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陈祥榕先进事迹心得感悟_“00后”战士陈祥榕烈士事迹感想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0-21 15:21:51 页码:7
陈祥榕先进事迹心得感悟_“00后”战士陈祥榕烈士事迹感想
2022-10-21 15:21:51    小编:CZJ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感悟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感悟,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心得感悟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感悟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陈祥榕先进事迹心得感悟_“00后”战士陈祥榕烈士事迹感想一

注重理论武装,官兵思想稳定

玛多县气候异常,环境艰苦,空气中的含氧量只有内地的一半,肺的负荷量超出平原地区常人的5倍,太阳紫外线强于内地5倍。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中队党支部始终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人,用高原精神激励人,用先进文化凝聚人,使官兵牢固树立了不辱使命,不负重托,永远做党和人民忠诚卫士的信心和决心。浙江籍战士钱子兴入伍前是个小有名气的老板,刚到中队时,由于强烈的高原反应,呼吸困难,头晕目眩,身体极度不适,时常感叹当兵走对了路,进错了门。父母得知情况后准备托人将其调回老家。中队党支部通过对他反复教育和耐心细致做工作,使他毅然说服家人放弃调动,自觉安心高原,踏踏实实干工作,成了中队的思想骨干和政治小教员。原指导员陈洪斌在玛多一呆就是7年,在重庆的女友闹分手,他不离开玛多,母亲患重病,他没离开玛多,无怨无悔地留在了中队还在玛多安了家。妻子怀孕缺氧曾三次流产,最后好不容易保住了,生下的却是一个不足2公斤重的早产儿。原中队长俞文焕心脏肥大,右心室严重偏移,家人多次劝他脱下警服回西宁,可他立志扎根高原、矢志奉献,直到干满4年才调回机关。在“一班人”的带动下,艰苦奋斗精神已经内化为全体官兵的政治信仰和不懈追求。5年来,先后有137名官兵身体有病、亲人病故、家庭受灾,但没有一个叫困难、闹“离队”的,他们像铁打的马桩一样,牢牢钉在了雪域高原。

坚持艰苦创业,基础设施牢固

中队驻地高寒缺氧,人口稀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文化十分落后,党支部带领官兵苦干不苦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在“生命禁区”立身建家、苦练精兵。受强碱地和2.8米冷冻层的制约,吃菜难一直是中队后勤建设的主要问题。在业务部门的指导下,中队党支部带领官兵在营区内挖地3.5米深,掘出冻土和强碱性沙土3150立方米,建成了3座总面积达900平方米、玛多县唯一的地下式日光温室,年产蔬菜8000余公斤,不仅满足了中队的需求,还为县委、县政府及驻地群众提供了部分绿色蔬菜。在此基础上,启发探索试行了暖棚养殖法,开创了驻地养不活猪的先例;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使在玛多洗澡由概念变为了现实;中队食堂、卫生室分别添置了蒸饭车、电磁炉,微型b超、心电图机和制氧设备,提高了官兵的生活生存质量。现在,中队各项设施建设已成为玛多县城亮丽的风景,成为牧民群众向往的乐园。

履行根本职能,中心任务完成圆满

保护生态环境,情系群众安危

部队建设全面过硬

大队党委着眼担负反恐特殊任务的特殊要求,坚持按照《纲要》,全面建设过硬部队,不断打牢部队完成任务的基础。思想教育贴近实际、扎实有效。紧紧围绕“争做忠诚卫士,争当反恐尖兵”这个主题,组织官兵认真学习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和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关于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重要论述,深入开展职能使命教育,进一步强化了官兵“听党指挥”的警魂意识、“首战有我、用我必胜”的使命意识、“上一线、打头阵”的责任意识,培养了官兵“忠诚坚贞、尚武精武、甘于奉献、英勇顽强、敢打必胜”的五种战斗精神,涌现出了以第七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王亮为代表的一批先进典型;针对完成反恐任务的复杂性、残酷性等特点,深入搞好心理教育,全面提高官兵的心理素质,所属十中队抓好心理工作经验在全总队介绍推广;积极探索政治工作“三战”模式,及时制定完善各类预案,充分发挥了政治工作服务保证作用和作战功能。

各项任务完成出色

大队党委坚持用完成任务成效检验部队建设水平,在完成任务中摔打和磨练顽强的战斗作风,以实际行动履行忠诚卫士的铮铮誓言。演习汇报任务完成出色。近年来,大队先后圆满完成了“长城—2003”国家反恐怖演习和2005年国家第二次反恐怖工作会议汇报演示和向xx市领导汇报等重大任务。特别是2005年的反恐演示汇报任务,历时近9个月,时间长,标准高,要求严。大队党委先后12次专题召开党委会、干部会,研究方案,制定措施,坚持边设计、边建设,及时规范了实弹射击馆、高层训练楼、反劫持交通工具等反恐训练场地设施;坚持边学习、边研究,先后组织编写了规范和指导特勤分队反恐训练的“一本大纲、三本教材”,完成了“一体化”训练特战人才和装备数据库的开发;坚持边训练、边提高,探索形成了反恐作战“十个环节”的仿真模拟对抗新训法,系统演练了运动、开放和封闭状态下的新战法;坚持边实践、边突破,取得了水力破窗弹、“3331”应用射击和不同场所突击战法新成果,攻克了一系列重点、难点课题。演示汇报中,广大官兵顽强拼搏、连续奋战,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圆满实现了总部、总队党委提出的“两个确保”、“三个满意”的目标。

范文网[]

陈祥榕先进事迹心得感悟_“00后”战士陈祥榕烈士事迹感想二

某监狱武警部队先进事迹材料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发言的题目是:以艰苦奋斗的精神育人,靠坚强堡垒的形象引路。

我中队位于某地境内,常年担负某地监狱第十五监区的武装看押任务。近年来,我们立足地处偏僻、条件相对艰苦的实际,坚持教育先行扬斗志,狠抓经常打基础,练强内功谋发展,中队全面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中队xx年、xx年连续两年被总队评为“基层建设先进中队”,xx年被总队表彰为“基层建设标兵中队”。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精神是强筋壮骨的支柱,精神是奋发有为的动力。面对相对艰苦的环境和条件,我们始终坚持从教育入手,不断打牢官兵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思想根基。

比较之中看不足,比较也能正心态。针对一些同志初来乍到不安心的现象,我们运用驻守“生命禁区”部队执勤、训练、生活的录像资料和先进事迹教育官兵;定期请原西藏高原某部退役战士、现任宝华镇宝华村党支部书记的孙宝贵同志来队讲述服役期间无私奉献、艰苦创业的故事;在官兵中广泛开展“四比四看”活动,即:比环境,如何看偏僻;比生活,如何看艰苦;比条件,如何看反差;比奉献,如何看价值。通过一系列的教育,使官兵逐步认识到艰苦是相对的,但艰苦更能锻炼人、考验人,从而坚定立足现地作贡献的信心。青海籍二年度战士某某,父亲是投资办厂的老板,家庭条件优越,小贺刚到队时不够安心,通过对比教育,他动情地说:“只有正确比较,才能找回自我”,现在他不仅适应了环境,还成了中队的小能人,我们训练用的可拆卸式窗口靶、体能标志杆等一批简易训练器材就出自他之手。

传统是美德,传统是财富。我们中队一代又一代官兵形成的光荣传统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每逢新战友到队,我们都要将他们领进中队荣誉室,观看中队历代官兵艰苦创业的照片和无私奉献取得的荣誉,聆听中队干部和老战士介绍艰苦奋斗的创业史和先进人物的奋斗足迹,使新战士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教育,让中队艰苦创业的精神代代相传。我们注重传统教育的现实性和有效性,将“四提倡四反对”活动贯穿官兵日常生活之中,即:提倡节约一粒米、一颗煤、一度电、一滴水,反对铺张浪费;提倡“军人美”,反对“庸俗美”;提倡量入为出,反对超前消费;提倡高尚追求,反对低级趣味。近年来,中队“三多三没有”的变化着实令人欣慰,即: 自觉比干劲比贡献的多了,生活上横攀竖比的没了;家里电话信件鼓励的多了,亲戚朋友常寄汇款单的没了;退伍战士恋恋不舍的多了,怕苦怕累不安心的没了。

为帮助官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营造团结和谐的建队氛围,我们在官兵中开展了“中队是我家,建设靠大家”和“队兴我荣,队衰我耻”等集体荣誉系列教育,不断强化官兵的主人翁意识。我们注重把艰苦奋斗教育与近年来开展的各类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使教育相互渗透,相得益彰。在去年“强化警魂意识、培育战斗精神,永远做党和人民忠诚卫士”主题教育中,我们针对少数战士思想上存在的“穷乡僻壤难作为”、“忠诚卫士难当选”等模糊认识,引导战士深刻领会“忠诚卫士”的丰富内涵,懂得“艰苦奋斗与忠诚卫士并不矛盾”、“执勤、处突就是忠诚卫士的基本实践活动”等基本道理,教育官兵立足岗位作贡献。通过深入剖析,使大家深受启发。党员班长某某,曾两次荣立三等功,军政素质比较过硬,去年推荐他直接提干,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我们及时靠上去做工作,利用忠诚卫士的精神和机遇、希望、现实等浅显易懂的道理引导他走出误区、跳出低谷,不间断的教育,使小秦重新振作了精神,骨干作用发挥更加明显。

“治队抓根本、带兵先暖心”。我们通过开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经常性思想教育,焕发热情,激发活力。中队干部脑中时刻想着战士、心中始终装着战士,常年形成了“每天起床后到班里转一转,看看有无战士身体不适;开饭时到各班饭桌前问一问,看看饭菜是否可口;熄灯后到班里走一走,看看战士是否睡好”的好习惯。我们在建立健全思想骨干队伍和《人员思想档案》的同时,努力发挥经常性思想工作“解‘疙瘩’,通‘脉络’”之功效。一次,战士某某沉默寡言,情绪反常,“三互”小组责任人某某发现后,主动靠上去了解情况,原来小徐的父亲在广东一家私营企业打工,老板无故克扣工钱6000余元,据理力争的父亲又遭到无端殴打,小徐背上了沉重的家庭包袱。某某一边做工作稳定其思想,一边将情况报告了中队干部,经组织出面,很快使肇事者受到应有的惩罚,从而消除了小徐的“心病”。近年来,中队先后转化了9名相对落后的战士,帮助15名战士家庭排忧解难。针对地处偏僻的特点,我们注重用健康向上、喜闻乐见的警营文化占领官兵思想阵地,活跃警营气氛,陶冶官兵情操。团支部坚持年有计划、月有安排、周有活动,每年都要组织歌咏、书法、摄影、绘画和演讲比赛,举办文艺晚会以及各类体育活动;黑板报、宣传栏常换常新,深受战士好评。

发兵力

身居僻壤诚可贵,创造业绩更可佳。中队党支部“一班人”深知,中队越是地处偏僻,条件越是简陋艰苦,“领头雁”的示范、牵引作用越发显得重要。为此,我们始终把强班子抓干部作为带战士的前提和关键。

我们始终把学习作为建设坚强战斗堡垒的首要条件和基本途径,坚持用创新的精神学习创新的理论,用创新的理论指导全面建设的创新。每年初,我们根据上级要求,结合中队实际,制定了干部年度学习计划,不仅落实了每周半天的学习制度,而且中队干部利用业余时间抓自学,并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每人每季度撰写一篇心得体会,自觉运用学习成果指导工作实践。在“中队建设年年搞,如何与时俱进谋发展”的问题上,我们运用科学发展观的原理,拓展视角空间,提高思维层次,形成了“坚持标准抓建设、提升质量练内功,不畏艰苦谋发展,全面过硬创一流”的共识,并以此为目标和要求,引导官兵不畏艰难,奋力拼搏,中队建设有条不紊,稳步扎实。

团结产生力量,凝聚诞生希望。我们自觉把团结视作班子建设的生命,正副书记带头珍视团结,班子成员自觉维护团结。中队长某某xx年时就到中队工作,指导员郑文桥去年初才到中 队,还是副指导员,其他3名支委中士官支委占了两名。某队长并没有因资历老而独断专行,他善于调动积极因素,发挥集体智慧作用。去年7月,中队物色参加支队预提骨干集训人选,在选拔一年度战士的问题上,两名主官事前交流看法时,意见不太一致,队长认为梁胜军军事素质好,参加集训较适合,而指导员通过了解感到,谢远礼尽管军事素质比小梁略逊一点,但综合素质更好一些,建议由小谢参加集训。队长没有盲目拍板,经过认真调查了解,并征求其他支委特别是两名士官支委的意见,在支部研究确定人选时,愉快地同意小谢参加集训。支部五名支委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能够互敬互重,始终坚持一个声音,形成一股力量。在支部班子的影响下,战士和谐相处,心情舒畅,团结协作的氛围异常浓厚。

工作中,我们深知:艰苦的环境首先考验干部,而干部的形象直接影响战士。中队6名干部始终带头顾大局讲奉献,带头当标杆作表率。xx年10月29日,中队长某某不满四岁的儿子被确诊为白血病,闻知此讯,某队长心急如焚,焦虑万分。“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然而,11月份的年终考核、年终总结、老兵退伍等工作无时不在牵挂着他的心,他在医院呆了一个星期后,便毅然回到了中队,直至将老战士一个一个送上车,才在支队的一再催促下赶往医院。他为此 也受到过家人的责备,但强烈的责任意识,让他说服了家人。为了孩子,他的岳父、岳母曾经病倒过,他爱人也为此辞职下了岗。现在,尽管小孩连续四年的大、小化疗和巩固治疗,以及高额的医疗费用,时常让他揪心。但他工作仍然一丝不苟,平时也仅节假日回去看看。为了工作,指导员郑文桥去年的假期从一月一直推迟到8月。高大的形象是无声的命令。正是受中队干部这种无私奉献精神的感召,战士们人人心系中队,个个工作自觉,热情不断高涨。

中队干部时刻牢记“公生名,廉生威”的古训,处处严以律己,事事公道正派,时时接受监督,坚持以浩然正气取信于兵。去年8月份,一位战士家长来队,多次邀请中队干部出去吃饭,都被婉言谢绝。临走前,这位家长分别送给队长、指导员两条香烟,当得知队长为孩子治病身背数万元债务时,又甩给队长xx元红包。在反复推辞不掉的情况下,队长、指导员两人将香烟按原价,连同红包一起汇给了该家长,并在信中作了详细的说明。后来,这位战士家长在回信中说:“真没想到,几条烟你们还这么认真。队长家庭困难,我的一点心意也不肯收。我算服了,儿子交给你们这样的领导,我放心”。中队在处理入党、考学、奖励、选改士官等事关战士切身利益的敏感问题时,都坚持以公开求公正,以公心求公平,广开言路,尊重兵意,战士评价较好。近年来,中队干部没有 接受战士及家长的任何吃请,没有收受战士一分钱礼物。去年10月份,在支队组织的问卷调查中,不少战士反映:中队干部公正廉明,我们工作起来心里踏实。

生活再艰苦、条件再简陋,官兵忠实履职的根本不能丢。我们牢固确立“有作为才有地位”的思想,落实制度保中心,善打硬仗练精兵,令行禁止抓作风。

我们始终引导官兵牢固确立“哨位就是战场,执勤就是战斗”的观念。通过“三共”、“三个一遍”、《正规化执勤等级评定》等有效载体促进勤务“八项制度”的落实,坚持“六常”,即:支部常议、教育常抓、训练常搞、勤务常查、先进常评、载体常用。中队每周一次勤务分析会,干部参加班里讨论发言;每月分析讲评一次执勤情况,使勤务分析制度化、经常化。针对少数新战士执勤的恐惧心理和个别老战士存在的麻痹侥幸思想,及时开展了《执勤中常见心理问题及自我调适》等心理健康教育,帮助新战士克服恐惧心理;请目标单位领导给战士分析狱情,消除老战士的侥幸麻痹思想。我们还与目标单位开展了勤务“双向监督”、“双向讲评”活动,较好地防止了违纪现象的发生。

训可促管。我 们从正规训练秩序,严格操作程序入手,培养官兵令行禁止的战斗作风。训可育人。我们大力开展“五小练兵”活动,培育官兵协调配合的战斗精神。训可保安。我们根据看押勤务特点,本着缺什么补什么、执勤需要什么就训什么的原则,狠抓了专勤专训。针对少数哨兵情况处置能力较弱和勤训脱节的问题,有序地组织了勤训轮换,并采取操场训练与模拟演练相结合、分段训练与综合推演相结合、基础训练与复杂情况处置相结合、白天与夜间相结合等方法,增强勤务训练的实战性,既锻炼了心理素质,又提高了执勤能力。为确保人员训齐、内容训全、时间训足、效果训好,我们采取见缝插针训、轮换交叉训、集中强化训、强弱搭配训等多种办法,较好地克服了场地、设施、天气和执勤分队人员一次不能训齐的不利影响,较好地完成了《大纲》和上级规定课目的训练。

面貌更新不更新,要看治队精不精;建队超前不超前,要看治警严不严。我们坚持依法从严治警不“忽悠”,通过严规章、抠细节、治死角,不断磨练官兵意志,规范官兵养成,保持良好队风。中队先后制定了“营区环境管理规定”、“零散人员管理规定”和“勤务人员管理规定”等,从人员请假外出的组织到各类勤务的安排,从班排内务的统一到营区环境布置,从教育训练的组织到官兵言行举止,都有统一规定,做到项项工 作有标准,言行举止有规范,方方面面有章法。多年来,中队严格落实条令学习“周有日、月有周、年有季”制度,坚持作风纪律教育,坚持警容风纪检查,坚持统一组织理发。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自觉养成了“五个先”的好习惯,即:哨音未响先起床,集合站队先到位,训练操课先示范,打扫卫生先动手,熄灯就寝先查铺。我们不把条令当“摆投”,不把“土规”当法宝,一切管理活动以条令条例和《基层正规化管理规定》为依据。去年四月,新兵下队后,个别骨干为保持内务整洁而不允许新战士午睡放被子,个别班还出现值日打饭、公差勤务首先安排新兵“打冲锋”的不和谐现象。对此,我们坚决予以制止和纠正,并对班长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从而规范了依法行政的良好秩序。现在,中队官兵依法建队和规范养成意识不断加强,看到不符合条令规定的事,能够相互提醒拉袖子;门窗坏了,主动维修;地面脏了,主动打扫,形成了事事有人抓、处处有人管的良好局面。

守摊子不是我们的初衷,“苦行僧”决非我们的本意。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官兵对现代生活的追求也越来越强烈,整洁舒适的营院和成才环境是官兵共同的愿望和心声。怎么办?支部“一班人”的回答是坚定而有力的:不等不靠,自力更生,优化环境,装扮家园。

过去,战士中曾流行着这样一些形容中队艰苦环境的顺口溜:“白天寂寞难耐,晚上星星点灯,雨天涛声依旧”、“到了某地镇,仿佛进了小香港”。为了改变这样一个艰苦环境和条件,中队一茬又一茬的官兵为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尤其是近年来,中队官兵积极动脑改善环境,自力更生美化家园。为加强中队政治环境建设,我们将某地监狱办公大楼装修时遗弃的废旧宣传橱窗运回中队,中队电焊工杨世团、油漆工汪庆喜、小木工刘诗冉等同志立即忙活开来,仅用三天时间,三个全新的宣传橱窗便矗立在营区一角,毛家宝、郭荣秦两名书法和绘画爱好者设计制作了板面,一切都是出自战士之手。营区的花坛是战士们利用监狱的旧砖块自己砌制而成,其中的花草一部分是战士自己上山采集的,一部分是退伍战士叶俊福父亲出差路过中队带来的,现已枝繁叶茂、郁郁葱葱。中队营区内长年无厕所和室内晒衣场,我们从某地监狱双龙加油站找来有关材料,又向监狱要来水管,自己修建了男女厕所和封闭式晒衣场,解决了官兵长期上厕所难、晒衣难的问题。每年底,中队官兵都要自己动手,将营房内外的墙壁粉刷一新。去年9月,官兵利用休息时间到建筑工地捡碎砖,修筑了一条30米长、2米宽的哨所巡逻通道,仅此一项就节省经费3000多元。近三年来,中队修旧利废节约经费两万余元。目前,以杨世团、袁现钊、刘诗冉、秦俭等为代表的十余名 “能工巧匠”活跃在中队建设的方方面面。

我们坚持以 “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南泥湾”精神激励官兵,大力发展以养猪、种菜为主的农副业生产,积累家底,改善生活。中队篮球场以北原是几垛杂草丛生的土包,官兵们自己抡起锄头拿起锹,硬是将一块占地两亩的不毛之地变成了棱角分明的蔬菜基地。原司务长华俊从小生长在城市,对养殖种菜是个门外汉,但他能身先士卒,带头拔草、浇粪,并向附近菜农学习种植技术,还把乡下的舅舅请来给官兵作指导。在他的带领下,中队官兵参与农副业生产的热情高涨。中队生产地碱性较大,为提高蔬菜产量,战士刘利主动请缨,负责一块菜地作为试验田,虚心向中队周边的菜农请教,并自费购买有关书籍潜心研读,很快掌握了相关技术。去年10月份,借中队新建营房之机,战士们从工地上捡来废砖块,自己动手,建起了一座一次可养猪30余头的新猪圈。在官兵们的努力下,中队农副业生产取得较好效益。去年以来,官兵种植蔬菜品种达18种,产量3000余斤;养殖生猪28头,共创收两万余元。

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官兵求知成才的愿望愈发强烈。为满足官兵学习成才需求,中队聘请某地监狱十五监区副教导员徐连金为常年法律教员。我们从二手电脑市场上购来配件,自己组装了3台 电脑,又主动向某地街道争取了两台,建起了简易电脑房,定期举办电脑基础知识讲座,现在中队每名战士都会利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课件。中队还与共建单位某地中学联合开办了“警营文化补习班”,学校教师利用节假日来队为官兵补习文化。我们积极为战士学习成才铺路搭桥,不仅联系3名官兵参加了南京政治学院的函授学习,而且主动争取了某某区民政局、科技局和卫生局赠送的498册图书,价值一万余元。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

陈祥榕先进事迹心得感悟_“00后”战士陈祥榕烈士事迹感想三

武警中队党支部先进事迹

注重理论武装,官兵思想稳定

玛多县气候异常,环境艰苦,空气中的含氧量只有内地的一半,肺的负荷量超出平原地区常人的5倍,太阳紫外线强于内地5倍。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中队党支部始终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人,用高原精神激励人,用先进文化凝聚人,使官兵牢固树立了不辱使命,不负重托,永远做党和人民忠诚卫士的信心和决心。浙江籍战士钱子兴入伍前是个小有名气的老板,刚到中队时,由于强烈的高原反应,呼吸困难,头晕目眩,身体极度不适,时常感叹当兵走对了路,进错了门。父母得知情况后准备托人将其调回老家。中队党支部通过对他反复教育和耐心细致做工作,使他毅然说服家人放弃调动,自觉安心高原,踏踏实实干工作,成了中队的思想骨干和政治小教员。原指导员陈洪斌在玛多一呆就是7年,在重庆的女友闹分手,他不离开玛多,母亲患重病,他没离开玛多,无怨无悔地留在了中队还在玛多安了家。妻子怀孕缺氧曾三次流产,最后好不容易保住了,生下的却是一个不足2公斤重的早产儿。原中队长俞文焕心脏肥大,右心室严重偏移,家人多次劝他脱下警服回西宁,可他立志扎根高原、矢志奉献,直到干满4年才调回机关。在“一班人”的带动下,艰苦奋斗精神已经内化为全体官兵的政治信仰和不懈追求。5年来,先后有137名官兵身体

有病、亲人病故、家庭受灾,但没有一个叫困难、闹“离队”的,他们像铁打的马桩一样,牢牢钉在了雪域高原。

坚持艰苦创业,基础设施牢固

中队驻地高寒缺氧,人口稀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文化十分落后,党支部带领官兵苦干不苦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在“生命禁区”立身建家、苦练精兵。受强碱地和2.8米冷冻层的制约,吃菜难一直是中队后勤建设的主要问题。在业务部门的指导下,中队党支部带领官兵在营区内挖地3.5米深,掘出冻土和强碱性沙土3150立方米,建成了3座总面积达900平方米、玛多县唯一的地下式日光温室,年产蔬菜8000余公斤,不仅满足了中队的需求,还为县委、县政府及驻地群众提供了部分绿色蔬菜。在此基础上,启发探索试行了暖棚养殖法,开创了驻地养不活猪的先例;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使在玛多洗澡由概念变为了现实;中队食堂、卫生室分别添置了蒸饭车、电磁炉,微型b超、心电图机和制氧设备,提高了官兵的生活生存质量。现在,中队各项设施建设已成为玛多县城亮丽的风景,成为牧民群众向往的乐园。

履行根本职能,中心任务完成圆满

保护生态环境,情系群众安危

党委班子坚强有力

部队建设全面过硬

大队党委着眼担负反恐特殊任务的特殊要求,坚持按照《纲要》,全面建设过硬部队,不断打牢部队完成任务的基础。思想教育贴近实际、扎实有效。紧紧围绕“争做忠诚卫士,争当反恐尖兵”这个主题,组织官兵认真学习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和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关于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重要论述,深入开展职能使命教育,进一步强化了官兵“听党指挥”的警魂意识、“首战有我、用我必胜”的使命意识、“上一线、打头阵”的责任意识,培养了官兵“忠诚坚贞、尚武精武、甘于奉献、英勇顽强、敢打必胜”的五种战斗精神,涌现出了以第七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王亮为代表的一批先进典型;针对完成反恐任务的复杂性、残酷性等特点,深入搞好心理教育,全面提高官兵的心理素质,所属十中队抓好心理工作经验在全总队介绍推广;积极探索政治工作“三战”模式,及时制定完善各类预案,充分发挥了政治工作服务保证作用和作战功能。

各项任务完成出色

大队党委坚持用完成任务成效检验部队建设水平,在完成任务中摔打和磨练顽强的战斗作风,以实际行动履行忠诚卫士的铮铮誓言。演习汇报任务完成出色。近年来,大队先后圆满完成了“长城—2003”国家反恐怖演习和2005年国家第二次反恐怖工作会议汇报演示和向xx市领导汇报等重大任务。特别是2005年的反恐演示汇报任务,历时近9个月,时间长,标准高,要求严。大队党委先后12次专题召开党委会、干部会,研究方案,制定措施,坚持边设计、边建设,及时规范了实弹射击馆、高层训练楼、反劫持交通工具等反恐训练场地设施;坚持边学习、边研究,先后组织编写了规范和指导特勤分队反恐训练的“一本大纲、三本教材”,完成了“一体化”训练特战人才和装备数据库的开发;坚持边训练、边提高,探索形成了反恐作战“十个环节”的仿真模拟对抗新训法,系统演练了运动、开放和封闭状态下的新战法;坚持边实践、边突破,取得了水力破窗弹、“3331”应用射击和不同场所突击战法新成果,攻克了一系列重点、难点课题。演示汇报中,广大官兵顽强拼搏、连续奋战,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圆满实现了总部、总队党委提出的“两个确保”、“三个满意”的目标。

我是行政管理系的一名共青团员,自入团以来积极参加团组织的各类活动。进入大学以来,我时刻铭记自己是一个光荣的共青团员,处处严格地要求自己。作为一个学生,我把学习当作自己的第一任务,从来不肯放松一丝一毫,在期末考试中各科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成绩不等于满足,而是作为一种动力促使着我进步,促使着我走向成熟,融入社会,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在思想上:首先,端正思想,提高思想觉悟水平,树立起作为共青团员应该起到带头和模范作用;其次,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团员活动,在活动中学习理论,在活动中实践理论,这样做到学以致用,按时缴纳团费,不拖后腿,争取为团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此外,努力提高自身思想素质,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严于律己,扬善抑恶、求实创造、与时俱进,将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发扬光大。认真学习《团的章程》,自觉履行团员的义务,执行团的决议,遵守团的纪律,完成团组织交给的任务,发挥团员的模范作用也是一个团员应尽的责任。本人有良好道德修养,并有坚定的政治方向,积极要求进步,在自己的积极努力下2005年6月顺利获得“入党积极分子结业证书”,并于2007年5月顺利被转为预备党员,我绝对不会辜负对自己的期望,继续努力争取今年能被转为正式党员。

在学习上:我始终坚持一句格言“不放弃努力本是我的任务,在现有的基础上争取再争取更是我的职责”。从进校以来学习一直未松懈,认真钻研专业知识,刻苦学习,曾荣获系部的一等奖学金和学院的二等奖学金,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团干,优秀学生下部,优秀团员等称号,乐于帮助其他同学,取长补短,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在生活上:首先,我积极与室友、同班同学及兄弟班级的同学搞好关系,由于平易近人待人友好,所以一直以来与人相处甚是融洽。我深刻意识到搞好同学、朋友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所以无论在班里,还是在整个学院,我都结交了许多朋友,与朋友沟通。其次,我崇尚质朴的生活,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派的作风,合理利用自己的生活费,我深知金钱的来之不易,从不乱花一分钱。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做兼职,寒暑假时到第一线做兼职,不但锻炼了自己,也减轻了家里的负担。

在工作上:大一时为了能够为院里的团组织贡献自己的微薄之里,我积极参加院团总支竞选,光荣当选为院团委学习部部长,在工作中,我积极配合部里的工作,并提出各种合理可行的意见;大二时由于同学们对我的信任我被光荣当选为班上班长,为了不辜负同学们对我的期望,我勤恳踏实积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劳动时自己总是冲在最前面,并且把班级里的劳动工作安排的有条不紊。其次我积极配合班主任、系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既锻炼自己的组织交际能力,还深刻地感受到团队合作的精神及凝聚力。

**没有高学历,没有镀过金,但在煤矿机修领域,他是绝对的技术大拿。**的成长历程给我们现代工人一个启示:没有真本事,没有高技术,就无法在新的企业中胜任工作。在**走过的道路上,有别人无法体会的艰辛,他在自己的煤矿机修领域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成果,这一切完全源于自己对工作地热爱,对技术地苛刻追求,对科学地不苟钻研。我们现代企业最需要的是这类能在本职岗位上干出特色的技术工人,我们的工业化道路上需要有这些勇于技术创新的新型工人,我们的民族复兴更需要这样的共和国脊梁。

井架高耸,天轮旋转,矿车往来,马达轰鸣。车间里弧光闪耀,工业区人群穿梭,一列列装满原煤的火车正风驰电掣般的驶向祖国的四面八方……

远远望去,沸腾的矿山一派繁忙景象,这就是位于渭北黑腰带上的***矿务局王村煤矿。近几年,这里出了个远近闻名的革新能手,他妙手回春,能让“瘫痪”的矿山机电设备快速运转,可以让深度“患疾”的老设备起死回生。他负责检修的主、副井提升机,近年来的事故率几乎为“0”,大型机电设备误时率降到了最低限度。他完成的百余项小革新、小发明,创直接经济效益200多万元。他无偿为矿区职工、孤寡老人、工亡家属修理家用电器近千台(件),他就是1997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劳动模范、省技术状元、1998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999年被中共*省委企业工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今年又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的***矿务局王村矿运行队机电维修工**。

“既然选择了矿山,我就把心交给了这片土地,铁下心学好技术,干好本职”

**的成才之路,是一条自己铺筑的漫长艰辛的路,是一条只属于强者的崎岖的路,诚如斯言。

**1984年毕业于铜川煤技校,1989年调到投产不久的王村矿担当了机电维修工。由于王村矿在当时属现代化矿井,很多机电设备,别说维修了,有些连见都未见过。面对新设备密如蜘网般的电器设备线路图,**愕然了,恰在这时,矿上发生了一件令他终身难忘的事:一天,由于矿井副绞提升中途出了故障,十余名乘坐罐笼升井的职工被悬在了半空。由于包括他在内的几名检修人员技艺不精,硬是让工友们在深邃黑暗的立井筒中,吊了4个多小时。其实,当时故障,只不过是调速器中一个小小的电阻出了问题。这件事对他触动很大,他顿时感到了一名机电维修工肩上的责任。他想,仅靠自己从技工学校学到的那点知识,是肯定无法应对这些机电设备的。于是,他暗下决心,自费订阅了《电子技术》、《电力传动》、电器维修》等十几种报刊杂志,买回来一大摞子大学电气专业教材,在别人逛街跳舞、看电视搓麻将的时候,他却苦读苦思,一头扎进了知识的海洋。不到一年功夫,**对矿上的大型电器设备的原理,线路图、部件结构和安装检修要领了如指掌。在工作中,他坚持做检修笔记。每次检修设备时的名称、型号,故障部位、原因、元件服务时间、操作程序、相关原理分析等,他都条分缕析地记录下来,迄今为止,他累计做笔记达二十多万字,硬是凭借自己酷爱学习的那股劲头,练就了一身本领。他不但对所辖管的机电设备了如指掌,也对每台设备的习性全摸透了,设备一有故障,他一听一看就找到了“症结”,处理起来得心应手。**技术水平提高了,但他没有忘记带动周围的工友一起学技术。为了帮助他的工友们尽快掌握矿山机电设备的维修技术,**把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技术,毫无保留地传给了他们。学习笔记拿来了,对照原理图手把手的教,对每台设备进行讲解。每次维修设备,**都没有忘记在实践中向大家传授技术,使他们这个班组形成了人人爱学习,个个争当技术先锋的好风气。

精湛的技艺使**名声远扬,特别是他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后,有些大型煤电集团机电负责人打来电话,动员他南下,承诺年薪最低十二万。然而,他婉言谢绝了。他说:“***矿务局养育了我。王村矿培养了我,组织上给予我那么多的荣誉,这不仅是对我的鞭策和鼓励,更是对我的信任和期望。我对这块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就这样,他牢牢的扎根于这片土地上,终日为工作忙碌着、奉献着。二十多年过去了,他没有因为任何原因而改变自己的初衷。

“当工人就要爱岗敬业,就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什么叫“爱岗”?如何才算得上“敬业”,这个看似简单做起来难的字眼让**二十多年的工作作风诠释的淋漓尽致。

**干机电维修工二十多年,无论在什么地方当工人,他每年出勤均在350天以上,特别是在王村矿这十几年里,他早已把自己融入到了工作之中,他没有节假日,没有休息日,累计义务奉献工时千余日。而且,他的工作没有上班下班之分,只要工作需要,他是随叫随到,经常是下班路上被招回,端起饭碗又放下,脱衣上床又起身。工作成了他生活的主体和精神的依存。

2003年11月的一天,**突感腰疼难忍,工友们将他抬到医院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急性突出。医生说需要住院治疗。可他坚持不住院、不休假、不报工伤,稍加推拿复位,第二天便上了班。只是每天利用检修空闲时间,自己在工房的一张木连椅上做一小时牵引,这就算给自己治疗了。**的“爱岗”是不附加任何条件的,他是矿上机电设备维修的顶梁柱,也是运行队的”技术大拿”,矿上曾有意想提拔他当干部、进科室,这些他都婉言谢绝;有一年矿上打算送他去“煤干院”进修,很多人都羡慕,可他一听说是“企业管理”专业,而非“机电维修”专业,便断然放弃了。

对一般维修工来说,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检修任务,就算是很敬业了。可**却不同,他心里总是装着那上百台机电设备,设备每天运转情况,不停的在他脑子里过电影,在电器维修工作中,他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他与那些设备有了不解之缘。有“病”的设备他关心,“亚健康”的设备他也关心;职责范围内的事他关心,职责范围外的事还关心。“于不疑处质疑,于无事时找事”这是他长期遵循的思维方式和工作风格。他的“便携式直流电机检测仪”、“主、副绞变流机组滑环接线方式改造”等,都是自找的技改项目。

“不能让有问题的设备从我手中溜走,要想方设法让落后的设备发挥最大潜能”

由于先天原因,王村煤矿主、副井提升机给定积分器故障频发,有时一天出现两三次,不得不经常停运检修。一旦停车,矿井便陷入瘫痪。1990年新年刚过,**就坐不住了,他与当时矿上的技术人员一道,向这一技术难题发起了“冲锋”。他寝食不安,昼思夜想,查阅大量资料,寻求问题的症结所在。在反复查找资料,对照问题找答案,**想,给定积分器每次故障都损坏的是运放集成块,积分器的负载能力与运放集成块一定有关,对!**眼前一亮,给运放集成块再加装一个电路,增加其负载能力。没想到第二天与当时的矿总工程师肖绪才一讲,他们的想法不谋而合。说干就干,**很快装好了射极跟随器。经多次模拟试验没有发生任何问题后,他们在绞车房进行了带负载试验,当看到满载原煤的箕机斗一次又一次地安全运上来了,绞车没有出现任何的失控现象时,他们高兴极了。这项技术革新不但降低了维修费用,而且还提高了设备运转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该技改项目,荣获王村矿科技成果二等奖,这之后,**更增强了技术革新的信心和决心。 在技术革新与发明创造上,**是个不放过任何实践机会、不轻弃任何“突发灵感”的人。正因有这种精神和气质,他的成果接二连三,“副井信号系统改造”、“东风井风机断电报警器设计”、“通风机超温保护装置设计”、“多段水位显示报警器设计”……一个个小改革、小创造的成功,使他成了闻名矿区的“土专家”、“小发明家”。

“我最对不起的就是我的家人”

有一次,妻子上班临走时,一再嘱咐他盆里发着面,记着蒸馍。恰巧那天设备就出了故障,他处理完后回家已是晚上十点多了,也实在太累了,倒在床上就进入了梦乡。妻子晚上十二点下班回家想找馍吃,谁想生面还在盆里,且已发到了盆外。妻子当时真想把丈夫叫起来臭骂一顿,可看到他累得那样子,又于心不忍,只好自己含着泪和面生火,直忙到凌晨三点多钟才把馍蒸完。

有人说,**只不过是在工作中创造了二百多万元的经济效益,这在当今社会里算不了什么。一个好的网络游戏设计师,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用两三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创造几百万元的效益。的确如此,但长期受落后环境制约,条件非常艰苦的煤炭企业,要想做到绝非易事。走进**工棚式的办公室,一张陈旧的工作台上,只有一台原报废、后又被他修好的老式电脑,电脑里全是他的技术资料。在他的办公桌上,那些“高、新、精”机电维修仪器,大都是他自己亲手设计制造的。房子里没有空调,更没有沙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几年来,在**与工友们的努力下,王村矿没有一次因机电设备而影响过原煤正常生产,号称煤矿“咽喉”要道的矿山运行系统,成了矿上最为畅通、最让领导放心的地方,从而保证了矿山的安全生产,这间接带来的效益是无法估算的。

一个人的价值不是看他一生中能做多少惊天动地的事情,而是看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如何把自己份内的事做实、做好。如何算爱岗敬业?怎样才是干好本职?**以他的实践给人们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陈祥榕先进事迹心得感悟_“00后”战士陈祥榕烈士事迹感想四

要做就做最好,全心全意为客户

——讲述通渭供电公司安全生产标兵阎文彦的事迹

2006年6月份,通渭县电力公司进行了机构改制,新成立的马营供电所是全公司最大的供电所,阎文彦同志被聘为该供电所所长。

他是一位年轻的共产党员,担任供电所所长职务已有多年。在以前管辖范围相对较小的供电所时,他在管理上有条不紊,善始善终,从劳动纪律、所容所貌、任务指标的完成情况等方面,一直位列各供电所之首,多次受到公司的奖励。

然而,现在他面临的马营这个全县最大的供电所,管辖范围涉及马营、华岭等4个营业站,53个行政村,总人数达55000人,用电户达11628户,10kv线路5条212公里,0.4kv线路455.3公里。马营供电所用电量大,用电性质复杂,电费回收难度大,偷窃电现象严重,职工人数多,人员结构复杂,管理难度与原来的供电所无法比拟,加之历年管理中遗留的各类问题较多,如何管理好这个核心供电所,他在心中思量着、策划着。

他没有选择的余地,敢为人先的他继续发扬原来一贯的优良作风和严格的管理制度,从政治、业务理论的学习到营销管理、降损节能及查处偷窃电等方面有组织、有计划、有安排地逐步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加强理论学习,提升队伍素质

1 针对全所职工政治理论水平薄弱,业务技术普遍较差的现状,他采取定期组织职工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系统学习了电力法律法规、党的方针政策和上级部门、通渭供电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学习了营销管理、安全规程等业务技术方面的理论基础知识,并在工作中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指导实践,正在逐步提升全所职工的综合素质,正在以实际行动做到依法经营、按规程作业、按程序办事。

狠抓安全管理,夯实安全基础

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的永恒主题,更是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他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重之又重的位臵,从抓员工安全教育入手,培训员工操作技能,落实安全责任制,加大考核力度。及时开展安全大检查,对辖区内10kv线路走廊全部进行了清理;对工器具重新配备、完善,并进行了试验、检测,保管严格,存放有序;有计划的完成“两措”计划。从而大大夯实了安全生产基础,稳定了安全生产局面。

加强用电管理,大力降低线损

他组织供电所相关人员成立了临时用电稽查小组,对高损台区、高损线路不定期进行检查,加大对陈欠电费的回收力度,减少了“三电”现象,减少了“跑、冒、漏、滴”现象,今年共查处偷窃电行为5起,追回补缴电费1121元,违约电费942元;在100%收清新产生电费的同时,回收陈欠 2 电费2万多元,回收率达95%;综合损失率由原来的20.4%降至现在的15%;有些商业用户的表计是有名无实,从房东或别处搭取居民用电,高价低接,他带领稽查人员进行用电性质普查,更正电价比例,为公司挽回经济损失。

落实服务承诺,提高服务质量

坚持“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本着“优质、方便、高效、规范、真诚”的服务方针,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服务意识,规范服务内容,坚持为民办实事的精神,开展了一系列重要举措。

有计划定期对员工进行服务理念教育,及待客的热情,举止的文明,仪态的端庄,着装的整洁等方面教育,不定期的进行现场抽查。

每次计划或非计划性停电时及时通过张贴公告、电视等新闻媒体通知企事业单位及个体、主要用电大户、外商企业。

在国庆期间、以及各类节假日期间,成立了专门的保电小组,克服一切困难,想尽一切办法,责任到人,加班加点,确保了正常供电。

在他的带领下,经过全员共同努,从服务意识,服务内容,服务质量,都己上了一个新台阶,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来梅花扑鼻香”。阎文彦的辛勤劳动换来今天的累累硕果:他管理的供电所先后被评为“市 3 公司明星班站”、“文明单位” “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他本人也连续多年被评为“营销管理标兵”、“先进工作者”。成绩面前不骄傲,困难面前不气馁。他同志以改革者的气魄、拓荒人的胆识,在电力征途上耕耘了一片沃土,开辟了崭新的天地。他正以新的姿态在永无止境的攀登上奋力拼博着、前进着。

陈祥榕先进事迹心得感悟_“00后”战士陈祥榕烈士事迹感想五

感动中国2015年年度人物阎肃颁奖词和事迹材料(观后感)

感动中国2015年年度人物阎肃颁奖词和事迹材料(观后感)

【阎肃 弦歌感人肠】

【颁奖词】

铁马秋风、战地黄花,楼船夜雪,边关冷月,这是一个战士的风花雪月。唱红岩,唱蓝天,你一生都在唱,你的心一直和人民相连。是一滴水,你要把自己溶入大海;是一树梅,你要让自己开在悬崖。一个兵,一条路,一颗心,一面旗。

【人物事迹】

《敢问路在何方》《我爱祖国的蓝天》《唱脸谱》《团结就是力量》„„这些被置于艺术殿堂宝座的艺术作品,都出自著名文学家、词作家、剧作家阎肃之手。1950年,20岁的阎肃来到西南青年文工团,并于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成为一名文艺兵。自那时起,阎肃就常常跑基层,慰问广大官兵,把官兵们的生活点滴作为自己的创作素材,很多作品都是在连队的马扎上完成的。为了创作歌剧《江姐》,阎肃来到重庆渣滓洞体验生活,反铐双手,戴上脚镣,并坐上老虎凳来真实感受当年共产党员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2016年2月12日与世长辞,阎肃的夫人说,昏迷期间,阎肃只有听到自己写的歌时才有反应,甚至会流泪。在阎肃心中,他的作品里饱含着的对兵、对民的深情,正是他内心最真实的写照,即使昏迷,也依旧共鸣不绝。他永远是一个兵,一个人民的优秀子弟兵。

【扩展】

阎肃(1930.5.9-2016.2.12),原名阎志扬,出生于河北保定,重庆大学毕业,著名文学家、剧作家、词作家。

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剧协副主席,空政歌剧团编导组组长,中国剧协第

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歌舞团编导室一级编剧,专业技术一级,文职特级,享受大军区正职生活待遇和政府特殊津贴。

阎肃的成名作歌剧是《江姐》 , 这部歌剧在1964年公演,立即引起了轰动,一举成名。阎肃也受到毛泽东的接见。 阎肃还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总政双拥晚会、文化部春节晚会、公安部春节晚会等大型晚会的总体设计、策划、撰稿。2016年2月,当选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

人物评价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阎肃同志是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他60多年勇攀艺术高峰,80多岁依然奋斗在文艺工作第一线,无论是创作实践、还是为人做事,都一片丹心、一腔热血、一身正气,不愧为文艺工作者学习的楷模。[21]

中国文联副主席陈晓光:他善于选择平凡的视角,用平凡的语言,塑造出了不平凡的意境,讲出了不平凡的话,揭示了不平凡的思想哲理,抒发出了不平凡的情感。

国务院文化部艺术司司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党委书记董伟:阎肃老师与我们祖国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人民的喜怒哀乐,以及整个时代的脉络同频共振,履行着一位人民的歌者,时代发展的见证人的神圣职责。

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曾庆淮:阎老的作品是我们党和军队的一条红线,他的作品不是刻意的政治拔高,他流淌着党和军队的血,作品中始终是一颗红心高高照耀着他所热爱的观众、听众,不管是写人、写物、写景、写情,都是充满了他的红心。

总政歌剧团原团长、著名作曲家王祖皆:跟阎肃合作是一种艺术享受,他的作品有内涵,文辞修养高,能刺激我们作曲人的激情,点燃我们的激情,使我们写出的东西能打动别人。

中央电视台副总编朱彤:阎肃老师的确是一位领导喜欢、观众喜欢、合作者喜欢的艺术家。他有‘三个善于’,即善于领会、提炼我们党的宣传方针政策,善于启发和团结合作者(导演、演员等),善于表达和传递这种艺术思想给观众。

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李谷一:阎老是位可敬可爱朝气蓬勃的艺术界老前辈。他是文艺界的骄傲,他为新中国文化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2015“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铁马秋风、战地黄花,楼船夜雪,边关冷月,这是一个战士的风花雪月。唱红岩,唱蓝天,你一生都在唱,你的心一直和人民相连。是一滴水,你要把自己溶入大海;是一树梅,你要让自己开在悬崖。一个兵,一条路,一颗心,一面旗。

陈祥榕先进事迹心得感悟_“00后”战士陈祥榕烈士事迹感想六

常德盛同志先进事迹

江苏省苏州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党委书记常德盛,44年如一日,一心为民、无私奉献,带领蒋巷村民脚踏实地、艰苦创业,治“穷根”、铺“富路”,使蒋巷村从贫困村发展成为令人羡慕的幸福家园,焕发出科学发展的无限生机与活力,树立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幸福乡村的蒋巷之路。他曾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全国创业之星等称号,2002年当选为党的十六大代表。

坚韧实干,带头苦干,是常德盛同志一贯的作风。这种对事业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源于他改变家乡贫困面貌的热切愿望,源于他“一定要让蒋巷人过上好日子”的执着追求,也成为他排除万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动力。

蒋巷村原来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全村186户人家,绝大多数住房都是泥土墙、茅草棚,那时人均年收入不到70元,村里35岁还讨不上媳妇的超过50%。1966年,22岁的常德盛走马上任后,喊出了“穷不会生根,富不是天生。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的响亮宣言。他带领全体村民开始了- 1挥一边干;上工业,他走南闯北跑业务,吃过闭门羹、掉过辛酸泪,一次车祸他左眼被撞瘪、牙齿错位、膝盖骨折,当场昏倒;发展旅游业,他力排众议,顶住压力,病倒仍坚持工作。蒋巷人最苦的年头,从来就没有过农闲,每天从早晨喇叭里唱《东方红》一直干到晚上唱《国际歌》。四组村民邹阿元至今还记得,有一年大年初一早上,蒙蒙亮中,村民们看见地里有个人影在晃。走近一看,竟是常德盛脱得只剩下单衣,在默默挑土填河。可以说,没有常德盛这种艰苦奋斗的创业激情,没有“顺风时拼命干,逆风时拼死干”的一股狠劲、韧劲,就不可能有蒋巷村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蒋巷发展的不同时期,常德盛都能把党的政策、蒋巷实际、群众需求创造性地结合起来,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善抓机遇、善创新业,从而带领全村干部群众走出了一条“农业起家、工业发家、旅游旺家”的强村富民之路。

蒋巷治水改土之时,江南农村正大兴“革命的双季稻”,由于生产期短,三次收割,成本大增,农民受苦,土质退化,而产量与“单季稻”却差不多。常德盛顶住压力,带领村民种植“单季稻”,后来又发明了在稻田套播麦种的“免耕法”。这在当时冒着很大风险,常德盛为此还辞去了乡党委委员职- 3此,蒋巷集中力量搞环保建材,再没引进一个污染项目。

进入新世纪,常德盛又创造性提出了三产兴村的新思路。村里依靠工业反哺,先后投资上亿元,开河挖渠、建桥铺路、造楼修亭,精心开发“田园风光游”、“休闲生态游”、“民俗风情游”等项目,借助沙家浜红色旅游及周边旅游风景区的辐射效应,积极开发以新农村建设为基础的新农村考察游、以无公害粮油生产基地为依托的生态农业乡村游、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主要内容的中小学社会实践游等项目,每年吸引游客1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近千万元,成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互动三赢。

从上世纪90年代起,常德盛就开始规划建设村级工业园、村民集中居住点,推进厂房和住宅集中布局,并委托同济大学编制了“生态村建设规划”。多年来,蒋巷村实施退宅还田、死浜填土、竹园虾塘还耕种粮等工程,推倒小土窑,平整老宅基,拆除旧村巷,做到工业发展,土地不减少,反而在居民新村全部竣工后,新增了复垦土地200多亩。现在,蒋巷村工业产值已超过10亿元,但在这里却看不到连片的工业厂房蚕食农田的现象,全村形成了常盛工业园、农民新家园、村民蔬菜园、生态种养园和千亩无公害粮油生产基地“四园一基地”的格局,既实现了经济发展繁荣,又保持了- 5成为村里16位种田大户之一。常德盛经常说,要千方百计巩固和提高社会主义优越性,千方百计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副则副,让每个劳动者享受选择的自由。

最让外地游客羡慕的是蒋巷老人。全村150套老年公寓,60岁以上老人免费入住。养老金按“老”取酬,不同年龄每月300-600元不等,统一提供优质口粮。对与子女同住的老人则每年给予2000元奖励。老年公寓的金雨花老人说“最低五六千,再干点轻松活,收入也有万把块。小囡要是不孝顺伲也不怕,常书记养我们。”据统计,2009年蒋巷村集体收入1000万元,其中600万来自常盛集团上缴,其他各类三产收入约400万。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社区股份分配、口粮补贴等各项加起来支出近500万。仅靠福利,蒋巷人就达到了全国农民人均收入水平。再加上劳动所得,人均年收入超过2万元,在经济发达的苏州都堪称高水平。

蒋巷富起来了,常德盛又在想,村民不能光富口袋,还要富脑袋。这些年,蒋巷始终坚持宣传农民、教育农民、提高农民作为,加强文明乡风建设。先后投资建起了农民剧场、医疗服务中心、村史荣誉展览室、图书馆、江南农家民俗馆、根雕农艺馆和科普馆等一系列文化娱乐设施,还给每个家庭赠送“四报一刊”,并开展“建设读书型家庭、培育知识型- 7工作岗位。有记者问他:“接班人会是您儿子吗?”他明确回答:“不是我儿子。我要交给最合适的人,要把与农民有感情的实干的人选进领导班子。”他常说:“我不是什么都不要,我要的是让农民长期得到实惠和安居乐业,要的是蒋巷人对党员干部的理解和支持,要的是乡亲们都说改革开放好、都说社会主义好、都说共产党好。”

常德盛时刻把父老乡亲放在心上,能叫出全村每个人的名字,知道他们的为人,了解他们的需求,家家户户都得过他帮助。他以无私奉献的情怀、无微不至的关照,赢得了蒋巷干部群众由衷的爱戴和拥护。常熟市委开展向常德盛同志学习的活动,蒋巷村民对此既高兴,又担忧,他们担心上级把常书记调走。当年村委会选举,没等宣布开始,村民们都已在选票上写下了常德盛的名字。当工作人员再三说明这是选村委委员、村主任,不是选党支部书记,常德盛不是候选人时,大家才知道弄错了,可还是放心不下。常德盛知道村民们的心思后,立即在会上表态:“我压根儿没想到过要离开蒋巷,凭着大家这分信任,我就该付出更大的努力,和大家一起把蒋巷建设好。”他说到做到,多次放弃了不少人梦寐以求的升职机会,在蒋巷一干就是44年,把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全部奉献给了蒋巷人民。常德盛44年心为群众想、领着群众干、家让群众当,他身上源源不断迸发出来的创先- 9

陈祥榕先进事迹心得感悟_“00后”战士陈祥榕烈士事迹感想七

学习常德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陈丰村党总支) 常德盛是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党总支书记,蒋巷村以前是个远近闻名的“野人村”、“光棍村”、“贫困村”,但在常德盛书记的带领下,以“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的精神和“穷不会生根,富不是天生”的信念,经过

如今,蒋巷村一二三产并进,建成了“蒋巷生态园、常盛工业园、村民新家园、农民蔬菜园、无公害优质粮油生产基地”四园一基地。蒋巷村从昔日人人穷得没饭吃的贫苦小村发展到今天户户有别墅住,家家有汽车开的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成为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排头兵、领头羊,成为全国争相学习和模仿的榜样!蒋巷村的巨大变化和常德盛的先进事迹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陈丰村党总支通过学习常德盛的先进事迹,感受颇多,受益匪浅,心得体会主要是以下几点:

44年前,22岁的新任蒋巷大队大队长常德盛面对着全县最落后的村庄,喊出了“穷不会生根,富不是天生。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的响亮宣言。自此,他带领村民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掀起了治水改土的四大战役。十年时间,蒋巷村从吃返销粮一跃成为苏州售粮状元。为了壮大工业经济,创业之初,他四处奔波招商引资,积极争取发展项目,经常连饭都顾不上吃。40多年来,常德盛扎根农村,与蒋巷人一起吃苦、干事、创业,全身心投入到蒋巷村的发展事业上。我们党支部的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向常德盛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心想基层、情系基层、服务基层,爱岗敬业,扑下身子,踏实工作,“做一件事情就要做成一件,做好一件”,努力做人民群众叫好的“双强双带”型党员干部。

常德盛常说:“在我心中老百姓的事最大!村民们找我帮忙,肯定急得不得了,我一定要设身处地帮他们解决困难。”日常工作中,他也是这么做的。为村民垫钱建房,替患癌村民联系名医、垫付医疗费,关心照顾孤儿兄妹,挽救帮助失足青年……常德盛热心帮助村民的故事,几天几夜也说不完。正是这种“当一天村书记,就要为百姓铺一天幸福路”的爱民为民情结,让他和村民打成一片、鱼水情深。我们党员干部要向常德盛同志学习,就是要像他那样,把群众当亲人,始终心系群众,一心为民,为群众真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纵观蒋巷村40多年来的“发家致富”史,从“农业起家”、“工业发家”到“旅游旺家”,从双季稻改为单季稻、推广“免耕法”到新农村建设,从彩钢复合板小厂到产值超12亿元的常盛集团,再到如今的常盛小额贷款公司,常德盛始终带领村民们奋斗在一线,在突破前进中把蒋巷由一个穷村恶水之地建设成为“全国文明村”、“国家生态村”、“全国农村现代化建设示范村”。我们党员干部要向常德盛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始终坚持创新发展不动摇,在村级发展中不断破解难题、解决问题,成绩面前不满足、不停滞、不懈怠,真正做到样样评比争先进,各项工作抢第一,为推进科学发展、建设富裕陈丰建功立业。

作为蒋巷村的发展带头人,他虽然一手带出了产值突破12亿元的常盛集团。但是,常德盛对财富却从不动心。随着村级经济的迅速发展,镇里给他核定的岗位报酬也不断上升,但他只拿一小部分;兼任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期间的报酬也分文未取;企业改制时应该持有的常盛集团股份,被他谢绝了,他坚持这份资产由全体蒋巷人共同拥有。常德盛说:“这些钱我不能要,要了就会失去凝聚力、向心力、号召力。但是,我不是什么都不要。我要的是农民长期得到实惠,安居乐业;要的是乡亲们早日过上小康生活!要的是蒋巷人对一个老党员的理解和认同;要的是老百姓都说改革开放好、社会主义好、共产党好!”作为一个年集体经济收入超千万元村的党委书记,常德盛没有自己的专车,看他坐着金杯小面包车出去谈业务,甚至看他坐着手扶拖拉机出门开会,村民都从心底里敬佩。我们党员干部要向常德盛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牢固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不断改进思想作风,切实做到清正廉洁,严于律己,不谋私利,作风俭朴,以自己的模范行动,扎实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

一个人、一个干部要做点好事不易,要永远地做好事、做实事就更不易了,永远地为大众着想、为百姓着想、为更高的奋斗目标着想更是难上加难的事。然而常德盛做到了,并且几十年来他所做的事几乎没有人认为是错的,甚至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老百姓都能信任他、支持他、拥护他和爱戴他,这是因为百姓们相信常德盛是个有美德的人,是个只为他人着想、不为自己谋利的有高尚道德的人。我们党员干部要时刻以常德盛同志为榜样,学习他的高尚品德,为陈丰村的美好未来而努力奋斗!

陈祥榕先进事迹心得感悟_“00后”战士陈祥榕烈士事迹感想八

学习常德盛事迹心得体会

近日,通过听取常德盛书记先进事迹的报告,我深深被这位年近70的村党委书记所感动。常书记长期扎根于农村,把一生最美好的时光奉献给农村,把一个贫困的小村发展成为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促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当刚刚走进蒋巷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的农村小别墅,整齐的道路,清澈的河流,令人向往。一路上,我们看到了很多有关常德盛,有关蒋巷村获得的奖牌和照片,渐渐地对这个老书记产生了崇敬之情。我慢慢地开始了解了常书记。

通过报告会,我被常书记的敬业精神所感动,他四十年来如一日,每天早上6点就到村工作,晚上5点还不下班,不论刮风下雨,日晒雨淋,他总是坚持到村。他这种吃苦耐劳,生生不息的敬业精神,是我们大学生村官要学习的重点。我来农村工作近两年,起初很不适应农村的工作,因为农村工作不像其他工作那样能够朝九晚五的上下班,因为它具有很多突发性和应急性,就如最近我村发生的生活污水事件,晚上7点,全体村干部紧急召开会议,会后,我们直接去百姓家里调查摸底,听百姓的诉求,当整个工作结束的时候,已经是晚上9点多,大家都累了。在周末为了接待来访的群众,我们放弃休息时间,我和其他村干部始终坚守岗位,我想,我们的努力不会白费,政府一定会采取措施不让百姓的利益受到损失。所以,做村官,一定要吃苦耐劳,服务百姓,常书记是我们的榜样。

常书记是一个清正廉洁的人,朴实又淡泊名利。他还给自己定下了“三不原则”,不受礼、不吃请、不徇私,就连他的女儿都没有通过关系去找一份好的工作。现在的社会,处处都要靠关系,都要去送礼,常书记却出淤泥而不染,不被世俗同流合污,这种品质告诉我们,不一定只有靠关系才能把事情做好,只有脚踏实地,认认真真的工作才能取得成功,做官一定要清正廉洁。

常书记民主、平等,关心爱护百姓,他把每个百姓都当作自己的朋友,无论谁遇到困难,他总是会主动关心,不管是百姓的生活上还是事业上。记得事迹报告中说到了常书记为一白血病女孩捐款看病,到处求医,感动了女孩的家人,也感动了村里的每位老百姓。做村官,就是要为老百姓做事情,不论是大事还是小事,老百姓总有一天会被你所感动。大学生村官现在是农村基础工作的一支新型队伍,作为其中的一员,我始终会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

常书记把蒋巷村的经济搞起来了,但是他没有忘记自己村里的老百姓,因为正是有了这些可爱的百姓,蒋巷村才变得如此美好。作为村干部,在经济发达后,他时刻不忘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并全力推进“民心工程”。对社区中因病、事故、工伤致残等居民,村干部坚持每月开展“一对一”进家探访活动,逐步建立健全低保人群资料档案,保障困难居民基本生活权益。

常德盛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实在是很多。相较之下,我们的生活条件优越,但是总是乐不思蜀,不求上进,他却在艰苦的环境下还能开拓创新,他处处以身作则,无私奉献。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以他为榜样,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断学习,更要学习常德盛艰苦奋斗的精神,时时刻刻充满热情、激情,不断提升为民服务的水平,争当一名优秀的大学生村官。

辛庄镇洞港泾村村民委员会

2010年12月7日

陈祥榕先进事迹心得感悟_“00后”战士陈祥榕烈士事迹感想九

学习毕世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毕世祥同志生前是中共甘孜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2013年12月16日,毕世祥从康定前往雅江县和新龙县开展基层群众工作,在翻越国道318线康定县境内海拔4412米的高尔寺山时,因大雪道路结冰严重,山高路险,发生车祸因公殉职,终年53岁。

毕世祥同志扎根藏区,艰苦创业,苦干实干,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上,用生命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他的一生既短暂平凡又永恒伟大,他以自身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的精神风采,用生命刻画了党员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形象。时下,全国上下正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如何加强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俯下身扎下根求真务实、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严于律己,是一道摆在年轻干部面前的必答题。 毕世祥用雪山铁骨、草原柔情诠释了“亲民、务实、律己”,留给了年轻干部一份标准答案。

毛泽东曾经指出:“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我们的好干部毕世祥,就是满怀着对人民的满腔热忱,用生命谱写了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赞歌。

学习毕世祥,做一个忠诚的人。忠诚是一种品德,也是一种能力,干部要不断强化自身政治素养,提升党性修养,

1才能树立坚定的政治立场,忠诚于党。只有忠诚于党,才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而做到忠诚于民。

学习毕世祥,做一个为民务实清廉的人。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毕世祥用生命践行群众路线,才赢得了群众的拥护和信赖。因此干部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才能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和群众一起面对困难,跨越沟坎,才能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

学习毕世祥,做一个有担当的人。31年坚守在艰苦的一线,他始终不忘的是党和政府对他的信任,始终不忘的是人民群众对他的期望,站在这个岗位上,他挑起了肩上的责任。面对困难迎难而上,有敢于挑起重担的勇气和能力,才能脚踏实地地为群众谋福利。

在践行群众路线中,涌现出的毕世祥等一大批干部,他们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奉献之歌,无愧为党的好干部,无愧为优秀的共产党员。我们都要以他们一心为民的精神为标杆,争做新时代的先锋,勇当新时期为民务实清廉的好干部。

王琴

陈祥榕先进事迹心得感悟_“00后”战士陈祥榕烈士事迹感想十

毕世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一个魁梧的康巴汉子,倒在了4000多米的皑皑雪山下;一颗深沉的赤子之魂,永远留在了藏区人民群众心中,留在了他所翻越过的每一座大山的深处。

毕世祥,这个很普通的名字,随着那一起无情的车祸,无情地消失在藏区人民的视线里,而他所留下的点点滴滴,却在更多人的心中久久萦回。他没有干过惊天动地的伟绩,可每一件小事都是百姓的迫切之需;他没有无比显赫的官职,可在百姓心中他却重如泰山;他没有留下什么遗产,可他留下的精神却足以让一代人感动。

翻越高山,为心底那份热爱。毕世祥每年基本上有200天以上在基层或在去基层的路上,每年行程超过8万公里,深入全州18个县325个乡镇,面对面与群众交流。也就是说,几乎每个工作日,他都“泡”在基层,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这个高大的男子,有着一颗博大的胸怀,怀里揣着大山,揣着大山里的一草一木,揣着大山里无数百姓的冷暖饥寒。只因为有着这份深沉的爱,他起早贪黑、夜以继日地行走着、询问着、调查着、思考着、行动着,直到这一切都转化为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在幸福。可到了这一刻,他的脚步又迈向了另一座需要他的大山。就这样,他走遍了甘孜

州的山山水水、村村落落,用无数的脚步走出了一条走进群众心中的路。

走出大山,让生活更加美好。大山深处的美,就像藏在果壳里的珍馐,而有了毕世祥的积极推动,世人才得以共享。海螺沟、稻城亚丁让多少人留恋忘返;俄色茶、牦牛肉让多少吃货大饱口福;独特神奇的藏族文化出国演出,让多少人在惊艳的同时也拉近了民族的距离。他一趟趟地走进大山,又一次次把大山深处的世界展现给外界,一来一往中,山里的人民的生活更富裕了,而山外的人民的精神生活也更丰富了。而他呢,只是在大家的微笑满足着继续着自己那平凡的坚守。

严父爱子,靠自己才算本事。毕世祥留给藏区人民的回忆太多,留给儿子的却是“靠自己才算本事”的励志格言。而在《触龙说赵太后》中,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毕世祥也在为其子计深远,他这句话很质朴却饱含着父亲对儿子的深意。一个手握权利的父亲以自己的言行教育子女要自力更生、自强不息。在这样家风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不管将来身居何位,他定会公私分明、不贪不占,定会清正严明、廉洁奉公。这样的领导干部也让无数“草根”们再一次相信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作为一名基层共产党员,我们要有毕世祥一样大山般博大的胸怀,要拥有一颗慈悲的心,要有挥洒青春、创造梦想

的决心,要有勤学善思、不断提高的习惯,要有不怕困难、不惧艰辛的毅力,要有想干事、敢干事的魄力,自觉主动到急难险重岗位接受磨练。在奋斗的崎岖不平的路上,年轻的眼眸里要时刻装着梦和思想,昂首挺胸朝前走,让每一个脚印都坚实而有力量。同时,也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留下乐观的笑容和美好的品质,以自己的言行举止传递世间的真善美。

陈祥榕先进事迹心得感悟_“00后”战士陈祥榕烈士事迹感想十一

学习陈燕萍先进事迹心得体

在听完陈燕萍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汇报会结束了,但陈燕萍同志的声音、事迹依然犹如春雷般回荡在胸中,如春雨般滴洒在心间。陈燕萍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为人民法院队伍建设提供了新的榜样。她甘当平民法官,公正廉洁司法,坚持群众路线,坚持能动司法,模范履行人民法官的职责,谱写了当代人民法官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壮丽之歌。陈燕萍同志的先进事迹充分展示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彰显了人民司法的人民性,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人民法官为人民’的生动教材,是人民法院的宝贵精神财富。

陈燕萍同志事迹使我们基层法院进一步认识到新形势下人民法院肩负的重大政治责任、社会责任、法律责任,认识到新形势新任务对法院队伍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在新的时期里,我们基层法院全体干警要始终坚持“三个至上”工作指导思想和“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主题,深入开展“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大力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更好的做到“司法为民”的服务宗旨。

陈燕萍常说:“法官不是官,不能摆官样”,因此对当事人要有“暖心的微笑、耐心的倾听、贴心的话语”。在我们实际的工作生活中,是存在法官摆官样的严重现象,对当事人不理不睬或是大声质问、训斥、摆架子。这种现象很大程度上损害了法官更是法律的尊严和形象。因此在开展各种工作中,首当从严治警,保证队伍增强战斗力,建立一支政治坚定、业务过硬、一心为民、公正廉洁的法院队伍。基层法院干警须始终以“三个至上”、“五个严禁”来衡量自己的言行,严以律己,争做实践科学发展观和人民法官的模范,积极工作,爱岗敬业,尽职尽责,秉公执法、廉洁自律,改变自己的工作作风,牢记党的宗旨,牢固树立司法为民的精神,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党的事业之中。正确对待权力、金钱、名利,注意自己的仪表风纪,自觉维护法官的形象。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敢于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增强拒腐防变能力。真正做到修身先修容,正法先正己。只有这样,我们基层法官才会赢得感动和尊敬!

作为一名法官,如果不能公正司法,上对不起头顶庄严的国徽,下对不起求助法律的底层普通老百姓,像陈燕萍同志说的“官司一生一次,影响一生一世”,公正司法是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灵魂和生命,是党和人民对审判工作的根本要求。每一个法官都必须时刻铭记在心,严格要求自己,努力践行公正执法、司法为民。

陈燕萍常说道到:“当好基层法官,就要有一颗爱民之心,才能赢得百姓的信任。”从她办的各个案件,到她精心照顾小敏,她用心去感知,用心去办案,贴着当事人的心去想案件,争取案件的最终妥善解决,化解纠纷,维护社会和谐。这是一名法官一种多么高尚的人格魅力:总是站在别人的角度上用心思考问题,用爱解决问题。是啊,在实际的工作生活当中,我们法官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可以挽救一条生命,甚至是一个家庭!法官一时的疏忽、丝毫的懈怠,都有可能酿成大的事件。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天大的事,法官一定要全心全意地为当事人着想,从一种新的角度去检点自己的言行、思考问题,坚持“人性化”执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基层用真心真情赢得百姓的信任,赢得我们百姓这个衣食父母的厚爱,从而取得他们的永远的信任和支持。

当然,作为法官除了要有一颗爱民之心,更要有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大局意识。责任是爱的酒杯,只有彼此兼顾,才能溢出华表与天平的神圣,谱写司法为民的优美旋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让我们一起努力,用公平和责任托起法律的尊严,用真诚和爱心呵护一方的和谐;用真心真情在百姓心中树起了一个人民满意好法官的光辉形象!

陈祥榕先进事迹心得感悟_“00后”战士陈祥榕烈士事迹感想十二

学习陈燕萍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在中央政法委的有力号召下,一场轰轰烈烈的学习陈燕萍先进事迹的热潮迅速在全国掀起。我们村在镇党委及镇政府的号召下,组织全体村干及党员观看了陈燕萍同志的先进事迹报告会,认真学习了陈燕萍同志的精神,从中学到了很多。

陈燕萍同志对人民有着厚重质朴的情感,心中时刻装着人民法官为人民的信念,始终把对党和人民的爱铸就在平凡的审判事业中。她在法院工作21年,在基层人民法庭工作14年,始终坚持党的事业至上,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忠实履行人民法官为人民职责,爱岗敬业、勤奋工作,悉心办案,刻苦钻研审判业务。与陈燕萍同志相比,同样是个女同志,但却没有陈燕萍那样的感人与奉献,深表惭愧。

陈燕萍同志作为一名基层法院的女法官和一名普通共产党员,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也没有气壮山河的豪言,但她有着崇高的理想信念,有着共产党人特有的精神支柱,有着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她主动到条件艰苦的农村基层法庭工作,而且一干就是十四年,把最美好、最宝贵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党的审判事业,奉献给了她深爱着的人民群众。她长期在农村法庭工作,深切的体会到人民群众的疾苦,对老百姓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朴素感情。她始终牢记着人民法官的责任与使命,尽自己所能为民解忧,用自己的爱心无私奉献,树立起人民法官亲民、爱民、为民的良好形象。

陈燕萍同志十四年风雨兼程,十四年默默奉献,把对党的忠诚体现在所办的每一件案件上,把党的关怀传送到千家万

户,时时刻刻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建树着党的形象,让人民群众更加热爱我们的党,更加信任我们的政府。

陈燕萍在审案中,十分注意细心观察,善于把握当事人在诉讼中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状态和神情的变化,就连当事人脸红、气粗等微妙变化都逃不过她那双明察秋毫的慧眼。在办案中,总是以特有的细心、耐心和同情心,在法、理、情之间寻找结合点,准确切入案件,把握案件的走向,对症下药,真正做到案结、事了、人和。这种办案方法,确实是法官难得的修养。陈燕萍把自己的办案方法,总结为“望、闻、问、切 、笑”五字工作法。用心去感知,用心去办案,掌握案件处置的主动权,争取案件的最终妥善解决,化解纠纷,维护社会的稳定,为社会增添一份和谐。

陈燕萍爱岗敬业,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使命感。她每年办案200多件,是全院多年的办案状元。所审理的3000多件案件无一错案,无一投诉,无一上访。十四年来,陈燕萍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无数次拒礼、拒贿、拒吃,无一违法违纪,无一投诉举报。正是由于她的公正,赢得了广大群众对她的信赖和尊敬。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学习对照,自己一定认真找出差距,决心以高尚的职业情操,把陈燕萍同志“平凡、真诚、大爱、可敬”的精神发扬光大,秉公执法,廉洁自律,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做一名合格的村干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