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单元复习心得体会范文(汇总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1 10:24:26 页码:10
单元复习心得体会范文(汇总9篇)
2023-11-21 10:24:26    小编:ZTFB

在总结心得体会的过程中,我们还能够梳理出自己的思路和逻辑,提高自己的表达和写作能力。在写心得体会时,可以结合个人经历和感情色彩,让读者产生共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单元复习心得体会篇一

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单元课文概述   本单元选取的主要是有关文学艺术方面的文章,从中可以看出作家们对文学艺术的体验和感悟,以及由此生发的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从而丰富我们的文化素养。

二   雅词积累(37)。

板书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三月不知肉味   于我心有戚戚焉。

五体投地   戛然而止。

归省    行辈   撺掇   凫水   潺潺   宛转。

活动    读     特别注意加点字。

写      空手写。

用     造句训练,用的雅词越多越好。

《在声音的世界里》3段。

单元复习心得体会篇二

一、组词。

乎(        )    农(        )    勇(        )    风(          )。

呼(        )    浓(        )    涌(        )    封(          )。

设(        )    针(        )    贵(        )    意(          )。

社(        )    珍(        )    桂(        )    义(          )。

二、把下面不是比喻句的在后面括号里画错号。

1  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          )。

2  高伯伯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当天下午就带我去了企鹅岛。  (          )。

3  钢铁巨人一般的装卸吊车有如密林。                      (          )。

4  站在瀑布脚下仰望,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          )。

3、 三句都是比喻句,4、 联系课文想一想把什么比作什么?

1.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手起白银。

把_______比作_________。

2.时时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把_______比作_________。

3.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把_______比作_________。

5、 按要求填空。

1.课文要求填空:《瀑布》一课写瀑布的声音像_______,瀑布的全身像______,站在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像______,来一阵风的话,瀑布被吹得____、____、____。

2.按课文原文填空:夏天,树木长得____、____的枝叶把森林___得严严实实的,___住了人们的视线,___住了蓝蓝的天空。

6、 造句。

1.………就像………。

2.………好像………。

3.像………似的 。

单元复习心得体会篇三

在中学的学习过程中,每个单元的复习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对知识的回顾和巩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在单元复习的过程中,我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一些心得体会。

第二段: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在进行单元复习时,我意识到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是十分重要的。首先,我会合理安排时间和顺序,将复习内容分成几个阶段,不仅能够避免学习焦虑,还能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其次,我会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并在复习过程中不断检视和调整。这样一来,我能够更加有条理地进行学习,提高效果。

第三段:多种复习方式的结合运用。

另外,我还发现将多种复习方式结合运用是相当有效的。传统的背诵虽然能够记忆知识点,但容易忘记或者无法理解其实际意义。因此,我尝试使用其他方法,如绘制思维导图、做示例题目和参加小组讨论等,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这种多种复习方式的结合,我能够在不同的角度和层次上去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第四段:注重弱点的克服。

在进行单元复习时,我还会特别注重自己的弱点,将其视为突破口。当我遇到难以理解的概念或者做不出的题目时,我会主动寻求帮助并寻找相应的辅导材料。通过和老师或同学的交流和讨论,我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并逐渐克服自己的弱点。同时,我也会通过反复练习和巩固,将原本的弱点转变成自己的优势。

第五段:及时复习和总结。

最后,我还意识到及时复习和总结是巩固学习成果的关键。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我会抽出时间复习之前学过的内容,巩固基础知识。同时,我还会将学习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并记录下来。遇到难题时,我会尝试将解题思路整理成笔记,方便以后复习。通过及时复习和总结,我不仅可以保持对知识的记忆,还能够梳理思路和发现不足,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结尾:

通过单元复习的实践,我得出了一些学习心得体会。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多种复习方式的结合运用、注重弱点的克服以及及时复习和总结这些方法,对我来说都是行之有效的。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我将继续积极应用这些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单元复习心得体会篇四

文艺复兴:14世纪前后(新航路的开辟)。

1.文艺复兴开始的国家?答:意大利。

2.文艺复兴为什么从意大利兴起(背景)?答:14世纪前后,意大利首先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了新兴的资产阶级。新兴资产阶级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

3.文艺复兴的实质?答:新兴资产阶级掀起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

4.文艺复兴的前提?答: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

5.文艺复兴得主要内容?答:反封建,反教会。

6.文艺复兴得核心?答:人文主义。

7.“人类可以成就伟大的事业“这句话反应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的普遍看法。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说明人文主义者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

8.文艺复兴开始于于意大利,(但丁)是文艺复兴得先驱,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他创作的长诗是(神曲)。

9.文艺复兴时期得著名人物有(意大利)的(达芬•奇),他的作品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还有英国的文学巨匠(莎士比亚),他的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

10.人文主义的指导思想?答:资产阶级要求以人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

11.文艺复兴的影响?答: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得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新航路的开辟。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答:(1)14—15世纪,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扩大国外市场。

根本原因:(2)《马可•波罗行纪》引起欧洲人去东方发财的梦想。(3)奥斯曼土耳其阻碍了东西方的贸易发展。

2.新航路开辟的条件?答:客观条件:(1)天文、地理知识有了进步了,地圆学说流行,造船技术进步,指南针的应用,有了雄厚的物资基础。主观条件(2)航海家必须具有冒险精神。

3.

航海家国别航行时间资助国家到达地区。

哥伦布意大利1492年西班牙发现美洲新大陆。

迪亚士葡萄牙1487年葡萄牙到达好望角。

4.新航路开辟的意义?答: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新航路得开辟为欧洲开辟了殖民扩张的道路。

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答:英国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得发展。

单元复习心得体会篇五

一、交流复习方法。

【学生说】,教师梳理板书:基本字词、课文大意、重点句段、考试检测等。

小结:看来同学们平常的复习比较全面了,不过,掌握复习的方法,才能更有效果。

二、基础知识要记牢。

(一)读音易错。

1师:请拿出复习单。(课件出示复习单)看着第一部分,同学们已经把一些易读错、写错的字词做了记录。现在请根据要求小组内分享交流。(课件:交流要求:1、时间:3分钟左右。2、方式:组长负责汇总,相同字不重复。)看哪一个小组完成得又好又快。开始!

【学生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交流很认真,尤其这组(指一组)是第一个完成的,请派一名同学上台汇报。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生汇报,并找两生补充。】。

课前,我批阅了复习单,发现有几个词语出错率比较高。

【生读】。

师:请每组的6号同学起立,读。

预设1:有读错的情形;请你说:某个字读错了。为你的细心倾听赞一个!请你带领大家把这个词语读两遍。生齐读。“埋”是个多音字,像老师这样注上拼音就好了。你来说说他的另外一个读音,组个词。

一齐读一遍。

预设2:读得很好的情况。评价:正确、声音响亮。“埋”是个多音字,像老师这样注上拼音就好了。你来说说他的另外一个读音,组个词。

放到句子中,再读: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把词语齐读一遍。

小结:碰到易读错的字词,记录下来,在上面注上拼音,分类比较,多读几遍,相信就能读准了。

(二)书写易错。

师:下面接着汇报易写错字词。

【生汇报补充】。

点击课件:誊写 谨慎   慈祥 爆炸。

这些都是同学们认为出错较多的词语。

【齐读一遍】。

请仔细观察书写,点击课件。

哪些笔画需要提醒?【学生说】。

四个小老师提醒的好,请认真观察30秒,准备听写。【生看30秒】生字隐没。

谁想上台写?

【听写】请回!

1出示点评要求:1、正确(每字1分,共8分)。

2、美观(2分)。

请两位同学上台点评一下。【生点评】如有错误,上台修改。

小组之间像这样互评改错两遍。

三、课文大意抓主要。

2、《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了:

《慈母情深》讲述了: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讲的是:

《学会看病》讲的是:

这些课文都表达了(               )。

小结:孩子们真棒!对于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同时注意语言的简练,就能概括出主要内容。

四、品味重点学写法。

交流提示:时间:5分钟左右。

积极发言,认真倾听,补充自己的见解。

组内推选出汇报人。

开始:【学生小组交流】。

同学们交流非常热烈,请你们小组把自己的见解和其他同学分享。

学生汇报。

师点评:你们敢于表现自己,对自己的想法侃侃而谈,佩服你们!

请两位同学对他们的汇报进行点评。

老师点评:汇报精彩,点评也比较到位。你们都是有思想的孩子。掌声送给他们,请回。

2、老师发现同学们大多关注到了这些语句: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7岁的儿子的学校。

“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

再读这些精彩的语句,尤其关注红色字体,你发现这类文章的写作秘密是什么?

学生说,就是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等,学生说的同时,教师出示这些词语。

指出下面各句所采用的描写方法。(填序号)(3分)。

a、语言描写b动作描写c、外貌描写。

2、秦老师不止一次地这样对马小跳说:“马小跳,你一刻都停不下来,让你爸爸带你到医院检查检查,看是不是有多动症。”

3、买钢琴的人从怀里摸出一叠钞票,啪的一声,摔在钢琴上:“这钢琴我买了,这是5000块!”

师评:同学们真棒!不仅对人物描写有了正确的认识,而且还学会了融会贯通。那让我们尝试着用上一、两种方法也来写一写吧。课堂小练笔:

侧重外貌。

我们班获得了广播操比赛一等奖,                  侧重语言。

学生写,班内汇报。

师评:学以致用是复习的最高境界!接下来,让我们迎接新的挑战,到达标测试中一展身手吧。请小组长发放测试题。

五、达标测试再提高。

时间3分钟,做完仔细检查! 。

1、学生做题。

出示答案,, 同桌之间交换修改。

2、评议:全做对的请举手。

六、总结送诗。

基础知识要记牢。

课文概括抓主要。

把握重点学写法。

勤学勤练态度好 。

优异成绩对你笑。

单元复习心得体会篇六

一、复习课文:

1、《碧螺春》一文以生动的语言描述了久负盛名的碧螺春茶的(采摘、制作和品尝)三个生活的场景,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鲜活的画面。在描绘碧螺春茶的特有的(色、香、味、形)的同时,也赞美了(劳动人民的勤劳与心灵手巧)。

2、《京剧》是一篇(说明性的散文),作者详细地介绍了京剧的(地位、名称、来历、表演形式、脸谱、音乐伴奏、流派及表演艺术家)等常识,表达了(作者对京剧这一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剧种的喜爱与赞美),同时也洋溢着作者的民族自豪感。

3、《用奇谋孔明借箭》一文以(孔明借箭)为线索,记叙了诸葛亮借大雾迷江、曹操多疑,巧设妙计“草船借箭”的故事,赞扬了(诸葛亮才智过人、智慧出众、顾全大局的宽广胸怀)。

4、《安塞腰鼓》是一篇抒情散文,通过对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震撼人心的力量)的描写,赞美了黄土高原人(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黄土地的热爱)及(对意气风发、积极进取精神的赞美之情)。

5、《我和春联》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者通过对(认春联、品春联、写春联、集春联)的过程的描写,以及对联给自己人生道路的影响的叙述,表达了作者对春联的(喜爱和赞美),以及(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二、背诵。

1、《碧螺春》第四、六、八自然段。

2、《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三、听写。

石壁 茂盛 竹篓 茶汛 嘹亮 弥漫 敏捷 利索 揉捻 明媚。

唱腔 融会 荟萃 魅力 韵味 脸谱 滑稽 粗犷 豪迈 铿锵。

烘托 卓越 塑造 生涯 典型 欣然 酬劳 呐喊 懊悔 渺茫。

隐讳 允诺 迟延 酌酒 慨然 高粱 强震 狂舞 骤雨 旋风。

瞳仁 强健 风姿 豪放 燥热 飞溅 困倦 搏击 磅礴 淋漓。

战栗 凝聚 渺远 鞭炮 高跷 琢磨 抒发 寓意 颠倒 洋溢。

抄录 炊烟 咳呛 鉴定 融入 茂腾腾   久负盛名 神采飞扬。

神机妙算 惊心动魄 戛然而止 叹为观止 穷乡僻壤 漫不经心。

四、比较组词。

彩霞 弥漫 敏捷 烫手 纤维 腥气 陶瓷 汤圆。

迷雾 称呼 睫毛 汤水 阡陌 惺忪 姿态 畅快。

津液 输赢 陕西 基础 融化 综合 霸王 铜锣。

纪律 羸弱 侠客 笨拙 隔开 棕色 雷电 罗列。

烘干 天涯 土壤 鞭炮 叛逆 抒情 寓言 勤劳。

供应 悬崖 攘外 方便 朔风 预备 遇见 勘察。

五、仿写造句。

1、嫩叶如同一条青龙上下翻飞,煞是好看。(仿写)。

2、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仿写)。

3、如果说观看制作碧螺春茶有一种新奇感觉的话,那么,品尝碧螺春茶就更有一番陶醉般的心境了。(造句)。

六、句子运用。

1、太阳升起来了,在湖山的上空铺开万道金光,茶园也被染上一层金色。(改为“把”字句)。

2、因为碧螺春是名茶,而且受到人们的喜爱。(修改病句)。

3、安塞腰鼓是一场火烈的舞蹈。(改为感叹句和反问句)。

4、音乐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用关联词合并)。

5、我怎么敢跟你开玩笑呢?(改为陈述句)。

6、京剧是一种戏曲。(扩写句子)。

七、拓展:

描写热闹场面的词语。

人山人海 车水马龙 宾客如云 欢声雷动 络绎不绝 门庭若市。

座无虚席 济济一堂 川流不息 高朋满座 人声鼎沸 人头攒动。

摩肩接踵 项背相望 熙熙攘攘 水泄不通。

单元复习心得体会篇七

新授    。

1

复习《司马光》、《鲁班和橹板》《乌鸦喝水》。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能正确地书写课文中的生字词。

3、辨析形近字、同音字;会运用数量词;能将句子补充完整,能看图写出象形字。

4、通过多种形式的复习,感受学习的快乐。

重点: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4、 准确默写本单元生字新词、记住偏旁。

难点:正确掌握本单元字词及相关知识,能正确进行练习。

ppt 相关练习。

有感情地背诵本单元课文和练习上的成语和儿歌。

一、复习指导。

(一)《司马光》。

1、生字和形近字、同音字的区别。

2、学习量词。

3、运用句式造句。

4、运用重点字的填空。

(二)《鲁班和橹板》。

1、生字和形近字、同音字的区别。

2、复习反义词。

3、重点字也会填空。

(三)《乌鸦喝水》。

1、区别形近字、同音字。

2、能正确填写量词。

3、背诵课文,重点字的填空。

二、 巩固练习。

(一)默写生字词: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

(三)读出下列偏旁部首,并写出几个含有此偏旁的字。

(四)背诵课文,并填空。

(五)指导乱词成句。

3.小明关心同学非常。

一、复习指导。

(一)《司马光》。

1、生字和形近字、同音字的区别。

司——同候——后流——留园——元。

2、量词:一个花园一座假山一口水缸一块石头。

3、句式:有的……有的……还有的……(造句)。

句式:渐渐……(造句)。

句式:终于……(造句)。

4、重点字的填空。

(二)《鲁班和橹板》。

1、生字和形近字、同音字的区别。

已——己 往——住 往——网 身——声、生、升。

2、反义词:吃力——省力前——后。

3、重点字也会填空。

(三)《乌鸦喝水》。

1、生字和形近字、同音字的区别。

渴——可渴——喝办——力终——中于——干。

2、量词:一只乌鸦一个瓶子一颗石子。

3、背诵课文,重点字的填空。

二、巩固练习。

(一)默写生字词: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

使劲、救人、盯着、瓶子、

(三)读出下列偏旁部首,并写出几个含有此偏旁的字。

走(走字旁):赶、起、越。

手(手字旁):看、拜、

(四)背诵课文,并填空。

1、有一天,鲁班(  )船(  )(  ),看到老艄公用竹篙乘船(  )(  )(  )(  )。(  )(  )船撑到对岸,老艄公(  )(  ),累得(  )(  )(  )(  )了。

2、乌鸦(  )(  )想出(  )(  )来了。(  )叼起(  )(  )(  ),一颗一颗地(  )(  )瓶子里。瓶子里的水(  )(  )(  )(  )了,乌鸦就(  )(  )(  )了。

(五)组成句子写下来。

1­­­.今天的好 天气多么 呀。

2.学校我们学习上 高高兴兴。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新授    。

复习《咏华山》、《小松鼠找花生果》《练习8》。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能正确地书写课文中的生字词。

3、辨析形近字、同音字;会运用数量词;能将句子补充完整。

4、通过多种形式的复习,感受学习的快乐。

重点:

5、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6、 准确默写本单元生字新词、记住偏旁。

难点:正确掌握本单元字词及相关知识,能正确进行练习。

ppt 相关练习。

1、有感情地背诵本单元课文和练习上的成语和儿歌。

2、默写本单元字词。

(一)复习指导。

第25课:《咏华山》。

1、生字和形近字、同音字的区别。

2、重点要抓住课文当中的诗,以及每句诗在课文中所对应的句子。

第26课:《小松鼠找花生果》。

1、生字和形近字、同音字的区别。

2、听写易错的字。

3、能正确填空。

《练习8》。

1、能正确写出动物的家。

2、按要求填写成语。

(二)巩固练习。

一、默写生字词: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

三、读出下列偏旁部首,并写出几个含有此偏旁的字。

四、背诵课文,并填空。

五、指导乱词成句。

(一)复习指导。

第25课:《咏华山》。

1、生字和形近字、同音字的区别。

间——问与——语代——带。

2、重点要抓住课文当中的诗,以及每句诗在课文中所对应的句子。

第26课:《小松鼠找花生果》。

1、生字和形近字、同音字的区别。

油——由 结——洁 流——留每——母 直——真。

2、课文中容易写错的字要提醒学生注意,可以让学生听写句子。

3、注意填空(绿油油)的叶子(黄灿灿)的小花。

《练习8》。

1、首先要学生知道各种动物的家在家里,其次,学生在写的时候不能写错字和拼音。

2、读读背背里,已经学过的字要会写,防止要求填空。

临危(不)惧(多)谋善断(从)容(不)迫(方寸)不乱。

(二)巩固练习。

一、默写生字词: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

艰难、吟诵、不禁、称赞、蚯蚓、睁眼、钻出来。

三、读出下列偏旁部首,并写出几个含有此偏旁的字。

禾(禾木旁):秊、秋、种。

母(母字底):每。

山(山字头):岁、出、岭。

四、背诵课文,并填空。

1、宋代的寇准七岁时写了一首诗:只有(  )(  )(  ),更无(  )(  )(  )。举头(  )(  )(  ),(  )(  )(  )(  )低。

2、临危(  )惧 (  )谋善断   (  )容(  )迫        (  )(  )不乱   自(  )自(  ) 千( )万(  )。

3、(  )(  )(  )唱歌,有雨也不多。

五、指导乱词成句。

4.花公园开得里的美丽 很。

5.排球叔叔打爱。

6.浇浇你 多给要水 花儿。

单元复习心得体会篇八

25、两只小狮子。

1、熟读课文,特别是狮子妈妈的话。

3、读准字音:懒洋洋  慢吞吞。

4、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

26、小花猫照镜子。

1、熟读课文,特别是妈妈语重心长说的话。

3、复习部首查字法。

27、花钟。

1、熟读课文。

2、复习生字  学习“皿字底”,积累“皿字底”的字  强调“升”的笔顺。

3、复习部首查字法。

古诗 悯农两首(其一)。

1、背诵并能连线。

2、书空会写的字,填空。

28、谁的本领大。

1、熟读课文。

2、复习生字  学习“户字头”,积累“户字头”的字。

3、积累词语:傲慢、愤愤不平、火冒三丈、有气无力、耷拉。

29、一群光头男孩。

1、熟读课文。

3、练习用“激动”说一两句话。

语文快乐宫5。

1、去部首组词。

2、复习查字典。

3、书空:座。

单元复习心得体会篇九

1、通过整理和复习,巩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运用有关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和整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巩固长、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体积单位的进率。

:长、正方体模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教具。

一、复习单元的主要内容:(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

问:看到课题你能想到到哪些知识?

1、特征及关系。

教材56页第1题。学生填书,教师将其归纳整理成一张表格。

长方体。

正方体。

顶点。

8个。

8个。

6个(相对的两个面相等)。

6个面都相等。

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12条棱长度相等。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集合图)。

长、正方体棱长和的计算。(说出公式)。

2、表面积:

结合模型理解什么是表面积?怎样求长、正方体的表面积?(说出公式)。

教材57页第1题。教师指定其中展开图中的一个面为下面,请学生在其它各面标明“上”、“左”、“右”、“前”、“后”。

教材57页第3题计算并填写表面积部分。

3、体积和容积:

体积和容积的含义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体积单位有哪些?容积单位有哪些?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让学生先用手势比划各种体积单位的大小,再拿出1cm3、1dm3、1m3的教具,使学生加深印象,形成表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大小由什么决定?说一说长、正方体体积的计算。(说出公式)。

教材57页第3题计算并填写体积部分。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怎么计算?

二、巩固练习:

1教材57页第3题。

根据先前计算结果,观察长方体的长、宽、高变为原来的2倍,它的表面积和体积与原来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表面积变为原来的(2×2)4倍,它的体积变为原来的(2×2×2)8倍。)。

你们能将刚才的发现浓缩成一句话吗?

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那么它的体积扩大(  )倍,表面积扩大(  )倍。一个正方体的棱长缩小5倍,那么它的表面积缩小(  )倍,体积缩小(  )倍。

2教材57页第4题。

要知道长方体的体积必须知道哪些条件?

你们能从被遮挡住一部分的图中找出它的长、宽、高并求出体积吗?学生独立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全班集体订正。

三、作业:教材56页第2、4题,57页第2题。

长方体            正方体。

顶点          8个            8个。

棱    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12条棱,每条棱长度相等。

面    6个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6个面,每个面完全相同。

棱长和    c=(a+b+h)×4          c=12a。

表面积  s=(ab×ah×bh)×2        s=6aa。

(容积)              v=sh。

体积单位:立方米  1000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容积单位:          升  1000  毫升。

教学反思:

高年级学生在整理和复习课上更应注重学法的指导,逐步培养他们的归纳整理能力。以往,我都是利用周末的时间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如可选用总分式、图表式、纲要式等)对单元知识先进行归纳整理,到实际教学时再与老师的教学和板书进行对照,看有没有遗漏或需要补充的地方,这种复习效果相当不错。可上周由于某些特殊的原因没有布置该项作业,因此今天的复习只好改变策略。首先我是请学生回忆本单元是什么教学内容?它是本册教材第几单元?已经学习了哪几个单元?通过这几个提问,帮助学生在大脑中建立起本册已学知识的网络系统图,使他们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然后再请他们回忆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内容。虽然学生们没有提前复习,但因为知识刚学不久还记忆犹新,所以很快就回忆出了所有知识点。我采用了列图格的方式,将本单元知识点及所有公式清晰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学效果较好。

教材中练习的处理心得:

56页第3题给乒乓球台喷漆到底是求长方体的表面积还是求五个面的面积总和?老师之间早有分歧。我认为:生活中喷五个面或六个面的乒乓球台都有,教师可根据本班学情灵活确定此题到底是求几个面的面积总和,在解答之前向学生说明即可。其次,本题无论是求五个面还是六个面的面积总和,计算都太繁琐。特别是乒乓球台上面的面积解答起来十分复杂,所以在课堂中我要求学生只列式不计算,重点引导学生明确当缺少一个面时该如何正确列式。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的效率。

57页第3题是一道十分有思维价值的填空题,要深入挖掘。不仅要通过计算、观察完成教材中所提出的问题“发现长、宽、高都变为原来2倍时,它的表面积与体积发生了什么变化”,还要能举一反三,类推出扩大或缩小若干倍时表面积与体积会发生什么变化。在教学中,我发现用正方体举例子学生更容易理解其中的道理。如:

棱长表面积  体积。

1  1*1*6  1*1*1。

2  2*2*6  2*2*2。

3  3*3*6  3*3*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