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粽子的做法(实用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05:44:45 页码:7
最新粽子的做法(实用19篇)
2023-11-11 05:44:45    小编:ZTFB

总结是我们不断进步和学习的关键环节,它使我们能够从失败和挫折中汲取教训。在写总结之前,我们需要先梳理自己的思路和观点。通过阅读这些总结范文,我们可以拓宽自己的思维,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粽子的做法篇一

菜谱简介此粽子外形整齐,糯而不烂,肥而不腻,肉嫩香鲜。

主料:糯米1200克,肥瘦猪肉1200克,

调料:盐10克,酱油80克,味精4克,白砂糖6克,白酒10克。

1.糯米放在淘箩内,淘净后在水中静放15分钟,沥干水,然后将米倒入木盆内,依次加糖,适量精盐,少许红酱油,搅匀。

2.将粽叶400克洗净,放入锅中,加水煮软捞起,沥水,备用。

3.将猪肉洗净,按横丝分别切成肥,瘦长方小块,放入盆内,加入白酒、味精以及剩余的红酱油、精盐,搅拌到泛出白沫时止。

4.取3张粽叶,毛面相对,先放入1/3糯米,加入肥瘦肉块,再放入2/3糯米包成三角形粽子,用湿马兰拦腰捆系好,即为粽子。

5.将包好的'粽子放入锅内,加入清水用旺火煮约2小时,再用小火焖约3上时,即可食用。

粽子的做法篇二

糯米,粽叶,枣,猪肉,淀粉,糖,酒,盐,酱油。

做法。

1.先把粽叶之前就煮好洗净,泡上.猪肉切成小丁,加入淀粉,酱油,盐,糖和白酒腌制几个小时入味。

2.糯米洗净泡上一天。粽叶对折成漏斗型,加入米和肉包上系紧,防止煮的时候露馅。

3.还可以包枣和花生的,包法同样。

4.都包好后放到大锅里加水末过粽子,小火煮二个小时左右即可。

豆沙,棕榈叶,箬皮,糯米。

做法。

1.(准备箬皮和棕绳):把箬皮在沸水里煮一分钟,放在冷水里浸凉,抹干净,剪除老硬的叶端。

2.用小刀顺棕榈叶的分枝口把棕榈叶分成小枝,把其中小枝叶中间的硬茎撕去(动作要快)。

3.一张2厘米宽的小枝叶分开成了两半,把枝叶尖对接。

4.像打绳结一样打个死结,拉紧成了一根两尺多长的棕叶绳。

5.把所有的棕叶绳摊开,放在阳光底下晒3、4个小时,就缩成了柔软的棕绳,可以伸缩自如地绑棕子了。

6.(包粽子):以豆沙甜馅为例,为便于包可把豆沙馅先切成块。挑两张一大一小的.箬皮叶,光滑叶正面朝上,小叶叠放在大叶上。

7.把两张叶做成漏斗状,中间先放一层糯米。

8.放入一块豆沙再铺一层糯米(最上层糯米不能渗入到豆沙里,否则煮不熟),包豆沙粽不能太用力挤压。

9.把漏斗另一端的箬皮叶折叠过来再翻转,手捏紧旁边的箬皮叶。

10.把最后多余的箬皮叶再次翻过来包住粽角,最后用棕绳绕紧。包好的粽子装入高压锅内注入水(水把粽子浸到就行,千万不能让粽子浮在水面上)压40分钟左右就可以(时间太长,粽香会跑掉)。

粽子的做法篇三

就浙江来说,嘉兴肉粽和湖州肉粽都是非常有名、好吃哒!

跟小伙伴们分享又白又嫩小粽子的做法,保证大家喜欢,不过不是拿来吃的哦~。

超轻粘土制作粽子的教程,简单又好玩,快来试试吧~。

看着这只超萌的'粘土粽子,感觉愈发想念端午的到来啦。

粽子的做法篇四

粽子(2个)、红薯(200克)。

做红薯粽子粥所需厨具:

煮锅。

1.把粽子剥去外皮放案板上。

2.剥去外皮的粽子切成小丁。

3.把切好的粽子放入煮锅里,加入适量水放灶上煮沸。

4.红薯去皮洗净。

5.洗好的`红薯放案板上切成小块备用。

6.粥煮沸后要用汤匙不断搅动并碾压粽子,让粽子慢慢煮化。

7.粽子煮化后放入红薯同煮。

8.红薯快煮熟时放入冰糖同煮至红薯熟透即可关火食用。

小窍门:

1、甜味粽子和白粽都适合煮甜粥,咸味粽子和白粽适合煮带咸味的粥。

2、煮粥前要尝尝粽子的口味变化,如果尝到粽子馅有点酸、有点发苦、口味不正,不要再食用。

粽子的做法篇五

粽子的做法(6种)

粽子的类型有很多种:三角粽、塔粽、牛角粽、四角粽等等。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6种粽子的做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原料:

苇叶500克,糯米1000克,小枣50克,薏仁50克,红豆50克,绿豆50克,,金橘75克,青梅50克。

做法:

1.苇叶用开水焯一下冷却待用,糯米洗净用冷水泡24小时后待用。

2.将水枣、薏仁、红豆、绿豆用水泡开;金橘、青梅切成粒。

3.糯米和加工好的配料混合包入苇叶中,用水煮2小时即可食用。

原料:

红枣或者栗子、白糯米

做法:

首先将红枣或者栗子切成粒,白糯米泡在冷水里三四个小时,然后按照一层米、一层馅的顺序,一共包裹上三层米、三层馅,最后将这些原料用芦苇叶包裹起来,煮熟了即可。

原料:

豆沙、白糯米

做法和鲜果粽子相同。

原料:

板栗、香菇、五花猪肉、咸蛋黄、虾、白糯米、肉酱、花生。

做法:

板栗煮熟了,直到煮出板栗的香味。香菇泡水一个小时,小火微炸,加入香料煮。将五花猪肉先过油炸一下,然后捞出来用酱油和香料卤制。虾也是过油炒制一下,炒出香味。花生要煮熟了。同时,要将白糯米泡在水里大约3~4个小时,泡软备用。

将白糯米和其他所有加工后的原料放在一起,具体的比例可以根据个人爱好,糅合在一起后,加酱料拌炒片刻,炒好以后包在粽叶里头。

提示:水一定要淹过所有的粽子,然后煮一个半小时左右即可。

原料:

紫米、银杏、瑶柱、鲍鱼、板栗、香菇、五花猪肉、咸蛋黄、虾、白糯米、肉酱、花生。

做法:

1、板栗、香菇、五花猪肉、咸蛋黄、虾、白糯米、肉酱、花生的加工方法和古味肉粽相同。紫米要泡在热水里,时间需要6个小时左右。泡好以后,将紫米用文火小炒,炒出香味,但是不要炒得太软。瑶柱和银杏也需要事先煮熟了。鲍鱼最好用干鲍鱼,提前7天就要放在水里泡。

2、将6成的白糯米和4成的紫米拌在一起,加上其他的原料,用台湾竹叶包裹成4个角,放入水里煮一个半小时。

材料:三宝米(煮熟)3碗、棉绳1米、萝卜干1/2杯、香菇(中型)6朵、粉叶12片(大)、栗子6粒、水煮花生1/2杯、素蛋黄60g(1粒10g)、素肉松30g(1粒5g)

调味料:

1、黑胡椒粉1/8小匙、糖1/8小匙、麻油1/4小匙、酱油1/4小匙。

2、盐、白胡椒粉、素蚝油各少许。

做法:

1、将粽叶以热水煮8分钟,洗净擦干水分备用。

2、萝卜干泡水10分钟后切碎并挤干水分;香菇泡软切块;栗子泡水2小时,香菇、栗子蒸熟(约15~20分钟)。

3、先将碎萝卜干、香菇丁及调味料(1)炒香备用。

4、煮好的三宝米加入调味料(2)拌匀。

5、粽叶2片重迭,卷成尖桶状,放入2大匙做法(4)之三宝米,再放入1小匙碎萝卜干、香菇丁、栗子、素蛋黄、素肉松,再放1大匙三宝米,稍压一下,包成粽状,用棉绳捆紧。

6、置入蒸笼蒸10分钟即可。

粽子的做法篇六

1、五花肉切大片用生抽、老抽、料酒、白糖、花椒粉和少量五香粉提前腌制一晚入味。

2、红豆、花生浸泡六小时以上,加入糯米中拌匀,粽叶剪去两头,备好所有用具。

3、火腿洗净后煮20分钟去除多余的盐味的'油脂,切大块。

4、将粽叶浸泡后刷洗干净,放入大锅煮约10分钟,棉线一同煮开消毒。

5、糯米洗净浸泡两小时后沥水,拌少许油和盐备用。

7、粽子全部包好后放入大锅中隔水蒸,盖上锅盖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约3个小时左右。

粽子的做法篇七

五花肉500克。

香葱2棵。

干辣椒2颗。

八角3颗。

香叶3片。

冰糖。

生抽。

做法。

剥去粽叶,将粽子切块.

五花肉切块,用水浸泡,中途换几次水,以便去除血水.

锅内放适量的油,待油热,放入粽子煎制.

煎制表面金黄,盛出,沥干油份,备用.

香葱切葱花.

干辣椒切段.

另起一锅,锅内放入少许油,待油热,小火,放入冰糖.

小火熬成糖浆.

放入葱花和干辣椒段.

将五花肉块倒入锅中,翻炒至糖浆均匀上色.

加入开水至刚刚没过五花肉,大火将汤汁煮沸,盖上锅盖,转小火,焖40分钟.

打开锅盖,向锅中加入粽子.

大火收汁儿,撒葱花即可.

粽子的做法篇八

1、粽叶洗净,放开水煮5分钟后捞出,肉洗净切大块,用调料腌制一晚入味。

2、糯米洗净,用清水浸泡2个钟头,沥干,用盐,糖,老抽等调料拌好。

3、根据自己喜欢的`方式包粽子,切记要用棉线或者草绳系紧。

4、将粽子放入高压锅,加8分满的水,大火煮开,小火滚2.5至3个小时即可。

粽子的做法篇九

红枣粽子是端午节众多粽子美食中的一种。那知道红枣粽子这款美食的做法吗?下面是爱汇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红枣粽子的做法,供大家阅读!

红枣粽子的主料:糯米、红枣;

红枣粽子的配料:棕叶、豆沙、糖;

1、先将粽叶泡几个小时。

2、在泡粽叶的同时,也把糯米洗洗用水泡上。

3、等米和粽叶都泡的差不多了,就可以包了,将粽叶折成圆锥状。

4、圆锥的底部放课红枣,为了不漏米,也好看。

5、接着放豆沙,再放米,再放枣。

6、在最后圆锥的直径两头各放一课枣,然后把剩余的粽叶包过来。

7、包好了。

8、煮熟后,完成了。

1、糯米适宜体虚自汗、盗汗、多汗、血虚、头晕眼花、脾虚腹泻之人食用;适宜肺结核、神经衰弱、病后产后之人食用。

2、糯米食品宜加热后食用;宜煮稀薄粥服食,不仅营养滋补,且极易消化吸收,养胃气。

3、糯米有收涩作用,对尿频,盗汗有?

4、糯米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b1、维生索b2、烟酸及淀粉等,营养丰富,为温补强壮食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之功效,对食欲不佳,腹胀腹泻有一定缓解作用。

5、红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的功能;而现代的药理学则发现,红枣含有蛋白质、脂肪、醣类、有机酸、维生素a、维生素c、微量钙多种氨基酸等丰富的.营养成份。

禁忌

1、凡湿热痰火偏盛之人忌食;发热、咳嗽痰黄、黄疸、腹胀之人忌食;糖尿病患者不食或少食。

2、因为糯米黏性强、性温,多吃易生痰,所以有发热、咳嗽、痰黄稠现象的人,或者有黄疸、泌尿系统感染以及胸闷、腹胀等症状的人不宜多食。

3、另外由于糯米极柔黏,难以消化,脾胃虚弱者不宜多食;老人、小孩或病人更宜慎用。

4、与红枣相克的食物有:蟹,易患寒热。虾,中毒。葱、蒜,消化不良。胡萝卜,失去原有的营养价值。鱼,消化不良。

粽子一定要注意保持温度,吃不完的粽子一定要放在冰箱。

1.冷藏时最好不要超过3天。

2.冷冻不要超过两个星期,吃之前再加热就可以了。

3.粽子剥开后如有粘丝,表示粽子可能放很久了,不新鲜。

4.用不完的粽叶可以晒干保存。

由于夏季的天气热,温度高、湿度大,适合各种微生物、致病菌、霉菌的生长繁殖,而粽子含水分,由糯米、肉(或豆沙)等原料组成,在常温下保存超过2小时后即容易变质。在常温下保存、没有冷藏设施出售的粽子不要购买或食用,需保存较长时间的最好放入冰箱急冻层。粽子只能是煮熟后保存。煮熟之后不要放入保鲜层,放到那里比较容易坏,放到冷冻层,放上十天半月也不会变质.(冷藏柜的温度在摄氏五度至三度最好)。

新鲜粽子最怕闷热,若是裸露在高温状态下,极易发霉变质,所以买回家后一定要尽快加热食用,暂不食用的,也要及时敞开袋子放在阴凉通风干燥处,并在12小时内放入冰箱冷藏,在0℃-4℃的低温冷藏状态下可以保鲜3天左右,存放在-18℃的冷冻室里可以保存更长的时间。新鲜粽子千万不要放置在密封、闷热的汽车后备箱中运送回家,否则极容易发生霉变。

速冻粽子对贮存配送的要求很高,市民在选购时,一定要注意购买放置在商超冷柜中的速冻粽子,而且要尽快回家并立即放在冰箱的冷冻室中,确保在-18℃以下贮存。速冻粽一定要在充分加热后食用,最好用水煮加热法,将粽子在沸水中煮13—15分钟后食用。

真空粽子最好放在阴凉干燥处比较稳妥,特别注意千万不要让阳光直射。由于真空粽保存期限比较长,食用前先检查是否漏气胀包。如果食用前发现有漏气或者胀包现象,千万不要食用。粽子一般在在8-15°c下保存,抽真空包装的粽子可保存三个月,而无真空包装的粽子一般只能保存3-5日。低于8°c,糯米的结构会产生变化,质地变削和稔烂,口感变霉。所以,市民不要盲目一次买太多粽子。

粽子的做法篇十

食材食谱热量:3125.5(大卡)。

粽子叶2把、、糯米适量、甜枣半斤、豆沙少许。

小细绳适量、葡萄干少许。

1因为粽子叶买的时候很脏,所以第一步工作肯定是先洗粽子叶。用适合人洗脸的'水温浸泡粽子叶,放入些许碱面,然后水中揉洗10分钟,再过三次清水即可。

2将甜枣用刀切成两半,因为整个的枣太大包起来不太方便。

3将糯米、葡萄干、豆等洗净放入盆中。

4将糯米、葡萄干、豆沙、甜枣馋在一起,搅拌均匀。

1将两片粽子叶重叠一半。

2将下面的粽子叶向上折起一些。

3以中心线为标准,把右边往左边折叠90度。

4然后再往左边叠起,让它四周连起来。

5稍微用力按一按粽子叶周边,让他在手中形成锥形。

6然后把糯米等材料放入这个锥形之中,不要太满;再把正面的粽子叶往里微微折叠。

7反面网正面折叠,压住正面粽子叶。

8然后左边粽子叶往右边折叠。

9右边粽子叶往左边折叠。

10再把残留在正前方的粽子叶往下按。

11最后用小细绳捆绑起来即可。

粽子的做法篇十一

继糯米粽之后,红糖粽子可谓说是最受大家欢迎的了,因为红糖粽子的口感和味道都是相当的不错的。除此之外,红糖粽子还可以很好的帮助女性补血补气。好了,现在外面就来看一看,红糖粽子该怎么制作吧。

所需食材:糯米、红糖、白砂糖、面粉。

制作方法:首先,要先将糯米洗干净,然后浸泡一夜的时间。之后,将糯米捞出来,把里面的水充分的控干。然后,将面粉和红糖放入一个容器当中,搅拌均匀之后加入适量的温水,将面粉和红糖团成小团。然后,将准备好的苇叶,也就是粽叶用水泡软一下,之后,从中间折成一个可以装东西的小三角,先放一勺子糯米进去,再放一个红糖球,然后,再放一勺糯米进去,之后,将粽叶包裹严实,然后用细绳绑结实就可以放入锅中蒸或者煮了,煮熟之后就可以直接食用了。

在中国,有一部分地区吃粽子是只吃咸粽的,而对于吃咸粽的地区来说,香菇鸡肉棕可谓说是最受欢迎的了。因为香菇鸡肉棕不仅味道好吃,而且还很营养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香菇鸡肉棕的具体做法吧。

所需食材:糯米、鸡腿、香菇、粽叶。

制作方法:首先,要将准备好的糯米用清水清洗干净,然后在清水当中浸泡8个小时左右,之后把清水控干净,在糯米当中加入少许的盐和酱油,搅拌均匀之后在容器当中腌制2个小时左右。接下来,需要把鸡腿剔除骨头,切成肌肉块。将香菇清洗干净,切成碎碎的香菇丁,然后把鸡肉、香菇放入到一个容器当中,加入少许的酱油、食盐、醋、耗油、姜末和花椒油,搅拌均匀之后,浸泡2个小时左右。然后将浸泡好的粽叶清洗干净,从中间的位置折叠出一个三角形的小容器,然后先加入一勺浸泡好的糯米,再加入一勺子腌制好的鸡肉,然后上面再覆盖上糯米。然后,把粽叶包裹严实,用细绳绑结实,在锅中蒸熟或者煮熟就可以食用了。

材料:长糯米、猪肉、香菇、咸蛋黄、酱油、糖、五香粉、盐、粽叶、粽绳。

做法:将糯米洗净,泡3小时备用;把猪肉切成长约4公分,宽2公分的长条;香菇泡软后,去蒂切成条状;再将猪肉、香菇以酱油、五香粉、盐、糖等调味料腌2小时;咸蛋黄切半备用。

洗净粽叶及粽绳,取2张粽叶,在三分之一处折成漏斗状,在漏斗中舀入一半糯米,放入猪肉、香菇、咸蛋黄等馅料,再加上糯米填满,接着将多余的粽叶折回盖住漏斗包裹好,用绳子在粽腰处扎紧打结,做好后放入锅中,以水盖过粽子,用中火煮2小时,熟透了便可食用。

糯米、绿豆各750克,花生米25克,熟咸鸭蛋黄5个。将蛋黄切碎与糯米、绿豆、花生拌匀即成馅。取泡过的粽壳叶折成斗状,填入适量馅料,包好后入锅加冷水浸没粽子,煮沸1小时后,改文火煮1小时即可。

泡过的糯米、绿豆各1000克,牛肉、陈皮各100克,猪肉末50克,葱末、姜末、食盐适量。用猪油将葱末炒黄,依次放入牛肉、陈皮、猪肉末炒半分钟后,淋上麻油即成馅。包时先填进拌匀的糯米、绿豆,将馅料夹在中间,再按上述方式煮熟。

糯米750克、青梅、菠萝肉、冬瓜条各25克,西瓜子仁、核桃仁、葡萄干、红丝各15克,白砂糖300克。先将青梅、菠萝肉、冬瓜条各用白糖水煮,沥干水分,然后用白糖腌渍24小时,即成馅。包成五角方底粽,煮50分钟,离火焖4分钟即成。

材料:三宝米(煮熟)3碗、棉绳1米、萝卜干1/2杯、香菇(中型)6朵、粉叶12片(大)、栗子6粒、水煮花生1/2杯、素蛋黄60g(1粒10g)、素肉松30g(1粒5g)。

调味料:

1、黑胡椒粉1/8小匙、糖1/8小匙、麻油1/4小匙、酱油1/4小匙。

2、盐、白胡椒粉、素蚝油各少许。

做法:

1、将粽叶以热水煮8分钟,洗净擦干水分备用。

2、萝卜干泡水10分钟后切碎并挤干水分;香菇泡软切块;栗子泡水2小时,香菇、栗子蒸熟(约15~20分钟)。

3、先将碎萝卜干、香菇丁及调味料(1)炒香备用。

4、煮好的三宝米加入调味料(2)拌匀。

5、粽叶2片重迭,卷成尖桶状,放入2大匙做法(4)之三宝米,再放入1小匙碎萝卜干、香菇丁、栗子、素蛋黄、素肉松,再放1大匙三宝米,稍压一下,包成粽状,用棉绳捆紧。

6、置入蒸笼蒸10分钟即可。

粽子的做法篇十二

粽子叶适量、水适量、线绳少许。

1.将糯米放入容器内。

2.放入清水浸泡十小时以上,我是前一天晚上泡的,第二天制作。

4.然后用锅煮15分钟,捞出备用。

5.取一粽子叶,卷成三角型,将糯米放入一半。

6.再放入豆沙馅。

7.然后上面再填满糯米。

8.将上面的叶子按在米上捏紧,包裹好。

9.然后用线绳缠紧。

10.打好结即做好一个粽子了。

11.将所有粽子做好后,放入高压锅内,加水没过粽子。

糯米根据米的吸水性,选择的`浸泡和煮制时间不同;。

为了防止粘连粽叶,可以在煮叶子时滴少许油。

粽子的做法篇十三

粽子的吃法有很多总,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油煎了。油煎粽子外焦内糯,配上白糖或者蜂蜜,非常好吃。和小编学起来吧!

粽子2个

白糖适量

1.把芦叶去掉,切片

2.锅里放点油,放下粽子中火煎

3.翻一面,煎成两面金黄

4.装盘,粘白糖或者蜂蜜即可

1.粽子虽然好吃,但是也不能多吃。

2.糖尿病人少吃。

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的油煎粽子的做法,还不赶紧亲手动起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粽子的做法篇十四

白糖适量。

1.把芦叶去掉,切片。

2.锅里放点油,放下粽子中火煎。

3.翻一面,煎成两面金黄。

4.装盘,粘白糖或者蜂蜜即可。

1.粽子虽然好吃,但是也不能多吃。

2.糖尿病人少吃。

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的`油煎粽子的做法,还不赶紧亲手动起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粽子的做法篇十五

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节日习俗和食俗,端午节虽然全国各地都在吃粽子,但每个地方的味道都是很不同的,下面就由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腊肉粽子的做法,大家一起去看看吧!

主料:糯米500克、腊肉230克

辅料:粽叶20片、生抽2茶匙、老抽5茶匙、棉线或草绳1捆

1.糯米用清水泡8~12小时,粽叶也用清水泡2~3个小时

2.腊肉用沸水煮3~5分钟,去除表面油脂和脏污

3.泡好的糯米用清水洗净后加入老抽和生抽搅匀(有的可能会加一点油,但是腊肉里面有油脂,所以娘娘就没加)

4.将煮好的腊肉切小块备用

5.取两片粽叶叠加,在粽叶的中间点将粽叶卷成筒状,填入2/1的糯米,用勺子压实

6.放入2小块腊肉,肥瘦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把握。(娘娘喜欢吃带一些肥肉的.,这样粽子才香)

7.填满糯米,压实后用粽叶包好,缠紧棉线(原谅娘娘没办法把这段讲的更清楚,因为其实自家粽子只要包紧就可以了,至于好看的形状需要熟练后才能包出来,实在是看不懂的可以找娘娘手把手的教你,包学会!)

粽子的做法篇十六

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蜜枣粽子也是大家在端午节喜欢吃的粽子。蜜枣粽子的做法大家了解吗?是为纪念屈原所创造的中国习俗。下面是爱汇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蜜枣粽子的做法,供大家阅读!

1.将粽叶400克洗净,放入锅中加入清水煮软,捞起沥水,备用。

2.将糯米淘洗干净,沥水,备用。

3.将蜜枣装入碗内,蒸软取出,趁热去核,葡萄干洗净,沥水。

4.取3张粽叶,毛面相对,先放入1/3糯米,加入蜜枣和少许葡萄干,再放入2/3糯米包成三角形粽子,用绳子扎紧。

5.将包好的粽子放入锅内,加入清水用旺火煮约2小时,再用小火焖约3上时,即可食用。

蜜枣粽子的注意事项

食物相克:

葡萄干:服用安体舒通、氨苯蝶啶和补钾时,不宜同食葡萄干和其他含钾量高的食物,否则易引起高血钾症,出现胃肠痉挛、腹胀、腹泻及心律失常等。

蜜枣:枣忌与生葱、蜂蜜、鱼类、鳖蟹同食

从南北朝以后,民间开始有粽子,源自百姓祭奠屈原的说法。话说当年屈原投身汨罗江之后,百姓莫不感叹哀伤,空有抱负的屈子就这样离开了楚国,实乃国家损失。所以百姓为免让鱼虾侵蚀屈子,就纷纷将米粮投入江中,希望鱼虾只顾吃这些米粮而不损伤屈子肉身。 而后,据古书记载,是屈原托梦百姓说,米粮投入江中实则被江中的蛟龙所食,如果用艾叶包裹,再绑以五色绳,则可以免遭蛟龙吞食;这才有了后来的粽子。

另有民间传说:包粽子其实是暗示屈原是被绑着扔到水里害死的,并不是自杀。

食品沿革

春秋时期:用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

东汉末年:草木灰水浸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就成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米外,还添加中药材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南北朝:出现杂粽。品种增多,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裹成的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唐代:粽子用米已“白莹如玉”,粽的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

宋代:有“以艾叶浸米裹之”的“艾香粽”,还有“蜜饯粽”,见苏东坡“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名。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

元代:粽子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突破菰叶的季节局限。

明代: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松子仁、枣子、胡桃,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清代:出现“火腿粽子”。

如今粽子更是千品百种,璀璨纷呈。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涵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

眼下很多餐饮企业也会在端午节推出粽子产品,并且餐饮企业还会制作礼盒,方便大家品尝。

端午节食粽子是中国的传统习俗,也是中国一种特有的节令食品。然而,在国外也有不同的吃粽子习俗。

朝鲜的粽子朝鲜人在端午节这天有吃“车轮饼”的风俗,人们把鲜嫩芽、艾叶煮后捣碎,掺加在米粉中,再做成车轮形状,朝鲜人成它为“车轮饼”。

日本的粽子日本人过端午节时也吃粽子,不过日本的端午节是在公历的5月5日,日本的粽子不是用糯米,而是用磨碎的米粉做成的,粽子的形状与中国的粽子不同,其状呈种子形,别具一格。

越南的粽子越南的粽子是用芭蕉叶包裹的,有圆形和方形两种。他们认为,圆形粽子代表天,方形粽子代表地,天地合一,大吉大利。还有一种甜粽,是用糯米粉捏成粉团,将椰丝、红豆或绿豆馅塞入粉团做成的菱形粽,蒸熟之後沾上蜜汁或砂糖吃。越南在端午节吃方形咸粽。这种粽子是用虾、瘦肉、鸭蛋黄、红豆做馅,颇具闽粤风味。

缅甸的粽子缅甸人爱吃粽子,但没有节日文化色彩和纪念活动,只是作为一种食品而已。缅甸人的粽子是用糯米作主料,用香蕉和椰蓉作馅,香气扑鼻,软酥酥的,甜滋滋的,令人陶醉。

新加坡的粽子新加坡人都很爱花,每当有客人来访时,主人都会送上几束花,而且还会端来花汁浸染的粽子请客人来品尝。这种花汁粽子是用绿叶包成多角形状,只有鸡蛋那么大小,展开绿叶後,里面的粽子是由花汁染成淡绿色的米粉精制而成的,色泽诱人,吃起来味道清香可口。

马来西亚的粽子马来西亚,人们所做的粽子与广东一带的粽子有点相似,除了较常见的鲜肉粽子和火腿粽子等品种外,还有豆沙和椰蓉等几种粽子,香甜可口,美味醇香。

泰国的粽子泰国人包裹的粽子个头小如鸡蛋,因为是用绿色粽叶包裹,所以蒸熟后呈淡绿色,味道十分清香。

墨西哥的粽子墨西哥的粽子又叫“达玛尔”,其原料是粗颗粒的玉米面,馅料是肉片和辣椒,用玉米叶或香蕉叶包成,别有一番风味。

印度尼西亚的粽子印度尼西亚人对粽子馅特别讲究,有猪肉馅、牛肉馅、鸡肉馅,有腊肉馅、火腿馅,还有广味香肠馅、虾肉馅、鱼肉馅。印尼粽子是用粳米做的,较之糯米容易消化,加上竹叶诱人的香气,很能引起人们的食欲。

哥斯达黎加的粽子哥斯达黎加的粽子用一种经过特别加工、带有黏性的玉米粉为主料,配以鸡肉、牛肉、胡萝卜、土豆、橄榄、辣椒等。有的还浇上牛肉汁,然后用新鲜的香蕉叶包成扁方形。

菲律宾的粽子菲律宾的粽子有点特殊,习惯裹成长条形,味道倒和中国江浙一带的粽子差不多,而且他们在过圣诞节时,把粽子当成不可缺少的食品。

拉丁美洲的粽子拉丁美洲也流行一种类似粽子的食品,这大概要起源于印第安人的传统食品,他们用香蕉叶包粽子,主料是玉米粉和菜豆,吃起来味道很香。关于它还有一个传说:400多年前,西班牙殖民者统治了拉美大部分地区,印第安人被迫外出服劳役,妇女们为此把煮熟的玉米粉和菜豆用香蕉叶包起来,作为干粮让亲人带上路。久而久之,就成了他们的传统。

秘鲁的粽子秘鲁人是在圣诞节时吃粽子,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边欢庆圣诞节,边吃粽子,甚至已出嫁的女儿也赶回娘家,再尝娘家粽子的风味。

委内瑞拉的粽子 每逢圣诞来临,国内家家户户包裹粽子,这已成了应节一景,届时,连平日卖点心的店铺也堆满了粽子。这种粽子以玉米面为主料,以火腿、腊肉或香肠为馅料,还加进橄榄、葡萄干,用新鲜蕉叶包成长方形,每个重约半公斤,焙干蕉叶,粽子即熟,剥开粽子,清香四溢。吃粽庆节,别有一番情趣。

柬埔寨的粽子柬埔寨的粽子称为“布袋粽”,它不用植物叶包裹,而是取一个布袋,将糯米、赤豆、红枣等一层隔一层地塞满布袋,然后扎紧口袋蒸热。食用时剥去布袋,用刀切着吃。

蜜枣粽子的做法

粽子的做法篇十七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虽然中国人一直有吃粽子的习俗,但甜粽子糖多热量大、咸粽子油多脂肪高,又让人们对此敬而远之。研究了这个五豆粽,既满足人们的食欲,又保证了营养健康。那么具体怎么做?以下仅供参考!

糯米1000g

1.根据自己家人喜好选择杂米种类。

2.准备的`糯米和葡萄干。

3.我称量了1000克糯米,搭配了400克的杂米,以黄米居多。

4.糯米用清水提前一天浸泡(最少4个小时)。

5.杂米混合在一起,没有跟糯米放在一起。用水浸泡一宿。花生和黑米质地比较硬,也可以煮熟后放入其中。

6.用清水冲洗两遍控干水份。

7.把糯米和杂米混合在一起。

8.拌合在一起。

9.放入清洗干净的葡萄干,搅拌均匀。

10.叶子和马莲提前一天浸泡,剪掉叶子的硬梗,叶子卷成漏斗状。

11.放入适量杂米。

12.放入一个蜜枣。

13.覆盖上杂米。

14.把上面的叶子压在米上面,多余的叶子缠裹粽子。

15.用马莲缠绕紧实。

16.放入锅中煮4小时。或用高压锅压制1小时左右。

1,粽子叶可以提前一天泡好,也可以现用现煮。根据个人喜好

2,糯米尽量提前一天泡好(最少浸泡4小时)让糯米充分吸收水分,粽子口感更q弹软糯

3,个人觉得花生口感偏硬了些,建议提前把花生煮熟也可以。

4,在五谷杂米的选择上可以根据个人家喜好而定。

5,一定要煮透糯米才能达到软糯的效果。一定要包紧包严,避免煮的过程中漏米。

6,热食养胃,口感软糯。冷食伤胃,口感q弹。根据个人体质选择吃法。

粽子的做法篇十八

粽馅的调味:咸肉粽要先将新鲜的猪肉用少许味精、白糖、酒、盐、生抽拌匀反复揉擦至调味品渗入猪肉再包。

粽子的捆扎:豆沙粽不宜捆得太紧,防止米粒挤进豆沙中,如果煮不透会出现夹生现象。咸肉粽如果用肥猪肉不宜扎紧、松紧适度即可。如果用瘦猪肉就要扎紧,因为瘦肉熟了以后会收缩,粽馅的肥汁会漏入水中,不能保持粽子的肥糯。

粽的烹煮:煮粽子一定要水滚以后才落粽子,水要浸过粽面,待水重新滚起以后再用旺火煮3个小时左右即可。在煮粽过程中不要添生水。要留意枧水粽不能和其它粽子一同煮。煮好以后趁热取出。

吃时打开粽叶,粽香喷鼻,入口油而不腻,糯而不粘,咸甜适中,香嫩鲜美是为上品。

材料:长糯米、猪肉、香菇、咸蛋黄、酱油、糖、五香粉、盐、粽叶、粽绳。

做法:将糯米洗净,泡3小时备用;把猪肉切成长约4公分,宽2公分的长条;香菇泡软后,去蒂切成条状;再将猪肉、香菇以酱油、五香粉、盐、糖等调味料腌2小时;咸蛋黄切半备用。

洗净粽叶及粽绳,取2张粽叶,在三分之一处折成漏斗状,在漏斗中舀入一半糯米,放入猪肉、香菇、咸蛋黄等馅料,再加上糯米填满,接着将多余的粽叶折回盖住漏斗包裹好,用绳子在粽腰处扎紧打结,做好后放入锅中,以水盖过粽子,用中火煮2小时,熟透了便可食用。

2.绿豆鸭蛋粽。

糯米、绿豆各750克,花生米25克,熟咸鸭蛋黄5个。将蛋黄切碎与糯米、绿豆、花生拌匀即成馅。取泡过的粽壳叶折成斗状,填入适量馅料,包好后入锅加冷水浸没粽子,煮沸1小时后,改文火煮1小时即可。

3.陈皮牛肉粽。

泡过的糯米、绿豆各1000克,牛肉、陈皮各100克,猪肉末50克,葱末、姜末、食盐适量。用猪油将葱末炒黄,依次放入牛肉、陈皮、猪肉末炒半分钟后,淋上麻油即成馅。包时先填进拌匀的糯米、绿豆,将馅料夹在中间,再按上述方式煮熟。

糯米750克、青梅、菠萝肉、冬瓜条各25克,西瓜子仁、核桃仁、葡萄干、红丝各15克,白砂糖300克。先将青梅、菠萝肉、冬瓜条各用白糖水煮,沥干水分,然后用白糖腌渍24小时,即成馅。包成五角方底粽,煮50分钟,离火焖4分钟即成。

5.健康素粽。

材料:三宝米(煮熟)3碗、棉绳1米、萝卜干1/2杯、香菇(中型)6朵、粉叶12片(大)、栗子6粒、水煮花生1/2杯、素蛋黄60g(1粒10g)、素肉松30g(1粒5g)。

调味料:

1、黑胡椒粉1/8小匙、糖1/8小匙、麻油1/4小匙、酱油1/4小匙。

2、盐、白胡椒粉、素蚝油各少许。

做法:

1、将粽叶以热水煮8分钟,洗净擦干水分备用。

2、萝卜干泡水10分钟后切碎并挤干水分;香菇泡软切块;栗子泡水2小时,香菇、栗子蒸熟(约15~20分钟)。

3、先将碎萝卜干、香菇丁及调味料(1)炒香备用。

4、煮好的三宝米加入调味料(2)拌匀。

5、粽叶2片重迭,卷成尖桶状,放入2大匙做法(4)之三宝米,再放入1小匙碎萝卜干、香菇丁、栗子、素蛋黄、素肉松,再放1大匙三宝米,稍压一下,包成粽状,用棉绳捆紧。

6、置入蒸笼蒸10分钟即可。

鱼香荷叶粽。

材料:三宝米1杯、糯米1/2杯、鱼肉80克、萝卜干末20克、香菇2朵、虾米5克、姜片3片。

调味料:酱油2大匙、米酒1大匙。

做法:

1、洗泡好的三宝米和糯米混合,加水1/2杯,置电饭锅中蒸熟(非电子锅,外锅加水1/2);荷叶泡水备用。

2、鱼肉洗净,切片;萝卜干末洗净,沥干水分;香菇对切泡水至软;虾米洗净备用。

3、锅烧热,入油将虾米炒香后,加入香菇炒香后取出备用。

4、锅烧热,入油将姜片炒香后,加入鱼片及调味料以小火煮101分钟。

5、取小蒸笼铺上荷叶,放入煮熟的三宝糯米饭,再放入做法(3)与(4)之材料,续加入三宝糯米饭,将荷叶包好,置电饭锅蒸熟(外锅加1/2杯水)即可。

肉粽。

a、5斤香糯米,用(不能过凉或过热,水温以手感有些热但可以接受)温水浸泡糯米2、3个小时(期间挠1至2次,以便米更好浸透),用个小簸箕或过滤篮滤干水分。

b、2斤去皮绿豆,以同样的温水同样的时间浸泡,滤干水分。

c、2斤半肥瘦猪肉(单是瘦肉煮出的粽子口感不爽滑也不够香),把肉切成宽2cm、厚1cm、长10-15cm条状,接下来放入少许精盐、味精(鸡精)、料酒、姜片、生抽1小匙、(麻油)香油1小匙等调料并用筷拌匀待用。

d、把粽子叶放水里煮,水开10分钟后即可取出冷水洗净剪两端多余后滤干。

e、把棉线剪若干条,每条长约20cm。腿上(膝盖处)放一条毛巾以备弄湿衣物。

f、取两张(均为反面)粽叶一头一尾的反方向重叠(不完全),放入一小碗(125克)米,用食指在米中间轻轻划一字,放入1、2匙绿豆,接着是放肉条,放同等绿豆于肉条上,再填123克米盖住绿豆。

g、右手先把外端粽叶往里折叠并向后折去,包好一端再以同样手法完成另一端,绑粽子要先在中间绑一次后才从一端逐一绑向一端以防变形,绳子紧度不能过紧(煮爆)或过松(进水),以轻扯不移动即可。

h、绑好后逐一放到锅里,然后放入冷水满过粽子1cm左右,点火……水开15分钟后把锅里上下粽子兑换位置,再以慢火煮上1小时即可。

红枣粽子。

1、糯米洗净后泡3个小时。

2、粽叶用热水烫过洗净沥干。

3、粽馅的调味:喜欢吃什么就包什么,咸的要先腌入味。

4、将两叶粽叶折成漏斗状,舀入一匙米放上五花肉、香菇、咸蛋黄、板粟诸种馅料后,再舀入一匙米包合后以粽绳扎紧。将包好的粽子放入锅中。

5、粽子的捆扎:豆沙粽不宜捆得太紧,防止米粒挤进豆沙中,如果煮不透会出现夹生现象。肉粽如果用肥猪肉不宜扎紧、松紧适度即可。如果用瘦猪肉就要扎紧,因为瘦肉熟了以后会收缩,粽馅的肥汁会漏入水中,不能保持粽子的肥糯。

6、粽的烹煮:煮粽子一定要水滚以后才落粽子,水要浸过粽面,待水重新滚起以后再用小火煮2个小时左右即可。(其实时间长短关键是看你包的粽子的大小)。

咸香鸡肉粽。

用料:糯米600克、鸡肉800克、薯仔400克、虾米80克、蒜蓉1汤匙、生抽半汤匙、葱、盐、鸡精、生粉若干、粽叶适量、粽绳适量。

做法:

1、将鸡肉、薯仔和大葱头剁碎,加入盐、蒜、鸡精、生粉等调料拌匀。

2、洗净糯米,浸水半小时。烧热锅,用葱姜蒜爆香,加入糯米和生抽,炒均。

3、用粽叶2张,折叠成漏状,放入炒香的糯米1汤匙,加入做法1中扮匀的馅料,再加入1汤匙的糯米在上面。

4、将粽绳把粽子扎好,放入高压煲中煮30分钟,即可趁热食。如果是普通煲须煮2小时左右。

正宗金牌裹蒸粽。

用料:

1、糯米500克、干香菇1朵、莲子4粒、虾米10克、绿豆仁50克、栗子2粒、干荷叶1张、干竹叶6片、干碱草2条。

2.咸蛋黄1粒、胡椒粉少许、芋头30克、排骨、肥肉约100克;五香粉、葱油、味精盐少许。

做法:

1.将用料1中的'材料泡水至发起为止,其中尖糯米至少泡2个半小时以上,然后用胡椒粉、葱油、味精、盐来腌味。芋头切块炸过,备用。

2.将肥肉切块用五香粉腌味约30分钟。排骨切块用黑醋、酱油、盐、味精、面粉腌过备用。3、将荷叶对撕,粗面朝下,铺上3片竹叶,放一半的糯米。然后放入香菇、莲子、虾米、栗子、咸蛋黄、肥肉、排骨、芋头、绿豆仁。再放上另一半糯米,将另外3片竹叶盖上。

4、将荷叶左右两侧对摺抓紧,再前后对摺抓紧包成四角形,用碱草包紧打结即可。

5、用水煮粽子四小时即可上桌。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变成了“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起源传说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

源于浴兰节说。

古人五月采摘兰草盛行以兰草汤沐浴、除毒之俗。《大戴礼记夏小正》“五月……煮梅为豆实也蓄兰为沐浴也。”屈原《九歌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云“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此俗流传至唐宋时代又称端午为浴兰之月。

《大戴礼记》为汉文帝时礼学名家戴德选编的是研究上古社会的珍贵资料。如果此说成立端午节在先秦时代已出现迄今历时二千余年可谓渊远流长[1]。

“恶日”说。

汉代人认为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且有“不举五月子”之俗即五月五日所生的婴儿无论是男或是女都不能抚养成人。一旦抚养则男害父、女害母。甚至出现了“五月到官至免不迁”“五月盖屋令人头秃”等说法。这一习俗至迟从战国开始流行迄至汉代盛行不衰。此俗在汉人王充的《论衡》、应劭《风俗通》以及《后汉书》中多有记载。

《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

《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

《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可见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并且人们还避“端五”忌讳称之为“端午”。

追念历史人物说。

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迎接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纪念孝女曹娥。

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祭祀龙图腾说。

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

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

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源于夏至说。

首倡夏至说者为黄石先生,1963年他在《端午礼俗史》(香港秦兴书局1963年出版)一书中提出,端午节如涓涓之水发源于远古时代,三代汇为川流,秦汉扩为河,唐宋纳百川而成湖海。

端午节源于夏至说闻世后,学者吞吐百家,从更广泛的视野去研究。1983年,刘德谦先生在《端午始源又一说》(《文史知识》1983年5期)中,认为端午来自夏、商、周时期的夏至,且提出端午节中“斗百草”、“采杂药”等与屈原无关。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三个主要理由:(一)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竞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入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二)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三)《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端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

20xx年12月在韩国首尔举办的国际学术会上,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何星亮先生,再度完善了夏至说,又提出端午节即夏至。

端午十说。

一说认为端午节是龙的节日。闻一多先生《端午考》考证端午节是古代吴越民间举行图腾祭的节日认为端午节实际上是一个龙的节日。

二说认为端午节是纪念楚国爱国诗人屈原逝世。据《续齐谐记》记述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楚人哀之每逢此日以竹筒盛米投江祭之。

三说是据《礼记》载端午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

四说认为据东汉时期蔡邕《琴操》中载端午节系为纪念先贤介子推。

五说认为宋代高承《事物纪源》刊文端午源于春秋时期越王勾践于是日操练水军。

六说认为梁宗懔《荆州岁时记》转述端午是为迎“涛神”伍子胥。《后汉书》中也写道浙江虞巫上祝曹盱五月初五在曹娥江上婆娑起舞迎接伍子胥。后来江浙一带百姓每逢端午逆流而上举行各种仪式以悼念伍子胥。

七说认为在《道书》中载有五月初五是为祭祀先祖日。

八说是据《会稽典录》一书记载端午是为纪念寻父投江而死的曹娥。

九说认为端午起源于夏、商、周时期的夏至节。其时仲夏之日万物方盛夏至日阴气荫生恐物不懋故在五月初五以五色印为门户饰以惩恶气。

十说是民间有一传说认为端午源于湖北沔阳沙湖曾有四位豪杰专门劫富济贫后遭当地官兵突袭围困而于五月初五投江而亡。当地民众万分悲哀将这一天定为端午节以示悼念。

粽子的做法篇十九

【材料】:长糯米、猪肉、香菇、咸蛋黄、酱油、糖、五香粉、盐、粽叶、粽绳。

【烹饪方法】:将糯米洗净,泡3小时备用;把猪肉切成长约4公分,宽2公分的长条;香菇泡软后,去蒂切成条状;再将猪肉、香菇以酱油、五香粉、盐、糖等调味料腌2小时;咸蛋黄切半备用。

洗净粽叶及粽绳,取2张粽叶,在三分之一处折成漏斗状,在漏斗中舀入一半糯米,放入猪肉、香菇、咸蛋黄等馅料,再加上糯米填满,接着将多余的粽叶折回盖住漏斗包裹好,用绳子在粽腰处扎紧打结,做好后放入锅中,以水盖过粽子,用中火煮2小时,熟透了便可食用。

【烹饪方法】:泡过的糯米、绿豆各1000克,牛肉、陈皮各100克,猪肉末50克,葱末、姜末、食盐适量。用猪油将葱末炒黄,依次放入牛肉、陈皮、猪肉末炒半分钟后,淋上麻油即成馅。包时先填进拌匀的糯米、绿豆,将馅料夹在中间,再按上述方式煮熟。

糯米750克、青梅、菠萝肉、冬瓜条各25克,西瓜子仁、核桃仁、葡萄干、红丝各15克,白砂糖300克。

【烹饪方法】:先将青梅、菠萝肉、冬瓜条各用白糖水煮,沥干水分,然后用白糖腌渍24小时,即成馅。包成五角方底粽,煮50分钟,离火焖4分钟即成。

【材料】:三宝米(煮熟)3碗、棉绳1米、萝卜干1/2杯、香菇(中型)6朵、粉叶12片(大)、栗子6粒、水煮花生1/2杯、素蛋黄60g(1粒10g)、素肉松30g(1粒5g)。

调味料:1、黑胡椒粉1/8小匙、糖1/8小匙、麻油1/4小匙、酱油1/4小匙。

2、盐、白胡椒粉、素蚝油各少许。

【烹饪方法】:

1、将粽叶以热水煮8分钟,洗净擦干水分备用。

2、萝卜干泡水10分钟后切碎并挤干水分;香菇泡软切块;栗子泡水2小时,香菇、栗子蒸熟(约15~20分钟)。

3、先将碎萝卜干、香菇丁及调味料(1)炒香备用。

4、煮好的三宝米加入调味料(2)拌匀。

5、粽叶2片重迭,卷成尖桶状,放入2大匙做法(4)之三宝米,再放入1小匙碎萝卜干、香菇丁、栗子、素蛋黄、素肉松,再放1大匙三宝米,稍压一下,包成粽状,用棉绳捆紧。

6、置入蒸笼蒸10分钟即可。

【材料】:白糯米360克、红豆60克、绿豆60克、眉豆60克、花生60克、玉米80克、粽叶24片。

2、沥干水分,拌匀糯米、红豆、绿豆、花生、眉豆及玉米,加糖调味;

3、粽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2小时后,擦干。

4、取出2片粽叶,交叉叠起折成三角顶部,加入适量糯米混合物,将头尾折好。两边再包裹上另2片粽叶,折好后用细绳包扎,即成五豆粽。

5、上笼蒸20分钟即可食用。

制作【材料】:

主料:糯米1000克,猪腿肉600克。

调料:酱油50克,白砂糖27克,盐25克,白酒5克,味精1克。

粽子的特色:形态美观别致,箬香芬芳和润,肉质酥烂鲜嫩,肥糯可口不腻。

【烹饪方法】:

6、锅中放水烧沸,然后将包好的`粽子下锅,水面要高出粽子约3~5厘米,用竹架和石块放在粽上压实,用旺火煮2小时,再用小火煮1小时即熟。

1、所用的主、配料与调料可制10只鲜肉粽;

2、需用粽叶(竹箬)30张,约100克,扎绳10根;

4、猪肉要肥瘦分开,加调料反复拌擦使其入味;

5、包粽子要注意四周平衡,两端大小相似,扎绳不能扎死,不能打结,以八成紧为宜;

6、煮粽时水一定要浸没粽子,使受热均匀,旺火煮时要加几次沸水,撇去浮油。保持水量,防止煮出夹生粽。停火后,粽子即可起锅,不要久焖。

【烹饪方法】:先把糯主用猪油或花生油炒至闻有香味,就取出分别装进五个盒子里。然后用野生植物的叶液一盒染成一种颜色,分别染成红、黄、蓝、黑、白王色。再加入腌好的野味,如山猪肉、黄肉、鹿肉等或家禽肉。接着就用树叶或芭蕉叶包裹,每种颜色的糯米包一种,再用麻绳捆住。粽子的形式呈圆柱形,大小随意。煮粽子时,水要浸没粽子,如果分多锅煮,五种颜色的粽子每锅都要有,其意喻吉祥。煮约两小时,粽子发出浓厚的芳香味时就可取出食用了。吃五色粽分热吃和冷吃两种。初出热锅的五色粽,香味回溢,诱人口水欲流。拆开叶子咬上一口,只觉得软滑粘牙舌头甜畅,满口清香,令人吃欲大增。冷的粽子,渐渐变硬,慢慢吃可给人一种醇香的味道,吃过后嘴里还久久留有吞不进肚,吐不出口的余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