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大全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1-07 00:37:09 页码:13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大全16篇)
2024-01-07 00:37:09    小编:碧墨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读后感书写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样才能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读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一

今早终于全部读完了,有种开眼界的感觉,是粗略的阅读,多数是早上睡醒以后读的。

先理理,我印象深刻的几个名词,他贡(能为他人带来价值,但不是为他人,是为了自己让自己体现了价值,从而有了我可以待在这里,有了归属感,我属于这里,这样便有了自在和自由)。这个他贡不一定是自己认为和眼见实现的,是种感觉,主要判断来自于他人,是对他人的一种正面影响,和对影响带来的帮助,好了,这个是他贡。

另一个名词是,课题分离,有了它,全世界和人生都会变得简单起来,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人际关系里用课题分离,一切都会明了,你是你,我是我。举个例子,交友初期,你大可完全信任他人,因为信任别人是你的课题,至于最后,对方是否值得你信任,不是你的问题和课题,是对方的课题。如果你万事持怀疑的态度,对方能感受到你的不信任,同样也会报以怀疑,那么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朋友,也无法建立深度关系,一切的成功都是深度关系的产物,我接触到的著作中,武志红说过,冯唐也说过,这点很重要。

当然也不是让你,真的什么人都去信任,这个只是个态度,你的选择和课题,以信任之心,与人相处相交,最终发觉对方不足以信任,这也不是你的问题,是对方的课题。大不了你可以剪短自己与此人的关系,因为拒绝联系是你的权利也是你的课题,每个人手里都有一把友谊大剪刀,可以主动的剪断与他人的关系,这是你的自由。

好,以上课题分离说完了,下面说说被人讨厌和勇气。

人们总是有寻求认可的欲求,仿佛别人或者自己在意的人不认可,就会怀疑自己,会不开心,感觉没有得到支持,再或无法继续无法去执行了,其实大可不必,你活着是为了自己,人生只有一种成功,就是按照自己意愿过完一生,而不是活在别人认可和期望里。如果别人不认可会怎样呢?别人会讨厌你,不认可你,你会不开心,但这是别人的课题,不是你的课题,可以不必考虑。我们自己需要考虑的,是当下自己的感受,自己到底想也怎么样。如果总是怕别人会讨厌自己,按照别人期望的模式去活,人缘是好了些,别人也不会带给你讨厌你的感受,但你都活在别人眼里了,无法真正做自己,所以了,自己活成自己想成为的人重要,还是达成别人期望值重要,一个是自己的课题,一个是别人的,会课题分离之后,就会变得简单起来了。

按照自己意愿活着,这是条探索的路,路上可能会迷路,记住我们还有启明之星,就是他贡价值,会指引我们砥砺前行。按照别人期望活着,是条明示的道路,按部就班就好,不会迷路,因为有得参考,大多数人都是走这条路,但你会不快乐,因为它不是你真正想要的。

人是可以改变的,世界也是可以改变的,当你一改变,你眼前的世界整个都改变了,当你改变后视角变了,看世界时已是全新的世界,我们怕被人讨厌,缺少被讨厌的勇气,现在需要坚定自己的内心,勇敢的做自己,哪怕被一大帮人讨厌,又何妨呢?讨厌我,那是他人的课件,按照自己心意做自己是自己的课件。

额,七七八八写了这么多,这是浅读,见解也肤浅,粗略的体验,会再复读用(复读会微信读书app阅读,这次是kindle),到时再写一篇,与此文做对比看看,祝看到此文的人,有收获,这是多想啦,高估自己,哈哈,记得书名,有好奇之心,将来会去阅读就好,哈哈哈哈,随你,这是你的课件,我已写完!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二

本书最重要的一个关键词就是勇气。勇气是获得自由的前提,是获得幸福的基础。

在我看来,把别人的课题跟自己的课题分离开来,就是会让别人讨厌,不被别人认可,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是获得自由的代价。

说说本书对我来说有几个重要的启发。

第一,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这和弗洛伊德和荣格的思想是最大的区别。

他只考虑目的,针对此时此刻的情景去创造未来,也不存在心理创伤,过去的经历就是过去的经历,至于过去的经历是什么?是事实,但是不同的人会赋予它不同的意义。

如果我们一直依赖以前的创伤,那么我们就会止步前(我倾向于相信这种观点,过去皆是序章,过去已是资源,至于创伤和痛苦,某种情况也可以转化成资源和天赋)。

第二,情绪,感情是我们捏造的。

有的时候是为了我们做出某种行为,而且创造出来这种情绪(这个对我而言还是有些震撼的,为了发怒而愤怒,不过事实好像也是如此,哈哈)。

第三,我们觉得自己不幸,不是因为生来就不幸,而是我们选择了不幸。

选择不幸,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好的选择,尽管改变可能会发生很奇妙的事情,但相比于现在的情况,不改变仍然是更为舒心,更为安心的选择。

(这些内容我反复读了好多遍,觉得如果只要改变自己选择的话,那是不是就可以幸福了?

但事实上好像也没有这么简单,自己认知的这种模式不太容易改变,在趋利避害的本能下,只有发生了比较大的变故,才会主动的寻求改变。

但如果知道了自己拥有这种选择的主动权,还是蛮幸福的,虽然有些沉甸甸)。

第四,人的烦恼都是来源于人际关系的烦恼。

如果不如别人,我们就会讨厌自己,厌恶逃避人际关系,会自卑。

人际关系的矛盾都起源于对别人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干涉,如果能够分离开这种课题,烦恼也就放下了。

但如果换一种角度来看,人际关系并不是权力斗争,人们都是自己的伙伴,我们处于一个共同体。

我是共同体的一份子,我并不是自世界的中心只是其中一部分,这样就解决了这样的烦恼,不存在比较。

(课题分离的这个概念,比较容易理解,但是生活中做的时候不是特别容易,干涉和被干涉是永远存在的,上下级的关系,公司的关系,权力斗争的关系,会导致我们倾向于发展一种纵向关系,就是控制与被控制,平等尊重的这种横向关系,不太容易发展,但是值得尝试,不管是父母与孩子,老师与学生,亲密关系都可以尽量发展成为一种横向的关系,把彼此的课题分离开,我做好我的,你的由你自己决定)。

第五,活在当下,接纳自我,信赖别人,甘于平凡。

(这个世界上最简单关系就是我跟你的关系。只有我充分接纳我,我又充分的信赖依恋你,关系才会变得更加深刻)。

第六,计划式的人生根本不可能,人生是刹那间的串联。

做好这一刹那的事情就好了,享受这一刻,这个有一些享乐主义的味道,但对于阿德勒的理解来说,并不是这样,我们每一时,每一刻,都是一个点。

人生并不是一条线,因为每个点跟每个点之间的联系,我们并不知道。人生只是一连串瞬间。

并不存在真正的目的地,旅行从刚开始出门那一瞬间就已经开始了,并不是非要到达某个目的地,才是最终的目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结果。

我们每个人都想看到未来,其实根本就不存在未来。

人生好似一张白纸,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画。

并没有故事,如同人生也没有意义,人生的意义靠自己来决定。

那如果真的需要一个方向,就是:他者贡献,只需要过好每一个完结的刹那,没有必要跟谁竞争,也不需要目的地,就会走到此时此刻。

第七,要想获得幸福,本质上就是要对他人有贡献,对他人有用(这个和需要别人的认可还是有分别的,需要别人的认可,是从别人的角度出发,满足别人。而获得幸福是自己发出的这种能量,认可的欲望就会消失,不存在别人的评价。)。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三

之前说自己看过听过这本书,但只能够知道课题分离,知道分清是别人还是自己的问题,但没有得到根本的感觉。也没有真正的应用!

那重新回顾一下自己为什么想看这一本书,其实不是看书,更多的是自己无法静下心来,去看一本书,觉得时间太长了‘,我没法花费那么长的时间去领悟,所以选择了去看解说,想要快熟吸取里面的知识。这就是静不下心来,太过于浮躁,急于求成想去改变!!!这个很危险,因为世界上没有捷径可以走,当你盲目假装的自信却没有自己内心真正的因为自己的闪光点而自信,所以是不牢固的,空虚的,一吹就倒。所以现在装自信没有成功后反而越发挫败了!

因为你最近的情绪彻底内耗,你无法发现自己的价值,对自己全盘的否定,每天限制在自己的情绪里面无法自拔,觉得自己只有工作,工作就是我的全部,且只有这一份工作,可能我辞职之后就没有其他工作可以做了。过度的担忧自己的未来和对自己的过去思考,!因为急于求成,你想一下子让自己变成另外一个人,彻底的成长,这些在被讨厌的勇气里面都能够找到一个现对应的点。

那首先,这本书是一个自幼缺乏自信,出身学历样貌样样不出众,比较自卑,对自己和对别人都是比较消极的青年去找一个哲人寻求真理。以对话的方式展示在我们面前!他问的问题同样也是我存在的问题,我觉得我这个青年就是自己,甚至我还有很多存在的问题。

中心观点:我们要去承担责任。

问题:你觉得别人可以让自己高兴嘛?你可以让别人高兴嘛?

答:按钮在自己手上,要自己把控自己的,自己决定按不按这个按钮选择开不开心!

一:会以为自己现在所发生的问题会去归根于自己的性格,原生家庭,过去的经历:那这本书里的真人并不会去推理回去式的问题,就例如大象在小时候被拴在铁链的时候,他挣扎了三次都没有挣脱,但但他长大之后,有力量的时候他不会选择挣脱,因为他的信念中他就是挣脱不了,铁链不需要做什么就依旧能把他束缚住。就好像我们的人生,很多人会把自己的一起失败,挫折归根于童年,家庭。都是你已经长大了,你已经独立离开家庭了,那些以前发生过得事情,已经对你没有影响了,是你自己选择,他持续有影响,就想那个细细的铁链,你有能力,你有主观话语权了,但是你选择不背责任,你根深蒂固于自己改变不了了,对自己不自信。

那这里批判了你一个点,就是你就是自己不想改变,你口头想着改变,你改变的方式就是把一些怪罪于外界,你说你的今天一切都是你童年收到的创伤,你的性格,你的条件你的外界,你怎么多年积累出来的习惯,我想改变但这都是是我怎么多年形成的呀,我已经很焦虑了,你看我想改变已经想的这么痛苦了,这么累了,我已经真诚的为自己改变付出痛苦了。但你的目的却没有改变!你只是在找各种借口来让自己逃避,寻求安慰,想把责任怪罪于自己的过去,而不是去承担责任,你在逃避,逃避,逃避!

二:你的痛苦和快乐都是你自己选择的,是你自己的责任,是你自己选择你快乐和悲伤,是你自己的课题,不在于别人。

自己是自己的主角,但却好像一个局外人,没有自我的责任和担当,没有自我的想法和诉求,有的都是对他人的要求。这就是对我们内心的心理边界混乱所带来的,不清楚什么是自己的课题,什么是自己的边界,可看《被暴力沟通》丢了那个我,就是丢了沟通的权利,说话的主题里没有我,是对自己人格的重塑。

三:降低自己的期望值:不要把期望放在自己的朋友该怎么做怎么做,别人要怎么做那是他的课题,你不应该把期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对事物的期望也低一点,不要总想着这里能不能给自己带来什么,你可以在这里获得永久的工作机会,你的未来一定要是功成名就,要有什么可视的成绩。我们来的这个世界上,不是为了功成名就,只是来看花怎么开,太阳怎么升起,怎么落下,你跟家人的幸福时刻是什么样子的!

四:心事重重,怨念颇深,对人生感觉到万般不幸,对万事觉得诸多无奈,非常急切想要换一个角色,幻想一步到位,今天和明天就是两个人,换个活法。又一边觉得我该如何做呢,对改变无能为力,我能有什么方法呢,我没有任何的心理资源和条件?这个画像是极其危险的,需要去调整的!!

过去:不要去过度的把自己的一些都归根到原生家庭,但我们已经长大了,我们完全有能力可以去保护那个小时候的自己了。

决定我们自己的不是经验本身,而是我们为经验赋予怎样的意义!

历史会存在影响我们,但他无法主导如何影响我们。就看你如何解释你所经历的一切。如果你不想被让过去成为你的羁绊,你要明白,困住你的不是过去,而是你对过去的一个看法。

未来:对未来充满焦虑,担忧未来过得不好。未来就是一个一个当下构成的,当下即未来,未来即当下,未来不一定比当下有意义更光明,未来也不一定是充满了令我们恐怖的不确定性。

改变对过去的看法,未来即当下,未来也还未到。所以你只有对现在有掌控。记住,活在当下!

一个是空间线的问题,就是什么是自己的事情,什么是别人的一个课题。

五:过去并不糟糕,一定会有很多快乐的事情,未来也并不可怕,不会比现在更差劲,所以不要太过于去担忧。好好珍惜现在当下的事情,当下即是未来,何为当下,今天,此时此刻,你为你现在面对的一件事情感到疑惑,你去思考,去感悟,想着去解决问题。这就是当下!

六:焦虑和抑郁的本质就是你对事物的失控感,来源于自我的价值感体系紊乱,想着操控一切,想着我必须要对其他人有用,我必须要出众,只有这样自己才能感受到自己是有价值的。这是一个病态的行为。这里例如你就觉得自己是个讨好型人格的人,但其实不是,你只是正在走向讨好型人格的一个人格倾向,所以你,现在还年轻,还处于一个形成的过程,社会角色还不多,那这个时候就应该及时纠正,调整!

你要趁着你还年轻,只是单纯的一个社会公民角色的时候,去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存在的不完美的地方,需要改变的地方,在一个倾向的状态就将其调整,通过学习改变的方法,应用到现实生活去改变,去强大自己的内心,建立自己的价值体系,自己的人生边界。让自己在将要承担更重的社会生活压力时,你就会有资量去应对,而不是被动拖着不太健康的心理状态模式进入到更多的社会角色里,结果这样就会造成非常多的痛苦,所以你现在要做的不是逃避,而是去改变。你所逃避的都会在未来以更重的一种方式回馈于你。你还想未来继续痛苦嘛??!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四

这本书虽然采用的是两个人对话的方式撰写的:对人生充满疑惑的青年和信奉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超然居住在乡野的哲人之间的对话;看似有些理论的直接阐述,但是由于故事性不够,其实读起来还是比较晦涩的。不过在读的过程中,由于很多观点是“焕然一新”的,甚至是颠覆和挑战你原来很多的认知的,所以读的过程是一个慢慢品味,细细反刍的过程,看一下,停一下;思考一下,回味一下,才能更好地吸收和理解,之后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由于之前听了唐捷老师的心领袖,所以有些观念不完全陌生,仿佛找到了依据和出处的感觉。唐老师的课程对于有些人来说是很深的,可能根本听不进去,就如这位书中的青年,当他听到一些观点的时候,不仅是怀疑,有时是愤怒,跟我们过往接受的教育,常规理念以及社会主导规范都有相违背的地方;他会质疑跟哲人的观点,甚至公然挑衅哲人的说法,但是随着对话慢慢深入,开始接受和理解,最后带着自己的理解去践行。

最近我也在探询心智模式如何从2.0规范主导(活在他人的期待里,活在各种角色里,用社会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过渡或者说进化到3.0自主导向(依着自己的价值观而活,活出自我,自由,自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2.0到3.0的核心是需要突破一些对立的立场,如何从争对错,论输赢到能够以更多元,多视角看问题,能够包容多种观点;从各种社会规范的角色里随时跳脱出来,拥有真正的自我,自由,自主。打破各种“应该”观念的束缚,比如我应该做个他人眼里的好妈妈,好妻子,好员工,到我想活出自己的生命本色,可以做好各种角色,同时又能自由地脱离出来。这种生活在他人眼里看来或许会有些自我,也许会遭到其他规范主导人士的质疑,甚至“被讨厌”,活成这样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就如唐老师在心领袖的项目中所说,当你进化了的时候,可能朋友都要换一波人了。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五

一切不幸都是咎由自取。

阿德勒心理学明确否定心理创伤。在阿德勒看来,人的不幸与烦恼,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而感到痛苦。决定我们自身的烦恼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人生不是由别人或者过去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打个比方,有人陷入了某种不幸,会把这些都归结于自己出生在某种国家、某个时代、某个家庭等等这些外部环境的影响,但是问题并不仅仅于此。因为问题不在于过去或者外部环境,而在于现在,在于你面对这些生活方式接下来自己所采取的行动。你可以选择继续之前一样的生活方式还是重新选择新的生活方式,这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大多数人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潜意识里下了“不改变”的决心。改变现状意味着打破现有的条件或规则,意味着旧的问题或烦恼未必解决,新的问题或挑战的不断产生让人陷入不安和恐慌。在这种两难的选择下,人们往往选择了对自己来说比较容易的那条道路,也因此陷入了想改变又害怕改变的死循环中,周而复始,烦恼不断。

阿德勒指出:这种矛盾的心理源自于缺乏勇气,想改变生活方式需要很大的“勇气”。面对变化产生的“不安”与不变带来的“不满”,我们选择了后者。归根结底,人之所以不幸正是因为他自己亲手选择了“不幸”。

一切的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

我们会自卑,是我们太害怕被他人讨厌,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我们会因此讨厌或者不喜欢自己,把自己放在一个很低的位置,这样说不定就可以避免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受伤。

我们会孤独,体会孤独也需要有他人的存在,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会体会到人的孤独,如果一开始全宇宙就你一个人,孤独根本就不存在。

我们会骄傲自大,有时候会表现出虚假的优越感,以超越别人为荣。但是人生不是与他人比赛,在同一个平面上永远都是有人走在前面也有人走在后面,走在前面不代表高人一等,走在后面也不需要自卑。

最重要的是不与其他人竞争,只要自己不断前进即可。你所在的位置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你如何看待自己的位置以及赋予它什么样的意义。

学会课题分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课题要完成。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别人妄加干涉。作者的建议是:首先思考一下“这是谁的课题”,然后进行课题分离,区分清楚到底是自己的课题还是别人的课题,并冷静地划清界限,同时做到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

说白了,所谓的课题分离,就是能够分清楚别人的事和我的事,别人的情感和我的情感。也就是说对自己负责,而不是对别人的事或者情感负责。

如果你的孩子没那么爱读书,不认真听课不做作业,作为家长的你会怎么做呢?你可能会说,我让孩子学习是为了他好,为了他将来怎么怎么样。但从课题分离的角度出发,要不要好好学习,这是孩子自己的课题。家长命令孩子要好好学习,事实上是对孩子课题妄加干涉。家长的这种行为实际上是为了满足自己目的、面子或者是自己的支配欲望。也正是因为洞察了这种谎言和欺骗,孩子们才变得叛逆。所以面对孩子不学习的情况,家长在一旁看着就好,告诉孩子这是他自己的人生课题,选择怎么做,由他自己决定就行,并且要对自己做出的选择承担相应的结果。

所谓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大部分人都不想被任何人讨厌。如果你不想被人讨厌,你会怎么做呢?是否会时常看别人脸色并发誓忠诚于任何人呢?是否会做不到的事情也承诺“能做到”,负不起的责任也一起包揽?是否会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活,以及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别人?显然,这种对自己撒谎也不断对周围人撒谎的行为是一种多么大的“不自由”!

招人讨厌是件痛苦的事。我们都想不被讨厌,但这是不可能的事也是最大的不自由。要想自由,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做不到上述这些代价,那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不能获得所谓的自由。

“是否怕被别人讨厌”是我自己的课题,我有权利自己选择;“别人是否讨厌我”是别人的课题,我没办法左右。即使有人讨厌我,这是别人的事,我不能干涉,也不用干涉。如果你看清了这一点,相信你的人际关系会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

世界很简单,人生也是一样。最后送大家一句阿德勒的话:必须有人开始。即使别人不合作,那也与你无关。我的意见就是这样。应该由你开始,不用去考虑别人是否合作。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六

法国哲学家萨特说过一句话:“他人即地狱。”我们生活在社会环境当中,免不了受到家庭和社会关系的影响。他人的思想和观点会塑造我们的人格。而本书《被讨厌的勇气》,不仅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入门书籍,也告诉了我们如何夺回自我塑造的权利。

心理学两大巨擘,阿德勒和佛洛依德的心理学是迥然不同。了解过弗洛伊德心理学的人们知道,弗洛伊德强调小时候的创伤会影响以后的性格。网上也有许多人控诉自己原生家庭的信息,认为原生家庭毁了自己的人生,更不用说还要孩子组成了“父母皆祸害”的讨论组发泄情绪。然而事物是一体两面的,有坏处必有好处,阿德勒心理学强调主观改造世界的一面。比如说盲人在触觉和听觉上的敏锐程度要高于普通人。这样来看“上帝为你关上一座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的说法是有道理的,古人也说过祸福相依。如果能用积极的角度来看待这些祸事,心灵也能回复平静。原生家庭贫困的人虽然没有享受生活,可锻炼了自己吃苦耐劳的能力。但如果一直抱着怪罪他人的念头,认为自己的失败都是由他人造成的.。这种自怨自艾又怨天尤人的观念,将导致人不断堕落。不要认为处于低谷就是坏事,能从地狱中爬出来的人,一定比常人更容易登上高峰。

其实回过来思考佛洛依德这个人,他研究得最多的是精神病人。用研究精神病人的理论为自己的堕落找借口实在不是一件理智的事情。在心理学上,阿德勒支持目的论,佛洛依德支持原因论。佛洛依德的“原因论”,认为现在的结果是童年时种下的因,是过去时。而阿德勒的“目的论”则是现在时,他认为现在出现的问题只不过是你自己为自己找的借口。比如找女朋友这件事,如果是弗洛伊德来分析,他会认为你找不到女朋友是因为你从小缺少母爱,不擅长与女人交往。而阿德勒则认为,你找不到女朋友是因为,你内心的目的是为了逃避失败而不断找借口不去尝试。

最后,也是前面所说,要注重过程而不是目的。我再补充一点,注重现在,而不是寄希望于未来。知乎有个问题是说:到底是现在去追喜欢的人,还是努力致富后再追。我认为的是,什么年龄段就做什么事情。如果你青春年少,就尽情去试错、去爱、去奋斗。如果年老,就思考如何造福后人。每个时期有每个时期的任务,且不说财富自由的难度多大。重要的是你在追求女生的过程中,对自己的提升和人格的完善。现在网上有种思潮,不恋爱,不交友,不结婚,不生子。我认为是不对的。他人即地狱,反过来他人亦是天堂。没有人能够脱离社会而生存,我们要在人群中寻找自我价值和存在感。虽然我们的教育在交际能力方面缺失,可我们自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交际能力。这可能很难,对于内向者来说。可是这是一场必须得玩,而且要玩的赢的游戏。社会的铁则就是,善于抱团的人总是赢。而家庭和友人,是团体的最小单位。

“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这是广为流传的尼布尔祈祷文。人生最重要的课题就是认清自己,接纳自己,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升自己,改善自己。每个人都应该成为更好的自己。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七

对我来说这本书的意义在于对《了凡四训》里面有一个印象很深刻的例子。

“一位秀才早年找算命先生算命,告诉他说他考试一定会考第二名,并且活不过五十岁”,他在十几岁参加乡试的时候的确得了第二名,后来进京赶考,在街上遇到高人聊天,提及起算命先生说过的话,高人说他此番一定能考取功名,笃定认为自己之前考第二名已经灵验了,这次必定不能拔得头筹,并且说自己脾气暴躁,和家人相处经常发脾气,不是长寿之兆,也会终将应五十之寿的推测,高人说:上天教会人类推算的目地本来是为了人们避灾避祸的,比如你明知自己脾气暴躁对身体不好,就该修身养性,避免英年早逝的命运。这位秀才听了高人的话,更加发奋图强的读书,改变自己坏脾气,最后考取功名,并且活到八十岁善终。

我一直认为没有绝对的正确或是错误,人生是可以改变的。但是可能知乎逛的多了,坚信阶级的存在,并且在心里夸大了这种东西的意义,又受到到蝴蝶效应的启发,觉得一切都是过去的所作所为造成的,而在过去的时候我也在想自己未来会去向哪里,于是人生变成了一条一成不变的直线,我一直被随机性所决定,却始终得不到贡献感。

还好有这本书,我决定立足于此时此刻,那个长久的未来无法预知,我只要记得:我现在能做些什么能让我有贡献感,能对自己多一些自我肯定,能更喜欢自己。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八

《被讨厌的勇气》第三讲听书笔记。这讲又啰嗦又让人不能苟同。完全活出自我是不存在、也反人性的,又让我想起来《荒原狼》的男主角,别扭又拧巴。人活着的确不是为了取悦别人,但是要想达到一种好的生活状态,需要在活出自我和取悦别人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我们与恶的距离》里面的应思悦就是这样的女孩。

她处处替别人着想,但又不失边界和底线,准婆婆要求她做基因测试时,她断然拒绝,对她而言婚姻不是为了给婆家传宗接代的,而是她自己追求爱情,虽然男友家境殷实,但她从未想过靠男人“脱贫”,她一直努力工作、过好自己的生活,而不是让男朋友接济她家。

这样的爱情是平等的,她可以对男友一开始对她弟弟的病不计较而感恩戴德,却不能在婚姻大事面前与婆婆妥协做基因测试,这就是边界感拿捏的最好的人了,我认为。

人要和别人产生羁绊,就要考虑到别人的感受,从某种程度上就是要取悦别人,但就是一个度的问题,完全不取悦别人的人在我看来就跟智障没两样。

我在大学任教期间曾经遇到一个学生就是如此,他是个男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命不凡,经常跑过来那一些百科全书式的问题考我,看看我会不会。一个人上大学了还能如此幼稚我也是服了。和别人打架又打不过,学习也不好还挂科,没有朋友。

这个转折可能有点突然,但我想起来精神分析所讲的妈宝男的成因,就是母亲疏远父亲,和儿子走得太近,觉得儿子很完美,而丧失了竞争感的儿子感受到一种想象出来的“自我全能感”,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会变得花心又自负。因为他潜意识里认为别的男的都比不上他,他能满足女人所有的欲望。父亲缺席的家庭,孩子会出现很多心理问题,还会演变成心理缺陷。

我认为,人想活得自由,并不是完全不在意别人的目光,而是想清楚两件事,一是自己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二是谁能认同自己想成为的那种人;和价值观相近的人在一起,对人的发展是有增益作用的。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我这个人喜欢交朋友,上升星座天秤座,网上认识了一个女孩,面基成为朋友了,我欣赏她的点其实是她有点社会气、很自信、开朗爱笑。想和她交朋友是因为我身上没有这些特质,自信和与人打交道的能力,但是后来我和她绝交了,原因是她经常打压、贬低我,在她看来我狗屁不是。

我尊重知识也尊重知识的价值。她对我的瞧不起让我感觉很不舒服。后来我和我朋友店里的一个学生提起这个女孩的时候,她说了一句大快人心的话,啊我想起来了,那个放贷的女的。我认识她的时候她一直称自己是做金融的,自我感觉不要太好。

那天我们一个吐槽群里的群主怼了群里一个女孩,估计也是这种心态,“我嫉妒她什么?嫉妒她没文化?”就是你以为的价值在对方看来一文不值的时候,这时候大家就可以散伙了,道不同不相为谋。

还有一个感慨就是,中国的婚姻为什么能维持下去的成功率越来越低,在婚姻里的男男女女满意度也不高,原因就是边界不清。当然这是风气和自古以来的男权社会架构营造的结果,社会对于男性的经济状况要求过高,又把婚姻死死地和传宗接代绑在一起,但职场对女性又不友好,传统观念把女性降格为一种附属品。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九

读心理学的动机首先其实都是替自己疗伤。这本书是关于勇者的哲学,你需要对生活心怀希望,你需要攒足够的勇气,去面对伤害,失望。但保持你的热忱,因为你想要的是幸福,而幸福一定来自于和人的联结。

心理学这个东西其实和哲学一样,无所谓对错,不同哲学家的思想各不一样,是他们性格的展现,不同的人的看法不仅不一样,甚至是对立的。但你要做的,其实是选择一个你认同的,并且认为会带给你幸福感的价值观,坚持下去。相见恨晚,余生我决定抱着这本书的生活哲学,好好生活下去了。

过去是沉疴,这本书是一本关于勇气的哲学,所以它完全否定过去带给你的影响。你不能因为过去的创伤找借口,来逃避你应该过好当下的生活的责任。不论这个说法正确与否,其实只要你相信,它就会给你带来正面的影响,提升对生活的掌控力。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十

这本书让我还挺撕扯的,撕扯的原因并不是它的内容有多精辟,一如我对大部分哲学,心理学,社会学读物的评价一样,谁要是觉得这书里说的特别触动你,或者特别感同身受,只能说明你这人白活了那么些年。真正让我撕扯的是,这本书陈述的为人准则确实是当下好多人缺失的,我也认为这一部分应该得到肯定。但是它表达自身观点时,有一种为了这么说而必须这么说的偏执感。

与弗洛伊德原因论相对的阿德勒心理学强调的是决定论。举个例子,按照弗洛伊德的原因论,你对别人发火,是因为别人做了让你发火的事。而阿德勒却认为这是因为你的目的就是对别人发火,所以你才发了火。我觉得什么理论要是被诠释到这地步,那这人段位也高不到哪去。

书之所以叫“被讨厌的勇气”(这也是我买它的最大原因)是因为在阿德勒眼中,自由,意味着不在意他人的眼光,不追求他人的表扬,也不接受他人的批评。因为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你内心本质的想法都是为自己争取他人的关注。所以不在意这些,你才能活得像自己,也因此一定会被一些人讨厌。这就叫被讨厌的勇气。

我觉得,万事皆有度,我不太喜欢就一个本就公婆各有理的事情,矫情个没完没了。这是我讨厌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最大原因。人最重要是达成自己内心的平静,至于哪种理论工具能办成这事,似乎不是特重要。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十一

读前面赞誉和推荐序部分的时候,会不知不觉的觉得这是一本很厉害的书,阿德勒这个人本身也应该具有很大的能量。

当读到第一夜的故事,说实话,前几篇让我没有什么读下去的兴致。我也有点不认可前面推荐篇所说的,这不是一本浓厚的心灵鸡汤。我总觉得这个哲人说话的鸡汤味道很重,自己的理论太深了,反而有一种像邪教的执念的感觉。

对于哲人说的很多话,我的情绪变动其实和青年是很相似的,青年在每一篇故事结尾的反应和内心活动在我的身上也都有发生。

前两夜的讨论一直都局限于文字学术层面,学者只是一直在呼唤要有勇气去做真实的自己,而没有给出具体的对策,所以让我读起来味同嚼蜡,也没有什么具体的真正帮助。

从第三夜的讨论开始,我有一点摸到了阿德勒思想的雏形,大致了解了这种学说想要表达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但其实对于我自身来说,这是很难付诸行动和实践的,或者说其实在我的心里,以及自己已经形成不易改变的根深蒂固的思想前提下,是很难接受的。

事实上不得不承认,以我的粗鄙之见来看,我还是不能够完全理解到这一种思想的高尚性,或者说在这一本书中,我并没有读懂作者想要表达的含义。只是我会明白到,要有勇气去做自己,多关注自身,不要太关注身边的他人,和自己认为这个世界对自己的看法,还有就是要懂得为身边的人做贡献。我想今后有时间,我还会再将这本书拿来读一读,想看一看能否得到更深的理解和体会。

在后记中,岸见一郎先生写道:“如果有人认为难以接纳阿德勒思想,那是因为这种思想是反常识观点的集大成者,而且要想理解它也需要日常生活中的实践;即使没有语言方面的难度,或许也会有像在严冬里想象酷暑一样的困难。但我还是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解开人际关系问题的关键。”

最后,我想被讨厌的勇气告诉我的是——在还记得它的内容的日子里,保持勇气做真实的自己。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十二

初看《被讨厌的勇气》的书名,我觉得这个书名就是一个噱头,就像很多鸡汤式的畅销书,给你罗列很多观点,却对于生活的改变并没有什么意义。幸而最近在一次咨询中被推荐了这本书,认真拿起这本书开始阅读时,才看到其副标题是阿德勒的哲学课。阅读最大的感受是相见恨晚,通过以下文字梳理内容,记录感受。

本书是由哲学家岸见一郎和自由作家古贺史健合著的,内容以青年和哲人对话形式呈现。阿德勒生于1870年,逝于1937年,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心理学三巨头,阿德勒代表作是《自卑与超越》。

1.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这里介绍了阿德勒哲学的基本立场,即否认弗洛伊德的“原因论”,提出如何认识现在的“目的论”。

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了这样的我,即某种生活方式——狭义上称为性格,广义上是世界观或人生观,但是我们了解到生活方式这个概念的时候,我们有责任选择继续原来的生活方式或者重新选择生活方式。

人在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可以改变的,之所以不能改变是我们下了“不改变”的决心,改变是需要勇气的。

人之所以不幸,不是过去或环境影响的,也不是能力不足造成的,而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2.一切烦恼来自人际关系。

这里探讨了自卑感、追求优越、自卑情结和优越情结。自卑感是感觉目前有所欠缺的状态,要通过努力和成长,如刻苦学习、勤奋练习和努力工作等补齐;追求优越则是与过去的自己相比,不断朝前迈进,而不是比别人高一等;自卑情结则是因为我没有a所以做不到b,是一种逃避和借口;而优越情结则是表现的好像自己很优秀,继而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之中。

阿德勒提出人在行为和心理方面的目标,行为方面——自立、与社会共处,心理方面——我有能力、人人都是我的伙伴。而我们要通过克服工作、交友、爱这三大课题去实现以上目标。

阿德勒的心理学是勇气心理学,是使用心理学,使用自己的手来选择自己的人生和生活方式,我们用自己的手来选择自己的人生和生活方式。

3.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这里主要介绍了课题分离——这是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具体且能改变人际关系烦恼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观念。

一切人际关系的矛盾都是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必须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念出发,把自己的课题和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不干涉他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如何判定谁的课题?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带来的结果最终由谁来承担?”

阿德勒否定追求认可,“不想被人讨厌”是我的课题,但“是否讨厌我”却是别人的课题,即使有人不喜欢我,我也不能去干涉,获得幸福的勇气包括“被讨厌的勇气”——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人讨厌、不追求他人认可。

最后,书中哲人以自己与父亲关系的例子阐述了“人际关系卡”总是掌握在自己手里。

认为按照原因论认为“因为被打所以才与父亲不和”,那么现在的自己就只能束手无策了。但是,如果认为“因为不想与父亲和好所以才搬出被打的记忆”,那“关系修复之卡”就会握在自己手中。因为只要自己改变“目的”,事情就能解决。

这里还涉及“课题分离”,当哲人下定修复关系之“决心”的时候,父亲拥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怎么看自己、对自己主动靠近他这件事持什么态度等,这些与哲人都毫无关系了。即使对方根本不想修复关系也无所谓。问题是自己有没有下定决心,“人际关系之卡”总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这里谈论了阿德勒心理学是如何看待整个人际关系,以及我们应该与他人缔结怎样的人际关系。

上一章的课题分离是人际关系的出发点,终点在于共同体感觉——把他人看作伙伴并且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要理解共同体感觉,首先可以从“我和你”为起点,把对自己的执著变成对他人的关心。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归属感不仅仅是靠在那里就可以得到,必要要积极参与到共同体中去才能够得到,就是积极主动去面对工作、交友和爱的课题。

课题分离带来了良好的关系,而“横向关系”则是形成互相协调与合作的关系。横向关系是平等的;纵向关系是支配与被支配,操纵与被操纵,不平等的。横向关系不是说将任何人都变成朋友或者像朋友一样求对待每一个人,而是意识上的平等以及坚持自己应有的主张。

人只有在能够感觉到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只有在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用的时候才能够感觉到自己的价值。

5.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进一步阐释“共同体感觉”,引申到“幸福是什么”这一主题。建立起共同体感觉需要从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等三点做起。

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信赖是无条件的相信。他者贡献是体验到我的存在对别人有用的主观感受。

幸福就是“贡献感”。如果你能够拥有“甘于平凡的勇气”,那么对世界的看法也会不同,拒绝普通的你也许把“普通”理解成了“无能”,普通并不等于无能,我们没有必要特意炫耀自己的优越性。

人生实际是点的连续、是连续的刹那,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要聚焦“此时此刻”认真而谨慎地做好现在能做的事情。没有目标也无妨,认真过好此时此刻,本身就是跳舞,不要把人生弄得太深刻,不要把认真和深刻混为一谈。人生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

我们要像跳舞一样认真过好作为刹那的此时此刻,即不看过去也不看未来,只要过好每一个完结的刹那。没必要与谁竞争,也不需要目的地,只要跳着,就一定会到达某一个地方。对你而言人生的意义在于认真跳好“此时此刻”的时候就会逐渐明确。如果我改变了世界也会改变。

人言知易行难,这本书的内容对我而言是知难行亦难。中间还涉及很多概念没有一一理清,更说不上对照自己去反思总结,但是确实在思想上受到了冲击。以后我还会多去了解阿德勒的思想,拆开思维的墙,生命体验路上不止步。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十三

这本书的作者是岸见一郎(哲学家)、古贺史健(自由作家)。全书采用对话体的形式,通过青年和哲人的论辩,对阿德勒的思想展开论述。阿德勒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心理学的三大巨头"。

我觉得无论是哲学还是心理学,都是为"活得更好"而服务的。人们研究这个或者阅读相关的书籍绝不是为了装使自己显得高深莫测,而是为了使人类或使自己活得更好、获得人生的幸福。作者后记里也说了"哲学用只有专家才能看懂的语言叙述,这原本就很奇怪"。

所以,这本书里没有太专业晦涩的词汇,每一句话都能看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阿德勒的思想就那么容易被人接受。书中"青年"的困惑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困惑,而"哲人"的解释完全是反常识的,可能是大多数人都没有触及过的思维,或者即使被告知了也不会接受的。

有时候我们被惯性束缚了,觉得无路可走了,不如换一个思维试试(反正都无路可走了,换个方向又不会怎样)。比如我们惯于把现在的困境归结于过去的原因,而甘愿让自己困在原地不去改变,其实这只不过是缺乏改变的勇气,是给自己的一个借口;比如我们人生的很多烦恼都自于人际关系,我们怕被别人讨厌、我们私自对别人进行干涉、我们时常和别人争斗,其实进行题分离、把他人当作伙伴能让我们的人生变得简单、轻松;比如我们不断询问自己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意义就是在他者贡献中获得价值感,而他者贡献又与他人无关,不需要别人付出对等的回报、不需要别人的评价;比如我们总是给自己设立许多目标、目光总是聚焦于未,其实我们应该关注于当下,认真地过好现在的每时每刻,到某一个节点该的自然会,所谓"你若盛开,清风自"(体会一下与之不同的心境:在未设立一个目标,焦躁迫切得要实现这个目标,不仅忽视了当下的美好,甚至当下的事情都没做好)。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多次有醍醐灌顶的感觉。心中的许多困惑和烦恼也随之解开,读罢,感觉神清气爽了许多。当然,还要付诸实践,人生才算真正意义的解锁。

在周末的一个晚上,心情不佳,因为在生活上的一些琐事,找到我的高中同学汤振森聊了差不多好几个小时,我向他吐诉最近生活不顺,烦事扰心的种种情况,他便向我推荐了一本书,书名便是——《被讨厌的勇气》,他说看完这本书肯定会对我有所帮助,我已经很久没有认认真真读一些这种感觉类似于心灵鸡汤的书,可读完之后发现它并不是我想象的这样,它只是在讲一些很普通的道理,只是我们常常很容易忽视了,下面我就简单介绍一下这本书。

该书主要讲述了如何能够在繁杂的日常琐碎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用自己的双手去获得真正的幸福,它的中心思想主要是阿德勒思想——目的论思想:所谓目的论就是事物的一切都与其原因无关,它关注的现在,是现在应该怎么去做,它是一种与先天论完全相反的思想,正因为如此,它是一种非常积极向上的思想,是非常适合做我们年轻人的航标。

书的内容首先分析了我们生活中的"不幸"的.最终的起因:人们通常自己下定决心"不改变",举个例子:一位年轻人他自卑,性格内向,对自己的容貌和学历都极度的不自信,因此,他每天都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管怎么样,他都不愿意出门,那是什么原因导致他这样的呢?是因为他自卑,不自信吗?不,正是因为他不愿意出门,不愿意接触他人,不愿意改变自己,所以导致了自卑,不自信。这里就牵扯到了人际关系问题,人际关系在这个世界是很复杂的,书中提到了人际纵向关系与人际横向关系,人际关系如何做到平等:于是需要尽量的发展一些横向关系,即使你与他人之间可能存在纵向关系,那怎么去让人觉得是横向关系呢?举个例子:一位妈妈因为头发乱了,需要梳子,而她的小宝宝知道后便帮她拿了一把梳子过来,有的妈妈便会对孩子说:"你真棒,你最厉害了。"这种夸赞方式就会给孩子觉得是一种上下级的纵向关系,拿梳子这件事妈妈也会做,而且很轻易就能做到,但是她却对孩子这种类似较夸张的称赞,这就会给孩子产生一种纵向关系的感觉,如果把称赞改成:"谢谢你了或者感谢宝宝帮妈妈拿梳子"这种话语,便会存在一种横向关系,一种双方地位平等的感觉。

书的最后还讲到了人要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价值,人生的意义由我们自己决定,追寻价值要从现在做起,要活在当下。我记得有一位日本马拉松队员在一次世界大赛上夺得了冠军,赛后记者问他是怎么做到的,他说很简单,我每跑一段都会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比如跑到哪个路口,然后再跑到哪个路口,跑的过程我的目标不段地实现,这样我就觉得轻松多了,正如我们人生一样,不需要给自己定一个非常远大的目标,先给自己定个小目标,然后从今天做起,从现在做起,朝着这个小目标前进,这样便能切身体会到自己的价值,自己人生的意义。

其实这本书里面也有很多内容我自己并没有认同,我觉得它描述的有些思想并不是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所以我在这篇文章里也没有提到。我想表达的是,我们要获得别人的爱,首先要学会爱自己,要自己给自己信心,人生路很长,它并不是百米赛跑,它是一场马拉松,跑累了,就停下来走一走,喘口气,只要不倒退,你就是成功的,你便能从中感受到你的价值,感受到属于你的幸福。

谨以此文用来勉励自己,勉励正在奋斗的人们。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十四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12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本书确实更新了我很多的观念和想法,当我在整合书本内容的时候,更是在重新回忆许多令我耳目一新的论点。书中青年对人生种种的纠结、烦恼与看法像极了这个时代的我们。而书中哲人极强的逻辑性与说服力更是让人对其提出的论点心服口服。以下笔者也分享几点阅读过后的感受和体会。

1、敢于质疑固有思维模式和传统论点

书中哲人之所以能够提出如此落地、实际、崭新的思考,我想必是他对传统以及权威时常抱持着一种质疑的态度。这种态度是今天现代人较缺乏的,因为我们习惯依赖传媒、教科书、权威人物等等给我们提供的资讯,却甚少真的将我们过往所学习、所听闻、所认知的在现实世界的实践中进行调校、整合。

2、善于察觉自己内心真正的动机

当笔者看到书中哲人阐述的阿德勒的目的论的时候,很为之震撼。笔者不禁反思到过往自己时常纠结的原因,或许真的很多时候都是自己要逃避某些困难和挑战、又企图让自己心安理得的借口。笔者更是被激励要积极面对前面的道路,迎难而上,不要容让某一些原因或者条件限制自己成为更好的人。

人完全是可以改变的,今天的我很糟糕,不代表我一直都很糟糕。当笔者将此观点与自己的信仰相结合的时候,更是充满盼望,因为人确实改变自己的力量甚微,但有一位他者却早已应许赐下够用的恩典和力量,助其成为一个更美的样子。

3、敢于在这个社会中成为不一样的人

a. 课题分离

课题分离的想法是很棒的,但笔者在阅读的过程却不禁思考到实践的挑战与困难。因为我们所处的社会已经是一个课题模糊到极致的社会,当我们尝试付诸实践的时候,一开始势必会遭遇到许多的拦阻。

但这确实又是值得做的“大项目”,因为唯有在我们这一代人将此恶性循环断绝,否则错误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就会一直伤害、毁坏下一代。

有价值的事情通常都不容易做,通常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但想到那个必成的果效,就会很确信这个过程是完全值得的。

b. 不再追求认可

此类的追求在社会,我们所能接触到的`人中,都可以看到其或多或少对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所以当我们决意不再以社会大众的追求为我们的追求时,那势必我们所追求的以及我们所收获的可能不再是社会的主流。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自我,我们的生命有着无限的可能性。不再追求别人的认可,推动我们活出真实的自我,而真实的自我又必将激发我们生命无限的可能性。

当我们敢于与别人不一样的时候,或许将为这个世界添加更多不一样的色彩。

4、人生的此时此刻很重要,人生的终极目的也很重要

书中哲人最后鼓励书中的青年人,或许还有千千万万的读者,活在当下,认真地过好当下人生的每一时每一刻。这是笔者所认同的,因为看到许多人为了所谓的目标(实际却是很虚无缥缈、无定向的)劳碌、烦恼、忧虑,是何等地虚妄。几乎看不到一个正在“追远处目标”的人,很确信自己所在追逐的是有着确据的东西。

但笔者所要质疑的仍旧是书中哲人提到的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否定以及不确定。人生的意义在每时每刻的“点”,也在终结的“点”。若不知道最终的目的,每时每刻哪怕再认真地度过,到某一个节点,都只能沦为需要靠自我的安慰和自我意志的支撑才能坚持下去的阶段,但是否幸福,我们不敢断言。这就像马拉松运动员,他必定认真、努力、拼命地跑每一段赛程,但正是因为他知道这段赛程是有限期、有明确的终点的,他才会如此这般地奔跑摆在前面的路程。我们的人生亦是,但回归到原因论与目的论的区别,或许在人生的意义这个课题上,原因和目的都是同等重要的。

唯有知道“我从哪里来?”“我为何在这里?”“我将要去哪里?”这几个人人避忌的问题的答案,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积极思考书本中甚至是超越书本的种种人生课题,不止思考,更是不断地行动。

知道怎么做很重要,知道为何要做更重要。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十五

阿德勒作为个体心理学的大师,知名度虽然不如弗洛伊德与荣格,但是他的很多反向的思维方式,的确可以给人很多的启发。

比如说关于童年的影响,弗洛伊德认为人现在的状态与童年经历密切相关,并且会活在童年的阴影之下;而阿德勒则不承认精神创伤,他认为,当下的人不受过去支配,问题不在于“发生了什么”,而在于“如何去诠释”。

在阿德勒看来,谁都无法选择自己出生的国家,出生的时代,有什么样的父母,这些事情会对我们有很大影响,但是事情并不会止步于此,问题不在于过去而在于现在,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是可以选择的,只要我们有勇气去改变,就一定会有所改观。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生活不如意的人,他们常会告诉自己,“如果怎样怎样,我一定会怎样怎样”,然后又会叹个气,说一句算了吧,我还是保持现状好了。这就是缺乏勇气的表现,因为害怕失败,害怕失去优越感,害怕被别人说不行而拒绝了一切开始,活在了一个奇怪的小圈子当中,眼看着身边的人超越了自己,心中却满是不屑与嫉妒。

人生并不是一条直线,山顶也不是唯一的意义,我们每走的一步路都有着自身的意义,其实我们可以想到,在尝试的过程中,无论我们最后有没有获得结果,我们都会有所成长,有所开拓,相比于原来的自己,价值感会增强。

阿德勒的观点中有一条说烦恼的来源,他认为,人的一切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乍的一看,这不是搞笑吗?难道我做一道高数题半天没算出来心烦意乱的也跟人际关系有关?后来我就想着,读书嘛,还是取其长处比较合适。

在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中的烦恼还是很普遍的,尤其是竞争之下,人比人气死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这了那的,让人多少会有些焦虑。

当我们把别人当做竞争对手时,那么在不知不觉之间就会把他人乃至整个世界都看作“敌人”,这必定会给自己徒增一些不必要的烦恼。

只有把别的人都当做自己的伙伴,对他们予以信任与关心,我们才更容易感受到自己在群体中的归属感,从而获得自己内心的满足,远离烦恼。

在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我们时常会碰到对我们的生活指手画脚的三大姑八大姨甚至是一些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陌路人,他们都想教我们做事。对于这样的问题,阿德勒提出了“课题分离”的说法,并依据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由谁来承担来界定课题的归属。

课题分离之后,属于我们的课题,我们不接受他人的干涉,同样,我们也不干涉他人的课题。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如此做来,人际关系的矛盾便会减少很多。

在书中还提到的关于横向关系的建立,也是有些道理,不过在生活中终归还是有些不大实用,毕竟官大一级压死人,作为一个打工人,还是猥琐发育吧!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十六

读完本书我久久不能平静,阿德勒(1870-1937)心理学是违背了常规心理学“原因”论的“目的”论,操作难度过大,你甚至以为自己需要先有佛教徒的思维。我又想到了圣师老聃(公元前571-471)的黄老之学,极其的晦涩难懂,你甚至觉得它违背常理,“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这简直就是悖论。

阿德勒的心理学,即使两位日本作者为了降低难度用了对话体,结合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社交事件,你极容易产生共鸣,但同时你又可能会心生疑虑,“我是不是入了他诡辩的圈套?”

黄老之学在儒家之前是“百家争鸣”中最大的显学,因为当时的教育都是精英教育,士大夫阶层基本上实现了知识垄断,能读书的人都是优秀的人才。后来有了孔子的有教无类,三教九流中都有其追随者,这种更简单圆滑更中庸,适合大一统国家的迎合当权者的学说,在越来越多人可以读书的大环境下淘汰了黄老。一些不入流的黄老们(方士)利用其虚无缥缈的一面建立了道家。跨越2000多年的两位哲学家,我觉得有很多相同的思想,不过我知识储备有限,写不出来,还是希望有人能分析分析。

每一个能够大行其道的心理学都有其实用价值,不论是原因论,还是目的论,还是那句话,你相信它,就一定会变好,不相信,你什么也不会得到!大家都知道光的波粒二象性,科学家至今不知道光子为何会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原因论』和『目的论』也是如此,并不是非彼即此的。

可以说,在你遇到这本书之前,你的人生完全可以用『原因论』来解释,父母老师资源环境等等因素,逐渐形成了现在的你,是好是坏、你自己喜不喜欢,那都是你!看完这本书后,你的人生又完全可以体现出『目的论』。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自己,就可以成为什么样的自己,即使生活像五指山一样把你死死压住,你也可以破局、跃迁,捅他个天翻地覆!

哦,我错了,是课题分离,生活牠压不压你,又和你有什么关系呢,那是生活的课题呀……尼玛!看来我还要回头重读一遍阿德勒啊,阿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