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关于儿童古诗心得体会(大全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0 02:35:48 页码:9
2023年关于儿童古诗心得体会(大全16篇)
2023-11-20 02:35:48    小编:ZTFB

心得体会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内经历和成长的回顾,具有重要的自我反省作用。那么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心得体会呢?首先,要全面回顾自己的工作学习或生活经历,梳理出自己的收获和经验。其次,要积极思考并总结出核心的观点和体会,抓住关键问题,突出重点。同时,要注重言之有物,语言简练明了,避免空泛和模糊的表述。还可以借鉴他人的心得体会,通过多角度的观察和思考来拓宽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最后,要对自己的心得体会进行一定的反思和检验,提出自己的问题和不足,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范文中的例子和细节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感悟作者的思考和观点。

关于儿童古诗心得体会篇一

今年丝税抽征早。早征非是官人恶。去岁官家事戎索。

征人战苦束刀疮,主将勋高换罗幕。缫丝织帛犹努力,

变缉撩机苦难织。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

檐前袅袅游丝上,上有蜘蛛巧来往。羡他虫豸解缘天,

能向虚空织罗网。

织妇为什么忙呢,原来蚕种三卧之后就要老了。织妇们诚心祷告蚕神保佑蚕儿早点出丝,因为今年官家要提前抽征丝税。今年提前征税并不是因为官员横征暴敛,而是去年发动了战争。打仗艰苦,丝织品可供伤兵包扎伤口,也可制成丝罗帐幕赏给军功赫赫的将军。一般的缲丝织作本来已够费力的了,织有花纹的绫罗更是难上加难。拨动织机、变动丝缕,在织品上挑出花纹极为不易,需要很高的工艺水平。培养挑纹能手实为不易,竟有巧女因手艺出众为娘家羁留而贻误青春。在檐前飘动的丝网上,蜘蛛来回爬动。羡慕这小虫儿纯出天性,可以自由编制罗网啊!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河南府(今河南洛阳)人,唐朝宰相、著名诗人。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世孙,父元宽,母郑氏。

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年少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给世人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千古佳句。但是在政治上并不得意,元稹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晚年官至武昌节度使等职。死后追赠尚书右仆射。

元稹其诗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其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名作有传奇《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等。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100卷,留世有《元氏长庆集》。

关于儿童古诗心得体会篇二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2、《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3、《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4、《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采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碎地声。

5、《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6、《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7、《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8、《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关于儿童古诗心得体会篇三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这首诗写眼前所见,信手拈来,自然成篇。所写虽日常生活小事,却能给人以美的熏陶。

凡是有河道的地方,小船作为生产和生活必需的工具,是一点不稀奇的。但“篱外谁家不系船”句,却于平常中又显出不平常来了。似乎作者于无意中注意到了生活中的这一琐事,故以此句开首。“谁家”即不知是哪一家的'。因为“不系船”,船便被吹进“钓鱼湾”。“春风”二字,不仅点时令,也道出了船的动因。春潮上涨,溪水满溢,小船才会随着风势,由远至近,悠悠荡荡地一直漂进钓鱼湾来。不系船,可能出于无心,这在春日农村是很普通的事,但经作者两笔勾勒,溪居的那种恬静、平和的景象便被摄入画面,再着春风一“吹”,整个画面都活了起来,生气盎然,饶有诗意。

乡村春日,人们都在田间劳作,村里是很清静的,除了孩子们在宅前屋后嬉戏之外,少有闲人。有一位小童正玩得痛快,突然发现有船进湾来了,以为是客人来了,撒腿就跑回去,急急忙忙地打开柴门的扣子,打开柴门迎接客人。作者用“疑”、“急”二字,把儿童那种好奇、兴奋、粗疏、急切的心理状态,描绘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诗人捕捉住这一刹那间极富情趣的小镜头,成功地摄取了一个热情淳朴、天真可爱的农村儿童的形象。

画:临水的村庄,掩着的柴门,疏疏落落的篱笆,碧波粼粼的溪水,漂荡的小船,奔走的儿童。静中寓动,动中见静,一切都很和谐而富有诗意,使人感受到水宁静、优美的景色,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而透过这一切,读者还隐约可见一位翘首拈须、悠然自得的诗人形象,领略到他那积极乐观的生活情趣和闲适舒坦的心情。

关于儿童古诗心得体会篇四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开头两句写京都元夕的热闹场面,"袨服华妆",写出了游人们穿着鲜明华丽,”六街灯火“写出了大街小巷到处在舞弄着花灯的景象,前两句用元夕日,街上的人们的装束和举动反衬了汴京一派繁华、升平的气象,也为下文诗人这个穿着长衫的读书人都外出游玩,沉醉在游人的欢声笑语,抒发情感作铺垫。

而三句一转,用“长衫”对“炫服华妆”,写到自己竟然也随游人追欢逐乐。一个隐晦的发问,包含着辛酸的自嘲,严峻的自责,同时也是对前面所铺叙的场景的否定。表现了诗人对此时金朝的偏安处境的嘲讽,也表达了对繁华背后危机的担忧。

此诗展现了游人在元宵节游玩的景象,写出了元夕夜的盛世繁华,手法上,用乐景抒哀愤之情,长衫和炫服华妆的对比,含蓄动人,意味深长。

关于儿童古诗心得体会篇五

[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2、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3、已酉端午。

明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4、端午感兴。

宋文天祥。

流棹西来恨未销,鱼龙寂寞暗风潮。

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

5、谢张仲谋端午送巧作。

宋黄庭坚。

君家玉女从小见,闻道如今画不成。

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

6、同州端午。

唐殷尧藩。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7、浣溪沙。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8、乙卯重五诗。

[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9、《午日处州禁竞渡》。

明·汤显祖。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10、《午日观竞渡》。

明·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11、《五日·选一》。

明·陈子龙。

吴天五月水悠悠,极目烟云静不收。

拾翠有人卢女艳,弄潮几部阿童游。

珠帘枕簟芙蓉浦,画桨琴筝笮艋舟。

拟向龙楼窥殿脚,可怜江北海西头。

12、《节令门·端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13、《竞渡歌》。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14、《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15、《和端午》。

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关于儿童古诗心得体会篇六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已酉端午》。

元代·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竞渡歌》。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宋代·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关于儿童古诗心得体会篇七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昼出耘田夜织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重重叠叠上瑶台,

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

却教明月送将来。

2

页,当前第。

2

1

2

关于儿童古诗心得体会篇八

《咏鹅》作者:骆宾王(唐代诗人)。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为何说这首《咏鹅》适合幼儿,这是骆宾王在7岁是所著,他以一个7岁儿童的角度描写出了鹅的姿态,简单易懂,相当适合刚学古诗的孩子。

《草》作者:白居易(唐代诗人)。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简单四句描写了小草一年四季的形态,小草的慢慢长大和枯萎,孩子也是知道的。

关于儿童古诗心得体会篇九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六幺令·天中节》。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

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

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

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临江仙。

作者:陈与义。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

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端午日赐衣。

【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关于儿童古诗心得体会篇十

2.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所见》诗句。

3.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牧童诗》。

4.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宿新市徐公》。

5.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小儿垂钓》。

6.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

7.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池上》关于儿童的诗句。

8.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观游鱼》。

9.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与小女》。

10.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溪居即事》。

11.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花影》。

12.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舟过安仁》。

13.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四时田园》。

14.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荫西。《桑茶坑道中》。

15.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闲居初夏》。

16.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村居》。

17.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清平乐·村居》。

18.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稚子弄冰》。

关于儿童古诗心得体会篇十一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着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日咏盆中菊》。

清代·顾太清。

薰风殿阁樱桃节,碧纱窗下沈檀爇。

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

野人知趣甚,不向炎凉问。

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开。

《竞渡诗》。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关于儿童古诗心得体会篇十二

古人以儿童为作诗题材之一,表达了儿童的天真无邪的情感和无忧的生活情境。

1、《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2、《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3、《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4、《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采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瓈碎地声。

5、《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6、《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7、《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8、《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9、《观游鱼》。

唐·白居易。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10、《与小女》。

唐·韦庄。

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

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

11、《溪居即事》。

唐·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12、《花影》。

宋·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13、《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4、《桑茶坑道中》。

宋·杨万里。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15、《闲居初夏午睡起》。

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关于儿童古诗心得体会篇十三

竞渡歌(节录)。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屈原塔。

【宋】苏轼。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

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

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

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

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

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

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

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端午三首。

【宋】赵蕃。

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

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

何意更觞昌?酒,为君击节一长歌。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关于儿童古诗心得体会篇十四

儿童古诗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珍品之一。它不仅富有艺术美感,还能培养儿童的情感和思维能力。在学习儿童古诗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许多人生道理,对儿童诗歌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第二段:古诗中的人生智慧。

儿童古诗中充满了人生智慧,我们可以通过这些诗句,更好地领悟人生的真谛。例如《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句简单的诗句却令人想到许多:生活中显而易见的景象、潜藏在心底的思绪。古诗可以通过简单的语句,引导我们开阔眼界,审视生活,这是普通话教材很难做到的。

第三段:古诗中的诗意美感。

古诗的艺术美感是不可忽视的。在学习《水调歌头》中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些华美的语汇让我感受到了中国高尚精美的文化。由此,我们可以将它作为引入汉语美学的一纲,让学生能够更全面地欣赏和理解文化。

第四段:古诗的学习方式。

在学习古诗中,需要多角度、多层面地掌握方法,尤其是文学欣赏能力。我们可以通过演唱、朗诵等方式,让诗歌的意境更为深刻地印在儿童心中。还可以通过一定的对比分析的方式,使儿童更好地了解古代文化之间的交际互动,通过这种方式,形成对生存环境的感性了解。

第五段:总结。

古诗作为中国文化的精髓之一,也成为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古诗不仅要学习其中的文化知识,还要善于用心去感受其中的人生智慧、欣赏其中的诗意美感,这样才能真正地学有所获,增强中华文明的自信。希望未来的教育能够更加注重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让更多的孩子了解和爱上古诗,学习并感受中华文明之美。

关于儿童古诗心得体会篇十五

1、《咏鹅》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5、《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6、《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7、《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8、《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9、《草》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0、《悯农》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1、《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2、《泊船瓜洲》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3、《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4、《所见》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15、《春日》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6、《相思》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17、《村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青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9、《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0、《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1、《牧童》【唐】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22、《舟过安仁》【宋】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23、《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24、《稚子弄冰》【宋】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采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瓈碎地声。

25、《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26、《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27、《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28、《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29、《观游鱼》【唐】白居易——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30、《寒食》王禹偁——今年寒食在商山,山里风光亦可怜。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树系秋千。郊原晓绿初经雨,巷陌春阴乍禁烟?副使官闲莫惆怅,酒钱犹有撰碑钱。

关于儿童古诗心得体会篇十六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头。“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对这些景物,诗人只是在作客观的描述。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也只是为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现诗人的感情倾向。它毕竟还只是在为后面的描写蓄势—勾勒枫林所在的环境。

“停车坐爱枫林晚”便不同了,倾向性已经很鲜明,很强烈了。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前两句所写的景物已经很美,但诗人爱的却是枫林。通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枫林铺平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点明喜爱枫林的`原因。

“霜叶红于二月花”,把第三句补足,一片深秋枫林美景具体展现在我们面前了。诗人惊喜地发现在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如染,真是满山云锦,如烁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呢!难能可贵的是,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象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诗人没有象一般封建文人那样,在秋季到来的时候,哀伤叹息,他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体现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种英爽俊拔之气拂拂笔端,表现了诗人的才气,也表现了诗人的见地。这是一首秋色的赞歌。

第四句是全诗的中心,是诗人浓墨重彩、凝聚笔力写出来的。不仅前两句疏淡的景致成了这艳丽秋色的衬托,即使“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看似抒情叙事,实际上也起着写景衬托的作用:那停车而望、陶然而醉的诗人,也成了景色的一部分,有了这种景象,才更显出秋色的迷人。而一笔重写之后,戛然便止,又显得情韵悠扬,余味无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