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两次冬奥会对比心得体会和方法 冬奥会的看法和感受(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2 23:36:35 页码:12
两次冬奥会对比心得体会和方法 冬奥会的看法和感受(7篇)
2023-01-12 23:36:35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关于两次冬奥会对比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冬残奥会开幕式导演沈晨这样解读《冬残奥圆舞曲》:“在我们的认知里,自然界每一片雪花都是无声的,但是它落在地上,就在改变着世界,就是有声的。我们的听障舞者,他们用舞蹈艺术奏响无声的交响,创造出最灿烂的、带有生命质感的美丽瞬间。”

对于魏菁阳来说,舞蹈改变了她的人生。

这是她第三次参加残奥会的演出,此前她曾在20__年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参与《永不跳停的舞步》的舞蹈演出,在20__年平昌冬残奥会闭幕式上参与了“北京8分钟”的舞蹈演出。

魏菁阳1岁时发烧导致耳聋,从小就对声音没有任何概念。20__年春节和父母一起收看央视春晚时,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表演的《千手观音》给小菁阳带来了极大的触动,她的心中升腾起一个小小的梦想。12岁时,魏菁阳如愿加入了中国残疾人艺术团,通过舞蹈,她更能够感觉到生活当中的美妙与温暖。

谈及再一次参加残奥会演出的感受,魏菁阳表示:“从20__年北京残奥会到现在,十多年时间过去,我们的国家以及每一个人都发生了很大改变,我不仅仅是见证者,也是亲历者。”

“在这么多年的变化里面,我看到国家的残疾人事业越来越好,残疾人的生活也越来越好,这一次参加的文艺表演与以往两次也有很大不同,这一次我们与健全人共同演出,这种融合的形式让我感觉到特别温暖。”魏菁阳说。

《冬残奥圆舞曲》的编曲拍子碎、舞蹈动作的流动性也比较大,对于听障舞者来说,要把每一个动作和音乐严丝合缝地卡准是十分困难的。与此同时,舞者之间也要形成很好的默契才能有好的演出效果。

如何让健全人与残疾人更好地融合在一起?魏菁阳认为这并没有成为一个问题。一方面,手语老师们充当了她们和健全人沟通的桥梁;另一方面,许多健全舞者也会利用课余时间来和她们学习手语,让彼此的交流更加顺畅、更加亲近。

经过无数个日日夜夜的排练,她们形成了一种特殊的默契,“在表演过程中,我也能感受到健全人传递的节奏信息,比如在表演过程中,健全人一个呼吸或一个神态,我们就知道什么时候该动了。”

正因如此,才有了最终90个人跳成1个人一样的完美效果。

关于两次冬奥会对比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中国奥运会女排获得金牌!打巴西、攻荷兰、扫塞尔维亚,荡气回肠,长中国人的精气神!国人热衷讨论的女排精神又回来了!我认为支持中国人梦想三十年的"女排精神",其核心就在于"敢想"两个字。

可能有人会说,为什么你只提"敢想",如果不讲"敢干",会不会太虚,不讲落地,变成空想。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我想问的是,你为什么不提中国男足夺冠、中国男篮夺冠、中国田径100米夺冠。你马上会说,这怎么可能?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不可能"?如果你连想都不敢想,那么怎么会有成事可能。

老女排的价值在于让我们敢想。中国女排为什么这么多年来,我们会对她们有如此高的期待?道理很简单,因为我们敢想她们会赢。为什么我们会敢想她们会赢,那是因为我们老女排已经连续赢过五次,证明我们是行的。现代排球已经过多年的演变,老女排那一套技术是否适用于目前的竞赛,我们不好评价,但是这种敢想的精神却是可以延用至今。

那么敢想有什么用?由于你敢想,你就敢于提要求。你看每次中国女排落后了,就有人骂娘,说女排精神丢了。这实际上就是要你加强管理,提升水平,至于目标,那还用说,就是冠军,这个已经想好了。

由于敢想,敢提要求,就会有压力,就会去想办法达到目标。也就是这个原因,我们请郎平做了两次教练。

因此,只有敢想,才有后面的敢做敢为。敢想是一切目标能够达到的根源。因此,人们常说,"只要思想能过关,方法总比困难多"。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说只有想好了,方法才会有。

平时在工作过程中,我们经常听到,我们实力这么薄弱,怎么可能达到这个目标;人家规模那么大,我们差得太远了,怎么可能做到跟他们一样。这些都是缺乏敢想的精神。你都觉得不可能了,你还会想办法让它可能吗?而实际上,这些事情并不见得不可能实现。

学习女排精神,就是学习她们的敢想精神,用一句广告词就是"一切皆有可能"的精神。也只有这样,才能激励我们突破一个又一个困难,推动事业上一个又一个台阶。

女排精神,敢想精神!

关于两次冬奥会对比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哈哈哈,我总算成功了!我成功喽!哈哈哈!”我满脸喜悦,不顾身上的疼痛,风驰电掣地骑着自行车,任凭风在我的耳边轻轻拂过……

“爸爸,我也要骑单车。”我奶声奶气,一边看着那些骑着单车的哥哥们,一边对爸爸说。

向来对我百般娇宠的爸爸自然是忍痛割爱,给我买了一架崭新又帅气的单车,哇!我一看到自行车就扑了上去,恨不得立马骑着它去环游世界。爸爸看到我对单车又爱又摸的样子,不禁笑了起来。爸爸先向我展示了如何骑单车,我却把心思都停留在单车上,丝毫不理会爸爸。

终于到我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开始骑单车,可我踏板都没踩到,就已经摔作文了个四脚朝天。

“哇!我不学了,好痛啊!”我哇的一下就哭了出来。

“哭什么哭,失败了大不了重来!”爸爸严厉地说。

我抹了抹眼泪,站起身来,没错!失败了大不了重来,一遍一遍地试,总有一次能成功!我开始认真地看爸爸的演示,在心里暗暗地模仿。在爸爸的帮助下,我开始尝试,一次不行重来,两次不行再试。我的裤子都快磨破了,身上也挂彩了好几处,但我依然坚持着,因为我坚信,只要坚持,就一定可以成功!我先停稳车,然后用力一蹬……

我成功了,我终于成功了,我站起身来,欢呼起来,这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但我知道,这绝不是最后一次……

关于两次冬奥会对比心得体会和方法四

尊敬的老板:

您好!

现在的我真的是有点羞愧啊,因为今天我又一次的在上班之前耽误了一些时间,导致我赶到公司的时候,已经晚了那么几分钟了,这也已经是我在最近这一个月里出现的第三次上班迟到的情况了,这么频繁的迟到说明了我这个人肯定是在某些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不然的话像迟到这种事情出现一次之后其实就是一种警示了,可我却没有好好地把握住机会和承诺,所以我觉得自己的确应该收到严厉的处罚,这才能让我的感到心痛的滋味,借此长一个记性。

其实最近这段时间的交通路况挺好的,路上也不会出现什么拥堵的情况,我来公司主要是以走路加坐公交车的方式,而且距离咱们公司还是比较远的,所以我每天得较早的出门去坐车才不会迟到,如果出门晚了或者在路上耽搁了,那么我迟到的几率会大大地加大,所以每天我也给自己定下了好几个闹钟,就是为了防止自己出现起不来的情况。之前我也迟到过两次,原因都是因为自己在本该起床的时间点上没有起来,结果再拖拉一会后就没有多少时间了,所以我最近这段时间其实还是挺小心的,毕竟连续迟到可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情,那肯定是要被同事们诟病调侃的,所以我也是警惕了许久,每天甚至还没有到规定时间就已经清醒了,这绝对是之前迟到留下来的后遗症。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了数个星期,不过我始终还是没能保持好这样的状态,最近几天我还是放松了下来,我就是一个比较安于现状的人,只要现在的情况允许我稍微能多休息会,那么我就宁愿在床上多躺一会儿,结果吧,今天我就是想稍微多睡两分钟,结果直接就睡过头了,等到我清醒过来的时候已经比我预想的要多出了十来分钟了,随后我便急忙的整理了一下便出门了,可这时候任由我怎么去追赶时间都已经来不及了……还记得上一次迟到之后,我已经向领导们保证自己以后绝对不会再出现上班迟到的情况了,可今天还是破了戒,但是我觉得自己的确需要好好地惩戒一下,就让我的惩罚来得更直白一些吧,除了写下这份检讨书之外还得再罚一些工资,这样才能以儆效尤,顺便证明一下我再也不想迟到的决心!

此致

敬礼!

检讨人:

日期:

关于两次冬奥会对比心得体会和方法五

本周四我与孩子们学习了《找次品》,《找次品》是五年级下册数学广角里的教学内容,我认为这是一节生活思维训练课。

问题导入——切近生活

“商品店有86个玩具,但是有一个是次品,而且这个次品较轻”。抛出这个问题,有的学生问什么是次品?大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畅所欲言:轻重不达标,光滑度不达标,含量不达标等等,孩子们的思维一下打开了。今天研究的玩具中的次品属于那一类?轻重不达标。(板书:找次品,轻重)

“轻重不达标,用什么工具能找出来?”学生想到两种工具:天平和秤。“大家说说你会用什么工具来找这个次品?理由是什么?”最后大家一致认为用天平节约时间,因为天平就有两种情况:平衡和不平衡。(板书:天平,平衡不平衡)

有了生活经验做铺垫,学生学习起来思维活跃。

探究新知——退而求之

“86个玩具太多,研究起来困难,怎么办?”“从小数开始研究!”对!正如华罗庚爷爷所说:善于退,足够地退,退到起始,而不失去重要地步,是学好数学的决窍。即对于表面上难以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退步考虑,研究特殊现象,再运用分析、归纳、迁移、演绎等手法去概括一般规律,使问题获解。

我们从2个开始研究,又研究了3个。到第4个时,孩子的方法就不一样了:先分成(2,2)和(1,1,2)来秤,都是至少两次就保证找出轻的次品。5,6,7都跟4一种情况,孩子们方法还是集中在分成两份或者三份,但至少的次数是一样的。

8个,同学们的方法就多了。小组讨论集体辩论,发现开始分成三份(3,3,2)用的次数少,就能保证找出次品。

“三份怎么分?”这里联想到抽屉原理中的“尽可能平均分”,因为最多的份与最少的份相差1。

“为什么分成三份,保证找到次品的次数最少呢?”同学们又进行了深度思考。第一次,尽可能的平均分成两份,确定次品的范围为总数的二分之一;分成三份,确定次品的范围为总数的三分之一;那分成四份是不是就是确定次品的范围为总数的四分之一,以此类推呢?

孩子们又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了深度思考。两份,三份,就能一次保证判断出次品在哪一份中。而分成四份,一次不能保证找出次品在哪一份中?需要两次才能确定次品在哪里?也就是两次才确定次品在总数的四分之一,那么比分成三份,一次确定次品的范围为总数的三分之一小。由此得出结论:尽可能平均分三份,是为了缩小次品的范围,而且是最小的,这样找次品用的次数就少。

拓展提升——总结规律

学生自主找9-28个物品中的次品,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前提:有一个次品轻或者重。保证找到次品的最少次数,规律:1-3个秤一次,4-9个秤二次,10-27个秤三次,以此类推。

本节课,大部分学生的思维产生跳跃,体验找次品策略不断优化的过程,思维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能系统而有步骤地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并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转化为学生可以理解的简单形式。

关于两次冬奥会对比心得体会和方法六

尊敬的老师:

您好!

首先我对我三番五次的迟到向您道歉,也对我没有熟知学校的管理条例而道歉,对不起!我经过您的这次批评,才意识到自己这样的行为是多么的错误,是触犯了校纪校规的哪一条,对于您的惩罚我也好好的执行了,20遍校纪校规也跟这份检讨书一起交到您的办公室桌上了,我现在刚犯了错,您肯定还不是特别想看见我,我就没有亲自把检讨书交到您的手里了。我真心的希望能得到您的原谅。

经过这20遍的校纪校规的抄写,这份规定已深刻的刻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您再也不用担心我再犯错了,我现在已经充分的知道了身为在校学校,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划分,我的这次行为,主要是触犯了校纪校规第21条:“学生上下课不得存在迟到早退的现象,迟到十分钟以上直接作旷课处理。”所幸我每次都是上课后一两分之后感到的,在老师喊完上课,班长跟老师把流程走完之后,刚要开始上课,我就从后门喊报告了,一次两次也就算了,我这样的行为可谓是几乎每节课上课都存在这样的问题,班上向您汇报了我的这个情况,今天的第一节课下课您就站在班级的走廊上等着我,果然我真的如班长所说的,每次都迟到,被您抓个正着,您叫我过去的时候,我还么意识到错误,还打趣的问您叫我有什么事,没什么重要的事就下课再说,现在上课了。您大发雷霆把我骂了一顿,因为我明明犯了错,还没有一点认错的态度,跟老师嬉皮笑脸的。

现在我真诚的告诉您,在这之前,我真的不知道,迟到两分钟是违反纪律的,我在之前那个学校,从来不管这些的,导致我也以为我们学校也一样。我喜欢打篮球,我每次下课都要去篮球场投上两个篮,不然浑身不舒服,但是教学楼到篮球场的距离太远了,而且我们教师在五楼,所以我每次听到铃声后跑回教室,总会迟到两分钟。老师,您也知道我是转校生,才到这个班级没多久,跟大家也不熟,他们都喜欢读书,下课了也不出去玩,我跟他们玩不来,所以也就没有请教他们任何问题,发生这样的事,还是自己的问题,没有实现问你上课的一些注意事项,给班干部、班上的同学、以及上课的任课老师说一声对不起,我每次进教室喊报告吵着你们了吧,我很抱歉。最后我真挚的恳求你看在我刚转来不久的份上别跟我计较了,我罚也被罚了。原谅我这次吧。

此致

敬礼!

检讨人:xx

20xx年x月x日

关于两次冬奥会对比心得体会和方法七

2月23日凌晨,经过了14天的角逐,索契冬奥会终于落下了帷幕。这次冬奥会,没有了王蒙的中国队只取得了3金4银2铜的成绩。

比赛刚开始,小将韩天宇的表现就令我们大开眼界。他力压偶像安贤洙,勇夺1500米短道速滑银牌。这是中国短道速滑的后备力量,也是潜力所在。

紧接着,有时又是短道速滑,在刘秋宏和范可新都没能进入决赛的不利情况下,28岁的李坚柔在三名对手接连甩出赛道的情况下,坚持完成比赛,夺得了中国代表团的首枚金牌。这里虽有一些运气成分,但就像解说杨扬说的那样,这块金牌和李坚柔的稳定性是分不开的。

在速度滑冰的赛场上,中国队又给我们创造了惊喜。在500米的赛场上,名将王北星名列第七。而张虹则名列第四,虽与奖牌无缘,但也是一个突破。到了1000米的赛道上,张虹被分到慢组。一开始、张虹的速度就把当时的最快纪录甩在了身后,接着,她在过了600米的“极点”后,不像其他选手那样大幅减速,而是越滑越快,最终以1分14秒02的成绩暂列第一。在快组的9组比赛中,美国的名将们曾经在600米之前比张虹快很多,可是过了600米,速度就下降许多,最后都没有超过张虹。我和张虹一样,等了一个多小时后,在最后一组比完赛,我们都蹦了起来,大声喊着,欣喜若狂。张虹的爆冷夺冠,不仅是中国在速滑项目上的第一枚金牌,也说明了中国在此项目上,慢慢崛起。

女子1500米的决赛如期举行。周洋和李坚柔进入了决赛。比赛一开始,李坚柔和其他两名选手就意外摔倒,赛道上只剩下周洋一名中国人。她从第四,超到第三,又超到第二,在还剩两圈时,有从内道强行超越了世界第一沈石溪,并将优势保持至终点。这是中国的第三金,也是周洋卫冕的一块沉甸甸的金牌。

男子冰壶。中国队开局顺利,一度占据第一。可到中间连输,幸亏最后凭借对英国队6:5的绝杀,进入到四强中。四强之战,中国先是输给了加拿大,又在加时赛后手的优势下连犯两次手过线的低级失误,输给了瑞典。这次虽然只获得了第四,但涌现出了“定海神针”般的四垒刘锐。他每到关键时刻有如神助的击打总能命中目标。达到目的。

我最想说的是男子5000米接力。开局即摔倒的中国队并没有放弃,而是狂追54全超越哈萨克斯坦队夺得铜牌。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民族精神!不抛弃,不放弃,这才是中国男儿的本性。

庞清佟健。这对组合征战了四届冬奥会,却从未取得金牌。这次,虽然只名列第四,但是他们用近乎完美的动作,给36岁的自己,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中国冬季项目总体是冰强雪弱。而在自由式滑雪的赛场上,中国的徐梦桃摘得女子银牌,老将李妮娜获得第四,而齐广璞获得男子第三,贾宗洋获得第四。这也说明了中国在雪上项目的实力。

作为20__年冬奥会的申办国,中国已超越韩国,成为冬奥会的“亚洲第一”。此非名不虚传。3金4银2铜,还有数不清的第四,还有16岁的小将韩天宇,17岁的武大靖,21岁的范可新等。一代又一代的潜力新秀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在冬季项目上的地位在逐步提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