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福建猫咪领养无偿协议书 无偿领养猫猫(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5 23:04:45 页码:9
福建猫咪领养无偿协议书 无偿领养猫猫(7篇)
2023-01-15 23:04:45    小编:ZTFB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3年福建猫咪领养无偿协议书一

景点

坐落在东山古城东门海滨石崖上的东山风动石,高4.37米,宽4.57米,长4.69米,重约200吨,上尖底圆,状似仙桃,风吹石动,故名“风动石”,然而历经台风、地震而不倒,有“天下第一奇石”之称。巍然“搁”在一块卧地凸起且向海倾 斜的磐石上,接触面仅为十余平方厘米。狂风吹来时,巨石轻轻摇晃不定,人若仰卧盘石上,跷起双足蹬推,巨石也摇晃起来,但又不会倒下,有“天下第一奇石”之称。

关于风动石,历代名人吟唱甚多,如明代文三俊诗曰:“是石是星丽太空,非风摇石石摇风。云根直缔槐杓上,月馆堪梯小八鸿”。

铜山关帝庙

又名武庙,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正德三年(公元1520xx年)扩建,至第四年,始建成纵袤一百二十尺,横广五十一尺的宫殿式大庙。尔后,几经扩建、焚毁、重修。关帝庙它属抬梁式构架,单檐歇山顶、传统对称型建筑;内有回廊厢房、丹墀龙陛、华表僧舍,其建筑中轴线正与隔海相望的文峰塔相对。关帝庙融建筑、石雕、剪瓷雕、木刻等民间艺术于一炉,且已达炉火纯真的地步。关帝庙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单位。

东山马銮湾景区

马銮湾海滨浴场,沿东山岛东南沿岸有南门湾、屿南湾、马銮湾、金銮湾、冬古湾、乌礁湾、澳角湾、宫前湾七个海湾,它们呈月牙形,首尾相接、绵延30多公里,洁白的沙滩背靠葱茏的林带,环抱着清澈的海水,是天然的海滨浴场。湾内小岛星罗棋布与浩瀚的大海交相辉映,构成一处天蓝、水碧、沙白、林绿、海湾美、岛礁奇的海滨旅游度假胜地。是一个国家级健康海水浴场。马銮湾长2500米,宽60米,沙滩洁白、细软,粗不扎脚、细不沾身。

寡妇村景区

1950年5月10日,国民党从东山岛撤退,共带走了四千七百余青壮。而这个只有二百余户的村子,竟有147名青壮男子强行裹挟去台。一夜之间,故园惊变,骨肉离分,悲天恸地。谁料海峡竟成隔绝,这一去就是大半个世纪。在这个悲剧舞台,人们看到了触目神伤的一幕:上百名在那次兵灾中失去丈夫的女人,成群结队,来到海滩,遥对云海深处的海峡东岸,烧香化纸洒酒,不知亲人是死是活,只能遥寄罹。多少次,她们一声声呜咽唤郎君,只闻涛声起回音;多少回,她们一双双泪眼盼归舟,不见帆影只见云。这些不幸的女性,对爱情的忠贞和对团圆的渴望,蓝天可作证,大海可为凭!由此,这个村子又多了一个饱含酸辛的名字——“寡妇村”。

九仙山景区

九仙山,俗称九仙顶,在东山岛铜陵镇西北面。因其是我国东南沿海历代军事要地,故又称水寨大山,是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省政府1986年公布的首批省级名胜风景区主要景点。循着九仙山南边小道扶蹬而上,走了百来米,有历代文人墨客,官宦名流的摩崖石刻。

乌礁湾景区

乌礁湾位于东山岛尾部,这里有着南国海滨的风光,天蓝、水碧、沙白、林绿、海湾美、岛礁奇,1992年7月,国家林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海滨森林公园。

乌礁湾,因湾西部有一块黑色的礁石而得名,它是东山岛最大的海湾,形状似一个被拉长的拼音字母“c”字。乌礁湾南北长8.3公里,东西纵深4.63公里,面积约4平方公里,水深10米左右。海滨有8公里长的茂密的绿色长城,腹地森林覆盖率达70%。在漫长的林地中,种植有木麻黄、湿地松、马尾松、橡胶、荔枝、龙眼等林果作物,是一座典型的海滨森林公园。

东门屿

东门屿位于铜山古城东门对面二公里远的海面上,故称东门屿,又因岛上有文峰塔,又名塔屿。它同厦门的鼓浪屿,温州的江心屿和中国台湾的兰屿,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屿。岛屿面积近1平方公里,是一个近似“土”字形的岛屿,最高处文峰塔海拔91.3米, 岛屿上风光相当漂亮。这边建成了万佛宝殿、天王殿、卧佛坛等庙宇,共计六千多平方米,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佛教寺庙群。寺的南面有小沙滩、礁石、洞穴,并有众多的石刻碑刻点缀其中。周围自然景色秀美,山林郁郁葱葱,幽静宜人。

文峰塔

是东门屿的地标性建筑,于明嘉靖五年(1526)由巡海道蔡潮主持修建。其建筑样式为八角型密檐式实心石塔,并由七层花岗岩砌成,塔顶端配置石葫芦。塔高32米,围宽14米,四面各配一副浮雕。现为岛内重点景点之一。

2023年福建猫咪领养无偿协议书二

生态问题,乃世界之难题。自从工业革命以后,人类大肆破坏生态环境:乱砍滥伐、乱捕滥杀、生物栖息地的破坏与丧失、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随意排放……毫不夸张地说,如今的地球已被蒙上了一层“灰色面纱”。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今天,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已成为全球共同发展目标,“只有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全世界的人们正在携起手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中国冲锋在绿色发展的领先位置。我们率先提出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碳中和”指我国碳排放量和氧释放量相等,实现彻底的“零排放”。为此,我国出台了很多措施,来推进这项计划的实现。

我国大力推进清洁能源的发展。通过开发长江、黄河上游丰富的水能资源,开发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充足的太阳能资源,进一步开发西北地区的风能资源等众多环保能源,利用大自然的独特赠予——大自然的好,创造更好、更加幸福的生活环境。

既然提及长江,又不得不提起国家的“长江十年禁渔”政策了。作为我国最为重要的河流之一,长江生态系统却日益面临严峻考验。一方面,长江中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排放多有超标;另一方面,长江中的鱼类被大量捕捞,造成珍稀物种面临灭绝的危险,比如长江特有鱼类——中华鲟已所剩无几。迫不得已之下,国家颁布禁渔政策。

现如今,长江禁渔已悄然过了两年,我们又能再次见到长江中众鱼欢腾,自然和谐的场面了。只有长江生态好,长江才能更好地哺育中华土地上的人们,我们才能够更好地享受美好幸福的生活。

我国进一步致力于森林面积的扩大。我的家乡福建,虽是个平平无奇的小省份,但森林面积覆盖率占全国第一,为氧释放量的增加做出巨大贡献。为此,我倍感自豪!

以上这些,都是我们伟大的祖国为生态文明建设而做出的种种努力,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更应付诸行动!

我作为一名中学生,虽然力量微薄,但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也为生态文明建设这个宏大的目标做出了自己小小的贡献:每当植树节来临,我都会在自家后山种下一棵小树苗;每当我出行时,我都会选择绿色出行方案,响应国家“碳中和”政策;每当我吃外卖时,我都会告诉商家自己不需要一次性餐具……我坚信,自己力量虽小,也会改变环境;环境好了,我的生活也会更美好。这不正是人与自然的双向奔赴,和谐共存吗!

再见,是为了更好的相见。现在,我们与工业污染说再见,保护我们共同的生态家园,是为了能与绿色地球再次见面。唯有生态发展好,人类才能生活得更好,世界才会更加美好!

好,是人类对生活家园共同的追求;更好,是我们中国人的自信与态度!行动起来吧,为了我们绿色的未来!

2023年福建猫咪领养无偿协议书三

各位团友,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旅行社欢迎各位来到福建省省会——福州市旅游观光。我是××旅行社的导游。我姓×,大家叫我小×或×导都行。我旁边这位是我们的司机××师傅,这两天都由我和××师傅为你们服务,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希望我们的工作能得到各位的大力支持,希望我们的服务,能使您的福州之行留下美好的回忆。

福州是一座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名城。唐开元十三年(720xx年)设福州都督府始称福州。五代梁开平二年(920xx年)闽王王审知扩建城池,将风景秀丽的乌山、于山、屏山圈入城内,从此福州成为“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独特城市。“三山”成了福州的别名。

福州位于福建省东部闽江下游,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市总面积1196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总面积1043平方公里;总人口48o多万,其中城区人口116万。“因州北有福山”,故名福州,又因900多年前就遍植榕树,“绿阴满城,暑不张盖”,故又有“榕城”的美称。现辖鼓楼、台江、仓山、马尾、晋安五个区和福清、闽侯、罗源、连江、长乐、平潭、闽清、永泰等二市六县。居民以汉族为主,还有畲、满、苗、回等20多个少数民族。福州依山傍海,气候宜人,绿树常青,属暖湿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9.6℃,最冷1月平均气温为10.5℃,最热7月平均气温为28.6℃,年均降水量1 342.5毫米。最佳旅游季节为每年4~11月。市区内有闻名全国的温泉。

各位团友,今天我讲解的内容是福州明清时期古建筑瑰宝——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地处市中心,东临八一七北路,西靠通湖路,北接杨桥路,南达吉庇巷、光禄坊,占地约40公顷,现居民3678户,人口14000余人。三坊七巷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简称。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由于吉庇巷、杨桥巷和光禄坊改建为马路,现在保存的实际只有二坊五巷。即使如此,在这个历史悠久的居民区内,仍然保留着丰富的文物古迹,保存一批名人故居和明清时代的建筑。在这居民区内,坊巷纵横,石板铺地;白墙青瓦,结构严谨;房屋精致,匠艺奇巧,集中体现了闽越古城的民居特色,是闽江文化的荟萃之所,被建筑界喻为一座规模庞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三坊七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福州的主要标志,被誉为明清古建筑博物馆。近代诗人陈衍诗云:“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这大约就是“三坊七巷”的由来。

三坊七巷的民风民俗也是福州民风民俗的代表,许多节俗活动常以三坊七巷为中心,它包括民间信仰、岁时节庆活动、建筑物中的民俗等。

“月光光,照池塘;骑竹马,过洪塘;洪塘水深难得渡,等妹撑船来接郎。问郎长,问郎短,问郎几时返?”这是唐朝观察使常衮作的一首民谣。它曾给居住在三坊七巷的几代百姓带来多少童年的回忆。直到现在,特别是老一辈人听到这首琅琅上口的民谣仍激动不已。

三坊七巷,以它近300座的明清民居古建筑物闻名于世。古老的街巷,完整的坊里,配以古河道、古桥梁、古榕树,形成了古朴而富有特色的传统风貌,引起了国内外许多文物考古专家的广泛兴趣,成为游客前来福州的必到之处。可以说,它是“全国少见,江南仅有”。而老家在福州的海外游子,三坊七巷是他们魂牵梦绕、难以忘怀的故园乡土。

2023年福建猫咪领养无偿协议书四

大家好,非常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太姥山。我姓*,大家可以叫我小*,也可以叫我*导。今天的太姥山一日游由我来为大家讲解。

太姥山,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在福鼎市正南距市区四十五公里。挺立于东海之滨,三面临海,一面背山,巍峨秀拔,气势雄伟,奇岩怪石,千姿百态,景色独特,蔚为奇观。太姥山整个风景区面积为92平方公里,主峰海拔917.3米。拥有山峻、石奇、洞异、溪秀、瀑急等众多自然景观,以及古刹、碑刻等丰富人文景观。根据地质部门考察,太姥岩石为粗粒花岗岩,地质史中生代白垩纪的产物,距今约九千万年至一亿年。由于地壳的变动,海洋上升形成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峭壁、山峰、山洞。又经千百万年的风雨剥蚀,流水冲刷,就慢慢地形成今天的突兀的奇峰和怪石。现在请大家跟着我上山。

……

我们来到了一线天,是太姥山中最吸引人的洞道,仰望天空仅余一线天光。很多游客就是冲着“不挤一线天,风景去半边”的盛名登上太姥山的。初始段60米长的狭窄洞道内,只容许一人贴壁屏息侧行,而且只能靠脚向外探路;洞底又有一斧形石斜劈,仅留下一道呈60°角的夹缝,大家只能趴在石斧上,用“俯卧撑”动作提气收腹慢慢挪行;紧接着还有一狭窄的石梁直卧洞中,只能用走“平衡木”的方式战战兢兢走过;再往前,又有“卡脖子石”挡道,大家必须蹲下身子让脖子对准石尖方能通过;最后一段洞道,不时有巨石悬空,只能蹲下来走“矮子步”才不至于碰头。总之,过一线天,须调动全身本领,历经摸爬滚打,完整做完一套“太姥健身操”,才能重见天日。

请大家排队进洞,在洞口等待的时间我给大家讲讲一线天的传说:相传太姥娘娘命白猴在炼丹井旁看守出炉的仙丹,因为连续数十日,十分劳累,所以,仙丹出炉时,白猴竟迷糊糊地打起瞌睡来。这时,贪吃懒做而又想成仙的金老鼠,愉愉溜到炼丹炉旁,含起一粒仙丹就跑了。金老鼠因做贼心虚,慌慌张张地跌了一跤,碰响了干柴,白猴被惊醒,抓起一把神斧,一边追赶一边大声喊道:“好吃懒做的金老鼠,看你往何处逃?” 金老鼠根本不把白猴放在眼里,它东蹿西蹿,又蹦又跳,一下子钻进了一块巨石下的一个小洞里。白猴抓不到金老鼠,气得火一丈,挥动神斧,“咔嚓”一声,犹如晴空霹雳,巨大的顽石便裂开了一条狭窄深长的石缝。金老鼠口含仙丹,惊慌逃跑,白猴紧追慢追,金老鼠逃得无影无踪。传说,这一线天就是白猴用神斧劈成的。

现在我们清点人数,看看有没有谁被卡在一线天里,呵呵!接下去还有个更刺激的地方,请大家准备好手电筒,我们要进葫芦洞了!葫芦洞全长一千多米,因洞形似倒放的葫芦而得名,是太姥山中最有特色的岩洞,素有洞中乐园之称。入洞时,从洞隙透射进来的光线变幻着奇妙的光影,将人带入梦幻般世界;到“流水湾”,可聆听石桥下暗泉流淌声如古筝轻抚;到“回音洞”,相隔数十米的呼应之声好像近在身边;到“漱玉洞”,70米长伸手不见五指暗道是听泉的极佳去处,尤其是雨后泉水成瀑,轰鸣之声如滚雷;沿螺旋型洞道向上,仰视洞顶一线天空,被两块悬空的巨石分割成“三线天”。整个洞道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忽明忽暗,忽暖忽凉,探洞时须时爬、蹲、侧,乐趣无穷,还有人称赞这里“天下第一洞”。

……

我们今天的行程即将结束,很高兴与大家度过了美好的一天,非常感谢大家这一天来对小陈的支持与配合。太姥山还是很多风景如画的地方,一天的时间是难以游遍太姥山,欢迎大家日后再来太姥山细细游玩。谢谢大家!祝大家的回程一路顺风!

2023年福建猫咪领养无偿协议书五

说到福州,就不能不提及鼓山。早在东晋时期,福州民间就流传“右旗左鼓,八闽二绝”的风水之说,这左鼓即指鼓山,耸立于福州市东郊、闽江北岸,总面积约48平方公里,分为鼓山、鼓岭、鳝溪、磨溪、凤池白云洞五大景区。自宋朝至今皆为游览胜地,鼓山就是福建省“十佳”风景区之一。它与福州旗山遥遥相峙,重峦叠嶂、终年苍翠,山上处处有奇岩,峰峰有洞府,风光旖旎,主峰海拔900多米,对福州风水中占有相当重要的的地位。

青龙鼓山佑民安康

自古以来,福州百姓在选择及组织居住环境方面,就有采用封闭空间的传统。为了加强封闭性,还往往采取多重封闭的办法,如四合院宅就是一个围合的封闭空间;多进庭院住宅又加强了封闭的层次,而里坊又用围墙把许多庭院住宅封闭起来(比如福州的三坊七巷的构造)。 作为城市也是一样,从城市中央的衙署院(或都城的宫城)到内城再到廓城,也是环环相套的多重封闭空间。在城市的外围,按照风水格局,基址后方是以主山为屏障,山势向左右延伸到青龙、白虎山,成左右肩臂环抱之势。山的左右为青龙白虎(比如说福州的以金鸡山为青龙,大梦山为白虎,于山、乌山把住南门成左右肩臂环抱之势),遂将后方及左右方围合。基址前方有案山遮挡,连同左右余脉,亦将前方封闭,剩下水流的缺口,又有水口山把守,这就形成了第一道封闭圈。如果在这道圈外还有主山后的少祖山及祖山,青龙、白虎山之侧的护山(比如说福州青龙之侧的护山的鼓山;白虎山之侧的旗山)。案山之外的朝山,这就形成了第二道封闭圈。可以说风水格局是在封闭的人为建筑环境外的一层天然的封闭环境。

由此我们可知,鼓山为作福州的青龙山,守护着福州这块难得的宝地,保佑着有福之州风调雨顺,人民安康。

鼓山之“鼓”意义非常

鼓山为作福州的青龙山,自有神奇之处,由其顶峰有一如鼓巨石而得名。相传这支鼓是天上的擂鼓将军为了镇住恶龙特地留下的。每当风雨交加,石鼓便有簸荡之声,那就是鼓将军在鼓山顶面对海上龙王进犯而击鼓,号召三军准备战斗。

鼓,在易经中为震、为东方。易经云:震者亨。震来,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鬯。其意思是重雷发向,千里传声,有惊无险之象,亦有变动之意。

易经《震卦》象征震动的鼓声:可致亨通。当惊雷鼓动的时候,天下万物都感到恐惧,然而君子却能安之若素,言笑如故;即使雷声震惊百里之遥,作为君子却能做到从容不迫,表示大丈夫威武不能屈,所以能成就大事。鼓山顶峰的石鼓亦在点醒居住福州的人们,匹夫兴亡人人有责。每当国家风云变幻之时,应该走出去,为国效力,由闽化龙之意。

九座山亭有玄机

坐落在鼓山的涌泉寺更为名扬天下,其位列闽刹之冠,是福州的骄傲,素有“既来福州,必游鼓山”之说。

涌泉寺寺院和自然景观浑然一体,山坡里原有的山泉、峭壁怪石都被巧妙地镶嵌其中,寺庙前后左右环抱着苍郁的古老大树林,可谓“进山不见寺,入寺不见山”,宛如这寺院是盘古开天地就有,是上天降落在此处。这一典型唐代建筑,坐北朝南,以三级宫殿群,顺山势而上。迈过高高的门槛,一阵佛门清静的淡雅清香就会扑面而来。很多人走进殿内,烧上一炷香,虔诚地祈祷、祝福,让人徒升心安平静之感。

建造这所寺院的开山祖师神晏更具有传奇色彩。由于寺院建造在鼓山的燕窝穴上,燕窝发燕仔燕孙,所以涌泉寺能居僧干众,蒸蒸口上。相传当时涌泉寺建成后鼓山香火愈来愈旺。为了让香客们上山方便,寺院僧众决定修条上山道路。历经七七四十九天努力,一条弯弯曲曲的石头山道,从鼓山脚下一直铺到涌泉寺的大门。

开山祖师神晏看见这条石砌大道,心里很高兴。可过了几天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这条石砌大道寺院的僧众,病的病,死的死,香客们也闻知涌泉寺发生瘟疫,也不敢上山来了。一时间,鼓山涌泉寺僧侣四散奔逃,香客稀少,冷清寥落。

神晏心中好疑惑,为探明原因走到鼓山白云峰顶朝看石道。远远望去,隐隐约约中,他发现整条石道一股凶气缭绕不散。他连忙再仔细一一辨认,这才惊骇得他几乎失去控制喊叫出来。这条从山脚铺到涌泉寺大门口的石道,弯弯曲曲就如一条巨大蟒蛇蜿蜒而上,岭道上的一块块石头板就如蟒蛇身上的鳞甲一片片。那蛇的头对着涌泉寺大门正张着血盆大口对着燕窝吞吃出门的燕子,这石道分明是“蛇窜燕窝”!这明摆着涌泉寺的风水被这石条道破坏了。

好在神晏不愧为一代大师。他返回涌泉寺,召集众僧在新修的这条上山石道上建造了九座山亭,从山脚到山门。这条“蟒蛇“变成的石头道路中间的九座山亭,依次为闽山第一亭、东际亭、仰止亭(今已废)、观瀑亭(又名石门亭)、乘云亭、半山亭、茶亭、松关亭、更衣亭。这九座山亭像九根大铁钉,牢牢地钉在这条蟒蛇变成的石道上,把这“蟒蛇”斩成七段,使它不能再作怪。之后又从喝水岩修建一条石道,用条石铺设,直达山门。该道为蜈蚣岭道,意为蜈蚣叮七寸。蛇怕蜈蚣,这样这条毒蛇就不能复活了。蜈蚣岭道铺设完,上山道路变得四通八达了。

这一来,蟒蛇不能动弹 了。而化成蟒蛇的那条石道,永远僵死在那儿,被千人万人踩。此后,涌泉寺渐渐香火旺盛了,僧众越来越多,涌泉寺越来越闻名于世终于成了南方著名的佛教圣地。在鼓山其摩崖石刻也很闻名。

2023年福建猫咪领养无偿协议书六

远道而来的各位朋友,旅途辛苦了!欢迎来到冠豸山观光旅游。我是旅行社导游。今天我要带大家去游览一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冠豸山景区。

朋友们,请大家往上看,看看这座山峰形状像什么呢?先看看主峰两边紧挨着的两座山像是两个帽翅,对了,像个官帽。它叫“獬豸冠”,也就是宋代以前执法官的官帽,在古代也泛指执法官,关汉卿的《玉镜台》中就有这么一句台词“生前不惧獬豸冠,死来图画麒麟像”说的就是执法官。

什么是“獬豸”呢?相传它是古代的神羊,独角,能辨是非曲直,若见人争斗,就会角触理亏的一方。楚文王曾按这个形状制成“獬豸冠”,远远地望冠豸山,就像“獬豸冠”。也正是体现了冠豸山的威严正义。因此,古往今来,人们把冠豸山视为刚正的神山,也是人们追求建立公正廉明社会的象征。

现在我们开始登山了,请大家谨记观景不走路,走路不观景,同时要注意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哦!看,前方这株迎客松正向我们微微点头,欢迎大家的到来。

这颗迎客松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过去的冠豸山上满山遍野古木参天,半山腰有“松风亭”,山顶有“听松亭”,还有“印松麓”等景观和石刻,也留下了厦门书法名家罗丹先生在抗战期间写的名句崖刻:“一天秋色千峰雨,万壑松涛十里关”的崖刻。

品松韵,沐松风,树正气,赞风格,这是游冠豸山的一大乐趣,上世纪六十年代,广东省委书记陶铸写有一篇《松树的风格》,它笔下的松树给人以傲霜凌雪,百折不挠,无私无畏的凛然正气,这正与“冠豸”公正廉明刚正不阿的寓意相吻合。是不是感觉迎客松为我们带来一片荫凉,那就让我们带着一身脱俗超凡的感觉,继续登山吧。

传说这座山原来在武夷,只因为有一年九龙江发大水,玉帝命令一神仙将山赶往九龙江堵水,赶山神仙到连城地界时,口渴难忍,来到一村庄讨水喝,热情村姑让他喝了三大碗酒,醉后误了时辰,把山留在这里,故早有“北夷南豸,丹霞双绝”之称。

各位团友,在这里我们看到有 “冠豸”二字,这是元代一县令同卿镌刻在这里的。这是圣旨牌坊,清咸丰八年(1858年),太平天国余部石达开的族弟石镇吉部署千人进攻连城,连城无险可守,县令随同数千群众,登山避难,最后太平军攻上冠豸山,造成3千多群众惨死。这圣旨牌坊就是朝廷下令诰封在此阵亡的县衙官兵和3千多群众的。

朋友们,我们已经到达山顶了!站在这里眺望前方,县城的景致尽收眼底,真是“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冠豸山人文鼎盛,出过20多名进士,堪称连城文化摇篮。民族英雄林则徐和大才子纪晓岚在游冠豸山时,于“东山草堂”题下了“江左风流”和“追步东山”名匾,至今还在。

好,冠豸山的游览到这里告一段落,我们在这里休息十分钟。如果大家还有兴趣的话,可以到“雪洞”,“壁立千仞”,“莲花洞”,“灵芝寺”等景点游览。谢谢合作。

冠豸山位于连城东1.5公里处,平地拔起,不连岗,位自高,不托势,而自远,外直中虚,方园40里。1993年定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冠豸山旧称田石,因其峰似巨冠,故名。又因奇山峻石到了明代,垒城开地,筑南北堑关墙,凿石磴,建书院,成为远近驰名的“上游第一观”。奇,远望如欲放的莲花,又名莲花山。自宋绍兴三年(1133年)连城置沿以来,就已开发,元代辟为名胜.

冠豸山为丹霞地貌,峰岩峻峭、景致迷人,有清泉穿石,声出峡谷的苍玉峡;有清澄如镜的金字泉;有两峰壁裂,望天一线的一线天;有状似孤独,光耀人间的“照天烛”;有泉清风爽可容百人的莲花洞;有风姿绰约,神形毕俏的姊妹岩;登丹梯云栈至山顶远眺,有“身疑上天游,摇荡白云里”置身仙境的感受。

冠豸山东南有石门湖,潭深壑浅,湖清山秀,登艇游湖,山环水绕,沿途有,“渴子饮泉”、“大象戏水”、“猴猕撞钟”、“疯僧戴帽”等胜景。

冠豸山历代留下许多摩崖石刻和楼台亭阁及书院等人文景观。今尚存半云亭、松风亭、东山书院、修竹书院、灵芝庵等,以及摩崖石刻40余处。最为珍贵的有林则徐登临冠豸山,存于东山草堂的手书横匾“江左风流”,清干隆名士纪晓岚,在任福建提督学院时题写的“追步东山”宝墨。

近年来,冠豸山景区建设有了很大发展,重修了游山道路,植树种花十万余株,修建了长寿亭、凝碧山房等,改善了旅游服务设施,吸引了大量中外游人。

2023年福建猫咪领养无偿协议书七

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榕城”福州,我是旅行社导游。

福州有句古话“左旗右鼓,全闽二绝”,今天,我们就游览这其中的一绝——鼓山。鼓山位于福州东南部,是我省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也是省级十佳风景区之一。相传峰顶有一巨石形状象鼓,每当风雨交加,雨水拍打在石头上就会发出“咚咚”像敲鼓一样的声音,因此而名鼓山。还记得昨天我们在厦门鼓浪屿看到的鼓浪石吗?也是因为海浪拍打岩石发出“咚咚”的鼓声而得名的。它们还真是“天设一对,地造一双啊!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在鼓山留下了“天风海涛”的文坛佳话,林则徐也留下了“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的千古绝唱。自宋代以来历代文人墨客在山上留下的摩崖石刻多达480多处,各种字体全有,琳琅满目,犹如一座天然石刻书法宝库,被誉为“东南碑林”。

朋友们,现在让我们进入这满壁生辉的书法艺术殿堂去一饱眼福吧!看!洞口的“灵源深处”4个字是清代住山僧元贤所题,表面文意指示地名,而内在深意却是告诉后人,这一带的题刻是前人心灵深处的感情抒发,是高雅的文化殿堂的展现。

沿着陡峭的石阶而下,大家可以看到周围山势迥异,景色清幽,仿佛到了人间仙境,世外桃源,来深吸一口气,是不是有心旷神怡的感觉呢?

在灵源洞一带最著名的摩崖题刻莫过于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蔡襄的手迹,看这“忘归石”,这也是鼓山最早的石刻。蔡襄是福建仙游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在他任福州知府时,十分喜欢游玩鼓山,每每流连忘返。有一次,他流连山中美景忘了时间,待从一再催促,才知道天色已晚,于是写了“忘归石”,这3个字已表达自已依依不舍之情。如果待会儿哪位游客留连忘返,也找块石头留下墨宝,那可不行哦!

好了,现在我们在这块岩壁上看到刻有三个大字,谁来念念?这位小朋友说太简单了,是喝水的地方,还问怎么没有水呢?其实啊,这个字不念喝水的喝,为什么呢?听我给你们讲个小故事:相传古时涌泉寺开山祖师神晏法师在此诵经,嫌涧下泉水喧哗,影响诵经,便大喝一声止住流水,从此涧水改道东流,这里的溪涧也就干涸了。所以,这三个字念“喝水岩”。当然这只是民间传说,其实这时的地形按地质学上说是岩层断裂带,由于地壳运动,形成断裂面,地表水沿断裂面渗漏到地下去,当然就没水了,而不是一个人能喝水倒流的。这里到底是有水好还是无水妙呢?历代文人墨客在这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宋代文人徐锡之在他的石刻诗上阐明了观点,看这块石碑上写到:“重峦复岭锁松关,只欠泉声入座间,我若当年待师侧,不教喝水过他山。”他认为此处重峦叠嶂,不可无水,当年要是他在,就会劝法师不要让溪水改道。近代文学家郁达夫到此曾大发感慨,他说“怪他活泼源头来,一去千年竟不回。”我们今日到此,不知大家是否有同感呢?但是,为了弥补这一大遗憾,不知哪位古贤别出心裁,在此石旁题刻“无水亦佳”,真令游客回眸一笑,意味无穷。

鼓山灵源洞一带,石谷深邃,这是地貌上的谷中谷景观。先贤们充分利用这里的石壁题诗刻字,使整个景观得以完整地保留,为鼓山增色生辉!1982年春,刘海粟大师87岁高龄时游览灵源洞,题了“胜于天竺”4个大字,赞美这里的风景和碑林。

朋友们,由于时间有限,还有很多景点没看到。希望大家有机会再到鼓山来,听那没听完的故事,看那没看完的美景,再度分享快乐的一刻!谢谢大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