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对于第四期楷模心得体会和感想(汇总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2 06:07:29 页码:13
对于第四期楷模心得体会和感想(汇总11篇)
2023-11-22 06:07:29    小编:ZTFB

在总结中,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和短板,进而进行改进和提升。写心得体会时,要尽量避免主观臆断和情绪化的描述,保持客观公正。以下是一些我总结的心得体会,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对于第四期楷模心得体会和感想篇一

“这个学校是台江县唯一的普通高中,在校生3000多人,占地160亩,现在除了我之外,还有团中央研究生支教团的4名浙大毕业生在这里支教,杭州市教育局和余杭区教育局也各派了4位老师在这里支教,前几天,余杭区教育局去年派的4个支教老师刚回去。”陈立群说话轻声细语。

“他说话声音是很小,不认真听生怕听不到,但他非常果断,狠抓执行,只要他决定要做的,就一定会执行到底。”台江民中总务副主任莫昌剑说。

陈立群刚到学校的时候,全校只有一个食堂、一口锅烧饭,他的第一项改革就从食堂开始了,现在学校已经有了3个食堂、6口锅烧饭;第二项改革是对全校学生实行全封闭寄宿制管理,全校现在有2000多名学生和180多名教职工住校。紧接着,他在两个月时间里相继修订出台了台江县民族中学《职工考勤处理办法》《教师值日制度》《教师课堂常规》《中青年教师培养行动计划》《教师退出机制》等10多项管理制度。

“您为什么选择支教?”在陈立群的办公室里,记者迫不及待地问了这个问题。

“在去学军中学当校长之前,我在杭州长河高级中学做过校长,在那里创办了省内第一个宏志班。我对教育扶贫的一些想法从那时候就开始了。长河高级中学的校门外现在还写着我的一句话:‘人类道德的基点是爱心和责任感’。人,生而平等,一个人成功与否在于父母给予的智商能否获得最大化的发挥,在其走向成功的过程中,旁人有给予帮助的责任和义务。”陈立群回答。

陈立群的自我评价是,不置一分钱房产,不炒一分钱股票,已经写了16本书。陈立群将他写的两本书送给我,一本是《我的教育主张》,一本是《寄语青春》。

对于第四期楷模心得体会和感想篇二

分配到大同矿务局矿山救护大队。

当时的煤矿井下生产条件艰苦,

大小事故时有发生,

在一次又一次的战斗之后,

年轻的肖文儒真真切切地认识到了。

矿山救援实战的残酷。

有一次,一个煤矿采空区着火,

肖文儒带领队员们。

冒着接近人体极限的高温打密闭墙,

他们披着稻草编织的袋子,

从头到脚全部用水浇透,

抱着砖头来来回回数十趟往火里冲。

眼前是火海,

衣服上却裹着冰水,

肖文儒真正体会到了。

冰火淬炼的滋味……。

1987年11月30日,

一个煤矿发生火灾,井下热浪翻滚,

在黑暗的巷道中,

队友因为走错了方向,

不幸牺牲在了井下……。

这是肖文儒第一次直面死亡,

牺牲的队友是他亲密无间的战友,

他们在同一间办公室工作,

每天朝夕相处。

战友的牺牲,

给他的内心留下了阴影,

然而,短短一年后,

还未从战友牺牲的阴霾中走出的肖文儒。

又遭遇了丧亲之痛——。

身为刑警的四哥,

因公牺牲,年仅29岁。

母亲坚决反对他继续从事这个。

“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职业。

肖文儒也第一次对是否。

继续坚持这份职业产生了动摇。

“怕,怎么会不怕。

经常做梦梦见自己。

在救援现场突然坠落……”

可就在他迷茫之际,

一位八十岁老太太的一句话点醒了他。

1990年,原大同矿务局雁崖矿。

突发井下中央变电站着火事故。

肖文儒立即带领队员深入井下救援,

他们穿过有毒有害气体,

成功将被困人员救出。

成功升井后,

有一个老太太见人就问:

哪个是肖队长?

当老太太找到肖文儒时,

立马要给他下跪,

老人哭着对他说:

是你救出了我的儿子!

那时的肖文儒还不到30岁,

那一声谢谢顿时让他悟透了。

救援工作的意义,

“如果大家都不干,

那井下被困的那些人怎么办?

那些人背后的家人怎么办?

但总要有人站出来,扛下去!”

逆向而行,向险而奔!

然而,当肖文儒的内心愈发坚定。

他就愈发深刻地认识到:

如果没有科学的救援技术、

不仅救不了受困者,

连队友们都将被置于危险之中!

对于第四期楷模心得体会和感想篇三

听闻李树干当选全国“公安楷模”,江苏省宝应县氾水镇牌坊村村民张金鸾、华继柱不约而同地表示,“这个荣誉,大老李当之无愧。”坚守孤岛28年,李树干早已成为当地群众最信赖的贴心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尔勒市车马驿站汽车装潢公司经理石磊说,“每位全国‘公安楷模’的事迹都温暖人心,他们来自不同地方、警种,在各自岗位上以不变的初心忠诚为民、无私奉献,谱写出不平凡的人生篇章。有这样一支有担当、有血性的公安队伍守护,我感到生活特别安稳。”

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居民贺妮妮的母亲曾遭遇电信诈骗,后来在警方帮助下钱一分不少地被追回,“民警总会出现在百姓需要的地方,有民警在,我很心安。”感觉很心安的还有甘肃省嘉峪关市市民俞晋杰,“当我们遇到危险,最无助、最需要帮助的时刻,民警总会第一时间出现,让我们感到放心、安心、暖心。”

倾听着全国“公安楷模”的感人事迹,天津市西青区大寺镇大寺村村民邢贵芝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数次潸然泪下,“全国‘公安楷模’是千千万万公安民警的优秀代表,他们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守护着百姓的平安幸福。感谢广大公安民警时刻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用心回应群众的所思所盼所难,用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好口碑。”

对于第四期楷模心得体会和感想篇四

从教近40年,担任中学校长34年,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致力于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乐教善教、思维创新、不忘初心、扎根学校、支教助学……翻看陈立群老师的履历,一位心中装满学生装满教育事业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生动形象,鲜活地呈现在眼前。

刚上小学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就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从小听得最多的歌曲也是那首《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百听不厌。也曾在心中和作文中,多次下定决心长大后要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后来上初中高中大学,小时候的理想最终没成实现,而是做了一名文艺工作者。但对老师的崇敬和向往之心,一直不减。每每看到讲述老师故事和展现教师风采的电影,比如外国影片《音乐之声》《放牛班的春天》《心灵捕手》《叫我第一名》《舞出我人生》等,总是跟随着剧情和人物心潮澎湃,激动不已。国内佳片《一个都不能少》《美丽的大脚》《云上学堂》,还有最近广受好评的《老师﹒好》等,也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我国教育工作者们的先进事迹和别样人生,每每看来,总是感觉获益良多,受益匪浅。

至此教师节之际,向全国教育工作者们献上崇高的敬意,向你们道一声:老师好!祝你们节日快乐!

对于第四期楷模心得体会和感想篇五

“楷模”是我们理论上非常熟悉的一个概念,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真正能做到“楷模”的人并不多。而在第四期楷模评选中,有很多身边的普通人却成为了楷模,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这一概念。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观察和思考后,我对这些楷模的行为和精神做了一些总结,下面,就让我来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逆行者”楷模的精神。

这一期的楷模评选中,有一位叫李凡的年轻人因为在拯救了一名落水者之后失踪,成为了“逆行者”楷模。从他的行动中,我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担当精神,他不计较个人的安危,仅凭着一份义务感和责任心,毅然冲向危险,展现出了一名普通人顶住压力、超越个人的力量和勇气,这种精神在我们平常生活中也很值得我们学习。

第三段:“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楷模的爱情精神。

在“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楷模的候选人中,有一对60多岁的老夫妇刘树春和方利宾。他们没有过多的金钱,没有现代高科技的辅助,却用自己的生命力和爱心帮助了很多有需要帮助的人。他们的爱情,更是让年轻人感到羡慕和感动。他们相互扶持,互相支持,直至白头偕老。这种不离不弃的爱情精神,让我们直到今天仍然感受到它的温暖。

在“先锋”楷模的候选人中,有很多企业家、科技创新领域的先锋人物。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社会创建更多的价值。这些楷模们具有进取精神,不断的创新、奋斗,更能够坚守初心、保持行业标杆,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第五段:结语。

作为当今社会的一份子,每个人都应该要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在这个充满竞争与机遇的时代,我们更应该要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保持一颗勇敢、踏实和进取的心,从楷模身上学到他们的优点,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和实践能力,为社会的和谐、稳定、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对此,我将倍感激荣。

对于第四期楷模心得体会和感想篇六

连日来,平凉市公安民警谈感受、讲体会,学习全国“公安楷模”王一的活动蔚然成风。平凉市各级公安机关民警表示,将以王一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对党忠诚、献身使命的崇高品质,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牢记职责使命,锐意进取,奋勇拼搏,在全面完成各项重点公安保卫工作任务和推动公安工作改革发展的进程中做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新业绩。

静宁县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内勤民警余刚深有体会地说:“我与王一在刑侦大队朝夕相处10年时间,亲眼目睹、真实经历了他钻研技术、痴迷指纹、破案打击的每个日日夜夜,他是我身边的真实汉子、真心英雄!向他学习,向他致敬!”

甘肃省华亭县公安局政工监督室主任吴纯刚告诉记者,18日上午,他们收看了全国“公安楷模”发布活动盛况,平凉市能有一名民警荣获全国“公安楷模”荣誉称号,是全市民警的骄傲,我们要以王一同志为榜样,努力把王一同志的崇高精神转化为全警的共同精神追求。

辽宁省阜新市公安局民警关晖表示,虽然“公安楷模”来自不同警种、不同地区,但他们无不时时刻刻用爱岗敬业、忠诚奉献诠释人民警察的责任。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为了群众利益不惧死亡的优秀共产党员的坚定信仰。“公安部举办的‘公安楷模’发布活动形式新颖,有力地指导了基层宣传活动的开展,希望这样的活动继续下去,让我们的公安典型家喻户晓。鞍山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特警突击大队的‘神枪手’刘崇是我今后学习的榜样。我要为我们的‘公安楷模’平台点赞,为我们的时代英雄们点赞。”辽宁省朝阳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特警突击大队副大队长于恩泽深有感触。

对于第四期楷模心得体会和感想篇七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第四期楷模计划,收获颇丰。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从中体会到了很多实用的经验和价值。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希望这对其他有志于成为优秀人才的读者有所启示。

第二段:成长绝非一蹴而就。

楷模计划期间,我们进行了很多有趣且有意义的活动,通过诸如小组讨论、实践课、外出走访等方式,我们学习了很多新知识。但这也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成长绝非一蹴而就。想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克服困难、提高自己,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演进才是关键。每一次的尝试都可以使我们成长,只要肯尝试,肯付出,就会有所收获。

第三段:自我认知与自我拓展。

楷模计划中,我们进行了自我认知与自我拓展相关的课程和活动。通过各种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实际操作,我发现自己的能力不仅受限于过去的专业,也不仅仅止步于当前的能力范围。自我认知和拓展使我们能够在更高的层次上提升自己,并超越自我完成更高的目标。这让我相信,只要坚持学习,不断拓展自己,未来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第四段:感恩和回馈。

活动之余,楷模计划也包含了志愿服务项目。我们走访社区、慰问孤寡老人、为残疾儿童送去温暖和关爱,感受到了服务他人的快乐。并且,在服务过程中,我们也学会了分享、学习他人,结交更多的志同道合的友人。感恩和回馈是楷模计划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生活中不能忽视的部分。只有心怀感恩、去回馈社会,我们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楷模。

第五段:结语。

楷模计划让我们成为对社会、对自己有用的人。这个过程中,虽然我们会碰到挫折和困难,但这些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勇于尝试、持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一定能够站在自己想要去的高处俯瞰繁华世界。我为自己有机会参加楷模计划感到幸运,同时也希望更多年轻人能够加入进来,增长见识、提升自我,成为更优秀的人!

对于第四期楷模心得体会和感想篇八

都源于对科学的敬畏!

2017年10月,

辽宁省阜新市万达煤矿。

发生井下透水事故,

83名矿工被困在井下,

当时,已经是矿山救援中心。

总工程师的肖文儒第一时间。

奔赴现场。

当听到局部瓦斯达到4%时。

所有人的第一反应是惊讶!

4%意味着什么?

一个火花、一根铁丝的碰撞,

哪怕衣服的摩擦都可能发生爆炸!

此时,现场所有人的目光。

都集中到了肖文儒的身上。

肖文儒没有轻易做出判断,

而是坚定地对大家说:

我要亲自下井去看看!

面对所有人的劝阻,他只说了一句话:

事故现场瞬息万变,

我自己下去看看才能做出。

科学的研判分析。

下井实地勘察后,

肖文儒发现情况远比想象的更为复杂,

水若不及时排出,

83名矿工可能随时。

面临瓦斯浓度过高窒息死亡;。

可若加速排水,

随时可能引起瓦斯爆炸……。

在直面生死的关键时刻,

肖文儒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排水与稀释瓦斯浓度同步进行!

这样的操作任凭谁心里也没有底,

“83个人,出了问题怎么办?”

为了给大家吃一颗定心丸,

肖文儒当场拍着胸脯说:

“别怕,出了问题我负责!”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肖文儒一边指挥调整回风系统,

一边优化稀释瓦斯方案。

所有人都屏气凝神,

眼睛死死地盯在瓦斯监测仪上。

20多分钟之后,

瓦斯监测仪终于停止了报警,

浓度下降到了1%以下。

最终,83名矿工成功获救,

救援人员无一人伤亡。

在一次次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

面对生与死的考验,

肖文儒的敢于拍板、担当作为,

让很多人由衷地夸他一句:

老肖的胆子是真大!

这样的精准判断出现在多次救援中,

作为指挥者和决策者,

肖文儒深知:临场的每一个抉择,

每一次从没人干过、

书本上没有见过的超常规的操作,

其实都源于对科学的敬畏,

源于常年累月的经验积累,

更是源于他所投入的。

超乎寻常的心力与毅力。

肖文儒有一个习惯,

每一次救援回来,

都要完整地分析事故原因,

复盘整个救援的过程,

对每一个细节都要研究再研究!

38年来,他记下的笔记有几十本。

他不断总结应急救援经验,

组织起草了《矿山救护队资质认证管理规定》。

《矿山救护培训管理规定》,

用制度织密救援人员的“安全网”;。

而由他主编的,

浓缩了他38年救援经验的。

《矿山事故应急救援典型案例及处置要点》。

更是被广大救援队员。

誉为应急救援的“宝典”。

一本本笔记、一册册书籍,

是他用了38年,

为这支队伍建设留下的财富;。

一堂堂课程、一句句叮嘱,

是他与所有救援队员约定好的,

为了人民的生命,

以生命赴使命的逆向奔赴!

对于第四期楷模心得体会和感想篇九

陈立群是一名来自杭州的名校长,当了33年的校长退休后,面对民办中学开出的百万年薪,他选择不要一分钱,来到位于贵州省的国家级贫困县支教,在那里继续他一生的教育事业,帮助更多的苗族孩子走出大山。

新学期伊始,台江县民族中学校长陈立群就抓紧时间走村串寨,及时摸清高一新生中贫困生的家庭情况,提供必要的鼓励和帮助。

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是国家级贫困县,98%以上的人口是苗族。台江县民族中学是县里唯一的一所普通高中。过去,学生的高考成绩一直在黔东南州的各县中垫底。20,在中组部台江工作组的推荐下,从杭州一所重点中学退休的陈立群,来到台江民族中学担任校长。

要改变,第一件事就是规范学习习惯,实行全封闭寄宿制管理。可是,3000多名学生只有一口锅。在陈立群的努力下,短短一个月之内,就变成了三个食堂六口锅。学生从过去一半住校到现在全部住校,实现了统一的寄宿制管理。

今年的高一新生毛进行同学因为交通事故导致右腿严重骨折,了解到他因为家庭贫困没钱手术时,陈立群校长到医院给他垫付了医药费,又帮他筹齐了2万多元的手术费。

解决了学生的后顾之忧,下一步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教育名师,陈立群亲自指导教师们做教案,进行业务交流。同时,还把他们送到杭州名校跟班学习。除了制定新的教师考核管理制度,陈立群还拿出自己的国务院特殊津贴和杭州市杰出人才奖金,建立了二十万元的奖教基金,用于表彰优秀教师。

今年高考,台江县民族中学包揽了全县文理科第一名,8名学生首次突破了学校十多年来没人考过600分的历史,901人参加高考,二本以上上线人数达450人。

在支教结束前,陈立群希望培养当地的造血功能。除了管好一所学校,他开始培训全县、全州的校长和教师。如今,62岁的他已经到黔东南州的14个国家级贫困县做了50多场培训报告。

对于第四期楷模心得体会和感想篇十

对于陈立群的先进事迹,我最初是在中央电视台《时代楷模发布厅》上首次知悉,之后在互联网上搜索有关陈立群的新闻采访资料,对他的事迹有了更多的了解。2019年11月8日,我有幸到_____参加“时代楷模”陈立群同志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现场聆听陈立群同志亲自讲述来黔东南义务支教的经历、体会和感悟,了解到更多此前不曾了解的感人事迹和点滴细节,再次感动,灵魂再次受到洗礼。

在此之前,我通过电视节目和网络媒体,知道陈立群从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校长任上退休,放弃多家民办中学提供的百万高薪聘请,只身来到离家1000多公里的苗疆腹地,担任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民族中学校长,分文不取,义务支教。他来到台江后,一头扎进苗乡,用3年多的时间,在“爱心与责任感”的驱动下,改变了台江民族中学过去多年在全州排名垫底的状况,教学质量大幅跃升。他心中有大爱、无私奉献,始终把帮助贫困家庭孩子求学成长作为己任;他翻山越岭,走寨访户,去了解学生的家庭,去关爱学生的成长。短短的时间里,他的足迹遍布台江县所有乡镇。

11月8日现场报告会上,陈立群同志给我们讲述了更多的细节。他围绕“教育扶贫”这一主题,根据黔东南的社会现实,提出扶贫要扶智的主张,并结合自己三年多来的经历,分享了自己如何扶智的过程。陈立群的报告内容丰富,生动精彩,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思想观点、管理经验、有益措施分享给大家。其中,给我留下不少令人印象深刻、闪耀思想光芒的语句,如“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教育人的使命是提升民众的整体文化水平”、“扶贫要扶智,扶智先扶师”,等等。他的很多观点、措施,都不是对过去经验的照搬照抄,而是根据黔东南、根据台江民族中学的现实情况提出来的。他举了一个例子,说,在东部,要办好一所学校,只要有一个好的校长就可以,但在黔东南,这个不适用。这不仅仅是东西部办学特点的不同,而且是思想观念和现实的差距。

我最初认知陈立群,是因为他获评全国“时代楷模”。今天,聆听了他的讲述之后,才知道,在“时代楷模”光环的背后,是巨大的付出和只有他本人才体会得到的辛酸。他分享了当初如何来到贵州、如何结缘黔东南,以及到台江民族中学后遇到的困难和酸甜苦辣;也分享了当年创办宏志班遭遇的困境。其实,陈立群并不富有,能在台江民族中学坚持三年多的时间,先后出资30余万元资助100多户苗族贫困家庭学生,除了“爱与责任”之外,主要得到了整个家族的支持。他出生于农村,一身从事教育,两袖清风,没有钱,在浙江的住所是政府提供的适用房。他资助苗族贫困学生的钱,是包括他姐姐的女儿、姐姐女儿的女儿在内的整个家族人的支助。他说,到台江支教扶贫,是整个家族行为。

陈立群从教近40年,潜心育人,以爱和责任让每一个孩子找到自信和快乐、前途和梦想,是他笃定追寻的目标。也因此,2016年退休后,面对多家企业开出百万年薪聘请,他都婉拒了。他的身体不好,患有疾病;他也有牵挂,90多岁的老母亲独自在临安老家生活。应该说,陈立群是需要钱、需要照顾家人的。是什么力量让他放弃百万年薪、远离亲人奔赴苗疆?我想,就是他一直奉行的“爱与责任”。这是他教育学生成长、引导学生成才的理念。这一理念伴随了他的整个从教生涯,无论身在何处,都在践行这一理念。过去,他担任中学校长34年,始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乐教善教、思维创新,倡导宏志教育,将爱国情、报国志、强国行融入教学和管理,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退休后,他来到贵州,深入国家级贫困县,担任台江县民族中学校长,不为名,不为利,只为贫困家庭的孩子!在物欲横流的当今时代,这是多么可贵的品格和精神!

陈立群同志是在优先发展教育、建设教育强国实践中涌现的教书育人的时代楷模,是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杰出代表。他的先进典型事迹、教育理念、无私精神,让人震撼,让人感动。让我们以陈立群为榜样,传承陈立群“爱与责任”的育人理念,潜心教书、用心育人,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立德树人和教育脱贫的事业中去,切实履行好新时代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和使命。

对于第四期楷模心得体会和感想篇十一

62岁的陈立群出生于浙江农村,也是个放牛娃,因家境困难一度辍学,改革开放后考上大学,人生轨迹得以改写。近40年的从教生涯中,以爱和责任让每一个孩子找到自信和快乐、前途和梦想,是他笃定追寻的目标。也因此,退休后,多家企业开出百万年薪聘请陈立群,都被他婉拒了。

“给我百万,还不如看到一个贫困学生考上大学令我开心。”陈立群说,“我在浙江是‘锦上添花’,在这里却可以‘雪中送炭’。”

在素有“天下苗族第一县”之称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台江民中是唯一的高中,8月,陈立群受邀担任台江民中校长时,全校每年辍学学生100多个,贫困家庭、留守儿童、问题学生占全校人数近一半。

“无论差校、名校,都是帮助学生往最好的方向去努力,激发他们生命能量爆发。给孩子一点光亮,他会还你一片天空。”陈立群说。他默默发誓,要把贫困学生从辍学边缘拉回来,帮助身处困境的孩子找到最好的自己,自信从容地走出校园。

苍蝇飞舞的食堂,教室改造的宿舍,几块木板遮挡的卫生间,还时常断水断电;家长大多外出打工,学校成了“托管所”,抽烟喝酒、打游戏、谈恋爱现象严重,个别老师迟到早退混日子……这是台江民中给陈立群的“第一印象”。

在浙江,每年从学军中学考进北大、清华的学生就有几十个,而在这里,每年二本上线率仅10%,和,全校竟然只有一人考上一本。

有人担心陈立群“晚节不保”,他却没打“退堂鼓”:一拖再拖的食堂、宿舍改造工程立即动工,十几项规定出台,全封闭式管理,早读、晚自习挨个教室检查、评比,严格教师出勤管理,甚至辞退了两名工作不力的高三教师。

一批批教师被送到杭州学习,校内开展师资培养工程,每个年级和教研组开展听课、评课,并和黔东南州名校凯里一中开展同课异构。

“这位浙江校长不是来走过场啊!”“两个月他就把几年管不住的事管住了!”乱哄哄的民中有秩序起来,县城里议论纷纷。

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的陈立群终将学校带上“逆袭”之路:,台江县打破高考无600分以上“纪录”,8人考过600分,450人考取本科。今年,台江民中561人考取本科,其中一本线第一次超过100人。三年来,台江县高考增量从全州末尾冲到了全州第一,中考尖子生几乎全部留在本地。

陈立群跑遍台江,家访了100多个贫困学生家庭,辍学现象基本消失。他四处做讲座,培训师资逾万人次,支教分文不取,反而资助学生、奖励老师30多万元。其实,他身患疾病,并不富有,也有牵挂,90多岁的老母亲独自在临安老家生活,孙女今年5月出生后,还没见过爷爷。

陈立群原本计划支教一年,把学校管理理顺了就走,但每当看到山里孩子期待的眼神,他就心软了。“学生们感谢我,我说错了,是我要感谢你们,因为是你们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提升了我的办学思想,充实了我的精神世界。”陈立群说,“我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被人需要,是一件幸福的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