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古诗画的教学设计如何写 古诗画的教案的设计意图(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4 08:01:42 页码:14
古诗画的教学设计如何写 古诗画的教案的设计意图(6篇)
2022-12-24 08:01:42    小编:ZTFB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古诗画的教学设计如何写一

1、让学生理解唐诗《静夜思》的意思,在诵读中体会诗人思念、热爱故乡的感情。

2、能读出课文对话的特点。

《静夜思》这首诗对于我们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很熟悉,一年级的时候我已经教他们背过。而我们的学生,他们所谓的能读、能背,仅仅是一种机械记忆,有些学生连诗中的一些字的字音读不准,字形不清楚,对于诗意及蕴含的道理还不明白。所以,我把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落实在背诵诗句的意思上,同时读好人物的对话,体会作者所寄予的情感。

讲解课文时,我并没有直接按课文的程序来上。而是创设情境,让同学们先观察图中的月亮与我们平时看到的月亮有什么不同?这大概是什么时候的月亮?你家是如何过中秋节的?假如你一个人在他乡,看着那圆圆的月亮,你会想些什么呢?同学们畅所欲言地说出了自己的感受,进入了我预先设计好的教学思路中来了。于是,自然而然的引出了古诗《静夜思》,让同学们了解李白在作这首诗时的背景后能更好的理解这首古诗。同时也充分迎合了他们富于想象的这一心理特点。在引导想象的过程中,开拓诗的意境,再现诗人感受。我想只有把蕴含于知识体系中的潜在的方法因素变为学生学习的直接对象,这样才有可能启迪和引导学生对知识创造过程的全面理解;只有把教材内容中的静态知识转变为学生思维活动中的动态作用对象,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这一节课是我们二年级语文组集体备课的展示课。提到集体备课,我不得不感谢我们组其他三位语文老师对我的无私帮助,刚开始我备课的初稿存在不少漏洞,同事们从不同的角度发表自己的观点,我觉得他们的水平都很高,提的建议对我很有帮助。经过修改,最终完成了复备任务。这次展示课我主要讲了第一课时的内容。

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了解对话的表现形式,理解《静夜思》表达的思想感情。第二课时,再开展分角色朗读训练,背诵课文,学写生字,拓展搜集背诵李白的其它诗作。

这节课上下来,我感觉有几个不足之处。第一,课件当中的字太小了,学生看不清楚。第二,过于注重讲读课文,学生朗读的形式太单调。如果能指导他们分角色朗读会更好。第三,在理解古诗之前,先让引导学生解释诗题会更好一些。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引以为鉴,把教学过程设计得再精细一些,再完善一些。

关于古诗画的教学设计如何写二

《古诗两首》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一课的内容是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春雨》表达的是对春天的喜爱,而《春晓》则侧重诗人爱春、惜春的感情。在备课的时候,我感受到无论是生字还是重点词的意思,第一首诗都比第二首难理解一些。因此将两首诗分两个课时分开教学。如何上好古诗教学的课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及难点,我是这样做的:

本课7个生字,有6个是左右结构的生字。我同时出示“乃、随、潜、润、细”几个生字,让他们自由识记。接着我问:“你已经会写了哪个字是用什么方法学会的?”在交流的过程中,孩子们纷纷发言:“细”用“绞丝旁”+“田”;“潜”用“三点水”+“替”;“润”用“三点水”+“闰”这几个字的书写,孩子们很快就解决了。接着我就让学生给这些字分别找找朋友组组词,他们还是学的很积极主动。对于另外一个生字“乃”字,我让学生书空笔顺,解释了这个字的意思。

学生在《古诗文诵读》里早就背过,重点是理解意思,我围绕“好雨”一词让学生探索:哪里体现出是“好雨”?学生首先找到的是“润物细无声”,说明对第一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还不太理解。我通过课件中的图片让学生去感受春雨及时的重要性,学生很快体会到春雨的及时。最后让学生再读原题《春夜喜雨》,感受春雨随风悄悄地飘洒下来,无声无息地滋润万物。体会诗人赞美春雨的及时无声的滋润着万物的生长。抒发了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上课的时候,由于经验不足,当学习“为什么说这是一场好雨呢”时,学生说雨下的很及时,没有给予肯定,有些欠缺。今后还需锻炼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整个课堂教学节奏比较紧凑,关注了重点词的理解,并让学生整体把握了全诗。总之,要帮助学生归纳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只有关注了学生的发展,全方位的学习,多角度的锻炼,才能真正的驾驭课堂。

关于古诗画的教学设计如何写三

九日登山【唐】李白

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为无杯中物,遂偶本州牧。

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

题舆何俊发,遂结城南期。筑土按响山,俯临宛水湄。

胡人叫玉笛,越女弹霜丝。自作英王胄,斯乐不可窥。

赤鲤涌琴高,白龟道冯夷。灵仙如仿佛,奠酹遥相知。

古来登高人,今复几人在。沧洲违宿诺,明日犹可待。

连山似惊波,合沓出溟海。扬袂挥四座,酩酊安所知。

齐歌送清扬,起舞乱参差。宾随落叶散,帽逐秋风吹。

别后登此台,愿言长相思。

庚午岁九日作唐·齐己

门底秋苔嫩似蓝,此中消息兴何堪。乱离偷过九月九,头尾算来三十三。

云影半晴开梦泽,菊花微暖傍江潭。故人今日在不在,胡雁背风飞向南。

九日醉吟【唐】白居易

有恨头还白,无情菊自黄。

一为州司马,三见岁重阳。

剑匣尘埃满,笼禽日月长。

身从渔父笑,门任雀罗张。

问疾因留客,听吟偶置觞。

叹时论倚伏,怀旧数存亡。

奈老应无计,治愁或有方。

无过学王绩,唯以醉为乡。

九日闲居寄登高数子唐·钱起

初服栖穷巷,重阳忆旧游。门闲谢病日,心醉授衣秋。

酒尽寒花笑,庭空暝雀愁。今朝落帽客,几处管弦留。

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怀

【唐】崔元翰

偶圣睹昌期,受恩惭弱质。幸逢良宴会,况是清秋日。

远岫对壶觞,澄澜映簪绂。炮羔备丰膳,集凤调鸣律。

薄劣厕英豪,欢娱忘衰疾。平皋行雁下,曲渚双凫出。

沙岸菊开花,霜枝果垂实。天文见成象,帝念资勤恤。

探道得玄珠,斋心居特室。岂如横汾唱,其事徒骄逸。

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

【唐】白行简

降虏意何如,穷荒九月初。三秋异乡节,一纸故人书。

对酒情无极,开缄思有余。感时空寂寞,怀旧几踌躇。

雁尽平沙迥,烟销大漠虚。登台南望处,掩泪对双鱼。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

【唐】武元衡

玉烛降寒露,我皇歌古风。

重阳德泽展,万国欢娱同。

绮陌拥行骑,香尘凝晓空。

神都自蔼蔼,佳气助葱葱。

律吕阴阳畅,景光天地通。

徒然被鸿霈,无以报玄功。

《旅中重阳》

【唐】司空图

乘时争路只危身,经乱登高有几人。

今岁节唯南至在,旧交坟向北邙新。

当歌共惜初筵乐,且健无辞后会频。

莫道中冬犹有闰,蟾声才尽即青春。

《丁巳重阳》

【唐】司空图

重阳未到已登临,探得黄花且独斟。

客舍喜逢连日雨,家山似响隔河砧。

乱来已失耕桑计,病后休论济活心。

自贺逢时能自弃,归鞭唯拍马鞯吟。

关于古诗画的教学设计如何写四

汉语言文学讲审美、体验、感悟、直觉,体现了汉民族独特的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用方块字连缀而成的中国古典诗词,一直洋溢着一种独具魅力、生生不息的灵性风韵。灵性是古典诗词的一种鲜活气脉,故非吟诵不足以入其境、得其神、品其韵。“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深乎义。”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口诵心悟,咀嚼体会,共鸣感奋,润养身心,化育灵魂,铸造人格的支柱,积蓄精神的原动力。古典诗词教学需要激情,需要陶醉,需要发现。吟诵创造了令人陶醉、充满激情的学习情境,促使主体与主导、作品与读者进行深刻对话,激励学生探索的热情和责任感。因此诗词教学就该多一些声并茂的诵读,少一些学究解经式的分析;多一些陶情冶性的快乐,少一些正襟危坐的严肃;多一些联系自我的体验,少一些微言大义的挖掘。

中国古典诗词言约意丰,贵在含蓄,非联想、想象不能领悟其意境、意趣。“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春意闹”“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字风流,境界全出。老师就要启发学生通过联想、想象,再现春江碧透、柳绿桃红、蜂蝶翩跹、莺飞鸟鸣或者月影姗姗、风来花动、含羞逗影的情景,才能领会诗句深邃的意蕴和含蓄的感情,获得阅读欣赏的愉悦和二次创造的满足。古诗词浸润着汉民族的审美意趣,多借景抒情、体物写志、咏史寄兴、即事感怀,又多用映衬渲染、虚实相生、动静互见、拟人比喻等表现手法,这些更需要也更能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读者只有放眼广袤的天地,想象漫天飘雪、千山皆白的寥廓凄清的背景烘托下的一叶孤舟、一竿鱼钩和一个孤苦老头,才能走进一个在宦海中虽几遭打击几度浮沉仍痴守节操、孤寂愤怨的灵魂深处,实现跨越千年的灵魂对话。

老师的讲析代替不了学生的联想、想象,学生也不可能通过老师的联想和想象走进诗词的意境、诗人的世界。学生只有在教师启发下进行联想想象才能实现读者与文本的对话。读者阅读的过程,就是以自己的全部生命体验、生命情感和生命意识与文本背后潜藏着的生命对话的过程,就是实现读者自我生命成长和提升的过程。联想和想象是这个过程的催化剂和通衢大道。

一般来说,学生的知识经验越丰富,他们对诗词的领悟就越丰富深刻。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夯实作为新知识生长点的知识基础。这个基础包括作品积累、诗词常识、鉴赏方法、背景知识以及一些主要诗歌流派的风格特点等。

1、注重作品积累,严格要求学生背诵一定量的课内外作品,在背诵中丰富积累,在吟咏中感悟陶冶。

2、引导学生收集资料,掌握诗词的一般常识。比如诗词的题材类别、意象、意境、风格、表现手法、朗诵技巧等。

3、推荐并指导学生阅读诗评名家赏析诗词的文章,让学生走进经典、走近名家大师,这样既有助于对所学诗词内容的理解,又能从中学到赏析诗词的方法。

4、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诗人传记,走进诗人的情感和精神世界,感悟时代风云、生活遭际、理想情感、品性情趣在作品中的反映,从而提高诗词赏析水平,并能从中感悟人生的真谛和生活的哲理。

新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又是诗歌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主要应在三个方面给予学生帮助和指导:一是帮助学生确定探究的问题。如“诗的意象与诗的情感主旨”、“诗词中的联想和想象”、“诗人的风格与诗词的主题”、“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等方面的问题。在具体的教学中,这些问题应该分为更具体更小的问题,以便于学生的学习。二是从资料的来源、搜集、取舍等方面对学生给予指导。三是组织和指导学生把学习的结果进行交流。

总之,诗词的教学有别于实用文体的教学,应该把鉴赏美的语言、培养美的情感放在突出的位置。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兴趣、欲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对话的过程之中,诵读,联想,感悟,赏析,评价,探究,让学生在诗品、诗意、诗情、诗格、诗韵汇成的大海中遨游。只有这样,古诗词的教学才抓住了根本。

关于古诗画的教学设计如何写五

课型: 古诗词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

说说诗句的意思。

让学生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让学生说说词语的大概意思,理解句意。

运用插图和教师的导语带入诗的意境—理解词句、想象画面—吟诵诗词、体验诗情。

1、背诵课文查阅资料了解白居易和他的作品。

2、多媒体课件

3课时

关于古诗画的教学设计如何写六

我曾经在一所师范类大学任古汉语教师,当我在课堂上问到学生一些关于古诗词问题时,他们都显得茫然无措。我问他们你们下去看不看课本,他们的回答让我惊得目瞪口呆,两个字——没空。试想,在校读书的大学生都“没空”看这些东西,何况硬逼着苦于生计、累于仕途的人群去研读呢!其实,中国的古诗词包涵着修身立志、处世交际等多方面的知识。

在中国古词中,好些句子都告诉我们,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但爱与情是无关的,更谈不到永恒。爱过就完了,不要死缠着一个苍白的情字不放,痴情的结果就是痛苦绵绵无绝期。如郑光祖写的《题情》中有两句:相思借酒消,酒醒相思到。借醉酒来忘却相思,但酒醒时相思之情又会袭来。此曲写出了一个女子无尽的烦恼。知冷知热的话向谁说,隐秘的事情向谁告?雕梁画堂、红烛高烧的美好时刻难以盼到,正是借酒浇愁愁更愁。但是她思念的那个人鬼才知道他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事情呢!贯云石的《金字经》也有这样的腔调,和《题情》中的女子害的是同样一种病:泪溅描金袖,不知心为谁?芳草萋萋人未归。期,一春鱼雁稀。人憔悴,愁堆八字眉。听起来邪乎,眼泪落在精美的衣裳上,还不知道为谁而哭,看来被折磨得够呛。看到芳草萋萋,醒悟了,原来是为未归的夫君而流泪,又是春又是鱼和雁,那可是一刻千金的大好时光,却不能共度。此曲意境像温庭筠的《菩萨蛮》。大概这二人都有着养情妇的生活体验,并且都了解他们的情妇生活在欲罢不能的单相思痛苦中。

汤显祖在《牡丹亭》第十二出变了个花样,脱离了思呀归呀俗气的字眼: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这是杜丽娘游园后在梦中与理想中的情人柳梦梅相会时想到的疯话。人生若像花草一样自由相恋,生死在一处,即便有什么酸辛苦楚也决不怨悔。这样的事情也就是在梦中做一做罢了,世上还有这等好事等待着她?

商挺的《潘妃曲》更是让人柔肠百折、荡气回肠:一点青灯人千里,锦字凭谁寄?雁来稀。花落东君也憔悴。投至望君回。滴尽关山多少泪。这又是一首闺怨、离情的句子。一个年轻的弃妇,坐在一点青灯之下,相思之苦怎么才能排遣?偏偏又落了个碧天无路信难通,山高水阔无寄处。看着落花,自己哀叹,在飞红万点中伤离怨别,一种空负青春的悲哀掠上心头。

看着这首古词,我想她的男人为什么要弃她而去呢?也许为了求生,但如果男人把这个女人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他绝对不会离开她的,即使此地无法生存,也得带着她一起走,算什么男人?没有责任心,这种男人根本属于无情无义之徒,不值得留恋。等他在外面栽了跟头才想到你,一旦得志不一定快活了那些女子。

白朴在《得胜乐》中对痴情的描写,雅得要命,一概避开了痴男怨女、反目夫妻的泪呀恨呀愁呀死呀等等的情感流露,只是写了几句景色,但同样让人一看就知道主人公是一个饱受情感折磨的绝望者:红日晚,残霞在,秋水共长天一色。深秋的夜晚,红霞漫天,长天尽头,远水相连。分明是一幅境界宏阔的绝妙秋景图。其实,句句关情,深深地烙上了主人公感情的印记。景色美丽而静谧得有些清冷,美丽中有一丝凄凉,那可是一种无法释怀的落寞。爱时轰轰烈烈,散时凄凄惨惨,人为是无法左右的。

再看看关汉卿的《冬》: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哪里是清江江上村!香闺里冷落谁瞅问?好一个憔悴的凭阑人。此小令反映了一个怨妇绝望的心情:大雪纷飞,掩闭重门,令人断魂。江梅受损,人比江梅更憔悴几分。在寒风与寂寞的交织中,少妇长叹一声,发出冷落香泥碾作尘的哀叹。尽管无人问津,可她还是冒着狂风暴雪,挺着瘦弱的身躯,坚持守望,等待着情人的出现。多可怜呀!感天动地,就是铁石心肠的人也受不了这样的刺激。爱情超于一切,可爱情却又一文不值。当你接受了爱的同时也就接受了痛苦与守望。爱是不可抗拒的,要想让自己过得开心,必须看透爱这块温柔的薄纱笼罩着坚硬的痛苦与惆怅。对于那些折腰于失恋或离异者,爱不过是一种错觉。

情由爱生,人要做到无情是不可能的。但是在全心全意去爱的过程中,自己一定要提醒自己爱是有限的,假如同你相爱的人真的结了婚,爱情也未必会延续一辈子的。重要的是怀着报恩的心理善待对方、长相厮守下去,因为对方曾经给过你爱。在爱情里,快乐和痛苦一线之隔,有时候痛苦意味着珍惜与成长;而有时候痛苦会凝固成永久的伤疤。也许一段爱情是否暗藏痛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去面对。

我的读书和写作缺乏计划性,掌握的古典文学知识更是皮毛。虽然也有大致的方向,却往往“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中国的古词浩如烟海,有如银河繁星,凝结了无数前贤的血汗和智慧,赏析这些古词,领悟其中的高见和妙算,直接受惠于古老文明的深恩厚泽,我的感激之情如对天日,无以报答。中国古词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敲击在我们心头的时候,细细品味都会令人潸然泪下。

中国古词关于珍惜时间、看破世事的句子也很多。张可久在《九日》中有这样的描述: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这几句是写作者凄凉的心境。在白发丛生的暮年之际,回首一生道路,恰似夕阳西下,几只悲鸣的寒鸦,无力地飞着。

此情此景,令人垂泪。当我们容颜变老的时候,也许会不服气地问自己,我真的老了吗?昨天那个白衣绰然、婀娜翩飞的自己哪里去了?人是不经老的,我刚过了27岁的生日,眼睑下已经清晰地出现了皱纹,精神也不如以前,亲友都说我是熬夜写作酿成的恶果。有了时间也不想再出去了,只想自己呆在家里静静地看书、看电视。我确实老了,已快到而立之年了,我想到的是奋斗和未来。可我的奋斗一直回报丰厚,感谢这个时代给我的肯定与信心。

张可久没有赶上这样的好时代,他在《道情》中写道:半纸虚名,十载功夫。这首曲子写出读书人的不幸遭遇和满腹牢骚。虽然耗去了十年寒窗,只是博得一个舞文弄墨的虚名罢了。这里反映出元代社会的黑暗。元代不注重科举,而从吏中选仕,于是造成了读书人金榜题名梦想的破灭。

选仕是一种腐朽的手段,其中的猫腻堪费笔墨,有人说评奖、选仕是一面筛子,淘汰清官,选择恶棍。往往对被选者个人品格的要求是奴才般的贱皮软骨,卖笑嘴脸,搜刮百姓的狠毒心肠,处理文牍的好耐心,总之是一副丑态。关汉卿流传百世的《感天动地窦娥冤》中有一句: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揪心!窦娥从一个童养媳妇到一个寡妇,命运已经够悲惨,可黑暗的社会还是没有放过她,雪上加霜,使这个弱女子最终沦为法场问斩的死囚。窦娥在经历了生命中的最后一场磨难时,她的反抗终于爆发出来。她勇敢地抨击了官场良知的泯灭和当时王法刑宪的儿戏,以排山倒海之势向至高无上的天地日月和鬼神抗争,彻底否定了权贵秩序的合理性。表明她对这个污浊社会的绝望以及与之彻底决裂的决心。

时至今日,依然有少数混入官场的败类,干着同样卑劣的勾当,令人发指。我也在一些国家机关与政府部门工作过,一些小人物对部门的“掌门人”毕恭毕敬,让“掌门人”的霸道不加掩饰地上了一个台阶。小人物不明白“掌门人”的张狂完全是由他们的卑躬屈膝、阿臾奉承和不断贿送的金钱滋养起来的。

可悲!士可杀而不可辱的刚正已经灰飞烟灭。

古往今来就有这样的说法——民不与官斗。出头的椽子先烂。屈死不告状。乔吉的《里西瑛号懒云窝有作奉和》里写道:苍天负我,我负苍天。前句揭示了元代科举不兴,仕进无途,追功逐利的黑暗现实。后句写对这种抛弃我的老天,我只能对不起它了。这两句懒神仙的悲愤呼喊,彰显了他们这些文人的豪放与悲愤共存的高旷心仪。清官如水似镜、狡官如蛇似蝎。对于不良官员来说,老百姓能有什么办法。不良官员污吏随时准备出手打出头鸟。当然,哪朝哪代都有看明世理的官员,张养浩就写下了《喜春来》:翻腾祸患千种禄,搬载忧愁四马车。浮名浮利待何如?枉干受苦,都不如三径菊四围书。虚幻的名利带来什么?罪囚名利不过白费心机,不如静心种菊、坐拥书城。当时写下此作时作者任监察御史。官僚的日子也并不好过,风险大,可能转眼就有祸患,终日忧心忡忡,像逆水行舟一样艰难度日。

做人的最好办法是降低身份,看淡名利,随心所欲地享受生活。古往今来,很多皇帝的名字也叫不出了,而一些文人豪客却永远让国人缅怀。他们生前的地位是何等的悬殊,而百年千年以后,文者流芳百世,权者销声匿迹。

当我在困惑中迷茫的时候,四川的一位行政官员为我发来一条短信:“千里修书只为墙,让其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昔日秦始皇?”

我知道这是清代康熙年间在京城为官的宋廷玉,为给家人调解与邻里因争一墙之地而引起的纠纷,写了这样一首诗。远在安微的家人读诗后,立即将墙撤后三尺。邻里一见,也无话可说,也随即将墙撤后三尺。于是,两家重新和睦相处,还给行人留下一条六尺宽的通道。

接到这条短信,我的心一下充满月影花香,生机盎然。当官也好,为民也罢,人类这个物种,赤条条来到世上,正所谓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何必呕心沥血争来夺去。有的不良官员为了争夺权位,设计陷害和控制上访安排得丝丝入扣,可谓绞尽脑汁费尽心血。其实,人生不过百年,何苦用珍贵的生命去追寻短暂的虚无呢。法网灰灰,疏而不漏。弄不好还要遭牢狱之灾,甚至命丧黄泉。

陈草庵在他的《山坡羊》也有共识: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旧好;人憔悴了。时光易逝,年老,人生之短,犹如白驹过隙,今年还是黑发少年,转瞬就会白发苍苍。青山依旧,韶华已无多。陈草庵以大自然的美好,启示人生的短暂须备加珍视,说明功名无日白头有期的道理。处世不应蝇营狗苟,劳累奔波,把宝贵的青春消磨在官场的争名夺利上。可是世上又有几人能够看破名利,清华大学有一位老教授,在给我们讲《哲学》的时候说——名利是一种无形的束缚,就像一束鲜花,不管它多美丽,只要插在花瓶里,它的生命就宣告结束。我永远不会忘却这位恩师的言传身教,我更相信常人是达不到这样境界的,犹如冰是水的结晶,达到这个转化,就要经过严酷的冬天。

我在学校教书的时候,有一位同事,她的丈夫是本校的一个体育教师,俩人不时争争吵吵,有时还要动手动脚。同事一气之下离了婚。她很快又找了一个开发房地产的大老板,这下来了个脱胎换骨大变身,每天上下班有专车接送,回去保姆伺候着,陪同老板丈夫上了几次电视台做了明星企业家节目。几年之后,我在北京的街头遇到她,从与她的谈话中我知道了她已经不上班了。她的老板丈夫给她在北京买了一套160平方米大的房子。她现在的所有工作就是等待丈夫的回来。在分别的时候,她欲言又止地问我,你知道我前夫他还好吗?我回答,我一直没见到他,我都忘了他长什么样子了。她的神色暗淡了许多。名利是能为我们带来精神上的.尊严与物质上的满足,可有的时候为了追求这些东西,失去的恰恰是生命中最重要最值得珍贵的东西。

中国的古词很是强调弘扬正气的重要性。孔子的“君子忧道不忧贫”、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因此为大丈夫”,说的就是如何做人。而文天祥《正气歌》中的“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岳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更是传世之绝句。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有些人总是戴着面罩。北京某杂志社的一位女编辑,每次见到我都要说一句话——嗷,宝贝,几天没见更漂亮了。后来,我亲眼见到她用同样的话和同样的语气说其他的人时,我有一种上当的感觉。这件小事虽然让我不能断定这位女编辑没有正气,至少让人感到了她的虚伪。

谈起古词中表现的昂扬正气,让我想到了一件事情。我在一所私立高中兼职的时候,那里的教师办公室都安了监控器。我每次走进校长办公室都见监控录像竟然关着,天长日久,那所学校的老师们索性对监控器视而不见,都觉得校长不过是吓唬人罢了,所以放松了警惕。但是每次校长找他们个人谈话的时候,出口便是一针见血。大家相互怀疑,胡乱猜测。当我送走一届毕业生要离开这所学校的时候问校长,您的电子眼有什么作用?又不长开。校长说,我在上班的时候从来不开,而是在下班的时候才打开。上班的时候人多,大家都在工作,下了班办公室只留下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时候,才能看出他们的称职与品行。说着他打开电脑录像,我看到办公室中下班后有打扑克的、有学生家长贿赂老师的、有男老师抓着女学生手而谈话的……

正气,在一些时候是只有一个人的时候才能毫无遮掩地展现出来的东西,也是最私人化的东西,它直指个人的内心。孔子说:君子慎独。为什么要留心一个人的时候呢,这是不言而喻的。我的一个女同学,交了一位男朋友。这位男朋友的长相和学识很是粗鄙。但是他对我女同学百依百顺,我女同学一直没有放弃他。一日女同学睡午觉的时候,听到另一个房间好像有手机响的声音。她顿时睡意全无,来到另一个房间看到她的男友正翻看她的手机,并且怕她听见还为手机调了静音。从此,我的这位女同学彻底看透了她的男友,很快分手了。但是她的男友已经偷偷配了她房上的钥匙,打算随时入室侵盗。在只剩一人的时候,最好留个心眼。邪恶的人会利用你的信任为非作歹。

中国古词所包涵的意义深邃广博,在有限的闲暇时间里。您翻开《中国诗词》这本书,略微品读一下,也许会给你意外的发现。让你在浮躁与彷徨中领略人生的奥妙;在背运与无奈中寻觅生活的玄机。人生总有结束的时候,正如游戏总有结束的时候是一个样子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只能把人生看作一场游戏,一场只进行一次的游戏。因为除此之外,我们别无其他办法能减轻这种生命的压力。中国古词或许能让你的双眼穿透一切迷雾,双手抓到问题的根本;在遇到别人认为无法排除的阻力时,带你巧妙地化解和躲过。在吃饱、穿暖的前提下热爱中国古词吧,它能让你拥有一个多彩的生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