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太史公自序心得体会(汇总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18:41:46 页码:9
最新太史公自序心得体会(汇总14篇)
2023-11-19 18:41:46    小编:ZTFB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对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进行反思,为今后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2.心得体会应该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客观、真实地反映自己的实际情况。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内容涵盖了工作、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供大家参考借鉴。

太史公自序心得体会篇一

作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历史学家之一,司马迁的《史记》被誉为中国史书的经典之作。而他在《史记》前面加上的自序更是被人们认为是古代自传体文学的典型代表之一。深入阅读太史公自序,可以深刻领会到一个历史学家的心路历程,同时也能从中发现启示和感悟。本文将就太史公自序心得体会,分为五个段落进行探讨及分析。

一、保持独立思考的态度。

司马迁在自序中,坚持了不为外物干扰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坚定的志向,以及对于独立思考的态度。他写道:“十有四五,不相与交游。余每事自度所合,而不为人所制也。”这个句子倾诉了他在年少时就保持独立的思考态度,不受其他人的影响而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力求成为一个真正的历史学家。这一态度对于历史学家至关重要,因为他们必须通过自己以独立思考、准确一致的判断,来挑选出真正的历史记录,从而确保对历史的真相有一个清晰而完整的了解。

二、及时吸取教训。

太史公自序中提到了一个重要的教训:“古之人,其状貌既留,与后之观者相贵;然而非而知之,犹可得也,况翻经倒史,以自填耳乎?”司马迁想通过这种模式来警告人们不要走向错误的道路。每一个人都需要理解并吸取从历史中获取的教训。而历史学家更应该在翻权威史籍、挖掘古代文物、收集历史资料的过程中,善于发现历史上各种事件的内在规律,力求从过去的经验中感悟对未来的启示。

三、执著于学术真理。

太史公自序中有这样一句话:“吾子以诚相信,博览群书,虽有疑义,必一一穷尽其解,于我恬然而已。”这表明了太史公对于学术真理的执着,他在翻阅史书的时候,往往会有所疑虑,他不会骄傲自满地忽略那些疑惑。而是一一穷尽解决它们,在学术上讲求真理、讲究论据,从而为后人留下了一部发人深省、体系完整的历史巨著。

四、感悟人生哲学。

在太史公自序中,司马迁写到:“夫学者何以求其大志?所以昔者朱温侯饮剧,黄帝涂山,管蔡游吴楚,君子谓之以乐知其志也。……而庄公拘足于一境,而将白马之权予弱子,致不早自彊,以至灭顿亡国。故学者不可以无志。《诗》云:‘采菽采菽,筐之具式。不择豆豉,南山宛转。’此之谓也。”这段文字彰显出太史公对于求学过程中培养大志的重视。太史公主张学者在深入学术领域的同时,也要关注人生哲学,不断地积累生活中的感悟,通过乐知志来提高自己的大志和远见。

五、传承历史文化。

太史公自序最后一段写到:“夫兴汉之际,省视汉家重器,青史而见其贵乎昔;是以为之奋发,身死国昌,不顾其私,著此书至于斯。”这说明了太史公对于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的责任感。历史,是每个国家和人民民族的重要宝藏,拥有着浩大的知识积累,也展示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灿烂历史文化。太史公坚信,历史文化的传承是人类文明进步和发展的基础。历史学家也应当牢记,我们作为传承者,有着承载历史文化的重要责任。

总之,通过深入阅读太史公自序,我们不仅可以探究到历史学家的思考方式,更进一步可以从中获取人生哲学和力量,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大志,勇攀自己的人生巅峰,承担文化传承的历史责任。

太史公自序心得体会篇二

《史记》这部伟大的历史著作的诞生离不开司马谈司马迁父子和他们所处的那个历史时代。

《史记》课堂的内容太过丰富,我记了满满的8页纸。吴小锋老师的讲课很精彩,听得让人酣畅淋漓。吴老师说历史的记载让我们看到一个民族的品性。《史记》对历史的记载不同于其他文明对历史的记录,这也是中华文明之所以为中华文明,中华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的表现所在。

吴小锋老师首先把历史的镜头对准司马家族,从司马家族的历史和司马父子的志向来谈《史记》诞生的背景。一个人的心有多高,他的世界就有多大。《太史公自序》中,“昔在颛顼,命南正重以司天,北正黎以司地。”家族的历史追溯到天官,而非皇帝,体现了司马家族的志向和品格,因为天官可以从天地的角度来评判人事的`政治,甚至是连皇帝都敢批评的。

司马家族先祖是天官,历史上也曾经非常显赫,但到了司马喜,家道中落,官职卑微。为何司马谈有如此大的报负?为何司马迁有如此的勇气忍辱遭受宫刑为的是完成父亲的遗愿?没有司马父子,就不会有这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

《史记》诞生的宏大的历史背景似乎也注定了它的伟大。吴老师用卦象来解释从秦到汉武帝期间作为一国卦象的变化,让人一目瞭然。那是一段社会处于极具动荡(指春秋战国)后国家又重新恢复秩序,并且国力到达强盛的时代(指汉武帝);那也是一个经过了在思想领域里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代;政治制度经过了不断试错和纠错又回到稳定的年代。如吴老师在课堂上提到的从秦废除封建制建立郡县制,到刘邦不得不恢复封建制,然后封建制郡县制交替,直到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终于完成了天下一统的春秋大业。

我试图理解《史记》作为一部经典的性质。中国古代典籍分经,史,子,集。《史记》归在史部毋庸置疑。课堂上吴小锋老师提到:司马父子的家族渊源和父子二人的政治志向和报复,因此在写作《史记》时很有讲究,有自己的看法,体现在十二本记,十表八书,三十二家七十二列传中,集中体现在《太史公自序》中。我因此疑问若史书不是基于事实的“客观描述”,而是作为一个载体承载着作者的志向和报负的话,那《史记》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史书本身。

太史公自序心得体会篇三

纵览《太史公自序》,全篇文章可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司马氏世系沿革及司马迁自传,此被列为《史记》列传第七十;其二是,按照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的顺序,司马迁对《史记》一书所做出的自注和提要。全文共计七千八百一十二字,这两部分内容大略平分此文。

我认为《太史公自序》似乎是只指其一,而未名其二,冠为本文题目,并不妥当。《太史公自序》应改为《太史公序略》。具体理由有三:

1,根据台湾出版的“新校本《史记》”前主编杨家骆先生写的《史记识语》,他认为《太史公自序》应该改称为“序略”,并在文中指出:“至《序略》之所以讹为《自序》者,系后人就班固《司马迁传》中“迁之自序云尔”句的妄改。……‘序略’之名“略”,前于迁者有《荀子·大略》、《淮南子·要略》篇,后于迁者有刘歆《七略》。该于目录而加述各篇大旨者曰‘略’”。我认为这种说法是更加接近于事实。

2,《太史公自序》中有“,以拾遗补艺,成一家之言。阙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第七十。”其中“序略”是司马迁自己对本篇文章的概括。

3,就其内容来看,文章迥然有异,并且之间似乎并没有紧密的逻辑关联。《太史公自序》中述一百三十篇大旨的“略”,其份量占全篇的二分之一强,因而我认为“自序”两字不足以概括全篇,冠以“序略”才名实相符。

孟子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而在今日有关司马迁生平事迹的记载中,《太史公序略》和后补的《报任安书》应该是最主要和直接的材料。我将根据这两篇文章,做出对司马迁的性格和多舛命运自己的解读。

1,司马迁少年得志,却是性格孤傲。

根据《太史公序略》的记载,司马氏“世典周史”,而司马迁一系则是世代为官。其父谈更是“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是当时的博学显士。因为司马迁“无兄弟之亲”(《报任安书》),是司马家的独子,所以可以想象司马迁必然承载了司马谈的殷殷重望。在其父的言传身教之下,司马迁“年十岁,则诵古文”。二十岁壮游祖国河山之后,司马迁“始仕为郎”,受公羊于董仲舒。汉制,博士弟子通一艺以上试高第者为郎,而高官二千石以上子弟可以荫庇为郎。而司马迁只是六百石太史令之子荫庇为郎,实属破格之举。以后司马迁很得汉武帝的信任,侍从武帝巡行郡县、祭祀五帝、东巡封禅,真可谓是少年得志。因此,司马迁对于汉武帝自是“务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报任安书》)。

与此同时,我们在读史时,也可以观察到司马迁性格中不善与人结交、孤傲不羁的一面。《报任安书》中提到,司马迁在破格荫庇为郎之前,虽然“少负不羁之才”,却是“长无乡曲之誉”。可见司马迁少年怀才,却并不被当时士大夫所赏识。之后为郎,司马迁更是“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材力”,少与同朝往来。其有佐证是,虽然司马迁非常赏识李陵,谓李陵有“国士之风”,但是他与李陵“俱居门下”,却是“素非相善”“未尝衔杯酒接殷勤之欢”。在其著述中,能与其成为朋友的,也许就只有壶遂一人而已。如此读来,日后司马迁身陷李陵案,面临“家贫,财赂不足以自赎,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壹言”的窘境也就不觉得奇怪了。

2,承父志,崇孔子,创新体。

元封元年(前110年),“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故发愤且卒。”父谈临终遗言司马迁:“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着矣。……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司马迁谨遵父亲遗愿,是其著《史记》的动因之一。

与其父谈偏重道家、主张无为不同(《论六家要旨》),司马迁很推崇孔子、尊崇儒学。在与壶遂论道时,司马迁极其推崇《春秋》,认为这本书是“礼义之大宗”。司马迁说:“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司马迁将其论著的《史记》定位为承接孔子之《春秋》的新经典。这是司马迁心中的理想,也就成为编纂《史记》的内在驱动。司马迁的时代还是没有分离出“史学”的。《史记》是实际上是司马迁理想中的新经学,但《史记》却成为中国第一部所谓的“正史”,此下接着还有二十四史,这又是后话。

3,身毁不用,发愤著书。

汉武帝天汉三年(前98年),司马迁由于李陵案牵连下狱,惨遭腐刑,蒙受了极大的屈辱。在《太史公序略》和《报任安书》两文中,司马迁对于此悲惨遭遇耗费了大量笔墨,也就演变成了后世研读《史记》所必提的“发愤著书”说。

相信每一位读过此文的人,都会被文章中所传递出来那种司马迁“哀莫大于此心死”苍凉情绪所感染。司马迁为什么会如此悲痛,以至于“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虽然出狱后,用为中书令,被世人视为“尊宠任职”,但司马迁却认为“身直为闺閤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除了司马迁自己已在文中所作的解释,文字背后还透露出一些隐情。

我想司马迁说自己“身毁不用”,应是讲自己没有子嗣。故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遭宫刑之后,司马迁对于司马一家断后于己,深深自责,永远不能原谅自己。司马谈在临终时,拉着司马迁的手说:“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是年,司马迁35岁(根据王国维先生《太史公行年考》的研究)。按古人婚嫁年龄估计,司马迁家应是深受无后嗣传业的苦恼。《报任安书》中,司马迁在反驳自己会因为“念亲戚,顾妻子”而“贪生恶死”时指出,他“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此一反问,可见因无子嗣,夫妻关系不尽融洽,而且这已为他的朋友共知,司马迁在此可不必多言。

但司马谈继而说“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父亲引用《孝经》的话,应该是为司马迁指出“著史扬名”这条道路,来实现自己的孝道。李凌案发,司马迁深陷大狱已是47岁,不选择自杀而是选择宫刑,以留残命为著《史记》。我想也是他在深思熟虑以后做出的最佳选择。日后,司马迁的《史记》传于其婿杨敞,杨敞传其子杨恽,杨恽在宣帝时向外传播,终成为影响中国二千多年的第一史书。

在本文的后半篇,是关于《史记》一百三十篇的序目提要。司马迁写此段时,其本上用了四字韵语,夹叙夹议,内容不拘一格,有的是对一篇史传的内容概要,有的则是作补充,还有的是对其所撰之人特质的画龙点睛之笔。

关于司马迁书写此文的时间考证,史学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症结出在,本文所述的一百三十篇旨略与《史记》各篇论赞之间的差异。例如《魏世家》中云:“说者皆曰魏以不用信陵君故,国削弱至于亡,余以为不然。天方令秦平海内,其业未成,魏虽得阿衡之佐,曷益乎?”,可是《序略》里面却又老调重弹,说魏王“既疑信陵,诸侯罢之,卒亡大梁,王假厮之。”诸如此类的问题,在《商君列传》、《晁错列传》等多篇中都有出现。总体来看,《史记》各篇论赞是更多个人情感色彩倾注其中,而此一百三十篇旨略则是更富于理性。谁先谁后自是无从可考,但是有一点就是研读司马迁的思想不能只读其一,而是应该两篇前后对照、互为补充。也许这也是司马迁的独创,乃是故意为之,意在用互见的手法处理感情和史实之间的关系。

中国自殷代既有史馆,在其父之上定有多名太史令,而独有司马迁能立志继承孔子,做惊世之作,这是司马迁持才傲物,不欲与凡人同的独立人格的表现。司马迁是因为其性格孤傲,所以才能独创新体,论史不同于先圣,“成一家之言”,而名留青史。也是因为其性格孤傲,所以才敢独为李陵进忠言,而惨遭宫刑之辱。真可谓是成于斯,亦毁于斯!性格决定命运,此言不虚。

此文为研究生就读期间一篇作业,鄙人对传统史学所学寥寥,所著文字虽多成论,但其间也不少自己读书的一点体会。藏匿于硬盘中,不如贴在这里,许可以看到些批评指正。

太史公自序心得体会篇四

司马谈以为百家异路而同归,皆务为治者也。余然也。后世之理学融儒,道,阴阳诸家于一炉,即可证之。学者多以为孔子不言怪力乱神,阴阳家占龟蓍,法家用刑法,道家曰无为,其别犹如迳渭。实不明百川虽异,终归于同也。

司马迁属诗,书,礼,易。春秋于儒,盖因各家之融化相合已见之于汉矣。孔子见麟出而叹道穷,亦不外于阴阳家之所为。

五千年绵延,经典集册浩如烟海。尚有大部毁于兵燹战火,不可得见。然其皆源于先汉之前,或肇端于不可记,或著作于两周,或始布于春秋战国。上古生民,处地不一,风俗各异。或合以征战攻伐,或化以风化政教。自炎黄以降,至于司马迁,三千年多矣。而诸子之出,自迁上推,或千年,或数百年。而诸经典或更久矣。归诸此家抑彼家,恐有失之偏也。然水有支干,说分各家,源流有自。虽类以子别,法术相异,而道有同有不同。溯其源,推其始,二源交流,肇于殷周之际。因人崇天地而重鬼神,周之道学推人际以究宇宙,源既不同,流自亦别,汇融交流迄于前汉,几近千年矣。欲径庭其参差,无异于分离清浊之既混耳。

忠孝为本,尊卑为制,是儒也。历代族诛,文祸故事可证也。愚黔首,制学术,峻刑法是法也。秦皇汉武明宗宋祖一是皆以为敝帚而自珍也。而文学礼制,典章衣食未尝不范于阴阳五行,尤可见之于天地祖宗之祭祀。故曰:以为儒,法离于阴阳,黄老专事玄虚者,迂腐者也。以迷信盲师,乱书而致之故也。

言以蔽之,数千年之流变融合,化汇捐弃,始自两源出。一曰:天人合一。一曰:人天合一。

太史公自序心得体会篇五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是我学的'古文中记得最熟的一段,我想,这句话正好也照应在司马迁的身上。

人生苦短,总有一些困难绊住了人,有些人停住了脚步,就此放弃了,而有的人不畏艰难,克服了困难,留下了不朽的伟绩。

《史记》这部惊世之作,唯有经历巨大磨难的人才能写出。

也许是记录历史的职责让他知道,历史必须是真实的。于是他,站了出来,后来的事情证明当时的冲动是致命的。司马迁与李陵并无交好,为了不相识的人而触怒龙颜,这没有人能够理解。

他突然就想到了死,想到了屈原的投江;想到了孤竹君的儿子们在首阳山的遗骸:他想抛弃这个世界,这个昏暗、污浊的世界。决不能屈辱地活着,做一个不完全的男子,便是死,他也应该是个大丈夫。

但突然,司马迁在愤怒与激动中沉静下来。父亲临终时那双忧怨的眼睛,让他一下子静了。他清楚地记得,父亲指着案上的书,哽咽着,然后看了他一眼。他理解那一眼的重量与意味着的责任,是的,他永远都不会忘记——他们还没有自己的史书,属于大汉的书。

司马迁刚直与坚韧。面对残酷的刑罚,面对众人的嘲笑,他没有屈服,他依旧屹立在历史的巅峰上。“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刚正不阿,留作正气满乾坤;幽怨忧愤,著成信史照尘寰。正是太史公的凛然正气,才能使得他站在人生的高峰上呼啸:“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曾经身处那样险恶的环境,忍受着世人的嘲讽和内心的痛苦,太史公却凭着自己的奇崛神笔,以刚毅之心正直之气来书写历史,书写两千年的沧海桑田。于是,他的名字便与他的不朽著作一起载入史册,那张悬着两滴清泪的脸也与他的精神一起沉淀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后人对他的光辉评价: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太史公自序心得体会篇六

《太史公自序》是《史记》的最后一篇,是《史记》的自序,也是司马迁的自传,人们常称之为司马迁自作之列传。不仅一部《史记》总括于此,而且司马迁一生本末也备见于此。文章气势浩瀚,宏伟深厚,是研究司马迁及其《史记》的重要资料。原序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历叙世系和家学渊源,并概括了自己前半生的'经历;第二部分利用对话的形式,鲜明地表达了作者撰写《史记》的目的:是为了完成父亲临终前的嘱托,以《史记》上续孔子的《春秋》,并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评价,来抒发自己心中的抑郁不平之气,表白自己以古人身处逆境、发愤著书的事迹自励,终于在遭受宫刑之后,忍辱负重,完成了《史记》这部巨著;第三部分是《史记》一百三十篇的各篇小序。全序规模宏大,文气深沉浩瀚,是《史记》全书的纲领。

《自序》历述了太史公世谱家学之本末,作者娓娓道来,错落有致,累如贯珠。叙写司马迁千余年家世,不过数百字,而系次井然。耕牧壮游,磊落奇迈的倜傥少年形象跃然纸上。父子执手流涕,以史相托付,场面又何其凝重。草创未就,横被腐刑,愤懑不平之辞,又使读者不禁掩卷叹息。特别是作者用相当篇幅序写六家的要旨,论道六经的要义,充分而深刻地反映了司马父子的学术思想。对儒、墨、名、法、道及阴阳六家的分析精辟透彻,入木三分,指陈得失,有若案断,虽历百世而无可比拟。

《自序》明述了作书之本旨,概述了各篇的写作旨趣。一般说来,书之为序其义有二:一曰,序者,绪也,所以助读者,使易得其端绪也。二曰,序者,次也,所以明篇次先后之义也。《自序》可以说是兼此二义。推本春秋,考信六艺,这一宗旨或殿于卷末,或冠于篇首,反复述明;又分别标明诸篇小序,申明为某事作某本纪,为某事作某年表等等,全书纲领体例,《自序》中莫不灿然明白。读者在读《史记》之前,须将《自序》篇熟读,深沉有得,然后可读诸纪、传、世家;读纪、传、世家若不得其解,仍须从《自序》中求得。这实乃司马迁在教人读《史记》的方法。其体制如《周易》的《系辞》,《毛诗》的《小序》,皆关系到一书的体要。清人牛运震曾评价:“《自序》高古庄重,其中精理微者,更奥衍宏深,一部《史记》精神命脉,俱见于此太史公出格文字。”。

太史公自序心得体会篇七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学者司马迁,史学家之称也由此而来。而在《史记》之前,太史公先生创作了一篇自序,为后人解读《史记》提供了重要的线索。观太史公自序,让我深感其对于历史的独特见解和深厚学术功底,同时也对于其治学态度和人品素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下面我将围绕着这一主题展开论述,给我的观太史公自序心得体会。

太史公在自序中提到:“余读奏疏之令,取之当时,所以睹清明之朝也,未尝见丽藻之言。”太史公的这一观点深入人心。他在史料的选择上坚守自己的原则,力求真实客观,真正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这种求真的治学态度不仅体现了太史公对史学的热爱和执着,更显示了他高尚的学术品质和坚守的职业道德。

在《史记》的成书过程中,太史公遭受了诸多困难和挫折。自序中,他写道:“及乎撰书,所恶遇者多,闭而聚之,不以道心。”这句话表明了太史公在写作《史记》时并未得到应有的支持和认同,遭到了许多困扰和打击。但是太史公并没有因此而灰心丧志,而是一如既往地坚守自己的跨学科的治学思路,全身心地投入到史学研究中。这种执着和坚持是每一个学者所应该具备的品质,是太史公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自序中,“太史公”自谦称“至使君无所匡救,其所述虽衮衮难以事数,愿念古之成书之士,无以异予。非敢望似于贤也,欲述类焉。”太史公把自己与古人相比,不敢自居贤者之列,只是谦称自己是披荆斩棘的先行者,希望对后来的学者起到借鉴作用。这是太史公的一种谦逊和奉献精神,也反映了他对于学术研究的崇高追求。

《史记》是我国古代历史的一颗明珠,它以其独特而准确的史料和鲜活的笔触,为后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历史教材。太史公在自序中告诫读者:“观其事务,施功名,黜陟贤与不肖,必资于古者是非,非私人所长短也,一何限哉!”太史公强调历史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对古人的学习与参考,才能明晰功名得失,确定贤与不肖。这是太史公对人们探索历史真谛的一种引导,也是他对后人治史的一种期望。

总结来看,观太史公自序,我深感太史公的治学态度和品行,以及对于历史真实性的追求和对后人的期望。太史公的学术精神和历史知识都是我们学习的典范。我们要始终怀有敬畏之心,严谨治学,将太史公的治学思想运用在我们的学习与工作中。希望我们每一个学子,都能够像太史公一样,秉持着追求真理、坚守理性、奉献社会的精神,创造属于自己的学术传世佳作。

太史公自序心得体会篇八

《史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书之一,而《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在《史记》中,司马迁以其卓越的史学素养和深厚的文学造诣,将人类历史上重要的事件、人物都生动地呈现在我们眼前。而在《太史公自序》中,司马迁则深情地叙述了自己著作《史记》的心路历程和艰辛经历。通过阅读《太史公自序》,我深感司马迁是一个极富责任感和追求卓越的文学家,同时也从中学到了不少宝贵的体验和启示。

第二段:司马迁坚定的信念。

《太史公自序》中,司马迁曾经说过:“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反映了司马迁对于史学研究的一种信仰。在司马迁的眼中,一本好的史书需要有足够的史料和精准的叙述方式来生动地再现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形象。唯有如此,才能达到“明益无穷”的效果。司马迁在史学研究的过程中,始终坚信自己的信仰,不断地积累史料,反复推敲每个细节,始终将“让读者真正地看到历史”的目标贯穿于自己的一生。

第三段:司马迁的博览群书。

在《太史公自序》中,司马迁也分享了自己在史学研究中的一些心得。他认为,一名史学家需要广泛地学习各个领域的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内涵。因此,司马迁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阅读历史书籍、地理方志、艺术作品以及各种经典著作。除此之外,司马迁还沟通交流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学者,共同探讨史学研究的难点和问题,从而在知识的海洋中汲取营养,增长见闻,为自己的研究之路准备充足的知识基础。

第四段:司马迁的创新精神。

司马迁作为一名优秀的文学家,拥有非凡的创新精神。在《太史公自序》中,司马迁曾经提到,为了更好地展示历史人物的性格、品质和言行,他也会自编一些对话来补全人物的形象。虽然这种方法违背了“不虚构”的史学原则,但同时也表明了司马迁在创新上的勇气和决心。他从不满足于现有的史学研究方法,总是试图寻找更好的方法来表现历史的真实面貌。

第五段:结束语。

通过阅读《太史公自序》,我更加深刻地认识了司马迁这位伟大的文学家和史学家。司马迁虽然面对了诸多困难和挑战,但始终怀揣着研究史学、弘扬文学的信念和梦想,不断地克服困难,前行不息。其卓越的创新精神、坚定的信仰和博学多才也为我们提供了不少启示和借鉴。相信只要我们像司马迁一样,始终不忘初心,追寻卓越,就一定可以在自己的领域中大放异彩。

太史公自序心得体会篇九

太史公也就是司马迁,他是中国历史学家、文学家,《史记》的作者。这部史书在中国古代历史研究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史记》自序即太史公自己对自己所著《史记》的介绍和概括。观太史公自序,引人入胜,耐人寻味。他在自序中表达了他作为一个历史学家的所思所想,这使得我们对于历史研究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下面我将从太史公自序中的人格崇高、性格坚韧、历史研究的价值以及历史观的体现四个方面,谈谈我的一些观点和感悟。

首先,在太史公自序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太史公的人格崇高。他自述身世或许并不伟大,但他的人格是与众不同的。他在自序中明确表示自己的志向是为后人留下一部无愧于天下重器的史书,他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这种崇高的人格使他在历史研究的道路上坚定不移,不受外界的诱惑和干扰。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一位真正的历史学家应该拥有的品质。

其次,在自序中,太史公表现出了他坚韧的性格。他在自序中谈到了他创作《史记》的过程中遭受的困难和艰辛,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相反,太史公用自己刻苦学习的经历告诫后人,历史研究是一项需要毅力和耐心的事业。他的坚韧和执着使我们看到了历史研究的真正意义,并激发了我们对历史研究的热情。

第三,在太史公自序中,我们可以看到历史研究的巨大价值。太史公认为,历史是人类文明的镜子,通过对历史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人类社会的发展变迁,洞察到人类社会的规律和命运。他强调历史的客观、真实和权威,认为历史研究可以为国家治理、社会进步提供有益参考。太史公的这种观点至今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历史研究对于我们了解过去、把握现在、规划未来都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最后,在太史公自序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历史观的体现。太史公的历史观是唯物主义的,他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历史是在社会经济变革的推动下发展的。他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分析,深入探讨了社会发展规律。太史公的历史观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们的历史学研究也是建立在太史公的历史观基础之上的。

通过观太史公自序,我们可以看到太史公作为一个历史学家的大爱、大智慧和大视野。他的历史观影响了后世,他对于历史研究的坚持和探索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太史公在自序中传达了自己的历史研究的理念,也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历史研究的重要性和价值。通过对太史公自序的学习和理解,我们不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中国古代历史学的发展和创新,还能够对自己的历史研究之路有更加明确的方向和目标。通过太史公的自序,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到了历史研究的重要性,认识到了作为一名历史学家需要具备的品质,同时也对太史公作为一位历史学家的卓越贡献表示敬意。

太史公自序心得体会篇十

1、了解司马迁其人以及他创作《史记》的条件、指导思想。

2、学习司马迁高度的责任感和不屈的人格精神。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预习课文,疏通字词,将不理解的字词画出来。

一、导入新课:

《太史公自序》是司马迁为《史记》写的序言。序言是又称序,通常用以说明编写该书的意图,意义,主要内容,全书重点及特点,有关编写过程及情况,编排及体例等。学习司马迁的这篇自序可以让我们更好得阅读《史记》。

二、朗读课文。正音,断句。

三、疏通课文。(文章比较长,旁边已经有了翻译,讲读的时候,点重要的字词,尽量让学生自己阅读)。

字词总结:

(一)古今异义词。

至于去市长河古文故事往往。

(二)通假字。

反阙指罔失承拂。

(三)活用字词。

相显则死善恶君臣子闻是非。

(四)一词多义。

所以次。

四、整体感知。

这篇自序介绍了哪些内容?

1—3自叙家世谱系。

4—6叙年轻时候的生活经历和接受父亲临终的嘱托,立志创作《史记》。

7—10阐述自己创作《史记》的目的。

11叙自己忍辱写《史记》。

12—13《史记》产生的历史条件和《史记》全书的体例和规模。

五、探究谈论。

(一)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史记》?

1、家族赋予的使命——以图表形式显示司马迁的家世,司马迁为什么要写自己的家世?

颛顼时司天地。

唐虞时复典。

夏商时世序。

周时将领典周史。

战国秦司马错将伐蜀。

司马靳事白起。

秦朝司马昌主铁管。

汉朝司马无泽市长。

司马喜五大夫。

先祖中有军事家,有从事经济工作的,而主要的是修史的。先祖程伯休甫是周宣王时代将领,八世祖司马错、六世祖司马靳都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将领,不仅战功赫赫,而且有军事眼光;司马迁在《史记》中有大量的战争描写,显示了司马迁丰富的军事知识和卓越的战争观,这不能不说是受到了先祖的.影响。四世祖司马昌赫三世祖司马无泽都作过掌管经济的官员,这些经验和知识物欲也会作为家传传给后人。

司马迁叙家世说明修史是自己祖传的家学,创作《史记》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先祖所从事的工作无疑也对司马迁着写《史记》有很大的影响。

2、父亲的遗愿、时代的要求——父亲临终嘱托有几层意思?

(1)写史是祖传的序业,修史是孝亲。

(2)写史是以周公孔子为榜样,兴礼乐,正王道,修史有规范社会道德的作用。

(3)汉兴以来有许多值得记载的史实,而自己没有论载。(史记散绝)。

司马迁修史是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也是时代的要求。

3、成一家之言的心愿——与壶遂的对话是为了说明了什么?

(1)孔子为什么着《春秋》?

着《春秋》“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成王事”。

(2)举《诗》《书》《礼》《易》《乐》的作用目的是什么?

强调《春秋》是天下人之“仪表”,是“王道之大者也”,是“礼义之大宗也”,“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

(3)壶遂认为孔子是在什么情况下作《春秋》的?司马迁同意他的看法吗?

“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

司马迁不同意他的看法,他认为孔子作《春秋》“采善贬恶,推三代之德,褒周室,非独刺讥”。

采用汉代初年学者常用的问答体的形式,借评述孔子作《春秋》,表明自己着《史记》的目的,说明自己着《史记》就是想效仿孔子,通过论述历史,评判是否,褒善惩恶,为天下仪表。他否认是创作,非本心话,是为了逃避世俗的劫难,怕世俗人犹壹壶那样批他着《史记》是如孔子那样是因为“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或者为发个人私愤。

(补充资料《史记》命运)。

太史公的担心不无道理。《史记》的传播历经坎坷。着称后,秘而不宣,将其“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以防被毁。尽管如此,“汉武帝闻其述《史记》,取孝景及己本纪览之,于是大怒,削而投之。”汉明帝说:“司马迁着书,成一家之言,扬名后世。至以身陷刑之故,反微文刺讥,贬损当世。”直到司马迁死,“其书稍出,宣帝吮迁外甥平通侯杨恽祖述其书,遂宣偿焉”。西汉对该书的流传控制很严。后东汉、南北朝以及隋唐,对《史记》多有微词,甚至还有指责《史记》是“谬孔子言”,直到宋代《史记》才遇知音。明清学者多精读《史记》,开始考证,核差误,论得失,《史记》的研究至此才蔚为大观。

4、总结写《史记》的目的。

为完成家族的使命,父亲的遗愿,为适应时代的要求,为了效仿孔子作《春秋》“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成王事”,成就一家之言。

(二)从《太史公自序》中得知司马迁为什么能写成《史记》?分组讨论,要求能用原文作论据。

1、时代的因素:当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学术发展较快。

依据:壹壶的话(第九小节)司马迁的话(第十小节)历史条件(第十二小节)。

2、家族的影响:史官世家赋予司马迁的使命感、责任感,先祖多方面的才艺对司马迁的熏陶。

3、自身的努力:自幼攻读古代典籍,青年时期两次游历开阔了眼界,积累了许多第一手的资料。

依据:(第四段)(1)年十岁诵古文。

(2)游历。第一次游历,到过浙江、江苏、山东、河南、安徽、湖南等地的许多地方;第二次奉使出使巡视西南地区。

4、前人的表率作用:孔子作《春秋》褒善惩恶给了他启迪,在自己遭受挫折的时候,屈原、左丘明等人“述往事,思来者”,最终能“立功扬名于后世”给了他很大的激励作用。

5、总结:略。

(三)司马迁的求实精神和不屈的人格。

六、《史记》的有关知识。(自己写提纲,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1、根据本文的资料介绍司马迁。

司马迁,字子长,夏阳(陕西韩城县芝川镇)人,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青少年时代在家乡耕牧,十岁开始学习古文典籍。二十岁离开家乡漫游各地,寻访古代遗迹,收集资料,回到长安后,入仕作了郎中,奉武帝之命随军西征巡视西南地区。父亲司马谈去世之后,当了太史令,曾经参与制定太初历。后因为李陵之祸,激怒汉武帝,自请腐刑,得以保全性命,忍辱完成了《史记》创作。

2、结合本文以及所积累的知识介绍《史记》。

《史记》《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的专名。《史记》之名大概起于魏晋间。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叙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之间3000多年的历史,分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526500字。《史记》的体例是司马迁的创举。用本纪叙述帝王,兼排比大事;用《世家》记述王侯和特殊人物;用《表》来统系年代、世系、人物等;用《书》记载典章制度的原委;用《列传》记人物、民族以及外国。五种体例在风格上各具笔法而内容上则构成严密的整体。后来历代的史家都继承了这样的体例,成为正史写作的通用体例。

七、总结全文:

《太史公自序》是司马迁为《史记》一书撰写的序言。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历叙世系和家学渊源,并概括了自己前半生的经历;第二部分利用对话的形式,鲜明地表达了作者撰写《史记》的目的:是为了完成父亲临终前的嘱托,以《史记》上续孔子的《春秋》,并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评价,来抒发自己心中的抑郁不平之气,表白自己以古人身处逆境、发愤着书的事迹自励,终于在遭受宫刑之后,忍辱负重,完成了《史记》这部巨著;第三部分是《史记》一百三十篇的各篇小序。全序规模宏大,文气深沉浩瀚,是《史记》全书的纲领。

八、作业:

1、背诵第11小节,整理重要文言字词。

2、写一篇读后感。

太史公自序心得体会篇十一

教学目标:

1.了解司马迁其人以及他创作《史记》的条件、指导思想。

2.学习司马迁高度的责任感和不屈的人格精神。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教学准备:预习课文,疏通字词,将不理解的字词画出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太史公自序》是司马迁为《史记》写的序言。序言是又称序,通常用以说明编写该书的意图,意义,主要内容,全书重点及特点,有关编写过程及情况,编排及体例等。学习司马迁的这篇自序可以让我们更好得阅读《史记》。

二、朗读课文。正音,断句。

三、疏通课文。

(说明文章比较长,旁边已经有了翻译,讲读的时候,点重要的字词,尽量让学生自己阅读)。

字词总结:

(一)古今异义词。

至于去市长河古文故事往往。

(二)通假字。

反阙指罔失承拂。

(三)活用字词。

相显则死善恶君臣子闻是非。

(四)一词多义。

所以次。

四、整体感知。

这篇自序介绍了哪些内容?

1-3自叙家世谱系。

4-6叙年轻时候的生活经历和接受父亲临终的嘱托,立志创作《史记》。

7-10阐述自己创作《史记》的.目的。

11叙自己忍辱写《史记》。

五、探究谈论。

(一)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史记》?

1.家族赋予的使命--以图表形式显示司马迁的家世,司马迁为什么要写自己的家世?

颛顼时司天地。

唐虞时复典。

夏商时世序。

周时将领典周史。

战国秦司马错将伐蜀。

司马靳事白起。

秦朝司马昌主铁管。

汉朝司马无泽市长。

司马喜五大夫。

司马谈太史公。

先祖中有军事家,有从事经济工作的,而主要的是修史的。先祖程伯休甫是周宣王时代将领,八世祖司马错、六世祖司马靳都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将领,不仅战功赫赫,而且有军事眼光;司马迁在《史记》中有大量的战争描写,显示了司马迁丰富的军事知识和卓越的战争观,这不能不说是受到了先祖的影响。四世祖司马昌赫三世祖司马无泽都作过掌管经济的官员,这些经验和知识物欲也会作为家传传给后人。

司马迁叙家世说明修史是自己祖传的家学,创作《史记》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先祖所从事的工作无疑也对司马迁著写《史记》有很大的影响。

2.父亲的遗愿、时代的要求--父亲临终嘱托有几层意思?

(1)写史是祖传的序业,修史是孝亲。

(2)写史是以周公孔子为榜样,兴礼乐,正王道,修史有规范社会道德的作用。

(3)汉兴以来有许多值得记载的史实,而自己没有论载。(史记散绝)。

司马迁修史是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也是时代的要求。

3.成一家之言的心愿--与壶遂的对话是为了说明了什么?

(1)孔子为什么著《春秋》?

著《春秋》“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成王事”。

(2)举《诗》《书》《礼》《易》《乐》的作用目的是什么?

《报任安书》教案。

江苏省沭阳高级中学孙学军223600。

教学目标和要求。

1、理解本文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

2、理解本文的思路,认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意义。

3、学习本文叙事、说理、抒情相结合的表现方法。

4、掌握更多的实词、虚词与句式,增强语感,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本文的思路,认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意义。

2、掌握更多实词、虚词与句式,增强语感,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教学设想。

本文词句难度较大,学生很难弄清句意,需要教师在这方面多作指导。

三教时。

教学过程和内容。

第一课时。

一、背景介绍。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前学习提示1、2节,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把握文章的主题和写作特色。

二、全文把握。

未经节选的全文共分六段:

第一段:向任安说明未能及时回信的原因。

第二段:向任安说明不能在武帝面前“推贤进士”的原因。

第三段:叙述因为李陵事件下狱的经过。

第四段:写自己忍辱受刑。

第五段:写自己完成《史记》的心情。

第六段:表达自己痛定思痛的心情。

课文节选了后三段。

太史公自序心得体会篇十二

太史公是中国历史学家司马迁的别号,他的作品《史记》被誉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在这部伟大的史书中,太史公花费了二十多年的时间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和整理,对历史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剖析。太史公以严谨的态度和卓越的学识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崇敬。读《史记》自序,让我深受启发,更加明确了作为历史爱好者和学生的责任和使命。

第一段:太史公的学识渊博和严谨态度令人钦佩。

在《史记》自序中,太史公自谦道:“居故不务其政事,倦于陈述之长短,先论列传,思用杂篇,苦心制作,欲以夫子之道效之。”太史公的自谦之态度令人钦佩。他在自序中提到,他绝不违背史实,尽量不加入自己的个人意见,而是要客观真实地记述历史。这种严谨和自律的态度深深地打动了我,也使我更加明白了作为历史爱好者和学生应该怀有的谦虚和严谨的态度。历史是我们借鉴和学习的经验之源,只有通过持之以恒的学习和调研,才能更好地发掘历史的真相。

第二段:太史公对历史的职责和使命。

在自序中,太史公提到:“臣冯唐、员郑未之齐名,奉敕备位叙事,愧于贾子、轲辕。”他将自己的写作与古代的名臣相比,充满了责任和使命感。太史公深知写史不仅仅是为了纪录过去,更是为了挖掘历史的智慧和教训,为后人指引迷津。他笔耕不辍,不求名利,只愿为后人留下真实的历史。这种对历史的职责和使命让我深感敬佩,并引发了我对历史学习的思考。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和学生,我应该循着太史公那份对历史的责任和使命感,深入挖掘历史,保留历史的真相和智慧。

第三段:太史公的学识渊博和思考深透。

太史公在自序中提到:“学者幽默致微,以至于斯。”他通过自己的学识和深思熟虑,对历史的剖析和总结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他善于从大势中把握历史的脉络,善于从细节中揣摩历史的真相。他的学识渊博,思考深透让我深感敬佩,也让我明白了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和学生,不能够满足于堆砌知识,还要通过对历史的思考和总结,挖掘历史的价值和智慧。

第四段:太史公的笔墨娓娓动听。

太史公的文章娓娓动听,文笔流畅,境界高远。他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揣摩,将历史的人物和事件娓娓讲述在读者面前。他的语言简练,不刻意追求华丽繁复,更注重表达历史的真实性和深刻性。太史公的笔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启发。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和学生,我应该努力提升自己的文笔和表达能力,将历史的真相和智慧传达给更多的人。

第五段:通过读《史记》自序的体会和启示。

通过阅读《史记》自序,我深受太史公的学识渊博、严谨态度和对历史的职责和使命感的启发。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和学生,我深知历史不仅仅是过去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更是我们对历史的思考和总结,是我们探索智慧和人生意义的重要来源。读《史记》自序,让我明白了作为历史爱好者和学生,不仅仅是要学习历史的知识,更要怀有严谨的态度和责任感,通过对历史的思考和总结,为后人留下真实的历史和宝贵的智慧。

太史公自序心得体会篇十三

太史公自序是《史记》的自序,也是最后一个部分,大概由一下几个部分构成,一是叙述了司马氏一族的渊源,二是概括了自身前半生的经历及写《史记》的目的和艰难过程,三是对《史记》各篇所作之序。全文结构分明,言真意切,耐人深思。

读完此文,我的最大印象和最大的感触是感受到司马迁完成《史记》的不容易:

首先,《史记》内容繁杂,规模宏大,全书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司马迁花费几十年的时间来完成这样一部宏伟作品,没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是做不到的,而且没有一定的文学功底和史学功底也是不行的,从这点上看,司马迁一定是个文笔较好、熟读历史、有足够耐心和毅力的人,我想这一点应该是所有已经完成或者想完成史学著作者所必需具备的素质,算是司马迁这类史学家的共同点了。

其次,司马迁与别人不同的是,他是在及其困难和失落的情况下完成的《史记》,原文中有“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幽于缧绁。”都知道在李陵被俘之后,司马迁因为其求情而受宫刑,一种对身体和心灵都是巨大羞辱的刑罚,我想很多人宁愿选择死也不会忍受这种痛苦的,对于身处逆境者来说死是最好的解脱方式,但是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的嘱托,身处逆境却忍辱负重,在宫刑之后毅然完成这部伟大的著作。从这点来看,司马迁是个孝顺、具有极强责任感的人,同时他也是个勇敢克服困难,具有百折不挠品质的`精神大师。虽然历史上也有不少对历史有所作为的太监,比如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他改进造纸术本身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去推进社会,而是争权夺利,进行政治斗争。司马迁写《史记》的目的很明确,就为完成对父亲临终前承诺“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

再次,从本文最后一个部分,即各序中可以看出《史记》记述人物之广泛。在本纪中,既有成功者的事例也有败寇者的身影,如西楚霸王项羽,他不算真正王朝的国君,但是司马迁把他列为本纪,有褒有贬,也是对这位悲剧英雄的怜惜,但是他毕竟是当朝建立者刘邦的死敌,所以批评大于了赞美。世家中,既有正宗王者,也有农民起义的领袖,如陈涉,也有外戚世家,列传中涉及的人物就更加广泛了,有肱骨之臣,有文有武,有擅长医术的扁鹊,有酷吏,有刺客,有馋臣。说明司马迁观察细致,留心百态。

另外,司马迁作为人臣者,有其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一是作为汉代史官,明显对当朝历史刻画更加详细,如十二本纪中,五帝至秦朝,都是以一个朝代作为一个本纪,而从汉高祖开始,则是每个帝王一个本纪,有古略今祥的嫌疑,不太像在写史。二是在人治社会里,作为统治者的代言人,司马迁明显有维护正统统治的痕迹,比如上段提到的项羽,又如汉初三杰,韩信因为有谋反迹象而只能被列为列传,逊于张良和萧何的世家,虽然韩信后被贬为淮阴侯,但是同样为绛侯的周勃就被列在了世家,是因为有后来的周勃安刘。

吴王刘濞因为发起七国之乱也被列在了列传,同时梁孝王虽然恃宠生娇,但是因为他在七国之乱中坚持抵抗叛乱者,于是他就很明显的依然在世家里。另外吕后称制的八年,虽然重吕轻刘,但实际是稳定了汉初的统治秩序,继续高祖的无为政策,为后世“文景之治”打下了基础,应该来说在《吕后本纪》里,是应该功大于过的,而司马迁仅以“杀隐幽友,大臣洞疑,遂及宗祸”来评价,显然有失公允。这些都可以看出,作为史官,司马迁还没有完全抛开宗族和阶级的局限来公平公正的记史。

总体来说,看完该文,对司马迁是满心敬佩的,小小的缺憾也只能算是时代的产物。此上仅为读后的个人观点,毫无参照,希望老师批评指正。

太史公自序心得体会篇十四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

上大夫壶遂曰:“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闻董生曰:‘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子,大夫雍之。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弊起废,王道之大者也。《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礼》经纪人伦,故长于行;《书》记先王之事,。故长于政;《诗》记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故长于风;《乐》乐所以立,故长于和;《春秋》辨是非,故长于治人。是故《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万物之散聚皆在《春秋》。《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故《易》曰‘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故曰‘臣弑君,子弑父,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渐久矣’。故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弗见,后有贼而不知。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为人君父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蒙首恶之名。为人臣子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陷篡弑之诛,死罪之名。其实皆以为善,为之不知其义,被之空言而不敢辞。夫不通礼义之旨,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孝。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以天下之大过予之,则受而弗敢辞。故《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

壶遂曰:“孔子之时,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故作《春秋》,垂空文以断礼义,当一王之法。今夫子上遇明天子,下得守职,万事既具,咸各序其宜,夫子所论,欲以何明?”

太史公曰:“唯唯,否否,不然。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尧舜之盛,《尚书》载之,礼乐作焉。汤武之隆,诗人歌之。《春秋》采善贬恶,推三代之德,褒周室,非独刺讥而已也。’汉兴以来,至明天子,获符瑞,封禅,改正朔,易服色,受命于穆清,泽流罔极,海外殊俗,重译款塞,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臣下百官力诵圣德,犹不能宣尽其意。且士贤能而不用,有国者之耻;主上明圣而德不布闻,有司之过也。且余尝掌其官,废明圣盛德不载,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不述,堕先人所言,罪莫大焉。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而君比之于《春秋》,谬矣。”

于是论次其文。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幽于缧绁。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身毁不用矣!”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

译文。

太史公说:“我的父亲生前曾经说过:‘自周公死后,经过五百年才有了孔子。孔子死后,到今天也有五百年了,有谁能继承圣明时代的事业,修正《易传》,续写《春秋》,本于《诗经》、《尚书》、《礼记》、《乐经》的吗?’”他老人家的意思是把希望寄托在我的身上呀!寄托在我的身上呀!小子怎么敢推辞呢!

上大夫壶遂说:“从前,孔子为什么要写《春秋》呢?”太史公说:“我曾听董生说过:‘周朝的政治衰落破败之时,孔子出任鲁国的司寇,诸侯害他,大夫们排挤他。孔子知道他的建议不会被接受了,他的政治主张再也行不通了,于是评判二百四十二年历史中的是是非非,以此作为天下人行动的准则,贬抑天子,斥退诸侯,声讨大夫,以阐明王道。’孔子说:‘我想把我的思想用空话记载下来,但不如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来表现更加深刻、明显。’《春秋》,从上而言,阐明了夏禹、商汤、周文王的政治原则;从下而言,辨明了为人处事的纲纪,分清了疑惑难明的事物,判明了是非的界限,使犹豫不决的人拿定了主意,褒善贬恶,崇敬贤能,排抑不肖,保存已经灭亡了的国家,延续已经断绝了的世系,补救政治上的弊端,兴起已经荒废的事业,这些都是王道的重要内容。《易经》显示了天地、阴阳、四时、五行的相互关系,所以长于变化;《仪礼》规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故长于行动;《尚书》记载了上古先王的事迹,所以长于从政;《诗经》记载了山川、溪谷、禽兽、草木、雌雄、男女,所以长于教化;《乐记》是音乐所以成立的根据,所以长于调和性情;《春秋》明辨是非,所以长于治理百姓。因此,《仪礼》是用来节制人的行为的,《乐记》是用来激发和穆的感情的,《尚书》是用来指导政事的,《诗经》是用来表达内心的情意的,《易经》是用来说明变化的,《春秋》是用来阐明正义的。把一个混乱的社会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没有比《春秋》更有用了。《春秋》全书有数万字,其中的要点也有数千。万物万事的分离与聚合,都记在《春秋》里了。《春秋》中,臣杀君的有三十六起,亡国的有五十二个,诸侯四处奔走仍然不能保住国家政权的不计其数。观察他们所以会这样的原因,都在于失去了根本啊!所以《周易》说‘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因此说,‘臣杀君,子杀父,不是一朝一夕才这样的,而是长时期逐渐形成的’。所以,一国之君不可以不知道《春秋》,否则,当面有人进谗他看不见,背后有窃国之贼他也不知道。身为国家大臣的不可以不知道《春秋》,否则,处理一般的事情不知怎样做才合适,遇到出乎意料的事变不知用变通的权宜之计去对付。作为一国之君和一家之长却不懂得《春秋》中的道理,一定会蒙受罪魁祸首的恶名。作为大臣和儿子的不懂得《春秋》中的道理,一定会因为阴谋篡位和杀害君父而被诛杀,得一个死罪的名声。其实,他们都以为自己在干好事,做了而不知道应该怎么做,受了毫无根据的批评而不敢反驳。因为不通礼义的宗旨,以至于做国君的不像国君,做大臣的不像大臣,做父亲的不像父亲,做儿子的不像儿子。做国君的不像国君,大臣们就会犯上作乱;做大臣的不像大臣,就会遭到杀身之祸;做父亲的不像父亲,就是没有伦理道德;做儿子的不像儿子,就是不孝敬父母。这四种行为,是天下最大的过错。把这四种最大的过错加在这些人身上,他们也只能接受而不敢推托。所以《春秋》这部书,是关于礼义的主要经典著作。礼的作用是防患于未然,法的作用是除恶于已然;法的除恶作用容易见到,而礼的防患作用难以被人们理解。”

壶遂说:“孔子的时代,国家没有英明的国君,下层的贤才俊士得不到重用,孔子这才写作《春秋》,流传下这部用笔墨写成的著作来判明什么是礼义,以代替周王朝的`法典。现在,您太史公上遇英明的皇帝,下有自己的职守,万事已经具备,都按着适当的顺序进行着,太史公所论述的,想要说明什么宗旨呢?”

太史公说:“对,对!不对,不对!不是这样的。我曾从先父那里听说:‘伏羲最纯朴厚道,他创作了《周易》中的八卦。唐尧、虞舜时代的昌盛,《尚书》上记载了,礼乐就是那时制作的。商汤、周武王时代的兴隆,古代的诗人已经加以歌颂。《春秋》歌颂善人,贬斥恶人,推崇夏、商、周三代的德政,颂扬周王朝,并非全是抨击和讥刺。’自从汉朝建立以来,直到当今的英明天子,捕获白麟,上泰山祭祀天地之神,改正历法,更换车马、祭牲的颜色。受命于上天,德泽流布远方,四海之外与汉族风俗不同的地区,也纷纷通过几重翻译叩开关门,请求前来进献物品和拜见天子,这些事说也说不完。大臣百官尽力歌颂天子的圣明功德,但还是不能把其中的意义阐述透彻。况且,贤士不被任用,这是国君的耻辱;皇上英明神圣而他的美德没能流传久远,这是史官的过错。况且,我曾经做过太史令,如果废弃皇上英明神圣的盛大美德不去记载,埋没功臣、贵族、贤大夫的事迹不去记述,丢弃先父生前的殷勤嘱托,没有什么罪过比这更大了。我所说的记述过去的事情,整理那些社会传说,谈不上创作,而你却把它同孔子作《春秋》相提并论,这就错了。”

于是编写《史记》。过了七年,我因“李陵事件”而大祸临头,被关进了监狱。于是喟然长叹:“这是我的罪过啊!这是我的罪过啊!身体被摧毁了,不会再被任用了!”退居以后又转而深思:“《诗经》和《尚书》辞意隐约,这是作者要表达他们内心的思想。从前文王被囚禁在羑里,就推演了《周易》;孔子在陈国和蔡国受到困厄,就写作《春秋》;屈原被怀王放逐,就写了《离骚》;左丘明眼睛瞎了,这才有了《国语》;孙膑遭受膑刑之苦,于是研究兵法;吕不韦谪迁蜀地,后世却流传着《吕氏春秋》;韩非子被囚禁在秦国,《说难》、《孤愤》才产生;《诗经》三百零五篇,大多是古代的圣贤之人为抒发胸中的愤懑之情而创作的。这些人都是意气有所郁结,没有地方可以发泄,这才追述往事,思念将来。”于是,终于记述了唐尧以来的历史,止于猎获白麟的元狩元年,而从黄帝开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