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时间:2022-04-07 05:00:01
- 小编:admin
- 文件格式 DOC


文章或写景,或抒情,或问答,丝丝入扣,娓娓叙来。作者把“得的是天地自然的原气,长的是山野水畔的趣姿”的空谷之兰的底蕴和神采,和盘托出。这些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了一层寒烟,香气浓烈极了,它不俗,叶纯,开的花纯,有灵性,”原因在于“它不为被人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作者借父亲之口,赞美了兰花的不俗,直透人生的真谛,切入生活的本质,让人读来可思,思之有悟。
课文以兰喻人,探寻做人处事之理,行文如风行水上,极为自然。全文以“访兰”为线索,结构谨严,层次清晰。以“我”和父亲访兰过程中的对话为重点,具体写出野生兰草和栽培兰草的不同特点,对野生兰草和栽培兰草的对比,揭示了父亲约“我”赏兰的目的,写出“我”的感情和认识的变化。尤其通过“家兰”和“野兰”的鲜明对比,有力地突出了主旨。文中写野兰的生存环境,尤见功力,只觉扑朔迷离,别有洞天,风光旖旎,极为感人,为下文议论铺了有力的基础。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家兰”的“甜、媚、俗”与“野兰”的“清爽、纯朴、有灵性”比较,同时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从中悟出人生哲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自学本课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家兰与野兰的不同特点,联系上下文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过程与方法
1、以学生为主体,自读感悟,小组合作学习。
2、抓住描写兰的关键词句,通过对比以及联系实际等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父亲以及作者对野兰的喜爱、赞叹和敬佩之情。
2、感悟兰的品质,使学生懂得,做人要不失自己的本色,不见风使舵,不随波逐流,要勇敢面对挫折,不在挫折面前低头、
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对比,了解家兰与野兰的不同特点。
2、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兰花的名言、诗句、图片等资料。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有关兰花的名言、诗歌、图片等资料。
课型:精讲课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
1、出示兰花图片
孩子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说说你所了解的兰花,好吗?(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2、是呀,兰花的确很美,人们把它和“梅、竹、菊”并称为花中四君子。它幽静韵高,诗人常以它为题材写了不少诗篇。
3、生交流搜集到的写兰的诗句。
如:兰花
(明·薛网)
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
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
4、揭题。
兰花形态绰约多姿,幽香清远,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贾平凹先生笔下的兰花。(板书课题:访兰)
5、交流对作者的了解。(师作补充)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伊始,美丽的图片先吸引了学生的眼球,让学生对本节课充满了期待,随后鼓励学生把搜集到的诗句进行展示,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为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积极参与、主动发展开了一个好头。)
二、初读感知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要求:扫清字词障碍。
2、指名分节读课文。(检查学生的读书及预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出示生字,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并适时给予指导。
4、默读课文,要求:理清条理。
提示:按照访兰的缘由、观赏兰花、访兰后的感想分为三部分。
(设计意图: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此环节,主要以学生自学为主,交给学生学习方法,以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
三、探究质疑
1、孩子们,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边读边思,看有什么疑问?
2、生交流。
问题预设:
(1)家兰和野兰有什么不一样?
(2)父亲带“我”去访兰的目的是什么?
3、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上述问题,小组合作探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