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青春的底色作文800字范文(通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21:36:55 页码:14
青春的底色作文800字范文(通用8篇)
2023-11-11 21:36:55    小编:HLL韩

人生是一本书,而总结就是书页中的扉页,记录着我们走过的每一页。完美的总结也需要有针对性,对于不足之处要有明确的改进方向。以下是一些总结示例,希望能对大家的总结写作有所帮助。

青春的底色作文800字篇一

列车载着我们离了新疆,只听见铿铿作响的辗压铁轨的声音,远处的山,像一道黑魖魖的魅影,山旁边,便是敦煌莫高窟。

危如累卵,蜷缩一隅。这是敦煌开始给我的印象。然而当我走进去,才感受到敦煌作为中国文化的底色,当之无愧。

莫高窟的里面完全消散了沙漠的空旷与荒凉,别有一番明媚与生机。色流猛地一下涡漩卷涌,人世间能有的'色彩都喷射出来,却又一点儿也不野,舒舒展展地纳入细密流利的线条,幻化为壮丽无比的乐章。这方明媚,退却了初春的寒意,而已是春风浩荡,万物苏醒,在这里,连禽鸟都在歌舞,连繁花都裹卷成图案,为这个天地欢呼。

它沉淀了一千多年的风沙,却撑起了一千多年的分量,它用独具风韵的壁画,给现世凡人碌碌俗务的内心,涂抹上宁静的底色,它给每一个过客的心之峡谷里,都染上了灵动的希望。

出来时,已是傍晚,在山脚前来回徘徊,定一定被震撼了的惊魂。晚风起了,夹着细沙,吹得脸颊发疼。沙漠的月亮,也格外清冷,然而眼前的敦煌,却又分外耀眼起来。

生命的坚韧,在这里仍处处可见,依靠可怜的露水微微打潮的盐碱地上,绽开出条条比拇指还粗的裂缝,蔓延着伸向天际之间。这里,砾石丛生,却不时见有野蒺藜、骆驼刺蓬勃地生长,一株株,枝繁叶茂,吐青抽绿。它们用旺盛的生机,藐视着周遭恶劣的生存条件,开出一方属于自己的色彩。

我想,这实在是一个美得不能再美的寓言了。在中国的版图上小小的一角,有多少人冷落,又有多少人遗忘,然而,正是有了那一代代的能工巧匠,将生命的热血在这里挥洒,让毕生的才情在这里流淌,终于才让这文化的一角,人心的荒漠,开出了属于世界的色彩。

这方底色,是不畏世俗,安于朴素。

这方底色,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这方底色,是苍凉,是生机,是坚守,更是担当!

青春的底色作文800字篇二

浓烈的金黄,静静灭了黑土地炽热的颜色,正午的太阳投射下一季流年般的幻影,那一片葵,一片轰轰烈烈盛开着的葵,执着的扬起头颅,于是在生活密不透风的缝隙间,我又看到那张脸,那张最平凡的中国农民的脸。那是我亲爱的爷爷。

骑着单车,我畅游在田间小道上,迎面吹来的是家乡温存熟悉的风,路边半人高的油菜花,混着清风,将质朴的花香送到鼻子里,我的心在飞翔。

回到了家里我停下车,走到后院里,看到爷爷一个人独自站在田间面对着大片大片金黄的向日葵。我想起了曾经的爷爷,他以前是一个泥瓦匠,也许他曾赤脚在田埂上,一遍一遍的来回走着,也许他也曾这么蹲着,看着田里的那些金黄的向日葵。

爷爷的一只眼睛,早年因为疾病,一直都不能看见,另一只眼睛现在也得了白内障,他无法看到触手可及的阳光,靓丽跳跃的音符,更不曾读过一本书,爷爷每天所想的只是挣很多的钱,拥有一个完整的家。于是他在后屋后的空地上种了一地的葵花。

我的记忆飘向了远方,曾经,无论春夏秋冬,爷爷总是把田里的工作放在首位,一个人烈日炎炎的下午。又在吃完午饭后下地了,他要赶着天晴的日子,去把麦子收回来。

做完作业的我,拎着水壶去田里找爷爷,走到了田埂上看见爷爷,赤着膊,带着一个凉帽,正弯着腰,一把一把的割麦子,收割好的麦子已经整齐的排列成好几行。

我走到爷爷身边,看到他的脸上,都是豆大的汗。,我拿来他擦汗的毛巾递给他,他挺起了腰,又捶了两下,说:“老啦,不中用了现在,腰又疼起来了。”看着爷爷的脸,我知道,岁月将他的辛酸的经历和生活的苦楚,都刻进了他的皱纹里。

我将水壶递给了爷爷,爷爷咕咚咕咚的喝着,嗓子里的咽水声大的可怕。喝完水,他一起和我坐在田埂上休息,看着远处金黄的麦子,爷爷说:“我们农民最大的念想,就是能够把种下去的庄稼全部都收上来。”那时的我并不理解爷爷内心对于这片土地的热爱,直到现在,爷爷不能够再下地时,我才理解他那种心情。

我知道,爷爷并没有把生活当作一首多么高昂的歌,它的曲调不紧不慢,有些低沉,他在生活这条缓缓流动的长河中,削磨着苦难,变得隐忍坚强。他的底色就像那金黄的麦子,金黄的向日葵一样是金色的,和大多数农民一样。那一抹深沉的金黄色,正是他一生最好的写照。那金黄色就是农民的辉煌!

回头望,那片葵花在风中摇曳,熠熠发光。风吹起如碎花般的流年。绚烂的金黄色中,是爷爷那朴实无华的脸庞。

青春的底色作文800字篇三

“底”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下也”,意思是东西最下面的部位,“色”即颜色,底色是一个人最本质最重要的背景色,因而涂好孩子的人生底色至关重要。

家长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底色,为涂好孩子的底色,家长应努力做好榜样,因为一个新生命诞生时大多像白纸一般,家长往往是涂好底色的第一人。《布鲁克林有棵树》中弗兰西的祖母虽然没有文化,却建议弗兰西的母亲每天坚持给孩子读《圣经》和莎士比亚的作品,好让孩子处于困境中不至于沉沦,每日一页让弗兰西收获了巨大的精神财富,也为她的人生底色抹上了最为明亮的一笔。正如卡拉马佐夫兄弟所说的“一个好的回忆,特别是从父母家里留下的回忆,是世界上最强烈最健康而且对未来生活最为有价值的东西”。日本作家岛田洋七深受积极乐观的外婆的影响,尽管儿时生活拮据,却能意识到贫穷或富有并不是决定内心的精神力量。古人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说的就是一个人的生长环境对个人的成长是多么重要。

但是仅仅靠家长的修养还太单薄,社会的力量也会决定孩子的底色。当下,一切都在飞速的发展,高铁动车飞机能让你说走就走,与人联系只需在手机上轻轻点几下即可,空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世界的变化越来越快。社会急功近利的心态折射在孩子底色的涂抹上,君不见社会上各种各样的速成班铺天盖地,仿佛天才如雨后春笋,一夜之间就漫山遍野。然而孩子的的教育欲速则不达,否则,孩子的底色就会变得单调乏味,甚至是荒腔走板,生命一旦陷入速度的泥淖,就像法国电影《云上的日子》中一句经典的台词:“脚步太快了,灵魂跟不上。”

孩子的底色需要家长、社会和古典文化共同涂抹。

青春的底色作文800字篇四

那拉提的草场是由绿色的天鹅绒织就的。柔顺、厚实的草铺满了山坡,带来了一种舒惬和依恋的情绪。橘色、黄色、白色、紫色的野花在葱绿间浮动着浅浅的笑意。山峦阒暗的轮廓在遥远的地方舒展开,它们背后倚靠的天空蓝得要滴出水来。触目所及,都融化进我的心中,成了值得珍藏的底色。

我们沿着大路的边缘缓缓踱步。近旁一位哈萨克族的老人用哈语向他的小孙子叙说着什么,声音深沉悠长有如山脉起伏的轮廓。老人沧桑的面庞上皱褶累累,下巴上一撮白须在风中微微飘起。戴一顶宽大的白毡帽,着一身黑棉袍,端坐于一匹大黑立刻。他的孙子则骑一匹年幼的红栗马。孩子八九岁上下,戴着棒球帽,穿一件旧的蓝夹克,小脸被草原上长年的冽风吹得暗红暗红的。他们身后的草地上散开着一大群在低头吃草的绵羊,像绒绒的白浪。老人看见我们走近,换上有些拗口的汉话和我们打趣:“客人,怎样这个时节来新疆?水果还没熟,不好吃呢!”我们也笑着说:“我们来新疆也不全是为了吃水果的啊。”闲聊数句,老人又转对他孙子说:“阿尔塔,去,看看你能不能把羊群圈起来。等你回来,我再继续讲叶蓦尔叔叔的故事……”小男孩一夹马肚子,扬起马鞭飞驰向远方去了。老人取下腰间的皮水壶,浅啜一口,打开喉咙,用浑厚且略带沙哑的声音唱起歌谣:“留人间几许爱,迎浮世千重变,遥望日出月落,莫问是劫是缘……”

回程途中,时常有马儿在我们的车旁驰骋。马鞍上骑着一个哈萨克小伙,他背后坐着头裹彩色头巾的哈萨克姑娘。姑娘倚在恋人的肩头,小伙子扬起马鞭,马儿掠过茫茫草场,消失在我的视线之外。路旁的小小木头车站里,坐着本地山区里的原住民,等待着过路的车子送他们回大山深处的家去。久久不见车来,他们却依然安详从容,丝毫没有我所熟悉的急切和焦虑。给人一种感觉:他们不是在等车,而是在欣赏太阳徐徐落到山后。那是一种随处皆可停,随处皆是景的心境。

我莫名地动容,胸中涌动起百感交集的情绪,泪水也冲上眼眶。这无关于诗画般的景色和实际的资料,只是这一切之中丰盈着的一种生活哲学,如淡淡涂抹的底色般,深深地打动了我。对于僻远地区的人们,我们会因为他们太过平凡,生活没有什么期望,没有什么前途而隐隐地对其心怀怜悯。他们生在哪里,一生大概也就拘束在哪里。然而他们却努力地去活得更加潇洒,更加有滋有味,用一颗素朴却热忱的心,渲染出生活最完美的底色。

以前在读蒋勋的《少年台湾》时,我也有过相似的感受。看塑土罐子的大爷、背包流浪的少年、爬槟榔树的姐弟、世代编织蔺草的妇人,在几乎与外界隔绝的台湾乡野间,活得诗情画意、活得本真随性。

原先令人留连的底色本不止有自然的美景,它更源于人心——那颗在平凡之中仍旧悠游自在的心灵,才是世间最为绚烂的底色!

青春的底色作文800字篇五

人生如画,绚丽多彩,底色沧桑,花草树木,如人姿态。

微雨携着花香,悠悠荡荡地飘进我的窗口。

翻书品茗,在这般微雨蒙蒙的天气,最适合打开旧匣子,描绘生命底色,为泛黄的记忆里重塑一抹生机,一分颜色。

循着古老爬满青藤的老墙,走向巷子的深处,在不曾约定的雨天再次欣赏那一树花开,再次品味它生命底色。

当乌云咬破黑夜的唇,丝丝血痕便渲染天际,颗颗豆大的雨珠像被筛子筛过一般,迫不及待地投入大地的怀抱,微醺的路灯下,独我一人在雨中狂奔。

雨越下越大,没有办法只好暂避于小屋檐下,屋子房是一花圃,空旷的土地,肥沃的土壤,往日风情万种的花都黯淡了颜色,成为风雨的底色。花圃周围是一堆废弃的石块,其中的一抹新绿让我停留了目光,它拼命地从石缝中挤出了脑袋,它亮得耀眼,任雨越猛,风愈狂,它依旧昂着头,挺着身,力求让风雨成为它的底色,或许是石块给予了它支撑吧,又或许是它独特的生存方式,但更多的是它坚忍不拔,顽强不屈的生命个性吧,它正积聚着力量,等待着涅槃重生。

我惊讶于一株小树苗所具有的强大力量,更敬佩于他顽强的生命力与不屈的精神,在风雨面前,它有着不服输,不低头的劲儿,荷花的底色是它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青松的底色是它经霜弥茂,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挺拔。而这一株树苗的底色是它顽强不屈,坚忍不拔的生命毅力与厚积薄发的魄力。

雨渐小,风已停……。

与它相逢十几载,虽匆匆别离,短暂相聚,却从不曾错过约定之期,眼前,它已是一树“花”开。

那一缕树魂在我心中宛转生香,每每打开记忆之匣,那树魂便如琴音,宛转悠扬,奏起精神与生命的赞歌。这株树苗拥有着如青花瓷釉色般清雅,但不清寒的底色。指尖轻轻抚摸树干,那坚毅的底色便如丝如雨流进我的心中。袅袅烟,蒙蒙雨,朦胧而婉约的坚毅美,千里江风,追追醉人面,这底色随着江风飘去,去到那我去不了的地方。

静静的夜,在留银的月光下,品味生命的底色,描绘一个前尘的旧梦,用笔墨渲染于纸上天下,用底色映衬人生的绚烂,用底色表现个性的张扬。

树魂悠扬,宛转生香,纷繁尘世,底色渲染。

青春的底色作文800字篇六

我常常会问我自己: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意义是什么?但从未给自己一个明确的答案。

这天晚上,我约了发小出门散步。一见面,我便从她身上感受到了一种自信的气质。我开玩笑地说道:“这么久没见了,你还是老样子,‘目中无人’啊!”她捶了一下我的肩膀,哈哈大笑起来:“别拿我开玩笑了!哪敢眼中无你呀!”

我这发小与我同一所幼儿园,记得有一次走秀表演,要用废旧材料做衣服,当时我俩都必须用许多光盘将上半身裹住,再用报纸做一个短裙。到了表演的那一天,我站在她的前面,扭扭捏捏害怕被大家嘲笑,走完再回头看看我的发小,面对那几百人,毫不感到紧张害怕,她昂着头,手叉着腰。在我的眼中,她浑身散发着光芒,像是百花中最艳丽的一朵。

幼儿园的大三,我和她一起去学了跳舞,她学了拉丁和民族舞,而我只学了民族舞。课上,老师教我们任何内容,她总是第一个学会,做的最好;而我,和大多数人一样,做得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

给家长展示舞蹈学习成果时,她更开心了,就像是终于等到了花儿绽放的那一刻,等待着被人们赞扬。果不其然,开始跳舞的那一刻,家长们的目光便被发小吸引了。她的动作夸张又不失美丽,浮夸又不失优雅。在她的舞姿中,没有害羞,没有腼腆,没有胆怯;在她的舞姿中,只有自信,只有高傲,只有美。

发小从小就这样上进而自信,舞也越跳越好。而我早已半途而废,在舞蹈这条路上离开了。她一直在学舞,记得以前去她家玩,一定要先压腿再和我玩儿,玩一会儿又要去练基本功,有时问她拉韧带疼不疼,她一脸笑容与幸福,摆摆手说:“疼什么?为什么疼?我可享受这个过程了!”我看着她;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竟有些羡慕。

到了初中,学习内容更加难了,需要上补习班。我和她报了同一个教育机构,只见她上课时比谁都认真,但是却总学不好。她有时会对我说:“我可能就不适合学习,还是跳舞适合我!”嘴上这么说,却从未见她放弃学习。

回忆了这么多,她的一句话把我拉回了现实:“你现在有没有过到你想要的生活?”我顿时语塞。过了许久,我才说:“快了吧。”

我羡慕发小可以有一个美好的生活,但在幸福之下却充满了辛苦。

或许我们的存在就是我们生命的底色,但需要我们用生活中的一笔一划去完成这一幅不完整的画。现在我明白了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意义是什么?是底色。

青春的底色作文800字篇七

飒飒秋风起。

院中有一棵银杏,伴着秋风,金黄色扇翼般的叶片悠悠飘落,宁静,雅致。

一次放假,我背着沉重的书包回到家,放下包,直觉肩膀一阵酸,伸手揉了揉,拉开拉链,独见厚厚的一沓试卷,我叹口气,数不尽的习题,三点一线式的生活消耗了我对生活的热情,不知不觉中,竟只剩下枯燥,生活的底色仿佛只剩下黑白而已。

突然,一抹金黄闯入视野。走到窗户口,呼吸一窒:细碎的阳光从银杏叶间洒落,铺就一幅淡雅的画卷。阳光正好,风儿飘过,几片金黄色的叶子先后缓缓落下。

”丫头,回家了,怎么在这儿发呆?”转身,是祖母。“奶奶,我看银杏呢,秋天的银杏最美了呢,您知道为什爷爷当年要种下这满院的银杏吗?”

奶奶只是小小,眼角的皱纹弯成一道涟漪,两鬓霜花尽染,佝偻着身子,拄着拐杖,缓缓的走向近处的一棵,抬起手,摸了摸粗糙的老树皮,一如奶奶的手,眼神中似是怀念,许久,才听到她温婉的嗓音响起,在这小小的院子中,随着空气,不断回旋,上升:“因为银杏很美啊,而且,你不觉得它活得很从容吗,银杏叶总是不急不躁的往下落,从不会一起落。”

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又是一阵凉风吹过,一片扇翼在半空中摇摇晃晃的坠落,在我的眼里,却又是那么美,它仿佛是在做他生命最后的舞蹈在,最后在祖母的肩上停止,那一刻,祖母嘴角,那一刻银杏叶纷飞,那一刻给我的生活增添了一丝金黄的底色,那一刻,美如画。说银杏叶从容,祖母的身上亦是散发出从容的风度,惊煞满树繁花。

杨绛先生也曾经说过:“我曾经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原来,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所以,任晨钟暮鼓,把握从容的生活底色不失为一件妙事。

顿悟,陡然想起在书中看到的一句话:“今生,我只愿做一朵平凡的陌上花,不妖娆,不张扬,只是从容地绽放。”不错,生活太琐碎,我们又太浮躁,很容易在繁事中迷失本心,以至于忘了自己为什么出发,忘了自己从哪儿出发,其实,我们所需要做的,仅仅是把生活的底色换作从容便可。

其实如同拍照摄影,选择恰当的底色,看似随意,但实则十分重要。我们可以没有很多的成就。但我们却不可以让生活失去从容的底色。

时光清浅,岁月嫣然。前进路上,从容的底色让我们保持清醒,亦给我们无穷的动力,随时给我们提醒:不要被外物所,迷惑不管遇到什么,都以一颗从容的心笑对,则将会令我们获益匪浅。

平和岁月,我就这样一路走过,前进路上,一棵银杏树上,金黄色的叶子正慢慢掉落,我的步伐,亦是从容。

青春的底色作文800字篇八

在人与人交流时,“微笑”通常表达的是认可与鼓励,但因为人们的世界观不同,对微笑本意的理解也会有所差异。有的是千言万语所不能表达的,有的甚至影响人的一生。在我的心中,始终荡漾着一丝微笑,这微笑的底色伴随着我成长,已经成为我一生的向导。

那是三月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课前我们都在教室外闲聊,享受舒服的春风和阳光。不久,写字课的铃声响了,我们便像往常一样快速跑进教室,等待着您的到来。您准时出现在教室,什么也没说,先是拿着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着字,坐在下面的我们,有的举起手在空中比划着,有的甚至摸仿您的写字姿势。稍许,您转过身来,对我们说:“大家开始写字”。

话音刚落,教室里便传来了写字的“沙沙”声,而你也没有闲着,在教室里一边走着,一边指导写字的同学。我的心里暗自紧张,心想“我的字这么难看,若是被老师批评了,那多么丢人啊”,只好埋下头认真地写字,生怕被老师发现。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不知何时,沉浸写字中我被后排传来的老师说话声打破了心中的宁静,我再次紧张起来,心想“糟糕,老师要检查到我的字了,这可怎么办啊”!我虽然继续埋头写字,但手中的笔像喝了醉酒一样,不听使唤。后排老师的说话声渐渐消失,转变为那熟悉的、沉稳的脚步声。我将头埋得更低,警觉着,非常不自然地用左手微微盖住写的字,心中暗暗祈祷不被老师发现。

脚步声越来越近,我的心也随之跳得厉害,忽然,这脚步声嘎然而止,我预感老师已然在我身后观察我的字了,那种感觉就像身后有一头巨大的猛兽,在贪婪地盯着它的猎物,随时有可能扑上来撕碎我。我的紧张得脸红发紫,额头开始出现细密的汗珠,背后热得发烫,浑身地不自在,手中的笔仍在无规律地抖动。就在这时,一只沾满粉笔灰的大手出现在我的视线里,它轻轻地移开我的左手,拿起我的作业本,举着对全班同学微笑地说:“大家看,这位同学的字多么漂亮啊”!这微笑是那样的和蔼、明丽、亲切,仿佛炎炎夏日里一丝如意的冷风吹干我额头的汗珠,使我不在紧张,瞬间回归正常,又像一位慈祥的长者深情的抚摸着我的脸蛋,使我全身自在。对,就是这微笑,使我自信,让我骄傲。

多年以后,每当我整理书籍,又看见那略沾尘埃的作业本时,我都会轻轻地擦轼表面的灰尘,仿佛您那和蔼、明丽的微笑又浮现在我的脑海神识中,拂去我心中的焦躁。当我遇到困难时,当我迷茫困惑时,当我身心疲倦时,我都会想起您的微笑,这微笑提醒着我,要相信自己,要沉着冷静,要勇往直前,直至取得最后的成功。这正是我对这微笑的理解,也是这微笑最纯真的底色。

这底色一直印在我的心中,这就是我通往成功道路上的底色,它给了我力量,给了我坚定的意志,给我了生命中所有的色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