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黄河补天石散文如何写(五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4 09:39:14 页码:9
黄河补天石散文如何写(五篇)
2022-12-24 09:39:14    小编:ZTFB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黄河补天石散文如何写一

2、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白居易《望月有感》

3、倒泻银河事有无,掀天浊浪只须臾。——宋琬《渡黄河》

4、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刘彻《秋风辞》

5、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6、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四首·其二》

7、路出大梁城,关河开晓晴。——谢榛《渡黄河》

8、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9、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王之涣《宴词》

10、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11、河流迅且浊,汤汤不可陵。——范云《渡黄河》

12、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

13、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王之涣《送别》

14、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王维《杂诗三首》

15、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韩翃《宿石邑山中》

16、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17、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18、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19、灞桥杨柳年年恨,鸳浦芙蓉叶叶愁。——苏庠《鹧鸪天·枫落河梁野水秋》

20、枫落河梁野水秋。——苏庠《鹧鸪天·枫落河梁野水秋》

21、独树临关门,黄河向天外。——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22、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23、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4、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李流芳《黄河夜泊》

25、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李贺《天上谣》

26、匹马南来渡浙河,汴城宫阙远嵯峨。——于谦《岳忠武王祠》

27、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寇准《书河上亭壁》

28、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李颀《送魏万之京》

29、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

30、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罗隐《黄河》

31、关河无限清愁,不堪临鉴。——岳珂《祝英台近·北固亭》

32、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33、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

34、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曹丕《燕歌行》

35、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张蠙《登单于台》

36、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7、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杜甫《石壕吏》

38、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39、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元好问《水调歌头·赋三门津》

40、日翻龙窟动,风扫雁沙平。——谢榛《渡黄河》

黄河补天石散文如何写二

水,生命之源,万物之灵,文明之摇篮。河,滋润一片土地,哺养一方人民,孕育一种文明,因此我们把河流敬为母亲。然而,一片片森林的毁灭,一片片水域的污染,一段段河床的干涸„„曾几何时,河水不再清澈,环境不再美好,黄河开始断流,长江时常泛滥,一条条“母亲河”在痛苦地呻吟。

生态环境是林芝发展的命根子。虽然西藏生态保护工作一直是重中之重,但由于高原生态天然的脆弱性,仍然正在受到各类因素的干扰破坏。保护尼洋河是每一位林芝人的责任。生命只有一 次,尼洋河只有一个,只有一个尼洋河!

尼洋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我们该为母亲河做点什么?

我们要珍惜生命之源,共护“工布母亲河”。我们特向大家发出倡议,“保护母亲河,从尼洋曲开始”。

1. 节约水电、节约粮食、节约资源。一点一滴汇聚生命之源、文明从节约点滴开始。尽最大能力节约每一滴水,爱惜生命之源,“关”住滴滴点点。2. 珍视花草树木,爱护生态环境。一花一草一木,且看且爱且护;不乱丢废弃物,分类投放垃圾;我们手挽手,让家更美好。

3.爱护环境,关心环保,注重细节。不在河边扔垃圾,不在林下留纸屑,不在山上抛饭盒,举手之劳,青山绿水间显露浓浓真情。

4.杜绝浪费、杜绝奢侈,不使用一次性物品,购买环保低耗型产品;少用包装袋,慎用洗涤剂,促绿色消费,追求绿色时尚,拥抱绿色生活。

5.倡导绿色环保,投身环保事业,积极植树造林,关注环保公益,参加志愿活动,宣传低碳理念。

同为林芝人,共护尼洋水。保护母亲河,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环保无小事,众人成大事。让节约成为习惯,让低碳成为信仰,让绿色成为时尚,在一点一滴中保护母亲河!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环保协会

黄河补天石散文如何写三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兰州中山桥俗称“中山铁桥”,“黄河铁桥”,旧名镇远桥,位于滨河路中段白塔山下,被称为“天下黄河第一桥”。

它建于公元一九○七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工程由德国商人承建,共花了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桥两端分别筑有两座大石坊,上刻“三边利济”和“九曲安澜”。桥有四墩,下用水泥铁柱,上用石块。弧形钢架拱梁,是后来进行加固工程时增建的。1920xx年,铁桥受战火影响,中断了11个昼,后经补修而复通。1942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名为“中山桥”,桥名沿用至今。

兰州中山桥俗称“中山铁桥”、“黄河铁桥”,位于兰州滨河路中段北侧,白塔山下、金城关前,建于公元1920xx年(清光绪33年),是兰州历史最悠久的古桥,也是5464公里黄河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桥梁,因而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中山铁桥长234米,宽7。5米,有6墩5孔的铁桥,桥上飞架5座弧形钢架拱梁。清光绪33年(1920xx年),清政府在兰州道彭英甲建议和甘肃总督升允的赞助下,动用国库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由德商泰来洋行喀佑斯承建,美国人满宝本、德国人德罗作技术指导,建起了黄河第一座铁桥,初名“兰州黄河铁桥”。1942年改为“中山桥”,1954年,整修加固了铁桥,又增加了五座弧型架拱梁,使铁桥显得坚固耐用,气势雄浑。

中山桥位于兰州城北白塔山下的黄河铁桥。是兰州境内历史最为悠久的古桥。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

中山桥的前身系黄河浮桥。黄河浮桥是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宋国公冯胜在兰州城西7里处始建的。明洪武九年(1376年)。卫国公邓愈将此桥移至城西10里处。称为[镇远桥"。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兰州卫指挥杨廉将浮桥移至现在的位置--白塔山下。至今兰州还存有建桥时所遗的重10吨。长5。8米的铸铁浮桥柱3根。人称[将军柱"。柱上铸有[洪武九年。岁次丙辰。八月吉日。总兵官司卫国公建斯柱于浮桥之南。系铁缆一百二十丈"的字样。

当年的黄河浮桥。用24只大船。横排于黄河之上。船与船之间相距5米。以长木连接。铺以板。围以栏,南北两岸竖铁柱4根。大木柱45根。有两根各长50米的粗铁绳。将船固定在河面上。冬季黄河结冰则拆除。春季则又重搭浮桥。[伫看三月桃花冰。冰泮河桥柳色青"的诗句。就是当时浮桥的写照。兰州古八景之一的[降龙锁蛟"也是指这种景色。

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20xx年)。清政府在兰州道彭英甲建议和甘肃总督升允的赞助下。动用国库银30。669万两。由德商泰来洋行喀佑斯承建。美国人满宝本。德国人德罗作技术指导。将浮桥改建为长233。3米。宽7。5米的黄河第一座铁桥。初名[兰州黄河铁桥"。1942年改为[中山桥"。

铁桥承建时。喀佑劳动保护曾保证保固80年。但历时仅42年。即1949年。铁桥受战火影响中断了11个昼夜。后经抢修虽恢复了通行。但人行桥上桥面晃动不定。已难以担负日益繁忙的运输任务。1954年。人民政府对铁桥进行了全面的整修加固。增加了弧形钢架拱梁。使这座古老的铁桥不仅变得坚固耐用。而且还威风凛凛。绚丽壮观。

随着时间的流逝。兰州市区已架起了10多座造型美观。结构新颖。工艺先进。气势不凡的铁路公路桥。这座古老的黄河铁桥已不是沟通黄河南北的唯一通道了。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敬仰它。观赏它。因为它象一部史诗。飧刻着兰州古往今来历史的变迁。展示了兰州人民灿烂艺术的画卷。

黄河补天石散文如何写四

车过黄河

足足走了三分钟

180秒的颠簸

我的心脏跳动了200多下

不是因为车速快

更不是因为黄河气势汹涌

是因为我还活着

每一个活着的人心脏都会有节奏的跳跃

这是对生命新的诠释

正如黄河水无怨无悔见证历史的延续

我看到两岸的槐花香和汽车尾气的污浊

争抢黄河的味道

孰不知这种味道早已嫁给了黄土地

历史的车轮压不碎黄土高原的执拗

黄土地对黄河独有的情感早已融化了所有的奢望

我也深爱黄河的味道

正如游子对故乡的牵念

我被这种熟悉的气息征服

远去的波涛声倒影出我的心跳

和黄河水一起向东

黄河补天石散文如何写五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黄河素称中华民族的摇篮。在数千年到数万年前,黄土高原乃至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自然条件是很好的,尤其是下游一带自然条件更好,可以与今日的江淮流域媲美。那么,有的同学不禁要问:曾经被誉为“中华民族摇篮”的黄河怎么会变成“中华民族的忧患”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一起研读《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二、整体感知课文:

1、看课文,听录音。

要求:听后,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学生听后,思考讨论作答。

二、自主、合作学习课文。 学习提示:

1、学习时,要基本完成下列问题:

①利用资源库或其它方式,理解不懂的词语。

②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③黄河变化的两个原因是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

④科学家设计的治理黄河的方案是什么?

⑤黄河的变化给我们怎样的教训?

2、如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请把它记录下来。

三、汇报学习效果:

1、通过自主合作学习,你从课文中,读懂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有哪些解决不了的困难?

四、归类梳理问题:

1、老师把学生的问题归类梳理,然后链接到网页教案上,再次激发学生合作解决。

2、学生自主发表对问题的见解;老师及时肯定、鼓励、引导、纠正。

五、作业: 思考题:由黄河的变化所想到的。

一、展示相关资料: 展示通过因特网、图书、音像等渠道,查阅有关黄河变化的资料。

二、课文延伸:

1、 回顾课文: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把课文浏览一遍。

2、 读写结合:学习课文后,有什么体会,在留言板上发表自己的想法。由“黄河的变化” 所想到的。看谁的创新思维新奇,文笔流畅,打字速度快。

参考题目:

(1)黄河的呐喊

(2)50年后的黄河

(3)我为黄河献良策

3、 作品展现。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一课我们已经学完了。从课文中,我们知道了黄河的变化以及它变化的原因,懂得了保护自然环境、保护绿色植被的重要意义。从课外,我们也了解到许许多多与黄河相关的知识。

四、作业:

把自己的作品精心雕琢,给它找个归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