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雪山草地情散文(实用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3 22:59:34 页码:9
2023年雪山草地情散文(实用13篇)
2023-11-23 22:59:34    小编:ZTFB

总结能够帮助我们发现问题的根源,从而解决问题并避免再次犯错。要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我们需要抓住关键信息,避免过多的细节。我们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一些优秀的总结样本,供大家在写作时参考和借鉴。

雪山草地情散文篇一

昆仑山是亚洲最长的山脉之一,也是中国西部的重要山脉,其山脉上有着广袤的草地。随着生态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许多生态旅游区开始落实保护自然环境的措施,探索生态旅游的模式,而雪山草地便是其中之一。作为中国最大的高寒草原之一,雪山草地拥有着壮丽的山势,深厚的民族文化,独立原始的生态环境,它是一片人间净土。

从小到大,我们一直都在学习歌颂祖国的山河。但是,对于这些绚丽多彩的景色,我们只是听说过并没有亲眼去拜访过。我也不例外,一直都把雪山草地当作一个遥远的梦想,直到最近的一次旅行,终于有机会去观赏这个神话般的地方,心里不禁感到无比激动。虽然只是听说过,但从别人的描述中已经知道这里的美丽和深奥。

当我踏上雪山草地的时候,眼前第一次出现的是宽广的草地,草地上散发出一股独特的清香,这个被誉为天空之境的地方给人感觉非常宁静。到处是那湛蓝的蓝天和白云的形态,如同从未接触过的五颜六色的冰雪大世界,这些都是我未曾经历的美景。晴朗的天空在阳光下更加明亮,让人在野外尽情地呼吸新鲜空气。

雪山草地处于世界的顶端,在这里,可以看到人们向往已久的神秘世界,可以享受远离城市的宁静,可以发掘自己的灵魂。这里的风景如同一幅幅画卷,令人欣赏着沉迷于旅行的往复无常。这里的民族风情、美食和文化是独一无二的。丰富的节日、礼仪和舞蹈都是在人民欣赏和享受冰天雪地净土的同时,传递出鲜明的当地风情。

第五段:总结。

听说雪山草地,让我无限憧憬;看到雪山草地,让我实现了一个梦想;感受雪山草地,让我找到了美好的生活。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旅行,也让我更加珍惜环境和保护生态。雪山草地不仅仅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更是一种生态、一种传统文化,我们应该保护它,发现它,传承它,更好地传递它。我相信,在这片净土上,我们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归属感和人生意义。

雪山草地情散文篇二

第一段:引言(200字左右)。

“听过雪山草地”这句话让很多人瞬间想到了自然风光和静谧心情。但是,它不只是一句简单的词语,而是一个入木三分的感悟。在我心里,它代表了一种视觉和听觉上的感官冲击,让人不由自主地沉浸在景色中。下面,我将分享我听过雪山草地的心得体会,希望能让读者一同感悟大自然带来的美好。

第二段:群山环绕(200字左右)。

听过雪山草地,最先进入耳中的一定是脚下群山的震耳欲聋的回音。伴随着风声和河水的流淌声,仿佛来到了一个没有人烟的世界。可以看到远山的壮阔和峻峭,在天空中跃然而起。群山的中央雪峰晶莹剔透,犹如巨大的钻石,散发着瑰丽夺目的光芒。这样的景色让人的心神不由自主地被吸引了过去。

第三段:草原风光(200字左右)。

草地是雪山草地的主角之一,它覆盖着广阔的空间,像是宽阔无垠的沙漠和波涛翻滚的大海。草地上的野花和棕榈树,以及那些吵闹而忙碌的小动物,统统充满生机。根据时间和季节的不同,草地的景色和颜色也会变化,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令人目不暇接。人们可以在草地上漫步,追逐自由,体验自然的美妙和无穷无尽的乐趣。

第四段:人与大自然(200字左右)。

在雪山草地,最有意思的是观察人类和自然之间的互动。有的人走着,有的人骑着马,有的人在野营,有的人在享受温泉浴。人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与宇宙对话,感受生命的浩瀚和美好。在远离城市和噪音的环境中,人们可以沉浸在安闲祥和的氛围中,以最真实的方式感受到自然和自己之间的联系。

第五段:小结(200字左右)。

总的来说,听过雪山草地带给人们的不只是美景,还有一份内心的富足和平静。在这里,人们可以放松身心,享受自然的与众不同之处,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寻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存在的生命的价值。对于我来说,雪山草地不仅是一种景色,更是一种内心的感知和馈赠。在这里,我打开了内心的大门,将自己的心灵和自然交融在一起。

雪山草地情散文篇三

40年对于一个人来说就是半辈子,从孩提时代算起,40年过去后,人也到了中年。40年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也是相当于半个世纪,中国风风雨雨走过了改革开放的40年,像世界证明了中国力量。一个个奇迹被创造了出来,一代代人的努力没有白费,中国以自信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这个有着14亿人口的国家,经历了40年的发展,不再是软弱可欺,不再是没有话语权,不再是断壁残垣,而是扬起风帆,摆正态度,为崛起不断的拼搏,最终才有了的中国。

时间已经到了12月,距离只剩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40年为契机,1为目标,中国人的心是连在一起的。看到改革开放40年的景象,我们不难想象在50年、60年、10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之后的中国该是怎样的面貌。时间在一步步的推进,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小康富裕还会远吗?不会了,只要中国人一起努力,更加美好的明天将会到来。奇迹是会发生的,没有什么不可能!

雪山草地情散文篇四

历史瞬间巨变,四十年的风光伟绩,今天的中国让全世界赞叹,东方巨人从此站起来了。

大型电视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此节目自播出以来一直深受好评。

在4日晚上,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我看完了第七集,感触颇多。

第七集《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主要聚焦了人们衣食住行的点滴变化,以“解决短缺”“产品丰富”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消费升级为线索,以白马服装市场商户的亲身经历、江苏仪征化纤厂解决穿衣问题、“三大件”的变迁以及加拿大龙虾进入中国等故事,讲述从计划经济到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人彻底告别了凭证凭票定量供应的物资短缺时代,正在从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转变。

百姓的日子正过得红红火火,正在创造未来更加美好的新生活。在物资还没有丰富起来的年代,买布要凭票,一尺一寸都要掰着指头计算。黄上衣、蓝裤子是最流行的穿着,对生活所有的美好向往,都在母亲的一针一线里实现。那时候最时髦的布料叫“的确良”,耐穿,其实就是化纤。经过多家化纤工厂的共同努力,最终解决了中国人的穿衣问题,1983年年底,国家宣布取消布票。上世纪70年代,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三转一响”是每个新娘羡慕的彩礼。1980年,每100个中国家庭中,拥有缝纫机的.只有5家,拥有自行车的只有11家。上世纪80年代,洗衣机、冰箱、电视成为电器“三大件”。家里“大件儿”一直在变,每一样都承载了难忘的岁月。

40年前,中国人60%的收入要用来买吃的。今天,人们超过60%的收入用来提高生活品质。新消费正在让中国人的生活更加便捷、更加丰富、更加有滋有味。40年间,每一个家庭的衣食住行,每一处生活里的点滴变化,都折射出人民走向繁荣富强的奋斗和努力。

我们的父辈正生活在那个年代,凭票子买东西,生活何其的艰辛,他们亲历了祖国改革开放的变化,如今我们这一代的生活应该是天堂般的生活,是幸福的生活。

雪山草地情散文篇五

百姓关心什么,我们就去做什么,这是视频中最核心的一句话。在之前的时代,人们对于法律很陌生,白天鹅酒店负责人所说,只要你打了官司,就不是好人,打了官司,你这个就不是好酒店,这个“污点”就要一直伴随着你,随着改革开放的变化,这类思想也逐步发生了改变,甚至也可以做到民告官,有案就立,就审。现在的我们在法律的保护下,更好的维护了自己的权益。

“只跑一次”这句话让现在的很多事情越来越省事,不再像以前要到处跑,各种盖章,我之前去办护照的时候去窗口没有几分钟程序就走完了,我以为要等半个月,结果一星期左右就寄到了,办事简单,效率高。回顾改革开放40年,国家做的每一个决定都是关于人民,为了人民,我们的国家会越来越好,人民的生活也会更加的美好!

雪山草地情散文篇六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为了纪念意义深远的长征,我们观看了红色经典影片之一《走过雪上草地》,看完电影,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息,电影里的.一个个小故事,镌刻在我脑海里,再也不会忘记。

有一个红军里的小剧团,他们翻越夹金雪山,来到草地旁的一个小村庄里休息。准备好干粮,稍作修整,他们就开始穿越这片茫茫无人烟的草地了。草地行走太艰苦了!一个叫苦妹子的女红军怀了宝宝,半路不慎从马上摔了下来,结果宝宝要提前出生了,大家连忙准备接生,就在大家兴奋等待的时候,不幸发生了,苦妹子竟然是难产!也许苦妹子想起大家只带了几天干粮,在草地上耽误不起时间,她为了不连累大家,趁大家不注意,忍着剧痛,偷偷地爬进了沼泽地,放弃了自己和孩子的生命。同学们的眼泪哗哗往下流,长征太艰苦了,而苦妹子的牺牲精神又是多么伟大。牺牲自我,顾全大局,这不就是伟大的长征精神吗!

过了几天,彤儿的食袋里的食物漏掉了,眼看她没有粮食在草地里行走就会饿死了,老马见了,悄悄将自己的食物给了彤儿,自己却在一旁偷偷吃草。他生怕彤儿过意不去,所以怎么也不肯告诉大家实情。最后他自己被活活地给饿死了。

看到这里,我的眼眶忍不住又湿润了。如果没有红军们的自我牺牲精神,哪里会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呢?我们今天无忧无虑,是因为他们曾经为我们抛头颅洒热血。我们今天幸福微笑,是因为他们曾经无所畏惧地献出自己的生命。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我暗下决心,从今以后不再耍小脾气,学会关心他人,刻苦学习,报效祖国,让长征精神永不落!

雪山草地情散文篇七

高原寒,炊断粮。

红军都是钢铁汉,

千锤百炼不怕难。

雪山低头迎远客,

草毯泥毡扎营盘。

风雨侵衣骨更硬,

野菜充饥志越坚。

官兵一致同甘苦,

革命理想高于天。

作者。

肖华(1916.1.21~1985.8.12)。

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者之一。

1916年1月21日生于江西省兴国城区。192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任共青团兴国县委书记。1930年3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军委青年委员,连和特务营政治委员,第10师30团政治委员,红1军团政治部青年部部长,红军总政治部青年部部长,少共国际师政治委员,红1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陕甘支队第一大队政治委员,红一军团第二师政治委员。

抗日战争期间,任八路军115师政治部副主任,343旅政治委员,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鲁西军区政治委员,115师政治部主任兼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辽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辽东省委书记,南满军区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特种兵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委员,总政治部副主任,军委总干部部副部长、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第3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6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8、11、12届中央委员。

1985年8月12日在北京病逝。

赏析。

歌词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描写红军过雪山草地时遇到的极大困难。第二部分描写红军战天斗地、以野菜充饥的顽强斗志,表现了红军战士力量的源泉。

“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突出了红军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

“雪山低头迎远客”,“低头”、“迎”把雪山拟人化,写出红军不畏艰难、豪迈乐观的气概和征服雪山的喜悦之情。

“草毯泥毡扎营盘”,“毯”、“毡”展现了过草地时艰难困苦的情景,突出了红军在恶劣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不怕难”的钢铁意志。

“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表现了红军饥寒交迫的处境,一个“更”字,一个“越”字,再次突现了红军“不怕困难”的精神。

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意思是被风雨淋湿的衣服、骨头会变得更加坚硬;用野菜充饥人的意志会变得越来越坚强。所表达的效果是人在恶劣的环境中会学会坚强,逆境可以造就人才。

9月8日,保利剧院迎双节《红色的旋律》大型交响合唱音乐会,过雪山草地[3],经典再现。

雪山草地情散文篇八

1、欣赏《过雪山草地》,体验歌声中所蕴涵的理想、信念、斗志和豪情,感悟长征精神。

2、通过欣赏音乐作品,了解历史,懂得先烈为中国革命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和伟大贡献。

3、了解合唱的多种形式,及其丰富的表现力,学习组歌概念。

教学重点。

1、体会红军战士过雪山、涉草地的艰难,并学习其钢铁意志。

2、感知音乐结构,简单表述所听音乐不同段落的对比与变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欣赏电视剧《长征》的影视片断,共同回顾历史。

二、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

教师提问:

1、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

2、红军在长征途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最后结果怎样?

引导学生列举以长征为题材的诗篇,创设浓厚的艺术氛围。

三、作品简介。

片断,打动并感染学生的情绪。

(板书课题)。

2、教师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主题思想。

四、理解“组歌”概念教师简介组歌的概念,及《长征组歌》。

五、情绪理解。

1、欣赏歌曲,引导学生理解作品表现的内容和情绪。

2、教师引申:歌曲以坚毅、豪放的音调表现了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面对饥寒交迫所表现出来的团结奋战、英勇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

3、再次欣赏,深切感受作品情绪。

六、分段欣赏。

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结构。

2、欣赏第一部分(混声合唱部分),引导学生分析其合唱形式,及其塑造的音乐氛围。

3、欣赏第二部分(男声领唱部分),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形象和音乐情绪的变化。

4、欣赏第三部分(混声合唱部分),引导学生体会力度的变化,使情感得以升华。

七、跟唱主旋律。

1、了解歌词,引领学生以朗诵的形式,感悟歌词的旋律美。

2、随琴用“a”哼唱歌曲的高潮部分。

3、欣赏整首歌曲,试着跟唱歌词。

八、艺术再现。

通过对歌曲背景的理解,情绪的感受,感情的共鸣,引导学生以配乐诗朗诵、扮演红军角色、跟唱歌曲等方式,体验歌曲深刻的内涵。

九、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缅怀历史,展望未来。

雪山草地情散文篇九

高原寒,炊断粮。

红军都是钢铁汉,

千锤百炼不怕难。

雪山地头迎远客,

草毯泥毡扎营盘。

风雨侵衣鼓更硬,

野菜充饥志越坚。

官兵一致同甘苦,

革命理想副高于天。

高原寒,炊断粮。

红军都是钢铁汉,

千锤百炼不怕难。

雪山地头迎远客,

草毯泥毡扎营盘。

风雨侵衣鼓更硬,

野菜充饥志越坚。

志越坚。

官兵一致同甘苦,

革命理想副高于天。

高于天。

歌手介绍。

廖昌永,1968年10月25日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郫县,是世界歌剧舞台上的几位杰出亚裔歌唱家之一,廖昌永曾师从声乐教育名家周小燕和男高音歌唱家罗魏,1995年以硕士学位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他的歌唱技巧丰富扎实,情感真挚。至间,获法国“第四十一届图鲁兹国际声乐大赛”、“多明戈世界歌剧大赛”、“宋雅王后国际声乐大赛”的第一名。廖昌永现为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第八届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委员。12月,廖昌永遭实名举报,举报人为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常务理事陈军,举报内容主要涉及受贿,并请求“将其绳之以法。1月16日,廖昌永在“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春节大联欢”上表演。209月,廖昌永为央视国庆晚会录制歌曲《召唤》。

雪山草地情散文篇十

1935年8月,草地的诡秘,时刻威胁着红军的生命,食物的缺少使他们饥肠辘辘,药物的缺乏使他们死伤无数。可是红军主力部队却挺了下来,走出了一望无际的草地。途中好多伤员掉队了,他们在茫茫草地上寻找着红军战士。终于凑齐了四十多个人建立了一个“临时党支部”。大家不分你我,一致同意把粮食凑在一起,一起分着吃。那时候的一丁点炒面比金条还昂贵呢!过草地可真艰难啊!他们没有退缩,而是勇敢的面对,这种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红军是团结的,不离不弃,携手共进。

快到诸葛江了,可是粮食已经吃光了。大家不得不杀死仅有的一头牦牛。面对辛辛苦苦养大的牛,少共团不同意:把牛杀了,用什么驮东西,牦牛也是大家亲密的战友,怎么能杀呢?大家为此争论不休。这时一位老兵动情地讲了一个故事:主人公为了让朋友们走出漆黑的大森林,他毅然用自己的内脏照亮前方的路,丹尼死了,大家获得了重生。在绝境面前大家做出了艰难的取舍。

一天后,当老兵们发现牦牛肉远远不够四十人吃了。他们就想方设法让少共团去送一封信,好让他们先走,并且把吃的肉都给了少共团。当少工团把信交到营长手里时,才晓得这是一封承载着生命传递的善意谎言。老兵们在面临生死抉择时,将生的希望留给他人。这种舍生忘死的.情谊让我为之深深动容。

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红军创造出来的神话,它象征着中华民族不畏艰苦、不屈不饶的精神!他们战胜困难的精神是多么可贵,他们坚强的意志是多么感人,他们的壮举惊天地,泣鬼神,万古流芳,他们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长征虽然结束了,但长征的精神却成为永恒。“少年强,则中国强。”梁启超爷爷的话响彻寰宇。作为新世纪的少先队员,我们肩上负载着全新的理想,历史的重担。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就让我们一起高擎长征精神的大旗,一起书写我们新的长征吧!

雪山草地情散文篇十一

今天下午,我们全校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步行来到潮州影剧院观看一部有关于爱国主义的电影——《走过雪山草地》。这是一部为了纪念党的十八大成功召开而录制的片子。这部片子讲述的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工农红军的战略转移——长征,创造了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迹。在艰苦卓绝的长征中,红军剧团的同志爬雪山、过草地。他们团结奋斗,相扶相帮,背着、抬着,在荆棘中、在冰雪上、在泥泞里艰难跋涉;他们以革命的大无畏精神与艰难险阻、恶劣环境抗争;他们以崇高的革命乐观主义面对伤痛甚至牺牲;在危险时刻、紧要关头,他们自觉地、勇敢地而又义无反顾地选择自己流血牺牲,而把生的权利留给别人!

为了探路,川剧名伶十岁红壮烈牺牲在夹金山雪崩中;为了不给同志加重负担、省下半袋救命粮,怀孕又遇难产的苦妹子挣扎着冲向草地里吃人的'泥塘,微笑着向同志们挥手告别。为了救助丢失炒面的彤儿,警卫员老马悄悄把自己的炒面换给她,自己甘愿饿死在茫茫草地上的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当观完这部电影时,我的眼眶不禁湿润了起来,心想:如今这美好的日子,原来是这么的来之不易!在观看电影的时候,每当看到一些残酷、令人揪心的片段时,楼下总是不时地传来一阵阵令人悲愤的声音——鼓掌声!我在心里暗暗想到:那些红军战士奋不顾身地献出自己的生命,只想换来今天的好日子,而楼下的学生呢?他们不但没有一丝愧疚的表情,反而是幸灾乐祸,看到好笑的就鼓掌起来,听得我十分恼怒!

其中,最令我感动的几个片段,我就讲给大家听听。肚子里怀着孩子的苦妹子,在难产的时候,她选择的走上绝路。为了不拖累整个红军,她竟然选择了死路,带着还未出世的孩子沉入了那会吞噬人的泥塘里,临死之前,还向同志们微笑着挥着手……真是“苦”妹子埃老警卫员老马,为了不使彤儿饿肚子,将自己不舍得吃的炒面不给自己留点,而是送给了在路上丢失了炒面的彤儿,宁愿自己吃野草,也不让年纪小小的彤儿饿着。直到饿死了,红军们才醒悟过来:他们误会老马了……这一个个感人的事例,怎么不使人感到惋惜呢?同学们,请把握住这现在来之不易的好生活,做一个热爱祖国的好少先队员吧!

雪山草地情散文篇十二

中国有这么一个群体,他们的体量巨大,他们隔几年就会来次大迁移,他们干着城市白领不愿意干的工作,他们就是中国的劳动工人群体。

改革开放40年来,各项伟大的工程项目背后都留有他们为止辛勤工作而挥洒下的汗水,风里雨里,都有他们挥舞铁锤,锻铁焊钢的身影。

为了工程项目的如期完成,他们常年守在工地,远离家乡,远离亲人,甘愿以血肉之躯来当为建设的一颗螺丝钉。

老去的工人看着他年轻时参与建造的项目完成历史使命推出台的时候,他们知道自己的青春及年华也跟着它没了。

国家弱!我们只能以人海去填人家的子弹大炮。国家强!人的生命才能被称之为生命。

“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这就是中国劳动人民一生的写照。

雪山草地情散文篇十三

雨过天晴,我和同学有说有笑地走在大路上,望着这条湿漉漉的大路,想起我们看过的电影《草地夜行》。

这部电影讲了老红军战士为了救陷入泥潭的小红军战士而光荣牺牲的事情。我望着想着,真的老红军和小红军笑着象我们走来了。我跑过去跟他们挥手,可是一刹那间,小红军挣扎着爬出了泥潭,老红军却不见了,他已经牺牲了,。我紧紧握着小红军的`手说:“小同志你辛苦了,你到我夹坐一坐吧!”小红军摆摆手说:“不,要记住革命,再见!”他向我招了手就迈开大步向前走,我象如果吧这条笔直大路修在红军长征时走过的地方,我永远也不会忘记那长眠在草地上的红军战士。

猛然间,我想起红军长征时,遇到那么多困难都征服了,我怎么能被这一点困难吓到呢?于是我一边参观了九年的黑板报,以及六年级同学办的《班报》还找来几本资料夹,边看边学。现在,我们的黑板报一次比一次号。听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夸奖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每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一想起红军长征走过的路,红军战士要记住革命的话就在我耳边回响,我想沿着红军长征走过的路一直走下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