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三年级数学周记(精选2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3-22 18:09:04 页码:13
三年级数学周记(精选21篇)
2024-03-22 18:09:04    小编:影墨

经验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善于总结和借鉴其中的教训。总结自己的演讲和表达能力可以帮助我们更自信地展示自己,提升沟通和表达能力。每个人的总结风格和内容都有所不同,可以从中找到自己适合的写作方式。

三年级数学周记篇一

有一天,爸爸做红烧排骨,让我去买酱油和糖,我拿着20元钱高高心心地去了,不一会儿我就气喘吁吁的回来了,满以为我顺利的完成了任务,爸爸一定会表扬我的,哪知爸爸当头一棒,把我“击昏了”,他问我:“酱油多少钱?糖多少钱?找了多少钱?”我攥着一大把钱,不知道怎么回答,爸爸说:“下次买东西一定要把数学知识用上哦,我们可是二年级的学生了。”我听了重重的点了点头。

没隔几天,爸爸又让我去买料酒和盐,这回我可长记心了,我仔细地问清了老板,料酒是4元5角,盐是2元8角,一共是7元3角,我给老板10元钱,老板笑着说:“小朋友,我应该找你多少钱啊?”我心里默默地计算了一下,一口报出2元7角。老板对我竖起了大拇指。

这次我回来,不用爸爸问,我一一报了帐,爸爸果然表扬了我,我心里开心极了。

三年级数学周记篇二

老师的话音一落,我们就安静的在思考,过了一会儿,同学们就纷纷举起了手,其中,苗润兆自信满满的起来回答说:“是58×3=174(元)。”同学们都纷纷表示同意。老师说:“你计算得很准确。但是你再仔细读一遍问题。”这时我们全明白了,应该用估算。老师又让黄亚妮起来说,黄亚妮说:“我们班有58个人,快接近60人了,60人的话,应该是180元,所以58个人大约需要180元。”老师满意地点点头。我的答案跟黄亚妮的一样所以我心里好开心啊!老师又告诉我们做题一定要认真读题。

今天放学虽然晚了几分钟,可是我学会了一道题,我的心里比吃了一百根棒棒糖还要开心。

三年级数学周记篇三

“愉快欢乐的夏天来了,带来歌声带来阳光……”这首歌的歌名叫《夏天》是我最喜爱的歌。在暑假里我的生活非常丰富,我每天早上5点50分起床,用5分钟的时间洗脸、刷牙。6点10分准时坐上k32路,经过半小时的行程到达杭州游泳馆。在何教练的带领下7点开始游泳,到了8点30分上岸。5分钟内换好衣服、裤子。9点35分回到家,休息一会儿吃点点心。

9点45分开始治疗眼睛,10点55分我们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吃午饭。吃完饭后我可以玩一会儿,玩魔方、下棋等等。中午12点45分开始做作业,到下午15点30分结束。之后可以弹弹琴、练练书法、骑自行车等等。我一天运动花了1个半小时,治疗眼睛花了1小时10分钟,学习花了2个小时45分钟,睡觉用了9个半小时,其余时间都可以玩了,真开心!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三年级数学周记篇四

星期六中午,我问爸爸中饭烧好了没有,爸爸看了我一眼说:“你既然问到烧饭,那我就问你一个关于烧饭的问题。如果烧饭需要30分钟,烧一个荤菜需要15分钟,烧一个素菜需要5分钟,烧一个汤需要10分钟,烧这顿饭一共需要多少分钟?”

我一听心想这也太简单了,不就是这几个数相加的和吗?我迅速口算起来,30+15+5+10=1小时。我刚要把答案告诉爸爸,却不经意间看到爸爸那充满狡黠的眼神,我忽然想到了什么,这道题可能没这么简单。

于是我又重新思考问题,我想了一会儿,终于想到了答案。我对爸爸说:“烧饭时间是30分钟,烧两个菜和一个汤也是30分钟,因为烧菜和烧汤可以在烧饭的时间段进行,所以烧这顿饭一共需要30分钟,是不是这样的?”爸爸笑着说:“你真棒,答对了。”

通过这道题,让我意识到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充满了有趣的数学题,只要深入了解,仔细思考,就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星期天,我们全家一起去大润发购物。

来到超市,我先买了一些零食,然后妈妈说家里食用油快用完了,我们买点油回去吧。来到卖油这边,妈妈顺手拿了两桶金龙鱼大豆油,接着准备离开,我出于好奇就问了妈妈这两桶油多少钱呀?妈妈说一桶油28元,你说两桶油多少钱呀,我口算了一下是56元,我看到这边还有大桶5升的油,看了一下价格是50元,那应该是每升10元,我就问妈妈你那两桶油和这个大桶的哪个便宜一点呢,妈妈说:“应该差不多吧,不管它了。”可是我就要追问到底,后来一看那两桶加起来也是5升,算下来每升11.2元,我就跟妈妈说我们还是买这个大桶的吧,虽然便宜不了多少钱,但是省下来的钱也可以买点小文具了,那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妈妈说,小丫头,看来这个数学应用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对生活应用很有好处,以后要更加用心的学习数学,知道吗!最后我们一家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今天中午,我和妈妈一起到超市去购物。走进超市一看,哇!各种各样的食品展现在我们的眼前.……首先我们来到了饮料和牛奶区,我随手拿起了一大瓶可乐看了看,发现右下角有“净含量”800克,我问妈妈这是一瓶可乐的重量吗?妈妈笑笑点点头。然后我又拿起一袋牛奶仔细看了一下,每袋牛奶的“净含量”是200克,妈妈问我:“要想牛奶和一瓶可乐一样重,那么需要买几袋这样的牛奶呢?”我思索了一下说:“一瓶可乐是800克,一袋牛奶是200克,800除以200等于4(袋)所以我们需要买4袋这样的牛奶就和可乐一样重了对吗?妈妈微笑的说:“对的,每一个食品都有它们的净含量。”

接着我们又来到的卖面粉的地方,我观察了一下,每袋面粉的重量是1.5千克,现在我们家每次做饼是300克,那么一袋面粉要做几次饼呢?我想了想:1.5千克等于1500克,1500除以300等于5(次),所以一袋面粉要做5次饼。妈妈摸着我的头说:“真聪明”。我的心里暗自高兴着。

最后我们又买了15个鸡蛋大约1千克,一个火龙果大约550克,看着满满的收获真开心啊!让我感受到了数学中克和千克的知识,其实我们生活中也有不少关于数学的奥秘哦!

三年级数学周记篇五

今周,我学了一个很大的质量单位,那就是吨。我回家时问妈妈说吨有多重,妈妈说大约有40个我那么重。我问爸爸1吨=多少千克,爸爸说1000千克=1吨。我想1000千克很大,1吨一定很大。我跑去问老师,1吨大不大。老师说大!跟我想的一样,1吨果然很大,以后我一定要认真学习更大的单位。

在第二单元里,我学会了怎么计算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比如:在写竖式的过程中,注意数位要对齐,不要忘了横式上写上答案,横线要用尺子画,不要把加法看成减法,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要向前一位借十。

另外在这一单元,我还学会了演算。比如:妈妈给我买了一件衣服和一双运动鞋,一件衣服135元,一双运动鞋48元。妈妈给收钱的阿姨200元,阿姨找给妈妈17元,找的钱对不对呢?通过演算没问题,你看,数学在生活中的用途也相当大吧!我一定要好好学数学。

三年级数学周记篇六

早上,奶奶叫我去买早餐。我来到菜市场,买了豆浆2杯、油条4根、馒头6个,它们都是5角钱每份,我接过食品,开始逐一地计算它们的价钱。

馒头是五六三十,应该是3元,油条是四五二十,应该是2元,豆浆也是二五一十,也是1元。再把三种价钱都加起来,就是我要付给售货员阿姨的钱,总数应该是6元,我把奶奶给我的10元钱递了过去,阿姨找回了我4元,还夸我算得快,我心里甜滋滋的!

三年级数学周记篇七

今天是5月1日,妈妈带我去惠州玩。来到惠州,我先到达了文化宫,再向前走,转到了一条小巷,看到了一家蛋糕店,弟弟眼馋极了,嘴馋得直流口水。

妈妈看在眼里,心疼在心里,于是带我们进去买了4个老婆饼,一个老婆饼要0·5元,妈妈问我:“你知道一共要多少钱吗?”我想应该是2元吧!妈妈反问了一句:“是真的吗?”我很肯定地点了点头。这时候,妈妈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我心里就像吃了蜂蜜一样甜。

三年级数学周记篇八

今天,我要写分数。第一,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几分就是它的几分之几。第二,我们把分数中间的横线叫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分母,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分子。第三,在比较大小时,分子相同,分母不同,分母越大,分数就越小,分母越小,分数就越大。第四,在比较大小时,分母相同,分子不同,分子越大,分数就越大,分子越小,分数就越小。

我和妈妈一起去买地砖。妈妈来到瓷砖店,即兴给我出了道数学题,妈妈说:“我们的房间要铺上地砖,房间的长是7米,宽是5米,你能告诉我铺地砖的面积应该是多大吗?”我想:房间的地面是长方形的,它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所以等于7×5=35平方米。于是我大声地回答妈妈:“面积应该是35平方米。整理”妈妈听了很欣慰,笑着点了点头,在回家的路上还买了一个小礼物奖励我呢!

三年级数学周记篇九

今天,我遇到一道数学题,并得到了一些窍门。

第一题:幼儿园买进大小两种毛巾各40条,共用58。8元。大毛巾比小毛巾的2倍多0.12元。这两种毛巾各多少元?其实,这道题还是较简单的。只要用解方程就行了。先算出大小毛巾的价钱,在计算,不一会,我就做完了。

乔布斯水果店原来将一批苹果按100%的利润(即利润是成本的100%)定价出售,由于定价过高,无人购买。后来不得不按38%的利润重新定价,这样售出了其中的40%。此时,因害怕剩余水果腐烂变质,不得不再次降价,售出了剩余的全部水果。结果,实际获得的总利润是原定利润的30.2%,那么第二次降价后的价格是原来定价的62.5%。第二次降价的利润是:(1.302-40%×1.38-0.6)÷(1-40%)=25%,价格是原定价的(1+25%)÷(1+100%)=62.5%。接着道题要把这批苹果看成1,价格也看成1,这批苹果总共分两次卖,第一次卖了0.4,第二次卖了0.6。总的利润是30.2%,总的售出价格就是1.302,第一次卖了40%×1.38,1.302-40%×1.38就是第二次卖出的总货款。再减掉二次的成本60%,就得到第二次多卖出的钱。利润就是销售价比成本价多出来的钱再除以成本,所以用这个钱除以第二次的成本1-40%,就等于第二次降价后的利润,这时候需要注意,原来的定价应该是(1+100%),所以用(1+25%)÷(1+100%)相除就等于所要答案。不要担心题目有多难,无论什么数学题总会有答案的,数学就是这么简单,就要看你逻辑性、思维和分析能力是否强。希望你们也爱上数学!

三年级数学周记篇十

今天早上,我和姐姐吃完早餐准备去菏兰水乡玩,心情是相当的好,我俩乘电梯来到楼下,姐姐突然问我:“妹妹,你知道电梯上下运动用到了哪些数学知识吗?”我犹豫了两秒钟后,兴奋地回答了她:“哦,我知道是运用了我们刚学过的物体的平移知识。”姐姐捏了一下我的小鼻子说:“小机灵,没有把你难倒,真有点让我‘失望’哦!”……我俩玩到接近吃午饭的时候才回家来,家里可真热啊!我迅速地打开家里的掉扇,决定也考一考姐姐:“你知道它又用到了什么数学知识吗?”姐姐一时想不起来,我等了一会,终于忍不住宣布答案了:“姐姐,风扇的转动不正是运用了物体的旋转知识吗?”姐姐大叫真棒!妈妈在一旁感叹地说:“你们看,数学的知识多丰富,它的用途多广泛,你们要认真学习数学啊!”我和姐姐用心地点了点头。

更多周记文章推荐。

英语周记的格式。

四年级周记400字大全。

看电影周记。

三年级数学周记篇十一

今天是5月6日星期六,天气晴朗、阳光明媚,真是个好天气啊!我迅速地刷牙洗脸后,就去执行妈妈交给我的任务了,她今天让我拿20元钱去水果店买三斤或四斤水果,我飞快地跑到了水果店,首先问售货员阿姨:“阿姨,请问这苹果多少钱一斤啊?”阿姨回答我说苹果是4元钱一斤,我边请售货员阿姨给我称了4斤,边把20元钱递给了阿姨,阿姨把称好的苹果给我并找回了我3元钱,我接过钱觉得不对啊,马上又用心算了一下:一斤4元,四斤就是4个4=4×4=16元啊,再用20-16=4元,阿姨应该找回我4元钱才对啊!我很有把握地告诉阿姨她算错了,接着快速地把计算过程又说了一遍,阿姨只好又找回了我一元,她的脸有点不好意思地红了,不过在我临走的时候还夸了我的数学学得真不错,我听了后也不好意思地脸红了,但我心里还是挺兴奋的,而且下定决心以后要继续努力,争取把数学学得更好!

三年级数学周记篇十二

今天下午老师说,晚上的作业是研究各种图形的周长。老师又对一组同学说,你们研究的图形是月牙、树叶。然后老师详细讲了研究的方法,接着问一组同学和全班同学:“懂了吗?”老师让二组同学研究五角星。老师又在黑板上画了两个角对角的`长方形,并标出其中两条边的长度,说:“三组同学研究这个图形。”我一看,赶紧把它画下来。

回到家,我仔细看着这个图形,心想:这个图形的每条边都是直的,应该可以用尺子量。可又一想,不是都有数据了吗,有数据就不用量了。于是我决定用算式,可以先得出一个长方形的周长,再乘以2。

我的第二种方法是先把其中一个长方形翻上去,成为一个很长的长方形,再算出这个图形的长,乘以2,再算出这个图形的宽乘以4,这样也能算出这个图形的周长。

噢,原来这个小图形也有这么多计算周长的办法,以后我要多多思考,还要找出计算图形周长最简单的办法。

三年级数学周记篇十三

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这不,我又因为数学在路费问题上立了一个大功。

那是去年春节期间,爸爸带着我和两位姐姐去海南旅游。可是在出行方式上有了争议。爸爸把两种方法的相关费用告诉我:坐飞机,常州到三亚2990元/人;坐火车,常州到上海南28.4元/人,上海南到海口325.5元/人,海口到三亚100元/人。我想:我应该为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连忙拿出纸和笔计算起来:坐飞机,2990x4=11960元;坐火车,28.4+325.5+100=453.9,453.9x4=1815.6元,11960-1815.6=10144.4元。通过计算,我发现坐火车能节省10144.4元!我兴奋地告诉爸爸,坐火车能节省1万多元,太合算了!爸爸朝我竖起大拇指,夸我算的好,就这样,我们坐上了火车,开始了海南之旅。

两千多公里的旅途虽然让我们疲惫不堪,但沿途的美丽风景又使我们感到快乐无比。在三亚和海口的好多景点游玩之后,我们准备回家了,这时候我们才发现,飞机票更贵了,到常州要3500元/人,火车票也很难买。我们买了三亚到广州的汽车票,322元/人,广州南到上海虹桥的`高铁票,793元/人,虹桥到常州的高铁票74.5元/人。终于到家了,爸爸让我算一下回程比坐飞机少用了多少钱。我又算了起来:322+793+74.5=1189.5元,3500―1189.5=2310.5元,2310.5x4=9242元。我告诉爸爸,回程少用了9242元,爸爸满意地点点头。

这次旅行,不仅让我欣赏到了美丽的海南风光,也让我更懂得了数学在生活中的意义。

三年级数学周记篇十四

星期天,我和爸爸去买菜。

我们来到卖西红柿的地方,爸爸问:“多少钱?”老板说“1元2角1斤。”“我买3斤。”爸爸说道。老板称了3斤。爸爸问我“你算一算,一共要多少钱?”我想:容易,1.2乘以3,不就等于3.6元吗!我爽快答道:“3.6元。”

爸爸幽默地说:“恭喜你,答对了!”爸爸付了钱后,来到了卖菜的地方。他问:“这白菜多少钱1斤?”女老板说:“1元5角。”爸爸又问我:“我买2斤,现在我有5元,老板该找回我多少钱?”我想:1.5乘以2等于3元,5元再减3元,那就等于2元。”我答道:“找回2元。”爸爸说:“yes!”

三年级数学周记篇十五

今天是5月1日,妈妈带我去惠州玩。

来到惠州,我先到达了文化宫,再向前走,转到了一条小巷,看到了一家蛋糕店,弟弟眼馋极了,嘴馋得直流口水。妈妈看在眼里,心疼在心里,于是带我们进去买了4个老婆饼,一个老婆饼要0.5元,妈妈问我:“你知道一共要多少钱吗?”我想应该是2元吧。妈妈反问了一句:“是真的吗?”我很肯定地点了点头。

这时候,妈妈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我心里就像吃了蜂蜜一样甜。

三年级数学周记篇十六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数学寒假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后。这道题是这样的:有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上面的两个面积的积为209平方厘米,并且长、宽、高都是质数。求它的体积。

我见了,心想:这道题还真是难啊!已知的只有两个面的面积,要求体积还必须知道长、宽、高,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这可怎么入手啊!

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之际,妈妈来了。妈妈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对方程这种方法还不是很熟悉。于是,妈妈又教我另一种方法:先列出数,再逐一排除。我们先按题目要求列出了许多数字,如:3、5、7、11等一类的质数,接着我们开始排除,然后我们发现只剩下11和19这两个数字。这时,我想:这两个数中有一个是题中长方体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长;一个则是长方体正面,上面除以另外一条棱长(且长度都为质数)之和。于是,我开始分辩这两个数各是哪个数。

最后我得到了结果,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19=2+1711×2×17=374(立方厘米)。

解出这道题后,我心里比谁都高兴。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求。

三年级数学周记篇十七

这周我们学习了时分秒。

我知道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秒针走1小格时1秒,走一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1分钟能做什么呢?能踢25个毽子,能画1朵小花,能从楼梯的第1层走到第3层,能从1写得到20。

我还能用时间解决问题呢?如:我7:30离家,7:45到校,我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分针从6走到9,走了3个格,是15分钟。我学会了时分秒,我真高兴!

三年级数学周记篇十八

我们的数学课程即将结束了,在复习的过程中我的收获很多,还有一些困惑。

我觉得平移和旋转很有趣。因为用一个图形依次平移,会变成一条美丽的花边。不过做这类题,要把对应点找好,数清对应点之间的格子。

学习了千米和吨,我们就知道怎么使用千米和吨这两个单位了。千米这个单位很长,通常用在测量公路的长度。吨这个单位很重,用在称量比较重的物体上比较合适。

上面介绍的都是我的收获,我的困惑是:我们这学期学的统计是求平均数。求平均数的第一步是求总数量,要把好多个数连加起来,很容易算错,要特别细心。

三年级数学周记篇十九

数学关系1:每人总额=单价(每餐)x数量(天数)。

每人总额=6×20=120元。

数学关系2:全班总额=单价(每人总额)x数量(全班就餐人数)。

全班总额=120×43=5160元。

通过以上计算,我们知道20xx年11月份全体同学应交学校伙食费是5160元。

仍利用以上乘法关系,我们进行以下假设。

假设1:11月份学校组织学生外出秋游一天,实际每人就餐天数19天(20-1)。

每人总额=单价(每餐)×数量(天数)。

每人总额=6×19=114元。

全班总额=单价(每人总额)×数量(全班就餐人数)。

全班总额=114×43=4902元。

假设2:11月份恰有一同学生病住院,向老师请假一个月,实际就餐人数42人(43-1)每人总额=单价(每餐)×数量(天数)。

每人总额=6×20=120元。

全班总额=单价(每人总额)×数量(全班就餐人数)。

全班总额=120×42=5040元。

现实生活中,数学关系除了乘法关系,还有加减法关系、除法关系等等。因此我们同学学好数学,能帮助我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好多问题哦。

三年级数学周记篇二十

上个星期,老师教了我们多位数乘一位数,我知道了: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哪一位数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另外,我还知道: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乘一位数,可以将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的最高位去乘一位数,然后看整十、整百、整千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后面补几个0。

三年级数学周记篇二十一

晚上放学,拿着我以为很满意的96分试卷回家。

一回到家,我就对妈妈说:“妈妈,我今天数学考了96分。”我心想:妈妈应该夸夸我。谁知道,我妈说:“哦!然后让我看看哪里出了问题。为什么少了四分?”“天啊!”我说着,拿出试卷给妈妈看。我妈看着试卷生气地说:“1250x8=?这个问题你得到几个零?这么简单的问题会错吗?”我只能低头。这么简单的问题我真的不应该错。然后,我妈把试卷翻到后面,看了看,大声喊道:“102x49=4988?你是怎么想出来的?你查过了吗?这两个问题都是计算错误。应该是你错了吧?”我看着题目,心想:真的错了。我不得不让我妈批评我。我妈让我好好反省。

于是,我听了妈妈的话,开始反思我的数学考试。想了想,我真的.不应该犯这样的计算错误。因为这个,错过了满分,很遗憾。以后我会认真做题,不会有计算错误,这样的低级错误。我应该吸取这个教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