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成语转学的心得体会报告 转学心得300字(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2 21:46:04 页码:14
成语转学的心得体会报告 转学心得300字(7篇)
2023-01-02 21:46:04    小编:ZTFB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最新成语转学的心得体会报告一

相传在两千年前,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知道姓啥叫啥,就叫他寿陵少年吧!

这位寿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论长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饭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见什么学什么,学一样丢一样,虽然花样翻新,却始终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模样。

家里的人劝他改一改这个毛病,他以为是家里人管得太多。

亲戚、邻居们,说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听不进去。日久天长,他竟怀疑自己该不该这样走路,越看越觉得自己走路的姿势太笨,太丑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几个人说说笑笑,只听得有人说邯郸人走路姿势那叫美。他一听,对上了心病,急忙走上前去,想打听个明白。不料想,那几个人看见他,一阵大笑之后扬长而去。

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究竟怎样美呢?他怎么也想象不出来。这成了他的心病。终于有一天,他瞒着家人,跑到遥远的邯郸学走路去了。

一到邯郸,他感到处处新鲜,简直令人眼花缭乱。看到小孩走路,他觉得活泼、美,学;看见老人走路,他觉得稳重,学;看到妇女走路,摇摆多姿,学。就这样,不过半月光景,他连走路也不会了,路费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了。

【释读】

故事出自《庄子·秋水》。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最新成语转学的心得体会报告二

发怒穿冠: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同“发上冲冠”。

发植穿冠:形容极度愤怒。同“发上冲冠”。

附会穿凿:将无关之事硬扯在一起牵强地解释。

妄生穿凿:妄:胡乱地。指胡乱地去穿凿附会。

望眼将穿:眼睛都要望穿了。形容盼望殷切。同“望眼欲穿”。

贯穿今古:把现在和古代联系起来。

好女不穿嫁时衣:比喻自食其力,不依靠父母或祖上遗产生活。

户限为穿:户限:门槛;为:被。门槛都踩破了。形容进出的人很多。

裂石穿云:震开山石,透过云霄。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临渴穿井:穿:打。临到口渴时才想到凿井。比喻事到临头才想办法。

履穿踵决:鞋子破了,露出脚后跟。形容很贫苦。

磨穿铁砚: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

山溜穿石:山里的滴水可以把石头滴穿。比喻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就可以成功。

结构固定性

成语的构成成分和结构形式都是固定的,一般不能随意更变或增减语素。

例如“唇亡齿寒”,不能改为“唇亡牙冷”、“唇亡牙寒”、“唇无牙冷”;“胸无点墨”,也不能增加成“胸中无有一点墨”。

此外成语里的语序也有固定性,不能随意更改。

例如“来龙去脉”不能改为“去脉来龙”;“汗马功劳”不能改为“功劳汗马”。

意义整体性

成语在意义上具有整体性。“它的意义往往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在其构成成分的意义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出来的整体意义”。如“狐假虎威”,表面意义是“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实际含义是“倚仗别人的权势去欺压人”;“兔死狗烹”,表面意义是“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实际含义是“给统治者效劳的人 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废寝忘食”,表面意义是“不顾睡觉,忘记吃饭”,实际含义是“极为专心努力”等等。

语法的多样性

从汉语语法的角度来看,汉语成语在句子里相当于一个短语,因为短语在一个句子中能充当不同的成分,所以成语的语法功能也具有多样性。

汉语成语形式多样,如上文所说的有四字成语、五字成语、六字成语、七字成语、八字成语等等,其中四字成语是汉语成语的主要形式。

所以这里对成语语法功能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四字成语充当句法成分的分析。

典雅型风格

成语通常来自古代文献或俗语中,其语体风格庄重、典雅。

最新成语转学的心得体会报告三

“喂,你们想不想锻炼一下自己的大脑?”放学回家时小猴跟几个好朋友走在一起提议说道。听到他这样说,大家都异口同声应道:“好啊,好啊!”

“20除以3打一个成语。”

山羊就想了:三七是二十一,又超过了二十,而三六十八又余下2,到底哪个成语中用到这些数字呢?想了一会没想出来。

小猪本来就不大爱动脑,只是碍于跟大家在一起要面子。现在想想这个成语还真的实在想不出来。

看着大家的冥思苦想的样子,小猴就提醒道:“20除以3得到多少?”这次小猪很快算出“6。666666……,后面是无数个6呀!”

“对呀,就从这里想开去。”

六连续不断的,用哪个成语呢?突然一个成语闯入山羊的脑袋,对就叫陆续不断。

“不错嘛!”小猴轻轻轻轻地捣了一下山羊,“来再猜一个,12345690猜一个成语。”

小猪再搜肠刮肚,突然脑子一灵光,记得早上出门时自己落下了书在家的,妈妈拿着追出来,说自己做事丢三落四的。问题是这里是丢了7和8,总不能说丢七丢八呀!突然小猪一蹦老高叫道:“叫七零八落。”

“真有你的啊,还有两下子的么!”小猴冲着小猪赞道。

“不要以为只有你有猜成语的谜语,我也有的。”因为平时大家都觉得小猪懒,整天就是吃睡、睡吃,不晓得动脑子思考。小猪说道,“昨晚我爸还给我猜一个数字成语的,我也让你们来猜猜。喏,13579猜一个成语。”

噢哟,这下可难倒了山羊和小猴。这时一直在一边没说话的小牛突然开口说道:“不就是没有双数嘛!就叫天下无双。就像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也来考考大家。”小牛接着说道,“24680又是什么成语呢?”

“这呀,额,就叫无独有偶,就跟天下无双相对应啊!”小猴想了一会就想出来了,这可是归功于他平时喜欢看课外书的功劳啊!小猴想着自己曾看到过的有关猜成语的谜语就说了:“333555 3。5 023456789知道分别是什么吗?”

“就是三五成群,不三不四,缺衣少食嘛!有什么了 wen.c wen.cn n 不起的?”山羊想起以前曾看过这些成语谜语的,“你们能用千和万说成语吗?”

小牛一口气就说了好几个“千山万水、千变万化、千军万马、千辛万苦,千方百计、千真万确、千言万语、千秋万代。小牛一下就像个饱读诗书的人,让大家对他都刮目相看了。这可是多大的光荣啊,平时都是默默无闻的。

他们一路走着,一路猜着成语,不知不觉快到家了。大家准备分头回家时,小猴提议:“请大家开动脑子用数字七八想想可以有哪些成语?明天上学时来说啊,看谁说得多哦!”

“没问题!”大家愉快地答应着一蹦一跳各自回家了。小朋友你会想到哪些含有数字七八的成语呢?脑子越用越灵活哦,赶快开动你的脑子哦!

最新成语转学的心得体会报告四

1、 爱好旅游(打一成语)喜出望外

2、 盲人摸象(打一成语)不识大体

3、 会计(打一成语)足智多谋

4、 翘翘板(打一成语)此起彼落

5、 遇事不求人(打一成语)自力更生

6、 脱粒机(打一成语)吞吞吐吐

7、 四通八达(打一成语)头头是道

8、 一块变九块(打一成语)四分五裂

9、 节日的焰火(打一成语)五彩缤纷

10、相声(打一成语)装腔作势

11、逆水划船(打一成语)激流勇进

12、伞兵(打一成语)从天而降

13、照相底片(打一成语)颠倒黑白

14、哑巴打手势(打一成语)不言而喻

15、仙乐(打一成语)不同凡响

16、零存整取(打一成语)积少成多

17、初一(打一成语)日新月异

18、超级好牙刷(打一成语)一毛不拔

19、打边鼓(打一成语)旁敲侧击

20、感冒通(打一成语)有伤风化

21、鲁达当和尚(打一成语)半路出家

22、举重比赛(打一成语)斤斤计较

23、纸老虎(打一成语)外强中干

24、农产品(打一成语)土生土长

25、无底洞(打一成语)深不可测

26、端午在眉睫(打一成语)马首是瞻

27、乖(猜成语)——乘人不备

28、平原门下客三千(猜成语)——胜友如云

29、兔子请老虎(猜成语)——寅吃卯粮

30、八十八(猜成语)——入木三分

31、并重(猜成语)——恰如其分

32、暗中下围棋(猜成语)——皂白不分

33、皇(猜成语)——白玉无暇

34、美梦(猜成语)——好景不长

35、一枝红杏出墙来(猜成语)——对外开放

36、五句话(猜成语)——三言两语

37、扁担作字两头看(猜成语)——始终如一

38、反刍(猜成语)——吞吞吐吐

39、掠(猜成语)——半推半就

40、动物作标本(猜成语)——装模作样

41、空袭警报(猜成语)——一鸣惊人

42、静候送礼人(猜成语)——待人接物

43、律师贪污(猜成语)——知法犯法

44、弃文就武(猜成语)——投笔从戎

45、力争上游(猜成语)——铤而走险

46、垃圾当肥料(猜成语)——废物利用

47、潜艇攻击(猜成语)——沉着应战

48、细菌开会(猜成语)——无微不至

49、蜜饯黄连(猜成语)——同甘共苦

50、快刀斩乱麻(猜成语)——迎刃而解

51、逆水划船(猜成语)——力争上游

52、圆寂(猜成语)——坐以待毙

53、桁héng(猜成语)——行将就木

54、七个人有八只眼,十人亦有八只眼,西洋人也眼八只,家母同样眼八只,猜四个字——货真价实

最新成语转学的心得体会报告五

【拼音】:wén zhāo wǔ mù

【简拼】:wzwm

【解释】:原指文王的子孙众多,后则泛称子孙繁衍。

【出处】:古代宗法制度,宗庙位次,始祖庙居中,以下父子递为昭穆,左为昭,右为穆。祭祀时,子孙也按昭穆,左右排列行礼。周文王于周为穆,文王之子武王则为昭,而武王之子成王又为穆。

【示例】:其~,跗萼也如彼;天平地成,功业也如此。南朝·陈·徐陵《劝进梁元帝表》

【语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文昭武穆 成语接龙

【顺接】:穆如清风 穆穆纯纯

【顺接】:落落穆穆 文昭武穆 渊渊穆穆 亹亹穆穆

【逆接】:不名一文 不直一文 车轨共文 地下修文 典册高文 尔雅温文 泛滥博文 横僿不文

【逆接】:文不加点 文不对题 文不尽意 文业砚田 文东武西 文丝不动 文人墨士 文人墨客

最新成语转学的心得体会报告六

【成语】:草木皆兵

【解释】: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成语故事】: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

公元383年,基本上统一了北方的前秦皇帝苻坚,率领90万兵马,南下攻伐东晋。东晋王朝任命谢石为大将,谢玄为先锋,率领8万精兵迎战。

秦军前锋苻融攻占寿阳(今安徽寿县)后,苻竖亲自率领八千名骑兵抵达这座城池。他听信苻融的决定,认为晋兵不堪一击,只要他的后续大军一到,必须可大获全胜。于是,他派一个名叫朱序的人去向谢石劝降。

朱序原是东晋官员,他见到谢石后,报告了秦军的布防状况,并推荐晋军在前秦后续大军未到达之前袭击洛涧(今安徽淮南东洛河)。谢石听从他的推荐,出兵偷袭秦营,结果大胜。晋兵乘胜向寿阳进军。

苻坚得知洛涧兵败,晋兵正向寿阳而来,大惊失色,立刻和苻融登上寿阳城头,亲自观察淝水对岸晋军动静。当时正是隆冬时节,又是阴天,远远望去,淝水上空灰蒙的一片。仔细看去,那里桅杆林立,战船密布,晋兵持刀执戟,阵容甚为齐整。他不禁暗暗称赞晋兵布防有序,训练有素。

之后,苻坚又向北望去。那里横着八公山,山上有八座连绵起伏的峰峦,地势十分险要。晋兵的大本营便驻扎在八公山下。随着一阵西北风呼啸而过,山上晃动的草木,就像无数士兵在运动。苻坚顿时面如土色,惊恐地回过头来对苻融说:晋兵是一支劲敌,怎样能说它是弱兵呢?

不久,苻坚中谢玄的计,下令将军队稍向后退,让晋兵渡过淝水决战。结果,秦兵在后退时自相践踏,溃不成军,大败北归。

这一战,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是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相关阅读】

草木皆兵寓意

把野草树木都当成敌兵。形容在受到某种打击时惊恐万状、疑神疑鬼的心理。

草木皆兵造句

一、狼狈逃窜的匪徒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吓得魂不附体。

二、然而,消费者对此抱有的恐慌心理却反向大幅上升,大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之感。

三、这一天大家都是惊疑不定,草木皆兵,到了晚上,仍然毫无动静。

四、狼狈逃窜的匪徒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吓得魂不附体。

五、非洲人为何对西药草木皆兵

六、其实,营养搭配科学喂养也不必弄到草木皆兵,太讲究了就不是喂养幼儿,而是做科学实验了。

七、他说,用中国的一句老话来说,美国就是草木皆兵。

八、别的一切东西,包括午餐肉沙拉,都让他们草木皆兵。

九、同一切非正义的统治者一样,他们色厉内荏,十分害怕中国老百姓,简直害怕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程度。

十、顾虑多的人,草木皆兵。

十一、艾滋病的危害的确使人谈虎色变,但应对艾滋病患者也不必草木皆兵惊恐万分。

十二、因此,既不好谈疣色变,草木皆兵,又不好不再乎,应认真对待,用心预防与治疗,切莫继续传染和其他家庭成员。

十三、听说上级要来检查,大家都人心惶惶,草木皆兵。

十四、非洲人为何对西药草木皆兵

十五、经历上次的挫折,他整天草木皆兵,疑神疑鬼。

十六、记者在市区某超市获悉,对于蒙牛和伊利这两个知名品牌,市民此刻有点草木皆兵。

十七、在草木皆兵的环境下,不但美国客户的订单在减少,连欧洲的订单也在下滑。

十八、灾难来临前夕,镇上的村民草木皆兵,心神不定。

十九、奖金猎人条例若立法透过-任何贪赃枉法的人都会感到草木皆兵,自然犯罪率就降低。

二十、一时刻,受三聚氰铵污染的奶制品市场显然已经草木皆兵。

最新成语转学的心得体会报告七

【注音】nán kē yī mèng

【释义】形容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虚幻的梦境。

【结构】偏正式

【近义词】黄粱美梦、如梦如幻。

【反义词】梦想成真

【押韵词】泣麟悲凤、肉薄骨并、见危授命。

【灯谜】槐树梦

【歇后语】淳于棼(fén)大槐享富贵

【造句】

1、人生的名利富贵,只不过是南柯一梦,稍纵即逝,要活的真正有意义才行。

2、一定要积极努力地去学习,否则到失败的时候以前所有的梦想都将是南柯一梦。

隋末唐初的时候,有个叫淳于尊的人,家住在广陵。他家的院中有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槐树,盛夏之夜,月明星稀,树影婆婆,晚风习习,是一个乘凉的好地方。

淳于尊过生日的那天,亲友都来祝寿,他一时高兴。多贪了几杯。夜晚,亲友散尽,他一个人带着几分酒意坐在槐树下歇凉,醉眼膝俄,不觉沉沉睡去。

梦中,他到了大槐安国,正赶上京城会试,他报名入场,三场结束,诗文写得十分顺手,发榜时,他高中了第一名。紧接着殿试,皇帝着浮于弊生得一表人才,举止惆院,亲笔点为头名状元,并把公主许配给他为妻,状元公成了驸马郎,一时成了京城的美谈。

婚后,夫妻感情十分美满。淳于尊被皇帝派往南河郡任太守,一呆就是20年。淳于尊在太守任内经常巡行各县,使属下各县的县令不敢胡作非为,很受当地百姓的称赞。皇帝几次想把淳于尊调回京城升迁,当地百姓听说淳于太守离任,纷纷拦住马头,进行挽留。淳于尊为百姓的爱戴所感动,只好留下来,并上表向皇帝说明情况。皇帝欣赏淳于尊的政绩,赏给他不少金银珠宝,以示奖励。有一年,敌兵入侵,大槐安国的将军率军迎敌,几次都被敌兵打得溃不成军。败报传到京城,皇帝震动,急忙召集文武群臣商议对策。大臣们听说前线军事屡屡失利,敌兵逼近京城,凶猛异常,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你看我,我看你,都束手无策。

皇帝看了大臣的样子,非常生气地说:“你们平田养尊处优,享尽荣华,朝中一旦有事,你们都成了没嘴的葫芦,胆小怯阵,一句话都不说,要你们何用?”

宰相立刻向皇帝推荐淳于尊。皇帝立即下令,让淳于尊统率全国精锐与敌军决战。

淳于尊接到圣旨,不敢耽搁,立即统兵出征。可怜他对兵法一无所知,与敌兵刚一接触,立刻一败涂地,手下兵马被杀得丢盔解甲,东逃西散,淳于尊差点被俘。皇帝震怒,把淳于尊撤掉职务,遣送回家。淳于尊气得大叫一声,从梦中惊醒,但见月上枝头,繁星闪烁。此时他才知道,所谓南河郡,不过是槐树最南边的一枝树干而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