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时间:2021-01-24 06:00:02
- 小编:admin
- 文件格式 DOC



《茶馆》这部话剧主要表现的是清末、民初和解放战争时期的社会场景,时间跨度为50年。这50年中国社会的风雨变迁在《茶馆》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特别是这部话剧的潜台词意境深远、发人深省。《茶馆》以裕泰茶馆为主线,描写了裕泰茶馆的兴衰史和茶馆中各类身份的人物的生存状况,揭示了旧社会人们的生活困苦和悲催的命运,向观众呈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底层民众的生活状态,也呈现出了中国近代史的真实画面。50年的社会变迁,《茶馆》展现的直观、贴切。《茶馆》人物角色比较多,且杂乱而没有规律,就是这些各色的形象创造了丰满的戏剧结构。台词的背后总会有隐晦的潜台词,深刻而值得观众去思考。话剧以人物对话和独白的形式展开故事情节、刻画形象、传达情感。话剧台词的背后还会有更加丰富和微妙的内在含义,戏剧术语中这叫潜台词。
潜台词,是一个戏剧名词,不会在正式的戏剧台词中出现,但能够体现戏剧台词所要表达的主旨思想,解释戏剧中的人物没有通过台词表达出来的内心活动和思想,是戏剧语言的潜在意义,也就是言外之意。
一、《茶馆》潜台词的表现
《茶馆》的潜台词是在人物的对话和提示中出现,通过词、句、段来体现。
1.通过词来表现
人物对话的信息通过词来反映人物的心理意愿。这些词表现了丰富的言外之意,可以通过对人物对话的信息推理,理解人物对话的潜在含义。
《茶馆》第二幕中有一段是老林、刘麻子、老陈三个人的对话,其中“交情”一词出现了四次,有两次包含了潜台词的含义。一次是老林、老陈故意把彼此的关系描述的很好,为下文起铺垫作用。第二次是老林、老陈两个人要娶一个女人为妻子,老陈有句台词是“也没人耻笑三个人的交情吧?”刘麻子没能领会这句话的最佳语境,也就不会理解“交情”的含义了,之后老林的一句台词“还有个娘们儿”,刘麻子方能从对话信息中推理出了老林、老陈的意图。
2.通过句来表现
《茶馆》中的很多潜台词是通过句子来表现的。
比如说第二幕中王淑芬和李三的对话,王淑芬说茶馆改良,你的辫子也该剪了,李三的回复是“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李三的认知前提是改良没有使社会走向美好,还有一点是王利发没有给李三涨工资。李三的这句台词有两种含义,一个是对政治现状的不满,政治改良没有改变糟糕的社会现实,反而使老百姓的生存状况越来越差。还有一个是对王利发不给涨工资的不满,结合上下语境,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是王利发不给李三涨工资,李三心理不满。
3.通过段来表现
《茶馆》中的潜台词有些是在段落中体现出来的,准确理解一段话中的潜台词,必须结合上下语境。
比如说第一幕中庞太监和秦仲义的对话,庞太监代表的是封建保守派,秦仲义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两个人的政治立场是对立的,通过两个人的对话得到了印证。秦仲义问庞太监说:“这两天心理安顿了吧。”其中的潜台词是戊戌变法失败了,以庞太监为代表的封建保守派心里很高兴吧,此句台词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对封建保守派的痛恨。庞太监的一句“谁坏了祖宗的规矩,谁就要被杀头”,这句话的潜台词是庞太监警告以秦仲义为代表的维新派。庞太监说的“好多财主都讲维新”和秦仲义说的“我的那点财产,不值得一提”和“我的那点威风在您面前施展不出来了”其中的潜台词是维新派处于弱势,但是一定不会就此消沉、退出历史的舞台,表达了维新派要和保守派继续对峙。
二、《茶馆》潜台词的特点
1.针对性
针对性指的是人物对话的潜台词要有针对性的、有意识的,不是无针对性的、无意识的。人物对话的信息通过隐晦的方式传递给对方,隐藏真实的意图。
比如说第一幕中常四爷和刘麻子的一段对话,常四爷说连鼻烟都是从外国进口的洋货,大量的白银外流。刘麻子说大清国的银子永远花不完。常四爷的话语中透露出对白银外流的惋惜,以此表达厌恶洋货,也讨厌刘麻子的嘴脸。
2.推导性
人物对话的过程也是彼此推导对方意图的过程,其过程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正确把握对方的语言;
(2)结合语境推断是否为对方的真实意图;
(3)利用认知推导;
(4)针对话语中的潜台词作出反应。
比如说第二幕中王利发和王淑芬的一段对话,王利发说李三岁数大了,暗指茶馆应该添人,以弥补用工不足的情况。王淑芬说咱们得添人,其想要表达的意思是应该帮忙。
三、《茶馆》潜台词的语用价值
1.反映人物性格
《茶馆》中人物的性格通过表演实现,包括人物的语言、动作。语言和动作都是性格化的,巧妙地运用潜台词,会更加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更能展现个性鲜明的角色。
2.展现人物心理
潜台词是人物在对话中不便透露,隐晦表达的部分,所《茶馆》中的人物经常使用潜台词展现心理。
3.批判社会现实
《茶馆》中人物的对话,影射出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人物对话时隐藏着潜台词,通过潜台词表达真实的想法,那么也就意味着潜台词的背后是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从而使对方陷入更为深刻的思考。
4.提升话剧主题
一部话剧的主题是通过故事的不断演进。情节的不断深化来体现的。《茶馆》的时间主线是从清末到民国初年再到解放战争时期的三个阶段,跨度为半个世纪。这部话剧选择中国社会最为动荡的几个阶段来表达老舍先生对民主自由的渴望。
四、《茶馆》潜台词的功能
1.交际语用功能
(1)打造幽默氛围;
(2)巧妙呈现讽刺;
(3)间接推进暗示。
2.作品语用功能
(1)彰显人物的性格;
(2)突出人物的心理活动;
(3)带动情节发展;
(4)明确作品主题。
五、如何体会潜台词的内在含义
1.分析语境,从台词的表层含义锁定本质
话剧的台词中,有的台词是直接表达意思,外在的与内在的含义相同;有的台词是由于特定的场景和人物关系,不能直接表露本意,只能讳莫如深、拐弯抹角,字面含义与潜台词含义不一致。
一部著名的话剧的作者,一定是惯用潜台词的高手,观众能够体会到作者的潜台词精妙而富有创意。
2.分析语言关系,理解潜台词内在含义
在语言关系不明确的台词逻辑关系中,作者利用潜台词,突破语言关系带来的局限性,在句与句之间建立隐晦的关系。
弄清句与句或者段与段如何能够串接成一个统一体,尤其是台词中语句不通顺,层次不畅通需要转换,准确理解和品读潜台词有助于理解作品的本质含义。
3.区别各类潜台词,准确理解含义
潜台词的性质和作用都有所不同,潜台词分为几类:提示性、关联性、寓意性、回味性、反语性等等。区分几类潜台词,可以准确理解台词的深层次含义。
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茶馆》中共有70多个人物,有戏份的是50几个,有贯穿全剧的,有走过场的,有映衬的,还有因为故事情节发展需要设置的。《茶馆》的重点是各个阶层的大小人物上。本文通过分析《茶馆》中潜台词的含义,为研究和解毒《茶馆》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话剧潜台词分析提供了参考。《茶馆》中的潜台词是重要的戏剧元素,特别是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人物内心世界、推进戏剧冲突等角度起着关键作用。整部话剧最终想要表达的是旧社会、旧制度的终结和新社会、新制度的开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