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宁波汤圆散文(精选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4 02:19:14 页码:7
2023年宁波汤圆散文(精选17篇)
2023-11-24 02:19:14    小编:ZTFB

议论文是一种以辩证的思维方式陈述观点的文章,可以引起读者的思考和讨论。在写总结之前,我们应该明确总结的目的和要求。%20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

宁波汤圆散文篇一

刚醒来,感觉自己是被鞭炮叫醒的“噼里啪啦”地作响。不用想,我就知道――过年了!

还没等到“年”――这个顽皮的小男孩到来,就早已让人们听见他那轻盈的`脚步声了。离过年还有好几日时,就开始贴对联、挂灯笼、做年糕、谢年、大扫除、买年货――――好热闹!这时,宁波已充满了年味――阿拉过年类!

大年初一,一大早我就和爸爸去爷爷家拜年了。我高兴地说:“爷爷奶奶,新年好!祝你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我的祝福赢得了爷爷奶奶的微笑和装在红包里的压岁钱。在路上,到处可听见人们用亲昵的地方话道着“新年好”,真是礼轻情意重!早餐,当然是一碗热乎乎的汤圆。汤圆可是我在昨天晚上包的,看起来有点奇形怪状,有些还漏了馅,但吃起来却有一种别样的味道――这就是年味!

新年第一天,人们总是会去亲戚家聚餐,我们当然也不例外。临近中午,爸爸开车带我们去大外婆家里吃饭了。开吃了,亲戚有十多个,一齐围坐在大桌子旁。大家一齐举杯,互相道着新年好。桌上有好几道宁波人过年爱吃的菜:春卷、鳝丝羹、呛蟹,好一股年味!

晚上,天刚擦黑,鞭炮就响起来了。欢笑声,鼓掌声,连成一片。一边听着鞭炮声,一边看着春节联欢晚会,好一个春节!

宁波汤圆散文篇二

一年一度的清明临近,母亲便有些坐不住了,因为四年没有回家为姥姥姥爷扫墓,在母亲心中便觉有些不孝;但是母亲毕竟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今年的腿痛尤甚往年,车马劳顿怕母亲吃不消。经过我们兄妹三人和父亲轮番游说,终于成功,由我们兄妹代替母亲回家扫墓。

诸事妥当,定在周日出发。但是气象预报说明日雨夹雪,心中便很惴惴,料想明日之程风雨相阻,一路上要吃些苦头了。凌晨五点出发,却发现风平浪静,原先阴沉的天气竟也渐渐散开,透出一抹阳光,不禁唏嘘,敢莫是姥姥姥爷一生良善,地下有知,也在保佑我们少受些苦头。

沉浸在往事的回忆中,两个多小时的路程不知不觉就到了,来接站的是四大爷家的义哥和老舅家的表姐。多年不见,岁月的痕迹越发明显。一路上说说笑笑,很快就到了四大爷家。(注:四大爷已作古多年,前文有《那一丛灿烂的的桃花》略记)四娘久病在床,近二年愈发糊涂,只记得记忆深处的那些事,而眼前如何告诉也是不知!看着四娘,不由得又想起了四大爷。

闲聊了一会,外面义哥已经准备好了车,先办正事吧,先去给爷爷奶奶上坟。(注:父母是一个村的。爷爷在父亲十岁时就去世了,奶奶据说是我三岁时没的,所以爷爷奶奶只是血缘上的亲人,根本没有丝毫印象,更谈不上感情。)一会来到坟地,农村的坟地其实就是自家庄稼地里腾出一块。先拜祭爷爷奶奶,化纸,行礼。然后拜祭四大爷。四大爷作古很多年了,但是不知怎的,看到四大爷的'坟仍有一种想哭的冲动!心里酸酸的。坟地后那片桃林,纵横交错,桃枝上已经孕有若干花苞。俯下身子,点燃烧纸,一张两张,心中默语:愿四大爷天国有知,保佑四娘,保佑一家平安。愿四大爷天国安详!

回来的时候,老舅和表哥已经在等我们了,下一个行程是给姥姥姥爷上坟。由于表姐经常照看打理,坟上倒没有衰败的气息。一行人带了好几斤烧纸,表姐开玩笑说,“你姥爷得病后爱钱如命,就给他多寄点,花不了存银行里!”我的脸上虽然笑着,但是明明有种咸咸的东西流出来。对着姥姥姥爷,郑重的磕了头!心中叨咕,愿姥姥姥爷保佑父母健康长寿。

回来的路上,我提议到老宅看看。推开院门,满目荒凉。记忆中的那株枣树已荡然无存,院中凌乱地堆放着许多闲置物品,墙体已经开裂,似乎随时有可能坍塌下来。由于许久没有人住,这座老宅经历多年的风吹雨打体力严重透支!哎!再也见不到那株枣树了!它曾经那么茂盛,那么蓬勃,硕果累累。每当我们放暑假的时候,姥姥姥爷还有四大爷就会写信或者托人带口信叫我们回来。姥姥会在第一时间用竹竿使劲的打枣,恨不得一竿下去全打下来!若干年后,姥姥得病过世,枣树也跟着死去了!人们说,是姥姥和枣树有感情带走了!但是没想到的是,开春后竟又奇迹般的活过来了!但只是活了三年,姥爷过世后,它就再也没活过来!

印象中的老宅,或者说心灵深处的记忆,应该是一对慈祥善良的老人和一群嬉戏打闹的孩子,在夏夜的枣树下,躺在藤椅里,看天上的星星,听姥姥讲久远的故事。

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暗暗有些后悔。为什么要看这些?独自转到僻静处,抹去了正在外溢的泪。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宁波汤圆散文篇三

今天是元宵节,仅仅在网络上感受到了一丝节日的气氛。上班一周,人在上海,心还在老家。

早饭时间,食堂里依然排着长长的的队伍。轮到我的时候,元宵已经没有了,没有就没有了吧,对于这些所谓的元宵,我没有丝毫的期盼。

元宵节日吃汤圆是由来已久的习俗,看了网上关于汤圆和元宵有什么不同的撕逼与科普文章之后,我依然分不清哪些是汤圆,哪些是元宵。不愿意也不想分清楚,在我的世界里,没有元宵,只有汤圆。

老家的春节,每家每户都要吃汤圆,寓意团团圆圆。汤圆是手工制作,又大又圆,一般都是实心,偶有包了芝麻馅的,都是以甜甜的味道为主。外面的汤圆,花里胡哨,丧心病狂,什么玩意都敢往里塞,简直是为所欲为,暴殄天物,对此,我表示极大的愤慨和强烈的谴责。

我固执地认为,元宵和汤圆都是同一种生物,只不过是两个不同的叫法而已,只有甜或者不甜的才配叫汤圆,其他口味的,一律视为异物。

超市里的汤圆,有芝麻的,有花生的,有大的,有小的,各式各样。无论包装有多精美,总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怪味,也许是防腐剂,也许是其他,无法用苍白无力的语言来表达我的失望。

挑战我认知和味觉极限的是肉汤圆,至今想起依然耿耿于怀,从那以后,唯恐避之不及。今天中午,当上海土著流着哈喇子,再一次眉飞色舞地和我说起肉汤圆的美味时,我的胃部一阵翻江倒海,强忍万分不适,像看着怪物一样看着他那拙劣的表演。

下午,同事来闲聊,我放下手头的工作,滔滔不绝地和他说起了家乡的美食,无数次的重申,那些美食必须是老妈亲手做的',外面买的,根本不是那个味。一时之间,我也和那位上海土著一样唱起了自以为是的独角戏。

味觉记忆,根深蒂固,相伴一生。小时候吃惯了掉渣月饼,长大后,见到广式月饼就皱眉头。喜欢什么样的口味,与每个人的成长环境有关,素汤圆也好,肉汤圆也罢,各有各的好,自己满意就行。

多年在外,已经适应了漂泊的生活,从北到南的饭菜也能吃个七分饱。要想吃得十分饱,只能回老家。

在上海,想吃真正的汤圆,可以用麻球来替代。想吃最好的汤圆,还是回老家,和家人一起。

宁波汤圆散文篇四

春节快到了,每次这次这时,我突然会兴奋起来,不仅仅是因为放假,更是因为可以再一次回味我们当地的特色食物――宁波汤圆。

首先,爸妈或者爷爷奶奶去买一大袋糯米,然后跑到专门磨米的店,去加工成白水的糯米粉,然后形成白色浑浊的面料,然后装在一个大白色的大袋子里。注意的是,这个白色的'袋子是类似于过滤纸一样的,把多余的水过滤。过滤时,要把它晾干,如同在野外,架一个架子,野炊似的。几天之后,再把袋子打开,就如同面粉一样。但是不同于面粉的是,它煮在水里很软。

这时,我们只要将糯米粉揉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取一小块面团,搓成窝窝头样子,在将准备好的陷放入其中,搓揉几下。放入持续沸腾的白水之中。待它浮起来之时,即可开动吃了。闻一下,哇!真香!咬上一口,哇!真美味!

这就是我喜爱的家乡美食――宁波汤圆。你呢?

宁波汤圆散文篇五

城里的年味是越来越淡了,因喜好热闹,便赶到乡下,体验真正浓郁的老宁波的过年气息。

大致到了腊月,村里的家家户户便要开始赶制年糕。陆陆续续地向那年糕作坊上报分量。到了做的日子,孩子们自是很欢喜,可以跑进蒸汽腾腾的老作坊,在大人的身边伶伶俐俐地穿梭,摸摸老旧的器具,用脏脏的'小手偷捏下竹篓里芳香四溢,早已熟透的白粉,放进嘴里,再顺势取下才刚做好的软软胖胖的年糕,就着咸菜,那个味儿!我们这般捣乱,却美其名曰“帮忙”。

再过一两个日子,外婆便要买来新鲜的鳗鱼,用盐和蒜末儿往上一擦,再洒些自家酿的酒,往窗前一挂,很是喜庆。

腊月二十八,全家老小便聚齐了。装模作样地人手一块抹布,扫帚什么的,扫得老屋喜气飞扬。我们呢,则更喜欢去大水缸边转悠,时不时从缸边抠下一块薄冰,趁人不注意,塞进别人的衣领里,听着人家冻得大叫,自己却也被暗算,堂中一片欢声笑语。

转眼到了大年三十,不管是走得多远,忙得多呛,都必定要回到家,吃上一顿年夜饭,尝尝外婆这熟悉而又陌生的做饭手艺。吃了饭,全家上下便聚在堂门口,乡下是不兴起什么彩色壮观的筒式鞭炮,只是用竹竿一挑那大串的达二米的老式炮炸,噼噼啪啪响个不停,随即弥漫开一股烟味,可村那头又回应似的响了起来。

鸡一鸣叫,正月初一的忙碌便开始了。一早醒来,第一眼见到的便是枕过夜的压岁钱。接下来,孩子们便要随父母走亲访友,上门拜年。好容易过了上午,下午可就丰富多了。卖“咚咚糖”的,摇着拨浪鼓,在孩子中间,神气地收着钱,时不时拉拉破毡帽,吐口唾沫。再不就围着外婆,看她炸出那香喷喷,金灿灿的“春卷”,用手捏起一根,外焦里嫩,回味无穷,再舔舔沾满油的手指,往新衣服上一擦,便跑去门外摘冰凌玩,总之,在家呆着,却闲不下来。

乡下的年总是有滋有味,保存着老宁波的味儿。

乡下的新年,真好!

宁波汤圆散文篇六

在春暖花开的星期五,我们去参观宏伟的宁波博物馆,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阿拉宁波馆的蜡像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阿拉宁波”历史主题馆,重点展示了宁波史前河姆渡至民国时期的整个地区发展史。我在那儿观赏了许多好玩的蜡像,尤其是那一处蜡像令我印象深刻。走在宁波旧时的繁华商业街上,见识了老宁波的缸鸭狗、楼茂记状元楼和其他老字号。当我们来到了十里红妆的婚嫁队伍前,我惊呆了!在转角处,许多人在那儿排列成了一对,领队的是两位举着牌子的人,牌子上面写着“张家”和“王府”,他们的脖子上结着喜气的红布,脸上带着微笑。后面紧跟着的是乐队,有人在敲锣,有人在打鼓,还有人在吹笛,脸上喜气洋洋。人群后面的则是一顶金碧辉煌、闪闪发光的轿子,轿子上刻着华丽的装饰品;轿子顶上是翘起的,最上面的是一个圆圆的,像玩具大小的塔。再后面的旧时抬箱子的人了。箱子里面装着许多美味佳肴。让人看得口水都要流了出来,那个人的额头上有许多小小的汗滴,看样子走了很多路,但他丝毫都没有疲倦,脸上还是喜气洋洋的。他们这一大队人的两旁有许多围观者,大都是一些七八岁的小孩子,其中有一个小女孩看得很入迷,好像她就是新娘呢!我很喜欢这组蜡像。

在阿拉宁波馆里的繁华商业街,我看见了一位老男人。他身着着棕色的衣服,下半身则身穿的是一条红颜色的长裤,脚下穿着黑色大皮鞋。这个老男人正要走进一家海鲜店,他站在了店门口,低着头,仔仔细细地看着手中的一张纸。再走近仔细一看,哦!那可不是一张普通的纸,是几百年前的纸币。他一手那着钱,一手叉腰,好像自己是老大,而且很有钱似的。一旁紧邻着另一家卖海鲜的店,那里的老板正在卖东西。我喜欢这两家店,因为我们宁波的海鲜可是远近闻名的呀!卖海鲜的这个老板可不一般:他的头发很短,眉毛又弯又长;这个老板穿黄色外衣,头上戴着用稻草做的帽子。他抬起了手,用称称鱼,将鱼放在称上。这时,一位年轻女子在他的店里买鱼,老板脸上露出了笑容。

走过繁华商业街,一旁还有一个官爷府。那里有两个像真人的一样的蜡像。有一张似乎是木头做的黑桌子,表面非常光滑;桌子旁有一把大概一米高的黑椅子,上面坐了一位穿官爷的衣服的人。他坐在椅子上,椅子还显得很宽敞,那位官爷看起来四五十岁了,留着一把尖尖的灰白色的长胡子,脸上有几丝浅浅的皱纹,眼角也有一些皱纹,鼻尖挺起,看上去很威严。官爷服非常有宁波特色,棕色的衣服中间有一些纽扣竖的.排列着;他的下半身穿的是一条黑色的裙子,上面没有任何花纹,光溜溜的。在桌子的另一边有一位穿白袍子的人。他看起来很年轻,只有三十来岁,又圆又大的黑眼睛,高挺的鼻子,还有粗壮的大腿。他非常高大,大概有一米八十,我猜他可能是......

走过宁波商业街,就来到了河姆渡文化遗址。在这里,我们了解了七千年前河姆渡人生活的地方是怎样的,又是怎样打猎的。这个几千年前的老河姆渡有一地的石头、一地的绿草、还有一些可爱的小动物与原始河姆渡人在一起,他们有一些小狗立在地上,有些肥头大耳的猪懒洋洋地趴在地上......那时的人们用木棍、石头等来猎杀比较弱小的猎物。你想知道他们怎么样捕猎比较庞大的猎物吗?让我来告诉你吧:河姆渡人用一些杀伤力比较强的武器来猎杀猛兽,如:很锋利的一些用石头造的小刀片,自制的破弓箭。他们住的大多是草房子,而门却是用木头造的。他们还用一些很长的木棍把房子架起来,以免塌下来压住人。当时,七千年以前,河姆渡已经开始制造陶泥、玩陶土了。看,虽然河姆渡人生活在七千年之前,但他们已经房子、小刀片了。他们很“高科技”哦!

博物馆的阿拉宁波馆的蜡像就是这么好玩,好看,我想听了我的介绍,你也一定会喜欢这些美丽、漂亮的蜡像吧!

宁波汤圆散文篇七

它看起来很圆,闻起来很香,吃起来很甜,你知道它是什么吗?对了,它就是宁波的著名小吃———汤圆。我还亲手做过了呢!

春节的`时候,我总爱和外婆一起包汤圆、吃汤圆。“搓搓,搓搓搓……”厨房里再次传来我和外婆包汤圆的声音。只见我轻轻地把一小块湿软的面粉搓成一个胖胖的圆球,接着再使劲地把圆球压扁,然后再把搓好的芝麻馅给包进糯米里,最后把糯米搓成一个大圆球就完工了。不过芝麻可千万不能漏出来,不然煮的时候汤圆就会裂开来了。

煮好后,我和外婆津津有味地品尝着我们自己做的汤圆。后来,我觉得汤圆还不够甜,就又在碗里放上了一些“糖桂花”,这样,小汤圆就变得更加美味、可口了!

“哈哈,汤圆你真美味,不愧是宁波的著名小吃!”

宁波汤圆散文篇八

刚吃过年夜饭,又到了元宵佳节。正月十五的下午,从小区楼下传来小朋友的欢快朗诵声:“广场上,真热闹,摆满元宵原材料。你搓搓,我按按,大家动手做元宵。比一比,赛一赛,元宵游戏真好看。”元宵佳节吃汤圆。

我家也开始包汤圆了。外公买来包汤圆的菜馅儿,我和外婆还有妈妈都准备开始包汤圆。

外婆先搓好糯米面团,再拌好菜馅儿,最后才开始包起汤圆。外婆说要先把面团做成一个小“碗”,再将菜放入小“碗”中,最后慢慢收口,把“碗”变成一只白白胖胖的“独角兽”。我学着包了一个,可是菜都快漏光了,失败了,所以我坚持再做一个,比第一个包的好多了,后来,我有了把握,又包了许多个,一个比一个漂亮,一个比一个包得熟练,过了没多久,汤圆越来越多,一共包了四十六个,大家包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过了一会儿,终于把汤圆包好了!包汤圆也成为了我的'一项本领。

外婆将一只一只“独角兽”扔进锅里,它们象一个个白气球沉在水底,过了一会儿,汤团一个个慢慢地浮出水面,已经煮熟了。

大家吃着美味的汤团,糯糯的,香香的,可好吃了!我心里觉得美滋滋的,想:自己包的汤团味道就是不一样!妈妈说:“吃完元宵汤团,就意味着马上要正常工作和学习了!”我吃着汤团,默默咀嚼着年的味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宁波汤圆散文篇九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又到了一个新年,我们家的年味越来越浓。才一月二十妈妈就开始准备祭祀了。

每逢过年我最难忘的就是守岁、闹元宵和祭灶神这三件事了。先说说守岁吧!守岁是中国民间在除夕的习俗,又称熬年、点岁火等。守岁的风俗是在除夕夜,灯火通宵不灭,守岁谓之“燃灯照岁”,即是大年夜遍燃灯烛,据说此照过后,就会使家中财富充实。守岁亦指在除夕夜一家人团聚,并且熬夜迎接阴历新年的到来。

闹元宵是中国节日民俗传统活动,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唤,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上元节”。

最后来说说祭灶神,祭灶是一项中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的传统习俗。旧时,几乎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的.神位。传说他掌管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人们崇拜,祭灶时还要在灶王爷嘴上涂上糖,以求他在玉皇大帝面前只说好话不说坏话。

这就是我的宁波年,这就是我们的中国节。

宁波汤圆散文篇十

年,是中国传统习俗必不可少的,春节一到,人们就关闭店门回家过年。

年夜饭当然也少不了,大年三十,我们一家人围在一起,一边看春晚,一边吃年夜饭,我坐在中间,嘴巴张得老大,盯着电视一动不动,爸爸和爷爷喝过酒后,脸红红的,就像年兽一样。吃好饭后妈妈和奶奶一起收拾桌子,奶奶洗碗,妈妈擦桌子,收拾完后,我们坐在沙发上,一边说笑,一边看着春晚。12点一到,我们就互相拜年,在微信里抢红包,我和爸爸一起跑到外面点燃鞭炮,我开心极了。

初二,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外婆家吃团圆饭,外婆那边的'亲戚很多,多到连一桌都坐不下,所以,我们小朋友后吃,大人先吃,外婆在厨房里忙这忙那,都顾不上吃饭了。中午吃好饭后,外婆把我们叫到房间,将一个个红包递到我手中,拿到压岁钱的我表面冷漠,但其实心里早已乐开了花。下午,大人组队去搓麻将,而我们小孩则是组队去看电影,去电影院的路上,鞭炮声“啪啪啪”的响个不停,大街上可热闹了。

晚上,大人依旧是搓麻将,但我们就不一样了,我们则是和外公外婆一起包饺子、包汤圆,有时我们还要搞怪,在饺子里包葡萄,汤圆里边没有馅,大人们搓完麻将,夜宵时间也到了,当我们看见他们吃到“幸运饺子”和“幸运汤圆”时的表情时,我们忍不住就大笑起来。

宁波汤圆散文篇十一

宁波人的年味有很多。每逢过年时,家家贴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等,但在我的记忆里,宁波汤圆是最充满年味的食物。

在我们宁波,汤圆是大年初一时吃的,一般年三十的时候包汤圆,而且一定是猪油芝麻馅的汤圆。今年,我非常高兴能跟外婆一起包汤圆。年三十晚上,吃过年夜饭,外婆拿出一包糯米粉倒在一个盆里,然后和水叫我揉捏它。我很兴奋,可是糯米粉好像不听话,刚开始一直黏在手上,外婆说别着急,慢慢揉,要反复揉。慢慢地,果然面团就不黏手了。接下来,外婆开始做猪油芝麻馅了。只见她把一大碗的黑芝麻放在锅里炒,然后用酒瓶把炒熟的芝麻一粒粒碾碎,最后倒入事先准备好的白白的猪板油里,加糖混合,在外婆的巧手揉捏下,一会儿一大块猪油芝麻馅团就做好了。开始包汤圆了。外婆把刚才的.糯米团揉成长条,分成一个个小剂子。然后,我就跟着外婆一起包了。先把小剂子揉成小球,再压扁,放入猪油芝麻馅,然后小心翼翼地把馅裹起来,用两个手掌轻轻揉成光滑的圆球。就这样,我跟外婆包了一大盆的汤圆,为了防止干燥,外婆在上面盖了一层湿的毛巾。外婆笑着书:“你就等着明天吃汤圆吧!”

第二天,外婆就下锅煮汤圆了。只见外婆放了一点儿水,等水沸腾了,就放下了汤圆。刚放下去的时候,汤圆们像喝醉了酒,东倒西歪后直接沉入锅底,只是它们外面的粉末脱落浮在水面上。我以为汤圆会散了呢,外婆冷静地往里面加水,加了两次水后,这些醉了的汤圆像突然清醒过来,调皮地一个个浮出水面,露出可爱的笑脸。外婆说汤圆浮起来就表示熟了。我早已迫不及待地拿起勺子,可太用力了,有一个馅都被我弄了出来。我轻轻地吹一吹,直接把整个汤圆放进嘴里,烫得我不断跳脚,可糯米的软糯在舌尖蔓延开来,芝麻的香味溢满了整张嘴,真香啊!

宁波汤圆散文篇十二

过了足足三百六十五天,又迎来了新的一年,马年!在那天晚上,我学会了包汤圆。

当春晚开始的时候,我就开始了包汤圆的课程。奶奶首先让我看了下她是怎么做的。首先呢,把面粉揉成一个球,然后在正中央用大拇指按成一个窝窝,把馅用勺子舀到里面,最后揉成一个圆。又白又圆的汤圆就完成了。看着奶奶做得那么快,就像专业人士一样,我觉得会这汤圆很好做,就提出想和奶奶一起包汤圆的要求。

奶奶同意了,但是只允许我包一个,而且要自己吃自己包的那个汤圆。我对自己充满了十足的信心!我对奶奶说:“奶奶,第一个要是我包得好,就让我多包几个,好不好?”“好!反正你自己吃你自己包的,”

我按照奶奶教的包了好几个汤圆都没包好,我顿时觉得自己不适合这样的方法。在我快要放弃的时候,我想出了一个主意:先将面粉揉成一个圆,再用大拇指向正中央按成一个窝,把馅用勺子舀到里面,然后捏成饺子,最后再揉成汤圆。我按照这个方法,做了好几个,个个都是成功的。

就是这样,我包好了七个汤圆,还被奶奶表扬了呢!

现在我觉得,包汤圆还真好玩呀!

宁波汤圆散文篇十三

下午,我在读书,叮铃铃,“喂”我问。“我是外婆,快到幼儿园来,一起包汤圆。”

外婆家离我家不远,出门拐个弯,再直走就到了。

刚到外婆家,就看见外婆包汤圆,我迫不及待的跑上去,拿起一团面粉,学着外婆的样子:先把面粉使劲捏,捏好后再揉,揉成一个面粉团,再按平,放上肉馅一捏就好。可是我到最后一步的时候,怎么搞也搞不好。外婆一看哈哈大笑起来。原来,我把肉馅放太多了。我再重新做一个,我拿起一块面粉,使劲捏,再揉,然后再按平。放上一点肉馅儿,然后一捏就成了一个汤圆。我看着我包的汤圆,开心的乐不释手。外婆也直夸我是个动手能力强的孩子。我心里比吃了蜂蜜似的还要甜呀。

我按照原来的方法再做了几个,忽然,我发现,外婆还在汤圆里放了一个硬币,我看见了,也学着外婆。为什么汤圆里要放硬币呢?外婆说:“这是一种祝福,谁吃到会好运一年的。”

“哦,原来是这样啊!”我再接照外婆的方法做了个,我等会看看谁会吃到这些特别的汤圆。

“开饭了。”我迫不及待的夹起了一个汤圆,“太香了。”我大声喊道……。

从此以后,我越来越喜欢动手了。例如:剪纸、折纸……我也要把它记录在我的日记本里,让它成为我快乐的一课。

宁波汤圆散文篇十四

左眼角淌下一滴泪,顺着脸颊缓缓流淌进嘴角。

他输了她,输了全世界。

原来,泪那么痛,痛到世界毁灭,痛到山洪暴发!

人走了,真的可以如此决绝!

爱他,她倾尽了一生。

今生,他该用什么偿还?

这只是个故事,我却相信它是活生生的,好像出现在身边。

隐晦的天气接连好几天了,心随着天气没有光亮,直到今早读到它,终于下起了雨……。

宁波汤圆散文篇十五

随着春天的到来,春节也随之来临了,人们都在门上贴上了福字,在门两边贴上了春联,窗户上贴了窗花,在晚上时,放起了各种烟花,穿上了新衣服,整个城市都充满了新年来临的味道。

每个地方都有各自过年时的风俗,比如北方大年三十清晨会包饺子,在饺子中还藏有玄机,在一锅饺子中会有1-2个饺子里面藏有硬币,谁吃到代表谁会有好运气,而我外婆家奉化黄贤也不例外,在马上到大年三十时,人们会去集市上采购很多过年要用的东西,比如买羊腿,鱼,各式各样的。我外公买了个大羊腿挂在门弄的`屋顶,然后外公切好用大锅慢慢的烧个1-2个小时,我在屋内早早的闻到了羊肉的香味,就等着可以吃呢.在过年时每逢家中有客人的时候,就可以把那羊肉端上桌和客人们一起享用这美味羊腿;在每逢过年时,在那儿的剧院里会有一年一度的春晚文艺表演,在有表演的那一天,人们都去剧院看表演,里面人山人海,在去的时候如果晚了些,就很难找到位子坐了,剧院表演的节目有许多,如:舞龙、小品、唱歌、跳舞……种类繁多。在剧院外也是十分热闹的,许多小孩在放鞭炮;许多人在卖棉花糖、爆米花之类的食品;还有的在放烟花;热闹极了。

在新年来临时可真是热闹啊,城市霎时间充满了过年的气息。

宁波汤圆散文篇十六

年味是什么?年味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期盼,是一家团圆的喜悦,是中华民族美好民俗的传承。

新年越来越近,年味儿也飘开来了。路边的灯杆上挂上了火红的灯笼,小区的广场上也插上了五彩的旗子,家家户户的大门上贴上了红色的对联和福字。

对于阿拉宁波人来说,过年前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是准备年货。早早我和父母亲就买来了蟹、肉、海鳗。我们把蟹放在盐缸里做起了炝蟹。把肉洗干净,用酱油腌制起来,做起了酱肉。在海鳗上撒点盐,用一根绳子吊起来,放到朝北的阴处做起了鳗鲞。这些可都是我们宁波年夜饭桌上的`美味佳肴,当然还不能忘了象征团团圆圆的宁波汤圆。包汤圆是我最喜欢的事情,外婆负责揉搓糯米团,我负责裹芝麻猪油馅。我接过外婆给我的糯米团,用汤勺把馅子放进糯米团里,再小心地捏合,放在手里轻轻地来回搓,不一会儿一个圆圆的汤圆就做好了。看着一个个圆圆的汤圆,再看看我和弟弟脸上那白白的粉末,我开心地笑了,感觉到年近了。

我们宁波乡下还有一个习俗,就是过年前会去打年糕。寓意年糕年糕——年年高。我们先把大米蒸熟,磨成米粉,再把米粉倒进石臼里,用个木锤捶打。我对外公讲,让我也来试试。可是我用了吃奶的力气,还是抡不动大木锤。我只好站在一旁帮他们喊加油,经过一段时间抡打,年糕终于做出来了。我赶紧挤了一小段出来,包上外婆亲手腌制的咸菜,细细品尝,那味道真是太美味了。年糕房里到处是咚咚的锤子声,还弥漫着孩子们的嬉笑声。我感觉到年近了。

随着鞭炮声的密集,年终于到了。除夕夜,我们一家人围坐在桌子旁享受丰盛的晚餐。外公外婆端上一碗碗热腾腾的菜和年前腌制的蟹、肉、鱼以及年糕、汤圆。我们边吃边聊天,品尝着自己亲手做的美食,感到幸福与温暖。到了八点,我们一家人都坐在沙发,一起看春晚。人们载歌载舞,迎接新年的到来。我们被那精彩绝伦的节目所吸引了。不知不觉,我们就枕着长辈们给的压岁钱进入了梦乡。

早上,我在人们的欢歌笑语中醒来。新的一年又来到了!我们互相走访亲戚,为他们带去新年的礼物和我们最真诚的祝福。住在其他城市的亲戚也用手机微信给我们发来了新年祝福和小红包。就连远在新加坡的大妈妈都发来信息向我们问候,送来祝福,还幽默的问:“年糕,汤圆吃了吗?”虽然她在异国他乡,但那颗阿拉宁波人的心是永远不会变的。

宁波汤圆散文篇十七

元宵节期间,我们家都会举行包饺子的仪式。

元宵节为什么要包饺子?因为这是正月十五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春归之夜是用灯笼和饺子上的谜语来庆祝的,我们家也不例外。

元宵节那天早上,我早早起床,准备包饺子。我对奶奶说:“我也要打包。”

奶奶说:“好吧,你可以打包,但是要好看。”

“好的!”我高兴得跳了起来。

包饺子不难,但我无论如何也不能好看。奶奶提醒我:“可以按照包饺子的方法一步一步来。”于是我用了奶奶的方法,但是包装不好看。

我没有放弃。我一直用“失败是成功之母,奋斗是成功之父”这句话来激励自己。然后,我又包了几个,最后包的饺子越来越好了!然后,我把剩下的都包好了。

这时,我爸妈刚起床。我给他们看我的饺子,他们点头称赞,说我的包包不错。最后奶奶把饺子放进锅里,煮好后我吃了一碗好吃的饺子。

经过这次亲身经历,我发现做事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就像诺贝尔发明炸药一样,虽然弟弟阵亡,父亲残废,但他坚持不懈,并不气馁,最终发明了炸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