单关系就是我跟你的关系。只有我充分接纳我,我又充分的信赖依恋你,关系才会变得更加深刻)。

第六,计划式的人生根本不可能,人生是刹那间的串联。

做好这一刹那的事情就好了,享受这一刻,这个有一些享乐主义的味道,但对于阿德勒的理解来说,并不是这样,我们每一时,每一刻,都是一个点。

人生并不是一条线,因为每个点跟每个点之间的联系,我们并不知道。人生只是一连串瞬间。

并不存在真正的目的地,旅行从刚开始出门那一瞬间就已经开始了,并不是非要到达某个目的地,才是最终的目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结果。

我们每个人都想看到未来,其实根本就不存在未来。

人生好似一张白纸,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画。

并没有故事,如同人生也没有意义,人生的意义靠自己来决定。

那如果真的需要一个方向,就是:他者贡献,只需要过好每一个完结的刹那,没有必要跟谁竞争,也不需要目的地,就会走到此时此刻。

第七,要想获得幸福,本质上就是要对他人有贡献,对他人有用(这个和需要别人的认可还是有分别的,需要别人的认可,是从别人的角度出发,满足别人。而获得幸福是自己发出的这种能量,认可的欲望就会消失,不存在别人的评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