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古人勤奋读书的故事(优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7 22:29:14 页码:11
最新古人勤奋读书的故事(优质8篇)
2023-11-17 22:29:14    小编:ZTFB

哲学是人类思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学科,它引导我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如何拥有积极的心态,影响着我们的情绪和行动。面对总结的任务时,参考范文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可以带给我们一些新的思路和灵感。

古人勤奋读书的故事篇一

汉朝时候的朱买臣,小时候,家里很穷。为了维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没有时间读书。但是他好学不倦,常常背着柴一边走,一边看书。(朱买臣负薪读书)。

隋朝有一个叫李密的人,小时候给人家放牛。每天出去都要带几本书挂在牛角上,趁牛吃草的时候,他就坐在草地上用心读书。(李密牛角挂书)。

古人勤奋读书的故事篇二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7)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9)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10)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1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12)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1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4)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15)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古人勤奋读书的故事篇三

名叫吕蒙字子明。年青时,家境贫困,无法读书。从军后,虽作战骁勇,常立战功,却苦于缺少文化,不能把战例经验总结写下来。有一天,吴主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是一员大将,掌权管事,更应该好好地读一些书,增加自己的才干。”吕蒙一听主公要他学习,便为难地推托说:”里的事情又多又杂,都要我亲自过问,恐怕挤不出时间来读书啊!”孙权说:“你的事情总没有我多吧?我并不是要你去研究学问,而只是要你翻阅一些古书,从中得到一些启发罢了。”吕蒙问:“可我不知道应该去读哪些书?”孙权听了,微笑着说:“你可以先读些《孙子》、《六韬》等兵法书,再读些《左传)、《史记》等历史书,这些书对于以后带兵打仗很有好处。”停了停,孙权又说:“时间嘛,要自己去挤出来。从前汉光武帝在行军作战的紧张关头,手里还总是拿着一本书不肯放下来呢!你们年轻人更应该勉励自己多读点书。”

吕蒙听了孙权的话,回去便开始读书学习,并坚持不懈。

古人勤奋读书的故事篇四

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2、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觉今日又过了。

3、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最终靠自己决定。

4、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5、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

6、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8、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9、水滴集多成大海,读书集多成学问。

10、雄鹰可以飞得晚,但一定要飞得高。

11、理想犹如太阳,吸引地上所有的泥水。

12、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

1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层。

14、读书之于头脑,好比运动之于身体。

15、强学博览,足以通古今。

16、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17、钉子是敲进去的,时间是挤出来的。

18、唯有埋头,才能出头。

19、人之知识,若登梯然,进一级则所见愈广。

20、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

21、忙于采集的蜜蜂,无暇在人前高谈阔论。

22、除非万不得以,不可单独行动。

23、尊严来自实力,实力来自拼搏!

24、用宝珠打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

25、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

26、流水之之为也,不盈科不行。

2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28、学会三天,学好三年。

29、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

30、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

31、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32、黄金失去可再得,名誉失去难挽回。

33、苦中有乐求学路,难上生欢读书人。

3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5、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36、吃饭不嚼不知味,读书不想不知意。

37、勿为寸阴短,既过难再获。

38、有毅力的人,能从磐石里挤出水满。

39、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前任侠非。

40、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41、行胜于言,超越自我,知识启迪智慧。

42、忍耐虽然痛苦,果实却最香甜。

43、梦想能达到的`地方脚步也能。

44、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坚强的意志。

45、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46、好书不厌读百回,熟读精思子自知。

47、只要心还在跳,就要努力学习。

48、学习必须与实干相结合。

4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50、越努力,越幸运。

古人勤奋读书的故事篇五

齐国宰相田婴,因齐宣王不喜欢他,想在自己的封地薛地筑城盖房,发展私家势力,以备不测。人们纷纷劝阻。田婴下令任何人不得劝谏,违者杀头。

田婴是战国时齐国宗室大臣,是齐威王的小儿子、齐宣王庶母所生的弟弟,田文(孟尝君)之父。田婴从威王时就任职当权,曾与成侯邹忌以及田忌带兵去救援韩国攻伐魏国,初为齐将,参与马陵(今山东范县西南)之役,立有战功。旋擢任为宰相,主管一国上计,弄权行私,财富骄溢。初封彭城(今江苏徐州),继改封于薛(今山东滕州东南),自营城郭宗庙,结交豪民,收纳逋犯,田婴在齐国任相十一年,威逼主上,称薛公,号靖郭君(一作静郭君)。

慑于田婴的威势,人们都不敢前来劝诫。这时,有一个人请求只说3个字,多一个字,宁肯杀头。田婴觉得很有意思,请他进来。这个人快步向前施礼说:“海大鱼”。然后,掉头就走。

田婴忙叫住对方说:“你这话外有话。”那人说:“我不敢以死为儿戏,不敢再说话了。”田婴说:“没关系,说吧!”那人说:“您不知道海里的大鱼吗?鱼网捞不住它,鱼钩也钩不住它,可一旦被冲荡离水,则成了蚂蚁的口中之食。齐国对于您来说,就像水对鱼一样。您在齐国,如同鱼在水中。有整个齐国庇护着您,为什么还要到薛地去筑城盖房?如果失去了齐国,就是把薛城筑到天上去,也没有用。”

田婴听罢,深以为是,说:“说得太好了。”于是,他很快就停止了在薛地筑城的做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古人勤奋读书的故事篇六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渐渐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开始发奋读书。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祖逖24岁的时候,曾经有人推荐他去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起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一天的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的同意了。

于是他们每一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了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了能文善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古人勤奋读书的故事篇七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欧阳修以荻画地)。

古人勤奋读书的故事篇八

汉时,管宁与华歆二人为同窗好友。有一天,两人同席读书,有达官显贵乘车路过,管宁不受干扰,读书如故,而华歆却出门观看,羡慕不已。管宁见华歆与自己并非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便割席分坐。管宁其后终于事业有成!

高凤流麦。

后汉时,南阳有一书生名叫高凤,少时,家以农亩为业,他却专精诵读,昼夜不息。有一次,高凤的妻子下地干活,而庭院里又凉晒着小麦。为了防止鸡、豚糟蹋粮食,妻子让高凤在家看护。突然,天降暴雨。此时的高凤仍手持赶鸡的竹竿诵读经书呢。不知不觉中雨水将庭院中的小麦冲跑了。一会儿,高凤的妻子从地里赶回来了,一看,啊呀!简直是糟透了,小麦都被雨水冲走了,而自己的丈夫却悄然不知,仍在书中神游。在妻子的责问声中,高凤才恍如从梦中醒来。后来,人们用流麦、中庭麦等称美读书专致,用流麦士称书呆子。

沈括上山看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当读到这句诗时,沈括的的眉头凝成了一个结,“为什么我们这里花都开败了,山上的桃花才开始盛开呢?”,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沈括约了几个小伙伴上山实地考察一番,四月的山上,咋暖还寒,凉风袭来,冻得人瑟瑟发抖,沈括矛茅塞顿开,原来山上的温度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花季才来得比山下来得晚呀。凭借着这种求索精神和实证方法,长大以后的沈括写出了《梦溪笔谈》。

3.大自然的语言仿写。

8.歌颂党的诗歌4到6分钟。

9.弘扬革命精神发言提纲。

10.关于美德的发言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