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美术评课稿(优质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9 20:08:43 页码:12
美术评课稿(优质15篇)
2023-11-09 20:08:43    小编:ZTFB

可以梳理思路、提炼核心,提高表达和思考能力。较为完美的总结应该能够全面地概括所总结的内容,不落下任何重要的细节。总结不仅是个人的事情,也可以组织团队一起总结,共同提升。

美术评课稿篇一

这堂由杨方云老师执教的《虫虫大聚会》一课是浙美版教材第八册中的第九课,本课属于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内容和形式贴近儿童生活,符合学生心理。

杨老师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认真”两个字。从课堂的教学环节,教具准备,展评环节来看,都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可见杨老师非常认真地准备这堂课。从课堂教学来看,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来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教师能很好地把握教材的要求,始终以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感受利用各种纸张来制作所带来的形式美感,学习制作方法,培养能力为目标,做到教学目标明确。

杨老师整堂课的结构分如下几块来完成:

一、录像引入,看一看:通过观看录像《昆虫世界》,来形容一些叫不出名字的昆虫。

二、创设情境,摸一摸:教师拿出一个箱子,让生猜猜里面有哪里昆虫,鼓励大胆的的孩子上来摸一摸,感受一下。

三、欣赏范作,学一学:通过展示示范作品,让学生分析制作的材料和方法,主动探究出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四、思考方法,做一做:以小组的形式先思考后制作,同学间互相帮助。

五、展示作品,评一评:让学生把作品放在已布置好的树藤上,参加竞选,学生和教师对昆虫形象加以讲评。

在课堂上,杨老师以她特有的教学风格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让人感到亲切、自然,应该说,这是一堂重主体、重合作、重过程、重生活、重创新的在新课程背景下洋溢着现代教育气息的美术课,让人感受耳目一新。

但每一节课都有不足的地方,我觉得在“欣赏范作,学一学”环节中,教师创造了很好的平台给学生探究,通过小组讨论后,学生肯定是很想发表自己的所发现,但教师为何不给学生反馈的机会呢?而是突然跳过,开始了下一个知识点。从而本课的重难点没能很好的落实,导致后来学生上台演示时,把昆虫折成平面造型,真是错失良机啊!另外这节课的作业评价显得有点形式主义,本来作品展示在树藤上,而且学生是围圈做的,应该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最后的评价,体验成功的乐趣,但杨老师只是让个别学生评价,没有把本课的精彩推向高潮。这是非常遗憾的。杨老师如果在这些细节上处理得再细致点,相信课堂会更精彩。

美术评课稿篇二

当代的小学生都有很强的卡通动漫情结,卡通动漫已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喜欢上卡通的可爱、喜欢动漫的视觉感受,动漫卡通伴随着他们成长。而目前,国产卡通比不过日本美国卡通在他们心目中的位置,国产卡通动漫水平有待提高。我们的美术课堂有责任点燃学生“振兴民族动漫”的艺术理想。《卡通——动起来的漫画》一课让我认真思考了这个问题。

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我在课前对学生喜欢的卡通形象进行了调查,并从中选择了形象特点最突出的几个,设计了“闯关”游戏导入环节,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虽然学生对卡通是非常喜爱的,但对卡通的概念、知识却是很模糊的,为了让学生从多方面认识、了解卡通,又不感到枯燥,我将这些知识归案整理、设计成闯关游戏,使学生在竞赛、游戏的积极情绪中,促使学生在头脑中产生对卡通形象的回忆、再现,同时训练了学生的视运动反应,也系统认识、了解卡通的概念、创作方式、各国的卡通特点,以及如何创作卡通等,有效的解决教学重难点。

在《与布里兹一起画卡通》的节目中,有一段是牙膏变成卡通形象的,这段视频在课上给学生观看,大师娴熟的卡通技巧让学生顿生敬佩感,学习兴趣大大激发,我觉得确实为学生的卡通创作兴趣起到了催化作用。我提前布置学生通过网络视频学习布里兹的卡通画法,并且在自己模仿练习其中喜欢的卡通形象,这样既延伸了学习时间,同时也让学生课上有备而来,也是对学生探究精神的很好训练。

课堂上通过图片欣赏——视频教学——递进创作等环节让学生逐步了解卡通的特点,学习卡通的创作。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的绘画水平还达不到原创卡通的水平,因此采用了卡通中最常用的拟人手法,在原有生活物品的造型基础上添画人的五官、衣着、四肢,使之变成卡通形象,特别设计了“1分钟画表情弟”、“让字母动起来”两个小练习,方法简单、易操作,效果也很好,最主要的是深受学生喜爱。我巧妙地发给学生的作业纸是“白色小汗衫”,卡通字母就设计在“小汗衫”上,学生一下子有了创作的欲望,同时也训练了构图、设计能力,展示评价时汗衫上的“小衣架”就起到很大作用,不用贴,省时又方便,学生能从中体会到创作卡通的快乐。为解决添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我采用板演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直观指导,有效解决了“创作卡通形象”这一教学重难点。

本课在欣赏的同时触动创作灵感,以“游戏贯穿教学,实践中解决问题,评价中升华情感”是本课达成目标的主要途径。卡通原本就是幽默、富有动感。我想,我的课堂也能让学生在“幽默、动感”的课堂上探索、掌握知识和技能,体验创造的乐趣。

建议:

1.教学语言力求简练、优美。

2.在赏析三个国家卡通画风格环节可有效整合,并增加一些学生自主探究。

3.创作内容可以学生姓名首字母来设计,既增强学生兴趣,又相对避免雷同。

美术评课稿篇三

这堂由余老师执教的《画情绪》一课属于绘画?表现的学习领域,内容和形式贴近儿童生活,符合学生心理,旨在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习惯。

首先,余老师从备课,教学准备来看,都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从课堂教学来看,通过灵活多样、风趣幽默的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来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教师能很好地把握教材的要求,始终以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习惯,以培养表现能力为目标,做到教学目标明确。

余老师整堂课的结构分如下几块来完成:

一、创设情境,看一看:人们不同的表情。猜一猜他们不同的情绪。(并给每个表情配上合适的声音,来加深情绪感受)。

二、游戏表演,以“我”为主题表现出一种情绪,用语言、动作来表现不同的情绪。

三、名画欣赏,蒙克《呐喊》,先从局部色彩和用笔分析、感受画面所表现的情绪。再从整体画面感受。

四、教师示范:当场画不同色彩、形式的线条,让学生猜一猜,老师所要表现的不同情绪。

五、范画欣赏:展示一组不同色彩、形式的线条。说一说你觉得它分别表现的是哪种情绪。并总结规律。

六、名画欣赏:康定斯基、米罗的作品。

七、画展作品:教师本人去参观画展与作品的合影,拉进艺术品与学生的距离感。

八、学生作业:试用不同色彩、线条表现现在的情绪,并为作品取个题目,写上简单文字说明。

九、展示作品:让学生带上自己的作品,来给大家说一说自己表现的了什么样的情绪。

在课堂上,余老师以他特有的幽默自然的教学风格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让人感到亲切、自然,应该说,这是一堂重主体、重过程、重生活、重创新的在新课程背景下洋溢着现代教育气息的美术课,让人感受耳目一新。

美术教学是一个预设和开放并存的系统,很多时候我们的教学都属于“封闭教学”,按部就班,缺少开拓精神,随着新课标的落实,由“封闭教学”走向“开放教学”已是一种必然。陆老师打破了常规的课堂教学形式,在导入部分就运用一组同学们都熟悉的人物表情图片,让学生猜猜他是什么样的心情,并给人物的表情配上合适的声音,加深对情绪的理解。(如奥运冠军刘翔的照片,刘翔学生都认识也是学生心中的偶像,容易引起同学们的兴趣)营造了一个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并做到静中有动、动而有序、活而不乱。

“自主探究”的学习,是一种学生通过游戏、欣赏等方式来自主探索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陆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实施了这一方式。第一、游戏。以“我”为主题表现出一种情绪。创设情景:如果你被老师指定代表班级参加开学仪式。如果你被绑架了。根据情景请学生用语言和动作表演你当时会是什么样的情绪。小学生的表演欲望比较强,这样的情景表演,不但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并能使学生更好的体会情绪表现。第二、根据重难点,“自主探究”。首先,通过欣赏蒙克的作品《呐喊》(局部),从色彩、线条来感受画面表现的情感。其次,教师当堂示范,用浅绿、桔红画出柔和的线条。再用深蓝、深红重重的画出杂乱的线条。让学生更直观的体会老师在画两组线条时的不同情绪。接着,马上欣赏两组不同色彩、形式的线条。体会表现的不同的情绪,并通过自己的观察总结出规律。(愉快的情绪:色彩明亮、对比柔和、点线圆润、曲线较多;不愉快的情绪:色彩灰暗、对比强烈、点线错乱、折线较多。)。

课改中非常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我们教育的对象是有思想、意识、情感、欲望、需求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与教育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都应该是人,我们不仅要将学生视为教育的主体,更应切实地将他们看作教育过程的平等参与者、合作者。教,关键在于“授之以渔”,教师给予学生的不应是“鱼”,而应该是捉鱼的方法。丁老师在指导学生制作方法时采用让学生欣赏范图,并让学生自己分析思考,总结规律,学会绘画表现的方法。陆老师已经改变了原有灌输现成知识的教学方法,他让学生拿着自己的“杯子”,用自己的方法不断找到适合他的“水”,即学会学习,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学力。

美术评课稿篇四

这堂由范老师执教的《卵石动物造型》一课内容和形式贴近儿童生活,符合学生心理。

首先,范老师从备课,教具准备来看,都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从课堂教学来看,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来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教师能很好地把握教材的要求,始终以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感受利用卵石所带来的形式美感,培养能力为目标,做到教学目标明确。

本节课的亮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情境中,通过多媒体图片的展示,一个卵石不同方向的联想,老师的提问和引导,都能让学生乐于尝试去想去说,在闯关的同时不知不觉中学习到了美术的知识和技能,并获得了丰富多彩的体验,品尝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释放,同时,他们的个性化创意得到了体现和展示,尽管他们的作品还不够成熟,但是每件作品都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情感、理想和创造性。

“互助互动”的学习,是一种同伴之间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展开的学习方式,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范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每一个环节无不突出互助互动。第二、根据重难点,“互助互动”,在抓住制作中的难点展开时,提出问题。第三、结合作业,“互助互动”,每个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能力不同。评价时,同伴之间进行借鉴学习,有利于培养他们宽容的合作精神和敏锐的审美鉴赏力。

课改中非常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我们教育的对象是有思想、意识、情感、欲望、需求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与教育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都应该是人,我们不仅要将学生视为教育的主体,更应切实地将他们看作教育过程的平等参与者、合作者。教,关键在于“授之以渔”,教师给予学生的不应是“鱼”,而应该是捉鱼的方法。范老师在指导学生制作方法时采用自己示范,并让学生自己分析思考,获得制作方法,范老师已经改变了原有灌输现成知识的教学方法,他让学生拿着自己的“杯子”,用自己的方法不断找到适合他的“水”,即学会学习,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学力。

由于美术课有着不同的活动形式和评价标准,每个老师对美术教育的认识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各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因此,我在赏评这堂课时,认为本节课的教学还有一些缺憾:

美术课的示范教学是指导学生理解制作方法,掌握技能的重要环节,示范教学贵在“活”字,活而得法,往往事半功倍。我认为除了在卵石上直接勾线的方法以外还可以先在卵石上上颜色再勾线,或者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还有没有别的方法,或许会更加精彩。

美术评课稿篇五

王晓波老师执教的课,是一节综合性很强的美术课。从整体上看,本课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还是组织形式都体现了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课堂开放而富有活力。应该说,这是一堂学生感兴趣的美术课,是一堂很有创意的美术课,让人感到耳目一新。

本节课的亮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随着新课标的落实,由“封闭教学”走向“开放教学”已是一种必然。我们的教学很多时候都属于“封闭教学”,按部就班,缺少开拓精神,王老师打破了传统的常规的课堂教学形式,采用开放的教学方式。首先,教学内容没有局限教材和书本,而是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学习要求和美术学科特点,王老师自己进行精心设计的,具有开放性;其二,独特新颖的舞台主持加竞赛的形式激发了学生活动的兴趣,营造了一个开放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

“互助互动”的学习,是一种同伴之间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展开的学习方式,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王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互助互动”的学习方式。第一,组队内学生间互助互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第二、抓住重难点,展开“互助互动”。教师出示图片,请学生欣赏,教师引导思考教师根据学生的建议进行画法指导(示范),巧妙解决了重难点。从表面看是学生帮老师解决了难题,实质是学生自己帮助了自己。第三、结合作业,“互助互动”,美术作业与其他作业不同,每个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能力不同,对同一题材同一事物的表现也各不同,作业的设计从封闭走向开放,由个体走向合作,共同完成作品,促进了同学之间的交流,提高了作业的质量。第四、结合评价,“互助互动”,评价时,采取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宽容的合作精神和敏锐的审美鉴赏力。

如果说教学思想决定着教学行为的方向,那么教学态度就决定着教学行为的努力程度。听课的老师们都感受到了老师的教学态度非常严谨认真。一是课前准备充分。教具齐全、课件精美、教案熟练,另外,据我所知为了上好这一课她还对二年级学生对包装纸知识的了解情况和学生是否喜欢用竞赛的形式上美术课进行过详细的调查;二是课堂表现沉着思路清晰,没有出现明显的教学遗漏等现象。三是目标明确、重难点把握得当,课堂结构合理,课堂练习先易后难,先个体后合作,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没有出现知识性错误等,这些说明执教者课前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认真透彻地研究过教材,并进行过多次试教的锤炼。

教师教态自然,语言清晰,语言表述准确,操作演示熟练,学生参与率高,体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

当然,在赏评的同时,我也有以下几点思考:

2、教育要以人为本,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让每个学生得到锻炼都有所发展。总之,王老师执教的这节课的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学模式,突破传统的知识传授和单纯的技能训练,把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学习中解脱出来,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参与的状态中,学生的心情一直处于快乐和兴奋的愉悦状态,是一堂新课程标准下洋溢着现代教育气息的美术课。

由于每个老师对美术教育的认识是不同的,那么对美术课的评价也不尽相同,加上本人能力有限,平时钻研也不够,以上这些只是我个人的肤浅看法,在赏评中若有不当和错误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谢谢!

美术评课稿篇六

邢老师执教的《元宵节里挂花灯》一课从整体上看,本课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还是组织形式都体现了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课堂开放而富有活力。应该说,这是一堂学生感兴趣的美术课,是一堂很有创意的美术课,让人感到耳目一新。 本节课的亮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学习要求和美术学科特点,邢老师自己进行精心设计的,层层诱导深入,激发了学生活动的兴趣,营造了一个开放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其三,本课教学中用到的实物给与学生视觉上的,教学资源具有开放性;再次,向老师指导学生在进行创作时,每个同学都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去表现,学生的个性化得到了体现和展示。

在这样一个轻松、活泼、和谐、互动、探究、创新、开放的情境活动中,学生乐于尝试,学习到了美术的知识和技能,并获得了丰富多彩的体验,品尝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释放。

如果说教学思想决定着教学行为的方向,那么教学态度就决定着教学行为的努力程度。听课的老师们都感受到了邢老师的教学态度非常严谨认真。一是课前准备充分。教具齐全、课件精美、教案熟练;二是课堂表现沉着思路清晰,没有出现明显的教学遗漏等现象。三是目标明确、重难点把握得当,课堂结构合理,课堂练习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没有出现知识性错误等,这些说明执教者课前、课外下了不少的功夫。 教师教态自然,语言清晰,语言表述准确,操作演示熟练,学生参与率高,体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

当然,在赏评《元宵节里挂花灯》的同时,我也有以下思考:

1、 学生自由想象时间是否可以再增加? 由于每个老师对美术教育的认识是不同的,那么对美术课的评价也不尽相同,加上本人能力有限,平时钻研也不够,以上这些只是我个人对《元宵节里挂花灯》一课的肤浅看法,在赏评中若有不当和错误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

美术评课稿篇七

在课堂上,李老师以她特有的教学风格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让人感到亲切、自然,应该说,这是一堂重主体、重过程、重创新的在新课程背景下洋溢着现代教育气息的美术课.本节课的亮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营造开放自由的课堂氛围。

二.有效互动,让课堂充盈、灵动。

三.树立学生主体理念,坚持"授之以渔"。

新课改非常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提倡将学生看作教育过程中的平等参与者、合作者.教,关键在于“授之以渔”,教师给予学生的不应是“鱼”,而应该是捉鱼的方法。李老师在讲授绘画技巧时,采用让学生欣赏范作,并通过提问题答问题,让学生思考,逐渐引导学生获得绘画方法,了解有关注意事项.李老师改变了原有灌输现成知识的教学方法,她让学生拿着自己的“杯子”,用自己的方法不断找到适合他的“水”,即学会学习,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学力。

此外,教师教态自然,语言清晰,语言表述准确,操作演示熟练,显示了教师具有良好的教师素养。;由于美术课有着不同的活动形式和评价标准,每个老师对美术教育的认识是不同的,各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因此,在赏析《苍松翠柏——山石画法》的同时,我也有以下几点建议:

1、本节课重点讲解“皴法”,但在学生练习时,对如何起笔勾出山石轮廓,较为迟疑,我认为教师在画石起手、组合等方法应讲解一下,降低学生难度。

2、学生参与面较小,虽然教师在讲授过程中注意了“互动”教学,但参与面较小,只有个别同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让每个学生得到锻炼都有所发展,我认为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演示、小组比赛等形式,扩大学生的参与度,同时引入竞争意识提起学生的绘画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虽然,本节课存在着若干缺憾,但总的来说,这节课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突破了传统的知识传授和单纯的技能训练,把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学习中解脱出来,使我们深切的体验到课改带给美术教育的无限生机。

美术评课稿篇八

几张普通的彩纸,看似简单,在经过折、卷、撕、再组合之后,不经意间就会出现神奇。接着,各种各样有趣的脸跃然在眼前,这是一年级小朋友呈现给我的感受。

这是一堂一年级手工制作课《有趣的脸》,在梁晶老师的课堂中孩子们感受到了美术课无拘无束的自在和快乐,深刻体会到各类纸张的无穷魅力。

美术课程被公认为是对创造力的培养最具有成效的课程之一,而想象力则是艺术创造的源泉,也是科学发明的源泉,所以在新课程中就要求对学生进行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培养。

同时新课程中也要求在美术活动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

梁老师的这堂《有趣的脸》就是在趣味无穷的情景体验和浓厚的情境氛围中进行的,学生在教师逐步引导和点播中既张扬了个性,又轻松愉快地消化了本课的知识。

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具、形式各异的卷折方法让学生产生激情与兴趣,主动参与,释放激情,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

并通过这种学习活动,给予学生发挥个性的自由,表现独特个性的空间,同时也在这一活动中让学生初步感知、了解人脸的基本特征,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美术评课稿篇九

老师执教的《漂亮的花边》一课是一节综合性很强的美术课。从整体上看,本课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还是组织形式都体现了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课堂开放而富有活力。应该说,这是一堂学生感兴趣的美术课,是一堂很有创意的美术课,让人感到耳目一新。 本节课的亮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四,学生进行创作《漂亮的花边》时,有的拿画笔画,有的用彩纸旧挂历纸去剪贴,每个同学都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去表现,学生的个性化得到了体现和展示,具有开放性。 在这样一个轻松、活泼、和谐、互动、探究、创新、开放的情境活动中,学生乐于尝试,学习到了美术的知识和技能,并获得了丰富多彩的体验,品尝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释放。

“互助互动”的学习,是一种同伴之间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展开的学习方式,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梅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互助互动”的学习方式。“互助互动”主要表现在:

第一将全体学生分成四个团队即机灵小队、佳绩小队、拼搏小队和高峰小队,通过设计小组问答竞赛、画恐龙竞赛等环节四个小队之间互相竞争,组队内学生间互助互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第二、抓住重难点,展开 “互助互动”。教师出示写实恐龙图片,请学生欣赏,教师引导思考:恐龙的身体是由几个部分构成的?我该如何去表现它呢?学生经过认真地思考商讨后认为:用基本形去概括比较好。教师根据学生的建议进行画法指导(示范),巧妙解决了重难点。从表面看是学生帮老师解决了难题,实质是学生自己帮助了自己。

第三、结合作业,“互助互动”,美术作业 与其他作业不同,每个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能力不同,对同一题材同一事物的表现也各不同,作业的设计从封闭走向开放,由个体走向合作,共同完成作品《漂亮的花边》,促进了同学之间的交流,提高了作业的质量。第四、结合评价,“互助互动”,评价时,采取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宽容的合作精神和敏锐的审美鉴赏力。

如果说教学思想决定着教学行为的方向,那么教学态度就决定着教学行为的努力程度。

听课的老师们都感受到了老师的教学态度非常严谨认真。一是课前准备充分。教具齐全、课件精美、教案熟练,另外,据我所知为了上好这一课她还对四年级学生对恐龙知识的了解情况和学生是否喜欢用竞赛的形式上美术课进行过详细的调查;二是课堂表现沉着思路清晰,没有出现明显的教学遗漏等现象。三是目标明确、重难点把握得当,课堂结构合理,课堂练习先易后难,先个体后合作,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没有出现知识性错误等,这些说明执教者课前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认真透彻地研究过教材,并进行过多次试教的锤炼,在课外下了不少的功夫。

教师教态自然,语言清晰,语言表述准确,操作演示熟练,学生参与率高,体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

当然,在赏评《漂亮的花边》的同时,我也有以下几点思考:

1、组织小组活动时,小组人数太多,很容易乱,如果是平时上课,纪律能否控制?

3、教育要以人为本,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让每个学生得到锻炼都有所发展。

本课中的小主持人所表现出来的聪明机灵劲儿和非凡的语言能力组织能力令人啧啧称赞,有没有更好的方案让他既做我们的主持人又不失去自己宝贵的美术课学习锻炼机会? 总之,老师执教的《漂亮的花边》这节课的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学模式,突破传统的知识传授和单纯的技能训练,把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学习中解脱出来,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参与的状态中,学生的心情一直处于快乐和兴奋的愉悦状态,是一堂新课程标准下洋溢着现代教育气息的美术课。 由于每个老师对美术教育的认识是不同的,那么对美术课的评价也不尽相同,加上本人能力有限,平时钻研也不够,以上这些只是我个人对《漂亮的花边》 一课的肤浅看法,在赏评中若有不当和错误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谢谢!

美术评课稿篇十

本次“教与学有效组织主题课例研讨”活动由xx老师为我们上一节美术示范课,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xx老师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

xx老师为我们上的《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是五年级的一节造型.表现领域的课,在全套教材中,本课的知识概念相对独立,但学习本科会为学生今后学习空间、立体造型等方面的知识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我将从本课的设计亮点、反思与思考进行点评。

一、设计亮点。

(一)备课。

从观者的角度看,张老师带给我们了一节脉络清晰的课,我们明白她要教什么,她用的方法是什么,效果怎样,我们能做清晰的评价,这些都是因为她充分的备课。

首先,这节课的目标定位非常准确。张老师对目标的确定是在课标的指导下,充分研读教材、分析学生特点而确定的。课标中提到“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而本节课非常严谨的透视知识也是在实际生活中处处存在的。五年级的学生能注意到景物近大远小的现象,但是没有分析过透视规律,不了解视平线和消失点的概念,所以在表现立体空间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根据这些情况,张老师明确的将了解视平线和消失点在透视中的作用,掌握透视规律,运用透视知识表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作为本课的核心目标。其次,本节课的教学环节很清晰。整节课按照“发现透视现象——分析透视规律——运用透视知识”这样一个思路进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此外,张老师中所用图片都是学生天天看到却没有重视的生活场所,这也体现了我们美术课培养学生发现美观察美理念。

(二)上课。

1、教师的“教”。张老师本节课较好运用了引导示范的方法。本节课知识概念严谨深奥,比如“消失点、视平线、地平线、消失线”等等专业概念很强的知识点,张老师就通过讲解示范的方法来解决教学难点。

2、学生的“学”。本节课学生主要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实践”等方法来学习。先观察比较老师提供的两张图片发现透视规律,再通过分析老师的范画了解消失点、视平线表现透视关系的作用,最后通过画一幅风景画表现透视规律,这样难度循序渐进,从而提高观察能力和立体空间的造型能力。

二、反思。

课堂是一门缺憾的艺术。这节课也有存在一些问题。

1、本课的情感目标没有凸显。美术课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其美育的使命和独特的视觉艺术性。生活中客观存在的透视规律除了严谨的科学性还有独特的美感。比如教材中霍贝玛的油画《村道》就是通过树木和小路的透视现象表现田野的宁静辽远的意境,11页《北京颐和园长廊》就体现透视带来的整齐与震撼。我们了解透视规律,目的也是发现生活中透视关系的美与奥妙。所以,在分析知识点同时要渗透透视的美感。

2、突破难点方法单一。比如:老师讲到“表现视平线以下的景物视平线就要高一点,表现视平线以上的景物,视平线就要低一点。”这个知识很抽象,可以示范一下画耸立在我们面前的楼房和我们脚下的路,其实也是平视、俯视、仰视的问题,视平线以下的景物需要俯视视平线高一点,视平线以上的景物仰视,视平线低一点,平视和地平线重合。还可以结合生活,照相时想高大伟岸,照相的人就蹲下。所以为了避免对概念性知识的枯燥讲解,我觉得教学方法应该丰富一些。

三、思考与建议。

1、教与学的有效性。本次我们研讨的主题就是有效的教与学。何为有效,我的理解是是做到三有,即“心中有学生、眼中有目标、手中有方法”。任何教育都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任何课堂都是以学生为主的课堂,如果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的教学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每节课必须做到“心中有学生”,这样才能想学生之所想,真正为学生成长助力。“眼中有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基础,也是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明确的目标是我们教学行为的指挥棒。那么目标从何而来,它绝对不是单纯的从教参上誊抄,而是依据课程标准,分析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特点而量身打造的,这一点我们备课的时候要慎之又慎。“手中有方法”指的是教师的“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方法千万种,最实用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就比如这节《绘画中的透视现象》用什么方法最好,我觉得就需要老师的示范,就需要引导观察,学生学的方法就需要去观察、去分析、去实践,充分调动学生看、想、说、做的能力。

2、有效利用资源。我所说的教育资源既包括眼睛能看到的物,也包括眼睛看不到的生成资源。比如《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材中有画家名作,有生活照片,有图例,有范画,而且都与生活息息相关,教室里的一排排桌子、过道也是本课透视规律的好资源,我觉得都可以有效利用。这些是能看的见得资源,还有比如在学生创作时老师发现了有学生把树都画成躺在地上,这个错就是个很好的生成资源,暴露了学生知识点的遗漏,所以老师赶紧以此为例,告诉学生在画透视规律时消失线在变化,但物体是垂直的。这些道理我们无论什么课堂都会遇到,有效的利用能提高我们的教育智慧。

这些是我对xx老师这节课的一些粗浅认识,不对之处我们再深入探讨。

美术评课稿篇十一

这堂由周雅昕老师执教的《书包》一课是小学五年级上册的课,本课属于绘画·表现的学习领域,从整体上看,本课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还是组织形式都体现了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课堂开放而富有活力。应该说,这是一堂学生感兴趣的美术课,是一堂很有创意的美术课,让人感到耳目一新。内容和形式贴近儿童生活,符合学生心理,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本节课的亮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教学过程看,虽然只有十分钟周老师能很好地把握教材的要求,能根据新课标中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想目标三层目标来设计,教学目标明确。

美术教学是一个预设和开放并存的系统,很多时候我们的教学都属于“封闭教学”,按部就班,缺少开拓精神,随着新课标的落实,由“封闭教学”走向“开放教学”已是一种必然。在教师教学中,教师的活,必带动学生的活。周老师在本课新授部分,在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方面,教师尊重了学生的个性,自我归纳知识的能力。学生都知道书包有收纳功能,说明它是书包有体积的,学生根据数学知识推断出书包是一个立方体。再由学生观察书包的外形,有几个面,学生观察到书包的哪几个面,并在老师的幻灯片中找出来,从而总结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视点观察书包,就会发现视点不同看到的也就不一样。打破了常规的课堂教学形式,改变了按部就班的欣赏范画作业评价的美术教学套式。较好关注知识形成的过程,注重学生学习的认知起点,使学生已知的知识和原有的知识有效的结合,让其想、让其练,让其通过观察、来尝试新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给予点拨。这种方法不仅教师教学目的更加明确,而且,降低学生新知识学习的难度,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学力。

教师的笑脸往往是学生学习心境愉悦的前提,愉快的学习心态,必将取得高效的学习结果。这种心态保持时间越长,对于学生学习越有利。课的全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营造了一个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并做到静中有动、动而有序、活而不乱。

教师的素质决定学生的素质,周老师美术教学基本功是上好课的重要方面,从板书、教态、范画、语言举止从容、态度热情,体现出一位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特别是范画环节上,教师边讲边示范,立即展现出书包立体型的表现方法,即有难度,同时又起到对比的作用,对学生学习有较强的启发性,强化了目标,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本课教学中不足的是:

教师在时间上仍需好好把握,在引导学生观察书包的近大远小的变化一环节,由学生上台指出哪里产生了近大远小的变化,浪费了几分钟的时间,给听课者的感觉是,这个片段教学的重点是观察物体的近大远小的变化这一知识点,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留给学生画细节的时间很少,学生没有完成画细节的小训练。

这是一堂充实而精彩的美术片段教学,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值得我慢慢推敲和学习。

美术评课稿篇十二

李老师执教的《苍松翠柏》是一节国画技法与表现的美术课,从整体上来看,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教学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课堂开放,富有活力,在教学内容,教学思路,组织形式上都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是一堂让学生感兴趣,跃跃欲试的一堂课。

李老师的教学态度非常严谨,课前准备充分,课堂思路清晰,技能技法术语专业,没有教学遗漏现象;另外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把握得当,课堂结构合理,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没有知识性错误,说明李老师在课前认真透彻地研究过教材,提前反复研究哪些方法学生更容易接受,哪些范画更适用于教学,并绘制出许多范画供学生分析,下足了功夫。

二、教学方式具有开放性。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本节课突出美术课的趣味性,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呈现活泼多样的形式和教学方式,改变美术课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对美术课良好的态度,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1、教学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固有的知识,李老师根据教学需要,绘制更能体现山石技法的范画,让学生理解的更为透彻,提高视觉感觉能力,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

2、教师在黑板上示范时,邀请学生根据自己对技法的理解,也上前去展现一番,激发了学生的活动兴趣,营造了一个开放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同时在演示过程中,有技法表现方面的失误时也可以及时指出。这样满足了学生的需要心理,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给予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学习中注意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充分发挥自己特长的机会,以增强学生兴趣,更好地满足其成就需要。让学生回忆并讲盘古开天的故事,理解国画山石是“天地之骨,流云之根”,从精神领域让学生自主联想,知道中国画的神韵,意境。

2、让学习具有挑战性,使学生学习后能获得满足感;扩大了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能独立自主地处理问题,增强了学生的自尊满足;引导学生结合地理知识解释山,石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从山石的本来面貌延伸到山石的表现技法“皴法”。

3、学习尽量照顾了学生的志趣,使学生能通过学习获得内心的快乐。在示范时让学生大展身手,使学生的自主表现欲望得到满足。

4、及时展示已经完成的学生作品,促进学生积极完成的兴趣。让学生评价自己的作品,大大提高学生敏锐的审美鉴赏能力。这样,能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的基本方法,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而肯定的评价,能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态度,以促进其学习积极性的调动。

总之,在本节课中教师素质良好,语言表达清晰,操作示范熟练,基本功扎实,学生积极参与,体现面向全体学生。而学生在这样轻松,和谐,开放的学习活动中,乐于尝试,学习到美术的知识与技能,品尝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释放。

美术评课稿篇十三

1、本堂课教学设计思路清晰,结构紧凑,每一教学环节层层递进。

2、教师示范环节,运用“变魔术”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本堂课与其他课程整合,运用古诗欣赏、音乐欣赏等。

1、在名师作品欣赏这一教学环节中,由于本人的教学经验不足,没有从本年龄段学生的接受能力出发,在引导学生欣赏作品中,没有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本环节的设计目的通过让学生欣赏莫奈的作品,进一步了解水中的丰富变化和色彩的运用,使学生的绘画技法得以提高。

2、教师示范环节中,演示的范画过于简单,没有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创作。特别是范画中没有表现出岸上与水的区分以及水纹的表现。二年级学生的模仿能力较强,要从这一实际特点出发做好教学示范。

3、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学生对水粉颜料的认识和特性的了解,其中水粉颜料调和运用中水分的多少是关键所在,对这个知识点本堂课只是在注意事项中点到,但学生的关注程度不大。在形式上可以改进为学生亲自来画画体验,认识怎样的情况是水多,怎样的情况是水少。这样更加有效的让学生知道水分量的把握。

4、在教师巡视环节中,应对本班级普遍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纠正。通过对一位学生的错误进行全班性的讲解,起到以点代面的作用。

本堂课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观察事物发现问题,对于以后的教学我不但要备教材,更要认真的备学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教学环节。

美术评课稿篇十四

钱老师执教的《生活滋味——画画身边的物品》一课从整体上看,本课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还是组织形式都体现了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课堂开放而富有活力。应该说,这是一堂学生感兴趣的美术课,是一堂很有创意的美术课,让人感到耳目一新。

本节课的亮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学习要求和美术学科特点,钱老师自己进行精心设计的,层层诱导深入,激发了学生活动的兴趣,营造了一个开放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其三,本课教学中用到的实物是学生自带的,教学资源具有开放性;学生进行创作时,每个同学都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去表现,学生的个性化得到了体现和展示。

在这样一个轻松、活泼、和谐、互动、探究、创新、开放的情境活动中,学生乐于尝试,学习到了美术的知识和技能,并获得了丰富多彩的体验,品尝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释放。

如果说教学思想决定着教学行为的方向,那么教学态度就决定着教学行为的努力程度。听课的老师们都感受到了钱老师的教学态度非常严谨认真。一是课前准备充分。教具齐全、课件精美、教案熟练;二是课堂表现沉着思路清晰,没有出现明显的教学遗漏等现象。三是目标明确、重难点把握得当,课堂结构合理,课堂练习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没有出现知识性错误等,这些说明执教者课前、课外下了不少的功夫。

教师教态自然,语言清晰,语言表述准确,操作演示熟练,学生参与率高,体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

当然,在赏评《生活滋味——画画身边的物品》的同时,我也有以下思考:

1、学生练习时间是否可以再增加?

由于每个老师对美术教育的认识是不同的,那么对美术课的评价也不尽相同,加上本人能力有限,平时钻研也不够,以上这些只是我个人对《生活滋味——画画身边的物品》一课的肤浅看法,在赏评中若有不当和错误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谢谢!

美术评课稿篇十五

《吃虫草》是三年级美术教材第14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苏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各种吃虫草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通过欣赏了解到自然界中这种奇特的植物,同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完成了本课的一个教学目标。对于另一目标:运用综合技法表现吃虫草,苏老师结合学生以往学习的经验和不同作品的展示,向学生介绍了:砂画、刮画、剪贴等多种表现方法,拓展了学生的思路,为创作的多元性和多样性打下了基础,学生在创作的作品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形式。

从教学的效果看,目标制定合理,基本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本课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教师紧紧围绕吃虫草的种类特点进行分析,运用问题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抓住吃虫草芳香的气味、美丽的形状、漂亮的颜色,从而了解吃虫草的特点。

而综合技法的使用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苏老师展示、分析了各种不同形式的作品,从而确保了创作过程中表现手法的多样性。

画面的构图,也是本课的一个难点,画面空、构图小是现阶段学生最常出现的问题,教师在讲授强调的同时,进行了示范,先出示构图小的作品,学生一下就发现了问题,之后边讲边演示,强调遮挡、前后、大小、高低的变化,突破了本课的这一难点。

本课教学中,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充分发挥现代化技术的优势,展示各种图片和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直观、形象地进行观察和分析。在示范的过程中,不仅有老师的示范,还有学生的参与,丰富了课堂的形式。

学生创作的过程中,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能较全面地关注学生。

创作和展示环节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加强了学生间的合作和交流。

但展示评价环节似乎有些仓促,评价中语言的运用应更强调学科本位,如:构图怎么样?形状如何?颜色的运用……可以结合本课的知识点进行评价。

(1)关于课程的开放性。

关于吃虫草的主题,学生应该非常感兴趣,对于三年级而言,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收集资料的能力,如果课前老师能布置相应的任务,让学生有2的提前准备,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老师的图片有限,学生的收集可以弥补不足,也是培养能力的机会。

(2)示范的典型性和严谨性。

苏老师在演示过程中共有两次比较重要的示范,第一次抓住绘画中的问题:高低、大小、前后、遮挡……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但第二次演示粘贴的方法时,出现了一些误差,粘贴的方法和绘画相反,应先贴后面的,再贴前面的,大的在后,小的在前。既然是示范,应该严谨,有目的性,此环节太过随意,没有达到示范的作用。

(3)板书的美观和严谨。

板书具有很强的引领作用,本课教师如果能提前准备一些老师范画的吃虫草图片,从形、色、线上都是很好的引领。

板书中出现:芳香气味、美丽形状、漂亮颜色,在语法上出现了错误。

(4)教学环节的整合和目的性。

我始终认为:用最少的环节、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取得最大的收益是有效甚至高效课堂的基础。所以每个环节必须有明确的目的。苏老师在展示吃虫草图片时,只是让学生看这是瓶子草、那是捕蝇草,没有深入观察,根本起不到设置图片的作用,教师可以和下面环节:分析捕虫器的形状、颜色结合起来,让学生根据问题去观察,既整合了环节,又充分发挥了图片的作用。

其实,老师和学生一样,如果摒弃横向的甄别、比较,以纵向的个人发展来讲,苏老师今天的课,是我所听过的她的课中最好的一次,无论从语言的表述,还是教态、方法的运用都有很大的进步。这也正是研讨课的目的。

人是练出来的,课是磨出来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让我们继续能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