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一件旧棉袄散文(模板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7 22:06:10 页码:8
最新一件旧棉袄散文(模板10篇)
2023-11-17 22:06:10    小编:ZTFB

理解是对信息和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和领悟的过程,通过理解可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怎样在总结中准确把握重点,避免过多的废话?以下是权威机构发布的心理健康管理指南,对提高生活幸福度很有帮助。

一件旧棉袄散文篇一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件棉袄的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近日天气晴好,是很适合晾晒的日子,于是就抽空把橱柜里的衣物拿出来晒晒,快收拾到橱底的时候,一件老式布棉袄,映入我的眼帘。

这是一件比较传统的老式棉袄,立领,对襟,钮扣是布条打的,红色带黑条的灯芯绒做面子,蓝色卡其布做里子,记得这件棉袄是我上初中的时候母亲给我做的。

我小时候全家都住在农村,爷爷奶奶种地,爸爸和妈妈是教师,我上面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那时候在农村种地分的口粮少,教师的工资也很低,我们吃供应粮都要有粮票,所以我们从小虽说没挨过饿,但是家境也不富裕,过日子得精打细算,从小到大,我一直捡上面两个姐姐穿小了的衣服,有时还穿哥哥的旧鞋子,农村有句俗话:新老大旧老二,缝缝补补是老三,可想而知,一件衣服到我身上已经比较旧了,小时候单纯,也不晓得好不好看,穿打补丁的衣服也觉得挺美的。等我到十几岁上初中的时候,穿的棉袄因为短,下面是另外接了一截不同颜色的,外面的罩衣也是很旧的,胳膊肘还打着着补丁,心里总觉得委屈,常羡慕姐姐们可以穿新衣服,认为母亲不疼我,我老是在母亲面前噘着嘴。母亲大概也觉得我是个大姑娘了,知道要好看了,不能老是穿旧的`,于是就决定为我做一件新棉袄。那时母亲身体不太好,病休在家没上班,于是就亲自动手做。

母亲买来了做棉袄的布,先用报纸从旧棉袄上托个样子下来,然后再用纸样放在新布上照着裁。母亲中学刚毕业时,就被请去做代课老师,没有像其他女孩子那样有时间专门学做女工,所以针线活做的不多,做得并不是很好,母亲亲自为我作这件棉衣,花很多工夫,记得做棉袄把棉花敷好了,要放在重一点东西下压几天再翻过来,这个过程看上去简单,但是要翻不好棉花就会打卷,不均匀也不舒服,我记得母亲翻了两三次才觉得满意。棉袄刚做好时,太厚,也太大了(母亲大概是想多塞点棉花更暖和),穿上不太舒服,显得很笨拙,我不停地说难看。于是母亲又只好把它拆了重做,改短、改薄一点,重新做好后,我还是不太想穿,因为那时,穿这种棉衣的女孩子已经很少了,那时流行滑雪衫,看到有同学穿着鲜艳的滑雪衫,很羡慕,我每次穿上这件棉袄时,都会觉得很土(其实很暖和的),老大不高兴的。不知当时母亲心里会不会有点失落,不久母亲就给我买了一件好看的滑雪衫,我很高兴地穿上滑雪衫,再也没有穿过这件布棉袄。

这件棉袄现在看上去还很新,二十多年了,我一直没舍得扔,每年都拿出来晾晒,然后再小心地叠起来收好。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更能体会母亲当时为我做棉袄时的心情,一针一线,一个个日日夜夜,一件棉袄饱含多少母爱,我会一直收藏好这件棉袄,因为它是母亲亲手为我做的。

一件旧棉袄散文篇二

静静的我在想你,正如我深深的爱你。

窗外,寒冷的西北风呼呼地怒吼着,枯枝忽然发出“咔嚓”一声,碎枝散落了一地。雪花,她像一位神秘的幽灵不知从哪儿飞来,给高山、河流、原野穿上厚厚的棉袄,尽显母性的爱心。妻子也忙着从箱子里寻找我的棉袄。忽然,我一眼就看见一件小小的花布棉袄。那件小小的花布棉袄是我小时候仅仅穿过一次的新棉袄。它的上面还有几滴红红的血迹,恰似一朵盛开的玫瑰花,深深地刺痛我的内心,却散发着迷人的芳香,牢牢的吸引着我的魂。那件小小的花布棉袄还藏着我的童年许多秘密,还藏着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

童年是一壶清香淡雅的香茶。她时常勾起你对美好生活的甜蜜回忆。我的童年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度过。每天天不亮,清脆的铜铃声已经从村东头传遍全村,母亲开始走在田间的小路上。夕阳落山了,母亲这才扛着锄头慢慢回家。母亲干了一整天活,却仅仅只有几分钱的工钱。在那个年代,物质生活极度困乏。人们吃饭时需要粮票,买布时需要布票,冬天烤火时需要煤票······现在,我看见那件小小的花布棉袄,心里就充满无限的酸痛。我不知道母亲要干多少天活,才能积攒一件小小的花布棉袄!我不知道母亲要省多长时间,才能省出一件小小的花布棉袄!现在,人们的生活多么幸福啊!

童年是一坛醇香的美酒,时常散发出阵阵清香。她勾着你的魂,牵着你的鼻子,你会有意或无意的品尝一口,心里会香香的、辣辣的、暖暖的。每当我看见那件小小的花布棉袄,我的心里就会感到暖暖的。霎时,一股股暖流就会涌向全身,我的泪水就忍不住涌了出来。这时,我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母亲那天夜晚跪在土炕上纳花布棉袄的情景。

记得,那是一个冬天的夜晚。夜,静静的。寒冷的西北风吹得门前的大槐树“呜呜”哭泣。她像衣衫单薄的祥林嫂站在雪地里,想起了她的儿子-----阿毛。昏黄的煤油灯下,母亲戴着一副老花镜,双腿跪在土炕上。她像一位虔诚的善男善女在祈求佛祖的恩赐。她的头低的很低,像是要吃掉那块花布。她手中的针线在花布上穿来穿去。煤油灯只能发出微弱的光照着狭小的土屋,却能发出滚滚浓烟,呛得让人难以忍受。母亲的咳嗽声惊醒了我。我一眼就看见母亲像我在睡觉前看见的一样跪在那儿。一股股暖流涌上心头。“妈妈,快睡吧!”我说。母亲微微把头抬起来,打了一个哈欠,微笑着说:“娃,快睡吧。我不困。天冷了,你明天还等着要穿呢!”夜,已经很深了。现在,我一看见那小小的花布棉袄,眼前就浮现出母亲跪在土炕上纳花布棉袄的情景。我的泪水就会忍不住涌了出来。

第二天早上,我一推开房门就看见漫天飞舞的雪花。好大的雪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正是北国冬天的真实写照!这时,我感到身上的花布棉袄格外暖和。我背着书包去上学,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

我一来到学校,身边就立刻围了一大群孩子。他们当中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大家快看,咱们班来了一位假娃子!你们快看,那花布棉袄上面还有血呢!”大家开始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我的脸一下子比秋天的红苹果还要红。我的心里比吃了苦瓜还要苦,还要难受,真想大哭一场。这时,地面上如果有一条缝隙,让我钻进去,那该多好啊!从此,花布棉袄就藏在箱子底下,就永远珍藏在我的心底。

今年冬天,母亲应该感到特别温暖。

一件旧棉袄散文篇三

初冬,晴雨不定,寒暖不匀。

穿衣就成了麻烦:多了厚重,少了寒凉。我又是一个对温度极为敏一感的人,这几日的衣服实在是穿得没了分寸,又遇到头疼眩晕,格外地难过。

今早,翻出羽绒小衣,披上了薄呢风衣。到了学校,换上一件运动外套,轻暖适体。特别是大课间,陪着孩子们一起跑步时,比自前几日穿着厚厚的羽绒棉服,觉得轻一盈了不少。蓦然想起儿时,一妈一妈一亲手缝制的棉袄……我想写写那时的温暖了。

北方的冬天,一直是冰天雪地。印象最深的是家家屋檐下都是一排排透明的冰锥,长短一粗细不一,珠帘一般。有时会搬凳子爬上去,掰一根拿在手里玩,还会偷偷地咬一口尝尝冰凉的滋味。

但是,却没有此时这南国的冬里,寒意刺骨的感觉。如今,保暖内一衣,羊绒衫,长长短短的棉服,羽绒衣,把整个人包裹得严严实实,还是觉得不能抵御那冰刺的感觉。

那时,我穿的是一妈一妈一手工缝制的小棉袄。我记得它的生产流程:先是父亲买了棉布,一般是深色碎花里子,素雅大气的较大图案的面子。我一直很纳闷,没有文化的父亲,为我制备的衣物布料,都是那样的漂亮,拿到现在来看都不落俗。母亲,先把衣料落水,缩水去浮色,然后熨平,这是第一步;第二步,要剪裁好,再把里面勾缝起来,然后,把雪白的棉花细心地一点点,一层层地叠压、铺展上去,这叫絮花;絮好的衣片一毛一绒绒的,我很喜欢把手或脸贴上去,感受那一种凉而不冰,温而不火的舒适。一妈一妈一常笑着嗔怪:看沾了一身的棉绒。絮好的衣片要垫上报纸,小心翼翼地翻卷过来,边角处最要小心,所以絮的时候边上要薄;一妈一妈一常念叨:亲一娘一絮肩,后一娘一絮边。说的就是亲一娘一疼儿,会把肩背处絮厚,而后一娘一为了省棉花,又看起来厚实,就会把衣服边角絮厚,以防人家试探。

缝制好的小棉袄是小立领,紧身服帖。一妈一妈一还会给我做两件罩衣,因为一个冬天,这件棉袄是不下一身的,外面要有保护,不然脏了后,拆洗就麻烦了。袄罩和棉袄大小一致,衣摆和袖口略长,正正好好罩住小棉袄。脏了以后可以随时换洗。这时想来,父母完全可以把棉袄做成深深的素色,和哥哥们一样,会耐脏,会省掉很多麻烦。可是,他们从来都是给我选择漂亮的花布,即便是被罩在里面。这怕就是如今,我在繁忙浮躁的生活中,仍没有失去欣赏、追求美好事物的心情的.缘故吧。这种让生活美好起来的本能,是父母在那个荒漠时代就用心地栽培在我们小小的心灵中了。

年长以后,赶上了改革开放,物质条件越来越好,商店里漂亮服装也多了起来。一妈一妈一的年纪也大了,针线活儿干起来也吃力,我们就改买棉袄,先后穿过蚕丝棉、羊驼绒的棉袄,各种呢大衣。后来就是怕冷,长长短短的羽绒服,再没穿过那一妈一妈一牌的贴身小棉袄了。

那一年,儿子降生于江南寒冷的春三月。72岁的母亲,又重拾针线,碎花布为里,大红棉布为面,为她最后一个小外孙做好了棉衣、还有连脚棉裤。她还让我参与了缝制过程,这样,我基本掌握了制作方法。而后的几年,一妈一妈一年老眼花,都是我自己动手,在她老人家的监督指导下,为儿子或重制,或翻新棉衣裤。儿子穿着这浸满亲情的棉衣,温暖轻巧,跑跳自如。看着有些孩子,被一层层的一毛一衣裹得如同小粽子一样,行动蹒跚,很是同情,却也暗自得意。

年老的母亲喜欢穿轻便、漂亮的衣服。我为她买了各种羽绒棉衣裤。由于她的背驼,还专请裁缝为她缝制了成套的呢装、大衣。但是,在家时,她的一毛一衣外面是我亲手为她做的棉背心:暗蓝底子上,一朵朵小白花,素雅大方。里、面都是同一种布料,主要是我担心自己的手艺不佳,母亲的体型特殊,万一不合身,也不至于露出里子而显得难看。谁知,这件背心母亲穿着却格外合适熨贴。

母亲去世时,收拾遗物,满满一床的四季衣服,用床单打成5、6个大大的包袱准备焚化。我挑出母亲一直收藏的舍不得穿的大绒夹袄,留作纪念。还有一件,母亲最一爱一穿的,我为她买的厚厚的牦牛绒上衣,也留了下来。冬夜寒凉,置诸多衣物不记,常是把这件衣衫披在身上,觉得格外的温暖。还喜欢把面庞贴在胳膊上,那绒绒的感觉是一妈一妈一的味道。

一件旧棉袄散文篇四

那年冬天寒风呼啸、冷风刺骨。有的时候白色的雪花还会在外面飘洒。要是不穿棉袄在外面就会立即流鼻涕,而我却没有这样的困扰,因为我有一件贴身暖宝—花棉袄。

我奶奶的手可巧了,会做各式各样的东西。于是从小就给我做一件件美丽漂亮的花棉袄。因为小的时候我看见色彩鲜艳的东西定会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我十一二岁的那年冬天和往常冬天一样寒冷,奶奶又像往年一样给我做花棉袄拿来给我穿。我不想穿花棉袄,因为这时正是我青春期懂得爱美;可又不想伤奶奶的心。于是奶奶来时就装出十分喜欢的`样子,等奶奶走后在扔在一边。

有一天,爸爸和妈妈没在家,奶奶和我在家。在晚上睡觉的时候,我把外套脱下来,奶奶就问我:“怎么没穿我给你做的花棉袄啊,穿这个衣服多冷啊!”我对奶奶说:“奶奶我们班同学都穿羽绒服、保暖内衣,我都已经长大了,不想穿花棉袄了,多难看啊!”我根本没有考虑奶奶的感受,奶奶就只说了一声:“啊”。奶奶的声音很低沉。过了几天,我感冒了,不停的打喷嚏、流鼻涕,感觉特别冷。于是我换回了奶奶做的花棉袄顿时感觉暖了好多。

那次在奶奶家看见奶奶正给我做花棉袄,奶奶己经年过六十了,眼睛早已失去年轻人的光华,但奶奶却很勤劳。不一会,听见奶奶“哎呦”一声,原来是手被笨拙地针扎出了血。可是奶奶并没有停,只是用嘴舔了一下。一根针在花棉袄上穿来穿去,奶奶还时不时揉一揉她酸涩的眼睛。看到这一幕,一滴滴泪水从我脸颊流下。从那时起,我做了一个决定,以后,无论长多大、无论走多远,只要是冬天我都会穿着奶奶做的花棉袄。

又是一年一度的冬天,寒风阵阵来袭。伙伴们都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但我不觉得冷―因为奶奶做的花棉袄,早已温暖了我。不仅是我的身体,更是我的心!

初一:王佳怡。

一件旧棉袄散文篇五

幼年时,父亲在遥远的地方教学。我随母亲去看他,第一次坐车,破旧的大货车在土路上一路颠簸,一路前行。

车停在半路的时候,我正倚在母亲怀里睡觉,母亲摇醒我说,下车吧,我们到了。我揉着惺忪的睡眼望着车下,土路的下边有一条深沟,清澈的溪水潺潺地流向远方。母亲抱我下车时,她肩上的摊饼袋子松了,一只摊饼从袋子里挣脱了出来,像长了腿似的,欢快地冲向沟底,直到淹没在溪流中,再也见不到了。

父亲教学的村庄,路边有一座水磨房子,一道河水由远处缓缓地流到近前,瞬间,倾斜下来,水流撞击水磨轮叶的隆隆声,石磨转动的霍霍声,让我小小的心里满溢着兴奋。旁边便是学校,农家房屋,只是一端的墙壁上涂了一块黑板,讲台上站着的是父亲,穿着一件黑棉袄。

父亲的棉袄是从城里买来的,稍稍大一些,是做外套穿的,穿在父亲身上,也是一种身份的体现吧。那时的农村人不会奢侈地去买一件这样的棉袄,他们穿的都是自家做的粗布棉袄。人的最初记忆是断断续续的,因为朦胧,所以,总感到自己是做了一场梦。这一次的幼年远行,在我的脑子里留下的只有三个特写的镜头:父亲的棉袄,转动的水磨轮子和滚动的摊饼。

儿时的欢乐记忆也是源于父亲的棉袄。每次见到父亲,他总能变戏法似的,从口袋里变出花花绿绿的糖块来。很快的,我便看不到令我欢欣的父亲的棉袄了。那时,国家号召建设“三线”,父亲响应号召要去县城当工人了。记得临行的时候是秋天,满地的玉米穗子露出了半载黄粒儿。我扛着父亲的棉袄去送他,没走几步便感到累了,还是父亲把棉袄接过去,一手扶着肩上的大口袋,一手夹着棉袄,我两手空着,跟在父亲身后。上车之前,父亲去商店买了一把最贵的小刀送给我。至今清楚地记得,那是红颜色的刀柄,耀眼的塑料壳面。父亲送我的这份礼物,让我欢喜了好久,也让小伙伴们好生羡慕了许久。

“三线”工地竣工后,父亲回来真正的做了一名农民时,我已经五岁了。做农民的父亲,将他的棉袄锁在柜子里,一年中难得拿出来穿几天。教师出身的父亲,他的手是拿粉笔的手,如今学着握锹把了。在生活面前,在家人面前,父亲是没有什么可选择的。农闲时,父亲四处奔波揽活,挣钱贴补一些家用。父亲揽活最多的,是别人不愿干的打土坯。

那一次,父亲在邻村打土坯。天不亮,他揣上几个冷馒头匆匆地赶往那里。中午,才能吃上一顿热面条。十几天中,母亲做面条时,同时蒸几个包子,包子馅是自家窖里的萝卜,这在那时已是难得的饭食了。留出给我的一份包子后,母亲将面条和几个包子盛好,让我送给父亲。

见到父亲时,我已经把一份属于我的包子吃完了。当父亲打开饭盒,见到有包子,把那几个包子送到我的手上,催我趁热快吃。他自己则是就着冷馒头,吃完了那顿饭。十几天中,父亲把属于他的包子全给了我。父亲不会说他没吃到包子,我也没说此事,母亲一直蒙在鼓里,她依然是把包子分成两份,我依然是吃着两份包子。父亲给予儿子的爱是毫无保留的哦!

九岁时,父亲陪我去省城看病,那时,我已被疾病折磨得没有说话的力气了,头像灌了铅似的沉重。冬天的省城,奇冷无比,我穿着父亲的棉袄,他背着我,辗转于几家医院。要做手术了,周围全是穿白大褂的医生,看不到父亲,我恐慌极了,大声地哭着喊父亲。听到我的喊声,父亲不管不顾地闯进手术室,抓着我的手,一遍遍地哭着喊我的名字。看到父亲,我不再哭喊。当医生们生硬地将父亲和我分开,被蒙上眼睛的我是安静地接受手术的。再一次看不到父亲了,但我感觉到他就在我身边,默默地,揪心地看着我。手术后,医生们纷纷议论我,好勇敢的晋南小鬼,做这样的手术,大人都会忍不住的。殊不知,是父亲给了我力量。

我常常认为,自己的记忆是有选择的。九岁之前的片段温暖,尚存在脑子里,是那么清晰。九岁之后的凄凉岁月,我却是不愿去怀念。然而,有些事情如烙印在心底,你不去触碰,它也在那里。

九岁那年,离开省城时,我和父亲去照相馆留了一张影,那是一张黑白照片。我踩一只小凳,依偎在父亲胸前,他穿着那件能体现教师身份的黑棉袄,我穿着母亲做的粗布黑棉袄。一份辛酸,一份朴实,一份温馨,就这样定格在我的心底。临上火车,我让父亲陪我买帽子,他挑了一顶适合我的小帽子,我却挑了一顶大的,有护耳的军用棉帽子。其实,我是给父亲买帽子的,我怕他不舍得给自己买。好多年后,我给父亲买的帽子已破得不能戴了,父亲舍不得扔掉。直到妹妹探亲去天津部队,给父亲捎回一顶真正的棉军帽,父亲才把旧帽子扔掉。

也许在父亲的心中,两顶棉军帽,一件黑棉袄,已足够荣耀了。棉袄很旧了,在它的上面浸透了一份岁月的沧桑,期间,母亲精心地拆开,续上新棉花,在破的地方打上补丁。父亲珍惜着他的棉袄,只是在过年时穿上几天,干活的时候是不会穿的,而父亲一直有干不完的活。所以,这件棉袄一直在柜子中固定地占据着一个位置。

父亲是黄土高原的一份子,他对儿女的爱浑厚,深沉,如厚厚的黄土地,如绵绵的北方大山。然而,如大山一样的父亲却倒下了。没去过医院的父亲,住进了医院。从做完手术到父亲去世,三十天的时间哦!恍惚间,我们不相信父亲就这样离开了我们。父亲的坚毅,父亲的伟岸,以及父亲对我们的呵护,是我们早已习惯了的,在我们的心里,父亲永远是强者,我们永远是弱者,而弱者理应受到呵护。匆匆间,我们怎能转换过彼此的角色呢?三十天的时间,留给我们太多的遗憾哦!

难以忘怀的是父亲的两次哭泣。第一次是我做手术时,父亲揪心地哭出声。第二次是父亲临终时,他已是不能说话了,气若游丝的父亲,眼睛一直望着我,突然,他在无声地抽噎……一生用爱来温暖自己儿子的父亲,怎么能放心得下凄凉悲苦的儿子呢?父亲入殓时,母亲取出父亲生前一直舍不得穿的棉袄,放在棺材里。看到这件满是补丁的旧棉袄,我们兄妹几个的心犹如被撕扯着,我们痛哭着,痛哭父亲一生的辛酸,也痛哭我们不曾为父亲做过什么。

父亲去世多年了,冥冥之中,我一直感到与父亲之间有一条纽带在联系着,在延续着一份割不断的情愫,让我对父亲那么的熟悉。哦!我知道了,这条纽带是父亲的棉袄。那件给过我无数次欢乐,为我遮风挡雨的棉袄,我曾经穿过的,存留着我的气息的棉袄,它,静静地陪着父亲,它,依然温暖着父亲,它,依然温暖着我。父亲的棉袄,我不能忘怀的伤痛,将会一直是我与父亲联系的纽带。

一件旧棉袄散文篇六

晚上,小外甥女萱萱穿着厚厚的小棉袄在屋子里晃荡,像个大棉球,憨态可玩,我笑着看她,忆起小时候的棉袄来。

小棉袄没焐热前是冷的,在寒冬腊月的早上,窝在暖和的被窝里,被子上的棉袄棉裤是不想穿的,伸进袖子,裤管,冰凉的冷气浸入皮肉,一阵寒,我们患上了赖床的毛病。母亲见如此,在做完了饭之后,将炉子搬进里屋,拿起棉袄,棉裤,放在炭火上烤,摸一摸,待面子,里子,袖管热了才喊我们穿衣起床。后来,我们为了不麻烦母亲,想到了一个法子,在晚上睡觉前,将棉袄棉裤放进被窝里,这样一大早起来便有了温乎的棉衣。

棉袄穿起来很笨,有钱的同学已经穿上了羽绒袄,轻便又漂亮,我常常羡慕不已。母亲偶尔也会买些带绒毛贵些的冬衣,不过总会是先从姐姐穿起,她长大了个便留我穿,邻居大娘说我们懂事,知道俭省,我心底也挺高兴,与同学们聊天,常常夸说这一点,但渐渐遭遇到了异样的眼光,诮薄的声音,心底卑怯了起来,后来语文老师的一句话给了我底气,说“衣服笑脏不笑破”,叫我们多注意衣服整洁,我低头看了看,衣服上很多玩上去的污渍。

印象中母亲给我做的`最后一套棉衣是在小学四年级,靛青色的化纤料子面,小碎花的里子,当年轧的新棉絮,中山装似的立领,五颗大黑纽扣,浮面两个小兜,母亲咬下线头,嘱咐我一定要多爱惜。我嗯嗯点头,穿到班级里,以为能引来同学们赞叹的目光,可是大家似乎并没有特别的反应,我又安慰自己,回答问题的时候,老师同学们一定会关注到我,可当老师突然提问,我竟支支吾吾回答得结结巴巴,自己先蔫了下去。现在想想那会的小心思真是够好笑的。

以后渐渐大了些,母亲嫌麻烦,也不愿我们再穿棉衣,给我们每人一套新买的羽绒袄。不过,村里有刚生孩子的人家还会找她给做些小棉衣,小棉裤,这好像是村里的风俗,她也是乐此不疲的。母亲爱针线,小学没念完下学学的缝纫,可终究耐不住性子,没甚学好,常感叹自己的愚笨,她自己珍藏着格式衣装的图样子,是画在纸上的,一条条直线,曲线,实线,虚线,长短数目都有标注,我们拿过来玩是要被吵打的。

母亲在小萱萱还没出生便想着做衣服的事情,姐姐早已买好了小棉衣,小鞋袜,怕母亲操劳,并不想让她做,母亲说这是传统风俗,外婆不给外孙坐套衣服怎么行。后来拿来衣料,针线,对着日光怎么也穿不进线,戴上花镜,过了日头,棉絮也难缝密,不禁感叹自己的衰老。我一旁听着,并不敢看她皱纹渐深的脸,心里阵阵酸楚。

现在,小萱萱越来越懂事了。母亲说,有次她看圣经眼睛疼,萱萱昂着头问母亲,外婆你揉眼睛是疼了吗。母亲说是,她听了吐了口吐沫在手上,喊道:“外奶,外奶,我来给你揉眼。”我们听了都开心地笑了起来。

现在,母亲又再给小萱萱做第二套棉衣了。

一件旧棉袄散文篇七

为了让这次的。

作文。

写得更好,陈老师特地给我们发了7篇写人抒情的作文借鉴。翻阅着,我的目光却盯住了一篇作文——《我在电动车上长大》。我的心好像被这几个字震动了一下,让我不由得想起我坐电动车的温暖。

那天,寒风“呼呼”地吹着,裸露在外的皮肤像是被刀子划过的疼。我依旧跟着妈妈去上学。一出家门,穿得比我薄的妈妈便直抱怨:“这天气真冷!”说着,却把我往怀里搂,又有几分庆幸地说:“幸好给你穿了棉袄。”

来到车库,妈妈没有发动汽车,而是从后备箱取出一件棉袄,不由分说地就披在我身上,我觉得仿佛有一缕阳光,照在我身上,无比温暖。

妈妈把车发动了。我穿着两件棉袄,还坐在妈妈后面,妈妈却又问了一句:“冷吗?”我觉得鼻子一酸,回了一句:“不冷,你呢?”“我当然冷啊!把你送到学校再把棉袄给我穿。”

妈妈无比平静的话语,让我的眼前隐约模糊了,妈妈没有发现我的异样,继续唠叨:“上课要认真,不要做小动作……”

我听着这说了无数遍的话,却发现,这是多么动听!

一件旧棉袄散文篇八

老家的表妹就要生宝宝了,听老人说孩子出生要穿百家衣才能长得好,于是表妹打电话给我,问我能不能把我家宝宝穿过的小棉衣给她寄回去。我庆幸着,还好我父亲一直习惯保留孙子们的物件,所以那些衣物到现在都还留着。于是联系了父亲,从箱底翻出了那件小棉衣。看着那熟悉的小花布,似乎还飘散着一种淡淡的奶渍味道,多么亲切却又遥不可及的感觉。我拿去在儿子眼前晃了几晃,谁知人家不啻地摇了摇头,让我千万不要发到朋友圈去,别人会笑话他穿过那么花、那么土的小棉袄。我连连抱怨他是傻孩子,这件小棉袄可是太姥姥亲手缝制的,也是老人家手工缝制的最后一件小棉袄,是绝版货呢。儿子打趣说,这棉袄的风格简直是遥远的时代穿越而来的。

一句话触动了我。我把小棉袄拿到阳光辉映的窗边,轻轻抖落上面的蒙尘,再用手抚平一些褶皱,仔细地看着,心里念叨着:“傻孩子,你不会知道,这件小棉袄在我心中的分量。”

记得小的时候,市面上并没有许多花样的童装,尤其是冬装,没有什么羽绒服、pu皮,我所穿着的棉装都是姥姥亲手缝制的。小孩子长得快,所以姥姥每年都需要为我置办一套棉袄棉裤。于是,秋天的时候,姥姥便会去买来漂亮的小花布,全新的棉花,在阳光尚好的下午,把已经洗好、裁剪好的布料铺在窗口的大桌子上,大多是蓝色和黑色的,作为棉袄的里衬,然后把新棉花一片片地放在布上,要放得很均匀,不能厚此薄彼。通常姥姥会花上几个下午来归置这些棉花,归置好之后,摸起来松松软软的,再贴上鼻子去闻一闻,似乎真能闻到棉花在阳光的枝头里绽放的生命的香气,看到棉花翩翩起舞的身姿。之后,姥姥会选了我喜爱的花布,缝制上去,那便是我美美的新棉袄了。姥姥还会变化着花样给我设计,比如春节之前的新衣,姥姥定会选了红色的缎面给我,穿起来华丽丽的.。还会把棉袄上的扣子都换成古典的盘扣,满满的中国风。我爱的不得了,常常等不到春节换新,就偷偷试穿过几回了。

而平时穿的,要不会是小碎花的,要不会是小花猫的,满满的童心童趣。同学们都羡慕我有个心灵手巧的姥姥,才能有这么漂亮的花棉袄穿,我则幸福的像个花蝴蝶,下了课,就脱去外套,在同学间转来转去地炫耀。

而我的棉裤通常会选了和棉袄一样的花色,姥姥说她喜欢我像个花姑娘。后来,我长大了,穿着花棉裤总被同学笑话,姥姥听说了,便给我做了素色的。最早我的棉裤都是设计成背带款式的,但是姥姥考虑到我在学校不方便穿脱,便又专门去了裁缝的店里学了新的款式回来,改去了背带,只在腰侧开了口,缝上了挂扣,省去了我许多的麻烦。于是,我又可以去同学那里炫耀了。

就连同学的家长看了我的小棉袄棉裤都会赞不绝口,也纷纷拿着棉花、带着新花布找到家里来,央求姥姥给他们的孩子也手工缝制小棉袄,说街上的裁缝也没有这么好的手艺呢。姥姥通常也不会拒绝,她说,都是当妈的心,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穿好点呢?便接了那些活儿。于是,一时间,班级里便出现了许多同款的小棉袄,我们分享着撞衫的快乐,撞衫的温暖,撞衫的幸福。我心底里更是骄傲得很,为我有这样一位心灵手巧的姥姥。

我穿着姥姥手工缝制的棉装,一直到了中学。我是个大女孩儿了,喜欢去买市场上那些花色款式丰富多彩的成衣,姥姥便也不再给我缝制了。直到我的孩子要出生的那个冬天,姥姥专程来我家里,说要给我缝制一件坐月子穿的棉袄,还要给宝宝做两件小棉袄,我幸福的不得了。

最喜欢在阳光明媚的午后,坐在一边,静静地看着姥姥,看她坐在阳光里,细细地缝制着,时年她已经七十有三了,却还为着疼爱的孙女以及孙女的孩子,这样仔细地缝制。那一刻,我心底满溢着的,是被宠爱的幸福;我眼底满溢着的,是被宠爱的泪水。

而今,我的孩子已经是翩翩少年了,他厌弃这棉袄,是因为他不懂其间的情分,不懂这棉袄在我心中的分量。阳光里,那蓝布已经陈旧得发白了,而上面的小碎花依然灿烂着,在我的心底绽放开来。我以前一直以为,姥姥喜欢在阳光里做棉袄,大抵是因为她的眼神不济,需要光亮些的地方吧。后来,姥姥告诉我,阳光里,她能看到每一片棉花的茎络,便能知道每一片棉花的成色。此刻,我把小棉袄举在阳光里,仿佛也看到了每一片棉花的茎络,看到了姥姥仔细缝制的身影,看到了那些远去的穿着小花棉袄,到处炫耀的我的身影。

表妹收到了小棉袄,给自己襁褓中的儿子穿上了,并且抱去给姥姥看。我在视频通话里看到,姥姥抱着孩子坐在窗前的阳光里,细细地用手抚摸那件小棉袄,再轻轻抚摸着孩子的小脸。我听到姥姥说:“真好,没想到还能有人穿着我做的小棉袄。”我能体会到姥姥那颗欣慰的心。

而今,姥姥缝制的那些棉袄,还有穿着棉袄的我,都已经留在旧时光里了,连儿子的这件小棉袄,若不是表妹问起,我也早已置之箱底了。儿子说得对,这件小棉袄当真是穿越而来的。带着缝制者的浓浓爱意,深深关怀,又穿越到下一个孩子的身上去了。相信有心的我们,一定会让这件小棉袄继续穿越下去,毕竟,在这精工细作之间,小棉袄穿越着一代代亲人的关爱、情怀,穿越着家族生生不息的血脉亲情。

一件旧棉袄散文篇九

昨天,天空飘起了雪花,上班路上,寒风刺骨,耳朵也冻得生疼。回家后,女儿嘟念:“妈妈,下雪了,你有围脖吗?有没有帽子?”她爸爸回来后,她还对着爸爸念叨,该给俺妈妈买个围脖围着。我说,我不冷。

以前,家距单位几步之遥,还没等着冷就到了,而现在不行了,在路上得半个小时,但我因眼近视,耳朵就得好好发挥功能,加之近来耳朵又背了,捂上围巾肯定听不清路上奔驶的车况,于是,也没把买否当回事。

今晨,在路上,耳朵冻得不行,把袄领竖起来挡风也不起作用,于是,一只手把着自行车把子,一只手不时地捂着耳朵。空气凛冽,有水的地方全是冰。看来,是得考虑买个围巾了。

中午下班回家,急冲冲进门就开始做饭,从中午下班到下午上班之间的时间太短,每次回家,尽管肉早上已切好炒熟在锅里,菜也是早晨就切好了,还总是忙得像打冲锋一样!随我的脚步而来的女儿回来时照例一声:“妈妈,我回来了!”但今天却没有立即走到她屋写作业,也没有像往常一样不写作业就打开电视看新闻,而是吆喝:“妈,看看我给你买的圣诞礼物。”圣诞距今天还有半个多月,今天送的什么礼物啊?再说,她上学路上仅仅不到二十分钟,什么时间买的啊?带着疑惑,来到客厅,她在一边比量着一条藏青色的长围脖,一边说:“妈妈,快试试。”“太老了!”我惊呼。“你的脸色白,我觉得这个颜色行!挺文明的。”她说服我,“那个卖围脖的阿姨我问过她,她也是这样的看法。”我心想,这个大大咧咧的'孩子,能够想到给买就不错了,别伤了孩子的心,于是我忙补充:“嗯,还是我闺女会过日子,买的围脖颜色妈妈围到八十岁也行。”

这家伙,从哪来的钱?我追问。“省的饭钱!”她很干脆地回答。哦,想起来了,一次她回家说为了节约时间,可以在班里订饭,伙房给送到楼下,省得去排队了。以前她晚上一般去买面包吃,为了不去食堂排队挤着买饭浪费时间。从学校晚上开始给高三的学生订饭送楼下,我就让她订,因中午时间短,准备中午晚上两顿饭有点仓促,但最近好几次中午饭后,她就问有没有可以拿的晚饭,因没有提前准备,我只好说,拿个萝卜丝包子再拿点稀饭行不行?她总是很随意地说,行,有什么吃的就行。问她怎么不订饭,她说,学校的饭血难吃,早忘了她曾说我做饭不好,是个饲养员了。现在明白,原来是在偷着省钱啊!难怪一直走着上学的她,今天早上骑上了自行车,这是想省点时间去买围脖啊!

她一直是个粗枝大叶的孩子,什么时候开始变得细心体贴人了呢?才不久,她奶奶过来,她把自己最爱吃的鸡腿扦到奶奶碗中,我已有些惊奇,没想到今天又让我吃了一惊!记得去年冬和她一起去她四姨的家,知道她姐姐给她手爱裂口的四姨买了护肤霜,给经常开三轮去远道卖苹果的姨夫买了一副手套,他姨夫居然什么时候出去都戴着,欢喜得了不得。我当时还对着她四姨叹道:“你的贴身小棉袄真暖和啊!”她有些醋意地说:“就你的棉袄不暖和!”我开玩笑调侃她:“嗯,我的是破棉袄。”

“妈妈,我看天冷了,提前送你圣诞礼物,圣诞节就不再给了!下午一定要围着!”她叮嘱道。

下午上班路上,空中雪花飞舞,耳旁寒风猎猎,围着我的“贴身小棉袄”买的围巾,心里很暖和。

不承想,在今年这个冬天里,我的“破棉袄”也给了我舒心的暖意!

一件旧棉袄散文篇十

人们都说,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这无非是女儿最贴妈妈的心,最暖妈妈的心,最懂妈妈的心。

那儿媳妇就不同了,生活中,婆媳关系紧张的确实比比皆是。不是你看我不顺眼,就是我看你气不打一处来。还带着中间人,做儿子的是风箱里里的老鼠———两头受气。生活中的婆媳关系是不是都是如此这样的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生活中儿媳与婆婆比亲娘俩还亲的,也是数不胜数。融洽的婆媳关系,让家里的运势步步朝上走,一家人亲爱如沐春风,赢得乡里乡亲啧啧称赞。

看看这几位年轻儿媳与婆婆的相处堪称,新时代婆媳关系的好样子。

儿媳一。

婷婷,八零后,她那年刚踏上工作岗位,就和我是同事,人嘛,性格直爽,快人快语。待老婆亲着呢,下班回到家,亲亲地,脆脆地,对婆太太左一声妈,又一声妈地叫着。一会儿,“妈,剪刀放哪啦?”一会儿,“妈,明天菜地里的水,您别浇了。等我和大军回来浇。”叫得做妈的心里甜甜的,暖暖的。

嫁到婆家就是婆家的人,就要为这个家有担当,负起应有的责任来。新婚时,我们收了几万元礼金,加上这几年的积蓄,我说:“妈,我们准备到城里买一套房子。您看好吗?”我话刚落音,她二话没说,就答应支持我们十万。所以,我们结婚没几年购置了一套一百二十平米的房产。真是家有一条心黄土变成了金。

她,还有公公毕竟是家里的主,有事做到同他们商量着,彼此之间就不显得生分。做儿媳的要融入这个家,让尊重换得真心真情。所以,婆婆逢人就夸,“我们家婷婷是个小棉袄”。

儿媳二。

薇薇,九零后。属于涉世未深的一代,生活中的什么事,都还要学着。她说,我来到阿松家,世事伦常都跟着阿松妈学着点。家里的好传统,好习惯,好氛围,做到事事留神,样样在心,把好家风传承下来。

儿媳三。

一个家庭的长治久安,婆媳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明智的儿媳,会千方百计地营造一个良好的婆媳关系。以使家庭祥和幸福,以使家庭兴盛子贤,亲和孝善,相亲相爱。

楚楚,七零后,村干部。她与小勇结合,不嫌贫爱富。公公婆婆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庄户人家,靠着养家禽活口度日。她知道他们辛苦,无论多忙都赶回家,买好菜烧好饭,让公婆回家就有饭吃。年节来临,买公婆买新衣,买年礼,把家里料理得停停当当。一家人欢天喜地过新年。

小叔子常年不在家,把小叔子的孩子当成自己孩子养着。兄弟叔嫂弟媳之间,相处的其乐融融,从不因为一些小事闹矛盾,下磕绊,兄弟两家现在日子过得风生水起,红红火火。旺家的媳妇懂得团结,心往一处使。不嫉妒,不私心,讲孝道,勤劳能干。

一个家里的女人,婆婆与媳妇把日子过到一块了。这样的家庭一定是蒸蒸日上的,和睦兴旺的人家。

儿媳是婆婆的小棉袄,我敬您老,您爱我小。家里的父母双亲是这个家的根,做晚辈的把这根养滋润,才是福分。为我们这个和谐社会写下新型婆媳关系的佳话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