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我想回家抒情散文通用(大全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7 23:38:29 页码:10
我想回家抒情散文通用(大全15篇)
2023-11-17 23:38:29    小编:ZTFB

每个经历都值得总结,每个故事都值得被书写,因为总结能够点亮人生的轨迹。在写总结时,我们可以引用一些权威的资料和数据,增强总结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下面是一些总结的步骤和要点,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我想回家抒情散文通用篇一

年味已是很浓了。

有鞭炮声紧一阵疏一阵;有浓烈的中国红满街流布;有搅动中国的匆匆回家的游子脚步;有悬挂在每家窗户上的鸡羊猪狗,在鞭炮声中散发着诱人的气息。

年到来了。是新一年的开始,也是上一年的终了。每天在不知所终的忙碌着,纠结着不知所以的人际关系,猜度着朋友的疏离,身体承受着没完没了的病痛折磨,心底不住涌起既悲且酸的思绪。

司空见惯的日子。

波澜不惊的光阴。

时间的影子的背面。

丰厚物资的堆砌中精神虚空着。

有意无意一再模糊幸福的定义和概念。

我已经数次拒绝了朋友的约请。很多时候,我读他们的东西比见他们本人更有意思。因为读文章是简洁的,而见面则需要更多的寒暄和过渡。

我的备受尊重的姐姐们,我的心心相通的好友们,我的清丽细腻的妹妹们——-如果和他们见了,我说什么?!

对于工作的厌倦和纠缠其中的推诿扯皮更令我身心疲惫。备受我尊重和喜爱的人对我们的指责感觉受伤,缺少热情的工作是多么痛苦。我只想有一个安静的角落,不受干扰的读周国平和张爱玲,清点我自己的47岁,给我已经渗出的创口做一次清洁——-年到了。

让我的心回家吧。让我的并不复杂却无比纠结的心路历程在岁末的黄昏找到那个安静而温暖的——-家。

我想回家抒情散文通用篇二

当穿过一条长长的隧道之后,夜幕紧跟着开始降临。窗外,出现了最为明显两种事物:夜和雨。这个季节的雨在白天的时候是不容易下起来的。只有快进入夜晚的时候,才会飘起来。灯火划过,留下微弱的流萤的光,好像一位孤独漂泊的游子。

沿着一排排灯光,我的座位在靠近热水炉这边。不时就会有一两个人轻言轻语的提着杯子或者捧着泡面走过来放水。

车厢里有人打电话,有人咳嗽,也有人在假寐。

渐渐地夜深了,众生们被一个熟睡的孩子浓密的睫毛投下的阴影轻轻庇护,开始进入梦乡。一切都变得小心翼翼,就连漂浮在空气中的乡音也慢慢被过滤成了夜色,薄而透。

而我的思绪像是悬在树上的鸟巢,也开始辗转着身体,陷入沉思。这时候谁还会记得两小时前是谁陪着我们拎着行李,站在成都站,那暮光下的站台上。

当然,我知道夜不会一直这样黑下去,不时还可以听见火车的鸣笛声。它的声音带着我到了时光的轨道里。一声声鸣笛,好像是空出的心在呼唤。

时间的纹路在刻画岁月的里程,我不需要再借助其他的力量,思念变成一种低头望天后的一声轻叹。我知道坐在车上,离地一仗,离天却很远。人生总是循环往复的前行和回望。我想起曾送我读书父亲的身影,放学回家后母亲端出热腾腾的饭菜,还有七月我家荷塘里的一片片蛙声和晃动在荷塘面的明月。

这些美好的回想,被一截又一截的钢轨所收藏。铁路在山峦间蜿蜒,夜色在大地上铺展。当我把目光再一次投向夜空的时候,晨露在草尖上一滴一滴的,摇摇欲坠。

我想回家抒情散文通用篇三

我一直有个想法:在家里种几株牡丹。搞园林研究的专家同学听了我的话笑着摇头说:“你闲害性命呢,养不活。”

路遇卖牡丹的老乡,那些牡丹种植在田地里,挖牡丹的老乡先用铁锨在牡丹根部的周围铲出一个“圈”,然后再一挖,牡丹就连根儿带着一个大土球从田地中分离开来。他们介绍:回到家把这牡丹带土放到花盆里,浇足水,不需要缓苗,过几天就开花了。我心动了,一下子买了五株。

小心翼翼地把牡丹抱回家后,我急忙开车去花卉市场买花盆。花盆买到,我更犯愁了,土到哪里弄呢?要把这五个直径六十厘米的花盆装满,需要不少土。我们这些住商品房小区的年轻人家里都没有铁锨,无奈之下我只好给住在附近村子里的朋友打电话求助。

恰巧这朋友家养了几只大鹅,朋友的父亲铲来几锨鹅粪,和着土搅拌了,这下连上好的花肥也有了!

我气喘吁吁地把两袋土搬到家,填土放花浇水,一切安排停当,才发觉自己腰腿酸软,大汗淋漓,满身鹅粪味儿。于是我洗了手,剥了两个柚子,把柚子皮撕成小块放到了花盆里,以便吸除花盆里的粪味儿,然后才安安心心给自己洗了个热水澡。

今天清晨,我拉开窗帘,牡丹开花了!这朵白色的花是单瓣荷花形的,花儿不大,有一枚鸡蛋大小,但打开窗户,一缕清风吹拂进来,阳光、花香、清风,足够让人陶醉了。

看着阳光下的牡丹,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贪婪地品味着这浓郁的花香,心中油然涌出几句感慨:贪恋牡丹几分色,暮春学做园艺人,换来花香一缕缕,赢得关爱一分分,期待明年花开时,把酒品茶话牡丹。

我想回家抒情散文通用篇四

在外漂泊了9年,回家的次数从一年两次,变成了一年一次。每次在家待得时间也从一个多月,越变越短,以至于今年只能在家待3天。

毕竟,从懵懂学生变成了已婚男人。不过今年我也不是一个人回家了,因为多了另一半。

家在千里之外,山的那一边。

好在中国高铁发展的如此迅速,原来19个小时车程,如今已经不到9个小时。想想以前去火车站排队买票只求一个能够上车的站票,如今已经很幸福了。慢慢的有了网上售票,足不出户就可以买到车票,如今竟然能够挑选座位,还能网上订餐,我也算是中国高速发展的见证者了。

第一次在外地过年,显得自己那么可怜兮兮,还好我的另一半也是如此陪着我。想想这个,我也就不抱怨了。

终于到了回家的日子,早上约好顺风车,直奔火车站。看见大屏幕上家乡名字,我都兴奋不已。

对啊,远行的孩子,流落的娘心。

母亲一遍遍的问我到哪里了。归心似箭,却又只能等待。车速是如此之快,归程又是如此漫长。

火车抵达的那一刻,听着多年未停到的家乡话,心情是如此开心。

到家了,曾经那是我最熟悉的地方,如今变得如此陌生。“总算到了,这里是我家”,我对自己说。

可是心里又是五味杂陈,因为三天后我又不得不离开,我将再一次远行!

我想回家抒情散文通用篇五

前阵时间,我给母亲打电话说我要回家,母亲听后很是兴奋,后来又有些犹豫地说:“你迟点回来好不好?现在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回来没什么好吃的,也没有什么好带的。过阵子回吧。”

原来,母亲担心我回家不能吃好喝好,没有好东西招待我。可是我回家主要是为了看看她,并不是为了改善伙食,打打牙祭呀!我决定按原计划时间回家。

这期间,我陆续地打电话回去,母亲都在唠叨自己的准备情况,在东家买了一只土鸡,有五斤多重;在西家买了十多个沙田柚,特别甜;在南家买了我最爱吃的蜂蜜,听说是野菊花酿的,吃了对眼睛好;在北家买了一桶菜油,既然自己家没有,那么花钱也要买点纯正的菜油让我带回去。

回到家,母亲果然把我看作上等贵客,将好吃好喝的全拿出来招待我,一个劲儿地劝我多吃点。我返程时,她从楼上搬出一个大纸箱,把准备好的一袋袋黄豆、绿豆、梅干菜、白菜干、芝麻、干辣椒等农产品往我车里塞。大小物品塞了一整整后备箱,母亲这才满意地关上车门。

回来的路上,我跟老公算了算母亲的花费,感叹因为预约回家,给母亲增添了很多困扰,在这期间,她一定一天到晚盘算着该给我们吃什么,带什么,而我的本意只是回家看望母亲。

我决定,以后回家再也不和母亲预约了,想回就回,给她老人家一个惊喜。家里有青菜就吃青菜,有稀饭就喝稀饭,母亲吃糙米,我也跟着吃糙米。没预约的我一定要轻轻站在母亲身后,大声地喊一声:“妈,我回来了。”我想,她转身看见我的那一刻,肯定会吓一跳,但也定会惊喜地笑出泪来。

我想回家抒情散文通用篇六

清明时节雨纷纷,古人早早的总结了这样的诗句。你看,这又连着下了好几天的雨了。

在空气中,总是夹杂着,一股淡淡的潮湿,泥土的,花瓣的气息。乡间小道,和城市公路是没办法比的,不过却也有着绝对的优势,那就是不会无缘无故的堵车,尤其是在节假日的这个关头。你看车站那海量的人群,都快要把候车室挤爆了。回个家还真是不容易啊!

两个小时的车程,我就从省会城市纷乱回到了家乡小村的安详。就像来到了另一个世界。我喜欢乡村的味道,不过不喜欢这样的雨天,虽然春雨润如酥。如果仅仅只是一天或者我就另做打算了。毕竟小麦也等待着这春雨得浇灌。

你会发现,整个村庄,都接受了这雨的冲洗,树的'叶子更绿了,不带一点点灰尘,路上的杂物也被清洗干净。尤其是院子里,只有你刚刚踩过的印记。墙上烟筒里的一缕缕的烟,和雨水交相辉映。一进家门就闻到了饭的清香,那是老妈的味道。一个月了,又可以尝尝这久违的美味。

我想回家抒情散文通用篇七

耿泽卿最后一抹晚霞还在天边逗留,而一轮弯月已经远远挂在天边。宝石蓝色的夜空与晚霞交相辉映,我不禁深深为之沉醉了。整日为学业忙碌奔波,竟不知最美的风景抬头就能望见。行走在回家的路途中,我自己也不知到底是风景太美还是回家的感觉太美。也许一切关于家的事物对于离家的我都是最美。

一年前,为了求学我独自离开了温暖的家,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刚开始我以为自己能很快的适应,以为自己能照顾好自己,以为自己已经强大到可以一人面对打击与挫折。然而所谓的“坚强”总是会被家人一个问候的电话哪怕只是一句关心的话语打破。总告诉自己要学会独自前行,不要恋家,心里最柔软的地方却总是被思家的情感触动。每每这时都好想家,好想回家。

记得儿时学思乡的诗总是无法深刻理解作者的感情,为何“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为何“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为何“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直到有一天亲身体验了离家之苦,才渐渐明白了其中奥妙。这一切都源于家。

家是一副永远画不倦的风景,每一片朝霞都会带来无限的遐思,每一轮落日都会勾起满腹的牵挂;家是一本永远读不够的好书,每一篇文章都记载着刻骨铭心的亲情,每一首诗歌都凝聚着亲人间相互关爱的温暖;家是一份永远抹不去的回忆和思念。

此时夜幕已经降临,回家的路程却只行了一半,而我的心却早已与家人团聚。

总有几时你陷入迷茫;总有几时你失去前行力量;总有几时你忽觉孤立无援,当你不知去向何方,什么都不要想就去买一张回家的车票,回家不需要理由,不回家才需要理由。

我想回家抒情散文通用篇八

秋后的天,虽说已有些微凉,晴日里还是留存着夏的热情。待到天阴总有或多或少的云儿悠然地漂浮在空中,有意无意,时聚时散随风而秀。

昨晚看预报说今天有中雨,心里还寻思今天出门可如何是好!早晨起来窗外没有一丝云儿,阳光谈不上明媚却也看不出任何有雨的迹象。还好,就这样在秋天的凉意中出行。

一路秋意渐浓,秋风渐劲。许久没有走向远方,放飞心情在车厢里涌动,似乎要破窗而出。总想把积淀已久的情思尽倾,把久违的原野亲近。窗外满目秋的浓郁,秋的凝重,秋的深沉。

雨自山川大地升腾而至遥远的天空,逍遥自在,无忧无虑,但总是飘摇不定,无根无底,心里难免没有了归属感。

天空中如墨的云携着雨,搭着秋的顺风车,一路悠悠,怡然自得。

车在行,风在吹,秋色在旖旎。心中回味着远去夏,身边掠过意浓的秋。秋雨绵绵、秋雨淅沥,秋,多雨的季节,如果没有了雨,不知要逊色多少?!有雨的秋应该更有秋的韵,秋的情。人说,一场秋雨一场寒,正因为有雨才有秋的多彩。

秋风渐渐弱了,空中的云儿悄悄地聚集,慢慢浓郁起来。泼墨般的云弥漫在秋的天空。雨,秋雨眼看着就要来了。

雨经不住山川大地的诱惑,潸然而下,山川大地伸开双手把雨热情地拥抱。雨和着风带着秋的清凉投向山川与大地的怀抱。雨在投向山川大地之时把相思泪尽情挥洒。

一阵风儿吹过,云朵涌动,雨便骚动不安。风起云涌,雨眷恋着山川大地,心系故乡,久违了、久违了,游弋的太久,终要回家。

归来吧!你属于山川大地,山川大地不会忘了你。小溪、河流、湖泊都是你的故乡。

我想回家抒情散文通用篇九

四月十一日,我离开家到四川泸州参加民生人寿保险公司新人和保险代理人资格考试培训。

从十二日开始,先是新人培训两天。从十四日开始,就开始了保险代理人资格考试的培训。根据公司透露的消息,考试时间大约在四月二十日左右,但具体的考试时间得由中国保监委最后决定。本来估计只有八、九天的日子,对我来说还觉得无所谓。学习也觉得轻松,就算是保险代理人资格考试,我也没感到有多大压力。特别是在代理人资格考试的培训中,我不但了解了保险知识的一些基本概念,而且还总结性地了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有关规定中的条文容易在考试中出错的共同点。许多学员在我的帮助和指导下,也掌握了我提供的学习方法。在模拟考试中,我都能考八、九十分。看来,这次保险代理人资格考试我可以顺利过关。我真盼马上就考试,考试后马上回家。

说实在的,我想家。我离不开家。离开家的日子,我天天想家。因为我想念我已年过七十的母亲。在家里,我可以吃到可口饭菜,或者亲戚朋友送给她的糖呀、水果等一些生活小食品。母亲的消息比较灵通,我通过母亲可以听到很多邻里发生的一些新鲜事。我不在家的日子,我不知道她在家生活的怎样?生病了没有?灶门前有柴没有?我常常在下课时,遥望家乡的方向,默默地为母亲祈祷祝福。

时间好像在和我开玩笑,一天象变成了四十八小时。好不容易等到十八号了,可考试的时间还没有确定下来。下午了,才听到讲师传达保监委和公司通知,考试时间定于四月二十四日下午一点半和四点。二十五日和二十六日到纳溪天仙洞培训民生新产品。啊!原来如此。

看来,日子还有得熬。我身上所带的钱在逐步减少。虽然泸州的生活还不算太高,但即使再俭省每天也需要一二十元的生活费。还好在我师傅跟我租下了一间能落脚的屋,比住最便宜的旅店还便宜。

到了二十三日那天,我过了多年来从来没有过日子,我花了六毛钱给师傅打了一个长途救援电话。“师傅啊!公司二十五号和二十六号要培训新产品,你要来吗?你快来啊,我已经没有办法了。生活费全用光了。”

真的,这一天,我没有吃到中午饭。我想到了借钱。但跟谁借呢?开口借钱对于我来说,真没有面子,真丢人。开口求人的滋味真不是滋味。时间一分钟一分钟地过去了。我的肚子也不是滋味了。我不能在顾什么面子和丢人了。我终于鼓足了勇气向公司一个经理开口借了二十元钱救急解围。

二十四日中午,师傅终于到了。他给我带来了八十元钱。我终于可以顺利地去参加考试了。下午一点,我终于进到了考场。我利用了一小时零几分钟做完了一百道考题。由于是电脑考试,自己可以看到自己的考试成绩。我点下了交卷确认,成绩出现在我的眼前。成绩69分。啊!真高兴。我终于通过了考试。我可以获得保险代理人资格证了。我差一点,喊了出来。我举了手表示交卷了,退出了考试的席位。监考老师问了一句:“考得怎么样?”我不假思索地说:“我考了69分。”我交了准考证,匆匆地走出了考场。

我不用说通过了考试有多兴奋,我回到公司。师傅还在公司等待我考试的消息。师傅和伙伴知道我通过了考试的消息,向我祝贺。我真想把我的成绩告诉远在家乡的母亲。

二十七日下午四点,我和师傅通过公司新产品培训后,终于踏上了归乡的长途汽车。二十八日清晨,我踏上赤水大桥时,我突然感到有一股清新的空气向我微微袭来。我踏上了家乡的土地了。

八点三十分,到宝源的汽车终于启动了。有一股暖流涌上我的心头,我说不出心头有多高兴。我透过车窗看到了我熟悉的山,我熟悉的水。我可以看到母亲了。我又可以吃到可口饭菜,或者亲戚朋友送给她的糖呀、水果等一些生活小食品了。我又可以通过母亲可以听到很多邻里发生的一些新鲜事了。我不由得流出了眼泪。家乡的山家乡的水是多么的亲切。

我回家了!我真的回家了!回家的感觉真好!回家的感觉确实真好!

我想回家抒情散文通用篇十

梦里缕缕暗光遮掩住了我的悲欢离合,永远亘古不变的是我的心,那一颗风尘仆仆的却一点点走向成熟的心。

“……当……当,啸儿,吃饭了。”

我揉了揉惺忪的双眼,双手朝后伸了伸,又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好久都没这样了,漂流了五年的我真羡慕从前的那个我。“知道了,娘。”

童年的我很调皮,不是把邻居家的老爷爷的拐棍给偷了,就是爬墙,爬山,越是哪高就是向哪怕,有一次摔断了腿,是父亲跑了几十里的山路硬是把我送到了县里的医院,是母亲没昼没夜的做针线活为我凑够了手术钱,想着想着,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

儿行千里母担忧。整整五年,母亲的思念弥漫了整个小山村。

我的老邻居曾经开玩笑的对我说,你应该跪拜你的母亲,是她尽到了一个纯粹的母亲的义务,是该为她做点什么。

那年,我深深地朝故乡所在的地方深深地磕了四个响头,一个是我生我为我操碎心的母亲,一个是严厉且激励我成长的父亲,一个是我吃了百家饭的父老乡亲,一个是我魂牵梦绕的故乡,我报答不了,只能用我的刻苦努力为他们献上我的生我养我的恩情。

我想回家抒情散文通用篇十一

那是初夏的一天,我拖着疲惫的身体搭乘票车回家,喧嚣的城市被甩在车后,碧绿的田野随着车轮展开。票车穿过很多地方,离家乡越来越近,熟识的村镇映入眼帘,洋溢着亲和温醇的气息。

我下车时已经黄昏,天上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雨滴滑过树荫落在我身上,一群麻雀在小树林中啁啾鸣唱。不远处的田野留着短短的麦茬儿,禾苗长势旺盛,随风摇曳青翠的叶子。

我到家时父母正在小菜园子里忙活。他们见我回来流露出欢欣的神色。母亲仔细打量着我,说我瘦了,眼睛有了黑眼圈,没少加班熬夜。

菜园的豆角架子上开着一层紫色的小花儿,一丝丝清淡的花香在空气中弥漫。屋檐下的三四只燕子唧唧叫着。父亲将木桌子与凳子搬到屋檐下,然后用菜刀将西瓜切成小牙儿。我们围坐在木桌旁吃西瓜。

父母边吃西瓜边问我的近况,我报喜不报忧。我说一切都好,还涨了工资。

母亲听后忧虑地说:“你工资涨了,责任也更大,比之前会更忙,也会更累。我看涨工资不一定是好事。现在是不是总是加班,经常熬夜?”

母亲的一番话戳到了我心坎上。我感觉着城市像是一台巨型机器,由千千万万个零件构成。它昼夜运转,不停工作。我个人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零件,每天磨损肌肉与骨骼,消耗精力与心血。在无休无止的损耗中,我渐渐变老,渐渐变弱,渐渐消亡。

暮色渐浓,雨悄悄停了,天上的阴云罩着村庄。

“很多年后,如果我们还活着,你大老远的回来,又累又饿。我们希望还能给你煮一碗面条。”父亲随口说着,铜黄色的脸庞在暮色中渐渐模糊。

“爸爸,我努力挣钱,过些年在城市买了房子把你们都接到城里生活。”我说。

“我和你妈妈不想离开村子。”父亲说。

“我听新闻上说我国每天消失八十多个村庄,照这形势发展,过些年很多村庄将会消失,很多人将进城,村子便更荒凉,不适合居住。”

“我们村子是不会消失的——至少我们这一代人没死之前是不会消失的。”父亲露出惆怅的神色。

“你爷俩儿先说着,我去做饭。”母亲说着站了起来。

我与父亲在屋檐下闲聊。母亲在厨房的灯光下忙着做饭。

夜空仿佛是灰暗的帷幔垂在村庄上方,村巷里亮起一盏盏电灯,像是夜晚盛开的花朵。

我与父母围着桌子吃着晚饭,边吃边说。昏黄的灯光映照着父母斑白的头发。

那只是一次回家的场景,随着时间推移,我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也总感到每回一次家,在我的人生中便少一次。回家,是让自己放下伪装与疲惫,回归最纯真、最轻松的生活。在快节奏的城市中,回家成为一种珍稀的仪式。

如果有一天村庄消失了,我再次回家,家已经成为一片废墟,我将独坐在废墟之上,仰望着星月,遥想着如梦的往事。

我想回家抒情散文通用篇十二

最近几年,大人们外出打工奔波生活的越来越多,孩子也陆陆续续在自己的求学路上不断追逐,去了县城、省城甚至更远的地方读书求学。在这孤独的小村庄,就只剩下了一些些年过半百孤独的留守老人。眼前的田地不知都已荒芜了多久,杂草疯长,树木丛生,十多年前那光秃秃的山岩石坡,如今浓荫覆盖,满眼翠绿。生态有了大大的改观,但我心里却似乎多了些许失落与惆怅。

或许是生在此地如今又在这里工作的缘故,这里的丝丝细微地变化都逃不过我的眼睛。那些年,整个村庄一片红火,邻里之间好一番热闹景象。春耕播种时节,各家各户相互协作种下希望,待秋收时节,满满的丰收全展示在了叔叔阿姨阿公阿婆那眉开眼笑的脸上。打谷场上,金灿灿一片好不让人神往!大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是一番多么繁荣的景象。

闲暇,阿公阿婆、叔叔阿姨齐聚坐在院坝里,聊聊天拉拉家常:“今年谁家又收获了几千斤谷子,最近的猪啥价,邻村的娃又考上了重点高中、大学……”

那一件件,是多么令人羡慕的事儿,让人听了倍感自豪。也因如此,自己常常怀揣几包香烟,去拜见那些长辈或者相邻,亲切叫上几声,攀谈几句,聆听他们的那一份份简单的幸福。那幸福洋溢在心间,那喜悦绽放在脸庞。

今天看眼前,泥沼一片的道路变成了平整的水泥路,陈旧破烂的老木屋变成了一栋栋精美的小别墅。可为何眼前的小别墅大门紧锁,路上行走的都是一些步伐蹒跚的孤独身影?想想那些时光,一大家子早已围坐火塘,熊熊火焰让大家感受不到一丝寒冷。而今,看着他们颤抖孤独的身影,多想前去搀扶一把,陪他们一起看夕阳,陪他们絮叨,听他们讲讲他们青春的故事和丰盈充实的人生。

我想回家抒情散文通用篇十三

一场突然的雨,止住了我外出游走的脚步,迫使我收回远眺田野,寻找和凝望秋天的目光,安安静静地守着一屋寂静,细细地回望与品味秋天的味道。

金黄透亮的木瓜海棠,静静地屹立在影壁侧方的博古架上,幽幽散发出淡淡的甜香,三五根像蜡烛一样的毛蜡草,亭亭玉立在褐色的瓦罐中,似在回忆沣河滩边,丛丛簇簇绿衣长袖的家。一串黄中透红的秋海棠,慵懒地斜挂在闲窗上,与窗台上放置的几个红彤彤的火品柿子遥遥相望,我从银杏树下捡拾起的那一小堆白果,从山中收捡来的几片金黄的树叶,几颗漂亮的石头,此刻都那么安静地呆在我的家里,从门厅到阳台,入眼便让我瞬间有了秋天旷野的记忆。

一天一天,我裹着阳光在秋天的田间野外游走,寻找和发现着我眼里的秋天。

秋蘑菇露头了,秋野蒜长成一茬,到处都是盛开的野菊花啊,白的紫的黄的连成一片,星星点点的红是枸杞,深刻的浓紫是葡萄,闪耀着金黄色的是银杏林,叶子凋零的是白杨,愈加苍翠的是松柏,在远处田野穿梭忙碌的是我的乡亲,听那爽朗的笑声将收获的快乐和喜悦表达得如此直接,那是一种真的快乐,真的欢欣,让我们同在的秋天美好得热烈而幸福。

踏入秋天,一路走一路收获,探望了田野里我知道的每一种庄稼,问候过每一种果实,和看见过的花朵都打了招呼,捡几片美丽的叶子石头,带几颗农人馈赠的果子,采一把怒放的野菊花,哈哈,我把秋天带回了我的家,在清冷的雨季,在萧瑟的深秋,家中的秋天却依然芳香,依然甘甜,依然美丽。

我想回家抒情散文通用篇十四

有人说,家是灵魂栖息的地方,是一个可以给人温暖的港湾。

14岁那年,我到距离25里的县城上高中,周日下午去学校,周六下午才回家,第一次离开家,母亲怕我吃不好,给我做了一罐头瓶臊子肉,放在我的馍袋子里,每次吃饭拿馍时,看见那瓶子肉,我就想我的妈妈,眼泪在眼睛里打转转,一直到周六骑自行车往家里走的路上,才打开瓶子,一看肉全长出了黑毛毛,这样一周回一次家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了高中毕业。

在咸阳上学那阵,已经二十好几了,按理说已经可以完全适应离家的生活,但我依然改不了陕西人固有的恋家的本性,每周都从牙缝里节约几块钱,等攒钱路费就坐火车回到朝思暮想的家,在精打细算下勉强可以做到一月回家一次。

25岁我结婚了,对老家的依恋慢慢的转移到自己的小家上,从最初的一月回一次老家,到半年回一次,到一年回一次,在家的天数也从一次一周缩减到一两天。母亲每次问我回来不?总是有种种理由推脱,真是应了那句“娶了媳妇忘了娘”。

如今将近不惑之年的我,慢慢懂得了人生的真谛,家不仅仅是索取亲情的地方,也应是奉献爱心的地方,每每回家都会从领居口中听到,母亲听说我们要回家高兴、激动的心情和言语,虽然我每次回家都不曾为母亲带来多么丰盛的礼物,但我在家的时候确实给母亲增加了不少喜悦,她总是忙前忙后,要把屋里最好的东西,我最爱的东西,通通在这仅有的几天统统展现。

近日网上说,10月1日山西吕梁临县八堡乡71岁的李兴桂推着石磨碾压着辣椒,盘算着6个孩子们走时每人都能带上他们最爱吃的辣椒酱。谁知,当日下午,一连几个电话,得知孩子们回不来了,老人哭了。老人边抹泪边说:“哪怕回来一个呢。”

我决不能让此情景再现,假如回家看父母。

我想回家抒情散文通用篇十五

晚上,母亲打来电话说:“你好久没有回家了,后院的黄皮果熟了,你抽个时间回家摘些回去吃,顺便帮我们打谷子,家里农活正忙。”我答应母亲大休时回家。

今年春节过后我一直没回家,不是不想回家,而是因为我住在一个偏僻的山村里,赶不上圩日就没有车子进村,回一次家实属不易。

经过多次转车,哥哥骑着摩托车来镇上接我。一到进村里的岔路,路很难走,要连续上坡行驶。那是一条去年春节刚通的公路,夏季山洪的冲刷使得路面坑洼不平,车子在半山腰左右打滑,只能慢慢前行,发动机嗒嗒地响,回落在个山谷里,使原本寂静的山里顿时热闹了起来。

峰回路转,终于见到了我熟悉的山坳。下车到大榕树下的大石板上歇会儿,一眼望去,整个村子尽收眼底,房舍四周的农田掀起一波波金色的稻浪,分辨不出哪块稻田是我家的。

人们常说:要致富,先修路。我脚下的这条路村里人已经盼了多年,在乡政府和全村人共同努力下终于建成通车。没有通公路之前,村民赶集只能靠人挑马驮。每年春耕时节,村里需要大量化肥,全村人一起约好送化肥的日子,镇上的车将化肥送到村里的岔路口,那一天是一年里最热闹的一天。全村男女老少全部出动,小孩就负责牵马,男人肩挑手提,女人用竹篓背,一道千米长的人马搬运化肥爬山图由此成生,十分壮观。

通公路后,村里的农副产品可以通过汽车运到外面贩卖,不仅增加了村民的收入,也吸引着外面的人来村里做收购生意,如药材、造纸材料、木材。

一番周折,我终于到了家。这几年,家乡变化很大,让我有些不知所措。即便如此,我仍想常回家看看,因为,灿黄的土屋、淳朴的民风,甘甜的泉水,芳香的米酒在向我召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