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宁夏警示教育综述心得体会简短 宁夏警示教育中心的心得体会(五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6 16:22:25 页码:12
宁夏警示教育综述心得体会简短 宁夏警示教育中心的心得体会(五篇)
2023-01-06 16:22:25    小编:ZTFB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对于宁夏警示教育综述心得体会简短一

水洞沟还是我国明代长城、烽燧、城堡、沟堑、藏兵洞、大峡谷、墩台等军事防御建筑大观园,是中国目前唯一保存最为完整的长城立体军事防御体系。水洞沟距首府银川19公里,距机场仅15分钟的车程,银青高速及辅道穿景区而过,交通便捷,有近距城市远离闹市的优势。

如果说文化是水洞沟的魂,那么创新是水洞沟发展的动力,全国遗址类的景区有很多,但是在传统博物馆参观性功能的基础上融入艺术性、文学性和高科技的创新元素,唯水洞沟有,水洞沟遗址博物院以270度超大型半景画、实景、幻影成像等展示形式,结合世界最先进的声、光、电、可调式地震平台等技术的运用,真实再现三万年前远古人类其乐融融渔猎生活和打制石器的生产场景以及暴雨倾盆、洪水肆掠、山崩地裂等震撼的灾难场景,场景的唯美和逼真,让人震撼,艺术的构思让游客很快融入三万年的生活场景中,三万年很久远,但在水洞沟博物院时光不再是距离,高科技让您瞬间实现三万年的穿越。

它开创了我国博物馆展示的新形式,是目前国内唯一、面积最大的室内观众介入式动感体验展馆,已成为水洞沟一大亮点。

水洞沟的神奇还在于它不仅是三万年年前远古人类繁衍生息之地,还是我国明代边赛重要的军事防御重地,在我国有长城的地方很多,但是长城、沟堑、城堡与险峻的大峡谷以及沿峡谷绝壁而凿的藏兵洞共同组成的立体军事防御体系,唯水洞沟有,遍布整个峡谷绝壁的藏兵洞,场面宏大,设计绝妙,洞内坑道、机关、暗器、瞭望台、兵器库、水井、将军休息室、议事厅、厨房等设施一应俱全,在这里您可身临其境的参观和体验明代地道战的惊险和刺激,战争的残酷和明代守军的聪明才智在这就可零距离体验和了解,极大满足了游客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已成为水洞沟的又一大亮点。

水洞沟的交通工具也很有特色,游船、驴车、骆驼车,非常悠然,在水洞沟旅游您会忘了城市的喧闹和心灵的繁杂,任时间就这样一直走下去。美丽、明朗、安然、闲逸、悠远、宁静、和谐,城市之外,乡村之外的水洞沟,绝对是游客放飞心情,享受自由的休闲旅游圣地。

一个景区半日,从三万年到五百年;从史前文化到边塞军旅文化;从土林景观,到高峡平湖;从大漠边关到江南秀色,可谓神奇!

水洞沟古人类文化遗址,位于宁夏灵武市临河镇水洞沟村,距银川市19公里,占地7.8平方公里。民国十二年(1920xx年),由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日进、桑志华在这里发现,通过发掘,出土了大量石器和动物化石。水洞沟因此而成为中国最早发掘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文化遗址,被誉为"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被国家列为"最具中华文明意义的百项考古发现"之一。

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xx年8月,被公布为国家地质公园。20xx年7月,水洞沟景区成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水洞沟是中国最早发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之一,蕴藏着丰富而珍贵的史前资料,被列为国家""文物保护规划重大遗址之一。它向人们展示了距今3万年前古人类的生存画卷,是迄今为止我国在黄河地区唯一经过正式发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

80多年来,经过5次考古发掘,在水洞沟出土了3万多件石器和67件古动物化石。其中构成水洞沟文化基础的一些石制品、工具及石器制作修理技术,可以和欧洲、西亚、北非的莫斯特、奥瑞纳时期人类栖居地的石器相媲美。尤其是出土的大量勒瓦娄哇石核,与欧洲相当古老的奥瑞纳文化形状接近。对这种地区相隔遥远、文化雷同的现象,外国著名考古专家认为是人类"大距离迁徙的同化影响"。

20xx年的考古发掘中,出土的文物除石制品、动物碎骨和用火遗迹外,这次发掘尤其重要的是还出土了近百枚精美的环状装饰品。装饰品以鸵鸟蛋皮、骨片为原料,圆形,其外径一般在8毫米左右,用琢制和磨制结合的方法做成,中间钻小孔,孔径一般在2—3毫米,个别的有4毫米,有的表面还被矿物质颜料染过色。

完整、残缺、成品、半成品各种类型都有发现。这些装饰品小巧、规范,为目前在中国发现的旧石器时代同类遗物中制作最为精美者,极大地丰富了水洞沟文化的内涵,为研究当时人类的生产力水平、行为模式和审美能力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水洞沟遗址所代表的文化,在阐述区域性石器技术传统的成因、远古文化的发掘和变异,以及晚更新人类在东北亚的迁移、扩散和交流具有重要地位,对3万多年前东西文化的比较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时光有时会埋没一切,时光有时亦会重现一切。直至目前,水洞沟依然是宁夏已知最早的人类文化遗址,随着考古发掘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对其研究的持续深入,新的发现仍将层出不穷。

水洞沟是中国最早发掘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被誉为"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地质公园。被国家列为全国文物保护的100处大遗址之一、"最具中华文明意义的百项考古发现"之一;荣获"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银奖;中国唯一保存最完整的万里长城立体军事防御体系。

水洞沟遗址旅游区位于宁夏灵武市临河镇,西距银川市19公里,南距灵武市30公里,距河东机场11公里,地处银川河东旅游带的核心部位,北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相接,是连接宁蒙旅游的纽带,占地面积7.8平方公里。

水洞沟遗址记录了远古人类繁衍生息,同大自然搏斗的历史见证,蕴藏着丰富而珍贵的史前资料。它向人们展示了距今三万年前古人类的生存画卷,是迄今为止我国在黄河地区唯一经过正式发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80多年来,经过六次考古发掘,在水洞沟出土了三万多件石器和67件古动物化石。

其中构成水洞沟文化基础的一些石制品、工具及石器制作修理技术,可以和欧洲、西亚、北非的莫斯特、奥瑞纳时期人类栖居地的石器相媲美。尤其出土的大量勒瓦娄哇石核,与欧洲相当古老的奥瑞纳文化的形状接近。

对这种地区相隔遥远,文化雷同的现象,外国著名考古专家认为是人类"大距离迁徙的同化影响"。水洞沟遗址所代表的文化,在阐述区域性石器技术传统的成因、远古文化的发掘和变异,以及晚更新人类在东北亚的迁移,扩散和交流具有重要地位,对三万多年前东西文化的比较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于宁夏警示教育综述心得体会简短二

贺兰山脉海拔20xx~3000米,主峰敖包圪垯位于银川西北,海拔 3556米,是宁夏与内蒙古的最高峰。贺兰山脉为近南北走向,绵延200多公里,宽约30公里,是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地理界线。山体东侧巍峨壮观,峰峦重叠,崖谷险峻。向东俯瞰黄河河套和鄂尔多斯高原。山体西侧地势和缓,没入阿拉善高原。

贺兰山山间有数个东西向山谷,著名者有贺兰口、苏峪口、三关口、拜寺口,自古以来就是东西交通要道。山前地带西夏名胜古迹丰富多彩,有西夏陵园、滚钟口、拜寺口双塔等名胜古迹和独特的沙湖风景区。贺兰山东南端为青铜峡,峡谷在蓝天和黄河映衬下呈现出青铜色。相传大禹治水时,劈开贺兰山,引黄河水北流。现建有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贺兰山西侧有内蒙重镇巴彦浩特,蒙古语为“富饶的城”

贺兰山为石质山地,土地瘠薄,多岩石裸露,植被类型较简单,植被覆盖度低,为野生动物提供的食物很有限,不能满足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的迅速增长。而马鹿、岩羊喜食的灌木枝叶和草本植物在贺兰山主要有小叶金露梅、绣线菊、虎榛子、忍冬等,由于野生动物的长期啃食,造成植物的退化和草场的沙化。

贺兰山与南部的牛首山褶断带、清水河—六盘山褶断带、罗山—云雾山隆起带构成了一系列的背向斜的断层。地貌上看,贺兰山西侧平缓,而东侧陡峭险峻,有大量露出地表的断层,东侧与银川平原垂直落差根据20xx年统计可达20xx米。贺兰山北部以花岗岩为主,由于接近乌兰布和沙漠干旱少雨,所以物理风化强烈,贺兰山主体在贺兰山中部,山势陡峭,山体庞大,海拔较高,一般在20xx-3000米之间,主峰敖包疙瘩就在贺兰山中部,海拔3555米,贺兰山中部东西宽度可达50公里。贺兰山南部山势相对和缓。有汝其沟、大水沟、小水沟、贺兰沟、插旗沟、苏峪口沟、三关口沟等50多条沟谷,沟道成v型,下部较为宽阔,沟底砾石遍布,沟口一般是碎石遍布的洪积扇。

贺兰山地层发育比较齐全,化石也比较丰富。自古生代至第四纪地层大都完备,仅缺失晚粤陶世一早石炭世的沉积。前寒武纪的太古界和上元古界与麻岩片石英岩均有出露,见于柳条沟、大武口沟等处。下古生界寒武系的石灰岩、砂岩、页岩发育良好,分布普通。上古生界则以石炭与二迭系地层同等发育为特点,见于石炭井、苏峪口、石嘴山等地,以页岩、砂岩等为主,并含有煤层。中生界三迭系地层广泛分布,侏罗系次之,前者以砂岩、砾岩、页岩为主,为组成山体的主要地层;后者主要见于汝箕沟、古拉本等地,以各种砂岩为主,为本山区主要产煤地层之一。白垩系和第三系地层都不发育。在山前地带和山间低地广泛分布着第四系冲积洪积、风积物和山麓堆积物等。

依照地形上来看,可以约分为三段:北段为壮年期地形。山高谷深,坡度甚陡,分水岭狭窄。三关以北属之。三关至野猫子山为中段,地势平坦,孤山远布,为老年期之地形。野猫子山以南,在广阔的平顶山中,常有狭深的山谷,显为另一侵蚀循环的幼年期地形。贺兰山的地层,大部为华北式的,就是各地质时代地层的岩石性质及所含化石,完全与华北所见地层相同。

北段东坡山体根据20xx年统计最宽处21公里,海拔不超过20xxm,主要由花岗岩组成,边际有少量沉积岩,物理风化强烈,形成球状风化地貌,北部接近乌兰布和沙漠。

中段是贺兰山主体部分,海拔3000m左右,最高峰沙锅洲即在此段中部偏南处。这里山体庞大,地势陡峻,峰峦起伏,峭岩危耸,沟谷下切很深。海拔20xxm上下有一段相对较平缓的山坡,出现小型山沟洼地或山间台地,山坡风化物较厚,甚至出现小型山间积水洼地。中段东坡南狭北宽,20xx年统计时最宽处21公里,以苏峪口为界,向南宽度不足14公里,山势较为和缓;向北则山体较宽,一般大于14公里,到汝箕沟一带可达20余公里。这是古生界末期以后中生代的地层发育,有优质煤炭资源。

贺兰山东坡沟道极为发育,多数自西向东延伸,呈梳篦状分布,自三关口至苦水沟之间有沟道21条,概属黄河水系的外流区,其中最大者为大武口沟,集水面积为574平方公里。沟道一般在中、上部下切较深,呈“v”字形,沟道下部则较为宽阔,砾石遍布谷底。

贺兰山西坡较缓,逐渐过渡到内蒙古高原;东坡陡峭,山势雄伟,高差较大,构成一道天然屏障,从而削弱了西伯利亚高压冷气流,阻截了腾格里沙漠的东侵,也阻止了潮湿的东南季风西进,使得贺兰山东西两侧气候、水源、植被有着显著的差别,成为中国外流区和内流区的分水岭,是温带荒漠草原与荒漠、季风气候和非季风气候的分界线,也是半农半牧区和牧区的分界线。

贺兰山的地质历史长达20亿年。20亿年的地质演变,不仅让贺兰山由一片汪洋挺拔为一座奇特的山脉,而且还留下了众多的矿藏资源。

距今约15.5亿年的中元古界,贺兰山地区断裂为大海,海底沉积了火山爆发时厚愈万米的碎屑岩,形成了贺兰山优势矿种——石灰岩。这种岩石,质密坚硬,有着‘贺兰山脊梁’的美誉。另外贺兰石、硅石,还有宁夏最古老的低等植物——微体古孢子也是那段时期的产物。

7亿年前的震旦纪,贺兰山地区出现了宁夏最古老的动物,在苏峪口至樱桃沟一带的山路上,捡到这样的一块蠕虫动物化石其实并不困难。震旦纪之前,贺兰山地区经历了第一次大冰期,这时的海底地形崎岖,高差悬殊,气候寒冷,所以在山麓海滨发育冰川,并且形成了一系列与冰川作用有成因关系的贺兰山震旦系。

震旦纪大冰期结束后,气候开始变暖,生物也开始繁盛起来,曾经统治整个海洋的三叶虫就生活在那个时期。海侵作用将一些海洋生物的尸体带到了浅海区,动物尸体里的一种重要的有机物——磷和其他物质相结合,形成了磷的化合物。那时候,苏峪口地区是一片浅海,但海水动荡不止,海洋生物的尸体在地层沉积不牢。苏峪口地区形成的磷矿层很薄且储量有限就是这个原因造成的。

对于宁夏警示教育综述心得体会简短三

各位游客:

在银川市的西北部,有一座雄伟峻峭的山脉,它峰峦起伏,装入一批奔腾的骏马,由东北向西南驰骋于银川平原和阿拉善高原之间,这就是著名的贺兰山。

“贺兰”一词来自于蒙古语,是骏马的意思。贺兰山又称阿拉善山,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之间,是宁夏和内蒙古的分界线。山脉呈南北走向绵延250余公里,东西宽20—40公里,最宽处60公里,在浩瀚沙漠中拔地而起,北接乌兰布和沙漠,南连卫宁北山,西傍腾格里沙漠,东临银川平原,俨然是银川平原的一道天然屏障。

整座贺兰山又大小山峰46个,较大的山口38个。贺兰山平均海拔在20_米以上,“贺兰之山五百里,极目长空高插天”,就是赞美最高峰敖包疙瘩的,其海拔3556米,比我国著名的五岳都要高得多。敖包疙瘩,是蒙古族人在贺兰山巅的最高处,用石头堆起的一个“敖包”,是他们祭神的地方。他是贺兰山顶峰的标志。贺兰山主峰也就以此为名。

贺兰山是我国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对银川平原发展成为“塞北江南”有着显赫功劳。它不但是我国河流外流域内流区的分水岭,也是季风气候和非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山势的阻挡,既削弱了西北高寒气流的东袭,阻止了潮湿的东南季风西进,又遏制了腾格里沙漠的东移,东西两侧的气候差异颇大。贺兰山还是我国草原与荒漠的分界线,东部为半农半牧区,西部为纯牧区。

贺兰山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历来满布刀光剑影。它地处我国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交接地带,民族迁移十分频繁,在历史上是游牧民族通往中原地带的重要屏障,被誉为“朔方之保障,沙漠之咽喉”。众多的谷口平时是贸易交通要道,战时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唐代诗人王维有诗写道:“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榭交驰日夕闻。”以“阵如云”、“羽榭交驰”形象描绘了激烈的战争场面。岳飞《满江红》“架长车,踏破贺兰山阙”的名句,也曾激励过众多热血男儿奔赴沙场,报效国家!

贺兰山的动植物和地下矿藏资源十分丰富。植物种类约有670种,其中不少为贺兰山特有的种类,如贺兰山西花紫堇、贺兰山翠雀花、贺兰山丁香、贺兰山棘豆和贺兰山麦瓶草等。此外还有云杉、油松以及山杏、山桃等果木和灌木,是宁夏三大林区之一。

贺兰山的野生动物有170余种,其中蓝马鸡、马鹿、麝、盘羊、猞猁、斑羚、灰鹤等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蓝马鸡为我国特有鸟类,在宁夏仅分布于贺兰山,1983年被定为宁夏区鸟。山下有丰富的煤炭、锰、铁等矿产资源,山中还盛产贺兰石,是制作势头工艺品的名贵原材料。

贺兰山历史悠久,钟灵毓秀,其境内有许多引人入胜的风景游览点,如避暑胜地小滚钟口风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贺兰山岩画,以及具有很高文物价值的西夏古塔——拜寺口双塔等等。游客们可以从中尽情领略这座古老山脉自然、历史和人文的风韵之美,一定会回味无穷。

下面请大家随我从苏峪口北侧进山,前往参观具有“游牧民族艺术画廊”之称的贺兰山岩画。

对于宁夏警示教育综述心得体会简短四

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是我国唯一的省级建制的回族自治区,1958年10月25日成立,现辖银川、石嘴山、吴忠、固原、中卫5个地级市,22个县(市、区)(其中包括:2个县级市、7个市辖区、11个县、1个县级移民开发区)。20xx年末,宁夏全自治区现有人口610万,其中回族218万,占宁夏总人口的36%、全国回族人口的1/5。首府银川市,是宁夏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3区2县1市,即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永宁县、贺兰县、灵武市。总面积9527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106平方公里。

20xx年,宁夏全年地区生产总值834.16亿元,比上年增长12.4%;财政总收入144.38亿元,完成一般预算收入80亿元,增长30.4%。20xx年1—6月份,宁夏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0亿元,同比增长12.3%;累计完成财政总收入92.8亿元,同比增长33.8%。 宁夏地处祖国西北、黄河中上游,总面积6.64万平方公里,海拔1090-2900米。自古就有“天下黄河富宁夏”之说。东西窄南北长,地势北低南高。北部是宁夏平原,有14个县(市、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南部属于黄土高原和荒漠化草原,有8个县(市、区),以丘陵、山地为主,面积占宁夏全区的59%。这里严重缺水,生态环境脆弱,西海固被称为“苦瘠甲天下”。

宁夏自然资源总体上不具有整体优势,但土地、能源具有一定相对优势,开发前景广阔。

农业方面,全区现有耕地l500多万亩,人均2.5亩以上;是全国8个宜农荒地超千万亩的省区之一,是全国4大灌区和12个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大柳树水利工程建成后远期可新增灌溉面积20xx万亩;草原面积4000万亩,是全国十大牧区之一。光热资源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生长和养分积累,被国家列为“两高一优”农业示范区,农作物以小麦、水稻为主。枸杞、甘草、贺兰石、滩羊皮、太西煤被誉为“宁夏五宝”。

水利及电力方面,宁夏处于黄河水能资源的富集区,建设条件和综合效益都比较好,黄河从中北部穿越宁夏12个市、县,境内流程397公里,年过境流量325亿立方米,年可利用水资源40多亿立方米。已建成的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和沙坡头水利枢纽工程以及规划建设的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总装机容量可达240万千瓦。依托水资源和煤炭资源的优势,电力工业发展潜力很大,规划建设火电装机2500万千瓦左右。宁夏已被国家确定为4个“西电东送”火电基地之一。

能源方面,宁夏煤炭资源丰富,已探明储量273多亿吨,已被列为国家13个重点发展的亿吨矿区之一,优质无烟煤——太西煤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石油、天然气也有一定储量,具备发展石油、天然气化工和煤化工的良好条件,有望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能源和煤化工基地。地跨宁夏的陕甘宁盆地天然气田,已探明储量20xx多亿立方米,是世界级大气田。宁夏已被国家确定为13个亿吨级煤炭生产基地之一。

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年来,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已连续多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交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800公里,人均高速公路里程全国第一;实现了所有乡镇1小时内上高速、所有乡镇通油路、所有行政村通公路。航空客运开通了银川至北京、上海、香港等地的10多条航线。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以枸杞、清真牛羊肉、奶业、马铃薯为主的4大战略性主导产业和淡水鱼、蔬菜、牧草及秸秆饲料、优质稻麦、玉米、酿酒葡萄6大区域性特色产业的规模和效益稳步提高。工业发展迅速。已形成了煤炭、电力、冶金、化工、机械、纺织、建材、医药、食品等多门类的工业体系。县域经济蓬勃发展,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石嘴山河滨工业园区等一批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已形成特色。邮电通讯建成了覆盖全区的数字通讯微波网和移动通讯网。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先后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合作关系,并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

宁夏美丽而又神奇,既有边塞风光的雄浑,又有江南景色的秀丽,素有“塞上江南、回族之乡”的美誉,首府银川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西夏古都。悠久的历史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名胜古迹,勤劳智慧的宁夏人民创造了灿烂鲜活的人文景观:灵武“水洞沟”遗址是中华史前文明的缩影;神秘奇特的西夏王陵是西夏兴衰的历史见证;风光旖旎的沙湖旅游区是中国35个王牌景点之一;治沙典范沙坡头风景区,受到联合国的表彰……古老的黄河文化,浓郁的回乡风情,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

“塞上江南·神奇宁夏”的旅游品牌可以概括为:“两山一河”(贺兰山、六盘山、黄河)、“两沙一峡”(沙坡头、沙湖、青铜峡十里长峡)、“两遗一陵”(水洞沟遗址、贺兰山岩画遗址、西夏王陵)、“两堡一城”(镇北堡、将台堡、古长城)、“两文一景”(回族文化、西夏文化、塞上江南景观)。

对于宁夏警示教育综述心得体会简短五

银川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宁夏银川市兴庆区掌政镇境内,距银川市区约10公里,距离黄河约3公里。这里是黄河流域、西部地区第一家国家湿地公园,景区集黄土高原、黄河、湖泊、芦苇、湿地等景观于一身。当你来到这里游玩后会有一种感觉,这里不像是大西北,更像是在江南的某处,银川不愧是塞上江南。

公园内里湖水清澈,一派江南水乡的风景。夏天你来到这里,可以沿着水边漫步,钓钓鱼,近处是垂柳,远处是芦苇。你还可以在湖中荡舟,近距离的欣赏荷花。景区为年轻游客准备众多娱乐项目,比如:水上梅花桩、水上s桥、水上云梯等水上娱乐活动,此外还有一些刺激的拓展运动可供游客选择。

如果你是冬天来到景区,也不会让你失望,可以在景区内的滑雪场玩玩雪上运动。如果你是个鸟类爱好者,那么你在春夏时节,能在宫内内观赏到成千上万的珍贵鸟类,其中不乏有黑鹳、中华秋沙鸭、白尾海雕、大鸨等国家保护鸟类。

湿地公园可以分南北两部分,几乎所有的人工景点和娱乐项目都在公园的北部,公园的南部是非常自然状态的生态保护区。公园有四个入口,几乎都位于北部区域,西南部的入口位于南北两部分的分界处。

位于银川东郊的鸣翠湖湿地生态旅游区,距市区9公里,邻黄河2公里,规划面积10000余亩,是集生态保护、旅游观光、会议度假、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生态示范园区。

到鸣翠湖湿地观鸟,静闻百鸟齐鸣的天籁之音,可以说是人生一大乐事。鸣翠湖有鸟类97种,其中黑鹳、中华秋沙鸭、白尾海雕、大鸨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目前,园区内的水、电、路、绿化等基础设施框架基本形成,构建了“水车苑”、“芦苇迷宫”、“野生垂钓”、“观鸟赏花”等旅游项目,是一处休闲养性的好去处。

5篇有关宁夏鸣翠湖的导游词范文(二)

银川鸣翠湖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银川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宁夏银川市兴庆区掌政镇境内,距银川市区9公里,距黄河3公里。是我国继江苏溱湖和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后第三家被国家林业局命名的国家湿地公园,也是黄河流域、西部地区第一家国家湿地公园。享有“中国最美的六大湿地公园之一”的美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鸣翠湖、阅海分别位于银川的东侧和北侧,被称之为银川的“前厅”和“后花园”。来自国内林学、地学、生态等领域多名专家组成的考察组一致认为,鸣翠湖和阅海湿地承载了古老的黄灌文化,体现了塞上江南水乡文明的特色;既有显著的湿地生态特征和生态过程,湿地景观完整,生物多样性丰富,又是我国西部地区鸟类迁徙的中转站之一,作为干旱地区存在的湿地景观,具有长期稳定的补水来源;独特而丰富的湿地人文旅游资源,奠定了建设湿地公园的基础。同时,专家建议在规划和建设中,要遵循“生态优先、最小干预、适度利用与持续发展”的原则,严格进行环境影响评估;设立绝对生态保护区、鸟类繁殖期禁游区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