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科技创新工作计划(大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1-10 04:47:03 页码:12
最新科技创新工作计划(大全8篇)
2024-01-10 04:47:03    小编:纸韵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请一起努力,写一份计划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计划很难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个人今后的计划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技创新工作计划篇一

一、指导思想:

在本学年中,我校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全面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此将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普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拟定本学期学校科技工作计划如下:

二、科普工作、稳步推进:

1、结合本学年课改的要求和学校科技教育规划的制定,积极推进科技类拓展型、探究型课程的建设!以二课堂为主阵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技普及教育。

2、探索课堂教学与科普教育一体化、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走出去、请进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身边的、生活中的科学。在实践中了解并掌握更多的科技知识,领略科技前沿的风景!(听科普讲座,参与科普实践活动等)。

3、积极建立自己的品牌项目,充分发挥其示范和辐射作用,同时对那些开展活动较好的科技小组要予以扶持,使其能更上一个台阶。

4、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科技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能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科技教育的实践!

三、科技竞赛及创新实践活动有效组织、积极参与上级组织的相关科技竞赛活动:

1、“我的问题我解决”系列科技创新活动。各中队组织学生开展。

(1)成立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科技辅导员牵头、班主任老师配合。

(2)下达目标任务到各班级。

3、各班级、学校科技创新成果展。

4、开展“如何组织指导中小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经验论文评比。——20__年九月底。

5、班级、学校科技小报评比。——20__年四。

四、建章立制、创造条件、营造良好氛:

1、定期召开科技工作会议,布置、协调相关事宜。

2、为科技指导教师创造条件,积极支持并保障落实他们参加各类学习活动的时间。

3、保证必须的科技创新活动经费。

4、积极参加达州市第二十四届科技创新大赛和达县第二十九届科技创新大赛。

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备因素,更是学校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的集中体现!

科技创新工作计划篇二

2022年,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创新驱动发展的决策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关于提升“五力”、打造“五地”,推进“四链”融合的工作部署,以更加振奋的精神状态,抢抓“双区”建设重大机遇,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牵引支撑能力,全力打造国际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

(一)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抓好基础研究顶层设计,健全基础研究多元机制,持续加大基础研究财政投入,鼓励企业、社会组织以捐赠和建立基金等方式多渠道投入。持续发展壮大省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推进现有市级重点实验室优化调整。完善市区联动工作机制,推进更多创新资源向我市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集聚。

(二)探索新型举国体制深圳路径。

加强部省市联动,深入实施合成生物部市联动专项,争取科技部支持深圳创新主体承担或参与国家重大项目。从重大科学问题、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到应用示范进行全链条创新设计、一体化组织实施深圳市重大科技专项。强化多主体协同,加快构建龙头企业牵头、战略科研平台与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

(三)畅通成果产业化链条。

(四)着力推动科技与金融融合。

(五)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

扩大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规模,深化拓展博士启动项目、优青项目、杰青项目,支持青年人才在科研攻关中挑大梁、当主角。深化科技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建立健全责任制和军令状制度,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加强人才国际交流,建设深港人才创新共同体,继续办好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集聚全球高端人才来深创新创业创造。

(六)加强科技支撑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

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平战结合的科研攻关体系和快速支撑机制。完善科技支撑疫情防控体系,构建从源头到末端的疫情防控科技创新体系。组织实施科技抗疫专项,结合科技应用需求,坚持应用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统筹实施科研攻关。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作用,结合常态化疫情防控现状,推进新产品、新设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的研发,推动实现国产化替代。

(七)推进高新区高质量发展。

完善高新区政策法规,推动修订《深圳经济特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条例》。以坪山园区为试点,探索组建深圳高新区开发建设与运营集团。申报“国家高新区绿色发展示范园区”“国家高新区科技金融创新服务中心试点园区”“国家高新区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园区”等,进一步提升深圳高新区影响力。

科技创新工作计划篇三

1.深地资源勘探。揭示成矿系统的三维结构与时空展布规律,构建深部矿产预测评价体系,拓展深地矿产开采理论与技术,开发矿产资源勘探关键技术与装备,实现深部油气资源8000—10000米、矿产资源1000—3000米的勘探能力,建立3000米深度矿产资源勘查实践平台、深层油气和铀矿资源勘查实践平台。

2.极区环境观测。开展极区冰雪观测、冰盖运动与物质平衡,极区环境过程观测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极区生物的生命特征、生态系统及其演替,极区海洋沉积物结构及古气候、古环境变化等方面研究。建立两极海冰—海洋—大气相互作用、协同集成的观测系统,开发极区环境信息服务平台,形成我国认识极地的多学科数据源。

3.极区变化对全球及我国气候的影响。研究极区环流、海冰—海洋—大气稠合变化及其气候效应,研究南极深冰芯记录、北极冰冻圈演变过程、极区空间天气大气过程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我国气候与灾害性天气过程的影响。

4.极区资源探测与利用。开展极区地质构造及潜在矿产资源探测,极区油气和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探测,加强北极航道环境适航性探查与安全保障。

5.我国主导的大型极区国际合作计划。实施北极长期观测计划、南大洋长期观测计划、南极深冰探测联合研究计划,提升我国在极区国际地缘政治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四、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支撑反恐的关键技术。

第三篇增强原始创新能力。

围绕增加创新的源头供给,持续加强基础研究,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壮大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力争在更多领域引领世界科学前沿发展方向,为人类科技进步作出更多贡献。

第八章持续加强基础研究。

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世界科学前沿,坚持鼓励自由探索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加强重大科学问题研究,完善基础研究体制机制,补好基础研究短板,增强创新驱动源头供给,显著提升我国的科学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一、加强自由探索与学科体系建设。

面向基础前沿,遵循科学规律,进一步加大对好奇心驱动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引导科学家将学术兴趣与国家目标相结合,鼓励科学家面向重大科学研究方向,勇于攻克最前沿的科学难题,提出更多原创理论,作出更多原创发现。切实加大对非共识、变革性创新研究的支持力度,鼓励质疑传统、挑战权威,重视可能重塑重要科学或工程概念、催生新范式或新学科新领域的研究。

加强学科体系建设。重视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生命科学等基础学科,推动学科持续发展;加强信息、生物、纳米等新兴学科建设,鼓励开展跨学科研究,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重视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所需解决的核心科学问题,推进环境科学、海洋科学、材料科学、工程科学和临床医学等应用学科发展。各学科论文总量和论文被引用数进一步增长,部分学科学术影响力达到世界领先。

二、强化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

面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国际科学研究发展前沿领域以及未来可能产生变革性技术的科学基础,统筹优势科研队伍、国家科研基地平台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前投入、强化部署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

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任务部署基础研究。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针对事关国计民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任务,凝练现代农业、人口健康、资源环境和生态保护、产业转型升级、节能环保和新能源、新型城镇化等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促进基础研究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源头供给。

科技创新工作计划篇四

体育舞蹈由国外产生和发展而来,它在国外的原名为国际标准交际舞,是由民间舞蹈、宫廷舞蹈、交谊舞蹈共同衍变而成,在音乐的氛围与节奏下,以双人的肢体动作进行舞蹈展示,重点突出具有舞蹈特征的体育娱乐和竞技项目,在历史的发展中划分为标准舞(摩登舞)和拉丁舞两大类型,由于其深受人们的喜爱,遂又发展为体育与艺术融合的竞技性舞蹈,在不同的组织之下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我国的体育舞蹈则经历了由交谊舞到体育舞蹈的过程,在历经二十余年的过程中,体育舞蹈文化运动成为了*人娱乐和交际的方式之一,它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传入期:在20世纪30年代末,交谊舞由国外传入我国,它是体育舞蹈的前身与雏形,对我国的体育舞蹈产生了启蒙的作用。

2.发展期:20世纪80年代,体育舞蹈在国外的表演、讲学、培训等形式下,得到迅速发展,并且伴随着*国际标准舞总会组织的成立,将体育舞蹈确定了下来,得以在全国普及和推广。

3.民众普及期:伴随着*体育舞蹈组织的成立,体育舞蹈与国外的交流日益增多,在我国的群众基层得到了普及,尤其是在2007年举行的“奥运节拍恰恰,全国万人拉丁舞大赛”,使全国人民沉浸在体育舞蹈的热潮当中,还有定期举办的全国体育舞蹈锦标赛,也吸引了广大的体育舞蹈爱好者,掀起了*体育舞蹈新的高潮。理论界也在开始研讨*和西方体育舞蹈的差距,分析体育舞蹈中西方文化交融与碰撞,不断发展*体育舞蹈新的文化内涵和风格特点。在短短的三十年间,体育舞蹈文化在我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和进展,2005年,*体育舞蹈代表队在澳门东亚运动会和曼谷亚洲运动会上,获得10金10银4铜;2007年,*体育舞蹈队在澳门亚洲运动会上,获得6金7银7铜;2010年广州亚运会,又一举夺得了体育舞蹈项目的十项金牌,实现了体育舞蹈项目的大满贯。然而,与国外一流体育舞蹈相比,我国体育舞蹈还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在艺术表现力和审美趣味上,还有待发展和提高。

体育舞蹈除了要求运动员的身体运动技能,还要充分挖掘其审美文化内涵,通过对舞蹈风格及音乐的深层理解,加强体育舞蹈的艺术表现力,突出其内蕴的动作、气质、情韵和境界。因而,我们必须从体育舞蹈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审美研究,达到理性和感性认识的完美融合。

体育舞蹈是由男女搭配组成的配合运动,它要求使用规定的技术步法,展现出其内蕴的艺术表现力,具有以下特征:

1.技术步法的规范性。

体育舞蹈注重动作的规范和技术的标准,它通过男女双人的动作姿态对内容进行艺术的阐释,通过人体的肢体语言展露出人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其规范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从步法而言,体育舞蹈之一——拉丁舞秉承芭蕾舞的关键技术,注重脚背的“绷、直”特点;而摩登舞则要求在动作行进过程中,脚跟、脚掌、踝关节、膝关节要过渡保持*缓。其二,在体育舞蹈中由男女搭配而成的架型,其中拉丁舞与摩登舞显现出不同的舞蹈风格,具有明显的区别:摩登舞蹈要求男女保持较为固定的姿态,以凸现出其典雅大方、舒展的美感,将准确、漂亮、自然、舒展的握持姿态,呈现给裁判和观众;拉丁舞蹈的动作则较为自由,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其三,由于体育舞蹈的基本动作组合具有唯一的特性,因而要依靠男女动作的发挥,需要有扎实的运动技术功底,并加以情感的投入,体现出竞争和超越的特性。

2.审美的艺术欣赏性。

体育舞蹈由于将体育与舞蹈艺术进行完美的结合,使其在表演过程中施展出魅力,体现出体育舞蹈的韵味与风格,使观众得到了审美的艺术享受,陶冶了情操,净化了心灵。同时,由于人们审美标准的差异性,体育舞蹈表演者要注重其个性化的演绎,给裁判和观众自由的审美空间。

3.民众参与的广泛性。

体育舞蹈不受年龄和运动水*的限制,练习者可以根据个人素质和兴趣爱好进行舞种的选择,它不强调体育竞技中挑战身体极限的要求,也不同于舞蹈艺术中苛刻的形体要求,它呈现出一种大众的、广泛性的特点,提倡运动和艺术的普及,不但有助于练习者塑造优美的形体,而且娱乐了身心。

体育舞蹈由身体美、运动美和精神美各要素组成,是它们各自表现的总和。

(1)身体素质美这主要指体育舞蹈运动员所表现出的力量、速度、耐力和灵敏度、柔韧性等能力,体育舞蹈要求运动员有良好的身体素质,通过其爆发力、速度及对肌肉的控制力,完成体育舞蹈规范动作中的托举、旋转等舞蹈技巧,展现出运动员强劲的身体之美。在速度的表现内容上,体育舞蹈运动员要求在1分钟内完成约40个准确的舞蹈动作和造型,强劲的快节奏音乐要求运动员具有快速运动能力。在柔美的表现内容上,拉丁舞和伦巴、桑巴舞、摩登舞蹈中,都要求体育舞蹈运动员用身体曲线的变化,通过其骨骼关节、韧带、肌腱等的伸展,实现各种柔韧性的动作,给人们带来由身体素质而引发的美感。

(2)形体美体育舞蹈给欣赏者以优美的姿态,这与其形体美内涵是分不开的。首先,在体育舞蹈的艺术表现中,运动员的体型美是考虑要素之一,它要求运动员具有匀称、协调的体型,给人以优美连贯的感觉,有诸如黄金分割美学之说、“头身比例”之说,其体现了人们对人体传统习惯的典型美的标准。其次,体育舞蹈运动员要有姿态美。在体育舞蹈过程中,运动员要保持从站立到舞蹈的全方位姿态,以运动过程中的优美与舒展、端正灵活的姿态,给观赏者以美的享受。在拉丁舞中注重体育舞蹈运动员身体脊柱的垂直、重心的*稳,展现出挺拔的躯干、伸展的四肢;摩登舞蹈中则注重收腹提臀、挺胸立腰,要表现出高贵优雅的姿态与风范。再次,体育舞蹈运动员要有线条美。在体育舞蹈动作中运动员要收紧肌肉、绷直大腿,拥有线条流畅多变的结构,在拉丁舞表演中的女运动员要求有凹凸有致的身材;摩登舞中的女运动员要展示其优美舒展、圆滑流畅的肩背部线条。总之,体育舞蹈中的女子曲线要求展现出柔润之美,男子的曲线要求显露出其健壮之美。最后,体育舞蹈运动员还要有容颜美。这主要体现在运动员的面容、眼睛、笑容和毛发之美上,当然,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运动员的容颜美也略有不同,青少年的容颜要表现出自然、青春与朝气,而成年运动员要注重容颜的修饰。另外,运动员的服饰也与其容颜密不可分,不同的体育舞蹈采用不同的服饰,如:摩登舞中用晚礼服女装、燕尾服男装展示出文雅端庄、稳重矜持的风格;拉丁舞用紧身、合体的服装展露出曲线美和健壮美。

体育舞蹈运动员的运动美包括技术美、动静结合美、创新美、节奏美、风格美,他们借助姿态各异、富有特色韵味的舞蹈造型,展现出其丰富的想象力和感染力。技术美是体育舞蹈运动员所能达到的最高技术规格,在基本技术、基本动作、基本难度和高难度动作之下,将恰当流动的韵律要素展现出来,实现对身体运动潜力的充分开发。创新美是对舞蹈套路的创新,难度动作的等级、舞蹈创设的情感氛围等的创新,它需要根据不同的舞种、音乐的节奏,进行舞步的衔接、韵律的完整与和谐,是充分发挥运动员特色的重要内容。动静结合之美是将动态美与静态美相融合,遵循“快舞慢跳,慢舞快跳”的原则,引导观赏者沉浸在激烈与轻柔交换的氛围中。风格美则在体育舞蹈运动中展现其技、战术特点之美,用优美的肢体语言和体态变化,创设出运动员的运动风格,引发审美者美的感受。

体育舞蹈中的精神美也即“意志品质美”,是人的本质和精髓,它不仅可以使人强健筋骨,而且可以增长知识、协调情感、锤炼意志,通过体育舞蹈中的邀舞、起舞、共舞等礼节性的动作,可以展现出人类的伦理道德与精神风貌。总之,体育舞蹈文化引入我国之后不断得到发展,其内蕴的审美内容满足了人们的审美价值观念,*也在迅速地迷恋激情四射的体育舞蹈,展现出蒸蒸日上的势头,并且不断地随时代而深入。

科技创新工作计划篇五

从4月11日至15日,经过了热烈、紧凑、有序和充实的一周,清华中学科技活动周圆满地落下帷幕。

在星期一的升旗仪式上,李力老师以“什么是科学精神”为题,作了科技活动周的活动动员。李老师首先预告了本周的各种精彩活动,接着从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引出科学的三个方面(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以及科学精神的三个境界(求真、求美、求善),并引用爱因斯坦等伟人的话和一些历史事例,强调指出:知识、方法只是科学的外衣,科学精神才是科学的灵魂,而科学精神的最高境界是求善。

在这一周中,全校师生观看了关于“地震、海啸、核污染”等科普知识专栏,精彩的图片和生动的文字说明加上精美的制作,吸引了不少学生、教师、外来参观人员驻足观看,起到了普及相关科学知识的效果。

星期三下午第三、四节课,高一、高二的学生在篮球馆听了一场精彩的科技报告。主讲人是重庆邮电大学的陈前斌教授,他演讲的主题是“通信技术与未来生活”。通过报告,我们了解了当今世界上通信技术发展的形势以及我国在该领域与世界的差距。陈教授用亲身经历的事例做了生动的讲解,对同学们的求学有很大的激励作用。

星期二和星期三下午物理教研组的教师们,组织高一、高二的学生,成功进行了高空坠蛋的比赛和简易高效实验的展示,两次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学生展现了很高的参与热情,在活动中,同学们经过事先的精心准备,呈现了自己的奇思妙想和精巧制作,锻炼了自己的解说能力,也感受到合作交流的乐趣,对相关学科的学习并将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星期三下午地理组的六位老师和三十二名学生,一起徒步考察了花溪河、南温泉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状况,同学们采集标本,热烈讨论,将课本知识延伸到生活中,收益匪浅,感叹大自然的伟大和神秘。

星期五晚上高二年级六个理科班的同学还参加了一台数理化生知识联合竞赛,现场气氛热烈,抢答积极,教师的评析精彩生动,让学生从中学到不少知识,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应该多举办,在玩中学习。

总之,这是一次成功的科技活动周,以后必将更加完善,让同学们得到更大的收益。

科技创新工作计划篇六

今年以来,全市科技创新工作以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科技厅的具体指导下,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领导,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转型发展。

一、今年以来工作指标及所做重点工作。

1-10月份,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居全省第二位。60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评审,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总数达118家,首次突破100家。1-10月份,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亿元,居全省第9位。2018年全市r&d经费亿元,较上年增长,居全省第10位。r&d占gdp比重为,较上年度提高个百分点,居全省第9位。获省科学技术奖12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

(一)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一是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研究制定完善《市科技局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方案》。二是举办读书班,认真学习《选编》《纲要》和《_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开展专题学习研讨5次,到凤台县板张集烈士陵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三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形成调研报告9篇,认真开展调研成果交流,局领导班子成员到党支部、党小组讲专题党课。四是开展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专题会议,坚持眼睛向内,相互咬耳扯袖。融合推进专项整治、集中治理和专题整改,制定完善领导班子和成员问题、任务、责任、标准“四清单”,认真抓好整改落实。五是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深入推进基层党支部学习教育和检视整改。

(二)着力优化创新发展环境。一是《淮南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已于2019年12月1日实施。二是出台《淮南市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实施意见》。三是突出“科技强国、科普惠民”主题,开展“科技活动周”活动17场次。四是扎实开展“四送一服”活动,组织各类政策宣讲会、产学研用对接会、银企对接会等16场,服务企业600余家,发放《政策汇编》等资料2000余本。五是积极争创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制定完善《安徽省淮南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方案》。

(三)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一是全力推进创新型城市、高新区、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农业科技园区四大“国字号”创新平台建设。国家级高新区及省部共建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运行势头良好;淮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全省第一位次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毛集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复核工作已通过初审。二是鼓励企业科技创新。2018年度全市184家企业享受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共计万元,减免税额万元。审定2018年度科技创新政策兑现资金万元,其中市本级承担万元,县区共同配套承担991万元,即将兑付。三是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获批60家,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118家。四是积极开展创新人才团队建设,新认定“50·科技之星”创新团队10家。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审批纳入局权力清单范围,简化办理流程,营造良好引智环境。

(四)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行动。一是1-10月,完成科技成果登记316件。截至10月份,我市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亿元,居全省第9位。其中企业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亿元,居全省第7位。二是新增市级备案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市级备案众创空间2家。

(五)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一是学习贯彻__对科技_制度推行20周年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实施科技_制度,选派科技_138名,对接建档立卡贫困村162个,实现贫困村科技_科技服务全覆盖。开展实用技术培训35场,培训人员1500余人,帮扶贫困户2436户,推广实用技术62项,推广新优品种42个。二是深入推进定点帮扶寿县瓦埠镇铁佛村“双包”工作,实现脱贫240户493人,贫困发生率由降至。

(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一是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学习研讨。二是组织开展庆祝中国_成立98周年系列活动,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守初心、担使命。三是开展“以案示警、以案为戒、以案促改”警示教育,推进省委巡视我市和市委巡察反馈意见整改,召开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四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组工作条例》《党支部工作条例》,深入开展“严规矩、强监督、转作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召开2019年党建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暨作风效能建设工作会议,签订《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书》,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五是完成机构改革任务。

二、存在问题不足。

主要表现在:全社会r&d投入水平偏低,产学研结合紧密度不够,科技成果转化的渠道不够畅通,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企业能力相对薄弱,少数党员干部精神状态还不够振奋。原因分析:由于国际、国内市场经营环境发展变化,我市大多数企业注重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研发投入增长乏力;创新型龙头企业缺乏,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大多停留在个别项目上或临时合作上,没有形成长期稳固的结合;创新型人才队伍不足,高层次的科技创新人才非常匮乏,特别是缺乏创新型企业领袖和企业家,相当数量的企业决策者对科技创新认识不足;科技企业孵化平台不强,载体专业化程度不高,孵化培育科技型企业的能力较弱。

2020年,全市科技创新工作以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聚焦建设创新型城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出创新主体、创新载体、产学研一体,积极融入长三角科技创新阵地,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水平。r&d占gdp比重达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5%,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0家。企业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6亿元。

(一)着力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开展《淮南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等政策的宣传、贯彻、落实工作,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着力推动科技界作风学风转变取得新成效,弘扬科学家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良好的科研创新生态。启动“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扎实开展“四送一服”活动,大力支持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发展。落实科技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二)着力推进省级创新型城市建设。按照创新要素充分集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产业结构显著优化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具有淮南特色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发挥创新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作用,加快省级创新型城市建设,积极争创国家创新型城市,全面落实创新型城市建设指标任务。

(三)着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企业创新发展步伐,形成一批引领产业高端发展的创新型龙头企业;积极培育高精尖科技创新企业,推进省级生物及新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矿用电气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5%,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0家,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5家。

(四)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大载体建设。推进国家高新区、毛集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凤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三大“国字号”创新平台建设,支持安理大科技园建设。建立大院大所常态化对接机制,加强与长三角地区大学和科研院所合作,共新中国成立家技术创新中心,支持行业龙头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组建各类省、市级研发平台。

(五)着力推进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众创空间等人才创新载体,推进院士工作站等建设,完善柔性引进人才工作机制,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现代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培育一批推动主导产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和勇于创新的创新型企业家。建设“50·科技之星”创新团队10家。

(六)着力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体系建设,推进创新创业互动融合,加快建设一批以成果转移转化为主要内容、专业服务水平高、创新资源配置优、产业辐射带动作用强的科技企业孵化器。高质量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对获奖项目进行奖励。发挥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重要作用,支持企业吸纳技术,企业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6亿元。落实科技成果登记制度,完成科技成果登记350件。打通科技成果供给方和需求方对接通道,组织企业参加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会。

(七)着力推进科技惠民工作。深入贯彻__对科技_制度推行20周年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推深做实科技_科技服务贫困村全覆盖工作,争取引进新技术新模式新品种10个,开展技术培训指导100场次,加快农村特色产业培育,全面助力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发展。鼓励科技_开展创新创业示范,培育科技_创新创业示范基地10家。提升凤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科技创新水平,推进园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寿县迎河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壮大果蔬水产等特色产业;积极培育潘集农业科技园区,争取迈入省级队。大力提升社会发展科技创新水平,实施生态环境应用技术研发项目;推进毛集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复核工作,确保通过科技部复核验收。

(八)着力提升科技系统工作能力。提升全市科技系统“学习力、执行力、凝聚力、创新力”,加强学习和调研,打造一流的科技管理部门。深化县处级领导干部、各科室对接服务基层制度。特别是针对重点目标任务、重大平台、重点项目建立跟踪服务机制,及时掌握信息和跟踪推进。

科技创新工作计划篇七

今年以来,市科技局认真贯彻执行上级关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全力落实各级科技创新工作会议精神,全力优化创新环境,以创新型县市建设为主线,主动发扬“店小二”精神,深入企业一线开展政策培训宣讲、对接惠企政策落实落地、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疫后重振,创新发展,为“十四五”科技工作开好局、争创国家创新型县市奠定了良好基础。

1.主动争取省级试点,创新型县市创建工作高效推进。认真解读创新型县市建设政策要求,主动到省厅咨询,及时向市局和市委市政府汇报,争取成立高规格创建工作专班,召开推进部署会议,安排创建任务,努力推动各项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务实高效推进。经省专家现场审阅材料、听取汇报、质询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后,考核组一致同意应城建设x省首批创新型县市。x月省科技厅发文,我市作为x唯一县市获批建设x省首批创新型县市;x月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应城市省级创新型县市建设实施方案》;x月市长徐长斌主持召开创新型县市建设第一次会议,明确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和任务,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服务职能;x月在x市科技创新半年工作推进会上,我市分管副市长就创新型县市创建工作作典型发言,各项创新指标达到或超过预期,全市上下支持创新型县市建设的强大合力初步形成。

2.务实开展科技创新考评,重点考核指标大幅提升。

主动加强与财政、经信、统计部门衔接沟通,及时动态掌握我市科技创新主要考核指标在全省、x市排位情况,摸清短板和弱项,加强培训指导,夯实工作基础。为有效对接中省政策,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我局先后组织全市科技型企业收看省科技厅系列政策宣讲培训视频会议、科技成果转化云对接系列专场活动;为加强企业科技创新管理,我们聘请省、市专家分别在市开发区和x个办事处举办企业研发费用归集统计业务培训班和科技项目申报实操、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以及研发费用财政后补助等专题培训班x场,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和小微科技型企业共xxx人次参加了科技创新政策对接培训,赠送惠企资料xxxx多本,使企业快速掌握科技项目、创新平台、科技人才、研发投入统计报送程序及材料撰写要求,提高统计数据报送成功率。xxxx年我市以全省第八、x第一的好成绩被省委省政府授予“xxxx年度x省科技创新优秀单位”荣誉称号。

3.培育创新主体,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统筹做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认定、管理,组织开展系列线上线下辅导培训,落实高企税收减免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引导企业强化科技创新管理、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快新产品研发,推动高新产业加快发展。全市xx家企业享受xxxx年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税收减免额万元,xx家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额万元。今年新申报高企xx家,其中新增高企x家、达到xx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达到xx家,截至第三季度,实现高新产业增加值亿元,四季度可完成预期目标。

4.加快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积极推动建成x首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x省盐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合x轻工大学、x科技大学等院校开展盐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新技术新成果推广应用,开发零添加食用盐新产品x个、核心技术申请发明专利x件,新增产值亿元,引领x盐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引导富邦、回盛、恒天、宇阳药业等xx家企业与x工程大学、华中农业大学、x工程大学等院校共建企校联合创新中心xx个,充分整合院校技术团队、研发设备,共享院校研发成果、共同实施中省科技计划项目,加强人才引进培养,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创新管理水平。

5.积极争取中省项目,两资一促工作取得新突破。

x月x日,局主要负责人第一时间到省科技厅汇报应城高新技术企业复工复产和重大科技项目建设情况,得到王炜厅长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今年共争取中省竞争性项目x项,其中科技部“科技助力xxxx”x项、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x项、省揭榜制重大项目x项、省重点研发项目x项、省星创天地后补助项目x项、省科技进步奖x项,争取项目数量、资金位居x首位。策划“十四五”科技创新项目xx项。局招商专班先后赴x、x、x以及总部等地开展招商工作,跟踪联系项目x个,其中富邦农业数字产业园项目成功落户。

6.持续加强校市校企合作,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把校市校企战略合作从部门工作上升到市级层面,市“四大家”领导亲自安排部署,市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市人大专题调研,科技界人大代表主动献言献策,集思广益,不断创新合作方式方法,拓展创新渠道,丰富合作内容,校市校企产学研合作成效明显。先后与x理工大学、x工程大学、x工程学院等xx所高校开展技术需求对接,签订技术服务协议xx份、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协议xx个、科技成果转化协议xx项,实现技术合同登记额亿元。xx药业公司委托x工程大学陈云峰教授研发的x个抗高血压药物中间体成功实现产业化,当年新增产值亿元、利税亿元,x公司创新快速发展。xx月底市人民政府与x省农科院成功举办院市战略合作签约仪式,签订企校合作协议x份、合作金额xxx万元;聘请省级农业科技_x名,分别在我市田店、义和等乡镇开展x场技术培训,走访对接x家企业技术需求并提出解决方案。建成x市级星创天地x家、省级x家,省级农业科创基地x个,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试验示范和新模式。

7.持续加强作风纪律建设,承诺事项如期完成。

时刻牢记向全市人民作出的公开承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八届十次全会精神,深入推进作风纪律建设,不断优化科技领域营商环境,创新工作方式,精准服务企业,激发创新活力,助力承诺事项全面高质量完成,为全市实现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科技支撑。

8.服从服务于市委中心工作,取得圆满成效。

坚决服从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部署,全力服务全市中心工作取得实效。疫情防控有力有效,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复工复产。协调相关部门帮助驻点村修建通组公路公里,组织开展捐款捐物、定期走访结对帮扶贫困户,开展扶贫扶智工作取得实效,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受到驻点村干群好评。

1.营造科技创新新环境,打造科技创新工作新氛围。

一是认真学习解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科技创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核心地位,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二是积极邀请省市专家、部门领导来我市开展的宣讲培训,剖析科技创新典型案例,营造全市科技创新的浓厚氛围;三是根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科技创新工作的新要求,结合应城实际,争取市委市政府出台科技创新新政策。

2.构建科技创新新机制,打造科技创新新格局。

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进一步加强党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科技创新工作新机制,着力打造形成以科技创新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格局。充实调整创新型县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强化市委对科技创新工作的统一领导,明确乡镇和各部门分管领导职责,形成全社会火线支持科技创新工作、践行创新发展的新格局。

3.提升科技创新服务新能力,构建科技创新新队伍。

按照学习-培训-考察-实践的学习工作模式,加力提升科技干部队伍理论水平和科技创新服务能力,构建适应我市科技创新工作的新型干部队伍,探索我市科技创新工作新路径、新模式。

4.紧盯科技创新重点工作,实现科技创新工作新水平。

(1)高质量完成x省首批创新型县市建设工作任务,查漏补缺、总结经验做法,适时启动申报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工作。

(2)紧盯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企业研发投入、高新技术企业数等重要指标,实现x省科技创新综合考评取得新成绩。

(3)着力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新型研发机构数、科技成果转化数、技术合同登记额“四大任务”,确保硬账硬结。

(4)聚焦招商引资、立项争资、校市校企合作、优化科技领域营商环境、助力乡村振兴“五项重点工作”,助推全市高质量发展。

4.高质量完成中心工作任务,塑造科技部门新形象。

加强党建、党风廉政建设、纪律作风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高质量完成驻点社区治理、驻点村乡村振兴以及其他中心工作任务,塑造科技部门良好社会形象。

科技创新工作计划篇八

今年以来,全市科技创新工作以^v^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科技厅的具体指导下,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领导,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转型发展。

一、今年以来工作指标及所做重点工作。

1-10月份,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居全省第二位。60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评审,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总数达118家,首次突破100家。1-10月份,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亿元,居全省第9位。2018年全市r&d经费亿元,较上年增长,居全省第10位。r&d占gdp比重为,较上年度提高个百分点,居全省第9位。获省科学技术奖12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

(一)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一是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研究制定完善《市科技局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方案》。二是举办读书班,认真学习《选编》《纲要》和《^v^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开展专题学习研讨5次,到凤台县板张集烈士陵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三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形成调研报告9篇,认真开展调研成果交流,局领导班子成员到党支部、党小组讲专题党课。四是开展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专题会议,坚持眼睛向内,相互咬耳扯袖。融合推进专项整治、集中治理和专题整改,制定完善领导班子和成员问题、任务、责任、标准“四清单”,认真抓好整改落实。五是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深入推进基层党支部学习教育和检视整改。

(二)着力优化创新发展环境。一是《淮南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已于2019年12月1日实施。二是出台《淮南市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实施意见》。三是突出“科技强国、科普惠民”主题,开展“科技活动周”活动17场次。四是扎实开展“四送一服”活动,组织各类政策宣讲会、产学研用对接会、银企对接会等16场,服务企业600余家,发放《政策汇编》等资料2000余本。五是积极争创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制定完善《安徽省淮南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方案》。

(三)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一是全力推进创新型城市、高新区、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农业科技园区四大“国字号”创新平台建设。国家级高新区及省部共建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运行势头良好;淮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全省第一位次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毛集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复核工作已通过初审。二是鼓励企业科技创新。2018年度全市184家企业享受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共计万元,减免税额万元。审定2018年度科技创新政策兑现资金万元,其中市本级承担万元,县区共同配套承担991万元,即将兑付。三是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获批60家,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118家。四是积极开展创新人才团队建设,新认定“50·科技之星”创新团队10家。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审批纳入局权力清单范围,简化办理流程,营造良好引智环境。

(四)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行动。一是1-10月,完成科技成果登记316件。截至10月份,我市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亿元,居全省第9位。其中企业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亿元,居全省第7位。二是新增市级备案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市级备案众创空间2家。

(五)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一是学习贯彻^v^^v^对科技^v^制度推行20周年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实施科技^v^制度,选派科技^v^138名,对接建档立卡贫困村162个,实现贫困村科技^v^科技服务全覆盖。开展实用技术培训35场,培训人员1500余人,帮扶贫困户2436户,推广实用技术62项,推广新优品种42个。二是深入推进定点帮扶寿县瓦埠镇铁佛村“双包”工作,实现脱贫240户493人,贫困发生率由降至。

(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一是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学习研讨。二是组织开展庆祝中国^v^成立98周年系列活动,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守初心、担使命。三是开展“以案示警、以案为戒、以案促改”警示教育,推进省委巡视我市和市委巡察反馈意见整改,召开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四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组工作条例》《党支部工作条例》,深入开展“严规矩、强监督、转作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召开2019年党建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暨作风效能建设工作会议,签订《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书》,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五是完成机构改革任务。

二、存在问题不足。

主要表现在:全社会r&d投入水平偏低,产学研结合紧密度不够,科技成果转化的渠道不够畅通,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企业能力相对薄弱,少数党员干部精神状态还不够振奋。原因分析:由于国际、国内市场经营环境发展变化,我市大多数企业注重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研发投入增长乏力;创新型龙头企业缺乏,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大多停留在个别项目上或临时合作上,没有形成长期稳固的结合;创新型人才队伍不足,高层次的科技创新人才非常匮乏,特别是缺乏创新型企业领袖和企业家,相当数量的企业决策者对科技创新认识不足;科技企业孵化平台不强,载体专业化程度不高,孵化培育科技型企业的能力较弱。

2020年,全市科技创新工作以^v^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聚焦建设创新型城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出创新主体、创新载体、产学研一体,积极融入长三角科技创新阵地,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水平。r&d占gdp比重达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5%,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0家。企业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6亿元。

(一)着力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开展《淮南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等政策的宣传、贯彻、落实工作,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着力推动科技界作风学风转变取得新成效,弘扬科学家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良好的科研创新生态。启动“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扎实开展“四送一服”活动,大力支持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发展。落实科技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二)着力推进省级创新型城市建设。按照创新要素充分集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产业结构显著优化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具有淮南特色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发挥创新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作用,加快省级创新型城市建设,积极争创国家创新型城市,全面落实创新型城市建设指标任务。

(三)着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企业创新发展步伐,形成一批引领产业高端发展的创新型龙头企业;积极培育高精尖科技创新企业,推进省级生物及新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矿用电气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5%,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0家,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5家。

(四)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大载体建设。推进国家高新区、毛集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凤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三大“国字号”创新平台建设,支持安理大科技园建设。建立大院大所常态化对接机制,加强与长三角地区大学和科研院所合作,共新中国成立家技术创新中心,支持行业龙头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组建各类省、市级研发平台。

(五)着力推进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众创空间等人才创新载体,推进院士工作站等建设,完善柔性引进人才工作机制,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现代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培育一批推动主导产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和勇于创新的创新型企业家。建设“50·科技之星”创新团队10家。

(六)着力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体系建设,推进创新创业互动融合,加快建设一批以成果转移转化为主要内容、专业服务水平高、创新资源配置优、产业辐射带动作用强的科技企业孵化器。高质量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对获奖项目进行奖励。发挥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重要作用,支持企业吸纳技术,企业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6亿元。落实科技成果登记制度,完成科技成果登记350件。打通科技成果供给方和需求方对接通道,组织企业参加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会。

(七)着力推进科技惠民工作。深入贯彻^v^^v^对科技^v^制度推行20周年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推深做实科技^v^科技服务贫困村全覆盖工作,争取引进新技术新模式新品种10个,开展技术培训指导100场次,加快农村特色产业培育,全面助力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发展。鼓励科技^v^开展创新创业示范,培育科技^v^创新创业示范基地10家。提升凤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科技创新水平,推进园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寿县迎河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壮大果蔬水产等特色产业;积极培育潘集农业科技园区,争取迈入省级队。大力提升社会发展科技创新水平,实施生态环境应用技术研发项目;推进毛集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复核工作,确保通过科技部复核验收。

(八)着力提升科技系统工作能力。提升全市科技系统“学习力、执行力、凝聚力、创新力”,加强学习和调研,打造一流的科技管理部门。深化县处级领导干部、各科室对接服务基层制度。特别是针对重点目标任务、重大平台、重点项目建立跟踪服务机制,及时掌握信息和跟踪推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